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2024-04-25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通用11篇)

篇1: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

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摘要】

语文教学的文本形式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文本形式分析是相对于文本内容分析来说的,意指基于内容的以揭示文本形式秘妙为旨归的鉴赏、分析和批判。文本形式分析应当,也必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近几年,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理想之路在何方呢?从偏重内容分析到关注文本表达形式,是语文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是理性的回归。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形式;

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编者意图、教者理念、学生认识碰撞、融合、发展的一个载体;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造型,同样也是教者、学生思想、情感的造型。语文教学关注文本表达形式的现实意义:关注文本表现形式,是落实课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和谐统一

目前,纵观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文本的思想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总是把“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作为重要的目标来完成,而对和文本思想内容同样重要的表现形式却关注不够。但是完整意义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和谐统一。

内容和形式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文学作品的形式作为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包括两个紧密相联的方面:一是作品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排列方式,称为内形式,如炼字、遣词、造句、修辞等表达技巧以及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一是与内容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式,称为外形式,如体裁、结构、详略、层次等。对于语文阅读课堂来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那种只注重文本的内容分析,忽略文本的表达形式的教学,是有失偏颇的,是不完整的,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因 此,只有把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二、语文教学关注文本表达形式的现实意义

1、关注文本表现形式,是落实课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掌握一定的文本表达形式方面的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是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标在不同的学段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这些要求,都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以逐步形成阅读的能力。

2、关注文本表现形式,是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析语言文字,把文本的内容和其表达形式联系起来理解赏析文本,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独到之处,长期的训练一定会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语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关注文本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多读多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习作教学无非就是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属于内容的范畴,主要靠学生的生活积累;怎样写属于形式的范畴,主 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语文教学就应该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选材、安排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教材中的课文多为经典,表现手法高超,有许多适宜中学生学习的东西。比如作者在具体描写中使用了哪些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这些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等。因此,将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紧密地、适当地结合起来,才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语文教学关注文本表达形式的实践策略

1、根据文本类型,寓关注表达形式于制定合适的教学容中。可以依据教材的类型来确定合适正确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鉴别出语文教材选文(课文)有四种功能,即“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讲课文有讲课文适用的地方(定篇),教读法有教读法适用的地方(例文与样本),离开课文作听说读写的延伸,也有作延伸适用的地方(用件)。”

显然,具备“例文”和“样本”特征的文本,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侧重于文本表达形式的教学。而对于具备“定篇”和“用件”特征的文本,则可以分别从文学鉴赏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两方面来设计合适、准确的教学内容。成尚荣说:“一个对阅读课教什么,心中十分清楚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个优秀教师,至少可以逐步成为优秀教师;一个对阅读课教什么,心中茫然,只是凭依‘老经验’教语文的教师,不可能是,也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2、指导阅读方法,寓体会表达形式于理解文本内容中。尽管我们强调语文课要着力于形式,但形式必须附着在内容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把理解文本内容和品读表达形式巧妙融合起来,才能呈现出高效的课堂。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会表达形式这两个方面,要做到有机融合。

3、善于运用比较,寓渗透写作方法于领会表达形式中。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要求的达成,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中逐步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在阅读时常常出现“了然于心而不能了然于手和口”的现象,对优美的句子视而不见,或者觉得很美,又说不出美在哪儿的现象。此时需要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审美的思维框架,寓渗透写作方法于领会表达形式中。借助教材提供的例子,通过比较的方法,积累词句,渗透写法。学生会发现看似平常的词语、句子蕴藏着不平常,同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的方式,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鉴赏能力,自然语文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4、运用迁移模仿,寓仿写训练于学习表达形式中。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学中可以把模仿表达形式和进行语言训练有机统一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文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学生模仿的最佳样本。阅读教学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水平。其实,关注“文本表达形式”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的问题。“怎么写”是对语文课程“教什么”问题的浅显而直接的回答。“怎么写”属于表达、表现的方法,即以言达意、以言表意的方法。如果说写作是作者凭借自己的知识、才华、情感、意愿等建立了一种崭新的言意新关系,那么阅读则是通过对这种言意关系的拆解,让学生学到“据意择言、选言达意”的方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本质的区别就在这里。人文精神、科学知识等教育,只是语文课程附属的、附带的价值,只能在探究“怎么写”中通过“渗透”来实现。丢掉了“怎么写”的教学,就丢掉了语文的本体,也就丢掉了语文,语文教学就是不完整的。

正如陈日亮先生说的:“语文既是教形式的,也是教内容的,但归根结底是教形式的。”既然“形式”是语文的“自家事”,那就应当将文本形式分析凸显出来,既在方法、路径上精耕细作,更在课堂教学中广加运用,以彰显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性质,促进师生言语智慧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牛朝霞;文本和文本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阐释[J].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8.[2]任晓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与实践[J].教育,2010.[3]李涛;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J].教学,2016.[4]王富仁;文本分析略谈[J].语文建设,2014(3).

[5]汲安庆;语文教育中,文本形式何为—多维视野下文本形式的价值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14.

篇2: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本形式分析 ; 阅读教学

一、文本形式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体现语文体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简要说,就是学习怎么用言语形式来表情达意。可以说,正确处理形(形式)意(内容)关系,重视言语形式、文本形式的学习,正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野处,是语文的自家事。

2.有利于领悟文本内容、赏析文本秘妙。我们反对过度阐释文本,但也不提倡教师对学生说“此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类的话。过度阐释有可能偏离、曲解文本原意,而“不能言传”就等于什么都没告诉学生。其实,“意会”也好,“言传”也好,都是有通道的,那就是“形式”。文本的体式、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形式要素,正是探究文本内容和秘妙的桥梁与钥匙。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开形式的秘密,经由形式,逼近文本真实。

3.启迪学生言语表现的智慧。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潘新和先生从个体的人的视角提出四条:涵养德行、性格,懂得处世、交往,求取知识、才干,学习写作、创造;并认为第四条是前三条的含蕴与升华。阅读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言语形式、文本形式,既通过形式理解内容,又通过形式积累形式知识,培养更高形态的言语表达技能和能力。

总之,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进行语文活动,同样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

二、文本形式分析的路径

分析文本形式,必然会注意到其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这里说的“共性”,指文体(体裁、体式)对文本的规范性(约束性)。如果我们对文体的认识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又缺乏耐心的个案剖析,那这样的文本形式分析就有可能是表面的、片面的,甚或是谬误的。

理论支撑从哪里来?如果追根溯源,应从历代文论(包括诗话、词话)中找根据。沈德潜谈律诗颈联,说:“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起到了提振全诗精神的作用,使诗歌境界大开。与律诗颈联作用类似的还有绝句的第三句。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至如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杜牧《赤壁》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泊秦淮》的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皆以否定句式引出诗人议论,点明绝句立意所在。

现当代学者、评论家对文体形式的研究成果,亦可资借鉴。比如,我们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会发现人物出场顺序很有意味:在回忆少年闰土之后,按常理,现实中的闰土该上场了吧?作者偏不,而是安排了杨二嫂登场,“一种尖利的怪声”把叙述者的目光转移到现实,杨二嫂之后,才是中年闰土的出场。这种顺序安排,不得不说是作者有意为之。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之间,夹杂一个杨二嫂,这种“三明治式”的结构,不但使叙事显得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自然联想到闰土的生存处境。在这里,杨二嫂与闰土就发生了某种内在关联,她同样构成了闰土“现实境遇”“命运苦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阅读“发现”,如果单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机械分析,是不容易得出的,但如果我们具备分析小说结构的知识,就容易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正如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里论述的那样,“结构”是叙事作品的模样和体制,人物事件位置的确定,本身就是一种功能和意义的标志,不需用语言说明;而读者,“当在这种语言形迹之外去领会结构的匠心和结构所蕴藏的意义”。

分析文本形式的共性(文体),我们看到的是文本的大模样,而对文本进行精研细磨,则需要关注形式的个性。散文是很个人化的写作,最能体现作者的性情。我们品读散文,就要看到散文背后站着的那个人,与他谈天说地,从字里行间读出他独有的“神态”。

比如,朱自清《背影》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按习惯说法,这句话应该是“我与父亲有两年多没见面了”。作者为何说“不相见”?存疑而读全篇,在最后一段可找到解释:“„„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原来,“不相见”有故意不见之意。而父亲的来信和儿子的《背影》一文,可看成是父子“冰释前嫌”的言和之举。这种分析法,就是找差异性或矛盾性:文本言语表达与习惯(规范)表达的差异,文本言语表达与生活真实在理性逻辑或情感逻辑上的差异或矛盾。找到了这种差异性或矛盾性,就容易理解文本表达的意图。

对文本形式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分析,是力求在文化时空上与作者达成默契,以贴近文本、走进文本,进而“重建”文本。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又具体而微的印象,就为我们确定教学内容、展开阅读教学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三、以文本形式分析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既然是对话,就应当有话题。如前述,从语文体性看,为解读文本计,替学生言语智慧涵养打算,阅读教学的话题设计都应该以文本形式为主线。

篇3:阅读教学应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整堂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读写结合,听课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提建议环节,教师只提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这堂课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但笔者认为,由于教师忽视了文本特有的言语形式,导致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最明显的例子是,学生写的练笔,都是以“我想发明某某玻璃”为开头的统一模式。

有的教师说,他不是有说明方法的教学吗?没错,但这些练习是本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吗?《新型玻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说明性文章。单元导读中这样要求:“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也就是说,这项要求是本单元的共性要求,是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必须要做的。再说,《新型玻璃》已经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了,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这项学习要求并不陌生,用不着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梳理与讲解内容。

因此,我们在关注共性内容的同时,不能忽视文本的个性内容,可以是传神的语句、特色的语段、独到的谋篇、精妙的构思等等。就《新型玻璃》一文来讲,个性的内容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文章介绍五种玻璃的时候,名称有的出现在段落开头,有的出现在段落中间,有的出现在段尾;第二,在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用了故事情境的描述。

所以,教师在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后,应该聚焦在这两个点上。笔者在教学本文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请学生用笔圈出新型玻璃的名称,看一看这些名称在段落的什么位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故事情境来描述?为什么要把这段文字放在文章开头?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白,这样写文章结构灵活多变、语言生动,对读者有吸引力。随后,在练笔时,笔者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形式,介绍想发明的玻璃。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千篇一律的结构形式。

在阅读课上轻视文本言语形式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蝙蝠和雷达》时,让学生读四、五自然段,在了解科学家三次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后,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此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上,教师如果再往前走一步,问学生:“第一次实验,作者单独一段来描述,为什么第二、第三次实验合并一段来写呢?如果也单独一段来写好不好?”这样就上升到言语形式的层面了,可惜教师没这么做。

篇4:阅读教学应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整堂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读写结合,听课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提建议环节,教师只提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这堂课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但笔者认为,由于教师忽视了文本特有的言语形式,导致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最明显的例子是,学生写的练笔,都是以“我想发明某某玻璃”为开头的统一模式。

有的教师说,他不是有说明方法的教学吗?没错,但这些练习是本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吗?《新型玻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说明性文章。单元导读中这样要求:“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也就是说,这项要求是本单元的共性要求,是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必须要做的。再说,《新型玻璃》已经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了,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这项学习要求并不陌生,用不着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梳理与讲解内容。

因此,我们在关注共性内容的同时,不能忽视文本的个性内容,可以是传神的语句、特色的语段、独到的谋篇、精妙的构思等等。就《新型玻璃》一文来讲,个性的内容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文章介绍五种玻璃的时候,名称有的出现在段落开头,有的出现在段落中间,有的出现在段尾;第二,在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用了故事情境的描述。

所以,教师在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后,应该聚焦在这两个点上。笔者在教学本文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请学生用笔圈出新型玻璃的名称,看一看这些名称在段落的什么位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故事情境来描述?为什么要把这段文字放在文章开头?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白,这样写文章结构灵活多变、语言生动,对读者有吸引力。随后,在练笔时,笔者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形式,介绍想发明的玻璃。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千篇一律的结构形式。

在阅读课上轻视文本言语形式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蝙蝠和雷达》时,让学生读四、五自然段,在了解科学家三次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后,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此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上,教师如果再往前走一步,问学生:“第一次实验,作者单独一段来描述,为什么第二、第三次实验合并一段来写呢?如果也单独一段来写好不好?”这样就上升到言语形式的层面了,可惜教师没这么做。

很明显,教师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花大量时间在教学课文内容,但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在写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是怎么写的。不然的话,正如王尚文教授说的:“离开了怎么说,不但不可能真正理解说什么,而且更不可能从中去领悟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篇5: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讨.

作 者:王彦山 作者单位:延津一中,河南,延津,4532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语文阅读 学生 想象力的培养

篇6: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一、反复诵读, 读之入味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由于学生正处于学知识、学语言的重要时期, 因此, 文本细读首先就体现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上。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朗读, 以使学生真正领会文本的情味、意味。比如苏教版语文《台湾的蝴蝶谷》一文, 主要描写了蝴蝶谷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由于文中成语较多, 学生对这些成语难以完全理解, 如果读得不熟, 眼前就很难浮现出文中所描绘的蝴蝶翻飞的画面, 自然也就很难体会到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如何才能把这种喜爱与赞美之情完美地表达出来呢?首先要让学生自由读, 接着再采取同桌互读、个别读等形式。在多种形式朗读的基础上, 为了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得更加透彻, 教师还要采取范读与美读相结合的形式, 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 这种美就自然而然地呈现了出来。学生读之入味, 读之入情, 对所学内容就会有深刻感触,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由此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所谓的文本细读离不开教师引领学生反复地深层次地阅读课文,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才会更深刻, 进而在反复朗读、细读的过程中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深刻认识, 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二、揣摩比较, 明辨优劣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 有些学生感悟领会文本语言内容的能力不是很强, 要想使学生获得对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 教师就要注重从引导学生比较、品味中领会一些独特词语或者句子在表达方面的特点。比如苏教版语文《春笋》一文, 主要描写了雨后春笋长势喜人的状态,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用词准确、生动,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它们冲破泥土, 掀翻石块, 一个个从地里冒出来。”在语文教学中, 怎样才能通过文本细读使学生感悟到文本语言的魅力呢?教师可以抓住“冲破、掀翻、冒”几个词语, 让学生通过换词比较的方法领会语言特点以达到教学目的。有的学生会把“冲破”换成“扒开”, 把“掀翻”改为“推翻”, 把“冒出”改为“长出”。在一个个换词比较的过程中, 学生们就会觉得原句中的几个动词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更有韵味。这样, 通过比较, 学生不仅感受到原句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特魅力, 而且也由衷地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由此可见,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说说文中的语言句子好在什么地方, 而不注重对文中关键词句的比较, 那么, 这种阅读也仅仅是停留在浅层。因此, 教师要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对词语句子的深刻理解, 进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服务。

三、品味感悟, 深刻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 一些文本语言中有些词语或者句子内涵独特, 是支撑文本内容的主要骨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文本细读, 就要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感悟语言入手。因此, 教师要找准文中的关键词句, 或者独特构段方式引领学生揣摩品味。在反复品味中,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会更真切, 阅读效果也更好。比如苏教版语文《陈毅探母》一文, 文中并没有通过多么详尽的语言描述来表现陈毅是如何孝顺、关心母亲, 但是, 从文中“一进家门, 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 拉着她的手, 细心地询问病情……”就可以使人们真切感受到陈毅对母亲的关怀。因此, 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的过程中, 陈毅与母亲的母子情深跃然纸上, 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 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 没有品味就没有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解读。因此, 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语言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感悟,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深刻感知, 而且还可以增进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理解, 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文本细读是一个细致活, 也是一个可以使学生获得对学习内容深刻理解与体会的重要学习活动。因此, 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找准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唯有如此, 才可以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目标引领下, 获得最佳的阅读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取反复诵读、读之入味;揣摩比较、明辨优劣;品味感悟、深刻理解的学习方法, 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8) .

[2]代顺丽, 王荣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 2014 (08) .

篇7:语文教学应注重文本解读

那么,如何直面文本,解读教材呢?

一、从文本的具体内容中去解读

要从写作的目的、倾向、思想意义等方面去确定文本的中心,也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如果脱离了文本,一切将无从谈起。《木兰诗》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文章,塑造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但是她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形象呢?我们应该从文本中去解读、去体会,才能把她和一般的英雄区分开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里突出的是一位英雄形象吗?其实作者在反复强调一个孝女的形象,这就是解读文本的结果。其实木兰代父从军并没有那么高尚——热爱祖国,建功立业,相反,她的动机相当单纯——为父亲、为家庭勇挑重担,甘愿付出。在踏上征途的描写更突出了木兰对家庭和父母的无比思念之情,这也是非常朴素的情怀。“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是全文中最精彩的地方,突出了木兰光彩照人的形象,动机也是相当单纯的,所向往的幸福的家庭生活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磨刀霍霍向猪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集中表现的是木兰爱女装和爱美之心,反映的是劳动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也是木兰千百年来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如果不从文本本身去解读,就只能简单地以英雄概之。郑振铎的《猫》写了作者三次养猫的事件,写出作者心理变化的情绪。第一只猫漂亮,我喜欢;第二只猫乖巧,我喜欢;第三只猫丑陋,我讨厌。解读文本得知,文章不是赞美猫的乖巧、漂亮,而是作者深深的悔意:第三只猫是丑陋的,但它是无辜的,由于我的偏见导致第三只猫含冤而死。表现的是深刻的社会现象——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这样抓住了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二、从文本的主旋律中去解读

寻找文章的主旋律,也就是寻找文本的关键词语和反复出现的句子。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文中主旋律是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文章中“小山”、“小摇篮”、“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既突出了“温晴”可人的特点,把冬天的济南女性化了,母性化了,反映了作者在这段时间的心理感受,流露出对济南的无比热爱和闲适的情感。朱自清的《背影》我们都非常熟悉,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很快地找到文章的主旋律,就是四次“背影”、三次“流泪”,从中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在流泪中引起共鸣,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浓浓的父子深情。读到这里,很多人留下了泪水。只有直面文本,找到文本的主旋律,就会找到解读文本的金钥匙,从而打开我们学习知识的大门。

三、从文本的重大变化中去解读

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本中较大的跳跃、突转。《皇帝的新装》中的矛盾冲突,一般人看来是老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皇帝昏庸无能,穷奢极欲;统治者上到皇帝下到群众,都是愚蠢无知,无情地揭露了统治者丑的面目。表面看来是符和文本的,也是紧抓文本的,但是没有抓住文本的突变。文本的高潮“游行大典”时,一个小孩说了真话,这就是突变,这样一下子把文本的矛盾划分了:小孩子说真话,成人说假话。这就构成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矛盾,所以这才是文本的主要矛盾。作者赞扬的是天真无邪的童心,更是呼唤人性的回归,所以把握住文本的变化就能很好地把握文本的中心。

四、从文本的空白中去解读

在阅读文本的时候,特别要留意文本留给我们的空白,这是相当可贵的,可以让我们再想象、再创造,给文本一个新的生命,让它再一次飞翔。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写出了于勒的悲惨遭遇,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冷酷无情。结尾菲利普夫妇像躲瘟疫一样躲开了于勒,后来怎么样了?我们不得而知。这恰恰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重构文章,给文本来一段结尾,既是对文本的强化,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再想象、再创造的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其意义是非常大的。再如《山中访友》,“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还有什么?你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吗?于是,学生和蚂蚁、蜜蜂、蝴蝶、野花打起招呼并依照文章表达方式写话。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充实,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文本本身有“留白”,教师通过深钻教材,挖掘出这些潜在资源,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时空中任意翱翔,播撒创新的种子。

五、防止对文本的随意拓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也被大大开放,有人甚至认为只要是学生说的都应鼓励,对文本内容的随意引申和曲解都能得到老师的赞同。《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可是为了拓展文本,有人提出“移山”不如“搬家”,竟然引发移山和搬家的大讨论,其实早已远离了文本。这样的讨论又有什么价值可言?更有甚者,认为《武松打虎》中武松打死了老虎,而对武松进行强烈的谴责;《精卫填海》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些都是脱离文本解读,随意引申造成的恶果。

钱梦龙老师指出:“看一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条是在教育思想上是不是有明确、一贯的追求,另一条是有没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语文教学的深度。只有我们重视了文本的解读,确定了它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才有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只要我们从直面文本、解读文本出发,再加上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语文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雪山初中)

篇8: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一、教材载体引领, 教给学生阅览的办法

小学教材内容丰富, 体裁多样, 言语模范, 学生比较喜欢阅览教材, 是学生拓展视界、取得常识、培育能力的信息资源, 是添加常识的宝库, 为学生的能力构成供给了足够的养分, 既能使学生学习言语, 又能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小学语文教育要把阅览的步骤与技巧教给学生。在开始了解期间, 经过阅览要了解文章内容梗概, 遇到阻碍自查工具书, 自己不能解决的划出来做上符号等待讲堂学习;到深化了解期间, 要了解文章写作思路, 弄懂主要词语的意义和在文中的效果, 剖析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 提出质疑跟学生评论, 宣布自己的见地;最终是拓展运用期间, 这个期间要联系自己实践进一步吸收, 学用联系。而这些能力的培育要依托老师的指点, 让学生以教材为主、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览的办法, 学会如何去阅读, 把握阅览的技巧。因而,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预习, 课前阅览文章, 预习课文, 这是学生自立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主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好预习提示, 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 使预习行之有效。在学习《七子之歌》时, 先让学生查找香港、澳门的相关资料。因为课前的的预习到位, 讲堂上学生很简单就了解了作者盼望回归祖国的爱国情怀。其次, 抓住课后思考题预习也是疾速阅览的一种办法, 如若这样学生会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将文章的重点抓住, 体会全文的要点, 把握文章的常识。例如在学习《挑山工》这篇课文时, 依据课后思考题, 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即:课文讲挑山工为何老是走会走在游人的前面, 让学生说一说原因, 这样学生在把握了阅览办法以后, 阅览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育和完善。再次,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阅读的进程中能够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做批注, 写阅读书笔记, 记下此刻的感想、观点, 观点或疑问等, 也能够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还可以让他们给文词配上插图, 或画一朵小花, 一棵小草, 或高山流水, 或鸟兽虫鱼, 借此向学生提出阅览主张, 养成较好的阅览习惯。

二、宏扬优异文明, 诱发学生阅览的爱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览教育要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览爱好, 扩展阅览面, 增加阅览量, 多读书, 读好书, 阅读整本的书。因而, 在讲堂阅览教育中要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览, 完成教材和课外书本的衔接, 让学生扩展视界, 在耳濡目染中进入更好的人生境地, 丰富本身的精神见识。优异诗文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精华, 也是我们民族言语文词运用的模范。《语文课程标准》中引荐的70篇优美诗文意境深远、构思新颖、言语新鲜, 格外适合学生品阅鉴赏。因而, 我们就要善于利用优异诗文, 诱发学生阅读的爱好。低年级可推荐一些简单的寓言、童话故事, 科幻故事等来开阔视界, 到高年级就要适当的引导品读一些文学名著来探析情味、感悟真理。小学生通常都喜欢听故事, 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刻不容缓地想一听为快。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 孩子们早已被带入了一个或有趣, 或惊险, 或独特, 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在学生听得津津乐道时, 老师嘎然收声, 告诉学生:故事情节交织杂乱, 后边的可更精彩, 欲知后事, 请自读原文。这样就正如新课程理念着重的以人为本, 为满意学生心思需要, 此刻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有关的阅读物, 学生会自立快乐地阅览, 诱发了其阅览的爱好。

三、创设阅览氛围, 完善学生的阅览能力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 勤劳而智慧的中华民族有着无比绚烂的文明, 它是我们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的言语文学是我们民族绚烂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育进程中, 要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秀阅读物进行广泛阅览和研习, 开辟学生的视界, 开发学生的智力, 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豪情。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还要营建大阅览的氛围, 创设阅览的环境, 营建阅览的心境, 构建阅览平台, 促使学生由“要我阅读”的观念朝“我要阅读”转化。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起分享阅览的机会, 在沟通中深化阅览之道。为鼓励学生广泛阅览, 可以评选“故事大王”, “阅读之星”, 展开阅读手抄报展评, 课前五分钟讲演, 帮介绍一本好书等活动, 也能够在黑板报上开设阅读主题节目, 规划一些对于阅读的名人名言。学生常常处在这样的环境中, 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阅读的兴趣, 然后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希望。随着阅览量增多, 学生的阅览能力自然就会有所完善。

四、丰富阅览教育内容, 拓展学生视界

阅览教育的内容要向学生敞开, 以此去拓展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 这是阅览教育的本真。既要引导和协助学生了解和运用祖国的言语文词, 经过阅览素材开辟学生的视界, 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完成语文阅览教育的常识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的目标, 完善阅览质量, 就要拓展阅览教育的内容, 使学生的阅览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和讲堂内, 要从课内走向课外。

总之, 语文教师应当反思和探求阅览教育, 遵从教育规则和课程改革准则, 让阅览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以不一样的履历和经历去感触阅览的无限魅力。很多的课外阅览完善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览中有了情感的体会, 有了丰富多彩的言语积累, 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受到高尚情操与爱好的熏陶,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完善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 在阅读中有所感悟, 在阅读中培育语感, 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育学生阅小学语文习惯, 完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育的主要任务。我们的阅览教育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以不一样的履历和经历去感触阅览的无限魅力。

篇9: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本形式分析 ; 阅读教学

一、文本形式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体现语文体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简要说,就是学习怎么用言语形式来表情达意。可以说,正确处理形(形式)意(内容)关系,重视言语形式、文本形式的学习,正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野处,是语文的自家事。

2.有利于领悟文本内容、赏析文本秘妙。我们反对过度阐释文本,但也不提倡教师对学生说“此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类的话。过度阐释有可能偏离、曲解文本原意,而“不能言传”就等于什么都没告诉学生。其实,“意会”也好,“言传”也好,都是有通道的,那就是“形式”。文本的体式、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形式要素,正是探究文本内容和秘妙的桥梁与钥匙。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开形式的秘密,经由形式,逼近文本真实。

3.启迪学生言语表现的智慧。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潘新和先生从个体的人的视角提出四条:涵养德行、性格,懂得处世、交往,求取知识、才干,学习写作、创造;并认为第四条是前三条的含蕴与升华。阅读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言语形式、文本形式,既通过形式理解内容,又通过形式积累形式知识,培养更高形态的言语表达技能和能力。

总之,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进行语文活动,同样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

二、文本形式分析的路径

分析文本形式,必然会注意到其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这里说的“共性”,指文体(体裁、体式)对文本的规范性(约束性)。如果我们对文体的认识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又缺乏耐心的个案剖析,那这样的文本形式分析就有可能是表面的、片面的,甚或是谬误的。

理论支撑从哪里来?如果追根溯源,应从历代文论(包括诗话、词话)中找根据。沈德潜谈律诗颈联,说:“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起到了提振全诗精神的作用,使诗歌境界大开。与律诗颈联作用类似的还有绝句的第三句。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至如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杜牧《赤壁》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泊秦淮》的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皆以否定句式引出诗人议论,点明绝句立意所在。

现当代学者、评论家对文体形式的研究成果,亦可资借鉴。比如,我们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会发现人物出场顺序很有意味:在回忆少年闰土之后,按常理,现实中的闰土该上场了吧?作者偏不,而是安排了杨二嫂登场,“一种尖利的怪声”把叙述者的目光转移到现实,杨二嫂之后,才是中年闰土的出场。这种顺序安排,不得不说是作者有意为之。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之间,夹杂一个杨二嫂,这种“三明治式”的结构,不但使叙事显得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自然联想到闰土的生存处境。在这里,杨二嫂与闰土就发生了某种内在关联,她同样构成了闰土“现实境遇”“命运苦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阅读“发现”,如果单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机械分析,是不容易得出的,但如果我们具备分析小说结构的知识,就容易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正如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里论述的那样,“结构”是叙事作品的模样和体制,人物事件位置的确定,本身就是一种功能和意义的标志,不需用语言说明;而读者,“当在这种语言形迹之外去领会结构的匠心和结构所蕴藏的意义”。

分析文本形式的共性(文体),我们看到的是文本的大模样,而对文本进行精研细磨,则需要关注形式的个性。散文是很个人化的写作,最能体现作者的性情。我们品读散文,就要看到散文背后站着的那个人,与他谈天说地,从字里行间读出他独有的“神态”。

比如,朱自清《背影》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按习惯说法,这句话应该是“我与父亲有两年多没见面了”。作者为何说“不相见”?存疑而读全篇,在最后一段可找到解释:“……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原来,“不相见”有故意不见之意。而父亲的来信和儿子的《背影》一文,可看成是父子“冰释前嫌”的言和之举。这种分析法,就是找差异性或矛盾性:文本言语表达与习惯(规范)表达的差异,文本言语表达与生活真实在理性逻辑或情感逻辑上的差异或矛盾。找到了这种差异性或矛盾性,就容易理解文本表达的意图。

对文本形式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分析,是力求在文化时空上与作者达成默契,以贴近文本、走进文本,进而“重建”文本。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又具体而微的印象,就为我们确定教学内容、展开阅读教学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三、以文本形式分析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既然是对话,就应当有话题。如前述,从语文体性看,为解读文本计,替学生言语智慧涵养打算,阅读教学的话题设计都应该以文本形式为主线。

以文本形式分析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从教学目标设计看,其知识与能力目标,应着眼于增长学生文本形式、言语形式知识,提高学生文本形式分析能力;其过程与方法目标,应围绕文本形式分析,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讲授分析方法;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在形式学习、言语学习中自然生成,而不是脱离文本的说教。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就应当将文本形式分析凸显出来,既在方法、路径上精耕细作,更在课堂教学中广加运用,以彰显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性质,促进师生言语智慧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3,28,233.

篇10: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形式的思考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和习惯的形成时期, 身上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 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还未完全形成, 对于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 所以, 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能够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如果具备阅读兴趣, 自然会觉得阅读是一种乐趣, 从而把这种乐趣转变为阅读意识。小学语文教师, 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 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导致学生只会简单的造句组词, 阅读范围仅限于课本教材,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都不高, 相较于那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 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死板和木讷,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差。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 容易对一切新鲜事物产生好奇, 教师应该很好的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好的阅读范文,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1]。比如, 在《少年闰土》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乡下孩子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从而自发地进行阅读文章。在课下,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同类型的文章, 供学生阅读, 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二) 教授学生阅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中,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有计划、有层次的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 怎样去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就能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理解自己所阅读书籍的意思, 并且能够同其他小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训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 要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的人物、事件、中心思想, 比如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在文章开头结尾, 每一段的开头一句一般为段落大意[2]。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对于那些语言优美或者有哲理的句子,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抄写和背诵, 以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提供阅读场所

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场所, 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中进行阅读。在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里, 教师要通过朗读或者多媒体设备, 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情景, 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比如,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学生喜欢看的书籍《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 也可以是一些儿童学刊, 让学生进行集体阅读, 在阅读之后,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 诉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专门的阅读场所, 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构造阅读情景, 让学生多感官的去感受所阅读的课本内容, 比如在《美丽的大兴安岭》这一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事前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大兴安岭的相关视频和图片, 增强学生对新感情的直观感受[3], 然后引出课文主题, 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热爱我们的祖国, 然后再通过学生集体阅读课文,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体会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生存环境。

(四) 强化学生阅读意识

学校只是学习技能的地方, 而学习质量的好坏关键还是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 所以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之外, 还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教会学生阅读技巧和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外, 还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 这样学生在离开了教师, 离开了课堂, 也会有意识地去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尊重学生的爱好,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互相监督, 互相激励, 组成读书小组, 共同进步。

三、结语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需要引起小学教师的注意, 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水平的高低。小学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并且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的训练。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摘抄或者背诵优美的句子,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 教师要锻炼学生总结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意图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彻底地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获得知识,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欲望。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7) .

[2]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35) .

篇11:语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文本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判断,一节课到底以什么方式才能上得最好最有效,所谓千家之言,何者为是?当不同性格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根本无法确定哪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只能说在此时此景下某一种方式最为有效。因此,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那么,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讲,应立足于文本,这才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前提。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听过一些形式多样的语文课。自从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以来,课堂上确实比以往多了几分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因为过于重视活动形式,往往忽略了文本阅读。这个问题值得教师们重新反思。

二、尊重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内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其主体地位是不容撼动的。《新课标》中虽然提倡我们对文本意义要有多元化解读,但绝非是那种脱离文本的自由演说。请看下面案例:

《江雪》教学片断实录:

生:老师,我感觉此诗存有问题。

师:哦,这位同学敢于质疑文学大家的作品?精神可嘉,那你能具体说说问题来自哪里吗?

生:诗中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江面已结冰且非常厚,诗人在上面“独钓”是不可能的。假如江面并没有结很厚的冰(很厚的冰才足以支撑人在上面进行钓鱼),但在当时那么冷的情况下,鱼儿哪会浮在水面肯定早已躲到江底,试想诗人又岂能钓到鱼呢?

师:(完全没想到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但马上找到了解决方案,将问题迅速又转给学生)这位同学说的很对,但同学们在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诗人在这么冷的天气下还去江面钓鱼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们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A:老师,我明白了。这么冷的天诗人还坚持去江面钓鱼,他肯定非常痴迷于钓鱼这件事,完全是个人喜好,并且已形成习惯。

生B:不对!不对!我觉得有可能是诗人家境贫寒,苦于生计,所以天气再恶劣也不能停歇,只有钓到鱼卖了钱才能维持生活。

师:仔细考虑,其实你们说的都有可能是当时的真相。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总结出合理的答案,也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只是用“你们说的都有可能是当时的真相”这类含糊不清的语言敷衍一下,草草结束。这就过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疏忽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多元化解读,实际上,则是教师自身教学功能的缺位,导致这堂课失去了一次引领学生攀登思维高峰的绝佳机会。

阅读教学中,我们是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作者、背景和语境,与文本展开对话。活动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当学生的多元解读偏离文本本意时,我们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这样,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多元解读才能在和谐相融中提升。上述案例若作如下引导,那课堂就会充满了智慧和趣味。

《江雪》教学片断实录:

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感到惊喜,能够快速的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自己对诗人的了解进行分析,然后就此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感悟)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么冷的天,鱼儿早已不会浮在水面,通通躲到江底,诗人怎会钓到鱼呢?假如不是钓鱼,究竟是在钓什么?根据有关资料将诗人的生平事迹一一解说给大家……当听过教师的讲解后,还会有学生认为诗人真的是在江面上钓鱼吗?

(学生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站在诗人的角度进行思考,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陆续又有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生:诗人当时并非真的想钓鱼,也许只是想借助钓鱼时平静的心态,来调整自己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的悲愤、愁闷、凄苦心情。就如同我们考试成绩不好时,总喜欢一个人静下心来看看书或玩玩电脑游戏等,借此机会来梳理一下自己的坏心情。

师:同学们,你们的理解非常深刻,读出了诗人的品质,悟出了诗人的精神,让一位有血有肉、独具个性的诗人活生生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此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活动中即兴生成的问题,将文本顺势进行拓展,然后组织学生运用新掌握的知识展开更深层面的对话。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新生成的问题,而且破解了可能潜藏在学生心底里的其他困惑。

时下有评论说,当前的语文教改是在爬坡,面临着无数选择。但由此案例来看,语文教学无论作出何种选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一个理念:要立足文本,尊重文本,正确解读文本。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激活与提升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情感上的体验和思想上的共鸣,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上一篇:方永刚先进事迹材料介绍下一篇:4档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