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

2024-05-27

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通用6篇)

篇1: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

1、在一节数学课上,张老师准备给同学们讲授“三角形”这个概念。张老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三角形’,那么什么是三角形呢?”说完,张老师拿出一块三角板,说:“这就是三角形,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它有多少个角,几条边。”很快,同学们就算出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接着,张老师又问:“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什么关系呢?提示一下啊,我们已经学过了直线与直线之间有两种关系:平行、相交。”“相交!”几位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张老师点头笑了,于是在黑板上写出了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有三个角”和“有三条相互连接的边”,接着再导出三角形的定义。最后,张老师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解了什么是三角形了,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自己的家里有什么是三角形状的?”过了一会儿,林红首先站起来说“我家的旧自行车中间的架是三角形的。”接着,小冬也站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

请问: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为什么?

分析:教学原则:

1、贯彻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材料中张老师以准确无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教学要求,通过对“三角形”这一概念的讲解、引导,揭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教导学生认识“三角形”这一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概念。

2、贯彻了直观性原则。张老师在讲解“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向学生们展示了三角板这一直观教具,并且通过提出问题(观察三角板有几个角和几条边)引导学生把我三角形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三角形”这个概念。

3、贯彻了启发性原则。张老师在让学生观察三角板时,提出了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使学生既掌握“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张老师在让学生理解了“三角形”这个基本概念后,就让学生想想他们家里的东西有什么是三角形的。这就把刚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材料中张老师主要运用了讲授法。他通过“三角形”这一概念的描绘,解释,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三角形”,最后导出“三角形”的概念。

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一次,仲由(即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道理之后是否就要实行,孔子对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求说:“听到后就应该去做。”公西华见到这种情况有些疑惑,就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日遇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胆大好胜,所以我要压阻他。)上面的论述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对现在的教学又有哪些启示?

因材施教。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进行方式方法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对现在的教学的启示:

第一,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及当时要解决的问题做出恰当回答,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避免盲目性;,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既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以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情况,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其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又要看其将来的发展,掌握学生发展的规律和问题的成因。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特点是任课教师只了解掌握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学习基础、学习倾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而对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思想品德、身心特点知之不多,从而影响着因材施教的贯彻落实。对此,中小学要改变按学科分设教研组的单一方式,可以增设年级组,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年级组为主,以便同一年级各任课教师加深了解,共同研究学生情况,增强教育合力。同时,学科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集体教研活动,以保证学科教学的系统性。此外,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班主任应定期召集任课教师研究班级学生的教育,让各任课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统一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反映,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因材施教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我们必须坚持在统一要求下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因材施教实现统一要求的方针。教育者必须理解和把握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确保因材施教方向明确、措施得当。当前,要注意克服统得过死的弊端,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出发,制定义务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具体的培养目标,并允许地方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培养目标。对义务教育的教材建设,国家不搞统一编订,应试行省一级编写、国家审订制度。此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课外活动是必要的补充和重要的途径。义务教育各学校应该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从本校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到课外活动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才能和特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各自的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像孔子那样“敏而好学”、“每事问”、“不耻下问”,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大面积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来个问题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到他们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

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试分析: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什么要求?

答:陈老师让“吃不饱”的学生王超单科免修,上地理课时他可以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一做法体现了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贯彻这一原则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多方面、整体地和用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同龄学生存在的共性与个性,从而为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提供基础。

(2)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面向学生大多数与区别对待相结合。(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4、王老师教学《沙漠里的船》一课时,一个名叫颜江武的学生提出了自已的疑问:“书上说,骆驼的嗅觉灵敏,不论什么地方有水,它都能找到,我看有些不科学。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水既然没有气味,那骆驼怎能嗅得到呢?”王老师肯定了这个问题提得好,并鼓励大家谈出自已的看法。不一会儿,一个同学满有把握地说:“有水的地方空气湿润一点,无水的地方干燥一些。如果骆驼的鼻子感到舒服,就知道哪儿有水。”有的说:“空气湿润和干燥,骆驼的鼻子很灵敏,可以凭感觉判别出来。”后来,颜江武同学的《骆驼“嗅”不到水源》发表在《小学生科普报》上,引起了一些小读者的兴趣。请分析王老师运用了哪一条教学原则,结合案例谈谈该教师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答:王老师运用了启发创造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的贯彻要求是:

(1)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篇2: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

2.1.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是罗杰斯先生自己造成了这样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们允许彼此为所欲为那般自由。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大约25人)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却从没有催促过任何学生发言。„„引自《卡尔·罗杰斯和非指导性教学》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所描述的是何种教学模式?其涵义是什么?2.材料中的“教师”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有何不同?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

2.1.1.答:材料体现的是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它的要旨在于,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2.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担负着学习的指导责任,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因此,罗杰斯用“促进者”代替了“教师”一词。“促进者”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指导而是帮助,他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人,而不是等待着接受某些知识的容器。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的、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具体表现为:(1)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2)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3)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4)维持着某种有益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3.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提出的问题。材料(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材料(2):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它是渐近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而又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在此过程的任何阶段上,我们能提出的目的,不管它们是什么,都不能看成是最终目的,也不能武断地将它们插到后面的教育过程中去。目的是演进着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目的是演进中的教育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教育过程的某些具体阶段的或任何外部东西的方向的性质,它们对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于它们的挑战性,而不在于它们的终极状态。1.材料(1)体现的是哪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2.材料(2)所说的是哪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3.谈谈这两种目标取向各自的缺陷。

3.1.1.答:材料(1)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可以说是“普遍性目标”取向的体现。所谓“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2.答:材料(2)是对“生成性目标”取向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的表述。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目标。3.答:普遍性目标的缺陷:(1)这类目标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2)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3)这类目标往往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而且常常出现歧义,容易成为一种“政治游戏”。生成性目标的缺陷:运用“生成性目标”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能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又能掌握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做不到这一点。另外,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费神去发现像语法、代数、物理学等必要学科的适切性。(以上须结合材料回答)

4.1.下面是某教师一节课的片段,仔细阅读,然后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某教师进行《植物的果实》的教学)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子、胡萝卜等。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争论,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相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答案就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问道:“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呢?为什么都叫它果实呢?”“都能吃”,一个学生回答。“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苹果和梨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一个同学说。教师加以肯定。“都有核”,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切开后,教师问:“那核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教师说:“它们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叫果肉”,一个同学答。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是不是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1.材料中这位教师运用的是哪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如何?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较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4.1.1.答:材料中这位教师运用的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中的。教学对话。所谓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材料中这位教师通过对果实特征的启发性提问,再一步步转到对果实的本质的认识,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具体说来,这种对话的性质表现在:(1)它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不同于随意聊天。材料中教师始终把握着对话的方向,使它朝着“什么是果实”的方向发展。(2)它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3)教学对话以学生的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教师不能过分干预与控制,他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不使学生误入歧途。2.答:一般认为,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学对话的策略包括两方面:一是恰当的提问。它可以诱发、促进学生的自由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思考活动。这又包括三点要求:(1)这种提问不仅会使学生再现其已有的知识,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思考;(2)这种提问目标明确,内容清楚明白,便于学生理解,能够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3)这种提问是机智的、富有艺术性的,能够视情境的需要而灵活变通。另一个是创设对话情境,这是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它把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把学生的既有经验与要探究、解决的新的问题关联起来,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便于对话的顺利展开。(注意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5.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材料(1):如下是关于小学数学科的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一年级:学习加、减法运算。二年级:学习乘、除法运算,并与前面所学联系起来。三年级:学习带括号的运算,并与前面所学联系起来。四年级:学习习近平方、立方的运算,并与前面所学联系起来。材料(2):下面是一份课程计划: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三年级:开始学习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四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系统。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六年级:学习物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九年级:学习生物学。十年级:学习化学。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1.材料(1)体现的是什么课程?它的特点如何?2.材料(2)体现的是什么课程?它的特点如何?3.两种课程的关系怎样?

5.1.1.答:材料(1)体现的是直线式课程,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不重复。材料(1)中,数学科的学习内容在各个年级各不相同,而且也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科逻辑顺序编制的。2.答:材料(2)体现的是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材料中,生物学在一、二、三、四、五、九年级重复出现,物理学在六、八、十一年级重复呈现,化学则在七、十年级重复出现,正是体现了螺旋式课程的本质及特点。3.答: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组织,各有其优缺点。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不同性质的学科而言,这两种组织方式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与此同时,这两种课程组织方式又存在着内在联系,彼此间具有互补性。螺旋式课程是由直线式课程发展而来的。在课程组织过程中,这两种组织方式很难截然分开,常常交替存在。

6.1.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加强迫教育,让他们去学习成人的经验,而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和倾向,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他在《学校与社会》中说道:“旧日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引自王天

一、夏之莲、朱美玉编《外国教育史》)1.材料中体现了哪两种对教育过程本质理解的观点?各有什么特点?2.试评价这两种观点。

6.1.1.答:一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与之相对应,另一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本分是绝对地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着儿童转,随时听候儿童的召唤。材料中,杜威正是通过对“教师中心论”的批判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2.答:这两种观点具有共同的错误的根源.那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教师中心论”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则是客体。“学生中心论”则与此相反。这两种观点都根本否认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种控制活动受“工具理性”所支配。因此,在这两种观点中,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是被扭曲的,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是被扭曲的。这两种观点是与指向于“交往理性”或“交互主体性”的教学的交往本质论根据对立的,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所不可取的。

8.1.下面材料是对某种教学模式的表达,仔细阅读,然后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材料:„„这实际上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一个情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由于高级知识总是在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来,总是情境关联的、非结构性的,所以为了获得高级知识,就需要对同一内容在不同情境中,从不同角度不断加以建构。由此获致的知识不仅是情境关联的,而且也成为每一主体活生生的经验,这种知识可广泛而灵活地迁移。这种教学不是抽象地谈概念如何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相结合。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或变式,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到其他概念。因此,这种教攀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对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所学内容之意义的不断建构。这种教学的基本信念是:一种内容或知识的意义是多元的、无止境的,不同主体、同一主体在不同情境中会对之不断建构出新的意义。1.材料表述的是哪种教学模式?它的涵义及特征是什么?2.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或环节是什么?

篇3: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

(一) 案例教学的含义

所谓案例, 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 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 是对事件的描述。所谓案例教学,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二) 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 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1. 案例教学可以发展被培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

2. 被培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

知识, 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

3. 可以帮助被培训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 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

4. 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5. 案例的运用也可以促使被培训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

(三) 怎样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实施中, 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1. 案例引入。

教师培训中所用的案例, 从其来源讲, 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自己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前者, 教师可介绍一些有关写作案例的感受、趣闻、轶事,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后者, 教师可运用其他一些手段来提醒学生予以注意的必要性。

2. 案例讨论。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总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至关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应制定怎样的实施计划?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3. 概括总结。

在这个阶段, 可以让学生总结, 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 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 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

二、关于结婚程序的知识点掌握

(一) 结婚程序的概念

结婚的程序亦称结婚的形式要件, 是指法律规定的缔结婚姻必须经历的过程要求。在通常情况下, 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当事人, 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结婚程序, 其婚姻关系才会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 才会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 结婚程序的类型

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看, 结婚程序可分为仪式制、登记制和登记与仪式结合制三种类型。

1. 仪式制。

仪式制指以举行结婚仪式为婚姻成立形式要件的结婚程序。仪式制是一种古老的结婚制度, 产生于个体婚制出现之初并且长期沿袭下来。仪式制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宗教仪式、世俗仪式和法律仪式。

2. 登记制。

登记制指以依法进行结婚登记为婚姻成立唯一形式要件的结婚程序。在这种制度下, 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必须首先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结婚申请, 接受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 履行登记手续, 婚姻即告成立, 而不必再举行结婚仪式。

3. 登记与仪式结合制。

登记与仪式结合制———指登记和仪式同为婚姻成立形式要件的结婚程序。这种制度的特点, 在于将现代结婚程序和传统结婚程序加以结合。既能实现国家监督, 又能满足当事人仪式隆重热烈的愿望。采用这一制度的国家包括法国、美国多数州、罗马尼亚等。

(三) 我国的结婚登记制度

我国实行结婚登记制度。按照《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 予以登记, 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 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 应当补办登记。”这一法律规定说明, 在我国确立婚姻关系的唯一法定手续就是办理结婚登记。

(四) 结婚登记的目的和意义

1. 规范婚姻登记工作。

婚姻登记是一种法律行为, 法律要求在操作上必须规范, 要做到有法可依, 严格依法办事。

2. 保障国家婚姻制度的实施。

国家通过结婚登记, 可以对婚姻的建立进行监督。它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防止包办、买卖婚姻、早婚和重婚纳妾事件的发生, 以国家的强制力确保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巩固。

3. 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国家实行结婚登记制度, 不仅可以使合法婚姻及时地得到承认和保护, 给予争取婚姻自主的男女及时的法律援助, 避免各种违法婚姻和预防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 还可以帮助、指导婚姻当事人, 避免某些人因无知或受骗而在婚姻问题上陷入不幸。

(五) 结婚登记的法律特征

1. 结婚登记是一种法律行为。

即当事人必须依法而为之。既然是法律行为, 便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这种后果是依法产生的, 即法定的, 不依任何一方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2. 结婚登记是确立有效婚姻的必经程序。

结婚登记是确立合法有效婚姻的一个必经的程序, 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是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 和其他要件一起, 共同构成了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

3. 结婚登记是婚姻关系获得法律保护的前提基础。

一经登记, 双方即确立夫妻身份, 产生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 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其合法有效的证明, 就是一经登记取得的结婚证。

三、通过案例教学来深化学生对结婚程序的理解

案例一:广西一青年张某先后与两个女孩相识并相爱, 且这两个女孩都非他不嫁。张某左思右想,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他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 与两个女孩都不拿结婚证, 在同一天结婚。于是他按照广西的风俗, 选了一个日子, 把所有的亲朋好友邀到一起, 大摆宴席, 按照当地结婚的仪式同时与两个女孩举行了“结婚”典礼, 并且三人开始在一起共同生活。问: (1) 张某的婚姻是不是合法有效的婚姻? (2) 对张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3)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

案例分析:对于此案例, 有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

1.关于民间仪式结婚的问题。在我们国家一些地区至今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不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按照民间的结婚习俗, 只是举行一个所谓的结婚仪式就宣布结婚了。这种行为不是我国《婚姻法》上规定的结婚行为, 不受法律的保护。也不是传统上我们所说的“事实婚姻”, 而只能认定是同居行为。张某与两个女人都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所以他们所谓的“结婚”行为不是法律上规定的结婚行为, 只是一种与两个女人同居的行为。

2.对张某的行为如何认定?首先让同学们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激发同学们的讨论热情, 可以分组展开讨论。分析:张某的行为没有履行《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 显然不是合法有效的婚姻, 不受法律的保护。1994年2月1日民政部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 其婚姻关系无效, 不受法律保护。”

3.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让同学们先分组讨论, 然后叫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由老师总结。分析:关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 首先要准确把握重婚的含义。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构成重婚罪。重婚罪侵犯的客体, 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 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 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构成重婚罪。本罪显然侵犯了重婚罪的客体即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但问题是上述行为在客观方面是否成立重婚罪就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张某是在同一天与两个女人结婚, 在这一天之前, 他没有配偶, 那么他以前是没有婚姻的。如果单从重婚罪的含义来看, 似乎张某的行为没有构成重婚罪。

上述案例中三人的行为, 却违反了现代法律的一项重要原则———公序良俗, 破坏了以一夫一妻制为核心的婚姻制度与秩序, 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 对三人应以重婚罪定罪处罚。

案例二:刘三与张艳相识并相爱, 2001年10月, 两人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按照当地的结婚仪式举行了结婚典礼。第二年生育一女刘丹。2005年9月, 刘三在车祸中死亡, 刘三在银行有存款60万元, 房屋三套。刘三的父母亲尚在。问:刘三的60万存款和三套房屋如何分割?让同学们先分组讨论, 然后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由老师总结。

分析:这个案例涉及到《婚姻法》、《继承法》的有关内容。刘三去世, 他留下的遗产如何分配, 首先要确定他的继承人问题。在继承人中, 张艳是否是合法的继承人, 就是对《婚姻法》中关于结婚的程序知识点的掌握。刘三与张艳并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 违背了《婚姻法》关于结婚程序的规定, 显然他们之间的婚姻不是合法有效的婚姻, 不受法律的保护。聚焦到这个案例上, 也就是说张艳不是刘三的合法配偶, 因此, 张艳不是其继承人。刘三与张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同居关系。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 我们提炼出一个关于结婚程序的法律后果问题。这个问题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因为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 还存在着这种不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而在一起同居生活的现象。有的在一起同居生活时间较长, 而且还生育有子女。一旦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有关继承问题, 或是两人分手涉及到子女抚养问题时, 就会引起法律纠纷, 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掌握并理解结婚的程序问题, 特别是对于不履行结婚登记手续所带来的严重法律后果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是结婚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要面对的问题;二是当大学生看到周围有人做出这样的行为时, 他就会向其宣讲这样行为的法律后果, 从而起到很好的法律宣传教育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教学中, 如果不引用案例, 而仅仅是枯燥地讲解结婚的法律程序问题, 不会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当他们看到周围人有这样的行为时, 也不会对他们加以法律上的讲解、宣传, 就起不到法律宣传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们自己掌握知识, 不做违法的事情, 更为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今后成为法律的宣传教育者, 为全社会公民普法、学法做出他们的贡献。

摘要: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 能使同学们深入理解并把握有关法律知识点的内涵, 教给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 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律基础,结婚程序

参考文献

[1]黎峰, 万里生.关于高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浅见[J].科技信息.2008, (36) .

[2]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99.

[3]赖传祥.论重婚的若干基础性法律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 2002, (3) .

[4]李军.浅论重婚罪之存废[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

篇4: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分析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特性 价值取向 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

人类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是根据作为人的需要、利益、希望的表现的明确价值和规范来进行的。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处于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科学,因此明确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显得很重要。

当代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为科学育人,这有两层含义: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去认识客观世界、发现未来世界、提升主观世界。其次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指引方向。要做到这些,科学的教学观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以主动学习为本”,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彰显生命本质,追求人生价值的意义。

教育教学中的这些追求,使得“以人为本”成为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2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性

“课程与教学论”以日常的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来源于课程与教学的一线实践。“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实存特征,也使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逐步成长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如今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特性上形成了四个主要方面的特征: 首先,研究对象在教育实现中的核心性。其次,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开放性。再次,基础理论与学科理论相结合。最后,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消解相循环。这些特性使得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也使得课程与教学的概论、系统、过程、管理及领导、美学已经成为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

3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功能

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的是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即解释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但是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必须避免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的论述,唯有如此其功能才能充分表现。

除了和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一样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等特点外,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整合功能。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意义上讲,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功能在于把课程与教学论的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加以综合,同时又划定分工以及相互调整和兼顾,达至和谐与合理。

4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当代文化哲学为教育领域重建了“人的学习生活生命世界”的一元论立足点。按照这样的文化哲学观,我们可以把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区分和归纳为五个相互关联的主要方面,它们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 本体本原追问”、“空间存在”、“时间进程”、“价值活动” 和“审美发展”。

正是对这五个方面的研究逐步建构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如今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已经可以清晰地区分为“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

5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挑战

(1)在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价值取向上依然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的现象。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价值取向上依然过于重视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人文性。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价值取向上偏重于说教和灌输。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上依然以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为主。

(2)在学科特性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教师们单纯地把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理解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忽视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独立性,在研究和教学中予以轻视。

(3)在功能方面的挑战则表现一为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被理解为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的论述,其功能被限定为传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和对课程与教学世界进行阐释。二为课程与教学经验研究只能在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下发展,成为应对时局的一时之策,而没有改进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现状的目标。

(4)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与教师们有限的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重要的挑战之一。

6 对策与建议

(1)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应当是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制定。在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当高举“以人为本”取向的大旗,建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能力为核心、专业精神为灵魂的目标模式。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价值取向上则要凸显内容的人文价值,师生双方共同将基本知识的事实存在构建为学生内化了的人文存在。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价值取向上应以体现实施的人文关怀。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上应发挥评价的人文导向,使评价成为师生相互协商后心理的共同建构过程。

(2)研究和实施课程与教学论的老师们要搞清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特性,明确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征,以便使教学和研究都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教育改革的实践,进而使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更加鲜明的学科特色。

(3)面对功能方面的挑战,实施和研究者既要肩负起课程与教学论的学术建设,又要担负起课程与教学改造的社会职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对于内容迅速更新的挑战,除了丰富教学环境和加强学习与练习外,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来消除时空间隔迅速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内容。

参考文献

[1] 邹京霞.浅谈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教学过程变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8-59.

[2] 李令永.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9:30.

篇5:课程教学论案例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孙庆括

工作单位:江西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邮箱:

QQ:441435300

这个专业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种系列单位:公务员系列单位,事业单位招聘(包含教育局),企业单位(国企和私企)。所谓好工作除了私企之外,其他的都是国家正式单位招聘人员,也算好工作了。然而,对于师范大学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出身,主要寻找中学数学教师和高校数学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岗位。下面就对其就业的方向与形势做一个分析与梳理。

1“八字”就业指导思想

即“誓死拼杀,实力较量”。所谓“誓死拼杀”说的是心境,是干劲,是半夜骑个破车子去火车站那种“招聘人员为刀俎,我为鱼肉”心酸的感觉;所谓“实力较量”就是有了机会后,使浑身解数,把自己水平发挥到最高,带着“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录用我录用谁”的那种豪迈气概,直奔录用这个主题。当然这里的实力,必须经过充分准备过后的积累。

2找工作的“三个过程”

(1)是否有机会?

(2)如何寻找机会?

(3)怎么把握住机会?

“是否有机会?”指的是成事在天,工作机遇是天赐的,这咱没办法,该等就要等,不要心慌,不要浮躁;“如何寻找机会?”这个我想多说两句。第一,全面搜集信息。必须挖空心思拓宽就业信息的渠道,要看那些种类的招聘单位招你这专业,然后不时的关注招聘单位的网站主页。毕竟人家单位主页是第一时间发布招聘信息的。同时,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招聘网站,像我主要关注的中国高校人才网,中国教师招聘网及河南公务员网,还有浙师大和杭州师大的就业网,并把它们建立收藏夹,每天早上起来习惯式的第一眼先把这几个网站点击一遍,几乎把所有的招聘信息一网打尽。第二,延伸自己专业的就业面。像我的话,由于我的专业和个人兴趣的缘故,我不仅对所有的教育理论烂熟于心,带过许多教师招考培训的课,又带过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课程。因此,我积极寻找一些大学里的教师教育类教师岗位,又寻找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教师的岗位,也考考公务员和需要教育学的事业单位。可见,平时要多积累,多找一些自己专业相关的活干。第三,千方百计的从招聘人员的立场,招聘岗位的要求出发做简历。其实简历,可以首先明确一个大的就业方向的,做一个基本的简历。然后再根据对方岗位的要求去改,在发送电子简历的时候,要耍点“小聪明”。比如我找一个大学里教师教育的岗位,虽然我不是直接符合的专业,但是我在发简历的过程中,写了一份符合他们岗位要求的话,结果人家就让我去面试了。“怎么把握住机会?”这是 1

成功的关键。说来话长,没有捷径,早作全面和系统的准备。

总结起来看,就两个字:机会+准备(实力)=成功。我对好工作的看法

当前形势下,在我看来,有事业单位编制的前提下,工作的好坏,无外乎从三个角度看,即工作地点、工作待遇、发展前景。其实,只要工作地点好,待遇和发展情景就不是问题了,因为钱可以挣。这里我的排序主要从我的就业立场出发,先考虑工作地点和发展前景,再考虑待遇。进一步,还可以把待遇或发展前景放在前,都有六种方式。这里我说的工作地点主要是指城市。殊不知,在城市里待遇也不会差多少,特别是江浙一带,不管在那待遇都不错。所以优先考虑城市问题,但也有一些变态的城市,比如洛阳、合肥等,新招聘的教师一律没有编制,待遇也不好。所以工作地点和发展前景很重要,有六种排列方式:

(1)地点好,待遇好,发展前景好;

(2)地点好,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好;

(3)地点好,待遇好,发展前景一般;

(4)地点一般,待遇好,发展前景好;

(5)地点一般,待遇好,发展前景一般;

(6)地点一般,待遇一般,发展前景一般;

他们依次是递减关系。对于毕业研究生来说,第六种情况几乎不考虑。在前三种的情况中,第一种的机会较少,招聘单位的硬件和软件要求高,比如一些大学和市里或好点县的重点高中。第二种和第三种工作的情况对于我来说主要是指通过市教育局招聘教师,然后分配到一般学校。当前,我找的工作处在第四种情况,因此,我接下来找工作的原则是,比保底好的考虑,比保底差的一概不考虑。所以,我冲击第一种工作,主要找找第二种和第三种工作。有招聘我专业的好的单位分析

经过系统的梳理,所谓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能找的好工作单位,目前对于我来说主要有以下11种单位招聘数学教师岗位:

(1)西南部省会或重点城市大专、本科学校(大专+本科)

像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就招数学课程论专业教师

(2)职业技术学院(大专)

(3)广播电视大学(大专)

(4)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机构)

像广东教育科学研究院招教育科研岗位

(5)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或教育教学研究院或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机构)

(6)省或市教育学院(大专+研究机构)

像宁波教育学院(去拼杀过,最终要的在职老师),江苏教育学院和福州教育学院及江西教育学院招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

(7)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专)

(8)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专)

①独立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国仅10所)

像泉州幼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招数学教师

②大学的幼儿师范学院

像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等

(9)师范学校(中专)

(10)幼儿师范学校(中专)

(11)市教育局(中学)

当然,这些招聘单位都比较少,但是每一个类别的学校招聘教师确实有,而且都是好单位,所以在百度里要经常搜每一类学校的招聘公告,比如2012年教育科学研究院招聘公告,2012年幼儿师范学校招聘公告,以便不错过好的工作机会。其实这些单位不仅属于教育机构,又属于事业单位,一般采用独立招聘和事业单位统一招聘的形式相结合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掌握三部分知识:全部的教育理论知识,从小学到大学的基本数学专业知识掌握,《公共基础知识》、《行测》 和《申论》。关于工作后的未来发展

(1)若进西部省会城市或地方不好及待遇一般的大学,就实行“曲线救国”方略,以后务必继续读博士,然后再进好的高校继续教学与科研。

(2)若进市里的中学或像江西教育学院这样的大学,就实行“多搞副业”计划,比如开教育培训班等,达到迅速成家立业的计划。

(3)不管是那个工作岗位,工作后安下心来扎扎实实复习公务员的东西,待有两个基层工作经历后,直接考取教育部或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的公务员,因为基层公务员已经是个鸡肋,要考公务员就要高起点,由于人生要想升华就必须要有高的起点,当然也要付出一万倍的努力,要做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句成名天下知”的心理准备。

篇6:课程与教学论-实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实例分析题(共30分)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 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教师列出式子:0.0 83X 230,对学生说:“230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

答:这位教师运用了巧妙的导课艺术,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人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 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这节课教师运用的是设疑导课,思维起于疑难,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人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力的目的。教师在运用设疑导课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疑。其次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在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抓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即对于对数意义的认识,而且通过巧妙的手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而不仅仅是遵循讲公式、背公式、练公式的老路子,使学生在疑惑、体验、思考中进人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例分析题

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答: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1、综合性原则

2、均衡性原则

3、选择性原则。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完善课程体系

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料,满足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三、实例分析题

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答:

1、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课程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二是课程资源的适合性。三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四是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

2、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3、该校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人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

4、教师不仅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

值,提高利用率。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四、实例分析题

题目: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体会。试运用生成性目标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为此我作了些尝试:如教4 5-3 0时,生1用摆小棒算,生2拨计算器算,生3想3 0 + 15=45,生4想40-30=10,生6 上车数一数,生7用妈教的竖式算......我及时抓住生3的想法,讲清“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抓住生4的算法来教例题,用板书写清楚,并训练学生说算理,再重点加以训练。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能促进思维的数学。试想,那些原始的、低价值的、千奇百怪的算法,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吗? 答:生成性目标,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运用这个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我们可以体验到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双方由内在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较好地体现了以生成性目标指导安排教学活动的好处。从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角度,该老师反思了只是简单教会学会各种算法,其实并不是有价值的教学。在他的实践中,有意将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与“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相互借鉴并给予指导,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够实现得到教师切实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随时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和实施教学的机遇,对我们教学改革是有启发的。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内含于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在生成性教学目标的观点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教学价值,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追求。这方面的探索永无止境。

五、实例分析题

题目:这是一则来自《光明日报》的报道:

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市实验学校合作开展“六年级文科教学中德育、智育、美育的交汇渗透”教育活动。每月一次,上午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学校讲课,下午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 2 馆参观。一年之内,该校六年级学生六次走进上海博物馆的大门,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爱国主义思想。学校还把学生写的心得体会汇编成一本学生文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根据你对课程有关问题的理解分析这种教学活动的意义。

答:这是上海市中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其意义在于:(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高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闻名海内外,与他们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既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和使用率,也丰富了课程资源,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六、实例分析题

题目:西方学者威廉斯在其《教师供求规划》一文中指出:“尽管有各种新奇的小装置用来改进教学效率,但我们却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依然是教育过程的支柱,新的技术工具并没有导致教师职责的废除,反而在帮助教师从专制的教的角色变为教学过程的支持者、引导者。因为,在教学手段的组织协调以争取教育的最佳效益万面,教师扮演着一个主角。”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并说明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的一般原则。

答:

1、这段话说明了教师、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关系。

2、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我们要求的不仅是会“使用”教育工具,而是会“运用”,现代教育工具不是新鲜的摆设,不是教师资力的标榜,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的教学要素,它同样要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并受到教师的教学监控。

上一篇:医疗管理集团发展思路下一篇:美人鱼岛的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