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2024-06-30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共6篇)

篇1: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感觉统合教案

圆桶吊缆:(竖抱桶)

目的:

1、前庭平衡的刺激

2、身体的控制能力

3、反应能力

4、身体的配合能力

过程:

1、上圆柱吊缆时,老师的手按住圆柱上方。

2、大点的孩子可让其自行上去,小点的孩子可稍加辅助爬上去。

3、孩子胸一定要贴于圆柱上,要不就易掉下来,双臂交叉抱,双脚交叉。

4、扶臂前后晃动,然后再旋转,边旋转边问晕不晕,一定要有语言交流,下面可放软垫子。注意事项:

如果晕的话,可有节奏的前后摆动,晃动平衡木(平衡浪木)目的:

1、提升平衡能力

2、增强反应能力

3、全身的配合与协调 过程:

1、可双手一前一后走

2、单手一前一后走

3、双手一齐往前往后走

4、背过手,一直往前(往后)走

5、侧身走侧身退走。

6、站于中间做左右可前后晃动。

7、可当双杠玩。

8、稳了后,小点的孩子可以让其在上面爬行。活动延伸:

走完后可加个足部按摩垫。

跳床 目的:

1、身体的松懈能力

2、促进方向概念

3、提升身体的控制能力

4、提升平衡感韵律感

5、提升粗大动作的协调能力增强脚部的肌力

6、增进空间认知

7、内耳前庭系统的刺激,有助于语言的发展

过程:

1、前原地弹跳

2、双脚,往上跳,前脚掌着地。

3、能双脚跳了,可双脚跳,单脚跳,旋转跳。

4、可加大难度,高度,可传接球。

阳光隧道

目的:

1、强化触觉学习不足。

2、促进平衡发展

3、本体感的提升

4、刺激并调整前庭体系

5、提升方向感

过程:

又名时光隧道。

1、爬着进去,退着出来。

2、里面可放沙包,放触觉球,让孩子爬进去捡回来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感到害怕,可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增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加以强化,也可以隧道里放入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鼓励孩子爬进去取食物。

独角凳 目标:

1、提升平衡能力

2、增进腿部肌力

3、刺激前庭平衡

4、促进方向概念

5、动作灵活能力,左右脚配合能力 过程:

1、蹲下在拿凳坐,两脚并拢,手插腰。

2、可进行双脚交替踢腿,姿势要正确,踢完回来脚底依然是并拢的。

3、可边踢边传球。

4、可右(左)脚抬起,笔直,左(右)脚跳起来转圈。注意事项:

根据孩子的情况增强难度,让孩子先做稳了方可做抬脚的训练。

平衡台

目的:

4、促进平衡能力

5、增进眼脚的协调能力

6、增进空间概念如:左右,前后的认识

4、身体的控制能力

过程:

1、上的时候从中间上,脚称八字往外挪成与肩同宽。

2、做上下或左右摆动。

3、可在上面拍球丢接球,可丢双球。

4、可两人同时上,左可晃动,可丢接球。

5、可盘腿坐于中间做下下或左右的晃动。

6、可两个面对面盘腿而坐,可丢接球,拍手念儿歌等。

7、亲子里,可趴在上面或仰在上面晃动,老师一手扶腰,一手抓板。(前庭平衡)

大陀螺 目的:

1、刺激前庭平衡

2、手脚配合能力

3、触觉学习

过程:

又名旋转浴盆。让孩子一个人坐入大陀螺内,双脚盘起由慢到快的让陀螺旋转起来,也可两个人同坐在陀螺内协调用力使陀螺快速旋转。

注意事项:

对于小的孩子,老师可先辅助其左右晃动,再是辅助360度旋转。

1/4圆:

目的:

1、籍由走动,增加空间,方向的认知

2、身体平衡能力的提升。

3、增进眼脚的协调能力

4、自我感知能力

5、触觉学习

1.摆成S型,可正走,倒走,可抱球前后走。2.可弯腰走,也可站着走过,注意中间换脚动作

3.可立于墙上让其攀爬,4.可把1/4圆翻过来让孩子玩,上去时脚是一个一个上去的

5.可两人面对面,做丢接球,可一球丢接,二球丢球,三球丢接。6.可躺于上面做摇晃,可两人一起坐于里面做摇晃。

7.从这端走到另一端。要小心下来时打脚,所以快走完时,回头抓最上面的那根

本文摘自: 祁门人网()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818

篇2: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一)滑板

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20-30分钟。

方法:

1、静态飞机式

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 飞状。

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 20 30秒钟。

2.乌龟仰躺

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 姿势。

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 20 30秒。

3.乌龟爬行

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 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 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 的重量移动。

4.青蛙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 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 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 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5.俯卧旋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上。

尤其适用于严重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旋转时手不过中线,而且很少引起头晕)。

6.单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 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7.双人牵引滑行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8.滑板过河

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 得着的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 协同运动带

9.过隧道

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 在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可以在通道的一端设置目标物(彩色气球、绒 布小动物等),规定儿童拿取到一定数目后即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儿童的兴趣。

尤其适用于本体感觉失调的儿童。

10.火车厢接龙

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排成长龙,后面的儿童 双手握着前面儿童的双腿,由第一个儿童带领,顺着通道的方向前进。也可以由前面的儿 童用双脚勾着后面儿童的颈部一起滑动。

尤其适用于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的自闭症儿童。

11.滑板上投球

让儿童趴在滑板上,滑板旁放一篮子小球(小皮球或乒乓球),前方 2 3 米处放置一只 空篮子,要求儿童将球投到前方的篮子中。

增进前庭平衡、颈部张力、手眼协调。可每天安排儿童投球 200 400次。

12.滑板上水平推球

让儿童趴在滑板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约 30厘米,用双手对墙壁做水平推球,待球 从墙壁弹回后双手接住再推,如此循环反复。

增进手部的本体感觉,促进眼手协调和双手的协调运。

13.滑板上抛球

让儿童趴在滑板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 2 3 米,双手把一个小皮球或排球,往墙 壁 30 50厘米高的地方用力抛去,等球弹回时尽力接住弹回的球。

增进视觉的立体判断,特别有益于眼手协调、左右手协调,改善前庭功能和整体感 觉系统都很重要。

14.双人推球比赛

当儿童对滑板爬行比较熟练以后,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两人一组,进行水平推球、接球的活动。

增强眼球控制能力,改善视觉、听觉。

15.双人拍球比赛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两人一组,各人手握球拍,进行拍球的对打游戏。可用乒乓球、小皮球、粘贴球等。

增进眼球控制、身体形象、视-空知觉.(二)滑

功能: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促进身体保护伸展反应的成熟;

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20-30分钟

1.俯卧滑滑梯

让儿童自己将滑板抱起,放在滑梯顶端的平台上,身体俯卧在滑板上,头、手在前,脚在后,由指导者协助轻轻推动滑板,使滑板由滑梯上自然地滑下来,也可让儿童自己用 双手抓住滑梯的两侧,同时用力往后拉,借用反弹力使滑板往前滑行,较快速地从滑板的 斜面滑下来。也可以采用头上脚下的方式,从滑梯上倒着滑下来。

延伸的活动:

(1)推球

可以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力,锻炼眼球的注视能力,眼物距离的判断能力及手眼协调 能力。

(2)取物

可提高儿童的有意注意力、记忆力

(3)扔物

让儿童滑下滑梯前手拿小球,要求儿童在下滑的过程中将手中的球扔进指定的篮子或 纸箱中。

(4)取物 扔物序列活动

当儿童从滑梯上滑下时,先让儿童从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抓取指定的小球或其他物

品,再按要求扔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

(5)击打

从天花板垂悬一个球,使儿童在滑梯上滑行时可以碰得到,或在滑梯旁悬挂一个或几 个标识物,如小布娃娃,绒布小动物等,要求儿童在下滑的过程中用手中的木棒或纸棒或 塑料吹气棒击打悬挂在一旁的标识物。

(6)穿帘

在滑梯下面挂一个布帘或毛巾帘,让儿童滑下时掀开帘子穿过去。

(7)推墙

用塑料积木在滑梯前面堆成墙等障碍物,让儿童在滑下时推开。也可由两名指导者拿 着旧报纸在滑梯的末端形成一面墙,让儿童滑下时穿破 墙壁。

(8)穿隧道

在滑梯上设置一个小隧道,让儿童滑下时穿过预先设置好的小隧道。

(9)捡球

从滑梯的前面丢球给他,要求他滑下滑梯后拾起前面滚过来的球。

(10)捡球 抛球序列活动

当儿童对上述接球活动比较熟练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要求儿童将捡到的球按要求扔到 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

滑板和滑梯上所体验到的前庭和本体感觉的输入,可以纠正异常的触觉系统;减少

活动过量或不安、集中注意力。

2.坐姿滑滑梯

适用于较小的儿童。延伸活动同俯卧滑梯。

3.蹲姿滑滑梯

延伸活动同俯卧滑梯。

4.立位滑滑梯

可以增强儿童空间认知能力、肌肉同时收缩能力,强化前庭感觉、平衡能力、自我保 护能力。

延伸活动:取物、扔物、取物一扔物、击打、接物。

4.逆上滑梯

(1)俯卧逆行: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抓往呼拉圈或木棒,指导者拉着呼拉圈或木棒,由下 往上将儿童和滑板拉上滑梯。或在滑梯的上端固定一条绳子,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 抓住绳子,交替往前移动,由下而上爬上滑梯的顶端。

(2)仰卧逆行

(3)坐姿或站立逆行

实践证明,滑板和滑梯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阅读和行为。

(三)网兜吊缆

功能:强化儿童的前庭感觉;纠正儿童的触觉系统;提 手眼协调能力和有意注 意力。适用于前庭平衡不佳、触觉敏感或迟钝及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20-30分钟

1.摇篮游戏

让儿童轻松随意地仰躺在吊缆中,轻轻地左右摇晃。可指定一特定的目标,让 儿童仰躺在摇动的吊缆中注视目标,强化对眼睛控制的调整。

2.吊缆秋千游戏

让儿童俯卧或卷曲仰躺在吊缆之中,由指导者推动吊缆协助儿童进行前后、左右的摆 动或旋转。吊缆的放置以距地面约 20厘米为宜。3.吊缆插棍游戏

让儿童俯卧在吊缆中,前后晃动吊缆,在吊缆下方放置一套小木棍子和有着相应小孔 的木板,要求儿童双手同时拿起小木棍按顺序插入孔中。

4.坐立吊缆游戏

让儿童可以坐在吊缆中,两手抓住吊缆的边缘以保持身体平衡。指导者晃动吊缆做前 后左右的摇动或360度的大旋转。

5.直立吊缆游戏

让儿童直立在吊缆上,双脚撑住吊缆底端,双手扶住吊缆上面的绳索,以保持身

体平衡。由指导者推动吊缆作前后、左右的摇摆和360度大旋转,对前庭平衡和身 体形象认知帮助较大。

(四)圆筒毛吊缆

功能:活化前庭 固有体系;强化触觉体系;矫正重力平衡。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坐姿摇摆和旋转

让儿童坐在底板上,双手环抱圆柱,身体紧贴圆柱,双脚以筒底边为支撑环绕圆柱

紧紧夹住,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指导者在操作时,应控制好方向的变化和时间的间隔,时而左右,时而前后,时而

作 360度以上的大旋转,此期间还应有数秒钟的间歇,这样可以促使前庭体系保持 清醒,强化它对感觉信息的过滤及选择能力。

2.站立摇摆和旋转

让儿童站立在底板上,双脚夹住圆筒,双手握住上端的绳索,由指导者推动圆筒作

前后、左右摇晃及 360度以上的大旋转。还可训练儿童只用一只手抓紧绳索,伸出 一只手来接或抓取物体,或是只用一只脚站立,伸出一只脚来踢目标物体,促进手 眼协调及姿势运动协调,发展平衡能力及难度较

3.坐在圆筒帽上

让儿童双手握住上端的绳索,坐在圆筒的上面。可丰富前庭固有感觉。还可让儿童

坐在上面做套圈圈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姿势运动协、平衡能力及高度运动企划 能力。

(五)四足位平衡吊缆

由两块木板和一根绳索构成。上下两块木板的四个角分别用绳索相联,由上面木板的中间 用一根绳索作定点悬挂。

功能:促进前庭固有感觉、平衡感及自我形象、视觉统合、眼球控制及运动感觉

展。尤其适用于重力感不良的儿童。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站立摇晃

让儿童站立在上面,双手抓住绳索以保持身体平衡。可让儿童自由晃动或帮助他进 行前后左右晃动或360度旋转。做 360度璇转时,每次持续转动以不超过 10圈为宜,转转 停停对儿童前庭体系的苏醒帮助更大。

2、蹲、坐、跪、躺、卧

由指导者帮助做前后、左右的晃动或旋转。还可在一旁放置积木或小球、洋娃娃等玩 具,让儿童在摇动时伸手去拿取。

3、滑行游戏

将四足位平衡吊缆上面的吊绳固定在可前后移动的滑道里。

(1)(站、坐)滑行中击打目标、抛、接、投物。

(2)俯卧滑行捡、拾物品。

(六)圆木柱吊缆

功能:增加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增进平衡、视

动协调、运动。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俯卧环抱圆木柱

让儿童俯卧在木柱上,用双手双脚环抱着木柱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先让儿童趴在木

柱上体会木柱自然摆动的感觉,再由指导者推动木柱进行前后、左右的摇晃。摇晃 3分钟,停下来休息 3分钟,再接着摇晃3分钟,如此循环 5 8次,刺激儿童的前

庭感受器,让儿童体会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的肌肉反应和前庭感觉输入。

延伸的活动:

(1)把小绒布娃娃、积木、橡皮等散放在圆木柱下面的地垫上,让儿童俯卧在圆木柱上,摇 晃圆木柱,要求儿童以他所能的任何方式紧抱着圆木柱,同时俯身把地上的物件捡起来。

(2)把小绒布娃娃、积木、橡皮等混装在一个纸盒中,将纸盒放在圆木柱下面的地垫上,旁 边放置一个空纸盒,让儿童俯卧在圆木柱上,摇晃圆木柱,要求儿童以他所能的任何方式 紧抱着圆木柱,同时俯身把一个纸盒中的小绒布娃娃全部取出来放人另一个空纸盒中。

(3)让儿童手中拿一个纸棒或木棒,在晃动的过程中对准目标物击打。

2.骑木马

让儿童骑在圆木上,跟骑木马一样,大腿夹紧以保持身体平衡。这项游戏有助于姿

势和平衡的建立。本体感觉不足,身体平衡能力差的儿童,一般不能自如地骑在上 面进行活动,有的甚至连坐都不敢坐。

延伸的活动:

(1)让儿童骑坐在木柱的一端,用手抓住绳索协助保持身体平衡,由指导者协助推动木柱进 行前后、左右晃动。可在木柱的一侧设置一块木板,要求儿童每摆动一次,就自己用脚蹬 木板一下,借助木板对蹬力的反作用力来保持木柱的摆动。

(2)也可让两个儿童背对着骑坐在圆木柱上,圆木柱两侧各放置一块木板,要求儿童自己用 脚蹬木板,依靠木板对脚的反作用力推动木柱的摆动,且两个儿童蹬木板的力度要接近,才能保持木柱较好摆动,若力量相差悬殊,则木柱总是歪向一侧。

(3)在圆木柱的一侧放置一个纸盒,里面装有积木或小球,要求儿童在晃动的过程中抓取指 定的物品,并投掷到指定的位置。

(4)让两个儿童背对着骑坐在木柱的两端,进行上面的游戏,还可由一个儿童抓取目标物后

交给另一个儿童,由另一个儿童完成投掷任务,而后交换角色。

(5)让儿童骑坐在木柱上,一手扶着绳索,一手拿一长棒,摇晃时,设法用手中的长棒将前 方的目标物一一击倒。

(6)在不远处固定一条绳索,让儿童骑坐在木柱上,用手抓住固定在一侧的绳索的一端,带 动木柱和身体运

3.圆木柱秋千

让儿童抓住两侧的绳索,横坐在圆柱上自由晃动,也可像荡秋千样前后荡起来。

延伸的活动:

(1)由指导者和儿童手牵手并排横坐在圆木柱上,让儿童另一只手抓紧绳索,可让圆木柱自 由晃动,也可两人协同摇摆来,或借助手的力量和身体的左右摇摆使圆木柱左右晃动。像 荡秋千样前后荡起.(2)可在圆木柱秋千的前方放置目标物,如悬挂气球或绒布玩具等,要求儿童在荡动的过程 中用脚趾部踢指定的目标物。

4.立位秋千

让儿童站立在圆柱上,双手抓住绳索,保持身体平衡,让圆木柱自由晃动或由指导者协助 进行前后左右摆动或旋转。

延伸的活动:

(1)平衡掌握得比较好的儿童,可尝试只用一只脚站立,并用另一只脚去踢指定的目标物。

(2)若有较大的圆柱木柱,可两人手牵手站立在圆柱上,各抓住一侧的绳索,一起前后荡起 来或进行左右摆动。活动量可由 30 200次不等,摇动方向可由固定到不固定。

(七)旋转轮盘吊缆

功能:强化前庭感觉和平衡反应的结合,发展关节、肌肉等的本体感觉;促进运

企划能力的形成。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让儿童屈曲坐在轮盘上,双腿夹住绳索底端,用手抓住绳索,抬起双腿,任由轮盘自然 晃引和旋转,或由指导者推动做旋转和摆动。

延伸的活动:

(1)在摇晃和旋转中,递小球、小圈圈或玩具给儿童,让他伸手来接;

(2)让儿童手中拿着好几件东西,以尝试各种不同的肌肉感觉;

(3)让儿童接过物品并将手中的物品抛向指定的目标;

(4)要求儿童将小圈圈套在指定的目标上,如红色的小圈圈套在红木棒上,绿色的小圈圈套 在绿木棒上;

(5)让儿童用脚或腿夹住东西摇晃和旋转;

(6)设置一个色彩鲜艳的目标物,要求儿童在晃动或旋转中用脚去踢目标物。

2.让儿童坐在轮盘上,双手握住绳索,身体向前屈曲,向后退几步后迅速抬起双腿,使身 体随着轮盘晃动,还可用脚蹬墙,借墙壁的反作用力持续摇晃,通过蹬墙时的力量大小和 方向来控制摆动的幅度和方向。

延伸的活动:

(1)指导者手拿小球或小圈圈等,让儿童自己借助墙壁的反作用力控制方向,荡到指导者 身边并伸手拿取指导者手中的东西。

(2)设置几个目标物,要求儿童自己控制方向,在晃动中逐一踢倒它们;

(3)晃动和旋转过程中,要求儿童伸手去拿放置在一旁的小圈圈,并将圈圈套在指定的目标 上;

(4)轮盘晃动和旋转时,要求儿童伸手去拿放置在一旁的小球,并将小球抛人指定的篮子或 纸箱中。

(八)游泳圈吊缆

功能:强化前庭固有感觉,促进平衡能力、手部肌肉及运 的发展。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让儿童仰躺或俯卧在吊缆内,由指导者推动吊缆进行前后左右晃动及顺时针、逆时针方 向的旋转。

延伸的活动:

(1)在吊缆内放置不同质地的毛巾、沙发垫、地垫等,让儿童体会不同的触觉刺激;

(2)晃动时递东西给儿童,让他注视并伸手来接。

2.让儿童仰躺或俯卧在吊缆内,用手抓住呼啦圈,指导者拉动呼拉圈进行牵引。

3.把小球、绒布玩具、塑料积木、橡皮等散放在吊缆下面的地垫上,让儿童俯卧在吊缆内,摇晃吊缆,要求儿童在晃动中把地上的物件捡起来。

4.让儿童在晃动时将手中的球投入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或将小圆圈套在指定的木棒 上,或将小木棍插入指定的小孔中去。

5.让儿童躺在吊缆内,手持一长棒,摇晃时,设法用手中的长棒将前方的目标物一一击倒。

6.在不远处固定一条绳索,让儿童躺在吊缆内,用手抓住固定在一侧的绳索的一端,带动 吊缆和身体运

(九)平衡台(板)

功能:有助于统合平衡感觉、前庭感觉、固有感觉和视觉。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平躺摇晃

让儿童仰躺或俯趴在平衡台上面,手臂和腿放松,自然伸展,任平衡台自然晃动,或由指导者协助进行左右摇动。

2.匍匐摇晃

让儿童匍匐在平衡台上,自己进行左右摇晃。还可在平衡台上放置物品,吸引儿童

自己爬过来取。

3.跪坐或静坐摇晃

让儿童坐或跪在平衡台上,由指导者左右摇晃平衡台。

4.平衡台互相扶持

指导者和儿童共同站在平衡台上,两人面对面,手拉手,互相保持平衡。

5.被动的平衡台站立摇动

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面,双脚分开,由指导者在台下缓慢摇动平衡台,使平衡台 左右晃动。

6.主动的平衡台站立摇动

让儿童站立在乎衡台上,双脚分开,重心交替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自己控制平衡台进行晃动。

7.平衡台上蹲起运动

儿童站立在乎衡台上,进行自主的摇晃时,由指导者发出口令并示范,让儿童随着做 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以及伸手、屈臂等动作。

8.平衡台上的移动

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先进行自主摇晃,然后指挥他移动身体,如往前进一步,往后退一步,向右转,向后转等等。

平衡台游戏刚开始时,可练习摇动 10-20 下,以后逐渐增加,到 60 下时,平衡效

果较容易发挥。再根据儿童的情况逐步增加到 100或 200下。

(十)大、小笼球

功能:促进前庭体系、本体感觉和平衡反应的发展,尤其适用于触觉反应过分敏感 或迟钝的儿童。它也是测试儿童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俯卧大笼球

让儿童俯卧在大笼球上,指导者抓住他的双脚,将两腿平举,并做轻微的前后推拉

和左右转动,前后左右快慢的变化,可以丰富儿童的前庭感觉,让他有更好的重力 感调整。

指导者也可以用双手压住儿童的腰部,让笼球做前后左右转动。

2.俯趴小笼球

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儿童的腹部,让他趴在上面,双手双脚接触地面,自己操

作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或转动,带动弹力球在腹部下面滚动,以强化儿童身体各 部对重力的协调感。

3.仰卧大笼球

让儿童仰躺在大笼球上,以腰部为支点,由指导者抓住儿童的双脚、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的推动和滚动。

4.倚靠小笼球

将小型弹力球放在墙脚,让儿童颈、后背或腰部靠在上面,扭动身体使球在身体和

墙壁之间滚动,或晃动身体使之受到挤压。也可将小型弹力球置于儿童的背后或腰 下,让儿童自己去滚动。

5.坐上大笼球

将儿童扶坐在大笼球上,较小的儿童由指导者扶着儿童的腰部或手臂,进行前后左

右推动。也可扶着儿童的身体,利用大笼球的弹性进行有节奏的上下振动。对大一 些的儿童指导他自己扶着墙壁、桌沿或其他扶手保持身体平衡,移动身体使大笼球 进行前后左右的转动或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笼球上作上下振动。

6.坐小笼球

将小弹力球放在儿童的屁股下,鼓励儿童屁股使劲往下压,设法坐扁屁股下的弹力

球,还可让儿童坐在球上做各种游戏,如跟儿童面对面坐在球上玩指眼、耳、口、鼻的游戏或拍手游戏等,及抛、接物品、套圈圈等游戏。

7.大笼球压滚游戏

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地上,指导者用大笼球放置在他的身体上,慢慢地进行前后左右的滚 动,或在上面进行轻轻压挤。尽量滚动和压挤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左右的滚 动和压挤,对儿童脑干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

8.俯卧大笼球抓东西

让儿童俯卧在大笼球上,保持身体平衡,将目标物(小球、积木、绒布娃娃等)放置

于儿童前面,儿童向前滚动时用手可以够得到的位置,指导者扶着儿童的脚协助儿 童前后左右滚动,帮助他按要求抓取到目标物。帮助发展儿童语言展和自我控制能 力。

9.大笼球上跳跃

扶着儿童站立在大笼球上,先让他轻轻上下晃动,或双脚交替踩压,再扶他跳起来,体会落下去又弹起来的感觉。

(十一)球

功能:可用于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强化前庭平衡、身体协调能力及脑干部机能。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进入球池

让儿童以他自己的方式进入球池,可以是轻轻地跨入,也可是用力跳入。

2.藏身其中

让儿童慢慢坐下或躺下,将身体全部藏人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加强对全身触觉系 统的刺激和锻炼,以修正其触觉防御,强化触觉方面的本体感。

3.球池中运

(1)在球池中转动手、脚,划动四肢或翻动身体,摆动头部、颈部,在浮力状态中,调整身 体的重力感信息;

(2)站在球池中,作踏步运动或跳跃运动,承受不同重心及身体运动的感觉,可确定 标,规定儿童以某种规定(站着走、蹲着走、爬行、单脚跳、双脚跳)或沿某 路径达到目标;

(3)在球池中藏一种或几种其他质地或大小的物体,让儿童寻找。可将儿童分成两组,让他 们比赛,看哪一组找得快,找得多;

(4)还可在球池中作飞机起飞、火车开动、太空人漫步、抛接球等游戏,以强化他的运动 划能力。

4.球池综合游戏

(1)在球池旁边放置一个高约 1米的台子,上方悬挂3个皮球,红、黄、蓝三种颜色各 1个,让儿童自己登上高台,由高台上跳下,先用手打击吊在球池上方的皮球,再跳人球池中。

(2)在距离球池较远处放置一个高台,在球池与高台之中的上方悬挂一根绳索,让儿童登上 高台,双手抓住绳索,像荡秋千一样荡到球池的上方,跃人球池中。

(3)将球池与吊缆游戏结合起来进行,让儿童先在吊缆上做各种动作,然后再从吊缆上跳下 球池,对儿童的重力感、触觉反应及运动企划能力帮助都

(4)可用塑胶颗粒、泡绵粒或旧报纸揉成一团团放人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中代替球池,也可将 干黄豆、绿豆、大豆、玉米粒等放人合适的容器中代替,发挥相同的功效。

(十二)羊

羊角球是带有两个把手的弹力球。

功能:

强化儿童的姿势反应和双侧的统合,促进高深程度的运动企划。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让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保持身体平衡,尽量用劲往下把球坐扁,再借助 球的弹性进行上下振动。

2.指导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身体自然屈曲,双脚蹬地往前跳动,同时用手 握紧羊角球的把手,带动羊角球随身体一起往前移动(如图)。

延伸的活动:

(1)规定路线,让儿童沿指定的路线跳动,以使跳动的方向作前后左右及旋转等变化;

(2)规定跳跃的高度和距离,在地上设定标识,要求儿童跳过去;

(3)可让两个儿童一起跳,看谁跳动的次数多,也可规定距离,要求儿童往返跳若干次,看 谁先完成;

(4)跳动时,指导者可以在旁边绕圈,让儿童看着你手中的彩旗等作视觉追踪,也可丢球给 他看,训练儿童的眼球控制能力。

(十三)蹦

床(跳跳床)

功能:促进前庭感觉的统合,培养平衡感,训练手眼协调。跳蹦床还有助于儿童的

情绪稳定。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由指导者和儿童一起坐在蹦床上,利用蹦床的弹性,以身体为支撑进行上下摇动;

2.对于不敢上去的儿童,为减少他的恐惧,开始可由家长或指导者背着儿童一起在蹦床上 跳跃;

3.让儿童俯卧在蹦床上,由指导者站立跳跃,将儿童弹起,让儿童体会蹦床上下起伏的感 觉;

4.让儿童俯卧在蹦床上,头颈部用力抬起,胸部尽量抬高。可以强化前庭体系的感觉,促 进全身肌肉本体感的形成;

5.让儿童在蹦床上进行自由的跳跃,或双手抱球在蹦床上跳跃,或与指导者做抛接球的游 戏;

6.让儿童在蹦床上一边跳跃,一边将手中的球投入指定的篮子内;

7.在蹦床的上方悬挂一个气球,让儿童每次跳起时击打目标。还可在蹦床上方悬挂一个网 篮,让儿童跳跃时投球入网,这种游戏可以协助儿童在半空中,以正确的前庭 固有感觉; 判断视觉空间,对手眼协调及身体形象的帮助很大;

8.让两个儿童面对面,手拉手站在蹦床上一起跳跃,或共同拉着一个小呼啦圈一起跳跃,从 而训练与对方协调运动的能力,通过跳动中的眼球对视,增强视觉的稳定性。

(十四)时光隧道

功能:有助于儿童正确判断自己身体的形象,调节前庭感觉。尤其适用于本体感不

佳,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儿童。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让儿童头在前,脚在后,自己设法爬进隧道里面,通过隧道从另一面爬出来,见上图。提醒儿童注意

2.让儿童采用脚在先,头在后的方式倒着爬进去,通过隧道从另一端爬出来;

3.在隧道内放置毛巾、积木、海棉垫等,让儿童以顺着或倒着的方式从一端爬进,另一端 爬出,体会在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体活动;

4.在隧道内放置很多东西,要求儿童爬进去将指定的东西拿出来;

5.让儿童一只手或双手拿着东西从隧道的一端爬进,从另一端爬出;

6.当儿童在隧道中爬行时,轻轻转动隧道,让儿童在滚动中练习手、肘、肩、膝等关节的 固有感觉输入,加强前庭体系的刺激和调整,此时头部的转动对眼肌的成熟也有帮助。

(十五)滚

功能:促进儿童本体感的建立,强化身体形象概念。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俯卧滚筒

让儿童俯卧在滚筒上,姿势与俯卧在大笼球上相同,由指导者扶着儿童的脚做前后

晃动,要求儿童努力抬起头、颈部,伸展双臂。

2.站立平衡游戏

将滚筒竖立,让儿童自己爬上滚筒上面,分开两脚,伸展双手,保持身体的平衡。

尽量让儿童自己做,以建立他的运动企划能力,指导者在一旁注意保护 适当给予帮助。

3.滚筒隧道游戏

把滚筒当作隧道,自己玩爬进爬出的游戏,可以头在先,脚在后,顺着进去,倒着

出来;也可以脚在先,头在后,倒着进去,顺着出来;还可以蹲在里面转弯,掉头,提醒儿童注

延伸的活动:

(l)在滚筒内放置毛巾、地垫、小塑胶颗粒等,让儿童在爬进爬出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触觉刺 激下的身体活动;

(2)在滚筒中放置一些积木、玩具小动物等,等他爬进去后,由指导者在筒外发出指令,请他将指定的物品扔出来或拿在手中爬出来

4.筒内滚动游戏

让儿童爬进筒内,指导他将手指和手臂张开,注意保护头部,同时颈部用力支撑头

部,不要把头靠在筒壁上,指导者轻轻推动滚筒转动,可来回小幅转动,也可先顺 着一个方向慢速转动若干圈后,稍作停顿,再往相反的方向转动若干圈。

5.滚筒内摇晃

将滚筒口朝上立起来,让儿童蹲坐或站立其中,由指导者扶住筒口进行前后、左右

摇晃或顺时针、反时针方向的旋转。

(十六)球

对于发展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眼球注视能力、双手和脚的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趴地推球

让儿童趴在地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约 20厘米,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

开始每天推球100次,一周后增加到 200次,最多可增加至 600 800次。

促使颈、背部肌肉紧张收缩;加强眼球集中注视的能力,改善眼球跳跃不稳及好动

不安的情况。增进眼手协调,使肢体运用更灵巧。尤其适用于运

2.趴地抛球

让儿童趴在滑板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一米左右,双手抱一个小皮球或排球,往

墙壁30 50厘米高的地方用力抛去,等球弹回时尽力接住弹回的球。

这项活动有益于运用眼手协调时的脑神经内部反馈;还能有助于左右协调,使手

更灵巧,动作更灵活,对改善前庭功能和整体感觉系统都很重要。

3.对墙壁打球

让儿童手中拿一个小皮球,距离墙壁 1 2米,面对墙壁站立,自己用力将球丢向墙 壁,让球弹回,并尽量接住弹回的球。

培养儿童对外界生活中移动物体进行控制和运用的能力。同时,在丢球和接球的过

程中,可训练儿童惯用的手,特别有益于双侧大脑的分化,使身体形象更精确,改 善脑内部的反馈等。

4.对墙壁踢球

让儿童站着面对墙壁,用脚踢球,用脚接或再踢弹回的球。

这项活动需要适当的身体形象才能完成,也会促进更精细的身体形象,对促进较高 难度的运动企划能力有很

5.拍球

教儿童把球抛向地面,当球从地上弹起时再往下拍,看看能拍多少个。对于刚开始练习拍 球的儿童,可以允许他跟着球跑,只要能接住弹起来的球就行,逐渐熟练以后,则可增加 难度,要求他站立在原地拍,或只能用规定的手推,或双手交替拍,或站在平衡台上拍等 等。

6.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随着儿童平衡能力、运动能力的提高,可鼓励他参加各种球类运动,如排

乒乓球、羽毛球等,尤其是排球、网球和羽毛球,可以几个人对打,也可以对墙练习。

(十七)旋转浴盆

功能:促进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对身体位置、视觉空间及眼球转动的控制帮助

较大,并养成高度运动企划的能力。尤其适用于多动及有孤独倾向的儿童。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坐或蹲在其中

让儿童平坐或蹲在旋转浴盆中,由指导者在一旁扶着盆沿帮他回转,速度不宜太快,约 2 3秒钟转一圈,并注意儿童的反应。可先向左回转,稍做停顿后再向右回转,也可连续往左回转几次,再连续往右回转几次。回转的速度也可适当变换。

延伸的活动:

(1)投球;(2)套圈圈

2.趴在旋转浴盆上

让儿童俯趴在旋转浴盆的盆沿上,努力保持身体平衡。可以是双脚踩在盆沿、双手

扶着盆沿的姿势,也可以是双手扶着盆沿、双腿跪在盆沿的姿势,还可以是四肢伸 展,双上臂和大腿架在盆沿上,呈飞机飞翔的姿势。尽量让儿童自己上去,指导者

可帮助扶持旋转浴盆,协助儿童保持平衡,等儿童踩稳、扶好之后,再轻轻回旋。

旋转浴盆中的游戏每次可持续 10 20分钟,但每次连续回转的时间不要超过30秒。

(十八)独脚凳

功能:主要是锻炼身体平衡感觉,强化身体形象概念。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坐独脚凳

让儿童用手扶起独脚凳,慢慢将屁股坐上去,放开手,双脚支撑保持平衡。

延伸的活动:

(1)两人对坐着玩拍手游戏,看谁能够稳得住,不歪倒;

(2)也可两人离得稍远一些玩抛、接球的游戏,两人一组,尽量抛得准、接得也好不失球,不歪倒,就算成功。

2.踢腿运

当儿童在独脚凳上坐稳后,让他双手叉腰,双腿轮流抬起。

延伸的活动:

(1)双手伸展:双手伸展平举或上举,再交替踢腿,(2)手摸脚背:踢腿时伸手向前尽量去摸踢起来的脚背,先用对侧手摸,再双手一起摸。

(十九)鼠跳

功能:强化前庭一固有感觉;促进手脚协调、本体感觉发展。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让孩子进入袋中,双手提起袋沿,一起往前跳动。如图。

身体平衡能力差,手脚协调不好的孩子,往往出现身体往前倾,双脚却跟不上的情

况,因此容易跌倒。先不宜要求孩子跳得太快,让他慢慢体会手足协调,重心平衡 的感觉,然后再加大跳跃的幅度,改变跳跃的方向。可以让几个孩子同时比赛跳,看谁先到达终点。

根据孩子的体力,每次训练跳 5 10个 6米左右的距离。

(二十)平衡木

功能:强化身体的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

训练时间:每周 2-3次,每次 20-30分钟。

训练方法:

1.将平衡木排成一排,让孩子在平衡木上踏步前进。可要求孩子伸展双手,或双手抱球进

行上述活动;

2.将平衡木排成平行的两排,让孩子两只脚各踏着一条平衡木前进;

3.将高低不一致的平衡木交替排列成一条曲折的道路,中间还留有一定距离的空当,让孩 子徒手或抱球踏步走过。

篇3: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心理咨询门诊诊断感觉统合失调患儿60例, 其中12例 (20.0%) 脱落, 现存48例 (80.0%) , 男36例, 女12例;年龄6~12岁, 平均 (7.0±1.5) 岁。纳入标准:符合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 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 脑电图检查正常。排除标准:患有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1.2.1 诊断依据

采用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该量表对儿童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4个项目分别进行评分, 将各项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此4项标准分均≥40分, 评定为感觉统合功能正常;任意单项标准分为39~30分, 评定为感觉统合轻度失调;29~20分, 评定中度失调;19分及以下, 评定为重度失调[3]。同时对患儿家长的代评结果及神经系统体征检查也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

1.2.2 训练方法

采用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爱瑞斯设计, 以滑板、圆筒、平衡台、吊缆为主的游戏运动训练疗法让孩子参与, 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 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 由专业的训练老师为患儿制订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进行指导。每次训练时间90~120m in, 每周至少3次, 20次为1个疗程。训练前后各做一次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综合评定量表。

1.3 疗效评定

训练前后对儿童进行感觉统合量表评定, 训练后平均成绩提高>10分为显著改善, 5~10分为轻度改善, <5分为无变化[4]。同时家长也要对患儿训练前后的运动协调、做事效率、注意力、情绪稳定性的改善进行综合评定。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测资料主要为配对计量资料, 训练前后综合评定量表数据的比较:方差齐同的采用配对t检验, 否则采用W ilcoxon符号秩检验。因比较次数k比较大, 考虑稳健原则且不过于保守, 酌情采用显著性水平α=0.10, 各次比较中显著性水平调整为α/k。

2 结果

2.1 训练前后感觉统合失调分析

根据表1可知, 训练前后的感觉综合评定分数差异明显, 即训练后的不同项目评分均值均比训练前有所提升, 显示出较多的儿童评分已经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甚至部分患者超过正常水平。训练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小于调整后的显著性水平α’。

注:表中数据方差齐同, 行配对t检验。总的检验次数k=12, 酌情选择显著性水平α=0.10, 调整显著性水平α’=0.10/12=0.0083

2.2 感觉综合训练前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训练前60例患儿中, 运动不协调38例 (63.3%) , 做事效率低39例 (65.0%) , 注意力不集中40例 (66.7%) , 情绪不稳定36例 (60.0%) 。训练后运动协调、做事效率、注意力及情绪稳定各指标改善效果良好, 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 感觉统合失调在不同阶段的发生率差异程度大, 即幼儿期到学龄期的6年时间段中, 病症的累积发生率达33%, 而且超过一半的儿童在幼儿期病发后其病症无法自愈, 提示3~6岁可能是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阶段[5]。因此, 进行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儿童期的感觉统合失调, 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但本次研究的儿童平均年龄偏大, 显示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对儿童早期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且感觉统合失调的4个方面中, 学习能力不足例数最多, 说明很多家长是因为儿童学习困难而来训练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很多家长对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知识欠缺;学校、幼儿园对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家长未认识到儿童的学习困难和行为异常是可以矫治的。本组资料中, 在训练过程中有12例的病例脱落, 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家庭经济、家长工作忙及患儿学习紧张等因素不能坚持治疗。

对于人体对环境形成的所有反应, 其前提是环境给予人体的感觉输入, 而后人体产生的反应, 表现为差异化的形成和程度等, 这些反应均与大脑的统合作用存在密切关系。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必须基于感觉统合作用, 才能较好地促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感觉统合理论认为, 从单纯的感觉发展到脑干初级感觉统合, 即身体两侧的协调、手眼协调、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及有意活动, 进一步发展到大脑皮质的高级感觉统合, 即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从而形成感觉认知运动功能的高级行为模式, 调整机体各个部位完成运动[6]。感觉统合训练包含了大脑、躯体和心理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非单纯的心理训练。儿童通过训练后, 可以较好地获得自我控制能力, 并有利于提升自信心, 克服焦虑的情绪, 进而可以推动大脑对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控制与影响[7]。

本研究48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经过为期3个疗程的训练后, 运动协调有效率为94.7%、做事效率有效率84.6%、注意力集中有效率87.5%、情绪稳定有效率83.3%,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显示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康复有效。

摘要: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标准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以运动游戏的形式, 对48例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训练, 并在3个疗程后予以感觉统合量表评定。结果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前庭失调、触觉防御、本体感觉不良、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各项目评分, 在训练前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小于调整后的显著性水平α’。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能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树茂.感觉统合与科学养育孩子[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5.

[2]Ay resAJ.L earning disabilitiesand the vestibular sy stem[J].L earn Disabil, 1978, 11 (1) :18-29.

[3]R en G Y, W ang Y F, G uBM, et al.R eportso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 sensory integration test[J].Chin M entH ealth, 1994, 8 (4) :145-148.

[4]何正慧, 王凤, 董文芝, 等.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1998, 13 (4) :165-166.

[5]H eussler H, Polnay L, M arder E, et al.Prevalence of autism in early1970smay h ave been underestimated[J].BM J, 2001, 323 (7313) :633.

篇4: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运用;体育活动;探索;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50-01

我园大3班有个幼儿,无论是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还是生活自理能力,在班中都属于较差的水平,但一个假期之后,我们发现他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如注意力集中由原来的2~3分钟提高到20分钟左右;原来穿衣时动作笨拙,现在则能比较敏捷地完成要求,究其原因,这得益于他在假期中参加了一段时间的感觉统合训练,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

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的阿耶丝博士系统提出的,目的在于用来预防、改善以及矫治儿童的学习障碍。阿耶丝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时内外知觉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我园最近引进了感觉统合综合训练器材,在大班幼儿中进行训练。这套器材有滑板、袋鼠跳、羊角球、平衡台。经过我们在大班进行尝试。我们发现感觉统合训练对增强幼儿体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训练有利于良好情绪、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些训练项目的运动强度较大,幼儿完成一套动作要克服畏难情绪、退缩心理。在教师的鼓励下,大多数幼儿战胜了自我,不怕苦,不怕难。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一些退缩的孩子呢?这使我们不能不往深处思考,作为幼儿园,怎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幼儿好游戏,好模仿,来使感觉统合训练变得更生动、更愉快呢?这就是我们近年来探索的新课题——感觉统合训练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一|、将感觉统合训练运用到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之中

滑板、袋鼠跳、羊角球、平衡台都成为幼儿日常体育锻炼的器材,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之自己去玩、去尝试工、去探索。例如:幼儿在人手一个的平衡台上,通过自己的尝试,掌握了平衡的技巧——脚的落地应在平衡台的中间,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平衡台的训练是幼儿两脚站立在平衡台上,与同伴练习抛球,而现在除此之外,幼儿还会在平衡台之间跨越、跳跃、单足平衡,产生种种不同的玩法,幼儿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地一起在上面奔跑、跳跃、游戏,这样一来,变枯燥为愉悦,小小平衡台成了孩子的小舞台,孩子们在上面大展身手,同时也发展了前庭运动的能力。

又例如:一只布袋——袋鼠跳,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只要求幼儿进行跳跃练习,而将此引入非正规体育活动之中,则给了幼儿又一天地,幼儿在独自跳跃练习的基础上,发展出双人跳、节奏跳、绕着轮胎跳、跳过高高的障碣物、侧身在袋中滚动等形式,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动作,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二、将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引入到正规性体育活动中

虽然目前许多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不断涌现新的形式,但体育活动总是应该姓“体”才好。因此,我们认为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动作协调才是体育活动的最根本的目的。如果说非正规性体育活动是幼儿自由发展的天地,那么正规性体育活动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能变枯燥的单个动作为一个个活动,将幼儿吸引至其中。

利用器材的独特性,我们围绕感觉统合训练的某一种器材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有趣的滑板”,我们将它变成“汽车”,幼儿独自坐在上面,手作方向盘状,用脚跟帮助移动,前后左右开汽车;我们将它变成“小船”,幼儿卧在上面,以腹部为中心,扣高頭,抬起腿,用手臂当做船桨,使小船在水中自由滑行;我们将它变成“大转盘”,幼儿趴在上面,靠双手的手掌来转动;我们将它变成“小火车”,两个、三个、四个幼儿连在一起,靠前一个幼儿的力量带动后面的幼儿前进;我们还将它变成“小推车”;等等。既是一种力量的锻炼,又是对颈部肌肉及协调能力的训练。实践证明,游戏是一种最有效的锻炼方法和最好的锻炼手段,因此我们赋予感觉统合训练以生命、以灵性,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锻炼。

三、在专项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进行探索、改革,从而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专项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要注重个别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训练过程中愉悦环境的创设;注重鼓励为主,培养自信心和耐操作力的原则;注重训练与保育并重的原则。

篇5: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如合理幼儿的饮食、睡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授知识经验,发展智力、语言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幼儿园教育具有不同于中小学的特殊性,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能力需要出发,加以组织安排。面临世纪之交,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有人认为,幼儿园时期还谈不上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从小学开始。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这些都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将什么样的幼儿教育带入21世纪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深思。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项目介绍

一、儿童感觉统合简介

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于1969年创始,主要通过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增强大脑的调控和整合能力,促进身体各种机能和谐发展。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和改善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在欧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已将感觉统合训练编入幼儿园教课书中,列为日常教学。

感觉统合对孩子非常重要,婴儿生后不久就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之间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起来,才得以认识世界。“感觉运动成熟与否,是日后智能学习或思考前期(3-6岁)孩子成功与否的基础。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孩子,即使能够用大脑做记忆性的学习,但在观察、组织、苏州专业解决4-13岁儿童学习能力问题优教机构

想象、推理上的大脑功能似会有应用上的困难。” 在6岁以前,孩子还无法以抽象的概念来完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必须以实际的感觉来认识与学习,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以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而这种身体及四肢动作的有效运作则是以大脑的调控和整合为基础的。由此可见,感觉统合对孩子智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二、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好动不安,调皮任性,主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自控能力差;写字笔划或部首颠倒,阅读漏字或跳行,计算粗心,做事或写作业磨蹭;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语言发展迟缓,口齿不清,表达能力差;饮食习惯不佳,偏食,暴饮暴食;过分依恋父母,粘人;吮手、咬指甲、爱哭;少动,孤僻,不合群;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等等

1.容易分心

2.活动水平过高或过低

3.冲动,不易使自己平静

4.自我概念差,易出现行为问题

5.对感觉的刺激反应低下或过度

6.社会交往能力不佳,情绪不稳定

7.动作笨拙,粗心

8.肌张力不足,姿势不佳

9.注意转移困难

10.言语、语言发展迟缓

研究发现它并不是智能发育有问题也不是教育上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关,需要进行感统健身训练来予以矫正。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感觉统合失调,有时可能很隐匿,尤其在儿童中,容易把问题归咎于其它的原因。如“他固执,懒惰”,或“他不愿做”,或“她被宠坏了,怕羞,娇气”。

苏州专业解决4-13岁儿童学习能力问题优教机构

三、感觉统合失调症产生的原因 1.先天影响

有的准妈妈工作忙碌、紧张、缺乏运动、做家务动作不协调等会影响到胎位,进而影响胎儿平衡的学习;有的母亲吸烟或被动吸烟、饮酒、喝浓茶、喝咖啡等会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足,引起出生后感觉发育不正常。很多案例表明,剖腹产的宝宝感统失调的比例比顺产的宝宝高很多,这是因为宝宝出生时缺乏人生第一次触觉挤压体验的缘故。2.太“独立”

0-3岁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居室又都是“独门独户”,3岁以内缺乏伙伴,无兄弟姐妹可模仿,孩子易养成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任性的性格。如果到了3岁还舍不得让孩子进幼儿园,这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些孩子可能会有语言发育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3.不会玩

新生的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他们无时无地不在用他们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此时父母给孩子的每一个感觉体验都促使他们的感觉统合功能完善。宝宝稍大一些时,一些传统的游戏如打弹子、滚铁环、玩纸板、捉迷藏等,还有室外的各种亲近自然的游戏活动,奔跑、跳跃、爬树、翻墙、涉水、玩泥沙等,都是宝宝感统功能完善最好的课程。4.太溺爱

很多爸妈对孩子溺爱,造成孩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不会自己穿衣、系鞋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连球也拍不了几下。他们在“智能”培养上,则不遗余力地注重孩子视觉能力与听觉能力的开发,让孩子学钢琴、画画、外语等。这让孩子负担过于沉重,少了玩耍和接触外界的体验。

四、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效果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对孩子进行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苏州专业解决4-13岁儿童学习能力问题优教机构

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并不是有了问题的孩子才 来做感觉统合训练,其实它是一种游戏的方式,教具、课程的设计是十分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的,很多孩子可以来这里自由的玩耍,感觉统合训练室可以说是孩子放松、娱乐的场所。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国内也已引进、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结合药物治疗的话显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用3-13岁儿童。

五、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个疗程是3个月,一星期应不少于2次,重度失调的儿童练次数应更多一些。训练时间可以安排在孩子下课后和节假日,可以随到随练。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和记忆、思维能力训练两部分。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课程和时间。训练20次后免费测验,鉴定效果。

六、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1、滑梯 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增强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紧张性迷路反射,手部、肩部同时收缩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滑板的速度冲击感可以促成前庭神经和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此项活动对孩子整体感觉统合的发展极为有利。

2、滑板爬 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3、插棍 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向前,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孩子在摆

苏州专业解决4-13岁儿童学习能力问题优教机构

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孩子在前后摆动的吊缆中拿取小棍并按顺序插入盒中,可以强化前庭感觉的输入功能、强化对眼睛控制的调整、强化运动企划的功能,对本体感的形成帮助很大,亦可改善触觉功能。适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和触觉敏感儿童。

4、脚步器 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5、跳跳床 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6、S形平衡木 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

7、羊角球 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孩子双手紧抓球上的两个“羊角”,坐在球上借助弹力向前跳动。可以强化身体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及视觉运动协调;对空间知觉、重力感觉和运动企划的养成帮助很大。适用于身体协调不良、多动、自闭等症。

8、平衡台 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站立在平衡台上左右摇动、做动作或者拍小皮球等,有助于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统合,对前庭——固有平衡的建立

苏州专业解决4-13岁儿童学习能力问题优教机构

帮助很大。适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儿童。

9、圆筒吊缆 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能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化,并强化触觉体系;在摇晃中可以大量刺激前庭信息,对触觉敏感、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帮助很大。

10、圆木马吊缆 让孩子俯卧在圆木马上,双手紧握吊缆,前后左右摆动。促进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功能。

11、袋鼠跳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12、独脚椅 坐在独脚椅上,手平伸,双脚交叉踢高或单脚连续踢,身体保持平衡。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13、四角晃动平衡板 让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双手抓紧吊缆,做前后左右晃动,同时保持身体平衡。调节固有前庭感觉,发展平衡力。

14、晃动平衡木 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面,身体两边有护栏,单手扶持或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建立本体感觉和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15、趴地推球 趴在地上,球摆放在面前,离墙壁30-50公分,手臂抬起,然后推球。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苏州专业解决4-13岁儿童学习能力问题优教机构

16、阳光隧道 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17、圆形滑车 附拉绳,可坐、卧、站各种姿态,并可作团体游戏。训练儿童前庭平衡,视觉阅读能力。

18、触觉球 球面有特殊设计软质颗粒,并含有香味,游戏中提供了丰富的触觉和嗅觉刺激,稳定情绪。

19、大笼球 在大笼球上抬头伸手:玩大笼球游戏,首先由孩子以腹部为支点,趴卧在大笼球上,指导者将孩子的两脚平举,并做轻微的前后拉推。在大笼球上的孩子如果能抬头挺胸,并将手部上举,便表示肌肉张力足以保持抗重力的姿态。如果头往下掉,双手紧张地扶住笼球,显示身体和重力协调不良,而且容易紧张而僵硬。双手能顺利抬起的孩子,平常碰到身体倾斜、跌到或碰撞时,双手伸展保护的能力也较强,身体脆弱的部位(如头部)较不容易受伤。相反的,姿态不佳的孩子,通常平衡能力也较不足,在大笼球上会有恐惧感,平常也较胆小而不够灵活。

头部位置的安定与否:

大笼球游戏中,指导者也可以用双手压住孩子的腰部,让笼球做前后转动。这时候,孩子的头部位置非常重要,最好能稳定的摆在正中间,以免身体滑下来。如果筋肉张力不足,头部容易右手倾或左倾,便会带动身体往同方向滑落大笼球,苏州专业解决4-13岁儿童学习能力问题优教机构

由此可以测试孩子前庭平衡的发展程度。

篇6: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沙莉莉

一、设计意图:

感觉统合训练越来越受到残障儿童家长乃至所有孩子家长的重视。本课设计的活动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统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走平衡木的训练,强化儿童身体两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同时整节课在一个大的童话情境中将游戏活动贯穿始终,既帮助儿童将学过的感统知识进行整合与复习,又极大的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

1、练习走平衡木,强化学生身体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

2、发展学生走、跑、跳、爬、钻等能力,让学生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和团结、勇敢、谦让的好品质,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重点:

通过训练,学生能在平衡木上独立行走。

四、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身体协调,空间知觉和运动企划能力的养成。

五、活动准备:

万象组合、动物头饰、各色水果图片、新鲜水果、金银奖牌、哨子等

六、活动过程:

1、(童话情境导入)在一片大森林的动物学校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动物宝宝们。大家来自我介绍一下吧!老师先来吧!(老师创设情境,学生佩戴头饰自我介绍,可适当加入动作和形容词)大家在老师的陪伴下每天愉快地学习生活。(做准备活动:康复操、手指操)

2、今天,学校里来了许多客人老师,动物宝宝们想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来招待他们,但是采摘水果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大家来看一看,(师指着感统训练器材讲解)我们要钻过隧道、爬过小山、走过独木桥,才能到达果园,最后还得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树上新鲜的水果。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老师相信大家只要团结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你们愿意试试吗?

3、孩子们,请大家想想,在采摘水果的这一路上,你们觉得钻隧道、爬小山和过独木桥哪一项最难?(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钻和爬,因此对他们来说走独木桥最难,这也正是本课学习重难点之所在)为什么说过独木桥最难呢?

4、对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走独木桥时是很容易从上面摔下来的。那现在老师就来教大家怎样在这独木桥上走得又快又稳,你们可都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哦!

(师边讲解注意点边示范)(1)身体保持正直;

(2)双脚成一字,前脚脚跟抵着后脚脚尖;(3)双臂在身体两侧平举,保持平衡;

(4)眼睛看好脚下,每走一步身体都不能摇晃,脑、眼、手、脚要保持协调。

5、听了老师的讲解,有哪位大胆的动物宝宝愿意上来试一试?(指名示范,师适当保护,并及时指出运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点名时以动物名称代指。在指出不足后请该学生再做一次。)

6、××做得好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动物宝宝们逐个练习走平衡木,师适当保护,并随时指正错误动作。每人走两到三遍,视情况而定。)

7、孩子们,今天大家又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走独木桥,克服了这个困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采摘水果的任务的,你们有信心吗?那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场摘水果的比赛吧!

8、老师将大家分成黄队和红队,哨子一响比赛开始,每队第一人先开始,每个人到达终点后只能摘一种水果,等前一个人摘到水果以后,后一个人才能开始,最后比比哪队摘水果的速度最快!注意在比赛过程中小伙伴之间要互相鼓励,团结谦让哦!

(学生进行比赛,师从旁指导、适当保护,并注意调节气氛)

9、好,现在老师宣布摘水果的任务圆满完成!(鼓掌,组织课堂)在刚刚的比赛中,每个动物宝宝都通过各自的努力为客人老师采到了一种水果,你们都采到了哪些水果呀?(学生各自说)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在摘水果的过程中还学会了团结合作和互相谦让。下面宣布比赛结果:×队获得了第一名,×队获得了第二名。现在请客人老师为获奖队伍颁奖。

(请听课教师分别为红黄两队颁发金牌银牌,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过程中让学生鼓掌!)

10、今天,动物宝宝们都很努力,不仅学会了走独木桥,还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现在请大家将手中的水果图片拿到老师这儿来交换新鲜的水果,招待客人老师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

上一篇:求婚策划书下一篇:魏书生是这样锻炼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