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试卷

2024-04-20

初三数学总复习试卷(共8篇)

篇1:初三数学总复习试卷

试题预览

初三英语总复习中考模拟考试卷一

III.选择(25)

1. - ______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is a useful tool book.

- Yes, that’s quite right.

A. An B. A C. Some D. Several

2.Does Tom often play _____ football after _____ school?

A./, / B./, the C.the, / D.a, a

3. -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City Library is?

- Turn left ________ the second crossing, and you can find it on your right.

A. on B. in C. at D. to

4. - You don’t know all of the teachers in your schools, do you?

- No, I only know _____ of them.

A. a few B. few C. a little D. little

5. How wonderful! The _____is made of _________.

A.house , glass B.house, glasses

C.houses, glass D.houses, glasses

6. Every morning Mr. Smith takes a ______ to his office.

A.20 minutes’ walk B.20 minute’s walk

C.20-minutes walk D.20-minute walk

7. Uncle Tom asked ______ to help write the cards.

A.my B. me C.myself D.I

8.The man ______ Mary was so tall that she could hardly see the show.

A.in front of B.in the front of

C.at the back of D.at the beginning of

9. The garden _______while the Greens were away from home.

A. took good care of B.was taken good care

C.was taken good care of D.was taking good care

10. --Have you finished _____the book?

--Not yet. I’ll try _____it to you before Friday.

A.reading, returningB.to read, to return

B.C.reading, to return D. to read, returning

11. Many people watched the boys ______ the mountain at that time.

A.climb B.climbing C.to climb D.climbed

12. India had the second ______population in the world.

A.largest B.larger C.most D.smallest

13.When father was young, he ______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A.was made work B.was made working

B. C.made to work D.was made to work

14. Five-year-old children are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________?

A.are they B.aren’t they C.were they D.have they

15. --____I put my coat here?

--Sorry, you ______.

A.Must; mustn’t B.Do; don’t C.can; needn’t D.May; can’t

16. Tom wants to try _____some of his ideas.

A.on B.off C.out D.to

17. Could you tell me if it _____tomorrow?

A. rain B.will rain C.raining D.rains

18.Do you know ______ at the bus stop?

A. whom they are waiting for B.who they are waiting

C. whom are they waiting for D.who are they waiting

19. The teacher asked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to keep their eyes _______.

A. close B. to close C. closing D. closed

20. ______ there any good news in today’s newspaper?

A.Are B.Is C.Have D.Has

21. He is seriously ill; there is ______ hope for him.

A.a few B.few C.little D.a little

22. We’ll go for a picnic if it ________tomorrow.

A. isn’t going to rain B. won’t rain

C. doesn’t rain D. isn’t raining

23. - __________ will your brother be back from Canada?

- In about a week.

A. How soon B. How often C. How long D. How many weeks

24. - Jeff was ______ careful ______ he made no mistakes in the exam last time.

- That’s true. He is one of the most careful students in our class.

A. such, that B. such a, that C. so, that D. too, to

25. - The man _______ is smoking is looking for his wallet.

- Oh, I know him. He’s Li Lei’s father.

A. which B. who C. whom D. what

IV.完形填空(10分)

Once a beggar (乞丐)had walked about five miles in the hot sun. He was quite tired and wanted to 31. As he came to a crossing, he saw a tall tree, On one side 32 the tree he saw a board(木牌) . “Take This Road To Franklin” was written on the board.

“I will rest under the 33 ,”said the beggar. “I can lie on the board while I sleep.”

As the beggar 34, a doctor rode up to him.

“Wake up, beggar!” said the doctor. “I am lost. Can you tell me 35 road to take to Franklin?”

“It is too hot to think,” said the beggar. “Thinking is work in such a 36 day.”

“Here is a dollar,” said the doctor, “now, will you think?”

“Of course, I will, sir!” said the beggar, “37 that road to Franklin.”

After a while, a driver stopped to 38 the beggar which road to take to Franklin.

“You must give me a dollar,” said the beggar, “for me to start thinking.”

The driver gave him a dollar. “Turn to the left,” the beggar said.

The beggar went back to 39. Before long a farmer woke him up.

“ Which is the road to Franklin?” he asked. The beggar got 40 dollar and the farmer went along the road.

“A doctor gets paid when he doctors.” Said the beggar to himself, “A driver gets paid when he drives, and a farmer gets paid when he farms. But this time a beggar got paid, and all he did was thinking!”

26. A.drink B.eat C.rest D.ride

27. A.with B.of C.by D.for

28. A.tree B.sign C.road D.bed

29. A.thought B.said C.passed D.slept

30. A.right

★ 初三上册英语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英语期末考试卷答案

★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考试卷

★ 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考试卷

★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考试卷

★ 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武汉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常用

★ 武汉市社保基数

★ 武汉市购房合同范本

★ 武汉市租房合同范本

篇2:初三数学总复习试卷

复习的最后阶段,对于知识点的总结梳理,应重视教材,立足基础,在准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公式、法则、定理的实质及其基本运用的基础上,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题型的总结梳理,应摆脱盲目的题海战术,对重点习题进行归类,找出解题规律,要关注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如方案设计题型中有一类试题,不改变图形面积把一个图形剪拼成另一个指定图形。总结发现,这类题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剪切线的条数不限制进行拼接;一类是剪切线的条数有限制进行拼接;一类是给出若干小图形拼接成固定图形。梳理了题型就可以进一步探索解题规律。同时也可以换角度进行思考,如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可以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最少需几条剪切线?联想到任意四边形可以剪拼成哪些特殊图形,任意梯形可以剪拼成哪些特殊图形等。做题时,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发现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篇3:初三数学总复习试卷

一、全面分析试卷数据,确定讲评内容

试卷评讲时,很多教师图省事,不管试题难易程度,不分主次,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这种讲评对题不对人,试题有多少学生会,有多少学生不会;学生如果不会,问题出在哪里,教师都不关注.这样讲评的结果肯定效益很低,不仅造成考试的诊断反馈效率低,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试卷的讲评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有针对性.

有效率的总复习试卷讲评课应该从做好对学生考试试卷数据分析开始,有效利用学生考试试卷数据分析的反馈信息.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考试试卷数据分析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一环,它为指导教学,保障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当然也为考试后的讲评课指明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数据分析的信息反馈,整体把握考试效果,及时、客观地了解考试情况,对考试活动中出现的种种偏差进行分析,探明造成偏差的原因,并制定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调节和控制[1].

1. 对考试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对考试基本情况的数据分析包括:一是班级平均成绩、优分人数、优秀率、合格人数、合格率、最高分和最低分;二是班级学生分数段分布情况;三是班级优秀率、合格率、低分率以及与年级三率的对比情况;四是班级分数前十名,与上次考试对比得出的进步幅度大的前十名.

2. 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针对性地讲评提供依据

(1)对选择题答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选择题既要分析每题的得分率,还要统计ABCD的比率,分析出来的数据有以下两种情况可确定为讲评课重点评讲内容.

①同一道题在同类型班级里得分率明显偏低的可确定为讲解重点.

例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塑料、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电木插座开裂后,可用加热熔化的方法修补

(C)可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纤维与合成纤维

(D)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与同类型班级比较,6班该题的得分率明显偏低,说明该题所涉及的有关“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是6班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错误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仔细阅读课本,对十二单元识记的内容没有掌握.

②对于整道题目得分率不低,但其中某一个错误选项比率偏高的,该选项所涉及的知识点也要确定为讲解重点.

例2关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B)它们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它们均为稀有气体

(D)它们的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

该题的得分率并不是特别低,属于容易题,但错误选项B的比率明显偏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什么叫“相对稳定结构”不清楚,所以干扰了选项.

2.对主观题答题情况的数据分析

主观题要统计每个空的得分率,要统计典型错误出现的比率,把隐没在数据中的学生问题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从而确定讲评课讲解重点.

①得分率偏低的空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要确定为讲解重点,统计各种典型错误出现的比率,并记下出现了错误又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名单,以便上课时关注或提问.对学生的典型错误可用相机拍照的方式记录,上课时投影给学生看.

例3用氯化亚钯(Pd Cl2)可测定空气中微量的一氧化碳.常温下,氯化亚钯溶液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灰黑色的金属钯(Pd)沉淀,还生成二氧化碳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某班该空的得分率是47%,得分率明显偏低,数据分析显示学生的典型错误是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中缺水H2O(占错误学生中的40.4%),错误原因是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没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无法在配平这一步发现生成物中出现了氢元素.

例4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数据分析某班该空的得分率是23%,得分率严重偏低.

学生的典型错误答案集中在80%和44.4%,究竟学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讲评课前要主动找学生代表询问解题思路:询问做对的学生是怎么做出来的,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点;询问做错的学生是怎么做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并请他们将计算过程写出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的发现:17.3%的学生其实是通过40 g/50 g计算到错误答案80%的,这部分学生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弄懂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而错误记成了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另外34.6%的学生,是通过40 g/(40 g+50g)计算出错误答案44.4%的,这部分学生明显没有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去分析30℃时,40 g的甲根本没有完全溶解.讲评课前教师要用相机记录好学生代表的计算过程,讲评时可以投影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进行错例分析.

②与同类型班级得分率比较分析,明显偏低的要确定为讲解重点,并统计典型错误的比率.

二、重组讲评内容,提高讲评课的效率

对学生答题情况的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要在有限的讲评时间内做最有效的事,需要我们充分利于好对学生考试试卷所做的数据分析,把已经确定要讲解的内容条理化,并进行适当的组合、筛选,最终合理安排讲评课要讲解的内容,这是提高初三化学总复习讲评课效率的有效途径.

1. 按知识点的分类来整合讲解内容

把试卷上同一知识板块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知识弱点,也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解题思路方法,掌握解题规律.按知识点板块重新组合讲解内容,能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有效提高讲评课的效率.

2. 合理筛选,确定讲评内容的主次

按知识点板块组合出来要讲解的内容可能也很多,总的讲评原则是:先解决一些涉及面不是很大的一些板块,涉及面较大的板块要另用专题解决.

例如,“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原子和离子结构”、“化学与生活”、“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信息方程”等这样的知识点板块可以作为讲评课的教学目标;而涉及面较大的,如“金属化学性质”、“酸碱盐知识流程图”、“物质鉴别”等,则要另用专题的复习来解决.

三、选择有效的讲评方法,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针对不同知识点板块存在的不同问题,恰当选择有效讲评方法,可有效提高讲评课效率.笔者对确定在讲评课上讲解的知识点板块所采用的讲评思路为:讲—评—练—评—讲(归纳).“讲”是指回顾小专题知识和讲解该专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评”是指评学生答题错因;“练”是指在“讲”和“评”后进行相应的习题训练;“评”是指在学生巩固练习中进行个别辅导和点评,对暴露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当场进行分析点评和指导,有效提高讲评的课堂效率和质量;“讲”是指在上述环节后归纳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2].例如,进行“化学与生活”板块的讲评时,将属于化学与生活的题目的得分情况归在一起投影出来,学生就会有一个整体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知识弱点.讲评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这类题目的错误的原因很明显都是因为没有仔细阅读课本,缺乏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教师再点明这类知识的解题技巧是:仔细阅读课本,强调回归课本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查找课本核对答案.接着再进行相应练习后再点评,这样的讲评才落到实处,才有高效率.

为了突破这个知识板块,笔者在讲评课学案中进行了如下设计:

【学案】“化学与生活”专题

你应该知道的知识要点:

1.(上册课本P142)煤燃烧排放的___、______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下册课本P92)甲醛会破坏______的结构,使其变质,所以(能或不能)用来浸泡水产品.

3.(上册课本P144)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和_______,(可或不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5.(下册课本P111)小实验:

分别灼烧纯棉制品、合成纤维制品和羊毛制品,其中________因富含________,燃烧会发出烧焦羽毛(烧毛发)的气味,烧成的灰用手一捻就成粉末.

备考指引:复习过程中认真阅读课本,积极查找资料都是很重要的.

总复习的试卷讲评课,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在讲评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充分利用对学生考试答卷数据进行的精心分析,将学生试卷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整理出学生存在问题突出主要的知识点板块,并配合有针对性的答题情况了解,以讲—评—练—评—讲(归纳)为思路,采用不同的讲评方法,必然能达到提高总复习讲评课效率的目标.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三教学实践,并在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如何进行试卷的数据分析,如何有效利用数据分析的反馈信息,提高初三化学总复习试卷讲评课的效率.

关键词:总复习,试卷讲评课,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欧有萍.幽径觅佳趣,探究现洞天——浅谈怎样优化试卷讲评课[J].中学语文:下旬,2010(12).

篇4:如何搞好初三数学总复习

通过听课教研,我发现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在目标定位和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师的归纳与提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初三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据对课标、考试说明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来作保证。

通过深入学习新课标,熟读考试说明,我们对下一阶段的复习定位、内容选取有了方向。

复习备考中复习目标定位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按照考试说明确定复习目标,再结合自己学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复习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要盲目增加复习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或降低相应知识的要求。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抓基础,关注能力。无论怎么复习,都必须以夯实基础为前提,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同时要渗透各种解题策略。老师的归纳要及时到位。复习内容要符合考试说明,如果说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过于宽泛,且较中考数学试卷较远,那么,数学考试说明就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我们必须真正明确它的含义,切实落实它的要求。

我采用三轮复习法。一轮复习是基础知识复习,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三轮复习是套题复习,四轮复习查漏补缺。

首先进行一轮复习,即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基本方向,把握各知识点的目标要求,熟悉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试卷难、中、易题的比例。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把基础知识系统起来,进行梳理,然后再针对各知识点进行方法突破,并进行变式训练,最后进行当堂效果检验。这一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分配时间长一些,一般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轮复习中要重视概念的教学复习,数学的核心知识就是概念,复习中要把它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前提和条件。一轮复习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提高。在几何计算方面,要善于从复杂图形中提取出基本图形,建立模型思想,解决问题。在这轮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表达,解答题要培养学生善于抓住关键步骤,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轮复习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要培养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待定系数法、特殊—一般—特殊、未知—已知、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思想、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等,这些都是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指导原则。在这轮复习中要归纳提升,师生一起归纳概括,总结提升。我留出充分时间进行,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使得学生凌乱的知识得以梳理、发散的思维得以有效的回笼。

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要抓住主要知识和核心内容,更要关注中考命题特点和方向,对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选取近年各地典型试题进行集中训练,精讲训练。专题复习选择要准,安排时间在4周内完成,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围绕近年中考试题热点、难点,对重点下工夫,不惜一节课练一到两道题。专题复习要注重总结,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升分析总结能力。专题复习选择专题要有一定难度,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但难度要适当。专题复习重点是提示思维过程,揭示解题方法,不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急于给学生答案。这轮复习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整合全国各地的最新中考信息,对每一专题的考点进行细致划分,展示最新中考动向、新理念、新思路、新信息、新题型。二轮复习分六个专题:新定义专题,函数应用专题,函数几何综合专题,几何探究平移,旋转、圆的探究,动点专题。二轮复习注重总结规律技巧,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原则。

三轮复习是套题复习。进行一模以后每两周进行一次套题训练,针对题目的难度、题型分布、试卷结构、精心选题,全真模拟训练。考完后要认真评阅试卷,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收集学生模拟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知识,一些存在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的知识弥补训练。

四轮复习是查漏补缺,这个阶段很关键,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初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多套,平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免不了出现知识点的学习漏洞,没有真正理解或理解不到位,如果通过看笔记、错题本把疑难问题解决了。我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把平时做错的题系统整理好,在上面写上评析和做错原因,每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复习。这个过程是反思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心态,良好的心态是高效学习的基本保证。积极良好的学习心态能让学生精神振奋,正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能充满信心地克服。还能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初三复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一个任务艰巨的过程。学生尝试这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5:初三总复习数学测试

(1题3分

共120分

按顺序填答案)

第一套

1.一种零件的直径尺寸在图纸上是(单位:mm),它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20mm,则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

A.0.03mm

B.0.02nn

C.20.03mm

D.19.98mm

4题图

2.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位置摆放,其中∠α=∠β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小于8的点对应的x满足()

A.﹣8<x<8

B.x<﹣8或x>8

C.x<8

D.x>8

4.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跑道构型,可节省飞机飞行时间,遇极端天气侧向跑道可提升机场运行能力.跑道的布局为:三条南北向的跑道和一条偏东南走向的侧向跑道.如图,侧向跑道AB在点O南偏东70°的方向上,则这条跑道所在射线OB与正北方向所成角的度数为()

A.20°

B.70°

C.110°

D.160°

5.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A.某个数的绝对值大于0

B.任意一个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540°

C.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

D.长分别为3,4,6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7.下列选项中,左边的平面图形能够折成右边封闭的立体图形的是()

A.

B.

C.

D.

8.已知△ABC,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如图摆放,它们的一组对应直角边分别在AB,AC上,且这组对应边所对的顶点重合于点M,点M一定在()

A.∠A的平分线上

B.AC边的高上

C.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D.AB边的中线上

9.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F点是AC的中点,连接EF.如果EF=4,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A.9

B.12

C.24

D.32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nx2﹣2x﹣1=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n+1)x﹣n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1题

13题

8题

9题

11如图,已知∠MON及其边上一点A.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ON于点B和C.再以点C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恰好经过点B.错误的是()

A.S△AOC=S△ABC

B.∠OCB=90°

C.∠MON=30°

D.OC=2BC

12.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3个月,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2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已知甲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比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多用2个月,设甲队单独完成全部需x个月,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中错误的是()

A.+=1

B.++=1

C.+=1

D.+2(+)=1

13.如图,已知△ABC,∠ACB=90°,BC=3,AC=4,小红按如下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长为半径在AC两边作弧,交于两点M、N;

②连接MN,分别交AB、AC于点D、O;③过C作CE∥AB交MN于点E,连接AE、CD.

则四边形ADCE的周长为()

A.10

B.20

C.12

D.24

14.下图中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kx﹣k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15.有编号为Ⅰ,Ⅱ,Ⅲ的3个信封,现将编号为Ⅰ,Ⅱ的两封信,随机地放入其中两个信封里,则信封与信编号都相同的概率为()

A.

B.

C.

D.

16.如图,已知EF是⊙O的直径,把∠A为6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一条直角边BC放在直线EF上,斜边AB与⊙O交于点P,点B与点O重合,且AC大于OE,将三角板ABC沿OE方向平移,使得点B与点E重合为止.设∠POF=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30≤x≤60

B.30≤x≤90

C.30≤x≤120

D.60≤x≤120

第二套

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

A.﹣

B.π

C.0.57

3.成人每天维生素

D的摄入量约为

0.0000046

克.数据“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6×10﹣7

B.4.6×10﹣7

C.4.6×10﹣6

D.0.46×10﹣5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2=﹣5

=±2

C.

3-1

=

D.x3•x5=x15

5.由若干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第5

A.

B.

C.

D.

+

2a

6.计算

a

+1

2

a

+1

的结果是()

A.1

B.

2a

+

4a

C.2

D.

a

+

7.如图,小明从

A

处沿北偏东

40°方向行走至点

B

处,又从点

B

处沿南偏东

70°方向行走至点

C

处,则∠ABC

等于()

A.100°

B.110°

C.120°

D.130°

第7

题图

8.解不等式组

时,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双曲线的一个分支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0.如图,一块直角三角板的30°角的顶点

P

落在⊙O

上,两边分别交⊙O

A、B

两点,若⊙O的直径为

8,则弦

AB

长为()A.8

B.4

D.

第9

题图

第10

题图

第12

题图

第14

题图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宜用全面调查

B.“367

人中有

人同月同日生”为必然事件

C.可能性是

0.1%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

D.数据

3,5,4,1,﹣2的中位数是

12.如图,在△ABC

中,AB=AC,以点

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画弧,交

AB

于点

B

和点

D,再分别以点

B,D

B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M,作射线

CM

AB

于点

E.若

AE=2,BE=1,则

EC的长度是()

A.

B.

C.3

D.2

13.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

个,甲做

120

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

150

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

x

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14.如图,点

P

是正六边形

ABCDEF

内部一个动点,AB=1cm,则点

P

到这个正六边形六条边的距离之和为()cm.

A.6

B.3

C.

D.

15.图

是三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下底面为圆面,单位:cm).将它们拼成如图

2的新几何体,则该新几何体的体积为()

A.40πcm3

B.60πcm3

C.70πcm3

D.80πcm3

第15

第16

1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

h(单位:m)与小球运动时间

t(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小球在空中经过的路程是

40m;

②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s;

③小球抛出

秒时,速度为

0;

④当

t=1.5s

时,小球的高度

h=30m.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④

第三套

1.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x甲=x丙=13,x乙=x丁=15;s=s=3.6,s=s=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1中的手机截屏内容是某同学完成的作业,他做对的题数是()

图1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2,快艇从P处向正北航行到A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

图2

A.北偏东30°

B.北偏东80°

C.北偏西30°

D.北偏西50°

4.用一根长为a(单位:cm)的铁丝,首尾相接围成一个正方形.要将它按图7的方式向外等距扩1(单位:cm),得到新的正方形,则这根铁丝需增加()

图3

A.4cm

B.8cm

C.(a+4)cm

D.(a+8)cm

5.若2n+2n+2n+2n=2,则n=()

A.-1

B.-2

C.0

D.6.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8所示:

图4

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

A.只有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7.如图5,点I为△ABC的内心,AB=4,AC=3,BC=2,将∠ACB平移使某顶点与I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A.4.5

B.4

C.3

.D.2

图5

8.对于题目“一段抛物线L:y=-x(x-3)+c(0≤x≤3)与直线l:y=x+2有唯一公共点.若c为整数,确定所有c的值.”甲的结果是c=1,乙的结果是c=3或4,则()

A.甲的结果正确

B.乙的结果正确

C.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

篇6: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初三中考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其三大特点,而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计划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具体计划: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总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心里有数。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快组织复习。具体为——代数部分是五块知识:实数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几何部分也是五块知识: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和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每个知识块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边复习边做知识归纳,掌握法则和公式定理等。同时,例题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2.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随着教材的改革,中考命题已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正,在命题时,一定会对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尽量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背景和相同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因此,我们的学生要通过总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告诉学生自变量和因变量,要求学生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或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要用到函数的思想,也是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后的压轴题也与此有关的。从而复习时着重举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和如何转换的。

第二阶段: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本阶段应以建构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结构为主,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提高能力。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重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所以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教师在此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学生在第一阶段已经很熟练了,此阶段应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加深记忆。2.狠抓重点内容。

近几年来,初中阶段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这些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本次中考复习也要将此做为复习的重点内容。

3.对于新题型也不要轻易放弃。

例如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题和动手操作题近几年也是很流行的一种考察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新题型。

第三阶段 :深入中考试题研究,让学生自己感受中考的魅力。1.以一套中考题为例,采取多种形式,改变命题,自编命题。

改变命题,自编命题可以让学生感受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中考技巧。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寻求不同解题途径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战前练兵,模拟中考。

在前2轮复习的基础上,此阶段需要做大量的模拟试题一检查复习的效果。让学生调整心态,振作精神,为中考培养心态素质和知识素质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于每一张试卷,都要做到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数学知识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要学生学会镇定,回想学过的各种方法,从条件入手,挖掘隐含的已知条件,或从结论入手寻找解题途径,从而为中考的考试练好了最好的心理和知识这两个素质条件,也因此而取得中考的优秀成绩。

第四阶段:感受自己的奋斗历程,体验自己的丰收战果。此阶段学生的心理辅导占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中考的练兵还是不要放松继续保持,只是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模拟出来的不同成绩时要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让每个考生都感受到自己前几个阶段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力气,让每一个考生都做到胸有成竹,相信自己永远是最好的。

当然,中考前总复习的时候,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复习的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顾两头,促中间”,就是说要注重尖子生的同时也要注重后进生,而中间力量是最有潜力的一部分,更要深入。总而言之,提高复习实效是初三中考前总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我在制定复习计划的前提下更要发挥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本届毕业班的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初三中考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他的三大特点,而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计划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具体计划: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总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心里有数。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快组织复习。具体为——代数部分是五块知识:实数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几何部分也是五块知识: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和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每个知识块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边复习边做知识归纳,掌握法则和公式定理等。同时,例题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2.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随着教材的改革,中考命题已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正,在命题时,一定会对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尽量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背景和相同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因此,我们的学生要通过总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告诉学生自变量和因变量,要求学生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或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要用到函数的思想,也是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后的压轴题也与此有关的。从而复习时着重举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和如何转换的。

第二阶段: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本阶段应以建构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结构为主,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提高能力。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重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所以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教师在此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学生在第一阶段已经很熟练了,此阶段应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加深记忆。

2.狠抓重点内容。

近几年来,初中阶段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这些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本次中考复习也要将此做为复习的重点内容。

3.对于新题型也不要轻易放弃。

例如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题和动手操作题近几年也是很流行的一种考察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新题型。

第三阶段 :深入中考试题研究,让学生自己感受中考的魅力。1.以一套中考题为例,采取多种形式,改变命题,自编命题。

改变命题,自编命题可以让学生感受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中考技巧。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寻求不同解题途径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战前练兵,模拟中考。

在前2轮复习的基础上,此阶段需要做大量的模拟试题一检查复习的效果。让学生调整心态,振作精神,为中考培养心态素质和知识素质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于每一张试卷,都要做到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数学知识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要学生学会镇定,回想学过的各种方法,从条件入手,挖掘隐含的已知条件,或从结论入手寻找解题途径,从而为中考的考试练好了最好的心理和知识这两个素质条件,也因此而取得中考的优秀成绩。

第四阶段:感受自己的奋斗历程,体验自己的丰收战果。此阶段学生的心理辅导占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中考的练兵还是不要放松继续保持,只是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模拟出来的不同成绩时要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让每个考生都感受到自己前几个阶段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力气,让每一个考生都做到胸有成竹,相信自己永远是最好的。

篇7:初三数学总复习试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和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经历模仿、参考例题到自己动手完成变式训练,体会概率问题的书写规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简单概率事件的计算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概率综合问题的书写格式、概率的计算.难点:概率大题的书写规范.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公式P(A)m的意义 nm.n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2.例题讲解

(2016一检22)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3个大小相同的小球,球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录下数字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1)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中的一种,列举出两次摸出的球上数字的所有可能结果;(2)求两次摸出球上的数字的积为奇数的概率.解:(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下表格:

或根据题意,可以画如下的树状图:

由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9种,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由(1)得:其中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数字积为奇数的有4种情况,∴P(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数字积为奇数)=3.错题分析 9

4.正确示范

5.变式训练

(2015一检20)小红和小白想利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设计一个摸球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入完全相同的4个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2,3,4,5.两人先后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若摸出的两个小球上的数字和是奇数则小红获胜,否则小白获胜.下面的树状图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

请判断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并用概率知识说明理由.解:由树状图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2种,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其中两个小球上的数字和是奇数的共有8种,为偶数的共有4种 ∴ P(和为奇数)=∵ 8241,P(和为偶数)= 12312321 33∴ 这个游戏不公平

(2014一检18)在一个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1,2,3,5.小明先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小强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记小明摸出球的标号为x,小强摸出球的标号为y.小明和小强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一个游戏:当x与y的积为偶数时,小明获胜;否则小强获胜.(1)若小明摸出的球不放回,求小明获胜的概率;

(2)若小明摸出的球放回后小强再随机摸球,问他们制定的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解:(1)列表如下:

或列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2种,并且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x与y的积为偶数的有6种.∴ 小明获胜的概率P(x与y的积为偶数)=(2)列表如下: 2

或列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6种,并且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x与y的积为偶数的有7种.∴小明获胜的概率P(x与y的积为偶数)=∴游戏规则不公平

6.总结归纳

71 162

7.布置作业

优化设计P72—74

篇8:如何搞好初三数学总复习

通过听课教研,我发现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在目标定位和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师的归纳与提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初三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据对课标、考试说明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来作保证。

通过深入学习新课标,熟读考试说明,我们对下一阶段的复习定位、内容选取有了方向。

复习备考中复习目标定位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按照考试说明确定复习目标,再结合自己学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复习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要盲目增加复习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或降低相应知识的要求。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抓基础,关注能力。无论怎么复习,都必须以夯实基础为前提,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同时要渗透各种解题策略。老师的归纳要及时到位。复习内容要符合考试说明,如果说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过于宽泛,且较中考数学试卷较远,那么,数学考试说明就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我们必须真正明确它的含义,切实落实它的要求。

我采用三轮复习法。一轮复习是基础知识复习,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三轮复习是套题复习,四轮复习查漏补缺。

首先进行一轮复习,即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基本方向,把握各知识点的目标要求,熟悉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试卷难、中、易题的比例。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把基础知识系统起来,进行梳理,然后再针对各知识点进行方法突破,并进行变式训练,最后进行当堂效果检验。这一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分配时间长一些,一般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轮复习中要重视概念的教学复习,数学的核心知识就是概念,复习中要把它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前提和条件。一轮复习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提高在几何计算方面,要善于从复杂图形中提取出基本图形,建立模型思想,解决问题。在这轮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表达,解答题要培养学生善于抓住关键步骤,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轮复习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阶段要培养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待定系数法、特殊—一般—特殊、未知—已知、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思想、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等,这些都是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指导原则。在这轮复习中要归纳提升,师生一起归纳概括,总结提升。我留出充分时间进行,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使得学生凌乱的知识得以梳理、发散的思维得以有效的回笼。

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要抓住主要知识和核心内容,更要关注中考命题特点和方向,对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 选取近年各地典型试题进行集中训练,精讲训练。专题复习选择要准,安排时间在4周内完成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围绕近年中考试题热点、难点,对重点下工夫,不惜一节课练一到两道题。专题复习要注重总结,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升分析总结能力。专题复习选择专题要有一定难度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但难度要适当。专题复习重点是提示思维过程,揭示解题方法,不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急于给学生答案。这轮复习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整合全国各地的最新中考信息,对每一专题的考点进行细致划分,展示最新中考动向、新理念、新思路、新信息、新题型。二轮复习分六个专题:新定义专题,函数应用专题,函数几何综合专题,几何探究平移,旋转、圆的探究,动点专题。二轮复习注重总结规律技巧,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原则。

三轮复习是套题复习。进行一模以后每两周进行一次套题训练,针对题目的难度、题型分布、试卷结构、精心选题,全真模拟训练。考完后要认真评阅试卷,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收集学生模拟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知识,一些存在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的知识弥补训练。

四轮复习是查漏补缺,这个阶段很关键,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初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多套,平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免不了出现知识点的学习漏洞,没有真正理解或理解不到位,如果通过看笔记、错题本把疑难问题解决了。我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把平时做错的题系统整理好,在上面写上评析和做错原因,每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复习。这个过程是反思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心态,良好的心态是高效学习的基本保证。积极良好的学习心态能让学生精神振奋,正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能充满信心地克服。还能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上一篇:评课讲座主持词下一篇:主持人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