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思想总结

2024-06-01

法制教育思想总结(通用8篇)

篇1:法制教育思想总结

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等联合下发的文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精神,切实开展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以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推动我校普法、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促进法治学校建设、服务学校科学发展,根据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2·4”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开展“12·4”法制宣传日的一系列活动,有如下心得:

此次法制宣传日主要工作在于:大力宣传我校全面落实依法治校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重要举措,宣传推进法治校园建设的重大成就,宣传我校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发展,宣传我校在提高师生法律素质、提高全校法治化管理水平方面的重大发展。

深入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推动全校进一步形成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与学校发展、师生成长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着眼于服务学校科学发展、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

进一步加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推动法治理念“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是知识竞争的年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才能到达新的高峰。这次培训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平台,营造了“我要学”、“认真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篇2:法制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前者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未来从事某项社会职业的能力,后者在于通过教育形成人类的共同道德品质。这样,两者的教育既培养了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又使之具有社会正义观念。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为的是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持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杜威提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通过教育,社会能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他主张“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型的社会生活”,“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为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提供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这就是杜威所谓“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所体现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性目的。

2.把道德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任务。

赫尔巴特把道德教育视为全部教育目的的核心。认为全部教育应围绕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这一根本的问题,因而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为此还规定了“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认为这些内容应体现在教学之中。

杜威指出:“如果教育制度没有认识到它的道德责任,它就是不忠实的和盗用公款的,它就没有做到设立者对于它的要求”。“学校的社会性,总的说来乃是衡量学校道德工作和价值的尺度。”他正确地提出,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育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道德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形成能影响和改进行为,使行为变得更好的一切观点。在道德教育上,赫尔巴特与杜威都认为,没有道德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一句空话。不相同点:教育目的的差异

赫: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并强调必要目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安分守纪以及毫无怀疑和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杜: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1实现教育目的的两种不同方法。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方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

赫尔巴特把管理看作是防止儿童反社会倾向的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强有力手段。提出了惩罚、监督,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等管理措施,以及通过约束,限定,制裁等以性格训练法为主的德育方法,体现了一整套以从外界施加压力为主的教育方法。

杜威则提出了“学校生活、教材与教法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他批评那些用教师和私人感情投资,同学问竞争,为将来的成功而拼搏的此类以刺激引起儿童行为动机的方法,认为这是基于培养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十分有害。他指出,儿童生来就具有要施舍,要做事,要服务的本能倾向,教育应该加以利用,转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他认为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看重培养积极的服务习惯,是教育上的病态。杜威的主张反映了一种积极诱导,引发学生内在的动机以达成教育目的的教育方法。

2.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课程教材研究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之最后目的在于德性,而达到终极目的的最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促使学生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他把兴趣分为二大类共六种,自然的兴趣有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历史的兴趣包括情性的,社会的,宗教的,由此设立适应多方面兴趣要求的学科。赫尔巴特的课程体系反映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知识训练和工

业化社会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

杜威则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的教育观念出发,提出:“从做中学,经验中学,行动中学”的教学理论,主张根据儿童现有的直接经验来进行教学。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烹饪,缝纫,手工等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它能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搬到学校教育中来,他反对提供学生经验之外的知识,反对高、低年级的分科教学。

3.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教学阶段划分与教学法设计

赫尔巴特把“兴趣”分为:“注意、期待、探求、行动”四个阶段,主张教学依次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程序进行,并相应采取“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不同方法。

杜威则研究了教学中人的思维过程,提出“思维五步说:置疑、提问、假设、推断、验证,”由此教学采取“暗示、经验、假设、整理、验证”五个步骤,并主张打破分科和班级,按专题融合各学科知识的单元教学方法。

一、教育目的的差异

赫: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并强调必要目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安分守纪以及毫无怀疑和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杜: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三、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

赫: 提出多方面兴趣和课程设置的观点。将教学阶段做了明显的划分: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过分公式化。

杜:从实用经验主义出发,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课程适应社会。

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不同。

赫:侧重于道德教育,强调教学服从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具有强制性。这表现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保守性。

杜:侧重于以儿童为中心,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五、对儿童的管理态度。

赫:通过威胁,监督,命令,惩罚,来达到教育顺利进行的目的。但同时,主张权威,慈爱的作用。

杜:学校组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不放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依据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因而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先有知识,先手一般教育。因而,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赫尔巴特根据其心理学理论,确认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就是说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赫尔巴特写道:“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又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

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又指出,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完善的品格,则是其最高目的。这样把教育与教学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表明赫尔巴特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这条规律已经有了认识,并且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在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性教学的基本思想,已为现代教育学所承认,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它给我们以启示:

一、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

二、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裴斯塔洛奇和卢梭对第斯多惠的影响:

1805年至瑞士参观斐斯塔洛齐的学校之教法,喜爱斐氏的教学,因其教学法是活的,启发学生的兴趣,而确定了他努力的方向。福氏从瑞士回来至模范学校教书,自己收了四十名儿童(9至11岁),他按照斐斯塔洛齐主观教学法,每周一次带儿童到郊外让儿童自由玩耍,特别引导他们接近大自然,由栽培花草、树木来培育儿童的爱心,由图画的教学来启发心智,线的平面关系、立体的空间关系,由简单进入复杂,让幼儿去发现和了解,这些教学法获得大家的好评。福氏决心将自己的一切奉献于教育界,又更增加他的信心去研究卢梭──爱弥乐的教学法──“经验是来自儿童”,福氏思考斐氏和卢梭、亚伦多的教育,并且由教育生涯中知道人类教育的意义──哲学的思想。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是什么?理想的教育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思索的中心课题。

福氏对斐斯塔洛齐教育法非常感动,他觉得这种教育法才是真正给予人类幸福。但福氏并不盲从,他辨别斐氏教育法的优、缺点,特别研究户外游戏,了解游戏是发展儿童精神、情绪、身体的强大力量,观察全神贯注做游戏的幼儿、儿童、少年、青少年,可以发现他们充满着高贵的神情和强壮的体力,游戏陶冶了优良的精神,在散步中发现大自然对人类的益处,培养人们高尚、安静、思考力各种优良的精神,所以,人类当常常和大自然共同生活。

赫尔巴特与第斯多惠的比较:

篇3:法制教育思想总结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基本经验

自1995年我国互联网络接入和服务向社会全面开放以来, 我国高校就开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就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15年来,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回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历程, 总结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有益经验, 对于我们在新时期不断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有重要意义。纵观15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 尽管各高校在不同时期的措施和方法不近相同, 但却留下了许多共同的有益的经验。

一、坚持弘扬主旋律,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根本前提

坚持弘扬主旋律, 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握好网络舆论的导向, 使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成为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增强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网上精神家园以及抵御错误的、腐朽的思想的坚强堡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 (如商业网站) 和综合性网站, 其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 形式可以求新求特, 但是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不能偏离。这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人”的方向性的根本问题。

从1999年到现在, 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的许多文件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主题指明了方向。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占领, 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回去占领。”2000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媒使大众传媒把大学生群体看成能为自己利

益最大化的最小成本, 尽其所能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人格剥夺。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道德上妖魔化“大学生”, 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尽其能事进行贬低。通过个别事件的炒作和无限夸大,

使大学生对自己群体的应然结构发生错觉和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转移, 使使然成为应然。降低了大学生对自我三、应对冲击的策略和方法

道德的要求和社会责任的使命;另一方面通过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 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更明确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发挥网络优势, 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时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必须要有准确的功能定位, 应主题鲜明, 坚持弘扬主旋律,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根本前提。

从我国高校第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的发展来看, 其弘扬主旋律的“红色”主题始终没有改变。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自1998年底创立到现在, 十几年来, 多次改版升级, 依然以“宗马列之说, 承毛邓之学, 怀寰宇之心, 砺报国之志”为宗旨。还有其他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如东南大学“先声网”以“创思想先导, 传师生心声”为宗旨, 始终保持其“红色”本色等等。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弘扬主旋律, 才能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鲜明特色, 才能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新阵地。

二、坚持“三贴近”,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基本要求

坚持“三贴近”, 就是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大学生。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原则的要求, 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是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在实践中摸索的一条重要经验。

所谓贴近实际, 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和形式的改进要贴近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客观现实, 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贴近学生的素质和思想实际, 贴近学校的教学工作。如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 要求新、快、特, 要及时反映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 要紧密贴近高校校园实际及学生的素质和思想实际状况, 积极回答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只有贴近实际, 才能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生命力。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之所以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就是不断坚持从实际出发, 网站内容常变常新, 网站栏目设计科学合理, 受大学生欢迎。如果不贴近实际, 网站内容空洞无物, 只是形式单调乏味, 网站最终就会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所谓贴近生活, 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反映学生实际生活本质, 贴近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实际,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相结合,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

极度媚俗的作品和节目使大学生思想庸俗化, 不断挑战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底线。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经常地处于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 给大学生个体健康的道德人格的发展造成强大的挤压和扭曲, 严重响大学生的

识进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人类在对抗神权, 回归人性和理性的历史阶段产生的, 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任何存在都有其发展的空间、范围和程度, 超出了便会发展到它的反面。工具理性的泛滥造成了人类的无限理性 (可以说是无限利益追求) , 必然造成社会综合效益的低下, 甚至把人物化。这是有违人类存在的本 (下转第129页)

诚然, 工具理性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知件。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办好学习与答疑、生活服务、入党导航、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成才服务等栏目, 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就业创业的需要选择内容, 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解决他们最实际的困难, 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交友、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实践证明, 只有贴近大学生生活, 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 将教育和服务融为一体,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拓宽育人的新渠道、新途径。

所谓贴近学生, 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和服务学生为出发点,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境界、实现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点。一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在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上力求贴近学生, 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 为学生成才服务;另一方面, 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学生建、学生管、学生用的理念, 在有关教师指导下, 参与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 并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实施科学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实践证明, 只有贴近学生, 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可亲可信, 深入人心。

三、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要获得全面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不断开拓创新, 使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相一致, 网站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育者的期望目标和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相统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内在动力,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经验总结。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15年的建设历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在以下几方面创新:

第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要创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创新教育理念。其先, 要树立网络育人的意识,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感。其次, 要树立平等意识和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树立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 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现代信息素质,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内容要创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目前许多高校成立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有些网站内容单调枯燥, 点击率低。但是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日点击率达到几千人次, 这与网站的内容创新是分不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 精心设计网站的栏目内容:建新闻动态类栏目, 包括校园快递、信息快递、热点聚焦等, 体现网站的教育性和导向性;建教育特色类栏目, 包括思想理论、经典书籍、时事经纬、党团建设等, 体现主题网站弘扬主旋律的特色;建校园文化类栏目, 包括校园调色板、陶冶园地、网上沙龙等, 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内容;建特色服务类栏目,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开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栏目, 针对贫困学生开辟勤工俭学栏目,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咨询等栏目。同时要注意及时更新网站内容, 让内容“活起来”、“实起来”和“动起来”, 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形式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不仅要求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同时还必须要有新颖的形式与之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要借鉴其他网站模式 (如商业网站) , 通过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让个性化的域名、特色化的网站设计、动感的画面和互动式的体验, 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使大学生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中享受视觉、听觉的冲击和愉悦, 同时也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切忌单调刻板, 不新颖、不鲜活, 与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特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不适应, 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如网站的域名要具有各高校的鲜明特色, 要充分利用电视、图片、动画、直播节目等让思想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 从静态变为动态, 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 创造动感十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四、坚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必须以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来保证, 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使主题网站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2004年10月30日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上强调:“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建设与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必须从以下五方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

第一, 要建立和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以行政部门为主实施、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这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就有了组织保证。

第二, 要建立和健全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通过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 建立和健全高校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监控体系, 保证主题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维护主题网站安全。通过网络法律和网络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文明意识和责任, 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这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就有了法制保障。

第三, 构建各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评估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评估的主体, 借助社会中介评估机构, 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手段, 制定评估的原则、内容和标准, 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进行检查和评价。同时辅之以激励方法。通过评估,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起到价值导向、行为激励、目标调整和信息反馈等作用,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提供支持。

第四, 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物质保证和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首先要建设一支讲政治、懂技术、肯钻研的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主题网站建设队伍, 形成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其次要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要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专项资金, 有计划地更新各类设备, 重视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把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推动信息技术更新相结合, 占领网络技术前沿。再次, 要整合校内外各种社会资源,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充分利用和宣传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 1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的经验, 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探索。这对于目前高校如何建设好和管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吸取经验和教训,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 1999.09.30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972&infoid=26178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2.12.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5].王立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三贴近”[N].吉林日报, 2009.6.29

[6].周济.占领新阵地把握主动权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 中国教育报, 2004.10.31

篇4:法制教育思想总结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劳动教育 项目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体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只有有了一定的经历与生活体验,才能读懂书上的理论,才能体会每一段文字背后的真正内涵。否则,就会感觉书上的东西没有什么用,都是假大空的理论。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学生最喜欢说的就是,“这些道理我都懂”。其实,这个懂,只是字面上的懂得,只是“纸上得来”,而不是“躬行”之后的人生感悟,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知道层面。所以,怎样丰富大学生的经历与学习?怎样让他们能够深层次的体会道理背后的内涵?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总结的是个人在体验式学习方面的实践,我希望这一实践对研究体验式学习的教育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劳动教育与体验式学习

“劳动教育”是学校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目的。

“体验”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体验式学习”也叫“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是教育家杜威所提倡的,“在做中学”、“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家大卫. 库伯提出“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的直接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二、体验式学习在大学生成长过成中的价值

我们从小就知道“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时要躬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结论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说,都是纸上谈兵,并非通过个人的实践悟出来的!怎么让学生较早的体验到这些道理背后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体验。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观察中学、在交往中学。

劳动教育就是体验式学习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教育实践。如果我们能将劳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对缺少社会经历的大学生来说将有很强体验价值。对我所带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劳动教育中体验专业课学习,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劳动体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相关内容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可包括:项目管理的工作方法,怎样做计划,怎样做项目的实施与监控,怎样进行团队建设与管理,怎样建立有效的沟通,怎样培养项目的风险意识等。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体验的项目管理相关理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以新型的项目管理思想看世界;在规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并做出自己的特色等。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提前设计好每一个劳动阶段要体验的一些项目管理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项目管理知识。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具有更多的意义,收到更多、更好的成效。

四、在劳动教育中体验项目管理思想

1、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

一切从我做起,也要求学生在劳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能用专业术语的一律转化成专业术语。如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对于学生协调不力出现问题的一律称为“团队建设不到位”;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最后看哪个团队收益最好;对于不易打扫要重视的地方,一律称为“风险控制点”等等。有个别学生专业术语用的不得当,闹出很多笑话,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劳动过程中的乐趣也增加了不少。

2、项目管理理念的体验

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

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这样成本往往比较低。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把劳动区域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返工。

团队建设理论学习体验。“塔克曼阶梯团队建设理论模型”将团队建设分成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成熟阶段、解散阶段。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在劳动教育的过程来体验团队形成的规律。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3、专业能力的体验与培养

一方面是,耐心的体验与培养。很多学生一天能做好、一周能做好,但是要想做到一月能做好、一年能做好、一生能做好,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在每天的劳动中我都让学生体验坚持的不易,坚持的价值,鼓励他们做好每一天,过一段时间让他们总结反思一次。

另一方面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体验与培养。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要保证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养成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专业思维。

在劳动教育中体验项目管理思想,增加了学生的专业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开展劳动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渗入项目管理专业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体验。这些专业学习体验,成为学生课后津津乐道谈话内容,有效的补充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11,6.

[2]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篇5:学生法制教育个人思想总结

看完讲座后,我受益匪浅,最让我感到震惊的事例就是“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就在那一瞬间吞噬了25条鲜活的生命!其原因是两个13、14岁的中学生跟网管发生了矛盾。谁都没料到,这惨案居然是未成年人干的。

我在反思,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犯罪的呢?了解到事情的具体情况和他们的家庭背景,我才霎时明白过来,那就是——爱。他们都缺少父母的爱和大家的关心,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啊!我在猜想,世上还有多少无依无靠的孩子呢?哎!父母如果能和孩子多沟通、谈心,我想孩子整天都沉浸在欢快的时光中啊!当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想听父母的教诲,因此,学会做人的原则。现在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青春的时光,更不要因此浪费掉。

篇6:学习法制教育个人思想总结

例如:学生课外作业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有明确规定,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课外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得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从而达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这也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选题目,不搞题海战术,用最少的作业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学生来说既减轻了学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是事半功倍.

再如:《教师法》中就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何况小学生呢,作为教师就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更应允许学生改正错误.人们常说,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倡导母爱式教育,对学生关爱、呵护而不溺爱,这样用爱来教育、感化学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且,今天的小学生是我们伟大祖国明天的接班人,现在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对待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心会健康发展吗?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摧残,作为教师的我们于心何忍呢?

篇7:教育实习思想总结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完成教案个数为7份,试讲次数为10次,上课次数为10次,批改试卷1次,监考2次。教学实习方面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习阶段,时间为4月18日单4月22日。在这个星期里,我全面熟悉高一的政治新教材,认真旁听指导老师的每一堂课,做好听课纪录,课后与老师交流探讨,虚心求教,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过程,学习如何备课、如何更好地将新课改的理念与落实考纲考点的要求相结合。

第二阶段:上课阶段,时间为4月22日到5月18日。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工作。我们的指导老师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每节课前我们都细心琢磨教材、详细写教案、做课件,每一样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认为能教好的符合班级情况为止,这样才交给指导老师审批,在指导老师的批改和建议下再做修改,并且在上课前进行试讲。我们的每一节课指导老师都坚持听课,在课后细心帮我们评课,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缺点提出宝贵意见,并且肯定了我们的一些可取之处,让我们倍受鼓舞,在课后努力改正,提高教学水平,以确保在下一次的教学中不出现同样的错误,在这样的努力下,在大家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的赞赏和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对我的教学水平充分的肯定。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给高一九班的孩子上复习课,主要复习政治生活的1-5课的内容。在学校进行实习练习的时候,我们上的都是新课,对于复习课是比较陌生的,而且对于政治生活前面的内容,来实习之前没有好好熟悉前面的内容,当我的指导老师跟我说要上复习课的时候,是一脸迷茫的样子,指导老师看到我这个样子就跟我说,复习课就是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告诉学生一个整体的思路就可以了的。然后根据自身的经验告诉他们主观题答题方面,应该怎么做,怎么组织答案。

怀着忐忑的心情终于等到了星期二下午的第七节课,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上了讲台,“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同学们请坐”,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底深处。一节课下来,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较好。从刚开始的紧张,说话颤抖说不清楚,到后来的平静、互动这一切都在慢慢改变。第一节复习课,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虽然课堂气氛、学生的配合都做得不错。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

1. 课堂的时间分配不合理,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与学生的互动,知识点的详细讲解;

2. 课堂的板书设计方面,过于依赖课件,忽略了板书这一重要环节;

3. 问题的提问时,出现了很多的无效问题;

4. 对于重难点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上完这一节课,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我会吸取教训,在接下来的日子,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在经过了一个月的实习,慢慢的自己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教学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的岗位是学校最苦的岗位。做班主任就等于是良师加益友,不仅学习上辅导学生,教给他们更多知识,在为人处世上也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学会独立自主,积极乐观,在生活上又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我们来到东中的第一天是我们和本校的领导、指导老师以及所带班级的同学见面。我们对于班主任工作的熟悉,主要是我们的班主任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第一天晚上和本班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见面交流后,便向原班主任了解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应该怎么做。很感谢我的班主任手把手的教我各项工作,如: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突发事件处理、学生个案教育等等。经过一番的学习和了解,对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以前在读书的时候,总以为班主任的工作很轻松的,什么都不用干,就在那里指挥就可以了,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渐渐的体会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班主任,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容易。

在实习期间,对于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我来说,这是一次考验。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做得比较好的方面主要有:每天早上6:30就到教室考勤,监督他们扫地和读书;中午14:30到班监督他们午读;在期中考结束后,及时的找学生谈心、访谈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以及和我的搭档朱丹师姐一起配合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对于习惯了大学生活节奏的我,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却很开心,也很充实。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比如;不善于对学生表达感情、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学生的突发情况做不到冷静的处理等。

在班主任工作实习阶段我们的指导老师也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指导,指出我们的不足。我们的指导老师一直给我们强调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

召开主题班会,是一个班主任凝聚班级力量的好途径。在实习期间我们班也开展了以此关于大学生活的主题班会,这次班会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让学生对大学生生活产生憧憬之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思考他们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和朱丹师姐,把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经历总结出来,特别是师姐的研究生生活,同时也把我们班学生未来的目标进行简单的调查总结。我们首先通过介绍学习篇、游玩篇、生活篇等向同学们展示大学,其次通过向学生展示介绍他们理想中的大学,最后进行一个简单励志的总结。这次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的参与度、主题班会的气氛、以及同学们的收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不足:节目之间的衔接不理想;存在同学缺席的情况;主持人之间配合缺少默契,事先准备不充分等。希望未来开展主题班会会更加成功。

实习总结和体会

在实习期间,除了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大家在实习队里也尽力尽责,与队友团结合作完成该完成的任务;一起探讨调研课题,一起研究调查问卷;与队友相互帮忙,相互听课,互相借鉴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这一方面巩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给我的实习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我从不同的队友身上学到了很多,如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习的一个月里,有苦有乐,有欢笑有泪水,有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实习不仅让我丰富了知识,增长了经验,还我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给予了我勇气;实习带来的是无价的人生阅历,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月里,我们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老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一个对班级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主任,这一切都见证着我们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获。实习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回头看看我在东中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篇8:法制教育思想总结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2001年,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为主题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与会学者明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进入21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新的世纪, 我们不仅要继续进行建设现代高等教育道路的探索, 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发展, 而且在质量和效益上要显著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 标志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大大加快, 这对高等教育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办学主体多样化的挑战, 而且在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将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 同时争夺生源等国际教育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探索和坚持中国道路?如何弘扬、提升本民族文化, 并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 同时防止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一切, 都将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 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不仅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开放步伐, 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

对此,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深入研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 其国际性彰显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 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 并且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就是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1]119。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形成, 中国高等教育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就蕴含着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但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共享教育资源、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同时, 也尖锐地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存在着教育趋同与文明疏异的分野, 存在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现实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化”, 进一步说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化”。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发展中国家在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 只能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着无法摆脱的作为西方附庸的危险。因此, 本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观点交锋, 与会代表一致提出,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在提出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倡导本土化的教育理念, 国际化与本土化, 客观上两者是共存的, 是相互补充的。

立足民族性是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基础,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共存与互补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加快国际化进程, 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 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触及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即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理念?会议代表所形成的共识:中国高等教育应扩大开放, 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影响和实践指导。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于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剧烈。1959年, 自英国剑桥大学C·P·斯诺发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以来, 两种文化相互对立和彼此的分裂给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 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 因此会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 对未来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估计, 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分离就是错误判断的前提。为了解决这对矛盾, 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世纪初,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旧矛盾交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与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 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矛盾, 教育观方面重视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 轻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本体功能的矛盾, 人才观方面重才能轻品德的矛盾, 价值取向上, 重科技轻人文的矛盾等等, 都与教育领域中科学主义之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野无不具有直接的联系。因而, 周远清同志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 要下大力气来改变这种思想, 更新观念。”总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走向融合。2002年召开的第二届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应因了时代的需要, 深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的提出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年8月江泽民在会见部分国际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的座谈会上, 从四个方面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应互相学习, 优势互补, 密切合作, 共同进步[2]。在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进一步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大学教育的教育既是专业的教育, 更是成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必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诸方面、各环节, 其核心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而不应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或者课程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多数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认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 研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问题很有意义, 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 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是培养能领导新世纪发展需要之人才的重要方面[3]6。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理论的必然。从知识的内在价值来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必然性, 是价值互补的需要。从本质上讲, 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一体的。其一,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两者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科学精神求真, 人文精神求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二, 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一个是强调逻辑思维, 一个是强调形象思维, 两者不可或缺。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 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其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其实正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是人类整个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史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和准则。

2002年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潮流, 切中时弊, 弘扬了教育本义, 其所研讨、形成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观念、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的平台上加以建设,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核心地位来抓, 从而把高等教育的重心落实到“育人”上来,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理论成果、学术观点所显示出的前瞻性、先导性, 对提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化水平、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0年7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教育理念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主题被旗帜鲜明地确立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我国现在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 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不仅要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而且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高水平的先进目标, 坚持教育创新,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4]4周远清会长在主旨报告中分析了坚持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之后, 明确指出, “坚持教育创新, 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这是我们在21世纪头20年应当毫不动摇的方针”[4]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推进自主创新, 基础在教育, 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尽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教兴邦策略,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均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创新尤其是高等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与根本。

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创新其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要在解决高等教育实践的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 抽象出新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即实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 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 这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共同问题[4]24。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研究为基础。与会专家学者明确提出,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加强教育研究。周远清会长在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一门科学, 这一点还不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 教育科学研究在我国一直发展比较迟缓;而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 很难有先进的教育理论, 很难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 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也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因此, 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4]。喻岳青教授在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大学的创新是难以实现的”, 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4]94。由此可见,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 其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产生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薛天祥教授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指出, 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种趋势, 其理论创新研究需要以此为逻辑基础, 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及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4]25。吴岩教授在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远未解决“从属理论”的问题, 提出“要实现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理论创新带动、引领教育研究, 根除‘从属理论’现象”[4]。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日益关注知识和科技创新、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无不日益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创新。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都由重视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而寻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之路。在此背景下, 2006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再次强调教育创新, 更加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代表指出, 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学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教育理念必然成为指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建设创新型国家, 大学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依靠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培育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杨叔子院士指出, 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贞的精神追求、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行为准则这一灵魂与根本;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推陈出新、实事求是、顺天致性、和而不同诸如此类的智慧与才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 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 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5]。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理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将高等教育研究引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现实问题的关注, 更加强调通过教育研究的自主创新来创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四、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间, 2004年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选取的主题是“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 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则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为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围绕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经过两次论坛的连续研讨, 提出并形成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三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另一角度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党政工作人才;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提法虽不同, 实际上都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等教育要承担人才强国战略的使命, 不仅要深入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更要特别深入地研究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的关键;不仅要有科学的举措和方法, 更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 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发展个性是人才辈出的基础。保护学生的个性, 并把它挖掘、发扬, 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 保护和发扬个性是引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6]10。

同时, 特色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办出特色, 以促进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办出特色, 是个性成才的关键, 也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6]201。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根基。知识经济社会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相比, 其所需人才的结构更为丰富, 个性化、创造性、小批量的特色更为鲜明。建设人才强国, 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 更需要人才的层次和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基。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周远清会长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幕词中指出, 特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方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坚持特色发展, 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办出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之间“趋同化”趋势的矛盾更加突出, “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校发展定位的困惑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的问题, 成为那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具有鲜明的优势,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繁荣。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都应当而且能够办出特色, 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都可以形成特色。“各类高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中, 都大有作为, 都要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 正确定位, 安于本位, 各就各位, 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6]84

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化的必然前提。潘懋元教授在探讨如何坚持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时, 进一步强调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潘懋元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为了优化教育结构,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 必须有科学的分类, 以构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每所高等学校而言, 其设置的学科、专业, 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6]13。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成为下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关于大学分类发展的标准存在诸多争议, 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 部分专家、学者提出, 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潘懋元认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当前最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合理划分,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实际, 建议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 (专业) 的基本理论为主, 研究高深学问,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 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 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 (高职高专) , 以培养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性人才, 即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门人才为主。这三类高校各居其位、协调发展, 才能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6]13。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关键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的基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相联系, 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应当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这是第四、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最为鲜明的观点之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与研究, 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 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形成、完善的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这一发展目标的确立, 是在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行动纲领。

五、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育人功能是其根本职能,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这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将主题聚焦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 则是从更为宏观、更为全面的视角, 审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 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问题, 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7]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这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 必须结合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 考察各地区、各高校实情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连接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 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特征和本质, 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科学发展规律, 采用科学发展策略, 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所有制高等学校协调发展、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因此,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是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 它包含内外两个协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高等教育只有处理好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中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质量的提高, 只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 才能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提的目标是“规模有较大发展, 结构更加合理,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既注意到数量, 又注意到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协调发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由于受经济发展GDP模式的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得到普遍重视, 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教育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因此, 必须重视、强化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之成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对此,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其主旨报告中明确指出, 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做好四个统筹:就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的统筹来说, 第一是要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7]6。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 对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早期阶段出现的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做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此后,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有所放慢, 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发展向大提高阶段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

六、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开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提升高等教育文化自觉的实践探讨基础上, 第七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 其理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是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的理论成果与贡献。

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坚持和谐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从理论上讲, 发展与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是事物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因此, 坚持和谐发展的价值尺度, 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使社会资源兼容共生、互相促进又互相制衡, 合理满足不同发展主体的利益诉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保持和谐, 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自身保持和谐发展,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教育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周远清会长认为,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使命的应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自然而然地应是建设和谐文化, 因而,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8]。龚放教授则认为, “和谐”是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是大学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不仅表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能够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8]465。胡显章教授则提出, 大学应当不断提升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 应当处理好主导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使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大学文化应当体现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性与共性、主流与非主流、民族与世界、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 从而构成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8]466。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因此, 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重视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文化自觉是建立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 是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和谐[8]2。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互动的局面: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 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 本土化的要求愈益迫切。因此, 世界文化将展现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特点, 整个世界文化将形成一个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大格局[8]472。在这个大格局中形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关注“文化间性”。即在坚持开放原则的基础上, 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同时, 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要有充分的自信, 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8]472。也有学者认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尊重他国差异。高等教育除了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好反省之外, 还应对世界各民族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差异性保持充分的尊重, 而不是按照一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另一国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交往中要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 也要包容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 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不仅促使我们从质量、效益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而且还特别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站在世界的高度,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 去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有国际视野, 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同时更要坚持中国道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实现民族文化自觉与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对“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既反映出了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完善, 同时也彰显了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论价值与理论品格。

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2009年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本届论坛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专题研究基础上, 集中展现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并正式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学者的自发研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成为新时期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建国60多年来的建设和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 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到2009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24.2%, 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阶段后,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总体上, 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教育如何从“改革·做大”到“改革·做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筹划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并以此统领整个战线的思想与行动。对此, 周远清会长高屋建瓴地提出, 加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研究。

2007年12月, 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指出, “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9]。2008年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 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探索、研究由此逐渐形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 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的视角看, 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10]6。

对高等教育强国内涵的科学认识是把握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邬大光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 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它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历史的经验表明, 解读高等教育强国, 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 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对此, 高等教育强国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具有实践价值, 更具有目标价值, 主要体现出更强的实践导向性, 即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

周远清会长从一个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的视角总结、提炼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条基本经验:第一, 开放是前提;第二, 改革是关键;第三, 质量是中心;第四, 理念是先导。在高等教育“大提高”阶段, 以“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先导性的教育理念, 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 用“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统领整个高教战线的思想与行动, 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瞿振元教授则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它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

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他指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11]。因此, 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

树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理念,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具有重大的意义。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从学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已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强国是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

八、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次论坛不仅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宏观性、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凝聚高等教育各方研究力量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下一阶段的使命:以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为己任, 发挥教育理念的先导性作用, 引导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成为指引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和构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的核心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都是起源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强盛的前提性因素。我们要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做强高等教育, 只有硬性的资源投入还不够,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来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 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崛起的“中国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做支撑。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走向新阶段的标志。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1993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到2001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进程, 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近10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十届高等教育论坛, 虽然主题有所不同, 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都是致力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索。周远清会长在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10]8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他认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号召, 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先导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念, 是基于国家立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提炼与升华, “中国特色”是最关键的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 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 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周远清会长提出, 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即要充分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以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任务;把握规律性即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 树立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观;富于创造性即要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 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外国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 要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 尽可能深入实际广泛地去了解情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现在, 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自觉承担这一重大使命[12]。

范文曜研究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内涵:首先,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是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思想体系, 应当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第二,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具有国际视野, 反映教育规律, 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第三,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是60年和30年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中国元素鲜明的思想体系。第四,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而有所发展和创新, 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思想体系[13]。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 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道路的总结, 通过有组织地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将会避免一味地移植西方教育理念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研究负面效应, 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摆脱依附地位, 使高等教育研究更加贴近高等教育实践, 最终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自主创新, 创造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九、结语

从2001年至2010年,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国际论坛都着眼于客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而凝练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每届国际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对推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折射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 反映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发展脉络。回顾省思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笔者以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第一,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在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下,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始终密切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围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不断构建、丰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研讨的主题, 既一脉相承, 体现出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 同时又与时俱进, 体现出高等教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 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第二, 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 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 实现了理论、实践和管理三支研究力量的汇合, 不仅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这三支力量的汇合, 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深深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土壤, 秉承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的宗旨。这种对实践的关照, 远比盲目地追求学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有价值。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分别与十个省市共同举办, 对推动、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做强省级高等教育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 凝聚、培育研究力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人员近五千人, 其中既有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高校的院校长, 也有高校一线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十届论坛参与单位涉及院校数百所, 其间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公立与私立的高等学校等等, 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盛会、峰会, 对凝聚、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2003年后增设的博士生论坛, 更是为论坛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博士生们的新见解、新观念活跃了研究氛围, 同时, 博士生论坛更是为博士生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且培育扶持了一批新生研究力量。目前, 博士生分论坛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一大特色, 也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13]。

第四, 形成“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国家和地区近20个, 境外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观点, 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国际论坛, 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对问题的分析, 视野更开阔, 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 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14]。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每届选题都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突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强调坚持“中国特色”。周远清会长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 他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 特别是要与文化相适应, 世界高等教育是由丰富的多样性的各国各民族的高等教育组成的, 正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才能有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的基础和优势, 才能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研究高等教育要抓住中国特色[12]。由此形成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一贯坚持的“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

十届高等教育论坛犹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缩影, 它记载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进程和发展轨迹。

(王小梅, 《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 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 北京100082)

摘要:进入21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 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 立足中国实际, 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 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上一篇:鼓励自己开心的话语 鼓励自己开心句子下一篇:采购部管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