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2024-05-14

下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共8篇)

篇1:下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科研工作,将以教育行政工作会议和进修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针,坚持科研先导工程,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全面落实新课改为中心工作,以校本培训为特色,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研究和管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严格教育科研工作细则。继续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

2、定期召开科研例会,及时总结经验部署下步工作。

3、确定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专题。

4、及时收集、整理、传递科研科普信息,积累好所有的科研材料和档案。

5、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

6、继续加强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7、开展科研专题培训和讲座。

8、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评定与推广工作,制定科研奖励制度。

三、主要工作:

(一)科研制度建设

1、按照以月为主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的考核,每月严格制定上交时间,并以课题组为单位上交每月的课题研究案例和反思。

2、组织人员课题培训,月上交随笔和教学叙事,组织课题课的听课评课、反思和研讨。

3、科研材料分类装订,集中管理,重在体现科研的研究进程。

4、对上在教育科研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学习团队建设

1、加强学习团队建设,继续以学习小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围绕有效教学的开展进行理论与业务的专题学习,并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定期组织交流活动。

2、以校本培训为特色,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针对课题研究组织2——3次培训工作,特别是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有关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和有效教学知识的学习。

3、发挥科研骨干教师的优势,做好课题研究的引领工作,并带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共同研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师科研开展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及时总结反馈信息,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4、进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有效性的探索,每次备课前组内有一人事前准备好与全组教师进行经验、成果或信息的交流。学校本学期组织一次专题研讨,初步形成基本备课模式。

5、为教师推荐理论学习的材料。购买、下发与课改有关的书籍。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积极创造机会为广大教师的外出学习创造条件,给予支持。

6、支持和鼓励教师将科研研究的经验总结到科研成果中来,并向全校教师推广。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省、市、区的论文和案例。

(三)教研实践

1、建立学校课题研究课制度,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跨学年的研讨活动,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做到以问题为牵动,注重课后的评析与反思。

2、把校际联动引向深入,本学期继续邀请名师和专家到校授课和讲座,并充分利用校内名师资源,提高广大教师的参与度,把学习与自身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走出去,加强双向交流活动。

3、组织校级科研竞赛课活动,使其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对参加上级各类竞赛活动形成良好的竞争选拔机制。

4、认真完成好做为整改委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创造条件参加基地的各项活动。

三月份:

1、制订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组织各子课题组成员的组内科研学习。

3、归纳整理科研信息。

4、学校领导小组研究科研计划。

5、开展“绿洲杯”课程标准再学习测试活动。

四月份:

1、组织理论学习和讲座培训。

2、开展科研课题专题课活动。

3、课题小组开展有效阅读的学习研讨活动。

4、上交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

五月份:

1、科研自学笔记。

2、科研反思纪实。

3、以课题小组为单位的有效教学研讨课系列活动。

4、“绿洲杯”教师基本功风采大赛。

六月份:

1、“绿洲杯”教学设计大赛

2、科研优质课汇报

3、科研工作总结。

4、科研课题总结。

5、整理科研工作特色。

6、归纳整理科研本学期科研档案。

篇2:下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我校规模小教师少,又因地处农村,给科研学习培训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进行科研学习和科研讨论等工作,领导每月进行科研学习讨论,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集体讨论,把课题中可行性问题在实施阶段的困难进行分析总结,确保每位教师“心中有科研,教学用科研”,推动课题进展。

二、开展实施阶段课题课与特色教学活动。

今年区上级领导制定了“以课题研究为牵动,推出教育科研新举措”的教育科研方案,根据上级科研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计划开展活动

1、增强科研工作的实效性。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实践性研究。针对实验班级我们将进行跟踪调查,检验实践阶段是否有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提高,成绩是否提高,是否有创新的学习效果。并对效果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在科研会上学习讨论成功经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题实验课活动。

预计在4月初进行我校“校园风采——课题实验课”活动,结合教育理念与我校科研课题,实验教师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实验课,把新理念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多实践、多发问是主线,教师学习讨论是核心。形成全面的师生转变观。并把教师优秀教案做以展示存档。

3、科研小组与教师个人的科研阶段总结工作。

课题进行到实施阶段教师必须把以往的科研成果作以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工作,这样教师即可以把整个课题重新的审视一便,又能为下一时期的工作查缺补漏,做基础整理。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论文的撰写。培养教师重视科研的思想,把科研工作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撰写论文了解最新的教学教育方法,给教育改革提供理论的支持。

5、集体备课和评课活动。

篇3:新常态下财政科研工作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发展新常态

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发展大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凸显作用、创新的引领作用等9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并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总要求。必须看到,这种新常态将是一个稳定、持久和不断深化的发展态势。从国内全局看,我们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这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的新特点,也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战略导向,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全国人大通过修改后的《预算法》为标志,我国财政改革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深刻介入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财税改革将发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公众对预算规范管理、公开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等。

今年,国家调低经济增速预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为1000万以上。财政部3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257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考虑部分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同口径增长1.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考虑部分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为同口径增长9.5%。而为化解存量地方债务风险, 财政部已经下达了1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未来置换债券规模或继续扩大。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力。例如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中央财政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124亿元。另外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措施 ,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持一定的政府投资规模,今年安排中央基建投资4776亿元等等。

作为财政部门,必须立足实际正确认识新常态,实事求是地看待财政收入增速变化,科学测算财政收入增幅,确保财政收入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发展定力,坚决防止和纠正财政“空转”行为,促进财政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特点主动适应新常态,科学分析财政领域阶段性、趋势性的新变化,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实施既利于解决问题、又利于长远发展的改革举措,全面推进依法科学理财;必须精准发力积极引领新常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科学界定财政作用的边界,始终把稳增长作为第一要务,把促改革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既坚持底线思维,稳定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又做到精准发力,瞄准财政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序调整,切实发挥好财政政策的定向调控功能、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和财税改革的基础支撑作用,努力服务发展大局。

二、努力做好新常态下财政科研工作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全省财政科研工作者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认识和判断上来,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经领域的趋势性变化,做到思想观念、工作举措与经济发展同步转型,更加充分地发挥财政科研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的作用。

(一 )深刻认识财政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财政科研工作是财政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财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推进财政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政科研包括财政理论的探讨和财政政策的阐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财政在国家治理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将更加突出,并为法律、制度所不断固化、强化。需要财政科研提供理性的公共财政理论思维,要求从事财政研究工作的同志拿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尤其对于甘肃省这样一个欠发达的省份,财政如何给自身职能作科学的定位,给全省经济文化发展恰到好处的政策支持,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迫切需要理论上的科学阐述。近几年,全省财政科研部门围绕转轨时期的财税对策建议和做大管严政府财力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甘肃省的财政改革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但财政科研还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在新时期,财政科研机构作为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主要载体负有的责任重大。

(二 )紧密联系实际 ,认真贯彻 “两为 ”工作方针

“为现实服务 ,为中心工作服务”是财政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端正了,才能正确处理好科研工作与实际工作的关系, 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与政策应用研究的关系,体现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作用。科学研究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的参考价值高、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越多,越能得到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得到的重视与支持越多,越能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只有把紧密联系实际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到财政科研工作环节当中,才能实现财政科研调研工作的一个良性循环。具体而言,就是要准确把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财政工作重点,以此确定科研调研选题,如完善现行财政体制问题、调整财政支出取向问题、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评体系问题等等。在确定课题切入点时,除了注意选择财政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 还可以突出课题的独特性、时效性和超前性,在紧密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先导作用。此外,要贯彻好“两为”方针,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改进科研作风。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发现不了问题,科研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实际上,从部门研究机构搞应用研究来讲,没有调查就等于没有研究。对于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 没有调查研究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为现实工作服务的财政科研部门,不能急功近利,应在确定好专题,选择好项目之后,扎扎实实地、以详实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蜻蜓点水。

(三 )积极开展财政理论研究和调查 ,更好地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

一是不断加强同部科研所及中央相关研究机构的联系,争取参与更多的全国性协作课题,争取得到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二是积极争取与厅内业务处室的合作。不断研究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方向和动态,积极主动地同厅内各处室加强联系和配合, 争取更多地参与业务处室的课题研究。三是积极与省社科院、各大学、政府部门各研究机构横向合作与交流。本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扩展研究视角的目的,加强合作,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数量。四是积极主动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课题,并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任务。五是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反映实情,传达民意,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依据。

(四 )深入研究 ,认真体会 ,有效改进科研工作方法

一是视野要宽,避免狭隘性。我们研究财政经济问题,不能只局限于省内,必须把甘肃省的财政经济发展置于全国发展的大局中去。财政科研工作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财政的收收支支,要从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和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二是思路要新,体现超前性。财政科研工作,必须具有必要的超前性,不能流于短、浅。要对财政领域和相关事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前瞻性研究,在其孕育或萌芽状态就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并提出相关思路、预案和对策。这样的研究成果有些能够很快应用,有些是作为应对预案,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就可以用于实践。这种科研将产生一般业务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前瞻性研究做好了,财政工作就能把握主动权。三是工作要实,突出针对性。作为省市一级的财政科研工作,既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也有别于具体的业务工作部署, 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应用研究,尤其强调“研以致用”。古人云:“文可载道,以用为贵”。我们的研究成果只有被领导者决策所采纳,直接或间接地用于财政改革和发展实践,才能真正称之为好的研究成果。四是力量要合,发挥协作性。要更加注重发挥整体力量,联合攻关。目前开展的省内协作课题研究,就是这样一种形式,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级科研所和财政学会要认真整合好内部和外部力量,把每个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凝聚在一起,形成集体力量,有效地发挥集体优势。五是行动要快,强调时效性。时效性是财政科研工作的生命所在,对急迫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的重要问题,必须集中力量,及时调查,快速反应,适时提供情况和建议。“文当其时,一字千金”,“文过其时 , 一文不值”, 对多数财政科研成果而言 , 只有“生逢其时”,才能“谋当其用”。

(五 )加强学习 ,端正态度 ,提高科研队伍能力素质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各种矛盾逐渐显露。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我们面临新的考验,对我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知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凭过去积累的老底子或老经验办事,我们就适应不了形势,履行不好职责,完成不了任务。我们的财政科研任务最终要靠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来完成,这就要求财政科研工作者要认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本领,注重科研工作方法,不断加以创新。要注重对重大政策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研究,这既是做好财政科研工作的客观需要,又是开展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方法,不仅要学习财经业务知识,而且要学习其它门类的知识,力求做到“本专业要精,相邻专业要通,跨专业要懂”。同时,要进一步端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认识财政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钻研科研的主动和自觉;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业务素养,把当前面临的财政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透彻,切实为政府决策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吴振宇.主导产业退化和新常态增长前景[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第183号,2014.

[2]李跃.国际金融危机倒逼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创新:兼论“四次产业”划分的新构想[J].党政干部参考,2015(4).

[3]张军扩.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N].中国经济时报,2014-9-10.

篇4:浅谈新时期下的科研管理工作

【关键词】强化科研意识;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高水平的科研是科研院所立足于经济社会的资本,科研院所应该是创新高水平科研技术和成果的领头军,其产生的有效科研成果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前沿的生产力。下面本人就新时期下的科研管理工作浅谈以下几点:

1.加大科研管理的必要性

1.1发挥管理服务职责,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实施

对于大多数转制院所来说,科研实力毋庸置疑是其固有优势,但在产业化水平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产业化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成果转化速度慢、市场嗅觉不够敏锐等等方面都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体制上要尽快转变健全机制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事实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使之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这就成为了摆在科研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说在科研院所转制后,科研管理不仅不应淡化,相反更应该发挥其衔接各部门,协调服务的职责,为企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1.2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作为转制后的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也随着从原有被动领研究课题转变成主动争取课题,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搞科研创新;企业不仅要保护市场竞争优势,还要注重技术的持续开发,不断创新,这就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协助科技人员调整状态,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保证企业员工和创新人员有不断创新的动机和热情,加强对职工创新意识的教育,为培养企业创新后劲,不断提高职工的求异思维、反向思维、替代思维、模仿思维、想象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2.要以正确的科研意识作指导

2.1要有品牌意识

科研院所的品牌意识,也就是创立名牌的意识。科研院所的名牌就是成果卓著的专家学者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际生产能力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一所科研院所拥有一定数量的知名专家和高科技的研究成果,则是科研院所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也是科研院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品牌的创立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在承担课题上,要有一定数量的国家基金规划项目和省基金规划项目以及有社会影响的重大课题;二是要有一定数量的获奖科研成果,特别是省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其目的就是科研活动所产生的一切科研成果都要得到社會的认可,如果没有社会的承认,则表明科研院所的学术水平也未被社会认可。虽然科研活动被社会承认的方式很多,如成果发表,同行认同等,但成果获大奖是对科研活动的最高的社会承认,也是科研院所创立名牌的最终实现。科研院所的发展有其特色,也完全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优势科技成果,创立自己的品牌,确立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地位。

2.2要有市场定位意识

当今社会,边缘学科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良性发展提供着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着科学的管理模式。自然科学的研究已在市场的需要中寻求课题,同样,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应立足于市场,在市场中寻求自己的位置。

2.3要有组织策划意识

策划意识是时代的需要,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强调策划。除一般科研管理工作的策划外,更需要强化两个方面的策划意识:一是课题工作的组织策划意识,课题立项工作是科研的源头和基础,因此,在课题设计和争取立项工作上,联合攻关的意识和组织策划的意识显得极为重要。二是对科研成果转化和申报评奖的组织策划。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反馈外部信息,认真组织和引导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和成果报奖活动,有步骤、有目的、高效率地完成此项工作。

2.4要有科研成果的保护意识

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者的劳动结晶,也是在单位的物质、经费条件支持下完成的劳动成果,是科研院所的一种有形或无形资产。科研成果是科研院所未来发展的生命,若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特别是社会影响较大的科研成果,则其在同行业中的学术水平是苍白的,其科研地位也就不言而喻。

2.5要有科研服务意识

科研管理者作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既要当好科研工作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纵向联系上的联络员,组织安排好与此有关的各方面的工作,还要尽可能与社会各界加强横向联系,因此,它要求科研管理工作者要有良好的素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促进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改进科研管理工作的建议

3.1做好目标管理,以争取科研课题为重点

切实的科研目标,不仅是对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挑战,而且对科研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起着约束作用。作为科研院所应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由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科研子目标,重点放在科研管理工作质与量的重大突破上。

3.2加强学科建设,建立科研队伍

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有自己的优势专长科研技术和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各个研究所至少应建立1~2项作为科研主攻方向的课题,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认真组织和完成以实用专利技术为主的科研活动,多出精品,使专利技术发展初具规模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专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科研院所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成为科研活动的骨干力量,将他们组织起来重点承担科研任务,以“职称差别科研工作量”的办法改变过去拿到高职称便“高枕无忧”的现象,变被动为主动地去承担科研任务。这样,可以促进科研队伍的建设,并带动年青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实现科研目标。

3.3明确科研管理职责

要改变过去一切由科研管理部门“上行下达”的做法。科研管理部门应以制订科研的发展纲要、科研计划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制度为主,促进科研工作者有章可循,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做好科研制度、科研信息的落实工作以及科研服务工作。各部门特别是各个课题组,是科研工作最前沿的执行者,对课题项目的组织、成果报送、科研活动反馈等负有责任,是科研活动出效果的关键部门。

3.4建立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

科研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管理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纯行政管理,而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培养现代管理能力,要经常性地组织参加管理学专(下转第175页)(上接第161页)业、科研动态和科研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经验来源于实践,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迅速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必须要懂得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和总结、提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3.5提高科研部门内部管理水平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工作

为了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除了制订相应的科研目标、科研计划和科研管理制度外,要用现代网络技术管理科研工作,建立完整齐全的科研资料档案,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同时对外通过电脑联网,使科研信息得以交流、科研成果资源得以宣传和共享,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蒋晔.构建村民自治良性运行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篇5:下学期科研工作总结

一、老例教研工作方面。

1、教科研工作落实到位。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仍然分为年级教研组和分校教研组,各教研组根据中间黉舍教科研工作筹划,展开了结壮而富裕结果的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做到筹划详细、目标明了、责任落实,年级教研组展开活动均匀达4次以上,分校教研组活动展开达6次以上,全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出勤率达95%,听课达15节。

2、连续坚定了教师果然课轨制。

根据四项达标要求,我校要求各个分校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时候由每个教师开出一节果然课,并进行听课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经过议定长期坚定,我校在优化讲堂传授,引领青年教师,进步讲堂传授质量方面产生了自动的效用。

二、中间黉舍构造的教诲科研工作。

1、课题探讨。

本学期以来,我校各年级组入手下手进行课题探讨初步摸索工作,紧张环绕本年级组传授中产生的题目而定,各个年级组均已订定了课题,如《如何进步小门生数学进修乐趣》、《如何进步说话第二课时的传授效果》等,并展开了探讨工作,每次活动均做到了有记录、有反思,学期有阶段总结。

2、连续加强区级骨干教师和教研骨干的培养工作。

根据区教科所的安排,本学期我校连续遴派了xx、xx、xx、xx共xx名优秀教师参加了xx区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进修。在“xx区20xx年第一期教研组长培训”中,我校的xx、xx、xx、xx位年级组长参加了培训,经过议定进修培训将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师资气力和教研气力。到如今为止,我校已有区级骨干教师5名、区级学科领祖先xx名,教坛新秀xx名,来岁在数量上还将连续增加。

3、自动展开主题教研活动。

为加强黉舍教研文化构筑,鞭策校本教研工作的健康、可连续成长,我校联合教科中间的“教研员下校听课”工作,于xx月xx日展开了以“存眷讲堂传授活动 进步讲堂传授效果”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供给讲堂传授案例的是我校四位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他们的课经过议定“伙伴互助”式的打磨后,讲堂传授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本次活动还聘请到盘龙区名师工作室的xx教授,她不但为本次活动带来了一节高雅的语文课,还为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分校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作了“紧扣讲义,有效计划”的专题讲座,使我们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遭到了极大的开导和教诲。

4、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传授大奖赛。

在本学期xx区构造的“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中,我校有两位教授报名参赛,均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昆明市第七届学科领祖先骨干教师评比活动”中,我校有一名教师报名参赛,成绩其实不必定是最紧张的,经过议定这些比赛活动,将为我校培养和熬炼出更多的优秀教师。

5、自动摸索收集视频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摸索在收集前提下如何进步黉舍教研活动的效益,更便利、更快捷的增进差别地区、差别黉舍之间传授探讨与交换,在xx区教科所的安排和主持下,xx月xx日上午,xx中间黉舍数学教研组与xx中间黉舍数学教研组展开了一次收集视频教研活动。两位教授均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为题为本次教研活动供给了高雅的案例。在评课的关键中,两校均采取了大渔中间黉舍的“七色花”评课模式,使每一名参加活动的教师都到达了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的教研目标。

三、加强了黉舍教科室构筑。

1、重组教研组,把本来的七个教研组归并成四个教研组,建立了教研组长为传授探讨的第一责任人轨制。

2、连续帮忙教务处做好传授考核工作,为救助教师调整和改革传授以及评价教师工作供给了最根本的根据。

3、教科室当真订定每学期的教科研筹划,各年级组根据教科室工作筹划,再联合本年级组环境订定出分筹划,并根据筹划展开教研活动。

4、典范了记录表。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联合利用由xx区教科中间联合订定的教研活动记录表和课题探讨记录表,并及时下发到各个当真人,要求每次记录均要及时、真正、完好的进行填写。

四、获得的结果。

1、教研组活动平常化,各教研组能按质、按量的结束工作任务。

2、教师教诲传授程度渐渐进步,理念、方法获得较大更新。

3、各校点切当作好了“减负”与“提质”的工作,教诲传授秩序平常,无传授变乱产生。

4、黉舍传授质量明显进步,在两学期的联合片区期末考核中均匀分家联合片学区中间黉舍第一名。

5、课题探讨工作初步展开。

五、今后尚需竭力的方向。

1、建立课题探讨中间组,做到课题由专人当真,经过议定课题实在立,引领我校今后一段期间的教研活动方向,增进我校教研程度的进一步进步。

2、加强对收集视频教研活动的摸索,利用收集视频进行听、评课,集体务课等,有效进步教研活动的效果。

3、自动展开各种门生进修比赛活动。在今后的传授中,我校将当令的展开一些以分校或年级为单位的门生进修比赛活动,如:作文集体比赛、利用题解答比赛、口算、谋划比赛、听写比赛等,以此来增进传授质量的进步。

4、自动展开教师传授比赛活动。如:板书比赛、课件建造比赛、青年教师传授大奖赛、朗读比赛、教案计划比赛等。

篇6:下学期科研课题学期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教师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现将几个月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首先,参加了XX区教体局举办的全区科研课题开题培训工作。听了专家的讲座与领导指示,使我对科研课题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深受启发。

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课题的选题是搞教育研究的专家才能做的事,和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搭不上边,只需做好本职工作就得了。这次立项培训使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多么肤浅,教育教学的实践才是科研课题的源泉。原来,课题研究都是从教育教学实际中提出的,教育科研并不是高高在上,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细节,把一些感悟、想法、做法写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也是教育科研实践研究,也是教育科研的根本。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科研知识培训,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一次智慧与知识的碰撞,更有一种理念的升华与心理的享受。

过去,一直以为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认为教育科研是教育的专业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曾经着做一些思考,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其实,教育科研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推动教师向专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理解自己的课堂,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其次,参加了丽莉学校举办的《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科研论坛。在论坛的活动过程中,我在第四板块作了有关评价艺术方面的论述:思维方向的把握,正是评价艺术的魅力所在。在现场交流中回答了非参研人员的提问:评价的差异性表现在哪里?。

在这次论坛活动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基石。

生存与学习是人类生命的两大主题,要想生存就必须学习,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一体化。自觉学习,善于学习,是提升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学习不是单纯的继承与模仿,而是反思、批判、创新的过程。在学习中,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理论认识,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理论转化为自己个性的新思想,用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形成“站在巨人肩膀上”看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模仿巨人,成为巨人的影子。“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更需要学习工作一体化。

最后,说说我在课题研究中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结合模范小学的教学实际,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了初点的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从“好”字开始的,一个“好”字,蕴含了很多评价的内涵。于是我写出了第一个教学评价研究成果《怎一个“好”字了得》。

篇7:下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二、总体思路:

本学期科研工作要实现“重过程、强基础、创风格”的奋斗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育科研与探索“初中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结合,教育科研与“小班化教育”特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各课题组明确主攻方向,不做表面文章,做好子课题的资料收集工作,认真修改课题结题报告。做好“小班化教育”的前期实验工作,收集整理好实验过程中各项资料,定期开展2周一次的“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例会,保证科研工作有效地进行。

三、工作重点:

明确科研主攻方向,本学期将围绕以下课题开展研究。

1、认真做好区级课题“实施主体教育,初中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校本培养”的后期研究和结题工作,接受区教科室对结题工作的检查。

2、准备启动“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前期实验工作,研究将主要分解为“教学过程与方法研究”、“个体分层研究”、“评价多元化研究”和“教师协同教学研究”四个子项,并在本学期针对前两项展开重点研究。

3、准备启动“中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工作,初步制定研究方案,做好与协作学校的沟通与联系,了解协作学校的教育特色,明确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加强的重点,与“初中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相结合,创出我校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与态度的特色与风格。

四、具体措施:

(一)推行“学习行为示范班”评比制度,加强学习行为习惯培养

1、制定评比项目:教科室在本学期将制定出与课前、课内、课后学习习惯相关的评比目标(现初定为课前预备铃、学习材料准备、课堂纪律、课堂笔记、课后作业五项)。

2、筹划评比工作:教科室在本学期将筹划评比工作的具体步骤与工作方法,在征得领导同意后,于3月起配合教导处,正式开展每月一次的学习行为示范班评比工作。

(二)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圆满完成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1、3月初召开子课题组组长研讨会,讨论结题报告修改意见。

2、4月初,第二批子课题基本完成结题报告的修改稿。

3、5月初,第三批子课题基本完成结题报告的修改稿。

4、6月初,修改学校主课题结题报告,完成定稿工作。

(三)加强科研常规管理工作,启动“小班化教育”的前期实验1、3月,成立小班化教育研究的课题组,双周召开课题研究会,讨论研究方案和教学实验班的设置。

2、4月,展开“小班化教学过程与方法研究”和“个体分层研究”的理论学习,学习研究方法,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辅导展开实践研究。

3、5月,组织与课题有关的教学研讨课。

4、6-7月,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课例、教案或科研论文,收集有关资料。

(四)及时沟通,启动“中小学教育衔接”的课题研究工作1、3月,与协作学校进行沟通,学习兄弟学校的教育特色,结合我校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工作特色,明确我校衔接教育工作的突破口。

2、4月,依据工作突破口,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过程。

3、5月,成立“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研究的子项目,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展开实践研究。

4、6月,总结课题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

五、周工作安排:

一周: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和“小班化教育”实验方案。

二周:各课题组学习科研工作计划。

三周:制定“学习行为示范班”评比目标,开展评比工作。

四周:召开“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的课题结题工作研讨会。

五周: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开题,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

六周:中小学教育衔接课题的启动。

七-八周:“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的第二批子课题做好结题报告的修改工作(生物、历史、化学、体育课题组)。

九周:小班化教育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经验交流。

十周:筹备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十一周:制定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课题研究方案。

十二-十三周:“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的第三批子课题做好结题报告的修改工作(物理、语文和德育)。

十四-十五周:开展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

十六周:召开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课题组成员研讨会。

十七周:修改“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的主课题结题报告,完成定稿工作。

十八周:“小班化教育”和“中小学衔接教育”课题研究小组交流研讨会。

篇8:下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一、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工作现状

谋划好青年工作的基本前提, 首先是要对当前科研院所青年工作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从把握院所青年职工的基本特点、存在问题入手, 进一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1. 当前科研院所青年职工特点。

根据调查研究, 当前科研院所青年职工群体主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文化程度高, 研究院所引进的青年职工, 学历普遍在大学本科以上, 尤其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体。二是专业结构全, 新进人才的专业范围逐步涵盖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基建、财务管理、计算机信息化、法律以及新闻宣传等专业, 打破了原来以科学研究占绝对主体的传统专业构成。三是基本素质优, 新进的青年职工普遍具备国内外知名院校高等教育背景, 专业知识面广, 基本能力强。四是可塑性强, 青年职工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下, 大部分是院校应届毕业生, 85%是80后的年轻人, 思想活跃, 接受能力强。

2. 当前青年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多年来科研院所普遍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的青年人才工作模式, 较好地适应了过去一个时期的实际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技创新格局愈加开放和迅速, 与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相比, 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忽视建立健全的人才工作长效机制以及系统性规划。青年职工的使用中, 对涌现出的突出人员进行重点培养, 但对青年人才团队培养缺少规划。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发现人才、培育人才, 锻炼人才、使用人才和成就人才的机制, 对青年人才的激励措施还不够多, 影响了青年职工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各个制度措施的相对分散, 没有形成系统性。二是工作程序和模式比较传统, 没有较好地贴近当代青年实际。在开展青年工作时, 工作形式较为传统、刻板、保守, 内容也大多空洞、乏味、单一, 没能充分考虑到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个性需求、趣味, 在迎合青年职工的个性特点上做的不够,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作的效果。

二、创新青年人才工作思路和举措

在当前环境下, 我们需要创新工作思路, 为青年人才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和平台。积极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在科研工作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1. 发挥工作合力, 塑造青年职工事业心。

一是引导青年职工立德。科研院所青年职工具有大部分青年人的特征, 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较强, 但价值观取向多元, 个性特点突出。要发挥党委、团委、人力资源工作的合力, 以“中国梦”“发展梦”“成才梦”等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 着力推动广大青年职工把个人奋斗与国家、单位、事业发展相结合, 不断以发展的正能量激发青年的事业奉献精神, 提升职业道德。二是引导青年职工立功。积极引导青年职工围绕本职工作, 拼搏奉献、创新进取, 不断培育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首先根据每个青年职工的特点, 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 让他们有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空间;其次是给予青年职工关爱与支持, 为其创造良好环境, 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让人才自由创新、创造;再次是根据青年人才的业绩和贡献, 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待遇, 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三是引导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要积极引导青年职工在工作中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在对自我客观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理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个人职业总的规划、短期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 引导广大青年职工确立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 探索激励机制, 促进青年职工成长成才。

一是探索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 增加针对青年职工的专项荣誉, 通过举办青年创新论坛、设立青年创新奖, 开展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等系列活动, 为青年提供更多发挥才能的平台, 在给予荣誉的同时, 进行物质奖励, 激励其进一步主动融入科研创新工作, 激发职业成就感。二是加大优秀青年选拔力度。结合科研队伍建设的目标, 不断健全优秀青年人才选拔机制, 将一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优秀青年推选为先进工作者, 发扬他们的榜样和表率作用。选拔有能力的青年人才, 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在科研工作中进行交流锻炼, 特别是到基层一线锻炼, 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设立青年人才发展基金, 对表现突出的或有潜质的青年专业人才, 通过给予专项研究基金或者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支持其积极参与相应领域的业务研究与交流活动, 优先选派其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和研讨会, 培养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青年学者。

3. 构建人文关怀机制, 关注关爱青年职工。

一是建立健全人文关怀机制。青年职工在工作、家庭、事业共同起步的人生阶段, 有着更多情感诉求。应主动着眼青年职工的心理诉求, 健全完善相应的人文关怀机制, 积极为青年职工办实事、解难题, 为他们的工作、家庭、个人事业成长进一步夯实基础、搭建平台, 以贴心务实的工作不断增强青年职工的归属感。二是搭建青年沟通交流平台。建立青年职工定期沟通协调机制, 通过定期座谈会, 建立单位与青年职工之间的沟通渠道, 使青年能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感受到单位的期待和重视;积极采用青年职工乐于参与的新媒体手段, 建立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 拓宽青年沟通渠道, 引导青年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三、构建加强青年人才工作长效机制

1. 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科研工作发展规划, 针对青年职工的现状, 制订科学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明确具体的青年干部管理队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青年技术能手的培养目标。

2. 建立青年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人才的评价使青年职工在评价中处于弱势地位。为发现更多的青年人才, 必须建立并逐步推行科学的青年人才评估制度, 根据青年人才特有的专项指标逐步细化评估标准, 通过评估合理界定人才、发现人才, 挖掘青年潜力, 充实青年队伍, 帮助其建立职业规划。

3. 健全青年人才培养措施。

完善新进人员集中实习制, 将新进人员安排到先进集体进行实习, 通过良好的工作氛围带动新进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尽快完成身份转变。健全完善“导师制”培养模式, 选择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作为导师, 实现“教、传、帮、带”的倍增效应。制订针对青年职工的中长期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 选派优秀青年职工参加高层次培训和交流。

4. 改进青年人才使用制度。

上一篇:企业治安综合整治大会发言材料下一篇:《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浅谈心得体会》陆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