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2024-06-29

社区党员管理制度(精选9篇)

篇1: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大桥社区为改制企业党员建新家

大桥社区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总人口7209人,2423户、3个居民点,4个家属区,企事业行政单位21个(其中16个改制企业),社区党组织19个(其中:党委1个,总支3个,支部15个)。党员356人(其中直管党员103个),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下岗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为第二批先进教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每个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我们将改制企业的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实施安家工程,确保“那里有党员,那里有组织;那里有组织,那里有活动”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摸清底数,健全组织帮党员找到“家”

由于我们社区较为特殊,是过去商业、供销两大系统的集中点,随着企业改革,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处于一个薄弱五一节,为此我们将这一块纳入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重点。特别是改制企业有的党员长达5——6年未过组织生活,属三无党员(组织无人管、党费无处交、活动无阵地),长期以来造成党性原则不强,宗旨观念淡薄,这些党员过去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现在又为企业改革作出了让步和牺牲,无论是身份,还是角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难免在思想民有很大的反差和失落感。我们基层党组织是政府桥梁

和纽带,要上为政府分忧,下一步百性解难,有责任和义务来帮助和引导消除顾虑。为此我袋子产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的情况,首先成立了党员联系专班,主要采取“三包五联”的办法(总支包小级,支部包党员,一环扣一环)。社区干部采取分组包片,责任到人,对外出党员每人确定一名联络员,这个联络员有五大责任,即:平时工作的联系员,掌握情况的登记员,送政策上门的宣传员,思想动态的观察员,解决困难的帮带员。对各支部的工作进展情况要求一天一报进度,做到每个党员和根知底,到目前为止103名直管党员全部找到位。为了确保每个外出党员落实情况的真实性,还专门请了两名监督员,按照登记情况进行一一核实,以便随时取得联系,在“双找”的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致流动党员的公开信》和《党员权利义务告知书》引导各类党员主动找党组织,我们先后对华运集团、金牛公司、百货公司等 位的72名党员采取走访、座谈、征求意见,通过组织程序,相应的成立了4个支部、3个党小组。在6月26日,我们在东宝成教中心还专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将百货公司30多名党员无条件地接进了我们社区党组织,使这些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重新回归党组织。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并为每个党员赠送了新《党章》及《党员教育读本》,通过学习,让大家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唤醒了他们思想意识,同时也彻底解决了以前那种组织瘫痪、管理无序、活动不正常的问题。

二、规范管理,搞好服务,为党员建好“家”

为了扩大党员的管理覆盖面,减少空白点,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党组织建在单位里,建在楼幢里,建在党员家里。为了解决改制企业党组织工作难题,让改制企业党组织有能力为党员搞好服务,使有影响改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有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让他们有精力、有能力、有条件地开展组织活动。我们社区在全市率先为金牛公司党支部配备了党员活动室,投资了近5万元为他们购置电教设备、健身器材、征订党报党刊、添置桌椅等,并设有学习室、娱乐室、图书室等。为了激发党员们的热情,主要采取三种办法:

1、用政策引导人。如市区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我们及时对下岗党员们宣传,每一季度为下岗党员进行一次职业技能免费培训,鼓励和引导他们实行再就业。如廖国城下岗后自谋职业在车站路开一毛线专卖店,因资金不足,我们为他申请办理了小额贷款。原百货公司王红俊下岗后在民主街开一时装店,因无经营之道,导致一时交不起税费,我们及时为他申办了优惠证。对辖区特困党员凡符合条件的我们为他们申办低保,共74户。今年我们采取接对帮扶困难党员,先后为辖区8名特困党员捐钱捐物达4000多元。

2、用真情感化人。我们始终坚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感情上关注,在5月中旬请市二医5位专家为辖区党员进行免费义诊,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请市家电办

免费为辖区党员进行家电维修。5月20日在市文化宫门前举办了大型“我为下岗党员找岗位”活动,现场为19名下岗党员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实行了再就业。除了为他们搞好服务外,还从细节入手关心党员。如党员生日时,我们为他买一块蛋糕,生病时送一束鲜花,去世时送一个花圈等。让每个党员真正体会到了党组织的温暖,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

3、用典型带动人。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注重发现和总结典型,培育和宣传典型,表扬先进,弘扬正气,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好氛围。先后采取观看电教片、党员即兴演讲、举办纳凉晚会及开展“党员双带一双街”(党员经营示范户,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推出了一批身边的典型。如:喻孔金下岗多年不等不靠,自谋职业,从小打小闹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近百万元。他不但自己富裕了,还带领别人致富,原化纤厂职工周洪芝家庭十分困难,他在资金上和经营的技巧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他的帮助下,周洪芝在九通超市开了一家鞋店,其家底从仅有的360元慢慢发展到了如今2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并为辖区解决了3个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华运支部书记刘祖彪同志现已67岁的高龄,但仍在继续发挥余热。该支部由于条件有限,没有活动阵地,平时支部开展活动都在自己家里,长期以来活动的纸张笔墨,烟茶水电都是自己承担的,特别是在做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

动的准备工作中,为了方便工作专门买了部二手手机,以便联系掌握16名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费460多元及车费158元都是自己承担。

三、营造氛围,发挥作用,让党员安好“家”

我们主要是采取“三看三比”的活动来促使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党的信念,永葆党员的先进本色。

1、在职党员:看谁的敬业精神强,比作出的贡献大和小,主要是看这些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否能尽职尽责,通过党员的责任区、先锋岗等活动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好氛围。

2、下岗党员:看谁掌握的技术多,比就业速度快和慢,特别是针对部分年轻党员下岗后总是怨天忧人,没有进取精神,思想比较消极,我们鼓励和引导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行再就业,为社会减轻压力。

3、离退党员:看谁的奉献热情高,比发挥的余热多和少。我们鼓励他们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环境卫生、邻里纠纷、义务巡逻等活动来感染和带动周围的居民。

总之,我们将通过此次教育活动,让党员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好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好此次教育活动,争取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使党员人人

受教育,个个受启发,在思想上有促动,在精神上有变化,确保达到满意的效果。

泉口街道大桥社区立足自身特点,创新活动载体,建立和“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党员奉献日制度”。大桥社区党总支辖4个支部,有在册党员103名,大部分是改制下岗党员和退休党员。为发挥这类党员的作用,他们确定每月26日为“党员奉献日”组织党员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在10月份开展了家属区大院除脏活动,11月份确定为在辖区铲除“牛皮癣” 活动,以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奉献意识。二是建立了“党员帮扶基金制度”现已通过党员自愿捐献和党组织筹集等方式积累资金2000多元,实行专户专管。旨在平时备急时用,遇到党员或居民有特殊困难时救急帮助,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建立了“定期走访党员制度”。党总支和支部第每季度走访一次生活困难党员,每半年走访一次一般党员,深入家庭关心党员疾苦,了解工作学习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上制度贴近实际,操作性强,很受党员和群众欢迎。

篇2: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小园社区现有党员141名,社区内的党员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员,有身体不好的,有家务繁忙的,有继续工作的,参加社区党组织学习、各项活动的人员较少,积极主动性缺乏。党员的教育出现了学习难组织、考核难量化、成效难体现。

社区党总支为了全面加强新时期对党员的管理,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社区书记积极探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以累计积分形式作为考核党员的一把尺子,遵循“分类积分、量化考核;标杆引导、底线管理;奖优罚劣、激励奉献”三项基本原则。按照周期初设定该周期分值、周期内实行加分和扣分、周期末进行累计积分确定考评等次的方式进行,把党员履职情况和党性状况数字化的体现出来,把积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党员积分制管理使党员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激发党员的奉献热情。

结合本社区的实际和居民需求,在社区设立政策宣传、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志愿服务、治安巡逻、关心下一代、文体活动、建言献策等十类服务岗位,组织社区党员认岗履责,引导社区党员立足岗位为居民提供服务。党员积分以60分作为及格的底线,85分以上才能有评选社区优秀共产党员的资格,定期公布得分情况,并在年底进行表彰奖励。自社区党总支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来,党员的活动参与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一年多来的全面推行,效果良好、成效显着。在积分制管理以前,经常借故不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党组织负责人多次上门对其进行谈话,但收效甚微。实行积分制管理以后,经过去年的公示,因积分较低,排名靠后的党员,引起了本人的重视,在以后的活动中,原来落后的党员也积极参与,主动完成社区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以往支部开展活动,个别党员,不主动参与或是应付了事,得过且过,支部也很难对他们作出处理,只能进行说服教育,通过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后,那些懒散的党员有了危机感,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热情空前高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主动找学习资料,认真记学习笔记。

篇3: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1 对离退休党员实施“职位”管理, 重点解决“闲散”的问题

这部分年老党员基数大, 占社区党员总数比例在50%以上, 曾经参加过油田建设初期会战, 对油田有深厚感情, 这些老同志受党教育多年, 党性观念很强, 理论政策水平较高, 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组织能力, 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 他们在居民中享有较高威信, 由于时间相对空闲, 参与各类活动较为方便。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健康状况、年龄层次、工作经历和特长爱好, 把他们从家里请出来, 组建社区建设的编外“智囊团”, 分别聘请他们担任义务楼栋长、协会会长、居民议事会代表、小区建设监督员等, 同时可以动员他们积极参加非在职党员义务巡逻队、义务护绿队等, 发挥这些老同志在共建平安和谐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 对协解及困难党员实施帮扶管理, 重点解决“迷茫”的问题

有一些党员协解或清退后家庭收入减少, 经济拮据, 生活上陷入了困境, 一度在思想陷入了迷茫。对这部分党员, 我们要积极鼓励和帮扶, 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几年来, 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油田再就业中心与社区有关单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 使大多数有愿望的再就业协解困难人员, 通过培训招聘和双向选择实现到公益性岗位再就业, 少数清退劳动家属从最困难的实行了倒查帮扶, 各管委会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这些系统的“暖心”工程使协解职工、清退家属党员看到了希望, 树立了信心, 提高了他们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3 对体弱多病党员实施走访管理, 重点解决“失落”的问题

现在社区党员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 有的年老体弱、疏于活动, 有的疾病缠身、行动不便, 我们从关心生活入手, 指定专人负责, 定期家访慰问, 向他们传达党内有关文件精神, 丰富他们的政治生活, 并形成走访联络制度。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 不能一律要求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 可实行“流动党校”的方式, 由支委成员和年轻党员组成学习辅导员队伍, 通过与年老体弱党员一对一结对子的办法, 每月深入结对党员家中, 通过“一看二谈三送”的方式进行学习。“一看”即观看结对党员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 及时向其传达上级最新文件精神, “二谈”即与结对党员交谈学习心得, 通报支部近段工作情况, 听取他们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送”即送学习书籍, 有条件的还可给结对党员送磁带、光盘等学习音像资料, 丰富学习内容。

4 对流动党员实施登记管理, 重点防止“断线”的问题

流动党员的特点是流动性强, 容易忽视与组织保持联系;有的党员忙于生计, 到处奔波, 参加组织生活不正常, 对组织的归属感较淡, 成了教育管理的难点。在实际工作中, 发现也有少数党员在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 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 与党组织断了线。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下大力气狠抓基础性工作, 按照就近方便、区块管理的原则,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在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中, 制定流动党员登记制度, 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台账, 发放流动党员登记卡;要求流动党员做到“六个一”:参加一个会 (年终总结会) 、填好一份卡 (流动党员联系卡) 、联系一个人 (代办日常事务) 、不忘一条线 (电话联系) 、牢记一份费 (按时交纳党费) 、写好一份卷 (年终总结) 。通过党组织与流动党员间经常联系, 流动党员的组织观念得到强化, 时时处处不忘党员义务和责任。

5 对在职党员实施业绩管理, 重点解决“无为”的问题

在职党员工作稳定, 受单位的教育管理,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余地很大, 是社区党组织抓好党建最可信赖的重要资源。落实党员联系户制度, 突出发挥小区党员在各居民自治协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 面面党旗进社区”、“党员责任区”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 为在职党员搞活动、稳人心、促和谐搭建阵地, 形成社区发展和党务工作双赢的良好局面。各小区要健全和更新党员信息库, 做到党员基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活动去向、特长爱好“六个清楚”。在职党员应以小型多样, 易于组织的活动为主, 团结动员全体非在职党员, 争当“三员”, 即当好“参议员”;当好“宣传员”;当好“调解员”。

篇4:浅谈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 社区 党员 教育管理

一、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党员队伍构成发生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构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外出流动党员、解除劳动合同未再就业党员、待业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多,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增大。

2.管理教育存在问题:活动形式单一。目前我们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形式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这些党员老的、小的在一起,缺少共同语言,组织生活质量也很难提高。平时党支部的活动方式也局限于开开会读读报,组织一些小型活动等,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

管理教育难度大,参加组织生活难、交纳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其表现难。上述情况已成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党员在社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尽如人意。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作为同样是“人”的党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有少数党员在其中“迷了路”,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发生弱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某种利益驱动而发生急剧变化,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4.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远不适应于社区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近几年,纳入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猛增,管理难度加大。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一是在硬件条件差,没有单独的办公、活动场所。二是缺乏活动经费,三是支部力量薄弱。四是参加活动的党员年龄偏大。

这些已严重影响了社区党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影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因此,如何教育引导“问题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实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社区不同于单位。机关单位地域相对狭小,人员比较集中,人员的层次也比较相近,而社区管辖的地域相对广泛,管理对象分散,成分复杂,因而社区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就要比单位难得多,存在的特点具体概括为:广泛性、复杂性、流动性、交叉性。

1.广泛性。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党员分布广泛,居住分散。

2.复杂性。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党员年龄不一、文化不同、职业不一、境界不等。

3.流动性。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一部分外出流动。这些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和地点往往不固定。

4.交叉性。是指把社区党组织同相关单位党组织联系起来,使被管理对象具备了双重管理性。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按照社区党员的不同类别,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加强在职党员的管理。在职党员是社区中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一定觉悟和组织纪律观念,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有利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因此,应了解在职党员的特长,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居民排忧解难。为居民区的党员和居民讲课,提高居民区党员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强化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有的不愿表露身份,有的工作不固定,有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大部分对原来的单位、地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和感情,形成人走关系在的局面。对这部分党员,应建立党员流动管理站,将社区内的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起流动党员档案。要经常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向他们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便于组织掌握和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思想汇报等党内活动,并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三是加强下岗未就业党员的管理。对这部分党员,主要是组织培训,学习专业技能,并根据其特长推荐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实现再就业。鼓励他们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四是强化内退党员的管理。内退党员是社区宝贵的财富。这些党员,从事党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内退党员的管理,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和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2.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为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加大管理力度,就必须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制,赋予社区应有的职能和权力。

一是配强居委会领导班子。通过组织考察,把一些年轻德才兼备的新人选拔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再次是从内退党员中选拔党支部委员。

二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居委会干部处在社区党建工作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首先要重点加强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利用党校和干部学校,对现居委会干部进行轮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知识,还要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党风和廉政建设力度,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经费的支持,购买一些光碟、学习资料。对电教设备进行更新,同时对生病、老弱党员进行慰问等,开展党员社区活动、扶贫帮困。对支部中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扬鼓励,起到激励作用。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要在健全必要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员议事、党建工作联系点,及完善三会一课、思想汇报、学习、党员发展、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强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社区党组织要尽可能为党员尤其是有困难的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全身心地参加社区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开展党员责任区工作,划分楼栋责任区,在承包范围内对困难户、遗孀户、外来人员等经常了解情况,并将了解的情况进行反馈,形成人人有责,社区共建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及时捕捉党员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工作的先进典型,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通过“文明居民”“平安家庭”“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四、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作为社区党员,处于最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广泛,能否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居民成分复杂,社区内单位多,各种组织多。因此,要真正发挥党员作用,就必须根据社区自身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发挥作用。主要应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1.点:设置岗位,建立岗位制度。一人一岗。根据本居民区的实际,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居民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设置岗位。岗位确定后,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确定党员岗位。二是注重建章立制,规范岗位行为。建立五项制度:第一,党员岗位活动卡制度。第二,汇报交流制度。第三,交接岗制度。第四,评比表彰制度。第五,建档制度。

2.线:党员责任区。一是合理划分责任区。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根据党员多少、责任大小等情况共同划分出责任区。二是确立出责任区内容。包括五大类:第一是社区服务,第二是计划生育,第三是精神文明建设,第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五是收集居民反映的热点问题。三是落实责任人。划分责任区可先让党员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进行自愿申报,党支部进行集体研究,确立出责任人。四是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指导。完善五项制度:第一,报告制度。第二,征求居民意见制度。第三,联系制度。第四,检查制度。第五,评比制度。居委会年终对党员责任区进行总评,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3.面:社企、社事、社警共建。社区内各类单位多,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主动沟通,协调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效同得”的工作机制。

篇5:社区党员学习制度

一、强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基础

1、明确学习内容。紧紧围绕“两学一做”这个主题,制定学习计划,抓好学习教育。要重点学习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学习领会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要引导党员自觉学习党章党规、遵守党章党规、尊崇党章党规、维护党章党规。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筑牢思想XX基础。

2、明确学习形式。采取召开党委(党组)、支部及党小组会议、组织专题研讨、开展座谈交流、专家讲学、进行主题演讲等,抓好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具备一定条件的地方或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编印一些通俗易懂的教材下发辅导学习,编排一些喜闻乐见的节目公演深化学习,撰写心得体会促进学习,进一步活跃学习形式。

篇6:农村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应事先向党支部报告。

二、党员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将其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地区或单位党组织。

三、党员临时或季节性外出且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仍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并报乡(镇)党委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

四、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在点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小组。

五、外出党员和临时党小组负责人应主动经常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情况。外出党员接到党支部有重要活动通知后,应按时返回。

六、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七、对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积极接受他们的组织关系和党员身份证明件,安排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和过组织生活。

流动党员基本信息登记制度

1、流动党员在外出前要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2、流出地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利用党内统计信息系统建档立案。

3、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要动态掌握辖区内流入和流出党员的基本情况、日常教育管理情况、生活就业情况以及服务需求等,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

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制度

1、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

2、设立网络服务窗口,为流动党员落实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或其他需求提供咨询服务。

3、专用电话号码或服务网址要向社会公开,并在电信部门登记。

4、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和受理流动党员的咨询服务电话。

5、建立本地区党务工作基本业务信息目录,畅通与街道(乡镇)社区党组织、各大系统、人才交流中心以及公安、劳动、民政与社会保障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渠道,以便及时受理流动党员咨询,为流动党员提供有效服务和帮助。

6、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的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可与同级党委组织部或街道(社区)乡镇党组织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合并使用。

流动党员远程教育制度

1、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开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栏,开展网络咨询和服务工作。

2、若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通后,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建立终端接收站点,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参加远程教育。

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制度

1、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要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及其家庭,了解生活生产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党员返乡后,党组织通过走访、慰问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与交流,鼓励和支持他们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使他们同样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3、“七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

调查研究制度

1、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要适时组织开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工作现状。

2、听取流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议意见,及时向党组织反馈他们的呼声和要求。

3、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为党组织决策提供依据。

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1、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全年平均每月安排一次,每月27日为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日。

2、党的组织生活形式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教育感人。

3、每一次党组织生活,都要事先有布置,事后有检查,认真考勤,详细记录,保管好有关活动资料。

服务承诺制度

1、保证工作时间有人在“窗口”服务。

2、实行首问责任制,为服务对象提供周到服务。

3、属于本窗口办理的事项,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马上的,实行限时办结服务,做到件件有结果;需转上级机关批准的及时转办。

4、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首问责任制

1、首问责任制,是指最先受理业务咨询、事务办理的工作人员作为首问责任人,全程负责请示、报告、答复、办理或督促协调办理,直至事务办结、群众满意为止而应承担的责任。

2、首问责任人应文明用语、热情服务、不得对办理事项推诿、拖延或刁难。

3、首问责任人须履行下列职责:

(一)热情接待并解答群众咨询,认真做好接待记录。

(二)依据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对办理事项给予可否办理的明确告知;对不能马上办理的,做好解释和抚慰。

(三)耐心说明办事程序、时限要求和政策依据等。

首办责任制

1、首办责任制是指将要求办理的事项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的责任制度。

2、承担首办责任的工作人员为首办责任人,首办责任人应认真履行首办责任制,对属于工作职责的事项,应履行首办责任人的职责;对不属于工作职责的事项,按照规定移交相关人员,受移交人员为首办责任人;

3、非首办有关人员,应对首办责任人予以支持和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一、农村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和居住地变化等原因连续6个月以上,不能正常

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农村党员。

二、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

共同管理的原则。

三、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一)对党员的外出原因、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党费交纳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对党员进行外出前教育,并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地点相对集中的,应及时建立临时

党支部或党小组。

(三)负责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适当方式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

等重要活动。

(四)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原所在党支部保持

联系或不交党费的,按党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四、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一)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确认身份后及时接收并编入

支部,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二)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三)认真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

给流出地党组织。

(四)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外出前须向所在党支部说明事由,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按月向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

以按季交纳。

(三)外出期间应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半年向原所在党支

部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接到原所在党支部要求参加换届选举、民主评议等重要活动的通知后,原则上应按时返回参加。因特殊情况不能返回的,应及时向原所在党支部说明原因,并履行请假手续。正式党员应在其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

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

出地党组织报告。

(五)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

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六、《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出地党的基层委员会登记发放。流入地党支部要及时验证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

篇7:社区党员档案管理制度讲解

一、收集制度。

1、按照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的收集范围,收集党员档案材料。做到:主动及时、全面准确、保质保量、安全保密。

2、了解和掌握形成党员档案材料的信息及规律,并与其建立联系制度和收集网络。

3、归档材料应真实规范,完善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由组织形成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组织印章,个人撰写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本人签字。

4、对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按时间顺序,登记在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上,并在当月内归入档案袋(盒。

二、查(借阅制度。

1、查借阅党员档案必须由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在填写好《申请查阅党员档案报告表》后,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登记查阅;纪检、监察、检法部门因工作业务需要,了解干部人事档案情况时,可提供有关部分内容。

2、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及其亲属档案。

3、需摘录或复制档案有关内容和材料的,应征得管档人员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除代作直接证明的材料外,摘录或复制的档案材料,均不予盖章。

4、查阅档案人员应按要求认真填写阅档情况登记。阅档时,不得随意圈划、涂改、拆散、抽换、污损档案。

5、档案一般不得外借,单位党组织确因特殊情况必须借用的,应在《申报表》中填明借阅理由,报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一般不超过15天,若不能按期归还,应办理续借手续,续借不得超过一周。

三、传递制度。

1、转递党员档案和档案材料,必须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安全、保密。

2、党员流动或变换单位后,应在15天内将档案转至新的所在党组织。

3、转出的档案应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4、收到的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退回回执,转出的档案,逾期1个月未退回执,应及时催收。

四、保密制度。

1、党员档案是反映党员政治生活的重要材料,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保密法》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做到:保守机密,慎之又慎。

2、牢固树立保密观念,严守党和国家机密,不随意向无关人员提供档案或泄露档案内容,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处分。

3、不得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和查阅党员档案。

4、不准带党员档案出入公共场所,不准用普通电话索要或提供档案内容。

5、档案管理人员不得保管本人及亲属档案。

6、查阅档案前,必须弄清查阅档案的用途或理由,查阅者与被查阅人员的关系。对符合查阅档案条件要求的,给予接待,并对其查阅的有关用途,予以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篇8: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1. 社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不到位, 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

目前, 随着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的加快, 离退休人员的身份逐步由企业人变为了社会人, 管理模式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党组织的衔接却不到位。致使一些企业离退休党员长期找不到组织归属感, 逐渐淡化了身份。离退休党组织制度不完善, 工作良莠不齐。有的组织负责人责任心不强, 党组织缺乏吸引力。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种种不到位致使部分离退休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

2. 党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党员教育形式单一, 针对性不强

社区离退休党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组织观念、组织纪律性强, 有为党继续工作的愿望;也有少数党员退休后, 思想上也随之“退休”, 放松了自我教育, 满足于享受天伦之乐, 对社区的事不积极主动参加, 不接转组织关系, 不交纳党费, 主动游离于组织之外, 出现了信仰淡化, 意志衰退, 有的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 参与赌博等不文明活动。对于离退休党员存在的这些情况, 党员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 加之教育形式单一, 致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作用不明显。

3. 党组织为党员的服务不到位, 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够

由于部分社区离退休党组织对所属的离退休党员情况和实际需求了解不全面、不及时, 因此对他们的服务工作做得不到位, 导致党组织的凝聚力不足。有的离退休党员年老体弱, 需要组织的关心和帮助;有的身体棒, 有继续工作, 发挥余热的强烈愿望;有的有特长, 渴望展示自己等等。针对这些情况, 党组织没有创造条件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4. 保障措施不到位

社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正处探索阶段, 因此政府及企业的投入都严重不足, 目前, 离退休党员缺少必要的活动场地和经费以保证党组织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随着社区离退休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 离退休党员的活动场地和经费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对策

针对社区离退休党员管理存在的以上问题, 我结合自己的调研, 提出如下对策:

1. 从组织建设入手, 健全和完善离退休党员组织网络

首先, 做好社区离退休党员的情况摸底工作, 完善每一位党员的个人信息卡, 做到分类管理;其次, 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活动”的原则, 组建合理的离退休党支部, 细化党小组, 健全离退休党员的组织网络, 确保每一名离退休党员都有组织归属感。通过组织考察, 选出一批党性强、作风正、威信高、有奉献精神、热心于老同志工作的同志担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要在工作上为他们撑腰, 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 做好他们亲属的思想政治工作, 同时要积极争取政策落实相关待遇, 做好他们的后盾。

2. 从规范制度入手, 确保离退休党支部工作规范运作

离退休党支部的工作规范有序, 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建立离退休党员登记制度、支部活动制度;根据老党员居住分散的特点, 制定党员集中学习制度、外出党员管理制度;根据老党员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党性原则强的特点, 制定党员工作室值班制度、老党员义务责任区制度、党员义务巡逻制度等, 发挥老党员在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余热。同时为使离退休党支部日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还应坚持建立“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支部目标考评制度、党员工作室经验交流会制度等等。

3. 从创新形式入手, 增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根据离退休党员的实际需求, 除了传统的集中上党课, 观看电教片等学习形式外, 可采取因人而异、寓教于乐的方法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如报告会、座谈会、学习讨论会等形式, 结合党员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增强教育说服力和感染力。围绕身边发生的现象为主题, 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 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可组织一些专家讲授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形势教育, 也可组织离退休党员就近参观考察等等, 还可定期把党的方针政策、各种学习资料送上家门, 并当面向老党员汇报社区工作, 征询老党员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一些离退休党员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 思想活跃的特点, 可以尝试开辟离退休党员网上课堂、建立离退休党员QQ群, 开展网上教育管理。

4. 从做好服务入手, 增强离退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对离退休党员要从做好服务入手, 通过细致的服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首先是做好“四关心”, 即:一是组织上关心, 培养归属感。二是生活上关心, 培养认同感。通过上门联系、住院慰问、有难相助等途径, 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做到以情感人、以心暖人。三是思想上关心, 理顺思想情绪。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四是政治上关心。及时将各类宣传教育材料送到他们身边, 为老党员充电。创造条件每年定期为离退休党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 要指定专人负责联系, 定期家访慰问, 关心他们的的政治生活。

5. 从开展活动入手, 丰富离退休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按照离退休党员不同兴趣、不同爱好, 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竞赛活动, 使离退休党员生活得到充实, 知识得到更新, 性情得到陶冶, 力量得到凝聚。引导离退休党员成立各类老年协会。如:乒乓球、门球、象棋、太极、写作、书法绘画、花卉盆景等协会。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协会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 吸引更多的离退休老同志走出家门, 踊跃参加, 使协会成为广大退休人员“老有所乐”的“快乐大本营”, 丰富老同志们的晚年生活, 推动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9:社区党员领导干部管理新思维

关键词:动期管理;一线写实;问政问责

开展“潜力再认识、对标再分析、办法再创新,打造一流上水平”主题活动不仅仅是石油板块的事,作为油田上产增效的社区“大本营”更要积极做实做细,基层党委在主题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要围绕让石油职工安居乐业这个中心,确定新思路,采取硬措施,提升新形象。

一、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动期制”

一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总抓手,敢于叫响“向我看齐”。 基层党委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牢牢把握住作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核心,敢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把活动聚焦到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上,做到不敲锣边鼓,切中要害,痛切四风顽瘤,对照查出的问题,深刻剖析发生的原因,从制度上堵塞漏洞,让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坚决杜绝踏践制度这条红线。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切实转变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改正质量,让党员领导干部守土有责,敢在群众面前亮出“职责”;守土尽责,敢于叫响“向我看齐”;守土担责,敢于双肩“挑责任”。既要注重外正其容,更要内正其心,做到“内外兼修”,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重塑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公信形象。

二是推行“四维度”优选模式,改革用人理念。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同时又指出,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阿谀奉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习近平总书记给基层党委选人用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针对职工比较关心的用人焦点问题,结合社区实际,要围绕为民服务提质量这个核心,采取岗、职、标、调“四维度”考察干部人选在德能勤绩廉等综合情况,把那些一贯脚踏实地、作风正道、实绩突出、群众信任、职工满意、有潜力的干部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运行机制选拔到站、队、机关领导干部岗位上来,转变基层领导干部的用人方式,推行“岗、职、标、调”动态管理模式,以“完整型目标责任管理”任期考核为唯一标准,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期制”,形成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能者上、平着让、庸者下的格局,大力释放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正能量。

二、推行三包,沉埋一线,增加亲和力

最近,笔者读了一本书《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视“时间为服务”,把一天有限的时间都用到下基层摸实情、求真经、务实效、亲民情上,与小区居民坐在一条板凳上虚心征求服务对象的需求,与一线的职工在户里楼头、儿童教室、医病科室探讨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广大居民的智慧,一心一意抓服务,千方百计抓经济。

要树立抓党员领导干部的行动就是抓社区服务、抓社区发展,抓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就是提升生产力、创建和谐“客户关系”的理念。社区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任务繁重,复杂繁琐,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一次容易,但是要做到“冰冻三尺”就是不简单,需要非一日之寒之功力,需要党员领导干部 “365” 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敬业心和暖民心。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承包小区、承包班组、承包居民三包活动,在科学化管理上出实招。创新复杂环境下的服务工作的新举措。要坚持领导干部承包制度,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承包物业站、幼儿园、卫生院(所),明确对承包单位的整体工作负总责责任,加强全过程督查,走出办公室,推行“一线工作法”,即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制定,作用在一线发挥,成绩在一线凸显,经验在一线锤炼,亲民在一线拉近,形象在一线树立,满意在一线考答,建立党员领导干部 “一线写实日志”,公司党委、纪委等部门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写实制度、三包“VS”体系建设,进行现场与日志的GPRS影像与网络晾晒,严格审查落实和考量,着力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务实为民清廉的执行落地。

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战略视角出发,和物业职工一起积极探讨新形势下的物业“CRM”,根据居民不同的需求,细分居民服务市场,培养居民满意行为,强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在“CRM”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经营收入、服务质量、居民满意的最大化。

三、构建双向考核机制,用党员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居民的幸福指数

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的字眼提到70多次,说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下一步深度改革的强大决心。改革的关键在于顶层设计,成败在于顶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为适应油田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社区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构建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目标新体系,着力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精细考核,扩大考核覆盖面,深潜转作风、树形象、群众最关心的焦点考核禁区,加大日常考核频率,与职工的“千分制”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党员领导干部“三包”工作结合起来,要把考核的权重放在党员领导干部跟班劳动、绿化养护、房屋维修、治安管理、卫生保洁、费用收缴、疑难问题解决、和谐居民关系创建、基层队达标创优、清正廉洁、家委会党员服务社工作和440维修、居民看病、居家养老、居民家属与退休职工老年大学等内容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结果要与职工实行“五同”:同时设计、同时考核、同时兑现、同时公开、同会分析,自觉接受职工和广大居民的监督,不仅让党员领导干部“问政”,更要对他们“问责”,以“责”促“政”,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干群同干、同心、同力、同向,推动小区的环境面貌、社会治安、垃圾管理、楼道保洁、居民满意率等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用党员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居民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亚默·R·列提宁.积极的客户关系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意见下一篇:空调系统设计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