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导论

2024-06-28

新闻学导论(精选8篇)

篇1:新闻学导论

新闻学导论学习心得

这个学期的选修课也快结课了,通过新闻学导论的学习,我对新闻学这门专业以及新闻行业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所以我关注更多的不是新闻专业知识,而是通过新闻学导论的学习对我的专业的启发和帮助,还有新闻的社会价值。

虽然我不是新闻专业,但我觉得所有的专业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都和新闻有关联,比如我的专业,法学。因为新闻真的是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带来新的讯息,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拓展我们的眼界,知识。包括法学在内的许多专业都需要新闻资讯的传播,比如一个案例的发生,一个案件的审理,都能让我从生动的报道中联系到我的专业知识。再比如理工科类的专业,科学的研究需要得到传播,也需要学习先进的研究成果,这些都需要新闻的传播。因此,多关注新闻对我们自己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我一度对新闻有反感,尤其是爆料明星隐私八卦,制造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虚假的噱头,通过舆论压力让他人痛苦。也不解为什么天天都有一些无聊透顶低俗至极的新闻出现,难道一天到晚没事做非得去八卦,去关注别人的生活?一个合格的有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不是应该真实地报道有价值的新闻而不只是是迎合大众喜好吗?这当然也是以前不太成熟的想法,毕竟你不能期望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有良心有道德的,总会良莠不齐,就像世界上不可能都是理想化的好人。但我们也抱有希望,新闻行业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能够真实的揭露社会的黑暗,记录社会的发展,传播积极的正能量,在学术,艺术,政治,法律等方面促进知识交流。也对一直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奋斗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同样的,从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中,我也看到了我的专业,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要求。他们都需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敬业精神,宽广、扎实的知识功底,客观公正,系统的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业务技能。新闻学导论这门选修课的确让我受益匪浅,也对四位老师的讲授表示感谢。

篇2:新闻学导论

大一的第一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通过这个学期进行的几次的专业导论课的学习,我对自己所学的新闻学大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自己将来的学习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而一个新闻工作者则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具有宽广、扎实的知识功底,系统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技能。在报道时要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虚报,瞒报,或夸大事实,更不能由于收受了他人给的好处就报道假新闻。

学校的新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现代化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学生具备现代新闻传播专业能力和媒介经营管理知识与实际能力,掌握党和国家的新闻传播政策和纪律,原则性强、业务水平高,具有国际新闻传播竞争能力的专门人才。主要为报社、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新闻媒介输送高素质的合格记者、编辑以及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专业人员。

简单概括,新闻学注重与培养与学生应有的能力有: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篇3:新闻学导论

一、凸显“新闻传媒业”的概念

修订版的最大亮点是突出了“新闻传媒业”的概念, 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介绍当代世界与中国的传媒业, 进而在第九章介绍“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规律, 第十七章介绍“传媒业”的管理和经营。而修订前的版本使用的是“新闻事业”的概念。由“新闻事业”嬗变为“新闻传媒业”, 体现了新闻学思想的变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 李良荣先生就提出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命题, 在新闻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度成为新闻学界的行业话语。“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新闻媒体既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又属于信息 (娱乐) 产业”。“‘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 ’是上述双重属性在当前我国新闻媒体中的外在表现形式”[1]这些表述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思想理论解放的意味。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新闻传媒业经历了一个深刻变革的阶段:1991年前后报刊界大兴“周末版”潮流, 标志着传媒内容生产开始重视受众需求。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以及“整点新闻”等一批电视新闻节目以其明确的新闻定位和时效赢得了大批的电视观众。1997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2]

正是深刻体察到中国新闻传媒领域的深刻变革, 修订版的《新闻学导论》完成了话语模式和新闻理论的双重变革, 由以往的强调事业属性的“新闻事业”嬗变为凸显产业思路的“新闻传媒业”, 这种表述方式既包括“事业”的理念, 又强调了“行业”的意味, 做到了兼顾。凸显“新闻传媒业”的概念就是为了打破新闻思想的禁锢, 有利于新闻活动的开展和新闻学的教育。

二、凸显“新技术新媒体”

著者在“再版后记”中表明“……新技术的巨大推力, 使传媒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过程中……”[3]在修订版第十八章“新技术与新媒体”, 著者介绍了“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等内容, 第七章用一节介绍了世界的著名网站。这是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及时梳理。1999年第一版的《新闻学导论》完稿于互联网的发展初期, 新媒体已经初步显示出新闻应用的潜力。此前的一年,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刚刚把互联网确定为“第四媒体”。而此后的六年间, 互联网经历了一个迅速膨胀和趋于成熟的过程, 各种类型的新闻网站纷纷建立, 新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重修《新闻学导论》之时中国的互联网络新闻已经深入人心, 丰富的新媒体新闻实践迫切要求进行新闻学的建构, 以解释新媒体新闻的全新景象。

三、结构更趋合理

修订版的《新闻学导论》删去了1999年第一版中的4个章节, 即“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大众传媒与政治”“大众传媒与经济”“大众传媒与文化”。现在重读这四个章节, 有的章节“传播学”意味浓厚, 有的属于学科间的交叉地带, 果断删去完全有利于教材保有新闻学的学术品格。

修订版的《新闻学导论》在“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前增加了“当代世界的传媒业”和“当代中国传媒业”两个章节。首先介绍中外新闻传媒业的现实情况, 然后在现象介绍的基础上得到新闻传媒业发展普遍规律, 改变了第一版的规律直接交代的突兀感觉。

下面笔者就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以期对日后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1. 继续整合教材结构

“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永远是优秀教材的必备品质。修订后的《新闻学导论》结构基本合理, 但是全书多达十九章, 这对教学中课时的科学安排提出了挑战, 一般采用“选讲”或者“章节合并”的方式来解决, 但其实一些章节仍然有合并的空间。如“新闻真实的特点”和第十五章的“新闻的真实性”就有重复之感, 适当处理会更为严谨。

2. 对“新技术和新媒体”一章应该增加新闻学的学科视角

如前所述, 对新技术和新媒体内容的增加符合新闻传媒发展的

实际情况, 但是教材中大多还停留在对互联网起源、基本功能、基本特点、基本技术、医疗购物等功能的介绍层面, 而没有论及“新媒体新技术”对新闻活动产生的影响, 没有进行新闻学的思考和构建。事实上博客、播客、掘客 (Dig) 等新的传播形态都对以往的传统新闻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学者也有“网络新闻学”的提法, 可惜的是《新闻学导论》还没有深入其中。

3. 增加课后思考题

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新闻学导论》 (修订版) 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新闻学教育的主流教材之一, 使用范围广, 影响力大, 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招考都在使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期末复习和“攻读硕士研究生”复习时, 普遍感觉没有很好的复习思路。对此, 大多数教材的做法是提供章节后的思考题, 为掌握整章的内容提供思路, 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希望再次修订时著者能对读者的实际需求加以考虑。

注释

1[1][3]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第2版 (修订版) 143, 144, 317

篇4:《生态安全学导论》

Publisher: World Affairs Press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Safety is the outcome of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ESCO Dr. Jiang Mingjun’s 14- year endeavor in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safety. The book insists on relating theory to facts.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data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it reveals comprehensively the ecological crises faced by the mankind, and establish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ecological safety. Recently, the book won the highest honor in the field of news publishing in China -- the 3rd Publishing Priz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 present, this book is taken as an authoritative textbook on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safety by UN University and included in the series of textbooks for UN ecological skill training. Influenced by this book, ecological safety study has been graded as an innovative subject by Chinese Higher School Setting Appraisal Committee.

《生态安全学导论》是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博士14年以来从事生态安全研究的心血之作。该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资源和数据分析,全面揭示了人类面临的生态安全危机,同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近日,该著作荣获了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目前,该书已被联合国大学认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方面的权威教材,并被纳入联合国生态技能培训教材。在该著作的影响下,生态安全学已被中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为创新学科。

篇5:新闻学导论名词解释总结

07:

纯新闻:即客观报道,迅速报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纯粹事实

新闻失实:新闻失实的最突出表现: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 新闻失实性质的分类:故意性失实、非故意性失实

故意性失实: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其原因比较复杂,由新闻队伍内部的问题,也有社会原因

非故意性失实:在采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原因:轻信,采访不深入,编辑不慎,校队不严)

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合理想象”和“扩大宣传效果”对新闻真实性造成有害的影响。

二级传播: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在1940年伊里调查中的意外收获。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接触传播媒介较多、热衷选举、关心政治问题的人能够在人际交流中对周围选民态度产生影响。这些人被称为“舆论领袖”。研究人员由此第一次提出了“二级传播”的假设: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这种由“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二级传播”。

新闻策划: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

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08:

舆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其基本要素为主体,客体,本体,载体;特点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最小效果论”: 中期的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观点:“最小效果论”或“无效果论”。新闻媒介所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 例证:约瑟夫.克拉珀 《大众产播的效力》1960 中的说明 大众传播本来并不是对传播对象产生效果的一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而是通过中介因素的影响来起作用;2 这些因素向来只赋予大众传播以辅助的代理者的作用,而不是唯一的因素 背景:40年代末开始,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理论,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人差异研究,社会学中的社会类型及其行为研究。新闻指导性: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核心竞争力: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处于该传媒整体能力的中心地位的独特的优势资源和能力的总和。具体说来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这种资源和能力在传媒的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这种资源和能力具有独特性,是其他传媒难以具有的。独特性有的是传媒与生俱来的,有的则是靠传媒经营管理者培育开发的。

(二)章节重点

绪论: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第二章:

新闻: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形式)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实质)

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新闻来源: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交待新闻来源的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必须迅速,越快越好;还要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必须迅速,越快越好;还要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第三章:

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的最基本特点: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信息其他特点:共享性,扩缩性,组合性,多角度性,相对性。

噪音:是对信息流通的干扰,减低信息明确性,甚至会造成信息混乱,出现于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

深度报道:依据信息可扩缩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即抓住一个社会现象,穷根溯源,一层一层地开掘下去,直到找出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

综合评述:作者把一个事情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综合,从而显示事情的社会影响,揭示其发展趋势

客观报道:即“用事实说话”,就是用事实说理。实际是一种宣传方法,以客观的外表掩饰主观的宣传动机。

第四章:

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第六章:

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广播: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电视: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第七章

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消息: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通讯:详细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

社论或本报评论员文章:代表本报编辑部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加以分析,并阐述本报的立场、态度和观点

短评(时评):配合报上发表的新闻,简明扼要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事件的性质

编后语、编者按:三言两语、或借题发挥,或一针见血地点明事件的要害,或对新闻作补充性说明

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杂交。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新闻事件中的一个富有特征的片断,或一位新闻人物活动的片断,采用文学笔法加以细致地描绘,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获得具体的印象。亲切、具体、形象是其长处

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杂交。把新闻事件的起因,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加以综述,在综述过程中加以分析、评论,预示其发展趋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后果。记者来信、采访札记也属新闻述评。

调查报告:新闻、历史、评论的杂交。围绕一个新近发生的事件或人们关心的某方面问题,全面地、系统地、精确地报告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力图揭示其本事或问题的症结

报告文学:新闻、文学、评论的杂交。用文学笔法来描述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使读者从具体生活图画中获得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杂文:文艺性的评论,是文学和评论的杂交

解释性报道:即新闻分析,围绕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背景材料,揭示其发生原因,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

调查性报道:即揭丑报道,用大量事实揭露一件丑闻或秘密交易,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或倾向

特稿:抓住新闻事件的特征、细节,用优雅的、幽默的笔调加以详细地描述

第八章

新闻媒介的共性(共同特点):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进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新闻媒介的特性: 1从所有制方面看:民营、公营、国营 从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看:独立的新闻媒介、官方新闻媒介、半官方新闻媒介 3 从阶级性方面看:无产阶级新闻媒介、资产阶级新闻媒介 4从办报方针看:商业性、政治性、政企合一型 5从媒介内容看:严肃的高级报纸(硬新闻,评论)、大众化通俗报纸(娱乐,服务新闻)

新闻媒介的个性: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新闻事业具有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双重性质在当前我国新闻媒体中的外在表现,即政治上必须恪守党性原则,经济上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是商品,这一属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和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任何新闻事业都有阶级性,但不同新闻媒体阶级性存在强弱之分。第九章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早期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观点:“魔弹论”或“靶子论”。即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新闻媒介的宣传就是“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宣传战和围绕它进行的大量宣传研究

适度效果理论(70年代开始)

观点:主要来自于崛起与英国的批判学派 应重视广大受众的利益需求,因为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 2 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

背景: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传播学者开始修正传统观点,探讨新闻媒介与整个社会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关系,着重研究媒介长期的、无计划的、间接的以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魔弹论:早期效果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反应”论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预期的效果

选择性理论:受众心理倾向性势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包括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三个阶段

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闻中心,以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

含义论:把行为当作内心理解的产物,即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件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客观世界真实,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呈现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四方面发挥了主导效应

模式示范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即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议题设置理论: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主要观点: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影响了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大众传媒从每日每时所发生的客观事实中挑选出极少数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受众对社会事务轻重缓急的考虑。事件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来一判断该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 创新扩散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对新技术、新观念推广所发挥的作用。1973年,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和休梅克在《创新的传播》一书中对该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说法:知晓:个体意识到创新存在,并对创新功能有所了解。劝服:个体对创新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决策:个体从事于对采纳或拒绝创新做出选择的行动。证实:个体谋求加强已作出的创新决策。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在“知晓”、“劝服”两个阶段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而对“决策”、“证实”影响力很小。所以,为了推广新技术、新观念,必须把大众传媒和亲身劝服结合起来。

第十章

受众:受众: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体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的特定受众定位。

第十一章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群众性:新闻事业群众性的含义:1 在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2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3 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新闻战斗性:为捍卫党和人民利益而无所畏惧地斗争,为传播真理而不倦地探讨。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新闻媒介的战斗性就是指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性报道,指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是否坚持党性原则决定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成败与优劣,从而也影响到党的宣传工作的成败与优劣。

第十二章

新闻选择: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稿件的分量:新闻稿中事实的重要程度,“有分量”是指新闻稿所提供的事实重要,可以放在显要的位置发表。

新闻敏感:迅速判断事实的价值的本领,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选择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其考虑的仅仅是新闻是否能引起受众共同兴趣地为题,并不考虑新闻社会效果问题。

新闻的价值:由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这两个概念来解决。比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

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包括:与新闻媒介所持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

新闻法规:某一事实在政治上、法律上容许不容许公开的传播的标准。

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

第十三章

国家安全法:新闻媒介不得以任何形式危害国家安全,这是各国新闻法规不可或缺的条文。

新闻诽谤:1)诽谤的对象:个人、某个特定团体、企事业单位所生产的产品;2)西方国家诽谤罪确认标准:一是特定的对象、可以让他人确认的对象,不是泛指;二是歪曲、夸大、捏造事实;三是必须含有恶意;四是公开传播,造成对象的名誉损害;3)我国判定媒介侵害名誉权的标准:一看报道是否真实;二看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4)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在新闻报道中,真实性是防止触犯诽谤罪的最主要手段。

隐私权:分类:一是闯入原告的私人禁地;二是公开私人物件,使原告的正常社会生活被破坏;三是在公众面前将原告置于错误位置;四是未得本人同意,利用原告的姓名、肖像等进行商业活动。

规模经济:指企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以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应。报业广电集团化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现规模经营。

第十四章

新闻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它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标准: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

职业理念:涉及新闻工作的宗旨和“为什么”、“为谁”从事新闻工作。

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

职业纪律:“只用公平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对秘密获得的新闻来源,应保守职业秘密”

职业责任: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第十五章

媒介生态环境:媒介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介生态环境。

第十六章

新闻自由:是政治民主观念在社会信息系统的反映,只有真正建立了民主制度的现代社会,新闻自由才能实现。

第十八章

流行: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化最明显的一种社会效果,在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大众传媒。

1所谓流行是一种事物、行为或观念等在短时期内、在较为广大的人群中传播开来,并为人们接受、认同和仿效。流行这一现代神话的制作者正是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在短时期内反复、大量传播某种符号,使之成为一种人人皆知的现实,渐渐地人们视其为理所当然,开始以此要求别人并设定自我。3 在流行形成的过程中,大众的基本心理状况是从众和害怕孤独。流行实际上是大范围从众行为的结果。随着大众媒介的跨地区、跨国家、跨文化传播的实现,流行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

4流行也是大众文化追求即使效果的集中体现。流行从来都是排斥永恒的,大众媒介传播快速的特征契合了流行的特质。

5事实上,流行和大众媒介相辅相成,流行必须依赖大众媒介才能实现,而大众媒介也需要以不断变换的流行重做自己的传播内容,并在流行潮中一次又一次地赢得大众的瞩目。

符号化:大众媒介通过传播赋予商品以某种意义,这即是将商品符号化了。大众媒介大范围内的持续传播,使大众普遍认可了大众媒介所提供的商品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并且接受了媒介提供的解码方式,商品的符号化就这样完成了。大众媒介是符号意蕴的构建者,更是将这一模式进行社会化实施的重要推动者。

偶像崇拜:大众文化最为奇特、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景观。

1偶像:使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者们根据市场需求,针对大众心理精心炮制的一种特殊文化商品。制作偶像使大众文化工业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这就是当代社会的“明星制”。偶像即是明星。大众媒介是“明星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3 “明星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媒介。

1)明星之所以能以适应市场的虚拟面目——“公众形象”示人,有赖于大众媒介这个中介。大众媒介位明星创造虚拟形象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2)明星效应的取得还有赖于大众媒介反复大量的传播。这与大众媒介的“授予身份”功能有关。即传媒报道意味着一种特殊身份,频繁在大众媒介中出现的人物更有可能被指认为名人。传媒曝光率与人物的知名度呈正比关系。文化帝国主义:1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近又增添了更复杂的社会背景。在文化传播中,作为载体的大众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以至于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文化帝国主义“理论集中的焦点,也正是文化的国际性大众传播。此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共鸣。在传播领域中,确实存在着传播者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由此引发出关于信息流通社会后果的研究。信息市场上的商品流通有其特殊性,因为它们有文化意义甚至意识形态色彩,属精神产品类。“文化帝国主义”特指发达国家有意或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活。4,这一理论的提出基于一些基本认知: 1)世界传播模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世界力量结构密切相关

2)由国力相差悬殊的国家为主体形成的世界力量结构,显然不可能是强弱均等 3)在此影响下的世界传播模式也必然呈现某种倾斜态势,也就是发达国家在传播中的主导性与发展中国家的被动性

5,文化霸权的形成,除了一部分有意识的宣传外,有很多是出于无意识状态,其中最大的驱动力是商业原则。无论是大众文化产品的制造,还是大众媒介的构建运作方面,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国力占据了绝对优势。6,“文化帝国主义”并非刻意针对某个国家,其要点主要指向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其可能产生的范围: 1)弱国与强国之间的文化传播;

2)少数民族与所在国主要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 3)土著社会与外来文化的文化传播

篇6:新闻学导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

1.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

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将社会工作视为个人慈善事业,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和国际私人团体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2.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2)社会工作是一种主人过程。(3)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6)对社会工作的综合定义。

3.社会工作的分类

按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分类(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 work):以个人及单个家庭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群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以一群人、团体或社团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也称社会群体工作。

(3)社区工作(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以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区即社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4)社会行政(so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以行政的方法与程序,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

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社会问题包罗万象。但通常被社会工作者认定为其职责所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儿童问题,老年问题,身心残障问题,吸毒问题,酗酒问题,犯罪问题,劳工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按社会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按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对象,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贫民救助工作、伤残服务工作、劳工福利工作、农民福利工作、患者社会工作、社会越轨者工作等。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进行分类

(1)家庭式:包括儿童寄养、儿童家庭补助、家庭服务等。

(2)社区或社会式:在社区设置社区(社会)服务中心以开展工作,如设置儿童福利站、老人活动中心等。

(3)机构式:通过设置儿童福利院、老人院、伤残康复中心、精神病康复中心等以开展工作。按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方式进行分类

(1)直接式(初级)服务: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或服务受益人,在直接接触过程中,达到服务的目的。包括个案工作、群体工作及各种治疗、辅导、咨询等。也称微观社会工作。(2)间接式(次级)服务: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案主,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提供服务或实现服务的功能。如社会立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督导、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计划等。也称宏观社会工作。按主办机构的性质或经费来源进行分类

(1)由政府或国家机关主办的社会工作(公办):由政府纳入公共福利部门,聘用社会行政人员及社会工作者推动业务,其经费由国库或地方政府开支。(2)由私人社团或民间团体主办的社会工作(私立):所需经费由私人社团筹募或由财团捐助。

(3)公私合办的社会工作:其形式可以是由私人社团或民间机构举办,由政府拨款补助并加以督导、协调。按专业水准进行分类

(1)庶务性社会工作:传统式的社会救济性质的工作,便是一种庶务性的社会工作。

(2)政务性社会工作: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所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

(3)专业性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根据人们需求而提供的全面的、整体的、有步骤、有方法,以促成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工作。综合式分类

为方便计,不少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采用一种多维的或综合的标准来对社会工作进行分类。其所用的维度涉及对象、领域、方面、部门、区域等。

第二节 社会工作相关概念辨析

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内涵(1)《韦氏新大学辞典》:“社会保障是社会或国家为个人及其家庭保证经济安全和提供社会福利的公共计划的原则和实践。”(2)《大英百科全书》:“一种公共福利计划”,“其设置是为了保护个人及其家庭不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以至收入受到损失,并通过公共服务(例如医疗)以及为家庭生活提供经济补助以增进其福利。社会保障可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及福利事业,以及种种保护收入的方案。”

(3)日本总理府社会保障审议会1950年发表的《劝告》中对社会保障的界定为:“社会保障是指针对由于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老龄、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的方法和直接的公共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救助,保障其最低水平的生活。与此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社会成员的生活。”

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发展过程

社会救助是一种现代提法,原来一般称救济、济贫,我国官方文件常称为社会救济。社会救助译自英文social relief。按汉语习惯,relief通常被译为救济。按照有关权威解释,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内涵

《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是:“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最经常地被定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做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项目……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这种社会福利的理念基于这样的假设:通过组织的治理,人类社会可以生产和提供这些东西,而因为这一理念是可行的,社会有道德责任实现这样的理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国家和社会为增进成员尤其是〖JP3〗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狭义指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措施;广义指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服务措施。”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是:“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里,大多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

4.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的内涵,社会服务指一种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他人或社会需求的活动或行为。

5.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区别

(1)社会服务是个一般性概念,社会工作则是一个特殊性概念;社会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工作的对象一般是社会成员中比较特殊的部分,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或困难群体,社会工作者主要是针对他们提供服务,包括物质和精神、心理各方面的服务;社会服务是一种涉及全面的服务,社会工作一般是指福利服务,是为将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化为现实、使之能为社会弱者乃至其他成员享用而提供的活动。

(2)社会工作是一种注重工作程序的福利服务活动,它通过各种服务程序,以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而这种社会服务的程序是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伦理、方法及技术确定、进行的,以确保福利服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

1.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的界定

各国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可、评核的标准不尽一致,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符合以下几点:(1)持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2)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3)受社会工作道德伦理和职业守则的制约;(4)从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或协会;(5)以社会工作作为职业。

2.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1.复原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具体说来,就是指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对已产生的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产生问题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原先功能或产生新的替代功能,以取得正常的社会生活。

2.提供与配置资源的功能

社会工作提供与配置资源的功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社会工作设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它通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服务的计划与发送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二是社会工作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为困难人群、弱势群体所用。这具体又可细分为两个方面:

(1)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协调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弱势群体成员所用。

(2)社会工作者积极为社会弱势人群争取资源,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

3.预防的功能

社会工作预防的功能是指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更要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一般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实现:(1)预警,即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先警报。

(2)应变,即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预防问题的发生。

4.发展的功能

社会工作发展的功能是指通过社会工作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潜能的开发,使之摆脱困境,成为正常的社会一员。一般说来,人的发展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二是指人的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三是指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与自我实现。

5.稳定社会的功能

篇7:材料导论学习报告

大千世界,材料无处不在。从食物到衣服,从建筑材料再到交通工具,材料的应用渗透于我们的衣食住行,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每一次的科技创新和进步都离开各类材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材料的创新也必将带领社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因此材料学科的发展尤为关键,对材料专业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也就显得意义非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利用材料和创新材料并将其应用到生活生产,由此推动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从充当货物流通硬货的金银铁,再到传播文明的纸张„„材料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令人由衷惊叹,也让一代又一代的材料人对材料学科衷心热爱。

通过几周以来的材料导论课,我逐渐加深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也更加热爱这个专业,并且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比自豪。刘雪峰教授生动具体的课程让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金属材料在现在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全面取代钢铁材料,因此钢铁材料仍是经济进步、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钢铁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质量稳定,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回收率高。钢铁材料的应用几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层建筑,大型载重桥梁,石油天然气管道,工业机械,精密仪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等,无不展示着钢铁的巨大作用。然而,传统钢铁在性能上存在着诸多缺憾,在应用上也很有限,人类社会对钢铁的加工使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创新开发具有各种良好性能,拥有具体应用领域的钢铁材料迫在眉睫。新型的钢铁材料必将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可持续多利用的材料。钢铁材料还需要不断的发展,我相信它发展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生物仿生材料可说是材料学科的“新贵”,它的应用能够直接保护人类安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仿生材料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医学计算机成型,人工器官,组织工程以及相关的器件研制。当生物仿生材料被应用到医疗用途时,不仅要考虑到材料自身的性能是否符合医疗要求,还要考虑到材料与人体的排斥性和相容性。例如人造骨骼,就是以钛合金为原料制成,钛合金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越,耐热性优良,同时无毒,质量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以来最为理想的制作人造骨骼的金属材料。还有人造血管,心脏起搏器等等,都是生物仿生材料的杰出应用。生物仿生材料如此直接的造福于人类,它的开发研究当然的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和支持。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新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从而满足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抗腐蚀等一系列具体严格的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电效应,磁效应,光热效应等,实现某种具体的功能。比如广泛用作信息传递和储存的半导体材料,用于自动控制的光敏材料和热敏材料,国防上用于制造隐形飞机,最大限度吸收电磁波的隐身材料和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材料创新已经成为材料学科最有活力的领域,材料创新是体现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指标。新材料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正是由于它的广泛应用,使它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国家也对此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政策。这是对研究材料科学的人们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以上所提及的只不过是我有限的知识里面稍微有所了解的,见识之浅薄实在难以讲述材料学科的包罗万象,意义非凡。不过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仅仅从上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便已经分明地表现出了材料学科应用范围之广,应用意义之多,研究前景之好。材料学科是当之无愧的“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材料学科今后还会受到更瞩目的关注。

我还了解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的核心是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参与SRTP本质上是参与研究性学习。参加这个项目,可以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独立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乐趣。看到学长学姐们参加SRTP项目,听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有所成就,获得市级乃至于国家级的奖项时,我对他们感到由衷的敬佩和羡慕。SRTP是一个相当好的科研实践项目,即使你最终并不能得到什么明确的研究成果,但是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是快乐的,这会是一个锻炼能力的过程。或许参加项目时,你的专业知识欠缺,但是你会想着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认真分析整合,提出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这便是一个能力积累的过程。我对未来我的SRTP项目有了无限的憧憬。

众所周知,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可说是独领风骚,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拥有良好的名誉和影响。作为学院新的成员,新鲜的血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踏实的学习精神,优秀的创新精神,严谨的科研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学院需要有大师,也需要有合格的优秀的后起之秀。只有这样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才会永远大旗飘扬,中国的材料学科才会永远人才济济。有鉴于此,这对我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学习要求。刘雪峰教授的课程不仅丰富了我对材料学科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妥善解决问题,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在一次上课前,全班同学因为以讹传讹,都坚信本节课程有调整,所以未能按时上课,耽误了教学进程,刘雪峰教授称这是一次“教学事故”。最初的时候不以为然,觉得“教学事故”的程度过于严重,后来才明白这并不是如何夸大的严重的说辞。耽误一堂课程看似不大严重,实则反映出了同学们处理问题能力的欠缺和责任意识的欠缺。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假使有一位同学对“课程有调整,本节材料导论课不上”的说法产生怀疑,并向教授询问传言是否为真,那么这种低级的错误一定不会发生。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绝对不应该只是听信他人,当自己心怀疑虑的时候应该认真求证。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应当如此,假使以后我们成为了材料学科的研究者,实验研究时应当是如此。这是一种不人云亦云的优秀品质,是严谨求实的人生态度。

还有一次上课时教室没电,上课之前已经有多位同学早早到了教室,可是没有人发现教室没电,或者说已经发现了教室没电但是懒得去处理,就在座位上坐着等上课。这是我们同学们的错误。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应该自己想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等着别人来解决。就像是学习上遇到了难题,应该自己解决;研究的课题遇到了问题,应该自己查找文献,多方求证;工作是遇到了问题,应该积极学习,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解决。教室没有电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找楼下相关的负责人员询问情况,一起处理,然后正常上课。教授对我们的批评恳切,是良师直言。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出现这种情况着实不该。

篇8:新工笔导论(下)

在一篇关于新工笔的文章中, 笔者曾提出:

“伴随工业文明而至的市民社会意识的渗透, 促使艺术家们在图式上发生一些新的变革, 也就是说, 新工笔画家已然清醒认识到近古画史致命的断裂性, 这种断裂既包含着画史观念的拼凑与误读, 也混杂着对当下图像语境的陌生性臆想。如何在中西图式的美学冲撞中找到互译的救赎方式,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图形表, 以确定在借鉴、传承与抵抗中共现一种古典韵致与现代语汇的互文性与共时性价值。”

从当代社会学角度观之, 新工笔画风产生的审美基础是艺术家基于纯粹性的新变需要, 而绝非满足一般公众的文化审美需要, 因此它较少受到主流文化艺术生产场域的掣肘。借用布迪厄的理论观照, 新工笔画风显然属于艺术的“有限生产场”, 其倡导着一种以精英趣味为主导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 这在江宏伟、徐累、雷苗等画家的作品中皆充分得到体现。依据这一原则, 艺术品的生产初衷——其受众对象是那些同为艺术家或是美学家的内行。但是, 即便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其实也可视为艺术家为了夺取在艺术场中的权威地位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布迪厄认为, “提供其自身以理论的‘纯粹’的趣味和美学, 是建立在拒绝‘不纯’趣味及感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当代新工笔画风质变理由的指向, 在追求视觉感受的美术潮流中, 工笔画以其兼具自然美与装饰性的优势得到新的关注, 因其形制的固定化既能呈现往昔文化的本体特征, 又能在理念上与社会变革中的文化观念和时尚精神发生联系。一个无争的事实是, 现代中国社会生活是中国文化在现阶段的具体转变, 这一转变自近代以来就注定了要离开旧有轨辙, 而与他者文化发生互动与融汇, 此如康克林尼所言:

1. 张见,图像的阴谋之二

2. 杨宇,巫艳

“在我们这个时代, 建构民族文化的主张以及通过特定的图像对这些文化加以表现, 受到了经济的、象征性的跨国化过程的挑战……艺术的非地域化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只是市场的产物。严格说来, 一部分是通过经济、交流和文化的更宏大的全球化过程形成的。现在, 身份的构成不仅与独特的地域有关, 而且处在来自不同方向的对象、信息和人民的多元文化交叉线上。”

新工笔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艺术的自主性原则, 较少受到传统题材与习俗的束缚, 使得古老的工笔画科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蜕变:如从模仿自然的艺术到模仿艺术的艺术转变, 便是它从自身的历史中获得了种种实验甚至与传统断裂的全部源泉。还有, 对当代艺术资源的判断还要综合考虑到其历史语境的变化, 从图像与人的关系来说, 传统视觉文化向当代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趋势, 那就是从人趋近图像到图像逼仄人的转向。保罗 • 克利曾经感慨道:“如今是图像感知我, 而不是我去感知图像。”将这句发人深省的话诉诸于绘画领域, 那也正是约翰 • 伯格在《凝视之道》中说的:“由于照相机的出现, 如今是绘画趋近观赏者, 而非观赏者趋近绘画。”而本雅明注意到, 现代社会机械复制技术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视觉文化的变革, 即传统叙述方式将被现代视觉文化所替代;而从图像本身的资源变迁来看, 作为传统以手绘获得图像资源的方式为现代机械复制技术所取代。当艺术进入机械复制时代以后, 传统艺术品那种稀罕、难以接近的状况被彻底改变, 光怪陆离的图像唾手可得, 它们通过各种媒介如多媒体、影视、报纸、刊物、画册、影集等纷沓而来, 图像成为最强大的信息传播媒介, 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塑造着我们的观念和价值。诠释当代艺术的批评家多认为这一现象符合新的视觉思维, 这在整体观察上无疑是正确的, 因为对于当下艺术生态来说, 传统主义的陷阱尤其可怕, 贡巴尼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自身的悖论:

3.张见, 向玛格丽特致敬

4. 崔进,布袋人

1.崔进, 工笔人物

2. 雷苗,疏香

“从词源学来讲, 传统是对一种模式或一种信仰的传承, 是在世代延续更替中的传承:它意味着对某种权威的效忠和对某种根源的忠诚……然而, 每一代都在与过去决裂, 决裂本身也就构成了传统。”

然而, 对于古老的文化来说, 历久弥新的文化资源与旧式文人的集体记忆, 对于处于工业文明社会语境下的当代人来说, 则成为一种欲罢不能的流动性文化乡愁。在新工笔画家的作品中, 沉湎于把玩精致的传统文化符号, 则反应了一种现代化环境中人们的怀旧与乡愁情绪。美国学者斯瓦特拉娜 • 波依姆对怀乡情结的解释为:“怀乡是对已不存在, 或者说根本没有存在过的家园的一种怀念。怀乡是一种若有所失、流落他乡的情感, 但它也是充满遐想的浪漫情怀。”

3.秦艾, 马

从心理学角度说, 怀旧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精神现象, 每当社会文化发生新变时, 每当传统的生活与实物快速消失时, 每当人们对未来感到某种不确定时, 怀旧都会作为一种对心灵原乡的追忆而重现。社会学家戴维斯发现:“乡愁的兴盛基于转变, 基于引发我们怀念连续性的那种主体性的断裂经验。”体现在新工笔绘画中, 怀旧体现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愁情结, 以及画家的共同历史记忆与现代的审美视觉思维的重影与折射。无论是徐累的青花骏骑, 还是张见的云鬓香腮, 乃至雷苗的青鸟殷勤与高茜的绣履欲渡, 都是一种被艺化的“乡愁话语”, 随处流淌着时间性的江南文化怀乡愁绪, 为观者提供了满足乡愁冲动的心灵原乡。

4.高茜, 莲蝶图

5.张见, 桃色之三

1. 高茜,粉红色的罂粟

余论:

综上可见, 审美方式的变革, 取决于社会生活、文化思维方式的变革。关于新工笔画风的历史与现代性意义, 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视角观之, 根本上涵盖着不同层面的传统与现代之迎拒态度。其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感与象征性, 是一种活性变异与延伸发展的新旧文化因子。甚至, 一些赋意于传统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复活性想象, 均反映了艺术家内在个体经验与外在世界的的感性碰撞, 同时聚生出一种即时性的文化在场与表征, 就此而言, “新工笔”画风的艺术向度, 便已经充满了极具意义的文化探索空间。

再者, 对异域文化的吸收与本体文化的发展并无抵牾之处, 东汉后佛教传到中国的历史就足以说明中国人完全可以从异质文化剥离出一部分, 综合到自己的文化中。体现在绘画史上, 晋唐宗教绘画题材中的印度风格一直成为了中国历代人物画的传统。文化的融合经验建立于人类的共同情怀与经验之上, 中国人不会因为吸收了佛教思想从此就变成了印度人。诉诸于当下, 也不会因为吸纳一部分西方的文化、思想、艺术经验就变成了西方人。因此, 在具有对应经验的文化方面, 与异质文化之间的接触、移植、互位, 显然可以推动文化的变异。在中国历来不乏文化民族主义者, 容易把文化内部的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张力降低到最低程度, 同时回避作为理想的规范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为了肯定某种“民族认同”, 他们不惜将过去描绘成理想世界, 从而牺牲了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难免致使工笔画一直处于固步自封的边缘状态。处在全球化的时代, 工笔画和其它画种一样, 也可以借鉴异质文化中的种种表达经验, 如对波斯细密画、日本的浮世绘、西方的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中的视觉观看方式及表现技巧的吸收与转化, 即它不仅是平面的、装饰的、写实的、写意的, 也可以是立体的、变形的、印象的、表现的、观念的、超现实主义的。譬如江宏伟与徐累, 前者将印象主义色彩方法中环境色与冷暖的对比运用融汇在自己的花鸟画创作中, 同时使画面色调产生一种逆光下的微妙性变化, 传达了一种复活古色的现代性想象;后者不为传统题材所拘, 将精致的工笔画法、具象描绘与超现实主义融为一炉, 艺术性地塑造出一座心灵寓言的 “虚城”。此类探索, 从题材与形制上都大大地拓宽了中国画的想象性表达空间。

2.杨宇, 灵慧

但是我们也须警觉, 在这个转借异质图像资源的创作过程中, 很多工笔画偏离了自律性约束, 而仅仅在吸引眼球上采取低俗层次的视觉感, 恣意妄为地嫁接异域图像文本, 生硬到无法洞见其审美意图, 甚至于观念性传达上也模糊不定, 仅仅是为图像而图像, 缺乏对文化、传统、历史根基的认识, 丢失的是对艺术感悟的自然与真诚, 这在认同新工笔画风的艺术家中也不无显例。由此, 卢辅圣提出这样的忧虑:

“沉溺于古典和肤浅模仿的工笔画, 脱离中国画得意忘象之文脉而追求视觉生理极限的工笔画, 以及乞灵于媒材开发、媒介实验和形式解构, 将制作设计充当艺术创造的工笔画, 从不同方位上催化、加剧着为所欲为的无序程度。在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图像文化高度发达, 人的神经系统倾向视觉化, 主体结构往往还原为感觉与幻象的时代背景下, 如果缺乏形而上精神的支撑, 工笔画比起写意画来, 更容易陷入解构崇高、亵渎神圣的反文化泥沼。”

上一篇:应用化学开题报告下一篇:三毛流浪记中学生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