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24-06-02

《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共15篇)

篇1:《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爱我家 活动一:家人档案册

[活动目标]

1、培养整体设计和制作能力,养成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的习惯。

2、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增进对家庭成员情况的了解。

3、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活动时间安排]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了解、明确家人档案册的内容

1、说明档案册里应该有哪些内容。

2、征求家里人的意见。

3、回忆儿童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二、说明怎样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1、回忆家庭成员的生活。

2、了解家人和自己找到一些想要了解的信息。

3、制作档案册,为《家人档案册》设计封面。

三、完成学习单的内容

1、我对家人和自己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以前我对爸爸的认识 现在我对爸爸的认识 以前我对妈妈的认识 现在我对妈妈的认识 以前我对自己的认识 现在我对自己的认识

2、为了收集到档案册中所需的信息,想了不少办法:

活动二:布置我们的家

[活动目标]

1、培养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空间利用概念,能从方便、舒适、实用等角度布置家庭环境。

3、培养测量和整体设计的能力。

4、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活动时间安排]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找出家庭布置方面的不足。

1、观察家中的各个房间,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不方便之处,写下所发现的问题。

2、询问父母对现有布置的看法。

二、提出布置的初步设想。

1、针对家里各个房间布置不合理之处,思考在可能的条件下如何改进。

三、进行测量,确定最终的布置计划。

1、调整原先的部分设想,形成布置计划。

2、画出各房间的布置简图。

四、交流与完善。

活动三:家庭生活小帮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找原因,为家里解决点实际问题,做个小发明。

2、主动观察、发现家庭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物品使用不方便的情况,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进。

3、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尝试进行小发明,锻炼动手能力。[活动时间安排]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在班里交流各自寻找到的家庭生活中的“小麻烦”。

2、各人确定自己打算首先解决哪个“小麻烦”。

二、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1、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列出设想的各种解决办法,通过比较分析,选出最佳方案。

三、设计制作实物,并在班上作展示

1、制作好实物,并加以测试。

2、准备作品展示配以说明书介绍。

篇2:《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案-我爱我家

活动一 家人档案册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项新的本领。让我们去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好不好? 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新朋友叫:档案 档案,无论是在中国历史舞台和现在的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我们一起走进档案的历史,充分的认识他,好不好? 一、档案的历史 我国古代的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为。 在商代,称为“册” 在周代,称为“中” 在秦汉,称为“典籍” 在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 清代以后多用“档案” 今统一称为“档案” 今天我们学习的“个人档案”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轨迹的缩写,所以,大家要认真学好这个知道。为以后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我们刚刚初步了解了有关“档案”的知识,我们来想一想你们家拥有一份具有自己特点的档案吗? 我们现在就我自己家制作一个具有特点的档案册好不好?要让大家一看到就知道是你家的。 同学们想想档案册里你们都要放些什么东西呀? 生1:放照片和照片简介 生2:放个人简介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大家还有吗? 生3:可以放旅游的照片和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 师:嗯,有特殊意义的是什么? 生3:比如说是自己的奖状和受过的奖励 生4:还要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的记录。 师:很好,同学们想的很棒,那我们还等什么呢,动手制作一份吧。 看谁做得又快又棒。 下节课,我们把自己制作的档案册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好不好?    

篇3:《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活动构想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我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构想活动。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选择较为简单的“我爱我家”为活动主题。首先,组织学生阅读关于家的一组文章,激发他们爱家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其次,初步阅读能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熟悉的家园,认真观察自家的环境特点,重新定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感受来自家庭的爱, 为习作提供更多素材, 水到渠成地抒发爱家情怀。与此同时,通过视频展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网上阅读

活动构想出来之后,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综合实践的学科特点, 我本着从阅读走向实践的原则, 启动主题阅读,阅读文本改变以往一直由教师提供的方式,指导学生一起与老师建构。

我在qq群空间发布主题阅读通知, 在qq群里指导学生搜寻相关文章,开展探究活动,学生阅读热情瞬间被点燃,纷纷利用搜索引擎和老师教的搜索技巧进行主题文章的海选,一改平时少言寡语的形象,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一些建筑科普文章、家庭温暖文学作品、亲情习作发在空间留言处,就连两名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找到一些精美的主题图片发给我。

认真读完学生发给我的所有材料,和几名学生共同精选了学生要交流的文章,编制了以我们班命名的主题阅读课程。确定的文章中,包括能够给学生写作启示的说明文、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科幻小品、能陶冶学生情操文笔优美的散文,这些文章为学生后续活动提供了知识铺垫。

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材料搜集和处理能力, 激活了他们拓展阅读的意识,还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网上阅读课程中的时候, 产生的满足感强化了自主学习意识,后来很多学生喜欢在qq空间或者blog上上传优美文字就是很好的例证。

师生除了图文并茂共编的主题阅读课程之外,教师还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为学生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聚焦阅读的引言和问题,为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和探究的指示性提供基础。

三、网上分享

学生专题阅读强化了学生对家庭的情感, 我在群空间继续发布“探究指引”,指导学生发掘家庭的情感点。有的学生凝视家中的照片墙动情抒写“照片故事”;有的学生从厨房一角写起感动家庭的点滴关爱;有的学生从某一物件开始叙述其背后的故事; 有的学生异想天开要设计智能化的家庭一角……孩子们纷纷动手作文、绘画、照片,甚至设计图纸并且上传到网上,家长、学生、老师纷纷参与点评,讨论得不亦说乎,在此过程中,不仅开发整合了多种学习资源,还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合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在网上分享之后,我又联合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学生制作主题电子报刊,学生学会用多种工具制作精美的电子报刊,不仅强化了成功的喜悦,还学会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由于我们地处偏远农村, 很多学生是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后才接触qq空间或者blog的,但是一经尝试,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尝试在空间或者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成果或者心得,虽然以前很少接触电子报刊的制作,但是经过认真学习,孩子们把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制作了一期期精美的电子报刊。

四、录制视频

除了在qq空间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外,我还要求学生在家长或同伴的帮助下用英语口语介绍自己的家, 并把这一过程用手机或者录像机记录下来传到空间视频中。很多学生接到任务之后,一改往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生活态度,破天荒地主动做起家务来,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有的甚至把自己的房间重新布置了一遍。然后自己先写好英文版的稿子,对于一些没有学过的生词,主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最后给家长设计好拍摄的脚本,面对家长的镜头侃侃而谈,为了让自己在镜头里潇洒自如,很多学生拍了好几遍。

在此过程中,学生劳动意识、英语素养、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种锻炼完全是学生主动要求的,比起枯燥的课堂教学和乏味的机械训练效果要好得多,其收获不可同日而语。

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的实施,我发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整合,全面调动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员多方参与,着实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为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以“我爱我家”为例,探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

篇4:“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曾经在给7年级的孩子上《散步》这一课时赏析文章结尾“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当时很多孩子不明白这句话的内涵,有学生说我爸爸太忙了,我们家很少有这样的家庭活动。也曾经在多次亲情作文批改时发现很多孩子缺乏写作素材、文章缺乏真情实感。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法国一位启蒙思想家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于是我决定把7年级上册第5单元语文的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有创意、有效果地开展一次家校互动活动。

二、学情分析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应该的,缺乏感恩之心。初一的孩子大多十二三岁即将进入或者已经处于青春叛逆期,不想跟父母沟通,更不想与父母参加任何活动。初一孩子积累不足,缺乏生活经验,写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观察与思考,没有打动人心的素材,更不懂得怎样表达爱,

所以我设定了以下目标。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家庭实践活动增加亲子交流,和谐相处。

2.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

3.感恩父母,懂得回馈父母与社会。

四、活动计划

拍摄反映亲情的照片:

动物母子图;大街小巷温馨画面;自己的全家福。制作课件:

学生给较好的照片写上一句

瞬间的感悟;组长整理照片做成课件,配上音乐;

给文章《一生》配图做成课件。

五、活动过程

1.为爱命名

活动开始,组长放映制作的全家福,配上音乐《相亲相爱》。要求在座的孩子认真欣赏,并选3张照片以诗意的文字来命名。比如“油菜花开”“夕阳晚照”等,一个个温馨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课堂。而父母一起参与拍摄的图片在动人的音乐中放映的时候,全场一片寂然,营造了浓浓的亲情氛围。

2.爱,没有来生

分角色朗读文章《一生》。文中记叙了我们从1~50岁父母为我们全心付出,事无巨细,而我们常常报之以冷漠与不屑。朗诵完,很多学生跟父母一起流下眼泪。这时情感达到最高点,应该有很多话想对父母说。我设置的问题是:此时此刻,你最想跟父母說什么呢?父母又想跟孩子说什么呢?我记得当时有个妈妈说,她此时想起了已经病逝的父亲,觉得自己对父亲做得太少太少了,说着说着,泪流不止。还有个孩子说,以后再也不嫌弃妈妈做的菜不好吃了,因为这是妈妈精心准备的,不能糟蹋。

3.爱,近在咫尺

触摸找爸妈。面对身心劳累,白发日益增加的父母,孩子们是否知道他们的变化呢,通过亲子游戏,考查我们班孩子对父母的了解程度。让6个家长上台,伸出右手,6个孩子蒙上眼睛,通过摸爸妈的手来辨认自己的父母。这对平常会留心父母的孩子并不难,但缺少观察的孩子就闹出笑话。当时我问一个孩子,你为什么知道这双手就是你爸爸呢?……台上游戏结束后我引导台下在座的孩子也摸摸父母的手,观察父母这几年的变化。

用“摸着妈妈(爸爸)的手,我……”的句式写一句话。学生尽量运用联想和想象,使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有个孩子说“摸着爸爸粗糙的手,我想到小时候是他撑起了我的整片天空,而现在又撑起来了我的未来。”

4.爱,大声唱出来

合唱《让爱住我家》。由一个家庭上台演唱,唱到第二节全体家长学生自觉起立一起唱。送画给父母。唱完在已经绘画好的卡纸上写上祝福语送给爸爸妈妈。很多父母这时感动得抱起自己的孩子,流泪不止。

晚上作业:完成“我爱我家”作文。

六、活动反思

1.社会性、实践性

这个活动在繁华喧嚣、“压力山大”的深圳市家庭中进行,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很多爸爸平时很少陪伴孩子,因为这个活动需放下工作与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街小巷,拍下一幕幕有意义的照片。无形中促进了家庭的沟通与和谐。每一个环节都深入人心,家长与孩子一节课流了几次泪。活动课后家长纷纷给我发信息说孩子给爸妈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捶背等。另外每个环节的准备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用多种感官去完成。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学会很多本领。

2.文学性、综合性

这节课综合语文、信息技术、艺术等学科知识,同时更注重文学功底的塑造,从为“爱”命名到朗诵再到观察细节写出的一句话,最后写成一篇作文,这些都体现了文学素养的培养。

3.创新性

以前的作文指导大多从方法上指引,很少从情感上渲染,更少把写作潜移默化到活动中。

篇5:综合实践课《我爱我家》教案

我 爱 我 家

教案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逐渐淡漠,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大多都认为父母的关爱是应该的,作父母的理当为他们服务。从来就不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甚至把父母的关爱当作一种负担。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爱劳动,不尊重老师和长辈,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因此特开展“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主题文章的阅读感悟,对相关链接的了解和对拓展内容的实践操作来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课题 我爱我家 教材分析

根据“我爱我家”活动的主题设想,我将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为“自我阅读”、“主题教学”、“主题活动”三个内容。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教学中感悟家的温暖,体验亲情;在活动过程中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感。从而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都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在情感体验上有一种力度的升华,在活动过程中有一个实践技能的加强;达到社会、生活、情感的三维统一。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自 我 阅 读

从互联网上搜索与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家”主题相配套的四篇小故事《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我的油布伞》、《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点亮一盏灯》提供给学生,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一个课时),进行详细阅读。

阅读要求:

1、准备好工具书,对文章中的不认识生字进行正音,将文章读通顺,读正确。

2、简单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3、试着将自己读出的感受写下来。

活动二 主 题 教 学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感受家的温暖,知道亲人为自己的付出,同时学会爱自己的家,给家人更多的关爱。

教学准备:教学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所以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歌曲“家”)(来自互联网搜索)

过渡:是呀,家是温馨的港湾,当你受伤时,会想到它;家是心灵的驿站,当你郁闷时,会记起它;家中有唠叨的母亲,严厉的父亲,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当然还有一个调皮懂事的你。在家里每天都发生着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用心聆听家的故事!

你们爱自己的家吗?(板书后齐读活动主题——我爱我家)

二、新授:

1、感知

①上节课,我们通过字典的帮助,和同学们的交流,读通顺了4篇关于家的故事,还记得是哪4篇吗?(齐读文章的题目)

②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四篇文章,看看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并说说为什么?(板书:浏览)

学生交流

2、感动

看来同学们很会读书,想必让你印象深刻的文章中,肯定有很多让你感动的地方。现在就请你拿起笔,画出这些句子,然后多读几遍,细细品位一下,看看你自己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并读出你的体会。(板书:品读)

学生交流,分享朗读的感受。

3、感悟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家中那份浓浓的爱,那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曾感受到你家中那份暖暖的爱了吗?现在静下心来想想看!(板书:思考)

交流自己的发现

4、感想 过渡:是呀,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有香味把你紧紧拥抱;家就是你晚归时的灯,瞬间消散你的寂寞与疲劳;家也许就是父亲下巴那硬匝匝的胡子,扎得你的脸发疼,可心里却乐开了花。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

① 读课文后面的“居家格言”(课件显示)(来自互联网搜索)② 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一两句对家的感受。

三、小结

同学们写得真好,家是什么,家就是一首动人的歌啊!齐唱《让爱住我家》。

活动三 “我也懂事了” ——主题活动“让爱变成行动”

教学目标

1、体会父母的工作与生活,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生活自理,帮助家庭做家务。

2、关爱父母,主动和父母聊天,创造和谐家庭氛围。

3、懂得行动比什么都重要。课前准备

1、搜集古近中外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故事并进行整理。

2、用照相机或者DV拍下父母从起床到你上学所做的事情,拍下父母下班回家所做的事情,一直到你睡觉;双休日,我和父母所做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我的父母

师: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的时候,他们的头上就出现了银丝。

1、大屏幕出示学生事先拍的照片,由学生来介绍、解释自己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相关的小插曲)

2、播放由学生拍摄的一段DV影像(父母忙碌,辛苦)

3、通过影像给你的启迪,谈谈自己对生活中父母的感觉。

(二)悠悠古情

师:自古百善孝为先,伟人、名人、普通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一个原则。我们都像他们一样爱自己的父母。

1、四个小组汇报搜集的孝敬父母的故事(4个),课前教师进行选择好。

2、由教师把每个学生搜集的故事装订成册,课后阅读。

(三)我们的行动在哪里

师:父母很辛苦,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洗碗、扫地等是你应该做的家务,今天,为他们做一件你从来没有做过,又能使他们感到舒服的事情。并且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条件下,一直都做下去。

1、把自己准备做的事情写在行动卡上。我想为爸爸(妈妈)做„„

2、“今天你做家务了吗“,为自己选择一样固定的家务劳动,坚持每天去做。

和父母一起评比:小小家庭责任星(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总结:责任更是一种习惯。爱我们的亲人,关心他们,正如他们对我们默默付出爱一般。一个人,只有会爱身边的亲人,懂得尊重,才会走进社会,和所有的人融洽相处。让你心中的“责任”两个字付诸于行动吧!

(四)课堂延伸

一个月后,由家长给已经达到每天做家务的学生,颁发“小小行动星”。

教学反思

在实践完“我爱我家”这一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后,我真诚地感受到学生们在情感的体验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原来感觉家人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现在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课堂上阅读的深化,让孩子们感觉到家中的温暖,感觉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回报的责任!有的孩子课后深情地写下了“家是一艘大船,爸爸是桨,妈妈是帆,我是舵手,让船驶进温馨的港湾”、以及“家是冬天的棉被,家是夏天的凉伞”这样动人的诗句!让我特别的感动。

但是课后我也发现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习惯性地把家庭泛指到狭义的三口之家,这种定义过于简单,在实际的调查中,我发现在学生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说妈妈爸爸怎样怎样,而是要宽泛一些。在学生的家庭里可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统称为家人,可能会更好,我们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情感。本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仅不是幸福温暖的,而且是不幸的。

篇6:我爱手工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我们小学刚成立三年,学校各项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充满勃勃生机,校领导把办学宗旨之一定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大而言之,是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小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我们响应学校的号召,成立手工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以培养在手工制作方面的特长生。

二、活动目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成为有一定特长的人才。

三、活动时间:2012年9月——2014年5月。2012-2013学上期兴趣小组计划活动十三次。2012年9月25-30日迎中秋绘画活动。2012年12月25-30日庆元旦剪纸。

2012-2013学下期计划兴趣小组活动十次。2013年4月25-30日母亲节给妈妈做贺卡。2013年3月学雷锋树新风手抄报评比。

2013-2014学上期兴趣小组计划活动十二次。2013年9月25-30日迎国庆编织中国结。2013-2014学下期兴趣小组计划活动十次。2014年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制作书签。201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绘画展。2014年5月1日“变废为宝”手工比赛

四、活动过程。

1、每周一次兴趣小组集体活动。

2、与节假日结合起来,开展有目的的具体活动。如:庆元旦绘画,母亲节给妈妈做贺卡,新年剪纸,利用废弃材料“变废为宝”等。

五、活动成果展示。

1、小组成员作品组内展示。

2、把作品制成板面校内展示。3小组成员在本班内展示,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六、每次活动各成员写一份心得体会。

七、成果小组组长负责每次活动记录。

八、活动结束后辅导老师做活动总结。

迎中秋绘画活动方案

为了迎接中秋节,激发小组成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孩子热爱自然、观察生活、大胆创意的习惯。我手工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组决定举办“迎中秋“绘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绘画:“迎中秋,庆团圆”

二、参赛对象 全体手工制作小组成员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9月26日 地点:小组活动室

四、参赛要求

1、参加绘画比赛的组员以比赛主题创作一幅画。

2、绘画形式、绘画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腊笔、水彩、水粉、油画棒、粉腊笔等。画种自选,工具材料由参赛选手自备。

五、评奖

本次绘画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三名。优秀作品将在宣传栏中展示出来。

六、评委:闫冬丽

赵红梅

七、比赛评分标准:

1、以中秋为主题。20分

2、选材新颖、有创意。20分

3、构图饱满、主次分明。20分

4、色彩整体和谐、统一中求变化。20分

5、线条流畅。20分

2012年9月20日

庆元旦剪纸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剪纸兴趣,养成细心、耐心的好习惯。

2、剪纸题材来源于生活,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景物。

3、学会看各种折法示意图,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

4、折、画、剪时要大胆细心,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创造性。

二、实施过程

要剪纸成功,绝非容易的事,老师说了还要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才行,教学是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老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

1、对部分学生可以近距离演示多次;

2、充分地调动学生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面带点的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3、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不一定马上讲答案,可以先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4、尽量多的让孩子们观察实物,大胆尝试,多鼓励,及时鼓励。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1、剪纸的种类、剪纸的工具;

2、剪纸作品欣赏;

3、剪贴画欣赏;

4、剪纸的绘画基础;

5、剪纸工具使用;

6、简单剪纸练习;

7、剪贴画练习;

8、临摹剪纸作品;

9、剪纸作品创作;

10、剪贴画作品创作;

(二)、学生活动:

1、学生剪纸作品展;

2、欣赏剪纸作品;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12年12月25日-12月31日

2012年12月20日

母亲节贺卡创意制作大赛策划书

一主题

提篮春光看妈妈

二目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母亲节到来之即,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呢,就做一张贺卡来表达我们对天下母亲的热爱吧。我知道这永远也不够,母爱似水,因为有它,我们才得以成长,它是我们生存的食粮,她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羔羊跪乳,乌鸦饭哺,这是亘古的永恒。妈妈,一张小小的贺卡送给你,让它盛满所有春光,带上我们的祝福。给你温暖,永远照耀着你,无论我身在何方,我一直都在想着你。心怀感恩之心,让天下母亲都感辛尉,让爱插上翅膀越飞越远。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 4月8日14点至17点30分 地点 建工楼负一楼

四、参赛对象,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报名参赛,每组不得超过4人

五、评分规则

每一位评委手中将会有五颗红心,在认为好的五幅作品上贴上红心,每幅作品只能贴一颗心。比赛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六、评分标准(投票制)

1、作品新颖独特,寓意深刻,有感染力。

2、表达出真情实感

3、色彩搭配得当。

七、评委组

陈爽老师 吴婧老师 韦宁老师 大众评委每班一名

八、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第三团总支活动策划 第三团总支学习部助理罗海红

九、比赛的注意事项

1、比赛所需要的工具(如小刀 彩纸 胶水 蜡笔 剪刀 画板 彩笔等)需要自备,2、参赛人员需保持场内的清洁卫生,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3、工作人员需要佩戴会牌。

篇7:我家的照片小班综合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愉悦心情,热爱自己的家人,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学习感知4以内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4张生活照片(人数不等,且数量在5以内),活动前将其中三张照片贴在活动室的周围;

2、人数不等的照片几张(数量在5以内)

3、苹果、梨、西瓜、蛋糕、糖的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出示、介绍照片。

师:这是章老师家的照片,请大家说说照片上有谁,有几个人?比一比,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

2、游戏:找照片

(1)师:你们家有照片吗?能不能把自己家的照片找出来?请你在活动室将自己家的照片找出来。

幼儿自由寻找照片

(2)师:你找到了几张照片?上面都有几个人?

(3)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这么多好看的照片,谁愿意把自己家的.照片介绍给大家看呢?

师:还有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家的照片?

教师演示: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把照片给大家看,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在墙上贴上了许多小红旗,等会儿,我们把照片在上面排排队,先看看章老师是怎样排的。

(4)请给照片排排队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排好的照片。

3、游戏:送礼物

(1)师:咦,我发现每个小朋友家都有一张四个人的照片,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幼儿找四个人的照片师:我们照片上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们的好朋友,见了照片就好象看大了他们一样,你喜欢他们吗?你想送礼物给他们吗?

(2)师:我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礼物,你们看有什么?你们可以选一样礼物送给照片上的人,把礼物贴在照片的后面。想一想,你送的礼物要和照片上的人一样多。

(3)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礼物进行操作。

篇8:《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 这种新形态的课程对推进素质教育, 改善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西藏学校是我国首批智力援藏学校, 根据教育部民族司和西藏教育厅的要求, 2007年8月开始招收西藏高中学生。目前有十二个教学班, 近500名在校西藏学生。办班以来,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针对藏族学生的思想实际、性格特征与认识特点在教育教学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在2008年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活动体验,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下面,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美丽的西藏我爱你的开展情况。

一、课程

美丽的西藏我爱你———暑期返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之社会调查。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亲眼目睹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 经过西藏人民的努力, 近些年自治区在交通、医疗、教育、经济、通信等方面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体悟国家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东西部均衡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感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温暖。

2.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西藏、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决心。

3.通过调查,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与人交流、分析素材、整合素材的能力。

4.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锻炼综合能力, 为建设新西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而努力读书。

三、课程结构和内容

放暑假前夕, 在团总支的统一安排下, 由各班团支部向学生详细布置该项社会调查 (包括社会调查表、征文通知等) 。学生返藏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访谈有关单位或人士、实地考察、观看有关西藏发展的纪录片等有效方式, 了解西藏在交通、医疗、教育、经济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 学生根据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及所感所想形成调查报告或文章, 以此激励自己, 产生为西藏、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学生返校后, 团总支组织学生评议组进行评比, 选出优秀的调查报告或论文进行表彰、展览,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优秀的调查报告和表现突出的选手, 报送师大或石家庄市参加上一级社会实践评比。鼓励学生多角度了解社会、奉献社会。

四、课程方法

1.在团总支的统一安排下, 以团支部为单位布置社会调查的内容与形式, 并督促按时完成。

2.返藏后学生独立走访调查、查阅收集资料。

3.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形成调查报告或征文。

4.团总支收集作品, 进行评比、表彰、宣传;升华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课程安排

暑假社会调查是我校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的一项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返藏之前,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已学会独立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 并领取到统一制定好的社会调查方案。回到西藏后, 学生按照预设的方案完成调查。暑假返校后, 高中部团总支组织评比、表彰、宣传, 达到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课程时间

1.学习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 设计社会调查方案 (2课时) 。

2.走访调查、查阅收集资料 (10课时) 。

3.形成调查报告或征文 (2课时) 。

七、课程评价

1.教师评价: (1) 态度是否认真; (2) 指导方法是否科学高效; (3) 学生的参与度; (4) 学生是否有收获。

2.学生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三种方式,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参加本次社会调查的态度; (2) 调查的方式是否有效多样; (3) 收集资料的数量、质量及是否客观; (4) 调查报告或征文的完成效果。每个方面分A、B、C三个等级。

自我校2008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来, 每年暑期返藏的西藏班高一和高二学生都进行了“美丽的西藏我爱你”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撰写调查报告, 对党和国家的援藏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 对家乡在教育、经济、交通、医疗等方面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坚定了好好学习建设家乡的决心。

摘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 热爱祖国和家乡的高素质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内地西藏班的首要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必修课, 对推进素质教育, 改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我校的一项学生暑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美丽的西藏我爱你, 从一个侧面来说明我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掠影。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教基 (2003) 6号.

[2]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篇9: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查字典

一、设计背景

本校是高邮市最早开设小学英语的学校,一到六年级都配有专职的英语教师,多年来,学校外语教学始终面临着作业形式机械性较强的弊端,作为一所需要引领区域内外语教学特色的学校,必须在发展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这次活动能让他们养成爱查字典的好习惯,使学生体验和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意义深远。

二、设计创意

1、在设计目标定位上,“我爱查字典”要求学生完成查单词任务的同时,还要学会分析并判断单词在短文中的恰当意思,培养查字典的习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2、在完成形式上,由学生自己查字典独立完成。

3、在活动设计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形式多种多样,有我和字典交朋友,阅读小能手,小小翻译家等。

三、设计依据

1、理论依据:陶行知认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曲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我爱查英语字典”的活动设计完全符合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客观条件:高邮实验小学是一所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实验小学,学生来源较好,从一年级起每周就有三节英语課,由专职英语教师进行授课。另外本校一直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每天中午都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中英文的课外优秀书籍或报刊,这也保证了活动的开展。

四、设计目标

作为一项全校性的比赛活动,“我爱查字典”包含了两个训练维度:“查字典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培养”。每个维度都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

1、查字典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查出单词的读音和意思,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并检查学生根据音标读单词的能力。

2、阅读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使用字典,结合文章上下文,来判断新单词所在句子的意思,并翻译出来。这样有助于阅读分析以及翻译能力的培养,最终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首先规定比赛所用字典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新英汉小词典》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来比赛,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单项是《我和字典交朋友》,面向中年级学生的单项是《阅读小能手》,面向高年级学生的单项是《小小翻译家》。

2、实施阶段

这次活动给学生提供培养和施展智慧才智的机会,各年级的学生们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自己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选择比赛试题,安排比赛时间和地点,并做好相关活动的宣传活动。查资料,上网,咨询老师等是他们选择比赛试题的途径,而橱窗、布告栏、广播台都是他们宣传的平台。这些亲历亲为的活动,使得学生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切实提高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爱好和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营造出浓郁的校园英语氛围。

我和字典交朋友:自带《新英汉小词典》,参赛选手录下所查的这几个单词的读音。

阅读小能手:自带《新英汉小词典》,阅读短文后,查词并判断

小小翻译家:自带《新英汉小词典》,翻译句子。

学生们很乐意参加此类比赛,普遍反映在参加以及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不仅使自己学到了好多单词和句子,而且还提高查字典学习英语的兴趣,觉得有了字典的帮助英语一点也不难。后经高年级学生以及老师审查批阅给学生们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学生们乐此不疲,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有类似的比赛以提高自己。

3、交流与评价阶段

每个年级组与总务部门合作,将学生在活动期间拍摄的照片,以及参加比赛的学生写的感想体会,陈列在学习的家长接待室、教师沙龙、走廊的墙上和班级的墙上,既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彰显各个班级的特色,营造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六、做后感

“我爱查字典”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可谓一举多得。如今,学生在书包里放本英语字典已经成了习惯,老师的读音或解释不正确的时候,学生就会立刻举手纠正,问他们怎么知道的,他们总会很自豪的说“我查过字典了”。作为老师,我们真的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七、可持续发展建议

由于学生目前词汇量不足,只要求查英汉语和汉英字典,高年级可以教学生去用英英字典,培养英语语感和思维。另外查字典的比赛不能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它可以安排到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篇10:《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我爱我们的学校

活动的目的:

1、关注在学校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宣传学校的情感。

2、通过“拍照”和参与“大拇指”游戏,培养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

3、了解学校的环境和组成,感受学校事同学们生活、成长的乐园。

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组,5~8人为一组。

2、教师课前了解本校的发展历史、校风、学风等。

3、教师留出一块空地,供学生活动。

4、全开大白纸、水彩笔和蜡笔。

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活动:了解学校

1、给校园各处“拍照片”,展示学校的风采,认识自己的学校。说说自己喜欢的景色,通过交流激发热爱校园的情感。

2、和学前班相比,学校生活有什么不同,学校里有一些什么新的要求,通过交流了解学校里为什么要有这些新要求,提高自己做“小学生”的意识。

3、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校,训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拓展与延伸:说说我们的学校生活

通过参与“大拇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1、活动热身,听问题做思考。

此活动由学生独立思考,嘴里不出声音。1)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 2)你最喜欢的学习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3)你最喜欢哪一位老师,为什么? 4)你最喜欢在学校什么地方玩耍?

2、和伙伴完成“大拇指”游戏。两位朋友背靠背坐在教室里,用大拇指“回答”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你们两谁最喜欢上数学课?如果一位同学认为是自己,就用大拇指指自己;另一位同学认为是自己的朋友,就要用拇指指指背后。这表明两位同学的想法是一致的,很默契。

篇11:语文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2、在活动中了解文学、认识文学、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作品。

3、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点

活动目标1、2

三、活动指导

1、获得文学作品的途径很多,如图书馆、报纸、杂志、网络等,你可以选择最方便的的渠道阅读文学作品。

2、通过亲身实践获取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3、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学习戏剧的一般常识,并阅读戏剧剧本,尝试自己改编文学作品,创作剧本。

四、活动过程

活动导学

亲爱的同学,当你顺利学完中学语文课本的第一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在本单元,作家赵丽宏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巴金先生的奇思妙想把你引入想像的世界,冰心奶奶清新隽永的小诗告诉你人生的道理,法国文豪雨果的小说为你讲述了英雄的故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启迪你生活的智慧。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文学,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归宿。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

(一)学生谈学习了第一单元后对文学有哪些认识 教师点评小结并启发如何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1.积累生动活泼的语言 2.学习巧妙严谨的结构 3.品析鲜活逼真的形象 4.深入优美深远的意境 5.体会丰富细腻的情感

(二)名作欣赏

1、确定作品: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挑选最精彩的一部或一篇。

你最喜爱的一部作品是

2、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发言提纲和比较详细的讲话稿。

3、要知道只要尽力,你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现在就请你小试身手――充分发挥想像,将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改编成表演剧本。也可以改写成一篇短小的散文。

4、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分小组合作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然后在班级交流,并评选出最佳文学报和最佳编辑。

学习研讨

一、美文推荐会:各小组推荐出最佳作品展示。

1、朗读美文。

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朗读。可以自己准备音乐材料进行配乐朗诵,也可以用投影仪打出文字、图片资料。朗读时要注意声情并茂,口齿清晰,声音响亮。

2、阐述推荐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优美。

篇12:《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白云区人和三中 周炳强

一、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爱我家

二、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简析:

本次活动课为第五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围绕亲情去展开的,给出了三项活动的素材,所以笔者认为本课首要目标是通过对教材、资料的整合、收集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从而感悟亲情、关心家人;然后旁及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本班学生综合知识面较窄、收集资料渠道不多,但对活动课较有兴趣、有求知欲,所以本次活动课的目标不能太高太多,但必须相信学生的积极性和可塑性。

三、活动目的

1、知识能力:

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做到说话简洁,有条理,口齿清楚,语言流畅。

2、过程与方法:

(1)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2)主要采用说话的方式,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关心他人,培养热爱亲人的感情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活动重点

1、口语表达的条理性,简洁性

2、书面表达的真切,生动,准确

五、活动准备

1、搜集与“家”相关的、表现亲情的诗词、歌词、名言警句、成语

2、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3、和父母一起回顾家中的物品,回忆其中发生的小故事,感受其中的亲情

4、录下妈妈唠叨的话,谈感受,模拟表演小品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集体回答和个别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回顾第五单元的课文主旨,指出其共同点——亲情。师:同学们,通过对第五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能发现,这单元的课文都围绕什么议题去展开的?请举例说明。

(二)了解学习目标

请学生朗读学习目标,提请对照,加强收获。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说话有条理、流畅。

2、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

3、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体验与感受。

4、培养关爱亲人的感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展示搜集的关于“家”的资料

师:古今中外,人们都用不同的语言述说着对家的眷恋。下面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关于“家”的资料。(注意要求:与家相关的、表现亲情的)1、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展示,看谁又多又好。

2、可以是一个成语、一句诗词、俗语、歌词、名言警句。

3、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投影展示。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下面让我们走进我们自己的亲情世界中去,去体会亲属于我们自己的亲情。

(四)学生交流心曲:展示自己的家庭故事

1、小组开展竞赛,师讲明评选要求: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感情,表演真切、生动。2、照片组学生主持,展示该组和该组代表的家庭故事。展示后学生评议。

(基本环节为:主持人引入→学生展示→代表述说→学生评议,述说感受)3、珍品组学生主持,展示该组和该组代表的家庭故事。展示后学生评议。

(基本环节为:主持人引入→学生展示→代表述说→学生评议,述说感受)4、摄录组学生主持,展示妈妈唠叨的视频,并模拟表演小品。学生评议。

(基本环节为:主持人引入→播放二位学生与妈妈唠叨的录音→分别请这两位同学述说现场再听感受→模拟表演妈妈的唠叨→学生评议,述说感受)

(五)议论

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父母的责骂,甚至鞭打,你认为这是对你的爱吗?

(六)写写我家

请联系自己家庭生活的感受、体验,完成下面的比喻句。(给较充足时间,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与展示,师生共议)

我的家像,因为。

(七)这也是我们的家

下面展示的是否也是我们的家,为什么?(依次展示全班师生照,祖国图片,地球图片)打算让学生较从“小家”拓展至“大家”。

(八)总结:

落叶归根(植物),倦鸟归巢(动物),游子思家(人类),这都是缘起一份浓浓的亲情和对

家的眷念。家就是我们的城堡,城堡中每一砖一瓦都是父母的爱、子女的爱,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能让我们更用心地去体会家中的一枝一叶,一点一滴,从而成为懂父母、懂亲情、会亲情的人。(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九)作业:

1、堂上作业:写写我家2 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那我们作为子女的,如何来爱自己的父母,爱家庭呢?请写出你报答家人的行动构想。

为使我家更幸福,我会。(思路示例:

1、可以是一个电话、一盆洗澡水

2、可以是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还可用你的手,你的笔,给家里添点小情趣;还可用你的心,多与父母沟通,常常说说知心话。)

2、课外作业:写写我家3 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篇13:《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以《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为依托开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 在课程开展的初期, 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型的教学模式, 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讲, 如何将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具体内容, 是一个很大的难题。2004年,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的出版, 为我们实施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单元主题, 而每个主题之下又是一个又一个开放的小主题, 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示内容, 根据学生兴趣及实际条件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同时, 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包括观察法、采访、问卷、演讲等许多进行活动所必需的方法指导。这就使得师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了依托, 在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得到教材的“扶助”, 从而使活动有序、有效地启动、开展下去。

例如,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七年级上有一单元主题《寻找身边的绿》, 在做这一单元活动的时候, 我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 并联系我区实际, 共同商量定出了《关于宣化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宣化区初中学校校园植被的调查》、《水污染的研究》三个小主题, 并指导学生根据主题需要确定了适合的研究方法。这时, 教材中研究方法的提示又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 就可以明白各种方法如何去应用,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 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本和可资借鉴的过程, 并不代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把这本教材当作学科教材去教, 以至于会出现黑板上种庄稼、做实验的现象。而是需要教师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去使用。

二、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课程。因此, 以校为本开发课程资源是我们实施课程的理想境界。在课程启动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 在师生基本能够依托教材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完成活动之后, 教学的重点就应该进行转移, 即由选择教材单元主题转移到紧密联系学校实际, 立足社区实际, 开发当地资源, 自主开发教材主题中去。这时候, 学生可以在学科学习过程中, 对学科知识有所感悟、反思、质疑, 或者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延伸、拓展, 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有利契机,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进行深层创新、研究, 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语文学科在教授了以“故乡”为主题的单元后, 在实践课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名片———京西第一府宣化”的主题活动。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 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 去探索、体验、创造, 从而生成系列的探究活动主题, 形成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几年来, 笔者根据学生年级特点,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先后做了《校园安全面面观》、《可爱的宣化》、《传统节日》、《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综合实践活动, 并在每个主题之下形成了系列的小主题供学生选择, 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内容。这样的以校为本开发活动内容的做法, 克服了活动场地、季节、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有利于把活动落到实处, 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校本研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流方向, 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实践, 开拓校本开发的新路。

三、以多学科教师合作指导为主深化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亲历亲为, 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的激励者———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探索、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和协调者——活动中, 同学们遇到的困难是形形色色的, 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去支持、协调。教师还需要为活动提供一些资料、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课程, 在活动过程中涉及到文科、理科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在活动中, 既要动脑, 又要动手, 而我们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单一的, 在活动指导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造成了活动指导的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的做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指导教师为主设计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而学科教师均承担相关内容的指导,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指导教师群体, 使学生开展的每一次、每一项实践活动都有了有力的指导师资保障, 促进了活动课程的深入发展。例如:在我 (语文专业) 承担指导的《我心中的偶像》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 就同时聘请了历史、政治、心理等学科的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在指导《保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 又聘请了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为指导, 有效地完成了这一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兴的课程, 唯其新, 才更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唯其新, 才给了我们更多的探索空间。以校为本, 多维指导, 多方开发资源, 全力做好活动指导, 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这门课程健康地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同时也是难点。如何推进这门课程是课改研究的新课题。宣化第二中学依托教材开展教学, 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以多学科指导教师协作完成活动指导, 为推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尝试。

篇14: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实现“综合”

作为教学改革成果而出现的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们一直给予很多期待和关注,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课程资源的欠缺,使得各地的实施情况不平衡、不稳定。多年来,许多学校也一直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得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必须紧紧抓住课程特性,加强多方面整合,发挥出其综合性、体验性、参与性的功效。

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它是通过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亲历亲为,体验实际,从而取得本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主题活动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有效形式。总结探索之路的经验之一就是从其他有关学科的领域,选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学科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第二单元中有一课“温馨一家人”,教师可以从中延伸拟定开展以“家庭之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列出多个小主题:寻找长辈们的回忆、关于学生当家能力的调查……供每个学生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分有合,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组内组间的交流,在体验中感受“温馨一家人”。上述过程图示如下:

【点评】这样将两个课程的教学融合,既加深了学科课程“温馨的一家人”的感受,体会父母的爱和辛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是观念与体验、理念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如《关于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组,学生通过订计划、实地考查、上网查找资料、分析调查结果等,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让家长和学生感动。

二、注重任课教师个体资源的有机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同时兼任班主任等工作,头绪多、工作繁重,如能做到把这些常规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将会起着工作减量、增效的作用。

1.常规班级工作的融合

从常规班级管理工作中,延伸拟定活动小主题,在各相应时间,由学生选择分头完成、交流汇报。以王老师所带班级的班级工作为例:

2.学校常规活动的融合

“新旧文化各放异彩——杭州‘新城文化和‘小巷文化调查研究活动”是学校国庆期间的一项常规活动。各班任务: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采访宣传等方式多角度地关注公共空间的文明利用。如:

401班——“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402班——“文明出行”

403班——“校内公共空间不大声喧哗”

404班——“文明阅读”

405班——“公共空间卫生”

406班——“中国式过马路情况调查”

在这项常规活动中,王老师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小主题:“钱江新城周边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调查”和“杭州市民中心公益设施及其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等等,并指导学生制定了活动方案,国庆期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交流。

3.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开展主题活动

一、二年级,可以选定“寻找秋天”“我与大自然交朋友”“我向国旗敬个礼”等主题,组织班级家庭积极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三到六年级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身边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可以确立为:

【点评】任课教师如能把所担任的日常管理、辅导工作及学校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合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使班级管理、辅导、实践课程各不误,还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充实活动的内涵,提高活动的效果。班级的日常活动及学校大型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借此开展主题活动,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地。

三、重视多种考核方法的综合运用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调人人参与、学生个体情况及发展的千差万别,用常用的百分制的考核方法已失去评价优劣的原有意义,因此我们需要的考核方法是对每个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发展进步性作出评价。经过分析王老师的指导经验,总结出了“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以案例说明。

例如,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主题活动,按下表所列程序进行考核,分阶段评写“小分”。

然后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评语。如描述性评价:该组同学活动安排有组织、有计划、有想法;采访时勇敢主动;调查报告制作认真,科学性强,只是思维分析能力还需提高。总体表现出色!(优秀队员:×××、×××、×××等)

【点评】学生成绩如何评定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问题,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更是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评价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式上都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模式可以照搬套用,但对学生的评价又是激励其动力和学习方向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成绩评定引发争议是因为本课程是以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以学生全部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活动范围、以学生亲历性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活动过程;实施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倡导自主体验、主动参与和独立研究。学习培养的结果必然是差异化个体化的发展,能力、体验等综合素质都非传统的分数所能度量,统一的试卷式的定量评分已没有意义。我们根据王老师指导经验总结出的“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兼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能力素质进步的方向性、非量化阶段评议的促进作用等,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发挥了考核的作用,实践结果也是比较好的,王老师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之路还很漫长,探寻活动指导的有效性是艰巨而有意义的。

(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310000

篇15: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具体活动安排

1、九月 “我是理财小能手”

2、十月

3、十一月

4、十二月

5、一月

“我是理财小能手” 知识产权的保护 中秋节 纸与我们的生活

一、“我是理财小能手”

教学目标:

1、知道银行的基本知识。

2、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小接受社会教育。使学生把各学科中学习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互相关联起来,在综合活动课中增加直接体验,初步理解消费和商品的关系。

教育目标:

1、教师多与家长联系,帮助家长认识学生乱花钱的危害,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艰苦朴素的教育工作和环保教育工作。

2、树立既传统,又具时代意义的消费观念。

3、发动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有益的儿童读物,或者把零花钱积攒起来,开展献爱心活动,支援灾区或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4、学校要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清理学校门前的无牌摊档。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课(2课时)

活动目的:

1、通过开题课,让同学们通过对教室卫生角的整洁状况展开讨论,从而引出课题,确定自己感兴趣并有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形成研究主题。

2、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研究的项目,并确立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式方法。

活动步骤:

1、提出话题,确立研究项目

2、根据兴趣分小组

2、确立小组研究内容

3、制定小组研究计划

活动准备:

1、资料夹数个,卡纸数张

2、活动计划表数份,个人实践表数个

教学过程:

1、提问:大家观察一下我们教室的卫生角,谈谈你的想法。

2、调查班中有零钱及没有零钱的人数。

3、交流讨论:学生们对于自己的日常消费有何态度?家长们对于自己孩子零花钱的使用又有何态度?

4、对“我们和零花钱”这一话题,大家想到些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吗?

5、交流汇总确立研究课题。

6、根据共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

7、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起组名,起口号,分工。

8、教师相机指导并提出实践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实际研究阶段(3课时)

活动目的1、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调查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3、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交流分享的乐趣。

4、让学生学会观察、访问、查阅、上网等多种方式搜索资料和整理材料。

5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钱来之不易,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懂得明智科学地理财。

活动准备

1、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2、了解银行的标志和到银行实践存取款。

2、各组员准备好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如小故事、手抄报展板、书法作品展示、资料夹等。

活动方式:采访、亲自体验、调查统计、上网等

过程:

一、各小组根据自己确定的子课题讨论想了解的问题。

二、交流探讨

1、对学生零花钱数目的调查

2、怎样得到零花钱的调查

3、零花钱怎么花的调查

4、乱花钱的危害。

5、对家长的调查

6、怎样合理地使用零花钱。

二、交流所提问题的可行性。

三、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大家想了解的问题?

四、教师指导

鼓励:要大胆创新,形式多样。如:可以采访、亲自体验、调查统计、上网等

五、温馨提醒:

在实践过程中别忘了自己要注意环保,提醒他人要环保。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阶段(3课时)

活动目的:

1、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及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了解同学零花钱的使用情况,并从中体会什么才是合理消费。活动过程:

一、引入

二、汇报交流(讨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其他同学适当补充)

1、对零花钱来源的调查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展示调查情况。)(可能情况:有的零花钱都是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给的。<思考>:这里的问题就是这些钱有多少是家长们主动给的?有多少是这些孩子们欺骗家长得来的?方式有哪些?还有自己挣来的,有其它方式得来的等。)

(师:引导学生讨论过多的零花钱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危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很大程度污染了环境)

师:你们调查中有无零花钱的吗?他们父母没给零花钱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父母就不疼爱孩子?孩子要钱就是天经地义的吗?父母挣钱很容易吗?(生根据调查做出相应的反映。)

师:通过汇报和讨论你想对家长说点什么呢?(生作答。)师:你们还了解到都有多少零花钱呢?---(过渡)

2、对学生零花钱数目的调查研究

生汇报对数目的调查情况。(可能是:通过询问、发调查表等形式展开调查。调查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波折,如有的同学不配合调查,随便应付调查,甚至认为他们们这些调查者是无聊、爱管闲事。同学们要经过努力,方能完成了调查工作。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表一: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数目调查表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每天的零花钱数目是多少,每天有多少元,那么一个月有多少元的零花钱。学生根据结果发表见解。)

师:这么多的零花钱,你们是怎么用的呢?都用到了哪些方面呢?---(过渡)

3、对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研究汇报。(生汇报。)表二:小学生零花钱主要用途调查表

师:零食就不该吃吗?为什么可吃可不吃呢?上网吧就不对呢?怎样做值得怎么做不对?其它还有哪些?等方面进行引导讨论。

生自由探讨发言。

师:通过这些讨论你能用最简明的语言说说怎么花零花钱吗?(要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零花钱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定值,要依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这些开支包括:孩子正当娱乐消

费的开支,如吃零食;孩子日常必需的开销,如车费、买学习用品;再增加一些额外的钱以便为存钱创造可能性。家长要适当引导,给予帮助等。)

(指导孩子合理有序的使用零用钱:首先给的零用钱要有限制,第二,父母要指导我们合理地使用零花钱,第三,父母给我们零花钱要做到“八不”:不要以金钱作为奖励或惩罚孩子的工具。不要养成孩子随意用钱、有求必应的坏习惯。不要让孩子有借钱和欠款的恶习。不要以自己的情感随意增减孩子的零用钱。不要瞒着一方,用钱来讨好、贿赂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宣扬拜金主义。不要引导孩子高消费或超前消费。不要让孩子的零用钱超过家庭成员的人均水平。)

师:那么你们在用这些零花钱时给予了引导帮助吗?你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了解多少呢?(或者:你们还调查了解了些什么内容?你们的家庭情况与零花钱有关吗?)---(过渡)

4、对家长的调查及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情况研究 师:你们都调查了家庭的哪些方面?有什么反映? 生汇报。(统计分析得结论)表三:家庭基本情况调查

(师:家长们赚钱也不容易。这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怎么就这么轻易给孩子呢?再次巩固你们家长给你多少、以什么方式给、你们怎么花的?我们的家长们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什么需求,都要尽量满足。看来,家长也有错啊!)

师:通过你们的调查和思考你现在认为你的零花钱花得值吗?为什么?乱花零花钱有哪些危害呢?

生讨论自由发言。

(师:听了学生的发言,我感到很欣慰,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长大了,懂事了,明白了道理。这难道不是比活动更重要吗?)

师:的确我们口袋里的钱来之不易,零花钱要合理使用,胡乱花钱后患无穷。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像这样合理花零花钱。(出示合理花钱五法)

计划法:每周给的零花钱要确定一个数目,再制定一周计划。让他自己考虑日常花费的额度,按必需到次要逐个列入计划,在固定的零花钱中开支。

阶段法:给的零花钱可以随孩子年龄的长大而逐步放宽。审核法:每周给零花钱,同时给一个小记账本,记录零花钱的用途、时间。

按需供给法:每周给零花钱,按需要购买。

鼓励打工法:使孩子体会劳动得来的收入不易,体谅父母平日的辛劳忙碌,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问题与总结反思(谈收获)提醒说说本次活动过程中自己的环保体验

四、活动评价。

五、延伸。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新假设,生成新问题)请带着新的问题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吧!也可结合活动,你们自己撰写板报稿,做一期题为“节约一角零花钱,奉献一片爱心”的黑板报或电子报刊。还可以把零花钱储存起来,并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课时)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实践过的事用不同的形式总结汇报出来。

2、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取长补短。

3、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表现。

课前准备: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可以采用演说、制作手抄报、制作演示文稿、演小品等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俗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万万不能!”我们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说明了钱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所以

学会理财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这个学期,我们六年级就开展了以理财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围绕着“如何获得零花钱”“零花钱的使用”“学会储蓄”这三个内容展开。目的是从小培养你们的理财意识,让你们从活动中学会怎样合理的支配你的零花钱,同时能更好体会钱的来之不易。现在,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今天,就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你喜欢的形式,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汇报一下,告诉大家你们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一)小组自我介绍:组名、口号。

一、投放出活动评价表,作简要说明。

二、各小组上台汇报,每组汇报完毕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小组商议打出分数。

三、计算分数,评出三个优秀小组。

四、教师总结(主要以下方面:消费观、环保、综合能力等)

五、布置作业:把个人实践卡带回家,让家长作评价。

六、教师寄语:

要将本次活动作为一个起点,学会科学理财,合理理财,做个名副其实的理财能手。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

2、让学生懂得维护知识产权,抵制购买和使用盗版产品。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专利拥有量和质量成为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以及科技实力的标志,成为市场竞争制高点和焦点。我们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法,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学会遵守法律,维护正当权益,对以后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2、考考你。

(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或法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取得的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

(2)查一查,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唱片和广播节目。

●外观设计。

●??

(3)、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有:

生产、销售盗版光盘、图书、软件以及销售假冒驰名商标等行为都是侵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

3、侵权现象探究。

(1)社会上有哪些侵权现象,我们周围有哪些侵权行为?现在我们就去调查一下。

盗版假冒侵犯知识产权调查表

小组成员: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为什么?(案例略)

调查的问题: 调查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你有什么好处?、您是否买过盗版光盘? 记录:(2)说一说你身边的侵权行为。(3)案例分析:海城公司将“本田”商标用作门店招牌是否构成侵权?(4)我国颁布实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4、与小组同学到软件园、出版社、生产基地、工商局等部门了解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及对社会的影响。

5、讨论区:

小学生可以给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专利吗?怎样申请呢?可以在班级举办一个专利申请模拟现场活动。

6、维权行为。

你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

(1)举办一个“知识产权模拟法庭”。

(2)开办一个“知识产权宣传点”

(3)举办一次“知识产权法知识竞赛”。

(4)小组写一份倡议书,题目是“从我做起,拒绝盗版”。反对购买、使用盗版光碟、图书等现象。

7、总结。

三、中秋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佳作。

2、通过各种活动体会中秋节的快乐。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月到中秋分外明,皓月高照,一家团圆,海外赤子,倍感思

亲。俗话说: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中秋节,一个团圆的节日,娱乐的节日,秋实的节日。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中秋节:赏诗赏月逛花灯,祭祖祭月思亲人。中秋节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2、你说我说大家说。

(1)秋天的节日有哪些?

(2)一年之中哪些月份属秋天?

(3)口头描述秋天的景色与特点。

3、讨论区:如何理解“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4、合作探究。

通过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和查找资料,开展中秋节的课

探究活动方案:

题探究。自主选题,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参考课题:(1)中秋节的来历(2)金秋诗词欣赏(3)中秋节风俗调查(4)中秋美食(5)中秋佳果(6)月饼的变迁 小组名: 小组长: 小组成员:

探究课题:

5、为家里设计一个中秋赏月的活动方案,或从外观、色香味角

度设计一种月饼。

6、小实践:电脑作画。

电脑制作一幅关于秋月的美丽图画,并打印出来贴在下面的画框

里。主题:月到中秋分外明。

景物要求:月色、山水、楼阁和人物。

7、亲历实践。

活动一:秋游登高

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望远,写下你的感想。

活动二:参观敬老院

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一个周详的参观计划和采访计划,了解

老人的生活。

8、汇报与展示。

(1)成果展示

展示你所在小组拍摄、制作的图片、灯笼作品。

(2)体会与总结。

汇报小组的探究成果,谈谈你的体会,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和自豪。

四、纸与我们的生活

一、提出活动的主题。

21世纪是一个美丽的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活品质观念的转变,越来越注追求美丽健康的生活。纸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可见,有美化环境的纸,也有污染环境的纸。通过开展“纸与我们的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纸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解一系列有关纸的知识。本活动的提出,就是让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合理利用纸,消灭污染生活环境的废纸,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围绕“纸和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2、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参考书籍、上网等手段察记录、访谈记录、变废为宝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了解纸的历史,纸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活动形式:

1、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2、汇报展示活动。

三、活动准备:

1、学习准备:

(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查询的方法。

(2)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汇总收集的资料,组织各组员完成展示内容。

2、展示活动准备:

(1)收集好各种种类的纸或备用的废纸。

(2)研究学习的资料(成果)

(3)准备各种纸艺的欣赏作品。

四、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引出研究课题,教师谈话导入:请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些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呢?(教师把带来的纸做物品放在学生桌面,请学生观察。)(板书:纸。)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样东西最多?我们生活当中处处离不开这些用纸做纸的物品。

2、通过教师与学生说说生活上的纸,让学生初步感知纸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它是无处不在的。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纸和我们和生活》(板书:纸与我们的生活)

3.学生讨论,你想了解有关纸的什么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1)纸是用什么做的?(2)纸是哪里来的?(3)纸是谁发明的?(4)纸有哪几种?(5)我们每天要用多少纸?

(6)纸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7)纸和环境有什么关系?师:同学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课前,咱们班分成6大组回去查阅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交流好吗?下面进入第一大环节,“ 纸和我们的生活”成果汇报展示会。

(二)“ 纸和我们的生活”成果汇报展示会

展示内容:

第1小组:学习报告:包括《纸的历史》资料、学习体会

第2小组:访问报告:收集的纸的种类和用途的资料,自己的想法 第3小组:调查报告:班级用纸情况汇报,确定节约用纸的倡议书 第4小组:交流收集的《纸与环境》资料,展示绘画作品 第5小组:纸文化知识竞赛,讲述“纸”的成语故事。

第6小组:介绍变废为宝的方法,请会用纸制作工艺品的同学做小老师,进行小艺术技巧讲座,辅导学生学习纸艺制作。

(三)、拓展延伸,现状分析,解决问题

1.大家说一说,评一评:让同学们说一说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浪费纸的现象,让学生探究、思考。

2.重点质疑。一位同学说:“一堆纸扔掉了真可惜,若是一张纸扔了不能算什么。”

(1)“一张纸很少”。(2)小组每人一张纸。

(3)全班每人一张纸。(4)全校每人一张纸。

(5)全国1.3亿少年儿童每人一张纸。

学生总结:可以积少成多。

3、探讨解决方案:

生产:重视环保。

使用:建议消费者节约用纸。

回收:有计划地回收废纸,用于再生产。

宣传: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推广再生纸。

提出希望:让我们关注身边小事,关注生活;关注环保,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美好明天。

(四)分享活动喜悦

1.师生分享收获:师: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共同研究,共同体验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谭老师也不例外,在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也学会了一种“神仙鱼”的折法呢,你们想学吗?

跟老师一块折纸。

师:折好了么?看,一条条神气活现的小鱼多可爱!让我们把它们送给在座的听课老师好么?感谢他们参与了我们今天的汇报活动,跟老师们说再见吧!

(五)、活动说明:

活动不应只重结果:要让学生从各组学习的结果中获得更多的知

上一篇:顶岗实习推荐书下一篇:陶渊明《有会而作》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