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学习不可一味求难

2024-06-21

作为学生,学习不可一味求难(共2篇)

篇1:作为学生,学习不可一味求难

现在不少学生,为了提高成绩,不惜在课本之外选择另一套拔高版的教材和教辅用,这样其实不利于学习。当今中小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不良的学习倾向。那么作为学生,一味求难到底对不对呢?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有的知识点,教师可能会借助一些加难的教材选择性地进行拔高教学。于是,在一些中小学里,一些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纷纷自行买来“甲种版”(加难)的教材和教辅,这些教材教辅是在同年级的教材和教辅的基础上加难、加深,增加了许多将来才会接触到的知识。这些加难加深的教材和教辅,多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

据称,这类教材和教辅难度大,一般的中小学生难以自主学习。在上课时,尤其是重点中学毕业年级的课堂上,不少学生就抛开统一用的课本和教辅,一门心思地钻研加难的教辅。“有时,这些学生问的问题虽然很有难度,但明显的是中高考不会涉及的。”虞京蕾称,这样做没有必要。

采访中,不少经常使用加难教材和教辅的学生也感到了困惑,他们称,很难从加难教材和教辅中获得自信,特别是“连书中的表述都很难看懂”,“教材后的习题从未做对过一道”之后,便格外沮丧。

专家组成员、特级教师鲍安玲称,学生想拔高的想法没有错,但一味做难题是行不通的。现在的中高考逐渐向课本靠近,以课本内容为考点所占的分值也是越来越大了,抛开课本的做法显然不明智,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篇2:作为学生,学习不可一味求难

长期以来, 部分中学生学习陷入“高投入, 低回报”的状况。这一问题的产生源于部分学生注重“学习”而轻视“学会学习”。“学习”这一概念强调过程, 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经验。“学会学习”这一概念强调结果, 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学习”和“学会学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可以构成一个循环。“学会学习”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 主要受元认知的影响。笔者提出“认知镜子”这一概念, 旨在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认知镜子”是对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 在基本与纵向两个角度进行的心理描述,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以及采用科学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体系, 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二、认知镜子的提出

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收获某些知识的发展规律就是认知镜子提出的缘由。认知镜子作为一种图形思维工具, 描述了学生在获得某些知识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是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真实写照。学生通过不同结构的认知镜子, 全面了解自身学习规律, 能够采用优化的学习方法并了解实际的学习进程, 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将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切实落到了实处。怎样能使学生独自完成对某些知识的获得, 得到一次成功的学习体验呢?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压力, 压力是有方向的, 引导学生努力地方向;另一方面来自自身的兴趣, 兴趣也在于引导。无论用哪种途径获得的成功体验, 得到的心理体验是相同的, 在努力的路上不同水平的学业成就所体现出的心里体验也不同。笔者尝试着将不同的心理体验描述出来, 作为努力路上的一盏盏路灯亦或是一面镜子, 帮助学生鉴定自己的学习水平并预测学业成就从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成功地完成学业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们实现“学会学习”。

三、认知镜子广义与侠义的解释

(一) 广义的解释

学生学习是一个客观自然的规律, 学业成绩的差异, 也是努力的量的差异。导致努力的量差异的因素即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又分为学习策略、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三个子因素。其中学习策略受年龄和知识基础的影响;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 它包括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捷性等品质, 思维品质是自身通过具体教育活动感悟获得的 (比如考试) ;思维能力的差异主要源于思维品质的优劣, 不同学科的思维能力在不同学科形成学科意识起到独特作用;学习策略、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又同时影响着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要求标准。

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学业情况都有不同的自我要求标准, 处于学习最佳体验时的要求标准又不同于处于厌倦情绪的要求标准。不同学生制定并完成自我要求标准后, 完成的努力的量或知识的加工程度有所不同。从中我们得出的启示是, 在符合自己能力的前提下, 制定的标准一定要达到大于或等于一般标准或者努力的量达标才能认为学生完成了学业任务。如此, 就区别开了虽然都是看起来努力学习, 收效甚微的同学和取得良好学业成就的同学, 其原因就在于努力量的付出差别。

不同的思维品质也会影响不同原因的学业成就的差异, 比如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 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 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 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知识基础又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反过来影响学习策略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如果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相反, 薄弱的知识基础将进一步制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习策略的形成。给学生的启示是:要保证一个良好学习过程的循环, 就一定要打好知识基础。

(二) 狭义的解释

认知镜子的狭义解释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在不同学习进程中产生的心理体验。盖茨 (Gates, 1923) 曾用图表表示过度学习与遗忘的关系。这种学习中的体验与学习进程密切相关, 本文试图间接地通过不同的心理体验的描述刻画学生的学习进程,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努力的积累, 不同学习进程期间的心理感受汇聚在一起就像由不同刻度汇聚在一起的一把量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进程, 为学习计划提供科学参考。不同的心理体验可以通过问卷法测量出来, 对每一届学生的测量结果都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参考, 连续几年的测量结果也可能有助于其它方面的教育研究。具体操作方法:了解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中对每一版块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及平均花费的时间。对于学习新课的学生而言, 属于这个阶段的认知镜子是从陌生到熟记这一过程的记录, 由于涉及到的习题也较有针对性, 可以比较容易计算出对于完成某个概念的学习所花费的时间。教师通过这些来自学生的材料, 整合出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同一概念的掌握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找出帮助学生达到高考或中考水平的比较节省时间的习题配置方案。这就是狭义上的认知镜子, 操作性更强并具有实际意义。

四、结语与展望

学习是一个充满期待的过程,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一个近期的目标。长远目标作为指引航向的一盏灯塔, 在遥远的夜色中闪闪发光;近期目标则是依靠自己的灯光照亮的一段距离。每一次的照亮, 每一次的成功前行将注定在不久的将来, 到达辉煌的彼岸。然则, 现实里, 不是每一次照亮的距离都能如愿完成, 这其中包含着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认知镜子”与思维导图的相同之处, 都是有效地图形思维工具。学生通过了解认知镜子, 全面了解自身学习规律, 明确努力学习与学习进程的对应关系并能够科学地采取学习策略, 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将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切实落到实处。

学生可以通过“认知镜子”明确具体的哪种因素出现问题, 从而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修复”工作, 然后重新起航。随着每次实践成功的完成, 不仅自我效能感得到了一次次的强化, 也会更加了解自己, 做出的预期的准确性越来越强, 逐渐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未来的研究将着重倾向于“认知镜子”的狭义解释, 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在学习某些核心概念时的心理动态, 分析对核心概念理解的深刻与肤浅之分的原因, 进而提出对策, 逐渐优化学习核心概念的过程。把最终优化的学习过程展现给广大师生, 共享科学而美好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海.浅析影响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G].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8, (7) .

[2]孔福德.数列递推公式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G].安徽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9) .

上一篇:场面描写的好句加体会下一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