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认证流程

2024-05-31

中国学位认证流程(通用10篇)

篇1:中国学位认证流程

1.1首先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连接

点击“学位认证”—>点击“ 新申请点击进入”—>最下方,输入验证码,点击“下一步”—>进入申请表格填写

1.2表格填写

A. 在读学生,选择在读成绩认证

B. 已毕业学生,选择 成绩单认证,学位证认证,毕业证认证

特别提示:

 本科毕业后WES需要3样报告(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所以我们选择学位证书认证、成绩单认

证,而对于毕业证书,网站上没有独立的认证服务,不过如果是为了WES认证,该机构还是可以出具的,服务选“其他证书”,然后在打印的申请表上,改成“毕业证书”。另外,认证报告类型选英文认证报告,因为WES网站只收英语的报告。

 鉴于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山西省、上海市没有省(市)统一组织的高中毕业会考,陕西

省省级重点高中毕业生不参加统一会考,上述各省市考生可做高考成绩认证。

 云南省高中会考成绩认证不能加急办理。

1.3 提交申请表格,保存申请号和密码,并网银付费,打印申请表格

注:付款后,付款信息会直接显示在申请表格中,可能页面显示会有延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次登录查看付款情况,然后打印申请表格。

1.4 邮寄材料

C. 在读成绩认证:需提交学校教务处出具的中、英文成绩单原件各一份、复印件各两份;(如提

供您在学校教务系统的用户名和查询密码,将有可能加快您的认证进度)

D. 已毕业学生认证: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各一式两份;中英文成绩单原件(复印件加

盖学校主管部门章)各一份,复印件各两份

将签名的“中国学位证书认证申请表”连同以上申请的认证项目所需要的材料一同邮寄给认证处

邮寄地址:

收 件 人:认证处

单位名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同方科技广场B座17层

邮政编码:100083

1.5 学位中心认证完毕便会通过EMS寄往WES,在此提供EMS查询链接。

篇2:中国学位认证流程

1、所需提供材料: 所需提供材料: ●签名的《中国学位证书认证申请表》 ; ●如认证申请是由驻华使(领)馆、移民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境外评估机 构(如 WES)书面通知要求提交认证报告的,请附上相关机构书面通知的复印件一份。●以下请按照所申请的认证项目提供对应的材料: A、学位证书认证:需提交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A4)各一式两份; 学位证书认证: B、成绩单认证:需提交中、英文成绩单原件(需学校主管部门盖章)各一份、复印件 成绩单认证: 各两份; C、在读证明认证:需提交学校出具的在读证明(中文)原件一份、复印件一份,学生证 在读证明认证: 认证 或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一式两份(A4);(如提供您在学校教务系统的用户名和查询密码,将有可能加快您的认证进度)D、在读成绩认证:需提交学校教务处出具的中、英文成绩单原件各一份、复印件各两 在读成绩认证: 份;(如提供您在学校教务系统的用户名和查询密码,将有可能加快您的认证进度)E、其它证书认证:需提交相关证书复印件一式两份(A4); 其它证书认证: 已经提交的书面材料一旦接收进入认证程序,中途不得更换。所有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 均用于审核、存档,恕不退还。

2、材料寄送:各项材料准备齐全后一并寄往以下地址: 材料寄送: 收 件 人:认证处 单位名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同方科技广场 B 座17层 邮政编码:100083 请在汇款后一周内及时寄送书面材料,未经同意,认证处不接受当面递交申请材料。请在汇款后一周内及时寄送书面材料,未经同意,认证处不接受当面递交申请材料。寄送书面材料 认证程序在材料和款均到达后方可启动。认证程序在材料和款均到达后方可启动。

电话咨询:010-82379480 传 真:010-82378718(24小时)●上班时间:每周一至五8:00-12:00,13:30-17:00 http://cqv.chinadegrees.cn/cn/

2.认证流程
2010-06-07

认证申请步骤提示

4.认证时限
2010-06-07


篇3:中国学位认证流程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彰,行业界缺乏衔接动力

专业学位能否真正实现与任职资格的衔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学位本身的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我国各高校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许多高校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方式,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目前仍然以1981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依据,致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具备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性”,也没有凸显自身“职业性”培养目标。一些高校在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时候,只讲经济效益,片面追求规模,忽视社会效益,降低了质量。

缺少与行业界交流,高校不能准确了解行业领域发展的趋势及其人才需求的具体规格和标准,实践领域则缺乏表达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渠道,主管职业资格认证的部门就没有衔接的动力,这可能会影响职业资格准入的筛选功能,影响行业应用人才的水平。职业资格培训是职业资格认证获取利益的有效途径,将它融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对他们来讲是利益的流失,也会影响两者的衔接。

从职业资格认证部门考虑,职业资格培训作为利益获取的有效途径,将它融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对这些部门来讲,无疑是利益的流失,这也会影响两者的衔接。

2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缺乏衔接保障

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与专业学位教育衔接缺乏保障。我国职业认证制度脱胎于劳动资格制度,现有认证标准很多偏离行业的实践要求,没有建立以企业需要为导向的职业资格标准,因此认证培训没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化,不能满足企业对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才的需求。这也加剧了职业资格认证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

我国行业协会(学会)发展水平不高,行业协会定位不明确,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不尽相同,权威性低。而且整个认证体系不够完善和规范,行业资格认证的运行机制不尽合理,认证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关联性不大,难以形成互动。在美国获得一级学位是进行职业资格考试的先决条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尽管与职业资格认证关系不如与一级学位联系紧密,但很多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互认,不需要学位获得者再次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例如图书馆管理、音乐、社会工作等。而另外需要资格证书或执业证书的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享有优惠条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并无直接关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各高校分管,而职业资格认证由我国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管理。分属不同管理体系,执行不同标准,内在联系更不易建立起来。

行业协会存在标准不一,管理不统一的问题。作为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责任的高校,不管执行哪一个职业资格认证标准,都存在风险。高校承担者培养人才的风险,所以即使明确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与行业需求脱轨的情况,也不愿迅速对行业界需求做出反应,因为职业资格认证尚处于探索阶段,高校任何的改变不能得到行业界有力的保证。

3 政府与行业协会(学会)关系尚未理顺,衔接方式不明确

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尚未理顺,主要是权利分配的不明确,(1)西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一般都由行业协会控制,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脱胎于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致使发证权利一直由相关行业部门掌握,而行业协会一直被定位成“桥梁”,但在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行业协会没有明确的权力范围。

行业协会(学会)难以进行专业学位认证。在美国,一所专业学院取得行业协会的承认,必须按照其颁布的标准和条件来设置,并按严格的手续进行审批。如果已获得认可的专业学院,在定期的评估中不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将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甚至取消对其资格的承认。(2)这样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连在一起,职业资格认证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和评价。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由教委会来评价。行业协会难以对专业学位教育产生影响,那么就失去衔接的意义了,行业协会即使制定出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而人才培养单位也可以不遵循,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会受到这些行业协会的影响

总之,两者的有效的衔接,绝不是政策的衔接,而是实质上能够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共同发展的衔接,实现两者的有利衔接是我国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就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能够得到一些对策思考。

(1)明确政府宏观调控地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也在探索阶段不断完善。在社会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的当今,专业学位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在我国发展需要更为宽阔自主的发展空间。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发展过程中,政府承担了太多社会职责,在加大政府工作负担和运作难度同时,也不利于高校及行业界发挥主动性,所以在树立政府的权威性的同时,应该明确政府宏观引导的地位。政府应下放运行权限,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理清利益、与权力分配的问题,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环境与法律环境。在我们看来,政府适当下放权力,让高校和社会认证单位拥有更多自主权,会赋予专业学位教育更多的活力,实现行业与教育的良性互动。

(2)构建以高校为主体一体化培养体系。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即以承担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为主体,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融入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多借助于大学的各种“学院”实施专业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教学设备、图书馆等,而认证机构可从发证的层面上来提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这值得我们借鉴。

(3)创建以行业协会等行业界为主体专业认证体系。创建专业认证体系,更有利于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因为专业认证会直接促进专业学位质量的提高,而质量的有保证,将是衔接最大动力。专业认证不仅可以督促学校按照行业的要求培养出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合格人才,而且还可确保通过认证学校所颁发的专业学位能够为社会和行业承认。首先,可以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成立主管专业学位认证机构,积极推进专业学位质量认证工作;其次,要制定合理,顺应行业需要的认证标准;第三,要建立专业认证的相关制度,(3)确保专业认证的权威性,也要注重专业认证要与国际接轨的,实现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互认。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在我国发展迅速,实现两者衔接,是培养专业学位教育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职业资格认证发展,但存在着现实困境。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不彰,使得行业界存在社会职业认证单位缺乏衔接动力。而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处于探索阶段,高校与之衔接缺乏保障,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权利分配尚未明确,使得衔接方式不明。面对现实困境,我们也进行了对策思考,为两者顺利衔接开拓道路。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资格认证,衔接

参考文献

①李娟,孙雪,王守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59.

②邓光平.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衔接的策略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8(11):43.

篇4: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这边看

为贯彻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切实履行我国在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协议中承担的义务,满足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及其他外国学位获得者在我国升学、就业的需要,同时为我国招生和用人单位鉴别外国学位证书及高等教育文凭、证书提供咨询意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批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展对国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服务。

国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范围:

1、在国外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大学专科以上(含大专)学历、学位证书;

2、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的国外学位证书。

3、经省、直辖市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学士学位以下(不含学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的毕业文凭。

目前认证服务受理国别: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瑞士、瑞典、芬兰、挪威、南非、日本、新加坡、印度、蒙古、朝鲜、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学历、学位证书认证申请办法:

1.留学人员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申请须递交以下材料:

*本人护照;

*所获国外学历、学位证书;

*国外学习成绩单;

*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者,应提供毕业论文摘要;

*出国前最后学历证书及其他相关材料;

所有材料均应为原件。

2.中外合作办学学位认证申请须递交以下材料:

*本人身份证;

*本人护照(在合作办学外方学校有实习经历者提供);

*所获合作办学学位证书或毕业文凭;

*合作办学学习成绩单;

*由合作办学中方学校开具的合作办学学籍证明;

*工作经历证明;

*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者,应提供毕业论文摘要;

*入学前最后学历证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以上所有材料如无说明均须提供为原件

3.在京申请者,可持上述所列材料直接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申请,填写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一印制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申请表》或《中外合作办学国外学位认证申请表》,申请人一般可在递交材料齐全并经翻译后十五个工作日领取《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合作办学罗外学位认证书》,特殊情况不超过二十个工作日。

4.外埠申请者,可将上述材料的复印件寄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复印件须经用人单位(县、团级以上)或当地人事部门审核,注明该复印件与原件相符,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5.申请者所提供的外文材料,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指定的北京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或其他正规翻译公司进行认证翻译,申请者本人翻译无效。

下列证书目前不在学历认证受理之列

1.不在上述认证范围之内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

2.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

3.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

4.未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所颁发的国外学位证书;

5.未经省、直辖市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学士学位以下(不含学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的毕业文凭;

6.函授取得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

7.非学术性国外荣誉称号或学位证书。

篇5:中国学位认证流程

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属于国民教育序列的各级、各类学位证书以及课程学习成绩单或其他高等教育背景材料。

二、网上申请

·进入认证咨询页面,点击“学位认证申请、查询”进入“填写申请学位认证表格”页面;

·点击“新申请点击进入”后,在下面方框内输入验证码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填写申请学位认证表格”页面;

·逐项认真填写网上申请单,经确认无误后,在线提交申请,打印出认证申请表。提交申请后,所填信息不能再进行任何更改。

·提交申请后,系统将自动给出申请号和密码,并计算出认证咨询所需费用。请牢记申请号和密码,以后凭申请号和密码通过网络查询书面申请材料、费用到达情况以及认证完成时间和邮寄情况。

·每一位申请人必须单独申请,使用同一申请号可进行多个项目的认证申请。

三、缴纳费用

1、缴纳标准:

认证咨询收费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执行,总费用根据申请人填报的认证项目逐项累计,其中包括认证咨询报告费、备份报告费、认证咨询报告和备份报告的邮寄费等各项费用,申请人进行网上申请时系统会计算合计费用。以下为具体收费标准:

A、中文认证报告 210元/项;

B、英文认证报告 260元/项;

C、备份认证报告50元/项;

D、加急服务(需电话与认证处确认)五工作日200元/项;

E、为保证准确快捷送达,认证报告等材料将通过EMS方式寄送,邮寄费用按EMS实际标准收取。

2、缴纳方式:

认证咨询的所有费用必须通过银行汇款方式支付。(请尽量用证书持有人姓名汇款,并且务必在附言、备注、款项来源等栏中注明证书持有者姓名和申请号。每人单独汇款,以便核对。)

收款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人民币账号:8166***001

美 元 账号:8166***014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

请通过上述方式并严格按系统计算出的金额缴纳相关费用,否则将会严重影响认证进度。一经进入认证程序,在20工作日内所收费用不得退款。

四、寄送书面材料

1、所需提供材料:

A、学位证书认证,需提交学位证书复印件一式两份;

B、成绩单认证,需提交中、英文成绩单原件(需学校主管部门盖章)各一份、复印件各两份;

C、在读证明认证,需提交学校出具的在读证明和学生证或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一式两份;

D、如认证申请是由驻华使(领)馆、移民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境外评估机构(如WES)书面通知要求提交认证报告的,请附上相关机构书面通知的复印件一份。

E、已经提交的学位证书、成绩单书面材料一经提交进入认证程序,中途不得更换。

2、材料要求:

以上复印件大小为A4尺寸。所有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均用于审核、存档,恕不退还。

3、材料寄送:

各项材料准备齐全后,请连同签名后的《中国学位证书认证申请表》、银行汇款凭据复印件一并寄往以下地址:

单位名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证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同方科技广场B-1819

邮政编码:10008

3请在汇款后一周内及时寄送书面材料,认证处不接受当面递交申请材料。认证程序在材料和款均到达后方可启动。

五、认证咨询时限

1、认证咨询工作一般在书面申请材料和汇款均收到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证处将按申请人所填写的邮寄地址寄出认证咨询报告和发票。

2、加急服务需电话与认证处确认,方可进行,联系电话 010-82379480。

3、如超出20个工作日未能完成认证,认证处将按申请人所选择的延期或撤销申请处理。申请人需在《中国学位认证咨询申请表》中选择逾期处理方式,如未选择将视为选择延期处理。如超过50个工作日还未能完成认证,认证处将停止办理并退还申请人所缴费用。

4、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对申请材料进行认证,认证处将通知申请人,并退还所缴费用。

5、如因申请人提供材料(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或不真实,导致认证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不能退还申请费用。

6、受相关学校寒、暑假影响,假期期间部分学位认证申请复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认证工作亦难以在正常工作日之内完成。建议申请人提前申请学位认证,以避免假期造成的影响。对受到假期影响的学位认证申请,我们会及时向有关使(领)馆和移民部门说明情况。

六、备份认证报告

自学位认证咨询完成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人如需重新出具认证报告,请下载《备份报告申请表》,填写后寄送或传真至学位中心认证处,并缴纳相应备份费用和邮寄费用(收费标准见《备份报告申请表》),费用缴纳方式见第三条说明。超过一年期限请重新申请认证。

备份认证报告完成、寄送情况请通过网络查询。

七、认证进度查询

凭申请号和密码可通过网络查询:

·书面申请材料、费用到达情况(材料和汇款寄出五工作日后);

·认证处提示信息(请随时关注);

·认证完成时间和邮寄邮寄单号(根据系统给出的EMS邮寄单号登录.cn,可跟踪查询邮寄详情)。

八、认证报告验证

·凭认证申请号和认证报告完成号可在学位中心网站(http://)上查询认证报告,对书面报告进行验证。

九、认证咨询

·在进行网上申请认证之前,请仔细阅读网页上相关内容

·电话咨询:010-82379480,传真 010-82378718(24小时)

·上班时间:每周一至五8:00-12:00,13:30-17:00

十、电子信箱

·认证业务咨询请发邮件至:zxb@mail.cdgdc.edu.cn

·如对我们的工作或工作人员有何意见、建议评价,请发邮件至:wangls@mail.cdgdc.edu.cn

篇6:学历学位认证流程

普通高等教育系列的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教育、高等自学考试及在职人员攻读硕(博)士学位全国联考、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其学历、学位认证到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办理;

2、关于党校学历认证

中共党校颁发的学历,学历认证到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函授部或研究生部办理查证,出具《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登记表》;

3、关于军队院校学历、学位认证

军队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分两种情况:(1)参加全国统考或自学考试取得军队院校毕业证书是教育部监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的,其学历、学位认证同普通高等教育系列一样到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办理。(2)其它取得军队院校学历、学位的,到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办理;

需要强调的是:其它取得军队院校毕业证学历认证所需材料: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个人档案里的毕业生登记表、入伍批准书或转业证(上述材料均需原件、复印件);

4、关于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国(境)外含(中外合作办学)学历、学位的认证,必须提供由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书面学历、学位认证书。其认证办理可参看中国留学网http:///学历、学位认证栏;

5、关于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对课程学习合格者,只颁发结业证的一种非学历教育教学形式,该证书无需认证;

五、截至目前,经过公司梳理,仍有部分员工未按照公司要求及时报送学历学位认证报告,请还未进行学历学位认证的干部员工,在2011年12月31日前进行学历认证并将原件送人力资源管理备案,逾期未报者,公司将给予通报批评。

六、学历学位认证地址:

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39号(金水东路与农业路东路交叉口东200米)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西侧二楼;

篇7:中国学位认证流程

2012届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学位服着装规范及学位授予流程

一、学士学位服装着装规范

1.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2.流苏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获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时,由领导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领导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3.学位袍

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4.垂布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的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文科为粉色,工科为黄色。

5.附属着装

上衣:为白色和浅色有领衬衫。穿学士服时男士系领带,女士可系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二、学位授予基本流程

1.各组同学提前穿好学士服,进入会场。按事先确定的排队顺序,听从本院、系负责老师的安排,到指定地点排队等候。

2.颁发学位证书时,由1名礼仪人员引导20名同学,依次从主席台西侧上台——上台后,同学向颁发证书的校领导鞠躬致谢——校领导握手祝贺(右手)——颁发学位证书(同学低头双手接证书,接证书后请不要抬头)——校领导拨流苏(校领导将学位获得者帽上流苏从右侧移至左侧)——向后转——定位,与校领导合影(站位时学位获得者双手持学位证书于胸前)——合影完毕后,请同学们向右转,齐步走,从主席台东侧下台——将学位证书交回给工作人员。

三、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注意事项

1.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于7月6日上午9点开始,请所有参加同学在各院、系老师引导下于上午7:45到达指定位置就坐。

2.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会场系庄重场合,请注意着装整洁,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场。

3.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前,在礼仪人员引导校领导及其他领导入场时,在场人员应起立鼓掌致意,以示尊重。在校领导及其他领导落座后,场内人员方可落座。

4.在整个典礼、仪式的进行过程中,学位获得者应听从会场工作人员的安排,遵守会场秩序,维护典礼、仪式庄重严肃的气氛。

5.仪式进行期间,请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及有声设备或使之置于静音状态。

6.请各位同学务必在中午十二点将学位服交回各班级辅导员处。

7.请勿携带包或瓶装水入场,场内统一提供饮用水。

8.现场如发生医疗问题请及时与各院、系的负责老师联系,可到现场医疗点接受治疗。

篇8: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

早在隋朝大业二年 (公元606年) , 中国就诞生了科举制。古代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设有不同等级的功名, 而西方学位制则设置了三级不同层次的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到中国后竟然认为这两种制度中的头衔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他说, 在中国的科举中, 秀才相当于西方的学士学位;举人相当于西方的硕士学位;进士等同于西方的博士学位。[2]但科举制度与现代学位制度相比实有巨大的差异, 不应牵强附会。

一、西学东渐与西方学位制度的传入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门被迫打开。国人普遍认为, 中国的失利源于西方拥有船坚利炮和先进的科技, 教育救国渐成社会共识。恰如何炳松所言:“有热河避难才有同文馆的设立。有甲午战争才有推广学校的倡议, 有庚子国变才有切实举办大学堂的上谕……”[3]作为对西方冲击的回应, 洋务运动应运而生。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 “师夷长技以自强”, 向西方学习, 创办新式学堂。

1、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这是清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它不仅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而且促进了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变革, 从而使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京师同文馆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驱。

不久, 外国语学堂、军备学堂和科技学堂相继开办, 这些学堂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雏形。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 全国已开设学堂大约26所。学术界一般认为, 盛宣怀于1895年10月2日在德国人德璀琳的博文书院基础上所创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亦称天津中西学堂或天津大学堂, 是北洋大学堂的前身) , 被视为晚清新式高等教育的起源——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1898年, 京师大学堂创办,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到1902年, 全国大学堂达到4所, 即新增了南洋公学的上院和特科与山东大学堂 (后改为高等学堂) 。[4]

2、教会大学对西方学位制度的引进和传播

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陆续开办了十余所教会大学, 推动了清末对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引进, 在中国开始实践源自西方的学位制度, 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余日章对此评价说, “中国近世教育史学校之创立, 精神、形式悉有基督教会梯山航海, 转运而东。基督教对于中国教育之一途, 为今日新教育规, 早为国民公认。小学、中学姑置勿论, 而基督教之高等教育, 诚有卓然可观者。”[5]应该说, 在“把近代西方新兴的教育模式引进和植根于东方最大的文明古国, 为我国传统教育用比西方短得多的时间实现向近代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样板和新篇章。”[6]

这些教会大学开办后, 为扩大影响, 首先通过在西方国家注册及官方机构的认证, 取得学位授予权, 然后在中国颁发学位。北京汇文大学是教会大学中最早获得国外学位授予权资格的高校, 1890年该校董事会在纽约成立, 并得到纽约州政府的批准, 获得了学位授予权。此后, 又有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岭南大学、文华大学、震旦大学、金陵大学等6所教会大学通过上述方式, 先后获得了学位的授予权。与此同时, 中国教会大学效仿西方大学, 引进了相应的系科和学位课程, 逐步规范学位授予的诸多程序。以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为例, 其前身——圣约翰书院, 1905年成为正式的大学, 设立了神学院、医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四个学院,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特区的相关条例, 在华盛顿注册, 获得美国政府认可。各科毕业生的学位证书一律由美国大学校董签发, 因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的母校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故该校学位证书样式参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位证书的设计。关于学位授予的条件, 圣约翰大学规定:“文科及理科高级毕业, 给予学士学位, 如各该生在正馆四年之总分数均在八十分以上, 凭照内特加荣誉二字, 以示优异;医科须毕五年学业, 并于五年内所得平均分数及七十五分, 方予文凭, 作为医科博士;习道学者, 其课程总均数能逾九十分, 可得道学学士学位, 此项学位毕业时当众报告;俟该生受会长职后, 方能实授大学院生, 读毕大学院课程, 可得文科或理科硕士学位。”[7]

由于当时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并不熟悉大学学位制度这一舶来品, 没有制订学位方面的管理制度。因此, 教会大学往往在西方国家注册、备案, 获得得学位授予权。加之教会大学之所以这样做, 还有三个理由:一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声望;二是借此提高学校的标准;三是为国内学生出国创造条件。[8]

3、西方学位制度的引进与变通

清政府1901年下令全国书院改为新式学堂, 各地纷纷跟进, 新式高等教育的规模急速扩大。

1902年8月15日, 管学大臣张百熙向光绪皇帝递交《学堂章程折》, 这一奏折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 总共有6份文件。当天, 光绪皇帝就批准奏章, 下颁了《钦定学堂章程》。因1902年是农历壬寅年, 《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为《壬寅学制》。该学制将中国学校教育从低到高分为三段七级, 其中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第三段, 涵盖了三个层次:即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大学堂、建立在大学堂之上的具有研究院性质的大学院。“今定大学堂全学名称:一曰大学院;二曰大学专门分科;三日大学预备科。”大学院作为专事研究的部门, 不授课, 不设立课程, 主要从事研究。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 《壬寅学制》公布后并未实施。

后来, 张百熙、张之洞等人重新拟定了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在1904年1月13日得以公布。1904年是农历癸卯年, 故《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这是第一个在全国公布并施行的完整学制。

废科举后, 为填补科举制度废除后的功名空白, 清政府将科举制度与西方学位制度融合、变通, 创立了所谓“奖励科名出身”制。1903年清政府制订的《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 规定:“在日本国家大学堂暨程度相当之官设学堂, 三年毕业, 得有学士文凭者, 给以翰林出身;在日本国家大学院五年毕业, 得有博士文凭者, 除给以翰林出身外, 并予以翰林升阶”[9]。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 将西方学位制度和中国科举功名奖励融合, 规定:“大学堂和高等专门学堂奖给进士、举人出身, 并直接授予相应的实官。分科大学毕业给予进士出身, 授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及各部主事;大学堂预科、高等学堂、法政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其他程度相等学堂毕业给予举人出身, 并授予内阁中书、中书科中书、各部司务、七品小京官、知州、州同、通判等职。”[10]

1905年废科举后, “奖励科名出身”制和奖励实官制确实使得新式学堂的就读人数大增, 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久之后, 这种制度变通的负效应凸显, 不仅新式学堂的毕业生获得各种功名的人数激增, 而且归国留学生通过考试被赏予功名的人数也快速膨胀, 政府人满为患, 但“官缺之增设有限, 学生得官以后仍复置之闲散”。“奖励科名出身”制和奖励实官制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到了1911年4月29日, 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通过决议, 呼吁废止“奖励科名出身”制, 强烈要求中止奖励实官制, 认为“大学堂毕业称学士, 其他各学堂毕业称毕业生, 并另颁学位章程”[11]。将学位制度从科举制的桎梏中彻底独立已成必然之势。

尽管如此, 我国高等教育还是获得了较大发展, 据统计, 到清朝末年, 共兴办了近代高等教育机构167所, 其中:大学堂3所;私立大学2所;教会大学8所;高等学堂27所;专门学堂127所。[12]

二、现代学位制度在中国的初创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教育近代化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1、现代学位制度在民国初年的设计

蔡元培评价清末教育说:“前清时代承科举余习, 奖励出身, 为驱诱学生之计, 而其目的, 在使受教育者皆富于服从心保守心, 易受政府驾驭。现此种主义, 已不合用, 须立于国民之地位, 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等责任, 应受何种教育。”[13]有鉴于此, 在蔡元培、范源濂为首的一大批教育界人士努力下, 1913年民国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制定了学位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框架。《壬子·癸丑学制》确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级学位——学士学位制度;设计了大学院这一研究生教育设施, 并拟定了与该教育层次相适应的高一级学位制度的构想。该学制的总体框架一直延续到1922年, 具有受日本学制明显影响的特点。

民国政府教育部1912年10月颁布《大学令》。该法令厘清了大学的宗旨, 明确了大学的规模, 规定了学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学位授予等要求。这是中国近代引入学位制度以来第一个明令授予学位的法令。《大学令》规定:大学的宗旨是教授高深学术、培养高级人才、适应国家需要;大学的学科门类分为文学、法学、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七科;“大学以文理二科为主, 须合于 (1) 文理二科并设者; (2) 文科兼法商二科者; (3) 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各款之一, 方得名为大学”;大学设置预科, 大学各科学生必须在预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才能取得大学入学资格, ;大学各科的修业年限没有统一, “法科, 及医科之医学门为四年, 预科一年”, 其余各科为三年;学位授予的规定是大学各科学生修业期满, 考试合格, 发放毕业证书, 授予学士学位[14], 但缺乏非常详细的细则说明, 所以, 后来不同的学校对于学位的授予会有一定的差异。

《大学令》规定大学院为研究生培养机构, 大学院的定位明确为研究学术;大学院研究生入学资格是:大学各科本科毕业, 或者同等学力者经考试合格:大学院培养不限定学习年限。“大学生在院研究有新发明之学理或重要之著述, 经大学评议会及该生所属某科之教授会认为合格者, 得遵照学位令授以学位。”[15]

1913年1月《大学规程》正式公布, 这是近代中国官方最早的有关学位制度方面的法令规定。《大学规程》明文规定了中国高校的学位授予资格, 划分了学位分类名称, 公布了学位授予的具体要求, 确立了学位授予的审查机构, 对中国当时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法令设计。

2、北洋政府时期学位制度的进展

袁世凯主政北洋政府时期, 学位制度方面也有所进展。1915年2月他颁布了《特定教育纲要》, 这一纲要分总纲、教育要言、教科书、建设、学位建设五个部分。《特定教育纲要》一方面试图对中国教育进行全面改革, 另一方面在学位制度方面首次有了关于硕士、博士学位的构想。《特定教育纲要》第一条规定:“学位除国立大学毕业, 应按照所习学科给与学士、硕士、技士各字样外, 另行组织博士会, 作为审授博士学位之机关, 由部定博士会及审授学位章程暂行试办。”并附有特定说明, 其内容为:“按学位所以证明学问之成就, 与科举出身视为授官之阶梯者, 性质微有不同。故各国惟专门大学方有学位。其普通学校只认为有普通之知识技能, 不足以言学问, 故不与以学位。现在国立大学已有学士学位之规定。其高等专门毕业取法日本制, 不授学位, 倘与事实相合。惟博士学位尚未规定, 现宜依照东西各国成法制定博士会章程, 并组织博士会 (此与学术评定会办法不同) 作为审查学术及授与学位之机关, 以期奖进高等之学术。”第二条:“学位规定后, 政府应颁布学位章服, 以表彰其学迹。”[16]

教育部1917年9月27日公布了《修正大学令》 (该令是对1912年10月颁布的《大学令》修正) 。修正内容涉及学位制度的有三个方面: (l) 称为大学的高校学科门类必须设二科以上;只设一科的称为专科大学。 (2) 大学中, 预科修读二年, 本科年限四年。 (3) 大学本科生修满四年, 考试及格, 可获得毕业证书, 授予某科学士学位。[17]教育部在1919年3月公布的《全国教育计划书》乙第三条规定:大学的学位授予权被取消, 学位授予权由专门授予机关具有, 幸而这一计划并未得以实施。

新学制1922年11月1日正式颁行, 因1922年为农历壬戌年, 史称《壬戌学制》, 该学制重申了上述学位制度规定。192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国立大学校条例令》, 对于大学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等做了相关规定。国立大学收受高级中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资格者。国立大学录取学生, 以其入学试验之成绩定之。“国立大学修业年限, 四年或六年, 其课程得用选课制 (并实行学分制) ”。“国立大学校学生修业完毕试验及格者, 授以毕业证书, 称某科学士”, “国立大学校设大学院, 大学校毕业生及具有同等程度者入之。大学院生研究有成绩者, 得依照学位规程给予学位。学位规程另定之。”[18]

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学位制度的建设

国民政府1929年7月颁布《大学组织法》, 8月公布《大学规程》。两个文件规定:大学分为四种, 即国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大学;称大学者必须在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等8个学院中拥有3个以上学院者才有资格成为大学, 否则只能叫独立学院。在高校中, 具备授予学位的权力只有大学和独立学院。国民政府1934年颁布了《修正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 规定:大学、独立学院应该设置研究院;研究院必须拥有研究所3个以上 (即拥有文学、法学、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研究所中3个以上) ;研究所则依据学科进行划分。

教育部于1935年4月22日颁布了《学位授予法》, 5月23日公布《学位分级细则》。规定: (1) 大学或独立学院可以授予大学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分为文学、法学、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8种。 (2) 大学或独立学院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硕士学位分为文学、法学、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8种。其程序为硕士学位候选人由研究院或研究所提出, 候选人参加考试合格后, 方能授予硕士学位。 (3) 只能由国家授予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分为文学、教育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7种 (没有商学博士学位) 。其程序为博士候选人首先由大学研究院或研究所提出, 然后经过教育部审查合格, 而后通过博士评定会的考试, 最后才能由国家授予博士学位。1935年5月28日, 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证书规定如下:必须印有“依照学位授予法第三条之规定, 授予某学士学位”字样, 同时颁发了最早的毕业证书式样。同日, 教育部还下发训令规定了学位法实行的时间。到1935年6月12日, 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硕士学位考试细则》, 1936年4月7日公布了《硕士学位考试办法》。据统计, 从1935年到1949年, 从学位法颁布到国民党败退台湾, 14年间全国共举行了硕士学位考试9次, 总共有200多名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但博士学位的授予则一直是空白领域。

篇9: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服务开通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所公布的开展认证工作的内容、范围、方式等如下(也可直接进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www.cscse.edu.cn查询):

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主要内容

鉴别国外或境外颁发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机构的合法性;甄别外国或境外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或具有学位效用的高等教育文凭、证书的真实性,对外国或境外学位的层次和对应关系提出认证咨询意见;为经认证的外国或境外学位或高等教育文凭出具认证证书。

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范围

1.在国外或境外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2.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颁发的国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目前认证服务受理国家和地区:外国和相关地区

外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

目前不在认证受理之列的证书:

1.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

2.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

3.未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所颁发的国外或境外学位证书;

4.未经省、直辖市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学士学位以下(不含学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的毕业文凭;

5.函授取得的国外或境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6.非学术性国外或境外荣誉称号或学位证书。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查询方式

电话:010-82300056、 010-82301008

传真:010-82301166

E-mail:interco@stnet.cscse.edu.cn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82301008 、010-82301006-118

传 真:010-82301166

篇10:学位认证相关

●电话咨询:010-82379480 传真:010-82378718(24小时)

●上班时间:每周一至五8:00-12:00,13:30-17:00

2流程

3.网上申请指南

●点击“学位认证”按钮,进入“学位与教育文凭认证”网页,点击相应的“网上申请、查询系统”图标,进入“填写申请认证表格”页面;

●点击“新申请点击进入”,在线填写申请;

●逐项认真填写网上申请单,经确认无误后,提交申请,打印出认证申请表。提交申请后,所填信息不能再进行任何更改。

●如在毕业学校下拉菜单中没有您毕业的学校名称,请选择“系统无申请认证毕业学校”,认证处收到您的材料后会根据您提供的毕业证书添加学校相关信息并更新您的认证申请。

●提交申请后,系统将自动给出申请号和密码,并计算出认证所需费用。请牢记申请号和密码,以后凭申请号和密码通过网络查询书面申请材料、费用到达情况以及认证完成时间和邮寄情况。

注意:每一位申请人必须单独申请,使用同一申请号可进行多个项目的认证申请。

4.认证时限

1、认证工作一般在书面申请材料和汇款均收到后20个工作日(中职教育文凭认证为3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证处将按申请人所填写的邮寄地址寄出认证咨询报告和发票。

2、加急服务需先与认证处电话确认,方可进行;联系电话:010-82379480。

3、如超出20个工作日(中职教育文凭认证为30个工作日)未能完成认证,认证处将按申请人所选择的延期或撤销申请处理。申请人需在《认证申请表》中选择逾期处理方式,如未选择将视为选择延期处理。如超过50个工作日还未能完成认证,认证处将停止办理并退还申请人所缴费用。

4、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对申请材料进行认证,认证处将通知申请人,并退还所缴费用;如因申请人提供材料(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或不真实,导致认证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不能退还申请费用。

5、受相关学校寒、暑假影响,假期期间部分认证申请的复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认证工作亦难以在正常工作日之内完成。建议申请人提前进行认证申请,以避免假期造成的影响。

6、高考期间,因受高考及阅卷工作的影响,与部分省市的高考成绩核实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认证工作难以在正常工作日之内完成。建议申请人提前进行认证申请,以避免受到高考的影响。

5, 加急服务

如需加急请在网上申请提交后,将申请号和姓名告知认证处,经与认证处电话确认后方可办理,联系电话:010-82379480; 加急收费标准:200元/项;

加急认证在材料和费用均到达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

6, 收费

1、收费标准

●证书类中文认证报告 210元/项(中职及高考、会考、高中在读成绩认证不提供中文认证报告);

●证书类英文认证报告 260元/项;

●成绩单中文认证报告 260元/项(中职及高考、会考、高中在读成绩认证不提供中文认证报告);

●成绩单英文认证报告 360元/项;

●备份认证报告 50元/项; ●成绩单翻译 300元/项;

●证书翻译 150元/项;

●加急服务 200元/项(需电话与认证处确认,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为保证准确快捷送达,认证报告等材料将通过EMS方式寄送,邮寄费用按EMS实际标准收取。

认证总费用根据申请人填报的认证项目逐项累计,包括认证报告费、备份报告费、邮寄费等各项费用,申请人进行网上申请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合计费用。

2、缴费方式

学位认证费用请通过“快钱”方式缴纳,提交申请后,输入申请号和密码查询申请状态,点击“认证费支付”,可以通过网银、信用卡两种种方式付费,具体付费方式请按“快钱”页面提示操作。为避免支付限额的限制,保证认证费用准确、及时支付,建议您使用借记卡网银或信用卡专业版网银支付,费用可在1小时内支付成功。进度查询

凭申请号和密码可通过网络查询:

●书面申请材料(材料寄出五工作日后); ●费用到达情况(快钱支付一小时后);

●认证处提示信息(请随时关注);

上一篇:电力毕业下一篇: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