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

2024-04-16

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精选6篇)

篇1: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

北京市2018届高三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

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考2(本试卷共 10页,共六道大题,共17道小题。第一、二、三大题为必答题,第四、生 五、六大题为选答题。第1、2、3、6、7、10、11、14?、14?、15?、15?小题,须 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知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必答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1 A(苏子愀然 愀然:神秘的样子B(山川相缪 缪:缭、盘绕 C(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D(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哀吾生之须臾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A(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本不是我能占有的东西,即使无足轻重也不索取。B(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无足轻重也不索取。C(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D(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本不是我能占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4.“客”引用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的诗作《 ? 》;而苏轼提到的“逝者如斯”,则出自“四书”中的《? 》。(2分)5(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4分)“客”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 ?,? ”的常人。进而,“客”以“?,? ”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短促、个人渺小的感慨。

二、文学常识及背诵默写(12分)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经》的内容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卫风”中的《氓》记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

B.《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皇帝的奏章。作者陈述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亲情,表达了对朝廷任用的婉言拒绝和不能从命的苦衷。

C(老舍的剧作《茶馆》展现了清末、军阀混战和抗战结束三个历史阶段的风云变幻,描绘了老北京的市井百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腐朽。

D(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的别里科夫,是当时俄国社会中善于见风使舵者的代表。

7.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名著中传统节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这是《药》中描绘的清明节的景象。

B(“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这是《边城》中描绘的端午节的场景。C(“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是《社戏》中描绘的中秋节的景色。

D(“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这是《红楼梦》中描绘的除夕的场景。

8.文学名著中一些人物命运的结局往往是由关键事件导致的,请从《红楼梦》中的晴雯、《阿Q正传》中的阿Q这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简述导致其命运结局的关键事件的过程。(4分)9.“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富有诗意的话,使人们意识到乡愁是一种乡土记忆,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正像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依依墟里烟”,?,响穷彭蠡之滨;?,这样的景象常常触发人们对乡村温馨生活的向往。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写“

声断衡阳之浦”,这样的景象又每每唤起游子对故乡的思念。(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边城》选文及相关资料,完成10-13题。选文一(取材于《边城》第十一章)来人把话说完后,就问祖父的意见怎么样。老船夫笑着把头点着说:“大老想走车路,这个很好。可是我得问问翠翠,看她自己主张怎么样。”来人走后,祖父在船头叫翠翠下河边来说话。

翠翠拿了一簸箕豌豆下到溪边,上了船,娇娇的问他的祖父:“爷爷,你有什么事,”祖父笑着不说什么,只偏着个白发盈颠的头看着翠翠,看了许久。翠翠坐到船头,低下头去剥豌豆,耳中听着远处竹篁里的黄鸟叫。翠翠想:“日子长咧,爷爷话也长了。”翠翠心轻轻的跳着。

过了一会祖父说:“翠翠,翠翠,先前来的那个伯伯来作什么,你知道不知道,” 翠翠说:“我不知道。”说后脸同颈脖全红了。

祖父看看那种情景,明白翠翠的心事了,便把眼睛向远处望去,在空雾里望见了十六年前翠翠的母亲,老船夫心中异常柔和了。轻轻的自言自语说:“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个巢。”他同时想起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一点隐痛,却勉强笑着。

祖父说:“翠翠,船总顺顺家里请人来作媒,想讨你作媳妇,问我愿不愿。我呢,人老了,再过三年两载会过去的,我没有不愿意的事情。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想想,自己来说。愿意,就成了;不愿意,也好。” 翠翠不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装作从容,怯怯的望着老祖父。又不便问什么,当然也不好回答。

祖父又说:“大老是个有出息的人,为人又正直,又慷慨,你嫁了他,算是命好~”

翠翠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见翠翠总不作声,祖父于是笑了,且说:“翠翠,想几天不碍事。洛阳桥不是一个晚上造得好的,要日子咧。„„”

翠翠不作声,心中只想哭,可是也无理由可哭。祖父再说下去,便引到死去了的母亲来了。老人说了一阵,沉默了。翠翠悄悄把头撂过一些,祖父眼中业已酿了一汪眼泪。翠翠又惊又怕,怯生生的说:“爷爷,你怎么的,”祖父不作声,用大手掌擦着眼睛,小孩子似的咕咕笑着,跳上岸跑回家中去了。翠翠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不赶去。选文二(取材于《边城》第十九章)【注】翠翠向竹林里跑去,老船夫半天还不下船,这件事从傩送二老看来,前途显然有点不利。虽老船夫言词之间,无一句话不在说明“这事有边”,但那畏畏缩缩的说明,极不得体,二老想起他的哥哥,便把这件事曲解了。他有一点愤愤不平,有一点儿气恼。回到家里第三天,中寨有人来探口风,想明白二老是不是还有意接受那座新碾坊,顺顺就转问二老自己意见怎么样。

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还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

探口风的人把话记住,回中寨去报命,到碧溪岨过渡时,见到了老船夫,想起二老说的话,不由得不眯眯的笑着。老船夫问明白了他是中寨人,就又问他上城作什么事。那心中有分寸的中寨人说: “什么事也不作,只是过河街船总顺顺家里坐了一会儿。” “无事不登三宝殿,坐了一定就有话说~” “话倒说了几句。”

“说了些什么话,”那人不再说了。老船夫却问道:“听说你们中寨人想把河边一座碾坊连同家中闺女送给河街上顺顺,这事情有不有了点眉目,”

那中寨人笑了,“事情成了。我问过顺顺,顺顺很愿意同中寨人结亲家,又问过那小伙子„„”

“小伙子意思怎么样,”

“他说:我眼前有座碾坊,有条渡船,我本想要渡船,现在就决定要碾坊吧。?渡船是活动的,不如碾坊固定。这小子会打算盘呢。”

中寨人是个米场经纪人,话说得极有斤两,他明知道“渡船”指的是什么,但他可并不说穿。他看到老船夫口唇蠕动,想要说话,中寨人便又抢着说道: “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可怜顺顺家那个大老,相貌一表堂堂,会淹死在水里~”

老船夫被这句话在心上戳了一下,把想问的话咽住了。中寨人上岸走去后,老船夫闷闷的立在船头,痴了许久。又把二老日前过渡时落 神气温习一番,心中大不快乐。„„

老船夫到河街顺顺家里,见到顺顺正同三个人打纸牌,不便谈话,就站在身后看了一阵牌。牌既不散场,老船夫又不想即走,?顺顺似乎并不明白他等着有何话说,却只注意手中的牌。后来老船夫的神气倒为另外一个人看出了,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老船夫方忸忸怩怩照老方子搓着他那两只大手,说别的事没有,只想同船总说两句话。那船总方明白在身后看牌半天的理由,回头对老船夫笑将起来。“怎不早说,”

“没有什么,只是三五句话,我不便扫兴,不敢说出。”船总把牌向桌上一撒,笑着向后房走去了,老船夫跟在身后。

“什么事,”船总问着,神气似乎先就明白了他来此要说的话,显得略微有点儿怜悯的样子。

“我听一个中寨人说,你预备同中寨团总打亲家,是不是真事,”

船总见老船夫的眼睛盯着他的脸,想得一个满意的回答,就说:“有这事情。”那么答应,意思却是:“有了你怎么样,” 老船夫说:“真的吗,”

那一个又很自然的说:“真的。”意思却依旧包含了“真的又怎么样,” 老船夫装得很从容的问:“二老呢,” 船总说:“二老坐船下桃源好些日子了~”

二老下桃源的事,原来还同他爸爸吵了一阵才走的。船总性情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这是很明白的事情。若照当地风气,这些事认为只是小孩子的事,大人管不着,二老当真欢喜翠翠,翠翠又爱二老,他也并不反对这种爱怨纠缠的婚姻。但不知怎么的,老船夫对于这件事的关心,使二老父子对于老船夫反而有了一点误会。船总想起家庭间的近事,以为全与这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虽不见诸形色,心中却有个疙瘩。船总不让老船夫再开口了,就语气略粗的说道: “伯伯,算了吧,我们的口只应当喝酒了,莫再只想替儿女唱歌~你的意思我全明白,你是好意。可是我也求你明白我的意思,我以为我们只应当谈点自己分上的事情,不适宜于想那些年青人的门路了。” 老船夫被一个闷拳打倒后,还想说两句话,但船总却不让他再有说话机会,把他拉出到牌桌边去。

【注】二老从川东押物回茶峒需要坐渡船,翠翠因为害羞,不好意思给二老摆渡而躲进了竹林。相关资料

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原因较为复杂,经常被提及的有命运、性格、社会等三个方面,据此悲剧可以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

命运悲剧体现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人的一生已在冥冥中注定,人很难改变要发生的事情,包括要经历的灾难;同时,也展示出人试图对抗命运的坚定意志和英雄主义气概,体现了人类生命的崇高性。早在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命运悲剧就被阐释到了极致:俄狄浦斯一次次的反抗、逃避自己的命运,却一步步地落入了命运的陷阱。

性格悲剧的起因是人物性格的弱点,性格的弱点会使行为方式存在缺憾,并最终导致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这类悲剧的典型代表:哈姆莱特的性格优柔寡断,对杀死仇人这一理所当然的举动却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迟疑,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戏剧的曲折性,使悲剧意味表现得更为充分。

社会悲剧是指由于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的悲剧。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将造成悲剧的原因仅仅归于主人公自身的过失或性格缺陷等主观方面,或不可知的神灵命运,认为要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来分析悲剧原因。中外名著中表现社会悲剧的作品很多,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本来是个具有优良品质的劳动者,他纯朴善良,热爱劳动,一心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一次次地失望和一步步地堕落。作品展示了淳朴而美好的人性在那个污浊的社会里逐渐被毁灭的过程,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当然,有很多悲剧并不是由一种原因导致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也使得悲剧的内涵更加丰富。10.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老船夫希望翠翠有一个幸福的归宿,因此尽管自己觉得大老不错,但还是认为翠翠的婚事应该由她自己做主,不应该由长辈包办。

B(坐渡船的中寨人不想伤害善良的老船夫,因此说话吞吞吐吐甚至沉默不语;最后在老船夫的追问下才说出了顺顺与中寨团总结成亲家的事实。

C(中寨的团总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二老,陪嫁是一座碾坊;顺顺嫌贫爱富,因此不同意二老和翠翠的婚事,这说明顺顺是个贪财而寡情的人。

D(因为对大老的死亡心怀愧疚,也因为在婚事上和父亲有分歧,还因为对老船夫心生不满,二老坐船下了桃源,留下翠翠默默等待。

11.下列对选文中四处画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句:翠翠听说是大老来提亲,感到既甜蜜又羞涩,因此借剥豌豆、抛豆荚、望豆荚来掩饰自己的内心。B(第?句:翠翠想问明白母亲的事情,因此“想赶去”;但又怕爷爷想起以前的事情而伤心,因此“却不赶去”。

C(第?句:二老觉得翠翠的心思难捉摸,因此说“渡船是活动的”;而中寨的姑娘态度明确,因此说“碾坊固定”。

D(第?句:“似乎”二字表明顺顺可能已知道老船夫的来意,但对老人有点不满,因此装作不知道老人等自己说话。

12.“相关资料”认为很多悲剧“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请你结合选文或《边城》中的其他内容,根据“相关材料”,从两个方面分析翠翠的故事带有悲剧色彩的原因。(8分)13.“选文二”的相关情节,在某版本的《边城》电影剧本中被改编为如下对话: 顺顺早估出了老船夫的意思,带着点怜悯的神色,问道:“有什么事,”

“我听一个过渡的中寨人说:你预备同中寨团总打亲家,是不是真有其事?”说罢,死死地盯着顺顺的脸。顺顺的心里起了疙瘩,有意地说:“有这事情。” “是真的吗?”

“真的!”顺顺眉头打结,斩钉截铁地答道。老船夫装得很从容地问:“二老呢,”

“二老坐船下辰州出府去了„„说是要自己赚一份家业。年青人这样好,辛亥那年,我在那年纪已在陆军四十九标做什长了。”

“可是,二老他的意思„„”老船夫打断话头还想问下去。

顺顺沉下了脸,语声略粗地说道:“伯伯,那事算了吧,我们的口只应当喝点酒了,莫再只想帮儿女唱歌!”

小说中只写了一次老船夫关于二老的问话,该剧本中又增加了一次(即画线的句子),你认为这个改动好不好,请根据语境,从表现老船夫或顺顺心理的角度说明你的理由。(8分)选答题

第四、五两道大题为阅读选答题,请选择其中一道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对应的方框涂满涂黑。

第六大题为作文选答题,请在16和17题中,选择一题写作。注意:写作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对应的方框涂满涂黑。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3分)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读书可以明理、完善自我、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正因为有了这几条才要读书,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读什么书。在我看来,读书还需着重于读经典。人类千辛万苦留下的这些宝贝,是无穷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得以在此星球上延续的定海神针。如果经典被遗忘,那人类必将毁灭。我们说,人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典构成的,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石都是他们的经典。比如希腊文明,如果离开希腊神话、希腊悲剧和希腊哲学是无法想象的。而中华文化精神,离开“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就无从谈起。经典是人类对世界及自己理解的集中体现,既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文明的坐标。我们对自己所处时代文明的种种认同、批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典这个坐标;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能没有这个坐标,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

阅读经典是人类成长的基本方式。孔子教学只教“六经”,爱因斯坦说他经常会拿出康德的著作来读。我们每次阅读,经典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与广度。经典是意义的源泉,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典博大精深,无法【A】一览无余(一目了然),随着在阅读中不断理解经典新的意义,我们的领悟力以及问题意识也得到提高。

阅读对经典的评论无法取代对经典本身的阅读,关于经典的二手著作永远只有次要意义,并不是所有对经典的解释都是合理的,但不合理的解释毫不影响经典的地位。经典本身是泉眼,我们的种种解释是从泉眼中产生的泉水。所以说读经典应该读经典本身。

另外,不要带着某个具体目的去读经典,读经典本身就是目的。不能把经典作为从外部加以征服的客体来对待,而应该把阅读经典作为丰富我们思想、经验的必然途径,作为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对待,让它最终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本身。阅读经典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甲】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什么他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让我们感到快乐,因为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不仅是为了求道,更是为了在得道的过程中生命得以完善、丰富、提高,这种快乐是【B】不可言喻(不可名状)的。我认为一个人大彻大悟的时候就是读完一本经典的时候。

阅读经典的关键不在于阅读本身,而在于让人提升精神、陶冶性情、丰盈情感。这就像观菊、喝茶。观菊时,不能只把菊花看作是能治病的植物,或是摆在房中显示品位的装饰;而应在观菊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及做人的激励。同样,喝茶时,不仅讲究茶器、茶叶与气氛,更应懂得喝茶的最高境界不在茶而在茶之外;应通过喝茶获得精神上的轻松与通透。经典之所以能够融入我们的生命,构成内在的骨【乙】(ɡé),是因为真正的经典不论内容如何,总是和宇宙、人生有关,构成我们安身立命的依靠。我们对任何经典表达的思想不一定都要双手赞成;相反,即便对经典有最高敬畏感的人也会有不喜欢的经典。我们可以不喜欢经典作家,但我们必须要读经典。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经典,那也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是与我们【C】息息相关(一脉相通)的,所以我们才那么急切地要去反驳。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1)给文中甲处的加点字注上拼音,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汉字。(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2)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不可以用其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处是(3分)(3)作者用观菊和喝茶两个事例要证明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要只阅读关于经典的二手著作,还要阅读经典本身。B.阅读经典是为了让读者获得精神愉悦和思想上的提升。C.只有注重经典作品的外在形式,才能获得其内在意义。D.阅读经典如同观菊和喝茶,需要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

(4)下面是文章中提到的两个观点,你是否认同,请任选其一表明你的态度,并结合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说明理由。(5分)观点一:如果经典被遗忘,那人类必将毁灭。

观点二:一个人大彻大悟的时候就是读完一本经典的时候。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书房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早在汉代,文学家张衡就称赞自己的书房可“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书房代表了不同的生活美学。一些文人墨客或因【A】屡试不第(屡试不爽),或因遭受打压,不得不寄情于山水诗酒之间,形成了中式生活美学中的“名士”一族。名士们的书房中最知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这间因《陋室铭》闻名于世的书房,见证了刘禹锡等名士的生活美学。刘禹锡官运不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陋室”便成了他的精神家园。

既是“陋室”,当然不求气派奢华,不求满壁藏书,不必有“丝竹”这种奢侈【甲】品,更不能堆满案牍公文,但要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朴实,要有“鸿儒”雅集,从而满足名士们清新淡雅的精神需要。这种因各种“陋室”而孕育出的名士之美,从“竹林七贤”到刘禹锡,再到郑板桥,一直延续至今。

两宋以降,中国海外贸易渐盛,至明清两朝,器物之美到达顶峰。各类文房雅物、金石碑版,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最爱,“书斋”应运而生。

与简朴的“陋室”不同,书斋一定要繁复讲究。明清之际,文震亨的《长物志》、高濂的《遵生八笺》专论书斋陈设。文震亨认为,书桌应“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月”,高濂更要求书斋备有“卧榻”,供读书劳累后“偃卧趺坐”。文房四宝自不必说,文人还要求书斋必备植物,有大水缸养鱼,还须弹琴奏乐,甚至常备金樽檀板,演唱当时最为流行的昆腔。有条件的,还陈列些金石碑版、名家字画等艺术品,常邀朋友鉴赏分享。书斋里的家具一定是紫檀或黄花梨木料,瓷器必定是哥窑,一切都有讲究。

“陋室”与“书斋”最大的差异是审美情趣不同。要说藏书,规模都不算宏大,收藏多为经史子集的常备书或是少量私刻、坊刻的善本。由于印刷技术有限,古代中国私人书房不可能都有巨量藏书。

真正称得上“【B】汗牛充栋(汗牛塞屋)”的书房,是明清时期兴于江南的藏书楼。最著名的当属宁波范氏的天一阁,其主楼是一栋“面阔六间的两层硬山顶”楼阁,并且“凿一池于楼下”,“曲岸弯环,水漾涟【乙】(yī),堂之影、亭之影、山之影、树之影,皆沉浮波中”,华美的园林与数以万计的藏书交相辉映,可谓中式生活美学的典范。清代江南藏书楼数不胜数,除宁波天一阁外,还有嘉兴项氏的天籁阁、朱彝尊的抱曝亭以及晚清陆心源创办的皕宋楼等。乾隆帝曾称江南藏书楼之多令他“指不胜屈”。这也是当时江南经济繁盛的重要见证。

前述皆为民间书房,宫廷书房则被后世统称为“上书房”。乾隆帝有个书房叫“三希堂”,名称源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句话。现在看到的很多古代字画珍品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及数千册珍贵的宋版书皆为三希堂所藏。这使得三希堂成为一座【C】名副其实(实至

乾隆帝还将其作为谈论国事的场所。三希堂反映了封建时代文化、政治的名归)的皇家博物馆与图书馆, 统一,是中式生活美学中崇高之美的典范。(取材于韩晗《书房与中式生活美学》)(1)给文中甲处的加点字注上拼音,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汉字。(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2)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可以用其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处是(3分)(3)下列对不同书房的描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3分)A.陋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书斋——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 C.藏书楼——架集书万卷,柜藏帖千函 D.上书房——夜月琴声书韵,春风鸟语花香(4)假设你理想中的书房需要挂对联,你会从下面对联中选择哪一副,请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说明选择的理由。(5分)?心触清机亲翰墨 目游润景足精神?为学深知书有味 观心澄觉室生光

?一室图书自清洁 百家文墨足风流?竹荫遮几琴书润 花气熏窗笔砚香

六、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700字。

16.《边城》中的翠翠心事满怀却“总不作声”,爷爷也常常不明说自己的想法,这是边城人的含蓄。含蓄是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心理特征,还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与含蓄有关的故事,请以“含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卖服务出现在我们身边,消费者通过电话或网络订餐可以迅速满足需求。“叫外卖”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认为这体现了“互联网+”的生活理念;有人说外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有人认为过度依赖外卖,降低了人们的劳动意愿;还有人说外卖带来了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必答题 一(12分)1.A(2分)2.D(2分)3.C(2分)4.?短歌行 ?论语(或:论语•子罕)(2分)5.?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或:?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或:?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4分。每空1分)二(12分)6.D(2分)7.C(3分)8.示例一:大观园中发现了香囊,王夫人十分生气,担心大观园中人杂生事,更担心贾宝玉与丫鬟们胡闹,于是命令王熙凤带人抄检大观园,并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晴雯被赶出后借居在亲戚家里,身染重病,最终含恨而死。

示例二:辛亥革命爆发,有人趁乱抢劫了举人老爷寄存在赵家的财物,赵家进城报案,官府为了社会治安,急于杀一儆百,抓阿Q做替罪羊,胡乱审问,潦草结案。结果阿Q被诬陷参与抢劫赵家,糊里糊涂的被示众枪毙了。(4分。相关人物,2分;情节过程,2分)9.?暧暧远人村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3分。每空1分)三(23分),得3分;选B或C不得分)10.A(4分。选A,得4分;选D 11.D(3分)12.原因一:命运悲剧。选文中的中寨人说:“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在当时的人看来,大老的意外死亡是命中注定,顺顺觉得老船夫和大老的死亡有间接关系,因此对老人有一些不满,不太赞成翠翠和二老的婚事,这是翠翠悲剧性结局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性格悲剧。翠翠生性腼腆,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如选文二中提到翠翠因为害羞而拒绝给二老摆渡,这样二老就误以为翠翠不喜爱自己,因而决定离开茶峒,留下翠翠一个人默默等待。

原因三:社会悲剧。茶峒原本民风淳朴的社会发生变化,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中寨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公然对老船夫撒谎,让老船夫觉得翠翠的婚事无望而受到打击,并导致翠翠的悲剧。

(8分,以上三个方面答出其中的两个即可,每个方面4分。例子准确,2分;分析合理,2分)13.评分参考: 水平一(7-8分):结合作品具体内容,比较、分析充分,语言连贯,言之成理。水平二(5-6分):结合作品内容,有比较、分析,语言连贯,能自圆其说。水平三(0-4分):能举出例子,有一点分析,语言基本连贯。

示例一:这个改动好。就二老的婚事问题,老船夫在听完顺顺斩钉截铁的回答后并没有完全绝望,认为如果二老喜欢翠翠,翠翠还有一线希望,因此问“二老呢,”,但顺顺只回答了二老的去向,没有说二老对婚事的态度。老船夫一心想了解二老的态度,因此肯定会追问下去。所以增加的这句话可以更好地体现老人为翠翠争取幸福的急切的心情。

示例二:这个改动不好。在小说里,顺顺听到老船夫问“二老呢,”,明白老船夫想了解二老的态度,但没有正面回答。他已经估计到老人会追问下去,因此“不让老船夫再开口了”,用一番话提前堵住了老船夫的嘴。这一方面体现了顺顺的精明,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不愿意和老人多谈,表现出他对这位“老而好事的船夫”不满的心理。如果增加老船夫的这句问话就不能体现顺顺的这些心理。

示例三:这个改动好。老船夫想知道二老对婚事的想法,因此问“二老呢,”,但顺顺没有正面回答。此时老人明白如果二老愿意,则翠翠的婚事还有一线希望;因此非常急切地想明白二老的态度。这种内在 的、复杂的心情通过电影表现比通过小说表达要难,而让电影中的人物自己说出来是较好的选择,可以方便观众理解人物的内心。因此增加这句问话有利于在电影中表现老人此时的心情。

示例四:这个改动不好。老船夫想知道二老对婚事的想法,因此问“二老呢,”,但顺顺没有正面回答。顺顺对老船夫有点厌烦,心里是冷冷的;老船夫则心急如焚。这是一场心理活动丰富的戏,如果通过增加老人的问话直接表达,就显得有点直白。其实电影艺术还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情、眼神、动作等来表现心理,可以让演员“演出来”而不是“说出来”。因此不增加这句问话可以“此时无声胜有声”,让表演更具观赏性。选答题 四(13分)14.(1)甲:hào 乙:骼(2分)(2)C(3分)(3)B(3分)(4)示例一:我同意观点一,因为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典构成的。如果我们不读《论语》《老子》就无法了解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就无法传承,人们的道德标准就会丧失,社会因此陷入混乱,民族的发展也会出现危机。

示例二:我不同意观点一,作者认为经典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定海神针,因此得出“如果经典被遗忘,那人类必将毁灭”这样的结论,夸大了经典的作用。世界上有的民族至今没有经典著作,甚至没有文字,但他们却依然存在发展着。示例三:我同意观点二,因为经典早已成为我们历史经验的一部分,当我们阅读经典时,我们的人生经验会与经典发生共鸣,产生共识,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让我们彻悟人生道理。

示例四:我不同意观点二,作者认为要想大彻大悟就必须读经典,这是片面夸大经典的教化作用。人获取知识、提升智慧、彻悟人生的途径是多样的,如劳动、学习、游学等,阅读经典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作者的这个观点过于绝对了。(5分。表明态度,1分;引用观点,2分;分析解说,2分)五(13分)15.(1)甲:chǐ 乙:漪(2分)(2)B(3分)(3)D(3分)(4)示例一:我选择“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对联所写书房既有如“陋室”般朴素淡雅,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也体现出主人在一方宁静的天地中,宁心静气赏读古今佳作,浸润于翰墨书香之中的恬淡心境。它与我理想中的书房相符。

示例二:我选择“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室生光”。对联描写的书房,虽然没有“书斋”的器物之美,也比不上江南藏书楼指不胜屈的藏书,主人却能于此静心读书,内心似名士般宁静澄澈。这样的读书生活正合我意。示例三:我选择“竹荫遮几琴书润,花气熏窗笔砚香”。对联中的书房窗外翠竹茂盛,竹影在案几上摇曳,窗下花香飘散,书房陈设虽不讲究,主人也可在此读书抚琴,享受“调素琴,阅金经”的乐趣。书房朴素清新的格调,正合我清静淡泊的情趣。

示例四:我选择“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墨足风流”。对联中“一室图书”是我理想中书房的写照:即使没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新景色,但一室满架的图书集“百家文墨”精华;“自清洁”“足风流”也恰好反映了我读书以求精神“清新淡雅”的志趣。

(5分。选择对联,1分;书房特点,2分;说明理由,2分)六(40分)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 分 细 则 类 别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中心突出,叙述动:?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

具体、得当,有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一类卷 议论、抒情。准确,流完整,的,获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

(35,40分)观点鲜明,分析畅,得体。严谨。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 深刻并与事例项突出的,获得满分);?具备 紧密结合。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 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中心明确,叙述动:?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 比较具体、得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

当,有议论、抒的,获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二类卷 准确,连贯,完整,情。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30—34分)大致得体。有条理。观点明确,分析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

较深刻,能与事分);?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 例较好结合。另两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 减分。

基本能叙述一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件事情,但不够基本完三类卷 基本通顺,动:?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具体。整,条理(24—29分)有少量语 的,获得基准分;?其中语言项观点基本明确,基本清 病。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另有分析并与事楚。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例基本一致。审题有明显偏 差或中心不明

确。叙述不具以2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体。不够完动:?凡属上述情况的,获得基四类卷 病句 审题有明显偏整,条理准分;?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23分以下)较多。差或观点不明混乱。情加分;?全篇更差一些的,22 确。没有分析,分以下。事例不足以说 明观点。说明:?字数不足700的,每少50字扣2分。

?错别字每4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的扣1分。?没有题目扣2分。

?内容有严重错误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篇2: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2、梁实秋,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等。

3、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

4、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说《沉沦》。还有著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5、夏衍,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代表作《心防》、《法西斯细菌》,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6、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主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7、沈从文,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代表作《边城》,是 “牧歌”式小说的代表。散文集代表作《湘行散记》。

8、曹雪芹,名霜,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完成了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前80回。《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9、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10、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11、海明威,美国作家和记者。代表作《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相继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12、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等。

13、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14、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

15、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被视为京派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16、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7、老舍(1899-196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18、钱钟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代表作《围城》、《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

19、孙犁,原名孙树勋,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20、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由包括91部小说的《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1、《诗经》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包含“风”“雅”“颂”和修辞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

2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23、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2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诗人,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著有《李太白集》。

25、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著有《杜少陵集》。

26、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2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东坡全集》。

2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6、《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7、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28、《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现存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内篇七篇为庄子本人所著。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脱离了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29、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0、《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下至王莽新朝,共230年的史事。

31、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32、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3、王勃,字子安,唐初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34、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5、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6、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37、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38、王实甫,元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补充名著简介: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是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

《呐喊》——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不包括《祝福》)。。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边城》——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

《堂吉诃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堂吉诃德》描绘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部“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以犀利的讽刺笔触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誉为“世界大同之作”和“人性《圣经》”。唐·吉诃德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主人公唐·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唐·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资产阶级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侍从桑乔·潘萨)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是第一部具有雨果自身风格的长篇小说,奠定了雨果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崇高地位。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展开。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互助友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影响世人全部的思想情感。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人道主义代表人物。

知识点自查: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六义:风雅颂(内容)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的语录体散文,四书之一。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中国最早的编年史。《国语》——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左传》——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的编年史,历史散文

《孟子》——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记录了孟子的政治观点。说理畅达,气势充沛,长于论辩,善用比喻。

《庄子》文章想象力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善用寓言故事。分为内外杂,内七篇为庄子所作。《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汇编,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西汉之事。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称它为“五言之冠冕”,代表着五言诗的成熟。

施耐庵《水浒传》

明代 罗贯中《三国演义》 明代 吴承恩《西游记》

明代 汤显祖《牡丹亭》

明代

“三言二拍”——冯梦龙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凌蒙初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孔子——儒家创始人,中国最早教育家,提倡‘礼’‘仁’,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人称亚圣。提出性善论,主张仁政王道。

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和老子合成‘老庄’。主张‘无为’。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提倡性恶。《荀子》大部分为荀子所作。

屈原——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创立了‘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离骚》我国最长抒情诗。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代表作《白马篇》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安风骨,具有 “ 慷慨悲凉 ” 的独特风格。

陶渊明——五柳先生。田园诗人。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维——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孟、诗佛——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李白——我国唐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瑰丽绚烂。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号“诗仙”

杜甫——诗圣,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风格沉郁顿挫,号“诗史”

白居易——字乐天、香山居士。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现实主义的继承者

韩愈——中唐代表诗人。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晚唐代表诗人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

苏轼——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苏辛、豪放派;宋四家、宋代文化集大成者。王安石——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李清照——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词人。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辛弃疾——南宋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与李清照一起并称“济南二安 ”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号“曲圣”

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西厢记》

蒲松龄——字留仙。《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针砭时弊、劝善惩恶、抒写孤愤。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全面面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鲁迅——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集有《踪迹》

散文集有《背影 》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毛泽东)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长篇小说《子夜》

巴金——现代文学家,翻译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京味作家代表,获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龙须沟》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围城》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

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卡夫卡,生于奥地利——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欧•亨利——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警察与赞美诗》

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羊脂球》

《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篇3: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

目前我国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在校学生的锻炼情况, 较少使用客观测量的方法。由于问卷调查的准确性会由于受试者的回忆精确度、认真程度和认知能力而产生差异, 因此绝大多数问卷的效度系数均较低, 而客观测量则能更准确地采集受试者的体力活动数据。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西城区一所高中, 采用加速度计客观测量该校高一学生一周在校体力活动水平, 探讨高中生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水平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为学校采取措施促进学生体力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学生学号,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从北京市西城区某高中高一年级学生中抽取40名健康学生, 其中男、女各20名。入选标准为生长发育正常, 无各种急慢性疾病, 且本人和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用Acti Graph GT3X+加速度计客观测量高一学生在校内的体力活动水平。加速度计是通过感受身体在三维空间方向速度的变化来测量体力活动。最初只有单轴加速度计, 只能感受身体在水平方向上速度的变化,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 逐渐出现双轴和三轴加速度计。目前, 广泛应用于科研的是三轴加速度计。研究表明, 三轴加速度计在测量成年人能量消耗、记录大强度活动方面比单轴加速度计更为准确。加速度计的优点是实用性强、能长时间佩戴、方便携带、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能客观测量自由生活状态下的体力活动情况 (包括强度和持续时间) , 适用于大样本人群的体力活动研究。本研究使用的设备体积为4.6cm*3.3cm*1.9cm, 重19g, 可以测定三个方向上+/-6G加速度的变化, 在0.25-2.5Hz的频率范围内感受人体动作, 排除干扰信号。

测试前初始化加速度计, 输入受试者的出生日期、身高、体重和优势侧等信息, 并在加速度计外部标注受试者的名字。在校内佩戴加速度计期间, 除洗澡、游泳, 其他时间均需佩戴。从周一到周五, 连续5天记录高一学生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情况。

本研究中, 将加速度计的采样频率设置为100Hz, 将采样间隔设置为5s, 从而更好地记录短时间、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超过60min没有活动数值则视为没有佩戴加速度计, 允许有1-2min的count值在1-100。将一天中至少佩戴480min (8h) 且没有过大的count值 (>20000counts) 视为有效。在5天佩戴加速度计期间, 有至少4个有效日, 则将该学生的数据视为有效。

选用Evenson Children (2008) 算法分析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情况, 将静坐少动行为、低强度体力活动 (LPA) 、中等强度至较大强度体力活动 (MVPA) 分别界定为0-100cpm、101-2295cpm和≥2295cpm。计算平均每日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

2.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显著性水平为p<0.05。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分析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情况的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见表1。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后, 共获35例有效数据, 其中男生19名, 女生16名。男生和女生每天在校内佩戴加速度计的时间几乎都达到了10h。

2.2 研究对象校内静坐少动情况

见表2。男生和女生在校期间每天的静坐少动总时间并未出现显著差异, 但女生的静坐少动时间百分比非常显著高于男生 (p<0.01) , 即女生在校期间, 每天有更大比例的时间处于静坐少动状态。

注:**表示女生与男生相比, p<0.01

2.3 研究对象校内低强度体力活动情况

见表3。在校期间, 每天男生用于低强度体力活动的总时间和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女生 (p<0.05) 。

注:*表示女生与男生相比, p<0.05

2.4 研究对象MVPA情况

见表4。在校期间, 每天男生用于MVPA的总时间和百分比均非常显著高于女生 (p<0.01) 。

注:**表示女生与男生相比, p<0.01

3 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高中女生在校期间, 每日静坐少动时间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 而用于低强度体力活动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时间则显著低于男生, 说明高中女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偏于静态。

高中男生和女生在校期间处于静坐少动状态的时间在500min左右。根据该校的作息时间表, 高一年级学生每天上7节课, 加2节眼保健操和午饭时间, 共340min要坐在教室内, 处于静坐少动状态, 且这部分时间不可更改。余下160min学生可以轻体力活动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替换。这些时间包括课间休息、学校给出的体育活动时间以及课外活动时间。Ekelund等人整合了20871名4-18岁儿童的体力活动情况, 发现静坐少动时间长的儿童比静坐少动时间少的儿童的平均腰围多3.6cm[1]。Martinez等人客观测量210名13-17岁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情况, 并将静坐少动时间三等分, 发现静坐少动时间最长的青少年的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心肺耐力状况较差[2]。HELENA研究 (欧洲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加速度计调查了769名13-18岁的青少年的静坐少动和体力活动状况, 将青少年坐着看电视、玩电脑和电子游戏的时间分成<2h/天和≥2h/天。研究结果显示, “静坐少动时间≥2h/天”与心脏代谢风险升高相关, 而“体力活动≥60min/天, 且静坐少动时间<2h/天”则是心脏代谢风险的保护因素。另外, 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后, 静坐少动时间与体脂百分比呈正相关[3]。以上研究均表明, 过多的静坐少动行为对青少年健康有不利影响。因此, 学校应鼓励学生用中低强度体力活动代替静坐少动行为, 如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到走廊上适当走动、在课外活动时间多进行运动锻炼等。

调查显示, 高一男生用于MVPA的平均时间为36min, 高一女生用于MVPA的平均时间为24min, 均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至少进行60min以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建议[4], 也未达到教育部所提出的各级中小学至少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力活动的要求。美国国家运动与教育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NASPE) [5]和澳大利亚卫生与老龄化部门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 [6]均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体力活动。HELENA研究表明, “MVPA≥60min/天, 且静坐少动时间<2h/天”与皮褶厚度所推算的体脂百分比呈负相关;每天用于较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较长且静坐少动时间较短的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较低[3]。一项涵盖了1292名欧洲儿童 (9-10岁) 的多中心研究[7]和一项涵盖了251名的加拿大儿童的研究[8]均显示, 中等强度或较大强度体力活动与体脂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学校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 增加学生在校体力活动对预防肥胖和促进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基于已有的证据充分的研究成果, 学校应采取一些措施, 鼓励学生多进行中高强度活动, 尽可能地达到每天参与至少60min中高强度运动的目标。

Janssen等人报道, 总体力活动水平 (包括低强度体力活动) 与肥胖的相关性不如中高强度活动与肥胖的相关性显著, 说明低强度体力活动并不能为青少年带来良好的健康效益[9]。本研究中, 尽管高一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日低强度体力活动在80-100min左右, 但这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健康效益。因此, 学校在着眼于落实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目标时, 应在关注运动量的同时关注运动强度, 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活动上。学校应采取措施, 保障学生的锻炼时间, 并鼓励学生多进行中高强度活动。每天60min的中高强度活动并不需要一次性完成, 可以通过每次5-10min的活动累积达到。比如, 按照本研究所调查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可以让学生在早操时间进行15min中高强度活动;在中午留出的35min体育活动时间里, 鼓励学生进行10-20min中高强度活动;在下午1小时的课外活动中, 鼓励学生进行25-45min中高强度活动, 这样就能达到每天至少60min中高强度活动的要求了。另, 因男生和女生在静坐少动行为、低强度体力活动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学校应根据男生、女生的具体特点和青春发育期的身心状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减少静坐少动行为的策略, 如在课外活动时间内, 开设一些女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 如舞蹈、瑜伽等。也可对女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讲, 提高女生对运动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女生有意识、有目的性地进行一些运动锻炼。

4 总结

本研究所调查的西城区某高中高一学生在校期间, 静坐少动时间过长, 中等强度至较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过少, 并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至少进行60min以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建议, 也未达到教育部所提出的各级中小学至少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力活动的要求。另外, 高一女生在校期间, 每日静坐少动行为多于男生, 而低强度体力活动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少于男生, 男女生的体力活动模式显示出性别差异。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 促进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和动机, 确保将“阳光运动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

摘要:[目的]使用客观测量的方式, 定量测量北京市某高中高一学生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水平和特征, 探讨高中生在校期间的体力活动水平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为学校采取措施促进学生体力活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某高中高一学生35名 (男生19名, 女生16名) , 使用美国Acti Graph GT3X+加速度计, 记录并分析学生一周在校期间体力活动水平。[结果]在校期间, 高一女生平均每天静坐少动时间为513.4±28.4min, 占佩戴总时间的83.0±3.1%;高一男生平均每天静坐少动时间为500.3±28.1min, 占佩戴总时间的78.7±3.9%, 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女生 (p<0.05) 。平均每天进行低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女生为81.6±18.7min, 男生为98.4±21.1min, 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p<0.05) 。平均每天进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女生为24.1±6.3min, 男生为36.2±11.1min, 男生非常显著高于女生 (p<0.01) , 且男生和女生每日中高强度活动时间均未达到体力活动推荐量。[结论]高一女生体力活动水平显著低于男生, 且高一男生和女生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均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至少进行60min以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建议, 也未达到教育部所提出的各级中小学至少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力活动的要求。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将“阳光运动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体力活动,高中生,校内,加速度计

参考文献

[1]Ekelund, U., et al.,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MA, 2012, 307 (7) :704.

[2]Martinez-Gomez, D., et al., Sedentary behavior, adiposity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dolescents.The AFINOS study.Rev Esp Cardiol, 2010, 63 (3) :77-85.

[3]Rendo-Urteaga, T., et al., The combined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s on a clustered cardio-metabolic risk score:The Helena study.Int J Cardiol, 2015, 186:186.

[4]WHO,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2010.

[5]Katzmarzyk, P.T., et 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in children:summary statement and recommendations.Int J Pediatr Obes, 2008, 3 (1) :3-21.

[6]Egger, G., et al., Developing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ustralians.Aust N Z J Public Health, 2001, 25 (6) :561.

[7]Ekelund, U.,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objectively assess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dicators of body fatness in 9-to 10-y-old European children:a population-based study from4 distinct regions in Europe (the European Youth Heart Study) .Am J Clin Nutr, 2004, 80 (3) :584.

[8]Wittmeier, K.D., R.C.Mollard and D.J.Kriellaars,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childhood adherence to Canadian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in relation to body composition.Appl Physiol Nutr Metab, 2007, 32 (2) :217.

篇4: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

一、在六年一贯制实验中探索

初中高中衔接的新学制

由于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受课程体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而实际上,首先,受班级授课制的影响,尤其是在大班教学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即使有了某些过高的要求,也仍不能满足优秀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在像北京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北京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高中段教育已基本普及。因此,打破初、高中学制划分,探索初、高中六年一贯教育的可行性,就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取消中考,六年一贯地设置课程,将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进行最优化的课程设计。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养成;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整体设置一贯制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我校六年一贯制实验区探索满足优秀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99年开始,十一学校进行了中学六年一贯制的学制与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起,初中学制改为两年,高中四年,即中学六年一贯二四分段的学制课程,进入这个“实验区”的是比较优秀的小学毕业生。这一新学制打破传统初高中的学制划分,取消中考,使初中高中能连贯起来。为了一切学生的最优发展是学制改革实验的目标和宗旨,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发展,根据我们已经积累的经验和全国的标准,在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并且其中的2/3或5/6的学生能够优良地完成国家标准规定的三年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无需参加中考而直接进入四年制高中,可以有比较充足的学习时间。

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的实验明确地定义为“六年一贯二四分段”,即在六年一贯制中,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依据划分为两年和四年两个前后贯通的初级和高级阶段。在课程目标上,构建高于国家课程标准水平、面向优秀学生和优势教育资源的六年一贯制中学课程体系,建立具有十一学校主体性文化特征的课程资源平台,推进以学生人文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的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多元智能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并以此为重要载体推进我校“五大战略”和“十四项示范工程”目标的实现,推动我校向“培养研究型”学校转化。

中学六年一贯的学制实验,使初中和高中两个中学阶段的教育安排成为一个整体,学生的发展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教育环境,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让学生比较从容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安全进入高中阶段。

二、以课程体系为载体的学制衔接

与新学制相适应的是六年一贯二四分段的课程改革实验,即在一个统一的中学六年课程框架中,创建相互衔接的二年初中课程与四年高中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这个基于十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课程体系是“基于国家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我们的实验属于国家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融于国家课程之中,但在基于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基础上,又具有高于一般性之上的特殊性。

从六年一贯的整体构架中提出“文科重点下移,理科重心上移”的策略,即两年初中阶段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初中课程任务,加强文科、数学与人文课程,而将物理的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整合到高中课程中,不开设化学课程。这样,产生了四年制高中的新学制,把初中阶段的一些理论课程和内容放在高中课程进行整合。六年一贯的课程整体规划详见表1。

实际上,四年制高一的课程内容是初中课程与有关高中课程经过融汇整合而成的新课程,这就为学生在知识体系上铺设了一条无缝链接的发展路子,比较顺利地承上启下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六年一贯二四分段的学制课程改革实验已进行了四年,第一届实验班级学生现已进入四年制高中三年级,学生发展总体情况良好。

三、以“四环节教学”为渠道

实行学习方式的衔接

1999年7月,十一学校成立了两个“高中理科实验班”。这一举措本身在当时的教育背景下是相当普遍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为名牌大学输送优秀新生,而教育的目标并非是为了应试。这个理科实验班的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反之、各有特长的适应国际交往的新型的高水平的人才奠定扎实宽厚的基础”。2001年7月这届学生毕业了,两个实验班82名学生,全部是共青团员,有17位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个学生入党,1名学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两个班都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示范班,高考成绩600分以上40人,上重点线81人,上重点率98.7%,总平均分590.1分,创造了十一学校高考新历史。李金初校长为当时的两个理科实验班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四环节主体性教学。

“四环节主体性教学”包含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自学自研: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或读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解决基本的知识技能问题。

问难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讨难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整理的自学自研环节没能解决的问题、讨论过程深化生成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精讲:老师围绕学习目标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构建知识体系,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精要。

评价应用:通过检测和拓展应用,加深学习程度,开拓学习思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升华。评价是双向的、开放的。学生可自主作学习总结、自主检测、自主评价,来把握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也可对教师、对实验进行评价。学生的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

数学老师李久权认为:“自学自研环节是四环节教学的起点、关键和基础,它直接影响问难讨论环节的效果,也关系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通常拟定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一定条件的时间、空间环境中进行。”在“数列”教学中,实验教师采取了有力的教学保障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一单元的教学突出三个特征:“特征一是时间长,用时一周;特征二是形式新,自学自研安排在课堂进行;特征三是目标高,自学自研检测达到会考要求。”

现在“四环节主体性教学”已经从理科教学扩展到了文科教学中,教师们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正是初中向高中过渡和转化的关键所在。从初中开始,实验区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四年制高一伊始,通过四环节教学,让学生逐渐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

四、以主体性德育建设为引领

促进初高中的心理衔接

除了在教学方式上通过实施“四环节主体性教学”,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主动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十一学校还开展了以主体性德育建设为引领的学生主动发展工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心理的生成、构建主体性教育的环境和运用学生主体教育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校营造主体性德育环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成长。

1.坚持鲜明的主题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导航

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确定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制定各具主题、层次有序、互相衔接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计划并付诸实施。

主题班会挖掘学生主体潜能,展示自我教育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班会提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关注学生苦恼,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体现学生道德成长的需求,并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时代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主题班会体现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传统形式的教育焕发出时代的生机。班会、校会、年级会、家长会,团队活动和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校德育中,参与面越来越广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显。

2.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坚持在活动中育人

每学年高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20天,初中学生30天。重视开展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基地、军训基地的共建工作,加强实践育人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革命老区和革命圣地,参加军政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等。各年级建立固定实践基地,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有组织、有规划、有活动内容、有记录,有评价,及时总结、交流、表彰,加强引导,进一步提高实效性。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青春自护能力

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制订法制教育制度,追求法制教育的实效。我校加强社区共建、警学共建、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内外教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教育相结合,开展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学校树立法制教育典型,定期表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制标兵”,以榜样引路;每学期全员参加法制讲座,建立法制学习小组,激发学法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分析案例,小品演示,模拟法庭等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还组织他们敞开心扉,实话实说讨论学生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开展处分学生听证制活动。对思想困难生开展施爱教育,在教师中实行“领养制”,注意他们,关心他们,及时给予点拨,指导。

4.挖掘课堂教学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重要途径作用

通过学科教学育德,是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充分发挥政治学科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各学科教育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各学科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认真挖掘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思想教育内容,并同德育大纲的要求相结合,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四备”即备德育目的、备德育要点、备学生、备教材。

期中期末总结教学工作时寓德于教的情况是内容之一,各学科的研究课、公开课都要把寓德于教作为专题进行研究,探讨本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路和方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把寓德于教、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利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判断是非能力。利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德。

5.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实现文化育人

重视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在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中以“十佳精神”为核心的学生观念文化;以将帅语林碑墙、校史陈列室、名家寄语、荣誉室为载体的校园物质文化;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而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活动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文化育人功能。

第一,进一步丰富“十佳精神” (理想信念,不懈追求;挑战自我,决不言退;勤奋好学,艰辛奋斗;瞄准未来,全面提高)的内涵,发掘其在育人中引领、导向功能,使其在学生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校以“十佳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品牌基本形成。源自于学生,并不断地引领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十佳精神”,体现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展示了学生的个性风采,成为学生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形成了我校新时代的校园文化的主题。

第二,将帅语林碑墙是我校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矗立在十一学校的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将帅语林碑墙铭刻了建国以来110位元帅、将军和革命老前辈的题词。这道独特的校园风景,以其深刻的内涵警示后人牢记先烈嘱托,奋发图强,立志成才。

第三,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力求突破和创新。 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使五月的校园异常活跃。尽管每年的主题不尽相同,但其以“传播人文情怀,展示个性化校园,在实践与参与中,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宗旨,成为我们设计、策划、组织活动的指南。Flash设计大赛、漫画比赛、相声小品比赛、辩论比赛、歌咏比赛、班刊设计大赛、科学原理擂台赛、挑战主持人大赛、现代舞比赛以及图书美食交流活动等等很好地展现我校学生群体的艺术才华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将会使文化艺术节的项目和形式不断创新。

围绕科技教育设计科技节主题,开展学生喜爱的科技活动,主要形式有专题报告、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学科竞赛、兴趣小组活动、科技作品展等。

6.坚持通过一“岗”二“校”三“仪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谓“一岗”,即优秀少先队员站校园国旗岗,争当国旗小卫士,并以此为阵地通过讲故事、人物专访、演讲等方式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两校”指的是少年团校和中学生业余党校。1985年至今我们已成功地举办团校80期,万名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到了良好的团前教育,举办了14期中学生业余党校,千余名学生骨干及时在高中时期受到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8年来我们发展了近30名学生党员。这些学生虽然数量不大,但影响是深远的,他们学习目的、政治方向明确、思想进步、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处处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身边的榜样,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形成了学理论,学党章,了解党,追求党组织的良好氛围。可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今后要进一步提高两校活动的质量,在对学生的政治方向教育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三仪式”是指入团宣誓仪式、入党宣誓仪式和成年宣誓仪式。仪式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在北大的五四广场,在雄伟的长城上,在清华学府……凡是参加的人,当时的情景都难以忘怀。升旗集会上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面对鲜艳的党旗,铮铮的誓言,回荡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成为全校学生的艳羡和向往,激发他们政治追求的愿望使仪式文化成为中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活动。

7.提升网络德育实效,创建学校网络德育文化

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

加强学生“三项道德修养”,即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增强道德情感,提高道德意志水平和道德自律能力。

做到“五个上网”,即德育内容上网,积极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德育活动上网,丰富网络道德生活的内容;创建学生交流平台,党团队教育上网,引导积极的价值追求;德育服务上网,提供深入细致的辅导服务;德育管理上网,以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效能。

8.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加强对中学生社团文化的研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为纽带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往往就是活动的内在动机,对活动有持续作用。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每一个成员都是组织的主人,都有权利参与管理,有义务为组织的生存发展作贡献。这样的机制非常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主体意识,调动社团成员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管理能力。再次,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成功,增强自信。社团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有不少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得到了有着共同志趣朋友的支持,使自身的表现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体验到成功。

十一学校在过去的十多年办学体制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中,进行六年一贯的中学学制与课程改革实验,从学制上实现了初中和高中的无缝衔接,从相应的课程改革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教育体系,从实施四环节主体性教学模式入手,转变和优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上顺利向高中阶段过渡,实施主体性德育,营造主体性学校文化,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通过学生社团活动使初中高中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充分交流互动。这些体制上、课程上、教育方式上和活动方式上的对策,有力地促进了初中高中的衔接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北京市十一学校

篇5: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

必答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群贤毕至 毕:全部 . B.列坐其次 次:旁边 . C.信可乐也 信:任凭 . D.人之相与 与:交往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 B.亦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 C.仰观宇宙之大 及其所之既倦 .. D.引以为流觞曲水 齐彭殇为妄作 ..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

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 D.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

4.文中“岁在癸丑”中的“癸丑”指永和九年。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天干”除“癸”之外还有①、②等九个,“地支”除“丑”之 外还有③、④ 等十一个。(每空填一字)(2分)

5.文中“信可乐也”的“乐”表现的是同道相逢、饮酒赋诗、① 的快乐,以及环境幽雅、气候宜人、② 的快乐。(4分)

二、文学常识及背诵默写(12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选自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齐国谋士邹忌犯颜直谏的故事。B.《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蒙冤遭难的窦娥在临刑前立下三桩誓愿,喊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感天动地。

C.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再别康桥》借助“金柳”“新娘”“青荇”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难舍的深情。

D.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他笔下硬汉精神的写照。7.下列对鲁迅小说中的“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事件的亲历者。作品以“我”为陪衬,歌颂人力车夫的正直无私和勇于承担责任,也体现了鲁迅对自己的严格解剖。B.《祝福》中的“我”是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我”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我”

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喜欢了,也不能吃这样亏。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索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耶种心性。” 因笑道:“①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②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索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③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④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

①本回的背景:贾政听说忠顺王府的戏子琪官走失、王夫人的丫环金钏儿死亡都与宝玉有关,震怒之下将宝玉痛打一顿。

②焙茗:宝玉的奴仆。他告诉袭人,贾政听到宝玉的坏话与贾环及薛蟠有关。选段三(取材于《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竞不知那里来的。”

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接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

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这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李纨见了他两个,笑道:“社还没起,就有脱滑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儿。”探誊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

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益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

10.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宝钗的哥哥薛蟠绰号“呆霸王”,仗势欺人,曾经因强买香菱闹出命案,后凭借贾府的关系赔钱了事:他行为很不检点,袭人听说宝玉挨打和他有关。

B.宝玉很喜欢宝钗,他第一次见到宝钗时就觉得似曾相识,并跟人说“这个姐姐我曾见过的”;他挨打后心里恨薛蟠,为了不得罪宝钗,忍怒打断袭人的话。C.黛玉从宝玉那里得到《西厢记》,读后被深深打动;但这种描写自由爱情的作品当时被认为是不正经的杂书,因此黛玉被宝钗发现读过此书后羞得满脸飞红。

D.刘姥姥是贫穷的乡下人,进大观园后大开眼界,作品借此展现了贾府极尽奢侈的生活;同时她也被王熙凤和鸳鸯捉弄,出了很多洋相,被黛玉讥为“母蝗虫”。

11.选段二中画线处宝钗的四句话可谓刚柔相济、面面俱到、入情入理,让宝玉觉得“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

(qì)一福迎祥。

中国人对花的颜色也很【C】讲究(考究)。同样一种花,因颜色不同所表达的花意也不同。色彩艳丽的花卉大多用于喜庆场合,而白色的或全黄色的花卉适用于悲伤悼念的场合。红色的山茶花则是胜利之花,在胜利者凯旋之时向英雄献上一束火红的山茶花以表示祝贺。山茶花也是爱情花,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小伙子向姑娘求爱要送上一束红色的山茶花,若遭到拒绝还可以送上一束白茶花以示发问: “你为什么不爱我?”

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花文化密不可分。花卉参与中国民间风俗的形成,极大地开拓和扩展了民俗的内容和范围,给人带来了很多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取材于青萍《花之美》)(1)给文中甲处的加点字注上拼音,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汉字。(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2)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可以用其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处是(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3分)

(3)通过材料中对“梅文化”形成过程的介绍,可以看出“梅文化”的形成经历了①、②、③三个阶段。(3分)

(4)春节前夕,学校准备组织同学慰问老红军和抗日老战士。请结合材料内容及生活经验,选择一种花作为礼物送给老人们,你会选择哪种?请先写一段话,解释选择这种花的理由,再结合所选花的特点写一段祝福的话。(5分)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13分)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一(4)题。

①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清代的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里的“情”,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景”是指客观世界,它们在诗中融合在一起。意象和意境的创造都离不开客观的物和景,它们是经过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A】筛选、提炼、浸润而形成的。同是写菊花,陶渊明笔下的菊花同李清照笔下的菊花是不一样的,同时又都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菊花。诗人在描写物象的时候,总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意象、营造意境,都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情景交融。

②而意境的特征又不止于情景交融,它【B】突破、超越了具体的意象,从有限到达无限,从具体升华到空灵:它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去体会和领悟诗人寄寓诗中的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意象可以从诗歌的具体描写中去捕捉,而意境则须于笔墨之外得之。

③下面试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的短诗《鸟鸣涧》来作一些分析。全诗如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④诗人所描写的落花、空山、月出、鸟鸣、深涧几种景象,都是客观生活中存在的,一经王维写到诗里,就跟我们平日的所见所闻不同,每一种物象都包含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再经诗人的融合,成为有机的艺术整体,创造出一种幽静、【甲】恬适、优美的意境。这意境中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情、理想和追求。

⑤王维所抒发的闲静恬适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他在山中居处时感受最深切的几种景象来表达的。首句中的“闲”字和次句中的“静”字,是我们体味这首诗意象和意境的关键。“闲”在这里并不是指空闲,没有事情可做,而是指悠闲、恬适,包含着对官场、名利、人事纷争等种种尘世烦扰的厌恶和回避等感情。诗人正是由于有这种宁静恬适的心境,才能看到、听到、感受到他写进诗中的那些景象。“空山”的意象就是如此。这里的“空”,不是空无一物的“空”,而是空寂的“空”,体现的是一种宁静的境界。这里的“空山”是独特的,已不再是原来的客观景物,而是带有诗人浓厚感情色彩的诗歌意象了。诗中的“月出’’和“鸟鸣”是相互关联的两种意象,月亮出来会使树上的宿乌惊醒。这种景象辛弃疾也写过,他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句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o”两诗虽情景近似,但着意点不同。辛词重点写动,写有声,写与农民相通的丰收的喜悦。王维这首诗是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花落是动的,月出是动的,宿鸟因月出而惊起也是动的。唯其动,也就更能显出山中的空寂。在这一具体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对静的感受是来自动态和有声的,因而这种静就不是一般的静,而是表现了诗人独特感受和思想感情的静。这首诗由几种关联的意象【C】融合、联缀而创造出的诗的意境,是一种宁静幽深的艺术境界。这宁静又不同于死寂,是充满生机而【乙】(juàn)永的,它充分显出迷人的自然美,并由此表现出一种诗意和风致,使读者从中具体感受到诗人一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诗心。可见,诗的意象和意境,不仅浸润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而且还体现出诗人不同的气质和个性。

(取材于周先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1)给文中甲处的加点字注上拼音,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汉字。(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 分)(2)文中A、B、C三处横线上的词语,顺序不当的一处是(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3分)

(3)从作者对王维《鸟鸣涧》一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古典诗词中“意境”的基本方法:首先,捕捉诗

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阅卷须知: 1.认真掌握评分标准。2.按规定的要求操作。

必答题

-(12分)1.C(2分)2.B(2分)3.C(2分)

4.①②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任意两个。

③④处,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任意两个。

(2分。①◎1分,③④1分)

5.答案要点:①畅叙幽情②领悟美好自然(意思对即可)(4分。每空2分)二(12分)6.A(2分)7.C(3分)8.插图一

示例:卡西莫多因企图抢走爱斯梅拉达而被罚受刑。口渴难熬的他,挣扎着要水,却只换来人们的哄笑。这时爱斯梅拉达走来,将水壶温柔地举到他干裂的嘴边。卡西莫多认出这就是昨晚他曾经想抢走的那个姑娘。他被深深打动,干枯的独眼里流出了泪水。

插图二

示例:宝玉在大观园中偷读《西厢记》,被正在葬花的黛玉看到。黛玉好奇索书,不想一读便爱不释手。宝黛两人沉醉于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顿时羞红了脸,嗔怪宝玉。(5分。人物2分,情节3分)9.秋水共长天一色 水光接天(2分。每空1分)三(23分)10.B(3分)

11.C(选C项,4分;选D项,3分;选A、B项,不得分)(4分)12.评分参考:

水平一(7-8分):准确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关注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想象合理,符合人物性格、情节逻辑、语境。描写生动细致,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

水平二(5-6分):基本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人物性格有文本依据。想象合理,基本符合人物性格、情节逻辑、语境。描写比较生动细致,语言基本准确。

水平三(0-4分):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但不够合理。缺乏想象或想象不合理。描写不够生动细致,语言不够通顺。

示例:宝钗见状愣了片刻,忍不住“噗哧”一笑,便拿帕子掩住嘴,又轻声一叹,心中暗想:“这刘姥姥虽不是贾府正经亲戚,毕竟也是上了岁数的人;风丫头和鸳鸯虽说是为了给老祖宗寻开心,可如此成心捉弄,未免过分了些。况且这刘姥姥言行粗俗,不过是出尽洋相罢了,可嫌,可怜,有什么可笑的呢?”抬头见凤姐儿和鸳鸯一脸正经的样子,转眼又见众人的狼狈相,不由得莞尔。因见黛玉伏在那里,满脸通红,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便站起来轻抚黛玉的后背,笑道:“颦儿,颦儿,你这真真是‘哭笑不得’了!”

13.示例一:我同意。其一,宝钗熟习人情世故,成熟稳重,处处替人着想。比如她过生日选菜点戏,都充分考虑到贾母的爱好,这是孝顺长辈的美德。其二,宝钗乐于帮助别人。比如她知道黛玉读了杂书便好言相劝,知道邢岫烟将衣服当出去换钱,便主动帮她赎回并经常接济她。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过于强调个性和自己的权益而不注意尊重、体谅、帮助别人;和这些人相比,宝钗的美德在今天确实可贵,宝钗堪称当今社会的“理想女生”o 示例二:我不同意。其一,宝钗工于心计,善于讨好别人。比如她过生日选菜点戏,都迎合贾母的爱好,只为讨贾母的欢心,可谓阿谀奉承。其二,宝钗保守、教条,有很严重的封建思想。比如她得知黛玉读了《西厢记》,便告诉黛玉这是不合封建思想要求的杂书,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当今的社会里,认为这样的人是“理想女生”实际是社会追求功利化、世俗化的反映;殊不知,真正理想的人生应该有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的追求。(8分。两条理由,各3分,联系现实2分)

选答题 四(13分)1 4.(1)甲: 乙:祈(2分)(2)A(3分)

篇6: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

《北京市高中课改实验版•语文》目录 阅读•写作一(必修)

第一单元

写人记事文

1.范爱农

鲁迅

2.古文两篇

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游侠列传(节选)

司马迁

3.一条铁路的完成萧红

4.故乡人

汪曾祺

第二单元

小说与故事

5.林冲棒打洪教头

施耐庵

6.项链

莫泊桑

7.断魂枪

老舍

8.许三观卖血记(节选)

余华

第三单元

社科科普文

9.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10.米洛斯的维纳斯

青冈卓行

11.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易斯

12.动物的疼痛

彼德•辛格

阅读•写作二(必修)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诗歌

1.先秦诗三首

魏风•伐檀

《诗经》

卫风•氓

《诗经》

国殇

屈原

2.汉魏六朝诗三首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

白马篇

曹植

3.唐诗八首

鹿柴

王维

辛夷坞

王维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

王昌龄

春夜喜雨

杜甫

登高

杜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琵琶行

白居易

4.宋词五首

苏幕遮

范仲淹

念奴桥•赤壁怀古

苏轼 钗头凤

陆游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第二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

5.现代诗三首

天狗

郭沫若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也许——葬歌

闻一多

6.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7.当代诗三首

上海夜歌

公刘

致橡树

舒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8.旧体诗三首

自嘲

鲁迅

瘦石画苏武牧羊图

聂绀弩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第三单元

古今戏剧

9.窦娥冤

关汉卿

10.牡丹亭(惊梦)

汤显祖

11.杨门女将

吕瑞明等

12.红灯记

阿甲、翁偶虹

阅读•写作三(必修)

第一单元

小说与人物

1.祝福

鲁迅

2.守财奴

巴尔扎克

3.葡萄的精灵

王蒙

4.聂小倩

蒲松龄

第二单元

古今应用文

5.谏伐匈奴书

司马迁

6.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丘吉尔

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8.书信三则

与韩荆州书

李白

赴义前禀父书

方声洞

傅雷家书

傅雷

第三单元

外国诗歌

9.外国诗歌

(一)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

自己之歌(选二)

惠特曼

10.外国诗歌

(二)应和

波德莱尔 海风

马拉美

慰藉

夏尔

11.外国诗歌

(三)浪游者的夜歌

歌德

致命运女神

荷尔德林

豹——在巴黎动物园

里尔克

12.外国诗歌

(四)一朵小花

普希金

阿赫玛托娃

当你老了

阅读•写作四(必修)

第一单元

写景状物文

1.荷塘月色

2.前赤壁赋

3.游记两篇

活水源记

游栖霞紫云洞记

4.天鹅

第二单元

中外戏剧

5.茶馆(节选)

6.哈姆莱特(节选)

7.伪君子(节选)

8.狗儿爷涅磐(节选)第三单元

小说与抒情 9.荷花淀

10.斗鲨

11.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12.竹林的故事

阅读.写作五(必修)

第一单元

议论抒情文

1.归去来兮辞并序

2.贝多芬百年祭

3.想北平

4.逍遥游(节选)

第二单元

小说与表现

5.装在套子里的人

6.华威先生

7.铸剑

8.变形记

第三单元

说理论世文

9.劝学

叶芝

朱自清

苏轼

刘基

林纾

布封

老舍

莎士比亚

莫理哀

锦云

孙犁

海明威

曹雪芹

废名

陶渊明

肖伯纳

老舍

《庄子》

契诃夫

张天翼

鲁迅

弗兰茨?卡夫卡

荀子

10.原毁

韩愈

11.窗

钱钟书

12.西西弗神话

阿尔贝.加缪

推荐选修一

新闻.传记

第一单元

报告文学

1.王选的选择

王宏甲

2.包身工

夏衍

3.火中的凤凰(节选)

徐迟

4.西行路上左公柳

徐刚

第二单元

左传与国策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崤之战

《左传》

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8.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第三单元

史记与汉书

9.鸿门宴

司马迁

10.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

11.苏武牧羊

《汉书》

12.谈《史记》《汉书》

朱自清

推荐选修二

文化论著.小说

第一单元

毛泽东诗文

1.诗词四首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念奴娇.昆仑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3.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

4.共产党的工作作风

毛泽东

第二单元

论语与孟子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6.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7.孔孟

黄仁宇

8.浅谈《论语》

杨伯峻

第三单元

先秦诸子

9.《庄子》寓言四则

《庄子》

10.五蠹

《韩非子》

11.察传

《吕氏春秋》

12.非攻

《墨子》

第四单元

文学与乡土13.乡土本色

费孝通

14.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15.哦,香雪

铁凝

16.秦腔

贾平凹

推荐选修三

诗歌.散文.小说

第一单元

鲁迅诗文

1.忆韦素园君

鲁迅

2.杂文两篇

鲁迅

北京通讯

忽然想到

3.《呐喊》自序

鲁迅

4.诗四首

鲁迅

赠邬其山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题三义塔

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

第二单元

辞赋与骈文

5.陈情表

李密

6.阿房宫赋

杜牧

7.滕王阁序

王勃

8.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三单元

欧洲18、19世纪小说

9.唐吉诃德

塞万提斯

10.改变一生的事件

雨果

11.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

12.寂寞

戴维.梭罗

第四单元

西方现代小说

13.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

14.王佛历险记

尤瑟纳尔

15.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16.沙之书

博尔赫斯

推荐选修四

语言应用.小说

第一单元

语言应用

1写作是极平常的事

叶圣陶

2《天演论》译例言

严复

3语言的演变

吕叔湘

4新鲜的网络语言

岑运强

第二单元

唐宋古文

5.师说

韩愈

6.与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7.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8.赤壁之战

司马光

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9.反割头税大会

梁斌

10.黎明前的黑夜

罗广斌、杨益言

11.智识小炉匠

曲波

12.肖飞买药

刘流

第四单元

京味小说

13.过年

老舍

14.寻访“画儿韩”

15.云致秋行状

16.辘轳把胡同9号

任意选修一

语言交际应用

任意选修二

中国百年新诗

任意选修三

通俗文学选读

邓友梅

汪曾祺

上一篇: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下一篇:不必说经典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