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4-06-26

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

篇1: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B)1P13A.理想B.信念C.人生观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D)1P15A.片面性B.政治性C.共同性D.多样性

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D)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D)2P44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救亡图存B.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

C.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B)

A.功利主义B.爱国主义C.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

6.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C)A.自然观B.历史观C.人生观D.世界观

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A)3P70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C)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B)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

10.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A)

A.慎独B.学思并重C.积善成德D.由学而进

l1.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C)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D.为人民服务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D)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3.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这是家庭美德中(D)

A.尊老爱幼的要求B.男女平等的要求C.夫妻和谐的要求D.勤俭持家的要求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C)

A.经济生活B.私人生活C.公共生活D.文化生活

15.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A)A.文明礼貌的要求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

1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等。这是职业道德中(C)A.爱岗敬业的要求B.诚实守信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服务群众的要求

17.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C)A.陶冶情操B.省察克治C.积善成德D.择善而从

18.当前,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A.依人治国B.依法治国C.以德治国D.以礼治国

1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中属于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的是(B)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20.维护正义是法律的重要使命。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的是(B)

A.实体正义B.程序正义C.分配正义D.结果正义

21.在保存或收集证据的时候应当注意证据的特性,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强调的是证据的(A)

A.客观性B.关联性C.合法性D.完整性

22.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这句话强调了(C)

A.立法的重要性B.学法的重要性C.守法的重要性D.护法的重要性

23.法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这体现了法的(A)

A.社会作用B.规范作用C.指引作用D.制裁作用

24.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D)

A.实体法B.程序法C.法律渊源D.法律体系

25.法律部门有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分。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26.按照法律解释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法律解释,称为(A)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

2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为(D)

A.行政法B.民商法C.经济法D.知识产权法

29.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的措施是(A)

A.拘传B.传唤C.拘留D.逮捕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D)

A.司法局审查决定B.公安机关审查决定C.人民法院审查决定D.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下列选项中,属于爱国主义最基本内容的有(ACD)2P37

A.热爱故土山河B.热爱竞技比赛C.热爱自己的国家D.热爱祖国的各族人民

32.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心理品质的有(AB)

A.幽默B.乐观C.猜疑D.嫉妒

33.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3P80

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

34.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其主要表现在(ABD)4P9

1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是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力量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3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ABCD)4P98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36.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还在逐渐扩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有(ACD)5P122A.活动范围广泛B.交往对象简单C.活动方式多样D.活动结果相关

37.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有: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及(ABCD)6P173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B.从中国国情出发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D.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8.根据全新的国家安全观,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BD)6P18

2A.金融安全B.食品安全C.贸易安全D.公共卫生安全

39.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下列活动中属于法律实施的有(BC)7P202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解释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仲裁法基本原则的有(ABC)8P2

53A.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独立原则D.两裁终局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答: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可概述为三个方面:其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二,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三,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答:第一,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自觉维护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第三,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正是有了自觉的意识,人才会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改变和调整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答:法律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

其特征是;(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2)法律适用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3)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答:(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程序正当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答:(1)追求理想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越高远,实现理想就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奋斗。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理想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要对自我和现实作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

(2)追求理想要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一方面,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即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会导致对现实的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另一方面,要走出“用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是由于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只有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避免产生偏颇的认识和态度。

47.试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1)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道德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2)在我国,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尊老爱幼,即尊敬、照顾和赡养老人,抚养、爱护和教育子女;男女平等,即男女享有平等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夫妻和睦,即夫妻互敬、互爱、互助、互信、互谅;勤俭持家,即勤奋劳作、节约俭朴、合理持家;邻里团结,即要求与邻里之间友好往来、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3)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认真严肃地对待两性关系,能够净化美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4)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篇2: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A、法制教育

B、理想信念

C、社会舆论

D、文化素质

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自由主义

3.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

A、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墨守成规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

A、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B、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C、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D、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5.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是()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B、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

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

A、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B、以遵纪守法为核心

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D、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

8.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

A、全社会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B、个人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欲望和需求

C、通过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靠坑蒙拐骗等获得的个人利益

D、通过辛勤劳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合乎道德的条件下获得的个人利益

9.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中()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团结友善的要求

10.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

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服务群众的要求

D、诚实守信的要求

11.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B、法律的内容可以不统

C、法律适用的结果可以随意被推翻

D、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

12.在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的是()

A、审计部门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1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国务院有权制定的是()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进行的解释是()

A、立法解释

B、审判解释

C、检察解释

D、行政解释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

力性犯罪被 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这属于法律

规范中的()

A、任意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16.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文化教育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

D、政治权利和自由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8.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肘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这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中的()

A、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B、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C、和平进行原则

D、依法管理原则

19.甲从16岁时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三年后已有一万多元积蓄。在未征得

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甲自作主张花3000元买了一条金项链。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于是甲

决定将该项链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甲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D、不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活动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起公诉的是()

A、被害人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体现在()

A、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3.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A、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B、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C、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

D、认为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4.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有()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B、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D、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其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有()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B、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D、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6.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符

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7.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与道德属于同一范畴

B、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

C、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

D、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

8.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主要方式包括()

A、制定

B、修改

C、废止

D、认可

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经济关系

B、行政管理关系

C、友谊关系

D、家庭关系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2.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何现实意义?

3.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简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四、论述题:(15分)

论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1、X超市近来经常失窃。一天中午,女顾客张某到该超市购物,当她离开超市时,保安人

员怀疑张某有盗窃行为,责问张某,张某坦然加以否认。保安认为张某态度不老实,责令女

服务员对张某进行搜身,但一无所获,保安不得不放张某走。问题:超市保安对张某的搜身

是否合法?为什么?

2、罗某是个体运输户,因经营管理不善,无力缴纳公路费,1994年11月15日、12月11

日县交通管理局派出机构芳桥交通管理站两次通知罗某,限其1994年12月31日前缴清所

欠公路管理费8900元。罗某未能及时缴纳。1995年1月7日,罗某驾车经过芳桥管理站时

被值勤人员拦下,执勤人员不听罗某解释,把罗某推进交通管理站。三名执勤人员轮流殴打

罗某,逼其缴纳公路管理费,致使罗某脾脏破裂,住院42天,花费医药费2860元。问:罗

某请求行政赔偿的程序是什么?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CBBBBCDAAAABABBCBAD

二、多项选择题:

ACDABCABCDABCDABCDABCBCDABCDABDAB

三、简答题:

1.(1)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2)

信念是信仰的基本信条,理想是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通常认为,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而人的世界双、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

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3)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

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2.(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为实现

崇高的人生目的而拼搏,闯出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反之,抱着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就会

导致上进心失落,或者在困难 和挫折面前消极悲观、畏难退缩,进而遁入歧途、一事无成。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抱有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人,一般都热爱

生活、珍视生命,选择和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而人生价值目标一旦确立,还会发扬百

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3)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它可保证人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始终

以豁达的心态和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

3.(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形成了道德

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

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韵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

系,才会产生道德。(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有了自觉的意

识,人才会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改变和调整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4.(1)“法治”与“人治”相对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属于意识形

态范畴。人治因为强调“具有高尚道德人的统治”,因此在有的场合也与“德治”相通用。(2)

“法治”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的权威及其规范作用。而“人治”则强调个人的威望、智慧及其解决具体问题的作

用。法治与人治的分野在于当 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3)从主体上看,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人(或

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

四、论述题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对新时期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2)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

战略举措。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经济发达、人民富裕、文化繁荣,而且要求

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社会稳定。只有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

治化,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3)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推

进法制建设,有利于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为社会有序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4)实施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法治的使命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是

统一的。加快法制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

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共进,促进人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构建健

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协调各方利益,让全体人民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

五、材料分析题:

1、不合法。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

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为了搜查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公安机关可以对被告人及可能隐匿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进行搜查。搜查时,公安人员必须出示搜查证,紧急时应出示工作证。必须由两名以上

公安人员进行搜查。对女性进行搜查的必须由女公安人员进行。超市保安和超市服务员无权

对公民的身体进行搜查,侵犯了该顾客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

由于超市的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女顾客应要求超市保安和服务员公开赔礼道歉,为其挽回

不良影响。

2、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程序为:(1)赔偿请求人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赔偿请求,这是行政先行处理原则的要求。申请人在请求赔偿时,一般应提交书面申请。(1)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对该项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予以受理,并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对于符合赔偿条件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法予以赔偿;对于不符合赔偿条件的,不予赔偿。(3)如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

求人可在收到赔偿决定或者赔偿期限届满的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本案中,芳桥交通管理站是县交通局的派出机构,因此,县交通管理局应为本案的赔偿义务

机关。罗某是本案的赔偿请求人。罗某应先向县交通管理局提出赔偿申请。在交通管理局不

篇3: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课时数过少而教材内容专业性强。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的安排, 法律教学部分的课时数为十个左右。在极为有限的法律教学时间中要讲述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一系列法律内容, 显然对于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在课时数过少的状态下, 教师只能尽力赶进度, 一些很重要的法律知识无奈下只能一带而过, 没有足够时间深入讲解, 更不用说一般法律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富有魅力的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几年来学生的反馈我们看到, 原本学生对于法律部分非常感兴趣, 但是由于讲述内容多、时间短, 好多东西来不及消化, 浮光掠影一般, 并未留下过于深刻的印象, 法律教学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

案例使用率不高。在法律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案例教学”。运用大量的案例, 可以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 加强记忆。但是由于课时紧, 导致无法将更多的案例运用到教学之中, 很多法律知识仅仅靠教师单纯讲解法律内容来灌输给学生, 这样使得学生接受知识比较困难。

实践教学内容难以落实到实处。《基础》课中一般含有6个课时左右的实践学时,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地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可以说, 如果这点能够顺利实现的话, 将是最有助于大学生接受相应的教育的教学手段。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多种客观问题的存在, 实践教学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专业素质欠缺。目前任教的《基础》课教师, 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有其他专业的老师。更有甚者, 有些学校用辅导员来做《基础》课教师。真正学习过法学专业的教师数量非常少。法律知识的积累在短期内很难形成。一知半解的教学必然会带来一些知识传授中的错误发生。还有一些老师虽然具有相关的法律背景, 但是缺乏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讲授中就会过于强调法律知识而忽视了法律精神的培养, 这也有悖于《基础》课法律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教学的目的

最基本的是要明确课程法律教学的目的。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些老师认为, 法律教学应该给学生传输更多的法律知识, 特别是生活中较为实用的法律知识多多益善。在他们看来, 应用型的法律知识掌握之后才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生活, 至于一些“无关痛痒”的法律就懒得去讲解, 比如宪法的相关内容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内容。

不得不承认, 《基础》课中法律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 大部分大学生并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靠着十个课时左右的时间是很难掌握现行的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的。综观整部教材的编排, 也不难发现《基础》课中的法律教学的目标很显然并非法律知识的传输。这是因为:

首先, 没有详细学习法学专业知识的必要。在校的大学生, 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外, 所修读的专业与法学并无多少关联。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 大学生需要研读好本专业的相关内容, 这才是未来其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法学专业知识, 并不符合现今这种专业分工的趋势。如若在教学中可以达到使其具有法律精神, 培养其具有法律意识的话, 才真正达到了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次, 短期内全面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不可行性。法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每一个部门法的学习都会持续一个或两个学期。就算是有专业教师的指导, 学生依然会有诸多不甚明了之处。现行的《基础》课本中每一章内容里都含有几部甚至十几部法律。每部法律的介绍都非常简单, 甚至会给人一种概念罗列的感觉。如果教师定位于教授专业法律知识的话, 在十个课时左右来学习这几十部法律是绝对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最后, 《基础》课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性。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一个方面需要专业法律人士的推动, 另一个方面需要提升非法律专业人士的法律意识。法律专业人士毕竟只是社会中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绝大多数还是非法律专业人士。如果能够使绝大多数的非法律专业人士了解法律规则、遵守法律、依法行事, 那么依法治国的基础才会打得足够深厚。反观《基础》课, 它的受众绝大多数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 应有目的地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 培养对法律的了解, 宏观把握依法治国理念, 使其自觉自愿地遵守现行的社会法律规范。单纯几个条文的宣讲自然达不到这个目的, 因而, 还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法律意识培养方面。

三、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教学的对策

1.改革教学内容, 转变教学重点

为了走出现今《基础》课教学困惑, 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的重心。从原本的法律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法律意识的培养。尝试按照法律体系总结归纳后进行框架式法制教育, 尤其注重宪法思想的教育。在法律体系教学中, 适当引用全民比较关注的案例, 除了法理分析外, 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法治思想的总结。另外, 可以搜集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生动有效地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于我国的法律制度产生更为直接且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去关注法治动态以及阅读何种法律书籍等, 注重从宏观方面引导学生, 为学生答疑解惑,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提升法律素质。

2.强化案例式教学

法律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案例教学。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 使学生在思考、分析、研讨中从现象分析出本质, 从而得到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寻找经典的案例, 只有找到这种案例, 学生通过分析必然可以有效地开阔视野, 加上教师从提升法律意识的角度加以引导, 自然会达到提升学生法制观念的目的。在这里, 教师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如何能够找到简单却有代表性的案例, 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努力。

3.尝试丰富教师角色, 进行分工授课

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法律专业学习的背景, 可以尝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分工授课的模式。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道德教育部分, 而法律教学的内容则交由学校中专业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来承担。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法学专业教师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法律应用经验, 也可以尝试邀请法官、检察官等法律专业从业人士从实践的角度来学校和学生交流, 开阔学生的视野。

4.改革考试考查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课程考核的主要模式为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相加所得总成绩。卷面成绩一般会占到总成绩的60%~70%, 这就是说, 在学生考试成绩中还是以理论成绩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使学生变知识为实践。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不仅要了解这种规范, 更应该学会去实践这种规范, 做到“知行合一”。因而, 《基础》课考核方式应加大对法律实践内容的考核力度。比如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为题目, 开设学生模拟法庭或者模拟事件现场, 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也可以学生之间根据对实际生活的了解, 做相互之间的法律实践水平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来给出具体实践分数, 以便于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全文.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

[2]胡姝, 刘宇.加强高校法制教学的几点建议[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6) .

篇4: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关键词新教材 实践 逻辑结构 改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下简称新教材)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经过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甚至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审议而面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教材。其权威地位毋庸置疑。我们广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经过培训,已经比较好的领会了教材的意图和精神,并在教学中予以贯彻。

首先,新教材在对大学新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没有给予恰当的关注。

大学新生,许多同学刚刚或者准备度过自己的18周岁生日,18岁意味着什么呢?18岁,从民法上,意味着大学新生从此要完全承担民事责任;18岁,从刑法上,意味着我们的新生从此要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而许多大学新生,从前都过着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平日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现在突然一下子完全依靠自己,很多地方弄不明白,无法恰当处理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心态、思想和行为也许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以至于我们教师和家长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转变。又比如我的一些学生,家里经济比较紧张,想利用大学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但是他们不明白法律,更不明白合同法,结果开学第二周就被骗子骗走两个月的生活费。这给我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还有一些学生,期中的时候偷偷给我发短信,问我们老师他被传销的骗了应该怎么办,学生当然不敢告诉他们的父母。每当看到这些我们老师就很难过。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的新教材能够考虑到这些,把法律部分放到课程的前面也许会好些,我们的学生也许就能少些上当受骗的经历。

“早恋”也许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特殊词汇。现在大学生因为谈恋爱不顺利而导致犯罪或休学的人并不罕见。2007年底日笔者通过baidu网站搜索“中国大学生早恋犯罪”,搜到4万余条结果。如何及时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对待恋爱,我觉得非常重要。如果这个问题讲晚了,等到学生们已经成双成对了的时候再讲,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效果会差很多;即便我们在后面做工作成功了,但是拆散大学情侣,学生的心里也会留下不良的影响。何况,还有一个同样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大学生性教育。面对大学生恋爱,面对性行为低龄化,我们的教材难道没有一些紧迫感吗?

其次,新教材的编写顺序是从道德过渡到法律,从人类理想过渡到个人理想,亦即是从一般过渡到个别,从抽象过渡到具体的演绎的方式来上课。这样的逻辑结构是中国人的传统的逻辑结构,也是中国教育学的传统的逻辑结构。但是我发现,我所在的高职学生们明显很不适应,也很不喜欢这样的逻辑结构,反倒是我采用西方法学院的教学方式,即从个别过渡到一般,从具体过渡到抽象的非演绎式的,而是归纳式的教学方式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很容易接受。而且,我也发现,高职学生,甚至是一些本科生,非常喜欢案例教学。而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在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的叙述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分析、综合、抽象并加以典型化后,形成案例供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学习、分享彼此经验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在高职学生当中所采取的案例教学法,是非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因为高职学生,尤其是高职新生,并不具备分析复杂案例教学的能力。但是,正是这样的非典型案例教学,符合了高职新生的特点,没有从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难懂、复杂、枯燥的法学概念、法学理论和法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翔实的案例,通过学生们的反复地讨论、交流,得出他们的结论,然后我再结合课本抽象的论述,让学生得以比较全面、准确、形象的理解法律并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记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通观我们的新教材,在法律基础这部分,大部分都是采用的演绎式的方式阐述法律,专业难懂的法律术语很多,对于授课教师来说,难度很大。法律专业的教师想讲透,没有时间;非法律专业的教师想讲透,但他们又不懂讲,所以不敢讲,所以我建议做如下改变:

一、将内容再简化些,加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

新教材中,有一些地方比较复杂,比如诉讼法、经济法等比较专业的部分,这些部分许多同学毕业以后很可能都用不到,那么我们就应该大刀阔斧的予以精简或者完全删掉,民法中关于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和商法等部分予以压缩,这样就能腾出来许多时间分配到其他地方,教师也就能够讲深一些。比如关于刑法的犯罪构成、正当防卫和典型的刑事法律犯罪,而这些地方,是我们许多老师认为应当讲清楚讲详细些的。新教材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只有一句话,而且还是援引自《刑法》里面的。这样权威是权威了,可是如果教师不展开说明,如此抽象的理论学生自然无法对他产生兴趣。而我们教师一旦展开论述,说明正当防卫的六个要素,再补充案例说明,课时显然又不够。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教授这个部分的时候总是左右为难。

二、在法律基础部分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

篇5: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信念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是因为它具有()A思想性B实践性C时代性D阶级性

2、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会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说明()A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行为规范B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C理想信念是人生的主观臆造D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状态

3、无产阶级追求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中国却首先要为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而奋斗,这说明理想的实现具有()

A自发性B趋同性C曲折性D偶然性

4、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以这种方式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矛盾实质上是: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B以理想来肯定现实C以现实来否定理想D以现实来肯定理想

5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A爱国主义B民主主义C集体主义D理性主义

6、我们应该树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C极端个人的人生目的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7、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人类的幸福”为主要指针,就是为人类谋幸福,为人民献身,这是人生的:()A境遇B社会价值C自我价值D自然生命活动

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提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

A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C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D沟通功能和辩护功能

10、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面,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共产主义B集体主义C以人为本D为人民服务

11、“有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

A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B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C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2、“慎独”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下列叙述中体现了“慎独”要求的是:()A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13、中国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华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有要求每位游客“不污损客户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的规定。这一规定体现的是社会公德中:()

A文明礼貌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爱护公物的要求D遵纪守法的要求

14、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参与竞争,不怕困难,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这体现了良好的个人品德中:()

A正真无私的要求B忠诚守信的要求C勇敢进取的要求D勤劳节俭的要求

15、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讲信誉,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B诚实守信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服务群众的要求

16、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A专业排他性B平等互爱性C生物本能性D强烈持久性

17、“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其中遵循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纪律和学校纪律,是“四有”中()

A有理想的要求B有道德的要求C有纪律的要求D有文化的要求

18、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这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中()A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B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要求

19、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是:()

A重权利轻义务B重程序轻实体C重实体轻程序D权利义务相统一

20、重证据是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关于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证据形式广泛,具有任意性B证据的收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C证据与案件事实未必都有实质性联系D证据可以由律师凭借丰富经验主观推断而来。

21、法的作用是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指的是法的()

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制裁作用

22、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A判决书B裁定书C法律规范D法律原则

23、我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经济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4、在我国,有权进行审判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各级人民检察院

25、法律适用的主体是()A司法机关B行政机关C监察机关D社会团体

26、法律制裁主要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制裁的是()A赔偿损失B排除妨碍C劳动教养D没收财产

2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28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A外商投资企业B全民所有制经济C个体和私营经济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9、在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作为犯罪分类依据的是()

A犯罪客体B犯罪主体C犯罪客观方面D犯罪主观方面

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论法》规定,因下列事项提起诉讼的案件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A不服诉讼处罚的B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C行政机关拒绝颁发相关执照的 D行政机关奖惩其内部工作人员的二、多项选择题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2、根据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将理想信念划分为()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33、五千年绵绵不断、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的表现主要有()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C开发社会山河,创造中华文明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A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强调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

C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D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35、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

A规范性和专业性B功利性和目的性C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D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36、个人品德建设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个人品德。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A是对个人行为的限制B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C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D需依靠国家强制力量的保障

37、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列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仅指国防安全B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

C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也属于国家安全的内容D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中享有检举、控告的权利

38、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39、法律遵守是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这包括()

A保护合法行为B制裁违法行为C进行法律编纂D加强法律监督

40、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律部门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

42、简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43、为什么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4、简述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的关系。

45、简述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篇6:2023年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A.人的性格和特征 B.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C.人生的道路和命运 D.人生的责任和使命

2.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A.信念 B.意志 C.情感 D.理想

3.某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刻苦掌握专业知识,希望将来做一个建筑工程师。他的这个理想是()A.社会理想 B.生活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救亡图存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6.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A.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B.大胆正视,积极应对 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7.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他的意思是说()A.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越大,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B.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C.一个人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越多,他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D.能力大的人更容易实现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不可能实现社会价值

8.道德可以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说明道德具有()A.认识功能 B.导向功能 C.辩护功能 D.调节功能

9.“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10.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11.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

-本套试题共分5页,当前页是第1页-剧院不抽烟,不喧哗吵闹。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环境道德 D.家庭美德

12.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这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A.办事公道的要求 B.服务群众的要求 C.爱岗敬业的要求 D.奉献社会的要求

1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的意思是说,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A.个人的相貌和气度 B.人的纵欲目的和生理要求 C.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势 D.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

14.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内容的是()A.尊老爱幼 B.男尊女卑 C.奢侈浪费 D.见异思迁

15.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完善人的品质来说,这主要强调的是()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 B.慎独自律的重要性 C.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1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A.道德认识 B.道德修养 C.道德调节 D.道德发展

17.在人民民主基础上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称为()A.法制 B.法治 C.礼治 D.德治

18.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时高效的原则。其中,及时高效原则指的是()A.法律本身是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B.执法和司法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

C.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 D.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体现了法的()A.评价作用 B.预测作用 C.教育作用 D.制裁作用

20.我国的法律体系由若干法律部门所组成。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经济法法律部门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1.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下列法律完善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立法活动的是()A.法律汇编 B.法律编纂 C.法律的清理 D.法律的学理解释

22.交通主管部门对违章驾驶司机依法处以罚款的制裁,属于法律制裁中的()A.民事制裁 B.违宪制裁 c.行政制裁 D.刑事制裁

23.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机关在工作中的法律适用所进行的解释是()

-本套试题共分5页,当前页是第2页-A.学理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24.张某购进的电热水器因漏电对张某的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害,该电热水器生产厂家对此应()A.不承担责任 B.承担过错责任 C.承担公平责任 D.承担无过错责任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全民所有制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6.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民法 B.刑法 C.经济法 D.行政法

27.物权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种类,其中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种类是()A.所有权 B.地上权 C.地役权 D.抵押权

28.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是我国部门法中()A.民法的基本原则 B.刑法的基本原则 C.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D.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9.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是()A.拘传 B.拘留 C.逮捕 D.拘役

30.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领,属于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A.有文化的要求 B.有道德的要求 C.有理想的要求 D.有纪律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2.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形成了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有()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33.在人生道路上,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根据可持续发展观()A.人类自身的发展不能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这一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下一代人的发展

C.经济的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 D.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34.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

-本套试题共分5页,当前页是第3页-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A.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B.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D.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3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提出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A.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B.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C.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D.是每个公民都能高度认同并自觉做到的

36.任何道德品质都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即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形成()A.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B.完全受制于人的自然本性 C.受历史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 D.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3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求包括()A.重实体轻程序 B.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C.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8.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便产生了国家,相应地也产生了法。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C.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D.法是不受历史、传统、宗教等影响的社会规范

39.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进行行政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下列情形中,属于行政执法的有()A.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B.公安机关依法对赌博者予以行政拘留

C.工商行政部门依法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 D.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出售过期食品者予以罚款

40.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有()A.司法局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1、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统一;

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42.简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

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4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一)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本套试题共分5页,当前页是第4页-1.基础性。2.全民性。3.相对稳定性。

44.证据意识是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简述证据的主要特征。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特征。

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联性,是指作为证据只有与案件有实际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4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视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内容-1.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的职业理想

2、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生活理想

3、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 大片的理想

4、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 基本要求

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2社会主义的质和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互相衔接,互相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A 3.D 4.D 5.C 6.B 7.B 8.D 9.B 10.A 11.A 12.D 13.D 14.A 15.C 16.B 17.B 18.C 19.B 20.C 21.B 22.C 23.C 24.D 25.C 26.A 27.A 28.C 29.A 3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ABCD 32.ABCD 33.BCD 34.BCD 35.ABC 36.ACD 37.BCD 38.ABC 39.BCD 40.CD

上一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下一篇:学校档案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