物理学中光的论文范文

2024-06-05

物理学中光的论文范文(精选9篇)

篇1:物理学中光的论文范文

为了展现页面的主题或者是贴近游戏的氛围,常常会看见游戏的页面中运用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光效的渲染,一个简单的元素有时候加上一点光效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那么光效究竟是如何具体地影响页面的视觉观感的呢? 1、丰富页面的层次 当人物和背景的颜色比较接近时,为了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可以在人物上添加光效,拉开人物和背景的距离,形成视觉差异,这样需要强调的人物就瞬间凸显了出来,页面的层次也一下子体现出来了。

2、烘托气氛 光效的颜色、形状和出现的位置会对设计表达的气氛产生很直接的影响,就好像现实中的光源一样,浅色暖色调的光效给人光明温暖的感觉,深色冷色调的就给人阴暗冷酷的感觉,同样的素材加上不同的光效,展现的也许就是完全不同的立场。具体到游戏页面设计,不同的势力性格不同,通常都有各自的代表颜色,这时候用对应的光效来表现,很容易就能烘托出这些势力不同的个性来,是非常基本的运用。

3、视觉焦点 有时候光效在页面上以光源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很容易抓住用户的眼球,吸引住用户的焦点,页面上需要重点强调的信息,就可以展现在光源附近,这时光效充当的就是引导用户的作用,非常简单,但是很有效,

不过更多的时候,光效不单单只有上述的一种功能,在页面设计的过程当中,会将三者功能结合到一起。 可以看见下面页面中灯光和烟火让整个舞台气氛火热,仿佛可以感受到现场的表演的热情。光影的对比,让舞台看起来有着强烈的空间感。聚光灯的照射引导用户的视线,一眼就能看到重点突出的视觉焦点。

知道了光效作用的原理,我们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时候在哪里加什么光效,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那么如何来做光效呢,让我们实做一次试试看:

添加了火焰的光效,人物显得比较动态鲜活,整个画面更有一种对抗的战火纷飞的感觉,但是现在整个画面结合度还不够高,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通过调整人物的色调和对比度等方法来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但是不要漏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环境色,可以通过在人物身上添加环境色来使人物和光效得到更好的结合,而且有质感的光效就像现在用的火焰,可以将材质叠加到人物的明暗面让画面更加真实生动(如图中绿点标示部位)。最后,我们可以添加一些飘动的零散的火光,让火焰的更有动感。

光的特效使用和技巧千变万化,使用恰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以上只是我在平时常用的一些技巧,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篇2:物理学中光的论文范文

1 光电联合检测单细胞离子

从生命医学的角度分析, 细胞生物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生物与细胞的生物学规律、引发疾病的原因、临床应用技术、新药物的使用疗效、免疫系统中抗原机制等都具有紧密联系。细胞生物学对生命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细胞生物学为其增添了新的血液。细胞生物中的离子在平衡细胞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细胞内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 将会引发机体的一系列疾病。较为常见的疾病种类就有心律失常、癫痫以及肾病等, 这些疾病给机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1]。细胞离子水平的检测是细胞离子研究的重要内容。该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学检测与光学检测中。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两者相结合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 同时也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光电子联合检测细胞内部的荧光图像如图1所示。采用荧光指示剂能够对细胞内的生物进行物理动态观察, 检查出生物的生理活动。这种检测技术在光电子技术手段中被称为光学检测。离子通道内的离子活动主要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来检测的。电子仪器检测能够观察出细胞蛋白质的结构方式与作用。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应用微弱的动态电流来对检测结果进行量化。

2 反卷积荧光显微技术

在生物细胞检测的过程中, 为了突出检测的重点, 需要应用到反卷积荧光显微技术。该种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图像进行处理, 进而抵消荧光聚散对观察造成的影响, 有效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降低识别图像的难度。相较于其他技术, 反卷积荧光显微技术的成本较低。在检测的过程中将图像作为一个光源, 使其通过卷积, 进而对观察的图像进行重建和回复。这样在生物细胞检测的过程中, 即使不使用激光源也可以达到高质量的检测效果。在此过程中, 图像的采集与回复通常与三维图像的数列阵列相关。按照函数关系可以将其用具体的公式表示出来:

I (X, Y, Z) =S (X, Y, Z) 。公式中的 (X, Y, Z) 是采集的三维图像。而S (X, Y, Z) 则是实际的二维图像。在检测过程中这些数据难以直接通过反卷积的算法求出测定数值。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公式带入进行计算。在实际情况下, 电光源的位置并不是非常精准, 在计算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误差。要想反卷积的检测结果较为理想, 达到相应的精确性, 就应当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考虑检测时间与效果。这两者在实际中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系。因此, 为避免这种误差对检测造成的影响, 通常都会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均衡的数值。

3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技术

在生物细胞检测的过程中, 显微镜影响检测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显微镜的荧光散射。荧光散射对荧光的聚焦和平面成像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影响较为严重, 将有可能直接造成检测的结果不能使用。在检测的过程中要想弱化这种影响, 或者是提高检测的质量, 在应用反卷积显微镜的同时, 还需要应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技术[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技术是光电子相互结合的产物。虽然该显微镜的激光强度较弱, 图像的聚光性非常小, 但是在扫描图像的过程中速度非常快。因此在细胞内生理活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小, 可以准确捕捉目标。同时散射作用较小, 有效减少干扰作用。

4 结束语

总之, 细胞生物物理研究是一门新兴科学研究。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光电技术所能够引起的影响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生物物理的作用范围也逐渐拓宽, 为临床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应依据, 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科学的进步。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光电子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从发展的时间来看, 光电子技术至今仍可算是一种新型技术。在各项应用尚不成熟的阶段, 光电子技术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光电子应用范围对其在应用上的优势具有重要影响。经过研究, 光电子技术已开始逐渐被应用于细胞生物物理领域中。在细胞生物物理领域应用光电子技术将有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文章针对光电子技术在细胞生物物理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细胞生物物理领域,光电子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栋栋, 郭学彬, 瞿安连, 等.以三维荧光反卷积显微技术研究活体细胞中分泌囊泡的空间分布[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3, 43 (7) :671-676.

篇3:物理教学中光的折射教学方法探析

【关键词】 物理教学、光的折射

物理教学作为中专课程中必备的所学科目,其普及性远不如初中的自然科学。如:人们往往只知将一只筷子放入水中,便会产生看起来筷子断了一样的现像。而不知道产生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寻求一种让学生既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融入生活的教学方式,将成为教育界不断努力追求的最终目的。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光的折射教学可以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讨论探析。

第一、采取巧用实例的方法。针对物理教学涉及更多深奥理论的性质。我们采取巧用实例的方式教学,能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物理原理。这个方法运用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可以采用小车转弯的例子来辅助学生理解光在水介质中产生折射的现象。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两个小车,冲进沙堆里的情形。其中一个小车是垂直进入沙堆,我们称之为车1;另一个小车以一定的锐角角度进入沙堆,我们称之为车2。常识告诉我们,车1以速度v1进入沙堆后,某一瞬间的速度将会变成v2,v2

第二、加入实验演示,借助事实教学。实验是建立在拥有大量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推导能力的基础上的。所以在进行试验教学之前,需要学生对光源、光速、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物理概念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采用激光笔、平板、水、长方体透明容器、白色可折塑料等实验工具进行引导性试验。首先,按照将塑料板固定于容器中,再将容器加入适量的水。同时在塑料板上画出不同的角度的光路射入水中,然后用激光笔在这些不同的光路的轨迹上进行试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亲手模拟光线沿着预定光路设入水中。然后观察光路的不同变化。如摄入角度和在水中折射后的角度之间有何关系,包括垂直射入和偏角入射的两种情况。此外,老师还可以用一束激光垂直射到透明玻璃容器的底部,让学生们观察容器底部位置情况。然后,在固定光路照射方向的条件下,向容器里加入液体,如:水。再让学生观察底部的亮点是否改变了位置。

第三、利用电脑软件,寻求多样化教学。在利用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后,还需要回归让学生接受高深的理论知识上来。因此,利用好电脑软件演示有助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的改观。在完成上面观察实验现象后,我们需要让学生进行采集数据、猜想规律、分析数据、得出规律等教学引导。虽然这些理论论证,在很早以前伟大的科学家们已经帮我们完成了。但是要学生记住这些规律和公式,会稍显枯燥。因此运用模拟软件为学生采集不同的数据,然后让他们自己根据得来的数据,套用公式进行验证。如利用仿真实验室、Flash、JavaApplet等互动性软件,让学生由入射角推出折射角,或由折射角算出入射角等重复练习,产生深刻记忆。同时在一些软件中,还可以输入特定公式和数据,从而模拟出针对性实验或得出真实数据。从而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让计算机结果与他们运算结果进行参照对比。在光的折射中,采用模拟实验,收集入射、折射角数据,可以得出介质的折射率是个常数的性质。即对每组数据中的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值进行运算,产生的比值是个稳定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介质的折射率。同时,运用软件分析,可以得出不同介质的折射率是有所不同的。这个结论就是运用了相同的入射角射入不同介质中,产生出的折射角角度数据进行运算的出来的。另外,进行不同模拟实验设计,还可以得出折射率越大,产生折射角越小;折射光线越靠近法线,折射效果越好的传播规律。可以看出,应用软件模拟实验较传统实验得到更多,更深入的理论知识。

总之,在教授光的折射课程上,可以采用教学方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运用常识让学生理解深奥的物理现象,运用实验让学生接受所需的理论知识,运用辅助性软件发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带领学生进入严谨的逻辑推理世界。

【参考文献】

[1]徐杰.《〈光的折射〉说课稿》[J].中学物理,2012,(03)

篇4:油画绘画中光的探究

一、油画风景画中对光的着重把握

1. 印象派

在众多印象派大师的油画风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光已经不再依附于物像形体存在,而是打破了单纯的去为塑造形体而服务的形式,成为整个画面所重点表现的主旨与内涵,并且掌控着整个画面的节奏和韵律。在光的运用与表现上,印象派画家突破了传统的明暗画法的局限性,大胆的抛弃了对物体固有颜色刻画的观念,追求瞬间光线下的色彩效果。印象派的典型代表莫奈是一位光的讴歌者,他是一个对各种光色变幻、对物体在不同光照下发生神奇改变的最为敏感的人。他不断地探索和描绘明亮阳光照射下的自然景物,其作品中的景物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光的盛宴。在其作品《鲁昂大教堂》组画中,画面中所描绘教堂的各种光影与氛围,表现出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作品中所散发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已经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画风。

2. 当代中国意向风格风景油画

光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广泛性和充分的运用性,具有传统山水绘画的意境氛围。画面中的光是表现主观物象的媒介,作为油画风景作品的重要意象绘画语言而存在,是画家将技巧、知识、情感、思维以及理念等诸多因素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例如吴冠中的风景画中有一种光的柔和性,带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含蓄的美学特征。作品《都市之恋》一画中,他将光与点、线、面有机的结合,形成了对于光线运用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

二、油画人物画中对光的着重把握

伦勃朗被称为“用光大师”,他在人物油画作品表现上对光的运用完全根据自己的表达意图需要进行处理,精巧地制造了各种不同的用光图式,使之显现出所需要的视觉图像。伦勃朗用光灵活多变并充满智慧,正是他这种巧妙的用光,使画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明暗图式。从他的作品《基督的复活》中我们可以看出伦勃朗为了让主体人物更加突出,在局部刻画上运用了类似舞台照明的光线效果,这一手法不仅在于他要使所要表现的中心人物被照亮,更为巧妙的是他能够使之变成一个像是能够向外射能量的一个光源,这正是伦勃朗作品中用光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对于油画人物中光的运用,另一位荷兰画家维米尔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特别喜欢将作品中的人物安放在特别靠近窗口的位置,让柔和的光线鲜明洒满人物的全身,然后在画面上渐次的将人物消融在色彩温暖的室内空间之中。维米尔总是把一些鲜艳的、娇嫩的、明亮的光色编织与整个画面之中,为其人物绘画作品增添了别样的风致,创造出更为动人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画室》《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都反映着维米尔独特的光影与光线运用特色,画面对于光线的掌控近乎完美。

三、油画静物画中对光的着重把握

塞尚静物作品中对光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他对静物绘画题材进行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这一重要的艺术形式语言表达之上。他的静物绘画作品热衷于描写光,而不是重点的去留意物体本身造型和形象。作品《苹果和橘子》中,塞尚完全抛弃了以明暗造型的传统手法,只用色彩的冷暖转折来造型,突出在光的影响下色彩斑斓的水果这一中心物体,更好的展现出光的运用奥秘。

法国画家夏尔丹的静物画中对光的运用同样别具一格,他用简括的造型、含蓄的色彩、奇特的光影造型来进行油画静物创作,在对于光的独特运用手法之下,使其作品呈现出了一种单纯、朴素、宁静、和谐之美。如《桌上的静物》一画,夏尔丹在形象塑造上以雕塑般的简练单纯为主旨、笔调上力求宁静与和谐,再加之对于光影的变化运用变幻丰富,创作出了一种浓郁的抒情氛围和宁静、深邃、温和的艺术情调,以及独特的艺术绘画风格。

光是油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进行油画绘画艺术创作进程中,光的运用和掌握以及多种形式的展现,在画面当中的协调与渗透,使得绘画作品进入更高层次的思想内涵和意蕴境界。光的运用以及在画面当中的融合,使油画绘画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审美特征更趋向内涵化,精神主旨也更加的深刻而富有内涵。我们研究学习前辈大师的用光技法与经验,学习他们如何利用光,充分的去发挥光的语言功能,以更有力、更自由、更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和直觉感受,塑造艺术形象,创造意境,为建立具有独特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当代绘画而做出一份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培德.光:视觉语言[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5.

[2]郑振涛.光影要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

[3]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

篇5:摄影艺术中光的作用探析

关键词:光影;摄影;造型

摄影艺术,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完成摄影的过程必须借助于光,正确运用和发挥光在摄影艺术造型中的功能,记录、反映、表现,传递我们的创作思维,情感和表现的技法,手法,达到画面的可视形象。光是摄影的灵魂和支柱,研究和探索光在摄影艺术造型中的动能,目的是确立光在摄影中地位和作用,使大家更了解它,熟悉它,掌握它。更好地运用它,发挥它。使摄影这门光影艺术散发出更灿烂的光芒。

一个成功的摄影家,也就是一个光影学家。一幅幅的优秀摄影佳作,都离不开光的塑造和表现。1.光在摄影艺术中的效应摄影光线处理,就是摄影者根据作品主题思想(或内容)的要求,运用光线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即要完成造型的任务和表现戏剧气氛等表象和表意的任务。

光线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1)照明作用,即照明被摄影;(2)造型作用,即表现被摄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立体质感彩影调表现以及外部轮廓。(3)表意作用,即光线是摄影主体的用以要方式之一。这三个方面的作用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也是从光线的角度理解何谓“好的”摄影作品的一种途径,具体的说,“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能让人“看清楚”拍摄的是什么,还应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被摄体的客观存在;不仅能让人“感受到”被摄体的客观存在,还应让人通过画面了解、体味摄影主体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好的”摄影作品不仅在画面上吸引人,更应该在思想、情感上打动人,而要做到这一点,离开光线的塑造是不可能实现的。摄影使用的光感材料必须通过光源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光线在摄影中不仅用来照明被摄物体,它还担负着传递被摄物体的信息,在这方面它起着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例如,被摄物体形状、体积、数量,色彩、质感、空间深度感等信息,以及被摄物体影调的明暗配置、画面气氛、层次等诸多方面,都必须通过光线的效应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摄影者不能单纯从表像观察到光、而要在实际的构思中去灵活运用光。

在一个被摄物中,不同采光的角度、照度,得出的效果各异。然而。我们必须掌握光在摄影中的效应和“光感”,善于运用,感觉敏锐,是摄影者应有的本能,画家靠手中熟练的画笔来描绘物体,摄影有凭着运用光线来表现被摄物。因此,光是摄影的灵魂,完成摄影的过程需要光,表现摄影艺术本质依靠光,正确地认识光线,摸透光的变化规律,了解它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充分去运用,才能做到惜光如金,用光如神。2.光对摄影艺术造型的表现力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光对摄影艺术造型的表现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摄影创意中要有“光”的造型意识,调动“光”的造型手段,才能达到它的艺术效果。

摄影中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再现,要通过光作传播媒介,光线对摄影的造型表现,环境气氛的渲染,思想感情的表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自然中,光是千变万化的,复杂微妙的。一天当中,阳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入射的方向,角度及强弱,就会在摄影造型中带来不同的效果。例如,太阳会升至或降至15度,也就是早晨或黄昏的时间,其特点是太阳入射角度小,光对景物照射垂直面受光面积大,物体产生投影较长,受光面与阴影面反差大,光线强度小,较柔和。在这种光线条件下,选用逆光、侧逆光拍摄,容易获得明显的空气透视感,画面呈现气氛浓烈,富有诗意的造型效果。当太阳与地面的光照度成20度至60度的时候,这种光线的特点是入射角适中,光线方向性明确,亮度变化小,造型效果好,光影移动慢,色温适中,这时正是摄影的黄金时间,此时拍摄景物清晰,影调明朗,层次丰富,有利于景物在造型上表现出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光在影视摄影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曝光作用

在影视摄影中,曝光作用是光的基本技术作用。早期的电影、电视摄影用光,只为完成曝光任务。即使胶片或摄像器件(摄像管或CCD)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以得到优良的图像的目的。摄像的作用就是把景物聚焦成像,经CCD的光电转换作用,把光像变成随时间变化的电视信号。电视信号经过传输和接收就可变成可视图像。这个由光电转换到电光转换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光的作用,这就是光的曝光作用。做为一个摄像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光的技术作用故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了解和掌握光的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作用。

2.光的造型作用

光是揭示被摄对象形态、体积、质地和色彩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光线照明形式可使被摄对象的形、体、质、色产生丰富的变化:侧光照明易描绘对象的体积;平光照明易描绘对象的固有色彩;逆光照明则易描绘对象的轮廓形态……

光还能使具有二维空间的画面造成三维空间效果,利用光的分布和明暗对比表现画面空间,利用大气透视表现画面空间深度关系都离不开光的作用。

摄像人员通过对光的选择和布置,利用光影可以真实地再现时间概念。

一部影视作品,摄像能做到正确曝光,色彩还原好、影调层次丰富,能表达不同物体外部特征,是摄像用光的基本任务。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还应用光体现对作品(艺术类节目)的艺术构思,完成光的艺术表现作用。

3.光的艺术表现作用:用光渲染环境气氛

所谓环境气氛指画面整体形象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强烈感觉,是给观众的一种情绪反应。环境气氛是观众理解画面内容的重要条件。画面环境气氛的营造光起重要作用。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光线照明下可形成不同的气氛。这种特定的气氛可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白天、黑夜、晴天、阴天、黎明、黄昏等不同时段和气候,具有不同的光线性质,表现出来的气氛也不同,不同光线气氛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甚至影响人的情绪。白天的阳光会你心情开阔;阴天的矿野、乌云滚动的天空会使人感到凄凉;无光的黑夜使人恐怖;皎洁的明月又会使人心矿心怡;灯光辉煌的大厅会使人胸怀开阔;农舍的油灯会使你感到孤寂……,这些都是用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的心理依据。

范例1:

影片《沙欧》中,园明园废墟一场戏,回忆和现实两组镜头,选用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光线照明:回忆场景镜头画面选择晴天的直射阳光,景物和人物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显得十分有生气,衬托了沙欧此时此刻的心境和情绪;表现现实的场景选用阴天散射光照明,景物层次平淡,只靠景物自身的色阶加以区分,立体感不强,毫无生气,恰是这种光线照明,突出了沙欧心灰意冷的悲痛心境。

范例2:

前苏联早期影片《乡村女教师》中,乡村女教师娃尔娃拉带着自已的学生进城考中学,往返路上两场戏,是在同一环境选用不同光线照明拍摄的,从而表现了不同的画面气氛,烘托了人物情绪。去时,白云朵朵,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回来时却是阴云密布,暴风雨将至。形象地揭示了“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戏剧内容和人物心情。

在摄影造型中,光的运用并非神秘,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因而,掌握光的变化规律十分重要。此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光的性质,光线照明形式。下面,先讲和造型有关的光的几种特性。

一切造型艺术的造型任务都是运用自己独有手段描绘光照条件下具体对象的可视因素。因而,作为从事造型工作的人员,不仅应知道在怎样的光照条件下看清对象,还要知道在怎样的光照条件下,更好地表现对象……

“光对于摄影师的重要性,就像笔墨对于国画家,油彩、调色板对于西画家,就像语言、词汇对于文学家一样”。

【参考文献】

[1]肖若颖.摄影中的光线塑造的特点[J].摄影技术.

篇6:室内设计中光的运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光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光而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光的利用,随着时间的变化, 季节的更替, 光的强弱发生了变化, 空间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人们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化的形和影中感受光带给我们的奇妙世界。室内设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光的认识, 光的作用愈加从室外转向室内、从功能转向精神。光不但丰富的了我们的造型语汇,而且赋予了我们更为丰富的情感。

一、光的重要作用

1. 感知事物的需要。

光是建筑室内的灵魂, 没有光, 视觉无从谈起, 室内形式元素中的形态、色彩、质感也都无从谈起。所以,光语言不仅是室内设计的重要语言,而且是先觉语言。依托光的能量, 我们能过感知一个个的空间,进而感受空间。我们知道,这里的墙面是白色的,地面材质是大理石的,顶面的天花造型……

2. 正常生活的需要。

无论白天和晚上,我们都在利用着光。可以想见:光一旦消失, 黑暗使人陷入无所依托的失控状态, 对周围事物的不知和对将要发生事件的不测,这是何等的恐怖!人对光具有本能的依赖, 黑暗中的一道亮光使人增加生存的希望;冬季的阳光给人带来融融暖意……

3. 烘托气氛、传递情感的需要。

不同的室内空间应该有不同的气氛要求, 比如热烈的、温馨的、浪漫的、严肃的、冷峻的等等, 这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所决定的, 光语言在这方面的作用可谓神奇。如高亮度的空间感觉明亮, 使人兴奋;低亮度的空间使人感觉压抑、甚至恐怖;明暗强对比的空间具有紧张、刺激感;明暗弱对比的空间则放松、舒适。我们可以利用光的强弱、光的冷暖, 在不同的场合加以合理的选择, 可以说, 它开辟的了空间性质的新领域。

综上所述,光语言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语言,它不但满足了功能上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情感上的需要,所以它是室内设计功能与情感双重需要的综合设计手段。

二、室内空间中光的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首先应保障良好的光的照度, 尽量减轻人的视觉负担, 也就是所谓的“照明”。灯光布置应该注意避免眩光, 以利于消除眼睛的疲劳, 保护视力, 还要保持稳定的照明, 光源不要时暗时明的闪烁, 注意分布合理;此外, 光还兼有组织、划分空间和指示方向等其他的功能作用。

2.美观性原则。

光的数量、颜色、强弱以及照射的方向、角度、位置等因素都会有助于显现或改变空间的形象, 灯具的造型、排列、布置方式、配光方式, 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使人获得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利用光可以强调室内界面、构件的体量、质感和色彩。当前的室内光设计已不再单纯的追求功能性的明亮, 光已成为室内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3.经济性原则。

包括设备的投资、安装、运行以及维护的费用, 光源应尽可能的选择耐用和节能的灯具, 另外还要考虑防潮、防尘, 便于维修等。任何一个成功的光环境都应该是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 在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原则上, 应该具有针对性。像办公室, 就应该以功能性采光为主;向酒吧这样的娱乐场所, 就应该以美观性原则为主, 兼顾其他。

三、室内空间中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应用

1. 自然光。

自然光从早晨到晚上, 从春天到秋天, 赋予了人类以不同的表情, 使自然界充满了动人的色彩和亲切的质感。另外, 还有节能、绿色环保等多方面的意义。

人类对光有着特殊的偏好, 这种偏好在心理学上成为“向光性”, 试想一个阳光普照与一个阴暗的房间, 他们给人的幸福指数是何等的天壤之别!

谈到光, 自然的就会想到影。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微妙的、复杂的明暗变化, 明与暗、虚与实的对比, 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古建筑的室内装饰中, 运用花格、漏窗等方式, 形成了“疏影横斜水清浅, 月移花影上栏杆”的独特意境, 对我们的现代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2. 人工光。

自然光是我们的首先要利用的,然而,当室内的照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人工光就会补充进来,并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另外,人工光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可冷可暖,可强可弱;而且灯具本身也有着很好的装饰性;在配光方式、布置形式上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就可以既能满足功能的需要又能形成光环境的特殊效果。人工光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色彩,组织的图案,成为一种装饰性的元素;人们还可以借助人工光的组织,达到对空间的限定、组织和引导。

篇7:城市照明中光与材质的关系解析

关键词:城市照明;光;材质;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照明并非单纯意义上对日间景观的再现与复制,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对日间景观的再创造以及延伸。在照明方案的设计中,除了需要考虑光照的功能需求外,还需要突出景观照明的艺术效果。根据不同的材质,将照明设计方案对各个界面材质所呈现效果的影响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充分认识照明对象表面的材质特点,正确认识其与光照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照明设计的优化与完善奠定基础。本文即重点分析在城市照明中,光与石材墙面、与玻璃幕墙、以及与混凝土墙面的对应关系,望能够为这些材质建筑的照明方案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石材墙面

石材在城市建筑中非常常见,在城市照明工程中也有着相当关键的应用价值。当然,外墙的材质是相关人员在照明方案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石材墙面的主要材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细面板材,其二是粗面板材。

首先,对于细面板材而言,这种材质的建筑墙面最大的特点是表面光滑平整,自身凹凸质感不明显。如果建筑立面中这种材质为整体平面构造形态,则在照明方案设计中可以优先选择采取近距离均匀投光的方式,自下而上营造均匀渐变的光晕。同时,也可以通过突出光斑韵律感的方式,活跃立面照明视觉效果。并且,根据细面板材的一般色彩特点,在照明光色的选择上以暖色调光源为主,以突出光照的亲切感。

其次,对于粗面板材而言,这种材质的建筑墙面最大的特点是面平整、粗糙,有较规则的加工条纹,比如机刨板、剁斧板、锤击板等等。这些多种多样的花纹板材是人工照明表现质感的好材料。对于这类材质,如果用较正面的大面积投光会削弱板材自身的凹凸質感;若以较大入射角投光,不同方向的花纹对光线起不同反射,会造成一种类似锦缎闪亮或金属感的效果,照明视觉效果非常理想。

2 玻璃幕墙

玻璃作为最主要的外围护结构之一,具有可采光的特点,在建筑界面照明工程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建筑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中,玻璃的功能也不断完善,自单纯的采光功能发展至采光兼顾反射、隔热、装饰、墙体围护等综合功能。同时,玻璃在建筑立面中的构成面积也不断提高,也有部分建筑中直接应用整片玻璃作为幕墙。

但从照明的角度上来说,由于玻璃材质的特殊性,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因此进入人眼的漫反射光线相对较少,这也就意味着单纯的玻璃材质无法起到让玻璃“发亮”的效果;与此同时,玻璃表面是非常光滑的,这种特性导致其在光线照射时会产生定向反射作用,在某一角度下,人会受到玻璃反射眩光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经过镀膜处理镜面玻璃而言,在定向反射作用下还会形成镜像,造成眩光。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在对玻璃材质照明方法进行处理设计时,投光式照明可以不做考虑,重点是通过内透光方式达到照明效果。结合现阶段玻璃在建筑立面上的应用趋势来看,若玻璃幕墙室内为大面积空间,则可以直接打亮整个室内空间,以达到反向外部透光的效果。这种做法在公共建筑幕墙照明中非常常见。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玻璃材质具有较好的吸光性,但为了达到提亮整个玻璃幕墙的效果,还可以在玻璃上印刷规律网点。在这种处理方法下,玻璃上所印刷网点能够在夜间成为室内光线的载体,使整个建筑立面的照明景观更加的理想。

但对于建筑面积相对较小的公共建筑,例如旅馆、小型办公楼等,在使用玻璃构建建筑立面时通常是将大量的小面积玻璃组合起来,以透光方式进行照明处理。在此类情况下,可考虑的照明设计方案有两种类型:第一,可以依托于室内的灯光照明,在夜间保持照明状态,光线自内至外投射,使光线能够自窗户倾泻出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第二,可以在室内靠近窗户的位置上设置透光照明设备,通过构造发光体或发光面的方式,突出建筑物夜间景观特色。

3 混凝土墙面

以混凝土为主要材质的建筑立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清水混凝土墙面,其二是彩色混凝土墙面。尽管彩色混凝土墙面在国外大量建筑工程中已有成功的应用经验,但由于我国国内较少应用,因此在照明设计研究上仍然以清水混凝土为主。对于清水混凝土墙面而言,混凝土原料的色彩直接受到拌合阶段水泥原料色彩的影响,一般来说常见无彩色。混凝土表面质感的变化则可以通过对原料配合比进行调整,或对模板浇灌以及脱模工艺进行改进的方式实现。在以上途径下,最终所得到的混凝土墙面可以是比较粗糙的,同时也可以是比较光滑的。

在既往有关清水混凝土照明工程的研究中认为,由于清水混凝土自身颜色属于冷色调,与受众的视觉倾向有一定距离,因此在照明设计中需要优先选用暖色调,显色效果好的光源。例如,为了营造暖黄色的视觉效果,可以在照明设计方案中增设适当的钠灯。从照明方式的设计上来说,有多重照明设计方案可以适用于对清水混凝土墙面的处理中。例如,可以通过远距离大面积投光的照明方式营造照明景观,也可以通过大入射角投光的方式体现清水混凝土的粗糙质感。若清水混凝土墙面较大,则建议在照明设计中通过设计具有韵律感的光斑的方式,突出照明景观在视觉效果上的生动性与多样性。

4 结束语

篇8:人工照明中光生物效应的应用

照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难以量化。当照明装置附近有田野、山脉、森林、河流、湖泊或海岸线时, 照明或许对这些区域的昆虫、植物、动物会因季节的不同而产生不利的影响。

1.1 对昆虫的影响

某些昆虫是趋光性的 (被光吸引) , 如蛾子;某些昆虫又是避光性的 (厌光而远离) , 如萤火虫。夜间照明对这两种不同昆虫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当田野、山林、河流、湖泊附近有照明装置时, 由于季节的不同, 就会吸引更多的飞虫。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某些措施:

(1) 使用那些对昆虫吸引较低的波长的光源。

(2) 不向昆虫栖息地发光的灯具。

1.2 对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牲畜的影响

夜间照明装置对那些夜间活动的哺乳动物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许多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夜间出动, 捕食受光吸引而聚集的昆虫。因而, 对这些生物的栖息地的关注尤为重要。可以想象不适当的室外照明可能会对家畜产生许多的影响, 如:扰乱家畜和牲畜的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功能、降低产出率、导致动物行为异常。因而, 在牲畜附近安装照明装置时, 应该考虑动物的生活习性。

1.3 对鸟类和鱼类的影响

已有报道:鸟类栖息地的分布随着郊区的城市化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依然保留着某些自然状态 (环境) 。那些夜间捕食的鸟类, 如猫头鹰和其他生活在森林里的物种, 夜间照明对它们来说是可怕的。然而, 有关夜间照明对鸟类影响的量化研究还是未知的。

鱼类也有趋光和避光之分, 而且不同的鱼类对照明 (强度) 或光的种类有不同的反应。光线对鱼类的影响依然不清楚, 适用的照明也不确定, 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

1.4 对植物、农作物的影响

夜间照明对植物生理和生态也存在影响。已有报道:照明对植物光合作用、生长、生物节气有影响, 对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发芽有影响, 对昆虫授粉等有影响, 等等。已经证实, 城市中人造光源对道路两旁的植物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影响。例如:照明不影响榉树和银杏, 却影响鹅掌楸 (郁金香属) 和Chinese Parasol (中国松) 。

我们已经了解照明对诸如水稻这类农作物的影响。水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抽穗期会因为夜间照明而推迟。这种影响被认为在抽穗前20~40天表现得最为强烈。因此在种植有水稻或类似作物的附近公路设置照明系统时, 我们应谨慎考虑。

所以, 夜间照明要考虑安装地点, 依据植物种类还要相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光的波长及强度, 照明的季节和时段。各种光源对植物的作用见表1。

2 人工照明和健康

光的生物效果典型地以生物体对特定波长的敏感度、表面吸收特性、曝光持续时间来决定。紫外波长光的效果特别明显, 可见光和红外光也有效果。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 这可以用来划分光谱区域,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从生物光学的角度把紫外线分成4部分 (见表2) 。

2.1 紫外线杀菌灯

细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暴露于180~700 nm波长电磁辐射下时都受到不利影响, 大多数效应在220~300 nm发生 (中紫外到远紫外) 。在250 nm范围紫外波长光下暴露受损的细菌随后以320~410 nm范围蓝光照射时有明显增加的存活率。这个光致复活作用在包括人类皮肤和血液细胞在内的很大物种范围内发生。

2.2 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

(1) 医院的应用

芬兰帕伊米奥的阿尔瓦·阿尔托的肺结核疗养院被设计成自然免疫的, 通过建筑朝向和南向走廊的组合使病人可以舒服地沐浴在能有益地杀菌的日光中, 并结合电气光源紫外辐射的杀菌能力可更有效地杀菌, 有利于医院病人和环境的卫生健康。

(2) 公共建筑的应用

杀菌灯 (典型的是带极高紫外透过率的低压汞灯) 可以放在公共通风管道系统中使所供应的空气无菌, 另一方面是在无菌空间中使用杀菌灯。由于紫外辐射对人体、材料和设备有损害, 必须注意避免紫外辐射的高度密集。通常通过在安全距离、低紫外反射比表面 (低于5%) 间接使用杀菌灯照射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系统的潜在危险比在管道系统中的方法更大, 但它提供了杀灭通过走道而不是管道进入的霉菌和细菌的能力。

(3) 学校的应用

教室灭菌, 预防交叉感染, 降低发病率。

2.3 诱虫黑光灯

黑光灯所使用的荧光粉在254 nm短波紫外辐射激发下产生主峰为365 nm的不可见的长波紫外辐射。用于引诱蚊蝇等各种昆虫、娱乐场所的特殊效果照明。

诱虫黑光灯是利用许多夜出的昆虫对光亮的趋光性, 将昆虫吸引到小范围, 利用电网或水盒诱杀。许多昆虫复眼对光的灵敏度在350~390 nm及450~580nm两个峰值。黑光灯诱捕数量较多的害虫有:棉蛉虫、粘虫、铜绿金龟子、松毛虫等。

2.4 季节性情绪失调和生理节奏

季节性情绪失调 (SAD) 是一种在冬天几个月里伴随降低的环境光照水平而产生的零季节性抑郁综合症状。该疾病在极地更为普遍, 那里一年里随季节的光照水平变化最明显。最近的研究表明光治疗有效地用于治疗SAD病人。

SAD的光治疗将病人暴露于适度水平光照下持续时间长达几天或几星期, 这个有益效果似乎来自进入眼睛的光。光源的光谱要求是在可见光范围, 白炽灯、冷白色荧光灯、全光谱灯和日光都取得了成功结果。

生物节奏体现了外部的时间暗示与内部新陈代谢活动之间的协调。这种同步发生在动物和植物王国内, 包括了白天—黑夜循环 (循环节奏) 、睡眠—清醒循环、月亮循环 (每月的周期循环) 和季节循环。调节内部过程以适应外部时间暗示的生物钟会由于不同压力而变成“失同步”的, 比如失眠、生病或跨时区的喷气飞机旅行。当 (“失同步”发生时) 失去时间的阶段感使人可能会感觉无方向感、易怒, 可能会经受其他疾病如失眠症或进食困难。已使用光治疗在帮助内在生物节奏与外部时间暗示之间恢复同步方面取得某些成功。

3 结束语

紫外光是不可见的, 然而它却会损害人体组织以及其他如家具和艺术品之类的有机材料。在选择光源的时候, 设计师应当考虑到它将释放出多少紫外线以及射线是否会损害吸收射线的表面。

红外线或热辐射通常被人们感知成热量, 光源常常会将红外线与紫外线和可见光一起释放出来。建筑物, 尤其是寒冷气候下的住宅建筑, 可以从光的热辐射特性中获益;但是, 如果建筑物更需要的是制冷而不是制热, 那么就应当尽量消除光线中所含有的热辐射。

我们应该重视对各种光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开展, 从而改善人工照明条件。光生物效应是本世纪发展的重点, 可以造福人类。让有益健康的光照亮全世界!

摘要:当今社会, 人工照明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影响越来越大, 各种照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基于当今提倡的绿色照明、生态照明的背景下, 阐述了不恰当的人工照明对人类、动植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介绍了人工照明中光生物效应这种照明新技术, 从而可以让人工照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加科学和合理, 有益于整个社会。

关键词:人工照明,生态健康,辐照光源,光生物效应

参考文献

[1] (美) 埃甘, (美) 欧尔焦伊著, 袁樵译.建筑照明 (原著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4-45

[2]CIE第150:2003号技术报告

[3]北京电光源研究所, 北京照明学会.电光源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9

篇9:颜文樑绘画中光色的嬗变

光感的追踪(1912~1927)

站立在新旧时代交界线上的颜文棵,他的开端至关重要。吴门传统文化的濡染、家学渊源,并未确定他一生艺术发展的取向。而无心插柳遵父命考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两年半学徒生活,却影响了他整个生涯艺术发展的道路。在那里,颜文棵首次接受了西画艺术教育。有个细节很能够反映他对西画的理解力。铜版室内高大的机器所造成的晦明变化是复杂的,这些光影下的茶壶、皮鞋、雨伞等常成为他的写生对象,他尤倾心描绘渡边技师刻蚀铜版时的工作背影及办公桌玻璃版所反映着的悬挂的煤气灯影像。于此可见,他对室内光影的敏感及迷恋。铜版室的学徒生活,不仅使他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制版术,而且使他从事了自文艺复兴丢勒开始的西方版画的制作实践。版画艺术所特有的工整严谨以及由画幅尺寸限制而要求的精工细雕,对颜文棵以后细腻画风的形成及其对微小画幅的偏爱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12年,颜文棵告别商务印书馆,回到苏州潜心自学西画。这一时期的艺术实践有以自制油画材料创作的《石湖串月》和《飞艇》及1917年为上海来青阁书坊绘制的水彩风景16幅。现仅存16幅中的《柳浪闻莺》《平湖秋月》《湖亭冬雪》《六和挂帆》《冷泉品茗》《兰溪返樟》《敌楼夜月》《虎丘早春》《邓尉探梅》《沧浪溪栅》和《天平初夏》等11幅印刷品,是现今能看到的最早的颜文操西画作品。这些水彩风景,既可以看出在当时他对欧洲古典画风特别是荷兰风景画每物必细风格的吸收,又可以发现他在一定程度上对作品后期脱离实景的加工或对景写生同时按中国审美观念赋予理想化的痕迹。这些风景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临景写生,其中某些局部光源的散乱及树木阴阳向背关系的晦涩,表明画家对西画明暗画理的自我摸索过程。

从1912年至1927年,颜文棵酷爱表现室内的空间效果,聚集光束,追求光影的戏剧性。主要作品有《画室》《厨房》《苏州卧室》和《肉店》等。

作于1920年并于1929年荣获巴黎春季沙龙荣誉奖的《厨房》,是这一系列作品的典范,是画家对统一光源审美追求达到的一个新高峰。像夏尔丹笔下的静物富有坚实感一样,画面中的每一个道具、每一件实物,似乎都在诉说一段古老的往事。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中国江南旧式厨房的生活场面。向阳推开的两扇窗户,揭开了密封透视盒子式灶间的褐暗,弥漫着晚间夕阳的氤氲。余光散射,铺洒在面对窗子的那堵白墙、斑驳的砖地,最后又收敛在临窗的桌面上,杯盏碗壶还闪烁着亮光。近窗悬挂着的古铜色的筐篮。在尽力挽留最后一丝逝去的光。灶台上的烛火燃亮了,矮小的座炉在暗霭的墙根跳着火苗。等待着的两个孩子,一个伏案,一个观望。两只嬉戏的猫儿,似乎是噼啪跳动火苗外的唯一声源。《厨房》的问世,标志着画家对欧洲传统绘画审美价值精髓的深悟与把握。

尽管画家本人并没有把这一时期的作品标为系列组画,但《画室》《厨房》《苏州卧室》和《肉店》却构成了系列的特色——由一个主光源而揭开的包裹着的透视盒子式的室内场景,透视主点偏向画面的右方。画家表现出的兴趣,不是对自然物像光色的被动模拟,而是对用光规律的主动探寻,并通过对光束主旋律的描绘,统一画面构成的主次关系,强化画面主体,凝聚视觉中心。这种由高度集中的单一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使空间具有定向性运动而赋予它们生命感受的审美境界,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画师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可以说,十六七世纪是欧洲绘画一个注重“明暗对比”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画家们无不对绘画用光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精深的研究,产生了一批被誉为全欧艺术家的精华:达·芬奇、卡拉瓦乔、委拉斯贵兹、拉图尔、普桑、洛林、维米尔、伦勃朗……光线在这些巨匠的笔下,有时追踪黑暗的边界而穿过物体的表面,从而使统一的物体时隐时现,有时又突然地破坏了物体那些熟悉的外形,造成某种超验的怪诞形式。在他们的笔下,眩目的光线、跳跃的影子以及神秘莫测的明暗,往往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颜文棵这一时期的作品正是对十六七世纪这些古典绘画大师艺术的追踪,当时他未能远赴欧洲体察这些大师的足迹,但他以东方人的理解方式再现了他身边富有浓郁生活情趣的场景,它贴近自然,洋溢着东方的情调。

光色融合之一:西洋水(1928~1935)

苏州美术学校的创办,开始了几乎耗尽颜文操大半生心血的美术教育生涯。因此。从1921年的《肉店》之后,至1928年留法前,很难看到这一段时间的作品。1928年9月的赴法留学,使颜文棵暂时解脱校长之职的琐事冗务,他再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创作,形成了他光色融合的第一阶段。

在抵达巴黎之前的途中,他共作了5幅写生,即《越南西贡》《鸟瞰香港》《印度洋夜航》《红海吉布蒂之晨》和《斯里兰卡停泊》。因受时间、条件限制,这些作品皆为一次性的临景写生,因而,也保留了相当多即兴挥毫形成的画面新鲜感。除第一幅写生之外,其他4幅均以表现天空与海波为题,它们与第一个时期以复杂透视盒子式的室内景物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大不相同。因为单调的没有复杂构成的海面,留给画家足够的精力去观察由气候和时差造成的光色变化——或者是云月弄影的灰蓝色夜晚,或者是雾重难解的乳黄色黎明,或者是波光粼粼的血色残阳,画家都力尽以简洁的手法捕捉稍纵即逝的光色效应。

1929年颜文棵开始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接受正规的学院派美术教育。现在遗留下来的油画《人体》《莎克丽娜像》及临摹日范的《罗拉》印刷品,可以反映他在人物造型训练方面的进步。但他对素描坚实感的追求也松弛了他对光色的敏感度。因此这个时期他的风景写生,往往以素描关系取代色彩关系。

1930年是颜文棵留法画作最为殷实的一年。5月,他与刘海粟、孙福熙、杨秀涛、吴恒勤同游意大利二十余日,油画写生14幅。其中《罗马遗迹》《佛罗伦萨广场》《威尼斯水巷》《威尼斯伯爵宫》和《威尼斯圣保罗教堂》,不仅极为出色,而且又远离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库尔贝的坚实,贴近印象主义洋溢着光色情调的画风。

摆动在库尔贝写实主义和莫奈、毕沙罗、西斯莱印象主义之间的颜文操,在当时未尝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用他自己的话说: “关于印象派,当时我

不大喜欢,但自己不知不觉也受到了印象派影响。印象派色彩是不错的。那时我只晓得要画得真实。有时候,匆促画出一幅来,人家说我是印象派。一个画家不必研究各种派别,只画自己的画,因为一研究,作画的时间就没有了。评论谁是什么派,那是理论家的事。”这些朴素的语言从侧面反映了颜文棵的绘画创作思想。他虽然没有明确自己作的风格归属,但言外之意并不与笔者的分析相悖,恰恰是吻合的。他自己作品的存在,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印象主义忠实地描写眼前瞬间的景致,可以说是把库尔贝的写实主义向前推进了,·步,它们之间并没有根本的艺术观念的冲突,只是印象主义画家更加注意色彩和笔触的运用,不再把它们拿来作为叙述事物性质的语言罢了。因此,作为擅长风景写生的颜文棵,也便自然地把印象主义的光色表现糅进了自己的写实画风。这一光色融合时期一直延续到回国后的最初几年。

光色融合之二:故乡土

(1936~1966)

光色融合第二阶段的展开,既是画家个人内在艺术发展的必然走向,又离不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精神面貌、文化心态及艺术受政治钳制外在环链的作用。正如许多中国西画家一样,当他们出洋留学时,捧着一颗赤诚圣洁的心与欧洲绘画大师对话,其作品的造型和色彩的“洋味”十足;而当他们踏上故乡的土地,啜饮曾养育他们的母亲乳汁的时候,其笔下的色彩和造型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风俗,文化,传统,成为无时无刻不对他们发生潜移默化的因素。颜文探也没有逃脱这一规律。从1930年欧学归国到1949年中国社会政治的巨变,其间虽经八年抗战,先后主要致力于苏州美专的办学,但这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化积淀是不容忽视的。从时间和空间上。都使他远离光色融合第一阶段的审美坐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涉世的深入,人的性情,心态往往是回归的。徐悲鸿,刘海粟等许多西画家皆执笔染素,不能说不是内在的合理性使然。颜文棵虽没摭拾中国的笔墨,却往往体现在提炼、熔裁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在让油画语言符合东方人细腻的审美要求上。

这一时期颜文棵的作品是注重内蕴表达的,是注重特殊光色氛围下富有诗的意境的追求的。在形色关系上,往往以色就形,强调对象的素描关系,强调对象富有叙事性的质感表现。它不在表面的用毛笔题字钤印,而在作品所洋溢着的中国人所特有的纯真与质朴,在于他用光色表现出的那种亲切深邃的诗的意境,在于作品所透露出的焕然一新的民族精神面貌与时代气息。

对于这种光色交映、迷离变幻境界的追求,还体现在《轧钢》这一工业题材作品上。作者没有局限当时流行的图解工人劳动形象的肤浅形式。而是努力去营造一个透视包裹着的车间所弥漫的沸沸腾腾的劳动氛围。

从《浦江夜航》《深夜之市郊》,而至《轧钢》《傍晚灯光雪景》。再及《雪霁》,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描绘橙黄色灯光的倾心。灯火由小而大、由微弱而显著,比例在画幅上也不断地扩展着,成为这些作品意蕴表达相互贯通的一条线索。画家这一先后相承的创作脉络还建立在画面整体的冷绿色与局部橙紫色的对比上,可以说,这种基调的对比使这些作品组成了色彩上的同构关系。它们形成了一个系列,一个能清晰显示画家创作思路发展、跳跃和变化的系统。色彩同构关系的形成,往往指导画家不是非自觉地被动地、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去寻找这种色彩关系的表现。正像画家自己所记述的,这些作品并非实地写生,而是汇集了此一时、彼一时、东一地、西一地灯光和雪景的感受和印象。逐步提炼、熔裁而成的。或许正是这种适当摆脱第一物象的创作审美距离,才帮助画家在用光色表现东方的情调和深邃的意境方面作出了探索。 光色融台的第二阶段是颜文棵绘画创作的盛期,作品数量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作品的面貌也不局限于上面分析的5幅。画家仍以相当多的篇幅去旅行写生,捕捉中国山水的光色,记录一时一地的观感心得,寄托他对自然的赤子之爱。

光色融合之三:意象诗

(1967~1985)

如果说标志着颜文襟个人风格最突出时期的作品,画家还只是均衡地把握了油画的光色与东方意蕴的完美结合,那么,在他的晚年则是加重了东方意蕴的含量。他的每一幅画,都像一首耐人寻味的意象诗。1966年夏季中国社会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浩劫,在某种意义上,也开启了他光色融合的第三阶段。十年浩劫,颜文棵未能幸免于难,它留给了画家许多痛苦的记忆与酸楚的情感。正是这种忧患情感的沉积,对他意象光色创作方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969年5月,被宣布“解放”的颜文棵得以回刘上海淮海中路新康花园故居。他从此避开外世,回忆、默记、叠加、组合昔日过往匆匆而又让他激动不已的短景片影,从而创作出一系列意象诗般的风景。

根据1912年画家第一幅油画而回忆完成的《石湖申月》,可谓意象光色的典范。如果说在《冬》和《重泊枫桥》这两幅作品里画家的意象还只是偏重于诗境的表达,那么《石湖串月》则在诗境表达的基础上,向色彩的意象性和表现性方面推进了一步。它的色彩意象并不在于画面丰富微妙的色彩变化,而在于画家大胆地提高了表现浮云的粉绿,草绿、深绿和描绘夜幕的普兰、群青、深兰、钴兰,湖兰、青莲的色彩饱和度,以及摆脱形对于色的限制,赋予色彩本身的张力和表现力。 《石湖串月》比《冬》和《重泊枫桥》更加主观化,它在表现水天相接、月色朦胧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色彩的生命与画家内心的激情。

上一篇:“一站到底”大型知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下一篇:信访类大调解制度 (十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