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生研究个案

2024-06-07

家庭教育学生研究个案(精选6篇)

篇1:家庭教育学生研究个案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南航附属初级中学 陈鸣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来自于这些家庭。在社会观念上,人们习惯把犯罪、离婚这些家庭贴上异常地标签,造成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地焦虑、压抑感。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同学的认可,往往会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素质教育在逐步推进,课程改革也在深入进行,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性教育,充分照顾这些学生的自尊心,照顾他们的人格尊严,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赏识教育的本质: 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2、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来自于这些家庭。在社会观念上,人们习惯把犯罪、离婚这些家庭贴上异常地标签,造成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地焦虑、压抑感,也就是说,家庭因素确实给学生造成了不可弥补地损失。

3、个案研究是以某个学生的特殊的问题行为为对象,搜集与其有关的情况,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缜密的分析,诊断其问题行为的原因,提出处理问题的详细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以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对单一的人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个案研究是一种研究的类型。它不强调个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是涉及特殊性;它通过众多的个案研究,比较分析,推出一般;它是纵向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目标:

1、研究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功能作用、心理机制等;

2、研究特殊家庭与问题学生产生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重点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如何进行赏识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前两项是研究的基础,后一项是研究的重点)

(二)理论依据

1、在每个孩子小的时候享受的都是赏识教育。他们学走路的时候,会摔倒,这时每个家长,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不要放弃,继续的努力,正是这样我们才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

2、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3、著名的皮克马力翁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的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

赏识教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不属于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兴趣,情感的教育。它是一种发现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一种能重塑学生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浅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4、心理学品德态度形成与改变原理。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赏识是肯定性压力。

四、研究的阶段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4月份进行课题申报、立项,查阅,积累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 5月 确定研究对象的症状。3、6、7月 收集和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

4、8月 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拟定赏识教育过程步骤和方法的实施方5、9、10月 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6、、总结阶段:

11、12月,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等。

(二)研究方法:

a.访谈法:通过访问个案的父母、亲友、老师获得资料。

b.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情况及社会情况。

c.观察法:观察本人在各种情景中的反应。

d.测验法:用心理测验与标准化测验考察其智力、性格、兴趣及学习成绩等。e.评估法:由教师与其父母评判其性格。

f.文献分析法:对其本人的周记、日记、作文加以分析。

五、研究的条件

1、研究者是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十分关注,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并且对《教育学》《心理学》都经过系统的学习,这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为研究本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究者是教育情境中人,研究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研究的是教育情境。对于赏识教育,研究者已经有了深刻体会,有了一定的经验,也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因此,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3、选题新颖实用。赏识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但是,现在对问题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采取的往往是批评教育。研究赏识,可以有效地弥补“批评教育”的不足。

(长安二小陈玉珍转载)

篇2:家庭教育学生研究个案

问题的提出:

问题学生一般是指道德品质差、行为习惯不良、心理不健全、表现明显异于同龄人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差,有自卑、戒备、逆反、冷漠,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心理问题。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擂肥逃学等也常常是问题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甚至导致恶性刑事犯罪,让社会和家庭都为之忧心忡忡,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我校是一所城郊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纷扰,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2003-2006年,为了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开展了“城郊中学生心理障碍调查分析与学校辅导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在家校协作层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与学校教育实现整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受到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极大困扰。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在最近十年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由于问题学生得不到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几乎成为社会公害。党和人民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寄予厚望。在这样的情势下,学校和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教育问题学生的重任。然而,事实表明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尽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但也是困绕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曾经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对问题学生教育开展过方方面面的研究,包括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但是从近年来问题学生不断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升高的严峻局势看来,问题学生的帮教和感化工作成效有限,没有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因此,继续开展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深入探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成因,非常有现实性。作为初中学校也急需有新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解决此类学生的教育问题。

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使本校更加深入系统地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探究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这一课题将提高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1、政策依据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当前末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由此可见,研究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2、理论依据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问题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在其家庭教育中找到依据和成因。其中14-17岁是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期,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初二和高一年级行为问题发生率最高。两成以上的问题学生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半数问题学生的家长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七种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一是管理上的简单粗暴型,对孩子非打即骂;二是教育素质不高型,有的家长学历不低,但教育方式过于平淡,有的还易走极端;三是放纵型,对孩子基本不管;四是溺爱型,凡事都护着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评价过高;五,有的家长自身道德修养差、文化素质低;六,隔代教育型,父母外出谋生,家中老人只能让孙儿吃饱穿暖,无力担负教育重任;七,父母离异等造成的问题家庭也对许多孩子有负面影响。

3、理论假设:由于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其心理和行为异常之间有这很强的关联性,而不同的问题学生其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具体表现又不尽相同,因此,开展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就有可能深入揭示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种种缺陷,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立学校教育干预其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

三、研究目标:

1、揭示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类型及其缺陷,探究问题学生身上的心理和行为异常与其家庭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关联性。

2、寻找加强家校协作,利用学校教育干预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形成问题学生的学校辅导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校初中生中的问题学生及其家庭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考外地学校对同类问题的研究。

2、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记录其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心理和性格特点。

②个案研究法:搜集和整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通过对问题学生与非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的对比研究、以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之间对比分析,寻找心理成因。

③文献法: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

④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优等生、中等生以及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特征对比研究,寻找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共性。

五、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将首先通过教师访谈,结合在校学生行为和心理表现,从全校1200多名学生中确立30名左右的问题学生,然后再深入学生家庭调查走访,记录和搜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的个案资料,洞悉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在亲子关系、习惯养成、目标引领、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特点,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并掌握其家庭教育的类型、倾向和缺点,进一步探究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特征,其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轨迹。其家庭教育方式在其心理发展上起到何种消极作用,其家庭主要教育方式存在什么问题。还将深入研究网络成瘾,行为暴力,心里偏执,纪律涣散等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行为懒散,虚荣轻浮等问题女生的家庭教育缺陷。从而寻找利用学校教育积极干预家庭教育,更好地整和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表现特征和存在的缺陷,以及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做好本课题课题组成员必须深入每一个问题学生家庭,真实准确把握每一个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失策、失当之处,从而探寻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正是研究本课题的难点。

六、研究步骤与计划: 本课题研究预计分四步走:

第一步:确立课题组组成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申报本课题为市级重点课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确立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2007年5月30日前完成。责任人:付玉华、姚鸿斌。

第二步: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访谈,确立本校各班问题学生名单,建立问题学名录,(保密),全校20-30人,课题组成员、班主任深入问题学生家庭调查走访,每名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调查走访不少于五次,并填写好每次调查走访记录作为研究资料。撰写《问题学生XX的家庭教育个案分析》。2008年10月前完成。责任人:课题组成员。

第三步:在数十份《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参考相关文献,找出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寻找有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撰写《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缺陷与对策分析》、《学校教育干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论文。2009年8月完成。责任人:付玉华 姚鸿斌。

九、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质量和成果水平,如期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实现按时高标准、高质量结题,决定采取下列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研究补助如交通费、外出调查补助,培训经费,及时拨给小型会务费。保证各种文件的打印费。

2、纪律保障:课题组成员要服从分工,积极参加每一次课题研讨会议,认真、及时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确保研究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定期接受课题主管部门对研究过程的检查。发现弄虚作假、敷衍差事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篇3:家庭教育学生研究个案

近年来教育游戏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 在各类学术刊物和会议上日益成为热点话题, 游戏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国内教育游戏研究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一是发展及综述性研究:主要通过对教育游戏的历史追溯及现状分析, 提出教育游戏未来发展的策略;二是基本理论研究:研究教育游戏的概念、定义、内涵以及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进行游戏设计;三是技术设计与开发:围绕“设计和开发”展开、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游戏与教育的融合;四是学科应用:把教育游戏作为辅助教学的策略和手段来进行研究。国际上所探讨的教育游戏的研究领域可以归纳为: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教育游戏的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游戏的学习科学研究, 教育游戏的社会文化影响力研究, 教育游戏的商业模型研究等。

由于教育游戏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如果运用得当能够有效的辅助教学, 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对有着丰富学习经历年限和相对成熟的心里自制能力的研究生来说, 玩教育游戏的深层动机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对于研究生教育游戏的动机研究, 会对合理准备、提供、组织和管理教学提供思路, 也会对课程设计者和教师就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促进教学提供参考。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参与者是山东省东部沿海城市一所综合性大学的07级研究生,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调查, 邀请了相关研究中心教授和同行研究生进行评估与检测, 以电子邮件以及打印文本的方式将调查问卷发放至07级研究生手中, 一周后收集所有回复信息, 问卷调查的回收率较高, 超过了90%。将回收的119份有效问卷重新编码后, 运用了SPSS 11.0数据分析。在本研究中, 有三个指标 (参与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有教育游戏经历的年限。其中, 参加者的年龄分为两个维度, 5年为一个时间段;教育游戏经历的年限也分为两个维度, 5年为一个时间段。) 用于收集研究数据。

3 数据统计

在总样本 (119) 中, 样本年龄介于20至31岁。其中20-25岁者占样本总数的63%, 26-31岁者样本总数的37%。该总样本 (119) 中, 女生占总样本42.9%, 男生占总样本的57.1%。关于有教育游戏经历的年限, 53.8%的人的游戏经历少于5年, 46.2%的人的游戏经历超过6年。

4 结果讨论

对于玩教育游戏, 男性参与者更注重挑战新事物, 闯关升级, 增强自信, 满足支配驾驭的欲望, 喜欢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获得满足感;而女性参与者更注重在游戏中进行英语学习, 更注重对自身学习的帮助, 更倾向于通过游戏缓解学习压力, 更喜欢简单整洁的界面和明显便捷的导航系统。

那些游戏经历年限超过六年的参与者更注重游戏本身的内在的魅力, 喜欢刺激, 喜欢挑战, 闯关升级, 喜欢驾轻就熟操控游戏过程, 控制游戏时间, 能够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学习与游戏。游戏经历少于五年的参与者更倾向于通过游戏缓解学习压力, 逃避现实, 打发时间, 增强自信, 更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操作的简易性, 并且希望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26-31岁的参与者比20-25岁的参与者更注重在游戏中进行英语学习, 更倾向于在游戏中学习, 并认为这种学习能够劳逸结合, 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 而且能放松身心, 减轻压力, 增加自信。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年龄对于玩教育游戏的成就感没有多大影响, 而性别和游戏经历的年限则影响比较大, 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的成就感水平相对要高些, 游戏经历的年限跟成就感水平成正比。对于教育游戏的内容和英语学习, 女性比起男性来说更注重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和英语学习, 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在游戏中学习和英语学习, 游戏经历年限越少越倾向于在游戏中学习和英语学习。对于教育游戏的支配感, 男性比女性更注重在玩游戏时的支配感, 游戏经历越长越注重在玩游戏时的支配感, 而年龄对此项的影响不是很大。年龄大小对游戏界面的看法差异不大, 玩游戏经历越短, 越在意游戏界面, 女性比男性更注重游戏界面。

5 总结

由于年龄、性别和游戏经历的年限对研究生玩教育游戏的动机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育游戏开发设计者应该考虑针对不同的性别开发设计不同的教育游戏, 满足男性和游戏经历年限长以及年龄较的参与者在游戏中通过不断尝试挑战, 突破难关, 最后解决问题, 从而锻炼了他们的逻辑判断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尝试的精神。对于女性和游戏经历年限短以及年龄较大的参与者, 实际上根本不单纯是在玩游戏, 而是把游戏作为学习英语, 学习日常知识, 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获得外界肯定, 增加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平台。

当然该研究只关注有教育游戏经历的那些参与者, 而不包括那些没有游戏经历的研究生。由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游戏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可能会引起参与者对教育游戏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反应, 从而使使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附:调查问卷

在开始问卷之前, 请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您。

您的年龄?_____________;您的性别? (女性) (男性) ;您的专业?______________

第一:您玩视频游戏的经历

请将您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此处视频游戏, 指各种游戏机, 手机游戏, 游戏站, 单机版或是网络版的网络游戏等。

(1) 您有几年的游戏经历?

(2) 玩游戏时, 你总是自己玩还是与别人一起?

(3) 工作日期间, 您几乎每天都有玩游戏吗?如果是, 请写出每天玩游戏的大概时长。

(4) 周末期间, 您几乎每天都有玩游戏吗?如果是, 请写出每天玩游戏的大概时长。

(5) 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请写出该游戏名称以及你选择该游戏的原因。

(6) 您一般多久玩一次您最喜欢的游戏?

(7) 您还有其他喜欢的游戏吗?如果有, 请写出其名字以及你选择该游戏的原因。

第二:您的想法

以下问题是关于您玩游戏的具体原因, 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用数字1-5来作答, 其中1代表非常不赞同, 2代表不赞同, 3代表中立, 4代表赞同, 5代表非常赞同。

我有教育游戏经历是因为

(1) 闯关后, 会得到鼓励 () ;

(2) 游戏使我增强自信 () ;

(3) 喜欢挑战新事物 () ;

(4) 游戏会增强我的满足感 () ;

(5) 可以帮助我逃避现实问题 () ;

(6) 可以锻炼我的灵活性 () ;

(7) 能帮我学习知识 () ;

(8) 比学习更简单 () ;

(9) 可以增加我的阅历 () ;

(10) 信息比课本中的信息更现代化 () ;

(11) 我可以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 ;

(12) 我不会因为游戏而耽误其他事情 () ;

(13) 我不会沉迷于游戏中 () ;

(14) 能够证明我有能力完成游戏任务 () ;

(15) 生动有趣 () ;

(16) 丰富多彩 () ;

(17) 闯关 () ;

(18) 个性化设置游戏 () ;

(19) 刺激性 () ;

(20) 绚丽的色彩 () ;

(21) 背景音乐 () ;

(22) 简单的导航 () ;

篇4: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藏区 小学生 教育需求 个案研究

一、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个案实例

(一)索朗,男,10岁,3年级

在交谈中,索朗表示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想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赚到钱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索朗的哥哥由于成绩原因,自己没有学习的动力,在初中一年纪就辍学了,在家帮助父母做农活,同时去挖虫草供索朗读书。索朗的家庭支持他读书,对他在学校的表现十分关心。索朗对于学校的生活十分满意,对于语文和数学科目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两门科目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自己文化水平高了就能找到好工作。

(二)多吉,男,11岁,5年级

在交谈中,多吉表示希望通过努力学习以后能够做一名医生,免费给家里人看病。家里人支持他读书,让他在学校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多吉的爷爷是当地云母矿企业退休工人,有一定的退休工资,爷爷将这部分工资用作多吉的学费。多吉的爸爸靠唐卡绘画收益赚钱,母亲在家务。家里父亲和爷爷的汉语说的好,一般来学校开家长会都是爷爷和父亲轮流来。多吉的成绩比较好,家里人准备在他小学毕业后送他去康定上中学。多吉喜欢学校的环境,因为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活动。每年8月份的时候会和全村人一起转经,路上爷爷就会给自己讲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三)达娃,男,13岁,6年级

在交谈中,达娃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歌唱才艺赚到足够的钱,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达娃的姐姐在北京表演民族舞蹈,收入很好,这激励了他去通过唱歌改变家庭现状。父母十分支持他上学,希望他能学好文化课程,做一个教师或者医生。达娃的父母务农,挖虫草挣钱交学费。父母没问过在学校的事情,父亲汉话说得好,他初中毕业。母亲一般,开家长会的时候总是母亲去。自己喜欢上学,也喜欢学校,最喜欢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觉得自己在学校学到了知识。转过几次经,是和奶奶一起,就在邓山转经。

二、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的个案研究

(一)学生教育需求的出发点是“利他”的

学生的职业理想有很多种,例如当医生、当老师或者外出打工,但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他人或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并孝敬长辈。即这些学生的个人职业理想的性质是“利他”,而不是只为自己考虑的“利己”,在选择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时,这些学生把自己能为他人做些什么放在第一位,而较少地考虑自己可以从职业中得到什么。

(二)学生教育需求深受长辈期望的影响

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职业理想很大程度上被长辈对他们的期望所影响。而不同长辈对他们的影响力也不相同,通常爷爷奶奶的影响力最大,超过了父母;父母的影响力次之但明显超过其他亲戚朋友,另外在同龄人中哥哥姐姐也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年长的哥哥姐姐从外界带来的信息影响着父母的观念,他们的自身经历冲击着弟弟妹妹的认知,父母和哥哥姐姐共同影响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

(三)学生的教育需求都指向外界生活

外出打工的亲戚带回来很多学生之间没有接触过的外界信息,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很向往外界的生活,直接反应在学生的职业理想规划上。诸如当医生、当老师、外出务工这些职业都是要走出大山到外界才能实现,这些职业也是学生普遍想要成为的。案例表明,学生喜欢在转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喜欢听老人在转经时讲的故事,但对转经这一宗教民俗并不感兴趣。比起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学生更希望到外面的世界生活,他们向往着融入到外界中并能够建设主流文化。

三、对于藏区小学生教育需求的反思

(一)学校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满足学生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是学校教育的目标的基础。它要求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帮助学生拜托生活的贫困,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理想。不论是当医生、做老师或外出打工,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具有跨文化与人交际的能力。学校开展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的技能。

(二)学校教育的课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为培养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学校课程在涵盖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该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地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使学生更好地继承本民族文化,正确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对文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多元文化理念

对于民族地区的学校,在编制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民族背景和学习习惯,以免使其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产生断层。课程的内容应尽量符合该民族地区的实际文化状况,尽量多提现该地区民族特色,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得到的教育效果才比较满意。而在选择多元化教学内容时,学生的文化背景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这样制定出的文化课程才能更加契合该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藏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在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应关注人本身的教育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培养人生存之道,才是学校教育之本。学生的理想是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正是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体现,在调查地,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理想更多地表现为对个人未来职业的理想,也即个人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周思宇.嘉绒藏区小学阶段择校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陈小平.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问题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3]郭娅.四川藏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9-15.

篇5:家庭教育学生研究个案

2011年3月24日,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语文课题组再次开展了《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校长石理、教务主任董平及全体语文老师。活动由教研组长王学红主持。

首先,教研员陈晓玉就问题学生的界定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即问题学生可以是单亲、留守等因素造成的屡次违规的学生或学习有障碍、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接着,教研组长王学红就填写问题学生调查报告进行了指导,要求及时收集过程性、变化性的资料。

然后,实验教师付燕和马玉青交流了自己的课题实验计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篇6:家庭教育学生研究个案

立项号

XXxkt—xxxl005

课题名称

单亲家庭小学学生成长的个案研究

负责人

桂荣

所在单位

新城区坤中巷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带班多年发现,班级内的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的婚姻观、家庭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家庭的破裂、抚养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的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课题研究意义:

据我在班里调查,和各班班主任交流,每个班里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呢!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想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来帮帮这些孩子,实在不忍心他们长大后一无是处或是人格有缺陷。

这些孩子就学,给了社会、学校,乃至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是这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呢?很多老师发现,班里的这些孩子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很多教师也都逐渐发现了这类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例如,一部分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的冷落,在学校消极,不参加集体活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的态度。性格孤僻、灰暗;还有的学生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在情绪控制上较为困难,容易冲动,攻击性强,等等。这些情况,对于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都提出了问题,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学校教育组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单亲家庭通常指父母离婚的家庭,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单亲家庭的范围应该是更广泛的。孩子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父母离婚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监狱服刑或强制戒毒的、有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身边的。我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指小学生中父母离异、父母离世的孩子,他们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了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所缺陷,在学校的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于他人,造成了他们有自闭、自卑、叛逆等心理问题表现,本次课题研究的方向就是了解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情况,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了解单亲家庭在孩子们成长中的影响,从而在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准备阶段:XX.6——XX.8

为丰富课题研究时的理论基础,我在学校图书室找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如《儿童心理与教育漫谈》、《简明心理学辞典》、《小学教育大全》等,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其次,走访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等途径,了解我校单亲家庭中学学生成长现状,选取六名典型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逐步收集其生理、心理、学业、人际关系的方面资料,因人而异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XX.9——XX.41、全面了解研究对象,通过家访、电访、信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弄清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成员,父母的教育态度,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2、课间与学生群体聊天,掌握全面的情况,通过平时对他们的观察以及分析有关的各种资料,形成对他们的情况。

3、与任科教师商讨交流辅导意见,争取各任课老师的帮助,从而保证辅导目的的达成。

4、找一些热心的同学帮忙,主动接近他,吸引他的注意力。

5、对前期研究过程进行阶段总结,形成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6、反思课题研究前半期的成果与不足,完善后半期的研究方案,适当调整研究策略。

总结阶段:XX年5月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撰写报告,整理研究资料,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论证。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论文、随笔、叙事、记录

上一篇:关于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申请党支部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