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2024-04-28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教学思想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美学教科书,一部优美的文学画卷,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而,借助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上一堂美学课,上一堂文学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同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教师也不宜对它分析得过细。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由课文这一素材,我大胆地设计了半节课的拓展训练,我想体现的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结合,从书本向生活,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尝过中秋的月饼,赏过重阳的菊花,我们又迎来了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同学们当中有谁喜欢秋天这个季节,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是的,很多人都喜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淡,爱它的四野飘香,爱它的霜色洁白,也爱它的叠翠流金……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一起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设计说明】说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课内容。

二、感知课文

1.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设计说明】赏秋,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语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资料助读:作者简介。

3.齐声诵读。师作朗读指导:重音的处理。

【设计说明】读秋,旨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4.指名朗读。A生读,全班同学找出每一诗节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确:全诗依次描绘了三个场景的秋天。B生再读,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听读,脑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画面。

【设计说明】想秋,旨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深入领会诗的意境。

5.小组合作:A一人朗读,其他三人点评得失。B讨论:(1)三个场景分别是怎样的图画,概括。(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说明】点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诗的主旨,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6.自由朗读,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设计说明】品秋,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要求,旨在使学生在交流中既锻炼口语组织能力,又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和感悟。

7.师小结,生回顾。看大屏幕上一组秋景图,配乐齐声诵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资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较此诗与课文的异同。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比较与欣赏能力,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诗风,不同诗作不同诗味。

2、欣赏品评。资料:沙白《秋》。谈谈认识:你认为哪个词句最生动?

【设计说明】侧重于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并借此巩固一点修辞知识。

3、资料交流。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的各种形式的资料,资源共享。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从生活中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学科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篇2: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韦叶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朦胧的情感美。

2、运用想像、联想,揣摩、欣赏诗中精彩的画面美。

3、以诗解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悟自然的诗情美。

教学难点:对诗歌感情的体悟。(突破方法:以诗解诗,戴望舒的诗句)教学重点:对诗歌画面美的感受。(突破方法:以老师范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已是冬天,可我还珍藏着秋天的几枚落叶,每当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我所钟爱的秋天,在寂静的林荫道上,那金黄的落叶在微凉的秋风中翩跹起舞。同学们,当你回望秋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老师:哦。你眼中的秋天的飒飒的秋风里 你眼中的秋天在粼粼的波面上 你眼中的秋天在南归的大雁身上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何其芳眼中的《秋天》。

二、检查预习,朗读纠错。

请三个学生,一人一节读诗。学生互相纠错。

老师读一遍,大家在课文上标注一下没找出来的读错的音。学生明确易读错字(撒、背等),老师帮助辨析。

三、感知内容,读出感受。

刚刚大家读的和老师读的,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比如用什么样感情?语调激昂还是柔和呢?节奏是快速还是舒缓呢? 集体用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把它读一遍,读出对秋天的喜爱。

四、品味第一节,练习朗读,想象画面。

想要读得更好,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诗歌。

当代诗人徐志摩在他的诗作《私语》里,认为秋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那么请问第一节中,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在哪里?

大家找到的这些是极具农家特色和秋天美感的物品。那何其芳可不可以就直接写,可不可以这样写?似乎更简洁呢。打PPT

1、大家可以出声地读一读,比一比。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轻盈

2、丰收乐

满披着和“满载着”比较,得出轻盈的特点。

“饱食”让学生想象,饿的时候吃饱了的感觉。丰收的满足。

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为什么用栖息这个词,而不用简洁的秋天在农家里呢?” 你的某个句子读得很有特色,为什么这样处理呢?为什么这里重读了呢?或者,要怎么读出感情呢?有些词需要强调,强调有重读强调,也有轻读强调,大家看看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要轻读。

总结:画面更动态,情韵更丰富,更能突出秋天丰收的喜悦。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读出农人丰收的喜悦。(板书:农家丰收 喜悦)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深深地陶醉了。好像看到了一幅画面,邀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去想象一下。

清晨,“唰啦、唰啦”有节奏的割稻声响在原野上。稻叶上,晶莹的露珠,一颗颗调皮地跳上了阿婆的衣裳。丁丁的伐木声从远方悠悠地飘来,像节奏欢快的曲子,别有韵味。阿婆放下手中的镰刀,听得入了迷,她想起了年轻时阿公唱过的山歌。当阿婆发现自己已经沾湿的衣裳时,不禁莞尔,露珠怕是被远方的歌声震落下来的吧。阿婆走到果树旁,伸手去摘那黄橙橙的梨,那肥胖的梨儿,憨厚地躲进了阿婆身后的背篓。

听了老师描绘的画面,感觉怎么样?能具体评价一下吗?老师用了什么方法让大家感觉到身临其境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优美的细节描写等)

五、读第二节,质疑内容,描绘画面。

请大家默读二两节诗,也用老师的方法,在脑海中想象第二节的画面。字句理解上,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读完后提出来。

请大家提出疑问。

重点解决:“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

缩句法,然后问鱼人怎么会把乌桕叶的影子当成青鳊鱼呢?比较两种意象共同点

让学生揣想鱼人收网后的心情和表情的变化?从哪里看出来的? 哦,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原来秋天的景物就像在和鱼人做(游戏),是的,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那渔人没有捕到鱼,他恼了吗?、哦,原来渔人也是以(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这个结果的。他悠闲地摇着小船,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态呢?板书:渔人悠然趣。

请大家像老师之前那样,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面。拿笔写在书的旁边。我们分两部分,1-3组描写第二节的12两句,456三组描写第二节的后三句。我们比一比哪组的同学的画面更具有悠闲的情趣。开始。

师巡视学生写作情况,完成后,生展示。

好,下面我们就把这种悠然的情绪读出来。女生读前两行,读出清晨静谧的感觉。男生读三四行,读出悠然的情趣。齐读最后一句,读出游戏的活泼。

六、读第三节,以诗解诗,体会感情。

前两节在字面上没有明确出现人物,第三节有了,谁?齐读最后一句话。

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式变换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场„„”(梦)。

你做过么梦吗?梦的特点是什么?

大家说的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体现了梦飘渺、虚幻的感觉。那么当秋天到来的时候,牧羊女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她产生了飘渺、虚幻的梦一样的感觉呢?

其间适时补充材料:

1、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学生答各种感受后,牧女的感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朦胧的情怀,板书《牧女朦胧情》 根据诗人的自述,19岁那年,作者经历了一场爱情风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烦恼都化成了最甜美的回忆的时候,静静地流淌出了这样一首诗歌。就是他自己的心境。作者自己在《梦中道路》中说“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艳丽的秋光”。

如此纯净的感情,让我们用优美的朗读表现出来,男生读前两行,女生读三四行,结句齐读。

是啊,在同一片原野,同一条溪水之篇,这里曾经是百草丰茂、流水潺潺而今已经是渐进枯涸。曾经这里发生过、散发着香与热的美好故事,而今却在微凉的秋风中消散无踪。当我们体会到牧羊女的这番感受的时候,同学们是不是可以理解牧羊女此时的心情了呢?

不是秋天梦寐在人的眼里,而是人在秋天中梦寐。当秋天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生活的悠闲、而曾经那个夏天的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留下一份明朗纯净的怀念。

七、小结。

"在诗意画面的感受和萦萦于耳的诵读声里,在朦胧爱情与优美秋光的无限延伸中,我们读懂了秋天。感谢何其芳,他的《秋天》何其芬芳!最后让我们带着饱满的感情齐读全文,再品芬芳!

八、作业布置。

老师在读完这篇诗歌之后,深深地被这样的秋天打动,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让学生一句话谈感受。请你也用几句诗写写自己心中的秋天。

1、练习板书

2、站姿不够挺拔(巡视学生的过程中,个别指导的时候不要对着话筒讲,讲什么都可以)

3、因为这首诗的整体语调是轻柔的,这几个词需要读得尤其轻才可以读出轻柔的感觉。

篇3: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一般认为, 何其芳的《秋天》是赞美秋天, 赞美秋天的丰收。被我们赞美的, 就是我们向往的, 何其芳写《秋天》就是内心里憧憬秋天丰收后的农村生活。不过, 我们其实还可以再追问一句:这里赞美谁的丰收呢?

阅读《秋天》, 大都不会过分关注开头的两句诗句:“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我们的理解会越过它们而直接跳到第三句“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因为这个句子不但好懂, 而且更接近我们所有人的生活经验。尤其“饱食”用得好, 从艺术上说,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了比拟的手法, 不但形象地写出了农家的“丰收”, 而且向读者展现了以后日子的美好前景, 说明我们人的“饱食”有了基础。读者一般也不太会注意“放下”一词。如果追问是“谁”放下了“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我们便可以同时理解了“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诗歌的三、四两句, 都没有出现“放下”和“装”的主人, 这体现了诗歌的形象或意象的高度概括性。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中, “栖息”这词也用得好, 值得赏析, 为什么用“栖息”就是比其他词好呢?这个“秋天”是指秋天“丰收的成果”, “栖息”是暂时停留的意思, 也就是这些“丰收的成果”会一天比一天减少, 最后消失。哪里去了?自然是瓜果的主人填肚子去了, 瓜果甜美, 生活就唯 (味) 美。这赞赏了人们丰收后富足的幸福生活, 这种生活自然必须来自辛勤的劳动。

这一节, 我们还剩下“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两句。依照我们平常的说话方式, 这两句本来的次序应该是“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可是诗句却颠倒了次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我们可以尝试读出声, 体味重音应落在“震落”两字。那么, 把“震落”放开头和放在第二句有什么差别?放在开头, 体现出伐木人伐木时那种巨大的力量。那么, 它们和“秋天丰收”又是什么关系?砍树造房子, 用木头做盛稻谷和瓜果的器具……这是世俗的想法, 本来和诗意无关, 是我们读者必须填补的空白, 毕竟生活是世俗的, 所以这还是和秋天的丰收有关。此外, “飘”字也用得好, “飘”字展现了伐木声在幽谷中传得很远很远, 从侧面写出了伐木人的那种因喜悦而产生的巨大力量, 也体现出伐木人伐木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清晨”说明伐木者起得早, 体现了他们的勤劳, “露珠”既彰显早, 也写出了伐木者的辛劳和艰难, 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的“辛劳”与“悠然”。

《秋天》第二小节中“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之“轻轻”, 写出了早晨渔人的悠闲与轻松。渔人能做到“悠闲”, 是因为有丰收作铺垫。这里的渔人, 其实不是以打鱼为生的人, 他们只是农闲时打点鱼, 以改善生活。因为丰收了, 所以即使打不到鱼也依然轻松悠闲。从“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可以看出, 打鱼人并没有打到鱼。可是, 收起的是“影子”, 这“影子”是“乌桕叶”的影子, 而“乌桕叶”的影子则像“青鳊鱼”, 因为语言的畸变,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成就了唯美的打鱼画面!姜太公在渭水钓鱼的情景, 仿佛历历在目了。“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游戏”用得好。谁游戏?“秋天”。秋天“游戏”什么?“游戏”“渔船”。那“秋天”具体指什么?指“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中的“乌桕叶的影子”和“芦蓬上满载着白霜”中的“白霜”。“满载”的“白霜”, 一方面体现了打鱼人起得早, 隐含他是勤劳的人, 另一方面说明渔人对没有打到鱼无所谓, 从而反衬出丰收。作者描写丰收后农民的喜悦、轻松和闲适, 表达了他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

阅读第三小节时, 可以想一想:牧羊女思恋什么?“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一句用了通感的修辞:“香”, 将听觉的感受转换成了嗅觉的感受;“热”是将听觉的感受转换成了触觉的感受。此外, 用“笛孔”代替“笛声”, 和“满流”一词前后相协调, 因为“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声”就不协调、不艺术了。“满流”用得相当好, 说明在牧羊女的心里, 这种感觉从夏至秋到冬, 从来没有中断过, 也就是说, 牧童的笛音很动听, 牧羊女记挂在心里, 感觉很享受, 所以牧羊女思恋的是牛背上的笛声。那么, 开头两句“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和牧羊女思念牧童的笛声有关吗?“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和“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说明已经是深秋时节, “草野”上的草都枯黄了, 倒伏了, 这让“草野”上的人感觉更寥廓了。可是, 视野开阔了, 却不能放牧了, 因此, 牧羊女听不到牧童的笛声了。牧羊女思念牧童的笛声, 这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说明因为秋天的丰收, 牧羊女对生活的追求又上升了一个阶段。追求精神生活是什么带来的?当然是物质的富足, 这照应了第一小节描写的秋天获得的丰硕果实。

分析完全诗,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诗歌中各类动作的发出者。诗歌的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里, 谁伐木, 谁放下镰刀, 谁用背篓装瓜果, 谁撒网, 谁摇桨, 都没有写, 但这恰恰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这样写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情”。明明我们在读诗歌, 在欣赏诗歌的语言, 但读着读着, 诗歌中的一切好像都变成了读者自己的所想。这样, 作为读者的我们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此情此景的亲历者。这就是诗歌这种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诗歌里的一切形象或意象, 都是经过作者高度抽象、高度美化后的感受。作者之所以这么写, 就是为了表达对此情此景的热爱和向往。越是想象出来的生活, 就越是完美的, 诗歌就是为了构建这种完美的生活。

那么, 为什么诗歌写“秋天”时非要选择“伐木”“农业”“打鱼”“牧笛”这些意象呢?原来“伐木”“农业”“打鱼”“牧笛”与古代“樵”“耕”“渔”“读”的典故相对应:“樵”指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 他出身贫寒, 靠卖柴为生, 但酷爱读书, 在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后仍自强不息;“耕”所指的是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渔”指的东汉的严子陵, 他一生不仕, 隐于浙江桐庐, 垂钓终老;“读”出自苏秦为博取功名而发愤读书的故事。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 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古代文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的文学意象, 与其说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 不如说是内心深处对入朝为官, 得到统治者赏识的一种心理寄托或向往。

何其芳深受中国文化浸染, 自然具备这样的理想和心理寄托。《秋天》中之所以没有出现书生, 而是用牧笛代替, 也是有所本的, 故事来自元末明初的王冕。王冕由一介牧童而成为一代宗师, 他成名后的生活, 就是每天画些画, 读读古人的诗文, 春光明媚的时候, 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这种恬静与闲适的生活, 正是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在读书人的心里, 那便是神仙样的生活, 有诗为证: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那广阔的原野, 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 还没见归来的牧童, 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 笛声时断时续, 随风飘扬。原来《秋天》是有所本的。吕岩是何许人也?就是吕洞宾, 是八仙之首。这样的生活连神仙都爱, 俗人哪能不憧憬呢?

篇4:何其芳的传说

说起来,本人与何其芳还真有点缘分:家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人民文学》杂志工作时,何其芳是家父的老上级,也是家父的老朋友,家父家母结婚时,何其芳是介绍人,还送了一本刚刚翻译过来的苏联小说《幸福》作为新婚礼物。但是,等到我一九九五年正式调入文学所,距何其芳去世的一九七七年已将近二十年。

到了文学所先在《文学遗产》杂志再进民间室,无论做什么,总得从馆藏资料的调查开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藏书,从来没有亲手抚摸过这么多有价值的藏书,那一次的兴奋和激动是我这一生中都不会再有的。蹲在书库最隐蔽的角落里,听任书架上的尘土纷纷扬扬落到肩上、落在手中,我完全理解了曾经两进两出文学所的董乃斌先生。一次闲谈中,董乃斌先生自述:“我下了火车,一出北京站,看见十里长安街灯火通明,对面不远就是学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简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大楼(其实只有三层),那真是热泪盈眶啊!”董乃斌先生是何其芳时代进文学所的老人中间最年轻的一位,至今,文学所的老人们见了面仍然叫他“小董”。董乃斌先生说过,只有等到他退休,才可以说,文学所的何其芳时代结束了。

在高高的书架上寻书,正值图书馆的同志把尘封多年的一箱箱宝卷等民间唱本登记上架。据说,这些宝卷、唱本都是五六十年代资料室的同志利用出差机会从全国各地以低廉的价格购置回来的。那时,很少人意识到这些宝卷、唱本的价值,就连民间人士自己也不认为这些玩意儿值什么钱。据说,资料室的同志的确是根据何其芳的意思到全国各地收集宝卷的——当然也是遵循文学所第一任所长郑振铎的遗愿,郑振铎是中国学者中最早注意到宝卷价值的人。何其芳本人虽是“五四”新诗的杰出诗人,却也并不小觑民间文学,他与公木(张松如)在延安时期合编的《陕北民歌选》至今是中国民间文学采录、整理的典范。文学所从建所之初就有重视民间文学的传统,民间室是文学所最早设立的研究室,当年在文学所资料室工作的老先生们也都是这方面的内行,他们自己更是在这个传统中工作了多年,其实他们并不需要何其芳特别提醒他们:外出时一定注意搜求民间宝藏。

何其芳本人嗜书如命,据他自己的说法是“一生难改是书癖,百事无成徒赋诗”(《忆昔》),“喜看图书陈四壁,早知粪土古诸侯”(《偶成》),即使“大泽名山空入梦”,也要“薄衣菲食为收书”(《自嘲》)。当年的何其芳家住东单,离王府井不远,那时王府井的东安市场还没有改造,旧书店鳞次栉比,据说每到礼拜日,何其芳就去逛旧东安市场的书肆,天黑时才拉上满满一平板车的书回家。家父说,何其芳晚年“患了心脏病以后,还每每从书店里用拐杖背回一捆捆书”。我不知道何其芳当年拉回、背回的那一车车书、一捆捆书当中有多少是给自己买的,有多少是给文学所采购的?而且这一车车、一捆捆的书里面有没有宝卷等民间唱本?但我猜想,何其芳不会每个星期天都有空闲去逛书店。

当然,何其芳必定是有过一次逛了旧书店以后真的拉回一平板车旧书的经历,但恰巧就被文学所的人撞见了,因此也就被文学所的人记住了,从此,就有了何其芳每逢周日必买一车书回家的传说。就像我刚才说的,何其芳未必每次都谆谆嘱咐采购人员出差时留意民间文献,资料室的同志自己就有这样的学术眼光,但资料室的老先生们仍然把文学所馆藏充栋的功劳归于何其芳,也乐得听任文学所的其他同志中间流传这样的传说,而自己则宁作无名之辈,因为他们敬重何其芳、爱戴何其芳,他们有心无意且心甘情愿地把所有的赞誉都奉献给了何其芳。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有时怀疑,何其芳的故事有多少是完全真实的?其中又有多少虚构的成分?文学所的老人们把多少想象的东西赋予了他们心目中理想的何其芳?于是何其芳就当然地成了文学所集体精神的象征。在民间故事中,有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他们的身上被射中了各种各样的传说逸事之箭,我想,何其芳就是文学所的箭垛人物,他永远是文学所的老人们所理解和记忆中的何其芳,于是,各种丘比特的敬重、爱戴之箭才集中射向了何其芳。

当然,要成为箭垛人物,这个人物自己也一定要具备某种品质,民间文学理论叫做传说故事的“核”,没有这种特殊品质,没有这个“核”,何其芳也不会成为箭垛人物。何其芳是一名真正的诗人。这倒不在于他是“汉园”三诗人(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之一,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诗人何其芳”之为真正的诗人。

一九六一年,文学所召开了一次以民间文学为论题的学术会议,根据我对学术史的研究,这也是文学所以“所”的规格召开的唯一一次民间文学主题学术会议,这次学术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交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写作经验”。撰写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倡议最早是由老舍在五十年代后期提出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周扬的支持,全国性的组织工作最终交给了文学所。一九六一年召开研讨会的时候,有十几个民族的文学史初稿已经完成,那次会议就是讨论其中白族、苗族和蒙古族文学史的初稿。

会上争论得很激烈,总的倾向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左”的意见占了上风,民间文学被捧上了天,民间文学似乎就要而且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主导和主流,谁反对民间文学主体论谁就要冒被质疑其“劳动人民立场”的风险。会议是以文学所的名义召开的,何其芳既然是文学所的所长,就要由他来做总结报告。当然,报告的草稿在会前已由民间室的同志拟好了,结论的措辞也是事前就已经商定的,但会上“左”的意见如此占据上风,而且与总结报告的结论如此不一致还是有些出乎民间室全体同志的意料。人们的目光都转向了何其芳。

何其芳听完各地同志的意见以后,连夜修改了总结报告,不是修改结论,而是针对会上的意见增加了有针对性的内容,于是就有了一篇何其芳式的坚持己见、不顾后果、固不让步的论争性文章。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第二年的《文学评论》上并收入多种民间文学研究论文集,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一篇永远值得纪念的、里程碑式的文献。

今天看来,何其芳当年的总结报告并没有什么惊人之论,但是,当年文学所的上空并非没有政治压力。总结报告的内容在此不能一一复述,我印象最深的是何其芳如何强烈地反对民间文学主体论,他似乎是在用尽量平缓的语气坚决地告诫与会者:民间文学固然伟大,但古典时代那些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家同样伟大,比起屈原和杜甫,我们甚至不能说民间文学就一定有着更多的人民性,尽管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口头创作。

这已不是“何其芳的传说”,而是白纸黑字的历史记录,但我仍然打算用传说的观点看待当年何其芳的报告事件,比如所谓“连夜修改”就是我本人的“添油加醋”,但我坚信,当我这样讲的时候,文学所的人一定愿意认同我讲的故事:那一定都是真的!何其芳终其一生都是一个说话率真的真诚的诗人!

文学所的人“服”何其芳的故事当中最脍炙人口的一个就是:“何其芳评职称”。我从文学所的老人口中听说过不止一两个版本。那是“文革”以前文学所唯一的一次职称评定,直到今天,每逢年终评职称,文学所的人必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那年评职称文学所就是何其芳一个人说了算。何其芳对钱锺书说:你是一级研究员。钱锺书点点头。何其芳又对某某人说:你是二级研究员。某某人说,知道了。”

文学所没有人对何其芳拟定的评职称决议案持有异议,因为,没有人不信赖何其芳的学术判断力,也没有人怀疑何其芳会不公正。何其芳给所有的研究人员定了职称,唯独没有给自己定职称,他认为自己是所长做的是行政工作,不应该再享受职称的待遇。在文学所的传说中,那一次是文学所历史上最没有争议也没有留下任何遗憾的一次职称评定,自那以后直到今天,何其芳一直是文学所人心目中公正与权威的化身。

说起来很是奇怪,从今天的眼光看,当年何其芳定职称的所作所为可以称得上是独断专行,可是文学所的人至今并不质疑何其芳的做法,相反却津津乐道于这个故事,难道文学所当年的大师们以及今天的诸位专家学者们即文学所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丧失了起码的自由民主意识,反而要去赞誉一种过了时的开明专制,从而统统跌入了新权威主义的窠臼?

我想,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经历了学术民主制度化的今天,我们终于意识到,科学的量化也无法保证学术自身的纯粹性,没有对于学术自身纯粹性的理解,学术就仍然要搅在种种人事情感和利益关系的缠绕与纠葛中而无法抽身为超越人事、利益经验(超验)并上升为纯粹信仰的“事情本身”。难能可贵的是,在学术政治化的昨天,何其芳竟然能够以一人之身直接面对学术信仰这个事情本身,他用了一种最简单的也是最不可思议的办法把一件在今天看来很难办妥的事情在一夜之内就解决了。这就是何其芳的伟大之处。

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当何其芳静静地独坐在家中的书房里草拟着第二天就要宣布的研究员名单时,他一定知道他将独自一人承担所有可能的风险。但是,何其芳一定在想,与其让所有的朋友和自己一起担当不纯粹的学术恶名,不如让我一人肩负起纯粹学术的厄运。于是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人事牵挂和政治牵连都在何其芳的身后退却了,展现在何其芳面前的是一片澄明的世界……

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会有几次——也许只有一次甚至从来没有过的——“高峰体验”,有过这样的高峰体验,人,才可以说在这世上没白走一遭。在那个夜晚,我相信何其芳曾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将要做一件自己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时,他感觉就好像写出了一首平生最满意的诗。

不光我相信,文学所的人都相信:换了任何人都做不到何其芳已经做到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凡人,而何其芳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了神,只有神才能直接面对超验的、信仰的事情本身。由于何其芳的所作所为总是我们凡人难以理解、难以做到的,因此对于何其芳,我们除了信任他信仰他,别无他法,而对于信仰中的神的故事,我们也永远不去验证其真假。

但是,当年何其芳身边的那些大师们也都是凡人吗?也许,何其芳没有料到的是,文学所的老人们以绝对信任的态度接受了他对他们的“裁决”,而何其芳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如何面对同事们的不满。对于同事们的平静态度,我不知道何其芳曾作何感想?也许何其芳早就想到了他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一定会与自己“共襄其事”,对此,何其芳胸有成竹:同事们一贯信任自己,并非仅仅是相信自己的品格比如能够主持正义之类,而是因为他们与自己一样对于学术有着同样深刻的理解。所以我想,当年的那次评职称,如果没有文学所一班大师们的无言支持,仅以何其芳一人之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何其芳不可能独步天下。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的是,也是那些大师们与何其芳共同缔造了文学所历史上的那次平静而又平凡但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学术壮举。

但文学所的人不这样看,无论是老人还是新人,至今都更愿意把那次壮举的成功归于何其芳一人,因为就他们心底的需要来说,他们更愿意塑造一个能够集中象征他们整体精神的圣人。也就是说,更愿意相信并且信仰一个能够始终直接面对学术自身并以学术自身为至高无上之荣誉的唯一的圣人何其芳,一个永远怀抱着赤子之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诗人何其芳。因此,传说的故事中何其芳的所有优点,都凝聚了文学所人对文学所集体真精神的理解,文学所人把对文学所真精神的理解全都托付给了何其芳,而何其芳也的确能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这真是文学所之幸!也是文学所人之幸!在《文学遗产》创刊四十周年之际,主编徐公持先生题词:“学术荣誉至高无上!”其中,我分明听到了当年何其芳内心的声音,也听到了当年的那些大师们无言的赞许。

一九七六年春季或夏季的一天,家父带我前往何其芳在东单的寓所,那时我正是插队探亲回家闲来无事,去就去吧,反正我还没见过这位父母的证婚人。这是我生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何其芳本人,在我的印象中,何其芳个子不高,背有些驼,高度近视,行动已不大便利。我不知道这印象是否只是我今天回忆的“应该如此”,而一九七六年的何其芳其实并非这样衰老,但验之何其芳夫人牟决鸣为《何其芳诗稿》写的《后记》,何其芳当时确已重病在身。

老朋友多年不见,何其芳兴奋得话不停歇,竟容不得家父插话,“你来谈谈,我反而觉得(病)好些!”家父只好打趣:“其芳同志谈话,既没有顿点,也没有逗点,直到谢客,才算打了一个句号。”应家父留个“友谊的纪念”的请求,情难自禁的何其芳就从笔筒里取出毛笔,伏在宣纸上吭哧吭哧、一个字一个字地费了好大工夫,为家父写下了下面的这段话:

今年暮春,游成都杜甫草堂,其时群花凋谢,唯庭中垂丝海棠数株,犹繁花盛开,似迎游人。回北京后作诗记之。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九日书吕剑同志补壁。何其芳(何其芳印)

诗,则是一首七律:

文惊海内千秋事,家住成都万里桥。山水无灵助啸咏,疮痍满目入歌谣。当年草屋愁风雨,今日花溪不寂寥。三月海棠如待我,枝头红艳斗春娇。

有时,我又怀疑当年是否真的曾随父亲拜访过何其芳,也许只是因为我太想见到文学所老人口中传奇式的圣人何其芳了,所以一直幻想着我们之间曾经的会面(据父亲回忆他并不曾携我拜望何其芳)。而且,即使我当年真的见过何其芳,我对那次会面的记忆也有重大误差,比如,会面时何其芳只是口头上答应了家父的请求,以他当时的身体状况,不可能立即“欣然命笔”一挥而就地完成百余字的字幅。数日之后,何其芳才给家父来信:“条幅已写……”

字不能说很好,但如其人,满纸扑面而来的都是诗人的书卷气息,家父认为“清癯可喜,拙中有巧,很耐看”。但让我说,每个字都似乎有些站立不稳,将要摔倒,“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以当之。一九七六年八月的夏天的确也如杜甫当年那样“山水无灵”、“疮痍满目”,何其芳一定相信,在近似的“语境”中诗人和诗人更能够心心相通(何其芳始终钟情于杜甫),不然,杜工部老何能借海棠以迓己,难道古人真的有话要对自己说吗?

我不知道何其芳的内心是否如我所猜想,但我认为,每一个文学所的老人都相信他们有十分的把握能够揣测所长何其芳的内心,因为何其芳的内心对于所有的文学所人来说都不是谜,何其芳的内心始终是坦荡的,向着所有的人敞开。尽管身居所长的职位,何其芳要小心谨慎地应对各种各样复杂的事情,但他始终能以简单应复杂,以诗人之心、赤子之心、圣人之心度世人之腹。我想,这就是何其芳能够感动所有文学所人的理由。

“在没有诗的时代,诗人何为?”但诗还在,在真正的诗人的内心,尽管何其芳在《夜歌与白天的歌》的《后记》里说过,一九四二年春天以后,就没有再写诗了。从此,写不出诗,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好诗让何其芳感到痛苦并不断地自责,到了晚年,在书赠给家父的《杜甫草堂》的一条注释中,何其芳以老杜自比为解放以后再写不出好诗宽慰自己:“杜甫定居成都后,写好诗很少,他的精彩作品多是出于颠沛流离之中,成为颠沛流离生活的追述。”但这也不能抹去何其芳心中的阴影,直到他去世。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何其芳:《预言》,一九三一年)

篇5:秋天何其芳

文/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何其芳《秋天》赏析

这首诗寥寥数语但妙机四溢,诗人以赋为主却不为物滞,这是深得我国古典诗词的精髓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此诗之性*情!

“晨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是空旷深静的,深秋时节,少了繁忙,多了悠闲。在这种清静的氛围里,“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个飘,活画了秋之静美怡然,有“空山不见人”,但闻斧声响(借用王维《鹿柴》句)之幽美情调。这丁丁斧声震落着草木树林上的露珠。这本是诗人心灵的秋声!“镰刀”是怡然的,它静静地挂在房檐上,进入了悠闲的时光。你看,它多满足多恣意,它是“饱食过稻香的”,它还在回昧刚刚经历过的喜悦吧?诗人本是在写农人,但他不让他们出现,却写了伐木声和镰刀。这安然自得不正是收获后的农人之心态么?瓜果成熟了,它们没有辜负人的辛劳,长得那么肥硕,正呆头呆脑地坐在篱间等候主人用背篓装它们回去呢!“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那是一囤囤稻米、满地的瓜果吗?可以这么说,但别忘了更主要的是农人对土地的虔诚有了报答,那饱满的心不正能装得下宁静丰硕的秋么?

“向江面的冷雾撤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上面的秋天是“栖息”着的,这里的秋天是“游戏”着的。江面荡漾着柔曼的晨雾,渔人在雾中撒网,那网似隐似现朦胧在白雾之中,该是怎样的美哟!秋天是“淘气”的,它和渔人在“游戏”呐,你看.那网拉起了,有欢蹦乱跳的银鱼儿,可也有满满―网乌柏树的叶子,渔人又欢喜又有些懊恼,秋天就以这种方式亲近着渔人,真是有趣!满载着鱼儿的小船上落满了白霜,如情似梦地归泊了,秋水被漾开一弧弧波纹,那是小桨在吻着它,无声地、默契地。

上面两节写了田园之秋,清江之秋,下面该写心灵之秋了。我国古诗不乏这种结构方式,先写景,后写情,全部景色*又被这情浸润着,一层层地展开,一层层地惆怅,情景交织着,结合成更深远的意境。像王安石的“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就属这种路数。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人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丁,/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秋虫唧唧,秋潭寒碧,大自然就要平和闲静地睡了。牧羊女那么惆怅,因为深秋将尽,革木荒疏起来。她是怕不能给羊儿喂新鲜的草了么?才不是呢,是怕她的心儿没人给“喂”笛声了!整个夏天,她倾听着牧牛少年那“香与热”的牧笛,她的心儿也像羊一样那么安详、那么满足地铺在青草上。可是牧羊女将不再能听到那牧苗了,因为那少年在深秋不见了,他不知道那笛声已流淌在少女“梦寐”般的心里。这是―缕忧愁,但那么清爽那么醇冽,这秋天的心境被诗人微妙地展示出来了:甜蜜的清愁。

篇6:何其芳秋天教案2

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美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秋天的美。教材分析

重点 1.文章的语言特点2.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难点 教具 课件 课时 3 教学过程 简记 诗情导入。

这几天,我们一起在“多彩四季”的美景中徜徉,这里有朱自清热情赞颂的《春》,有老舍笔下温晴的《济南的冬天》,还有梁衡所描绘的“紧张、热烈、急促”的《夏》,那么本单元课文里有没有对秋的描写呢?

你知道哪些写秋天的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感受一个别样的秋

二、朗读诗歌,体验美。

1、学生试读,体验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

2、教师范读(配乐《秋日的私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

4、说说初读后,你感受到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结合生发言板书:

栖息在农家里 露珠、稻香、瓜果

秋天 游戏在渔船上 冷雾、白霜

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蟋蟀(叫声)、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诗歌每节以相似的句子结尾,构成了一唱三叹的美,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多彩的乡村秋景图。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乡村秋景”呢?(讨论板书)(露珠、冷雾、白霜、稻香、镰刀、蟋蟀声、溪水)

5、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表现秋天,那么所有这些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你喜欢这首诗吗? 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指导朗读:停顿,节奏,轻重,缓急,语调语气

总结:伐木丁丁,稻谷流香,瓜果肥硕,雾冷、露清、霜白,有秋虫低鸣,有蟋蟀弹琴,有溪水清冽,这样的秋天谁人不爱,这样的秋天谁不赞美。

6、将这首优美的诗歌背诵出来 当堂背诵,指背,齐背

三、品诗句

1第一诗节末句“栖息”一词意味隽永。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饱食”拟人手法让人联想到农民辛勤收割稻谷的丰收场面 2描绘霜晨归渔图

描绘画面:清晨的江面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一些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着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一层白霜,与人熟练地撒下鱼网。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阵阵笑声。“冷雾”烘托出朦胧的诗意 “轻轻”展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游戏”写出秋到渔船,渔民的欢快闲适的心情3“游戏”的品味

4第三诗节从哪些角度描写秋天特有的景物?按照什么顺序?诗句的理解

总结:秋已不在作家笔下,而在同学们心中,因为作者的诗已经与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尽情地体验,有感情的诵读融合在一起了。

三、挑战美诗,学写美文。

1、何其芳用独具的慧眼发现了秋天特有的美景,写出了动人的诗篇,抒发了热爱秋天的情怀。我们每一个同学同样也拥有着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你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景象吗?在你眼中秋还美在何处?

2、我们不但要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要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美。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3、全班交流,评点。

角度:

1、秋天特有的景物及特点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融情于景,寓理于景

总结:同学们笔下的秋各不相同,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现了美,我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了何其芳诗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更多的美吧。

四、课后作业答案

(一)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的形式出现,语言摇曳多姿,“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声是否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她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

(二)1.B 所谓意境,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出现于诗歌文本中,而意境则需要读者去体味和感悟。《盼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起点,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终点。心态不一,并不妨碍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不同的追求”这一说法是对诗歌意境的错误理解。2. D 比喻是诗人常用的修辞手段。与古典诗歌比较,新诗常用隐喻。新诗中的隐喻,本体往往不出现,需要鉴赏者根据语境分析。引诗存在一种复杂巧妙的比喻结构,具有一定的暗示性。这首朦胧诗的本体没有出现,分析必须注意合理性。“皮肤”被“阳光”“洗黑”暗示诗人希望在光明世界中锻炼得更强壮这一理念。“心灵创伤”这一说法与诗歌昂扬向上的情绪是不吻合的。3.①×②√③×④×

4.远近

(一)1.听觉 幽深、宁静 嗅觉 2.拟人 3.不好。“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歌中概括农家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形象化、具体化,创造出闲静的氛围 4.农家丰收图 包含“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两个场景

篇7: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

作者:冉瑞清

诗歌教学、诗歌赏析以及语言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考测评及学生文学素养训练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要从总体上说出在教学中运用怎么样的策略与技巧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提升功效,我倒是无从说起。那我就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何其芳的诗作《秋天》一课的教学组织及课堂效应方面来展示我和学生的读与悟的交织与碰撞。

首先,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上,我以读为引,以读为结,来安排每一个环节,以读为线,以诵为果,把诵读贯穿始终。我一共设计了九大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查测字词,亲近作者,想象画面,畅谈感悟,品赏语言,辨悟美点,仿写诗句,归纳学法。撇开常规的环节不说,我就想、谈、赏、辨、写五个主体悟读环节来展现我们的课堂。

在导入范读、字词读懂、亲近作者后的试读之后,我引导学生想象物景人事之画面,感受具象与细节之美,分组让学生描绘画面,并讨论诵读的要求。学生领会了以声赋形的法则,通过声音的刚柔、轻重、高低来表现事物的特点,通过或坚定或游离,或高昂或低沉,或舒缓或轻快,或跳跃或延宕,或饱满或沙哑的声音来表现事物的情态。最后形成了各节诗的读法:首节节奏明快,声音饱满,有跳跃感;次节节奏舒缓,声音轻松自由,有舒适感;尾节节奏舒缓,声音绵延柔和,有沉思感。代表的诵读更见状态。

然后在畅谈感受,品悟诗作内容情感时,我又引导学生以声传情,学生在讨论情感时,得出了农家的兴奋,渔家的优越与牧羊女的幽思。在诵读技巧讨论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定位:要读出农家的自豪得意、高兴,要有激情的底子,欢快的声音,喜悦的表情;要读出渔家人恬淡、悠闲、自在,要有舒心的底子,飘逸的声音,自得的表情;要读出牧羊女的思念、痴迷、执着,要有沉思的底子,延宕的声音,出神的表情。

再次,在语言品赏中,学生立足作品画面画意,及自己的生活感受与经验,反叛了许多资料上的解读并质疑了作者的用词。一是写伐木声并非是以声衬静,而是以山谷之幽深反衬伐木声之响亮。突出伐木的有力和劳动的快感,并与下文的“饱食”、“肥硕”等词保持一致,表明丰收的喜悦,劳动的热闹。二是“栖息”一词与劳动丰收的内容及与畅快欢悦之情,不能很好的映衬,应该改为“跳跃”、“欢笑”一类的词。三是认为诗作不是由远及近的顺序,而是并列结构,只不过一二节诗广镜头,第三节有特镜头罢了。从内容层面上,有由劳动向爱情的层次递进的趋势。

二在辨析如境入味中,学生经过闭眼读味,深化内化感悟之后,他们对诗作意境的读悟,更是别有一番天地。人民教育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里有参考资料解读看作品的意境,这篇文章选自《中小学教材教法》2001年第11期,题目是《那么一种氛围--读<秋天>》,作者刘真福,文中认为三节诗的氛围分别是:农家丰收图--闲静,霜晨归渔图--宁静,少女思念图--清静。全诗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氛围特征。而孩子们讨论之后,对比发出了质疑与争议,对导学案中的引导不满,他们认为三个小节,三个场景,三种意境,归纳出的结论是:农家丰收图--热闹欢乐,霜晨归渔图--宁静闲适,少年思念图--清甜幽远。这样理解更体现看来秋天的美的多层面性。

最后在仿写秋景凸显秋韵上,孩子们就诗兴大发。我要求孩子们写一句两句或几句皆可,连贯或不连贯皆可,目的是语言训练及诗味感悟。学生诵读自己的诗句入情入味,且佳句涌现:有写雾的,说“秋天披一袭白色的缥缈的轻纱,从天上飘落,游逛在群山之间”;有写露的,说“秋天在月夜之夜,洒落滴滴清泪,你在思念妈妈么?”;有写雨的,说“秋雨湿润了我的心,烦躁随风,狂热入潭,成长的我宁静了。”;有写月的,说“你远远的高高的静静的默默的守在天上云边,你就没有看见我的凝望吗?”。优美的诗句还很多,就此停笔,想来你也有思索、感悟、质疑了吧!

课堂演练完了,就借着顺风劲儿说点儿感受,诗歌悟读,教师的核心是要渲染出三大氛围:一是入画入情的想象氛围,二是入思入悟的讨论氛围,三是入情入味的诵读氛围。

最后附上何其芳的《秋天》及典型的解读以便诸位比较。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本文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

全诗通过描写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一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赵荣

★ 《始读西山宴游记》导读(网友来稿)

★ 以案促改心得体会

★ 以技术创新促油田经济发展

★ 心系奥运健康成长导读教案

★ 小学导读 范文

★ 课文导读

★ 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推荐

★ 以赛促学,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 以案促改专题党课资料

篇8:论“何其芳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环境的促使

何其芳自幼喜爱文学, 文学带给他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和纯粹而珍贵的美的感受, 反过来, 现实的丑陋又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文学的亲近和对现实的隔膜。他早期的作品感情真挚, 意象优美。无论《预言》、《燕泥集》还是《画梦录》无一不是用精致的语言、圆润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正如何其芳在《燕泥集·后话》里所言的那样“我现在仿佛是一只燕子……凭吊着过去的自己, 让我重又咀嚼着那些过去的情感……仿佛拾得了一些温柔的白色的小花朵, 带回去便是一首诗。”[3]

何其芳的作品以精致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 抒发着少年的情怀。这是一个纯粹的个人的感情和美的世界, 它与现实社会是隔膜的。在战争的边缘, 每一个关心社会的人都会对时局有所思考, 有所忧虑, 但是何其芳却依然把自己关在孤独里, 沉浸在对艺术世界的跋涉之中, 对外界世界基本是不闻不问。

1935何其芳年从北大毕业后到山东莱阳乡村师范教书。那时候的他一开始面对社会现实, “对于人间的不合理”, 他已“带着一种个人主义者的愤怒去非议”[4]写了散文集《还乡杂记》。1938年夏何其芳到达延安, 在延安这个四处洋溢着革命热情的圣地, 何其芳不可能不受到感染, 因而作品内容不可能不有所变化。由于作者受一时的情绪感染, 缺乏对新生活的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作品难免会流于表面化, 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内涵。“当我的生活和我的思想发生了大的变化, 而且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变化的时候, 我写的所谓散文和杂文却好象在艺术上并没有什么进步, 而且有时甚至还有些退步的样子”。他对此也作了分析:“一个平凡的人, 当他的生活和他的思想发生了大的变化的时候, 他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形式往往不是他很熟悉的, 显得幼稚和粗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5]

同时, 何其芳长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 由于工作性质的局限, 即便是投身于火热的斗争, 也不能使他深入地接触普通群众;即便身处前线, 他也是在政治部而不是去参加部队生活和战斗行动, 当他回到延安以后, “翻开材料簿, 硬把它写出来, 这自然更成了强弩之末, 写得难免兴味索然”。繁忙的公务, 挤占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个富有创作的生命力的作家, 也许他最需要的条件不过是写作的时间而已”[6]。事实上, 何其芳早期写的那些散文, 是在大学期间有较多空余时间下完成的, 因而他能够从容的进行创作。到达延安之后, 他成了一个忙碌的人。1956年夏天, 何其芳在北京住院期间曾对陈荒煤发“牢骚”:“为什么我们两个老是分配到行政工作岗位上, 不能搞一段时间的创作”[7]。何其芳的“牢骚”, 正道出了繁重的公务使他没有充裕的时间从容的创作他“刻意画梦”式的散文。

片面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也是促使“何其芳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抗战初期, 为着写报告, 我到前方去走了一趟, 但很快地我对于搜集材料起了反感。这反感使我走到另一个偏向:我认为每一个人写出他所看到, 他所想到的中国, 尽管是一个角落, 也就可以证明革命必然会到来, 而对于新社会是有利的”[8]。也就是说, 何其芳主张“写熟悉的题材”, 但这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他不得不坚持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创作观念。

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 何其芳从狭小的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 所以何其芳的创作内容也由过去的个人情感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到达延安之后, 由于延安特殊的环境以及何其芳本人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客观环境的压力和自我的迎合调整适应之下, 使得他的创作发生了变化。

二、个人自我角色的认同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 (self) 是一种社会结构, 其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通过与社会、他人的互动来确认、定义“我是谁”。当然, 这个“自我”确认的过程, 既有外界的强迫性和制约性, 又有个体内在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一方面个体对社会进行有意识的重建或修改, 另一方面社会也会对个体进行重建或修改[9]。

何其芳的创作过程其实也存在着一个自我角色的认定过程。大学毕业前的自我角色为感伤的青年, 因而关注的是纯熟隐秘的个人内心情感;大学毕业到去延安之前这段时间, 何其芳的自我角色定位为知识分子, 所以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姿态关注社会现实;到达延安之后, 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何其芳的自我角色定位为文艺革命战士, 是以“战士”的身份用“文艺”的武器来参加“革命”的。何其芳这一自我角色的转变过程促使了他的创作发生了变化。

何其芳出自幼在封建专制的环境下成长, 造成他的孤独、忧郁的性格, 这限制了何其芳人际交往和认识外界的能力, 更影响了他独立坚定地主体精神的形成。当受到现实社会打压的时候, 他不是去反抗而是通过文学的方式逃避、隐忍, 他把自己锁在文学的世界里, 在那里寻找自我感情的寄托和安慰。大学毕业以前, 尽管他有过多地求学的经历, 但忧郁、内向的性格使得他不愿接触外面的社会, 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的磨练, 更多的是沉浸在个人文学的天地里, 社会现实的丑陋更加促使他在文学的世界里编织自己的梦想。由于何其芳自幼深受中国古代诗词尤其是晚唐五代冶艳精致诗词的影响, 使得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唯美的色彩, 无论是他在上海学习新月派时期的诗歌还是后来的《燕泥集》、《画梦录》、《预言》都更多的是以精致的语言、圆润的艺术手法、优美的意象来表现个人内心的独白和情感, 以至于晚年的周扬还说他是“资产阶级唯美作家”。

莱阳任教期间, 何其芳在返乡的过程中目睹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他以一个启蒙知识分子的身份写下了《成都我把你摇醒》。他还根据这次回乡的经历写作了《回乡杂记》这一反映社会现实苦难的散文, 此时的何其芳逐渐放弃“孤独和冷漠”, “充满了信心和希望”[10], “再也不忧郁地偏起颈子望着天空或者墙壁做梦”, “最关心的是人间的事情”[11], “情感粗起来了。它们和《画梦录》中那些雕饰幻想的东西是多么不同啊”[12], 他的散文风格开始变化。1938年当何其芳听说周作人“附逆”的消息之后, 当即写下了《论周作人事件》一文, 对周作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长久地脱离了时代和人群的生活使他胡涂, 使他胡涂到想在失陷的北平继续过舒服的日子”[13], “对于周近几年来那种胡涂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是应该攻击的”, “‘宽厚’也应该看对什么人, 对于我所憎恶的人物, 我不能‘宽厚’”[14]。由此可见, 何其芳知识分子角色的自我认定使得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内容开始发生变化, 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到达延安后何其芳开始了另一种角色的生活。面对延安新的生活, 何其芳对自己的过往产生了怀疑, 他意识到:“应该接受批评的是我自己而不是这个进行着艰苦的伟大的改革的地方”。他自愿地放弃了对解放区现实世界怀疑与批判的权力, 并写下了真诚讴歌延安解放区的散文《我歌唱延安》。不久他奔赴前线, 写作了《日本人的悲剧》、《一个太原的小学生》、《七一五团在大青山》、《老百姓和军队》等报告文学, 由于不熟悉这一领域, 他对这些作品并不满意。一方面他想成功转型为解放区新生活的歌唱者, 另一方面又想“完全告别”“过去的那种不健康不快乐的思想, 而且象一个小齿轮在一个巨大的机械里和其它无数的齿轮一样快活地规律地旋转着, 旋转着。我已经消失在它们里面”[15]。这一时期的何其芳自我角色的认定是革命战士, 这一时期的创作在审判旧我的同时讴歌光明, 因而他的创作发生变化也是难免的。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何其芳受党的委派于1944—1947年先后两次去重庆宣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革命文艺路线和做文艺界的统战工作。在重庆工作的这段时间里, 何其芳的角色认定是党的文艺政策的执行者, 在此期间写有《关于现实主义》等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观的文艺理论的文章。何其芳党的文艺政策的执行者的角色认定, 使得他不得不遵循革命文艺观进行创作, 1944年9月他创作的《笑话》在艺术上已经是非常幼稚的政治宣传诗了。在延安和重庆期间何其芳开始创作一系列嘲讽和暴露国统区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与真诚讴歌革命将领的杂文、报告文学, 并且在写作中自觉地放弃了创作《画梦录》时的审美精致与意象营造。文艺理论的研究也会影响到创作, 何其芳本人也说过“由于更多地写了一些议论文章和做了一些别的工作, 我的头脑就习惯于逻辑的思考, 形象的感觉逐渐衰退了而显得幼稚和粗糙。这就是说他还需要成长和学习的时间。在那些时候由于否定了过去的风格而新的风格又还没有形成, 由于否定了过去的艺术见解而新的艺术见解又还比较简单, 只是强调为当前的需要服务, 只是强调内容的正确和写得朴素、容易理解, 而且由于没有从容写作的时间常常写得太快太容易, 这也是一些原因”[16]。

总之, 进入延安之后的何其芳由于其革命文艺战士和党的文艺政策执行者的角色认定, 使得他的创作以杂文和报告文学为主, 抒情散文逐渐萎缩, 政治热情与思辨色彩增强, 取代《画梦录》唯美艺术风格的是解放区文学的通俗易懂。

三、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何其芳大学毕业之前, 尽管国内战乱不断, 由于何其芳长期生活在校园里, 他的创作因而很少受到社会上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因而他能够按照自己的艺术标准进行自由创作。由于何其芳的文学资源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深受唐五代冶艳词的影响, 因而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多体现为一种唯美的艺术风格。1935年何其芳从北大毕业以后开始走向社会, 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全国上下都在为抗战服务, 文艺也不例外。文学创作同样肩负起民族救亡的使命, 唤醒民众参与到民族救亡的运动当中, 文学创作的内容不得不发生变化, 又由于普通大众的欣赏水平的限制, 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得不采用相对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语言以及艺术形式, 作家老舍曾经采用“大鼓词”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参与抗战文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宗旨也是为何其芳所接受的, 因而何其芳的创作发生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何其芳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反复地说着那些感伤、脆弱、空想的话呵。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值得那样的缠绵悱恻、一唱三叹呵”[17]。由此可见何其芳是非常自觉地服膺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 自愿抛弃了旧有的诗歌创作传统和经验。“我原来并不写什么理论批评文章, 在1942年延安整风以后, 由于工作需要, 由于想宣传毛主席的文艺思想, 才开始写一点理论批评文章 (当然, 宣传得并不好) 。”同时, “写文章时希图有自己的见解, 甚至写解释毛主席的文艺思想的文章也希图有所发挥。”[18]这是何其芳的心愿, 也是他自到延安后所从事的文学批评的特色。何其芳本人则是一个传统思想较为浓厚的知识分子, 曾受到毛泽东多次接见, 对他而言毛泽东的接见不能说是“恩宠”, 至少他是发自内心的对毛泽东的佩服, 因而接受毛泽东的文艺观对他来说也就有种发自对革命的“臣服”。纵观何其芳以后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甚至于文学研究都是按照毛泽东的文艺观进行的, 这也是那一时代作家尤其是解放区作家的共性, 也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所致。

因而何其芳的创作变化跟当时的特定时代环境下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有着重大的关系。何其芳本人深受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影响, 传统思想的因袭较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独立自由思想在他那里表现的不太明显, 因而缺乏一种独立意识, 比较容易依附于某一集体, 以至于他的创作比较容易受到时代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总之, 所谓“何其芳现象”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之所以在何其芳这里表现的比较典型, 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时代环境的原因, 面对不同的时代, 作家的自身经历和时代的要求等促使何其芳的创作发生相应的变化;作家在不同时期的自我角色定位的不同, 要求作家以不同的创作来完成角色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时代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尤其是何其芳这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而缺乏独立意识的作家, 相对更容易依附于某一集体, 因而他的创作也就更容易受到时代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也正是在以上几种原因的促使下, 使得何其芳的创作出现了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何其芳现象”。

参考文献

[1]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6)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127.

[2]应雄.二元理论、双重遗产:何其芳现象[J].文学评论, 1988, (6) .

[3]何其芳.何其芳散文集, (卷2)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82.

[4][11][12][13][14][17]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2)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128, 129, 130, 159, 163-165, 254.

[5][16]何其芳.何其芳散文集.序 (六)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31.

[6]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5)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362.

[7]何其芳.文学艺术的春天[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4:52.

[8]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4)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4.

[9]赵静, 王莉萍.认同的三种理论取向概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 (12) .

[10][15]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答中国青年社的问题:“你怎样来到延安的?”[J].中国青年, 1940-2-10.

上一篇:余音缭绕的《雨巷》诗情下一篇:背上梦想启程的优秀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