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民俗作文

2024-06-25

中秋节民俗作文(共13篇)

篇1:中秋节民俗作文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篇2:中秋节民俗作文

民间小传说,元末,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

篇3:中秋节民俗作文

多年来, 为改变这种状况, 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有收获, 也有体会。

一、乡土景美蕴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语言的源泉在大自然。当他看到孩子们面对充满生机的果园, 却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思的时候, 他感到非常痛心;他马上意识到:是教育逼着孩子们去死记硬背, 导致思维迟钝, 孩子们一旦离开大自然, 离开外面的世界, 后果将不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一课课地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 到果园、森林、河边、田野去, 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量, 又使孩子们的情感细腻起来。这让我想到我们的生物课、地理课、美术课……我们的学校无一例外:封闭式教学, 高高的围墙……特别是在寸土尺金的沿海地区, 我们的学校的围墙外, 不是民居就是工厂, 我们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自然!我们的生物课、地理课、美术课都只能在教室里上, 即便教科书年年更换, 不断增加实践内容, 都无法改变现状。想起20年前,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 生物科有一半的课时是在生物园里上, 老师带领我们用改良技术种玉米、木薯等等, 课后我们用毛笔为作物人工授粉、施肥;有收成后拿到菜市场去卖, 所得作为班会费;老师还带我们到田野里捉蝴蝶、昆虫做标本, 采摘不同形状的树叶制作成书签;我们的成绩高低是看谁做的标本美不美……美术课到小山坡上写生, 地理课到野外测量, 春天语文老师带我们到山坡上寻找春姑娘的踪迹……大自然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她能启迪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 并促使他们用美的语言去讴歌和赞美。试想, 孩子们一旦从枯燥的课堂进入奇妙的大自然:蓝天白云荡涤他们郁闷的心胸;青山绿水抚慰他们贫瘠的心灵……他们的思绪像鸟儿一样飞翔, 像鱼儿般自由。

于是我尝试把学生带到校外, 到大自然中去。我带初一的学生到肇庆鼎湖山旅游, 学生们喜欢那里的一切东西:蜿蜒的溪流、蓝翅膀的蝴蝶、来自远古的蕨类植物……回来后, 孩子们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游记。小冰这样写道:“鼎湖山真不愧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参天的大树, 种类繁多的物种让我一次一次地惊叹不已……最让人心醉的是那条顺山而下的溪流, 她曲曲折折, 时隐时现, 一路欢天喜地地发出悦耳的淙淙的乐音, 让我一次次疑为仙境。她就像一条绝美的项链, 系在鼎湖山母亲的颈脖上……”孩子们纷纷写出佳作来, 有《天池心》、《鸟鸣山涧中》、《我与云朵为伍》……

周末, 我鼓励孩子们走进花农的桔地和苗圃, 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并把他们记录下来。身在花乡的孩子们写得最多的还是花花草草, 叶彬同学写道:“桔子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欣赏植物, 也许是太过熟悉的缘故, 我一直忽略它, 平时连正眼也不会瞧上它一眼。然而正是这个清凉的秋天的早晨, 我却发现桔地美极了。可能是晚上气温低的缘故, 早晨的桔地上飘着一层像烟非烟, 似雾非雾的东西。刚升起的太阳光照在那一片片的翠绿的桔叶上, 桔叶闪烁着晶莹的光亮, 显得生机勃勃, 神采奕奕, 它们在早晨的微风下, 摇摆着绿色的小手, 似乎在感谢桔农对它们的辛勤呵护……”多美的想象, 多清新朴素的描写啊。读着一篇篇观察细致、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的习作, 我的内心随孩子们的快乐而快乐, 随他们忧伤而忧伤:朱颖的《百合泪》、小欣的《拱桥一景》、小亮的《乡村小路》……渐渐地, 学生的写作题材拓展了, 文笔也逐渐细腻起来。

我们也带学生走进工业园, 让他们在参观的同时, 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孩子们的眼睛从厂区到工人, 从直观认识到感性认识。陈亮的《看一位民工喝水》, 不但对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且倾注了深深的感情在里面。参观了台商的花卉超市, 小明写了《海峡两岸共述花情》, 让人不可小看。

二、民俗丰富藏灵感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联想, 学语文不能没有联想, 写作文更不能没有联想。情感丰富, 善于联想的学生, 我们总不用担心他 (她) 学不好语文, 写不好一篇作文。在网络肆虐的今天, 孩子们嚼着快餐文化长大,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唐诗宋词, 没有南粤大地的曲调, 没有乡间茶楼里的袅袅茶香, 取而代之的是粗糙的肤浅的审美和情感;我们还能要求他们写好一篇作文?只有想办法对他们进行引导。

在生机焕发的春天, 我让学生在节假日穿街走巷, 叫他们暂且离开虚拟的网络, 去体味乡里民情的厚重;在如火的夏季, 我让学生去观察爷爷最爱去的茶楼, 也喝一杯苦涩的老茶头;飒飒秋风中, 我让学生去捕捉粤曲的韵味, 跟奶奶唱一曲《帝女花》, 体验人生的无常;冬雨潇潇的季节, 我让学生在岁晚的忙碌中搓圆寄寓希望的煎堆, 感悟朴实的情感……于是, 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不再贫乏空洞, 他们渐渐懂得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小君在《煎堆的启示》中写道:“带着童年的幼稚我们踏入青春。春天, 我们在这里立下誓言;秋天, 我们在这里分享收获。青春, 便是我们的春。誓言又在哪里?于是, 我寻觅……我发现, 青春就像一个金黄金黄的煎堆, 在案板上等待煎熬, 却在最后喜笑颜开。这便是青春, 挥洒着无限的汗水, 饱受油煎的痛苦和重生的希望。我感觉到青春的甘与苦。”

于是, 便有了小官的“潇潇的秋雨像极母亲常哼的粤曲, 我的幼稚和任性在这一刻化作一只猛兽, 撕毁了母亲对我的憧憬。”

小坚的“我要将爸的话记住, 我要坚强, 将爸的话作为动力和努力在初三毕业考个好成绩, 因为那是爸爸和爷爷最大的愿望。我还要把那幸福的瞬间泡成一壶酽酽的香茶, 让爷爷和他的茶友永远保留那份浓冽而甘甜的喜悦。”

读着孩子们经过思考后写出来的东西, 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进步, 我觉得欣喜异常!

三、形式多样现乡土民俗

1、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圣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 又是它的圆周。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 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涵咏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净化人们的灵魂。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正是诗一样的年龄, 他们应该生活在诗里。

首先, 我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在日记本里写诗, 写生活的酸甜苦辣, 写春夏秋冬, 写街坊写民俗, 写花乡趣事……于是, 孩子们开始试探着往前走, 即使磕磕碰碰, 也一路阳光, 一路欢歌!

小颖的诗句:“爷爷的酒壶/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他说/那是好日子泡的……”

其次, 我让孩子们每人设立一个诗歌本, 记录自己写得好的诗词, 并在课前朗读, 与同学们分享。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同学们自己评出最优秀的诗集, 进行奖励。

2、“民俗风情大家讲”的环节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回家真是“求爷爷告奶奶”, 以收集更多的民俗故事。外地的学生也不甘示弱, 也和大家交流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3、举办班级粤曲演唱比赛, 让同学们领略唱词的优美;鼓励同学们搜集自己喜爱的粤曲唱词并进行赏析, 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的思维能力。

篇4:中秋节的民俗事象

庆丰收,迎神赛会

中秋节对农民而言是个重大的日子,眼看一年的辛劳有了收获,总得对土地神和暗中保护他们的祖先表示一番谢意,再加上八月十五日又是土地神的生日,因此这天庆丰收又会加上迎神赛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一带,各家从中午就开始祭祀祖先和土地神了,但其他地方(像台湾),大都在傍晚,以三牲(牛猪羊)、年饼(菜馅饼,又称“润饼”)和米粉芋(加入芋头煮成的米粉汤)来祭谢土地神,这是承袭古代“秋报”的谢神仪式。

祭月、拜月、走月亮

祭月、拜月是从玩月、赏月发展而来的民间信仰仪式,都是在晚饭后月亮升上天空后进行,而且是以妇女为主。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祭拜的对象是月神——也称太阴星主、月姑,或月宫姑娘。南方的大部分地区祭月时,只是遥空拜月,南方也有地方祭拜一位凤冠霞帔的木雕女神像;北方大多数地方则张挂木刻版印的“月光神祃”(也叫“月光纸”)。

在月亮未升起时,祭月的人家先朝月出的方向把月光神祃贴好,设下供案,把一些应时瓜果(北方大多是梨、苹果、鲜枣、葡萄、藕、带枝毛豆、鸡冠花、西瓜等等,南方则是柚子、芋头、香蕉、柿子、菱角、花生、藕等等)陈列好,再加上清茶、素油、月饼、糖果等物。摆好祭品,等月亮升起,便燃烧斗香(以线香编成斗形,中纳香屑,称为“斗香”)恭祀“太阴星主月光菩萨”来享用。妇女儿童先拜,男子后拜(有些地方,男人是不拜月的)。拜完后,把月光神祃烧毁,撤供,把祭品分给家人享用。不在家的也要替他留下一份。

吃月饼

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饼”记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按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遗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以上所云与今强半相同。供月之说,其来旧矣。”

玩兔儿爷

泥塑的兔儿爷摊子,是中秋节的一景。既然月亮里的兔子没法捉来把玩,人们便自己用泥巴做些兔儿爷来哄小孩子玩玩。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了做材料,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材料乾了倒出来,再把前后两片黏在一起,配上耳朵,而后在身上刷层胶水,再上色描金。

兔儿爷摊子从八月初摆出来,一直卖到中秋节的夜晚,过了中秋节,就没有人再玩它了。

听香

昔日台湾中秋夜,有从无意间听到的声音来预测未来吉凶的习俗,俗称“听香”。听香的方法是由妇女在家中所供奉的神像前,点香祷告,表明所欲卜测的事情(或问财运、或问子息、或探丈夫归期……),在请示过出门后前行的方向之后(亦有静立院中听香的),便拈香出门了。凡在路上听到的谈话歌唱,都可以借此卜测所问之事,就地用杯珓问神是否即此答案;不是的话,继续前行,直到得到所示可的答案为止。

篇5:中秋民俗作文

中秋之夜,玉盘高挂,月光如银。各家在院中摆下桌案,上供月光神码,供品有石榴、西瓜、苹果、月饼等物,香烛黄表、千张元宝等一应俱全。家中妇女按长幼之序依次对月叩拜,民俗谓之“拜月”。拜月仪式结束,焚化神码黄表,大家即可分食供品,赏月畅谈。在这个神圣的仪式中,男人是不可参加的,因为传说中月神是女性,掌管人间妇女怀孕生子等诸事,月亮盈亏周期28天,和妇女月经周期相近。因此,已婚、未婚女子及婚后不孕的女子都将向月神拜祝,这些祷告内容是妇女们的私密话,男人们如果在场会极不方便。所以留下民俗禁忌“男不拜月”之说。

中秋之夕,天津还有“螃蟹爬月”的习俗,上世纪50年代后,渐不为人们所知。买回几只肥蟹,养在盆中,中秋月圆之时,用制钱(老钱)包裹浸油纸捻,绑在螃蟹背上,点燃后放到院中,任其四处爬行,以卜来年财运走向。若螃蟹向屋内爬行,则预示来年财源广进,如向院外爬行则预示来年无财。家里的孩子们早就安排好了,一人一棵秫秸杆儿,有向外爬的,一律用秫秸挡住,让它向屋里爬。院子里人声鼎沸,欢呼跳跃,地面上灯光闪闪,八方游动。被逼着爬进屋里的螃蟹,被人捉住,除去灯捻,丢入锅内,片刻之间,端上桌来,成为“节日狂欢”的人们的桌上佳肴。说是祈求财运,其实是烘托节日气氛的一场游戏。不过自打海河里的螃蟹越来越少以后,这个欢快喜庆的习俗也和螃蟹一起消失了。

篇6:中秋民俗作文

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说到,就会想到吃月饼、赏月、拜月等一些习俗。中秋节还有许多的民间传说,比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等。

那我就先来说说吃月饼吧,中秋节的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时候的月饼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说完了月饼的事,再就说说赏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祝愿大家在中秋节中玩儿的开心!

篇7:中秋的民俗作文

月亮圆圆的、黄黄的。我看到了月亮,好像看到了一块香喷喷的玉米饼。表妹在我身旁说道:“我觉得月亮像一个美味可口的奶油蛋糕,要是能吃就好了。”我的妈妈说:“你们仔细地看看,月亮的旁边有几颗星星呢!好像星星在围着月亮跳舞。”然后,爸爸拿来口味多样的月饼,我们就大口大口地吃月饼。我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看着月亮,想起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

中秋节的月亮真美啊!我希望天天都是中秋节,那么我就天天能看黄黄的、圆圆的月亮了,又可以天天吃到美味的月饼了。表妹也说:“要是月亮真的能变成美味的蛋糕就好了。”

篇8:中秋节民俗作文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 :经济的民俗, 社会的民俗, 信仰的民俗, 游艺的民俗。

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 :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口承语言民俗, 精神民俗。

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 : (1) 巫术民俗 ; (2) 信仰民俗 ; (3) 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 ; (4) 建筑民俗 ; (5) 制度民俗 ; (6) 生产民俗 ; (7) 岁时节令民俗 ; (8) 生仪礼民俗 ; (9) 商业贸易民俗 ; (10) 游艺民俗。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 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嘉靖八年 (公元1529年) 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 曰“小北门”, 因门小如口, 又由张珍开筑, 所以称“张家口”。张家口历史悠久, 民俗文化丰富多样, 笔者依据《中国民俗与民俗学》对民俗的分类, 将张家口地区的民俗分为信仰民俗、服饰饮食民俗、居住建筑民俗、禁忌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游艺民俗。本文选取张家口地区信仰民俗来论述。

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 信仰民俗, 又称民间信仰, 是指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神鬼信仰与祭祀

1、自然神的信仰

在张家口地区广大农村, 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的诸神深信不疑。例如, 人们认为粗大的树上有树神, 院子大门有门神, 井里有井神, 就连马圈、猪圈这类地方都有都有行使各自职责的神。这些神秘的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它可以寄居在自然物上。因此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些神秘的存在的敬畏, 在砍树、拆房、盖房的时候都要请所谓的风水先生“看一看”, 由于砍树、拆房、盖房都会对各路神灵有打扰, 因此要上香拜谒, 奉上贡品, 请求神灵的原谅 ;春节时要在大树贴上写着“树大根深”的对联, 在井口上贴“井泉大吉”, 在大门上贴门神的像, 以求这些神灵的保佑。

2、天地诸神的信仰

人们对天地诸神的信仰源于人们对农业收成的期盼。古代生产力不发达, 农业生产的成败, 主要取决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 以及地理环境。因此天地诸神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祀奉。《左传》昭公元年 :“山川之神, 则水旱、疠疫之灾, 于是乎禜 [yíng] (一种祈求神灵消除灾祸的祭祀) 之 ;日月星辰之神, 则雪、霜、风、雨之不时, 于是乎禜之。”《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 禋于六宗, 望于山川, 遍于群神。”

在张家口的广大农村, 人们在年岁时节, 尤其是春节, 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中央摆设香案, 陈设贡品, 对天地诸神进行祭祀,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一家平安。

3、列祖列宗祭祀

中国人的三大崇拜 :天地、祖先、君师。对祖先的敬仰, 是人们认为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 仍然会影响到现世, 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对于天地的信仰, 是出于敬畏之情, 而祈求好处, 但对祖先的崇拜是一种对人伦亲情的表达。在张家口的民间, 对于祖先的祭拜一般在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正月初一 (或初二) 以及祖先的生辰忌日。祭祀的方式除了除夕、正月初一或初二要在家里的堂屋摆设香案、陈列供品外, 其他的祭拜方式主要是上坟扫墓。

二、其他信仰

1、财神信仰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在张家口地区民间, 每逢新年, 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 希望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人们这种求财的心理与追求, 在张家口地区春节的民俗活动中有集中的体现。每当农历新年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请”一张财神像回家, 贴在堂屋正中, 并奉上贡品, 大年初一的早上还要开门迎财神。

除了春节期间供奉财神外, 在张家口的广大地区, 不论是做大生意的还是小商贩, 都习惯在家里或店里常年供奉财神像, 以求财源广进, 生意兴隆。

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 常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 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 “文财神”比干、范蠡, “武财神”关羽, “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 “准财神”刘海蟾等。这些财神, 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 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 则是“正财神”赵公明。张家口地区民间人们所供奉的, 笔者认为大都是“正财神”赵公明。

2、观音菩萨信仰

在张家口的民间信仰中, 有不少对观音菩萨的信仰。观音菩萨, 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 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 ( 世间民众的 ) 声音”的菩萨, 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 经常手持净瓶杨柳, 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 大慈大悲, 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 只要念其名号, 便前往救度, 所以称观世音。观音菩萨是被信仰最为广泛的菩萨。在佛教中, 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 同大势至菩萨一起, 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 并称“西方三圣”。

据笔者的调查, 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仰中, 大都并不带有宗教信仰的色彩, 也就是说, 人们对佛教中的“圣人”的崇拜, 并不是对佛教的信仰, 而是由于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能够普救人间疾苦。

3、灶神信仰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 俗称“灶君”, 或称“灶君公”、“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善恶的官。灶神有左右两随侍, 一个捧善罐、一个捧恶罐, 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 年尾再向玉皇大帝报告。腊月二十四是灶神离开的时候, 又称 " 辞灶 ", 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旧时民间有“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之说, “官”指官绅权贵, 于年二十三送灶。“民”就是指一般平民百姓, 会在年廿四送灶, “邓家”指水上人, 会在年二十五举行。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二十三谢灶, 希望沾点贵族的贵气。

在张家口地区民间, 送灶的食物一般选取麻糖等甜类食物, 意为糊上灶神的嘴, 希望灶神上天后不要说坏话, 多说些好话。在旧时, 人们早送灶时还要为灶神做一个坐骑, 即纸扎的马, 还要给灶神的坐骑准备草料, 在送灶时要把灶神像和纸马一同烧掉, 并且念念有词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现如今, 灶神的信仰在张家口的农村地区仍然比较盛行, 但灶神像已不再出现, 市场上也基本没有灶神像的踪影, 祭灶仪式也已经大大地被简化了, 人们大都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将麻糖放在灶边供奉, 等天黑以后, 放一根“二踢脚”将灶神送上天, 祭灶的仪式就算完成了。

关于灶神的来源很复杂, 有很多种说法, 但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灶神像是一对老年夫妇, 即人们所说得“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相传为姜子牙所封的张奎和高兰英。

4、狐仙信仰

狐仙在中国, 有着丰富的传说和记载, 也是长期以来民间信仰的基本构成之一。在张家口民间的一些地方, 对狐仙的信仰一度很盛行, 笔者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地区, 经常会听到有人看到狐仙, 或者被狐仙上身的奇异事件。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是基于狐狸这种动物生性狡黠, 行为诡秘, 从而使人们对它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和畏惧感, 再加上一些民间传说的附会, 就形成了人们对所谓“狐仙”的信仰, 而这种信仰并不是建立在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祈求保佑的基础上的, 相反的, 恰恰是基于人们对狐仙的敬畏之情。

参考文献

篇9:中秋民俗小学作文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一天能够一家团聚,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参与厦门中秋习俗活动。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福建厦门,去了解那里特有的厦门中秋习俗——博饼。

在中秋前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您都能听到这骰子与瓷器碰撞发出的欢闹的.脆响。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中秋游戏活动,简单说来就是人们通过掷骰子一决高下,赢得不同大小的月饼。

说到博饼的起源,今年76岁高龄的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彭一万认为,厦门中秋习俗博饼活动的出现跟民族英雄郑成功有一定的关系。

经彭老研究发现,在南宋时江南一带就有一种叫做状元筹的游戏在江南一带颇为盛行,状元筹用竹签和骰子做工具,按科举等级设奖品。而1659年郑成功军队从江浙一带撤回福建时,士兵们就把状元筹带了回来,进而有了博饼。

篇10:中秋节民俗作文

传颂民俗风情,喜迎中秋佳节

中秋佳节,合家团聚,博饼赏月,华夏儿女正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欢庆这一传统节日。你们瞧……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欢渡这一传统佳节时也颂扬着许多与众不同的民风习俗。

“,”------中午十点钟左右,正专心做作业的我被一阵阵清脆的铜锣声吵到了,急忙冲出屋外看个究竟。只见路上两三个人骑着摩托车,手里拿铜锣不停地敲打着。“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呢?”我好奇地问。“他们是在通知各家各户去参加庙会的时间到了。”妈妈一边说,一边从屋里拿出了用黄纸和红纸卷成的两个小纸筒,接着说:“走,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我们家乡过中秋的各种习俗。”于是,我和妈妈骑着电动车来到了庙里。这时,庙里已是人山人海了。每个人手里也都拿着纸筒。一阵阵鞭炮声过后,理事会点燃了一堆用很多“寿金”堆放在一起的`纸,人们便开始你推我挤地从那雄雄烈火中引燃了自己手中的纸筒,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大家嘴里都叨着什么。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老一辈得更大声了。“妈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每个人嘴里又着什么呢?”我依然好奇地想知道。“这是很早就留传下来的一个习俗,人们嘴里念的话都是祈求神明保佑我们每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虽然我们现在不耕田种地,不养鸡、养鸭了。但是先辈们留下来的民风习俗我们可不能失传呀!”很快地,我们也到家了。妈妈连忙把那快燃烧完的纸筒放到了“司令灶君”的神位前。

“杰儿,到二楼拿一个竹篮子下来,等一下又要去庙里分饼了。”妈妈说。大约过了半小时,我们又来到了庙门口。分饼活动已经开始了。人群虽然很拥挤,但是却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安静地等待念到自家户主的名字好上去拿月饼。当叫到爸爸名字时,我跟着妈妈上去拿了饼和“福饭”。“哇!怎么分了这么多月饼,一共有十六个呢?”我问道。“因为我们村今年又喜添了八个大胖小子,每个小男孩的出生,他的父母都要订做月饼在中秋节这天分给村里的每户人家两个,所以今年就有十六个月饼了。至于‘福饭’嘛,是理事会一大早就做好的,也是家家都要分到一份的。里面是用米饭,三层肉,猪血,猪小肠混在一起煮成的。这‘福饭’拿回去之后,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要吃哦,吃了这饭就意味着能健康长寿。"妈妈又为我道出了秘密。“晚上,村里的大戏台还要演戏呢!而且连续要演好几天。因为今年我们村里家家户户的经济收入比往年好了许多,所以大伙儿建议多演几天,让老一辈们多饱饱戏福,也让小孩子们多认识一下戏曲文化。”妈妈满脸笑容地说着。

篇11:中秋节民俗介绍

首先,请看几个同学有关中秋节食俗的电话采访的精彩瞬间:

电话采访记录1:

同学a问舅妈:上海人中秋节喜欢吃苏式月饼,还吃芋艿头沾糖、煮毛豆节、煮花生,并且有的还以桂花蜜酒佐食。那你们浙江杭州中秋节吃什么?

同学a的舅妈回答:莼菜是我们杭州中秋家宴和八月时令菜羹。莼菜又称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叶草植物。莼菜的根、茎、叶不仅碧绿清香,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莼菜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莼为多为好。杭州的莼菜鲈鱼烩之所以成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史实,这一故事不仅成为千古美谈,并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

同学a:舅妈,你的介绍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谢谢你。再见! 同学a的舅妈:不用谢,再见!

电话采访记录2:

同学b问叔叔:你们四川人中秋节吃什么?

同学b的叔叔回答:我们四川人除吃月饼外,也在中秋节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在我们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因那时当年生鸭已长大,肥瘦适宜。师傅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分,置熏炉中,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放入卤锅中卤熟,食时改刀装盘,色泽金红、肉质细嫩、烟香浓郁的烟熏鸭即成。制作烟熏鸭,卤水的调制极为重要。卤水要用老卤,每次卤时加入适时的香料,食盐、糖色,卤制时要用重物将鸭子充分压入卤水中,卤制时间一般以20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鸭肉质老,影响质量和口感。

同学b:叔叔,你说的烟熏鸭子太棒了,你就给我邮寄一个过来吧!我先谢你了。 同学b的叔叔:好的,你就等着吧,我马上给你搞一个。

同学b:叔叔再见!

同学b的叔叔:好,再见!

电话采访记录3:

同学c问外婆:你们广东潮汕人中秋节节吃什么?

同学c的外婆:我们广东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其中,中秋月饼是潮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同学c:那你就寄一点中秋潮汕特产过来吧!

同学c的外婆:好的,我保证你一周内就能收到。

同学c:那就太感谢你了,再见!

同学c的外婆:再见!

总的来说,中秋节这一天,各地食俗五花八门。

那么,中秋节还有那些习俗呢?

中秋节最普遍的风俗习惯是家人团聚,全家赏月。民间有吃月饼、观潮、玩兔儿爷、燃灯、玩月等活动(具体内容参考附件1)。

二、[设计思想]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日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学生去创造更大的辉煌。中秋佳节,是这些传统日中富于民族色彩的一个节日,在全年中,它与春节一样,是一个家人团圆的美好节日。古今中外,有着许多有美丽传说与感人故事,因此,我们确定活动的主题是:“中秋节”探究。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注重交流等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与社会、网络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快乐和成功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探究兴趣。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关于传统节日的探究活动,在此,我们以“中秋节”探究的主题活动形式,把开展活动的情况向在座各位领导老师作一汇报,同学们,你们说好吗?

2.确立主题后,我们分成四个小队进行了活动,哪一个小队愿意先来汇报?

(二)分组汇报

1.第一小队汇报:为什么叫中秋节。(具体内容见附件2)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第一小队探究得真不错啊,我们对他们表示祝贺!

2.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不同说法,哪一小队来汇报中秋节的来源?

第二小队汇报――中秋节的来历。(具体内容见附件3)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这么多资料,真了不起!

3.大家都爱过中秋节,那么,过中秋节时,你们最高兴的是什么? 对,老师也最喜欢吃了,你们哪一小队能介绍一下中秋节都吃些什么吗? 第三小队代表向大家介绍各地中秋节的食俗。(具体内容见附件4)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中秋节主要是吃月饼,那么,除了刚才第三小队介绍的几个地方的食俗以外,还有那些地方有其他什么好吃的呢?

第四小队汇报。

一般来说,各地主要是吃各类广式和苏式月饼。但有所不同的是:有的还吃以下一些东西,如:面饼、彩色蒸糕,糯米糕、蒸蟹、麦箭、桂花蜜酒、桂花鸭、莼菜、鲈鱼、麻饼、蜜饼、烟熏鸭子、水鸭公加菜麻薯、烤肉以及各种时令鲜果等。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看来,第四小队也了解了不少,你们真棒!

(三)自由展示

1.在活动中,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收获和体会,下面就给同学们露一手的机会,你们还想怎样展示你们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自己准备

3.自由展示。

(1)第1、2小队以小记者采访形式探究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传说。 (具体见附件5)

(2)第3、4小队分别朗诵搜集的有关中秋节的诗词。古代的诗人在中秋节时的感触,他们在这里把它原原本本的表现出来??

如:宋 苏轼 [水调歌头]、宋 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唐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具体见附件6)

(四)小结延伸

通过探究活动,大家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秋节的信息,学习了这么多的本领,那么,你们想不想过一个真正的中秋节?

好,今年的中秋节很快就要来了,在此,老师建议大家自己去讨论、设计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节,我们一起过,好不好?

四、[亲历感悟]

1、关于吃月饼、做兔子灯的讨论。

“走进端午节”主题活动后的第二天,探究月饼等食俗的学生A拿来几只月饼,说是自己做的。

老师问:“是不是你做的呢?”

学生A拿出歪歪扭扭不大圆的月饼。

“哟,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呢?”

学生A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的手小,手劲不足,做的月饼不圆整,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由地笑了。

老师说:“不过,你总算做得还可以,至少比老师做得好!”

老师又问:“你们其他人会不会做?”

大家都笑着说学过,但没有学会。

老师问:“为什么做不好呢?请谈谈你们的感受。”

学生B说:“主要是从来没有做过,第一次学做手忙脚乱。”

学生C说:“看奶奶做很方便的,可自己一试,手就不听使唤了。”

学生D说:“这里有一个技巧和熟练过程的问题,动作不熟练,技巧不过关,都不行。”

篇12:中秋节民俗作文

一、“乡愁”的解构与阐释

乡愁是一种因主体与其故园分离而造成的思念与忧伤情绪。现代化所引起的乡愁, 是在以城市化为主题的历史潮流中对传统生活消亡却无可奈何的迷失。“乡愁”作为人们的一种内心体验, 与文化身份、民俗事象、精神归属等有着逻辑上的关联。乡愁之感的根源, 在于精神归属的丧失, 尤其在现代化与城市化冲击下, 文化同化与西式文化对人的异化, 导致现代人精神的“无家可归”。从本质上讲, “乡愁” 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现代文化异化的反思。因此, 思乡是怀旧和追忆过往, 成为寻求精神归属的情感表达。

乡愁是一种无形精神体验, 于民俗的具体事象中得以寄托和表达。具体的民俗符号和文化场景, 是民族乡愁之感释放和具象的产物;而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 亦不只停留在伤感与对民俗事象符号化的追逐中, 更多是期盼寻求一种文化与身份的认同。

二、民俗对“乡愁”的表达

人们常常将民俗与乡愁联系在一起。可以说, 民俗即是安放乡愁的地方。乡愁本身就是在我们的行为中延续的文化记忆, 就是一种民俗。风俗本是历史生活的积淀, 都让人有一种天然的参与感, 而参与民俗活动, 使人产生对失去美好的怀想。对民众而言, 乡愁是民俗的精神提炼, 加深了民众的精神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乡愁中所蕴含的对传统、对家园的真挚情怀与民俗有诸多一致。这种情怀, 把每一个个体与历史、与特殊的地方、特殊的人群连接起来, 对使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中的成员起着丰富和强化作用。当下的中国, 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 受现代性怀旧 (乡愁) 情绪的影响, 故民俗学与“乡愁”的关系越发不可分离。

民俗作为乡愁情绪的具象, 使游客找到了乡愁得以表达和寄托的家园。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冲击、标准化的工业程序和生活方式、市场主导的消费主义及信息轰炸等, 都裹挟现代人进入一种无意识主义状态。传统生活方式被摒弃, 文化与身份认同渐趋淡漠, 价值体系的多元无序使人们的精神处于涣散和迷失。精神无处安放, 人们开始寻根溯源, 民俗将乡愁具象成一个个寄托物, 并通过仪式化的过程调动游客对过往历史与经验的回顾。

三、文化空间与民俗旅游

文化空间是民俗旅游中所有文化遗产特殊价值集中的表现。“文化空间”源于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文化空间强调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举行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从旅游主体——旅游者的角度看, “旅游空间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空间的特征和符号内涵, 它既是获得旅游体验的前提条件, 也是旅游体验建构的产物, 具有主观建构的抽象性和剧场化特征”。

文化空间既是标志性旅游文化符号, 也是核心旅游产品和典型旅游景观。民俗事象被高度符号化, 已成为重要的一种旅游开发策略。“场所精神”一词最早由诺伯格·舒尔兹提出, 场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和气质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 能使人唤起对历史和特点地点的记忆。

为加大民俗文化传播效果, 挖掘空间性的多维开发、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 在物理空间上, 不应只停留在民俗展示区设置上的真实性和空间的舒适性, 在整个民俗旅游目的地的设置, 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于民俗体验的感受。在文化空间中, 应在最大程度上扩展文化空间传递的场所精神, 则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 加大传播的效果。

四、结论

在民俗旅游的语境中, 作为游览与体验对象的民俗文化, 在平衡民俗本真性与商业性的前提下, 挖掘空间的多维开发, 注重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只有如此, 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才不至停留在肤浅的伤感与对符号化民俗的追逐中, 而更多发展为一种期盼, 期盼从乡愁的感伤走向文化身份的认同, 从悲观情绪的低迷走向集体文化归属的团结。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贺学君.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J].西北民族研究, 2003 (3) .

[3][美]阿兰·邓迪斯.周惠英译.伪民俗的制造[J].民间文化论坛, 2004 (5) .

篇13:中秋节民俗吃月饼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八月正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即为“仲秋”,故取谐音称之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时,中秋赏月,满城人家,不论贫富,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爷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反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仪器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英语拼写为:mooncake(月亮蛋糕)。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中秋节神话传说】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上一篇:班上发生的一件事下一篇:创设有效情境,优化音乐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