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24-07-04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精选9篇)

篇1: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普通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身边的环境表示高度的关心以及重重忧虑。“改革不能光盯着经济了,空气脏了,日子过得有什么劲。”当雾霾频频来袭,许多人表达这样的想法。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

他认为,三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夏光建议,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从“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内化的道德和自律制度”这三个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应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关键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包括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生态环境好了,人人都受益,这是新一轮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

篇2: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报告摘要】

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

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报告解读】

当今时代,建设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人类共识和协同行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

来我国经济都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我们的生产方式脱胎于传统工业化的路子,以往主要拼资

源、拼环境消耗带来的发展成果伴随着高昂的生态恶化代价。同时,生态治理却停留在头疼

医头、脚疼医脚的打补丁、擦屁股阶段,走不出末端治理的圈圈。

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无论是着眼于当前的环境恶化现实,还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我们都“必须”并且“加快”站在更高的层面

来统筹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的问题,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

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

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

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是实际上就是从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管理的视角创新人与自

然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

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

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机遇]

当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机遇期是好的,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逐步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资源破坏和恶化所形成的外部约束力形成了较强的“倒逼”机制。而且,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形成共识,只要我们坚定

信心、长期努力,推动包括生态文明体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

化建设新格局一定就会实现。

【微言微语】

篇3: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 使之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 、人与自我的关系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活动。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社会全体公众而言的;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指专门的学校教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关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安全、生态政治、循环经济与低碳生产等方面的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 其着眼点在于提高未来一代公民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落实在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领域之中。

制度是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规则, 是一个某个群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关于人们的权利、义务和禁忌的规定。我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是约束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各个主体的规范、规则, 是关于人们的权利、义务和禁忌的规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是在以学生主体的情况下, 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 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布, 并指导和监督学校开展实施。

二、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重要意义

1. 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重要性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也深刻地影响到物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 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进路线和方向, 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教育要先行, 而能保障教育顺利进行的是制度, 因此, 进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2. 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节约资源或者环境治理, 而且是涉及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 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从意识、知识、行为等层面,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然而, 现阶段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各种奢侈消费、劣质消费以及一次性消费现象提示我们, 很多人都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将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和常态化,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既是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也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三、建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对策

1. 完善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美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 是最早提出发展环境教育的国家。现行的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于1990年颁布实施。这部法律重申了国家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并由此建立起一整套的教育体系环境教育机构队伍健全、职责明确。在美国, 早在中、小学就已经逐渐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并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 再到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美国环境教育针对不同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 也可以说环境教育充分渗透到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之中。在美国环境教育中, 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和企业三者均是推动美国环境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是环境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环境利益的忠实保护者。我们也应该加快教育立法, 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并建立起适应不同年龄, 不同层次的教育系统。

2. 建立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 还停留在认识领域, 还不完善, 不成熟, 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据调查, 目前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因此, 加强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首先, 应确立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 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其次, 由教育部牵头组织专家编写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 其内容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的知识, 力求通俗易懂;再次, 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列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 要求各高校组织专业教师讲授;最后, 有关部门还要加大投入, 培养一批优秀的生态教育的师资。通过这些措施, 建构起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框架。

摘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目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因此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而教育需要制度作为其实施的重要保障, 为此我们也得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意义,对策

参考文献

[1]彭秀兰.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11 (4)

[2]黄建云, 汪晓莺, 冯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 (5)

[3]黄平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 (2)

[4]薛建明.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 (23)

篇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制度创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这些论述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定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持续性和全局性。将比较成熟的方针、政策制度化、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标志。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能不能在2020年实现,就是要看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因此,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推进和发展都必须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终形成定型、成熟、有效的制度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的科学、持续运转,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生态文明制度是人类社会在长期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理念、政策、做法。生态文明制度的层次和水平标志着人类治理艺术和技巧的成熟程度,它关系到全人类、全社会、各民族和各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状况和政权运作是否科学和稳定。就一国而言,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进程有赖于社会现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样,提高制度化水平,发挥生态文明制度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的作用,而且还要发挥生态文明制度对其他领域制度的辐射作用和引领作用。

确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有助于明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和内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是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的制度体系,为环保政策、资源政策的落实提供坚实保障,形成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完善性、稳固性、持续性的行为模式。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有关行为的激励与惩罚,以及预期的形成和定性。通过这四个环节,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这些目标和内容本身就说明生态文明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必须按照系统性要求进行,依据生态系统内在的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规律,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是否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是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从根本上说,生态文明的制度水平决定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念、政策、规定和做法上升到制度水平,形成牢固的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相容”效应,才能切实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性的持续发展,才能切实保证“美丽中国”的理想和愿景逐步变成现实。

要按照基本制度、运行制度和符号制度三个子系统建构制度体系,克服目前存在的有序性、整体性不足的问题。基本制度作为内层,离制度体系的核心最近,是制度体系最深刻的反映;符号制度处于制度体系的外层,是制度体系价值最直观的反映。运行制度则是基本制度和符号制度的中间环节,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具体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文化制度三个层面,基本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石和支柱,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维系和保障,而文化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社会基础。

二、建立坚实的生态文明基本制度

建立生态文明基本制度,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时间表和实施路线图。应抓住中央设立“经济体制与生态文明体制”专项小组的时机,尽快起草和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要将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纳入其中。同时,在总体设计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注重跨部门和跨领域,形成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时间表和实施路线图,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各部门执行分工任务。

其次,以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作为生态文明基本制度的基石。一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明晰产权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要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根据自然资源属性的多样化特征,通过比较广泛的地方试点示范,逐步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有关国有和集体所有资源的产权制度规定,分类建立多样化的所有权体系。建立完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调查、评价和核算制度,并完善国有和集体自然资源资产代理或者托管及其经营管理的制度体系。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在力求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特许环境服务和协议保护,加快资源环境税费改革,构建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市场,探索排污权和碳排放交易,使资源能源、排放许可、生态服务等要素得到更高效的配置和利用。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加快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收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环保事业的特许经营制度和特许保护制度,发挥市场激励的作用。

nlc202309032102

再次,以政府监管的有力有效,作为生态文明基本制度的支柱。一是建立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对用途进行管制,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及保护的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按质量进行分级,实现梯级利用。这是国家出于公共利益,使用国家权力,超越产权规定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的制度。这种管制充分体现了政府调控和监管对于弥补市场失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全面正确履行。比如自然保护区就属于用途管制制度,因为不管自然保护区属于谁管理,国家法规规定都不能在核心区内进行开发和建设活动。二是建立生态红线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生态红线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严格准入制度,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资源节约管理,强化规划,严格审查,禁止不符合用途管制和节约标准的开发活动。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由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构成的基本思路,研究编制关于构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的指导意见。

三、建立协调的生态文明管理制度

建立生态文明管理制度的核心是遵循打破生态系统系统性、整体性和政府运行的部门性、分割性的矛盾。首先,要以问题的整体性为基础,更加突出管理制度的整体性。比如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污染物由污染源产生,通过环境介质传播和消纳,必须将三者统筹考虑。要按照生态系统管理方式要求,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实现环境污染的全防全控。同时,要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充分认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内在必然联系,增强二者监管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建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联动 机制。

其次,要在政府部门分工和层级分权的现实条件下,更加突出管理制度的协调性。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的制度构架。环境问题产生并扩展为局地、区域和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目前最突出的就是区域性的灰霾污染和流域性的水污染。但是,这些环境问题所影响的空间范围往往与行政管辖的区域不一致,使现行管理体制难以解决跨行政区的环境问题。结构上,这些要素常常由不同部门来管理,使得环境管理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功能上,现有体制实现资源环境的综合管理存在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我们在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完整性的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设置相应的制度安排。对于幅员辽阔、资源环境复杂多样的发展中大国,完全通过一个部门实施统一监管显然是十分困难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改革模式,建立统筹协调的制度构架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领域,由于职能交叉,造成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环保领域多头执法问题突出。要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完善监管的法律授权,建立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体制。

再次,以生态绩效的“可视化”为导向,突出管理制度的激励作用。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离任审计,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的考核权重。加强生态环境实绩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由上级财政给予转移支付,对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性。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责任目标和责任范围。

四、建立长效的生态文明文化制度

生态文明制度既是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同时也是衡量人类文明水平的标尺。对于生态文明制度而言,相比那些强制人们遵守的硬性规定和道德说教,那些成为人的价值观念甚至能铭刻在社会成员心中的“软规则”,在约束人们行为方面可能更为有力和持久。

首先,要积极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制定并实施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重点,开展生态文明单位建设活动,落实各项节能环保措施。采取政府采购服务等政策措施,推动消费方式变革,实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树立环保诚信。规范绿色产品生产,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推广绿色环保产品,倡导绿色出行,使绿色生活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和生活时尚。

其次,以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把生态教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企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政策,促使企业自觉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组织生产,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定期举办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全面进行生态意识教育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学习,使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把环保工作放在第一位。在企业立项审批过程中,要严格坚持环保准入关。建立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加快建立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对企业的环境信用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将其等级评定结果与企业信贷、融资直接挂钩。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的道德风尚,对企业家进行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教育。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联合课题组)

篇5: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者:zhujiuxiang 于 2013-11-30 11:32 发表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加剧了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由于土地可以卖钱,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

还没有完整建立,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等等。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源头严防的制度体系

源头严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治本之策。《决定》提出了7个制度,构建了源头严防的制度。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分别为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但目前没有把每一寸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确定清楚,没有清晰界定国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没有划清国家所有国家直接行使所有权、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集体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个人行使承包权等各种权益的边界。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相关法律规定了全民所有水资源、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者。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监管体制上没有区分作为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与作为所有自然资源管理者的权力。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越来越明显,市场价值不断攀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未来价值、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

制,就是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思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授权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对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进行统一监管,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我国实行对土地、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分类进行管理的体制,很容易顾此失彼。必须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统一行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空间和所有海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对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的系统性修复。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过程严管的制度体系

过程严管,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决定》提出了5个制度,构建了过程严管的制度。

(一)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使用自然资源必须付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我国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总体上偏低,所付费用太少,没有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必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我国工业用地总量偏多,居住用地偏少,比例失调。原因之一是土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各地为招商引资,工业用地实际出售价格往往低于基准价,甚至零地价,为弥补工业用地上的亏空,居住用地屡屡被打造出“地王”,价格畸高。要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从源头上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同时,要通过税收杠杆抑制不合理需求。当代的价格机制难以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后代价值,当代人不肯为后代人“埋单”,必须通过带有强制性的税收机

制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进节约。要正税清费,实行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如,若对抽采地下水实行水资源税,就可以有效抑制过量开采地下水的行为。

(二)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在发展,只不过发展的成果不是生产工业品和农产品,而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生产者向生态产品消费者出售生态产品,理应平等交换、获得收入,这不是施舍或救助。生态产品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易分隔、不易分清受益者,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代表较大范围的生态产品受益人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购买生态产品,这就是生态补偿。所以,要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对生态产品受益十分明确的,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如河北的张承地区,肩负着为北京、天津提供优质足量水资源的主体功能,京津两市就应该给予必要的补偿,并使之制度化。这样,才能使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不吃亏、有收益、愿意干。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水、土地等不宜跨区域调动的资源,以及无法改变的环境容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极限,不是靠价格机制能调节的。我国不少地区在现行发展方式下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已经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过高,生态空间和耕地锐减,大量开采地下水,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就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确定一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红线,当开发接近这一红线时,提出警告警示,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后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

后果严惩,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决定》分别对领导干部和企业个人,重点提出了2个方面的制度,构建了后果严惩的制度。

(一)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是针对领导干部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而实行的制度。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与不全面、不科学的政绩观及其干部任用体制有极大关系。一些地方为了一届任期的经济增长,不顾及资源环境状况盲目开发,尽管可能本届任期内实现了高增长,却造成了潜在的生态环境损害甚至不可逆的系统性破坏。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就是要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终身追究责任,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环境状况、林地、开发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进行审计,若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损害很大,就要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二)实行损害赔偿制度

这是针对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而实行的制度。在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违反法律规定、违背空间规划、违反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总量控制的行为。对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要严惩重罚,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使之不敢违法违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处罚数额太少,远远无法弥补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和治理成本,更难以弥补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的长期危害。要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让违法者掏出足额的真金白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决定》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退耕还林、耕地河湖休养生息、环保市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区域联动机制、国有林区经营机制和集体林权、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篇6: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 环渤海区域海洋环境现状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出现了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的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渤海海域的污染问题。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31%,比2006年增加约0.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分别约为0.6、0.5、0.6和0.7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比2006年各增加约0.3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近岸、渤海湾、黄河口和莱州湾,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2. 建立渤海海洋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2.1 构建渤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海洋生态资源为人类提供了资源和生态服务,不仅是地球生命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不足,生产规模宏观调控不力,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衰减,海洋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渤海湾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的密度仅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1/10,沿海传统鱼汛基本消失。为了保障海洋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有必要用法律手段对渤海生态资源进行管理。

2.2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将成为平衡社会各种群体利益冲突的制度保障,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保障。今年“两会”,中国民主同盟《关于环渤海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提案》中提出:“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健全环保政策与法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渤海区域环境的保障体系。”

因此,建立协调区域关系、体现社会公平的渤海区域海洋环境补偿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3. 建立渤海海洋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的途径

3.1 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有效的产权安排能使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或交易时,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摩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权明晰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先决条件。目前,产权混乱和不清晰直接制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安排落实,对此应完善环境产权界定。环境产权的界定可尝试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首先,强化社会经济主体的环境产权意识,把环境资源视为资源资产,逐步将其划入资产领域进行管理,将环境产权界定和资产的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如对于海洋资源这种可明确界定产权的自然资源,给予其法律依据,明确产权责任主体,而对于海洋水质等难以界定产权的生存质量资源,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和机构使其利用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做到利用透明化、公开化、规范化。

其次,通过政府的示范作用,推进环境产权的明晰化和规范化。如在重大海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项目中,政府可以确定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自己的监测、治理系统把环境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政府的示范作用,逐步在全社会推广。

最后,加强环渤海区域合作,建立跨省、跨地区的海洋环境资源保护组织,形成网络化、区域化的海洋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协调机制解决涉及不同地区间的海洋环境利益和损害纠纷问题。

3.2 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保护补偿资金制度

欲将海洋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各级分析和决策过程,使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前提和基础是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建立海洋环境资源价格制度的建议如下:

3.2.1 增加资源费中生态补偿的项目,将生态补偿列入资源费的开支科目。

征收资源费是因为海洋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其超额价值应该为公众和国家所有,属外部边际成本的一部分。在中国所有的资源类法律中,都强调了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主要方式就是由各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征收资源费,主要用于资源的勘探与调查、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通过开征资源费实现资源的稀缺价值,为资源的保护和抚育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3.2.2 建立海洋环境资源的价格制度,促进生态的市场化补偿模式发展。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海洋生态建设者、服务者和生态受益者、消费者只有达成了双方都接受的价格水平,交易才有可能实现。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水平取决于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受益者的支付意愿和供给者保护者的受偿意愿。消费者是否愿意长期为某种环境服务付费,关键在于他们是否相信自己所付出的资金确实用到了维护或改进所涉及的环境服务,同时受益者、消费者支付的价位应不低于建设者、服务者从其他途径可能获得的收益水平。

3.3 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税制度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手段在生态环保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生态补偿问题上,环境经济手段的作用体现对环境破坏者或资源使用征收税或费,促使其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并将所收税费用于生态恢复的支出或对生态建设者所受损失予以补偿。

纳税人的范围应该体现“谁受益、谁付费”和“谁破坏、谁付费”原则。传统的关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提法往往过多强调对污染课税,对生态消费的征税较少,事实上对生态消费课税与污染课税同样重要。因此,纳税人应包括如下三类:

(1) 受益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纳税人。

(2) 消耗生态资源的纳税人。凡是利用海洋生态资源,对海水、渔业、石油等资源开发的应视为海洋生态消耗的纳税人。

(3) 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纳税人。这类人比较广泛,主要是排污企业和个人,如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港口城市排放的生活污水、旅游带来的固体废弃物等。

摘要: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渤海海洋生态资源破坏日趋严重。开展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研究有利于利用经济的手段解决海洋生态资源面临的问题。这篇文章分析了环渤海区域海洋环境现状和建立渤海海洋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两个基本问题, 而后提出了建立渤海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的途径, 来保证渤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环境,生态补偿,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朴光洙, 马品懿, 王政.论环渤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制建设[J].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三) .2006:818.

[2]陈丹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J].绿色经济.2007, (9) :48

[3]韩秋影, 黄小平, 施平.生态补偿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 2007, 6 (1) :127.

篇7: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有赖制度和法律

此次会议至少有三次提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且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划定生态红线。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看来,意义十分重大。潘家华认为,中国由于资源相对比较短缺,环境破坏、污染程度已经比较高,我们的生活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始终没有达到期望效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主要原因是制度建设不到位。他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尚未建立起合理的补偿制度和资源上的有偿使用制度,调动不起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植树造林上的积极性。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涵盖考核评价制度,基本的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市场化机制,责任追究和赔偿制等五个方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更把解决中国空气污染问题提高到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这个层面,他希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目前,生态方面的立法工作已经提上日程。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高法、高检出台的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2013年6月也已正式施行。

治理污染的路还很长

继去冬今春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后,2013年第三季度京津冀地区13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超标天数比例达62.5%。雾霾不散深刻警示中国环境之痛,也引起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高度关注。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而事实上,中国近年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字,在2006-2010年,中国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2011-2012年又进一步减少了近4亿吨二氧化碳。目前中国是世界水电利用最多的国家,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2013年以来,中国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安排了50亿元用于专项治污,碳交易市场也开始启动。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交易市场上市;今年年底,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也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

根据瑞士绿十字会发布的2013年环境毒素报告,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地方已经没有中国,而2012年中国有2个重污染区上榜。这说明中国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环境形势还未见根本好转,还有很多事要做。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以PM2.5防治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强化重点领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为重点,推进农村土壤污染防治。

转型发展是治污的关键

要从根本上治理环境还得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目前中国39个行业中就有21个产能过剩。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认为:“表面看是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一些地方政府盲目竞争上项目,造成重复建设遍地开花。”

新一届中国政府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积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近,北京、上海、广东纷纷调低经济增速目标,主动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更大空间和余地;未来数年,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将大幅削减钢铁、水泥、焦炭等产能,以加快大气污染治理。这些行动彰显了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转型发展另一方面的要义,就是以科技创新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此基础上,此次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两个“加快”体现了迫切的要求和未来清晰的政策指向。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2012年首次超过1万亿元,其中74%来自企业;截至2012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2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快速增长,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万件,稳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达到6400亿元。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篇8: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一、充分认识制度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因为制度建设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更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所以搞好顶层设计, 通过将比较成熟有效的方针、 政策提炼成制度, 甚至上升为法律,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专家指出, 我国能不能在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就是要看在重要领域的改革上是否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而改革过程中是否能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又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制度是我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要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必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 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 ”这是因为党中央认识到, 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水平从基础上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 如果说我们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 那么我们国家健全的生态制度就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 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始就搞好顶层设计, 通过将比较成熟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提炼成制度, 甚至上升为法律, 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认真落实, 才能切实保证这项伟大工程能良性地持续发展, 才能切实保证“美丽中国”的远大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现有生态文明制度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在我国提出的时间还不太长, 因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也还处在摸索阶段。就目前的实践来看, 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已经有一些, 但还没有形成有机的体系, 也没有很好地与“五位一体”中现有的其他制度相衔接, 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很多制度里也没有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并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比如, 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许多领域在相当程度上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我国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同国际市场相比较总体上还偏低, 一方面既没有真实反映产品的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程度, 另一方面也没有体现开采该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成本和补偿的修复效益。重点生态功能区向生态产品消费者提供了生态产品, 理应平等交换获得生态补偿, 但目前它们的生态价值还没有得到体现。

2.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的少数,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不少领导干部的头脑中生态文明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 除了主观原因, 客观上我们的政治体制也有不足。在政绩考核方面, 以前存在着唯“GDP”的不合理现象, 导致许多干部把自己为官一任的经济发展都建立在巨大的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基础上。以前还广泛存在生态环境损害无人负责的局面, 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 与此同时, 因为领导干部不是很重视, 所以以前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方面也普遍存在软弱无力的问题。

3. 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 并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13年的第27次会议上通过决议认可并支持中国生态文明的理念, 但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很薄弱, 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牢固树立。把党中央提出的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广大群众的内心, 并转化为他们持久的行为, 这正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重要任务。但就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在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方面也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的广泛宣传。

4. 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 如何加强社会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作用, 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 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但就目前的生态环境而言, 面对空气质量下降、水体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突出等问题, 我们除了强调政府的环境治理责任以外, 还必须注重发挥社会的作用。 参考国外环境保护的有益经验, 我们在公众参与、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等制度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

三、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路径选择

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路径选择上, 笔者认为, 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关键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考量, 既要考虑到生态文明制度在建设美丽中国和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方面提供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也要考虑生态文明制度和其他领域制度的相互衔接、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1. 完善与经济领域有关的生态文明制度

一是要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家首先要使所有自然资源都具有明确的归属人, 由他依法享有使用这些自然资源的权益, 同时也承担起保护这些自然资源的法律责任。在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原则的基础上, 政府要通过法律明确自然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责归属关系。二是要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政府应该代表较大范围的生态产品受益人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购买生态产品, 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对生态产品受益十分明确的, 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三是要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制度、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 以损害程度等因素依法确定赔偿额度。

2. 完善与政治领域有关的生态文明制度

一是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国家要通过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到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进行严格的考核。 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把它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国家也要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的一岗双责制, 明确对相关负责人的追责情形和认定程序, 并且要实行终身追责。 三是完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制度。 在行政管理改革中,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尤其是要改变目前“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不良现状, 将分散在众多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调整到一个行政职能部门, 必须实行所有环境保护工作由一个部门统一监管的工作体制。

3. 完善与文化领域有关的生态文明制度

一是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落在“文明”上, 更多的是体现人类生态行为的进步。公民的生态意识不是自然形成的, 必须通过持续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来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前教育开始, 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过程, 甚至在日常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中也要得到体现。二是建立生态文明舆论引导制度。国家意识形态工作部门要对新闻媒体的所有报道进行生态文明的考量, 对广告等社会舆论进行绿色审查。通过相关的公益宣传来普及生态文化知识,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4. 完善与社会领域有关的生态文明制度

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制度。 为了实现公众有序参与, 政府要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 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 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国家还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通过有效措施支持环保组织对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大众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二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政府要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改革各部门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体制, 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 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 对国家公园应实行更严格保护, 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 禁止其他开发建设, 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 建立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也肯定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但毫无疑问, 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伟大战略过程中, 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同样的道理,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也必须要同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相关制度相衔接、相适应。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 真正构建起一个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制度体系, 真正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行为模式, 真正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落到实处, 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摘要:生态文明制度是我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不断完善。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必须在“五位一体”视角下, 完善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相关的生态文明制度, 使它们相衔接、相适应。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蓉生.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论析[J].改革, 2015 (01) .

[2]王毅, 苏利阳.解决环境问题亟需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环境保护, 2014 (06) .

[3]廖才茂.“美丽中国”愿景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5) .

[4]邓翠华, 林光耀.以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1) .

[5]夏光.生态文明与制度创新[J].理论视野, 2013 (01) .

篇9: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势所趋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在“保护优先”价值取向下制定游戏规则的创新性工作,又是对现有制度安排的继承、改革与发展。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又要稳慎探路、有序推进。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走过40多年历程,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历经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后,我们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既与自然原因及发展阶段有关,更与法治和体制机制等制度因素息息相关。过去,我国实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出台了环保目标责任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制度。但这些制度安排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唯GDP、漠视环保法律、执法不严等现象屡见不鲜。从建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入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法治手段、制度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改善环境,并制定更加严格、公平、包容和面向长远的社会规范,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紧迫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要求我们优先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蓝天、碧水、净土”目标奠定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其中就包括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现在距離2020年只剩下5年时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治理改革的任务非常紧迫。不仅构建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任务非常繁重,而且从目前分散的部门管理走向统一监管、统筹协调的管理体制和完善治理结构也面临许多障碍。因此,合理运用每一次法律修改、制度出台、机构调整和实践探索的机会至关重要。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复杂性。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演化规律。自然生态系统经过演化,表现出空间上的完整性,即水、土、气等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各要素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需要处理好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根据作用范围不同,表现为局地、区域和全球性问题。我国目前最突出的是区域性灰霾污染和流域性水污染,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人为划分的行政管辖区域和割裂的部门管理范围。解决好跨行政区和跨部门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重大挑战。同样,自然资源既有经济属性也有生态属性,实现不同功能的优化配置,应在制度上做出统筹安排。还有许多环境问题难以通过货币化方式计量,无法用市场化手段有效解决,需要多样化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更为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体现了一种新的理念,解决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许多制度既无成熟的理论研究和普世性的实践经验作基础,又缺少上位法的支撑,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大胆的“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尽管任务紧迫,但鉴于制度的基础性、引领性及一些基本问题的不确定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多方参与、形成共识、有序推进。

牢牢把握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抓手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与现行法律和管理体制有效衔接,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制度化、有序化的轨道,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规范纳入宪法、民商法等法律中。加快制定和修改资源、环境的基础法律与单行法,消除现行各单行法之间的重叠、矛盾和冲突问题。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基于自然资源的多重属性和多样化特征,应通过较为广泛的地方试点示范,健全有关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及相关民事权利的规定,分类建立反映各类自然资源特点的资产所有权体系。在用途管制制度上,修改完善现行的规划、区划制度体系,明确主体功能区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其划定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确定各类开发项目准入条件,落实配套的财税制度;根据环境保护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建立和形成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权力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二是构建独立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确立生态环境部门独立开展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的法律地位,改变法律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的立法模式,明确环境违法行为等级及其对应的处罚措施,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区域和流域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与能力建设,在地方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实行相对独立的双重领导体制;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建立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的联合环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强化执法能力和财政经费保障,全面增强监管执法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是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和预警机制。基于国土安全和环境风险管理,确定不同尺度上的生态空间、资源环境容量,为严控各类开发活动逾越生态保护红线奠定基础。依照科学基础、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考虑合理范围、可操作性和保障能力,科学划定生态红线,促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保护和修复土地、河湖等各类资源的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

四是合理运用市场化手段。对于具有竞争性、排他性的自然资源,应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解决合理配置问题。特别是推进资源和环境领域的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均放给市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凡是涉及民生问题的价格改革均应依法依规有序进行,构建更加均衡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立和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收制度。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试点,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产权、排污权、碳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使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许经营制度和特许保护制度,消除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制度障碍,不断提高市场机制的效力与活力。

五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问责制度。健全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合理纳入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并加大考核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健全生态环境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问责制,建立分档分级的责任追究机制。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理解下一篇:学校管理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