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采风调研报告

2024-04-29

苏杭采风调研报告(精选5篇)

篇1:苏杭采风调研报告

采风报告

——环艺

XXX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是中国士大夫的梦乡,繁荣后历史的积淀。苏杭作为我们这次采风课程的目的的,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游参观,更是一种对她历史的沧桑,生态的保护,文脉的传承的一种学习。现代的旅游己越来越表现出其学习型特征。旅游不仅可以使我们有审美的体验,也有文化的沉思及投资机会的考察等。我们己不再局限在几个旅游景点内观光游览,而是追求对旅游地的一种身体上和精神上全方位的感触——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胜的领略,还应该有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和风情的体验。同样,我们的这次采风也是以这样的一个性质展现的。

苏州号称“东方威尼斯”,足见水之多。有水就有灵性,是以苏州才如此淡雅。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导游说苏州虽说到处都是水,可是她的排水系统非常好,从不会在大雨情况下发生内涝,更不会像威尼斯那样水利管道现在需要大规模重修。这就不得不佩服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传承千年的文脉与生态。

什么是文脉生态呢?“文脉生态”一词作为一种并列而非偏正的语言结构,是针对其研究对象——乡土建筑的特殊本质而提出的,以往的一些乡土建筑研究,或者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生态单位,或者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乡土建筑的本质和主题。结合这次的采风,让我对文脉生态的理解加深了一个层次。

苏州博物馆,狮子林是我对苏州印象颇深的地方。一座是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一座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这两个地方有差别,有联系。更鲜为人知的莫过于一个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封刀之作,一个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私家园林。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在参观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它的中央大厅光线充足且均匀,这一点我在国内其它的博物馆建筑中很少见到。同样建筑顶棚的处理是一种变异的新型藻井,非常夺睛。

中央主庭院中的假山意境深远,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它打破一峰一谷一脉的局限性,远看似崇山峻岭,侧看如群马奔驰,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片状有块状,色彩还有微差。精致而又隽永,走到这里我往往会想起松永贞德的俳句:“辰光里只开一刻钟,但与千年松,并无甚不同。”浪花只开一时,但与千年石,并无甚不同,流云亦如是。博物馆主庭园的布置也颇有新意:假山群静躺在一泓清水里,中有长长汀步,南面是大片水塘,加上一只攒角凉亭,似乎有网师园的神韵。可这凉亭确乎现代感十足,顶棚水面用大手笔处理,从大厅外平台上看,犹如一幅有时代感的山水画卷。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苏州博物馆新馆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苏州园林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而苏州博物馆是有古典园林风格的现代建筑。两者同样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自然山水的和谐融合,体现出古典园林移步换景的美妙。设计中平民化的建筑风格及江南建筑风格与国际风格巧妙融合并且将现代主义的几何美学和诗性完美融合。

毋庸讳言,个人觉得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存在遗憾。如倒金字塔的造型,不禁使人联想起那个曾经为贝聿铭博得巨大的国际性声誉的玻璃金字塔,给人老套的感觉,而且从审美的角度说,也并不美。当然,这仅是个人的感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可能是之前在书上,网络上对于这个园林的道听途说很多,所以最初看到园林时,感觉跟自己想象中的落差是有的,它真的很小,但接踵而来的是感觉到它真的很巧。苏州园林甲江南;狮子林假山迷宫甲园林。

狮子林以假山著称,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艺术品包含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且它们之间都相对具有独立性。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同时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在普通中国人的记忆与印象中,苏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丝绸之都、历史文化名城和园林城市。对于苏州而言,一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园林建筑群,二是依托太湖和长江形成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三是相对优越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四是区域性的交通通讯与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可以说,苏州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其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然而就总体而言,苏州的发展依然处在一个以工商业发展为主的初级阶段,因而很多可持续性元素还没有得到深度挖掘,更没有实现有效与合理的重组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后的设计中可以加入考虑的。

???以前总听说乌镇白天是一种美,晚上是另一种美,可惜这次我只体验到其中的一种,虽然在乌镇的时间不长,但乌镇所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古镇历史风貌可以完全感受到。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有机融合,先进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乌镇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可以算的上是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的典范代表。

在杭州的过程中,让我觉得最值得赞赏的就是杭州对于西溪湿地公园的开发与保护。西溪国家湿地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非常美丽是因为电影非诚勿扰,电影中所呈现的画面谁也没想到会是在一个城市中所拍摄出来的。在导游介绍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舌苔方面的设计,如采用了柳树桩的生态护坎,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又如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 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芦花,曾为西溪著名一景,今后,西溪湿地里还将补种约1000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还有地面铺装尽可能采用透水性材料,绿化时以乡土植被为主,区域内设置禁止船只停靠和登岸的“朝天暮港”区块„„对于生态西溪的充分考虑,尽现于规划的点滴细节之中。

但是个人觉得西溪湿地还是存在着一点问题,如景观导向系统不完善,各个景点没有标志性的导向物,建议在景点的入口摆设别致小品或显眼植物。同时湿地公园应该控制客流量,以免过多的参观游览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然而,对古建筑的文化生态保护得如此好的范例在现今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却廖若晨星,倒是人为毁坏古建筑、制造空壳古董的现象愈演愈烈。有的城市为使土地升值,不惜在历史文化遗产密集的区域进行房地产开发;有的为满足现代城市中高速、便捷的交通需要,改变历史城市的格局和风貌,甚至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全国各地都在大搞城建、大兴土木,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正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变成瓦砾,一大批用现代材料工艺堆砌起来的“假古董”、仿古建筑群招摇过市,大批古镇、老街、民居、村落被“重新”整修得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韵味。人们越来越担心本应造福子孙的“城市化进程”,会蜕变成毁坏历史文化积淀与遗产的短视之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品格的象征。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生态”结构,从而孕育了千百年的城市人文精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以集约式的城镇化与创建大都市文化为基本目标的地区和城市,必须面对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保护好一个区域的文脉生态?如何保存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适合本区域特色的地域文脉生态?这些都是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

篇2:苏杭采风调研报告

级:

名:

号:

指导教师:

设计采风报告

采风时间:2013年10月21日——2013年11月2日 采风地点:上海——杭州(途经乌镇)——苏州(途经南浔)第一站:上海之行

在2013年 10月21日的这一天早上,还沉浸在睡意朦胧中的我们起床了,我们出发的时间是6:00这个时候的天是刚开始亮起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各自拖着事先准备好的行李坐上车要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怀揣着激情,畅想着未来13天的生活,憧憬着繁华都市的美好。

我们的第一站是在上海,在上海的5天里,每一天我都不断吸取着知识。这次采风主要是培养我们的设计审美取向,积累有价值有意的素材,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设计能力,要求我们将看到的有用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上海,一座国际大都市。一想到上海,我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幢幢高楼大厦、一家家国际品牌店以及车水马龙般的交通。

这是一个繁华而又古朴的城市,一个快速发展而又慵懒的城市,一个特殊而又平凡的城市。

踏进上海的第二天下午,我们一个宿舍的成员一起结伴而行,在陌生而又繁华的城市里,问着路人怎么乘地铁、问着路人哪里怎么走,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充满刺激的。到上海一定要去外滩,我们沿着南京路走到外滩,那些高大但是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建筑风格虽然迥异,但是却无不协调之处,融为一体。

我们陶醉在这样充满韵味的城市里,没有汽车喇叭的喧嚣,有的只是那令人沉醉的美丽夜景!我们享受着上海带给我们的美感。

上海的第一夜让我们回味无穷,但是充实的采风任务让我们在紧接而来的几天里忙碌却快乐着。参观、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南京路商业街、上海莫干山艺术中心、田子坊、8号桥、新天地等等。看到那些商城内部的装修在自己眼前,觉得自己见识的是那么的少,在商场里各式各样的展柜及内部装修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当进入DIOR、CHANEL、VLGUCCI、PRADA等大品牌店时,我是、紧张害怕的,店里的装潢设计以及摆置都是与众不同的,装修风格上既有简洁大方的又有高端奢华的。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海之行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开始学会注意身边的点点滴滴,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起初的两天我们还很激动,不停的欣赏着那些各种店铺展示,但到后来的几天里,或许产生了审美疲劳效应吧,但经过调节,我知道这次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逛街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吸收那些精华,要学会抓住其中的特色与精华,并且学以致用,能将他运用在室内设计中。

其次,我们去的莫干山艺术中心,也欣赏了许多出色的画,这一路上里可真是犹如人间仙境一般,走在去莫干山艺术中心的路上我们欣赏着路两边围墙上的作画,简直太帮了。等我们进到莫干山艺术中心的时候发现里面是一家一家的画廊,于是我们开始一家家的观赏了。我们每每进入一个画廊都是既吃惊有惊喜的表情,这里的每一家画廊的版面设计都是那么的出众,各有各的特点,在画廊的装修上都采用的是干净明了的装修,让人觉得心情很明朗,所以欣赏起画来就更有意境一般。

第二站:杭州之行

紧接着,我们踏上第二段路程向杭州出发,在去杭州的路途中我们去了游览闻名江南的千年古镇—乌镇。乌镇风格区别于南北众多的古镇,就在于她更加古朴,更加纯洁,更加自然,一句话,“原汁原味”便是乌镇的风格。一进乌镇,便给了我自然的感觉,镇主街两旁的住户悠闲地生活着。乌镇的房子很古老大多数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走进屋里各种配套设施很齐全也挺现代的。整条主街除民俗馆、酒坊等参观点,其余的房舍大多是民宿、客栈、会所等。欣赏完了乌镇的美景后,我们就直奔杭州了,到了杭州后虽然感觉到满身疲惫了,但是一想到的杭州的西湖美景,和热闹的河坊街等等。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我们向杭州西湖进军,去看浪漫爱情发生的地方,他们相遇的断桥,共撑的油纸伞,共赏的美景我们都将一一观看。西湖的美景真是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还有那远处的雷峰塔,给人一种庄严,不可抗拒的气势,让人觉的庄严肃穆。西湖旁那一栋栋木制小屋出售者当地的特色物,有丝巾,手帕,纸伞,小扇,还有杭州的简单刺绣。

看完了西湖的美景,于是我们去了观前街,在这个热闹的街道上充满浓烈的风俗气息,这里的有许多各式各样的饰品,中国的旗袍看上去各式惹人一新,再就是他们的装修,多数都是以实木作为展示柜与围墙相结合的很有古朴的韵味在里面,在吊顶上他们大都是采用简洁的方式,因没有华丽的装饰很多。

看完了观前街,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阿姨对我们说杭州的九溪很漂亮,那里有一个瀑布,而且那里还是杭州特色的龙井采茶基地。于是我们便乘车去了九溪的瀑布,不过还真的是很美,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真的好像是人间天堂一样好多的新婚夫妇在这个美景下拍他们爱的见证。看完了瀑布我们来到了龙井村,这里的村民更是热情,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和当地的龙井茶,但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便没有去。他们每一家的房屋都相当于是一户别墅,但在装修上斌不是像现代别墅装修的那么华丽,而是富有一种当地淳朴气息的实木装修风格,然后在实木外面经打磨再刷上一层亮油。这一天的收获还真是各种美景尽收眼底啊。其次,我们去了中国美院,美院的建筑还真是可以用3个字解释“黑白灰”也许是提调中的奢华吧,整体采用了白墙、青砖、小青瓦、茅草、竹子这些传统建筑与景观元素校园里重复出现。整体感觉不管是建筑外立面是以简洁大方又蕴含传统屋顶样式的继承。是传统建筑符号的再创作。在一个建筑中,利用传统灰色瓦片搭建的屋檐这一语言,层层叠加上去,给出了屋檐全新的使用方式。在室内内部装修上也是简洁大方不拘谨繁琐。

还在意犹未尽诉说杭州的美景,杭州的行程就告终了,我们就要踏上去苏州的美景了,在去苏州的路上我们去了南浔这个水乡美景之地欣赏美景,这里有许多当地的纪念品,我和宿舍的同学们都买了纪念品来记录着

美好回忆。欣赏完了南浔我们就坐车直达苏州了,到达苏州市已经是傍晚了,导游带我们坐船游览了护城河游览苏州夜景。

在第二天的时候,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去了目前中国最大的室内设计公司“金螳螂 ”真的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金螳螂公司设计了许多国内以及国外的建筑及装饰。而且公司的人待人热情,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装修样板间,真的是以华丽的出身,不管是它的欧式线条,还是家具选材都是奢华大气。

在第三天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

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来之前,老师一直是这样讲的,说实话,没有见到苏州博物馆的时候,一直觉得它不过是个普通的博文馆,到了以后,真的十分震惊,这座建筑的设计简直是太有艺术性了。

这是刚入馆时,看到的第一个场景,当时看后,很震惊,他以拙政园的墙为背景,塑造了一面立体的山水画,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在阴雨天,天空飘洒起小雨,就真的分不清到底是画还是假山了。

这是他又一个让人震撼的地方,他在馆内建造了个类似于瀑布的装饰,整面墙以独特的方式,流淌下来,让人敬佩不已。

为了尊重古城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采用地面一层,地下一层的格式,高度未超过周边的古建筑。博物馆的色调以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的深灰色石材作顶和墙面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博物馆的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写意画面体现着园艺的创新。

紧接着我们这些天还去了拙政园、狮子林、观前街等等。这一路真的可谓是收获不断。伴随着这些美景与收获我们的采风也到了尾声,2013年11月1日我们坐上了回来大大巴车,这一次的采风应该对我来说真的是硕果累累。

采风小结

篇3:苏杭实习专题报告

一、西湖风景部分景区赏析

杭州的西湖,是一个天然的湖泊,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它的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亦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湖区的苏堤,并不是它本身有多么的美丽,而是它所处的位置,确切的说是它所借的景。从断桥这头往孤山那边走,就可以看到远山如黛、绿岛浮水的美景。孤山,有“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之说。孤山景区的中山公园布局巧妙,亭台错落,把天然美与人工美融于一体。园中的“西湖天下景”亭,前临水池,曲桥相通,花木繁茂,自成一座精美的小庭院,乃中山公园的精华所在。西泠印社,园内所有建筑都依山而辟建,园林布局紧凑,设计匠心独运。这里园林布置精巧,又有众多价值极高的文物,是孤山的精华所在。

三潭印月,为人工堆积的“小瀛洲”,其特点是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南北轴线以曲桥相连,东西向以柳堤为轴线,使整个岛呈“田”字形布局,并以粉墙漏窗创造空间,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二、杭州花港观鱼在设计风格上的特点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边上,以中国的自然式风格为主。前接苏堤,北靠西山,左右是小南湖和西里湖。花港观鱼的艺术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景区划分明确,格局鲜明的主题和特点。它除了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在空间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既曲折变化,又整齐连贯,还在于把中国园林艺术布局和欧洲造园艺术手法巧妙地统一特别是运用大面积的草坪和以植物为主体的造景组合空间。

大草坪以高大挺拔的雪松作为主要的植物材料,在体量上相互衬托,十分匹配。雪松单一树种的集中种植体现树种的群体美;适当的缓坡地形,更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无患子、枫香的秋色叶为整个草坪空间增加了绚烂的秋色。这种用植物来分隔空间的处理手法,突破了中国传统的以墙、篱笆等建筑划分空间格局的形式。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再穿过几座弯弯曲曲的小桥,就看到桥下有一个很大的鱼池,这就是花港观鱼的红鱼池了。这是一池碧绿的池水,周围是奇形怪状石头堆积成的假山。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驾设曲桥。池中放养着数千尾的红鲤,游人凭栏投饵,鱼乐人欢。

牡丹园的牡丹种植采取假山园的土石,以土带石的散置处理方式。在平面布置上,用曲折小道将园划分为10余个大小不等的花圃小区,环形围绕着牡丹亭。而为避免园路纵横交叉过多,使人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该园采取降低路面高度,让小道隐藏于各花圃小区之间的做法。这样,游人在牡丹亭远眺园景时,仍是处于至高点,牡丹环环相 1

绕,依然可以保持艺术构图的完整性。还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加牡丹园的冬季景观,结合牡丹亭地形还设有自然式平台,用黑白卵石石铺砌成树形图案,近旁种植红梅一株,根茎相连,形成一体,看起来如梅之倒影,故名“梅影坡”。

三、太子湾公园自然水系营造分析

太子湾公园的自然水系设计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造园空间的艺术处理手法,富有自然、明朗、开阔的艺术趣味。其精华之处在于园内改造的自然水体。引入活水,水体拐弯处数十处,流线十分优美。水、或与路同行,或绕丘而流,聚时曲折回环,散时平铺如湖。

引钱塘江水自南而北泄入小南湖,从而得引入活水,再设计动水景观并使全园水系贯通。水道两岸多呈自然式缓坡延伸入水中,在常水位以下布置驳毛石坎,常水位以上则随意点缀少许湖石,并用湖石因地制宜地筑几个高低石矶,以方便游览和丰富景观。临水坡岸则密植宿根花卉和水生湿生植物,以减弱冲刷,保持水土。

四、太子湾公园的造景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以水体为界将整体分为两个部分,东部为蕴含东方哲理的山水园,西部是富有西方色彩的山水园,而水系就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纽带。太子湾公园的景观体现了因山就势、顺应自然的宗旨。地形改造、水系处理和道路设计是造园的关键,也是本次实习的目的之一。用挖池掘溪、堆丘开路的办法,大手笔地改造过于低平的地形和不够活泼自然的西湖引水明渠,组织和创造池、湾、溪、坡、坪、林、山丘、林中空地、疏林草地等大小不一的虚实园林空间。

公园遵循水有源头、路有出入,景有虚实的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植物配置采用树木成丛、草坪成片、宿根花卉自由散植,建筑采用质朴的木桥木屋等设施,以形成一处具有田园风韵的文化游息山水园,使得身处城市中的人们一样可以感受到山林的气息。

五、曲院风荷与柳浪闻莺

曲院风荷,以夏景观荷为主,全园布局突出“碧、红、香、色、凉”四个字,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以“曲院风荷”这一意境为主题,在植物配置上充分利用曲折迂回、开合多变的大小湖面,种植多种品种荷花,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柳浪闻莺,以柳树为主,柳丝垂地,清风摇曳,如翠浪翻空。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沿湖柳荫夹道,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曲院风荷与柳浪闻莺,两个公园皆是以植物为主题的造景公园,曲院风荷以夏景出名,柳浪闻莺则重点在于春天。二者在季相上都有自己着重的季节,但一个公园并不只是开放于某个季节。在其他季节内,如此次我们所到的时节正好是秋末初冬,不是公园的最佳游览时期。曲院风荷公园的布局虽然美妙,但荷花败后的残叶没有及时清理,造成了视觉上的污点。而柳浪闻莺公园的柳树还是常绿如茵,受季节影响较小。

六、茅家埠湿地景区布局分析

建筑布局分散,通过杨公堤上卧龙桥、隐秀桥与西里湖水面的贯通,将相对分散的各个村落实现有机的关联,形成一处以水面景观为主体的较为开阔的景观空间。整个景区以茅家埠为中心,以一种山水田园的布局来接近大自然,如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形成一种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表现多为乡村风景、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

七、参观苏州私家园林,分析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

第一,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营造自然景观,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第二,因为受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古典园林都是私人的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藏于园内。同时,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所以要在一个不大的面积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最重要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苏州私家园林——留园入口处理手法堪称精妙!入口处需经过狭长、封闭、曲折、忽收忽放、忽明忽暗、建筑空间变化无穷的走道。在此,有意识地使游人的视野受到极大地压缩和极度收束,再经过几次的收与放的对比,当游客逐渐进入园中主要空间时,便能令人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至于园内的对景,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花窗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花窗和洞门。这种造景手法在古典园林处处可见。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

八、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拙政园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曲折而自由的布局,表现得尤其突出。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中国古典园林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

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半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

九、分析狮子林在造园艺术上的优缺点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若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却又相背而去。有时隔洞相遇是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

狮子林,其中石舫及某些建筑部分,掺揉不少西洋手法,园林空间,四周围墙及建筑封闭性太强,颇有局促之感。大量客流,给古典园林的保护带来了一场难度空前的考验。到狮子林的游客都要亲身走几遍假山,假山和山中小路因人为踩踏损坏比较明显,假山上下就有数十处或存在安全隐患,或景观面貌受到影响。同时,植物的生长也影响了假山的安全。山顶上有一株榔榆树十分茂密,树木根系的生长,已导致假山部分地方裂缝,甚至碎裂。

十、目前江南园林面临的压力

随着全国经济的繁荣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几个风景名胜园林成了旅游的热点,远近的旅客纷纷沓来,特别是双休日和国定假日更是热闹非凡。

在新的形势下,江南园林也要面临新的压力和问题。这些压力主要有:日益增加的旅客量,原有园林的基础设施和景观环境已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增加的游客数量,建筑等由于年代久远,均有老化现象出现,园内植物也由于近几年环境的影响和有课的增加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了原来风貌的延续。而目前压力最大来自于游客流量的迅速增加,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园内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有一些景观只能存于记忆中,园内原貌已有部分发生了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外力无法修复。面对这些压力,有赖于地方政府继续控制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寻求应对的方法,以减缓这些压力的加重和取得新的平衡。

十一、徐家汇公园旧厂房景观改造设计分析

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以茂密的大乔木、各类花灌木、地被植物构成绿地的要素,绿化配置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也引进了一些特色绿化景观,有挺拔茂密的竹林,四季常青的松林,有展示热带风情的海枣和椰子,也有季相明显的栾树林,沿湖还有芬芳的桃李和摇摆的垂柳,绿化品种丰富,搭配合理。

同时通过保留建筑、雕塑小品、平静的湖面、贯穿东西大半个园区的景观天桥以及保留并重新修缮的大工业时代留下的烟囱等景观将绿地连接为完整的城市绿色景观,耸立在原大中华橡胶厂的那根烟囱,在公园建设中不仅没被拆除,反而增高了11米。设

计人员别出心裁地将“长高”部分的内部设计为布满光导纤维、外观镂空的“高帽子”,烟囱一旦通电打开,光导纤维发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烟囱顶端冒出的白烟,弥漫整个夜空,煞是好看。

上海徐家汇公园整体布局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湖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并在湖面第一个弯道处设计了豫园景观,更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架设的一座长约200米的观景桥,跨越这座桥犹如穿越 “时光隧道”,上海的昨天、今天、明天就会不断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十二、静安公园——闹市中的休憩地

静安公园以中央大道32棵百年大树悬铃木为中心,北部正门入口处为银杏广场,东部为历史人文空间,以古“静安八景”为素材,采用小中见大,遮隔景深的传统造园手法,建成“静安八景园”,东南部为高低起伏的观赏大草坪;西部开阔区利用地铁静安寺站高隆的顶穹与地面的落差,因势叠山理水,堆砌大型假山瀑布,山坡种植名贵花木,设观赏平台,具有壮观的“城市山林”景观之称,成为现代大都市感受自然山水的空间。静安公园发展植物多样性,共有300余种植物种类,园内观赏水池中水生植物更为中外游人所吸引观赏。

十三、上海人民广场的规划特色

广场的中央是320平方米的圆形喷水池,为三层9级下沉式。这是国内首创的大型音乐旱喷泉,红、黄、蓝三色玻璃台阶组成彩色光环,创造出美丽壮观,富有吸引力的新景观。喷水池中央凸现上海的版图,喷水池四周是4座紫铜花坛,用花钢石制成的44只石鼓灯,“蹲”在中心广场上。在四个入口台阶上,6组富有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浮雕,线条生动优美,图案古朴雅致,反映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及上海人民的美好心愿。

中心广场的东西两侧有两个小广场,东面为旭日廊,形成旭日广场;西面为明月廊,形成明月广场。整个广场均是绿茵茵的草地,众多的树木,大大小小的花坛里鲜花盛开。绿化带主要种植香樟、雪松、白玉兰及其他常绿灌木,郁郁葱葱的,错落有致,像在人民广场外围拉起了长青的“手”。

广场上到处都有能坐下歇息的石凳、石椅,别具特色,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谐又自然。无论坐在哪,都是与绿树为伴,与花草为伍,充分享受那份难得的绿意与清新。

篇4:苏杭实习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 __________

带队老师:______

实习时间:_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杭州、苏州

三、实习目的参观各个著名景点,开拓眼界,通过观察、听取讲解和绘图等方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认知能力。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感性认知。加强对造景、规划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四、实习内容与体会

经历了漫长的暑假,我们终于迎来了苏杭实习,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杭州集合,开启了十天的苏杭实习之旅。

杭州的太子湾公园是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西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太子湾原为湖湾,由山峦风雨冲刷,泥沙淤积为沼泽洼地。新辟为融田园风韵和山情野趣的大型公园。全园以园路、水道为间隔,约略划分为东、中、西三块景区。东部景区为望山坪、颐乐苑等。望山坪系一大草坪,坪面宽广,视野开阔,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卧憩,或嬉戏。大草坪南瑞,有一处用浅红、灰黑二色磨面石块拼砌而成的太极圆形铺装,翡翠园参差毗接,相倚而成。丘坡上遍玉兰、含笑、樱花等观赏花木,下层衬以绣球、火棘及宿根花卉,花影照眼,馨香沁人。

第二站是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以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一九**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二十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杭州花圃是久负盛名的花卉盆景观赏胜地。它前临西湖,后倚西山,环境优美,布置精巧,被誉为“西子湖畔的一颗明珠”。新近落成的时花广场,是以“花”和“水”为主题,采用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全面体现花文化而营造的丰满灵动并具人文内涵的园林艺术空间。主要有花溪、锦鲤池、下沉广场、水花台、莲池、映花泉、散花台、静水池及涉水池等景区。广场上飞泉流水、乐曲悠扬,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栩栩如生的十二花神遥相呼应,使您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中。

白堤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又称十锦塘。堤上内层是垂柳,外层是碧桃。白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白堤宽阔而敞亮,靠湖边密植垂柳,外层是各色的桃花。垂柳与湖水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那天衣无缝的和谐与浓情。

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佳处”之誉。

我们还冒着酷暑参观了钱江新城,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新中心区的空间规划布局上,将从大范围、大尺度、高视点的角度,体现现代城市以高层建筑群为核心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将以香港中环和纽约曼哈顿为标榜,在建筑的“高度”、“亮度”和“密度”三方面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仅完美体现了杭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也尊重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历史格局。

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为北宋文人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堤上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无限柔情。曲院风荷。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现为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西子浓妆淡抹的观景佳地,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曲院风荷位于金沙涧流入西湖处,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曲院风荷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有曲院、风荷、滨湖密林等景区,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既是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也是西湖北线热点游览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是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

结束了杭州的五天行程,我们来到了苏州,继续剩下的五天的实习活动。在苏州,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拙政园的建园艺术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

一、楼

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离开了拙政园,我们来到了附近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 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36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晚清著名学者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圆融时代广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文化、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及一站式消费的复合性商业地产项目。圆融时代广场分为五大功能区,包括高档办公商务区、城市购物时尚街区、生活休闲区、河滨步道—水滨餐饮娱乐区以及苏州首座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500米巨型神奇天幕、4000多个地下车位、6个地铁出口、水上巴士、空中连廊、超大广场、泊车系统、主题景观、时尚夜景。圆融时代广场将引领苏州CBD时尚生活方式。

结束了五天的苏州实习,我们的苏杭实习也圆满地落下了帷幕,这次实习让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通过参观各个景点建筑,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内容,受益匪浅。

五、实习总结

经过本次为期十天的苏杭之旅,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加深并掌

握了造园的理论和技法,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布局、构图以及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我们对书本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了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5:苏杭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省外实习,现场观察进行直观的、感受式训练,综合指导老师的现场评析对我们进行城市规划、建筑与景观等多方面的、全面而综合的专业培养,扩大我们的眼界、扩展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等,锻炼我们观察,搜集资料的能力,锻炼在纷繁的现实中发掘设计闪光点的能力,锻炼对既有景观作品做出专业评价的能力,最终把提炼出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实习报告目录

Ⅰ、古之苏州,古之园林

一、园之史 二、园之魂 三、园之筑

四、古之苏州,古之韵

二、实习时间:

10月23日――10月28日

Ⅱ、现代苏州、现代景观

一、苏州之强 二、苏州规划

三、苏州工业园区与金鸡湖 四、苏州现代景观

三、实习行程:

第一天:盘门景区

第二天:文庙、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苏州博物馆 第三天:苏州金鸡湖

第四天:苏州规划展览馆、虎丘景区 第五天:同里镇

Ⅲ、苏州之行总结

四、实习内容:

对苏州的综合评价参考以下七个主题 ① 中国优秀传统园林与历史文化 ② 城市大型滨水地区的开发与规划 ③近、现代优秀建筑作品 ④ 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广场 ⑤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⑥ 城市夜景观环境 ⑦ 古镇、古村落

五、实习成果:

①实习报告一份

②景观或规划平面、立面图 ③图片若干

前言:

每年的实习总会让我兴奋不已,在此期间能让我游览不少地方,同时也能收获很多东西。这次的苏州之行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苏州,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苏州在我小的时候便已经来过好多次,在学校读书时就读过《苏州园林》的课文,也从此知道了陈从周先生。陌生的是:小时来苏州那时我还太小,对苏州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经过或游览苏州,从未到过苏州园林,没有到过苏州园林是无法真实认识苏州的。这次,有幸也有机会较为详细地游览了苏州园林中的一些经典园林,并进行了实习调研,总算了却遗憾。

Ⅰ、古之苏州,古之园林

一、园之史

有这么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这句话中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出苏州的美和她的魅力。 苏州,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旧时官宦名绅退休后多到苏州择地造园、颐养天年。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

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底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陈错变化和

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

之乐”。

一、 园之魂

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建筑、山石、水体、地形、小品、植物等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园林构成要素中,植物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宏观上调控园林整体性空间的根本元素。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姿态、高度、质地、季相变化等,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另外,它还可以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建筑,水体,道路,地形,小品,山石等紧密结合,加强这些景观元素的观赏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类型。

苏州园林正是运用了对植物的配置运用,使得园与植物融为一体,使得园子充满了活力,园也活了起来。植物所造出的空间使得园中步步是景。苏州园林花木配置最成功之处,就是把花木与假山、水池、园林构筑物等硬质造园素材互相穿插、渗透、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1)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特色 ①花木与建筑的配置

苏州园林在造园时经常采用墙隅种植或构建树木石小品等形式,与形态各异的漏窗、洞门相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画面和框景效果。如,留园入口用竹子、树木、山石花台等组成生动活泼的小品,点缀了由建筑和围墙围成的大小与明暗不同的庭院、天井,加强了入口的“抑景”效果和连续的节奏感,使人入胜。留园“楫峰山”的北天井用竹石做墙隅配置,通过漏窗形成一幅幅画面;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和“殿春m”的北天井对着漏窗,

用慈孝竹、腊梅、湖石组成窗画,坐在室内可以北面观画,南面赏景。

②花木与山石的配置

苏州园林中土山或“石包土”假山的花木配置,拙政园东部“放眼亭”土山、中部山岛、沧浪亭假山,这些在园中形成了类似于山林的植物景观。

③花木与水体的配置

水池是苏州园林中最活跃的题材,水中的早霞、秋月、塔影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倒影又是游园的重要内容。拙政园中部湖面配有荷花,虽没能看到开花时的效果,不过我们已经想象出她的美丽。

④植物配置的艺术特色

在苏州园林中很多园子都用植物花木作为主题、主景。

我们参观的最大的园子拙政园根据介绍

在园中的31景中,其中24景以花木为主景,园内西部的“十八曼陀罗花馆”,以传统名种山茶花“十八学士”为主要观赏对象。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支轩”、“殿春m”分别以柏树、罗汉松、黑松、慈孝竹、芍药为主景。

⑤植物配置审美的多元化

苏州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视觉艺术,还涉及到听觉,嗅觉等感官的感受。春夏秋冬等时令变化、雨雪阴晴等气候变化都会改变园林空间的意境并影响到人的感受,而这些因素往往又是借花木为媒介而间接地发挥作用。拙政园“绣绮亭”前的牡丹;网师园“殿春m”的芍药,姹紫嫣红,供沐春赏花;拙政园的“枇杷园”里的枇杷,为夏初景观;拙政园“待霜亭”的桔子,网师园的“小山从桂轩”的桂花,构成色彩绚丽的秋景;拙政园的“十八曼陀罗花馆”的山茶,网师园的腊梅是以欣赏斑斓冬景为主。

苏州园林还利用植物与风,雨的巧妙配合,生动的表现风雨的声响。拙政园的“留听阁”的荷花可领略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情;拙政园“听雨轩”是中部的园中园,小屋前后一方空地栽植芭蕉,水池边则栽植荷花,取“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借雨打芭蕉、荷叶、竹子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气氛。妙用竹林可以听风,借助植物表现风声、雨声已经成为苏州园林的经典设计。

2、苏州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不同

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领略了雅致、小巧的古典园林。我们时不时对古典园林的“小”感到遗憾。正如陈从周先生所说“我过古典园林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面貌、精神和文化,在当时并不感到有什么缺陷,然而今天园林所服务的对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古典园林已经不能满足各个层次人们的需要了。”

对比现在分析得出

① 植物景观审美主体改变

古典园林服务的是文人雅士或者技艺精湛的工匠。而现在城市的公园绿地面向的是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② 植物材料选择改变

苏州园林中植物栽植重复率极高,现在的园林配置中采用的新型植物越来越多。 ③ 植物配置的形式改变

古典园林大都以自然式为主,常与自然景物保持一致。常用孤植、对植、丛植几种形式。现代景观采用多元化。花镜、花坛运用,另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专类公园、湿地多种形式被开拓。

水是苏州园林的主要景色,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房子依水而建,山依水而造。有了水园子就有了活力,仿佛水是血液;有了水山石草木都有了影子,太阳有了反光,仿佛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一切。园林因水而活,园林因水而美。有水便有桥。桥凌于水上,但桥不是对水的超越,而是对水的依赖。桥或者垂直河流而建,或者与湖中央的亭子相连,让”走者有一种徒步水上的感觉。但水也会因桥而显得富有生命。有了桥,水仿佛就有了脊骨,有了站起身眺望的力量,有了离开自己,从空中反观自己的路线和支点。有水必有鱼。平静的水因鱼的游动而有了无数的视点,让你目光顿时凝聚在如火焰一样的红鲤鱼身上。鱼是水和人交流的语言,当你撒―把鱼食在水中,你便向你聚拢而来,静止的水开始了流动,波浪的箭头顺着鱼的鳍指向你,于是,你便分享到鱼的自由和水的快乐。

苏州园林正是因为这些植物、水的存在,园子也就有声有色的活了起来。

二、 园之筑

Ⅰ、苏州园林的最大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个整体的组成就是园林中的建筑以及小品。

①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②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

因地制宜。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③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Ⅱ、建筑实体

①阁在古典园林中,要让人登之能凭栏观赏四周的绝胜云锦,所以它常被安置在显要的地方,成为重要的景观建筑物。

拙政园的“浮翠”“

矗立在池边假山之巅,造型优美,为阁中名作。

留园中的.“远翠阁”;虎丘的“致爽阁”、“冷香阁”

②廊在苏州园林中起到了很好的联系组织作用,常见的有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按位置区分,又有沿墙走廊、爬山廊、水廊、空廊、回廊、楼廊

如:拙政园的东园和中园交界处的直廊,通过线条横竖的对比,将耸立在园外的北寺塔的雄伟气势衬托了出来,不失为是一件佳作。

拙政园海棠春坞的侧廊。沧浪亭的面水轩与观鱼处之间一段,是有名的复廊,妙在借景。沧浪亭的明道堂和留园林泉耆硕之馆四周的廊是水廊。

苏州园林的图画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的布局形态。都市圈又分两块,一块由张家港、常熟、太仓组成的沿江地带,另一块由昆山、吴江组成的工贸类城市。苏州城区则以“一体两翼”的布局出现,“一体”是指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五城区,“两翼”是指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苏州的目标是逐步把苏州建设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上海都市圈的副中心,成为国际性旅游城市。

二、 苏州规划

在实习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苏州规划展览馆,这是一个设施非常先进的场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苏州到20xx年的详细规划。

四角山水,十字发展。古城居中,东园、西区、南吴、北相。

假山假水城中园,路河平行双棋盘。真山真水园中城,路河相错套棋盘。 这是对苏州近期规划的概括。

三、

四、苏州古镇、古韵

苏州的江南古镇也是令人神怡的地方,较为有名的:周庄、角直、同里。木渎.小桥,流水,古民居,弄堂,无不令人相往。听当地居民讲最好是下雨时浏览,有美女做伴最佳。

这次实习来到了苏州的古镇同里,在那里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的魅力。古镇虽好,当然我感觉那种幽静乡韵还比不上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比如宏村与西递村等。 江南水城是水乡的博览会,水巷是水城的精华所在。没有人不喜欢水巷。苏州水巷万千变化,神奇莫测,春秋晨昏,各有

不同。上帝清楚,苏州水巷是写不尽、画不完的。

苏州工业园区与金鸡湖

Ⅱ、现代苏州,现代景观

一、 苏州之强

苏州近期经20xx年与20xx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目前,全市现辖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虎丘区)7个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苏州的城市总体布局,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周边卫星城镇烘托的“分散组团式”

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后启

动实施。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与国际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准的工业园区。

金鸡湖由著名的美国EDAW公司设计,7.4平方公里的金鸡湖景区建成的和正在建设8大特色风景区:大型滨水空间的城市湖滨广场;公园与住宅精美构建的玲珑湾;富有生态教育内涵的望湖角公园;综合公共艺术

与文化设施的的文化水廊;以亲水公园、大批带状绿地林荫道及住宅群构成的湖滨大道;一个连接运河水网、延续姑苏水城风貌的水上邻里巷;林荫道路与运河贯穿小岛的水乡住宅别墅群金姬墩;用淤积湖泥堆建的集自然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观鸟区于一体的湖中波心岛(岛上兴建环保度假屋)。

四、 苏州现代建筑

苏州博物馆之新馆是大师贝聿铭的作品。这位善于使用几何形的大师,

也将苏州博物馆的外观设计的刚劲

力。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结合以及白墙与灰色交接线的使用,使人觉得与周围的环境结合的很好,尤其是与天空的搭配,纯净,隽永的感觉瞬间占据心头。

Ⅲ、苏州之行总结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在外实习的这几天中,使自己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苏州园林之旅让人忘乎所以,苏州园林则洗礼了我的灵魂。

在实习的这几天中感觉苏州园林占地面积普遍较小,所以大都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印象最深的有“天下园林之母”之称的拙政园中的香洲,集亭台楼榭为一身,不仅古朴典雅且疏密得宜;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中有“江南第一厅堂”之誉的五峰仙馆,幽斋敞轩和大小院落,配以峰石花木,利用半透明的屏风形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境界。感谢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努力,使得苏州园林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一个共同点,也是对我们参观者来说是最好不过的,那就是无论站在园林的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构图,一幅完美的画面。无论是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还是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它们都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苏州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不仅富有诗情画意,而且不同的观园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大的园林如拙政园有较长的游览线,让我走马观花,捕光捉影,妙在移步换影,美不胜收。小的园林如网师园宜坐宜留,驻足观赏,静心拍摄,也是静中生趣,妙不可言。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苏州园林游览过后,给我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此,而且我想在每个人的眼中都会有不同的“苏州园林”吧!在网师园中所遇的古典园林的研究者李衍德老师,给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解,在细微处见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精华,她的美,她的魂。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苏杭采风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采风实习调研报告05-06

上海采风报告04-07

设计采风报告05-13

广西采风报告06-24

设计采风报告范文05-31

湘西采风报告范文06-03

重庆采风报告范文06-05

安徽艺术采风报告06-22

服装云南采风报告06-29

设计采风实践报告07-15

上一篇:医院管理-病房药房工作制度下一篇:陌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