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学校团组织

2024-06-19

尊敬的学校团组织(精选8篇)

篇1:尊敬的学校团组织

尊敬的团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是初二(3)班杨颢,今年已满14周岁.学习成绩尚优,能和同学和睦相处。班中担任班干部。一直以来,我一直把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视为一件很光荣的事,因为我了解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她成立以来,中国青年团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自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聚集了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求真理的青年。他们努力知行合一,为民族的独立、富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我对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的同学非常羡慕。

进入初二后,我思想上要求进步的愿望变得非常迫切。当我看到同学们佩戴闪闪发光的团徽,正在为祖国的日益富强而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时,我不禁心潮澎湃——我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我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尊敬师长、父母与长辈,学会以爱”去团结同学,以“求新、求知、创造”的态度去学习。在道德与生活方面方面追求善良、谦虚、诚实、正直、勤劳、俭朴、秩序、洁净。要做到,“文、史、哲、科、艺”各方面全面发展,学好课本基础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坚持锻炼身体,培养顽强拼搏精神。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以美的眼光来对待大自然与社会。要热爱劳动,以劳动为光荣,要坚守“劳动是幸福之源”,要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和学校的劳动做起。力求自己成为一个对家、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

如果团组织批准我的入团申请,使我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将按照团的章程,认真履行团员义务,坚决执行团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团支部认为我还不够标准,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下次的入团机会。

此致,敬礼

篇2:尊敬的学校团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我通过时事学习和观察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的,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有着光荣的历史。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对团组织充满崇敬和向往,渴望着能够早日入团。我要求加入团组织,是为了能更直接地接受团组织的培养教育,以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肯请团支部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将坚持做到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共青团,拥护团的纲领,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的义务。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做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有纪律的好团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遵守学校的各种规定制度,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如果批准我加入共青团,我会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团员。

此致

申请人:冯亓垣

篇3:学校组织变革的范式研究

关于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研究,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罗兰德.G保尔斯顿 (Rolland G.Paulston) 在他的著作《社会和教育变革的冲突理论》 (Conflicting Theories of social and Educational Change) 中提出了变革的两种范式, 即平衡范式和冲突范式。美国社会学家欧内斯特·R豪斯 (Ernest R.House) 把审视学校变革的视角分为技术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三种观点。美国学者罗伯特·钦 (Robert Chin) 、贝尼斯 (Warren G.Bennis) 和贝恩 (Kenneth D.Benne) 建立在不同的人性观点的基础上, 从变革的力量和组织角度将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的观点划分为三种变革策略:经验—理性策略 (Empirical-Rational Strategy) 、权力—强制策略 (Power-Coercive Strategy) 和规范—再教育策略 (Normative-Reeducation Strategy) 。[3]学校组织变革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 即平衡范式、冲突范式、政治范式、技术范式、文化范式, 学校组织变革的不同范式研究为描述和揭示学校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及过程提供了一种研究的视角和思考的途径。

一、平衡范式

平衡范式包括不同的理论和流派, 包括进化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学术流派。

进化主义是建立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之上的, 社会学家把生物进化理论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 进而形成了社会进化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A孔德、H.斯宾塞、E.B.泰勒和莱斯利·怀特等。社会进化论者认为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系统必定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进化的系统, 人类历史是社会进化的演进历程,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必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进行不断的历史进化。进化主义者将“发展”解释为一个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渐进过程 (Persons, 1950) , 涂尔干 (Durkheim, 1956) 认为学校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完全自动发展的。如果把教育放在物种演化的进程中, 根据“适者生存”和“用进废退”的生物学法则, 学校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进程与阶段存在一致性的问题, 学校组织变革是一个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演变过程。进化论的观点强调学校发展的自然选择, 肯定了学校是在选择过程中实现进步与发展, 学校的发展与变革是不可避免, 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等, 都可以通过用进废退的法则加以改进, 但忽视了人的主观因素, 忽略了发展的可控性。同时把竞争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过于强调竞争。竞争尽管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但不是唯一的动力, 如果说学校的变革是由于个体或集体竞争的结果, 那么适者生存肯定是学校变革的关键,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种观点忽视了合作的作用及集体的力量, 因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团队越来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先天存在一种平衡的取向, 社会系统外部压力和内部所产生的矛盾与不和谐导致了系统自身改进的需要, 而变革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组织间功能的调整与妥协, 从而使整个社会系统更加完善。[4]社会的发展催生了教育的发展, 教育变革是一种系统调适的需要, 满足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需要。[5]在结构功能主义者的视野中, 教育变革的动因有两种:即教育系统部分功能的重新调整及信息或能量交换的结果, 学校组织变革就是对教育系统部分功能的调整或能量交换的结果。帕森斯AGIL功能模式在学校组织变革中的应用就是通过适应 (A) 、目标实现 (G) 、整合 (I) 、模式维持 (L) 四个维度的作用, 使系统以有机整体的形式存在, 确保教育系统能够从环境中获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最终维持平衡。强调学校组织结构的整体性, 重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系统结构的功能被过分地夸大, 强调宏观体系, 忽视微观。关注平衡与和谐, 即使是小的变革也被看作是令人烦恼的“扰人之物”, 系统中存在的冲突是系统病态的表现, 需要平衡及早治疗。只强调融合与平衡, 忽视冲突的合理性存在, 求稳定与和谐, 不追求变革与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价值观念及主观因素的作用。

二、冲突范式

马克思、齐美尔、科塞等人关于社会冲突的理论, 包括阶级冲突、利益冲突、价值冲突、文化冲突乃至意识形态冲突等方面的理论, 无不有一定的核心假定:冲突是真实存在的, 大多数社会结果都是由行动者的冲突行为所导致的。冲突论者以社会冲突为主线来考察学校中各种冲突、矛盾和抵制的事实, 冲突是一种能够观察和感知的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 冲突理论将学校看作不断再生产社会不公平、阶级结构和维持现存生产关系的机构。学校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 社会上的各种冲突在学校里都会有反应。同样, 学校也是一个缓和矛盾, 调节冲突的“安全阀”。

学者柯林斯继承并发展了冲突论社会学鼻祖、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 (Weber, M) 提出的身份集团的概念和关于学校教育受制于社会支配集团利益的观点, 认为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 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不同身份集团之间的冲突。[6]

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布迪厄 (Bourdieu, P.) 认为, 学校是通过传递某种文化才在社会阶级关系再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学校的作用在于通过“文化传递” (culture arbitraries) 和“符号暴力” (symbolic violence) 来传递统治阶级的文化, 贬抑或削弱其他阶级的文化, 通过“霸权课程” (hegemonical curriculum) 进行“文化资本” (culture capital) 的分配, 从而保证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合法化与再生产。因此, 学校乃是不同阶级之间进行文化争夺的场所。[6]强调了价值观和信仰。

达伦多夫 (Ralf Dahrendorf) 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对抗, 强调利益与不平衡, 认为冲突是由权力分配的不均造成的, 权力和权威意味着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进而导致权力和权威成为稀缺资源。冲突能够直接导致变革, 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权力和权威的重新分配, 将冲突的根源归结为权力分配的不均, 强调根源的探析而不关注冲突的后果。

科塞 (Lewis Alfred Coser) 认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 冲突的功能具有双重性, 即建设性与破坏性, 学校组织内部存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 即可以发生变革, 通过冲突也可以实现学校的融合与发展, 将冲突归结为人性, 着重分析冲突造成的后果。

冲突范式的共性特点是无一列外地强调变革中冲突的存在, 正如Michael Fullan所说的“真正的变革, 无论是不是预期的, 都带着个人和集体的一种重要经历, 而这种经历具有冲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7]。

三、技术范式

多西 (Dosi, Giovanni) 认为:“技术范式是一组样品———准备开发和改进的基本人工制品, 是一系列试探———“从此我们走向何处?”“我们应该从哪研究?”“我们应该利用哪些知识?”[8]萨哈尔把技术范式看成是技术路标, 即技术发展通过范式的形成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选择发展方向, 同时范式又像已有知识的蓄水池, 使得技术知识能够得到不断积累和创新机会。很显然, 技术范式就是已有知识的聚焦器。[9]“技术范式”的着眼点在于追求控制、效率与责任, 更加关心的是产品, 趋向于系统、理性和技术导向。欧内斯特·R豪斯 (Ernest R.House) 的技术观点、哈夫洛克 (R.G.Havelock) 研究发展传播模式以及源于钦和贝恩的经验—理性策略均属于技术范式。

欧内斯特·R豪斯 (Ernest R.House) 的技术观点关心的是产品, 将创新过程看成由技术要素构成和改变, 其目标是追求更大的效率。它相信从技术上可以发现解决学校问题的方法, 而技术的合法性和相关性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的情境, 关键问题是寻找达成最有效的特定目标的手段, “手段”经常被看作是结果。[10]

哈夫洛克 (R.G.Havelock) 在1969年通过对四千多项关于学校变革和其他社会改革的研究, 总结归纳出研究发展传播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model) 模式[11]。研究发展传播模式注重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学校变革的过程与成果的模型, 不断检验修正, 最后加以推广。该策略的“研究”与“发展”步骤一般是由政府选定的有关专家进行, 依靠专家权威;而“推广”步骤主要由有关政府部门进行, 依靠政府权威, 强调了权威的作用, 同时也夸大了权威的作用, 这种策略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与批评, 被称为“幼稚的专业化”[10]。把学校看作可以由知识权威和政治权威操控的工具, 完全忽视了学校组织中人的因素,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也忽略了学校组织变革的复杂性与过程性。

源于钦和贝恩 (Chin&Benne) 的经验—理性策略把创造新教育知识并在教育日常生活运用这些新知识看成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关键, 它也被称为知识的生产与利用 (KPU) 。经验—理性策略更多地强调理性与科学知识的作用, 注重依靠专家权威和理论权威, 重视学校外部力量的推动作用, 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学校组织变革, 但忽略了学校中人际关系和情感等要素的关注, 同时对组织内部成员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技术范式注重依靠权威形成技术, 注重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而忽略了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内核与外核的转移, 转移模式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技术内核与外核各自所处的环境及其内部的组织成员。

四、政治范式

政治范式普遍认为, 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次级系统, 当外部客观环境发生变动, 必然带动教育组织环境的变革, 学校组织的变革是外部组织强加给学校的, 或者是学校被诱导而进行的改革, 学校的组织变革起源于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欧内斯特·R豪斯 (Ernest R.House) 的政治观点关注的是权力和影响力, 特别是特定情境下的创新, 认为权力在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 并非人人共享价值观, 而是存在着利益冲突, 经过协商有可能达成共识, 寻求妥协, 通过劝说和强制能够实现影响力。政治观点强调学校组织变革是以权力、权威和利益竞争为焦点的过程, 变革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

达特诺和斯特林菲尔德 (Datnow&Stringfield, 2000) 做了一个包括16个项目的综合研究, 涉及300多所多样化改革的学校, 指出:我们发现明确而有力的学区支持对改革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断进行改革的学校获得了州和学区的支持, 这种支持在转折期和危机期保护了改革的努力并确保了资源的获得 (如资金、时间、人员和空间等) 。[12]美国洲际教育委员会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 ECS, 1999) 在总结学校整体改革模式的经验时也指出, 州教育部的支持是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二者均强调学校变革中政府的支持作用, 把政府的支持作为变革成功的关键与保障。

美国学者罗伯特.钦和贝恩 (Chin&Benne) 的权力—强制策略 (power-coercive strategy) 强调把政治或经济的制裁作为发动变革手段, 认为政治的、经济的权力是实现改革的基础, 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他假设人们总是害怕甚至回避教育变革, 因此强制和诱导是教育改革所必不可少的, 这种策略可能是合法的, 也可能是不合法的。权力—强制策略看到了权力在教育变革中的作用, 没有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道德上的权力, 教育改革是不可想象的, 但却忽视了理性和情意的价值, 忽视了实践者来自内部的积极变革力量, 它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在一定历史背景下, 权威的领导者多采用这一策略推动变革, 但这一策略存在的问题是“主观愿望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难免出现脱节。由于这一策略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 因此改革中很有可能这种权力与利益冲突冲淡了原先的改革主题, 甚至改变改革的方向。”[13]

五、文化范式

所谓文化范式就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 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世界观, 包括文化理念、文化概念、命题、理论模式以及文化认知的方式。[14]

欧内斯特·R豪斯 (Ernest R.House) 关于学校组织变革的文化观点关注的是条件和情境、意义与价值, 认为对于变革过程而言, 一个群体、组织或社区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规范十分重要, 在更小的群体中共享价值观, 改进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持和保护组织的价值观和规范。这种观点强调了学校组织规范和共享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 忽视了权力和利益的因素以及知识、技术, 强调组织中人的精神要素。

美国学者罗伯特.钦和贝恩 (Chin&Benne) 的规范—再教育策略 (normative-reeducation strategy) 思想源于弗罗伊德、杜威、勒温等人的动机理论, 基于这样的假设:人在某种程度上是非理性的, 人有动机、愿望、情感、态度, 有不断改变现状、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动力。人虽然有理性, 但人们的行为往往并不由理性决定, 而是由社会文化规范来决定。社会文化规范形成了人们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 人们的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又支持着原有的文化规范。要实现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改变, 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文化规范, 进而接受并认同新的文化规范。该理论认为学校变革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变革就是要改变人的态度、观念、价值, 这种策略的改革主要任务在于提出并宣传新思想、新观点、新价值, 促使人们接受。该策略反对规范在教育过程中的灌输行为, 主张人们通过思想、价值的冲突, 进行独立的价值选择与判断, 从而成为学校变革的自觉执行者。规范—再教育策略的优点是强调了学校变革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 注重交流、对话、沟通, 注重改革者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认为变革是非行政的、非权威的, 是一个自然的沟通、传递、扩散和深化的过程。其缺点是缺乏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的策动, 改革速度相对比较缓慢;重视情意而忽视理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改革的科学基础。

至于如何评价上述的五种学校组织变革的范式, 不妨引用艾尔·巴比的观点, “在社会科学中, 范式更替的模式与库恩所说的自然科学并不相同。……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 很少会被完全抛弃。社会学范式提供了不同的观点, 每个范式都提到了其他范式忽略的观点, 同时也忽略了其他范式揭露的一些社会生活纬度。……范式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 只有用处多少之别, 最好是尝试去发现这些范式可能带给你的益处”。[15]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学校组织变革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研究范式, 即平衡范式、冲突范式、政治范式、技术范式、文化范式, 对以上五种范式进行分析与述评, 学校组织变革的不同范式研究为描述和揭示学校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及过程提供了一种研究的视角和思考的途径。

篇4:学校组织冲突的控制策略

一、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价值观的不同和利益的不一致是引起冲突的根源之一。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冲突,经常是由于价值观不一致而引起的,像人们通常说的有“代沟”。学校领导只注重教师的精神需要而忽视教师的物质需要,就会使精神的东西无所依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就会跟学校领导的管理目标发生冲突。

2、对资源的争夺。组织活动过程中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无论是人员、物资、资金、名誉,还是地位、权力、时间,总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资源的有限性与众多的需求者的必然矛盾便引起冲突。在学校中,常有教师为一节课时间而争吵不休。

3、职责不清。学校是一个分工周密而又具复杂性、交叉性的组织,许多工作往往需要多个教师或几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合作完成。这就容易出现职责混乱不清,不知应由谁负责,从而发生冲突。

4、信息来源不一,掌握情况不同。这常常引发行政领导在决策上的意见不一,必然发生冲突。

5、个人的品质和素质。由于各人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的不同,在人际关系中,一些恶意的攻击和中伤,带有敌意的尖刻语言,都很容易发生冲突。

二、学校组织冲突的控制策略和处理方法

(一)冲突控制的原则

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正确地分析冲突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冲突、控制冲突。处理得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利于学校组织的发展。在处理冲突时,应以冲突效果为依据,讲究处理的方式和方法。

依据西方的现代冲突理论,处理冲突的原则为:倡导建设性冲突,并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而在中国传统来说,则是和为贵,中庸为处理冲突的原则。

(二)学校冲突的诊断与控制策略

1、冲突的诊断及伦纳德·格林哈儿希的冲突诊断模型

冲突诊断是指找出冲突发生的真正原因及影响对其管理的制约因素和条件等,以便为冲突管理策略和具体方法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际诊断中可借鉴美国学者伦纳德·格林哈儿希的冲突诊断模型。但是,影响冲突变化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该模型很难准确反映出其复杂的变化性。因此。对学校组织冲突的诊断,应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依据学校组织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冲突发生的真正原因。

2、冲突的控制策略:

托马斯(K.thomas)的冲突控制二维模式提出了五种冲突处理策略:以沟通者潜在意向为基础,以试图使他人的关心点得到满足为横坐标,以试图使自己的关心点得到满足为纵坐标,定义冲突行为的二维空间。

彼德·戴康夫在《冲突事务管理》中,更详细地列出冲突处理五种策略(强制、合作、妥协、回避、迁就)的表现和运用。限于篇幅,这里不再重列。

他们以上的理论观点,对于解决学校中的冲突,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冲突控制策略在学校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冲突在学校中是难以避免的。学校的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有效的解决冲突或降低冲突水平,以及如何使破坏性冲突向建设性方向转化,化解消极影响,发挥冲突的积极因素,促进组织的良好发展。为此,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如下策略。

1、回避策略:当冲突发生时,不问原因。允许冲突在一定控制条件下继续存在。但又使局面不至于失控。适用于冲突各方相互依存性低、冲突影响范围较小的、并不是很重要的,或冲突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境。比如,平时校内个别教师对学校的福利太低的抱怨,或者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满等。

重要方法:(1)有意回避或忽视冲突的存在,或寄希望于到一定时间冲突自行消失。(2)分开或隔离,使冲突各方在一定条件下分离,不能继续正面冲突或进一步激化。(3)限制相互作用,减少双方的摩擦。(4)强制解决。组织迫使冲突双方接受由上级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冲突事态紧急时,强制解决是必要和很有效的。

2、缓解策略:首先解决冲突双方次要的分岐点;设法争取时间或创造条件,使冲突因延长时间而减少其重要性和尖锐性,从而变得较容易解决。

主要方法:(1)缓和,即有意贬低双方分歧的意义,淡化矛盾,强调冲突各方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2)妥协,不分胜负,各有得失。(3)如冲突水平过高,无法解决,惟有诉诸上级组织。

3、正视策略:面对问题,针对冲突产生的原因予以处理,强调满足冲突各方的共同利益。正面解决冲突。处理是实质性的,也是效果最佳的。

主要方法:(1)建立冲突群体间沟通。通过双方共同沟通、协商,阐明各自的观点、意见,把冲突的因素明朗化,共同寻找解决冲突的途径。(2)讨价还价。力图达成双方有好处、能接受的协议。(3)角色互换,即引导冲突双方设想自己处在对方的地位和处境中,为对方着想。以取得相互理解、谅解和支持,从而化解冲突。(4)高层次目标。即冲突双方都关心的目标,组织的整体目标。冲突双方可通过致力于实现高层次目标来满足各自的共同利益。

(四)学校组织冲突预防与控制

在决学校组织冲突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要高度注意破坏性冲突和建设性冲突这两类型不同性质的冲突。对于破坏性冲突,一方面要加强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强调学校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整体利益,消除教职员工的心理隔阂;第二方面要恰当地发挥行政组织权威的作用,把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建设性冲突,要充分利用,将其控制在适当水平,以发挥其积极性影响。建设性冲突有利于组织的健康发展。

过多的组织冲突会阻碍学校的工作绩效提高和学校良好发展,甚至导致组织的崩溃。因此,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做好组织冲突的预防和减少,特别是预防和减少破坏性冲突。要预防和减少冲突,学校必须加强组织的科学管理,理顺组织内部管理机制。

第一、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组织成员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加强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修改那些窒息组织空气、压制民主、束缚成员创造性的规章制度。

第三、加强学校内外,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联系,确保信息交流通畅、准确,消除误解和隔阂。

这样,就减少了不良矛盾的产生,破坏性冲突就没有滋生的温床。

篇5:尊敬的党组织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不知不觉间我进入大学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回首过去的岁月,我收获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既有取得的进步,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苦恼。但在这得失之间,成败之间,我发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进步了。从一个幼稚的,单纯的中学生成长为一名有能力、有思想、求进步的热血青年。这其中不仅有上级组织的辛勤培养,还有老师、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只能以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报答。在假期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继续自觉学习共产党思想,不断加强自己在党性方面的锻炼,时时处处都能以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现将本阶段学习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全面学习和掌握了党的理论、政策、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力争做到从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

二、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党章中对“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三、处理好人际关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还要协助、引导身边的人奋发有为、积极进取。

但在目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够冷静,有时候有急躁情绪,考虑事情还不够周全,理论知识欠缺等。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认为自己亟需在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即增强全局意识、参谋意识、精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握政策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等方面狠下工夫。为此,我要求自己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央、省整体形势走向、改革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动向;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有关精神,做到通晓上情、了解外情、熟悉下情;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模拟思维”,与老师、同学的思维同频共振。

篇6:尊敬的党组织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以经快一年了,最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入党,从提交入党申请到现在,自己的入党动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刚开始班里同学都在写入党申请,自己也跟风写了一篇,那时候只认为入党是光荣的,经过了将近两年的学习了解,使我端正了入党动机,让我明白了每一名积极争取入党的同志首先要从思想上入党,要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不能随波逐流,盲目入党。

为什么要入党?很多人认为当党员光荣,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有的人是看到周围一些同志都 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有的人认为入了党,容易受重用,提拔快,或者大学毕业后可以找个好工作。

通过最近的学习了解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以上想法都是错误的,并且让我了解到入党并不仅是行为上入党,而是思想上也要入党。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我认为应当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第二,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例如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来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的行动。

第三,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入党动机往往既有正确的成分,也会掺杂一些不正确的东西。这就要求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靠拢党的组织,争取党组织对自己的帮助,通过接受党的教育、实际锻炼和自我思想改造,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把不正确的动机改正过来。

第四,坚持共产党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党*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的个人利益和工作权利外,所有共产党员不得谋取任何私利和特权。

第五,深刻理解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篇7:尊敬的党组织

尊敬的党组织:

今年我光荣的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我知道,我离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又先进的政党更近了一步。通过对党的性质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共产党“ 是什么”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总结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理论的完善,完整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的问题,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标杆,为中共党员完善自我,改造自我提供了参考。我认为,其中关于“先锋队”的论述尤其引人深思。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所以首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充当冲锋陷阵的先锋,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扮演领头羊角色,我们的共产党员都能够自觉按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以最大的公心造福于祖国与人民;始终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始终正确把握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能够以正确的理论和创造性的实践,引导帮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辉煌。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斗争形式的变化,我们发现在工人阶级之外的广大爱国阶层中,也不乏优秀分子,他们也同我们的工人阶级站在同一战线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其中一些向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我们的党也热情地接纳了他们,并虚心向他们求教,将他们的优秀品质推广到我们的党员集体中。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论述的意义所在。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英明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博大的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所在。

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只要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以为人民谋福利为出发点,广泛、民主地征求意见,作出顺应时代和民意的决策,就一定会获得全国全民族的广泛支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也一定会在党的建设工作上有新的飞跃。

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拥护者,也应时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为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汇报人:师明军

2012年1月5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程中,如何实现更科学地发展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科学发展观即是我党针对新时代的发展问题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性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自觉地学习并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努力将其体现到日常各活动中去。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向党组织做一汇报。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思想。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首要任务和根本方法也是解放思想。只有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实现科学发展才有根基和保障。而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坚持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既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

作为一名普通管理人员,特别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一种义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则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要将深入落实的实践与我们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动,踏踏实实做事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工作,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和生力军。

汇报人:师明军

2012年4月3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普遍参与,贵在常抓不懈。在活动中,必须切实克服“四种思想”,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

一是克服厌烦抵触思想。应该讲,近年来,全党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是较为频繁的,从“三个代表”学教,到“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几乎年年都在搞。于是,有些人对活动产生了厌烦情绪,甚至抵触思想。对此,这些同志应该及时克服这种错误思想,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就在于其先进性,而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将来先进。党必须有可持续的先进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可持续的认同度和拥戴率。如果只留恋于“曾经的先进”,就会陷入僵化保守的境地,最终被历史淘汰。因此,对党员干部来讲,必须居安思危,持之以恒地、毫不懈怠地接受教育,才能永葆先进性。

二是克服敷衍应付思想。有的同志可能会认为,这些年活动一个接一个,但是贪官是一堆又一堆的出现,认为活动可有可无,只要应付应付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更是错误的。共产党不是铁板一块,这么大的队伍,难免泥沙俱下,难免有人掉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放任不抓,问题就会更多。和尚的木鱼只有天天敲、经书只有天天念,个人修行才会高;党员的学习教育只有经常抓,党性修养才会强,才能保证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

三是克服急于求成思想。任何学教、争创活动都不可能“立竿见影”、“马到功成”,这次也难以例外。如果活动才刚刚开了个头,典型经验就提前“分娩”了,这样的经验真实性有多高?平时不读书、不看报的人,这次组织学了几天,觉悟就大大提高,“学习型”干部“满天飞”了,可能性又有多大?做先进、当优秀,历来不轻松。“创先争优”需要我们下苦功夫、硬功夫,弄不得“快餐”,玩不得“速成”,不能简单地以读了几本书、发了几次言、写了几篇心得来论英雄。那些按部就班、克隆作秀、急功近利的做法,断然先进不到哪里去。

四是克服好大喜功的思想。事物的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问题也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贪大求全,好高骛远,都不是应有的态度。同样,我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也不能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于苛刻,希望一次活动解决所有问题。纵观党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正是每段时间适时地开展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党到今天才依然保持其先进性。应当看到,有的党员很优秀,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的党员很糟糕,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钢铁是怎样锈掉的”。学习前者,可以使我们进步起来;反思后者,则可以使我们警醒起来。汇报人:师明军

2012年7月6月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又是一个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3岁的生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63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成立这63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短短63年时间,将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落后国家,建设成一个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生机勃勃的新兴大国,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今天,当我们一起重温63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破浪前行的奋斗历程,一起梳理各条战线栉风沐雨、攻坚克难的发展成果,一起感受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回首往昔,豪情万丈;瞩望未来,信心满怀。让我们永远铭记既往的奋斗历程,紧紧抓住眼前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不懈求索,奋发有为,不断开创祖国发展的新局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年代,不曾经历过饥饿的折磨,亦不曾见过充斥着死亡和硝烟的战场,更不曾感受过坎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辛酸。但我是新时期的先进青年,我会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我会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周围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积极分子学习,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学习上,加强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我才能蜕变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知道自己现在在思想上和党建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与老党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不断向党员学习,坚持学习,更加的锻炼我自己,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我也知道,自己在很多的方面存在着缺点,但我会在党组织的教导下,在理论知识的不断修养中改正这些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会不断汇报我的所思所想,希望组织不断教导、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依旧还要继续充实党的最新思想理论。要树立一个思想理论没有最完美,只有最先进的观点,绝不能满足于现时的理论武装。要以最优秀的党员作为自己的模范,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更加坚定的立足本职,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必将以更纯净的思想境界不断深入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积极进取、持之以恒,苦干实干,主动靠扰党组织,以实际行动来争取早日入党。

汇报人:师明军 2012年10月10日

个人自传

本人师明军,性别男,汉族人,于1983年11月15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现工作于陕西省龙钢公司轧钢厂

我的父亲是一名煤矿退休工人,母亲是农民。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小就感染着我.1989年9月我进入陕西省铜川市焦坪矿第二小学学习,从入学开始,我就对大哥哥大姐姐胸前的红领巾羡慕不已,后来我慢慢知道了,这鲜艳的红领巾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在同学中个方面都优秀的人才能拥有它.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加入这个组织,戴上这鲜艳的红领巾.从此以后,我在各个方面都积极努力:学习上,我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劳动中,我不怕苦,不怕累.经过我的努力,终于在一年级下学期,加入了少先队.就这样,我在少先队这光荣组织的培养下于1996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铜川市焦坪矿第一中学,受到了少先队的培养教育,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我决心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自己曾付出的努力,于是就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初中的三年里,我一直都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并一直担任着班里副班长。1999年我初中毕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陕西省理工学校,在此阶段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思想上,我积极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于2000年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同时被同学选为班长,在班里积极紧张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也就是在那时,我才对党组织的历史作用与地位有了更加深刻、更加真正的认识,我完成了4年中专的学业,于2002年10月进入龙钢集团焦化厂实习.由于刻苦努力,于2003年3月提前转正,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2009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入棒线工程项目部,参与新棒线的建设。2010年11月进入轧钢厂安环科工作至今。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更好更进一步的接受党的教育,早日加入中国最先进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我于2012年向分厂党支部递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成功的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的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发展.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国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制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明确指出十年计划.现在,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为实现自己最终目标---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篇8:构建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策略

构建心理契约——增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

在一个组织中,只有在个人对组织充满了信任、认同和依恋的时候,他才愿意为组织付出。这种信任、认同和依恋是无法通过合同契约实现的,只能通过心理契约这种柔性的管理方式才能达成。“心理契约”,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和学校双方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主观期望和约定,是联系教师和学校组织的心理纽带。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契约是一种情感契约,它要解决的是教师与学校同心同德的问题,是增强教师对学校组织认同感的一种无形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了解教师需求,明确心理期望

构建心理契约的前提是明确双方的需求,并且以一定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使这种需求明确化。但在一般学校中,往往是学校对教师提的期望多,而教师对学校提的期望少,这就没有体现出契约的平等精神。我校为了把这种契约精神引入学校管理,在教师中开展了个人需求与发展的问卷调查,包括每个人的学历提升要求、专业成长要求、工作条件要求、福利待遇要求、健身保健要求以及休闲娱乐要求等,涵盖了教师学习、生活、交往的各个方面,准确地把握了教师的心理预期,同时为学校制订发展规划、拟定工作要求找到了依据,使个人与组织的期望明确化,增加了个人与组织的了解与信任。

2.进行有效沟通,调适心理期望

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个人期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的期望水平低,不适应学校发展目标,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调整双方预期。为解决契约构建中的问题,我校制订了行政领导与教师沟通交流制度,要求每位领导不定期地与教师交流,及时了解教师们的心理变化,引导教师树立适合自己、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个人目标,同时征求教师意见,及时调整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使学校的要求更人性化、更切合教师实际。

3.兑现组织承诺,巩固和提升心理期望

心理契约被彼此接受以后如果不能兑现,会导致双方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信任危机;如果能够兑现,会激发潜在的动力,巩固已有的契约,加速期望的全面实现。作为学校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率先兑现承诺,主动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求,增强教师对组织的信任感。

我校在教师个人需求调查中,发现教师们对“幸福感”的渴望非常强烈,于是我们举行了关于“如何获得幸福感”的校本培训,邀请了全国知名的色彩顾问为女教师开办了“色彩女人”讲座,引进了资质良好的美容院,在业余时间为教师们做美容;举办了“营养与健康”专家讲座,改进了教师们的饮食习惯,强化了健康意识;此外还经常组织联谊会、登山活动、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帮助教师释放工作压力。这些活动让教师们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工作的幸福感得到了增强,对自我的期望更高了,工作的动力更大了。

培育共同价值——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意识。当共同的价值意识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后,就会成为学校的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所谓共同价值,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的办学目标、理念、精神等文化内涵有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它是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价值统一。组织成员有了共同的价值,组织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培育教职工的共同价值,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以“团队训练”为手段,培养集体意识

共同价值是集体的价值观念,不是个人的价值观念。所以培养共同价值首先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教师的集体意识。所谓集体意识,简单来说就是组织中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

为了把我校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团队,我校借助企业团队训练的成功经验,请来了深圳市著名的“团队训练”专家对教师进行团队训练。通过教师与专家的互动,教师们对什么是团队、如何融入团队、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集体意识得到了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把团队训练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教师参与制订和讨论学校的规章制度、三年发展规划,引导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以此来培养教师们的大局意识,增强对组织的责任感。

2.以学校文化为引领,明确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师生共有的价值观念,一般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学校标志等方面。

为了帮助教师领悟学校文化内涵,明确学校核心价值观,我校在师生中开展了学校标志的解读活动,让教师从标志图案表达的意向中,展开想像和思辨,从中了解学校的办学主张、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以此为依据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追求。此外,还开展了校训和“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有奖征集活动,让教师参与校训和“三风”的制订。让教师参与的目的,就是让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知道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明确学校的价值取向。

3.以评价和奖励为机制,引导和规范教师行为

共同的价值观只有演绎成师生共有的行为后,才能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如何把共同的价值观转化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我校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学校依据办学目标和理念制定了教师工作评价标准,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包括级组评价、科组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以及考核小组评价等,通过不同主体的评价,让教师准确地了解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从中反思自己的职业行为,明确努力的方向。二是发挥奖励的引导功能。学校不断加大教师表彰奖励的力度,以此来引导全体教师的行为,让教师们从受表彰教师的身上了解到学校在倡导什么,鼓励什么,从而调整自己追求的方向。

创建共同愿景——培育个人对组织的归宿感

共同愿景体现着一所学校和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内心追求和愿望。共同愿景是引领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事业理想的无形动力,也是凝聚组织成员、增强组织归宿感的基本前提。一个没有共同愿景的组织,组织成员是无法对其产生依恋的,更不会把它作为自己人生或职业发展的归宿。在管理实践中,我校通过共同愿景的创建,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设计愿景,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为了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我校引导教师参与制订《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并召开了教师动员会,启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学校的未来,把自己的理想寄托蕴含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初步方案出来后,我们又采取“四上四下”的民主决策方式,组织教师、级科组长、中层干部、教代会代表展开讨论,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酝酿、讨论、修改、完善,最后在教代会高票通过,从而科学地制订出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这样的规划既是学校的发展目标,又是教师的意志体现,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主人翁的地位和尊严,对组织的责任感不断增强。

2.实践愿景,为教师搭建发展的舞台

愿景实践的过程,是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我校在绘制了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后,开始为教师搭建发展的舞台。如我们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利用学生心理发展档案,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学校发展构想,并写进了学校发展规划,然后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拟定了《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档案的个性化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方案,经过申报,已被批准为广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教师们立足岗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通过活动,教师们的学习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升。

3.享受愿景,激发教师对组织的依恋

愿景的实现和达成,会激发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信任和依恋,更加贴近组织。经过教师们的潜心研究与实践,一批批教育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得到了有关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如学校开展的个性化教育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心理发展档案已经建立,老师们撰写的《家庭教育访谈读本》《个性化教育个案研究》已正式出版。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工作者几千年的教育理想——“因材施教”获得了初步成效。

上一篇:房屋拆除专项方案下一篇:《香山红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