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公文办理程序、注意事项

2024-05-19

秘书公文办理程序、注意事项(共6篇)

篇1:秘书公文办理程序、注意事项

文电是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通过文电指导工作是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的基本途径。因此,及时正确地处理好各类文电,是机关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处理机关日常文电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转发上级文电;二是根据上级指示和工作需要,起草下发本级文电。

(一)需要经常办理的文电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军队机关公文可分为许多类别。比如,按文件来源划分,可分为收文和发文;按行文方向划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按文件处理要求划分,可分为需办和参阅、急件和平件;按内容保密要求划分,可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普通文件。《军队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军队机关公文按照内容和作用分为以下13种:即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件、通告和布告、会议纪要。除上述公文种类外,在军队机关工作中使用的其他公文,不单独成类,但应参照公文处理的有关要求办理。我们平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有计划、安排、意见、总结、讲话和调查报告等。

(二)文电处理的一般程序

1、批办。包括收文、登记、拟办、批办、分送五个环节。这一步是办文的准备阶段。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批办”。批办,就是主管领导对收文的处理或就开展某项工作所做的批示。通常情况下,密码报自上而下,一般文件自下而上。批办的意见是否合理、准确,直接影响着办文质效。准确批办,既能加快文件的周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相反,批办意见不准确,必然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扯皮、转来转去,影响办事效率。作为机关干部,为了帮助领导对收文做出正确的批示,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文电的内容,积极主动地通过文字或口头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文件的重要内容要标注,以便领导把握和记忆。

2、承办。承办文电是指在接到上级文电后,为落实上级的指示,在首长做出批示后,根据首长的批示制发具体实施意见的过程。包括拟稿、会签、核稿、签批四个环节。承办拟稿是整个办文的中心环节。

3、制发。包括打印、盖印、登记、发文四个环节,这是办文的辅助性、技术性工作阶段。其中主要环节是打印和盖印。打印文稿的字体要规范统一。一般情况下,文稿的主标题用黑体二号字,副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单位姓名用楷体三号字,正文用仿宋体三号字,正文中的大标题用黑体,小标题用楷体;打印文稿要认真核对,不能错字、漏字,错段、漏段,要核对到每个标点符号。装订要符合标准要求,不能漏页、错页、倒页。印章要盖在单位的正中央,不能印斜印偏,不能模糊不清,要与打印文稿的单位名称相符。

4、反馈。文电下发后,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掌握文电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反馈,同时还要注意针对贯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领导提出纠偏的建议,确保下达的文电能够善始善终地得到贯彻落实。

上述四步是一个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办文全程,缺少哪一步,或哪一步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办文质量。

(三)处理文电应注意的问题

处理文电除了要严格按照上述程序办理外,还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办理要及时。文电大都有较强的时效性,要尽快办理,不能拖拖拉拉,更不能不请示、不报告、搁置不管。对时限特别急的文电,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完。二是表达要准确。大部分文电政策性强,拟制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不能粗枝大叶、含糊不清。三是文电要保密。公文多数具有内部特性,一般都规定传阅范围,该谁知道就让谁知道。呈办结束,及时存放或返还保密室。用军内网传输公文要采取加密措施,绝不能用地方网办理公文。来源:考试大-秘书资格考试

篇2:秘书公文办理程序、注意事项

(一)接待工作的种类

接待工作的种类很多,按对象分:有对上级领导机关的接待,有对地方领导和群众的接待,有对友邻单位和部属的接待;按规模分:有对团体的接待,有对工作组的接待,有对个人的接待;按准备时间分:有预有准备的接待,有临时准备的接待,有毫无准备的接待。

(二)、接待的一般程序

通常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实施阶段,三是收尾阶段。以接待上级领导机关工作组为例,一般应做好以下工作:

1、了解情况。当受领任务后,首先弄清对方的人数、职务、乘座车种(车次)、到达时间、活动意图、可能停留的时间及我方领导在接待方面的意图和要求,视情协调管理部门安排好食宿。

2、搞好迎接。事先在来人预定到达的车站、码头、机场等候,对带车来的、职务比较高、路线不熟悉的,建议在明显的路口、标志物或开阔地等候。客人安排就绪后,要及时向单位首长报告,双方领导接触时,要向对方介绍我方领导的身份。

3、安排活动。及时通知所到单位做好相应准备。对上级领导临时改变活动方式和工作安排的,处置要灵活,并及时报告领导。

4、组织送行。提前了解客人返程的时间、预订好车票(机票、船票),预先准备好车辆,通知我方领导送行。如到下一个单位活动,要及时通知客人所去单位按时迎接。

(三)、做好接待工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无论什么样的接待,都应坚持做到:热情、周到、朴实、勤俭。

一要思想端正。有的同志认为接待工作是管理部门的事,即使受领了任务,也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做,缺乏主动性,工作不细致、考虑不周密,工作标准不高。要认识到搞好接待不是简单的迎来送往,是工作作风的体现;还有的同志认为接待工作是服务性的工作、侍候人的工作,因此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认识不到接待的过程也是学习交流、促进工作、增进感情的过程。

二要热情周到。不管接待对象从哪里来、来干什么、职务大小、有无权势,都要一视同仁,笑脸相迎,欢颜相送,使人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去。绝不能分出三六九等,看人下菜。要做到“三细”:住宿安排要细心,陪同活动要细心,迎来送往要细心。

篇3:秘书如何处理公文之我见

1. 词汇的特殊性

公文中有很多专用名词, 这些专用名词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公文在表达层面上是呈现出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公文的词汇中有过多的日常用语便会失去其严肃性, 所以要求在公文的书写中使用书面语言。在一些句子中为了吸引注意要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相较而言, 成语比歇后语更加适合公文的语体色彩要求。

2. 句子的特殊性

公文中在具体描述事物或者特殊强调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长句以外, 一般都要用短句。而且也有专用的词语例如:“为此”“遵照”“特此”等等。因为公文本身的严肃性, 一般不特意使用修辞手法, 重内在美不求外在美。所以要减少语言的艺术化追求实用性。力求准确鲜明、精练顺达。

二、书写公文容易出现的错误

1. 格式问题

字体上常见的问题就是字体字号不规范, 黑体、宋体、楷体……很多时候并不统一;成文日期正常的写法应该是“二〇一四年一月一日”很多人把“〇”写成“0”;附件名称后是应该不加标点的但是很多公文后面还要加符号……

2. 态度消极, 文章质量不高

撰写公文时许多文秘随想随写, 太过随心所欲, 或者干脆在网上进行摘抄。导致公文容易出现条理不清、文不对题的现象, 由于文秘的不认真就容易造成详略不当、遗漏重要内容、层次混乱等现象, 这样写出来的公文不仅没有质量而且很容易耽误领导的讲话或者决策。

3. 观念陈腐, 公文没有活气

公文写作需要保持语言的庄重、简明的整体基调, 但是如果只是一板一眼并不能让员工更好的执行, 需要正确的把握语言中的度, 引用一些潮流词汇, 让公文更有活气。

三、处理好公文的建议

1. 确保质量, 书写高水平公文

书写高水平公文的前提就是不断加强学习, 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吸收各方面知识, 多学多看多思考、学习过程中就能充实自己并且超越自己, 有了新点子还能增长新知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一定要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系统的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把握单位的规律和特点, 主动涉猎历史、政治、经济、科技、管理、营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用知识武装自己, 以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增长经验这样就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文章书写主要要做到真、实、精、短、新。真就是客观真实, 书写分析问题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于矛盾和问题要大胆的揭露, 不唯上, 不违心, 只唯真, 只唯实。反映出真实的情况和问题, 不添油加醋, 不阿谀奉承, 改掉报喜不报忧的毛病。实是实事求是, 注重实效。制发公文、重在应用、传单和指导实践。所以说不写不靠谱的话要写真话实话;不写没用的话只写管用的话。运用手中掌握的真实材料和记录, 找准切入点把我规律, 找到并且要抓住可以牵制住全局的关键点, 做到思想、道理、经验都从事实中去总结, 这样的公文才有说服力才有制约。在公文中要提出领导所关注的点, 社会突出的矛盾, 群众集中的意见, 有可用的办法并且突出要落实的对策, 让公文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精是精益求精。首先要有精益求精的意识, 然后精益求精的起草、最后精益求精的修改, 这样才会让使写出来的每一份公文既切合实际又符合要求, 获得受众认可的同时也能得到领导的满意, 既有创新性、思想性, 又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要惜字如金、精雕细刻、句无剩字。这样才能写出精细的公文;短则是精炼简短, 突出重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公文才是好公文。从公文开始到结束都要在简练、简洁上下功夫, 起草文件时要仔细琢磨选准主题, 一针见血。修改公文时要善于舍弃, 不要犹豫不决;最后就是新。新就是思想新、材料新、语言新、见解新、让公文变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书写公文时要适当的剔除陈腐观点, 推陈出新, 让公文彰显生机和活力。

2. 规范程序, 完善公文处理

公文收发也属于秘书的职责。责任重大, 及时、准确地做好收发工作、确保及时接收和上报各类公文需要秘书具有高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办公室的公文运转的进出口, 负责的秘书要严格把好程序关。对纸质和电子文件的收发处理工作要严格的按程序处理。收到的公文经清点后必须登记。登记环节是不能缺少不可忽略的, 即使文件再多, 时间再紧, 任务再复杂也要登记之后再办理转出。办公室秘书的工作效率一些时候取决于领导的效率, 个别领导由于工作繁忙、出差、私事等原因, 会导致出现公文延办、漏办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文的运转效率并不会高。所以, 负责处理公文的秘书应担负起责任, 充分的认识到公文工作对整个单位的重要性, 以保持严谨务实、一心为公的态度,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单位的效率。抓好传阅环节同样十分重要, 在各个环节都要防止公文漏传误传。要规范程序, 就要在公文登记之后, 办公室拟办按照公文上面的意见分送给有关的领导请求批示;领导审阅之后进行批示, 需要很多部门一起处理的文件, 由秘书再转交给有关部门负责。公文的整个传阅过程中, 一般来说, 按领导的职务高低顺序传阅和审批, 没有紧急情况等特殊原因不能越位传阅。领导批阅后返回给办公室时, 秘书还应该仔细的核对公文的份数和页数, 如发现残缺要及时主动的和领导联系, 确保文件不丢失, 让每份公文在处理的过程中都有记录可查, 有行踪可追。对一些保密文件, 应当严格的按照文件规定的审阅范围和有关要求执行, 不让该看到的人看不到, 不让不该看的人看到。最后就要抓好归档环节, 防止公文残缺遗漏。经过登记、传阅、审批等一系列的过程后, 一份公文才算处理完毕, 可以备案归档。秘书的归档意识需贯穿在公文处理全过程中。秘书应及时将公文按照规定和顺序归档, 不仅需要注重收集重要文件, 还应对重大活动、会议、等反映单位重要工作的公文进行整理。

摘要:文秘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物及政务, 并为日后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帮助, 公文处理则是办公室日常工作和政务工作的基础。所以, 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秘书,公文,建议

参考文献

[1]赵屹起等.文档一体化流程, 政府办公自动化的瓶颈[J].档案与建设, 2011 (10) :4-6.

[2]白伟.在公文处理环节常见问题与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5) :98-100.

篇4:公文写作应注意创新

关键词:创新;价值;主题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99-01

创新,使文章赋予新意是写作的价值所在。公文写作创新是指撰稿人在对工作有新的认识和见解的基础上,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贯穿始终,突破传统约束,运用创新思维,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创作出具有特定作用、并具有时代气息和美感的公文作品。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质量、增加文章美感,增强公文的可读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进行创新。

一、提炼好观点,文章创新的核心

公文必须要有主旨,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好的观点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因此,文章的好坏必须从观点的提炼入手。整篇公文的主旨、小到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只言片语式的评议都新颖独到显然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主旨突出,观点明确”,是公文的首要要求。如总结、报告、请示、通报、专题工作会议纪要等都必须有明确观点,有时在一篇公文中还可能存在若干观点。为了提高公文的层次,体现公文的理论性、时代性,增强公文的说服力,公文完全可以袭用一些现成的观点,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条令、条例,上级领导对某项工作的基本提法、政策口径、指示精神,以及广为人知的至理名言等。然而,每一次发文或涉及或解决的公务问题出现的背景、时间、领域及牵涉到的对象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解决问题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才能保证解决问题有新突破。公文写作中要培养作者善于逆向、多向思维和善于谋划、乐于总结、密切联系实际的能力,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一般中找出特殊,提出新的、独到的见解,有效推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制作好标题,文章创新的突破口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文看题。”一个好的标题,往往有统领全文、提示主旨、引起强烈阅读兴趣的作用。公文标题以表意准确,形式多样为要求,力求从形式的创新实现表意准确的突破。公文标题有大标题和小标题之分。对于请示、通知、报告等公文来说,标题格式是固定的,一般多采用“关于+事由+文种”的标题形式,基本没有创新的空间,只要简明扼要说清楚是什么工作事项就行了。但对于简报、信息来说,标题就是简报、信息的整体面目,用大标题概括全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强调工作成效,可在大标题下使用副标题、突出所反映的内容这一方式上进行创新,提炼特点,突出新意,使之醒目、新颖、生动、有吸引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使用大小标题的标题形式普遍存在于总结、调查报告、综合简报等公文中。公文中每个小标题都是对本段文字或下段文字的提炼和概括,如:十七大报告中用“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作为小标题,直接指出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四个组成部分。

三、整理好素材,文章创新的基础

素材是文章鲜活的生命,在公文写作中,新鲜的事例和数据就成了公文的血肉,可以有效的增加公文的说服力。善于选择有代表性、新鲜的素材充实到公文当中,不仅可以使公文的主题或观点得到充分论证,避免公文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枯燥无味,而且可以达到以事显理,以理服人的效果,更鲜明地突出公文的主题或观点。如单位的基本情况材料、业务数据汇总,历年的工作计划、总结,领导讲话稿、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简报资料等等,这些真实的资料准确,可靠,完全可以直接加以引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可以全文照搬,而是需要适当地调整、修改、完善以适合目前的公文。有的单位在制发阶段性的经常性、例行性工作的公文時,年年套用现成的例文,甚至原文照搬,只把年月日改动改动就发下去了。有的改动不全,标题上的年月日改了,成文日期上的年月日也未作改动,甚至有的正文里的年月日还是往年的,闹出大笑话。再如先进典型工作的上报、下发等环节,是需要把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改写成不同的公文,不仅使用的文种不同,写作中的结构和表述都不相同。向上需要写出报告,详细说明先进典型的详细事迹,直接借鉴原材料即可,达到的是让上级了解的目的;向下需要写出通报或简报,侧重于先进典型的事迹经历、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号召大家向先进典型学习,让公文的受众知道“学习谁,学什么”,达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因此,在写作中都需要在原有的事迹材料中进行加工整理,对材料进行理性提炼和思维创新。

四、运用好语言,文章创新的灵魂

写作是语言的艺术,公文语言有别于其他书面语言,它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口语和一般书面语。公文语言具备准确、简明、平易、庄重的特征。公文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创新来体现的。要实现公文语言的创新,首先可以通过适当地运用一些文学语言,增加公文语言的生动性,使公文写得富有文采,推动工作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历史上曾有很多官员和文学家,虽然远离文学创作,却在公文中表现出文学才华,写过大量的优秀公文。如秦朝李斯所作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答司马谏议书》,韩愈的《论佛骨表》、徐光启的《甘薯疏序》等都是非凡的古代公文文书。其次可以运用没有雷同的公文,更没有语言完全一样的公文详实准确的事实数据增强公文语言的生动性,如:国家审计署今天公告称,2007年至2009年间,1.5亿元廉租房保障金被挪用,2132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租赁补贴或廉租住房,6个城市套取中央投资补助金6129万元。这类公文语言的使用就有效的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再次就是可以短句、排比句式及对仗手法的运用来增加公文的鲜活性、生动性和美感。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运用了大量简明扼要的短句,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字句虽短,但意义深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责任和决心。如,“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平安北京”等等。这类语言高度浓缩、意境广阔,给人一种精美之感。需要说明的是:公文的语言虽然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但必须坚持文字简练精辟,力求做到“要言不繁”、“惜字如金”,达到“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

篇5:秘书长谈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

1与机关干部谈公文写作

公文是机关处理公务、交流经验、实施领导、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机关公文写作,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深入研究,反复思考,探索规律,讲究方法,才是捷径。写好公文,必须突破惯性,换位思考,强化意识,跳出公文写公文,站在公文之外写公文,从而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公文写作不是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复杂的劳动,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公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公文难写,是说其政治性、宏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写起来难以把握。然而,只要有精神、有学识,有章法,完全可以写好。这里,笔者在撰写两篇谈谈机关公文写作事宜的基础上,又谈一些看法和感悟,姑妄称之为“公文写作事宜三谈”吧。敬请大家一阅。

采撷消得人憔悴

采撷,一曰摘取;二曰选录。采撷,是公文处理各阶段的基础工作,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写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党委政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瞬息万变,工作情况眼花缭乱,如果不及时了解、收集、掌握,不进行分析、判断、取舍,那么,不仅与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失之交臂,变成昨日黄花,也耽误了写作人员对素材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错失了机关领导同志决策的良机。采撷,太重要了!机关工作人员,要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像对多情红豆那样多多采撷,建立自己的“资料仓库”,为写好公文打下坚实基础。

采撷花朵。即思想的花朵、理念的花朵、精神的花朵。南朝刘勰说过:思接千载,精悟八极。思想,是生命常青之花朵。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找到制高点、切入点,善于突破一点带动全局。理念,是生命智慧之花朵。善于开掘潜能,拥有新理念,是有才能智慧的人,也将是成功的人。精神,是生命财富之花朵。弘扬精神,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敢破敢立,奋发有为,就能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采撷花朵,妙手著文章,化腐朽为神奇!要采撷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占有显著地位,最终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影响不仅仅限于中国,而是形成了一个中国为核心、辐射周边国家的“东南亚文化圈”。诸子百家,为我们留下了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内涵、深厚的底蕴。仅仅“四书五经”,不知有多少内容需要千秋万代汲取、借鉴、延续!要采撷专家学者。针对现实问题,就专家、学者发表的意见,提出的新见解新设想,机关写作人员要及时采编,供领导机关和领导集团决策时参考。有时,还可以邀请专家或专业人员座谈,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并吸纳其中肯意见或建议;也可以组织学者发表专题论文,阐明问题,陈述利弊,提出开创性建议。由于专家学者的专长性,对这些思想,写稿的同志一定多多收集。要采撷权威人士。权威人士是指党政系统直接负责或从事某项工作的管理人员,其思想观点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指导性,因而成就了权威性。写作人员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精心筛选,精细加工,准确收集,从纷纭复杂的内容中理出清晰脉络。还要有计划深入权威人士中调研,对决策集团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咨询,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这样,为写好公文,做好了铺垫,效果也更好 采撷绿叶。即例证的绿叶、事实的绿叶、情况的绿叶。红花还要绿叶配。绿叶是花朵的基础。没有叶子的花,一定枯萎。凡事情,都在基础上出问题。没有坚实基础,所有作用力都是白搭。在采撷过程中,一定要采撷具体、翔实、丰厚的事实、例证、工作情况,以便为起草好公文打牢基础。要采撷预测性情况,把事物的酝酿、筹备、萌生阶段所产生的,包括党政管理活动的规划、方案、决策、法规、措施,都统统收入囊中。比如,在制订某个工作计划时,一定要把思路、要点、数据、意见、办法以及实际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要一一摘录。要采撷动态性情况,各级机关和领导要运筹帷幄、统揽全局,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动态性情况的基础上。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文秘人员要对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进展、成效和问题,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掌握,为机关和领导推动、指导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其关键是要有思想敏锐、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实用性素材,发掘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采撷反馈性情况,包括决策进入实施阶段后的反映、影响、效果、变化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的反馈情况。所谓反馈,就是组织系统把决策、指令、计划、措施等,作为“输出指令”,由机关输送出去,而后又把其作用结果,作为“回输信息”返送回来,对领导同志的判断和指导产生影响,发挥预案的有效作用。要采撷趋向性情况,即代表着某种事物发展方向,预示着事物变化规律的新事物。这种事物发生时间不长,还形不成规模,但具有明显的趋向性,有可能发展成为事物的趋势缩影,或者说是未来事物向人们发出的信号。这种趋向性,各级领导同志非常看中,文秘人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对趋向性进行辩证分析,透过现象,揭示问题。一旦发现,立即收集、整理,反馈,供指导工作使用。

采撷枝干。即基层的枝干、群众的枝干、一线的枝干。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本质、党的职责所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意似水,人民是天;民情如风,百姓为大。记得伟人毛泽东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生机勃勃的事业,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离开了群众,开什么会,写什么公文,写得再好有何用。相对于花朵、绿叶而言,基层的创造、群众的工作、一线的事情,是真正的枝干。最美的主角是群众,最好的风景在一线,最大的舞台在基层。在长期执政实践中,解答新课题,应对新挑战,谱写新篇章,关键在于到群众中去,贯彻群众路线,相信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共同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实际生活是百科全书,内容最丰富、最准确、最生动。在起草公文中,只有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得不到的养分。推出的公文,制定的政策,才真正管用。公文写作人员,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群众参与政策措施的前期讨论,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要一切依靠群众,主动倾听群众呼声,邀请群众评判工作,从群众意见中反思工作,汲取群众智慧,把群众满意作为写作公文的第一标准来对待。要体现造福群众,群众认干不认说。改善民生,没有最高,只有更好。在写作公文中,如果把群众提出的问题、反映的难题,体现出来,列出清单,排出计划,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群众高兴的劲头,就会溢于言表。基层蕴藏着最鲜活的资源。一旦到了基层,丰富的素材、思想的火花、动人的故事,就挖不尽,写不完。只有游泳至“深水区”,才能抓到“大活鱼”。走出高楼大厦,到普通民众中间去,挖掘现实素材,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内涵,书写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采撷果实。即科学的果实、理论的果实、工作的果实。机关和领导同志的工作,主要抓大政方针,抓重大决策,抓关键问题。那么,机关公文写作人员,采撷果实,要有高远的理论性,围绕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新问题、实际问题,透过现象看实质,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把握特征,站在战略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领导的高度,密切关注重大方针政策执行情况、重大活动运行情况、重大社会动态反映情况,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第一次“飞跃”。要有深刻的政治性,党委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贯彻、执行政策,对工作实施领导。政策性也是政治性的体现,文秘人员在汲取材料过程中,务必注重政治性,掌握各个方面的情况,以供领导参阅。因为,无论多么高明、多么深入的领导,都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处处身临其境。要有广泛的综合性,写作人员工作必须把收集到的各方面情况经过严格的筛选、鉴别,加工整理成量大、面宽、度深、精炼的材料,留存下来,以备后用。这些材料同时具有两大条件:其一,具有一定高度、深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二,既反映问题、又分析原因,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和建议,可以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要有良好的服务性。公文的出发点之一,是让受众者和下级怎么干,同时也是发挥“领导就是服务”的功能,着重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兴旺发达保驾护航,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这就要求文秘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开放意识、群众意识,把触角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再搞好优质服务,获得一手材料。写作公文的大厦,需要众多材料做砖瓦、做椽檩、做栋梁。开启民智,兜售理念,既要思想的呈现,也要事实的支撑;既要情绪的呈现,更要理性的结论,必须一刻不停、一丝不苟、一点不松采撷、采撷呵.经营正道是沧桑

经营的概念是很宽泛的,既指计划、组织、筹划和管理,又指为一定目的而设法使机构或组织运转。经营最先应用于工商企业。经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日渐扩大化趋势,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写作的经营,是写作者对整个公文的规划、部署和活动。“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面对每一项文稿任务,都拥有经营的理念,抱着“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竭尽全力,力求完美,做得更精确、更利索、更有水平。只有冥冥之志,才有昭昭之名;只有惛惛之事,才有赫赫之功。2长尾理论。美国市场学家克斯·安德森提出了“长尾”的概念,提出人们主要需求的流行市场称为“头部”,而有些需求是小量零散的,这部分需求所形成的市场就是“尾巴”。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新理论,描述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小数乘以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等于一个大数,许许多多小市场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市场。这便是目前流行的“长尾理论”。长尾理论对于各项工作,有许多启示、启发和启迪。其最大的启示便是:每次一点点的积累放大,最终要带来一场翻天地覆的变化。长尾理论,运用于文稿起草中,就是机关写作人员,要把简单的事情、琐细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好,努力实现以下转变:一曰由注重宏观向注重微观转变。所谓宏观,就是大政方针、全局问题、重大战略。所谓微观,就是各项工作、各项政策、各个活动的细微末节和细小变化,知晓小事情,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宏观也好,微观也好,公文写作人员都必须了解掌握。尤其对微观情况,把握更要多多益善。二曰由注重综合向注重单一转变。综合是指全部工作的事实和情况,单一工作就是一项具体工作的具体情况。综合工作是由单一工作组成的。把单一的工作往一块捏撮,原先的材料就由单一变群体,由零碎变系统,由分散变完整。三曰由注重普遍向注重特殊转变。就是由收集了解和掌握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转向有问题、有分析、有见解的特殊工作上来,写出开拓性意见建议的公文。四曰由注重繁杂向注重精细转变。为了把内容和形式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起草文稿过程中,不单单追求写出的内容宽、大、多,更要按照“繁而繁繁而简,简中俱是精华点”的要求,把思想写深,把重点写透,把内容写精,把形式写活,把文字写短,把语言写美。长尾理论,公文写作的妙趣所在、精髓所在、活力所在 蓝海战略。营销学认为,现有的市场由两种海洋组成,即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未知的市场空间。所谓蓝海战略,就是企业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在为买方与自身创造价值上,并由此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开创属于自己的蓝海。联想到公文写作,蓝海战略启示我们:必须打造创新、创造、创意的理念,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不单单写好自己熟悉的工作,更敢于向不熟悉的工作挑战。人都有惰性,对自己熟悉领域的事情,往往很感兴趣;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文秘人员大多喜欢撰写自己掌握的内容,不愿写那些不了解的东西。仔细想想,可以理解,但不能提倡。因为,这是一种懒惰,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怯懦,是一种放纵。文稿起草人员,要抓“盲点”,针对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特点,善于从街头巷尾、网络世界、草根一族里,倾听一些领导和机关听不到的声音,小处入手,大处着眼,阐幽发微,想领导之所未想,知领导之所未知,努力让领导预立于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抓“热点”,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了解群众呼声,汲取群众营养,把握热点热议的问题,闻一知二,由此及彼,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向领导提供一些亟待了解的热点难点情况;抓“重点”,把提供文稿的着力点,始终放在党委政府工作重点上,及时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提供高质量的文稿,努力做到参谋到点子上、服务到决策上。抓“难点”,针对工作中已经出现或即将发生的难题,要收集情况,掌握动态,了然措施,写出建议,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难题出谋划策。抓“特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增强敏感力,勤于思考判断,抓住本地部门的亮点,突出个性化特色,在公文中把特点写出来、写新颖、写生动。

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集聚效应相对于文稿来说,就是集聚到关键人物、关键工作、关键事情上。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决策源”、“风向标”、“大本营”,折射大世界,反映大环境,体现大变化,有利于把握着力点、寻求突破点、破解关键点。哪里有工作集中,哪里有事情集结,哪里有群众集聚,哪里的决策就最精彩。文稿起草人员,要认真琢磨党委和主要领导关注的工作、关心的问题、提出的思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集聚效应对公文写作人员的启示:我认为,集聚在八个关键词:多看书、多抄写、多背记、多思考、多总结、多改稿、多熬夜、多创造。多看书,要静下心学,学深学透,经常串一串,带着“问号”看,到书中寻求答案,拉直“问号”。多抄写,长期抄、长期写,就能抄出灵感,抄到别人“找不到取处”的程度。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长期积累,随意得之。多背记,多背,大脑聪灵,本文由老秘网推荐,知识丰富,用起来自如,表述起来生动,同时,随发现,随记录,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大有裨益。多思考,同等条件,同一时间,同一篇文章,每个人收效大不相同。为什么?除了智商因素外,就是“思”的程度。思越多越深,就越有收获。多总结。要总结前人经验,善于逆向思维,善于向纵深思考,善于发散性思考,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多改稿,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好了至少改五遍”,自己改,别人改,在改中否定自己,在改中提高质量。多熬夜,熬夜是根本,品尝熬的艰辛,领略熬的喜悦,熬上三年五年,才能写出好稿子。多创造。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创造。瞄树梢不如瞄星星打得高。公文写作,无论思想、内容、形式,创新创造是正途!

五音和而雅乐生,五彩和而画卷就。世上不存在真正的不朽。换言之,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机关工作人员,写好公文,要根据需要,围绕中心,注重变化,遵循规律,精雕细凿。在知识时代,无论机关工作人员能力大小,必须先过潜水艇式的生活,耐得寂寞,潜心苦练,勇于实践,走火入魔,那么,写好公文,就不再是难事。化茧成蝶、凤凰涅槃,只是时间问题。世上事情很少有做不成的,之所以没有成,不是条件不够,而是行动不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机关写作人员的伟大担当!最为关键的是“用桶提水”,还是“建造管道”。人人不可能都是天才。日日学,不怕万卷书;天天写,何惧公文难。用不一样的理念,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公文王国”!

3谈改变 记得2008年美国大选时,非洲裔民主党人、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凭借“改变(CHANGE)” 一词,四处演说,赢得了美国民众的信任和支持,顺利登上美国总统宝座。这是改变的威力。当今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如何,世界在前行,事物在发展,人类要进步,改变是肯定的。改变的关键是,必须面对是什么、为了啥、到何方、如何做。这是社会、国家、团队、个人,都必须思考的大命题。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改变的人。

改变,社会的强音

历史的马头琴,铮铮然飘出一串跳动的音符,凝聚成一股细流,涓涓淌过我们的双眸。“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面对一江春水,三闾大夫屈原回望身后满是浑浊的世界,仰天长叹,坚守一片净土,让这绝唱在千古历史中得到共鸣。这流水,淌过了多少朝代,见证了多少往事,让历史在一切往事中演绎演出一个硬道理:世界前行一步,都是改变推进一步。

改变,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都处在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中,静止不变、僵死不动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同样是千变万化的。在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转入阶级社会以后,又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在已有一些国家发展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向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在某一历史条件下发展到某种状态是必然的。从内容来讲,历史必然性其实就是人之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表现,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全体成员精神素质作用于社会基础条件而外化为实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意志和实践等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决定人之意志和实践的因素大体有三个:社会物质条件、社会结构条件和国际环境。

当社会向前发展的时候,每个人都该通过判断而向前走去。一般而言,社会上有三种人:一是引领时代的人,这是少数精英人士;二是紧跟时代的人,这是大多数民众;三是拉时代倒车的人,这同样是少数分子。每个人都应该找出自己的活法,都有一个目标,有更多的声音,更多的生活方式。长者说,少年多轻狂。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前进、在适应、在改变。这也正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改变,正是社会变化的必然要求。

世界的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就像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一样。不管是捧读着《易经》,还是传诵着《道德经》,不管是唱着“春天的故事”,还是吟着“老鼠爱大米”,我们都走进了日新月异、万千气象的新时代。新时代海一般的机会、精彩、创造,向人们挥舞着手臂。在社会前进的铿锵步伐中,切换模式、改变规则,以己之变应万事之变,乃是必然的。

没有改变,世界就没有发展。每个人都是因改变而形成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切记,世界不会为一个人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个人。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进而取得成功。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唯有改变,方可以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绚丽辉煌的彩虹;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力,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无论承认与否,面对当今社会新的潮流涌来,时尚、流行的玩意儿一股脑地倾泻下来,怎么办?只能义无反顾往前冲。金庸武侠名著《笑傲江湖》里主人公令狐冲说过:这个世界都在改变,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改变自己。于是,令狐冲自己也实现了从“雄霸江湖”到“笑傲江湖”的改变。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品德更高尚;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情操更趋美”;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成就更出色。

我们栖居在一片天空下,也许是青城墙下散落的明黄的向日葵,既然不能选择故土,就只能让自己在微弱的阳光下燃出一片灿烂;也许是遗失在山谷里的花籽,既然不能长在肥沃的花圃,就只能让自己在寂寞中绽放一片野百合的春天;也许„„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与社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既要与他人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打交道,既要维护社会的秩序性,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性,是逃不脱的改变,人生的主题

伴随着《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畅销,“奶酪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看过的人都知道书中反映的道理是:世界在变化,每个人也是在不断变化。

就一个人来说,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处在不断变化中,自然的变化,年岁的增长,由稚气天真的童年到风华正茂的少年,再由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年富力强的中年,最后进到老态龙钟的晚年,直至生命的结束。

人的变化,不仅有从婴儿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这种肉眼看得见的变化,而且还有人们的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在体内时刻都在发生的变化。人体科学表明,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旧细胞在死亡,新细胞在产生。这是人的生理的改变。同样是自然的改变。

人还有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有位哲学家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由于思想积极,努力进取,从普通人一跃成为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有的人则由于放松思想改造,从昔日的英雄变为今日的囚犯;还有的人从失足、堕落走向新生,重新做人。这种改变,是最具神彩神韵的。因为,这是打破寻常、破旧立新的创造,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是奇思妙想、智慧能量的释放„„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寻求的“奶酪”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如何面对已经拥有的而且随时可能失去的奶酪。变化始终存在,不管是好是坏,必须接受变化。当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不管怎样选择,都应是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都在顺应着潮流变化。一切的改变都是可以马上办到的。

人们对于“改变”这个问题所保持的态度,经常是“应当”而不是“必须”,就算是必须,也经常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要想马上改变,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心里保持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不能不快点去做。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生活,每天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却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些什么,即便想明白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个目标,鼓足了劲想要去改变了,却被那些所谓的义务、责任所牵绊,害怕改变后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东西,于是我们开始退缩,不敢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

人,如果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就应该去努力改变。这是一个健康思想上的人的基本思路。也许会失败,但是努力了,也就没有后悔了,即便失去了什么,我们也可以再努力找回来。失败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段精彩的回忆。如果成功了,那将拥有精彩的,不一样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让自己愿意主动去改变呢?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情绪达到关节点,让自己觉得不马上改变就会此路不通。改变要能成功,不是知道得改变便算了事,而是得打从心里知道自己必须改变才行。如果你多次曾试图改变而未见成功,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令你改变的痛苦还未达到令你无法忍受的程度,而唯有当你达到那样的痛苦节点时,这时改变的杠杆才会出现。

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高度决定视野,站在更高的云梯上看风景,勇于面对挑战,把自己认为是造物主,积极挖掘潜能,调整应变力,绘出自己的蓝图,活出自己的生活版本。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做出改变,而且,改变必须从今天开始,马上开始,从自己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开始。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就创造成不完美的。在社会上生活的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一生,这是社会的使命,也是人的使命。点滴成江河,行远必自迩。在社会大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要背负责任,慢慢积淀。改变,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彰显自我,如今个性也是潮流,社会的潮流。这种特点,无疑是最“潮” 的潮流。改变,心相的元素

心,指心思、心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故将思想、情感一切思维活动均称之为“心”,是内在的。相,指质、实质,是外在的。古代书法理论家将作书前的想像、构思,喻之为“心”。称形诸于实的书法作品(即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称之“相”。

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相,可识其心。”这段话的大意是:内心的东西,必定在“外” 部中得到反映,观赏你创作的书法作品(相),就可以了解你的思想情感。故有“心相”之说。

古人,都是强调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不管做什么事,一切都从正心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虽然,每个人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沧桑看到熠熠生辉的星光。不要说生活怎样对待你,而是应该问一问怎样对待生活。毕竟,积极心态最重要。

当今社会有种怪现象:财富与日俱增,但满意度却逐渐降低;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联系得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知己越来越少;房子越换越大,里边的人越来越少;豪华的房子越来越多,破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楼房越来越高,但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窄;渴望了解外星人,却不想了解身边的人;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但是享受的乐趣越来越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各种问题困扰。要除却这些心理隐疾并不难,只要凡事看开看淡,达观一些,大度一些,拥有积极心态,就能让烦恼烟消云散,幸福、快乐时刻相伴。

改变心相,首先是正心。我们从小到大,做的每一件事情,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识心”。换句话说:物质的拥有与支配,只不过是想满足我们自己的心。只要是人,每天都与自己的“心的感觉”打交道。钱财多与少,是“感觉”;物质得与失,是“感觉”;事业成与败,还是“感觉”。不是钱财、物质在手里才叫“有”。拥有的东西,“心”认可“有”才算“有”;别人的东西和钱财拿在手里,“心”里不认可,还是“无”。“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化解很多生命的遗憾。心正了,多了安闲,多了淡定,多了坚强。

改变心相,需要改变看法。什么叫看法?就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换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一个人的世界观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建立起来的,一般很难改变。但假如一个人遇见重大的环境转变,或重大的挫折,就容易改变性格。想改变性格的你有勇气去面对这改变的前面的汹涌的压力吗?有与无、得与失、多与少、成与败„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改变必须要勇气。不管什么时候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带着积极、感恩、开拓的心态,点燃激情,释放能量,那么疲劳感会大大减轻,工作才会变得甘之如饴,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改变心相,思想最关键。一个人的样子,就是整天所想的那个样子。大脑是个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是心念的囚徒。我们的头脑中有太多的思想垃圾,太多的观念枷锁,无时无刻不在束缚着我们前行。不断变换脑筋、洗洗脑子,来一个观念革命,在变化中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心念转动人生。当对生活失去希望时,抬头看一看蓝天白云,看一看阳光四射。把心相放大一百万倍,换个角度看世界,积极思考社会的角角落落,用无线的创意突破困境,在嬉笑间挥去窒息感,体验生命多样的风景。

改变心相,降低期望。快乐与否与钱并没有关系。没房没车,一样可以让自己生活得很快乐。保持自己的快乐,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如此,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结果也就会大大不同。人的成功或失败,幸福或坎坷,快乐或悲伤,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心态造成的,因为我们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态;无法调整环境,可以调整态度。这样,就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一些无法实现的期望便无影无踪.5改变,习惯的必然

休谟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其实人活一世,很大程度上是靠习惯活着。很多时候对很多事物,我们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费尽心机思考、绞尽脑筋斟酌,只是凭习惯就可以做出满意的选择。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三个人完成同样一件事,其结果却因为每个人工作习惯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很大的结果。这种事例,在我们身边不胜枚举。心理咨询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使人成功,坏习惯让人颓废。好习惯让我们减少了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而坏习惯使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然而,面对生活中的坏习惯,习惯固守常态的力量对我们的控制大过了追求改变的力量。

习惯决定命运,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坏习惯。所以我们才要自我控制来培养好习惯,而且这样的培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弥缝决定发起这样一个活动。

为什么需要培养好习惯,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时,往往忽略了良好的习惯才是步向成功的钥匙。好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极具稳定性。心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行为发生,决定生活起居。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这么说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的一生发生重大变化。满身恶习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惟有有好习惯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仔细看看,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了过去的自己,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如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所以,非常有必要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习惯。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然后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拥有了成功的习惯,就拥有了享受终生的财富。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生的时候即投入行动。改变要趁早,不能只是在嘴上说说,迟迟不行动,到头来,白白浪费了一生,无所成就。

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研究表明,培养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可以在一起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想想当培养这一个好习惯时,同时还有其他更多的人也再一样努力坚持,一定更有信心。

一旦成功改掉第一个坏习惯,以后改掉坏习惯就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事实上,随着一个个坏习惯被好习惯逐个取代,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善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开始养成“改掉坏习惯”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我们便会像一列运动着无法停止脚步的火车那样,推动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个好习惯,无论其大小,只要坚持培养下来,都是件非常好的、有益的事情。比如,每天把任务按重要程度把工作完成好,每天早起十分钟,每天准时七点起床,每天准时十二点睡觉,每天多阅读一小时,每天背二十个单词,每天跑步一千米,每天按时三餐„„

人们习惯在习惯的轨道上滑行,习惯在习惯的人事中穿梭。人的每一次自觉或不自觉行动,都会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习惯改变了,世界就会改变,命运跟着就会改变。这应该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定理啊

改变,风格的臻善

财富会散去,名誉会过时。唯一伴人一生的,是一个人的风格。具有高尚风格的人与汹涌澎湃的海洋一样,都在为自己开辟一条道路。与习惯相比,风格更为硬朗。习惯是培养的,风格是塑造的,更难!在具备一定的改变潜力的情况下,风格才会改变。风格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寻求改变内力驱动下,通过环境或者经历塑造。

换句话说,风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和时间,是风格的雕塑师。这还可以分为自然经历、心理治疗经历、宗教体验等方面。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生活经历与超常体验。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经历。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有一少部分人,就是在极度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下,改变了人格、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人生观。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的自然体验。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风格,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人的风格的变化,就是一个经历和时间的函数。心理治疗经历和宗教体验,只是人的性格改变的小插曲,是性格改变的催化剂。在理论上,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能够促进人的风格的改变。但是,无论心理治疗还是宗教体验,都不是人的性格能否改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人本身的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

改变风格,就是一种心情。生活,总会遇到喜怒哀乐,无论物质上有多富有,没有好心情,也无法开心。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微笑,高兴时,用微笑保持清醒的头脑;悲伤时,用微笑洗去伤痛;失意时,用微笑打打气;气愤时,用微笑平复心情。微笑是心灵的清洁工,能拂去浮躁,扫清烦恼,过滤心情,存放快乐。与人相处,最讲究谦与让、和与善,提倡一笑泯恩仇。微笑,便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表达善意的最佳办法。在文明社会里,繁忙的生活,利益的算计,让我们失去了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让心情更舒畅,让心胸更宽广,让生活更美好,让生命更阳光。

风格的改变,也是不断否定的过程。这是重要的标志。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的认知,而不是自轻自贱。否定是思考的结果,只要时时地反省和面对自己,就会时时否定。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在真理面前,没有谁有资格自负。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最坚持的东西。可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其实人们的认识本就浅薄,再加上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如何能够不改变?必须不断在改变自己的认识,否定自己坚持的东西。

宽容,更是风格改变的境界,同样是风格改变中至关中的部分。宽容是一种成熟。幼稚的心从来不会宽容,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疾恶如仇,而且屡犯不可“宽容”的错误,追求完美,却并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宽容是一种开放。开放似一条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历史长河,开了闭塞胸怀,绿了暗灰人生,铸就一席辉煌。宽容是一种厚重。宽容不是容忍,因为容忍仍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这种并不明智的情绪其实是暗暗跟自己过不去。生活的阅历、生命的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宽容不但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其实,这“不宽容”也是值得宽容的,因为他们的幼稚。

改变风格的标志,就是对“简单”的认识和理解。不再把简单看作简单,或者说,不再轻视简单。真理就是简单的,而这简单的真理就是在平常的朴素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从简单处寻找和发现真理,你就得到了最深刻的真理。无知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什么都不瞧在眼里。无知的人以及少年最常说的话就是:我懂、我知道、这太简单了,如此等等。在一个有思想和有探求精神的人那里,没有什么是简单的,尽管他们能够举重若轻。

行动,是风格改变的终极选择。一个苹果的落地,科学家能够思考到天体运行的规律;一粒简单的沙子,哲学家可以通过它发现一个新的世界。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知而在行。行动有很多内涵。看准了,就埋头干下去,勤奋劳作、耕耘不止,不舍昼夜,奋斗不息;懂得舍得之道,丢掉眼前,服从长远,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审时度势、以柔克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往前冲,不回头,敢想敢干,敢冒风险,不急不躁、迂回前进等等。当然,该转弯的要转弯,该柔软的要柔软,该坚韧的要坚韧。这些,都是具体行动的体现,也是风格改变的内容。

植物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对于人来说,更为复杂,也许习惯还可以相同,而风格则是区别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分水岭。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6 改变,智慧的力量

事物的变化是变化万千的。只要懂得生存之道,就明白什么是改变,什么时候改变、怎么改变。这就是智慧。智慧者,一定是头脑清醒,统筹全局,沉着应对,不为外物所动,随着变化而变化,练就“化水为风、凝气为露”的本领。

人,是一个活生生的处于变化的实体单元。在“快鱼吃慢鱼”代替“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法则下,创新是一种智慧。何为创新,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是很简单的事情,创新存在于人的日常言行里。每个人如果都知道动脑子、都知道来创新,是一笔财富。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风格,注重思考、开发一些问题,对一些工作善于发现和捕捉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深入一步,纵横思维,开辟放射性思维通道,催动想象的飞火轮,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增长新才干、积累新经验、创造新价值。创新是改变的核心,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对那些空话大志人的箴言。世上想做大事的人比比皆是,但把小事做好的人却非常少。应该说,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其实,对一个人来说,最难以完成的事和最容易完成的事一般是同一个事,就是最简单的事。有些人做事重大略小,因而一事无成。古人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真正的成事之道:不急于做大事,而在于做小事。一旦不停地做能够完成的很多很多小事,那么那些大事也会变得微乎其微。先做小事,而后成就大事。重复简单的事,就会渐渐步入佳境。这是改变,也是成功定律。

糊涂,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世上有些事情必须是非确凿,泾渭分明,而有些事情却需装点糊涂。糊涂学说:“糊涂!方为大悟!”唯有懂得糊涂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糊涂不是昏庸,而是为人处世豁达大度,拿得起,放得下。生活中,真正的聪明人都是懂得糊涂的。装糊涂即大彻大悟型,这种类型的人就是有话不说,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彼知己,前知五百后知八百,事事预料如神,可他就是宁可烂在肚里也不说,因为多说必有害无益。所以,明白人只好沉默、装傻。所以,要想成就大事业,有时候装糊涂是更为聪明的一种表现,才能为人生锦上添花。俗语说:“大智若愚。”

人性的孽根性在于不知足。有个成语“欲壑难填”:现在一些人,吃了地上吃天上,几乎活的东西都想品尝一下。还有一些人,贪了百万想千万,到了嗜钱如命的地步。还有一些人,对自己也没有认识,没有多大才能和水平,也没为老百姓干多少政绩,一心直想往上,经常挑肥拣瘦,还觉得社会对不起他。这都是不满足。当然,满足,有很多理解:往大里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应该满足;往小里说,个人的修养和提高,也不应当满足。就是说,正确认识自己,合理把握度和分寸。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只能干好力所能及的事。人的欲望无法满足,凡事要适可而止,知道改变。

现如今,我们好像到了信任危机的时代。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不信任的情况,而且,一系列食品安全等公共事件,使政府公信力遭到社会质疑。也难怪,当人们一日三餐,吃的喝的都不知、不敢相信是什么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有多少信任呢?人们还有多少幸福指数?现在,邻里之间一般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亲朋之间、夫妻之间也因为不信任导致反目为仇的比比皆是。世上,人与人相遇、相识、相知,无论是血脉的还是非血脉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缘分。如果连最起码的信任都失去了,社会与生活,还有什么美好可言。重构信任文化,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亲情、少一点私利,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猜疑。这是改变的智慧。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康有为说:人为一己私欲所系缚,被外物颠倒役使,成天患得患失。幸福不是别人的感觉,而是自己的内心体验。幸福不在钱多少、官有多大,也不再住得房子有多大、开得车子有多好。其实,幸福并不昂贵,也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在平常生活的点滴中。只要行得端,走得正,没有害人之心,不做亏心之事,把朋友当亲人,把对手当战友,携手并肩前进,就会活得踏实、坦荡。人,要学会用拥有的东西换取更重要的东西。换个思路,一切便截然不同。

成与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取决于改变的能力与适当与否。改变是痛苦的,不改变将是更大的痛苦。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改变如水,行胜于言,流淌在日常言行里,以“我能行,我能做到”的信条,从今天开始,从点滴开始,一步一步走下去,一点一滴做下去,一丝不怠干下去,默默留意,徐徐行动,久久见功。果如此,一定是“海岛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7让成长成才成功随时代飞

伴随着2011年钟声的敲响,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宣告终结,走入第二个年代。在过去的10年里,世界在发展,中国更是昂首阔步,奋力前行,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2011年,是建党90周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奠基之年,后金融危机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之年。几乎每个人都是梦想家,都患着在成长中成才、在成才中成功的“通病”;几乎每个人都是幻想者,都想着从一般人雕琢为优秀人、从优秀人打造成卓越人的“嬗变”。这是积极的心态,这是发展的动力,这是社会的需求。一个正常、创造、和谐的社会,就是要为无力者给力,让有力者前行。新征程、新起点、新挑战、新希望。面对匆匆而至的新一年、新时代,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公务人员,无论企业老总,还是一般职工,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应在翻检收获、积累、改变、作为的同时,更需理思路、定好位、做规划、找方法,整顿好自己,打理好事业,为个人奋斗,为工作拼搏,为群众服务,为祖国奉献,与更多喜欢的人、做更多喜欢的事、让更多的人喜欢,让成长成才成功随时代飞。

练就惊世骇俗的硬功。21世纪的特征:快速、多变、分化;21世纪的对策:学习、改变、创新。一个成功的人,要顺应快速多变的信息时代,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尤其练好内功、外功和轻功。这样,才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一样,演得美轮美奂,演得荡气回肠,演得精妙绝伦。内功,是做人做事之根本,是立人立业的本领;外功,是适应外部环境,迎接各种挑战的本领;轻功,是为人处世的技巧、协调各种关系的本领。为此,需要全力打造好“六功”。一是为学功。学习是徜徉21世纪的通行证,是步入优秀卓越的捷径,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千变万化,千万气象,千姿百态,尤其如此。学习是发展的动力、前进的阶梯、能力的源泉。学习出觉悟、出境界、出品德、出思路、出气质、出精神、出能力。要形成习惯,让读书学习与我们穿衣吃饭一样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与工作交友一样成为一种习惯,每一天不读几页书,就觉得虚度光阴,诚惶诚恐。要制定计划,规定自己一年读多少书,写多少文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博闻强记,把主要故事情节、名言警句要背下来。有的人为什么出口成章,就是在于平常积累,在于读书心无旁鹜,进入了境界和角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做好笔记,动口、动手、动心、动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出现是其主要标志。正是互联网,世界变小了、变新了、变近了、变杂了,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地球村”,真正体会到了“世界是平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尤要向互联网学习,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浩瀚无边的互联网中,撷取知识之精华,努力成为饱览群书、知识渊博的人,为干事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知识根基。二是创意功。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要培育积极思维的习惯。思维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都需要养成多维思维、立体思维、创意思维的习惯。思维,使我们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思维,使我们能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发现机遇,如何寻求出路;思维,还会帮助我们科学决策,减少行动的盲目性。要拥有积极的思想心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成大事者必须养成的习惯是:宁肯在思考上费尽力气,也不能不加思考地随意行动。要不断改变旧的思维习惯。树立创新的思维方式,激活自己的大脑,让“金点子”不断在脑中激荡,“让思维飞”。要不断给大脑升级。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就在人的帽子底下--人的头脑。社会急剧变化,发展日新月异,时代潮流骤变,我们必须给大脑不断扩容、升级。要学会发散性、放射性、立体性、集成性思维,变通为用,通达机变,让思维扎粗壮之根、开绚丽之花、结丰硕之果。三是推介功。推介力是个人的自我展示能力,是个人实力、活力、魅力、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社会、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人生是一个舞台。许多职业如从政、当公务员、当老板或当教师、服务员之类的职业,都要训练如何表情、如何微笑、如何走路、甚至如何敬酒之类的动作。比如,口头的表达力,有“一言九鼎”、“一言兴邦”之说;才艺的表达力,有“技压群芳”之誉。人与人之间,彼此真正深入了解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是凭印象看人,就像“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样。所以,要撞击成功的大门,推介功尤为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推介自己、展示自己、经营自己、发酵自己。四是整合功。整合力是将周边各种潜在资源或有生力量组织起来,为我所用的能力。在全球化时代,潜在的资源如信息、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如牛毛。关键看能否将这些无限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集束、集结、集成、集聚、集中。所以,成就一生的事业,整合力能发挥神奇的作用。整合会通,以犀利的眼光,牵来多元知识对撞,积小以明大,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探本以穷末;整合聪慧,冲破厚重壁障,激活颖悟深思,把知识相互交汇、重新组装,形成新的火花;整合创化,凝聚知识、智慧和精神,把握本质,掌握规律,创新创造,扎粗壮之根、开绚丽之花、结丰硕之果。五是方圆功。追求成功,是大家都梦寐以求的。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不知经历多少坎坷,经历多少磨难。如果掌握了“方圆之道”,那么,你将绝处逢生、化茧成蝶、凤凰涅槃。人们时常谈论,“做人要外圆内方”、“方圆之道”。方是做人之本,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方,就是正直,坚持原则,堂堂正正,把握判断,正确处事。圆是处世之道、为人之技。和谐的关系,对开展工作好处太多了。宽容像一团无形的火,融化人世间的恩怨,化干戈为玉帛,使怨隙变成友谊。每个人都要学会宽容,懂得宽容,从来不斤斤计较,心里容得下别人,懂得尊重别人,密切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平等相处,和谐共进。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问题。过分方正是固执,则会处处掣肘;过分圆滑是世故,则倍受冷眼。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才能认识自我、把握特质、开发潜能、实现价值,锻造成功。所以,做人的最高妙方,是外圆内方,是行欲方智欲圆。真正“方圆”的人,是大智慧、大容忍的智慧结合,有刚直不阿的气度,有淡定自若的平和,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圆有度,方圆自如,方圆得当。六是技艺功。“一招鲜,吃遍天”。当代社会,一个人最大的麻烦是无一技之长。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太懂,是一个人的大忌。拥有一技之长,是最好的生存生活方式。凭借娴熟的手艺,一定能成就自己。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把事业当做职业,精雕细刻,充实提高,通过不懈努力,精通技艺。如果一个人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坚忍不拔,把技艺练得精湛无比,将有益于社会,并获得厚重回报。掌握技艺,唯一的途径就是精业、敬业、勤业。与其他人相比,如果你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掌握本领,精通业务,拥有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努力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优秀,赢得良好声誉。如果做到六功俱备、六功皆能、六功齐发,就能演奏人生的精彩绝唱

8谈创新 创新,自古有之。《礼记·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据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最先把创新上升到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乃是近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的创新,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生产过程、技术层面。当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指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各个方面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发展之支撑、转变之要求、前行之动力,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十分充要。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里,仅仅对思维、工作领域的理念、举措、方法的创新事宜,谈谈自己粗浅的思考。

正心。就是要有正确的心态、正向的心态、正行的心态。正心引领创新。心态很重要,心态有多大,创新就有多大。世界并不完美,人事也不圆满。无论三维如何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古今中外的政坛领袖、科学巨擎、文哲大师,都是胸怀理想、坚定信仰、积极进取的人。只要努力、乐观、积极、正向,一切便迎刃而解。善待生活的人,生活同样青睐于她。综合分析人生挫折,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业问题,包括工作状态、工资收入、价值实现等等;二是个人问题,比如,经济条件、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等等;三是家庭问题,包括情感、婚姻、生活等等。其实,这都是人生的常态。如果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这没有什么,很多事情就会黯然离席。如何正心?要乐观。乐观,是工作的加油站。生命不应有太多的阴影,最好能让光亮过来。在太阳下奔跑,太阳落山了,让月亮和星星陪伴;如果这些都已退场,就点亮一盏心灯。心态好,沙漠在唱歌,小草在起舞。这叫相由心生。人生是“写意”的。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做一个乐观的人,享受学习,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努力工作,奋发有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是往好处想,积极向上,想法设法,妥善解决。此外,除了工作、学习、赚钱、功名外,还有更为丰富多彩的东西值得享受。譬如,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瀑布溅、浩瀚大海、雪山草原等。要向上。不想当船长的水手不是一个好水手,不想当元帅的战士不是一个好战士。向上,就是唤醒自己心中的那个“巨人”,挖掘潜能,发挥作用。因为,人的潜能同样遵循着“马太效应”,越开发,越使用,就越强。没有东西可以不屑一顾,没有小事可以忽略不计。每一步都连接着未来。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原则,在心中确定自己最想实现的目标,既要合适,又要适度。一旦确定,就立即动作,付诸行动。坚持积极向上,奋力攀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认真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如果达不到最好,就力争更好。坚持从生活中的点滴琐细中,采撷出五彩缤纷的元素,把自己的能力,淋漓尽致发挥出来。要给力。只有强者,才能撞开大门。牢固树立“四两可以拨千斤”的理念,向大自然要,向生活要,向群众要,督促自己不断发奋努力、大气大成。坚持每天积累一丁点,每天进步一丁点,每天成功一丁点,积聚浑身之力,开启创新之门。比如,留下一点思想,留下一点言词,留下一点财富,充分把现有资源价值最大化,努力提升自我价值。懂得舍与取、得与失、衰与荣之道,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在帮助别人中积攒能力,在帮助别人中赢得赞许。一个人,没多大本事的时候,养自己;本事大了,养家人;本事再大了,造福团队,然后就是造福社会,这才是个人最给力的生命价值。要大度。大度,是实力的象征。当今,人类已进入了一个空间无边界、资源无边界、发展无边界的大时代。非大度无以正心,非大度无以创造,非大度无以大成。大度,才能走向理想的彼岸。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事事斤斤计较,自然装不下大格局。心量大的人,则能将生活中的所有挑战稀释、克服。换言之,心量是一个可开可合的容器,当只顾私欲时,它就会愈缩愈小;当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心,要和海一样,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和云一样,任何天涯海角都可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愿承担。要空无。空无是神奇的状态。空无,是最强大的。无欲则刚,是这个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这个意思;失败了也要轻松笑一笑,也是这个意思。寒山和尚曾问拾得大师:“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拾得大师答:“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爱他,再过几年,且看如何!”这就是智慧。一个人保持空无多久,便能强盛多久。空无的人,最可敬、最可怕、最可爱。很多事请,都在一念一瞬之间。身居斗室,衣食自足;岗位平凡,乐在其中;忙忙碌碌,大有收益;苦苦奋斗,一身轻松。足矣!

凝思。就是思维的发展、变化、形成过程。凝思引领创新。所有创新,都源于思维。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基础。所有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创新思维。没有凝思的头脑,创新都无从谈起。千百年来,人们凭借着创新思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物化。凝思,正是为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更深一步,更进一层,更高一级,寻求获取的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潜伏在头脑中的金矿。创新思维,才能解决大到宏伟计划,小到日常纠纷的难题。从现实看,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在现有知识、经验之内的思维活动,虽然有时候可以促成一些发现、发明,但都拘泥于学过的知识,按照已知规律研究、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创新思维,则是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常常是在看来不合逻辑的地方,尽力发现突破,寻求突破,收获突破。这是创新思维的魅力所在。做到创新思维,需要把握如下“五性”:要有超前性。人们的心理活动,常常受到心理“固着”效果的束缚。即容易只把已存在的看成是合理可行的,因而在思考问题时,很容易沿着原有思路延伸,受到传统模式的羁绊而无法突破创新。思想超前,就是看到别人所未看到的,想到别人所未想到的,站在上升、前进和发展的立场上,努力先想一步,先谋一筹,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思想超前,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更要发挥大家的作用。不管什么想法和建议,就请大家说出来,一律欢迎,一律征集;合理的,一律采纳,一律应用。创新思维的超前,有了质的飞跃,就会成为创新的“拐点”。要有新颖性。就是勇敢冲破传统模式,通过发散的、辐射的、全新的思路,考察、分析和判断问题,从而实现新的大的突破。爱因斯坦说:人是靠大脑思考一切问题的。新颖,既有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更深一步找出新点子;也有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动事物发展;还有采用头脑风暴法,让思维自由驰骋,保持心灵自由状态,促进创造性想象,形成“激烈涌现、自由奔放”的风格;更有根据方方面面的刺激,通过冥思苦想,成熟的思想喷薄而出,问题的答案便豁然开朗。这些方式产生的思想,一般来说,都具有新颖性。要有独创性。当今世界发展到今天,当然有不少创新者,推动了社会进步。客观地讲,遵循旧的轨道前行的人,以他人之思想为思想的人,也就是说,追随者、依附者、模仿者更多一些。创新,是创始的力量,具有独创性。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需要那些拥有创新精神、异想天开的人;需要那些抛弃走熟了旧途径,闯入新天地的人;需要那些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办理事情,把新理念新方法带进心里的人。必须勇于做成功路上的创始者,没有人因仿效他人而得到成功,不要害怕成为“创始人”。要做新的独立的人,不要老想仿效你的祖父、你的父亲、你的朋友。要有开放性。世事太纷繁复杂。其实,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心中有牢笼,便限制了才能发挥。许多人的悲哀,并不在于运气不好,而在于给自己设定框框,限制了奋进勇气,模糊了前行航向。要么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实则碌碌无为;要么心中藩篱阻碍,最终错失机会。创新,一定要打破障碍,冲出心狱,开明开通,拓宽视野,勇敢走出去,大胆请进来,加强与外界联系,在着意开放中打造美好人生。比如,每天可以说让人舒服的话,做让人舒心的事;也可给别人讲些笑话,让身边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要有严谨性。事实证明,创造性设想的数量,与创造性设想的质量有联系。创造性设想数量越多,有独特价值的也会越多。创新思维,可不是胡思乱想,同样有其严谨性的一面。不过,社会学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真理向前迈过一步,就会走向谬误。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达到目的,是因为思维罗盘或定性不准,或判断不准,或线路不准。注重思维严谨,周密思考,大胆创造,在扑朔迷离的迷雾中,安全抵达创新的终点。

9灵通。灵通,就是面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手段、灵机措施、灵动方式,改变思路,通达机变,解决问题。灵通催生创新。挫折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换个思路,总有新的突破。一条路走到底,只会一败涂地。1993年美国大选中,老布什总统说:“我有丰富的经验!”克林顿说:“我们要改变游戏规则!”当然,老布什的落选估计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输在“往后看”的丰富经验,而不是“向前看”的灵通改变上。在全球化背景下,灵通,则可以把机动车变成飞机,到空中飞翔;还可以把飞机变成宇宙飞船,到太空遨游。怎么做到灵通?要突破惯性。世上的事情,总是按有序-无序-有序的规律发展的。有序是相对的,无序是绝对的,没有无序便没有有序。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亲身经历的各种现象和事件,都进入到我们的头脑中,构成了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指引我们快速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却让我们无法摆脱局限性,走不出习惯模式的怪圈而原地踏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必须冲破习惯束缚,强化创新思维,以长远的眼光,对未来早做谋划,洞悉机遇,早做准备,果断出击,为人之所不能为,见人之所不敢见,敢为人之不敢做,在汹涌的时代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努力实现既定目标。要生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最热门的话题,各行业都在倡导创新。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支撑灵活变通的内因。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主动、竭力去观察、思考、探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要有意识地进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兴趣,始终保持炽热、旺盛的精力,暗示、引发、规划和培育自己,积蓄蓄势待发潜能,不断开拓更大发展空间。要独立思考。思考,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做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且在所进行的创造中获得无穷的乐趣。独立思考,才能在风风雨雨的事业之路上闯出新天地。独立构想的事物,犹如火花般闪现一瞬,稍纵即逝。这就是灵感。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有利于事业发展的意念、灵感,就要赶快抓住。人一般都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形式,但一般的思维不一定能产生创造。独立思考,不受限制,才能在思维的大道上驰骋,以使设想更臻圆满。要注重积淀。灵通的底蕴,是叠加大知识,积累大资源,打造大成功。拥有一块多大的泥巴,就可以做一个多大的菩萨。现在,是一个智赢天下的时代。必须在满足社会需要中谋出路,满足大的需要就有大出路。不要轻易就被别人的意见左右,当别人提出建议的时候,除非证明建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否则,不要轻易改变。要以知识为经,以时间为纬,养成今日之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努力提高文化含量、智慧含量、谋略含量,在点点积累中让自己不断强大。要勇于改变。改变是最大的制胜法宝。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是善于洞察未来、抢抓机遇、不断更新的成功人物。每当人们问及秘诀时,他总是说:靠的是比别人稍微走得快了一点。其实,松下幸之助在创业伊始,不断受到挫折和打击,凭着稍微走得快了一点,大刀阔斧改革,从而使“松下”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灵活的意识,是创新的礼物。人在职场,必须逼迫自己,放弃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惰性,自我警醒,卧薪尝胆,明确目标,调节适应,拼抢机遇,变通为用,灵活机变,超越挫折,扭转逆境。要力求简单。把生活比作一道自助大餐,吃什么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什么就得到什么。如果说自己真的很幸运,会找到无数事实证明你就是个幸运儿。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爱因基坦是以简单性思维创造出科学成果的。要做到灵通,必须把事情简化、再简化,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简化方式,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事,认真妥善处理好,路子就会越来越平坦。

穿越。穿越,简言之,是穿越时、地、空三维空间。如果用到创新上,主要指思维与言行的跳跃、飞跃、穿行。穿越引领创新。穿越与凝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凝思属于思维领域,穿越既属于思维,又属于言行领域。穿越,并不仅限于回到过去,也可穿越到未来,还可穿越到平行空间。与严谨的“穿越时空”科学言论不同,穿越作为一种特殊手段,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工作领域。当人们专注于穿越时,就会宠辱皆忘,意识不到周围的事。如果创新处于这种理想状态,就会竭尽全力,投入其中,做好工作。穿越,要丰富想象。大脑充斥着思想、感情、记忆、计划,在整日沉浸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刺激、交锋中,不断从身心上做出反应。这种现象,称之为大脑“碰撞”。必须敢于幻想,善于联想,把精力专注于工作,能从A直接看到B,从各种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中得到启示,冒出新奇的念头与灵感,融合到日常言行里。穿越,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当某些事情与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开始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人们这种摆脱惊奇、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成了创新的原始冲动。故而,提出问题是穿越的前提。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翻阅很多原先的和现在的东西阅读有关书籍,摘记笔记,与人交谈,提出问题,交流碰撞,接受新东西。要全神贯注。开动大脑,认真思考,才会多姿多彩。一定要在学习前人优秀的东西的同时,创新思考,突破束缚。提出问题,是可贵的探索精神。但是,如果不去分析、鉴别、研判,永远只会停留于此。一定要把时间、精力和智慧用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上,抱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点一滴做好基础性工作,用心用力挑战自我。尤其注重创造一个神形兼备的“大脑图”,在一张纸的中间写下主要的专题,然后记录下所有能够与这个专题有联系的观点,并用连线把它们连起来,尽可能快思考,不要担心次序或结构,其自然地呈现出结构,要反映出大脑自然地建立联系和组织信息的方式。一旦完成了这个过程,就很容易在原来基础上,完成创新的穿越。要团队作战。团队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集合体。团队的力量大于天。当今社会,没有一项大的活动,可以有一个人独立完成。团队合作精神,是穿越成功、愉快、顺利的标志。在攻关期间,一般是一组人在一起工作,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捕捉尽可能多的思想、火花、智慧。要鼓励创造性思考,注重直觉力、怀疑精神、分析能力、创新毅力的培养,学习借鉴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的信条,通过思想的流动、大脑的联想、行为的自觉,迸发出创新火花,借鉴他人,学习他人,超越他人。穿越,要讲究技巧。技巧,就是方法、手段、途径。方法不对,事倍功半,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创新的技巧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技巧,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提高效率。技巧,是在百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意外的发现,是一种细致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只有技巧的沉淀,才能激活全身的能量。为什么有很多人始终陷入痛苦的挣扎中,不能自救?就是因为,虽然他们有健康的身体,有健康的大脑,有健康的能力,却没有根据条件的变化,把握时机,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创新路子。技巧,积累多了,五彩缤纷,曲径通幽,徜徉心田。必须激发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方法,规定一个期限。一旦到期,要按照方案,迅速贯彻执行。穿越,要不畏艰难。穿越是集脑力、体力、智力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是一项很难的事情,需要满怀激情,处变不惊,吃苦耐劳,攻难克艰。穿越,不一定都会成功,有时也会失败。为了把自己调整到状态上来,必须从熟悉的思考模式,以及对某事的固定成见中摆脱出来;为了用新的观点看问题,必须能打破看问题的习惯方式;为了避免自我习惯的束缚,可以活跃思维,导引理念,与他人一起工作,从而产生独特的思想,解决难题。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坚硬的精神,敢于亮剑,付出更大努力,耗费更大心血,创造更大成绩。穿越,创新的必修课.10舞台。舞台,就是创新的平台、塔台、后台。舞台助推创新。如果说创新是一项自主活动,那么,舞台就是外界条件。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促成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离开了外界的支持,一切都会很委婉、很曲折、很复杂。无论是地理环境、交际环境,还是职业环境、人文环境,都是创新活动的广阔舞台。舞台越大,创新越好,成就越多。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良好的舞台是创新的保障。没有好的环境和氛围,想干事的人干不了事,想创业的人创不成业。搭建创新舞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打破规则。做任何事,没有规则不行,但过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也不行。绝大多数人宁愿相信,遵守既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否则,如果人人都想打破规矩,岂不是天下大乱?管理学专家曾提出过一个观点:竞争会造成限制。意思是说,一般人习惯用“硬碰硬”的方式正面竞争。但是,这种短兵相接的方式并不是最有效的制胜之道。专家提示我们,突破规则,是一种鼓励突破的方法。换句话说:要打破的是规则,而不是法律。要善于改变众人所遵循的规则,开辟出新的蹊径,去创造辉煌的人生。要构筑平台。规则是意识的,平台则是物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的平台,是美丽的环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法治理念、诚信理念、责任理念、平等竞争理念和创业的理念;形成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的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机制;形成崇尚道德、法治、诚信、责任、创业和平等竞争的价值趋向;形成进取、合作、创造、献身科学的人生追求,培育干事创业的沃土,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要鼓励竞争。竞争是动力。如果说国家是整个国人的环境的话,那么单位就是一个人的环境。个人的境遇,对于梦想的实现、目标的达到、成就的取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周围环境的和谐,身边人员的激励,都关系着前途与成功。假如有了思路、有了方法,有了行动,还没有成功,那就从环境上找原因。营造好氛围,既能使人与人之间谦让,又能变成动力。宽松的环境,激励干事创业。有人总结说:“东方人的嫉妒,是你行,我要想着办法让你不行;西方人的嫉妒,是你行,我要想着办法比你还行。”东方人的嫉贤妒能多么的可怕,如果人处于这种氛围里,必将对社会发展造成羁绊。而西方人的竞争表现在学习上,会使知识发生碰撞,产生强大力量;表现在工作上,更能提高效率,取得成就;表现在技术上,会使科技突飞猛进,飞速发展。因此,必须鼓励积极的竞争,既参与竞争,更注重合作,把竞争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沟通、协商、联系、互动,努力实现双赢。这才是更为积极的,才是值得倡导的,才是需要弘扬的。要善待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为社会关系。这是最大的环境。如果处理不好,那么环境就会越来越糟糕。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别人好,就是给自己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是爱对别人的生活羡慕不已,比方看到别人有车有房,珍衣馐食,就自惭形秽;看到别人工作清闲,经常外出,就异常艳羡;看到别人收入不菲、待遇极高,就心态失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与其将时间花在羡慕别人上,倒不如努力改变,赶超别人;与其同自己在一起共事的人闹别扭、争高下,不如胸怀更宽广,目光更远大,为大家搭设一个阶梯,携起手来,共同前行。要改变自己。“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创造舞台,关键在于自己,在于淡定从容,在气定神闲,在于大气大量。一般人遇到没把握的事常常犹豫,所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在运动场上,很多运动同创造的佳绩,都是因为不是胜过了别人,而是超越了自己。很多时候,柔弱比刚强更有力,变通比固守更有利。改变自己,不断学习别人,尝试新的挑战,掌握主控权,不停创造奇迹。通常情况下,决定“变”还是“不变”的标准,如果从以前找不到成功的案例,就静下心来,想法设法改变,做最坏打算,竭力让事情向最优化发展。

行动。创新不是在真空中产生,而是来自艰苦的工作、学习和实践。行动决定创新。如果想在创新问题上有所建树,那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行动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不敢执行,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把构想取消。人间最可悲的一句话就是:当时真应该那么做,但却没有。一个好创意半途而废,叫人痛心不己。个体人被困苦的生活折磨久了,有了改变的梦想,那么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如想看见成功的大海,仅有想法这一步,只能还停在陆地。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这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的能源。一旦形成人人都重视行动,多一些责任,多一些举措,多一些创新,那么,成就便会水到渠成。行动,要勤奋。勤奋是通往荣誉圣殿的必经之路!这是古罗马皇帝留下的箴言。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勤奋的圣殿、荣誉的圣殿。人生路上,要想到达成功的圣殿,唯一的道路是勤奋。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与懒惰水火不容。懒惰不能成大事,因为懒惰的人总是贪图安逸,遇到风险就吓破了胆。懒惰是一种腐蚀,是一种堕落,是一种毁灭。背了懒惰的包袱,生活将无聊之极。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懒惰空虚更有害了。勤奋,动手做,是掌控命运的精髓,是通向进步的阶梯。行动,要重干。幸运只向那些实干的人招手。行动起来,才有希望。缺乏务实重干的精神,存有侥幸心理,是成就不了事业的。与其在困境中哀叹命运不公,为何不把这些精力用在行动上。所以,必须摆脱虚浮漂浮的纠缠,不能有片刻的松懈。不论是用大脑,还是用体力,一定要敢于担当,敢闯敢干。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实干、担当和付出。也许实干无法立刻得到相应回报,但不要灰心失望,只要一如既往地投入,回报一定加倍偿还。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银行里的钱,当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服务;当不需要时,它也会为储蓄升值。不要逃避今天的责任而等到明天去做,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必须行动,要每一小时、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年,一遍又一遍,重复这句话,一直像呼吸一样融入生命。行动,要自觉。自动自觉,创造机会。没打算做个好士兵却幻想做个好将军,就好像相信从未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好篮球教练一样,只能是痴人说梦。深思熟虑下的行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成就,只属于以行动主动作为的人;成功,只属于发挥能动性拼命工作的人。人有很多追求,一定设超凡脱俗的目标。在良好愿景的引领下,身体力行,一以贯之,服从命令,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想,着重在“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上,下大力气,做足功夫,自觉自发付诸行动。千万不要等“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不到来觉得委屈恼火,要用行动争取,立即行动,主动行动,自觉行动,一切皆有可能。行动,要有效。效果是检验行动的试金石。不管见识多高明,创新多么光亮,智慧多么开窍,没有实际效果,便是靠不住,作用极小。为什么这么多年了,焦裕禄故事还在我们身边传承,就是因为焦裕禄办了很多有实效的事情,让老百姓记在心里。如今,如果很多事情,不是尽快办,而是一拖再拖,让老百姓感觉效率低,办事实效差,就只能是越来越失去群众的信赖。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经过实践和群众的检验,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出色、更见效、更出彩。行动,要持续。实干家不可多得,一以贯之的实干家更珍贵。因为,实干意味着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精力,一以贯之的实干更要坚持不懈。持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近,网上阅读了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持续。毛泽东同志曾就雷锋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便是对持续的最大褒奖。持续,不是只会动口,不会动手;不是一阵一阵,而是连续不断,不是短期为之,而是长期不懈;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始终如一;不是半途而废,而是持之以恒。一步一步走,水滴石穿做,就是持续之道,也是成功之理.人生小世界,世界大人生。创新是成功的导火索,引领人们走向梦想之旅,踏上快乐坦途,创造非凡成就。昨天的努力,今天的奋斗,都是为了赢得明天的辉煌。创新意味机会,也意味风险,还意味着硕果。“千淘万滤还辛苦,淘尽黄沙始倒金”。只有不畏艰难,创新思维,不懈奋斗,在创新塔台潇洒穿越,把工作、事业干得无可挑剔、风生水起、石破天惊的人,才能攀登“金字塔”巅峰!

11优秀与卓越之断想 一 眼下,人们对优秀和卓越谈论的比较多。这是两个体现时尚和品位的关键词。人生的路,本身就艰难,再加上这两个词,更赋予了沉重的使命。每个人都不是活在想象的世界,而是活在现实的社会。如花如树的生命,任何时候都要绽放。于是,谈论优秀和卓越的就多了。优秀,儿时就特特在意的词汇。每得了老师批注的优秀后,那种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卓越则是近年来才时兴的,而且越来越响亮。优秀是一种状态的优秀,卓越是一种品质的卓越。优秀是不同凡响,非同寻常,卓越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能的有效社会化的行为过程。这种过程,是由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相互作用的,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的过程。一个自然人,除了脾气因天性可能有不同外,其他大都是后天形成的,是个人、家庭、社会共同作为、影响的产物。人的全面发展,无外乎追求真、善、美。真是人的本质显露的理想状态;善是社会化的人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调节的最高价值;美是真与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真、善、美,分别从不同侧面体现人性,展示风彩。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提倡真、善、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个人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考虑整个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要,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欲望。人的全面发展,似应包含以下四项内容: 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治身是指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强健人的体魄;治心是指保持人的心灵纯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一代伟人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提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就是这个意思吧。个人发展与他人发展和谐统一。社会关系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程度,直接取决于与之交往的他人发展的程度。个人发展同他人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个人是社会的元素,社会是个人的有机合成。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离开个人也就不成社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人与环境和谐统一。人与环境是一种对象性关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说是环境,其实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只是指的是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当代人必须做的是,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人性真善美也好,无不与优秀和卓越相关。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有一般、优秀、卓越之分。网络信息时代,喧嚣与深沉共存,浮躁与宅人为伴,现实与虚拟交融,大凡有思想、信仰、追求的人,都是向优秀、卓越进发的。二 优秀是一种习惯。在人生进程中,有着类似社会一样的两只手,在操控着个人的前行: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就是人的言行,在有形制约着人的作为;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在无形指挥着每个人,既虚无缥缈,又实际存在。这是什么?是人的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这个链条中,习惯,既是思想和行为的结果,又是性格和命运的缘由。习惯才是性格的主因,才是左右命运的力量。习惯是1+1,1+1=2,2就是结果,就是命运。好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一切的语言,都不如习惯有力。人的优秀,一般来说,具有三重含义:激发人自身内的潜能,使之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接受社会实践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的能力的发展,竭力成为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自觉主人。这是人的优秀的内涵。现在不少人感到: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怎么办?让优秀成为好的习惯。最近一个时期,网络小说排行榜靠前的《凡人修仙传》,表面看起来说的是扑朔迷离的武侠故事,其实是在讲一个深刻的道理:平凡人修成仙,是由于有了良好的习惯所致。作为一种习惯,优秀贯彻于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好习惯,那就可以说是从普通走入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了。深入学习研究。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互相学习的时代。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注定是社会的弃儿。面对新形势,抱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有空就不闲着,努力充实自己,站在时代前列。有实践才有所悟。注重把掌握的知识投身实践,经受锻炼,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像王者般深思。光学不行,还要思考。学习和思考,就像飞机的两翼。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善于思考的人。譬如,人们总是爱戴和敬佩发现真理的人。发现真理,最应该具备的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常人意想不到的深刻思索,多思为什么,多问在哪里,多找怎么办。“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熟记责任于心。责任比天大。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会,也只有主动出击、敏捷反应、迅速作为、一以贯之的人,才能得到。以卓越为目标,以勤奋为手段,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展示才华,展现能力,展出风采。努力放大优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是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优点和缺点乃是影响人生的关键环节。既要提高业务能力,更要熟悉整体发展。优点做亮了,便是优秀的基础。积攒的优点多了,在适当时机发挥出来,就是优势。优势发挥了,就变成胜势,人生的价值就璀璨夺目三 卓越是一种理念。理念,太深奥,又太浅显;太神秘,又太明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思想产生,一切的结果都是理念的表现。成功的一半在理念。命运是由理念或思想决定的。理念指正确的观点,可以作为道理、真理来形容。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概念,一种价值,一种精神,一种导向,更是文化。提及理念,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理念与观念、信念的关系。这三者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理念,指正确的观点,可以作为道理、真理来形容;观念,指观点、看法、想法;信念,是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引申为对某人或某事信任、信赖。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正确的理念。生活是一把弦、一张鼓,拉之有音,敲之有声,全看自己是不是、会不会、敢不敢去拉、去敲,奏出生活的和谐旋律。上帝并没有创造一个万能人。卓越的人,无论是苦难、挫折,还是疾病、逆境,都心怀坚定的理念,不声不响向前走去。积累。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沿途中既有数不尽的泥泞,也有看不尽的风景。面对掌声、成功,微笑相迎;面对挫折、失败,淡定处之。人生的过程,就是积累、消费、应用个人资源的过程。集聚个人资源是人生第一要务。每人都要付出汗水、艰辛、苦累,才能完成资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提高的时间。积累的多了,到达一定限度,就会产生质变,实现惊人的“一跳”。修身。普通人虽然达不到圣人的境界,却要追求这种境界。“想个人事,想天下事,想天下人所想事”,这句话应当铭记在心。到了不惑之年,才有一个惊恐的发现,原来拼命往脑袋里装的思想珍品,有不少是不可用的。天天反省自己,痛下决心,大浪淘沙,千淘万滤,一层一层破,一层一层立,是必修的功课。待人要有大气度,工作要有大气度,修身要有大作为。付出。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投入,便没有产出。付出多少,就会回报多少。这都是一个道理:想得到,先拿出。懂得付出,才能引出生命之水,走出人生的沙漠。春种一粒子,秋收万颗粮。不去付出,想得到丰厚的东西,那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成长就是战胜挫折的过程。或许挫折会带来伤害,也会带来经验、带来启示、带来惊喜、带来意外。再苦也要笑一笑。不必刻意追求回报。天道酬勤。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磨砺。人只活一次,只死一次。在短暂的一生中,每个人是自己的总导演、总策划、大主角。若要百步穿杨,自己才是那只箭,百发百中,磨砺、拯救她的,都只是自己。把握时代脉搏,顺着正确方向,施展自己能力,恐怕再无难题。天才往往来自苦难。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勇者视挫折为走向成功的阶梯,弱者视挫折为成功的羁绊。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前面是绚丽的彩虹。

12四 优秀相当于聪明。聪明,望词生义,是耳聪目明,主要是说明某人头脑好,眼界高,反应快,做事仔细。聪明不等于世故。世故是一时一事聪明,不是真聪明。聪明是双刃剑。站得高看得远,才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遗传密码的千差万别,成就了个人的优点和缺陷;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更是造就了志趣、性格的不同。聪明就显得千姿百态。想要聪明,多读一些相关读物,培养自己的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多读一些哲学著作,培养感悟与思考能力;多注意观察、借鉴人生经验,培养判断与辨别能力;尽量保持清醒、冷静、理智的头脑,不被别人世俗的看法所影响,不被现实中的虚荣所诱惑。至圣先师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子贡的自知,是聪明。子贡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千古。聪明,知道自我。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自知才能自制,自制才能自重,自重才能自立。优秀的人,大体来说,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多么不易;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多么有智慧。一位哲人说过:“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聪明,跳出自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正了解自我,在知己的基础上,需要跳出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不但看优点,更要看不足。从他人看自我,从众人看自我,从能人看自我,就跳出了“我”的局限性。在大众麦克风时代,每个人尤其是公众人物,必须经常解剖自己,端出三盆水,经常洗洗手、洗洗脸、洗洗脚,扪心自问,加强修养,慎独慎微。这样,就比孤芳自赏要好得多。聪明,完善自我。认识不足之时,就是进步之日。一个人一辈子,遇上什么问题无法得知,事情发生后有一种自我修复能力,却是可以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完善自己,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完善的标准很多、内容很杂,围绕社会需求,丰富完善自己,让生命的意义更完整,最给力。聪明,战胜自我。人对自己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容易自大。秤准了,才是正确的砝码。现实中,一些人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自重,总觉得能力比别人高,水平比别人强,忘乎所以。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总以为自不如人,自轻自贱。“运用之妙,存乎于心”。战胜自我,关键的是,必须认清态势,了解情势,把握趋势,打败昨天,掌控欲望,把握分寸,注重平衡,理性扬弃五 卓越其实是智慧。人生是一条河,此岸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彼岸是五彩缤纷的未来。智慧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桥梁。人有三种:一曰:小聪明之人,天资聪明,头脑活、反应灵;二曰中天资之人,静下心来,埋下头去,讲究方法,踏实做事;三曰大智慧之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无欲则刚,率性而为,心如明镜,忘我无我。卓越,从本质上讲,是注重把无形的东西,转化成有形的机制,发出持续一贯、加强理念的信号,即:兼具价值观、标准、历史和传统的思维观念;认同既有的组织架构,强化所属团体的意识;采用奖励和升迁标准,明确要求人们全心融入;加强成就感、归属感和与众不同的意识,激发创造力,鼓励首创精神,倡导高度的自主性。智慧,具有导向作用,更是精神风貌。把智慧灌输给大家,赋予高度的责任感,推上舞台,陶冶情操,由其自行决定,自行表演。个人的现状准确反映着他的智慧。每个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智慧。智慧不是凭空想象的,是价值取向、战略目标、精神状态、行为规范的精髓。卓越与智慧是相同的。追求卓越,便是进入智慧的天地里。卓越与智慧的内涵,博大精深,一般的有精神、理想、责任。卓越的人,必有卓越的精神。人生一世在精神。大凡卓越的人,都有卓越的精神。和,平等谦和,宽容忍让;诚,信誉为本,真诚守诺;新,开拓进取,创新无限;质,文化内涵,一览无余。文化对内是一股凝聚力,对外是一束辐射光。一个人,只要有精气神,大气做人,大气谋事,大气修行,一切都有可能。卓越的人,必有卓越的理想。人无高尚的理想,即无生活之意义。事无高尚的理想,即无存在之价值。人若不做事,生之何益?人若只为名利做事,生之何益?若无事做,要我做什么?若无艰难事做,要我做什么?若不服务社会,要我做什么?有了这些,还有困难吗? 卓越的人,必有卓越的文化。卓越与智慧,还常常体现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如果一个人在文化上有如下明显的特点:有信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契合,类似于某种教派一样,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为卓越的人。文化是才,是智,是能,是势。优秀,犹如报时;卓越,则如造钟。拥有多大的泥巴,就可以捏多大的菩萨。泥巴,指的个人文化积存量,菩萨是指个人做出贡献的大小。卓越的人,必有卓越的作为。事成而不获罪于人者,为理想之人才;事成而得罪于人者,为有用之人才;事不成而仅图不获罪于人者,为无用之人才;事不成而又获罪于人者,为危险之人才。不待命令而自动工作者,为中坚分子;等待命令而立即工作者,为忠实分子;接到命令而懒于工作者,为无用分子;有令不做反讥工作者,为是非分子。有着强烈责任的人,一定是有卓越潜质,并能创造卓越的人。六 优秀是勤勉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资本论》曾精辟地分析过人的生存、享受、发展的三种需要。无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变革生产关系或其他社会关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自身,都是为了解放、完善、发展自己。而这些,都需要勤奋勤劳勤利。这是一个地球村的世界,是一个集体的世界。即使是一个小的团队,也不是一个人的团队,而是由各个分子组成的团队。对一个人来说,本质的要求是,懂得与人相处,积极工作。有的业务方面有独到的方法,有的在为人处事方面有特别的眼光,有的判断力很强,有的善于化解矛盾。这都是积极、进取、勤快的人。积极、进取、勤快的人,一定比别人更多得到一些机会。所有事情,都是由小事构成的。什么叫不简单,就是一千次一万次重复简单的事;什么叫不平凡,就是大家认为容易的事一丝不苟去做好。无论干什么,都将工作当成人生的乐趣,把事情作为事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精通精熟,积极、主动、自觉。真的做到了,优秀不是已抵达,就是在路上。打开视野。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秀才不出门,晓知天下事”,早已是现实。扩展视野,站位全局,独立思考,非常重要。必须以开放的理念,注意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一生中,既可能遇上优秀人物,也可能遇上乱七八糟的人物,而更多的是遇上有缺点又有优点的人。如果遇上一个亦师亦友的上级,那是幸运。还要想方设法行万里路,长出触角与外界对接,在旅途中品尝苦乐。辛苦劳作。毛泽东说过:“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有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践,才能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成果。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要像剑一样,一旦发现机会,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一以贯之的作风。要成就理想,圆满功业,冒险犯难,一意孤行,大抵管用。变通变化。变则通,通则久。天地万物之事,无时不变。如果把自己变成一个多元的生命体,以己之变应万事之变,则成功就会一步一步接近自己。改变不了天,改变不了地,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雨,不要紧,还有办法---改变自己。事情不管大小,不管别人如何,都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否则,不如不做。组合出拳。大象无形,大音无希。凡是曼妙悠扬的歌曲,都是低调、高调相得益彰的婉转曲折之曲。人生更应该这样。做人,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找到自己的舞台,抢抓有利机会,活出自己的精彩,打造学识渊博、道德高尚、优秀叠生的人。做事,坚持行动至上,对担负的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完成,在行动中打磨自己、锻造自己、证明自己。尤其注重小事,注重细节,勿以善小而不为.13七 卓越是主动的。主动,是至关重要的素质。主动追求更高目标,是卓越之人的重要特征。人生之路,时而波峰,时而谷底。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只要主动,就可能拥有一切。多一些主动,人生便是另外一种状态。凡是拥有主动思维的人,比较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生命需要主动,成功需要主动,万事都需要主动。主动想,主动追,主动表现,主动呐喊,主动考虑问题,主动解决难题。主动是向目标发出的冲刺,虎虎生威。在主动的追求中,目的在远方招手。主动需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信心主动是靠信心鼓动的,主动是靠满腹才华支撑的,主动是用出击拼搏赢得的。像乌龟一样锁定目标。目标,就是旗帜,就是方向,就是航标,非常重要。龟兔赛跑的故事,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有远大目标,专注走下去,是成功的关键。人生之路千百条,每一条路只能指向一个目标。这里的目标,可以是长远目标,也可以是某个项目或任务目标。虽然大多数人的愿望是好的,但缺乏思路、计划和方法。采用日程表的形式,制定行动计划,将所有目标,涵盖于一张日程表中,工作和学习则会有条不紊。主动寻觅,用心追逐,朝着目标,循序渐进,集中精力,全速前行。像大雁一样翱翔天空。为什么大雁在飞行时排成“V”字形雁阵?科学家告诉我们,在雁阵中大雁飞行速度比单飞高出71%。当然,处于“V”字行尖端的大雁,任务最为艰巨,要承受最大阻力,为同伴创造良好飞行环境。这种紧密合作的秩序,对于整个雁群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当今社会,没有人可以搞定一切。每个人就如同单飞的大雁,真诚、无私、合作,乃是社会的要求。合作是1+1大于2的倍增效应。主动帮助别人,要比别人找上门强很多。像黄牛一样默默奉献。国人对牛的认识有褒有贬。褒的像“不用扬鞭自奋蹄”;贬的有“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其实,牛是最该褒扬的。牛的特点是“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大到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小到一件事情的提醒工作,一定要耐下心来,沉下心去,默默作为,争取把事情划上完美的句号,而不是有头无尾、虎头蛇尾。遇到问题,最好主动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而不是坚持以前的做法。像老虎一样有所作为。老虎之所以成为万兽之王,根本在于其能力和作为,能够让百兽臣服。管理学上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人性管理,一是狼性执行。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与被动相对照,人不能等待老板安排工作,而是积极投入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要毫不犹豫,竭尽全力,发挥潜能,敢于较真,敢于应对,敢于突破,创新创造,找到向上攀登的阶梯,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还应注意方法,把握重点,讲究效率,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花最大的精力完成。八 优秀是状态的优秀。优秀的人,不一定成功。不优秀的人,一定不成功。记得央视一位著名主持人说过:从理性的角度看,活在当代社会的人,有新的三座大山:以《蜗居》为代表的以物质等同于成功的压力;以《蚁族》为代表的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压力;以《潜伏》为代表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很赞同,很有同感。但,不能仅停留于此。每一次实至名归的成功,靠的是实力,而每一分实力的提升,靠的是优秀。优秀的学识、见识、胆识、才识,才是是成功的法宝。仰望历史的长空,有些人就像一颗流星,星光一时,却眨眼间坠落在无边的黑暗中,而有些人就像细碎的星子,依然坚持迸发自己的光芒,最后变为空中最闪亮的星。重经营。成功的秘诀是经营。经营成就实力,铸就成功,树立丰碑。人到了二十岁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心经营自己了。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品位。一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眼光下,会出现着不同的版本;一个人,不同的人评价,也有不同的品位。经营是超越的导引、智慧的释放、未来的明灯。经营,最先做的是对自己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定位。经营,最重要的是珍惜时间。时间是生命。不懂得利用闲暇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经营,最需要的把自己看做一座宝藏,像愚公一样生命不息,挖山不止。如此,人生就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妩媚,更加富有。优风格。风格既是脾气与性格的混合,又是习惯与作风的综合。人生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并不是小说里情节的翻版。想在社会上立足,就要有优秀的风格。快乐的风格,痛苦与快乐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让快乐进入心灵,让正气洒满心田,让美好永驻心中。热情的风格,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总是神采奕奕,精力充沛。耐心的风格,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无法改变,耐心等待就是了。扩人脉。人脉非常重要。人脉是助人成功的梯子。良好的人脉是一个人的造化。积累人脉就是积累胜势。人脉多多,左右逢源。人到成年之后,就开始选择朋友。一个好的朋友,可以让人生有着很大的改变。多交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尤其比自己强的朋友。对朋友付出真诚,沟通交流,帮人帮到关键处,得饶人时且饶人。没有人是傻子,对别人好与不好,别人清楚知道。做为先。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是枉然。说了就做,做就做好,既想到就要做到。这是优秀的人与众不同的本质。人生的大厦,是由一点一滴的做构成的,否则,便是豆腐渣工程。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最优秀的人,是想方设法办好事情的人,是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人,是付出全部努力的人。陷入绝境时,再坚持一下,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便会有明朗的天空、明亮的阳光、明媚的风景。九 卓越是追求的卓越。每个人来到世上,只要头脑健全的人,就都有一种目标:就是满足自己的愿望,希望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一种卓越。许多人走不出小的阴影,并非天生条件比别人差,而是因为没有追求,也没有找准方向。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不禁使人们想起那些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智者。成功就是一个人把自己标榜成什么,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灵魂深处。想成功的人都是乐观的人,悲观永远都是成功的阻碍。积极向上才会让生活变得美好。卓越是卓越的通行证。只要你努力了,社会一定是公平的,明天一定比今天会好。不要报怨生活,否则,只能证明自己没有努力,没有能力。危险啊。心存希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的是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落叶,身体每况愈下,觉得自己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青翠树叶,挂在树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有希望的人,成就必然卓卓不凡。特立独行。蔚蓝色的日子,它可以是悲伤的,也可以是宽敞的。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有的甚至撒手不做了,因为,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没有艰难困苦的砥砺,没有一番淬火的敲打,不会成功。只有百折不挠的人,才忍得过痛苦与磨难。成功一日不来,奋斗一日不绝。坚忍不拔。持久坚持,是通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学会坚持,才有机会独掌苍茫大地,傲问谁主沉浮。有一种成功叫锲而不舍。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铁剑忍受了烈火的赤炼,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唯有恒久,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加强特长。木桶理论告诉人们,短板决定了人的作为。真的吗?不一定。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华罗庚,一个小学也没毕业的人,创造出了比博士教授更为辉煌的业绩。美国第十四任总统林肯,是一个基本没有什么学历的人,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是特长的延伸、加长。有自己的特长并刻意成为胜势,是成功哲学,也是发展学,更是玄机学。空无心理。无论事情多么给力,神马都是浮云。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了,然而积水为海,广阔无际,深不可测,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无与匹敌。为什么?弱而胜强,柔而克刚。孔子说过,“刚、毅、木、讷,近仁”。清静作为,心静如水,无我忘我,轻轻地说,静静地干,悄悄地做。所言极是。十 人最大的贡献:一曰创造了物质财富的世界;二曰创造了精神财富的世界。这两个伟大的世界,决定了人生无常,无规律可循。人类发展到包罗万象的网络社会,什么才是真正的结果?优秀与卓越的人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才是真正的结果。在音乐会中演出,观众的欢呼令人兴奋,但是,数以千计花在预演的努力,确比演出更有意义。生活是参悟不透的禅语。社会的秘密,是由那些优秀的人揭开;世界的空间,留给卓越的人创造。世人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大都是水到渠成的。成功并不像想的那么难,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智慧,足够圆满完成想要做的事。优秀、卓越、成功并不神秘莫测,也不唾手可得,正如一位大家而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智慧,多一些持久,把握真谛,明智应对,激荡才气,释放能量,步步提升,就会修成正果,健步跨上成功的华山之巅。我行、我能、我成功,摩登、潮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温馨、幸福;优秀、卓越,硬道理、软实力„„

13互联网时代对党委办公室人员素质要求 当前,我们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网络时代迈进的新时期,互联网的出现是其主要标志。正是互联网,世界变小了、变新了、变近了、变杂了,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地球村”,真正体会到了“世界是平的”。在互联网面前,一切活动都变得简单、便捷,易于沟通;在互联网面前,大家都可以在其中徜徉、漫游、翱翔,沉浸在其中的乐趣或烦恼里;在互联网面前,每个人面前都放有话筒,都有话语权、评论权、发言权,大家都是平等的;也是在互联网面前,一些虚幻虚拟的东西乃至一些糟粕,也随之而来。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在党政机关比一般社会组织普及率高,从事党委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是站在网络前沿、走在社会前列的人。可见,办公室工作多么骄傲自豪、多么令人艳羡、多么神圣无比。在从事办公室工作中,能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协调服务;能为领导想要知道和想要领导知道的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更为重要的,能主动、自觉、自发地开展调研,为党委收集资料、掌握情况,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现象,提出处理解决的有参考作用的预案和建议。这正是办公室人员的价值所在、成就所在、使命所在。做好办公室工作,有三个要素投入其中,即主体、客体和中介。主体就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客体就是要反映和体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情况,也就是办公室工作本身;中介则是主体在投入工作的工具、基础以及办公条件。人是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办公室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认为,互联网时代对党委办公室人员素质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如下十个方面:

一、敏感、敏锐、敏捷。信息技术是继工业革命之后,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信息技术的成果之一就是电脑的产生和应用。而网络的使用,是伴随着电脑的发展、延伸和普及而生成的。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从内涵或是外延来说,网络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作用表现在:领航仪作用,为社会前行导航;倍增器作用,为社会文明增效;助力剂作用,为社会发展助力;学习机作用,为社会进步献策;创新源作用,为社会活动创新。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活动的重要元素。互联网里集聚智慧,传承着前人的思想认识,反映着今人的知识智慧;互联网里富有机遇,速做速行变先机为商机,就会点石成金;互联网里充满活力,大量先进观念的涌动,思想放思路更加开放开阔。在互联网时代,不是一般人都能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办公室人员必须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可担当。办公室人员需要做到敏感、敏锐、敏捷。敏感,是指在政治上的要求,对互联网上有关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信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的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正确把握正面导向,尤其是对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最新出台的政策、规定、举措,更要了然于胸。敏锐,就是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在表面无用的材料中,窥视潜在的使用价值;在司空见惯的文章中,发现非常的关键价值;在互联网上的素材中,获得启发和建议。敏捷,是说网络时代,在处理、报送文件尤其是密件、信息等的过程中,仍要充分发挥党委机关的主渠道、决定性作用,而不能落后于网络,努力做到:“网无我有,网有我先,网先我准,网准我密”,及时快捷,迅速作为。

二、勤学、多学、善学。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在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知识是一条攀登不止的山,始终达不到顶峰;学问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一直没有尽头。从事办公室工作的每个同志,都要适应新时代要求,树立“学习成为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的观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生成,倡导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古人对学习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比如,明代著名文人张溥的“七录法”,即每次读书为了记牢、背熟,采用“手抄”的办法,抄一遍烧一遍,连续七次,最后,达到熟记于心的目的。明末文学家、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年轻时****始,除了博览群书外,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编纂了《徐霞客游记》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晚清四大名臣之

一、也是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提出了“贵博、贵精、尤贵通”的学习法。这些人都由于酷爱学习,最终成为不同寻常的名人大家。由于工作的限制,办公室人员固不能“行万里路”,但可以“读万卷书”。勤学、多学、善学,必有所得、必有所悟、必有所成。这里的书,就不是狭义的书,而是包括网络、电视、投影等现代传媒工具。特别是互联网,包罗万象,“学识”恢弘,更需要在此“涉猎”。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八小时之外。上帝分配给我们的时间是公平的。如果在闲暇的时间,你泡在酒场,可能得到一批朋友;你泡在牌场,可能赢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你泡在舞场,可能愉悦了身心,强健了体质。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乐趣乃至追求。这无可非议。不过,如果你真正把时间泡在“互联网”上,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自由吸纳、自由摄取,吸收新观点,探索新思想,寻找新武器,别有洞天,别有兴趣,别有风味,领略无极风光,采撷无限精华,吸纳无穷灵气。

三、思维、思想、思考。拿破仑说过,世上只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思想比剑更有力量。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区别,就在头脑和思维的不同。每个人的身体内,都隐藏着巨大能量,只有很少的人点燃它;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座无尽金矿,只有很少的人开采它;每个人的身后边,都沉睡着神通广大的巨人,只有很少的人唤醒他。耶稣、释迦牟尼和穆罕默德成为万民崇拜的圣明,这是精神能量的发挥;孔子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精神支柱,这是道德能量的发挥;比尔.盖茨用Windows小小的窗口,获得的疆域远远大于成吉思汗的帝国,这是智能的发挥。一个人之所以发挥出这些能量,最大的导火索,就是思想、思维、思考。精神的力量,有时大的简直不可思议。在你急于办成某件事情的时候,思维和想象就达到了极限,甚至超水平发挥。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想是大脑细胞的活动,客观存在反映于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考是说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一个伟大的人物与一个渺小的人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个伟大的人物只不过是一个善于思维、善于思想、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渺小的人物而已。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网民已达4.4亿人之多。在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新时代,给办公室人员和办公室工作,开启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打通了新的渠道和途径,拓展了新的空间和领域,延长了新的触角和范围。思维一变,天高地阔;打破局限,柳暗花明。办公室人员,要拥有新鲜思想,激活发散思维,反复琢磨思考,站位时代全局,选准立意角度,在众多繁杂、芜杂、纷杂的文字素材中,雕琢漂亮“盆景”,打造服务精品。

四、积累、积淀、积蓄。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改变,没有改变就谈不上升华,没有升华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成就。这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栽植无穷无尽的玫瑰树,才有采摘不完的玫瑰花。现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3至5年,不积累、更新知识,怎么适应时代,怎么干好工作。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名言:“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谁也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中华民族”。同样,我们可以说:你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积累、积蓄、积淀。没有积累、积蓄、积淀,就没有厚积薄发,就没有博大精深,就没有幽玄义理,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我们做好办公室工作、成就事业的基石。如果一名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飘飘然、昏昏然、不知所以然,进入庄生梦蝶的境界,不知自己是庄生,还是蝴蝶,那只能被社会淘汰。互联网时代,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牢记: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要注重积累、积蓄、积存。要积累经验,向互联网学习,向行家学习,向专家学习,向领导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积累中感悟、领会,在感悟中有所启发,在领会中有所长进。要积累能力,就是在与网络打交道中,更加重视汲取、吸收、借鉴其中新鲜、鲜活、生动、丰富的营养,着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努力打造成为工作的大师、大腕、大家。要积累智慧,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个人的悟性、聪明、文化、知识、能力、素质,同与时俱进的互联网包罗万象所涵盖的一切,千方百计融汇在一起、积聚在一起、集结在一起,提升工作的智慧含量、智慧元素、智慧沉淀、智慧谋略。资料显示,5%的人是超常智力,5%的人有残障智力,90%的人都是具有正常智力的人。90%的人,只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注重积累、积淀、积蓄,那么,你就能在“与众同”的基础上,达到“与众不同”,成为“非常之人”。

篇6:秘书公文写作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文种叫公告。公告的主要作用是将国家重要事项及重要法规,向国内外郑重宣布,是人们普遍知晓或遵守。这些重要事项及重要法规,有些是与人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如颁布宪法、实行保值储蓄,发射导弹、火箭、卫星等;有些则人们普遍关心的,如公布选举产生的国家主要领导人等。

公告的公布单位通常是省级以上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一般机关、基层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不能随意使用。

公告一般不用红头文件,而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2、公告的分类

(1)告知性公告,只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没有执行要求或规定。

(2)规定性公告,即在告知国内外重大事项的同时,往往还要提出一些要求、规定,作为被告知对象遵守的规范。此种公告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发布。

[例文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__年5日选举: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曾庆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上一篇:扶贫实施细则下一篇: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平台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