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2024-05-09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共10篇)

篇1: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商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商州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陕西省卫生城市检查标准》和《商洛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创卫”工作及传染病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创卫”实施方案为指针,以提高传染病综合防治水平、保障群众健康为目的,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严格工作标准,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到2010年底各单位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

二、工作任务及指标要求

(一)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积极与区卫生监督所联系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设立履行职能的管理科室,组建数量充足、技术过硬的专职监督员队伍,制定目标明确、内容齐全、措施具体的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中长期规划、计划及阶段安排,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有资料、有总结,各类机构监督覆盖率100%,违法案件查处率100%。

(二)健全和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要从各自的职责职能出发,制定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和卫生应急工作预案,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健全疫情监测、报告、处臵、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处臵和培训演练,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考核,规范操作行为,完善档案资料,确保无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人群较集中场所无法定传染-1-

病暴发流行,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三)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各级机构要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立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控制科,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建设,设立规范化的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落实医疗废弃物管理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全疫情登记、报告、救治和处理等工作制度,加大医护人员岗前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培训力度,坚持岗位传染病报告管理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有效提高医护人员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水平。建立120绿色急救通道,快速有效处臵及转运传染病患者。规范使用标准化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检验检测登记和传染病登记册,规范做好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和传染病患者隔离救治,做好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认真贯彻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全面落实疫源地消毒和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积极推行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确保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率100%,法定传染病及时报告率达98%以上,报告准确率和正确率达95%以上。

(四)巩固和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全面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规范》,严格预防接种单位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资质准入,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点,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加强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管理,规范接种前查询告知、接种时“三查七对”、接种后及时观察登记报告等预防接种工作程序,坚持定期督导检查,积极开展强化免疫、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预防接种率水平,0-7岁儿童(含流动儿童)建证建卡率达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率达100%。

(五)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治。鼠疫、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结核病、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重大传染病按期完成国家或省市规划防治要求,实施(监测)方案(计划)齐全,疫情监测处理记录规范,宣传培训、检查、督导等资料符合规定要求。到2010年底,实现消除麻风病目标;麻疹发病率控制在3/100万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结核病报告率、转诊率和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追踪到位率和家属筛查率达85%以上,新发涂阳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70%和85%;高危人群HIV抗体检测及行为干预率达100%,全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市达85%以上,农村达75%以上,高危人群达90%以上,HIV感染者管理率和艾滋病病人规范化治疗率达100%。

三、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调查分析阶段。2009年11月-12月,各单位层层动员,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知识技能,按照各自的职能和职权范围,深入认真调查分析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现状,研究拟定工作措施和实施意见。

(二)周密部署,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1月-6月,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执法检查和督导评估。逐项落实防治措施,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促使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查漏补缺,完善总结阶段。2010年7月-10月,依据工作标准,逐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及时补救工作缺陷,完善相关资料,建立健全稳固、持续的长效工作机制,并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申请创卫办初验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落

实专兼职办公人员,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实施计划,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将传染病防治的目标责任逐条逐项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专栏、板报、标语、传单、健康教育处方和咨询宣讲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现状、政策要求和知识技能,引导广大群众充分认识防治传染病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措施,促进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为创建卫生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传染病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统筹兼顾,分步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落实。一是重点抓好传染病监测、管理及防治等相关方案、预案及其制度措施的健全,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二是重点强化医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三是着重传染病发现、登记、报告、处臵的程序和要求,切实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率和准确率,杜绝漏报、迟报和瞒报;四是因地制宜,切实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做感染控制及管理;五是认真做好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四)加强督查,保证质量。要按照分类指导、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和检查考核,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周检查、月考核制度,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加大评比考核力度,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影响到全办整体工作的,将严格追究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造成传染病疫情扩散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篇2: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本年度保健科按照区CDC发“驻区医疗单位防病工作要点”的布置,以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霍乱、肝炎等传染病为重点,克服因辖区调整、管片范围增大、工作量增加所带来得种种困难,完成了卫生防病各项工作和任务。

具体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控制

本年度1~10月份传染病总发病517例,发病率6.96‰。

本年度辖区内无甲类传染病发生。

乙类传染病发病180例(不含慢性肝炎),发病率2.42‰。乙类传染病中各病发病情况:

疾病名称

细菌性痢疾

麻疹

急性肝炎

猩红热

疟疾

副伤寒

合计

丙类传染病发病337例,发病率4.54‰。

丙类传染病各病发病情况:

发病数

163

180

发病率(‰)

2.2

0.08

0.07

0.05

0.01

0.01

2.42

疾病名称

其他感染性腹泻

流腮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风疹

合计

另发生水痘2例。

二、疫情报告管理

发病数

325

337

发病率(‰)

4.4

0.09 0.05 0.01 4.54

1、自卫生部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保健科一直按照市、区CDC要求进行计算机网上报告、下载传染病信息。按照传染病上网查报制度,每日两次上网查报传染病。周六、日专人值班上网查报。

2、保健科每日有专人收集传染病卡片,接到传染病卡片后能及时上网。周六、日由值班人员完成传染病卡片的收取、网报、下载及辖区内传染病访视。

3、内勤逐月检查各科门诊登记,核对传染病就诊数,及时堵塞漏洞,保证了我 院今年传染病无漏报。

三、传染病管理

1.对辖区内传染病做到24小时访视,对重点人群严格按照访视常规进行消毒隔离指导,1~10月份共访视痢疾163例,其中访视重点人群32例,访视率100%,访视合格率100%。

2.病毒性肝炎仍由专人负责,全年辖区内管理肝炎74例,其中急性肝炎5例(甲肝1例、乙肝2例、丙肝1例)、慢性肝炎管理69例,访视率100%,访视合格率100%。

3.3月份接报辖区内1例恶性疟病例,保健科配合区CDC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4.10月份辖区内发生1例副伤寒病例,保健科严格按照处理常规对疫源地进行了认真的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观察和随访,确保了无续发病例发生。

5.今年辖区内共发生6例麻疹。其中5例为流动人口,保健科在接到报告后能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查找到流动人口病例驻地,完成了疫源地的消毒和应急接种工作。

4、按要求开展本年度流感疫苗接种,以加强流感防治,总计接种流感疫苗

人 次。

5、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按市、区CDC要求,于 8月19日起对辖区内4个 超市、3个集贸市场出售分割鸡、鸭的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并做到每日向区CDC报告。

三、对集体单位的防病管理

1、进一步完善了集体单位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报告网络的建立。针对本辖区中 央单位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采取了多沟通、依靠医院资源主动帮助解决困难等方法,争取了大多数集体单位的配合。保健科定期到各集体单位医务室检查防病工作,1~10月份对集体单位进行防病检查总计222次(除外建筑工地)。接到集体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的报告后能及时下去指导消毒隔离,及时进行应急接种,1~10月份集体单位(机关)发生传染病总计5例(菌痢3例、麻疹1例、甲肝1例)。

2、学校、托幼:按照要求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群体性发热、传染病 疫情进行了监控,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上报学校发生的群体性发热,及时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中小学生、托幼儿童患传染病痊愈者持保健科证明复课复托。对自忠小学发生的9例水痘多发疫情,及时进行了上报、疫源地处理和应急接种,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避免这一疫情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每月巡视检查辖区内建筑工地一次,并按照市卫生局、市CDC 6月下发紧急通知,于7月1日~10月27日对各建筑工地进行每周一次巡视检查,及时掌握和上报各工地流动人员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时指导发生肠道传染病的工地进行消毒隔离。1~10月份对建筑工地总计巡视检查256次。工地发生肺结核2例、肠道传染病5例,发生传染病的工地无多发、续发。

四、甲、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全年完成儿童乙肝疫苗接种193人次,完成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100%。

积极开展其他人群的甲、乙肝疫苗接种,为其他人群接种乙肝疫苗759人次。接种甲肝疫苗:儿童239人次、学生58人次、其他人群607人次。

五、信息管理及工作检查

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资料进一步做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档案化管理。

1、地段基本情况及各报表按区CDC新下发表格进行计算机上报并存档。

2、继续进行“五册”登记。

3、内勤对2006年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时进行了综合的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4、进一步加强质量考核,科主任每两月对传染病访视表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改正,今年访视表的填写质量有所提高。

5、多次接受区CDC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检查,检查结果较好。

六、调研工作 1、4月份配合市、区CDC完成流感血清学监测工作。我院分到的年龄组较小、采血存在困难,同时妇保所的任务也一并移交到本保健科,更加重了这项工作的难度,通过做辖区小学校、托幼园所保健医的工作,并争取了医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最终完成了任务。2、4月下旬完成市、区CDC布置的食用盐含碘量调查,其中抽取托幼机构食堂3份、居民14份(总计17份)。

七、防病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对辖区内集体单位人员和居民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1、对集体单位的宣传:

利用各种形式在辖区内机关、学校、托幼园所开展防病宣教,1~10月份共计宣 传501次、宣传47097人次;对重点人群宣传33次、宣传5090人次;对重点人群培训102次、培训1175次。

利用巡视检查时现场宣传、要求会议穿插宣传、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对辖区内3500名建筑工地民工进行卫生防病宣教。8月份在中南海扩建工程工地为400余民工宣讲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

2、对居民的宣教

在门诊放置有关传染病防治内容的宣传板3块,放置可随意拿取的防病宣传材料,对儿童家长和其他被服务对象进行宣教。

向各居委会发放防病宣传材料。1~10月份共计发放防病宣传材料1000余份。在进行传染病访视时宣传消毒隔离知识,受宣传人数1480人次。

八、业务培训

积极参加市、区、院组织的各次传染病防治内容的培训,并组织科内培训。9人参加6~9月份区卫生局组织的系统培训、7人参加并通过考核。

全年参加其他有关传染病防治内容(不计计免)的培训 13 次,参加人数18人次。其中市级培训2次、区级培训4次、院级培训5次、科内培训2次。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考核3次,26人次。

篇3: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1 传染病在学校中流行的特点

1.1 易感性高

儿童少年由于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因而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差,容易感染致病。

1.2 人群集中接触密切

学校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可能把传染源带入学校。一个班大约有50余名学生集中在50m2的教室里,学习、生活、共进午餐。相互间接触密切,加之卫生设备、卫生制度不健全和卫生习惯不良等,使传染病极易发生和流行,甚至是暴发。

1.3 学校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季节特点

学校传染病与社会上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肠道传染病在夏秋季多发。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寒暑假有密切关系,寒暑假学生走亲访友、旅游等活动增多可能将外地的传染源带到本地和学校,在学校中造成传播和引起社会上更广泛的传播。学校中传染病流行季节性高峰与传染病潜伏期长短有关,如流脑潜伏期较短,春节开学后很快出现流行高峰,而病毒性肝炎潜伏期较长,传播途径不像呼吸道传染病那样容易实现,故流行高峰出现较晚,一般在10~11月。

2 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学校是人群集聚的特殊公共场所,儿童、青少年对传染病又是易感性较高的人群,所以学校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重点保护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参照传染病一般的防治措施,并结合传染病在学校中发生流行的基本特点,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

3 学校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要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和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3.2 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加强教室、午休室和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3.3 建立晨检制度

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教职工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学校或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4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3.5 预防接种

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疫情及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进行疫苗接种。

3.6 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3.7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教职工炊事员任职前的体检制度。

凡处在传染病隔离期或有症状的带菌者(如痢疾、传染性肝炎、结核病)和健康带菌者,必须在隔离期满或服药治疗后,经细菌培养阴性的并有医师证明才能上岗。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餐厅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的健康。

3.8 学生入学前需进行健康检查,入学后定期体检

班主任、科主任、校医要经常观察了解学生身体变化情况,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校医,由校医根据病情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和报告工作。

总之,学校传染病发生、发展及消灭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只要遵循规律,做好传染病的监测,控制好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搞好学校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摘要:学校是人群集聚的特殊公共场所,儿童、青少年对传染病又是易感性较高的人群,所以学校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重点保护单位。因此传染病极易在学生中发生和流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

篇4: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关键词:湖北省各级各类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2197(2007)12-088-03

医院是传染病防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或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等多方面职责。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2007年5~9月,湖北省开展了各级各类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此次检查工作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第一次有关传染病的重点专项检查。通过检查,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促进各级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检查结果见表1、表2、表3)。

1 卫生监督执法的依据及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卫生监督机构对照检查项目,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考察,检查全省17个市州各级各类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热呼吸道门诊是否启用、运行情况,肠道门诊启动及运行情况,传染病预检分诊,传染病人隔离治疗措施、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

2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

2.1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组织健全

本次检查三级医院34所,二级医院96所,一级医院137所。100%三级医院、99%二级医院、93.4%一级医院均成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并配备人员负责这项工作。100%三级医院、96.9%二级医院、83.9%一级医院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员,符合要求设置医疗废物处置监控部门或人员的三、二、一级医院的分别为93.9%、94%、83.2%。

2.2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完善

100%三级医院、94%二级医院、85.4%一级医院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培训、自查、奖惩等制度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4%、85.4%。97%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4%一级医院建立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登记制度。

2.3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工作良好

疫情网络直报单位网络直报系统通畅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97%、99%、80.3%,执行首诊负责制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97%、95%、85.4%,使用疫情报告登记本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7%、83.4%,使用传染病报告卡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7.9%、83.2%,按要求保存传染病报告卡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8%、75.2%。

2.4 医院消毒措施执行情况良好

有医疗器械、用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98%、89.8%,有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记录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100%、79.2%、86.9%,对消毒产品、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索证、验收、登记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97.1%、94%、84%。

2.5 预检分诊制度执行不到位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执行预检分诊制度的三、二、一级医院分别为88.2%、77.1%、60.6%。

2.6 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有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的三、二、一级医院符合要求率分别为85.3%、79.2%、69.3%。

2.7 一级医院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建有集中处置单位地区交集中处置单位处理的符合要求率为58%,无集中处置单位地区按要求自行处置符合要求率为57.5%。

3 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的建议

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基础薄弱,为推动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的发展,要重视采取以下措施。

3.1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是一项专业面广、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的公共卫生工作,要求卫生监督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知识和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作为卫生执法人员,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卫生法规和执法程序。对监督员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系列性卫生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卫生监督队伍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

3.2 加强执法力度

一是加大处罚力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而严格的监督执法管理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传染病防治法》第68、69、70、71、72、73、74、77条分别对违法行为如何处罚作出了规定。为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威慑作用,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处罚力度,依法惩治违法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和尊严,塑造卫生监督执法崭新的社会形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二是加强对基层医院的监督。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门的感染控制管理机构和传染病专科门诊,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医护人员传染病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卫生监督机构应树立服务意识,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对基层医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督导,真正发挥卫生监督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3.3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

医疗废物是由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不仅包含使用过的医疗卫生用品、手术残余物,还包括病人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的特性是具有感染性、毒性或其它危害性。如果医疗废物处理不当,不但可以造成对水土、空气的污染,甚至可以导致人群传染病流行和暴发。因此,卫生监督机构应高度重视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以免造成人为灾难。督促医院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培训,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要如实记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S].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S].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

[5] 黄仙钟.卫生监督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及存在问题初探[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12(4):305-307.

[6] 喻达,李翾,刘民.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及预备状态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2):89-91.

[7] 郭林春.论传染病防治中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7(1):37-39.

篇5: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为了更好地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规范要求,切实做好本院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加强对传染病的管理,成立了法定传染病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管理部门为预防保健科和医务科,并相应成立肠道传染病、呼吸道道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了有关预案。

二、健全和完善传染病报告工作制度

(一)学习、培训制度,院、科两级每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报告时限,报告方法,并对新进院医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实行传染病防治及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提高传染防治意识,确保传染病报告工作落到实处。2015年7月20日,我院组织了一次《传染病防治法》和《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全院性培训。

(二)报告制度,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三、加强传染病检查监督工作

预防保健科负责监督全院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包括报告时限和填卡的完整性。各临床科主任是该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科内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全面监控。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每月对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漏报,迟报调查和疫情分析,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汇总上报院领导,针对具本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反馈到各科临床有关人员。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共报告传染病214例,未发现漏报迟报情况。

四、加强奖惩力度

为提高传染病防治意识,确保传染疫情报告工作能够落到实处,2013年起医院重新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凡漏报一例法定报告传染病,每例扣罚绩效奖100元;迟报一例法定报告传染病,每例扣罚绩效奖100元;从第二例开始,双倍扣罚,如此类推,并取消年终评先资格;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管理工作出色、成绩突出的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及奖励。

五、加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管理

篇6: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传染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与健康,为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做好传染病、食品卫生安全防控方面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责任到人。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四川省卫生厅、教育厅《转发卫生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制和监测机制,加强预防控制监督检查工作。

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的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我校十分重视传染病的督查工作,经常督查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及时了解师生的出勤、健康情况,确保学校在第一时间掌握师生的患病、诊断、治疗等相关情况,并及时向学校主管领

导报告,由学校主管领导向当地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三、加强业务学习。

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卫生法律意识、卫生防控知识和卫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四、加强对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督查。

学校采取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区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方式,强化卫生安全督查,严把源头关,严把食品采购验收关、加工关、“进口”关,加强安全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整改,不留隐患。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同时,充分利用班会、闭路电视、广播、板报等形式,开展卫生防疫、防中毒宣传教育,加强对常见传染病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流感”、“流脑”、“甲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手足口、腮腺炎等的预防,使广大师生掌握卫生和防中毒的基本知识,提高师生防病和防中毒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7: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乡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在万源市卫生局正确领导下,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仅仅围绕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水平,保护全乡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全体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现将全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年主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乡始终把传染病防治工作当作全院工作的大事来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专门成立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动员协调等。同时,健全了各种管理制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传染病控制规划,使全乡传染病预防控制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二)严格疫情报告

全年来,我们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按照谁接诊谁负责的“首诊负责制”,所有医生均能对接诊的传染病病人做到科学诊断、科学处理,及时填卡上报,疫情管理员定期上网报告、对所有传染病都能做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半年来,基本杜绝了迟报、漏报、错报现象的发生,为控制传染病疫情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科学依据。

(三)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

对所有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都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严格的疫点处理措施,把很多传染病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疫情的扩散蔓延,保护了全乡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的工作力度,建立并完善由政府主导,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实施,各村全力配合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提高广大群众防治重大传染病的意识,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防治工作机制。要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实施,各村社全力配合”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要将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纳入基层日常管理,及时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2.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等重大传染病携带者的发现、管理和服务。要进一步对各村社的重大传染病携带者进行排查,建立传染病人台账,做好重大传染病人救助工作,指导各村开展安置工作,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完善重大传染病监测机制,提高传染病检测水平,力争村级医务人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

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要着力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充分结合培训、发放传单、张贴海报、设立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生、流动人口、妇女以及高危和脆弱人群重大传染病防治政策水平和知晓率。

尽管我们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使我乡以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乡卫生院在县卫计委和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指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围绕全乡慢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在规范了工作运转机制,加强机构网络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慢病监测、死因监测的调查工作、拓展辖区综合防治,圆满完成了上年初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规范工作运转机制,加强慢病防治工作:

我院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在组织落实、建立健全了监测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村卫生室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了定期例会和定期自查、核实报告制度,确保了慢病病人规范管理、死因监测等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二、开展慢病各种宣传日的健康促进活动

在“世界抗癌日”(2月4日)、“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等利用宣传单、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传播,促进了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变了居民的不良生活行为。

三、业务学习和培训

多次参加疾病控制中心举办的慢病人规范管理.死因监测工作培训学习,并举办了医护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对慢病人病人规范管理、死因监测的培训学习,为我镇慢病监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做好慢病.死因监测工作统计:

篇8: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范围和对象

选取本省4个地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省级、市级、县(区)级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分管院长、主管科室和临床科室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通过查询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文献和长期从事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专家共同讨论后确定,主要涉及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主要影响因素和卫生监督的方式方法。

1.3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表由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下发给被调查单位,并说明填写要求和意义。调查项目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调查表头设计有温馨提示,告知本次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调查表统一回收至省卫生监督所。

1.4统计处理

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调查四个地区合计83家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341人。按不同岗位人员统计,调查分管院长75人,占21.99%,主管科室管理人员88人,占25.80%;临床科室管理人员178人,占52.20%。按不同级别医院统计,省级医院调查58人,占17.0%;市级173人,占50.73%;县级110人,占32.25%。

2.2需求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对10项改进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的需求调查,按照占比由高到低排列,结果97.9%认为需要将监督检查结果及时通告医院相关部门,88.9%认为需要抓整改措施的落实,88.0%认为需要监督机构开展培训,80.9%认为需要单位内部加强监管,认为单位内部需要加强培训的为79.5%,认为医院应加强硬件投入的占62.8%,认为需要与个人奖惩挂钩的为37.2%,认为需要完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为29.0%。认为需要卫生监督机构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的需求人数分别为29.9%和12.3%,需求人数占比较低。分析比较不同岗位管理人员上述10项调查内容需求认同人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分管院长、业务主管科室、临床科室管理人员意见一致。

分析比较不同级别医院管理人员上述10 项调查内容需求认同人数,完善管理制度(X2=10.822,P<0.01)、加强硬件投入(X2=6.760,P<0.05)、抓整改措施落实(X2=9.067,P<0.05)三项需求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省级、县级认同人数占比均高于市级(P<0.05),其他7 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3.1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内部监管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内部监管措施的需求占比总体高于外部监管措施。如将问题通报分管院长和科室主管人员、落实整改措施、开展管理人员培训、改善传染病防治硬件设施、加强内部监管等等,这些医院改进措施,得到各级医院、不同岗位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普遍认同。而对于外部监管措施的需求较低,如卫生监督机构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的占比只有29.9%和12.3%。因此,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改进应当更加着重自身工作的改进,加强内部监管。

3.2建立高效纠错机制,提高双向监管绩效

2006-2010年北京市传染病防治监督行政处罚对象主要为各级各类医院,占总案件数的94.40%[1];2011-2012年安徽省报告医院传染病防治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占传染病防治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比例为73.85%[2]。医院履行法律职责,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督等外部监管必不可少,更要依靠医院内部加强管理。建立高效的纠错机制,做好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的衔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在医院内部畅通告知渠道,保证监督检查结果及时上传下达,及时纠正错误,错误普遍预警,可以提高双向监管绩效。

3.3建立人员培训规划,提升管理质量

调查表明,管理人员对监督机构开展培训和医院内部加强培训的需求很高,分别为88.3%和79.5%。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大多为技术人员,缺乏对传染病防治等卫生法律法规系统学习,特别是分管院长和临床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做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主管科室人员多数非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法律意识不高,传染病防治知识欠缺,造成管理效率低下,问题频现。顾华等对浙江省医院预防保健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调查,岗位工作需要和个人能力发展参加培训的重要原因[3]。目前我国专业医院管理人制度尚未建立,制定培训制度,进行培训规划设计,保证管理人员接受持续有效的培训,是提升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质量的保证。2011年,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管理规定(试行)》,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在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提出要求,是对医院专业管理人员规范管理的有效举措。

3.4硬件设施是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现代高科技提升了诊疗技术水平,也为传染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使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更加便捷、及时、规范、准确[3]。消毒隔离设备设施的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为有效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

3.5做好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工作

在日常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检查中,对于违法行为是否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后果,要进一步调查取证有很大难度,即使存在可能引起传播流行的行为,也难以取证定论。因此对一般违法行为,多以责令改正或给予警告或数目较小罚款的卫生行政处罚形式处理,难以形成震慑力。调查显示,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对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和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占比低,对卫生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和培训的需求占比很高。因此,卫生监督机构应着重加强对医院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丰富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做好监督结果的通报和抓整改落实工作,及时纠正错误。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造成及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的判定标准和取证手段,对重大传染病防治违法案件的依法查处。

3.6提高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调查显示,把传染病防治工作与个人奖惩挂钩和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占比很低,说明医院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责任意识亟待提高。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业,需要投入和付出,经济效益尚不明显,又是医院和医护人员应当遵守的法律职责,更体现了职业道德。奖惩制和卫生行政处罚是强化法律责任意识的有力手段。

本调查10 项内容经数据分析,大部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岗位人员需求较趋于一致,反应了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总体需求情况。

摘要:目的 研究改进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对策。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地区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有关改进工作10项措施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9%认为需要将监督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医院相关部门。认为需要抓整改措施落实的为88.9%,多数认为卫生监督机构和医院需要开展培训,80.9%认为单位内部应加强监管,认为医院需要加强硬件投入的占62.8%。而认为需要完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需求人数占比只有29.0%,认为需要与个人奖惩挂钩的为37.2%;认为需要卫生监督机构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的只有29.9%和12.3%,占比较低。结论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提升要注重加强内部监管,制订管理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职业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更新传染病防治硬件设施,建立反应迅速、普遍预警的高效纠错机制。卫生监督应做好法律宣传贯彻和监督服务,重点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抓整改措施的落实。

关键词: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改进

参考文献

[1]裴洪生,陈静.北京市2006~2010年传染病防治监督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9(2),157.

[2]季亮.2011-2012年安徽省传染病防治行政处罚案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2,30(1):129.

[3]顾华,戴学伟,孙建中等.医院预防保健人员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3),339-340.

篇9:传染病防治的现实

除了传统传染病外,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多年,新出现的各类传染病多达30余种,如SARS、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

此外,虽然说传染病没有国界,但显然在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方面有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差异。如2014年至2015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2012年至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禽流感疫情以及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即便如艾滋病这样的和人类行为相关的传染病,同样也存在巨大差异。

从地图上看近些年人们关注的一些传染病的分布,大多数虫媒传染病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5度区带,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这个区带覆盖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传染病防控的困难

从传染病防控角度,只要做好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患者或患病动物)、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便可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其中主动免疫是保护个人最为有效的方式,遗憾的是,有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非常有限。至于切断传播途径,只对某些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效,至于那些与行为相关的传染病就好像吸烟、酗酒等一样,靠自觉很难。而对那些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则防不胜防。这大概也是有人拿像新加坡这样环境干净的国家仍然有登革热暴发流行来为防控之难辩解的原因。

因为都要发展,商贸往来不能停止,人员、虫媒便不可能不流动,疾病也就随着人员、货物、虫媒四处传播。

虽然鼠疫、霍乱和黄热病被列为国际检疫传染病,可是,如果离境前往疫情国的人员不按要求注射相关疫苗,进入相应国家的海关还不检查疫苗接种证,对一些本来可以预防的传染病,这些旅行者也就成为易感的高危人群。如果患病旅行者在归国入境前自行服用退热药、入境时不进行健康申报,便很可能成为漏网之鱼。等到病情危重再去就诊,如果还不能被诊断,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篇10: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把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不断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和督促检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突发、爆发。

二是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以及台账管理,把控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是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监管工作。

学校认真做好每日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及时上报信息。对发现(疑似)传染病例,要及时督促就诊,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及排查措施,同时在第一时间上报教育局,对瞒报、漏报造成的后果要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四是加强教育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作业下一篇:易错字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