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教学大纲本科

2024-06-01

会计学教学大纲本科(精选6篇)

篇1:会计学教学大纲本科

《会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总学时:3学分/ 54学时 开课对象:工商管理类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进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其综合分析应用水平。本课程的任务是要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并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课程还在于培养学生去掌握会计的理念,探讨“理性经济人”的本质。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边学边练,边学边用,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先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建议学时分配

1、绪论(6学时)

(1)会计的性质(2)会计的对象(3)会计的职能(4)会计的目的与任务(5)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假设)(7)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①一般了解会计的性质、会计的目的与任务;

②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③理解会计职能等

④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2、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10学时)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账户的设置(3)复式记账的意义(4)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要求:①了解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的意义;

②掌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③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等。

3、复式记账法的具体运用(26学时)(1)供应阶段的会计核算(2)生产阶段的会计核算(3)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4)财务成果的会计核算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供应阶段的会计核算、生产阶段的会计核算、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财务成果的会计核算。

4、会计凭证和账薄(4学时)

(1)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2)会计凭证的填制

(3)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4)账簿的作用和种类(5)登记账簿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基本要求:①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账簿的作用和种类;

②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登记账簿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5、财务会计报告(4学时)

(1)会计报表的作用、编制要求和种类(了解)(2)资产负债表(熟练掌握)(3)利润表(熟练掌握)(4)现金流量表

基本要求:①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编制要求和种类、现金流量表;

②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6、其它内容(4学时)

(1)会计核算程序(2))结账与错帐更正(3)财产清查及其处理

基本要求:①了解会计核算程序;初步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②掌握结账、错帐更正的基本方法

③一般掌握财产清查的相关内容

四、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1、教

材:

《基础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陈国辉等编 2005年版

2、参考书:

1、《基础会计》陈国辉等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文铭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五、课外学习及作业要求

本课程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一本习题集的习题练习;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1-4次作业;至少查阅2本以上相关书籍并作相应记录。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占60%,其他:作业和上课提问占20%、期中测试占10%,听课出勤率10%。

七、其它说明

安排2学时期中考试,习题课不另立时间,采取化整取零的方式用以解答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篇2:会计学教学大纲本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本科会计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试 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的是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本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专业性、应用性较强,而学生缺乏业务实践。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模拟实验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循环全过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一)实验性质与任务

模拟实验是全面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本科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和技巧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国家颁布的新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真正掌握针对各种业务来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处理特殊及较复杂的制造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

(二)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教学目标包括会计知识教学目标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目标两部分内容。其中:

1.会计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2)掌握会计原理的的基础知识;

(3)掌握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

(4)掌握登记各种账簿的方法;

(5)掌握成本核算的各种方法;

(6)掌握各种报表编制的方法。

2.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目标

(1)具备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结合所学的知识,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能力;

(2)根据记账凭证结合所学的知识处理各种账簿。

(3)根据记账凭证、账簿结合所学的知识编制各种财务报表。

(4)根据各种原始单据、账簿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成本核算。

(5)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填制真实的原始凭证。

(6)具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企业具体的会计核算办法的能力

(7)具有从事企业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模拟实验的形式

中央电大提供模拟实验软件。该软件是构建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会计模拟平台,由学生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会计报表。本软件由八大模块组成,分为“企业背景说明”、“记账流程说明”、“期初余额浏览”、“凭证处理”、“记账处理”、“报表处理”、“原始凭证示例”、“考试成绩管理”。

(四)实验内容

1.模拟企业资料

(1)模拟企业概况及核算办法: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具体的核算办法。

(2)模拟企业生产流程: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

(3)模拟企业记账流程:企业记账流程

(4)模拟企业前期会计资料

①账户余额表:各个科目在12月初的账户余额。

②原材料结存表:各种原材料在12月初的账户余额。

③低值易耗品结存表:各种低值易耗品在12月初的账户余额。

④包装物结存表:各种包装物在12月初的账户余额。

⑤在产品结存表:各种在产品在12月初的账户余额。

⑥库存商品结存表:各种库存商品在12月初的账户余额。

⑦业务汇总:实验中所要处理的185笔业务及对应的原始凭证。

2.会计业务处理

(1)原始凭证示例

①填制原始凭证说明:简述原始凭证。

②填制原始凭证练习:通过某些经济业务的发生,填制原始凭证。强制引导学习,一步一步的交互学习,有丰富的帮助,让学生学会填制原始凭证。

③填制原始凭证考试:通过某些经济业务的发生,填制原始凭证。为自我测试或自我考试,是学生正确填制原始凭证的自我测评。

填制原始凭证的练习和考试的示例的原始凭证如下:

1)收据

2)送款单

3)进账单

4)银行汇票

5)服务发票

6)委托付款回单

7)本票

8)转账支票

9)销售发票

10)现金支票

11)银行承兑汇票

12)商业承兑汇票

13)增值税专用发票

(2)记账凭证的填制

①填制记账凭证说明:说明规范填制记账凭证的要求。

②填制记账凭证练习:根据原始凭证,按日期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填制记账凭证。强制引导学习,一步一步的交互学习,有丰富的帮助,介绍经济业务处理的原理。

③填制记账凭证考试:根据原始凭证,按日期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为自我测试或自我考试,是对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自我测评。(3)登记会计账薄

①登记账薄说明:说明规范登记账薄的要求。

②登记账薄练习: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按日期逐一登记账簿,包括建账、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类明细账、科目汇总表、总账。强制引导学习,一步一步的交互学习,有丰富的帮助,让学生学会正确登记账簿。

③登记账薄考试: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按日期逐一登记账簿,包括建账、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类明细账、科目汇总表、总账。为自我测试或自我考试,是学生正确登记账簿的自我测评。(4)财务报告的编制

①编制财务报告基本规范:介绍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规范。

②编制财务报告练习:根据账簿资料、年终决算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强制引导学习,一步一步的交互学习,有丰富的帮助,让学生学会如何编制财务报告。

③编制财务报告考试:根据账簿资料、年终决算资料编制财务报告。为自我测试或自我考试,是学生正确编制财务报告的自我测评。

财务报告的练习和考试编制的财务报告如下: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4)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5)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6)利润分配表;

7)现金流量表(按财务准则两种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说明:简述现金流量表基本知识

●工作底稿;

●T型账户;

●现金流量主表;

●补充资料。

8)合并会计报表(5)成本核算

①成本核算说明: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

②成本核算练习:通过对各种原始单据的汇总计算,相应的计算出各种的成本。强制引导学习,一步一步的交互学习,有丰富的帮助,让学生学会成本核算。

③成本核算考试:通过对各种原始单据的汇总计算,相应的计算出各种的成本。为自我测试或自我考试,是学生正确成本核算的自我测评。

(五)要求

1.参加人员。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模拟实验。

2.操作时间。模拟实验的具体时间由当地电大安排,原则要求在第五学期进行。模拟实验时间应当不少于三周。

3.考核组织。由各地省级电大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时间安排上报中央电大财经部会计教研室。届时,中央电大考试中心和财经部会计教研室将派出有关人员进行抽查。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由模拟实验软件自动生成。

2.考核标准

模拟实验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3.指导教师

模拟实验的指导教师必须是本专业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的教师或专业工作者,并具有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其资格审查由省级电大负责。

4.成绩评定办法

模拟实验由软件自动判卷,生成成绩。由省级电大进行成绩汇总,报中央电大。

模拟实验经审核合格后给予3学分。没有参加模拟实验者不计学分。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一)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字数不少于6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目录和内容提要(不少于200字),结尾要有引用参考文献。

4.各级电大要切实地作好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记录工作,包括毕业论文的布置时间、指导老师的指导次数及内容、论文的答辩安排及时间等。

5.各省级电大应当认真地组织好毕业论文的答辩评审工作,严禁送人情分,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经中央电大与合作学校抽查如发现确有抄袭他人作品者,坚决予以严肃处理,以保证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审工作的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毕业论文档案

1.毕业论文档案包括统一的包装、论文正文、经指导教师审定过的论文初稿等内容,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2.封面左上角须印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字样。

3.毕业论文制作成电子文档。应统一采用机打形式,A4纸张,封面标题加粗小二楷体字型,正文小四宋体字型。

(三)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在第五学期末布置,第六学期末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

(四)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会计学专职教师或会计专业工作人员,其资格审查由省级电大负责。

2.指导教师只能指导本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跨专业指导。

3.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电大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

4.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全过程。

5.指导每篇论文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0学时/人。学校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五)成绩评定

1.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优:(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

(2)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4)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良:(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3)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中:(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专业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中心比较突出。

(2)论据较充足,层次较清楚,语言较通顺,结构较合理。

(3)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及格:(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2)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3)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4)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5)答辩中回答问题经提示后基本正确。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情况之一)

(1)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2)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3)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4)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5)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在上述标准之间者,可根据量化评分标准适当给予“优”、“良”或“中”等成绩。

2.答辩

申请学位者必须参加答辩。其余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但是组织答辩有困难的地方可抽取一部分毕业论文进行答辩,抽取比例应不低于30%。

毕业论文一般应由分校一级组织答辩,每个答辩小组由电大会计专职教师和外聘会计学专家等至少三人组成,答辩组长必须持有中央电大和北京工商大学联合颁发的“会计学专业毕业论评审及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并对所签字审定的论文质量负责。指导教师本人指导的学员在论文答辩时,指导教师不能任答辩组组长或答辩组成员。

3.成绩评定办法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成绩由省级电大负责审核,中央电大组织抽查。

(五)学分

篇3: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探微

1. 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推动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

会计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 既符合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的要求, 又是对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方式的创新。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能促使高校打破学科教育体系中教学语言单一的现状, 推动会计教学语言的改革。引进的优秀原版教材, 具备分析问题角度新、论述透彻、结合实际、案例丰富、内容新颖、语言标准等特点。实施双语教学不仅在教材上与国际接轨, 同时促使教学理念逐步向国际水平看齐, 进而深化我国会计教学改革, 包括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完善与创新。

2. 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会计国际化协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流动全球化的进程加速, 国际或区域性经济交往愈加频繁, 跨国公司全球或地区总部大量迁至我国, 会计国际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2007年1月1日,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始执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比照执行。同时, 在上市公司层面执行由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构成的新的会计规范体系———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对利得和损失进行单独列报, 并在众多方面遵循了国际惯例。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就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加以规范制定的, 完全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将“会计报表”改称为“财务报表”, 就是遵循英文中“Financial Statement”而非“Accounting Statement”的表述。由此可见, 开展双语教学能从教育的源头满足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客观需要。

3. 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会计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 市场已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和重要力量。目前, 我国财会人员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供需双方的选择权与决策权正逐渐扩大, 选择的层次性上升。笔者认为, 双语会计人才的培养空间较大, 不断增加的对跨国型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将成为推动现代会计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培养双语会计人才, 使其熟练掌握国内外会计准则, 知晓国内外审计、税法知识, 能用英语从事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等专业工作, 进而有实力获得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或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 (ACCA) 等国际认证。

二、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模式

1. 浸入型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要求所有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包括教材、讲授、板书、笔记、作业、讨论等均使用英语, 母语几乎不在校内使用, 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研究与实验表明, 这种模式对英语掌握程度的要求最高, 可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和适应英语, 但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要差一些。

2. 保持型双语教学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

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要求适当地用母语讲授课程, 教材、板书、笔记、作业等使用英语, 而讲授时母语与英语较为灵活地互为主体语言, 便于英语为非母语的教师教学, 也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换言之, 教师在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 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 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3. 过渡型双语教学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 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该模式要求实现从“英文教材、中文板书、中文讲授”过渡到“英文教材、中文板书、中英文讲授”, 再到“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英文讲授”, 直至“英文教材、英文板书、英文讲授”。

倡导双语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其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目前, 我们所指的双语教学, 是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教学。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 但并不完全排除汉语的使用, 避免由于语言问题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适当借助汉语以及非语言行为, 形象、直观、简洁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化解学生由于语言沟通障碍而对专业知识的曲解。

与印度、新加坡、加拿大等双语言国家不同的是, 我国属于典型的单语言国家, 除少数民族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外, 都要求使用汉语。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在国内各大高校的双语教学 (包括会计双语教学) 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高校会计双语教学不妨采取“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副后主”的策略, 即遵循双语教学规律, 从专业知识难度小的课程或专业基础课入手, 逐渐过渡到专业知识难度大的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等, 实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教学语言自然转换与专业知识难度逐层递进的同步协调。

三、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选择

1. 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时间安排的选择。

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入学后, 何时开展双语教学为宜?在实施“公共英语教学———会计学专业英语教学———会计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渐进式课程教学时, 大学一、二年级主要通过公共英语课程完成语言教学,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此时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入学前有了很大提高。关于学生对英语课堂环境的适应性, 教师最好能在专业英语教学环节就有所尝试, 对某些简单的专业知识不妨采用英文进行讲解。这样能够在大学低年级就营造双语教学的前期环境, 避免在开设有关专业双语课时有突兀的感觉。学生只有适应了英语课堂环境, 才能真正树立英语课和专业课有机融合的意识, 才能自觉、自然地用英语去思考、判断、探索问题。适应性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但其作用显而易见。从会计学专业英语课程入手, 使学生逐步越过专业术语的语言障碍, 以一定的语言和专业基础为条件, 在大学三年级逐步开展会计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2. 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项目的选择。

对会计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 并不意味着该专业所有的课程都能够成为双语课程。只有那些与国际惯例接轨明显, 以及与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理论或实务等相关的课程才适宜开展双语教学。那些具有本国特色的, 甚至与国外差异较大的课程仍应采用母语教学。换言之, 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项目的选择应该本着“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切忌盲目跟风。笔者认为, 当前具备开展双语教学条件的课程主要有国际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以及会计理论专题等。

(1) 国际会计课程。国际会计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备鲜明的涉外性, 主要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的准则、公报等加以展开, 包括各国会计准则 (制度) 比较、跨国公司财务会计问题 (如转移定价、集团税负、外币交易与报表折算) 、国际会计难题 (如商誉、企业合并) 、会计国际化协调等。从教学内容来看, 该课程本身就是对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的介绍, 因此运用双语教学具备现实基础。事实上, 国内很多高校选用的国际会计教材是国外教材的编译版或翻译版。其存在的问题是:一则, 由于译者理解与翻译水平的差异, 难以避免内容上的曲解;二则, 学生虽然理解了中文教材所讲授的国外会计操作方法, 如美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但面对真实的美国财务报告时却显得茫然无知、手足无措。可见, 将国际会计课程定位于双语教学课程, 能够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2) 管理会计课程。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 且其理论与实务水平均远远高于国内发展水平。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状况, 另一方面对国内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具体表现为: (1) 内容新颖。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适应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全球化竞争及企业权力集中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理论与方法, 如作业成本、作业管理、目标成本、股权激励、质量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标杆法、控制系统等。 (2) 突出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案例以典型的管理会计实务为主, 强调将每章节的“In Practice”与相应的理论方法相融合。 (3) 结合国内发展实际。在使用原版教材的同时, 紧密地与国内同类教材相联系, 以求比较全面地反映管理会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情况。

(3) 审计学课程。审计学课程是重要的双语教学课程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审计准则, 在学习掌握国内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国外最新的审计理论与实务, 拥有适应会计国际化环境的执业能力, 该课程教学采用原版教材及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 结合管理、金融、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 从审计文化、审计业务、审计国际化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指出的是, 厦门大学会计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开设了多门双语教学课程, 如审计学、管理会计等, 其中审计学双语教学课程曾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值得学习与借鉴。

(4) 会计理论专题课程。该课程以追踪会计学术前沿问题与发展动态为目标, 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的理论、实务与热点问题。由于该课程没有且不可能有现成的教材, 因而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 可根据学生的英语及专业水平, 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 分层次实施双语教学, 一般每一层次的学生人数可控制在30人左右。由于该课程主要涉及前沿问题的介绍与探索, 建议适当增加弹性学时 (以增加原学时的10%左右为宜) , 可用来进行案例讲解或Seminar讨论, 或者总结教学难点。这样既保持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相对稳定性, 也确保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宇峰.对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探讨.财会月刊[理论], 2005;7

[2].程明娥.会计专业课“双语教学”相关问题之我见.财会月刊[综合], 2005;7

[3].周振红.会计学科实施双语教学有关问题的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3

篇4:会计学教学大纲本科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会计学专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定位已经渗透到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之中,改变着以往人们认识中的高校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责任,而没有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义务的传统观念。在会计学专业建设发展中,应本着立足地方经济、服务基层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确立培养“品德好、专业精、上手快、技能强、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品牌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探讨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会计学专业是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传统专业,从办学层次上看。目前有大学本科、专科层次,职业教育高、中级层次,研究生硕士、博士层次等多种办学层次;从专业覆盖面和招生人数上看,有资料显示,在全国综合类大学中。几乎十分之一的高等院校都办有会计学专业。仅黑龙江省属25所本科院校中,就有13所院校开办会计学本科专业。且招生总人数仍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把会计学本科专业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那么,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如何呢?

多数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已经形成固有的定势,建立了包括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等核心理论课程的架构。设置了课程实验、专业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会计实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在立足于应用型的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高等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但由于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根植于施教者的思想之中,理论教学主宰着教育教学的阵地。实践教学的空间有限。在被调研走访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90%的人认为,在校会计专业课学了不少,但如果直接到岗位上从事会计工作,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高校中,要么实践学时满足不了要求,要么缺少专门的实践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二)实验教程内容单一

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系统的教材或教程,实践指导教师往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或自编或收集一些资料供教学和学生使用。有些未及时修改和补充的内容只好删减掉,有些新的实践资料及时补充一部分,但不完整,实践内容单一陈旧。

(三)实践教师缺少指导经验

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理论型的,据不完全统计,在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教师不到10%,经常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的教师不足20%。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些院校因近几年突击进人,使教师出现了年轻化态势。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增多,但他们缺少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经验;而老教师又忙于评职晋级,教师社会实践缺少系统的参与和研究。多数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由理论授课教师兼任。教师实践指导意识不强,缺乏指导经验的积累。

(四)实验、实习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

在走访高校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很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花了很大力气。增加了投入,使实验实习环境有了全面改善,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由于缺少人力、财力的进一步投入,缺乏必要的监控机制,使大量的实验、实习资源处于初级开发利用阶段,有的院校干脆把好端端的实验室和应用软件闲置起来。使优质资源形同虚设。

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学校财力因素等。除此之外,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仍然是主要原因。

为了使实践教学建立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真正达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缩短校企之间供需的差距,哈尔滨学院以会计学本科专业为试点,进行了实践教学校企共建设计。

二、哈尔滨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设计

(一)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解析

从哲学意义上讲,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把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的特性。方法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理论,验证、运用并创新理论,使学生具备岗位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为此,实践教学应放在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上统筹设计。

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即以學校为主体,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建立学校与企业两个阵地,共用学校与企业两部分资源;共同设计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定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实践比例、实践环节等,共同完成高校实践教学任务。一句话,高校的实践教学应该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

(二)成立实践教学组织机构

成立本专业实践教学组织机构,由学校与企业双方人员组成,签订协议,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落实责任制,建立一整套实践教学共建办法和严格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有方案、有制度、有考核,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求得行政管理部门政策导向的支持。取得学校资金支持。加大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共建模式。

(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以校企共建思想为指导。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环节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即八大主要环节。具体为:

道德操守教育——观摩实验——课程实验——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与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专业编程实验——ERP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学年论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共同组成实践教学体系。

1.道德操守教育:制作专业教育专题片,通过组织观看财务会计从业人员遵守操行和违纪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诚信和操守教育,并结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制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坚持准则是本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

2.观摩实验:此实验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看专题片和实际观摩实习等方式完成。专题片的制作要纵观企业财务资金活动全貌,注重会计核算细节,反映规范、现代、直观的财务运行活动;观摩实习即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使学生在熟知财会业务知识之前,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概貌、财务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和会计应用特点等。便于安排学习进程。

3.课程实验:此实验是专业基础理论的操作和应用。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理论。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验证学生对理论掌握的程度。该实验要取得现代企业真实(应作技术处理)、完整、现实的资料,在学校实训室内即可完成。

4.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与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此实验分为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和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两个步骤。一般来讲,手工与电算模拟实验应使用同一套资料,便于理解会计学理论,掌握实际工作的技能要求。该实验应以不同类型企业完整的会计活动为基础。对实习基地所提供的完整的会计资料进行再加工,在校内为学生创设企业模拟环境,使学生掌握不同会计岗位手工记账和电算化记账工作,检验与岗位需求的差距。

5.专业编程实验:此实验是模拟应用与创新实验,即利用Excel、Access的工具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计算机和财务方面的知识,自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系统,为将来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奠定实践基础。

6.ERP实训:此实验是模拟应用与创新性训练,在完成以上实践教学环节后,站在企业全局高度,进行生产、经营、预测、决策和评价。通过手工环境下的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灵活运用专业理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实验(训)需要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在校内实训室内模拟完成。

7.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实际应用与创新实验,该环节要求学生深入基地进行实战。实战前,实习基地指导教师需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考核等,合格后方可进驻企业。学生进驻企业前要与院方签订协议,承担违约责任。学生进驻企业后,将参与企业财务运营活动,办理对外业务,接受真正的考验。毕业实习后。举行实习经验交流会,同学之间交流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8.毕业论文:在理论学习和各环节实践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践教师指导,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充分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论文要体现学术性、创造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特点,经过校内教师认真指导后,请企业教师参加答辩评审,把好质量关。

(四)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两部分组成,实行规范的教师管理机制,制定校内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制度,在资金保障的情况下使教师完成技能指导水平提高和对企业会计理论指导双重任务。教师每年要拿出实践成果,递交实践报告。学校组织座谈交流、评议和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对教师全面考核的指标之一,成为评职晋级的一个依据。

聘请企业专家作为长期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把聘任教师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体制中,规定固定的工资补助标准,签订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制订合作计划,落实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企业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考核的一项指标。真正建立起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五)实践指导教程的完善

学校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每年必须集中修改实验资料,对企业实际资料进行全面的加工整理,编写实验教程。保证向学生提供完整、适度、全新的實验资料,提供企业财务活动设计方案。

(六)校企资源开发和软件应用

篇5:财务会计教学大纲本科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 课程的性质:会计学专业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会计要素和三大报表;②使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所认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会计日常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技巧,为今后从事财务会计或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④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理论,继续深造以及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基础。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遵循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等普遍的教学原则实施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以系统讲授法为主,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实例练习和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总学时:总学时为10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财务会计概述(6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概述、财务会计工作规范

重点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 货币资金(8 学时)

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的结算

掌握:库存现金的限额管理,日常管理的其他规定,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银行存款与支付结算

第三章 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10 学时)

了解:应收票据概述、应收账款概述、坏账损失及其确认

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账款的核算、预付账款的核算、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坏账的核算。

第四章 存货(14 学时)

了解:存货的定义与确认,存货的分类

掌握:收入存货的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和期末存货的计价,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包装物的核算,库存商品的核算,存货的清查。

重点掌握: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第五章 投资(10学时)

了解:投资的概念,投资的分类,交易性证券的概述,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掌握:交易性证券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核算。

重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中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第六章 固定资产

(10 学时)

了解: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分类,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概念,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

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方法,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重点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核算。

第七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4学时)

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内容,其他资产包括的内容。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其他资产的核算。

第八章 流动负债(9 学时)

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内容,短期借款的概述,应付票据概述,应付职工薪酬的构成,其他流动负债。

掌握:短期借款的核算,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账款的核算,预收账款的核算,职工薪酬的核算,消费税、营业税及其他税费的科目设置及核算。重点掌握:增值税的核算(小规模、一般纳税人)。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6 学时)

了解:非流动负债的概念及特点,非流动负债的利弊分析,长期借款的分类,长期应付款的内容,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

掌握:借款费用的处理,一般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务重组的核算。重点掌握:长期借款的核算。

第十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9 学时)

了解:收入的概念,收入的分类、计量及确认,费用的概念和分类,利润的概述及利润总额的构成。

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三大期间费用的核算,利润的核算。

重点掌握:所得税的核算,利润的结转和分配。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8 学时)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与负债的区别,实收资本的含义,资本公积的含义及分类,留存收益概述,未分配利润的概念。

掌握:实收资本及变动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12 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其作用,种类及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利润表的概念及作用,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会计报表附注。

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总复习、答疑(2 学时)

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要求学生认真积极地思考、讨论并及时完成。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本课程教材为:《财务会计》(杨智慧主编);

课程的考试与评估:精心设计问题与试题,使其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认真评估试卷,使课程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篇6: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设置要求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及其应用,具有分析和解决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及维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会操作、懂原理、会分析、能管理。会操作就是要掌握常用的通用会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懂原理是要清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能分析是要能够利用利用计算机产生的基本会计核算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和利用,为财务决策服务;能管理是要懂得电算化会计的特点及相关的管理政策与法规,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原则的同时,密切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在所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方面多实践、多练基本功,自觉培养自己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内容及基本结构

2、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总体结构。

3、理解整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独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目标、功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计算机网络基础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总体结构 教学难点:

整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独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目标、功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信息社会与新经济时代

一、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

二、新经济时代

第二节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一、什么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发展史

一、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产品的发展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一、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三、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五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三、部门级与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

四、代码和会计科目设计

第二章

会计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

2、熟悉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

3、理解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

4、熟悉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和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

2、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分析 教学难点:

1、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分析 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二、企业计算机网络组建

三、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 第三节 数据管理技术

第四节 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

一、主机结构

二、文件/服务器结构

三、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四、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第五节 会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三、结构化分析

四、结构化设计

第六节 会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

一、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二、信息系统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

总账子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总账子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

2、掌握总账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3、掌握总账子系统的目标及其与其他子系统的联系。

4、掌握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

5、掌握凭证处理

6、掌握辅助账核算与管理

7、掌握期末处理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会计循环的内容。教学重点:

1、账务处理系统的逻辑模型

2、账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教学难点:

1、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

2、账务处理系统的期末处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总账子系统概述

一、总账子系统的目标

二、总账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三、总账子系统的处理流程

四、总账子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

五、总账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六、部门级与企业级总账子系统的区别 第二节 总账子系统的初始设置

一、设置账簿

二、人员权限设置

三、会计科目设置

四、凭证类别设置

五、录入科目余额

六、结算方式设置

七、其他初始设置

八、总账初始设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九、系统初始设置前的准备 第三节 会计凭证处理

一、凭证输入

二、凭证审核

三、凭证输出

四、凭证汇总

五、记账

六、凭证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日常账簿输出与管理

一、总账子系统日常账簿输出

二、出纳账簿输出

第五节 辅助核算与管理

一、项目核算与管理

二、部门核算与管理

三、往来核算管理 第六节 期末业务处理

一、自动转账

二、对账

三、结账

第四章 其他核算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固定资产子系统系统目标、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及与其他子系统的联系。

2、理解工资子系统系统目标、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与其他子系统的联系。

3、熟悉报表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教学重点:

1、工资及固定资产子系统需求分析及业务流程

2、工资及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初始化

3、报表系统的定义及生成 教学难点:

1、工资及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初始化

2、报表定义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一、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概述

(一)系统目标

(二)与其他子系统关系

(三)系统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

(四)处理流程

(五)功能结构

(六)部门级与企业级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区别

二、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初始设置

三、固定资产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四、固定资产子系统的日常处理 第二节 工资管理子系统一、工资管理子系统概述

(一)系统目标

(二)与其他子系统关系

(三)系统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

(四)处理流程

(五)功能结构

(六)部门级与企业级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区别

二、工资管理子系统的初始设置

三、工资管理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四、工资管理子系统的日常处理 第三节 通用会计报表子系统一、通用报表子系统概述

二、通用报表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三、应用通用报表子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采购管理与应付账款子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采购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系统目标及功能结构。

2、掌握采购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

3、熟悉采购与应付账款系统的初始设置。

4、熟悉采购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过程。

5、熟悉采购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账表输出和统计分析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核算内容和业务流程。教学重点:

1、采购管理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分析

2、采购管理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教学难点:

1、采购管理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

2、采购管理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采购管理与应付账款子系统概述

一、采购与应付账款子系统的系统目标

二、采购与应付账款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三、采购与付款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流程图)

四、采购与应付款系统的业务流程

五、采购与应付款系统的功能结构

第二节 采购管理与应付账款子系统初始设置

一、采购管理子系统的参数设置

二、建立采购子系统的基本信息

三、输入期初数据

四、其他初始设置内容

五、应付核算的初始设置

第三节 采购管理的日常业务处理

一、采购申请管理

二、采购订单管理

三、采购收货、入库处理

四、采购退货处理 第四节 应付账款核算

一、应付账款核算的方法

二、应付账款核算的日常处理

三、应付账款核算的凭证处理及转账

四、应付账款的月末处理 第五节 账表输出和统计分析

一、采购管理的主要报表

二、应付核算的主要账表

三、账表的输出过程

第六章 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系统目标及功能结构

2、掌握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流程。

3、掌握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初始设置。

4、熟悉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5、熟悉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账表输出与存货分析方法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存货管理的内容和业务流程。教学重点:

1、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及业务流程

2、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教学难点:

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初始化及日常业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概述

一、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系统目标

二、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三、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流程图)

四、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业务流程

五、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第二节 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初始设置

一、库存管理的参数设置

二、建立基础信息

三、输入期初数据

四、启用业务系统

五、存货核算的初始设置 第三节 库存管理的日常业务

一、入库业务处理

二、出库业务处理

三、其他业务处理 第四节 存货核算

一、存货核算的业务处理流程

二、存货入库核算

三、存货出库核算

四、凭证处理

第五节 账表输出和统计分析

一、库存管理子系统的账表

二、存货核算输出的账表

第十章 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系统的系统目标及功能结构。

2、掌握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的数据流程及业务流程

3、熟悉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系统的基础设置

4、熟悉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系统的数据处理

5、熟悉销售与收款统计与分析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销售业务的核算与管理的内容及业务流程。教学重点:

1、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的数据流程及业务流程

2、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3、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系统的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 销售管理与应收账款子系统的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概述

一、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的系统目标

二、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三、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流程图)

四、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的业务流程

五、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第二节 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初始设置

一、销售管理子系统的参数设置

二、建立基础信息

三、应收账款系统的初始设置 第三节 销售管理的日常业务

一、销售报价管理

二、销售订货业务

三、销售发货处理

四、销售退货处理

五、销售结算

第四节 应收账款核算

一、应收账款核算的方法

二、应收账款核算的日常处理

三、应收账款核算的凭证处理及转账

四、应收账款核算的月末处理 第五节 账表输出和统计分析

一、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的业务报表

二、销售管理与应收款子系统的分析报表 第八章 成本核算子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成本核算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功能结构

2、掌握成本核算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

3、掌握成本核算子系统初始设置

4、掌握成本核算子系统输入方法

5、掌握成本核算和分析方法

6、熟悉成本预测方法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成本管理的程序、方法和内容。教学重点:

1、成本预算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

2、成本核算子系统的初始化 教学难点:

成本核算与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核算子系统概述

一、成本核算子系统系统目标

二、成本核算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三、成本核算子系统的需求分析(逻辑模型)

四、成本核算子系统的业务流程

五、成本核算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六、部门级与企业级成本核算子系统的区别 第二节 成本核算子子系统初始设置

一、第一次使用成本核算子系统的设置

二、定义成本费用分配率

三、定额管理设置

四、定义产品属性

五、录入期初余额

第三节 成本核算子系统输入

一、不同成本核算方法需要输入的数据

二、成本数据录入处理 第四节 成本核算和分析

一、计算机条件下和传统手工条件下成本核算的方法

二、成本计算业务处理

三、成本核算的凭证处理及转账

四、成本核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成本分析 第五节 成本预测

一、部门成本预测的方法

二、产品成本预测的方法 第九章 预算与资金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预算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及功能结构

2、理解预算管理系统的运行的基本原理

3、理解预算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4、理解如何通过企业组织设计、流程再造、财务会计流程和计算机网络建立企业的预算与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内容。教学重点:

1、预算管理系统的运行的基本原理

2、预算管理系统的建立 教学难点:

资金管理系统的建立 第一节 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一、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

二、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体制的组织机构和基本功能 第二节 企业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

一、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中的编码

二、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初始化

三、企业预算管理系统流程与内容

四、编制程序

五、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第三节 资金管理系统一、资金集中管理业务描述

二、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构成

三、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

四、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式 第十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2、熟悉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立原则及其体系

3、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学生自学要求:

预习传统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内容 教学重点: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内部控制的建立原则及内部框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与控制

二、内部控制概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立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立原则

二、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

一、高层管理控制

二、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

三、数据资源管理控制

四、质量管理控制

五、安全管理控制

六、信息系统外包的管理控制

七、运行管理控制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

一、输入控制

二、处理控制

三、输出控制

四、数据存储控制

第十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内容和过程

2、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 学生自学要求:

审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教学重点:

1、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及内容 教学难点:

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系统审计产生的背景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

三、审计内容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

一、计划阶段

二、实施阶段

三、完成阶段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常用技术

一、概述

二、常见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

三、审计软件

附: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使用

一、考核内容

学员应掌握主流的会计软件的使用,独立完成会计核算任务。

二、考核要求

1.1、熟悉会计软件的基本常识

1.2掌握核算型和管理型功能结构和区别

1.3掌握商品化软件的特点、功能要求和发展趋势。2.1、了解安装的基本问题 2.2熟悉对操作人员的管理

2.3掌握数据维护的内容,重点是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2.4熟悉数据保管的基本要求。

3.1、掌握帐务处理基本流程和功能结构

3.2掌握帐务处理系统初始化的功能、方法、步骤

3.3掌握凭证的输入、修改、审核、记帐的特点和内容

3.4熟悉期末业务处理的流程和步骤;熟悉帐簿输出的概念、功能。

4.1、掌握往来核算和管理、项目核算和管理、部门核算和管理的基本功能结构,熟悉各功能的要求和实例;

4.2熟悉现金和银行管理的基本功能,掌握银行对帐功能,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

5.1、熟悉报表系统中的基本概念:简单表、复合表、三维表、二维表、固定表、可变表等。5.2掌握报表系统的三个分类及特点; 5.3了解报表系统的基本功能 5.4熟悉格式设计的有关内容

5.5熟悉在报表中定义获取数据的计算公式的方法 5.6了解数据的录入和生成 5.7掌握数据处理的功能

5.8熟悉报表汇总和报表合并的概念,掌握报表输出的方式和内容。

三、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杨周南 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电算化会计》

王衍

上一篇:议论文阅读训练一百篇下一篇:缅怀先烈——共谱英雄颂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