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慕课的说明

2024-07-03

关于慕课的说明(共8篇)

篇1:关于慕课的说明

北京绩优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慕课

一、中国教师慕课学院

中国教师慕课学院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杂志社和北京绩优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绩优堂公司主要为中国教师慕课学院提供平台、技术、设备等相应支持。我们的理念是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中国教师慕课学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重点学校的教师义务进行微课程制作与培训,并免费为学校骨干教师提供微课制作设备,指导老师如何录制出高质量的微课,打造完善的网络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慕课”,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把线下教育转化为线上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让优秀的教师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及精练的课程以简练的方法,通过互联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中国教师慕课学院能为学校提供的服务

1.打造开放性的教育与学习的平台——“网络教辅”。

2.为每位录课教师提供一套免费使用的录课设备。(整套设备包含一个专业的麦润声卡,一套专业电容式话筒以及配套话筒支架,一个汉王手写板。)

3.设备使用技术的指导,录课方法的培训。4.教师所录课程的审核及剪辑。

5.老师微课程的全国推广,便是学校的全国推广。6.帮助学校储备大量的教学资源。7.学校可以快速实现教育信息化。8.实践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9.精进青年教师的业务。

10.帮助学校培养一批优秀的微课名师。11.以上的服务完全不收学校和老师一分钱。

三、对名师的好处

1.国家政策支持

(1)从政策上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国务院文件〔国发(2013)31号〕提出“加快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再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发布,微课成为当前我

北京绩优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是当下的趋势。地方上,以成都为例,2014年8月针对教育信息化累计投入17.8亿元,一些中学分别开始建设数字学校和搭建教育云平台等。这些政策要求一线教师未来都要通过微视频或微课堂形式辅助教学,这是一种大趋势。

(2)教师在学校教育信息化正式推广前提前做好准备,掌握微课的录制方法与技巧,提前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当学校推广教育信息化时自己把握住了机遇,对自己将来评职称、评优评先有优势。

(3)教师每天讲的课程、每天讲的重难点可以以微课的形式提炼出来供自己学生学习,同时也是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自我总结、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过程。

(4)通过本校学生对微课程学习反馈的建议,教师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微课内容和自己的教学过程。

(5)三五年之后自己多年积累的微视频组成有体系、有深度的宝贵教学资源。2.录制微课简单

(1)中国教师慕课学院给教师提供的设备,非常简便实用,教师在家即可轻轻松松把当天讲的重点、疑点或难点,以微课的形式录制总结。

(2)微课时长要求3—10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教师讲完当天课后,可针对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设置一节小的微课,为学生答疑解惑。

(3)录制设备:手写板、手写笔、声卡、话筒、支架等。3.平台介绍

(1)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它是为商家打造了一个网络销售的平台,而绩优堂是为一线教师打造了一个完善自我课程体系的平台,为老师打造了一个动态网络教辅的平台。

(2)网络教辅平台是教学分享的平台,是公益性的平台,它是一线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精心总结完善的一个平台。它使传统教辅实现了动态和可视化的功能,是对互联网教育的一次技术性革命。入驻平台,是一线教师学习和创业的机会,也是一线教师参与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在全国扩大作为“名师”的影响力的机会,既能体现一线教师的价值和地位,又能实现桃李满天下的梦想,名利双收。

(3)网络教辅平台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学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所以定位是助教、助学、助考的工具。

4.入驻名师辅导平台的未来收益

(1)教师的微课堂首先是服务本校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互动、反馈,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为学校打造成体系的微课程。而非本校的学生观看教师的微课程是有一定的权限设置,需要为老师送虚拟鲜花。教师通过虚拟鲜花获得一定的网络教辅稿费。

北京绩优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微课录制较优秀的老师,中国教师慕课学院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包装、宣传、推广,提高教师知名度,赢得更多学生关注名师,和名师一起学。

(3)教师可以参与教材重难点的微视频录制,公司会在全国推广发行,可带来一些潜在用户。

四、报名要求

1.各科教师指标:语、数、外每科4名,理、化、生、政、史、地每科3名。2.报名方式:各科骨干教师自愿于2015年11月5日前到本学科教研组长处报名,超过指标的教研组,要根据教学能力(主要是讲课能力)择优选拔。各教研组于11月8日前,将名单报到袁秀华校长处。

篇2:关于慕课的说明

慕课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认为慕课只是一种流行趋势。接下来,我将站在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谈谈对慕课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慕课提高了同学们对课堂的兴趣,激发了对学习的热情。其次,慕课还有一定的随意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来调整学习进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有听不清的地方可以随意返回重新听,这样可以提高学习质量。然后,慕课不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学习,并且可以选择更舒服的地点。我认为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中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是对于授课的老师来说,慕课大大节约了她们的时间,不用再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对于有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慕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学习进度方面,有的人会比较拖拉,不能按时完成;在学习效率方面,有的人会比较敷衍,不能认真学习。除此之外,我们的慕课并没有字幕,有可能会影响学习质量。再就是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立即与老师交流。

篇3:浅议慕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慕课,优势,问题,发展趋势

1 引言

MOOC (慕课) 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 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意思。Massive是指想学习慕课的注册人数没有上限, 世界各个角落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学习的课程;Open是指任何人没有附加条件限制都可以参与学习活动, 除了可以免费共享教育资源, 还可以对这些资源反复使用、修改和传播;Online是指在网络上的学习活动, 包括学生浏览视频课程, 师生网上双向沟通交流, 在线答疑解惑;Course是指在任一学科中的一系列结构化内容。慕课主要包括高质量、高水平的视频课程、精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带有沟通交流功能的授课平台, 与传统教学相比, 效率更高、规模更大, 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革命性挑战。

2 慕课的现状

慕课2008年发源于美国, 在2012年传入我国, 2013年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我国部分高校率先建设了一批慕课教育平台及其各类课程, 各大学相继成立了慕课制作团队, 2014年5月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后, 更多的高校借助这个平台展示本校慕课的建设成果。

2.1 应用领域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展

慕课的碎片化和便捷性的优势, 使其应用领域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展。慕课的使命是为普罗大众提供一流的免费教育, 其视频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 从高等院校尖端的各类专业课到最基本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历史、地理等等。

2.2 教学视频精制化

慕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 时长有意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5~15分钟之间, 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以达到降低学生倦怠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慕课的表达形式可以灵活机动:利用电脑屏幕模拟黑板可以展示详细的推导过程, 利用近景镜头可以清楚地展现实验细节, 利用动画可以模拟演示事物的变化过程, 利用外景拍摄可以真实地再现现场考察进程。此外, 内嵌的交互测试可以师生双向互动, 即时检查课堂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跟踪记录、推理分析以及进行数据挖掘。

2.3 运作模式多元化

大多数慕课坚守公益路线, 学生学习几乎全程免费, 但我们知道, 慕课的平台建设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 只有多样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才能使慕课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如今, 慕课的商业运作模式主要有学位收费、学分收费、认证盈利、人工辅导、员工招聘、版权许可、广告收费等, 其中学分收费、认证收费以及员工招聘的运作模式前景广阔。

3 慕课的优势

慕课的开放性决定了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学生人数不受任何限制, 学费也不是很高, 课程进入的门槛非常低, 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或手机,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都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如果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 也可以取得证书乃至学分。慕课作为线上课程教学有很多优点:慕课让任何学生都有机会选修世界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视频配合在线测试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非常简单、方便, 有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 促进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并完善了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组织实施成本较低, 资本投资效率较高, 教学质量评估简单公正。

4 慕课的一些常见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纷纷开发并建设慕课课程, 把慕课提升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高度, 但却忽视了慕课在我国是否适用的问题, 忽视了慕课的许多不足之处。

慕课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 对一些学习自主性、自律性都比较差的学生来说, 慕课的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够明显。慕课缺乏师生教与学的现场互动, 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往往无法得到教师的及时解答, 学习效率不高, 尤其是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慕课和传统教学相比, 反复观看视频所耗的时间更多, 让学生感到事倍功半。部分慕课的课程质量不高、授课方法单一, 教学过程缺乏沟通和交流, 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慕课难以满足多种类型学生的需求, 难以适应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很多慕课的教学形式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 不能满足学生分布式学习要求。慕课的学生流失率高, 能够完成学业课程的比率较低。美国Coursera平台的课程完成率不到10%, 上海交大慕课的课程通过率仅为3%。美国的高校逐渐认可学生在慕课上修得的学分, 而在中国, 最大的制约就是缺乏学分认证和证书认证, 学生很难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慕课的规模较大、人数众多,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很强的进取心, 但这种学生毕竟只有一小部分。此外, 慕课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5 慕课的改进对策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去推广慕课, 将二者的优势发扬光大, 取长补短, 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逐步适应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改善慕课质量, 建设优质慕课, 增强慕课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着重开发一些差别性大、替代性较强的优势课程;应循序渐进地开展慕课, 遵从教学客观规律, 不能一哄而上, 更不能搞花架子;慕课和传统学习方式相比, 所学专业、课程内容都没有彻底改变, 改变的只是学习方式, 因此, 慕课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线上资源, 只能辅助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6 慕课的发展趋势

虽然慕课的诞生只有短短的数年时间, 但已在全球的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数字革命。透过如火如荼的慕课现象, 我们可以大体领略慕课未来的发展趋势。

6.1 形成新的网络文化资源

慕课的理念是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资源, 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慕课会产生大量的网上数据, 可被用作学术评估、发现潜在问题和实施教学干预的客观依据。因此, 开放访问、精品资源、规模庞大、大数据分析以及全球共享已成为慕课的文化标签。

6.2 建设新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重新设置了课内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真正让学习主动权从教师转向学生。充裕的课外时间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心。在课内, 学生可以把课外学习中的成果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 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 深化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6.3 课程设计以核心知识为主

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围绕着一个概念、一条原理或一种方法展开, 同时, 需要重点把握这节课与上下节课内容之间衔接的逻辑关系, 增强课与课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能够把一个个孤立的短视频内容“串”起来, 形成灵活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6.4 加强深层次的学习分析

学习分析就是利用学生在慕课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数据, 借助多种算法和模型, 精细地分析学习模式、学习兴趣和行为绩效, 并能判断出潜在的问题, 以便在今后的慕课中解决这些不足, 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质量高、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平台。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侯, 慕课平台要及时提供相对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避免学生产生挫折感, 以便把慕课进行到底。

6.5 大规模的互动参与活动

大规模的互动参与活动是慕课的最显著特色。慕课主讲教师的知名度、课程的高水平、学习时间的简短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以及辅导答疑的有效性, 都会对全球各个角落的学生保持较强的吸引力。慕课设计应做到导航清晰、操作简单、重点突出, 内容生动, 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慕课的自动评估、阶段测验以及个性化的学业报表, 可以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最重要的一点, 借助课程的主题论坛、社交网络、QQ以及微信技术, 可以组建一个网络互动学习共同体, 加强学生分享与协作的学习效果。

7 结语

慕课的普及与推广使学生可以在网上几乎免费地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并且这些视频内容比任何一所大学提供的课程都更优秀、水平更高, 这将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慕课将全球最优秀的教师、课程和平台整合在一起, 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更为自由与自主, 传统的教育体制将深受冲击。虽然慕课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但在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在吸取了国际先进经验以及适应了我国教育的特殊情况下, 慕课会不断优化、逐渐完善, 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尹达.慕课现象的本质阐释、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 2015 (5) :59-63.

[2]王应解, 冯策.我国高校慕课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6) :80-85.

[3]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78-83.

篇4:关于慕课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慕课起源 慕课内涵 慕课特点 慕课功能

一、慕课的起源

慕课这一术语最初出现在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柯米尔和人文教育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在教学实践创新中提出,后经阿萨巴斯卡大学的乔治?西门思与国家研究员斯蒂芬?道恩斯领导设计了慕课在线课程。这门课有25名来自曼妮托巴大学的学生组成听课团队,他们通过付费获取学分,2011年底,斯坦福大学在互联网上发布了3门免费课程,有一门是吴恩达教授的《机器学习》,非常受欢迎,有超过10万的世界各地的学生选择并注册了这门课程。由于网络课程倍受学生的喜爱,所以达芙妮?科勒与吴恩达共同创建了 Coursera,Coursera吸收世界优秀课程,并提供免费课程。紧接着特龙与他以前的同事又创办了Udacity,2012年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了Edx,后来德克萨斯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加入进来了。自此,慕课的发展之势不可抵挡,世界各地都在尝试创建慕课课程。

二、慕课的内涵

慕课出现于 2001 年,兴起于 2012 年,英文为 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也可以理解为视频公开课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特定人群的公开授课活动。

本课题认为:慕课是采用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传播,目前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服务主体,也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课程和讲座。高中慕课的开发,将以高中必修知识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乡土知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实践,实践过程中,跟踪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实现对慕课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三、慕课的特点

(一)慕课的特点

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课程,用户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以重复观看。具有规模庞大、开放程度高、公开透明、易获得,可重复等本质特点。

(二)慕课与微课的联系与区别

在中学,微课和慕课都是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巩固知识,将微课做成系统性的课程,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慕课。

微课与慕课的区别主要在于:一、知识内容方面,微课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视频短小精悍,知识点零碎,慕课在知识内容上较系统、完整,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是衔接的;二、课程的时间和完整性方面,微课的学习通常是单个知识点的讲解,而慕课是一系列完整的课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习活动,还有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课后作业,以学生为中心;三、在学习评价方面,微课缺少学习效果评价的途径与方法,而慕课可以通过作业、考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考试后可颁发学习证书。

四、慕课的功能

(一)促进教育公平

慕课学习,学习者只要通过互联网注册就可享受来自知名大学教授的讲授以及其所研究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知识,学习者不再受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地理位置的限制,也无关性别、年龄、学历,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经济成本,同时学习者视野也会更广,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二)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幕课的宗旨是“开放教育资源,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带来了人们原本接触不到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特征,慕课教学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这一点传统高等教育是无法做到的。同时国内很多重点学校,重点专业也通过慕课共享自己的优质课程,实现了优质教育在线。

(三)促进教学改革

幕课的出现推进学校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学生在课下自己通过看视频的方式掌握课程基本知识,教师则利用课堂时间更多的与学生沟通,或者帮助学生之间进行更好的协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传统课堂上,教师将指定内容灌输给学生,慕课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以“教”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开始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青年专项课题“高中地理慕课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XJK 015QZXX001)的研究成果。]

篇5:慕课的优缺点

慕课的起源及发展

MOOC起源于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萨卡大学的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MOOC并创建了全球第一个cMOOC类型的课程。cMOOC强调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把课程设计者、学习资源、教学者、学习者和自发组建学习共同体等作为一个整体,并基于已经大众化的社会性交互工具平台,促进不同思维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人—机、人—人交互模式下切磋学习,引发知识迁移和知识创造,使面向信息类聚、整合理解、迁移运用、批判思维和知识构建等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对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和组织形态提出了革命性挑战,所以学术界充分肯定了cMOOC的理论创新。但是,cMOOC尚未形成稳定的、易于复制的、可供一般在线课程教学应用的实践模式,也没有风险投资便于介入的抓手。

200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基于cMOOC部分思想,借鉴了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沿用传统面授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易于复制的课程框架,以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在线课程学习的模式,创办了在线教育商业化公司展或加盟,不同于c表示联通主义的含义),在课程学习环节免费向全球开放课程,吸引了众多学员注册学习,而在课程结业认证等环节收费,从而形成资本投资收益的商业模式,很快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加之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渲染,加速了政府、社会、学校和公众对于网络教学意义的认识,也造成了今天大众热议的MOOC演变成在线教育的代名词的状况。

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均已入驻中国。如果说2012年MOOCs在国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海啸”,那2013年在中国教育界也算是刮起了阵阵“飓风”。近20场关于MOOC的会议、论坛相继召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与美国MOOC平台签约,面向全球免费开放了15门在线课程,MOOC这种以短视频方式学习的在线课程正在受到学习者的青睐。慕课的优缺点

慕课的席卷,让各国的大学管理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危机。“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慕课。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说。

对于慕课风暴,嗅觉灵敏的人一定会洞察到与以往的广播电视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程相比,它即将给高等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源于三个特点:

首先,慕课广泛的开放性。基于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受众非常广泛。所谓“大规模、开放式”,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者的人量不受限制,除了特定的证书或学分外,学习者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样的课程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时空和经费对人的学习需求的限制降到极小。其次,慕课的透明性。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需要注册自己需要的课程;完成注册后,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在社区讨论、互评作业、参加测试;如按要求完成以上学习环节,甚至有可能取得证书乃至学分。在线课程直面学生、市场的考量与选择,教学质量评估在自由选择的市场环境中变得简单而公正,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变得通行无阻。在线课程让某一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再是单一校园内的事情,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透明、具体。

最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从教学改革和商业运作模式角度,要大胆肯定MOOC作为在线课程教学的诸多优点,即:

1.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即时在线测试开展课程教学,十分易学; 2.模板化的课程结构易于工程化复制,规范化在线课程建设;

3.名校名课免费向全球开放,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互换和共享;

4.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成果及时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员自我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5.基于社会性交互工具软件支持构建学习共同体,能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6.虽然课程上网建设成本较传统教学高,但是教学组织实施成本相对较低,加之“广种薄收”的实施策略,资本投资收益率较高。

总之,MOOC一是通过标准化的线上课程教学实现高水平大学教学资源受众的规模化和全球化,拓展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链;二是社会资本和资源介入高等教育引发知识产业链重组,促进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分工与重组变革进程。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阐明MOOC的课程在教学实践和技术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即:

1.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相应就继承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分布式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2.从教学论的视角,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的教学,程式化的教学模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计简单,既没有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也没有针对多种学员对象的需求,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

3.现有的国际上40多个MOOC平台与以往网络教学平台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完善,自身尚处于“婴幼儿”阶段,不能因单门课程的注册学员多而一叶障目,过度夸大其平台的教育性和技术性功能;4.与以往的开放远程教育系统相比,MOOC仅是课程教学层面,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与其它教学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共享,更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开放教育资源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5.MOOC课程仅仅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所以既要欣慰少数学员学有所成,也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关心对另外90%学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正如丹尼尔指出的,当前许多MOOC在教学法方面还是非常传统的,教学质量也不高。

篇6:关于慕课的说明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1]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进入中国。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MOOC 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 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来的。在由阿萨巴斯卡大学技术增强知识研究所副主任与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设计和领导的一门在线课程中,为了响应的号召,Dave Cormier 与 Bryan Alexander提出了MOOC这个概念。George Siemens 与Stephen Downes 设计和领导的这门课程名叫《连通注意与连通知识》,这门课程有25位来自曼尼托巴大学的付费学生,还有23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免费学生在线参与了这门课程的学习。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通过RSS feed订阅,学习者可以用他们自己选择的工具来参与学习:用 MOODLE 参加在线论坛讨论,发表博客文章,在第二人生中学习,以及参加同步在线会议。

翻转课堂式教学:

这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1] 特点: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不论是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还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做的化学学科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的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翻转课堂的定义: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下面的问答能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

1.翻转课堂不是什么?

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

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2.翻转课堂是什么? 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

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翻转课堂的步骤:

根据林地公园高中的经验,翻转课堂有如下的步骤:

1.创建教学视频

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其次,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

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组织课堂活动

内容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包括: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如何改变学习的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Youtube视频和多个演讲中提到了翻转课堂在下面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教师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教师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教师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教师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当教师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教师如何形成学习文化。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要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教师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在翻转课堂后,课堂上这些问题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教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一、“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篇7:关于慕课的说明

参考文献:

[1]方红琴,冯花平.高等教育“慕课”建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doi:10.3969/j.issn.2095-3089.2014.35.020.

[2]刘军,杜建军.高职院校慕课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篇8:基于“中级汉语语法”慕课的思考

关键词:慕课;学习者特征;学习动机;交互性;翻转课堂

作为教育革新实验的方式之一,慕课(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简称mooe)于2012年进入井喷式发展。在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各高校也于2013年纷纷开设慕课。虽然慕课在国际社会已经遭遇到很多挑战和质疑,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也尚不确定,但它对高等教育的格局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却几乎成为共识。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高校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如何利用慕课所能提供的科技优势,扩大教学空间,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改进,是高校汉语教师需要直面应对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中级汉语语法”慕课开设实施的情况,探讨慕课对高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提出的机遇与挑战。

在开始讨论之前,先将本次慕课的实施情况做一简单介绍。本次慕课借助www.edx.org平台开设,开课时间自2014年9月15日至12月23日,为期13周。授课教材为《中级汉语语法讲义》。选取了13个语法项目,依据知识点,切分为66个教学视频,每个视频授课时间平均为15分钟左右。在课程内容考核的设置上,则设计了10次测试题,以及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同时,还聘用两名研究生担任教学助教,协助授课教师在课程论坛答疑。在考核标准的设定上,所有测试正确率达到60%即为通过。

本次慕课的注册人数在开课当天为2076人,课程结束时达到3048人。其中,坚持看完教学视频并做完所有测试的人数为1294人,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的人数为99人。

一、学习者特征对语言慕课的要求

成功地学习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依赖于很多因素,如语言课程持续的时间和密度、教师的特征和能力、教学方法的合适性、教材的质量、学习者群体的大小和组成、自然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练习之机会的多少等,而另外一个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的因素则是语言学习者的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中级汉语语法”慕课学习者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1.学习者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

在“中级汉语语法”慕课上,学习者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25岁以下的学习者占40.9%,26~40岁的学习者占37.5%,41岁以上的学习者占17%。所以,总体来说,以26岁以上(大学毕业者)的学习者居多。

在选课者的受教育程度上,也相应地表现为大学及以上高教育背景者偏多,其中高中以下的学习者占21.7%,大学生43.7%,还有32.3%的学习者拥有大学以上文凭。

在大学的语法教学实体课堂上,教师所面对的学习者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且以大学及大学以下受教育程度者居多。因此,中级语法慕课学习者在年龄与受教育程度两项特征上与实体课堂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差异对于语法慕课教学来说,是一个利好信息。因为当接触第二语言的机会相对少一些的情况下,年长的学习者比他们的年轻同学更有优势;而且,在语法课所特别需要的语法感知与分析能力方面,年长者也更为擅长。同时,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与年龄似乎也呈正相关。

但慕课学习者同时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给学习者所带来的课程期待与对任课教师个人特征的期待,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如何设计慕课课程以尽量满足众多学习者的学习期待,给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个性化的体验,从而吸引他们坚持学完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2.学习者的选课动机

根据“中级汉语语法”慕课学习者个人填报的选课原因,选择语法慕课的学习者的选课原因大致有10大类19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这一动机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慕课学习者的特点,并未依据任何现有动机理论的分类体系。另外,表格中所引用的描述系学习者填写的原文,若有个别错误,我们也未做修改。

前五种动机都与单纯的汉语学习直接相关,学习者或者为了增强汉语语法的知识,或者想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或者为了通过学习进行汉语补习。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种选课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某些国外的汉语教学单位没有或者无条件开设语法课程,慕课在这个意义上所实现的教育资源共享,是非常有价值的。

因第六和第七种原因注册课程的人,都是汉语教师同行,还有一部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研究生。无论他们是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自发选课,还是因工作单位的要求而被动关注这个课程,“中级汉语语法”慕课都在一定意义上参与了慕课在教师职业发展领域所做的努力。这一些来自同行的学习者对慕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即他们不仅要有勇气面对成千上万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更要有勇气面对来自同行的专业的、批判的眼光。但为汉语教师同行提供一种可以讨论借鉴的语法课程,带来一种教学设计的参考,与他们进行对话,也为学科的建设做出贡献,这是肩挑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的高校汉语教师的学科责任。因此,慕课是他们面临的挑战,更是他们积极探索改进教学的机遇。

为了拿到证书或满足工作需要的工具型动机学习者,以及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融入型动机学习者,虽然动机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强,但在没有任何来自教师、同伴、教学管理者、学位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是否有意志力坚持学完课程,则完全取决于慕课带给他们的课程体验。即便对那些因为“课程有趣”而注册课程的学习者,也同样可能会因后续的课程体验欠佳而终止学习。

因第13、14和15种原因而选修慕课的学习者,则充分体现了慕课的特点,而且这样的学习者数量最多,在“中级汉语语法”慕课的选课者中比例约为40%。他们的选择动机(choice motivation)可能更为脆弱,因此能否维持住这部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于慕课教师来说最为关键。

其他选课原因,尤其是第17、18、19种,恐怕也是慕课特有的现象。慕课不受时空限制、免费、开放等特点,使得学习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从慕课中寻求自己感兴趣的因素。而这些选课原因也将促使慕课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除了要考虑到课程内容外,还要在课件PPT的制作、讲课方法等问题上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设计。

3.小结

慕课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尤其是广泛的国别背景和复杂多样的学习动机,对语言慕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慕课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大多数慕课学习者实际上并无意完成课程,他们的目的只是“探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013年12月底,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在coursera平台所推出的16门课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课程,甚至有一半的注册用户只看了第一个教学视频。

下面这位“中级汉语语法”慕课注册者的选课原因可以很好地反映慕课学习者的最初选课动机:

it's a free opportunity to take classes.I'm not sure how well it will go for me,but I saw a link to a course on Chinese grammar from Peking University taught through EdX on a language forum I was browsing and thought I may give it a try both for that and for other courses which may be helpful.

吸引这位学习者最初的学习动机有三个因素:免费、课程来自北京大学和汉语语法。而且他在选课之初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因此课程能否吸引他继续学习下去,恐怕主要靠课程自身的质量了。

Schumann(1997)认为,有五个因素会影响到学习者对课程的体验:课程内容的创新性、愉悦性、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能否符合学习者的应对潜力以及能否满足学习者的自我和社会意象。对于不能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即时交流与情感沟通、对学习者的个人特征毫无了解的慕课教师来说,就必须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课程持续的时间和密度、为学习者提供自然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练习的机会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与设计,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只有那些能够帮助学习者产生并保持住学习动机的课程才有可能在慕课遍地开花的竞争环境中持续存活下去。

二、学习者的反馈对语言慕课教师的意义

慕课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决定了慕课的学习者人数远远超出传统的课堂规模。慕课所提供的论坛交流机会,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个人之间可以直接联系的渠道,也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学习者对课程的反馈。这些反馈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促进语言教师的职业发展。

首先,庞大的学习者群体所带来的语言使用的偏误(error)用例的类型,往往会超出传统的课堂。这些偏误的实例,可以为语言教师提供更多的深入理解汉语语言事实的视角。

其次,因为慕课学习者不仅仅是年轻的学生,还有可能是年长的成年人,甚至是同行。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在慕课进行过程中或结束后对慕课进行评价与反思,而慕课依靠网络所进行的书面交流方式,也使得一些热心的学习者能够为授课教师提供详细的深入的反馈意见。比如,“中级汉语语法”慕课在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给全体学习者发送了一封邮件,寻求学习者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并特别谈及慕课上如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有学习者对语法慕课的课件做了详细的批注式反馈,按周对课件提出了具体建议,而且所提的一些建议,如事先增加语法术语清单、增加office hour的视频、在某些课件中增加提问等等,都相当专业而有建设性。

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遇到如此耐心的反馈,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往往会迅速将课程抛诸脑后,无暇或无意提供反馈。所以,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反而会限制他们的反馈深度。

三、语言慕课的困境与机遇

慕课自身所能提供的教学与测试手段,与语言教学的要求既有相合之处,也有相悖之处。这导致了语言慕课教学的困境与机遇。

1.慕课形式与语言能力培养的矛盾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习者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语言能力的获得依靠大量的操练,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境交互至关重要。

慕课所能提供的交互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师与学习者在课程论坛里的交流;二是学习者在果壳网、YouTube等社交网站上所自发形成的“数字校园”;三是慕课教师在教学视频中插入练习或测试,吸引学生投入或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但是这三个途径所能提供的互动还是极为有限的。在前两个途径中,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学习者彼此之间的交互,多是答疑或交流有关作业问题的,而很少能够进行有效输出式(pushed output)的语言操练。而在第三个途径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其实本质上是学习者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交互,因为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也不能实时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输出正确的语言形式,更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提供及时的反馈和个性化教学。

在“中级汉语语法”慕课中,为了克服交互性的不足,我们在课程视频中增加了提问,在测试题中提供了相应的语法解释,增加了每周的习题总结,并在课程论坛里设计了可以讨论的话题,以吸引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表达。但是,参与者只集中于小部分人群,并不踊跃,与其他慕课一样,论坛里多为潜水者,很少发帖和回帖。

另外,在语言教学中,学习者必须要运用语言进行输出性练习,才能最终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语言课的练习除了判断对错、连线搭配、选择等答案唯一的客观性练习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造句、回答问题、写作等没有唯一答案的主观性交际性练习。而慕课所能提供的系统自助判分的练习形式,却要求练习题目只能是客观性习题。采用同伴互评(peer review)方式进行判分的主观性练习,则存在诸多局限。

在“中级汉语语法”慕课中,我们尽量在客观题型与主观题型中寻找一种平衡。比如,大量采用改写句子的练习形式,要求学习者使用指定的语法项目改写句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学习者生成的句子在用词与句型格式上的多样性。但即便如此,也往往需要提供数个参考答案,才能涵盖学习者可能给出的正确回答。比如,让学习者用结果补语改写“他们卖报纸。报纸都没有了。”这个语句,虽然预设的答案是“他们卖光了报纸”,但我们为系统所提供的参考答案至少有如下一些:他们卖光了报纸。/他们把报纸卖光了。/报纸他们卖光了。/报纸被他们卖光了。/他们卖完了报纸。/他们把报纸卖完了。/报纸他们卖完了。/报纸被他们卖完了。等等。另外,学习者可能还会因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当而遭到系统的错误评判。因此,教学助教需要在论坛里答复那些认真的学习者,单独为他们修改评分结果。

这些技术上难以克服的缺点,不仅大大增加了教师和助教的工作量,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某些学习者因受挫感而最终放弃学习。而若单纯采取客观练习题型,对提高学习者的汉语表达能力益处甚微。

2.翻转课堂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然而事情总有正反两个方面。慕课所提倡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的教学理念,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最大限度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机会。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学习者预先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理解课程内容,在实体课堂上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参与讨论或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变成了与学习者共同建构知识的协作者和引导者。对于语言教学来说,翻转课堂具有两大优势:(1)可以为同一个班级里水平较差的学习者提供更多迎头赶上的机会。因为学习者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借助字幕的辅助,并可以随时暂停、随时翻来覆去地观看,从而彻底地理解教学内容,为他们进行语言操练做好充分的准备(2)翻转课堂可以帮助教师彻底实施“精讲多练”的原则。学习者通过视频了解了语言项目的意义和用法之后,在实体课堂上,教师则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习者的理解程度,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习者充分运用视频上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练习,这将为学习者提供最充分的语言操练机会。

据研究,慕课翻转课堂不但可以有效改变缺乏兴趣或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游离状态,而且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受学生欢迎,课程的及格率和成绩也都很好。不过,这些教育实践研究都是基于其他学科所做的,而语言教学课若要实现课堂翻转,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学生的欢迎与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等等问题,还有待教学实践的验证。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慕课也将深刻改变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的竞争模式,要扩大中国高校汉语教学在全球汉语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慕课是必须利用的一个平台。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全方位发展,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日益增长。“中级汉语语法”慕课曾被EDX平台作为特色课程(feature course)加以推荐,就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潜在市场的一个客观反映。

空前增长的学习者需求与慕课教育技术的相逢,为高校汉语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机遇。高校汉语教师应该积极探讨语言学习理论与最新科技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结合,探讨慕课驱动创新学习的方式等等问题。这是高校汉语教师的使命,也是不能回避的挑战。

就语言慕课而言,至少有如下一些问题有待研究:

(1)什么样的语言课适合做慕课?

(2)语言教学的慕课如何区别于传统的电视教学节目?

(3)如何在慕课中进行主观性练习或互动活动设计?

(4)语言教学如何利用慕课进行有效的课堂翻转?

(5)语言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究竟会不会更好?

(6)如何评价语言慕课的课程质量?

上一篇:普法宣传单图文下一篇:resmed呼吸机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