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毕业

2024-05-31

电力毕业(精选8篇)

篇1:电力毕业

1.企业管理人员要必须牢固树立人本思想,针对目前企业经营者队伍和职工队伍普遍存在的素质缺陷,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同时,抓紧实施人才工程,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增强职工增强竞争意识摒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动、依赖的惰性工作模式。二要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提高素质具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使企业具备不竭的生命力。通过更新知识,把握信息,占据市场经济的制高点,以高瞻远瞩的人本观念、连续发展的战略观念、抢占市场的超前观念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同时,要对职工进行更新观念教育,明确在竞争条件下不进则退的道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进取意识,从观念上彻底砸碎“铁饭碗”。系统组织技能培训,使职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形成岗位能手、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激励职工由单凭体力打工向智能型求职转变。

2.各级领导和人事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观念,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系统进行,包括对职工知识更新、能力提高、观念转化、心理调整、创新能力开发,让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看到自己成长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希望。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渗透,发挥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导向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使企业和职工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职工为企业奉献的精神。

3.加强基础工作,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当前,在基础建设方面,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灵活的机构、岗位与编制,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杜绝因人设机构、设岗位的情况,同时要注意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机构、岗位和编制进行动态调整。二要加强人力资源基础资料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把人事工作者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对企业人力知本状况进行盘点,为合理配置人员提供科学依据。三要加强人事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根据新形势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素质,重点要提高人事工作者业务技能,使他们对人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开发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知道怎样去引进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掌握激励员工的各种原则和方法,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以获得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共同发展。

二、人才的使用和管理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才管理的关键之一。合理配置的标准就是现有人力资源的智慧和能力全部得以充分利用,即“人尽其才”。

在人员使用、安排上,惯性的、自觉不自觉的一度延续的是“因人设岗”的做法,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人设岗的做法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弊端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取而代之的是“以岗定人”的做法。而最为积极的做法,笔者认为应该是“岗位选人”,适合此岗的取得该岗,不适合的可以参加其他岗位的竞争,通过竞争以逐步达到岗得其人,人得其岗、各得其位的目标。

依据能力定岗位,实行“能力定岗”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路。

大力推行岗位轮换,坚持实施轮岗交流制度,始终在企业中保持一定的轮岗比例和周期,通过岗位交流,增进不同岗位间的理解,促进岗位知识资源的共享,锻炼职工的替补能力,激活职工创新精神。

注重职工间的知识交流,积极推行“传帮带”制度,通过“传帮带”,使新职工从老职工那直接获得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缩短适应期,较快地进入角色;老职工从年轻职工那借鉴吸收现代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成长中的职工从先进职工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还可适当组织开展经验体会交流、先进典型宣传等活动,使职工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坚持和完善以企业职代会为基础的民主管理形式,拓展职工参政议政途径,充分尊重职工合理化建议,积极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凝聚职工力量,使职工体会组织温暖,知恩图报。四要建立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领导应经常与下属进行思想交流,进行人性化管理;人事部门要结合职工年度考核情况,对职工的成绩、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反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职工看到领导和组织对自己的重视,明确改进的方向,产生内在动力不断提高自己。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绩效管理是企业衡量员工工作的标准,也是牵引机制,它通过记录、奖惩,告诉员工企业需要什么,哪些行为值得鼓励,哪些行为应当禁止。并且通过反馈指出企业期望和员工实际的差距,指引员工学习和提高以符合要求。电力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绩效管理也日益重视。

绩效管理内容(指标、标准、操作步骤等)的确定应当是一个广泛参与的过程,人们对绩效管理往往有个误区,以为就是人力资源部或者是高层制定的,其实,内容合理与否,需要各相关人员的参与和建议,企业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参与,这样对考核对象、目标充分了解,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指标和标准。

绩效管理的理念自发展以来经历了两个较大的阶段,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传统绩效考核仅关注结果及对结果的奖惩,属于事后控制;事实上,平时及时的纠偏调整对企业更有意义。绩效管理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通过绩效计划、动态的绩效沟通、绩效评估、绩效诊断与辅导、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从几个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企业在设计绩效管理制度时可以运用这种体系,加强平时的沟通和辅导而不仅仅考核员工的最终表现。比如建立沟通面谈程序,及时了解员工工作动态,及时纠正改进。

另外,在执行中,需要加强执行方面的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绩效管理对于发现问题,改进提升业绩的作用,意识到绩效管理并不是“卡”员工,消除员工的抵抗情绪和避免互相评高、走过场的情况。

篇2:电力毕业

“绿草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

1.总体目标。以“绿草文化”为魂,以优秀文化为引领,建设一套具有“时代特征、国华特色、宝电特点”的绿草文化体系,为公司的改革发展稳定,为实现“草原风情、民族特色、森林旅游、低碳环保、数字电站”目标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指导思想。宝电绿草文化按照“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教育先行、典型示范、全员参与、逐步深化、形成特色”的28字工作方针,培育企业精神,规范企业行为,塑造企业形象,打造宝电品牌。“绿草文化”的内涵。①绿:孕育着生机、活力;②草:每颗草是草原的`分子,草的有机体便是草原;③绿草良具有好的素质、品质,敢与严寒、风雪抗争,生生不息;④绿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谦逊、顽强、坚韧、自立自强;⑤绿草的理想和目标是美丽开阔的草原;⑥绿草寓意机组环保、节能、清洁以及设备设施的健康等;⑦绿草寓意为宝电员工,草原寓意宝电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绿草文化”的要求。①建设“草原风情、民族特色、森林旅游、低碳环保、数字电站”是草原的责任、目标、使命和梦想,必须以文化为先导;②美丽宽阔的草原必须以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草为依托;③绿草必须有思想、有文化、有内涵、有素质。

3.理论依据。十七届六中全会《中X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电联《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神华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试行)。《国华电力公司2006—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国华电力公司2009-2013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4.基本架构和体系组成。宝电绿草文化遵循企业文化结构基本规律,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四层文化。体系组成。宝电绿草文化遵循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构成,分成理念、行为、视觉三大系统。

5.理论基础。宝电成立四年来,精心培育企业文化,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初步形成具有宝电特点的绿草文化理念规范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和视觉规范系统,并且逐步为公司广大员工所认同。

“绿草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宝电绿草文化建设本着规范视觉、推进行为、主攻理念的思路。

1.规范视觉,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主要是制定公司CI手册,做好环境刷新和视觉识别系统开发工作,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注重视觉传播和文化积淀,制作企业形象宣传片和企业文化宣传册,收录员工的各类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文章和文学作品,摄影、书法、绘画作品等,起到视觉冲击与文化传承、传播的良好作用。

2.推进行为,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灵活运用各种载体,大力推进员工行为管理标准,抓好员工的行为规范养成,建立并完善《企业文化手册》、《员工手册》,导入“5S”现场管理法,全面推行NOSA,规范员工行为,培育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提炼和倡导企业良好作风。

3.主攻理念,打造“绿色宝电”。主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整合,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强化员工职业精神修炼,培育员工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培育“亲情文化”,让员工主动融入企业;每年开展系列文化及社团活动,营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氛围。通过精心培育、稳步推进及创建活动,形成了广大员工认同的绿草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岗位有限公司”理念引领员工队伍建设》、《打造“绿草文化”,创建一流电站》分别荣获2010年、2011年全国电力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

“绿草文化”建设的应用成果

1.初步建立了绿草文化理念识别系统。先进的、独特的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总纲、安全理念、人才理念、管理理念、经营理念、营销理念、廉洁理念和传播语构成了宝电理念规范系统的架构。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参与程度较高,企业文化理念正逐步植根于员工心中。

2.初步建立了绿草文化行为识别系统。健全了绿草文化建设的工作机构,建立了丰富有效的绿草文化沟通传播渠道,形成了绿草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了绿草文化与生产管理、经营策略、管理制度相融合,并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中,既规范了员工行为,又实现了绿草文化与企业战略目标无缝对接。

3.初步建立了绿草文化视觉识别系统。通过视觉展示、日常办公、仪式活动、建筑物外观、员工服装服饰、交通工具等载体,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对塑造宝电品牌、展示企业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增强了企业的美誉度。

篇3:电力毕业

1 案例基本情况

本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结果, 是由第三方麦可思有限公司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的。通过向毕业半年后的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高职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账户的形式, 主要对受雇于全职工作、半职工作、自主创业、专转本、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其他等毕业生群体进行了调查, 最终形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2年) 》, 其主要结论如下。

1.1 就业竞争力

统计中, 就业竞争力通过“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较高”三方面反映。其中, “就业质量较高”这一结论主要通过以下数据来证明, “月收入与本市高职院校基本持平, 该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2512元, 与本市高职院校 (2583元) 基本持平。其中, 29.4%的人半年后月收入集中在1501~2000元区间段, 22.6%的人集中在2501~3000元区间段, 18.6%的人集中在2001~2500元区间段;专业相关度高于本市高职院校, 该校2011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是70%, 比本市高职院校 (61%) 高9个百分点, 职业吻合度比本市高职院校 (43%) 高4个百分点。

1.2 就业特色与优势

该校的就业特色与优势主要是通过职业集中在建筑工程类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反映出, 该校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职业是建筑技术员、发电站和电气修理技术员。该校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行业是高速公路、街道及桥梁建筑业。

1.3 工作能力、核心知识及价值观

该数据公司的统计结果中显示, 该校2011届毕业生“亟待加强的能力是谈判技能, ”其中, “该校2011届毕业生总体知识满足度为79%”。在价值观方面, “价值观提升较大的是乐观态度和努力上进精神”, 该校2011届毕业生中, 分别有55%、53%的认为大学帮助自己在“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1.4 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与成绩

结论显示, “核心课程重要性评价较高”。而且, “2011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课程培养的水平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53%, 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认为核心课程的重要度更高。”“学业对专业相关度和母校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1.5 社团活动分析

统计结论显示, “社团活动满意度最高的是社会实践及公益类”。而且, 对该校2011届毕业生来说, “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社团活动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有积极影响”。

1.6 求职分析

“求职成功有效的信息渠道是通过校园招聘和亲戚朋友”, 该校2011届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本大学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 比例均为30%。同时认为, “最有效的求职服务是辅导面试技巧”。

2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 根据调查研究数据结果的统计, 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的各种关联。我们可以对以下几个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

2.1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的是通过收入高低、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职业吻合度、离职率等几个方面共同反映的。如何界定“就业质量”, 是衡量就业质量高低的前提性条件, “就业质量”一词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 在学界也存在较大的争论。如有的学者认为, 就业质量一般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等四大方面[1]。有的认为, 就业质量既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 又可以从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总体来认识和理解[2]。还有学者认为, 就业质量应该体现为“学以致用, 人尽其才”的总原则, 它既有就业率等量的基本规定, 更有成才率等质的更高的要求[3]。

从以上分析得出, 学者之所以对就业质量有不同的定义, 主要在于侧重点不同。如第1种观点侧重于毕业生本人, 第2种观点综合国家和个人, 第3种观点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角度理解。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就业质量, 应该是各主体对“就业”作出价值判断的综合情况, 既包括个人判断, 也包括社会、高校的评价。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 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应当成为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 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应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2.2 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与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保障性条件。1) 核心知识传授。高校人才培养中传授学生高质量的核心专业知识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关系密切。2) 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实习实践环节是专业技能相关实训。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毕业生亟需加强的能力是谈判技能, 亟待加强的知识是销售和营销知识, 与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就业质量有密切关系。4) 价值观培养。毕业生认为大学帮助价值观提升较大的是乐观态度和努力上进精神, 说明价值观的培养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4]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 是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人才培养内容, 如核心知识的传授就是解决大学生“智”的问题, 对于“德”的要求, 尤其是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基本上没有涉及, 没有全面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因此, 充分了解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各类因素, 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就要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内容相联系起来。

2.3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与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是保障毕业就业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 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提供有效的信息渠道和提供一定的求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在学校举行的一系列招聘会或发布的招聘信息。对毕业生进行的求职策略辅导、求职面试辅导等各项辅导中, 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是辅导面试技巧。

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是高校为了给毕业生提供良好就业环境的重要举措, 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 与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相关[5]。在具体的就业指导教育中, 加强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指导, 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只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 更应该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 全面了解才能真实地反映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成效。

3 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 什么才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需要。

第一, 建立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 前提就是必须首先准确、独到地理解什么是就业质量。准确理解就业质量的内涵、外延是科学建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既要适应时代发展, 又要符合社会需求, 这是高校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因此, 应当建立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基础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使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成为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晴雨表。

第二, 建立与高校人才培养内容、方式相结合的就业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 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正如原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指出:“国际上较为知名的大学, 他们的校长往往把毕业生就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通过它来带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包括招生、培养和学科调整。”[6]之所以如此, 关键一点就是,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保障。

第三, 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机制,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是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原因之一, 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 无法形成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的及时改进。高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甚了解或者不能及时了解, 也就无法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长期监测到改进培养效果的改革方案。因此, 高校只有获得毕业生就业质量真实数据, 有效构建起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机制, 才能诊断出培养过程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相关, 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为目标导向, 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以2012年度报告案例, 分析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之间深层次关系。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C]//中国教育科学会.中国教育科学200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97.

[2]李军峰.中国非正规就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89—90.

[3]方伟.建立健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就业质量[C]//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实践与探索:北京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83.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5.

[5]黄蓉生.就业环境变革视野中的重庆大学生就业.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79—280.

篇4:电力毕业

关键词: 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 毕业设计 职业能力 顶岗实习

引言

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是突出职业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毕业设计模式问题诸多,未能达到该环节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进行了改革尝试,对毕业设计的开展形式、选题和过程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传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强调技术应用而非学科体系,但在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上,沿袭本科教育的模式,显然不太合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整个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要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难度较大,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能按时按量地完成,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方案往往要划框框定调子,学生基本上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去实践,引领学生按毕业设计程序亦步亦趋地走过场。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题目虽然进行了审核,但类型繁重,毕业设计的难度、深度要求因人而异,因此不同课题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相差甚远,多数学生实践动手机会较少。

1.2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通常为6-8周,这个时间段找工作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有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单位要求其上班,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学校不能不让学生去就业。而没有找到单位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或者准备专升本,个别学生为了将精力放在专升本考试或逃避毕业设计,开个假就业证明去单位实习,因此,大部分学生投入和时间和精力不足,很难在正常情况下按时完成。

2.改革措施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的“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从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2.1改变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形式

传统的毕业设计是所有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课程范围内进行选题,然后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有悖于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规定。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安全要求非常高,无法满足全部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半年。因此,提出改革原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形式,部分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参加校内顶岗实习——职业能力综合训练。

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需要持顶岗实习邀请函(需盖有公司公章或人力资源部专用章),根据要求填写毕业生校外顶岗实习审批表,并办理相关手续。外出顶岗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每周填写顶岗实习情况汇报表,并定期与学校的管理教师联系,管理教师有明确的职责。顶岗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表、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报告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顶岗实习鉴定表等纸质材料,装订成册,并进行答辩。

因条件受限未外出顶岗实习学生参加校内安排的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场所进行校内顶岗实习——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教学环节。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是学生校内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学校现有实践条件进行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仿真、技能训练。

2.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后,用人单位会根据需要将学生安排在某一工作岗位,根据学生返校后反馈的信息,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普遍得到锻炼和提高。下面详细介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环节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是如何得以保障的,从而适应电力发展步伐。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流程:教师确定题目——学生选题——过程指导——答辩和成绩评定。题目均为专业面对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例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专业定位的职业岗位有继电保护工、二次线安装工、变电站值班员等,那么所开设的课题题目为《继电保护工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等。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拟定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任务书,然后由系(部)教学委员会审定、批准,最后分专业、按题目类型报教务处审核。课题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理论:本课题所对应的职业工种技能鉴定高级工理论知识范围,要求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学习、巩固、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二是技能训练:本课题所对应的职业工种技能鉴定高级工应掌握的职业技能范围,若内容过多或不具备实践条件,选择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进行训练(不少于4个),教师布置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根据教师下达任务,自己提出工作方案,教师对学生方案和训练进行评价指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过程分为理论辅导和技能训练两部分,理论辅导结束教师要组织考核,以试卷形式进行,已经持有对应工种技能鉴定中级工证书的学生可以免考理论考核;技能训练要求每周进行考核,考核方式由教师自定。整个训练过程的详细情况记录在“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记录本”中,该记录本由封面、考勤登记表、成绩登记表和技能训练情况登记表组成。例如,成绩登记表和每周技能训练情况登记表分别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报告成绩及答辩成绩四部分共同构成。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工作方案的制订、工作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工作技能的训练、工作结果的判定等,该环节要求学生按照岗位工作要求,逐步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程度,为下一步进入工作岗位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发挥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注重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结语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类专业毕业设计形式、选题和过程管理等环节的改革实践尝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参加校外顶岗实习,还是校内的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兰蔚,李晓东.高职高专电力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5.

[2]刘丽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12.

篇5:电力营销毕业论文

新疆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发展应该树立起先进的营销管理思想,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营销管理原则,充分了解目前的企业管理营销现状,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深入探究符合实际的新疆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管理方法,从而通过营销管理策略的调整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1电力营销的概念以及电力商品的特点

从宏观营销概念角度分析,电力营销与其他类别的营销有众多相似之处,都是需要从新疆供电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分析入手,从电力企业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为电力消费用户提供周到、细致同时全面的电力产品服务,达到良好的用户满意度。电力属于消费商品的一种,但是其产品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没有实体商品,电力主要通过电压以及频率和波形等来表示;第二点就是非储存性特征,电力产品输送、产品供销都需要电力网络辅助完成;第三点就是公用性特征,电力产品属于影响到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产品,会对社会稳定和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2电力营销管理发展现状

2.1营销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新疆地区的供电企业都没有形成良好的营销管理观念,整体的企业发展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营销管理观念上,没有与实际的市场发展要求同步,对于整体性市场动态发展以及企业营销革新概念认识不清晰。所以,新疆供电供电企业在这一问题上应该充分认识到供电营销在整体的新疆供电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从发展角度对电力企业发展的做重新审视。

2.2设备体系不健全

设备体系的不科学也是电力营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电力营销管理在系统设计上因为存在技术性缺陷导致了整体的技术使用风险增加,此外,因为电力维护和操作的技术人员素质差异也容易导致操作风险的突出,整体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漏洞严重。在目前的新疆供电企业中,电力业务的相关流程不合理,冗杂环节过多,同时对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够重视,基础性供电企业管理工作实施不到位,导致了很多的用电消费用户无法及时获得有效信息。

2.3决策的不科学性

通过对目前的新疆地区大部分供电企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整体技术发展水平有限,过于零散,同时全面深入的市场了解无法高效实施,在此条件下更加难以提及对整体电力消费使用客户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处理,对于整体的电力营销市场发展分析和预测没有发挥实效。

3电力营销管理理论探讨

3.1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

目前,我国总体的电力营销发展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整体企业营销体制在逐步转变,电力的产品供应以及电力的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同时,国家整体建立起资源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电力营销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将环境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结合为主要营销发展重点,在我国现行的各类资源以及能源优化政策的引导下,刺激了无污染的电力能源的消费市场扩发,为整体的新疆供电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2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营销管理需要以整体的电力市场营销市场为管理的活动导向,以电力的.营销效率提高为总体企业发展重点,所以,电力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以服务和营销需要为基准。②在电力营销发展进步过程中,需要整体的电力网络构建为基础,以整体的技术水平提高为依托,以高效管理和服务为企业发展导向,从而有效的解决各类企业产品发展的问题,为电力使用消费者提供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全面的信息客户需求和高效的客户服务为前提,通过更加高效全面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实现企业营销发展目标。

3.3电力营销的理念创新

营销理念的革新:①应该树立起全员的市场营销观念,总体上明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客户需要的满足为工作的重点。②应该充分和全面理解客户的实际电力产品需要,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③应该树立长期的利润观点,供电企业也应该以整体的营销活动为产业发展系统依据,从而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企业预期产品利润。④在营销观念创新中还应该改革内部企业管理机构,在现代化的营销和企业管理观念影响下,对整体的企业营销管理模式调整结合客户实际管理需要,在市场调研以及市场营销的多个领域进行管理。

4电力营销管理的具体对策

新疆地区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具体对策:①在于重视环保能源的宣传推广,以国家政策提倡的环保能源发展政策为发展依据,根据电力能源营销管理结合环保能源使用要求进行营销方案制定,同时也可以以此作为能源市场发展的切入点,通过良好的宣传和推广树立电力企业的环保发展品牌。②应该以发展优质可靠的电力产品为总体发展的保证。电力商品总体上划分为电源和电网,电源属于重要的电力能源技术改造和革新环节,应该构建起容量充足稳定的电力能源供应网络。③应该灵活规范总体的供电价格体系,总体的电力价格的制定和规范应该以成本和实际电力市场发展需要为基础,供电企业的属于独立的经营管理,电网的调度也具有明显的统一性。

5结语

篇6:电力硕士毕业论文提纲

ABSTRACT 3

1 绪论 7-18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7

1.2 电能质量的定义 7-8

1.3 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 8-13

1.4 电能质量评估的意义 13

1.5 选矿厂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评估的意义 13

1.6 电能质量参数的评估理论及算法 13-17

1.6.1 时域分析方法 13-14

1.6.2 频域分析方法 14

1.6.3 基于数学变换分析方法 14

1.6.4 傅立叶变换 14-15

1.6.5 人工智能技术 15-17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17-18

2 选矿厂供电系统 18-27

2.1 选矿厂供电系统 18-24

2.1.1 磨浮 1 车间供电系统 18-20

2.1.2 磨浮 2 车间(万吨车间)供电系统 20-22

2.1.3 中细碎车间变电所供电 22-24

2.2 选矿厂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实时监测 24-27

3 电能质量监测 27-37

3.1 磨浮车间用电电能质量监测分析 27-30

3.2 选矿厂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 30-36

3.2.1 万吨车间 1 30-34

3.2.2 万吨车间 2 34-36

3.3 本章小结 36-37

4 电能质量问题分析 37-50

4.1 电机起动引起的电压降 37-39

4.1.1 电动机起动引起的电压降的估算 37-39

4.2 电容器组引起电压升高 39-41

4.3 无功功率传输对电压水平的影响 41-42

4.4 系统中的主要谐波源 42-46

4.4.1 变压器产生的谐波 42-45

4.4.2 变频器产生的谐波 45-46

4.5 补偿装置 SVG 和 APF 的基本原理 46-49

4.5.1 SVG 基本原理 46-48

4.5.2 APF 基本原理 48-49

4.6 本章小结 49-50

5 对选矿厂系统仿真分析 50-62

5.1 仿真分析 50-57

5.1.1 电机起动引起的电压降落 50-53

5.1.2 补偿电容器引起的母线电压上升 53-55

5.1.3 SVG 投入无功功率 55-56

5.1.4 APF 对 400V 线路进行谐波补偿 56-57

5.2 补偿电容与 APF 仿真模型分析 57-61

5.2.1 补偿电容器引起的母线电压上升 57-58

5.2.2 APF 对 400V 线路进行谐波补偿 58-59

5.2.3 SVG 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59-61

5.3 本章小结 61-62

6 选矿厂电能质量评估情况及建议 62-63

6.1、总结与建议 62-63

6.1.1、总结 62

6.1.2、建议 62-63

参考文献 63-65

篇7:电力工程毕业论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审计

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主要是指通过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及工程管理全过程监督,以达到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进而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完善各项投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这也对电力工程审计的监督功能和电力工程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本文就将对电力工程审计予以简单的阐述。

一、电力工程审计的重要性

传统的电力工程会计审计,主要是核算工程项目为重点,但是这种方法只针对电力工程的结算质量控制问题,且投资控制的范围十分有限,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的投资与利益局面出现了多样化,这就对电力工程的效益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与需要性,而这种动态审计方式,不仅是对会计成果进行评价,还应对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才能事先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有效避免财务风险,强调管理,改变以往审计工作介入的滞后性问题,而且通过对电力工程的会计审计工作,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效益理念,进而改进会计管理水平、管理效益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电力审计也涉及到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对电力工程的多个环节进行审计,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电力工程审计常见问题

电力工程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具有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另外还会存在一定的隐蔽工程和变更项目,还要面对施工材料询价难、信息不对称以及被审单位不配合的困难等,所以在实际电力工程审计过程中会出现众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在工程预算管理环节,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审计工作还没有全面进行开展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没有进行充分立项调研的,随意突破投资额度的工程项目,而这些项目的计划通常都会比较笼统,对基建工程、技改工程以及大修项目不能进行恰当合适的区分,而在施工之后,也没有进行进行正常的预算申请以及审批程序,致使计划和实际操作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二是在工程勘测设计环节,这一环节的审计可以直接对工程造价的高低产生影响,其对工程造价的决定作用几乎能够占到90%左右,但是就目前来说,工程勘测设计环节还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所以存在大量人为浪费情况;三是在工程招投标环节,这一环节虽然国家明确规定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杜绝现象的出现,但是在实际中,却依然存在一些暗箱操作行为;四是在工程资金管理方面,在这一环节主要是一些建筑单位对于项目的拨付资金没有进行严密的管理,从而出现了工程建设施工进度明显的赶不上资金的拨付速度,甚至一些工程在资金已经拨付完的时候,工程项目的决算审计工作还没有结束,这样如果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那么也就会给业主带来一些相应的损失;五是在工程建设现场签证环节,现场签证资料是进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对于现场签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却不能进行监督,所以一些企业就会在现场签证上来做文章,这就需要审计部门在工程施工时进行事中控制;六是不能及时的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报告,有一些部门在工程竣工数年之后,才会把财务报表上交,该工程在使用期间,就会出现线路改装的情况,那么项目本身的修改,也会造成一些帐、卡、物的丢失,甚至还会影响年度报表的准确性。

三、电力工程审计对策

1、发现隐蔽工程,进行大力解决。隐蔽工程在电力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因此相关审计人员必须提高警惕性,进行高度重视,在进行造价审计之前,需要就图纸对相关工程信息进行一个统筹的了解,标注出一些不熟悉的地方,然后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并且找相关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解,对道路进行勘探,要努力发现不曾纳入图纸范围的工程信息,准确的对土方挖掘现场实际工作量进行统计,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当一段电缆接地线被埋入地底,由于其实行工程的量很大,线路很长,因此在这段路程中的埋线部位就会被忽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发现这样的环节与细节,对工程造价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及判断标准。

2、审前控制。首先,在电力工程审计工作开始时,要对被审部门或人员保持信任的态度,与其讨论工作,以明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计划及应采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以便取得对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还要针对审计项目的要求,根据审计人员的特长组成审计组,并确定项目主审人,将审计任务具体落实到人,以此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审计效率,而在这一关键控制点中,还应体现主审的不确定性和审计工作的组织性,以避免由一人长期担任项目主审所产生的风险,其次,还要指定专人负责审查报送的资料是否齐全,而应报送的资料有:工程立项、设计、调整概算文件及审定概算书;工程招投标手续;工程结算汇总表;工程施工图纸或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进度及隐蔽工程记录;合同;工程预、结算书;经认定的材料发票;工程开、竣工报告;竣工验收证明;工程监理总结;工程量计算书等资料;施工单位资质资料等,对符合条件的建设工程结算资料还要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台账,由报送人签字后统一收存保管,对资料手续不全的审计项目和不符合规定的审计项目,不得接收登记,也不得私自处理,必须报领导解决,建设工程结算必须由甲方报送。

3、加强施工期间的控制力度,并提高管理水平。可以把施工时期进行合适的划分,分为重点控制区和非重点控制区,这样就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而且也可以对其重点控制时期进行有效的监督,其中重点施工时期划分包括有:隐蔽工程的建设、重大内容的变更、材料和设备的选购等,这些都是进行审计的重点,还要对其方案变更的可行性进行审查和监督,只有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有效的积累、掌握,才能够确保审计工作有效进行,减少风险的存在,要采取项目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要实行多种审计方法并用,必须要采用审计与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相结合、工程审计部门与资金结算部门相结合、技经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审核计划与审核工程概预算相结合、对有关资料的检审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审计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对相关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其办事能力以及业务水平,使其运用其专业的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控制审计风险,选择最正确的审计方式,进而保证电力工程建设单位顺利施工,保证人们的用电安全以及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清阳.电力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3):15-18.

篇8:电力毕业

(1) 电力设备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难免出现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情况, 很容易发生工作时电流不稳、运转突然中断、烧毁电力机器、运转异常等现象, 这就存在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所以, 要加强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和检验, 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2) 电力保护和自动装置问题, 引发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 根本无法承受长时间、超负荷、大电流以及特殊环境下的设备运转, 或者存在着保护装置超过规定年限, 无法满足现今设备运转要求;第二个方面, 对电力保护装置的检验、维护没有到位, 使得保护装置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 遇到突发事故, 无法正常启动保护措施。

(3) 在电力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淡薄, 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的常识, 出现电力施工安全责任心不强, 日常习惯性违章的现象;出现工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悉, 电力安全的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现象。

(4) 电力安全制度不完善或制度执行力差。在建筑电力施工过程中, 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电力施工有关规定执行安全责任制度, 不得存在徇私舞弊, 对个别违规人网开一面的行为。

2 电力检修的措施

(1) 根据自身电力资源情况和实践经验, 编制一系列符合的完善的安全责任工作制度, 并且随时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 更新制度要求。符合企业细致的规章要求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无可厚非对发展至关重要的, 树立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 严格贯彻落实规章精神, 规范执行的操作流程, 全力保证电力施工的安全。时刻谨记, 电力方面的规则和要求, 是前电力工作人员用生命和鲜血总结出来的宝贵的经验。电力系统的每一条制度要求, 就如同一道道防线, 一道道防线保障着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比如, 依靠工作的性质, 一定要遵循工作要求,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在部分停电或者全部停电的排除故障过程中, 必须按顺序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等一系列的操作, 以确保电力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2) 努力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在有关电力安全施工工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要对电力安全文化要求进行细致入微的宣传, 对每一个工作人员做到无一遗漏教育, 发挥安全电力企业先进文化的作用。在安全施工要求宣传过程中要逐步扩展人员, 完善安全知识, 提供网络安全普及条件, 利用工作前的会议、员工工作手册、施工安全宣传栏、企业安全知识刊物、局域网等形式进行各式各样的宣传工作, 开展企业电力部分安全知识竞答, 安全文化周等活动, 有力的宣传电力安全文化, 推进安全管理能力, 培养员工安全意识, 真真切切的把安全工作做到深入员工日常生活。

(3) 电力检修和电力施工人员理论的重要性。电力企业的领导对电力施工安全工作和电力维修工作的重视对做好安全的电力施工有着很重的作用, 真是基于这个原因, 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对电力维修人员和电力施工人员进行理论的培养教育以及实践中安全常识的培训, 一个方面是对电力企业的领导阶层和主管安全的有关工作人员加强法律法规、行政政策、实践技巧的学习, 使得电力系统从领导层就意识到安全的各个部分应该注意的问题, 深入了解电力施工人员和电力维修人员的工作状况, 引起对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视;第二个方面是合理加大对于有关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 致使电力企业的有关领导切实关注“安全第一”的观念, 从思想和行动上对电力一线安全工作重视起来。

3 电力设施安全防护工作现状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最近几年, 经济快速的增长的推动下, 全国各个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 并且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城市的环境面貌发生了不可想象的变化, 随着这些发展, 电力设施的改造与之俱来, 城乡电力继续改造, 道路正在拓宽, 园林逐步绿化, 桥梁渐渐架设起来, 慢慢的市政施工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 电力系统的道路被抢占, 外力造成电力事故频频发生, 其结果惨不忍睹, 为此, 电力安全文明施工和电力设施安全防护刻不容缓。?施工外力破坏有着很多错综复杂的原因, 但是一个很重的原因就是施工方和部分施工人员保护电力意识淡薄。任何部门和人员在依法施工时如果危及电力安全作业, 都应当报经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举措后, 才可以进行施工。同时对电力事故的处理方式和对有关违规人员的处罚力度有着直接关系。

4 做好电力施工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有着很重大的责任, 它涉及多个部门, 一定要合理通力合作, 统一领导, 做好监督, 努力形成合力, 确保电力安全。在进行电力施工时, 注意有关知识, 规范操作, 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电力施工时坚决做好设施的安全防护, 为电力施工做好保障, 定期对电力设施以及机械设备做常规检修, 防患于未然, 让电力工作越来越成熟。

5 结束语

电力工作安全第一, 一切工作围绕安全进行, 做好两个“服从”, 即进度服从于安全, 施工服从于管理, 安全问题要足够重视, 预防工作要认真落实, 安全举措必须一丝不苟,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提高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 从理念和实际施工上都注意安全, 营造安全气氛, 做好管理工作,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分[J].建筑安全, 2009 (5)

上一篇:社区晚会主持稿范文下一篇:中国学位认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