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2024-05-30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共8篇)

篇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40151

二、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

三、专业性质:非师范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旅游及酒店企业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旅游客源开发、组团、旅游接待策划、带团导游、旅游产品营销、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供应部门)、与旅游相关的部门从事服务接待、管理、开发、文秘、公关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五、培养具体要求

1、熟悉旅游学基本理论和旅游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当代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及我省有关旅游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导游服务基本知识;掌握导游专业必备的组团、带团及一般的演艺、摄影等技艺,具有运用旅游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旅游业职业道德规范和礼貌礼节的基本知识,能通过国家导游员资格考试。

3、具有从事旅行社营销、接待、协调等主要业务的经营管理能力;

4、具有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通过酒店经理职业资格考试。

5、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健康的体魄。

8、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术知识。

六、学制:三年

七、学分:131

八、专业层次:专科

九、开设的主要课程

本专业总学时为2048学时。

(一)必修课:为本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1724学时,占总学时的84%。

1、公共课:(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定),652学时,占总学时的32%。

包括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等课程。

2、专业必修课: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1072学时,占总学时的52%。

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管理学概论、旅游与酒店会计、旅游地理、旅游文化学、公共关系学、旅游资源学等课程、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

(二)选修课: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324学时,占总学时的16 %。

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礼仪与形体、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中外文化概论、旅游美学、装饰布置艺术、音乐欣赏、旅游信息系统等课程

十、实习实践

军事训练1.5周,社会实践2周;形体训练(含礼仪训练)2周,模拟导游训练2周,旅行社业务实习2周,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实践2周;毕业实习12周。

1、军训:1.5周2、社会实践:2周3、专业实习实践

形体训练(含礼仪训练)1周,模拟导游训练2周,旅行社业务实习2周,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实践2周。

4、毕业实习:12周十一、毕业条件

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所有教学环节,修满131学分,成绩合格、遵纪守法,毕业实习成绩合格后,方可准予毕业。

篇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使学生掌握导游服务、旅行社基层管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礼仪礼节和较强的应变能力。成为从事导游和旅行社管理的专业人员,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专业特色突出:

1、核心课程:《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旅游礼仪》、《导游基础》、《导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模拟导游》等。

2、教学组织:围绕“树立市场标准,强调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大搞技能比武,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3、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三、专业就业前景:

近几年,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点各类展览馆等单位,从事导游、景区讲解、旅行社计调等相关工作。本专业是现代旅游服务业紧缺型人才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薪资非常可观。

四、专业考证:

自修函授大专后可考取国家导游资格证书、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等相关证书。酒店服务管理专业介绍

学历:高职高专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酒店服务基本能力和技能,了解酒店服务与管理领域基本规范,能够满足从事酒店服务与基层管理第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现有实习客房、实习餐厅、多媒体教室,学生在校期间可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同时,学校与呼伦贝尔多家高星级饭店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及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开辟了宽广的就业渠道。

主要课程:《饭店管理概论》、《前厅管理》、《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办公自动化》、等。

篇3: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方案

(一) 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已经加入WTO, 随着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接轨, 教育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必将日益激烈。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首要的问题。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 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二) 行业背景

2011年9月2日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表示,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国际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10年。在未来的10年, 尽管挑战依然存在, 相信旅游业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手。旅游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全球每12人中就有1人从事旅游业, 在很多行业不景气的时候, 旅游业总能传出好消息。

塔勒布·瑞法依介绍说, 10年来国际旅游业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在旅游业超常增长的趋势下新兴经济体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为国际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同时科技革新为旅游业的扩展创造了无数新机遇。

随着国际经济中心的东移, 未来世界旅游的“亚太世纪”正在逐步形成。旅游——这是摆在中国人眼前的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巨大市场, 这个“无烟工业”不仅能给中国带来财富和就业机会, 而且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世界已经看到了旅游业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旅游也成为人们消费选择中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第三大项目。从我国的旅游市场看, 需求旺盛, 商机无限。

一般而言, 人们解决温饱之后就会产生近距离旅游的要求, 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就会产生远距离旅游的需求。旅游业的发展程度,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

我国近年来旅游人数猛增, 根据《中国旅游年鉴》统计的数字, 我国旅游人次从1999年的8.6亿多人次, 上升到2010年的21.03亿人次, 国内旅游业收入从近3000亿元, 上升到1.57万亿元人民币。随着经济复苏的来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的商机将更多、更大, 尤其是“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和带薪假期的增多, 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刺激更大。2010年,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5738.65万人次。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广阔壮丽的山河和悠久灿烂的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中国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旅游热点。2010年, 我国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 实现国际旅游 (外汇) 收入458.14亿美元。

旅游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是能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新、求异需求的产业, 随着传统旅游业的成熟和稳步发展, 各种概念化旅游、主题性旅游和个性化 (自动型) 探险、科考旅游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饭店带来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带动和促进了旅游饭店的发展, 2001年末, 我国共有星级饭店7358家, 到2010年末, 达到了13991家;二是给旅游饭店业界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

旅游饭店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旅游饭店不同于商业贸易是直接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而是依靠有形设施出售无形服务, 由于工作人员直接与顾客接触, 一切活动都由人来实现, 所以旅游饭店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

旅游饭店的特殊性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与旅游业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严重滞后, 专业人才培养的速度不能满足饭店企业发展的需要, 人才需求空间极大。

1998年末, 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80万人, 间接从业人员约为900万人;到2010年末, 全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100万人, 间接从业人员为6000万人。经调查, 旅游涉外酒店的工作人员大多只有初中或高中水平, 许多不是专业人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是进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的根本动力。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指导思想本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 优化专业教学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 促进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形成特色鲜明的对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目标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的, 以探索教育模式改革为主题, 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适应我国旅游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1.转变教育观念, 将教学重点从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

2.借鉴先进经验, 建立岗位认知——学习——模拟实训——再学习——综合训练学用交叉的教育模式。

3.以市场为导向,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建立合理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

4.加强专业基本建设, 以能力为中心, 构建教学体系。

改革方案框架

进行专业定位在分析行业背景、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明确专业服务市场和人才培养规格。酒店企业的管理体制分为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领班、服务员五个层次。一般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由大学和高职专科学校培养。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本专业实际, 我院将专业定位确定为招收初中生, 学制三年, 培养领班、服务员等在一线服务的中等专业人才。

进行素质、能力、知识结构分析酒店一线岗位分为前厅岗位群 (预订员、接待员、门卫、行李员、饭店代表、话务员、商务中心服务员、前台收银员) 和客房部岗位群 (值台员、引坐员、调酒师、传菜员、收款员) 。在对岗位群素质、业务要求分析的基础上, 将培养对象应具备的能力划分为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关键能力三大模块, 细分成16项能力要素, 如表1所示。

构建教学体系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实现能力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基本素质方面, 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能力方面, 突出酒店服务操作技能的培训;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细化表如表2所示。

改革方案特色

突出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是酒店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直接影响饭店企业的形象。由于工作的涉外性, 对外语运用能力的需要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外语能力不足, 如服务时靠打手势, 记账时顾客名字用“白衬衣”、“花衬衣”代替等。为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英语课程安排了四个学期, 共计248课时, 采用不间断学习方式突出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此外, 还开设了普通话课程, 用以纠正学生的地方性发音, 并且以获取《中国饭店职业英语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为手段, 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属于熟练工种, 如客房服务员的劳动定额为14间客房, 每间客房完成全部清扫程序的时间定额为30分钟, 如工作不熟练就很难完成定额, 影响工作进度。这就要求对程序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以达到规定的速度和质量标准。因此, 方案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首先, 从时间上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总课时3210课时, 实训课时数为1424课时, 实训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4.36%。其次, 从空间上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 方案规定建设规模为20个床位、8个台位的客房餐饮演练基地, 用于培训学生的专项专业技能, 运用校招待所餐厅、客房、前厅培训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运用校外实习基地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 我院已经与金阳光大酒店、天泉大酒店、红珊瑚大酒店、兴亚大酒店、索非特大酒店取得了联系,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将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再次, 从教学环节上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 方案要求运用模拟实训程序, 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推行了“双证书”制度即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取得学历证书和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饭店企业对从业人员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 要求应职人员职业能力强、上岗快。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 具备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体现和证明, 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是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凭证。积极地推行“双证书”制度是我院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 经考试合格, 颁发中专毕业文凭, 同时要求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中国饭店职业英语证书、服务师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

强调了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国际上对与具体职业和专业课程无关、而对现代生产和社会的顺利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生存发展能力。酒店服务是年轻人的行业, 学生就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一部分会进行岗位升迁, 一部分会转入后台部门, 还有一部分需要转行。因此, 方案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获取新知识和新的就业岗位的能力;能够正确评价自我, 适应环境, 承受困难和挫折;善于沟通,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敢于创业。为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 方案设置了《酒店创业与经营》、《管理学》、《装饰布置艺术》等课程, 以便于学生将来的职业拓展, 还设置了《语言艺术》、《心理学》、《公共关系》等课程, 以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力。

专业改革面临的困难

专业改革方案能否落实的关键是招生制度的改革, 尽管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就业形势好, 但生源并不好。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个专业是新兴专业, 没有形成社会影响;二是社会对饭店服务业存在偏见, 中国的老百姓与现代饭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他们心目中的饭店就是招待所、街头的小饭馆, 学不学都可以做。尤其是在大家直接接触到的招待所、小饭店, 由于管理不规范, 有些顾客素质低, 对服务员滋事, 有些服务员不懂服务规范, 贪图钱财小利而行为不检点, 导致一些老百姓把从事酒店服务工作当成了下等职业。

现代化的酒店在观念上不同于传统的酒店。传统的酒店只考虑满足客人的食宿基本要求, 现代化的酒店将酒店变成一种新生活的场所, 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其中除了完备的客房、餐饮、康乐、办公、会议、商务设备等硬件设施外, 更重要的是服务人员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服务是由严格的服务程序、服务标准、熟练的服务技巧, 以及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知识水平、服务能力等融合在一起提供给顾客的一种心理感受, 必须让顾客感觉到“花638元”住一晚五星级标准间物有所值。因此, 服务人员必须训练有素、服务得体。服务员行为代表的是饭店企业的形象, 要求服务员有宽的知识面、好的个人素质和形象及熟练的服务技能。

因此, 必须改革传统的招生方法, 重新制定生源标准, 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专业发展前景和行业发展前景, 宣传现代饭店企业, 帮助人们转变观念。 (1) 生源标准。酒店服务专业招生必须面试, 面试基本要求是男生身高为1.68~1.80米, 女生身高为1.60~1.72米;视力在4.6以上, 五官端正, 体态均匀, 形象气质好, 语言表达能力强。 (2) 招生方式。应加强宣传力度, 可通过报纸、电台做好招生宣传, 可设面试点, 也可到各初中学校进行宣传, 现场招生。

摘要:高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应转变教育观念, 将教学重点从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中心转到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借鉴先进经验, 建立岗位认知———学习———模拟实训———再学习———综合训练学用交叉的教育模式;以市场为导向,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建设合理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以能力为中心, 构建教学体系。

关键词:酒店服务与管理,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叶鹏, 罗莜霖, 沈华玉, 沈丽.现代酒店经营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勇平.餐饮服务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客房服务与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0.

篇4: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34-04

【作者简介】袁玲玲,江苏省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45)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教学。

2016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研制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今后教师教学的指南、相关教材编写的依据。对于广大专业教师而言,正确解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领会江苏省职教改革的精神,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课程设计思路的解析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此次开发了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分别为“导游法规知识”“导游服务技能”“导游基础知识”和“地方景点导游”。选择这四门课程,不仅符合《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而且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30200)建议的专业教学主要内容相吻合。

(一)开发理念:明确统一

确定了核心课程、组建了强有力的开发队伍之后,课程标准开发组成员首先统一的是课程标准的开发理念:严格遵循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结合导游考证的要求来确定四门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门(技能)方向有3个,第一位的是旅行社导游,对应职业(岗位)有5个,第一位的还是导游。要想成为一名导游必须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四门课程就是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必考的科目。所以,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中,不能脱离导游考证的实际情况,但也绝对不能单单以导游考证的内容作为本课程的内容,而是兼顾人才培养目标和导游考证要求,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开发定位:因科而异

此次开发的四门课程都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但是,不同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时体现的作用不一样,因而课程标准的开发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见表1)。课程标准开发组成员通过研讨,结合导游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了每门课程不同的开发角度,并因科而异地确定了课程的定位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形式。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的解析

“课程内容和要求”是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线专业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开发组成员根据既定的开发理念和开发定位,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听取多名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对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和要求”不拘泥于任何现有的教材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充分融合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导游工作的岗位要求,体现了最新的旅游行业发展变化和趋势。

(一)“导游法规知识”课程

“导游法规知识”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的是模块教学形式,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法规常识”和“法律制度”(包括“旅行社管理”“旅游合同”等十种)。与传统教学内容不同的是,本课程标准在“法规常识”模块的“法规基础知识”教学单元中提出了旅游职业道德的要求和内容(见表2),使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本课程时就明确导游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确立了导游职业素养的目标。

随着人们对于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因此,本课程调整了“旅游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模块的教学内容,增加了相应的建议学时。此外,根据导游人员管理制度的最新变化,删除了导游证年审管理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导游人员对应的权利和义务。

(二)“导游服务技能”课程

“导游服务技能”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的是项目教学形式,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认知导游职业”“接团准备”等导游服务流程和“地陪、全陪服务训练”。“导游服务技能”的课程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按照导游实际工作的流程组建教学模块:“接团准备—迎接服务—入住酒店—参观游览—旅途服务—送客后续服务”,并进行相关内容的项目教学。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这些教学单元的知识点,更能逐步熟悉导游带团服务的工作流程,为“地陪、全陪服务训练”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从“迎接服务”到“旅途服务”模块,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地增加了“预防与处理可能性旅游故障”教学单元,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清晰地判断各类旅游故障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第三部分“地陪、全陪服务训练”模块包含“一日游地陪服务”和“三日游全陪服务”两个教学单元,是本课程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服务对象提供相应导游服务方案并规范实施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授课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教学课时进行细化,并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确保本模块的教学效果。

(三)“导游基础知识”课程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的是模块教学形式,各个模块内容相对独立,没有严格的逻辑关联,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教学顺序的调整。本课程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结合导游人员从业资格的要求,以从事导游及相关岗位将涉及的中国旅游文化知识为教学单元,将相应的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教学单元,以能力提升、兴趣培养、视野拓展为重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本课程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要结合当地景观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此外,在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中都突出了学生的情感教育部分,如在“中国的年节民俗”章节中提出,学生要做到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培养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共处的核心民族观见表3,培养了学生的旅游文化素养。

(四)“地方景点导游”课程

“地方景点导游”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的是项目教学形式,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校园导游讲解”“城市概况导游讲解”“景区导游讲解”和“走进景区”四大部分,其中“景区导游讲解”又细分为“山水名胜类”“古建筑类”等七种类型。

江苏省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各个职业学校中,“导游法规知识”“导游服务技能”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主要依托于江苏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各地拥有的旅游资源类型不同,所对应的“地方景点导游”课程内容完全不同,从未有过统一的教学大纲。此次,课程标准开发组对江苏省各地的旅游资源类型进行梳理和归类,细分为山水名胜类、园林类、宗教类、主题公园类、古建筑类、古镇类、博物馆类七种景区类型,基本涵盖了江苏省各地的旅游资源类型,规范了“地方景点导游”课程的教学内容。各地学校可根据本地景区类型,因地制宜地调整教学模块和教学顺序。

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方法的教授和能力的培养。以校园导游为载体,通过“校园导游讲解”模块教学,使学生掌握景区讲解和线路设计的方法。通过扩充、摹写、撰写导游词的途径,使学生掌握导游词撰写的方法,突出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时安排上,结合学生的习得能力,最初的模块建议课时多一些,后面的模块建议课时逐渐减少,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妙处。

三、教学建议解析

为了帮助一线专业教师更好地贯彻、实施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开发组分别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选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既有共性内容,也有独特之处。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仅对教学建议作进一步的论述。

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从四个方面对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首先是诠释本课程标准所贯彻的教学理念。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四门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改理念,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是关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的建议,主要是根据岗位需要,结合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要求来设计各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见表4)。“导游法规知识”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导游服务技能”强调了项目教学的内容应该按照导游服务工作流程来设计;“导游基础知识”提出教学中以讲授旅游文化知识为重点,并可结合当地景观资源对知识模块适度拓展;“地方景点导游”建议各地区学校根据本地旅游资源对课程结构、内容和学时进行适当调整。

第三是对本课程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建议(见表5),如“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以讲授旅游文化知识为主,提出“可采用讲授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导游服务技能”课程主要采取模拟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的形式,建议“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微课、多媒体课件、三维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设置导游服务工作的模拟情景,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学习任务”。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与创新。

最后,建议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出本课程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内容,四门课程各不相同(见表6)。“导游法规知识”提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导游服务技能”注重“爱国敬企、尽职敬业、谨行慎为和不断进取的职业品质教育”;“地方景点导游”则突出“安全带团、文明礼仪”等内容。

篇5: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YJBYS(女,22岁,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参加工作时间: -08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

期望从事行业: 房地产服务(中介/物业管理/监理、设计院),其他,政府/非营利机构,环保

期望从事职业: 客户服务专员/客户服务助理,客户咨询热线/呼叫中心人员,行政专员/助理,图书情报/资料/文档管理,培训生类

到岗时间: 1周以内

期望月薪: 1000元以下 (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时间: -09至 2009-06

专业: 旅游管理 学历: 大专

专业描述: 本人学的专业是旅游管理,又名“生态旅游”,是将生态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专业.此专不仅涉及到旅游,还涉及到环境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学的相对来说比较多,通过学习此专业,我们知道了旅游方面的知识,环境方面的知识,酒店餐饮方面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河北省工人疗养院

职位名称: 客房服务 工作时间 : -05至2007-06

工作描述: 本人曾于五一放假期间在河北省工人疗养院客房部门工作,做客房服务员。那是第一次做兼职,感觉很有意思,工作很投入,很认真。曾受到了领班的嘉奖,所以在五一假期结束之后,在领班的要求之下在课余之时仍然在那作兼职。

虽然只是一个月的兼职,但自己从中的到了许多锻炼。加强了自己的果断能力,遇到比较紧急的事情后能比较冷静的处理。与人接触交往的能力也大大加强许多,积累了不少经验。

公司名称: 乖乖海鲜城

职位名称: 餐饮服务员 工作时间 : 2007-07至2007-09

工作描述: 在暑假期间在秦皇岛海鲜城做服务员,其中受到了许多客人的一致好评,和经理的赞赏.并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留意领班的工作及处理事情的方法,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与客人打交道的技巧.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也学到了些改善不足的办法.使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乐观.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帮助别人,集体意识强,认为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认为大家通心协力事情会事半功倍的.平时做事比较认真,凡自己做的事情要求比较高,认为既然做就要把它做到最好,只要认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坚持下去,直到成功.平时比较能吃苦,我的人生格言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培训经历

培训课程:普通话培训

培训时间:-11

所获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培训描述:按加学校普通话简单的培训,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培训课程:英语

培训时间:2007-04

培训描述:4月经学校简单的培训获得英语A级证书.

语言水平

语言: 英语 水平: 良好

语言水平描述: 在学校英语成绩在班中经常名列前茅,英语水平良好,能与外国人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交流,谈的话题能涉及到平时的生活习惯问题.

语言: 中文普通话 水平: 母语

语言水平描述: 获得二级甲等证书.

IT技能

技能名称: Office 使用时间: 90年 熟练程度: 熟练

延伸阅读:个人简历十大禁忌

一、忌长篇大论、夸夸其谈

简历,顾名思义是简炼的经历,切不可篇幅过长,洋洋洒洒十几页,写的人费力,看的人费神,简历要精炼,使看的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否则,尽管你主观愿望很好,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会影响效果。

二、求职者在个人简历中不要提及年龄

有些求职者在编写个人简历时会将年龄编写进去,其实这种做法在编写个人简历时十分多余。如果你的年龄不能为你更多的求职机会那就不要在个人简历中提起。有时候使招聘官知道求职者的年龄并不是利于求职的事情。

三、上班时间、薪水问题留在面试

在求职者的个人简历上偶尔会看到求职者提出的薪水要求以及对上班时间的要求。这种问题如果在个人简历中提起的话很有可能会遭到招聘官的厌恶。现如今用人单位都是看员工业绩来发工资的,多劳多得。招聘官都不知道求职者的工作能力,求职者就提出薪水要求会让招聘官很反感。而且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留在面试时再问,如果连面试机会都没有了谈这些问题不就是空谈了?

四、个人简历中出现错别字、涂改的迹象

在个人简历的编写中一定要重视细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个人简历中千万不要出现涂的迹象,或者是错别字。对招聘官而言在个人简历中看到这种低级错误就等于求职者自己将面试机会放弃了。因此在编辑好简历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如果发生错别字不要涂改直接重新打印。

五、忌过于轻率、随心所欲

撰写简历是很严肃、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这样讲,一份高质量的简历是成功就业的前兆,撰写简历切不可轻率行事、信手拈来,应再三斟酌、反复推敲,在应聘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写好简历或打好腹稿,该写的写清,不该写的删除,扬长避短,做到写的简历合式、合格、合理、合意。

六、忌笔迹潦草、错字别字

有的人写简历为了图快,字写得龙飞凤舞,尽情发挥,看这样的简历如同看天书,看都很费力还有何兴趣可言?有的是在打印、复印时不注意质量,掉行漏字,而漏、掉的恰恰又是关键的字句,很可能是一失字成应聘恨。错字、别字都是可以克服的缺陷,因为粗心大意而痛失良机那真是太不合算了。

七、忌虚假不实、前后矛盾

简历是较真实地反映自己学历、经历、技能和成就的重要自述,如果凭空捏造,或夸张、虚假的成分太多,与本人真实情况大相径庭,即使一时得逞,也总会露出马脚,前“功”尽弃不算,还可能封闭其它的成功通道,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八、忌稀奇怪异、生癖花哨

有的求职者为了给自己的简历生辉、增色,把大量的花哨、华丽的词句堆砌在一起,或大量的使用成语、俗语,有的人甚至于自己去创造成语,却不知有时会弄巧成拙,给人有画蛇添足之嫌。还有些人喜欢在简历中用些生辟的字、句或喜欢用些繁体字,本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孰不知有时适得其反。

九、忌方向不明、条理不清

这是很重要的一条,一篇写得好的简历,必须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布局必须合理,逻辑不能混乱。是应聘“会计”还是“文秘”或者“物业管理”,全篇都要围绕一个主题,不要一篇简历看下来,人家还不知简历作者究竟适合和想要做什么工作,主要的可以多写些,次要的可以少写、不写。应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入扣、层层达意。

篇6:高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复习计划

马忠香

根据2013年专业技能考试大纲和技能考试范围的要求,本学期复习分两部分:

一、实训部分

模拟导游包括黑龙江省著名的八大景点即:中央大街、索非亚教堂、镜泊湖、五大连池、斯大林公园、极乐寺、亚不力滑雪场、黑龙江概况。

根据考试要求,八大景点抽签讲解,要求学生必须熟悉景点内容,熟练讲解,每天要求学生必须讲一遍,学生之间互听、互评,指导教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二、理论部分

根据高考的考试形式采取口答形式,题的类型包括名词和简答题两种,内容包括《导游业务》《旅行社业务》《中国旅游地理》三本书,根据教材内容,每章归纳出一套题,让学生熟悉背诵,教师进行考核,利用六周时间复习一遍,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总结,强化记忆,经常考核,查缺补漏。

篇7: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

因此,我们高级技校必须加大对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改革力度,为我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本文论述了改革的意义与方向。

关键词:高技;服务管理;教学改革;意义;思路

现在,通辽市正在创建全国旅游文明城市,优美独特的科尔沁草原沙地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我们高级技校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加大对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通辽旅游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促进我市旅游业进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本文仅对此谈几点认识。

1.高技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特点

高技旅游服务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目标是培养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具有一定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现代旅游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技能以及营销策划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能适应旅游企业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专业实践性强。

高技学校旅游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

要求学生有实操经验和较高的服务意识。

1.2 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酒店管理还是旅行社经营都需要有很广泛的知识面,因此,本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2.我校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教学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以其与工作岗位相结合著称,但因为学校师资条件不高,实践环节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通过实验、实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及获得新知识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

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旅游专业教学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其中,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包括: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实习四个部分。

这四个部分在教学中只有环环相扣、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以达到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

2.2 理论课程与实训环节脱节现象严重。

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实践统一被安排在最后的毕业实习中。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空洞与实际工作联系少而缺乏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因为没有系统的锻炼而不能胜任其任职岗位需要的情况。

2.3 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一些教师尽管有高学历,但缺乏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

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讲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

现在,外地某些学校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是着力于解决现有的问题。

2.4 评估方式比较单一。

对学生进行评估往往是通过理论考试进行评分,这样的评估方式单一,也扼杀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读课本的书呆子。

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估单靠考试是无法判断的。

2.5 就业方向不明确。

学校没有专业方向,以为宽就业口径会帮助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多一些选择。

很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对于未来从业方向不确定,在进行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3.旅游服务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路

3.1 课程体系模块化。

模块教学是适应现代高技教育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产生的弊端。

很多专业有多年模块教学的试点,这种新模式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在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模块的划分、模块教学评估量化细分、教师教学与学生互动。

课程设置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注重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

理论教学要精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兴趣。

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划分为市场营销模块、口才等。

3.2 实训教育系统化 。

改变在实训方面一直采用固定的“在校学习一年,出去实习一年”的机械做法,让实训环节灵活化、实用化,将实训分为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顶岗综合实习。

根据不同课程和进度需要,分阶段逐一消化整合。

要根据教学课程进行相应见习实训,包括基本服务、工作纪律等等,以完成上述单个课题为目的的实操练习或观摩环节。

各学期机动安排,由企业提供若干工作岗位,实训人员直接上岗操作和服务。

旅游旺季实训:当旅游旺季来临,合作企业将优先聘请能够熟练操作业务的学生或老师。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就本专业知识综合实操运用。

实训教育体系化的实现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程度,学校在没有经济实力建设实训基地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校企合作,从而能够真正的完成实训教育的体系化。

3.3 学生评估多样化。

评估的多样化要求课程设置合理。

评估包括对学生理论课程、实践能力、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的评估。

评估应该采取考试、考察、平时成绩评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理论课程考试与课程实践评估成绩相结合,实践课程评估采取实践操作与工作态度评定相结合等方式。

3.4 教师培训岗位化。

安排相应对口方向教师或带队老师在实训基地挂职,参与企业工作,承担企业相应课题研究,并负责实训学生的管理监督和实训成绩的鉴定。

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

3.5学生就业订单化。

学校设置专业的时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只要明确方向,就能更好的在学习中去汲取应该掌握的知识;学校应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实现订单化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

篇8: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教学准备

在每学期授课前, 我都会根据授课内容进行相关的准备。这里所说的相关准备, 并不是简单的备好课, 而是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访问相关的专业人士、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通过这些课前的教学准备, 来对自己所授的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具体的做法是:

1、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

(1) 培养学以致用, 实践性强, 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特别是能满足赣州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旅游业属第三产业, 具有服务属性, 实践性较强, 强调知识的有用性, 旅游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除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 更多的是要具备实践的能力和经验。

(2) 培养综合就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不只是操作技能或者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包括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经验的积累、职业意识、习惯态度的养成与职业创新等。同时, 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就业上岗后的服务和管理行为大多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 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对学生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2、通过对旅游业人才市场需要的市

场调研, 细分人才市场, 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 确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市场”———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 特别关注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 获取较全面的有关旅游人才的市场需求资料, 这样在授课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同时, 建立信息分析库, 主要进行:

(1) 行业分析: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在赣州以至江西该行业从业单位的数量和用人规格与需求数量;旅游业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 世界上平均每9个人中就有1个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 旅游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但是, 该专业用人的要求很高, 不仅专业知识要学好, 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有较高要求。

(2) 分析主要职业岗位的类型以及任务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主要是从事导游、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接待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要求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有良好的服从意识和服务意识。

(3) 结合旅游行业职业标准, 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所需的职业知识、能力结合起来,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并以此设置课程体系, 确定教学内容。

旅游业越发展就必须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江西大多数旅游企业的旅游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说明江西旅游业的人才缺口是很大的。江西旅游从业队伍中大多是中专及以下学历, 过半以上的旅游企业员工不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中高级旅游服务技师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也明显偏低, 特别是善服务、会经营、懂管理的应用型、实践型的中基层人员非常缺乏, 许多旅游企业很需要那些服务技能熟练、专业知识面广、沟通表达水平好、组织协调能力强、业务开拓水平高的能安于一线工作的人才。根据旅游业发展规划, 在未来的几年里, 旅游业的总收入将实现翻一番, 预计需要更多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中国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了解, 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将大增。国内旅游随着人们出游越来越理性, 国内旅游市场趋于平稳增长。为此, 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

二、教学组合

这个环节核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新型课程体系、考试体系的构建。在这方面, 刚毕业的几年里, 笔者参与了学校旅游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细节比较熟悉, 主要内容有:

1、课程设置———构建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 在分析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及相关的专项能力的基础上, 结合国际教育研究成果和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 设计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 按课程性质分为理论教学模块、教学实训模块、社会综合实习等环节。每一模块中的课程又可组合为若干小模块, 可以组织学生分若干阶段进行学习、实践。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的特点主要有:

(1) 这个体系强调职业能力系统的专项性、完整性和复合性。

(2) 相关课程, 无论是实践技能的操作或是理论知识的获取均体现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 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多次交叉、反复循环、不断推进”的教学流程安排整体教学活动, 毕业前完成酒店职业经理人或是国家导游员资格证的认证工作。

(3) 课程体现地域性,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目的, 主要是立足赣州各星级酒店和各大旅行社, 为赣州经济建设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服务, 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赣州, 因此在旅游教学改革中, 从赣州旅游业的实际出发, 加大课程中对赣州的了解, 特别是对赣州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风景名胜的了解。

2、不断优化教学培养方案。

对培养方向的定位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模式, 也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取向, 因此, 教学培养方案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 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适应学生就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培养方案应体现明显的特色: (1) 突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特色; (2) 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整体化的特色; (3) 瞄准旅游市场动态整合课程内容的特色; (4) 适时调整专业方向特色; (5) 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实现能力培养的特色; (6) 突出能力与技能训练的特色。

3、考试方法改革必须打破常规的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的局面。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考核学生, 采用传统的理论考核与实训或实践环节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全面检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旅游英语》、《导游业务与技能》、《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专业课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 如普通话测试、旅游景区策划文案撰写、旅游服务技能模拟操作、旅游景区开发可行性调查报告、旅游接待能力调研论文、酒店菜单设计、酒店顾客问卷调查、酒店铺床技能比赛、旅游服务知识的综合答辩等。

三、教学实施

依据教学组合所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操作。这是决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阶段。对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 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一定要保证学生毕业时的各项素质及文化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

1、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基本架构了三级师资梯队培养体系, 分别是专业方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助理教师。要组建一支由现仍在重要实践工作岗位、富有实践经验、热心于教育工作的校外实践指导师队伍, 今后应着力提高他们对专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的参与, 实现与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 实行校内外、校企间, 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形式。努力提高教师对企业技术服务培训参与率, 提高教师质量意识、服务意识, 提高学生满意率。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商贸旅游系正在建设饭店客房实验室、饭店餐饮实验室、导游实验室等, 初步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成包含了上海、赣州主要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景区及旅游相关企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训的省内定点实习基地, 形成了校外实训基地网络。同时,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证。今后应重点探索实习—经营、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模式。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 必须坚持为地方或旅游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 体现明显的地方性、行业性、岗位性,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

(1) 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模式的运用。通过教学与实训相互交替的方法, 学生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根据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或跟岗工作。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地工作结合起来, 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这方面, 我校商贸旅游系已经经过多年的摸索, 形成了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在安远三百山旅游有限公司、赣州海天大酒店、赣州江湾大酒店等建立了旅游专业实训基地, 2008年又正式与上海美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成为赣州技师学院在上海的实训实习基地。今后商贸旅游系还要继续利用黄金周、周末及其他旅游旺季到旅游企业单位工作, 并积极参与地方大型活动。

(2) 职业资格认定为重要补充。建立多证书制度, 要求学生在学校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获取多种职业证书, 以提高自己的就业实力。与此同时, 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提高职业能力的条件, 与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合作组织学生积极的参加餐厅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调酒等职业技能鉴定;继续加大对导游证考试的指导。

(3) 顶岗实习为拓展形式。为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 最大限度地与就业相结合, 这几年系里都会到各实习单位访谈, 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同时听取实习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 邀请旅游企事业单位来我校和学生座谈交流, 增加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多方努力,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较好的合作意向, 许多毕业生实习期满后直接与原实习单位签订聘用合同, 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在这方面, 也形成了较成熟的运作模式。

四、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对以上三个阶段教学效果的评估, 这一阶段既是对人才培养工作成果的检验, 同时也是下一阶段教学准备的内容之一。检验判断标准是旅游企业、人才市场对所培养毕业生的满意程度, 即学生就业率、称职率等情况。

笔者在每年的上半年至暑期会与部分毕业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 通过采取实习报告汇总、实习经验交流、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 不断接受学生反馈、从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旅游教学, 从而提升旅游专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

上一篇:公司干事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出纳点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