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制度

2024-05-20

餐饮服务制度(精选9篇)

篇1:餐饮服务制度

餐饮员工服务规范制度 1.在餐厅酒吧不准高声说话,不准用手触摸头,脸,口袋。

2.身体不准斜靠墙或服务台,在服务中不准背对客人,不准在餐厅或酒吧内跑步或行动迟缓,不准突然转身或停顿。行为动作要优雅。

3.避免聆听客人的闲聊,在不影响服务的状况下才能与客人交流,联络感情,争取客源。

4.保持服务场所清洁,避免在客人面前做清洁工作。不要把东西放在干净的桌布上,以避免造成污损,溢泼出来的食物,饮料应马上清理,餐厅中的餐具需要用托盘盛装拿走,并且托盘上需要加餐巾,避免餐具碰撞发出响声,不准超负荷拿托盘。

5.不把盘碟过多的堆积在服务台上。

6.在服务时尽量避免与客人谈话,如不得已,则将脸侧开,避免对准食物。除非不可避免,否则不可碰触客人。

7.在客人用餐之后,不得马上清理胎面,除非客人有要求。

8.所有掉在地上的餐具均需更换,但需先进上清洁的餐具,再撤掉弄脏的餐具。

9.在餐厅,酒吧中应避免与同事说笑,打闹。

10.确定每道菜需要的原料,佐料有无差错,需要用手拿的食物洗手盅或者一次性手套必须跟上。

11.保持良好的仪容,礼貌待客时尽量称呼客人姓氏,尽量记住客人的习惯与喜好等。

12.工作时,随时携带开瓶器,笔等常用品 13.未经客人允许不可送上账单 14.不得在工作区域抽烟,不得吃东西,嚼口香糖,不得照镜

子,梳头发或化妆。

15.在工作场所中不得有不雅举动,不得双手交叉抱胸或者抓痒,不得在客人面前打哈欠,忍不住喷嚏或咳嗽时要使用手巾或面巾纸遮挡,然后马上洗手。

16.不得与客人争吵,批评客人,强迫推销。对待儿童必须有耐心,不得抱怨或不理睬他们,如果儿童影响到别桌的客人,通知领班前先请儿童的父母加以劝导。

篇2:餐饮服务制度

一、基本守则: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法令。

2、遵守饭店一切规章及工作守则,严守纪律,尽忠职守,服从领导,不越权行事,不得有阳奉阴违或敷衍塞责的行为。

3、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应相互尊重,团结合作,构建和谐氛围。

4、顾大局,识大体,保持饭店信誉,不作任何有损饭店信誉和权益的行为。5不私自经营与饭店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饭店以外的职业。

二、职业道德守则:

1、崇尚敬业精神,工作尽职尽责,积极进取且努力不懈。

2、不断学习,增广知识,以求进步,做一个称职的员工。对所从事的业务,应以专业标准为尺度,从严要求,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

3、一切从饭店利益出发,做好本职工作,切忌因个人原因影响工作。

4、诚信、正直。对饭店各方面的工作,应主动通过正常途径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对有损饭店形象等消积行为,应予以制止。

5、未经总经理批准,任何员工不得以饭店名义考察、谈判、签约;不得以饭店名义提供担保证明,不得代表饭店出席公众活动。

6、在工作交往中,不准向客人索取小费、礼品。严谨操守,不得收受与饭店业务有关人士或单位的馈赠、贿赂或向其挪借款项。

7、本饭店员工因过失或故意使饭店遭受损害时,应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不诿过于人。

8、尊重顾客、尊重同行;注意本身品德修养,戒除不良嗜好。在与顾客交往中,做到有礼有节,不亢不卑。

9、尽忠职守,保守饭店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妥善保管饭店文件,合同及内部资料。

10、对饭店资金状况、法律事务、市场营销策略、客户情况、业务合同、员工薪酬、分红奖励等情况,除已公开通报的外,不得打听,不得泄露。

11、辞职者须提前一个月向公司人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妥善交待工作,处理好善后事宜。否则,由辞职者本人承担一切不良后果和经济损失。

三、日常行为守则:

1、按时上、下班,由本人打卡;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对所担负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2、上班时间仪表整洁,态度严肃;着装大方、得体。

3、工作时间不串岗、不聊天、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如须离开应向主管人员请准后始得离开。

4、文明工作,禁止在上班时间大声喧哗、打闹,自觉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体。

5、不在上班时间接待因私事来访的亲友,不把与工作无关的人员带入饭店。

6、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每位员工应保持饭店及宿舍环境清洁。

7、爱护本饭店财物,不浪费,不损公利己。饭店设施在固定位置摆放,如有移动及时复位。桌面要求整洁,不摆放任何无关物品。

8、下班后,饭店员工应检查窗户,电灯、电扇、空调等用电设备的电源是否关好,无遗留问题后,方可离去。

9、真实、认真填写本人档案或个人资料,并及时向公司通报相应变更。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上级主管决定,应立即遵照执行。

11、值班人员除外,本饭店工作时间,每天为10小时,每月公休2天,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当月加公休一天。

12、管理部门的每日上、下班时间,可依季节的变化事先制定,公告实行。

13、上、下班应亲自签到或打卡,不得委托他人代签或代打,如有代签或代打情况发生,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14、根据工作需要,饭店有权在内部调整员工岗位。

15、值班人员除外,本饭店每日工作时间订为10小时,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延长工作时间至2小时,所延长时数为加班。

16、除前项规定外,因天灾事变,季节关系,依照政策有关规定,可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日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其延长之总时间,每月不得超过60小时。其加班费根据情况适当情况给予补偿。

四、工作态度:

1、按饭店操作规程,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工作。

2、员工对上司的安排有不同意见但不能说服上司,一般情况下应先服从执行。

3、员工对直属上司答复不满意时,可以越级向上一级领导反映。

4、工作认真,待客热情,说话和气,谦虚谨慎,举止稳重。

5、对待顾客的投诉和批评时应冷静倾听,耐心解释,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与客人争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直属上司。

6、员工应在规定上班时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前到达岗位作好准备工作。工作时间不得擅离职守或早退。在下一班员工尚未接班前,当班员工不得离岗。员工下班后,无公事,应在30分钟内离开饭店。

7、员工不得在饭店内任何场所接待亲友来访。未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员工不得使用饭店电话。外线打入私人电话不予接通,紧急事情可打电话到各部门办公室。

8、上班时严禁串岗、闲聊、吃零食。禁止在餐厅、厨房、等公共场所吸烟,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9、热情待客,站立服务,使用礼貌语言。

10、工作时间内,不剪指甲、抠鼻、剔牙、打哈欠、喷嚏应用手遮掩。

11、工作时间内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12、员工进出饭店,保安人员保留随时检查随带物品的权利。

13、饭店物品(包括发给员工使用的物品)均为饭店财产,无论疏忽或有意损坏,当事人都必须酌情赔偿。员工如犯有盗窃行为,饭店将立即予以开除,并视情节轻重交由公安部门处理。

五、仪容仪表:

1、着装整洁、无破损、穿饭店统一工服,要勤洗勤换,鞋袜一致。

2、男员工:发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领,发型发式大方,不留须。

3、女员工:不披发、不涂有色指甲油,除结婚戒指,不佩戴其他饰物。

4、所有员工应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指甲修剪整齐。

六、拾遗:

1、在饭店任何场所拾到钱或遗留物品应立即上缴相关部门作好详细的记录。

2、如物品保管三个月无人认领,则由饭店管理当局决定处理方法。

3、拾遗不报将被视为偷窃处理。

餐饮食品采购规章制度

一、采购人员的基本要求

1、采购员必须熟悉我厂所用的各种食品与原料的品种及其相关的卫生标准、卫生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规,了解各种原辅材料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

2、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仔细查看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是否按《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标出了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防止购进假、冒、伪、劣产品。

3、采购各种食品、食品原辅料,必须向供货方索取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索证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看出证单位出具的证件原件和影印件是否有效,有无伪造、涂改等破绽;(2)看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与产品的名称、商标、批号或生产日期是否一致;(3)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的卫生检验合格证不符合食品卫生有关规定,应拒绝采购或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也可以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重新提供卫生检验合格证。

4、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财务制度要求及膳食科的相应规定,规范采购、廉洁奉公、依法办事、执行制度、增强责任心、对就餐师生负责,对食堂负责、对膳食科负责。

5、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食堂服务,相方设法降低伙食成本,保证食堂所需各种原材料按时保质保量送货上门,质量不合格的包退、包换、包损失。

6、主动拓宽采购渠道,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新鲜,扩大价差,提高效益,使采购的原材料物品质优价廉。

篇3:泰和医保坚持“123”服务制度

江西泰和县医保服务大厅工作人员, 对办理业务的服务对象, 做到一次限时、二次办结、三次上门服务。

一次限时。在服务对象按要求提供齐全完备的材料情况下, 要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一次性办结业务。二次办结。在服务对象第一次办理时, 因材料、手续不全不能办完时, 工作人员应口清楚告知对方需补齐的内容, 在第二次前来办理时, 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三次上门服务。因未能清楚告知需补齐的材料、手续, 造成服务对象第二次办理业务仍不能办结的, 工作人员需主动上门, 直至业务办理完毕。 (赖紫娟)

篇4:餐饮服务制度

关键词:食品采购 索证索票 现状与对策

1 餐饮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的由来和要求

1.1 餐饮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的渊源。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需要索证的范围和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这是第一次法律规定餐饮单位采购食品原料要索取证件。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出台,把索证索票列为经营者的法定义务。2007年10月22日,为规范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行为,提高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卫生部组织制定了《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成为第一个系统规范餐饮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的规范性文件。2009年6月实行的《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肯定了《特别规定》的做法,对索证索票作出了单独规定。2011年4月18日,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采購索证索票行为,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在认真总结《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执行至今。

1.2 餐饮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的内容要求。索证索票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件、法规中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在2007年之前,《食品卫生法》是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的主要依据,但其规定比较笼统,并要求各地自行制定措施。2007年《特别规定》开始至《食品安全法》出台前,《特别规定》和卫生部《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是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规定较为细化,如增加了按产品批次索要检测报告的内容,不少于2年。总体上看,这段时期索证索票制度内容复杂、要求较高,执行难度大。比如索证索票不仅要索《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主体资格证明和进货票据,也要索《检测报告》、《质量认证证书》等质量证明文件,甚至还要索《商标注册证》、获奖证明等其他文件。《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出台之后,尤其是国家食药局《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相对简化了索证索票的要求。索证索票仅限于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以及每笔的购货清单,对从集贸市场、商场和个体商贩购进食品分别索取的票据和登记的内容作了区分。按目前最新的法律和制度要求,餐饮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确定供货商主体资格的证件复印件如许可证、营业执照;二是确定采购食品来源的材料即购货小票;三是对查验和采购的情况予以记录并保存2年以上。

2 餐饮食品索证索票的落实状况

2.1 餐饮食品索证索票的现状。在我们监管的单位中,只有大型以上单位能落实食品索证索票制度,但登记不全等现象广泛存在,并且索证索票主要是为了迎接检查使用。而在广大的众多的中小型餐饮单位,尤其是夫妻店、父子店,只有三四个人经营,有的甚至字都会写很少,根本无力落实食品索证索票制度。越是小的店,越可能在集贸市场采购食品,尤其是一些自发的集贸市场,就算餐饮单位想索证,出售方也没有任何证件和票据供其索取。从更广的层面上来说,为了落实好这一制度,以县区为单位,各地食药部门都设计了大同小异的索证索票记录本,发放到各餐饮单位,并组织培训,但是在检查中,每次都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并且,餐饮单位只认为这是一项增加了麻烦的工作,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在现实的行政处罚中,尤其是经过监督抽检证明不合格的,要先处罚采购单位,再有采购单位根据索证登记向供货方要求赔付,许多餐饮单位认为自身权益并没有因为落实了这一制度而得到了保护,白白浪费了精力。

2.2 餐饮食品索证索票的实效性。建立索证索票制度是为了保证食品来源正当,质量可靠,发现问题食品后可以迅速、准确地追踪来源、采取措施。然而从实际效果看,这些目的很难依靠这制度来达到。以餐饮单位采购的食品中最容易索证登记的定型包装食品为例。定型包装食品安全问题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食品外包装或感官性状有问题,比如食品标签不合格、无QS标志、食品霉变等,即感观可以检查出来的问题,这类问题不需要依靠索证索票来解决。二是食品内在质量有问题,比如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等,即必需依靠技术手段方可检查出来的问题。这类问题,索要检测报告或查验合格证明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法律不仅认可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也认可生产者自己的检测报告,所谓合格证和合格印章也是生产者自己发放和控制的。三是食品的身份有问题,包括伪造、冒用生产许可证,伪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以及完全假冒他人食品等。这类问题,现行的索证索票制度实际上也只是部分有效,即当经营者直接向生产商进货时,索证索票是有效的,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三类问题的发生。但当供货者也为销售商时,进货者按现行制度索证索票并不能保证第三类问题不发生,因为这时食品是否有问题完全取决于直接向生产者进货的那个经营者是否真正履行了索证索票义务。

2.3 餐饮食品索证索票存在的问题。一是追溯目的难以实现,按照现行的制度规定,如果在贮藏、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或者其中一个经营者没有按规定动作去做,那么就会造成整个环节链条的断裂,给问题食品的溯源造成困难,从而导致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工作功亏一篑。二是落实效果不尽人意,典型表现是漏:进入餐饮单位的食品五花八门,有些经营者只记大类,不记小类,实际形成记等于不记的局面,没有实际意义;缺:有的索证未索票、有的索票未索证、有的索证不齐全、有的进货台账所记项目不全、也是记了等于没记;乱:索取的票证保管零乱,随手放置,查找困难,进货台账登记与实际经营的食品品种、规格或者数量等衔接不上。三是监管成本投入过高,随着食品经营主体的变化和增多,流通渠道的多元化,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小餐饮店点多面广,准入门槛低,原有的上门面对面辅导登记台账工作量大面广,基层监管力量的不足决定了监管死角不可避免。

3 完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对策

3.1 改革索证的内容和方式。《食品安全法》“查验供货商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是可以只查验许可证和证明文件的原件,而不保留复印件。虽然保存相关复印件是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一种证据,但成本高昂,在监管上漏洞也很多,难有实效。建议将索证改为索取连续的源头许可证复印件,这样对食品安全的准入控制更有意义。例如,A生产商向B批发商售出食品时,在许可证复印件背面注明B的企业名称及自己的联系方式,盖章确认;B批发商向C餐饮店出售该食品时,再将上述许可证复印件加注C的名称及自己的联系方式,盖印章确认,以此类推。这样食品从出厂开始的流向一目了然。

3.2建立票据式进货台账。对于进货台账,各地在实践中一般是由进货票据按日期或供货商分类整理粘贴形成的,这种做法简便科学。但与其说这是在建立进货台账倒不如说这是在保管进货票据,因为进货票据显然比单纯的台账意义大得多,简单的票据式进货台账餐饮店完全有能力做到。

3.3 推进大型单位索证索票台账的数字化。对大型企业来说,采用票据式台账无法实现特定食品的迅速顺查、召回功能,要想查询需要召回的特定食品的流向,必须要翻遍所有销售票据。因此,对大型企业,要大力推行电子台账,以实现对个别食品种类销售明细的速查功能。

参考文献:

1 孙慧丽;职工食堂执行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监管对策探讨;《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年11期

2 杨光照,姜宏伟,韩一明;食品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管理的分析及对策;《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年03期

篇5:餐饮服务单位自查制度

第一条 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取全面检查、抽查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第二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相关岗位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经营条件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立即采取改进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潜在风险等,应立即停止加工经营行为,并向所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第三条 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要服从食品安全管理员检查指导,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从业人员违反制度要求操作的行为。

第四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进行1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先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篇6:餐饮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2、学校要建立学校食堂经营准入制度,严格审查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是否持有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培训合格证明。

3、学校应当设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学校食堂日常管理工作。

4、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发事件的报告及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具体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建立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6、提供与学校师生供餐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并配备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餐具消毒、保洁设施。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在校方的领导下,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开展定期培训。

3、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对学校食堂的食品采购、加工、供餐环节进行监督,确保学校师生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4、督促学校食堂做好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

5、督促学校食堂保持内外环境清洁,避免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6、督促学校食堂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并定期对食品留样的情况进行抽查,并按照菜谱记载情况逐一进行对照,如发现食堂没有坚持食品留样的,应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负责从业人员的健康晨检工作,掌握从业人员的情绪变化。

8、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体检,持健康证和上岗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戴饰物;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内吸烟;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行为;不得用手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使用后的操作工具不得随处乱放。

4、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5、接受学校内部的健康晨检,并熟记本岗位卫生知识及食品安全知识。

6、入厕前必须脱下工作服,出厕上岗前必须洗手。

学校食堂厨房卫生管理制度

1、接触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工具、容器和设备必须做到标识清楚,分开使用。

2、所用的工具、容器和设备应做到使用后清洗干净,并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和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

3、加工完毕后,调料要加盖,并定位存放。做到地面整洁无油污,容器清洁无残渣,刀墩洁净无霉斑,不留卫生死角。

4、定期对厨房的墙壁、天花板、门窗和排烟设备进行清洁,加工场所内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保持加工场所内环境整洁。

5、应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管理制度

1、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保存进货查验记录不得少于2年。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便于追溯。

2、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不得采购外观不洁、包装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经营的食品。

3、从生产企业、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农贸市场等采购食品的,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送货单。

4、采购畜禽肉类原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索取检疫合格证明。

食品仓库管理制度

1、食品仓库管理应设专人负责,并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2、食品及食品原料不能和非食品及有害物质共同存放。

3、仓库内食品应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合理使用,并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及原料。

4、各类食品及食品原料应分类、分开存放于隔墙离地至少10厘米的货柜或货架上,并加贴分类标识。

5、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加盖密封并张贴标识。

6、仓库内应经常通风,做到防潮、防腐、防尘、防虫、防鼠,保持仓库内干燥整洁;应经常检查门、窗等设施,保证功能完好。

学校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用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制作所使用的工具、容器应洗净,保持清洁,并分开使用,加贴相应标识标明其用途。

2、加工前认真检查食品原料的质量,确保所使用的食品原料新鲜、干净,严禁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3、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被污染。

4、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和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

叉污染。

5、加工后的食品应即时食用,在常温下保存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对剩余的食品待冷却后必须进行密封冷藏,再次食用时,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确保中心温度达70℃以上方可继续食用。

6、学校食堂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凉菜、四季豆、发芽马铃薯等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

7、制作面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使用的面肥(引子)不得变质、发霉;做馅用的肉、蔬菜等原料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

8、菜谱搭配要符合食品营养安全要求。

餐饮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严禁使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

2、餐饮具清洗消毒应严格按照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进行。

3、餐饮具清洗消毒应设专用水池(盆),按一洗、二清、三消毒分开专用,有明显标识标明用途,不得交叉混用,并设清洗消毒专区。

4、餐饮具消毒使用高温消毒的,蒸煮温度应保持100℃10分钟以上。

5、餐饮具消毒使用电子消毒柜的,待餐饮具水分自然风干后放入柜内按照消毒柜说明书进行操作。

6、餐饮具消毒使用化学消毒的,配比浓度、消毒时间应严格按照消毒用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7、消毒后的餐饮具应放置于干净、密闭、易于清洁的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外应有明显的“已消毒”或“保洁柜”字样。

8、保洁柜应为放置已消毒的餐饮具专用,不得用于存放其他物品。

学校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1、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的每餐、每种食品必须在就餐前由专人负责进行留样,以备查验。

2、学校每餐、每种食品必须按照要求留样不少于100克,分别

盛放在独立密闭已消毒的留样容器中,待冷却后,加盖密封好,并在留样容器上加贴附有菜名、留样时间、餐次等内容的标识后,立即存入专用留样冰箱内保存,温度保持在2-10℃。

3、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方可倒掉。

4、每餐必须做好留样记录,有专人负责,认真登记食品留样情况。

5、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它食品。

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

1、厨房内可能产生餐厨废弃物的场所均应设有餐厨废弃物专用容器。

2、餐厨废弃物容器应标注“餐厨废弃物”字样,并配备盖子封存。

3、餐厨废弃物应做到分类投放、日产日清,不得堆放在厨房地面和操作台上。

4、餐厨废弃物不得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下水道、垃圾收集站点或厕所内。

5、餐厨废弃物不得直接用于喂养禽畜。

6、餐厨废弃物容器放置点应防止有害昆虫孳生,避免污染食品。

篇7:餐饮服务单位投诉受理制度

一、顾客投诉的接收

1.遇有顾客投诉时须礼貌、耐心地接待。应怀着同情心聆听顾客诉说,必要时可礼貌地询问,但切忌打断顾客的讲话。

2.表示出对顾客投诉的关心, 使顾客平静下来。

3.仔细聆听或向顾客了解投诉的原因;询问投诉内容、原因、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顾客要求等,并尽量留下顾客的联系资料。

4.显示决断力。站在顾客立场上表示同情,真诚地向顾客致歉,并正面回答客人问题(要注意语言技巧)。

5.充分意识顾客的自尊心。

二、顾客投诉的记录及调查

1.了解顾客最初的需要和问题的所在。

2.找有关人员进行查询,了解实际情况。3.投诉顾客的姓名、有关内容记录要准确具体。

4.调查认真细致,对待顾客投诉要保持冷静,不推诿、不争辩、不怠慢,专心致志为顾客解答问题。

三、告诉顾客处理问题的办法。

1.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尽量满足顾客要求。

2.事实调查清楚后,耐心转告投诉人,征求投诉人对处理的意见,不得强迫顾客接受。

3.按协商后双方认可的办法解决顾客问题。4.如属无效投诉应耐心向顾客解释,需要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把对让给顾客”。不要对无法办到的事做出承诺。

5.如属有效投诉,即企业方面原因引起的投诉,要主动承担责任并表示歉意,不使顾客情绪进一步恶化。投诉处理人在折扣权限下,可以减免一定金额,如报损等,但如果超出权限金额,需要向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要求授权;通常在给顾客补偿的时候,就会在送鲜花、水果、饮料、礼品等福利上考虑,尽量避免直接作折扣。

6.把将要采取的措施告诉投诉者,并监督执行情况。

篇8:餐饮服务制度

关键词: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服务制度理论依据,制度构建

生殖健康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建立健全我国生殖健康服务制度, 对实现优生优育, 提高社会人口生殖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殖健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1 生殖健康的概念。

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 集中论述了生殖健康和生殖权力问题, 并明确阐明了生殖健康的概念是人类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完好状况, 而不仅仅指无病或不虚弱。因此, 生殖健康表示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 有生育能力, 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 男女均有权获知并能实际获取他们所选用的安全、经济、有效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 以及他们所选定的不违反法律的调节生育方法, 有权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这些选择可使妇女能够安全的怀孕和生育, 给夫妇提供生育健康婴儿的最佳机会[1]。

1.2 生殖健康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生殖保健和生殖权利两方面, 本文主要分析生殖健康 (保健) 的主要内容。国际社会对生殖健康的基本内容共识如下[2]:

第一, 妇幼保健。确保妇女在围产期 (包括孕期、产前、产后保健) 实现母婴安全, 要实现健康妊娠, 健康分娩和分娩出来的新生儿健康, 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或提高妇女和婴幼儿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第二, 青少年生殖健康。关注和解决好涉及青少年青春期怎么避孕、青少年非意愿怀孕、人工流产以及单亲母亲等方面问题, 通过宣传教育和技术保障, 为青少年提供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服务。

第三, 性和生殖健康。从基本含义出发, 生殖健康就是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 有生育能力……, 有权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

第四, 避孕节育技术与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为育龄人群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措施, 实现生育调节, 达到有计划生育, 同时人口与计划生育以及相关医疗卫生部门, 也应提供不孕不育咨询与治疗,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第五, 艾滋病与生殖健康。包括预防和管理性传播疾病, 把最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和艾滋病服务结合在一起, 实践证明, 这种结合其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效果都非常好。

第六, 男性参与生殖健康。鼓励男性参与家庭生活和生殖健康的所有领域, 并共同承担责任。国际社会认为, 女性与男性结成伙伴关系是促进生殖健康和生殖权利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

我国为育龄群众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服务, 主要表现在[3]:

第一, 创建依法管理、村 (居民) 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切实保障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权益。通过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 切实维护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权益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依法行政的权益;通过村 (居民) 自治, 使生殖健康工作重心下移, 保障生殖健康权益得到充分落实;通过优质服务, 切实作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政策推动, 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通过综合治理, 实现党政各部门互相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各负其责。

第二,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通过基层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活动, 使广大育龄群众获得了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目前全国乡 (镇)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建站率达到90%, 62%乡镇建成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 拓展生殖健康服务领域, 开展了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全国有1/3的县 (市、区) 实行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 近43%的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生殖健康服务, 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90%。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由政府牵头,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有生优育宣传, 并为怀孕妇女免费发放防止出生缺陷的叶酸药片、卫生部门负责出生婴儿筛选, 民政部门负责出生缺陷婴儿康复的出生缺陷干预, 得到了广大育龄群众的普遍欢迎。

第四, 性别平等与生殖健康。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在全国广泛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开展了文艺节目、创建生育文化大院多种形式的活动, 通过宣传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的新型生育观念, 以及“关爱女孩”项目, 倡导男女平等, 使男女平等的生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五, 流动人口与生殖健康。我国流动人口已达1.4亿, 约80%是农村进城的农民工。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人群,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对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群众开展了同城市人口一样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技术服务, 进入城市的农村务工育龄人群同样能够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其它生殖健康服务, 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体现了国民平等。

第六, 农村人口生殖健康。我国农村人口占60%, 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生殖健康服务是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重点。我国在广大农村实施了以生产、生活、生育“三结合”的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项目, 同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项目, 使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能够得到政府的经济及同生产、生活相关的优惠扶助, 使以计划生育为中心的生殖健康服务得到广大农村人口的支持, 从而实现了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2.0的低生育水平目标。

第七, 贫困地区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在我国西部地区还存在部分贫困地区,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人群尽快脱贫至富, 我国政府在开展了“少生快富”的生殖健康服务项目, 通过“三结合”项目、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项目等大量细致的工作, 为贫困地区育龄人群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 为贫困地区的育龄人群提供了很好的脱贫至富平台, 使生殖健康服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第八,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殖健康。我国有56个民族, 在制定政策上, 我国政府充分考虑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发展状况, 对民族地区实行了差别的生育政策。多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 根据具体情况, 为了民族的发展, 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但生育政策上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同时对民族地区, 和汉族地区一样, 提供切实可行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以及相应的奖励制度, 使民族地区育龄人群享有同各民族一样生殖健康的各类优惠奖励措施, 民族地区的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1994年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 通过了《行动纲领》, 参会的各国政府承诺, 到2015年通过初级保健制度, 为年龄适合的所有人提供生殖健康服务, 并将计划生育咨询、资料、教育、交流和服务放在首要位置[3]。我国要建立完善的生殖健康服务制度和体系, 需要政府统筹,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和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并不断加强投入, 才可能圆满完成上述目标。

2 建立生殖健康服务制度的理论依据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 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属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投入, 要把计划生育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切实予以保证。”[4]

“决定”明确了与计划生育相关的生殖健康服务是公益性的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因此, 其资金、人员、设备等投入均应纳入政府统一规划。

显然, 由政府提供生殖健康这种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必须建立一整套制度来加以保障和对服务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在已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法律基础上, 建立一整套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 建立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制度思考

在生殖健康领域, 构建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服务于全体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制度, 对稳定我国低生育率水平, 实现优生优育, 提高社会人口生殖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健全生殖健康服务制度,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生殖健康服务法律保障———健全生殖健康服务法律体系。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为理念。政府提供的生殖健康公共服务整个工作必须有严格的法律和相关法规的严格约束, 其重要性和服务内容也应在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中得到明确, 并成为政府部门工作行为的依据。

我国现涉及生殖健康服务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国务院颁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由于生殖健康服务法律保障涉及多部法律法规, 需要多部门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考核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 即比较难于明确生殖健康服务落实的主体单位。因此有必要通过调研, 设立一部统筹生殖健康服务的法律或法规, 以提高我国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007年中央的《决定》指出:“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 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因此, 应适时调整生殖服务法律法规内容,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后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服务的合理需要。让人民能够从国家发展中得到实惠, 能分享我国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建立健全生殖健康服务的法制建设, 可以避免政府行政领导人更替带来的不稳定影响, 即避免“工作千难万难, 政府一把手出面就不难”这种完全依赖领导人个人思想认识的束缚, 使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 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以及健全的考核评估体系, 使政府提供的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不会因领导人更替而产生重大变化。

3.2 生殖健康服务管理制度保障———公共服务部分的生殖健康服务, 作为政府的明确目标, 由政府总协调,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为主要负责单位, 各个业务部门具体负责, 纳入目标考核。生殖健康服务是现代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 其重要性已为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充分认识。生殖健康服务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完全由一个部门 (如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 来承担, 显然超出其职能管辖范围。我们认为政府提供的生殖健康公共服务, 作为政府的明确目标, 应由政府总协调,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为主要负责单位, 各个业务部门配合、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业务工作, 各部门通过生殖健康具体项目获得财政资金的支持, 纳入部门目标考核。

3.3 生殖健康服务资金和组织保障———公共服务部分的生殖健康服务资金进入国家预算、人员保障纳入政府或事业单位编制。生殖健康服务关系到中国人口发展的长治久安, 关系到中国人口的整个健康水平, 因此在国家众多重要政策中, “实行计划生育”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要意义。作为公共服务部分的生殖健康服务资金进入国家预算、人员保障纳入政府或事业单位编制, 使其工作目标明确, 内容充实, 服务网络健全, 工作长期保持长期稳定, 保持高效率, 最终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我国良好的人口环境, 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撑。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独立建制的行政 (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局) 和事业单位 (人口与计划生育指导站/服务站) , 统筹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组织保障是现成的, 只需要拓展服务内容、范围, 需要的投入小, 见效大, 建议生殖健康服务由该部门统一负责管理。

要建立多渠道的人力资源供给和培养机制, 提高生殖健康服务的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设备水平, 使生殖健康服务专业水平达到一定高度,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放心的服务。

3.4 建立生殖健康服务项目管理机制———公共服务部分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随时间变化而定期修订, 通过项目管理方式落实新增内容以及相关的资金划拨,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项目管理是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 通过项目组织努力, 应用科学的管理知识实施有效管理的过程。项目管理通常需要涉及多个部门, 利用、整合多种资源, 它是投资小, 效率高的现代管理常用方法之一。生殖健康服务涉及范围广, 内容多, 对于新增项目应采取项目管理方式落实, 以提高工作效率。

3.5建立生殖健康服务协调机制———政府主导,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总负责, 相关部门配合促进生殖健康服务。生殖健康服务宣传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应该建立政府主导,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总负责, 医疗卫生、教育、宣传、民政等部门为主的部门协调机制。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生殖健康服务的总体规划, 主要内容的落实;卫生部门根据项目落实生殖技术服务内容;教育部门落实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宣传部门采用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 对全体人群宣传生殖健康知识。落实预防为主, 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使公共服务部分的生殖健康服务成为民心工程, 不仅为人民群众理解、支持, 也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心参与。

3.6 生殖健康服务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生殖健康服务的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 保障政府公共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公共财政的投入必须要有严格的考评机制约束才能取得高效率, 科学合理的生殖健康服务考核评估机制需要考虑从多个角度来反映工作的成效。应该建立和落实公共服务部分的生殖健康服务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被服务者评估指标体系;数量指标体系, 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 使生殖健康服务落到实处, 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全民的生殖健康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与发展国家报告[Z], 2004.

[2]唐贵忠.人口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3.

[3]张维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3.

篇9:管理有制度 服务有手段

葛新泉,42岁,2008年底失业后在个体网吧当电工,工资待遇低,加上爱人失业,女儿又小,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负担,生活十分艰苦。2009年6月,他工作的网吧关闭又使他的生活陷入窘境。闸桥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赵钰得知后,主动上门了解他的情况,又多次推荐他参加面试,但均因年纪大、无技能被单位拒之门外。 小赵无意间听说市邮电局要招邮递员,工资高又缴纳社会保险,感觉很适合葛新泉。为了使葛大哥应聘成功,他请在市邮电局工作的同学小杨教他练习数报纸的技能,并告知他一些面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一个星期后,终于等来了葛新泉被录用的好消息,一个月后,葛新泉的爱人也被小赵介绍到一家织布厂做修布工。

如今,“就业服务无小事”已成为南通市基层就业服务工作者们的座右铭,他们都像劳动保障协理员赵钰一样,始终以躬行者的姿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在劳动保障岗位上辛勤工作着、默默奉献着,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但他们用热心、诚心和爱心诠释“服务”二字的深刻内涵。截至2009年底,南通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已达95.5%,每年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零就业家庭”已连续三年实现了动态消除。

一、立足实际,完善各项制度

南通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的沈志和主任总结这几年就业缓解工作,认为主要是做到了“管理有制度,服务有手段”。所谓“管理有制度”,就是实现了“人员情况摸查、动态跟踪管理、就业困难申报、服务规范标准、就业网络信息和绩效考核奖励”的“六到位”制度。南通市自2004年起就实行了对辖区失业人员的认定和动态跟踪管理制度。失业人员在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办理了失业登记后,其居住地的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做到了“六清”(即个人及家庭情况清、个人技能清、择业意向清、培训愿望清、就业去向清、参保情况清),实现了“三目标”(将辖区划片保证区域无死角、责任落实上“分片到人”,核定对象上“不重不漏”)。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在对辖区失业人员进行认领后,还根据其自身条件和本人意愿为其制定就业服务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并定期对其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跟踪。

在建立健全人员认领、动态跟踪制度的同时,南通市还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申报就业困难”互动机制,建立健全了“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的申报登记制度。

为提高社区平台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南通市目前已实现了“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全市联网、信息共享”的目标,保证了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没有盲点。在南通,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职业介绍、失业人员的动态摸查、参保情况查询等基本业务均实现了四级联网。

二、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制度是保障,服务是关键,“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无论在年龄心理、知识结构还是就业技能上均处于弱势,但他们同时又多为家中的支柱,他们有了工作,全家才会有快乐的“支点”。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过程中,南通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尊重服务对象为根本,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总结出了一套援助就业的办法:

1.职业指导

不仅为辖区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个人挡案,还在服务场所开设“职业介绍室”、“爱心聊吧”等,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职业指导,根据不同情况开出“就业药方”。

2.技能培训

他们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的电脑房等设施开展针对性培训;他们采取“所企联合、站企合作”的方式让就业困难人员直接到辖区内的企业、超市、物业公司接受“上岗培训”,实现人岗对接;他们设计多项活动,使培训服务更加贴近援助对象,使绝大多数就业困难人员足不出户,在家门口便掌握了一技之长。同时,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开展了“创业服务走进社区”、“项目推介进家门”活动,为广大有志于创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排忧解惑,引导其创业就业。

3.渐进帮扶

对就业困难人员采取分门别类帮扶法,即:失业→职业指导→推荐培训→推荐就业→鼓励创业→落实政策→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4.政策宣讲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讲政策,竭尽全力帮助其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力求做到应享尽享。

5.开发岗位

拓展公益性岗位范围,将原来只限于社区保洁、保绿、保安和车库管理岗位扩大到政府部门行使公共管理职能设置的协管岗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定编以外的工勤服务岗位等,还放宽享受公益性岗位的补贴对象,将失业一年以上的失业人员等也列入了补贴范围,公益性岗位开发对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起到良好的作用。

6.以工代赈

针对城市低保家庭中有部分劳动能力而又不能够从事正常劳动的家庭,提供社区护楼、保洁、绿化等岗位,实行“兜底”安置,低保人员通过“以工代赈”,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家庭基本生活。

7.车库经济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大、技能低、需要照顾家庭的特点,南通市还鼓励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扶持手工作坊,成功实现了社区就业困难群体“足不出户”的再就业模式。例如培育带头人,组织他们利用社区内的车库开办手工作坊,进行来料加工。在南通,100多个闲置的车库,成了2000多名失业者家门口就业的新舞台,“车库经济”已经成为南通市就业援助的一大亮点。

8.劳务派遣

南通市很多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开办了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对辖区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目前已成为南通就业服务战线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9.就业联盟

就业链条的两头是单位与职工,劳动保障服务所、站与辖区单位签订“争创用工管理信得过单位”共建协议,一方面为单位招聘职工、录用人员、缴纳保险等提供一条龙服务,另一方面,挖掘辖区单位岗位资源,优先消化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

10.结对帮扶

自2005年以来,南通市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要求市区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每月至少帮助一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在其登记后1个月内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现在的结对帮扶活动已扩大到所有失业人员。

11.人本服务

在开展就业援助工作中,南通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基层平台工作人员,投入真情,践行着人本服务的理念。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将辖区的就业困难人员视为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做起,提供方便。有的平台工作人员为能帮助聋哑人就业,主动学习哑语,进行交流沟通;有的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创业,经常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他们选场地、跑贷款、订货源,落实优惠政策,实现了贴心服务;有的作出了“不挑不捡24小时实现就业”的承诺,不仅公示在他们的办公场所,而且落实在他们实际工作中,他们视承诺为生命,一诺千金,竭尽全力兑现服务承诺;有的为了实现高效服务,将办理程序做到最简便最快捷,每项工作承诺时效,不断提速;有的在服务场所设立了大屏幕、查询机,环境设施做到处处方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就业服务实现了零投诉。

上一篇:春季运动会加油稿20字下一篇:32岁人生迷茫失业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