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审查经验交流材料

2024-04-17

执纪审查经验交流材料(精选6篇)

篇1:执纪审查经验交流材料

纪检干部执纪审查工作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执纪审查工作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上的新兵,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对执纪审查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执纪审查工作学无止境。推动党的纪检事业深入发展,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专业素养。作为执纪审查一线人员,更要有业务知识学习“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少一些娱乐应酬,多一些学习培训,认真学习掌握党规党纪、金融、法律、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监督执纪的行家里手。

执纪审查工作不能怕“得罪人”。有些同志开玩笑说:“人家组织部是发帽子的,你们纪委是摘帽子的,人家组织部去哪个单位,大家都欢迎,你们纪委去哪个单位,大家都不自在。说到底,纪委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的确,纪委的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反腐败斗争最前沿,面对歪风邪气就要坚决斗争。

但是,纪委也做了大量的澄清、了结、保护党员干部的工作,对于那些敢作为、勇作为,为老百姓办实事而被反映的党员干部,纪委及时给予澄清了结保护;对于那些有违纪倾向、苗头的党员干部,纪委对他们咬耳扯袖、早提醒、早教育,以免他们小错变大错。忠诚于党,忠于职责,纪检人不怕“得罪人”。

执纪审查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执纪审查工作中很多细节不能忽略,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执纪审查中“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做笔录是执纪审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在做笔录的过程中,错字、别字、漏字、细节描述含糊不清、关键问题记录不全等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改正,势必会影响笔录作为证据的效用;还有如书证、物证的收集,复印件未加盖印章、相关证明材料未签名等情况,将直接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对违纪人员的定性量纪。作为执纪审查人员,一定要仔细阅读核对笔录初稿,相关证据材料在收集时要严格履行手续。

篇2:执纪审查经验交流材料

一、学习培训总体印象

一是学习气氛浓厚。本次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学习兴致很高,都能够严格遵守培训班的纪律,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大家始终保持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旺盛的学习热情,充分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精神风貌。

二是培训内容广泛。本期培训班安排的培训内容设计面广,专业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贴合操作实务实际,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又穿插案例进行了分析讲解,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员们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便于今后在工作中操作应用。

二、学习培训心得浅见

培训虽短,但给我的学习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八天来,我专心聆听了讲解,认真做好了笔记,增强了我的实际应用能力,受益匪浅。同时使我认清了这次培训的重大意义、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通过这期培训班学习,特别是对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纪律审查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以下就把纪律挺在前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把纪律挺在前面”,也就是党的纪律必须挺在法律的前面,政治上要讲忠诚,组织上要讲服从,行动上要讲纪律,党的纪律严于国法,一个党员不仅要固守法律底线,做遵守法律的表率,还要严格遵守党章、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纪检干部,党的卫士、纪律的守护者,不仅要守好护好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更应奋勇当先挺在纪律的最前沿。

第一,做党的忠诚卫士。只有对党忠诚,才能听党指挥,无私奉献,才能坚守捍卫党的纪律,干净干事、敢于担当,时刻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我们作为纪检干部要把对党的忠诚落实到党的具体工作中,坚持以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联系我们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同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履职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直接关系群众利益,关系政府形象,我们将通过执法监督,执纪问责等措施有重点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问题。

第二,做遵守纪律的标杆。“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 挺在纪律的前沿,纪检干部要有“向我看齐的底气和胆量,以纪律为明镜,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要敬而远之。在当下各种各样的诱惑无时不在,****的病菌无孔不入,纪检干部处在反****斗争的第一线,时刻面临腐蚀和反腐蚀的考验,务必防之又防,慎之又慎,要坚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努力做到情况明、数字准、作风正、工作实。

第三,履好职、执好纪、不辱使命。党章赋予我们监督、执纪这一使命,纪检干部要挺在纪律的最前沿,让所有纪律、规矩都严起来、立起来。一方面通过扯袖子、咬耳朵、抓早抓小,在单位系统内开展经常性廉政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对违反禁令,对哪些不收手、不收敛,仍顶风违纪的人和事,要敢于亮剑,大胆开展正风肃纪工作,努力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在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主责中,在进一步深化”三转“中有所作为。

篇3:执纪审查经验交流材料

竣工结算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 由工程业主单位会同工程承办单位, 根据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变更鉴定、定额预算单价等资料进行的对合同价款的最终计算, 工程结算审核不仅是工程造价准确性的保证, 还涉及到工程建设各方的利益, 因此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一直受到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的高度重视。

一、工程竣工结算审核中常见的问题

㈠合同缺乏严谨性, 留下合同纠纷隐患

工程合同直接涉及到工程业主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利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工程业主单位和建设单位为了能够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获得利润, 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模糊的条款。这些条款虽然在工程结算时能够给业主单位或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利润, 但采用这种手段获得的利益是不道德的。而且, 在工程结算时这种手段带来的往往是合同纠纷, 甚至于对簿公堂, 给工程建设和各企业的声誉带来不好的影响。另外, 有些企业在签订和洽谈合同期间, 由于工程承包单位和本单位多年的合作彼此比较信任, 这也容易造成合同洽谈、起草、签订过程中合同内容不够详细, 措辞不严谨。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到企业利益, 因此在结算时多年的合作关系往往会因为不严谨的合同而破裂, 直接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㈡工程设计变更手续和资料不完善

工程设计变更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现象, 即便是再优秀的设计单位也不能保证工程设计完全符合现实并满足工程业主单位的需求。因此, 在建筑施工时, 工程设计中往往会有一些不符合现实或者凭承包单位的人力和技术资源难以胜任的设计, 为了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必然会采取设计变更的方法予以补救。工程变更是对原工程设计的改变, 而建筑施工单位和工程业主单位签订的合同是基于原工程设计上的, 因此工程变更将会导致合同内容的改变。因此在设计发生变更时, 不仅要求在设计变更时要多方会审, 还需要涉及一系列繁琐的签证和资料。设计变更的现场签证和资料是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资料, 因此在工程竣工审计时经常因为这些资料不准确和手续不全导致业主单位和承包单位发生纠纷。

㈢竣工结算编审人员能力和素质不足

在竣工结算编审过程中, 由于编审人员所处的地位、立场、目的不同, 存在有意高估冒算和压低造价的人为因素;同时因编审人员的业务水平原因, 对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使用、取费文件等理解有误或工作失误, 导致工程量计算错误, 定额套项、取费不准, 这些都会使工程竣工结算价失真。

㈣定额单价不准确

在工程建设中, 一般建筑材料的购买都是由承包商进行的, 材料的费用则根据合同的规定由工程业主单位报销或者是包含在工程合同中。在实际工程中, 由于材料市场的材料品牌、种类和价格多样, 经常导致定额单价的套用不准确。不仅定额子目错套或高套的现象经常发生, 还存在着一些重复套用子目和不按定额规定换算基价的现象, 更有甚者有些无量的施工单位还存在擅自修改和调整定额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会给工程业主单位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导致工程建设超出预算, 给竣工结算审核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做好工程竣工核算工作的几点思路

㈠在竣工核算前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以工程施工建设相关的资料为基础展开的, 因此在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时, 一定要先做好竣工结算审核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需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主要有招投标文件、承发包合同、设计通知、签证单、竣工图、工程变更签证等, 收集好这些资料后, 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 确保资料齐备和有效, 并与施工单位有效沟通, 确保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在开始审核时, 首先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 对有疑问的资料及时和工程建设单位做好沟通, 确保资料的有效性, 最后对收集的资料按照需要整理好, 方便工程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

㈡做好工程量核对工作

工程量的计算和核对是项目业主单位和承包单位进行资金结算的重要参考, 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要做好工程量的核对工作, 确保工程量计算准确有效。在进行工程量审核时, 要注意工程建设方有无多报工程量的现象, 还要仔细检查在工程量计算中有无不合理的项目, 如果出现工程量虚报和计算不合理的情况, 一定要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将这种情况和工程业主单位和承包单位沟通好, 并协商处理, 争取使工程量的计算准确、合理。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漏报的工程量, 也需要在核实后将其补到结算中, 从而避免承包商的经济损失。在进行工程竣工计算审核对工程量进行审核时, 只有秉着实事求是的心态才能保证工程发包双方的利益, 保证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实现其功能目的。

㈢注意部分分项工程量单价的审核

在工程建设中, 工程量单价主要是套取行业工时定额实现的, 而工时定额的套取经常是不准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时要做好对项目中各个细节的审核, 保证定额的套取合理、准确。对于变更项目, 一般不会直接套取合同单价, 而是按照合同中标注的综合单价或者相关条款进行, 如果没有在合同中对设计变更予以规定, 则需要审核人员会同工程发包方、承包双方人员商议决定, 并形成书面文件。

㈣其他费用的审核

其他费用中属于施工中发生的费用, 如脚手架使用、材料超距离运输、大型机械使用、高层建筑增加费、远距离工程增加费等, 在审查时首先要对项目本身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核实, 其次对计算中所采用的系数进行核对, 做到实事求是、尽量避免差错。对于政策性规定的费用, 审查时要以相应的文件为准。

综上所述,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对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项目。要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审核, 首先要清楚在我国工程竣工结算审核中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改正, 以维护工程发包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篇4:经验规则在证据审查认定中的运用

[基本案情]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犯罪嫌疑人麦某(男,33岁,美国国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外国学校任教期间,在教室内采用手抠、摸、掐被害人生殖器、臀部、肛门等手段,多次猥亵6名年幼男、女学生(其中4名法国籍、1名美国籍、1名瑞士籍,均为7岁以下儿童)。[1]2013年5月13日,犯罪嫌疑人麦某被公安民警抓获。

一、本案的相关证据情况

控方的主要证据有:6名被害儿童的陈述及其家长的报案材料,其中3名儿童有心理医生的陈述报告、2名同班级儿童的证言和案发教室的现场勘查记录。

第1节被害人陈述“麦某用手指抠我尿尿的地方,有时他还会将手指插入我拉大便的地方,我很痛但我没有哭也没有叫喊”。指证第2节、第3节、第5节的被害人也被麦某侵害。同时指证还有另外的被害人,但经核实,另外的被害人否认。

第2节被害人陈述:“我下身一直感觉有点痛”。指证第1节、第3节、第5节的被害人也被麦某侵害。

第3节被害人陈述:“麦某曾经将我的外裤脱了下来,然后用手隔着内裤碰了我尿尿的地方。”指证第6节的被害人也被麦某侵害。同时指证还有另外的被害人,但经核实,另外的被害人否认。

第4节被害人陈述:“麦老师会让其他学生蒙上眼睛然后转过身去,然后把我拉到角落里,放在两个椅子上面,然后把我内裤脱掉后,用手打我屁股。”另有2名同班级学生指证看见第4节被害人被麦某侵害过。

第5节被害人陈述:“麦某把我穿着的短裙和连裤袜脱下来,拉到我的膝盖里,我是光着屁股的,我觉得有点怪怪的,麦某用手轻轻地按摸我的小便、大便和大小便中间的地方”。

第6节被害人陈述:“麦某摸了我的小鸡鸡,还对我说了我的鸡鸡很小”。

犯罪嫌疑人麦某的供述和辩解:麦某到案后一直否认实施猥亵儿童行为,始终拒不认罪,并辩解:6名学生都在撒谎,是记恨报复故意编造的;麦某指出,要指证其猥亵儿童,应有其他物证来证实(如在教室内提取到精液或者孩子身上有瘀青等)。

辩护人的无罪辩护意见:一是对在案的每一份证据均提出质疑,主要有:被害儿童的陈述不具有真实性,是受到父母、侦查人员等的诱导。二是被害儿童的家长彼此之间相互串通,有证据污染的嫌疑。三是自行补充证据,提交19份教师意见欲证实麦某品行一贯良好。四是提出与麦某共同带班的另2名老师、同班的其他部分学生的证言,这些证言均证明从来没有发现或者看见麦某有性侵儿童的行为。

二、问题的提出

猥亵儿童案系性犯罪案件,由于被害人是儿童,心理尚不成熟,表达能力尚不健全,证据较其他性犯罪案件更难以收集。本案与一般的猥亵儿童案相比,呈现隐蔽性更强、证据审查认定更难的特点。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和被害人的陈述之间是“一对一”的状况。能直接证实犯罪嫌疑人实施猥亵行为的只有6名低龄被害人的陈述和少数几个目击证人(系同班的低龄儿童)。被害儿童在遭受侵害时均未当场呼救或采取其他反抗行为,在遭受侵犯后未及时主动向家长告发,其中有2名被害儿童是在遭受多次猥亵后,因他人指证才被揭发。并且,被害儿童不能阐明被侵害的具体时间。本案是连续犯,每次作案的具体时间和确切位置难以认定,只能认定一个时间段,不能精确到具体的时间和教室的具体位置。目击证人不能详细表述他人被猥亵的具体时间、地点、具体侵害方式。二是直接证据少。在案证据基本是言词证据,相关联的客观物证缺乏,而言词证据存在主观性、易变性等特点,证明力较弱。三是犯罪嫌疑人具有教师身份,作为老师对儿童可以施加一定的控制力,使犯罪行为更加隐蔽,因而发现、获取证据更难。

除了上述证据难题,辩护方提交的证据也给案件审查与指控犯罪增加了难度。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律师自行补充证据,提交19份教师意见欲证实麦某品行一贯良好,提出与麦某共同带班的另2名老师、同班的其他部分学生的证言均认为从来没有发现或者看见麦某有性侵儿童的行为,而这些均能与犯罪嫌疑人的没有实施猥亵行为的辩解相印证。由此,全案的证据形成了两大对立的证据体系。一方是由被害人陈述、被害人家长的报案材料等相互印证的控方证据体系,另一方是辩方的无罪辩护证据体系。双方证据体系对有无犯罪事实形成直接对抗。证据反映的待证事实互相冲突,如何判断证据体系的证明力及其证明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对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

证据审查过程是一个由已知事实推出未知事实的逻辑推理过程。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对证据证明力的法理研究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检察人员对上述情况如何判断,法律并没有予以明确规定,这就需要运用逻辑和实践经验积累而成的“常识、常理、常情”等经验规则来辅助证据审查和判断。

三、运用经验规则审查认定证据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意义

在刑事证据法律规范中,第一次将经验规则引入其中的是“两高三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5条将“证据确实、充分”界定为:(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2)每一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3)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4)共同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5)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此规定首次明确了“经验规则”在刑事证据法律规范中的地位, 并将其作为证明标准和方法的重要内容。

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规定经验规则的是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1月1日《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配套解释》),第105条规定:“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1)证据已经查证属实;(2)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3)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4)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5)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明确了在没有法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不明的情况下,运用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自主评价判断的权利,为经验规则在证据审查认定中的正常运用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

什么是经验规则?司法解释并没有给出进一步阐释。各位学者也是见仁见智。[2]笔者认为:经验规则是日常生活经验在司法领域特别是在证据法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司法人员依照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反映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事理作为认定待证事实的根据的有关规则。

检察人员对具体案件作出判断时,尤其是面对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提供的支持其与侦查机关不同主张的各样证据材料时,需要能动性地运用经验规则对下述问题作出判断:一是证据的资格问题。包括:这些证据材料是否与本案有关?是不是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予以采纳?二是对证据的证明力有无及其大小问题。包括:若干证据之间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或者相互印证证明某一事实?在证明内容相反的证据(或者证据锁链)之间,哪个证据(或者证据锁链)的证明力更强,能够否定其他证据想要证明的事实?实践证明,证据审查绝非证据内容与证明标准的形式比对,而是综合评判、去伪存真的复杂认识过程。

四、经验规则在本案中的运用

如前所述,针对幼儿实施的猥亵类案件的证据往往“先天不足”。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被害人及其家长分别提供了证明内容相反的证据,这些证据中,哪些证据的证明力更大,需要检察人员运用经验规则能动地进行判断甄别。笔者认为,此类案件中,证据审查判断和定案标准具有独特性,应当特别注意审查三个方面:一是审查判断被害人陈述内容是否客观真实。二是审查家长之间是否因为相互串通相互影响后报案,案件的发破案经过是否自然。三是辩护律师所提交的证据是否能够支持无罪辩解。本案中,依照《配套解释》第105条规定,根据以下日常生活经验规则的逻辑推理,可以认定麦某构成猥亵儿童罪。

(一)6名被害人的陈述内容是客观真实的

主要是从陈述的细节是否本人亲身感知、取证的程序和过程是否合法、犯罪后果是否发生、与间接证据能否印证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1.从被害人陈述的细节来看,非本人亲身经历不能描述。6名被害人均为案件的直接受害人,是最了解案情的人,他们的陈述,非常清楚地指证了麦某实施猥亵的行为,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根本不可能描述的这么客观具体。有的被害儿童提到被性侵害的生理感受、有的被害儿童提到犯罪嫌疑人猥亵行为中手指的细微动作、有的被害儿童提到了犯罪嫌疑人对儿童生殖器官形状的评价等。以上内容完全是本人亲身感知才可能有的感受。虽然被害人均是6岁的孩子,但他们有基本的认知能力、辨识和表达能力,能辨别是非,也能正确地加以表达。6名被害人陈述的内容,符合被害人的年龄、认知表达能力。

2.从取证的程序和过程来看,询问过程中监护人一直在场,取证过程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为确保未成年人证言内容的准确性,确保未成年人作证中所依法享有的正当的权利义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70条特别规定了法定代理人到场制度,规定办案机关在询问未成年证人、未成年被害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490条第3款、第5款规定:“到场的法定代理人认为办案人员在询问中侵犯未成年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询问笔录应当交由到场的法定代理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并由法定代理人在笔录上签字确认。”本案中,法定代理人在场见证了整个询问过程,没有发现任何非法和不当询问行为发生。最后法定代理人在询问结束后,查阅笔录内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确保了证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从复核(观看)询问被害人的录像资料来看,陈述和作证的内容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年人通常使用的,与被害人感知事物的能力、记忆、陈述表达的能力相称。没有发现有受威吓、利诱、胁迫而作虚假陈述的情况。在整个询问过程中,孩子精神状态平静,情绪自然、客观;被害人被问及被猥亵的情况时会表现出严肃、不愉快、吞吞吐吐、躲避、不愿交流的情况。虽然在询问过程中有父母帮忙解释问题、仔细询问孩子、和孩子自行交流等情况,但是在关键问题上,均是由儿童本人作出清晰的、明确的陈述。

4.从被害儿童在事件发生后的表现来看,其在心理、生活上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出现疼痛、尿床,有的孩子出现反常的脾气暴躁,甚至有的家长不敢带被害儿童去博物馆,因为怕看到生物体的肛门引起儿童心理痛苦等情况,可见伤害后果是确实发生的。

5.从被害人陈述中还有部分没有得到印证的事实来看,例如被提到的其他被猥亵的同学没有认可被性侵犯的事实,不能说明性侵犯就不存在,也不能因此说明被害儿童关于自己被性侵犯的陈述也是在说谎。有多种原因可以导致现存的猥亵行为没有得到司法追究。这也从侧面反映,儿童之间的陈述没有相互串通,是独立自主陈述,应当予以认可。

6.从被害人陈述的内容和报案的方式来看,6名被害人之间陈述的内容,除了基本的猥亵行为外,具体的行为时间、方式均各自不同,还有被害人报案的时间、方式也各不相同,没有出现相互串通后通常所见的内容整齐一致、报案时间整齐一致的情况,可以排除相互串联、相互影响的可能。

7.从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角度来看,一是6名被害人的陈述能与作案时间、作案地点的证据相互印证。犯罪嫌疑人麦某有作案时间。根据校方医疗记录、相关证人(助教老师和校医)的证言能够证明麦某有与学生有单独相处的时间。虽然被害人陈述中关于具体的犯罪时间和地点有时表述会有所变化,但是基本的时间和地点没有重大矛盾。根据《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能够证明实犯罪嫌疑人上课教室的基本情况,视野比较开阔,有低矮的桌椅等,学生基本能够看见教室内发生的情况。所以,3名被害人作为案件的目击者,能看见其他同学被猥亵的陈述内容客观、真实。二是6名被害人的陈述能与心理医生等其他证人的证言和相关书证相互印证。6名被害人的母亲的证言、其他证人之间的证言、心理报告和被害人陈述之间指向同一、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均从本证的角度证明了犯罪嫌疑人麦某猥亵儿童的犯罪事实。

(二)6名被害人陈述及其父母报案不存在相互串通情况

主要从被害人及其父母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报案时间的先后顺序、报案材料的内容是否完全雷同、家长之间的联络是否正常、人的记忆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1.从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来看,是正常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平素没有恩怨仇隙、关系正常,没有打击报复或者诬告陷害的动机和目的。

2.从报案情况来看,案发过程自然、合理,报案及时,符合常情。第1节、第2节的被害人是先向她们的心理医生陈述,后在旅游途中向母亲陈述,完全是其本人自愿陈述。母亲得知麦某的行为不当之后,分别通过电话向法国学校总校校长、法国使领馆、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国警方报案。第3节的被害人也是在心理医生治疗后,心理医生鼓励被害人将事情都告诉母亲,其母亲当日获知详情后于次日报警。第5节的被害人是在母亲主动询问下告知被猥亵的情况,第4节的被害人和第6节的被害人系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发现后,主动找被害人核实,发现确有被猥亵情况后案发。

3.从被害人的陈述和父母报案材料收集的过程来看,取证主体合法、取证程序合法、取证手段合法、证据形式合法。

4.从被害人的身份而言,6名被害人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班级,不存在相互串通的可能,也没有理由需要相互串通。

5.从被害人父母报案的内容而言,6名被害儿童的被猥亵经过相互之间有所不同,具有亲身感知的特点,包括犯罪行为侵害时被害儿童本人所见所闻和感知到的情况,客观真实,符合情理。如有的陈述是被麦某脱去内外裤后被手指抠生殖器部位、有的是被麦某摸掐屁股,有的是被麦某隔着内裤碰尿尿的地方,有的是被摸小鸡鸡,报案所称的各个被害儿童被性侵的细节不同,说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并未涉及细节,否则在家长的诱导之下儿童的陈述应当整齐一致,故被害人及其父母不存在相互串通后恶意诬陷被害人的可能。

6.从常理分析,家长之间的联络属于正常的提醒和关心范围,作为人之常情,父母之间相互联系,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的表现,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不能要求父母知道还有其他小朋友可能被猥亵之后,还保持沉默不和其他家长联系。

7.从常情分析,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之爱,不管是咿呀学语的孩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每一个都在或曾在这爱的护卫之下成长。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违背事实作出不利于己的陈述。任何一位父母都不可能将莫须有的被侵害尤其是被性侵害的事实强加于自己孩子的身上。父母之间为什么要相互串通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性侵害的受害人呢?

8.从人的记忆特性来看,儿童对自己被人犯罪的事件的记忆是很难被人改变与灌输的,尤其是对儿童的性犯罪,几乎没有儿童愿将自己是清白的说成自己被人性犯罪了,即使是在很大压力下也是如此。而且,即使儿童想提供伪证,指控他人对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由于儿童自身没有经历,儿童是很难提供详细情况的,尤其是案件的细节,对儿童能够提供详细的关于犯罪的证言,其可靠性往往较大。但反过来,儿童不敢提供犯罪事实的证言却较为常见。

(三)辩护律师的无罪辩护证据不能作为否定猥亵事实的证据

关于律师提交的19封教师意见欲证实麦某品行一贯良好,并提出与麦某共同带班的另2名老师、同班的其他部分学生的证言均认为从来没有发现或者看见麦某有性侵儿童的行为,可以从教师意见的来源、教师意见的具体内容、与认定犯罪事实的关联性上进行分析判断。

1.从19份教师意见的来源来看,出具信件的教师多为从学校一个与麦某相交甚好的安某老师处听说麦某的律师希望写一些对麦某有利的教师意见,然后才写的信。

2.从19名教师是否能够证明案发事实来看,这些老师在侦查机关复核时均证实对案件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对麦某是否有猥亵行为均为主观判断的文字,而非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3.从19份教师意见的内容来看,与指控的犯罪事实不具有关联性。信件的内容仅能证明麦某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不能证明麦某的生活习惯、交友兴趣、性格特征、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兴趣爱好、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品行证明。换句话说,如果待证事实是麦某工作表现的话,该项证据具有证明性。本案的争议事实是麦某是否对6名被害儿童实施猥亵行为,麦某的工作表现与实施猥亵行为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工作表现良好的证明并不能排除猥亵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4.从反证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学校里的所有老师都认为麦某是专业的。如在学校担任英语老师的证人海某,她的儿子也是麦某的学生,她的证言证实出具信函的老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5.从作证证人的资格角度来看,凡是知道案情的人才有作证的资格和义务。出具意见的19名教师和共同带班的老师,在案件发生的时候并不在场,不了解案情,也不知道案情,不具有作证的资格。本案中的被害儿童是最直接受害人和目击者,是最了解案情的人,他们亲身经历了案件的过程,是案件信息的最主要接收者,他们的所见所闻因此成为查明真相的关键因素,这些被害儿童的证言具有强烈的不可替代性。

五、经验规则在司法运用中需要注意问题

尽管《配套解释》已经明确规定,可以根据经验规则进行推理来判断证据、认定事实,但由于经验规则具有或然性、主观性和客观多样性等特点,在信息有限的司法环境中,如果不当运用可能导致案件的错误处理。在充分认识经验规则的积极价值的同时,应当把握适当界限合理运用。要着重注意以下四点。

(一)经验规则以对单个证据的资格审查为基础

经验规则是建立在单个证据的证明能力已经确定的基础上的,并非所有的待证事实都可以适用经验法则。证据法的历史发展表明,“证明力的评价,其实就是以生活经验法则为大前提,以具体案件中的证据为小前提,从而得出该证据具有多大证明力的逻辑三段论推理的过程。”[3]在运用经验规则审查认定事实时,首先必须对单个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进行审查判断,排除那些在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存在缺陷的证据,如取证主体不合法、取证程序违法收集的、与案件事实无关的证据材料,在此基础上,才能运用经验规则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评判。

(二)经验规则以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为前提

对于某一案件事实的认定,仅凭审查某一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则无法达到确认案件事实的目的,只有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先评价证据内容是否“印证一致”,考察它们之间是否相互证实,然后加以综合分析,才能确认其真伪,判断是否“证成”。换言之,证据相互印证并不等于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相互印证只是认定证据确实充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证据确实充分不能等同于证据内容在形式上的比对一致,而是运用经验和逻辑等规则对相互印证的证据进行综合思维,全面评判的过程。

(三)经验规则运用时应当不存在相反证据

由于经验法则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可靠性,是一种盖然性的规则,存在着相反的几率。实践中,认知主体有个体差异,认识能力和思维有局限性,而案件又具有复杂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特点,对证据的审查是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对以往发生案情的回顾、判断,并据此作出认定,概率上不可能做出100%的正确判断,因此在出现“显与事理相违”时允许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反驳。只有根据经验规则认知的事项,辩方无提出反证的可能性或者提出的反证不成立时,该事实认定才成立。

(四)在运用经验规则时应当说明理由

由于经验规则结论的或然性和主观性,在运用经验规则判断证据、认定事实时,应当在审查报告和发表公诉意见时,明确根据经验规则进行判断的适用理由与选择,将事实认定与证据证明力的剖析相结合,将认定证据的形成过程与结果详细阐释,从而增强事实认定的权威性与严肃性。这样,不仅便于上级机关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而且使当事人能够明白司法人员如何形成心证并予以确信的过程,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可接受性。

注释:

[1]本案共有6节事实,为方便表述,在此予以合并阐述。

[2]参见李江海:《经验法则及其诉讼功能》,载《证据科学》2008年第4期。

篇5:执纪审查经验交流材料

原创 2018-03-12 尺寸分厘

编者按较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要求多刊载一些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工作中的实务知识,特别是一些谈话技巧、调查方法、办案工作思考等,以便在工作中有所借鉴。今天,尺寸分厘整理出一套《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中的谈话技巧汇编》,摘要刊载与读者分享。需要《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中的谈话技巧汇编》完整电子版请加微信:执纪审查的谈话技巧和执纪监督的情报分析方法(摘要刊载)谈话是指在纪委监委在查办案件的特定条件下,调查人和被调查人之间的心理交锋活动。在查办案件实践中,成功的谈话可以把小案件办成大案件,也可以深挖办成窝案和串案;相反,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技巧,就会适得其反,查办案件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会造成所谓的案件最终不了了之。因此,讲究谈话的策略和技巧,对突破案件至关重要。

一、谈话初期要消除对象心里抵触情绪在执纪审查人员与被审查人进行谈话初期,被审查人一般主要存在恐慌心理、揣测心理和戒备心理,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违纪问题彻底暴露,急于了解被审查人员的提问,对个人得失考虑较多。在谈话时他们往往注意察言观色,显得紧张、谨慎,回答问题常常以虚代实,或避重就轻,或避而不答,以观执纪审查人员的反应。针对被审查人此时的心理特点,执纪审查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先端正其思想,同时可以通过拉拉家常或聊聊天等较为宽松的谈话,尽可能消除其紧张、戒备心理,以利于下一步谈话工作的开展。审查人员切忌刚开始谈话时就以教训人的口气问话,以免引起被审查人的反感和抵触,另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谈话内容,防止漏底。同时,要努力去发现可以唤起被审查人道德感和自尊心的积极因素,促使其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

二、掌握主动,不说“没有气势”的话谈话取证中,常有一些被调查人自恃职务高、关系广、手段高明,气焰嚣张,不配合调查。纪律审查人员切不可在气势上输给对方,审查人员应时刻铭记自己代表纪检监察机关与被调查人谈话所肩负的使命,在谈话中牢牢把握主动,莫失正义之势。如某市纪委在对该市经信委原副主任邵某进行纪律审查时,邵某临近退休,曾长期担任过基层要职,阅历丰富。谈话初期,邵某大谈任职经历、工作成绩、领导表扬、付出的辛苦,等等。对此,纪律审查人员采取两种方法,有效地突破了被调查人负隅顽抗的心理防线。一是及时打断其“自我展示”式的表说,严肃地提醒当事人,谈话不是听他汇报工作、讲成绩,而是要他向党组织交代问题,正告当事人认清形势。二是主动出击,牢牢把握谈话主动权。当邵某在谈到自己在任职期间做出许多贡献时,审查人员则及时而主动地接过话题,将前期准备充分的证据——其任职期间所经手的项目资金一笔一笔和盘托出,让邵某自己考虑在经手这些项目资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交代还是继续对抗。当听到审查人员掌握如此清晰的证据后,邵某极度震惊,马上陷入沉默,其心理防线彻底被攻破,最终交代了受贿问题。

三、谈话的功夫要下在谈话外“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与腐败分子谈话较量是智慧与谋略的有机结合,没有固定的模式。谈话并没有什么灵方妙药,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与被调查对象谈话,最忌草率上阵,无备而战,认真细致做好准备工作是谈话突破工作的前提。谈话的功夫要下在谈话外。谈话前要找来前期调查的材料,认真翻阅、记录,特别是简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从政履历、性格爱好逐一研究透彻。扎实细致的准备工作,为顺利突破对象奠定坚实基础。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策略安排,但是每个成功的案件都必须实现谈话对象心理从抗拒抵触——接受现实——信任沟通——如实交代的转变。最开始谈话对象通常会抵触、抗拒调查,办案人员必须在谈话对象心中取得一个良好的“印象分”,让对象能接受被调查事实。取得良好印象分的基础是尊重,必须充分尊重谈话对象的人格、身份,甚至各种生活习惯。首次谈话时,办案人员会称呼对象的职务,比如陈市长、李厅长,到后来熟悉、信任了,就直接称呼老陈、老李。这种称呼的转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谈话对象逐渐接受了其身份的转变,也拉近了办案人员与调查对象的距离。对于那些难啃的骨头,则采取“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策略。在被留置之前,腐败分子会从各种渠道打听事态发展,想好了千百个应付调查的谎言,与家属、涉案老板建立攻守同盟,甚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这时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将这些准备充分的腐败分子“晾起来”,让其自我发酵、自我加压,把那些应对调查的谎言都“烂”在肚子里。

四、“情报搜集”在执纪审查中具有重要作用纵观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执纪审查工作从以往粗放型“大人海战术”向复合精密型“大数据技术”的自动化形态升级。运用数据情报实现对目标的科技“显影”将成为大趋势。做好情报搜集有利于案件树立及固定。案件的“首发情报”薄弱,便会让部署举棋不定,缺乏立案信心,领导也可能会左右为难,迟疑立案决心,涉及敏感时期、敏感人物尤为如此。信访件、办案部门移交线索等是案件来源,案源最初往往是模糊不清、要素不全、诸多疑惑的,必须下功夫对目标进行“画像”才能具备使用价值。因此,为案件初核提供情报支撑,是案件能“立起来”的重要前提,事关命中率。做好情报搜集有利于谈话突破和审查。如果说案件核查阶段是与对象背靠背的周旋,那么审查阶段就是面对面的博弈,如果前期情报搜集到位,能夯实整个案件基础,谈话人员针对目标的后期介入就更为心中有数,底气充足。更有助于审查时避免隔空喊话,隔靴搔痒的现象,能提升谈话的震慑力,推动案件突破和证据固定,事关杀伤力。《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中的谈话技巧汇编》目录

篇6:乡镇执纪审查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局常态化经济责任审计和市审计局经济审计,共发现四个问题,暴露了我们基层少数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陈旧习惯”思维严重,学习新规章不及时,管理制度不健全,审批手续、列支程序不规范等,同时也反映出基层单位少数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缺少对制度规矩刚性严格的敬畏,总认为“只要自己不拿不贪,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对职责主体责任和岗位职能主体责任的理解缺乏应知的认识。

为此,我们提醒局党委班子成员根据联系分工单位处室,分别开展“四谈”活动,以查找自身存在不足为话题,对基层各单位负责人开展逐一谈心活动,通过谈心谈话、相互交流、学习党纪条规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更新陈旧观念。

针对审计发现基层单位存在的问题,局纪委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各自实际,从纪律标准、工作实际、主客观因素等要素出发,按照落实“四种形态”要求,结合查找出的12个问题,通过领导约谈、调查提醒、通知整改、问责通报等方式,抓早抓小,早提醒、早整改、早处置,先后调查提醒2个基层单位和3名财务人员,通知整改6个单位,约谈4个单位和5名财务负责人。提请局党委研究,决定分别对市淮剧团、美术馆负责人和财务具体责任人,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问责处理,对市图书馆和博物馆负责人给予提醒谈话,并在市直文广新系统予以通报,反响和振动较大。

“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证。20xx年以来,我们通过抓早抓小和正风肃纪等工作,倒逼所属各基层单位完善和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规章。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督促职能部门,认真组织“第七届江苏廉政文化周日”及泰州廉洁文化周活动;

二、协助党委深入开展“在岗不作为 履职不担当”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深化系统作风建设,加强明查暗访和监督检查力度,不当“蜗牛”;

三、协助党委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推进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做好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四、探索在基层单位建立纪律监督专员制度;

五、严肃政治纪律,严肃部门单位换届纪律,加大对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纪律审查力度;

上一篇:汽车制造装配毕业下一篇:乞巧节是指什么,七夕的演变以及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