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读后感

2024-06-29

复活 读后感(共8篇)

篇1:复活 读后感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闻名之作。本书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

1、《复活读后感800字》

小说中的主人翁卡秋莎马斯洛娃原本是一个贵族地主的养女,贵族地主的侄子是一个大学生和家财豪富的公爵,这个侄子在奔波战场的旅途中顺便到他姑姑们家住了四天,他在临行前夜诱奸了卡秋莎,第二天给她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

在过不就他发现自己怀上了地主的侄子的孩子后,不久她就被赶走,四处漂泊,后来她搬到乡下一个寡妇家里住,在过不就他就要分娩了,刚好那个寡妇是接生婆,兼做酒生意,她分娩顺利了。可是很不幸的是那个接生婆给村里有病的女人接生,把产褥热病传给卡秋莎,卡秋莎生的是小男孩可是他感染了产褥热必须把孩子送到育堂,在送到育堂时小男孩就死了。

后来卡秋莎恢复健康后身边已经没有钱了,非找工作不可了,她找了几份工作都做几天就走了,是因为那几份工作的男主人调戏她,结果就辞职了。直到她被姨母设寡款,灌醉约她到本城一家最好的妓院做妓女。马斯洛娃照这样生活了七年,这期间她换了两家妓院,进过一次医院,在她失身以后的第八年,她二十六岁那年,她出事,为此下了监狱,如今已被关押六个月了,也在法院受审。

在法院她遇到当初诱奸她的偌维奇。涅赫柳多夫公爵出现在法庭,十年后他以陪审员身份出现在法庭审理马斯洛娃的案件。涅赫柳多夫后来认出被告就是他十年前诱奸的后抛弃的马斯洛娃,他受到良心的自责。为了给他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波为她减刑,当所有的付出都无效时马斯洛娃已经被押送到西伯利亚,这时涅赫柳多夫也与她同行,在途中收到减刑通知,苦设改为流放,这时马斯洛娃还有点爱他,但为了他的前途他拒绝了他的求婚。

这两个主人翁的经历可以表现出他们在道德精神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色贪桩法官,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和贵族中的贪色无责的行为。

2、《复活读后感800字》

其实。对于看这本书,自己是完全出于好奇,是谁复活了?之前死了吗?是如何复活的呢?然而,读罢全文我才明白,这里所说的复活不是肉体的复活。而是一个堕落的灵魂重回纯洁灵魂的一次升华,一个冷漠灵魂重返善良灵魂的一次救助。

整篇小说,讲的好比是一场战斗,精神人性的人与腐败兽性的人的战斗,斗争异常艰辛,所幸的是精神人性的人赢了。

《复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一切都好似生活写照。

全书以聂赫留多夫和玛丝洛娃为男女主角展开聂赫留多夫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他姑母家的婢女玛丝洛娃,致使她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认出她后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并为她奔走伸冤,上诉失败后即赔她去流放。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但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她终于拒绝了他。这样,男女主人翁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堕落是容易的,但想再次复活过来便很困难。然而,聂赫留多夫却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自己的恶习弱点,在一次回到那个精神而人性的人,真的很不容易,更何况,它所处的是一个黑暗的社会1做为学生的我们,我很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它弘扬人性,歌颂人性,能使我们更懂得善良又多么重要,失去人性的人又是多么可怕。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然而依然有许多精神徘徊不定,在利益金钱,权力与人性之间,因此这本书更要让大家看看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客观因素干扰,同时,也要拥有一颗谦虚地心和勇于自我审视,检讨批评的勇气。善与恶总是在于人的那么一念之间,只要人们在做事之前都能扪心自问一下,那么这世上就不会出现那么许多的错和不幸。

现在的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坚定的意志,绝不同流合污,把握住自己,为自己的前途铺上一条光明之路。

3、《复活读后感800字》

《复活》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描述了原本心灵纯洁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诱奸了玛丝洛娃以后抛弃了她。后来他们又相遇在法庭上,由于玛丝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引起了聂赫留朵夫心灵中善良的一面开始复活。觉醒的聂赫留朵夫为了弥补他所犯下的错误,帮助玛丝洛娃洗脱她的罪名。而在这个过程中,聂赫留朵夫接触了许多他平时都瞧不起的低下阶级的人和奴隶,发现了许多非常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制度,更发现了自己在堕落的期间是那么虚伪与令人讨厌。而且也发现玛丝洛娃因为自己当年所做的那件事而沦为妓女却不知羞耻。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努力,他不但让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复活了,也帮助玛丝洛娃改过自新。

有钱并不代表一切,靠自己双手争取回来的东西。虽然你是有权活或富有的,说就是衣食无忧,但是或许你心里是空虚的,因为你所做的事都是违背自己的良心的,这种行为在潜意识中便成为了一种恶习。心中所追求的不再是正义和大众的利益,所需的只是金钱而已,所以谁也不会关心事情的真相。所有的行动都是按照上级的指令,为的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原因仅此而已。

我们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在生活,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生活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可是,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上来,就是奉有某某的旨意,有所为而来的。对于这句话,对于信奉上帝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释。

复活,人性的复活指的是对自己进行反思后改过自新。有了新的思想就会有新的看法,对于善与恶的区分自然也不同。真正高尚的心灵恐怕是需要多次的复活才能换来的。

4、《复活读后感800字》

聂赫留朵夫凝视着那盏油灯的火光,想得出神。他想到生活里的种种丑恶现象,又设想是人们能理解这些箴言,咱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于是他的心充满了一种好久没有感受到的喜悦。

替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写出这话,我也是思绪了很长时刻的。这本书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尤其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他大学期间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完美追求的青年,在姑母家度假时,于美丽纯洁的少女卡秋莎恋爱。等他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以后,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并诱奸了卡秋莎。这也是卡秋莎之后堕落,成为妓女的主要原因。直到在法庭上相遇,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在为玛丝洛娃(卡秋莎)奔走申冤,上诉失败后就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她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两个主人公都到达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在我读这本书时,一位律师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他们不能不感激涕零,正因我没有坐牢,您也没有坐牢,咱们大家都没有坐牢,那就的感谢他们的恩德。至于要唬夺咱们每人的特权,流放到不很远的地方,那是在容易但是的事了。其中的他们就是检查官和有权引用或不引用法律的人。这话真是让我深思,如果他们能够为所欲为,那还要法院干什么呢?同时,聂赫留朵夫与卡秋莎的爱也让我感动。她爱他,认为自我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生命,而她和西蒙一齐走开,就能够使他恢复自由。她由于实现了自我的愿望而感到高兴。

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高度的真实性,深厚的人性。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要克服使人们饱受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我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当我遇到了一切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常常遇到的状况。那就是我起初觉得古怪、荒诞甚至可笑的思想,却不断被生活所证实,有朝一日我会忽然发觉这原是及其平凡的无可怀疑的真理。

5、《复活读后感800字》

突然的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厚厚的名着,也懂得了为什么它能成为名着。黑幕重重的政府机构,腐朽的上流社会造就了荒唐的法庭、黑暗的监狱、苦难的农村。人性:上流社会的人性。在这环境下,堕落,昏睡。

聂赫留朵夫作为一名公爵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再正常但是了。精神的空虚使他无所作为。也许在他心底的深处有着一颗被深深隐藏的追求正义的种子。

年轻的时候他抱着正义不允许土地私有的观点把一块自我从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如今继承了超多土地的他,既不能放下产业,又不愿否定自我年轻时的观点。

年轻的时候他玩弄和抛弃了喀秋莎之后,对自我的行为产生了内疚。为了使自我愉悦,他迫使自我不去想她,发奋忘却。表面上他成功了,但内心深处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他知道了喀秋莎生性放荡,自甘堕落之后。正是正因如此他才会在陪审席上认出喀秋莎后如坐针毡,内心展开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斗争。

聂赫留朵夫精神上尽管还有健康的因素,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常在他内心发生冲突,他还几次进行灵魂的净化。他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主动上监狱去求她宽恕,并愿意与其结婚,以此来赎罪,可他正真地觉醒了吗?

没有!在法庭上他心惊肉跳,并非正因谴责自我的可耻行为,而是担忧自我名誉扫地,目前他说思考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她或者她的辩护人不好把这事和盘托出。

但他又迈出了一大步,正因他鼓起了勇气去监狱里探望喀秋莎。这个充满空想的精神探索者最后采取了切实的行动。

就在他见到多年未见的喀秋莎时,他还没有在内心承认自我的残酷卑鄙,而是居高临下地审视被他蹂躏的不幸女子。只有在玛丝洛娃的精神完全觉醒下,他的心灵才受到正真地触动。直到此刻,他才了解自我的全部罪孽,发觉自我罪孽深重,感觉到他害了她到什么地步。以前聂赫留朵夫一向孤芳自赏,连自我的忏悔都感到很得意,如今他觉得这一切简直很可怕。

聂赫留朵夫自此才开始正真觉醒,背离了上流社会:否定了贵族(包括自我),分送了土地,为平民奔波。

6、《复活读后感800字》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

但是,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

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得到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涅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纯洁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正爱情的青年,贵族家庭把他养成了种种坏毛病,贵族社会和沙俄军界纸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风气又使他堕落。促使他去损害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但最终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7、《复活读后感800字》

暑假,我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作的《复活》。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玛斯洛娃。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灵魂复活的不同轨迹。

卡秋莎玛斯洛娃是作家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最丰富,最动人的形象,她不仅是一个被侮辱者,而且是一个精神上觉醒、走上新生活的女性。在狱中和政治犯的朝夕相处使她认识到自己是广大受欺凌的人民中的一个,她决心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些优秀分子联系在一起,她渐渐恢复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心灵纯洁的本性在玛斯洛娃的身上复活了。

涅赫柳多夫原先是一个正直而富有自我牺牲的青年,可是在服役期间染上许多恶习,成了贪淫好色的利己主义者,整日挥金如土。他在一次探望自己姑妈的时候,与婢女卡秋莎玛斯洛娃相遇,并且在一个晚上诱奸了她。几年以后,当他再一次旁听法庭庭审时,被诬告犯有杀人罪的妓女正是当年的玛斯洛娃。他感到十分愧疚,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他曾经对自己姐姐说过这样一句话,犯罪的是我,受到惩罚的却是她。他下决心清扫自己的灵魂,并付之行动,企图打通各方面的关节,减轻玛斯洛娃的罪名。当这一切努力失败之后,他决定变卖家产,跟随玛斯洛娃一起流放,并且同她结婚。他的这一想法被玛斯洛娃拒绝了。

然而涅赫柳多夫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他的一次次表白,一件件实际行动,终于感动了玛斯洛娃,使她从颓唐和绝望中醒悟过来。但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政治犯西蒙松做自己的终身伴侣。

《复活》让我懂得人的善良是多么重要。珍惜现在良好的环境,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让一丝一毫的因素动摇自己的信念。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学习,相信我们一定会在09高考中不留遗憾,实现自己理想目标!

8、《复活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和一个赎罪男人的故事。复活即是指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解脱与释放。

马斯洛娃是备受凌辱与损害的俄国下层妇女的典型。从年轻时的天真浪漫到如何一步步地被社会逼上绝路,但她同时又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唤醒下,得到了精神上的复活,从而成为了新女性的代表,这也表明了俄国民众的觉醒。

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走在时代前缘的人物。虽然年轻时对马斯洛娃犯下了不可磨灭的错误,但在法庭上再次见到马斯洛娃时,他的心没有片刻安宁,他开始走上了为自己赎罪的道路。他的许多举措,在旁人看来都是那么地疯狂,他要同马斯洛娃结婚,他要把她从牢房中救出来。他到底是为了弥补过错,还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我想两者都有,所以他才如此矛盾。他认为马斯洛娃现在所遭受的痛苦都应该由他来承担,是的,那是一个改变马斯洛娃一生的夜晚。但每每回忆起青年时他们,涅赫柳多夫又会激起异样的情感。

马斯洛娃入狱后,涅赫柳多夫经常去看她,并同她讲:我要娶你,不管结果如何,哪怕你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我也会跟随着你。马斯洛娃对此态度很冷淡,她不太相信涅赫柳多夫会一直遵守他的诺言,因为涅赫柳多夫是伯爵,而她只是一个入狱的苦命女子,但她又不拒绝他对她的好,也许是在她生活的那个圈子呆久了。

涅赫柳多夫不仅为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依马斯洛娃的要求,也帮助了许多狱中其他的犯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马斯洛娃对涅赫柳多夫的态度也逐渐有了好转,但马斯洛娃的案子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最终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涅赫柳多夫把自己的土地交给了农民,这在当时是一个先进的思想,他认为土地不该由个人所有,之后他就准备前往西伯利亚。马斯洛娃在去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男子西蒙松,他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西蒙松爱上了马斯洛娃,虽然他知道她与涅赫柳多夫的关系,但他还是提出了要与马斯洛娃结婚,涅赫柳多夫知道后也很震惊,但他还是想要征求马斯洛娃的意见。与此同时,由于之前涅赫柳多夫的努力,马斯洛娃最终被释放了,但她还是同意和西蒙松结婚,虽然她真正爱的并不是他,可是她不能跟涅赫柳多夫结婚,因为她不想让他永远活在赎罪的阴影里,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们两个得到解脱。

马斯洛娃结束了原来的妓女生涯和牢狱生活,在新的环境里重新唤起了她对生活的希望。

篇2:复活 读后感

很多人觉得这个故事其实谈不上高尚,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没能彻底脱离他的阶级,像那些政治犯一样为人民争取权利。同时主人公所做的一切仅仅为了弥补年轻时犯下的罪孽,只能算是自发性的赎罪。其上诉也是全程依靠自己身份地位带来的特权,可以说没了公爵这个身份,他不可能办成这一切。事实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得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他所在的位置与本该持有的立场上去看。金钱与权贵都是诱惑,它会左右你对公正与平等的判断,它会剥夺你对他人的怜悯与博爱,拥有这些让我们更加难以舍弃。设想我们处在聂赫留朵夫的位置上,有几个会像他这么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道德感是超越大多数人的。

说说题外话,这个世界向来不公平公正。从前有人当奴隶,拥有生产工具的是奴隶主。奴隶就像是牲口,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奴隶主。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就是建立在奴隶的服务上,那些思想家、艺术家仅仅只是骑在牛上的放牛娃,悠闲的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到了后来农业社会,有土地的是地主、是老爷,靠着土地带来的租金可以在上流社会风流交际,殊不知靠苦力耕作的农民,即便酷暑寒冬的劳作却依然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工业社会、科技社会不也是这样?资本扩张的速度疯狂的追赶着科技发展的速度,剥削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我向来不反对靠智慧赚钱,这同体力劳动一样光荣。我反对的是财富的聚集增值,是资本的世袭。

中国古代社会,300年一个朝代更迭,其本质就是一次大洗牌。资本在积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这些人不劳而获,而大部分人劳作一生也所获无几。这是为什么?因为富人的财富在不断地增值,又在一辈又一辈的往下继承。我以前时常觉得中国人没有发明这些金融产品是笨的表现,这样看来中国古人是十足的聪明。将财富的增值维持在通货膨胀的水平,征收高额甚至九成的遗产税,我相信这样就能抵制资本扩张,保证公平。这样每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基本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我相信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公正的。

篇3:《复活》中主人公精神复活的艺术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透视——上帝就在我心中

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审员。一次他参加审理两个旅店侍役假手一个妓女谋财害命的案件。不料, 从妓女玛丝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认出原来她是他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卡秋莎·玛丝洛娃。于是十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展现在聂赫留朵夫眼前:当时他还是一个大学生, 暑期住在姑妈的庄园里写论文。他善良, 热情, 充满理想, 热衷于西方进步思想, 并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玛丝洛娃。他们一起玩耍谈天, 感情纯洁无瑕。三年后, 聂赫留朵夫大学毕业, 进了近卫军团, 路过姑妈庄园, 再次见到了玛丝洛娃。在复活节的庄严气氛中, 他看着身穿雪白连衣裙的玛丝洛娃的苗条身材, 她那泛起红晕的脸蛋和那双略带斜眼的乌黑发亮的眼睛, 再次体验了纯洁的爱情之乐。但是, 这以后, 世俗观念和情欲占了上风, 在临行前他占有了玛丝洛娃, 并抛弃了她。后来听说她堕落了, 也就彻底把她忘却。

现在, 他意识到自己的罪过, 良心受到谴责, 但又怕被玛丝洛娃认出当场出丑, 内心非常紧张, 思绪纷乱, 感情复杂, 怜悯中感到羞愧, 厌恶中怕被揭发, 逃避不能, 承认不敢, 又是烦躁, 又是担心。这一系列惟妙惟肖的情绪纠结和变化, 都是通过出神入化的心理描写来完成的。这发人深省的、深刻的审判在聂赫留朵夫的心灵中不间断地进行着。他逐渐感到他是造成玛丝洛娃不幸的第一个罪人。“他灵魂的深处不得不感到那一次行为的残酷、懦怯、卑鄙, 还感到他那闲散的、堕落的、残忍的、怠惰的全部生活也是那样。”从此开始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转折, 他努力从“动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转化, 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审视他周围的一切事物。

托尔斯泰写到此, 并没有停下来挖掘聂赫留朵夫的心灵世界, 他更握紧了手中的笔, 把敏锐的视觉透视到了聂赫留朵夫的心灵深处最阴暗的地方。犀利的笔触, 触到了聂赫留朵夫心里最脆弱、最敏感、最不敢碰触的地方, 也是一个血液里流淌着叛逆腥味的文明贵族的那一点善良和柔软。正是这一善良和柔软, 使聂赫留朵夫回到家中后开始反省, 进行“灵魂净化”。聂赫留朵夫怀着复杂激动的心情按约去米西 (被认为是他的未婚妻) 家赴宴。本来这里的豪华气派和高雅氛围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适, 但今天他仿佛看透了每个人的本质, 觉得样样可厌:柯尔查庚将军粗鲁得意;米西急于嫁人;公爵夫人装腔作势。他借故提前辞别。他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又可耻, 又可憎”:母亲生前的行为;他和贵族长妻子的暧昧关系;他反对土地私有, 却又继承母亲的田庄以供挥霍;这一切都是在对玛丝洛娃犯下罪行以后发生的。他决定改变全部生活, 第二天就向管家宣布:收拾好东西, 辞退仆役, 搬出这座大房子。这样的转变对一个出身贵族血统从小到大都养尊处优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心灵世界的惊天大逆转。

聂赫留朵夫逐步成为本阶级的审判者。作者通过他的主人公周旋于统治阶级最上层, 发现原来掌握生杀大权、制定法律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他醒悟到“人吃人并不是从森林里开始的, 而是从各部、各委员会、各政府衙门里开始的”。法官、陪审员也都心不在焉, 空发议论, 结果错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等聂赫留朵夫搞清楚他们失职造成的后果, 看到玛丝洛娃被宣判后失声痛哭、大呼冤枉的惨状, 他决心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律师告诉他应该上诉。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分散土地, 奔走于彼得堡上层, 结果上诉仍被驳回, 他只好向皇帝请愿, 立即回莫斯科准备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途中玛丝洛娃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 原谅了聂赫留朵夫, 为了他的幸福, 同意与尊重她体贴她的西蒙松结合。聂赫留朵夫也从《圣经》中得到“人类应该相亲相爱, 不可仇视”的启示。

人性的善恶是同时存在的, 聂赫留朵夫起初是一个正派青年, 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但是在部队他染上许多恶习, 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 迷恋酒色, 享乐成癖。他诱奸了玛丝洛娃, 并把她抛弃。十年以后, 他作为陪审员在审理案子时, 认出了自己侮辱过的女子玛丝洛娃, 这时候“精神的人”觉醒了并占了上风, 使聂赫留朵夫想为自己赎罪。上帝在他心中复活。

原文是这样描写的:“他做祷告, 请求上帝帮助他, 到他心中来, 清除他身上的一切的污垢。他的要求立刻得到了满足。存在于他心中的上帝在他的意识中觉醒了。他感觉到上帝的存在, 因此不仅感觉到自由、勇气和生趣, 而且感到善的全部力量。凡是人能做到的一切最好的事, 他觉得他都能做到。”上帝在心中的复活, 让人有了精神的归宿。聂赫留朵夫为自己灵魂里的变化而不断欢呼:“太好了!哦, 太好了, 我的上帝, 太好了!”最后, 聂赫留朵夫灵魂复活, 并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翻看一本《福音书》, “据说什么问题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答案”, 读着, 读着, 突然间, 他从书中领悟到一个简单而无可质疑的真理, 那就是要永远饶恕一切人, 要无数次地饶恕别人, 并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有罪。

玛丝洛娃的复活透视——寻觅上帝爱之真谛

卡秋莎·玛丝洛娃形象丰满、真实, 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女性画廊中独具一格。其典型意义也是深刻的, 作品正是通过玛丝洛娃和她的不幸遭遇, 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压迫的妇女的代表, 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 (列宁语) 。在形象体系中她与聂赫留朵夫相辅相成, 深刻体现了作品的主题。

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 她的死而复生, 大致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少女时代, 她是个天真、清纯、乐观、憧憬美好生活的热情的姑娘, 十六岁时和女主人的侄子聂赫留朵夫真诚相爱, 幻想着爱情的幸福。但是, 三年后聂赫留朵夫当了军官, 绝情地弃她而去, 粉碎了她美好的幻想。火车站那个令人心碎的凄风冷雨的晚上, 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她意识到“所有关于上帝和善良的话, 全是骗人的话”, 她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是虚伪和欺骗, 在绝望中“她想卧轨自杀”。小说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她内心的这种痛苦、凄苦、愤怒、绝望等复杂的心理流程。玛丝洛娃被女主人赶出家门后, 流离失所, 屡遭凌辱, 最后走投无路, 堕入青楼, 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妓院伤害了她的心灵, 造成了她精神的麻木, 她只能靠不停地抽烟饮酒来排解愁闷。我们从作品中看到, 妓院放荡不羁的生活严重摧残了玛丝洛娃, 她的病态心理和沦落与本来清白纯洁的玛丝洛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沦落后的玛丝洛娃性格严重扭曲变形。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狱中去看她时, 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 她只模糊地记得过去曾经有过的美好感情世界, 但感到很惊奇, 又不愿触动创伤, 更怕失去目前的内心平衡, 不想把自己和他联系在一起, 只简单对答几句, 把他当成一个有钱的可利用的男人, 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来探监, 认真地提出要赎罪, 要跟她结婚时, 玛丝洛娃忍不住发出了愤怒:“上帝?什么上帝?当初那个时候你才应该想起上帝呢!”她进一步斥责道:“我是苦役犯, 是窑姐儿, 你是老爷, 是公爵, 你用不着跟我打交道。”“你在尘世的生活里拿我取乐还不算, 又要用我来拯救你自己, 好让你能上天堂!我讨厌你……你走开!”这既是她对侮辱她的贵族老爷们的抗议, 也是对自己苏醒了的内心的人的尊严的呵护, 这应该是她觉醒的开始。后来, 聂赫留朵夫带来的那张姑姑家的旧照片唤起了她幸福的回忆, 她在病房高兴得差点滑倒, 几次拿出来悄悄地欣赏。她确认他的悔改是真诚的, 尤其是他为她和其他犯人上下奔走, 改善她的处境, 劝她向善, 一点一点感动了她, 她的怨恨在慢慢消失, 她的爱情在慢慢复苏, 她又开始爱他了。于是, “凡是他希望她做的, 她都不由自主地照着做了”。她开始戒烟戒酒, 也不再卖弄风情。特别是政治犯西蒙松的爱, 彻底唤醒了她早已失去的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她的精神逐步得到“复活”, 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懂得了生活的意义, 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从而走向了新生。

篇4:复活 读后感

模范丈夫突然“出轨”,离婚背后暗藏惊人真相

2009年年初,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的姚燕子,发现丈夫突然像着了魔似的,迷上了打牌赌博。

姚燕子和丈夫周刚在镇上经营一家服装店。姚燕子聪明漂亮,性格温柔,周刚勤劳肯干,特别顾家。两人自2003年结婚,一直恩恩爱爱,但不知为何,一进入2009年,周刚性情大变,天天往麻将室跑。

1月10日傍晚,姚燕子做好晚饭,去店里叫丈夫回家吃饭,却发现服装店大门紧闭,打丈夫手机,他说正在麻将室打牌。周刚过去很少打牌,姚燕子忍不住抱怨:“快春节了,正是生意旺季,你怎么跑去打牌啊!”周刚凶巴巴地对她吼道:“我打牌又怎么了?你少啰嗦!”姚燕子气得“啪”地挂了电话。

1月25日是除夕,本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周刚吃罢饭就出门了,直到10点多还没回家。姚燕子愤怒了,径直找到麻将室,拉起周刚就要走。周刚不肯,和妻子撕扯起来。最终,在旁人的劝说下,周刚才恋恋不舍地跟姚燕子回了家。可第二天,周刚又去了麻将室。接下来的整个春节,他几乎每天都躲在麻将室里,姚燕子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周刚成了个赌棍的消息很快传开了。紧接着,又有流言传来,说周刚和麻将室哪个女人关系暧昧……这些流言让姚燕子似乎找到了丈夫突然迷上麻将的原因。

3月2日晚,周刚又打牌到深夜才回来。姚燕子看着因熬夜脸色蜡黄的丈夫,忍不住愤怒地质问:“你到底还想不想过日子?以前你不是这样的,你怎么突然变了?”没想到周刚竟说:“人都会变的。我不想和你过了,我心里有了别人!”姚燕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沉默了好久才说:“你嫌弃我了,那好,我成全你。”

一个月后,两人协议离婚。周刚承认自己是过错方,同意净身出户,两岁的儿子周凯宾归姚燕子抚养,服装店资产和10万多元积蓄也全留给母子俩。周刚从家里走后,在附近租了一个带厨房、卫生间的单间房居住。

离婚没多久,姚燕子却发现事情有些蹊跷。她听别人说,周刚自从离婚后再没去过麻将室,三缺一时打电话叫他他都不去;而且,此前流传周刚和一个离异女人关系暧昧,离婚后也没见他们有啥进展……8月初的一天,姚燕子还听一个朋友说,周刚好像得了什么病,腿疼得走路都困难。姚燕子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去找周刚,要问个究竟。

再次相见,周刚明显一怔。姚燕子开门见山:“听说你身体不舒服,到底怎么回事?”周刚连连否认。姚燕子见他脸色苍白,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再看他的床头,果然凌乱地放着几个药瓶和一本病历。姚燕子拿起病历一看,上面赫然写着:肾癌并下腔静脉瘤栓!姚燕子惊呆了,发疯似的抓住周刚的双手连连追问:“到底怎么回事?干吗瞒着我?”周刚只好说出了真相。

从2008年10月开始,周刚常感觉腰部胀痛,尤其弯腰时特别严重。起初他以为是去广州进货累的,可休息几天后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不久还出现了肉眼可见的红色血尿。周刚赶紧到县医院检查,结果让他吃惊:晚期肾癌,且癌组织沿着肾静脉向上生长,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复发几率百分之百。

周刚顿时陷入了绝望之中,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坐了半天,他回想起了和妻儿往日的甜蜜,心想:既然癌症到最后都治不好,自己不能因此弄得倾家荡产,害了心爱的妻儿。可要是妻子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肯定会倾家荡产为他治疗。一番思想挣扎后,他有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于是,一夜之间他变成了一个嗜赌如命的赌鬼,甚至和离异女牌友“相好”。妻子如他所愿,真的上当了……

毅然接回绝症前夫,生命悬崖边相伴相随

获知真相,姚燕子紧紧抓住丈夫的手说:“你就忍心抛下我和儿子吗?”周刚泣不成声:“我也舍不得。可你看那么多癌症病人最终都倾家荡产,人财两空,我不能连累你们啊!”姚燕子使劲摇着丈夫的胳膊说:“有一分希望,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倾家荡产也得治病啊!”周刚无话可说。姚燕子拉起他:“走,跟我回家,然后去住院。”但周刚说什么也不肯走。姚燕子无奈,只好流着泪离开了。

过了几天,周凯宾过6岁生日。姚燕子要周刚过去一起给儿子过生日。晚上,大大的生日蛋糕摆在餐桌中央,三人围桌而坐,儿子吹灭蜡烛后对周刚说:“爸爸,我要你回来,天天辅导我做家庭作业,再也不许你走了!”周刚抱起儿子,忍不住失声痛哭。

有人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面对面却无法生死相守。此时此刻,周刚发现自己是多么爱这个家,爱妻子和儿子!当妻儿一起拉着他的手,再次流着泪恳求他回来时,他含泪点了点头。

第二天,姚燕子将周刚的东西从出租房搬回家,动情地说:“我们复婚吧,还像以前那样幸福地过日子。”周刚沉默良久,叹口气说:“我答应回来,也答应去治病,但复婚的事以后再说。”姚燕子明白丈夫的苦心,拉着他的手说:“我们永远在一起,心连心,勇敢地同病魔作斗争,好吗?”周刚含泪点头。

姚燕子将患绝症的前夫接回家的消息,很快在亲友中传开了。大多数人表示由衷的赞赏、佩服,也有人私下里劝她:“这种病,再怎么治也是徒劳,最终肯定人财两空。你和他已经离婚了,何必再去背这个包袱……”姚燕子觉得,这些人一定没有体会过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她心里,周刚从没离开过她,也从来不是一个包袱。

2009年11月8日,在姚燕子的一再坚持下,周刚来到长沙市湘雅附属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右肾出现了直径约6cm占位性病变,肾脏肿瘤瘤栓侵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一直沿肾脏静脉、肝脏静脉生长,蔓延直至心脏静脉入口,近6cm长的整个下腔静脉被完全堵塞,有的部位血管还因为肿瘤组织过大而扭曲变形。医生遗憾地告诉周刚,无法为他实施手术。

医生的话让姚燕子呆住了:不做手术,等于让丈夫放弃生的希望!她不甘心,又带周刚来到北京301医院求治。301医院的专家对周刚检查后,也认为无法实施手术,但告诉姚燕子,南方医院邹小明教授进行的一项名为“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医疗攻关,不久前取得了成功,他或许能做这个手术。

2010年2月初,姚燕子带丈夫来到广州,找到了邹小明教授。

邹小明教授是南方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心胸血管外科临床医疗研究。2005年,他在德国柏林某医疗机构访问研修时,接触到了一项神奇的医疗技术——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这项技术当时主要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其神奇之处在于:医生用高科技医疗器械,使患者降温“冷冻”,使其进入心脏停止跳动、血液不再循环的“暂时死亡”状态,然后在45~60分钟的极限时间内快速实施手术。手术完成后,再将患者体温升高复原,让患者复生。回国后,邹小明教授开始着手研究,将这项神奇的技术运用到一直被视为手术禁区的大血管手术中。经过几年的动物实验研究,邹小明教授终于摸清了其中的奥妙,应用到临床的各种条件已经成熟。

邹小明教授简要的介绍,就像黑夜中的一颗启明星,让姚燕子看到了希望。但周刚依然对这个只有好莱坞科幻影片里才看得到的高科技医疗技术充满疑惑:人被“冷冻”,“暂时死亡”了,人体的器官组织会不会真的“结冰”?在正常情况下,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极限为4分钟,达到4~6分钟,脑部损伤就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冷冻”后血液停止循环脑部缺氧近1小时,脑细胞能不受损伤吗?“死而复生”后,大脑的记忆还会保留吗?

对周刚的疑惑和顾虑,邹小明教授耐心地一一解释:深低温停循环技术中的“冷冻”,其实只是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水凝结成冰,其临界温度是0℃,而人体停止循环的临界温度并不是周刚想象中的冰点,而是16℃,只要降到16℃,人体的循环就基本停止,进入“暂时死亡”状态,体温13℃则是人体承受的极限,超过这个临界点就会在几分钟内死亡。

周刚这才恍然大悟,迫不及待地要求邹教授为他做手术。姚燕子也信心百倍地为丈夫打气:“相信高科技,你的生命会有救!”

情人节的“冷冻”手术,复活了生命也复活了爱情

2010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而周刚的复活手术,也在这一天进行。

上午9时,周刚被推进手术室。虽然早已多次向邹教授仔细询问,姚燕子依然忐忑不安,看着丈夫被推进手术室,她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9时30分,医生先将周刚全身麻醉,然后实施右侧股动脉插管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全流量并行接入体外循环机。然后,开启与体外循环机串联的降复温机,启动降温程序,血液流经体外循环机和降复温机,经过降温处理后再流回周刚的体内。36℃、34℃、32℃……随着血液渐渐降温,周刚的体温跟着渐渐降低,血液循环越来越慢,心跳和呼吸也越来越慢。大约经过1小时的降温过程,10点45分,周刚的体温降到了16℃。这时,降复温机自动停止工作,周刚的心脏也停止跳动,血液停止循环,进入了“暂时死亡”状态。

紧张的手术立即开始了。虽然心脏停止跳动、血液没有循环,但周刚身体里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还是在以极低的速度进行着,在这种“暂时死亡”的状态下,细胞得不到养分,也无法排出代谢后的废物,45~60分钟是细胞组织承受的极限。在这不到1小时的黄金时间里,剖开周刚下腔静脉血管、清除所有肿瘤组织、缝合血管的复杂工作必须全部完成,否则所有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邹小明教授剖开周刚的下腔静脉血管一看,不禁吓了一大跳:肿瘤组织堵塞着血管,直径5mm的血管被撑大数倍,如果不及时清除堵塞的肿瘤组织,静脉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几秒钟内病人就会因大出血而死亡!由于血液停止了循环,邹小明教授很容易地就清除了周刚血管中残留的血液,然后在无血状态下,快速、细致地将血管和肾脏中的肿瘤组织一一清除,随后又将剖开的长达6cm的静脉血管小心缝合。

11点35分,经过50分钟惊心动魄的手术,周刚的肿瘤组织清除、血管缝合等关键程序均按计划顺利完成,邹小明教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血管缝合好后,邹小明教授立即启动降复温机的复温程序,恢复周刚的体温,同时继续缝合肾脏、腹腔创口。17℃、19℃、21℃……随着体外循环机往周刚体内循环输送温热血液,周刚的体温逐渐升高。当温度恢复到34℃时,周刚的心脏出现微微颤动。医生立即用30w/s电击除颤两次、50w/s电击除颤一次,但心脏均未能实现复跳。医生立即向周刚主动脉灌注温血含钾心肌保护液及维拉柏米心脏复苏液,心肌才逐渐完全舒展,挛缩消失。大约一个小时后,周刚体温恢复到约36℃,医生立即开放右侧股动脉阻断,这时心脏终于自动复跳。周刚从“暂时死亡”中活了过来。

随后,医生缓慢降低体外循环机辅助流量,逐渐恢复到体内循环。两个小时后,医生关闭体外循环机,周刚恢复体内循环,随后被转到重症监护室。获知丈夫手术成功完成的消息,姚燕子立即高兴地给远在家乡的亲友一一打电话通知喜讯。

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周刚在术后第一天就顺利脱离呼吸机,第三天一早转到普通病房,术后未出现任何脑、肾等脏器的相关并发症。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的周刚,发现自己的智力、思维与手术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姚燕子问他感觉如何,周刚笑着说:“我感觉腰不再疼了,生命更美好、更珍贵了。”经过10天的治疗,周刚出院回到老家继续进行康复疗养。

5月8日,周刚术后3个月回到南方医院复诊,结果证明手术非常成功,肾脏、血管的肿瘤组织清除得非常干净,癌症没有复发。而他也成为我国接受“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成功治愈肾癌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第一人。获知喜讯,周刚紧紧握着邹小明教授的手,喜极而泣。

从南方医院复查回家后,姚燕子再次要求和周刚复婚。这一次,周刚没再拒绝。5月18日,两人携手走进民政局,把离婚证换成了结婚证。

2010年9月初,周刚接受了笔者的采访。眼前的他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是经历过大手术的人。谈起这段身体和情感上的非常经历,周刚动情地说:“我要感谢我的爱妻姚燕子,是她用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将用自己全部的爱陪伴她走下去,直到永远……”

篇5:《复活》读后感

看版本已是很久的了,我还调侃他停留在中学起点,因为不甚喜欢这类题材,外加他的厚度,趣味性低又远离现代生活又不太能辩辨出名著价值的个人能力,这次读下来也是持续了好多天。

先看了导读,还有名声效应的影响,毕竟它成名之时对我已是历史,鄙人又恰恰对历史不甚感兴趣。但除了它的历史意义,作者其他方面的功力也是让人望其项背的,对我来说,这么庞大的结构,鲜明的人物特征很考验功力。尽管有很多借助背景及旁白的介绍,大篇幅的描述皆是环境景物的描写,很多交待的语句,监狱的描写很多,但没有从表现上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很多场面都略过了,但官场的现行记比较逼真,在主人公的奔波中一个个的显露,让人感叹那吃人的社会,又见证了社会的力量,而如今我们这和平安定的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改变又是何等的艰辛!

只是作者的缺处我等无资格与地位评价,只觉主人公的思想到最后还是有些模糊,甚至所谓的革命者也未见出异常的信仰,难道真的就只着重于平凡的大众的人类?主人公的思想是什么启迪的起点?其他人为什么根深蒂固的没有?洛娃又如何能够转变得彻底?任何队伍中都是良莠不齐?仔细想想也是能够理解,却不不甚深刻。

篇6:复活读后感

《复活》讲述了一个俄罗斯贵族从奢侈、腐败的生活中如何惊醒,如何下定决心背叛行尸走肉的命运,如何把正在灭亡的命运拯救回来,如何灵命更新的复活。主人公涅赫柳多夫从一个善良青年到一个思想腐朽的极物质的人,最终看到卡秋莎的悲剧才醒悟。卡秋莎从一个纯真少女到沦为妓女,然后被涅赫柳多夫的行为打动而醒悟过来。另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心灵的复活。

涅赫柳多夫有着世袭的庞大田产,守着佃农的纳粮。获得新生的他以全新的角度倾听周围的人们,观察周围的事件,他与农民交谈,体会他们对土地和家人的热爱;他与革命者交谈,了解他们对旧世界的憎恨,对新世界的期待;他与小市民交谈,感受他们小而精致的生活计划,而对他以前所生活的那个贵族阶民,他只有更多的鄙视和厌恶,尽管周围的环境还是充满了污秽,骗局的悲剧…… 尽管涅赫柳多夫的那些恶行令人憎恨,可他也算是个男人。涅赫柳多夫的负罪感浸透他的心灵。以拯救玛斯洛娃为开始,踏上一条抵抗谎言而渴慕真理的朝圣者的艰难旅程。他也开始厌恶了这个社会,尤其是这个上流社会的人,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涅赫柳多夫用自己的行动造福身边的每个人,回到家乡,耐心地说服固执而又狭隘的农民将他所有的世袭田产公平分配,然后赶到流放去西伯利亚的犯人中间,与他们同行,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玛斯洛娃和她的同伴们,减轻她们在遥远而艰苦行程中的痛苦。

虽然涅赫柳多夫拯救卡秋莎免受流放之罪失败,但他成功地拯救卡秋莎,使卡秋莎从堕落的习惯中解脱出来。他当然更看到整个人类的真正出路,特别是他身边的人,被他的转变所感动,他们的生命也在逐渐地更新。玛斯洛娃本来已沉沦在罪恶当中不能自拔,但这位害她陷入悲惨生活的富人竟愿放弃舒适的地位用余生来拯救她,她被他圣洁的情怀和动机所感动,也开始重新认识她所憎恨的这个世界和人,后来她完全原谅了他,因为她也为自己放纵情欲深深地懊悔,也为自己未能坚信上帝而堕落真心地认罪。

篇7:《复活》读后感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永不磨灭的珍品,它是列夫・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巨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被公认为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高峰,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复活》这部小说,写的是人性复活。弘扬人性,何罪之有?文学以情感人,不管它反映的是什么社会现实,突出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我们看重的是其“情”字。《复活》正是对贫苦大众和弱小者的同情和爱护之心,对统治者的愤恨,对贵族的憎恨,对革命者的敬意,对官办教会的蔑视,充满着深厚的感人之情。这一切表现得异常分明,异常强烈,异常真挚,而这一切都是人性的感情。无怪乎《复活》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成为超越世界,超越时代的不朽名著。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也是对托尔斯泰的高度评价,从一个侧面也为《复活》做出了一个定断。正如《复活》小说中说道的:“人们认为,神圣和重要的不是春天的早晨,不是为造福万物而生就的人间美景,这种可以激发和睦、融洽、友爱之情的景,神圣而重要的倒是人们自己想方设法施行人对人的统治。”以此来结束这篇文章,其目的在于让人更深层次去领悟所谓复活的真谛。

篇8:复活读后感

文中的聂赫留朵夫,想想当年也是一个生性善良,具有抱复的人,在军营,其实也就是旧势力的代名词中,变的堕落,而又无情。对爱自我的人,他并不觉得自我的伤害是多么狠,直到看见法庭上那个落魄的姑娘,他才意识到自我造成了怎样的惨剧。他毁了一个人。也正是这强烈的震荡市他突然觉得自我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生命的复活也就开始了。

在那里,我重点说一下我对聂赫留朵夫变化的看法。

他是时代的牺牲品,是代表而又是特例。他经过自我的努力改变了自我,洗刷了自我,复活了自我。在他这种改变中最重要的,我觉的就是那种震撼。人生需要震撼!

主人公在法庭上看到了过去自我迫害的女友,看到以往的好人,在自我的毁害下,变得凄苦,麻木,憔悴而又可怜,他怕被认出来,但其实她早已明白,看到自我的所作所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定会有一种罪恶感产生。在他麻木的心中,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他并不是一个地道的坏人,仅仅是没发现他的位置。这股力量让他明白自我应当为那女人做些什么,不错,男人的想法。人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在经历一次次打击后,人们不是坚强了,而是找到了应对的办法,假若在路口摆了个石头,撞上的人永远不会强到把石头装碎。我们,需要的正是一次感动,这样说:人都有自我未发现的本事,在经历一次次洗礼后,人们找到了打开自我好的一面的方法,于是复活。

上一篇:有关校运会的作文下一篇: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