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2024-05-30

《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共11篇)

篇1:《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忘不了……看过就忘不了……

这部电影还是考试后,妈妈让我多了解一些名人故事,才很不情愿看的,但没想到,看了一遍,就让我如此难以忘怀。

忘不了,他第一天到任,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不是满面春风的欢颜,不是欣喜若狂的人群,而是一群孩子,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一群围着他不走的孩子。一群讨走了他包里所有食粮后仍不肯罢休的孩子,兰考人的孩子,“欢迎”他的孩子。

忘不了,他第一天主持会议,他所做的,不是侃侃而谈,不是气宇轩昂,不是决心犹如排山倒海,不是誓言宛若天崩地裂。他把领导们引进了车站的候车室。密密麻麻的人群,纷纷扬扬的大雪,模糊的车轨,喧嚣的站台。火车来了,他被人们推来搡去。火车带走的是他的人民,他的濒临死亡边缘的兰考人民。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他缩在屋角沉思;多少个白昼,他奔波在黄河故道;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跨过;多少人家的事他都了如指掌。他说他是人民的儿子,他说他是毛主席派来的。

——他叫焦裕禄,很普通的名字。这是一个在兰考担任了一年零三个月的县委书记的名字。这是一个至今让兰考人想起就会涕泪满面的名字,课外书中读过这个名字,而眼前在荧屏上又强化了这个名字。

他没有豪言,没有壮语,但是,他的话,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

老诗人臧克家有一句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了石头,想不朽,有的人府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臧老是为鲁迅先生而作此诗的,而鲁迅又自谓“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焦裕禄》这部电影里,我找到了“孺子牛”这个词的最好的解释。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贫瘠,生长出了神奇,庄稼汉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一度荒芜的土地,变成了绿野平畴,香飘四季。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萎靡,生长出了神奇。当地人民把努力奋斗融入了勤劳的天性,这里不再是荒野、荆棘遍地。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愚昧,生长了神奇、科学的春天,飞机播种,机械作业,昔日戈壁走上了创造的坦途。

篇2:《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焦裕禄在兰考县当县委书记一年多,他一言一行都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间,“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带领县委班子到兰考火车站开现场会,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战风沙 ,堵风口,抗洪灾,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害给群众造成的损失;他风里来雨里去,上门到困难群众家里结亲走访、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他永远心里装着群众,是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好书记、好公仆!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但他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以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爱戴。他一来到兰考,就先去各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剖麻雀,-难题,他“不嚼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想方设法为当地干部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忍着病痛用桌角、茶杯等硬物顶住疼痛部位坚持工作,虽然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下来,可他依然忠于职守,工作第一,人民至上,不怕“累死”。他的勤勉务实,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不令人扼腕、动容。

焦裕禄同志清正廉洁,这是他的另一个写照。他带头取消县委班子的特殊待遇,送回别人送给他家的鱼和大米;他艰苦朴素,吃穿从不讲究,一件旧大衣是他抵御严寒唯一的物品,自己吃的是窝窝头和咸菜;他经常教育儿女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焦裕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从不搞特殊化,从不谋取私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座永远伫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感许多差距和不足。今后,要始终把学习“焦裕禄精神”当作自己一生的学习追求;要始终把“焦裕禄”当作一面镜子,来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始终把“为民,务实,清廉”,当作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座右铭,做群众路线的实践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第一、要做为民表率。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固树立为民意识,践行宗旨,当好公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强化为民举措,回应社会关切,响应群众呼声,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积极开展帮扶工作,深入农村、深入社区,访贫问苦,结对帮扶。

第二、要做务实表率。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要带着责任、带着任务,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切实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要针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重点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干部作风建设、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权力制约和监督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从源头防控、环节监督上切入,积极推动形成长效机制。要雷厉风行抓落实,使本职各项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开展。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在工作中推动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

篇3:《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以阿斯特吕克和弗朗索瓦•特吕弗为代表的“作者电影论”的提出和倡导者,则将“作者已死”的宣告带到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流水线”式的电影工业系统,唤醒了导演作为“电影作者”——即电影创作的主导力量的意识。因而,“作者电影论”既是一门具有鲜明的法国色彩的电影实践与批评理论,也充满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的情怀,并且追求个体创作时的自觉意识。特吕弗的“绝对导演中心论”的提出,使得导演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风格在电影创作中可以充分地展现,导演也就成了电影“作者”。早在1943年,安德烈•巴赞便曾指出“电影的价值来自作者”。在此之前,在缺乏“作者”标记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中,人们习惯于以电影的主演或是制片公司来辨识一部影片,从艺术来源角度来讲,“作者电影”重新注明电影的身份和来源,一如彼得•沃伦所说的“作者代表了一种结构”,因而作者电影可以形成个人化标识度的艺术作品,这也使得电影有了独具的审美价值,并阐释出电影并非单纯的大众艺术的概念。

“作者电影论”将主题和风格等“文学批评”的重要手段重使用到电影批评与理论之中。特吕弗认为,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电影作者的作品序列不仅应该呈现主题的连续性、相关性,而且应该具有鲜明的特征。“电影作者”并非是“电影导演”的另一称谓,而是给导演添加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独创性,即电影系列需具备个人化风格和辨识度,才能称之为“作者电影”。在作者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以戈达尔、夏布洛为首的影评人,强烈抨击具有戏剧化情节的主流电影,推崇现代主义精神、原创性的影片,成为了法国新浪潮中作者电影的杰出代表人物。

二、“作者电影”在台湾新电影时期的磨合与发展

台湾新电影运动至80年代初,民主制度和经济发展已被推上正轨。高压政治难得的松动使得当时先进的西方思想迅速涌入台湾,“作者电影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台湾。最先刊登关于“作者电影”的是台湾《剧场》杂志,它系统地介绍了法国《电影笔记》杂志和法国新浪潮电影,还介绍了阿斯特吕克的“摄影机——自来水笔”这一个人主义的电影创作观。这一主张旨在表述电影摄影机的指导者应像执笔的作者那样自由地书写。这些充满着个人主义的电影美学观对台湾新电影运动时期的电影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比于强调电影社会教化功能的“健康写实主义”的电影派,台湾新电影运动中追求的自我表达更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台湾电影的解放,不再使得电影成为宣传政治和规范意识的工具,而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身价值的艺术。这主要体现为这一时期的导演大都从个人视点对台湾的现实和历史做出了思考和批判,一定程度上是发展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精神。

台湾新电影运动继承了作者电影在美学上的追求,它们都试图反抗工业流水线式的、以大众兴趣为主的商业电影,追求电影艺术价值和导演作为“电影作者”的个人风格建树。但两者之间仍有差异性,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从个人主义出发,带有一定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倾向,而台湾新电影则更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成长经验。这也造就了台湾新电影时期下独特的作者电影风格。

三、台湾新电影时期的作者电影风格

台湾新电影时期的作者电影是对台湾当局的独裁政治和独裁文化的强有力的反抗。经过文化政治动荡之后,受到新思想的洗礼,开始尝试个人化的影像风格和反常规的叙事。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几乎全然是个体的成长经验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另外,这批电影作者中的大多数人是当时的海归派,如杨德昌、柯一正就是这一时期留学归来的导演,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电影美学观念,使得台湾新电影真正开始求新,尤其是风格上的表述。

(一)写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侯孝贤

侯孝贤的电影曾被作者电影理论的“宣传册”——法国的《电影手册》评为年度十佳电影。侯孝贤的影片叙事主题主要围绕着个体成长的体验和记忆、注重强化个人色彩。与传统的戏剧化的电影风格截然不同,他的电影大多追求质朴、自然的写实主义风格。台湾新电影运动对长镜头、深焦距和定镜拍摄的偏爱尤佳,一方面是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三种拍摄手段均非台湾电影所独创,但组合在一起所构建出的写实主义影音风格确是台湾新电影的独创。

台湾新电影运动中,将艺术手法有意识地组建起来并大量使用,构建起写实主义风格的首部作品是侯孝贤执导的《风归来的人》。此后,侯孝贤的电影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儿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中均体现出较强的写实主义风格,全片大量使用全景镜头、空镜头、长镜头,以及慢节奏剪接等手法,这种拍摄风格在他的《悲情城市》中更是达到极致,平均每个镜头长度是37秒钟,而2分钟以上的长镜头多达20个左右。侯孝贤的长镜头不仅仅只是追求镜头长度,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在画面中表达出丰富内涵,使其运用的恰到好处。如《悲情城市》中有段展现“二二八”事件后,男主在监狱中与两位好友道别的场面,镜头长达两分多钟,却将整个事件和时空交代清楚,明暗的光线对比也在这一镜头中象征着光明与邪恶势力的对抗。最为成功的是脚步声,不仅渲染了恐怖的氛围,同时还延伸了画面内容。从风格表述上来说,侯孝贤的这种大量重复手法的使用反而建树起属于自己的风格,具有了侯孝贤式的辨识特征。

在作品主题呈现的风格上,侯孝贤的作品主要还是围绕个人成长的记忆与体验以及对历史和民族的反思这两大主题。影片中的人物多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和命运充满辛酸无奈,并且带有时代特征。《童年往事》里老祖母对回大陆一直念念不忘,现实中侯孝贤的父辈门也一直带着无所归依和身份感缺失的心态过完余生。因此,侯孝贤的作者电影在风格表述上所呈现的写实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式的美学特征,他就像是一位漫步在写实主义道路上的诗人,用平淡安静的镜头刻画真实的生活。

(二)城市的边缘人——蔡明亮

蔡明亮以个人独特的视觉去捕捉城市边缘人的特殊生活状态是当代台湾乃至世界影坛最具个性和风格的电影作者之一,作品深受法国作者电影的影响。在他所营造的城市里,是一望无尽的孤独和焦虑。为营造出这样的空间氛围,蔡明亮的影片大多节奏缓慢、氛围沉闷压抑,大多呈现城市边缘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病态的情感,观众经常可以感受到个体与现实社会或是历史之间的疏离感。影片《青少年哪吒》中主角通过极端破坏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展现出小康的病态、扭曲的心理。而《爱情万万岁》中,小康的异装癖则更为明显地表达出人内心和行为上的异化。事实上,蔡明亮以西方思想所关注的现代城市中人际关系的疏离、个体在城市中的无归属感以及同性恋等主题,更加重视电影的艺术性和实验性,不以大众所认可的题材去拍摄,其实是对作者电影思想更为深刻的体现。

蔡明亮的电影将台湾新电影中的散文化结构、内敛含蓄的叙事风格用到极端化。尤其是在镜头的选择上,为避免戏剧式的冲突,给人的感觉几乎是为忠实于人物的一举一动而大量使用长镜头或是定镜拍摄,以此来呈现冷静、客观、阴鸷的叙事风格。这一风格的塑造使得影片中类似于小康这种城市边缘人显得更不能为主流文化价值所接受,造成了情感上的疏离感。反观之,观众情感上对于影片难以获得的共鸣和偏离感反而更使得蔡明亮的电影成为了罕见的、独树一帜的作者电影风格。

(三)批判骑士——杨德昌

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先锋,杨德昌真正做到作者电影中独立制片的精神。1989年,杨德昌便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杨德昌在个人作品中回顾、反思台湾历史时,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他的社会批判性在创作电影时显得难能可贵。《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和《一一》等电影通过展现青少年群体的生活,使社会批判性具体地指向了台湾当局教育系统中的教育弊端,并使影片带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杨德昌除重视思想上的重要性外,在叙事的结构和风格上也大胆创新。影片往往是结构复杂,人物众多,信息量大。因而,他试图颠覆传统的叙事结构。以《一一》为例,片中出现大量的隔着玻璃窗去拍摄窗子后面的人的镜头,窗后惆怅的人和窗子反光折射出的高楼、公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折射出了当代人物质生活富裕但精神苦闷的状态。在杨德昌的电影中能够展现当时台湾的社会众生普遍的生活状态。他的电影视觉广阔,不再只是单一地区回顾历史,更多地融入了他作为个体对于不同阶段的社会状态的思考,也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四、总结

“作者论电影论”自诞生以来,在不断地传播过程中也出现极端化的误读,即“作者”身份绝对中心化。这些人认为导演应当成为电影作品的唯一作者和唯一阐释者。这种忽视了电影特有的集体创作方式、夸大导演个人作用的看法实际上违背了“作者论”的精神,使“电影作者”从传统电影中的身份缺席变成了绝对的权威。事实上,“作者电影论”所倡导的是一个导演对于自己身为影片作者的自觉意识,即导演可以通过影片确立个人化、独创性的风格。这也为电影的类型化、风格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诞生和发展虽然并没有在结构上影响到台湾工业电影,却培养了一批具有个人化风格标识的电影作者,他们在追求电影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上充分发挥各自才能,拍摄出大量经典的优秀影片。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02月.

[2]孙慰川.《1949—2007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01月.

[3]张靓蓓《<悲情城市>以前——与侯孝贤一席谈》.北京电影学院报,1990(02).

篇4:《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

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篇5:《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观看《焦裕禄》电影的观后感600字1

组织安排我们观看电影《焦裕禄》,以前针对电影《焦裕禄》的介绍也听了不少,但实实在的看还是第一次,看后感觉十分的沉重。

片中,严重患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补贴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的基层干部,顶着极大的风险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病痛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下乡视察中,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焦裕禄,一个县委书记,在当时既没有漂亮的汽车,更没有宽敞的房子,有的却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的心中永远装的是兰考的百姓而惟独没有自己的位置。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土地和人民。他是地地道道的服务人民大众的牛。

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人物,焦裕禄用行动、用实践获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在片中好几处体都现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光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在新时期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学些什么?我是一个普通干部,所要做得就是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切实做到群众满意,那就是党满意。

观看《焦裕禄》电影的观后感600字2

今天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进一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

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于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忠心,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

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结合工作和自己实际,接受学习教育,思想上要认识提高,着力重点,解决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事业心。

观看《焦裕禄》电影的观后感600字3

《焦裕禄》这部电影塑了一个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派到兰考县工作。面对兰考逃荒的人民,他让所有的党员干部用自己手上的买米、面的钱给荒民买东西吃。但自己只吃窝头和小咸菜。生活如此艰苦,但他还是处处想着别人。他是多么有爱心呀!他不顾患病的身子。和风雨搏斗,去考察灾区地形,想了种.种办法去帮助灾民。灾民从心里面爱戴他,尊敬他。

为了让兰考的灾民能过上好日子,他都可以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呀!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家中只剩下一点钱了,妻子说要给孩子做红烧肉,可一出门,就碰上了焦裕禄,他说自己把钱送给别人了,不要买肉了。晚饭时,小儿子要吃肉,哭闹着将窝头扔到了地上。焦裕禄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的说:“孩子,咱们有窝头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连这也吃不上呢?”小儿子好象听懂了爸爸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记下来了。

在焦裕禄快住院的时候,还一直坚持工作,想着兰考的人民。他总是这样关心群众而忘记了他自己。在他去医院时,村民们老老少少不约而同的一个也不少的都来了,兰考的人民说“一定要亲自送他”。可见焦裕禄在兰考人民心中是多么伟大呀!

42岁是一个人一生中施展雄心壮志,最辉煌的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的走了。虽然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兰考人民,全国人民的心中。我们要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发扬下去,为了祖国的事业奋斗终生!

观看《焦裕禄》电影的观后感600字4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机关事业单位都在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这是一件好事情。在当前的国情下,在人民群众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很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党员确实需要重温一下几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理论。

今天下午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之前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看过,那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是不是被电影的某些情节感染的潸然泪下,只是记得一个情节,就是用茶杯盖顶着自己疼痛的胃部。今天再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不仅仅是被其中很多的情节感动的泪如雨下,可能是因为自己当了妈妈的缘故;更多的是被焦裕禄这种精神所感动。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自己的名誉,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赢得了民心。他在河南兰考县虽然工作了只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年多的时间,每一分钟他的心里都想着人民,都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忙碌奔波着。电影中有一位和焦裕禄一起的领导干部——吴书记,他的一言一行和焦裕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焦裕禄同志说过一句话: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党就会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我们的党也不会满意。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如果是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么在那高谈阔论什么政治思想,一切都是空谈。

反思我们今天的社会,很多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有些甚至是损坏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今天当我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很空虚,为什么?因为我们缺少了很多高尚的精神追求,比如奉献、诚实、友善。

观看《焦裕禄》电影的观后感600字5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

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42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篇6: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们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正是为了这些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如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生活都发生可翻来覆去的变化,但焦裕禄同志那种视人民如父母,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精神仍需发扬光大。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知难而进、敬业奉献“五大作风”,是对焦裕禄同志良好作风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明确要求,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命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赋予焦裕禄精神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将永远都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的思想源泉。

焦裕禄同志逝世距今已有40年,40年来,我们国家风雨变迁,沧海桑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变化很大,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员。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久经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就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归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哪里最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为自己,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964年5月14日,年仅42岁的好同志焦裕禄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万里,造福了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

篇7:《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在1995 年第67 界奥斯卡最佳影片角逐中, 电影《阿甘正传》一举荣获了六项大奖, 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小说, 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生活经历的描述, 成功再现了美国社会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早期发生的一系列重要社会历史事件。在这大约三十五年间, 美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历史、文化的变革, 就像阵阵狂风席卷过美国上空, 强烈震撼着整个美国社会。影片主人公阿甘, 传奇般经历并参与了这期间每一次重大事件, 并以其纯真的天赋获得了尊重与成功。

在这部影片中, 美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跌宕起伏被一一表现在阿甘的个人生活经历中。阿甘的所见所闻所言所行不仅呈现了他自己的传奇经历, 而且生动直接地诠释了美国社会历史的沧桑巨变。这种联系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的文艺形式被视觉化为影片的第一个场景中。一片洁白的羽毛随风飘荡, 最终落在阿甘的脚下。它不仅仅象征着生命的轨迹—幽雅而平淡, 随意而必然, 也暗示出历史的规律, 即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

影片主人公阿甘已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受观众喜爱的人物之一。在他身上凝结了许多美国人的生活历程与性格特征, 被视为经典的美国精神文化象征。在此我们不妨用影片导演罗勃特·泽米基斯则的评论来解释本片为何如此深入美国的广大人心, “在我看来, 这部影片的独到之处在于:它重新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 宣扬了六十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同时它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我想正是基于此, 它才能深得美国民心。”

在影片《阿甘正传》中, 个人的传奇经历, 重要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精神文化被统一为一体, 并共同谱写出一部现代美国寓言。

二、一个普通人的传奇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来是阿甘的自传。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靠背长椅上, 阿甘开始向数位陌生人娓娓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传奇的一生也随着他的讲述逐渐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他的童年, 他的大学, 他的军队生涯, 他的爱情, 他的事业……

阿甘出生并成长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一个闭塞小镇。他和妈妈相依为命, 并靠出租房屋为生。虽然阿甘先天弱智, 智商只有75, 并且腿上还戴着用来矫正骨骼畸形的金属支架, 然而他的妈妈非常地爱他, 并坚持以她坚强而乐观的生活哲学鼓励和保护她的儿子。为了让儿子“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 她不惜以肉体作为交换最终将弱智的阿甘送进了正常人的学校。也正是母亲无私的爱给予了阿甘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并使他受益终生。

阿甘在他入学第一天的校车上结识了他的第一个朋友珍妮。每当其他孩子戏弄阿甘的时候, 珍妮总是喊道: “阿甘, 快跑”。在奔跑的过程中, 阿甘摆脱了腿箍的束缚并奔跑如飞。这应该是阿甘人生中创造的第一个奇迹。之后, 凭着惊人的奔跑天赋, 阿甘一路“跑”出自己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从大学橄榄球明星, 到越战英雄, 到乒乓球冠军, 到捕虾船船长, 到百万富翁……

尽管阿甘的一生充满了奇迹, 但在每一个奇迹的背后, 在阿甘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信念或目标在指引着他, 他也只为此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他坚持守护他唯一的爱人珍妮, 不管她做什么或身在何处, 并最终与身患绝症的她结婚;为了履行与死去战友巴布的约定, 他操持起陌生的捕虾业, 最后通过奋斗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每当阿甘被成为“傻子”, 他的妈妈总是告诉他“傻人有傻福”, 但阿甘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愚人之福”。只有如阿甘般保持这种生活态度和坚强意志的人, 才能够一次次达到生命之颠。

阿甘的传奇经历也证实了她妈妈的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结果往往出人意料”。虽然他先天智障, 然而这份不幸的天赐却使他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保有童贞与纯洁。上帝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公平的, 他向人世间投下一片天使的羽毛。它与许多人擦身而过, 只有阿甘最终留意并保留了它。这看起来似乎是偶然。但是, 也许只有像阿甘一样天使般的人才注定能够拥有上帝的恩赐—一片洁白而美丽的羽毛—一段精彩而传奇的人生历程。

三、社会历史的变革

影片制片人温迪·费勒曼的评述此影片时道: “我觉得故事里的阿甘简直就是典型的美国人, 他的成长过程又正好是我们所经历的, 他使我们清晰地回顾过去的历史。”在《阿甘正传》中, 许多对美国政治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真实历史事件被穿插在阿甘的生活经历之中。

通过特殊的视觉效果, 影片中阿甘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间美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政治方面, 阿甘曾与乔治·华莱士站在阿拉巴马大学门口, 见证了黑人民权运动; 他经历了残酷的越战洗礼, 讽刺的是, 他竟然被拉入反战队伍并在华盛顿纪念碑前发表了反战演说; 他三次进入白宫, 分别受到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总统的接见; 他参与了开启中美外交新纪元的乒乓球赛; 他目击了水门事件等等。在社会文化方面, 阿甘童年时帮助猫王普雷利斯编创了有名的扭跨舞; 他与约翰·列侬一起参加迪克·卡维特的访谈节目, 他的谈话启发了列侬创作其著名歌曲《想象》的灵感; 他在长跑中发明了80 年代美国最著名的口号; 他还在电视上观看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而阿甘的女朋友珍妮的经历则反映出那个时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叛逆、吸毒、性解放、自杀等等。

在这部影片中, 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虚构融合得天衣无缝。真实的历史事件被投射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当中。阿甘的经历不仅把历史还原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历史以人性的光辉。只有把严肃的历史事件人性化, 才能够使它们更加搐动观众的心弦。

四、美国精神文化的象征

阿甘的种种人生经历与普通美国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因此他被视为一个美国人的典型。影片中, 阿甘被塑造为一个传统美德的化身。他既是一个纯洁的傻小子又是一个乐观的男人; 既是一个勇敢的士兵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既是一个忠实的丈夫又是一个和善的父亲。他以自己水晶般的心灵和童贞的纯洁, 使叛逆的珍妮回归到平静的生活; 使绝望的丹中尉重燃生活的希望; 使盲目的跟跑者们找到生活的目标。影片通过对阿甘这个形象的完美塑造, 质疑和批判了美国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 包括极端主义、享乐主义、吸毒、性解放等, 但同时也重新确认了诚实、善良、奋斗、忠贞、爱情以及家庭等传统美德。正是阿甘把这些传统美德带回到动荡的社会, 并帮助迷失的人们重建积极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通常人们会认为像阿甘这样先天智障的人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相反, 这个人们眼中不幸的人却以他天生的纯真、坚定的信念以及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此意义上, 阿甘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 他代表和象征着一个几乎被每一个美国人心中所珍藏的“美国梦”。他那奇迹般的幸运被描绘得几近神话, 但正是这种神话般的梦幻才真正符合“美国梦”的精髓, 即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奋斗获得个人的财富与荣耀。在影片中, 奔跑对于阿甘至关重要。在奔跑的过程中他一步步获得成功, 并把希望带给其他人。所以在此, 奔跑也已不仅仅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才能, 它也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一种信念, 它重新点燃人们的梦想, 鼓励人们去穿越人生路途上的种种困境。

在影片的结尾, 那片洁白的羽毛从阿甘的书中落下并继续随风飘荡。生命又开始了新的轮回。没有人知道它将飘向何方, 谁又会是下一个幸运者。跟随着它那飘转不定的行径, 人们的思绪或许又回到与阿甘同在的那些岁月, 生命和历史, 体味其中的苦与甜, 甚至期待着能像阿甘一样跨越缺陷, 完美人生。

摘要:奥斯卡经典影片《阿甘正传》通过一个智障者的生活经历, 再现了美国社会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早期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和历史变革。本文重在研究美国社会历史事件以及精神文化与个人传奇之间的联系, 旨在进一步解读影片中的所蕴含的美国历史文化色彩, 深化影片主题。

关键词:个人传奇,历史变革,精神象征,统一体

参考文献

[1]埃·罗斯, 石语译.阿甘正传[J].世界电影, 1998 (3) .

[2]李一鸣.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阿甘正传》[J].当代电影, 1997 (2) .

[3]刘晖.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解读《阿甘正传》[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8) .

[4]齐文颖.美国史探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5]孙建京.世界优秀电影赏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6]张秋丽, 曹曼.影视文化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7]周黎明.好莱坞现场报道[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2.

篇8: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3月25日晚,我在家中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尽管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两次,但电影中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影片再现了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片以情动人。渗透、贯串、充盈着深沉、亲切、滚烫的感情;它把国情、灾情、民情、乡情、亲情、共产党干部与老百姓之情交融一体。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变化很大,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42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在1962年冬天的寒风中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第 1 页

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

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走了兰考大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焦裕禄同志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那简陋而又潮湿的办公室里,他和同志一起规划着兰考县的宏伟蓝图;在北风呼啸,飞沙漫天的田间地头,他和群众一起挥锹劳动;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济粮食亲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他忍受着肝癌的巨痛,起草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与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我生活的环境远比焦裕禄

同志优越,但今天我感谢他为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义无反顾的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样,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乌兰浩特市城乡建设发展而尽心尽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添砖加瓦!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什么、弘扬什么?总书记在3月17日,视察兰考时进行了精准概括: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虽然以前我曾经迷茫,有过私心,但我的本质是做好人,想帮助别人,想丹心报国,都想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腾飞努力奋斗。我将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最后,让我们吟读总书记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于1990年7月15日填写的一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来缅怀焦裕禄同志,抒写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民情怀。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

篇9: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焦裕禄同志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他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深怀爱民之心,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

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10:《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满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观看了电影《焦裕禄》。40年风雨变迁,40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

焦裕禄,长眠在为之耗尽了心血进行治理的沙丘下,一个献身于带领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事业中。我相信,每一个看过《焦裕禄》电影的人都会感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会被感化。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你问我,他的一生究竟有没有“政绩”。治理“三害”在他还没有来的及看到结果的时候他的生命就已经陨落,那么应该说他的政治生涯中应该没有政绩。但是我却认为他有着极其雄伟的“政绩工程”,因为他在人民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雄伟而壮观的精神丰碑,在每一位党员干部心中建立起了一个崇高而伟大的学习楷模。

回顾历史,我党从建党至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好党员,好干部,我认为,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的现象,它深刻地反映了党的本质,鲜明地体现了党的主流,同时也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所以能英雄辈出的历史必然。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书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在这一伟大旗帜的感召下,集合起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为了这一崇高的事业前赴后继,奋斗牺牲。无论是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时代最前列的始终是共产党员,他们不愧是我们民族的脊梁,社会的中坚,时代的中流砥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当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精神曾影响教育了一代人一样,新时期领导干部也有许多楷模,如孔繁森、任长霞等先进人物,也一定会激励鼓舞更多的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我坚信,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一定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与此同时,《焦裕禄》这部电影也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提出自己的忠告:所有的党员和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坚持高尚的理想和信念绝不动摇,与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同时也要不断鞭策自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拒绝贪污腐败对于自身党性的腐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高标准要求自己,以焦裕禄为榜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时刻牢记党的宗

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身先士卒地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关心、帮助、教育和影响别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党员、好干部。

篇11:《焦裕禄》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话语爆炸,超级城市诞生

现在回过头去看,上个世纪那个沉闷的90年代也许会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段落。就具体的文化气象而言,与张扬、激进的80年代相比,9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平庸、保守、做作、犬儒的时期。但是真正的历史往往只有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才会真正显现出它耐人寻味的一面。在这个沉闷的文化景象之下,恰恰潜伏了千头万绪的线索。90年代不仅不是80年代的突然“断裂”,而且还是80年代真实文化企图的全面延伸,同时它也为今后五十年乃至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流变提供了一张真实的联络图。

在90年代各类不同路数的话语中,有一个关键词是不能被忽视的,那就是“城市”。其中,对上海历史的重构和未来的畅想,成为构建这个共同的想象之物的基础性工程。在90年代,我们的国家话语对上海这个意象的重新发现和大力推广是不言自明的,翻开1992年后的各类主流报刊,国家对重建30年代那个远东第一都市的渴望昭然若揭。而80年代精英文化养育出来的那代知识分子也对那个古旧、典雅、华丽的想象中的上海——那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如王安忆的《长恨歌》、李欧梵的《上海摩登》、张艺谋和陈凯歌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风月》……当时的女性说书人张爱玲也在90年代被重新发现,并像重见天日的国宝一样被珍藏至今日。这种狂热的怀旧追忆,包藏一种待发的雄心,即是希望上海这个“城市里的老贵族”能重新回到那个远东第一都市的位置上。

一切就好像围棋里的大转换一样,原先互不相让、针锋相对的话语终于因上海这个意象而勾连在一起,突然发现原来大家想寻找的是同一个东西,一个宏大的、物质的、华丽的、可供消费和想象的超级城市,一个能让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的共同体。多么耐人寻味!中国社会原先的结构终于在这个决定性的意象上瓦解了,新的社会分层运动和国际关系开始了。一个更大的结构,一个更大的他者即将耸立或者勃起。

就是在这样一个年代里,那些至今被认为“不成器”的第六代影人粉墨登场了。他们也因此自然而然地被命名为“城市的一代”,2001年纽约大学电影系和哈佛大学东亚系举行的一次大型影展甚至直接以这个名字命名了这一代人(详见鱼爱源的《关于中国“地下电影”的文化解析》)。而城市确实也已经成为第六代影人摄像机中始终挥之不去的关键性意象。在1998年前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计划过的一次集体亮相中,他们甚至将一个十部电影的集锦冠以“超级城市”的总名称,较为受人关注的《苏州河》正是这个“超级城市”活动的产物之一。

可以说几乎从一开始这个被自我想象的第六代与想象所需要的那个“城市”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主动选择了城市,因此作为回报,他们也被城市主动选择。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已成为那个想象中的“超级城市”的功能性部件,超级城市的历史和他们的历史纠结在一起,两者的浮华背后同样隐藏着真正的惨烈和残酷。

没有历史的个人冒险

90年代,欲望的开发工作已经完成,装满了油料的历史之车开始沿着权力和利益塑造的历史惯性,兴致勃勃地向着超级城市的方向进发。初登舞台的第六代显然没有发现这种被既得权力和既得利益主导的历史方向。在他们的期待中,超级城市是更加庞大更加绚丽因而也更加无序的冒险乐园,是一个可能产生秘密生活和个人冒险的幻想空间。对他们而言,超级城市不是意识形态,不是意识形态背后人与人的关系,那种压迫、反抗和妥协并存的关系。超级城市永远只是个人冒险,除了个人冒险,还是个人冒险。这些意识形态上的特质在第六代最初的城市电影《周末情人》和《头发乱了》中已经表露无遗。

这两部电影的发生时间正是国家话语明确表示要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1993年,发生的地点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正是中国版图上最醒目的两个准超级城市。

发生在上海的《周末情人》,是一个典型的关于边缘城市人的边缘故事,不良青少年、另类乐手和迷惘的城市白领女人构成了影片基本的人物格局,这些人没有过去,面目模糊,一些根本没有可靠的线索加以勾勒的感情纠葛将他们连缀在一起。每个人好像都在寻找着什么,但是谁也不知道要寻找什么,或者为什么要寻找。所谓的寻找,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本雅明眼中“游手好闲者”们探索城市生理学的过程。

在影片里,城市的时间和空间变成了一个个没有意义没有历史的片断,人物的一切行为、一切动机都由瞬间的欲望决定,爱、恨、热情、冷漠都没有必然的原因,都只是随机的选择。历史的和社会的纠葛在这里不复存在,一切都是个人与个人之间毫无理性的冲突,一切的不确定性和个人悲剧都被城市这张皮包裹住了,演化成了城市生活本身的不确定,个体的反抗只是对沉闷和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的反抗,所有政治学意义、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压抑都被隐去了。城市成了一个上演个人冒险的空寂的舞台。

在影像处理上,影片对那些上海老房子的处理也表现出一种近于迷恋的姿态,不厌其烦地反复呈现,并充满了抒情意味。而这些老房子恰恰是殖民地时代的上海作为一个远东超级城市或者东方巴黎,留在这个破败的城市里的最后印迹之一。这种怀恋不仅仅是一个伤感的悲怀,其中也隐蔽着某种当代意义——对重构一个真正的超级城市的渴望。

发生在北京的《头发乱了》,在故事的框架上和上海的《周末情人》几乎具有同构性,也是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三角恋,最后也以暴力和灾难的形式勾勒了冒险到达终点时的解决方案,人物的身份在构成上一样有另类的乐手、罪犯以及具有小资特征的年轻女子。唯一的例外是《头发乱了》里面还有一个作为国家机器螺丝钉形象出现的小警察,恰如其分地衬托了北京作为一个政治首都的特殊性。小资女子是个从广州考到北京的大学生,但是幼年时曾经是北京的原住民。重回北京后,她发现北京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城市,一个是有立交桥的新北京,一个是她童年时居住过的胡同中的北京,她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展开一场恋旧与发现并存的冒险。在呆板忠厚的警察和一头长发但道德可疑的摇滚乐手之间,她选择了更加不可捉摸的摇滚乐手作为自己的恋爱对象。一连串个人欲望的戏剧就此一一展开,最后冒险结束,小资女子离开北京。片中,城市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成为导演倾注全力要表现的东西。

关于个人冒险的叙事基本上贯穿在整个第六代电影的城市叙事之中,从《北京杂种》到《长大成人》,从《谈情说爱》到《苏州河》,里面少不了那些边缘的城市人,乐手、艺术家、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城市青年,他们在片断的城市里不断游走,过着另类而诡异的城市生活。这些人物与本雅明所指认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游手好闲者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时这个19世纪的资本主义都市还处在发育阶段,远没有成为今天这个后现代意义上的超级城市。如果暂时摒弃那些为当代特有的全球化因素,19世纪中后期的巴黎无疑与20世纪末的中国都市上海和北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大街、橱窗、咖啡馆、汽车和匆忙拥挤而又互不关心的人群,以及正勃勃待发含着潮湿气息的欲望,构成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所必须具有的一切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充满了娱乐感的“惊人的布告、神秘的流言、突然包围和令人捉摸不透的反语”(本雅明语)也在这些不够超级的城市里电流般地四处乱窜,在那些阴暗的小酒馆(或者类似的“阴暗”场所)里,那些“为密谋而密谋”(为艺术而艺术?)的波希米亚密谋家们正在酒精一类的迷幻剂的帮助下展开新的“密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六代在他们的城市叙事中描摹的那些“游手好闲者”,其实不是别人,恰恰是他们自己。在被现有的权力和利益格局抛弃之后,在大都市成为一些“游手好闲者”似乎是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后出路。

作为一些都市“游手好闲者”,第六代努力与大众保持距离,个人冒险和不确定性似乎成了他们保持独立性的一种策略。然而这种不确定和个人冒险的策略真的是他们的主动选择的吗?本雅明对此是怀疑的,他认为游手好闲者的生活策略本身便是这个异化的时代制造出来的:“一个文人与他生活的社会之间的同化作用随着一种时尚发生在街头。在街头,他必须使自己准备好应付下一个突然事件,下一句俏皮话或下一个传闻……他把时间用来在众人面前显示其闲暇懒散,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所谓的个人冒险和不确定性实际上只是资本主义城市生活的剩余物,而不是游手好闲者独特的创造发明。

随后,本雅明对游手好闲者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披露:“游手好闲者便是一些被波德莱尔遗弃在人群里的人,在这一方面,他与商品的处境有相同之处,他没有意识到他的特殊处境,但这并不能减轻这种处境在他身上的效用。这种处境如同能补偿很多侮辱的麻醉药,极乐地渗透了他的全身。游手好闲者所屈就的这种陶醉,如顾客潮水般涌向商品的陶醉。”最终,游手好闲者不过是一种为城市生活提供新的消费模式的有灵魂的商品,他们的所有创造在本雅明看来不过是一些生理学,“生理学用自身的方式,帮助创造了巴黎生活的幻觉”。

套用这样的分析手段,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表述,第六代个人冒险的影像叙事也用自身的方式,帮助创造了人们对超级城市生活的想象和渴望。在这里,这些所谓以个人冒险为特征的城市电影,将一个激烈的历史进程中普遍发生着的社会冲突忽略了,所谓超级城市彻底成了一段由个人、宏大的建筑和隐秘的消费构筑成的叙事冒险,而不是历史本身。然而,可惜的是,我们时代最有权威的三重奏的主流叙事,并没有认识到第六代的影像叙事对建构一个超级城市的想象的重要性。国家话语觉得他们太波希米亚、太不道德,精英话语认为他们太浅薄、太华而不实,而西方的话语则因为他们太像自己而觉得他们缺乏特点,可能潜意识里面还不由得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揶揄。第六代的城市叙事和文学领域中以《上海宝贝》为代表的一批新新人类文学所遭遇的尴尬其实是一致的,虽然他们本意只是想为想象中的超级城市增添一点毫无恶意的诱惑和妖娆,但90年代的中国主流叙事却认为他们是在冒犯那个神圣的超级城市幻想。

主流叙事对这些新型的城市叙事的误解是惊人的,或者说受权力和利益的驱使,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去理解这些新型的城市叙事。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道德、浅薄和感官化的叙事所蕴藏的内在能量。虽然发起这场“超级城市”运动的是这些主流的叙事,但是他们建立的城市叙事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灯火通明的城市夜色、无穷无尽的车流、琳琅满目的物质本身并不能构成一种真正的诱惑,真正的诱惑在于这些场景能带来一些怎样的意外,一种能让丰盛的物质转化为抒情诗的能量,这恰恰是个人冒险的叙事可以为这个超级城市的想象带来的效应。超级城市不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规训和异化,不是一场丛林里的生存斗争,而是一场欲望的无尽狂欢,即使狂欢的终点是死亡和沦陷,也不免带上了一点英雄主义悲壮情怀,或者至少也能成为一次小资产阶级色彩的绵软感伤。个人冒险的叙事为后现代的超级城市想象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内核。

游手好闲者的沉迷与觉醒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此说个人冒险的叙事是主流叙事的反对者。它们倡导的城市观,不过是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主流叙事看见的超级城市是一个超级生产的城市,而个人冒险的叙事则看见了一个超级消费的城市。而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城市来说,消费是一个远比生产更为重要的环节。其实在90年代末期,我们的国家叙事已经意识到了“扩大内需”对于建立超级城市的想象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超级城市的超级生产所堆砌的生产过剩,只有通过进一步调动个人欲望,形成真正的消费过剩,才能保持超级城市在生态上的基本平衡。同时,处于一个超级城市想象中的个体,也只有首先成为一个消费的奴隶,才可能心甘情愿地成为一个生产的奴隶,个人冒险的背后隐藏的正是个人对于体制的臣服。波希米亚和布尔乔亚在超级城市这个大他者的统治下是完全重合的,所谓BOBO族正是对这种缝合状态最绝妙的隐喻。

事实上,多数的第六代影人在扮演电影工作者的同时还扮演着广告和MTV制作人的角色,广告和MTV正是制造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欲望的重要媒介。这种看似分裂的双重身份,实际上具有完全一致的同构性。由于两种产品的内在原理如此一致,因此第六代的城市叙事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广告和MTV通常会有的形式上的跳跃性和碎裂感。李欣的《谈情说爱》、《花眼》和阿年的《城市爱情》更是把这种跳跃性发展到了极致,对此尹鸿不无夸赞地认为,这些碎片式的叙事,“还原出一幅完整的都市景观”。

这个论述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联结出了第六代城市叙事和想要构建的消费都市之间的合拍性。为什么是碎片而不是其他才能反映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消费都市,其原因正是在于消费在都市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碎片的状态:一切都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现在时态的即时消费。因为构成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的大城市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无穷无尽的消费,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从一段音乐到另一段音乐,不需要你记住,不需要你付出太多的感情,只需要你消费就可以了,真正的需要在消费开始的时候就已结束了。真正的需要是消费之前对消费的无尽的想象和描述。在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里,你消费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有足够多的不同的消费来分割你的时间。时间只有在被切得越碎的情况下,才能显得越有分量。第六代显然在自己谋生和消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被切碎了的时代特征,并为它找到了合适的影像表达。然而这种碎片的方式既是他们成功的终点,也是他们失败的开始。他们看到了这个浮华时代的碎片特征,却未能有真正的凛然和觉悟去比这一特征站得更高。事实上连他们自己也被这些眼花缭乱的浮世幻象吸引住了,不仅不能自拔,而且完全陷入对它的讴歌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碎片化的超级城市在第六代那里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非艺术家需要认识需要旁观需要穿透的幻象,因此第六代的电影本身也最终成为这幻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是我们城市生理学的盲眼向导,提前或半提前地预支了不久后即将到达的以无目的的消费为特征的超级城市生活。他们的城市电影正是他们拍摄的广告和MTV的延伸,他们拍摄的不是别的,而是“一部电影和它倡导的生活方式”。

由此论之,第六代显然已经遭受到了最可耻最荒谬的历史失败——超级城市没有实现,他们却在它的幻象迷雾中迷路失足,先行宣告失败。这是一种本雅明式的“游手好闲者的失败”,然而在本雅明看来,最失败的游手好闲者也一样存在着觉醒的可能。他说,这要等到“当这层薄纱被撕破,游手好闲者面前出现:一个众生芸芸的广场,在街战时变得空空荡荡”的时候,他们才能看到整个城市的“不被遮掩的图景”。确实,在作为后第六代影人的贾樟柯、王超们那里,我们看到了这种“不被遮掩的图景”,而早期的第六代代表人物王小帅也终于拍出了《十七岁的单车》(虽然里面的意识形态成分依然有早期第六代电影的影子)这样特质的电影,第六代内部的分化正在开始,在他们即将跨入不惑之年的时候,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终将就此不惑起来。

上一篇:第78期浙派名师课堂教学听课感受下一篇:初三语文知识点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