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

2024-06-26

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精选6篇)

篇1: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比较新颖,参考资料如下:记得给满意答案额!

古希腊文化,尤其是其绚烂之至的神话千百年来总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爱好者的目光,对其研究不计其数。本小组欲以今日眼光,重临谬斯的盛宴,浅嗅宙斯的气息,就古希腊神话的现实意义,作一番浅薄的探究,在此小谈所得。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被称做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只乳房,所以说,两希文化是了解和研究西方文明的一把开门钥匙。对于古希腊文明来说,它的史诗和神话记载着这文明的丰富信息,因此从史诗和神话开始的探究是研究这种文明的基本的、也是首要的探究。这里我们将讨论古希腊神话和奥林匹斯神统在人类文化学上的丰富内涵,修正长期来人们对于神话的简单化的肤浅的认识,从而管窥希腊神话原有的品格和身份。

初拜谬斯望沧海,重识易安聆波澜。起先对此的热爱,源自对其神话本身美好意境的单纯追求。长期以来,一般的人都接受过马克思关于神话的看法,认为神话发育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的童年时期,它的瑰丽的故事和充满幻想的思维偏向乃出自原始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高尔基说:“一般说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

在我看来,马克思和高尔基们的论述很精辟,他们揭示了神话的本质特点,然而他们的看法似乎还有待于进一步阐述和补充。他们的观点比较注重于神话中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而比较忽略神话中人对自身的精神文化的关系。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人类是社会动物。”人与社会本来就是一体的,研究问题是厚此薄彼难免会有偏颇。这也就是我们此次研究的侧重点。既然神话是人的创造,神话自然也体现人自身的文化性格和精神面貌。而希腊神话,作为一个极其复杂完备而又绚烂多彩的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基础

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现今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各岛屿。此外,他们很早便与黑海沿岸地区的居民交往,向意大利半岛南部沿海和西西里岛等地区移民,足迹远至西地中海和北非。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传下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神话的产生历史久远,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像征服自然力的产物。由此,古代神话必然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更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像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可能具有某种历史性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古希腊神话也是包括了这两个方面。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立力图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公元前3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在对古典作品的收集和注疏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收集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诗人则在学识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典故。

与所有已知的民族神话相比,古希腊神话最为丰富多彩。不仅如此,古希腊神话还具有别的民族神话无法比拟的人性内容和系统结构,构成了它独特的世界景观。这种独特的神话世界景现是古希腊人的伟大创造,但不可否认,它还与前希腊文明即爱琴文明相关,与以克里特一迈锡尼为核心的地中海周边地区的文明相关。

从纪元前四——三千年开始,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的文明揭开了人类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地区的历史,这就使得地中海地区和希腊地区处在几大文明交汇的优越位置,因而,民俗文化的多元化首先使这个地区的居民及其流动人比印度或中原更具有宽容大度的容纳性。虽然这里各民族,各部族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但这是在异质文化的交际之中进行的,而异质多元的文化使这个地区的人民具有开放的心态,由此,在所有的前希腊文明被消灭以后,多元异质的的文明记忆在新的希腊民族心中依然存在,并且还据之以新的历史创造。古希腊神话长久以来被人们当作一种泛灵的表现,或者被当作是梦幻的象征,或者被当作对自然的变形模仿,或者被看成是神明的传言。

总之,泛灵论的神秘主义思想和自然崇拜的狭隘唯物主义思想流行多时。然而在前苏各拉底时代,古希腊人却从来没有怀疑过神话与真实历史之间的联系,而在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谢里曼,得费尔德等人古迹发掘和考古工作的展开,线型文字A和线型文字B的发现及对线型文字B的解读与阐释,前爱琴文明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就冲破了历史的黑幕,轮廓清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关于古希腊神话和史诗的内容就成为一种扎根于民族土壤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不是虚幻飘渺的远古梦呓而被人们重新认识。十二世纪多利安人侵入希腊地区以前的历史文化,在兹拉特科夫斯卡雅的小而有趣的著作《欧洲文化的起源》里有引人入胜的介绍。然而关于多利安人侵入希腊地区以后到荷马时代的四百年的历史却杳然而渺茫。然而,从欧洲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这黑暗时代的四百年,却犹如妇人怀胎,孕育了一个人类文明中从没有出现过的怪胎—— 希腊文明—— 逐渐形成了的独特社会民主政治形态 — —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要是说人类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了现代,那么我们可以说从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的希腊开始。因为过去的一切文明历史,都是王权专制的历史,而所谓现代时代,也就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时代。虽然希腊罗马以后,人类历史又走进一千几百年的王权专制时代,但是在今天看来,希腊与我们的时代却似乎非常接近。而希腊的神话和史诗的丰厚的人文内容依然是我们今天 “认识你自己”的逻辑起点。

二、是神或是人?

希腊诸神不似中国的神明般高高在上,而是高度人格化现实化,有其喜怒哀乐和私欲纷争,后人才诧异从中竟看到了原始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希腊神话对人对神都作了真实的展现,不粉饰光明,也不掩盖黑暗。对人对神,它都同等对待。不因为他是英雄而遮盖其卑鄙,不因为他是神而掩盖其虚伪。若要略谈与中国神话的差别,大致可概括为三点:

1、中国古代神都是,断绝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充满神秘色彩。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

2、对神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中国尚德,希腊更侧重于智慧。

3、中国的含有祖先、宗教崇拜成分,希腊的没有。面向海洋的民族开放自由、富有冒险探求精神,而深居内陆的民族则拘谨保守、有自安心态;这在神话中也表现无遗。这既是由当时社会现实和人们真实的思想文化差异所决定,又对这两个世界的统治力量、人们的价值观念起了深远影响。

以下浅提希腊诸神,以窥一斑:

在奥林匹斯神统中,有数不胜数的各种各样的神,一般认为其中有十二主神,但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是:

1)宙斯:天神之父.雷电之神,天地间万物的最高统治者,正义而任性、好色

2)赫拉:宙斯的正妻。是女性的代表,掌管婚姻和生育。性格特征嫉妒。

3)雅典娜:起初被视为女战神,后逐渐变为智慧女神和雅典城的守护女神。

4)阿波罗:太阳神,在诗与艺术中表现为光明、青春和音乐之神。

5)阿尔忒弥斯:月神,又是狩猎之神、处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

6)狄俄倪索斯(又称巴古斯):是洒神与狂饮欢乐之神。

7)阿佛洛狄特(又称维纳斯):美和爱之女神。她的忠实随从小爱神厄洛斯(又称丘比特)手持弓箭,被射中者即跌入情网。

8)波塞冬:海神。

9)哈得斯:冥王。

10)赫斐斯托司:火神和匠神。

11)阿瑞斯:战神。

12)赫斯提:灶神。

十二个主神都有鲜明的性格与七情六欲。他们具有人的性格和情绪,具有超人的特殊本领。古希腊除了神的故事以外,还有许多由神与人交媾而生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关于英雄的传说,最为有名的是阿喀琉斯的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立十二大功的故事和伊阿宋率领英雄夺取金羊毛的故事等等。这个得到统一的系谱,结束了神与神之间的征战和相互仇杀,每一位神都有他独特的职权及其管辖范围。这个组织起来的新的世界秩序成为神和人在其中活动和安享的宇宙。虽然此后还有提丰等恶神试图扰乱这个秩序,但终究没能得逞。在这个神话系谱里,我们看到,即使是十二主神,他们有管辖天、海和地中冥府的神,也有星宿之神,有管辖人间主要活动领域的灶神,有人类得以自立的火神匠神,有处女神和爱神婚姻女神,有起干戈斗智慧的战神和智慧女神。可见,在各个可能的领域,都有着它的主宰,并且他们相互之间并不老死不相往来,而是频繁接触。奥林匹斯是他们每日欢娱嬉戏的神圣场所。

这样的神话观念,可以说植根于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盛极一时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们的民主观念,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希腊人灌输奴隶制民主和自由思想的意识。将神人格化,绝不仅仅是文化本身的需要;因为这样使人认为,神——或者说它所象征着的权威,并不是不可触及的。用现在的话说:“神之所以成为神,只是因为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便成了神。”换句话说,从思想上出现了否定一切权威的倾向。甚至在人之中也出现了英雄,这说明连英雄崇拜也带有“民主”色彩;正是在这种观念指引下,西方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特别强烈,这也早早地为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土壤。这就不难理解拿破仑的那句经典名言:“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以说,作为一个刚刚从沿海洞穴搬入内地的奴隶制文明来说,在生产力条件落后、粮食油布等生存资料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下,绽放出如此一朵惊艳的奇葩,也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了。这不由得令我们想到了年代相近的春秋战国,也是奴隶社会,也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产生的思想和文化也成了中华民族乃至东方许多国家的思想文化源泉,却总能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语句,不住让人感叹历史的相似与迥异。只是正是在这样的时期,也就注定了东西方文化要就此彻底分道扬镳。而神话,就正是一片三秋的叶子,可以“一叶知秋”。

三、深远影响及启示

古希腊神话里强烈的人本思想不仅为当时繁荣一时的民主政治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而且成为近现代西方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运动的有力武器。既然神都是有七情六欲的,那么,作为君主,即使像路易十四那样宣扬“朕即国家”的理论,也显得多么苍白无力:那么,作为教会,即使极力宣扬禁欲思想和来世说,又能禁得起多大挑战?所以,当千百年后人们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旗号的时候,封建主和教会才会感到无比的恐惧;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恐惧很有道理。既然人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和尊严,那么,在这种精神鼓舞下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变革者们才能不惮于前驱,争相在历史的拐角处书写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就对文化本身的影响而言,其作用也是非比寻常的。许多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以之为题材,承袭其遗风。古代西方早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之说。希腊文化可以说是绚烂夺目的浪漫主义艺术的源泉。而文化特色与现实意义交汇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统一体,寄寓于这些神话之中,更是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让后人忍不住细心凝视,深深陶醉。其文化内核既明显与婆罗门教等强烈的等级观念对立,又与很多声称“人生而平等”的宗教的干涩说教和苍白论调不同。它声言正义而用朴素的语言缓缓道来,其文化魅力和现实色彩让人陶醉不已。这也引发了人们另一个自然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些什么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决不是教条上“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那么简单。作为文明本身,它兼收并蓄,既继承了原始的穴居文化,又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广泛吸取亚欧非各地的文化精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能以虚怀而待八方文化,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也一定能发展壮大。而对于思想上而言,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个人权利和思想自由,既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又是人类漫长历史的一贯追求。

所以,古希腊神话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根源在于它既是时代的精华,又是人类永远不朽的宝贵财富。它传达着古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观点,也启示我们思考对今人应有的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这,就是它真正魅力所在,是它永恒不朽的闪耀光芒。

篇2: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希腊神话的文化学意义。希腊神话中的后现代因素。希腊政治发展中的帝国主义转向。希腊文化中的命运主题。希腊与罗马文化中的差别。罗马法对现代法律的影响。罗马军队对政治的影响。罗马的英雄主义传统的演变。基督教的希腊哲学因素。基督教中的修道运动与宗教裁判所的产生。基督教对蛮族的影响。十字军东征。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宗教改革的思想原因。宗教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宗教宽容 新教的资本主义因素

篇3:比干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比干精神,很早就达成共识,并成为统治者及仁人志士的精神信仰和道德标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林坚先生把比干精神概括为爱国、谏诤、无畏及仁义。他认为,比干精神的核心是舍生忘死的果敢实践、取义成仁的理想境界、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操。具体说来,比干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精神。

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赞比干“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比干曾说:金钱我并没有看在眼里,我所钟爱的则是自己的国家和社稷版图。他的精神激励了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也影响了无数后人。

2. 谏诤精神。

比干多次向纣王进谏,毫不畏惧,他说:“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观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是我国最早敢于忠谏、被害的政治家和冤臣,是历代谏臣的榜样。

3.仁义精神。比干认为“善行仁义,所以自持”。孔子称比干为“三仁”之最。《论语·微子》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在《孔子家语》中,孔子对比干的仁人之德加以弘扬。

4.正义无偏精神。比干之心无私无偏,坦诚正义。因其公正无私,而被敬为“文财神”。

林世选先生在《研究比干文化,弘扬比干精神》一文中认为:“在比干身上,集中体现了忠、仁、勇、公的高贵品质,这些高贵品质构成了比干精神的基本内核。”比干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万世景仰。比干精神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中极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对它的认真研究与挖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比干精神,源于丰厚的比干文化。诸如:

1.德文化。帝王圣贤、文人墨客称赞比干的碑文、诗刻很多,主题均为一个“忠”字。忠孝、忠君、爱国、仁义礼智信本身就是德的具体体现,因此把比干文化中的“德”定在第一位是合情合理的、合乎历史实际的。为保社稷,比干爱国爱民,以死谏身教,呼吁德治,终因殷纣“德之不治”,人心向背,使殷亡于“前徒倒戈”的牧野之战。比干一生重视、推行“德礼文化”,倡导以德施政、以德育民、强国兴邦的主张。“德”由“道”生而蓄,连称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行为规范的标准,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精神产物。比干是我国德礼文化的先驱。周朝建立,受比干精神的影响,提出了“明德”的治国纲领,其后,以“德”治国渐为主流。孔子的《论语》、西汉的“三纲八目”,林姓的“忠孝传家”皆源于此。今天的人们讲“诚信”,讲“有德无敌”,讲“德育”“德治”,均与比干的“德礼文化”一脉相承。

2.忠文化。历代将相文人,凡正直爱国爱民者,无不以比干的“忠谏殉国”为榜样。明代嘉靖年间裴骞在《重修太师殷比干墓碑记》中说:“万世为臣者,若欲尽忠死节,当以比干为宗师。”当代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推崇比干“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捍大患;鞠躬尽瘁,目的也在改善政治。比干所爱的当然是他的国家,对人民也是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所以他是爱国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比干不仅仅是一位忠君者,也是一位爱国者,一位力图改善朝政的政治家,一位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实际贡献的人。历代帝王尊崇比干的忠贞爱国精神,他们知道像比干这样的忠臣,对国家有多么重要。所以,周武王封墓,北魏孝文帝因墓建庙立碑,唐太宗赠予太师并谥忠烈公,宋仁宗、元仁宗、明孝宗、清乾隆帝或题字或修庙或封谥或立碑,形成了比干庙的文化奇观。

3. 谏文化。

比干作为一名谏臣,被称为“谏臣极则”,是开创中国谏诤制度的先驱者。在口含天宪,朕意即天命的奴隶制时代,官贵民贱,权大于法,国王为“真龙天子”的化身,龙颜大怒,臣下就有大祸。因此,顺君者不贵也富,逆君者不死也被逐。比干却反其道而行之,敢冒“丧生灭族”的危险,向纣王“犯颜强谏”,三番五次批评纣王的过错,充分表现了他那威武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和秉忠体国的爱国之心。比干这种敢讲真话、直言谏诤的美德,受到历代帝王、文人的推崇,形成一种优良传统,长期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生活。范文澜先生说,夏朝的关龙逢,商朝的比干,楚国的屈原,他们敢言直谏,不惜杀身,要求君主改善政治。又如蜀汉的诸葛亮,唐朝的魏征,他们或鞠躬尽瘁,或犯颜直谏,目的也在改善政治。以至于我国有人把“有厥必规,有违必谏”者称为仁贤,把“知善不谏,闻恶无言”者称为罪人。唐太宗总结他的治国经验,很重视纳谏,他说:“道冠古今,泽被无穷者,则从谏改过为其首焉。”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指出:“要做比干刚强谏死。”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革命传统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对这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4. 文曲星文化。

“家不论贫富,子女不论贤愚,首在读书,读书则能穷理。穷理格致,自可明修齐治平之道……必可致大成,成大器。”天下父母盼子女学业有成,为的是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天下学子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勤勉刻苦,为的是功纯德进,金榜题名,回报父母,效力桑梓,报效国家。比干为国为民因直谏被剖心,人民大众对他无比敬仰与诚服,将自己力求平等致富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比干身上,是民心所向。《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曾封被纣王剖心的比干为“北斗玄冥文曲星君”,让比干任“职司文武爵科举之本”的功名文运主管,掌握天下学子的苦读前程,文人们心悦诚服,广大百姓也觉得名正言顺,合乎情理。明代嘉靖年间裴骞在《重修太师殷比干墓碑记》中说:“今莆田之林盛天下,置身立朝有多忠贞节义之士,语曰无林不开榜也。”将文运之重托付给公正的比干,是林氏家族的骄傲和幸运,同样是千家万户的共同心愿。

5. 始祖文化。

比干子坚公被周武王赐姓为林,从此有了中华林姓,比干成为林姓的太始祖。农历四月初四,是殷商少师(后被尊为太师)比干诞生纪念日。卫辉是林姓的发祥地。另外,比干与王姓同宗,孙姓、萧姓、沈姓、尤姓、叶姓、钟姓六姓同宗柴林,还有李林同宗、杨施林同宗、卓林同宗、辜林同宗之说,林刘也有姓氏关系。王姓,《通志·民族略》记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省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以“王”为氏。孙姓,据汉安平相碑云:厥先出自殷比干。商末,王子比干被纣害,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子孙,改姓为孙氏。《路史》注:孙氏,晋出,而一出于商,一出于卫,今次碑云出比干。比姓,为比干后裔。柴姓,隋末林大弘改姓为柴(《鄱阳柴林家谱》)。李林同宗,明代一支林姓改姓为李。明代学者李贽,原姓林名载贽,后因其叔为朱元璋所杀,改姓为李,李贽所著《明灯道古录》一书称:林李两姓,实为一家。泉州林李两姓的共同祖先为元代航海家林闾(《清源林李宗》)。辜林同宗,据《桃源儒林辜氏》旧谱载:禄公五代孙诚,赘于梅定夫之家。配梅氏,因以梅为姓,至二世宗子责之,复归姓林。后裔林正,为唐太宗赐姓辜,故称辜林同源。六兰同宗,在闽南泉、晋、南同一带,萧、钟、叶、林四姓称联宗,而在菲律宾,扩展到沈姓,尤姓,称“谊结六兰”。

6. 财神文化。

比干是我国最早、最经典、最正宗的财神,财神文化使比干文化成为历史积淀深厚、雅俗共赏的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他所体现出的忠义诚信、公正无私、爱民轻财、回报社会的财富文化内涵,更是中国传统财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间自古就有信奉财神的传统。如江西南昌市西山万寿宫、山东济南市千佛山的财神殿、江苏苏州市玄妙观的财神殿、北京白云观、浙江北高峰财神殿等处祀奉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羽,正中坐的均为比干。经国家民协审定,批准河南卫辉市为“中国财神文化之乡”。

7. 祖师文化。

据《封神演义》载:纣王听信妲己妖言,使用酷刑,杀戮谏臣。虽有商容、比干等大臣直谏,纣王终不悔悟。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谎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狸臊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比干便与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全部烧死。比干还拣了一些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袍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于君前。河北枣强县大营镇是裘皮业的发祥地,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当地建有庙宇,世代供奉裘祖比干。中国传统的制裘工艺,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期就形成了,商朝丞相比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熟皮制裘工艺之人,据当地碑刻记载,比干在那里做官,为解决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衣饰问题,号召人们打猎,并发明了硝制技术,人们通过硝熟动物的毛皮来制作裘皮服装,并且“集腋成裘”,做成一件华丽的狐裘大衣,使皮草成为人们的服饰,所以北方人喜欢穿“裘皮”,比干也被后人奉为“中国裘皮的鼻祖”。

篇4: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两性情感电影 社会变革 社会心理 女性电影

20年前,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曾经是那个时代贤妻良母的经典符号。而20年后,为小农意识所包围的贫贱夫妻,却早已演变成《箱子》中两性关系的紧张对峙。这大概也可以看做是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一种曲折投射。当下社会现实中,女性权利的崛起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表现明显。“超女”选秀时凸显出的中性时尚,“快男”中的男色消费,都呈现出女性权利对于男性既有文化空间的争夺和挤压。但是依然根深蒂固的男性意识,却未能适应这一两性关系被迅速重置的当下现实。因此,在传统男性的视野中,当代中国的某些新女性呈现出一系列让男人们感到陌生、威胁,甚至恐惧的另类表征。我们不仅可以从《箱子》这类极端化的厌女癖剧情中印证这一点,也可以在《爱情呼叫转移》等都市言情电影中看到它的律动。

在对新时期电影的深度研究中,一方面挖掘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家族文化对家庭中两性关系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关注和讨论中国政府50多年来推行的男女平等政策对传统女性角色造成的冲击,以及夫妻之间重新建构性别关系和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过程;再者,试图为现代人精神的异化、情感的隔膜与疏离、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阳痿以及两性逐渐丧失沟通的欲望和能力等一系列困惑,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解决途径。这样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倪震先生在对中国伦理电影的分析中认为:中国电影百年行程中,类型片的开拓是不平衡的,个别类型长期持续,有些类型则短缺或断档,但有两个类型却得以贯穿性地延续,一个是武侠片,另一个就是伦理片。就中国大陆而言,因为某些原因,武侠片在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处于断档之中。真正可以不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而得以贯穿延续下去的,便只有家庭伦理电影。而在家庭伦理电影中,对两性关系与婚姻情感的关注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

从1979年舒婷发表《致橡树》以来,爱情婚姻中的男女,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就没有停止过对平等爱情婚姻的努力与抗争。从传统社会的亲密依赖关系“藤与树的缠绕”,到现代社会的亲密平等关系“树与树的牵手”,电影在这30年中,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文革”结束后,人们思想上的樊篱其实并没有被彻底地打破。“文革”十年中,人性遭到无情的蔑视,人的尊严也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正常、美好而且必需的精神现象,更是遭到残酷的贬低甚至扼杀。“文革”十年的电影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不息的激情之外,再没有其他生理和精神上的“欲望”,爱情这一“专属于资产阶级的情感符号”更是与革命者的身份毫无关系。女性失去了自身独特的性别特征,成为面目模糊、为了革命可以牺牲一切的革命战士、英雄母亲,或者与男人毫无差别的同志。

“文革”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并解除了冰冻,也因此出现了家庭伦理电影的高潮,其中探讨两性关系的电影包括张其和李亚林导演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谢晋导演的“文革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胡柄榴的“乡村三部曲”中的《乡音》,以及谢飞的《湘女萧萧》,黄建中的《良家妇女》、颜学恕的《野山》等。这些电影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对两性关系在其中的微妙变化,从各个角度和层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次离婚高潮,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受到剧烈的冲击,表现两性关系题材的电影创作数量更是非常可观。与以前相比,这一时期的情感电影创作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一些知名的导演继续以家庭伦理关系中的两性问题为重要关照点,在对两性关系的影像展示中,记录着中国文化及其两性平等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蹒跚脚步,并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男权社会下女性生存状态的卑微及其社会和家庭地位变化的观察与思索,代表影片有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我的父亲母亲》,夏钢的《大撒把》、《无人喝彩》,李少红的《红粉》等;另一方面,更多导演包括新晋导演,也将目光投射到这一题材中去,开始更为直接地探讨家庭中的两性情感和生活状态,代表影片有黄建中的《过年》,陈国星的《离婚大战》、《编外丈夫》,胡雪杨的《留守女士》,徐耿的《给太太打工》,宋江波的《离婚喜剧》、《离婚合同》,等等。这些导演的努力使得关注两性题材的电影贯穿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两性生活的变动轨迹,不断地演绎着单行、并行、交叉与加载,对两性生理及心理特质的不同理解,对幸福本源的不同追求,使得当今社会的两性关系在不断衍变中派生出千姿百态的生活模式,立体而且生动。两性关系也不再墨守成规,从单身独居到未婚同居,从精神恋爱到现实婚姻和婚外情,两性关系进入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热闹喧嚣”时期。

进入21世纪,对两性题材电影的探索更是呈现出蔚为壮观之势,并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首先,以长时间段的时间跨度作为电影主要叙事时间的处理方法依然存在,但以家论国,并借助家庭中的两性矛盾和冲突来重点反映时代历史变迁的大主题,却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历史开始退居到幕后,而历史中的人则一步步走向了前台,电影不再将两性关系当作书写历史文化和国家政治叙事的载体,代表影片有《周渔的火车》、《芳香之旅》等。其次,对两性情感、两性关系的表现,开始逐渐替代传统伦理电影中对代际间沟通交流的表现,代表影片有《一声叹息》、《手机》等。再次,两性危机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得以展示,突出表现当代人的世俗焦虑和现代生存困境,其中尤以男性性焦虑为重要表现。这种焦虑同时伴随着对婚姻和两性情感及其交流的焦虑。婚姻作为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关系”,作为一个“微观社会的、可定标记的单位”(托尼·阿纳特勒拉),其中的某一个个体或者双方一旦陷入对可能丧失本身存在的焦虑,那么其婚姻关系往往会面临严峻的考验,代表影片有《谁说我不在乎》、《好奇害死猫》、《双食记》、《鸡犬不宁》等。第四,女性主义的文化表达,从“一间自己的房子”的女性独立自我的诉求和希冀,进入到“花与花联合起来”的女性命运的新的思考,代表影片有《假装没感觉》、《爱情的牙齿》、《牛郎织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第五,“后现代类家庭”的电影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都市人的情感困境、心理困境和生理困境,代表影片有《开往春天的地铁》、《幸福从邪恶中穿行》、《绿帽子》等。第六,两性题材电影叙事的多类型、多风格的局面开始出现,代表影片有《好奇害死猫》《箱子》等。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两性关系的传统归宿——家庭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尤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家族观念强烈、结构相对稳定、凝聚力较强的家庭,受到现代化潮流的迅猛冲击,家庭制度和家庭观念也面临着时代的严峻挑战,出现了所谓的家庭危机和婚姻危机,而两性关系也随之进入焦灼状态。进入20世纪80年代,家庭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社会和文化热点问题。据中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我们已经进入第四次单身潮时代和第四次婚姻革命时代,一次以婚姻观念的变化为表征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正在进行。

面对这一激变的社会现象,主流文化也作出了迅速的反应,电影人敏锐地捕捉并参与了这一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探讨。在两性题材电影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存压力与物质至上的原则,导致两性之间存在着空虚、暴力、虐待、性问题的困扰以及由此而来的男女两性之间的自私和冷漠,即所谓的“冷暴力”。同时电影开始应和回归和谐平等两性关系的社会吁求,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的声音。

综上所述,两性题材电影应和了当下主流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化与传统向来非常注重家庭和谐,家庭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人的内心深处。经过“五四”和“文革”,传统的家庭伦理受到极大的冲击。而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的震荡与变化,也使传统家庭中的两性伦理关系正在变得日益脆弱,触碰着国人当下同样脆弱的神经。因而,可以说电影在两性关系的选材上真正反映了中国人当下的生活状态,契合了中国人普遍的、处于变动中的价值观念。千百年来,两性之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彼此的关系产生如此深广的疑惑、焦虑和迷茫。这种疑惑、焦虑和迷茫的情绪,不仅在新时期的中国存在,而且也正犹如瘟疫快速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在西方成为整个时代的主题。而作为重要而有力的传播媒介的电影,无疑应该为这种左冲右突中寻找出路的两性心理代言。

参考文献:

[1]倪震.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J].当代电影,2006(1).

[2]杨远婴.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J].当代电影,1990(3).

[3]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

影[J].当代电影,1994(6).

[4]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

篇5:创新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建设,什么是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管理)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

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的主要意义

(一)扩大企业的辐射面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和交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以良好职业道德、精湛技术、优质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在联系与交往中必然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留有美好的形象,是取之不尽的无形资源,将受益无穷,它能刺激客户,使其对企业产生有益的行为,使企业比较容易得到社会及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优秀企业文化[1]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崭新成果,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的结果,因此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这样三个阶段的管理进程。经验管理属能人模式,凭感觉、靠经验管理、靠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和风格在发挥着作用,结果使大部分企业长期停留在租放管理水平。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名片”、“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建设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贤才、吸引客户,也是博得社会的认可的有效途径。在新的世纪,哪家企业拥有文化优势,哪家企业就拥有竞争优势。

(五)现代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过去,企业一般是靠物质资源来建立自身发展优势,主要以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设备投入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时至今日,这种发展方式不再是企业最好的发展模式

篇6:论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

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有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以独特的创作题材和特有的艺术风格成为人所共知的人民艺术家。他根据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有的人生感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在老舍的作品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市民世界。⑴主要塑造了三种市民形象,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理想市民”。其中蕴含着沉重的文化反思。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市民社会的建立与完善。市民社会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等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市民文化的提升是实现市民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是关系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而老舍的小说文本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市民文化的特异世界。老舍作品的文化反思既包含有鲁迅意义上,对整个文化传统与国民性的反思;也有张爱玲,巴金意义上对家庭亲情文化的反思;有沈从文意义上对乡土文化的反思;也有对革命战争文化的反思,更有对理想人类文化信仰的重构反思。⑵这上面所有的一切在老舍小说文本中都有所涉及,但都不是根本。老舍对所有文化的反思都基于一点:市民文化。老舍小说对市民文化的反思体现在作者精心雕琢的市民世界中。下面就市民形象系列所折射的文化反思作一一解读。

一、老派市民形象的基本内涵

(一)老派市民形象的概述

所谓老派市民是指那些既保留着中华传统美德,温驯,善良,仁和,但又极度的封闭,自私,因循守旧,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老中华儿女。”这类形象是老舍用笔墨最多,用感情最深,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系列。老舍在其小说中,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老派市民”形象。例如:《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牛老太太,《二马》中的老马,《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离婚》中的张大哥等等。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骨子里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很旧派,极其的保守与闭塞。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二)老派市民的具体形象

1.迷信中庸的老马

《二马》中的老马先生是老舍所塑造的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得过且过,墨守成规的奴才式人物。老马去伦敦承继亡兄遗留下来的古玩店生意。他身处资本主义世界现代化大都市,工商业发达,竞争激烈,但他的思维方式却与其格格不入。作为商人却对经营一窍不通,不懂商业,也不去学习如何经营。它思想封建,尽管在经商,却总是一副重儒轻商的名士风范,保持着老北京人“皇城根脚下”的做派。他“下雨不出门,刮风不出门,下雾也不出门,叼着小烟袋,把火添的红亮,隔着玻璃窗子,细细的咂摸雨,雾,风的美” ⑶。他是商人,却鄙视经商俗气,可以一整天不去铺子,而将时间花在喝茶,睡觉,给房东太太浇花,喂狗上。他爱慕虚荣,将自己空虚的内心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之上。在古玩店一听照顾主儿夸奖中国的东西,他就欢喜的送给人家点什么,只要人家一说中国人好,他就非请人家吃饭不可,如果人家在一夸饭好,非请第二回不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他表现的派头十足,看似豁达,自尊,但在事关国家民族尊严的事情上他丝毫不顾及操守和尊严,表现的那么麻木自私,卑怯,愚昧。他对英国人有一种近乎谄媚的讨好心理,他鰥居多年,为博外国人一笑,却硬要说在国内自己有五六个太太。有位英国老太太告诉他中国衣服好看,第二天他就穿上绸子大褂满街走。他去听讲演,当将军要出兵中国之时,他居然说“欢迎英国兵。”他为了迎合英国人,去担任一个侮辱中国电影中的富商角色。他中意于温都太太,最后却不欢而散,一方面体现了英国人的民族歧视心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老马所代表的传统中国人愚昧,空虚而被人看不起的可悲现实。老舍在《二马》中指出:“民族要是老了,人人生下来就是出窝儿老,出窝儿老生下来便是眼花耳聋痰喘咳嗽的!一国里要有这么四万万出窝儿老,这个老国便越来越老,直老得怕也爬不动,便一声不出的呜呼哀哉了”⑷。老舍通过老马先生这一类型形象的塑造,对古老民族的弱点进行了否定。显示出作者对市民文化中迂腐麻木,驯服顽固,隐忍苟且劣质成分的痛恨,鞭挞和怨恨。

2.得过且过的张大哥

在小说中,《离婚》是老舍一部相当重要的作品。张大哥是一个知足认命,墨守成规的人。他安分守己,对一切政治问题不闻不问。张大哥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那就是不论何时何地,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是敷衍妥协,折中平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和,不走极端,毫无原则。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使命,便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离婚,在张大哥的哲学范畴中,意味着对现有秩序的打破,是万万要不得的。因此,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撮合婚姻,化解纠纷,去除婚姻危机。在他看来介绍婚姻是创造,消灭离婚是批评。由此,张大哥热衷于串门走门,为姑娘小伙儿们穿针引线。同时张大哥又是极其认真的,他的全身整个是显微镜的天下。在显微镜下发现一位姑娘,脸上有几个麻子,他立刻就回在人海之中找到一位男人,说话有点结巴,或是眼睛有点近视。在天平上,麻子与近视正好抵消,上等婚姻。他不仅热心而且善解人意,看到老李愁眉不展,便知是婚姻出了问题,于是立即请老李来家吃涮羊肉,马上接乡下的妻子来北平。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认为他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这么足。他从不的罪人,他为人处事处处露着圆滑与老练,他的原则就是“凡是就小筛子一筛,永远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端是使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⑸他庄重的恪守着中庸之道的“精华”,不走极端,连日常生活都规矩的不可理喻。他的衣裳帽子,手套,烟斗,手杖,全是摩登人用过半年多,而顽固佬还要思索两三个月才敢用的样式和风格。张大哥的生活态度是敷衍的,而且是郑重其事的敷衍。作者用现实的写作手法,形象的描绘出这类老派市民在传统中国向现代化变革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张大哥在遭遇不幸之时却毫无作为,他所能做的就是狠命的请客,连骂一句人都觉得有违传统礼教。张大哥面对人生的悲剧,不敢也不会去抗争,只会绝望的哀叹:“我得罪过谁,我招惹过谁?”“一辈子安分守己,没跟人惹过气,老来老来却叫我受这个,我完了。”⑹老舍通过对张大哥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刻的发掘了积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等级观念,传统道德,风俗习惯即对封建专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也写出了因循守旧的庸人哲学的破产,以及他们欲顺天命而不可得的人生悲剧。3.保守愚昧的祁老者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生在清朝末年,是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挣扎过来的老牌市民,善良,正直而又愚昧。他虽然是普通的平头百姓,但骨子里却深深的刻着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忠贞虔诚的按照老祖宗的规矩礼俗来办事,处处讲究排场与体面,“别管天下怎么乱,咱北平人可不能忘了礼节”。⑺他安分守己,辛勤操劳,一切是为了维持四世同堂局面。当国家遭受凌辱,民族面对危亡之时,他最关心的却是家里是否“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对外界政治,战事的发展变化不闻不问,只知道“关上大门,用装上石头的破缸顶上”就能够消除灾祸,颐养天年。⑻即使快当亡国奴了,他还念念不忘自己的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生日。他奉行着“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善良到逆来顺受的地步。他对抄家来的便衣微笑,鞠躬,“和蔼”的领受训示;他非常同情邻居钱默吟所受到日军凌辱的遭遇,但又怕连累自己而不敢去探望一下这位老朋友。作者在批判祁老太爷这种苟且偷安的人生哲学,同时没有忘记时代环境的变化。祁老太爷面对一连串血的事实,面对“想做奴隶而不得”之境,也终于勇敢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尊严。

(三)老派市民沉重的市民文化反思

作者通过对老派市民深刻的剖析,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弊病,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老舍所要告诉人民的是一种深刻的多重悲哀,阻碍社会进步发展变化的不是某一个人的道德败坏或者品质恶劣,而是渗透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灵魂中的传统习惯。通过这一系列形象的塑造,老舍所要表达的是:要医治民族的痼疾,除了政治与经济的变革,还必须有一场文化心理的革命,而且要使它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完成⑼。

二、新派市民形象的基本内涵

(一)新派市民形象概述

所谓的“新派市民”形象是指生长在封建宗法,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的社会土壤中,同时又沾染外国资产阶级西方文明的坏习气,集中西糟粕于一身的一类人物。新派市民与老派市民求静,求和,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同,他们求动,求变,他们不仅道德败坏,更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是那种一味逐新追洋,丧失人格的堕落人物。这是一类具有类型化倾向的人物,如西崽蓝小山,丁约翰之类;胡同子弟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弟之类。作者以漫画式的刻薄手法对他们进行讽刺,突出了他们虚荣,浅薄,堕落。

(二)新派市民的具体形象

1.浅薄无知的张天真

《离婚》中的张天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读着大学,接受着新知识,新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观念,新文化,应该是有前途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但是他 “漂亮,空洞,看不起穷人,钱老是不够,没钱的时候也偶尔上半点钟头。„„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院的广告。”⑿仅仅学得皮毛,新潮且浅薄。他对读书不感兴趣,从初中到大学时靠父亲托关系才进去的。想养个法国姑娘,就计划着留学,听说:“外国青年全爱吃冰激凌与水果,于是他就论打吃冰激凌,以十个为起码吃橘子,随后便把帐条硬往家里送。”他好惹是生非,稀里糊涂的进了监狱,险些吓死。出狱后,又摆出一副英雄的气概,因为有坐牢的经历。这就是张天真:胸无点墨,浅薄虚荣,贪图享乐,自私轻浮。自以为沾着点西方文明,就是新型的知识分子了,其实只是拾得资本主义文明牙慧的浅薄青年而已。

2.庸俗无耻的小赵

《离婚》中的小赵是个典型的痞子式人物。他凭着与官太太的特殊关系,成为恶霸式的小官僚代表。此人极其的心狠手辣,庸俗下流,两面三刀,且见风使舵。他“没有道德观念”,“不承认人应有良心”,甚至连老实善良的李太太从被骗后也咒骂“没有见过这么坏的人”。张大哥儿子入监狱,他趁火打劫,骗取老李250元钱和张大哥的两张房契,还诱骗张大哥的女儿张秀真。一副流氓痞子的嘴脸。这是一个地地道道恬不知耻,无恶不作的小人。

3.新潮汉奸祁瑞丰

《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也是这类形象中的典型代表,也是被嘲讽的洋派青年,不过更让人不耻的是他的洋味中掺杂着浓浓的汉奸味。他原来不过是一个贪图享受的无聊小人,北平沦陷后,他受不了困苦生活的折磨,甘心充当一个连日本人都看不起的小帮凶。一味的追“新”逐“洋”,最终丧失了人格。成为人人唾弃的民族败类。

(三)新派市民的文化反思

老舍对老派市民批判中带有同情的意味,能揭示他们性格心理的纠结,有时甚至还带有悲剧的色彩;而在给新派市民描绘形象时,轻蔑鄙夷之情溢于言表。⑾老舍的这种现实批判是有针对性的,因为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之后,引起一部分人道德失范,价值混乱。在做这种反思中老舍悲愤之情常与批判传统文明的失落感交织在一起。老舍批评排拒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题也出现在一些表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现底层市民命运的小说中。小说《月牙儿》写母女两代沦为烟花女子的故事。母亲从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得出“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带有丛林法则的生活经验。而女儿则以“新潮”的观念来标榜,与母亲的旧观念来对抗。她追求的是“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等等新观念。作者最后解决母女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是母亲的生活真理向女儿新思潮转变,而是恰恰相反。老舍所要表达的是只有母亲的生活真理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此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个性解放等观念有自己的独特与认识。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不能保证,肚子还没有填饱的前提下,爱情就只是交易,是一种买卖而已,“婚姻自由”、“爱情神圣”等等,不过是骗人的把空把戏。从老舍对老派市民的描绘中,也可以看出,他力避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病,有美化封建宗法东方文明的民粹主义倾向。

三、正派市民形象的基本内涵

(一)正派市民的概述

这一类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国民楷模”,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爱国热情,具有现代青年所应有的优秀品质。老舍对正派市民的塑造正体现了老舍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化转型出路的求索,使作品更具有思想启发与教化意义。他认同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但他常常带着传统道德文化观去构建其理想市民性格。

(二)正派市民的具体形象

1.儒侠兼备的李子荣

《二马》中的李子荣,因为连年的国内战争,先到美国,拿到商业学士学位,又转站到欧洲,到英国去学习。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工作,没有理想;只有男女,没有爱情;只有物质,没有玄幻;只有颜色,没有美术!” ⑿他注重实际,脚踏实地,埋头奋斗,不喜欢空谈,他对现代商业社会的规则十分娴熟,强调“人情是人情,买卖时买卖”。他冒着被老板辞退的风险,制止老板随便拿店里的古玩送人情,目的就是维护雇主的利益。他务实肯干,是一个掌握着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具有独立精神和民主理想的优秀青年。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2.勇猛刺客李景纯

同样《赵子曰》中的李景纯也是老舍所歌颂的理想市民。他对赵子曰讲到:“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低头去念书,念完书去民间做一些事,慢慢的培养民气,一条是破名杀坏人。” ⒀在军阀横行的**年代,他主张对待军阀不能讲人道,行义气,而应用“力”来对付他们。作者将其刻画成几近完美的人,虽然外表瘦弱,但有着坚韧的气质和独立不倚的精神。为唤醒麻木的国民,冒着生命危险去行刺军阀,以实际行动来警醒民众。这种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以及通过读书,实业救国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老舍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3.余者代表赵四等

《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离婚》中的丁二爷也是这类形象的代表。这些理想式人物用侠义的行动来除暴安良,他们身上都隐藏着 “亦侠亦儒”的背影,这就反映了中国传统小市民的理想。

(三)正派市民的沉重文化反思

这显示了老舍真诚与天真的一面,也暴露了他的思想平庸;批判现实时思想深刻,一针见血,而一写到理想,常常表现出理想贫乏⒁。而老舍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潜在力量的挖掘中,没有忘记寻求民族振兴的理想之路。在抗日期间创作的《四世同堂》就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战争中提出传统文化消极部分,用其精髓来改造民族。作者在小说中讲到。传统文化应当用筛子筛一下,筛去灰尘,剩下真金。这种真金,就是真正中国文化的真实力量,是革新的基石。在小说中韵梅和天佑太太这两位传统的家庭主妇,平时她们所关注的仅仅是操持家务,照料孩子,侍候老人,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琐事。而当面试全民族危机之时,她们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坚毅沉着,把自己无私的关怀与爱由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钱默吟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者隐士的代表,战前,他“闭门饱酒栽花”,“以苟安懒散为和平”。北平沦陷后使他醒悟,儿子的壮烈牺牲与自己的被捕使他脱胎换骨,使他成为另外一个人,深明大义,一身正气,不畏强暴,敢于反抗,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在他身上厚积薄发,爆发出杀身成仁的民族骨气与操守。在老舍看来由民族解放战争所唤醒的顽强抗争,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可以成为建设新民族,新国家的精神力量,这瞩望于未来的眼光这,标志着老舍的创作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⒂

在老舍作品中,对市民文化的反思非常广阔:既有上层建筑中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制度文化方面面的深刻反思,又有意识形态中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刻反思。总之,在老舍眼中,中国市民缺乏的是一种独立自治的意识,市民缺乏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的意识,缺乏对自身所享有权利的深刻理解。中国市民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是每个市民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自觉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尊重和保护市民各成员的基本权利,同时应树立一种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参与意识,抛弃自身各种不良的心理与行为方式,构建起具有现代意识与现代素质的新市民文化观念。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⑴钱理群,温敦儒,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⑵王明科,论老舍的市民文化反思及其现代性体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5 ⑶舒济,舒乙,老舍小说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⑷刘增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⑸孙钧政,老舍的艺术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 ⑹老舍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⑺老舍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⑻老舍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⑼董克林,老舍笔下老牌市民国民性弱点分析,郑州大学学报,2008.1 ⑽老舍.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⑾张斌,老舍文化视野中的市民世界及其精神内涵,烟台教育学院中文系,2007年第4期总第199期

⑿关纪新,《老舍评传》[M],重庆出版社,1933年版。

⒀老舍,《老舍文集》(第四、五、六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⒁赵国宏,柔弱:老舍笔下市民形象的核心性格,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O年 第三期

⒂刘雄平,论老舍笔下城市贫民的悲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7第2 期

上一篇:青年教师普通话大赛下一篇: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