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

2024-05-21

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精选8篇)

篇1: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

党员中心户制度

第一条为促进我村党员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户标准。农村党员活动中心户(以下简称“中心户”),原则上是由于党小组所在或相邻的自然村或村(居)民小组无村民活动场所,且距离村(居)委会较远,党小组党员在5人以上,不便集中党员活动的农村党小组才需设立。一般每个党小组设一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几个党小组联设一户,每户辐射15名以内党员。设立中心户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便于党员集中,利于党员活动。

(二)设在中共正式党员家中,户主必须是思想政治素质高,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热心党务工作、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或党员村组干部。

(三)中心户家有宽敞房屋,有播放电教片所需的电视机、vcd等设备,有一份以上党报党刊。

(四)中心户户主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与村民之间的关系融洽。

第三条创建程序

(一)确定中心户。采取个人报名、党员推荐、党小组建议、党支部审定的方法确定中心户。

(二)确定负责人。每户中心户设负责人一名,由党员推荐,党支部任命,一般由党小组长或中心户户主担任。负责人主要负责活动召集、活动议题准备、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三)实行动态管理。中心户实行动态管理。如遇以下情况,由村支部予以调整。

1、户主发生违纪、违法情况的;

2、中心户房址变迁,不适宜再作为中心户的;

3、不能发挥作用,不宜再作为中心户的;

4、因其它因素不宜再作为中心户的。

第四条活动内容

(一)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收看电教片。

(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传达镇党委、政府的重要部署和村党支部的决议、决定。

(三)学习交流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经验,适时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文体活动。

(四)听取从群众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适时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非党村组干部、共青团员和致富能手,围绕村组发展出主意。

第五条活动方式

中心户每月活动一次,由中心户负责人召集。活动前,由中心户负责人结合实际,列出本期活动计划向村党支部作汇报,待村党支部同意后,领取学习资料和党员电教片等,也可邀请挂点联系本组的镇、村干部到会指导。活动内容要力求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党小组活动相结合。把中心户活动作为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实现党小组活动正常化。

(二)与党建主题活动相结合。把中心户活动与“三培养”、“两职联动、岗位争优”、“三联三促” 等活动结合起来,推进党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把党员活动中心户建成富有吸引力的教育阵地和富有鼓舞力的宣传阵地。

(三)与“三个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中心户活动的深入开展,逐步使中心户成为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中心,农村党员参政议政的阵地,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助推器,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湖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同时,通过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由党员骨干带动周边党员共同学习、实践、服务,促进了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起步。

一、基本做法

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阶段,市委针对农村党员住地比较分散、文化程度偏低、不易经常集中等实际情况,在深入调研和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的通知》,使这项制度迅速在全市推广。主要做法是:

1.明确职责,严格条件。明确党员中心户的主要职责有三项,即组织日常学习教育,除党支部开展的集中活动外,由中心户组织周边党员开展日常教育活动;协助联系党员群众,了解并及时反映周边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带领做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明确党员中心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形象素质好,依法办事,不参与赌博、迷信活动;能力本领好,“双带”作用突出,具有较强的组织、指导和带动能力;家庭氛围好,邻里和谐,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支持先进性教育活动。

2.精心筛选,合理设置。通过个人自荐、党员推荐、乡镇党委审核,选择符合条件的农村党员,确定为党员中心户。其中,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党员承包组长、专业经济协会骨干、“双带”能人等优先考虑作为党员中心户。全市1061个行政村共建立了9106个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邻、范围适度的原则,就近就便联系5至10名党员,共联系党员54262名,占第三批教育对象的80%。乡镇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对党员中心户建立档案,加强管理。

3.培训先行,强化保障。对确定的中心户党员,事先开展有关先进性教育的集中培训,并在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组织中心户党员先学一步,为党员中心户领学、带学创造条件。为党员中心户进行了“五个一”的配置,即帮助制订一套学习制度、设置一只联系箱、配备一套电教设备、发放一套学习资料、发放一本活动记录本,一些地方还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向党员中心户延伸。把党员中心户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发挥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和评比先进的重要内容。

4.定期活动,发挥作用。除村党组织统一组织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外,突出以党员中心户为主体,以理论学习、专题讨论、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组织党员定期开展小型化学习教育。以中心户为单位,推出一些带头带领致富、办实事承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服务举措。有的地方还对党员中心户与流动党员、年老党员、低文化党员结对共学提出要求。据初步统计,党员中心户制度建立以来,中心户召集学习18200多次,开展活动8500余次,有2500多名中心户党员与其他党员结成帮学对子。

二、主要成效

党员中心户制度一推开,立即得到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党员中心户逐步成为先进性教育和新农村建设中党员学习培训的中心户、服务群众的中心户、科技推广的中心户、共同致富的中心户、和谐创建的中心户。主要成效有:

1.彰显点多面广的优势,基本确保了教育对象全面覆盖。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多,如何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有效覆盖是一个大难题。近万户党员中心户的建立,尤如在农村一线设立了一个个密集的观察哨,为流动党员的查找、联系提供了便利。如南浔区练市镇党员中心户孙央毛,当得知他联系的在广州打工的党

员施敏泉返乡后,立即把学习资料送上门,帮助先行补学。全市3964名农村外出流动党员中,目前找到、参加先进性教育的有3930名,春节期间全市及时为3615名返乡党员进行了补课。

2.彰显组织灵活的优势,切实做到了学习教育贴近实际。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从业多元,如何使教育活动贴近他们的实际,从而充分调动党员主体积极性是一个难题。同一个中心户联系的党员,驻地相对集中,或者从业接近,这为针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提供了便利。市委及时把适合农村党员收看的党章知识讲座、法律科技VCD光盘、政策法规选编、基层典型汇编等资料发到党员中心户,通过电视台等播放100部农村教育片,供党员中心户组织选学。有的中心户还自发带领党员就近就便参观考察。

3.彰显骨干带动的优势,有效促进了党员作用充分发挥。一些农村党员文化偏低、年龄偏大,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一个难题。中心户党员,多数是“双带”能人,在所联系的党员中,往往能发挥骨干和辐射作用,提升党员队伍作用发挥的整体水平。这项制度建立以来,中心户党员与4187户群众建立了联系对子,提供致富信息8235条,联系就业岗位2560个,提供帮扶资金218万元。如德清县钟管镇中心户党员赵永轩,在春节期间自掏资金,带领所联系党员一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4.彰显联系群众的优势,有力推动了当前农村各项工作。随着农村改革深化、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团结和凝聚群众,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考验。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相对于原有的农村党小组,由于成员构成重组、职能定位明确、运行机制创新,进一步激活了中心户党员这个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作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广大中心户党员带头宣讲政策,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参与民主管理,协助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88无,比上年增长14.2%。

三、深化考虑

随着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局起步,党员中心户制度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下一步,湖州市将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探索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党员中心户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考虑有:

1.完善组织设置,使中心户成为提升基层组织功能的有效依托。参照党员中心户的运行办法,对原有的党小组设置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完善,使党员中心户与党小组并轨,以更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建立村党组织委员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立体服务体系,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2.健全活动制度,使中心户成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深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加大远程教育网络向党员中心户延伸的力度,健全党员中心户学习制度,培养更多的“双带型”党员;健全经常联系制度,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健全服务群众制度,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深化党员责任区和绩效公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注重管理使用,使中心户成为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有效源头。把党员中心户作为培养锻炼农村基层干部的重要途径。对年纪轻、素质好、作用明显的中心户党员,优先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作为中心户加强锻炼,加快提高“四种本领”。重视推选优秀中心户党员进村班子,培养更多的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

4.加强资源整合,使中心户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平台。在配备必要硬件设施的同时,把农村党员中心户建设与文明家庭户创建结合起来,与科技示范户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民读书之家建设结合起来,与信用农户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党员中心户的软件建设,不断提高党员中心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带头带领农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年以来,子长县针对山区农村党员居住分散,组织活动和开展工作相对困难较多的实际,创新农村基层党员活动形式,积极探索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延伸基层党组织功能,在农村基层形成了一个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党建工作体系,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子长县“党员中心户”是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以自然村、村民小组、党小组、产业协会和致富带头人为依托,与党员电化教育中心户、计划生育中心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户相结合而设立的,每个党支部一般设3—5个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群众一般不少于20户。党员中心户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活动,主要职责是教育培训、民主议事、服务群众和示范带动,要求成为农村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联络员、产业开发的示范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员。目前,全县已选定党员中心户1296户,联系党员6700人,联系群众38000多户。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作用,他们通过建立制度,对党员中心户的工作作了规范。一是建立党员中心户培训制度,由各乡镇党委对党员中心户集中进行培训,明确中心户的职责任务,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在由县财政平均每月给党员中心户发放20元补助的基础上,各乡镇党委根据不同情况再给中心户一定的经费补助,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电教器材及订阅报刊等,保证党员中心户开展活动。三是建立民主议事制度,让党员中心户在讨论本村事宜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拓展党群沟通渠道,扩大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四是建立县、乡、村三级考核机制,把党员中心户制度推行工作纳入全年党建考核范围,实行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考核,年终一评比。他们对党员中心户实行动态管理,将财政补助资金与考核结果相结合,按考核结果分类发放,对不胜任工作、不履行职责、党员群众意见较大的中心户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党员中心户队伍,有效激发了党员中心户的工作热情,发挥了中心户的作用。

党员中心户制度实现了党组织对农村和社区党员的小型化、分散化教育管理,提高了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参与率。党员中心户利用自身优势,团结带领身边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致富奔小康,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余家坪乡的党员中心户建立了民情记录本,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思想动态随时记录在案,及时向党支部反馈,本支部能解决的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向上边反映,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安定镇张家岔村党员中心户薛海洋了解到延安市建了3个果汁厂,收购梨果量大且价好,发展梨果前景看好。于是通过与包村干部及时协调,以成本价为村上调回优质梨果苗木4000多株,解决了18户贫困户的致富问题。党员中心户制度的推行,还为解决农村基层的矛盾纠纷,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子长县农村,一个个党员中心户像一块块磁石,把广大群众紧紧吸附在了党组织周围。

篇2: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

1、学习制度。定期召集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和适用技术培训。每月开展活动1-2次。对年老体弱党员、文化程度低的党员要实行“一帮一”结对学习。吸收群众参加,扩大学习的覆盖面。

2.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中心户要主动联系党员群众,特别要重视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联系沟通,及时反映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3、党员承诺践诺制度。认真承诺践诺,积极发挥引导、帮助和带动作用,带头成为推广农村适用技术、带动共同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心户。

4、工作保障制度。为农村党员提供学习资料,发放活动记录本。优先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年进行一次轮训。

5、考核评议制度。采取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以党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员中心户活动成效的标准。对党员中心户实行动态管理。

1.及时组织党员学习讨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村党支部的决定;

2.以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为依托,按时组织党员学习掌握各类实用技术;

3.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责任田党支部反映民情民意,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4.带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当创业先锋,带领和帮助党员群众发展致富产业,走共同富裕道路;

5.深化和发展党员承诺制,组织党员开展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

6.积极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一、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定期召集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

二、每月开展活动1次,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等学习。

三、党员中心户配置报纸、党刊等学习资料,联系党员按时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各种学习培训。

四、建立帮扶学习制度,要确定文化素质好的党员与老弱党员、知识水平低或后进党员开展“一对一”帮学。同时要吸收群众参加,扩大学习的覆盖面。

五、设立民情记录本,把群众的意见、建议记录在案,定期归纳、整理、分析,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向上级反映。

党员中心户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

一、在所居住地范围内,要经常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跟群众开展谈心活动。

二、要经常主动了解群众的思想生活等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定期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请群众参加到党员的政治生活中来,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要虚心接受群众的建议和批评,对能整改的马上整改,让群众满意。

五、要按照“一帮一”的要求,根据所帮扶对象的思想、生活和经济状况,开展“五必到、五必助”活动。

六、要经常联系、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让他们在思想上坚定信念,在工作上求真务实。

篇3: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发展而进行着一场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采取了“政社分离”的政策,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单位制逐渐解体,社区取代原有的单位小区作为社会的最小生活单元承担着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社区中心在社区发展模式中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然而,当今中国的社区发展尚未成熟,在分析学习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同时也要发扬自己的特点。在中国特色式社区发展管理过程中,社区中心可谓一个重要的管理节点,它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接受着政府至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又是居民社区自治的物质载体,其内部功能空间分布也值得建筑师深刻推敲,将合理的设计反作用于社区稳定发展。

2.城市社区模式分析

2.1国内外社区管理模式对比理论分析

不同的国家的社区的起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是各个国家意愿的基层体现。不同的管理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政府对于社区管理的干涉程度不同。社区中心的使用性质则受着管理模式的影响。

2.1.1美国模式-独立自治(图2-1)

2-1 | 美国模式

美国之所以城市化范围最广,具有完善的城市管理系统,社区发展是其根基。自治模式下多样性发展使政府与社区的行为相对分离。社区即社区居民的利益共同体,社区居民组成社区委员会来进行管理与自治。政府则是通过利用社区独立自治组织来执行社区的项目开发与政策法规的制定,同时政府也会对于非政府组织进行引导性管理来使其为社区进行服务。美国的社区自治性确定了美国社区中心发展的形式多样性,不同的社区在自治过程中会因其自身的社会条件、宗教性质、地理状况和资源占有状况影响到社区中心形式的最终确立。

2.1.2新加坡模式-政府统筹(图2-2)

2-2 | 新加坡模式

当代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其社区建设在此过程中功不可没,也堪称亚洲社区建设的标榜。新加坡政府对于社区的管理直接而又具体,基本由政府统筹建设,社区在其建设过程中也紧密的体现政府的意志。新加坡政府在社区中设有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并通过派出机构来规划社区与完善社区设备建设。社区建设费用有大部分是由政府直接拨款的,也有社区会自筹经费对派出机构的社区建设进行供给。在新加坡,社区中心是由政府直属的人民协会统一运营管理的,相对欧美国家的社区中心而言,社区中心的功能更加集中,为民众提供的服务也是由政府来统筹的。

2.1.3中国模式-民主集中(图2-3)

2-3 | 中国模式

中国的社区管理模式具有自身的社会主义特色,不同于欧美的自治或自立管理模式,也有别于亚洲资本主义社区管理模式。就国内现状而言,社区是我们在为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所采取的转型背景下,由原有的自上而下的中央集中管理模式,向现在的自下而上的基层自治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节点。社区建设对象是区、街道、居委会管理的城市居住区。“城市住区内的共同居住及休闲生活不应当是均质而完全分散展开的,作为居住共同体,居民的生活需要统一的引导与管理,更需要凝聚与集结”。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政府统一管理下进行的基层建设,与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相比,中国社区管理模式中中央政府所起作用权重最高。在管理过程中,社区中心是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与基层人民自下而上的自治的权力相交的节点,也是进行中国特有的社区建设的基本保证,其所起作用不容忽视。

3.武汉大学社区中心改扩建方案介绍

3.1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理念(图3-1)

社区中心是社区组织管理的核心载体,而社区服务是发展社区的本质,一个好的社区中心有必要根据服务需求做出合理的设计。本建筑设计所遵从的理念也将社区中心的性质与功能列入思考范围来构思,试图为社区服务提供一个人性化平台并对其发展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3-1 | 社区中心总平作者自绘图片

3-2 | 社区中心效果图项目图片

3.1.1功能灵活性

当代中国的社区中心一般会有一些特定的功能空间的组织形式,如办公空间、活动娱乐空间、集会空间等。本案例中,在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空间功能的灵活性来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中心功能的全面性要求。例如,通过室内陈设设计的改变来改变空间内部属性,使其满足不同居民团体活动的需求。

3.1.2场地开放性

作为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面对社区居民需要呈现出一种亲和力与包容性,其场地开放性则是最好的体现。珞睿社区中心的入口庭院没有明确的围墙,入口处设有一排横向排列的廊柱,与社区周边空间形成浑然一体的通透的空间,在庭院中间布置了绿化小品,营造了亲和又具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3.1.3连接可达性

更好的连接可达性则有利于提高社区中心的便民程度。珞睿社区中心位于武汉大学居民区的南三区与北三区之间的一处台地,正面面对着校园主干道,侧面也修建了方便市民穿越的长廊,使各个方向过来的居民都能方便顺利地进入社区中心。同时,这条长廊连通前后干道,增加了社区中心的可达性。

3.1.4区域特色性

建筑的特色性体现往往不仅可以提高社区的辨识度,亦可增加社区之于居民的内部认同性。珞睿社区中心传承了武汉大学珞珈山十八栋的早期红砖风格的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建筑风格元素,采用了简洁的立面设计,并在不同楼层的转角处都设计了窗体,使整个建筑外观看起来更加有新意,却不失对传统校园风格的敬意。

3.2环境分析

武汉大学依珞珈山环山而建,校园内形成了特有的山地地形。社区的居民楼附着于山体向下层层排列修建,由主干道为界将居民区分为南、北三区与上、下九区的居住片区。本建筑处于个片区的交接地段的台地上,同时也是大部分居民通勤或出行必经之地。处于路口处的建筑能得到良好的自然光照环境,周边亦无视线遮挡。周围拥簇的树木少则有几十年历史,天然原始的自然绿化环境不可多得,最大化利用此优势也是此方案的一大倾向。

3.3方案介绍

3.3.1总平面布局(图3-2)

珞睿社区服务中心属于小型公共建筑,针对校园内家属区进行服务。围合庭院的柱廊形成的帘幕将服务中心的入口处隐于其后,内敛得宜。

建筑充分利用其基地环境,将原旧址北面的空地进行绿化,扩大了新建筑的占地面积,入口依旧设于北面,庭院中间围绕原址保留下来的老樟树进一步绿化。而南侧的廊道前后贯通,为行走于此的居民塑造出一处曲径通幽的小景观。建筑背面设有地下室对外的辅助出入口,建筑周围其他方向的交通路线上也尽量保留了原路线,但周围进行翻新与加固,增加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3.2平面布局(图3-3)

一层为行政服务空间与内部办公空间。空间的组织上同时照顾到了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双向需求,同时在有限的内部空间中安排了多个具复合性能的服务空间,使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人流进入大厅后一分为三,利用对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的科学性布局将不同的使用空间无形的划分开来,居民由一层东侧的楼梯导向其他各层进入多功能使用空间,办理业务的居民可停留于大厅的南侧进行办理,而工作人员则在一层西侧的办公区域进行办公和接待活动。在相对较有限的空间中合理且有效地把进行不同互动目的的人流分流,减少不同目的的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图3-4)

建筑二层以上为居民交往互动与集中活动的功能性空间。以老居委会使用经验为功能参考基础,又以推进社区中心在社区中的职能体现为方向,设计者对于空间的使用需求做出了分析与总结,每层按使用需求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大小的细部空间,简洁明了空间划分却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空间的符合使用性,不同大小与功能的安排可供居民进行不同形式的聚集活动。建筑的空间划分从功能空间的综合兼容性角度出发考虑,能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增添建筑的使用率,同时也是对于社区内居民互动的一种行为模式上的助推。

3.3.3立面处理(图3-5)

在立面的处理上,服务中心跳脱出了武汉大学一贯的古典主义倾向,采用简洁明快的红色砖墙贴面与白色涂料,重点突出两个体块之间的穿插和对比,典型的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契合社区服务中心的定位——这里并非是陈旧保守的“官衙”,而是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现代职能部门。不规则的竖向开窗活跃了立面的元素,突出服务中心的亲民特质。

建筑上部立面上四面做大面积开窗处理,深凹的窗洞将建筑体量进行消减,且采用非对齐的排列处理手法。不同宽度的窗间隔排列,给建筑的外立面带来了平面表现上的韵律,墙体拐角处的镂空也让建筑体本身形成一种横向的动势。建筑采用双层墙体,起到建筑内部保温作用。对于建筑本身的服务性质来说,在功能上可以刺激内外空间的交流,更具感染力,路人可透过窗看见建筑内部的交流活动,在无形中建立社区中心在社区居民心中具有亲和力的形象。同时内部使用者也能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

作者自绘图片

作者自绘图片

作者自绘图片

4.总结

在社会制度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中心的建设模式探讨有利于社区建设的稳定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社会制度以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起到稳定基层的作用。而本方案在深刻理解转型意义的基础上,基层自治的社区中心的功能要求,对社区中心的建筑空间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设计探讨,在对比不同国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得出一个中国特色的社区中心发展模式。本次设计实践目的在于为拓展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将服务于制度的建筑结合制度的需求来设计,让建筑设计不仅作用于使用,还作用于社会发展。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我国政策的“政社分离”的制度转变,社区作为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也越来越受各学科专家的重视。社区中心在这样一个微观的城市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承启角色。在社会多方位转型的背景下,社区中心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时代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同时以武汉大学珞睿社区中心扩建方案为例,试分析制度转型背景下社区中心所应呈现的建筑特点与其今后发展趋势。

篇4: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

从杨浦区的实践看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的拓展路径

● 郑世容 李 潇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是构建凝聚党员的新载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网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党建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杨浦区为个案,围绕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拓展进行专题调研,梳理工作成效,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杨浦区;功能拓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创新途径和重要载体,必须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而使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围绕这一课题,我们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个案,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实地观摩等方式,对全区12个街镇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运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了影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及工作成效

自2002年建立以来,杨浦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五大基本功能开展工作,即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两新”组织构建党的基层组织的孵化器、区域内所有基层党组织共享的资源平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和区域内党组织、党员面向群众、面向社区的服务窗口。与此同时,杨浦区结合“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转型实际,尤其在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过程中,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拓展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健全社区党建服务网络体系,扩大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覆盖面

杨浦区基本建成了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街道、镇党员服务分中心——街道、镇居民区和 “两新”组织党员服务点(站)的“四级”党建服务网络体系。其中,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12个,街道、镇党员服务分中心56个,街道、镇居民区党员服务点(站)279个和“两新”组织党员服务点(站)90个。这种网络体系的优势在于:一是不同层级党员服务中心(点、站)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能够根据不同层面的不同需求提供有效服务,真正做到了把党员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党建的辐射平台;二是不同层级党员服务中心(点、站)能够发挥联动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开放式组织网络,将党组织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各个层面。例如,平凉街道将22个“两新”组织党员服务站和33个居委党员服务点进行职责划分,使“中心”与站、点经纬交织、点面结合,建立起全天候24小时温馨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党员群众的诉求,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和谐。

(二)提升社区党建服务项目品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杨浦社区党建工作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街镇既有共性的一面,更有各自的特点,各街镇党员服务中心能够很好地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牌服务项目。例如,殷行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针对居住人口中失业、协保、老年人口多的特点,创办“爱心超市”,通过发放无偿领用券等,为社区困难党员和群众排忧解难;五角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商圈党员作用,成立“党员义工服务中心”,配合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商圈党员搭建服务平台,受到社区百姓的欢迎,也扩大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影响;新江湾城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针对区域内“两新”组织众多、来沪党员流动较快的特点,创建“新城之约”品牌服务项目,为他们提供交流沟通、展示形象、学习培训的平台。这些品牌服务项目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三)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的最优化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桥头堡,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确保党的组织资源在合理开发中得到优化配置、在科学管理中得到充分利用。一是积极整合“三大中心”资源,充分利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资源,通过社区生活求助热线为困难党员提供服务和帮助;组织各类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文化中心的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的生活;积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改变了“三大中心”孤立运作的模式,形成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与“三大中心”协调互联、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新机制。二是配合杨浦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战略目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整合区域内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例如,大桥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通过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志愿队签订协议,跨区域开展社区共建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社区与高校互动、互补、互赢的工作机制。

(四)完善社区党建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功能拓展延伸的新格局

实践证明,只有制度健全完善,才能真正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做到管根本、抓长远、出实效。从调研的情况看,杨浦区不同层级党员服务中心都加强了制度建设,强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一是在区级层面,根据 《上海市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评选办法》(试行)的要求,区党员服务中心结合实际,在广泛征求各党员服务中心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杨浦区创评上海市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实施办法》,巩固创评示范点的工作成效,强化了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在街镇层面,先后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情况报告制”、“工作信息沟通交流制”等制度,特别是建立各党员服务中心负责人工作例会制度和联络员制度,为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搭建互相了解、互通有无、共同进步的交流平台。制度建设的强化和规范,避免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在开展工作中的短视行为,为确保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延伸提供了长效工作机制。

二、影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制约因素

杨浦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经过长期的实践磨合,功能定位比较明晰,工作成效也比较显著。但是,调研也显示出杨浦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既体现在体制机制等客观环境方面,也体现在队伍建设等主观努力方面,还与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不相适应有关。这些问题有的已经成为影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拓展的制约因素。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一般由街镇党委组织科直接领导,组织科作为党工委的一个职能科室,不能有效协调宣传、统战、工青妇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因此,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往往无法对区域内各类党组织提供有效指导,很难形成党务工作 “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力量整合”的工作格局,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聘用的工作人员薪酬结构不够合理,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二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专项经费投入不够,虽然每年区党员服务中心和社区(街道、镇)党工委(党委)都下拨专项经费,但要在区域范围内举办一些高质量的活动仍然有难度;三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如活动场地等与“三大中心”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三)社会影响力需要加强

一是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作用的主动宣传意识不够,致使一些党员群众虽然去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但仍不完全清楚其功能作用,或者从未参与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开展的活动;二是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作用的宣传手段比较单一,往往只依靠宣传栏告知、网上公开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面,最终使社区党员群众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率不够高。

(四)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内涵必须深化、服务质量必须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人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调研数据显示,全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需要完善,懂党务、善组织、会协调的党务工作者比较缺乏,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职业化的服务,直接导致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

三、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对策和建议

从杨浦区的调研情况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必须切实解决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拓展功能,提供优质服务。要放在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中通盘考虑,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加以谋划,前提在于理顺自身体制机制,重点在于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关键在于提高服务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在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社区和谐。

(一)要从构建区域大党建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理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要从受街道(镇)党工委(党委)组织人事科领导,转变为受街道(镇)党工委(党委)直接领导,由党工委(党委)专职副书记兼任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主任,同时设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1名。主任负责整个面上工作的牵头协调,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是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围绕社区党建工作大局,细化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街道(镇)党工委(党委)、组织科、宣传科、工青妇以及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分中心(站、点)等部门的工作分工,做到既分工明确,职能到位不越位,又相互配合不缺位,形成联动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流程。在理顺体制、明晰职责的基础上,在健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上下功夫,重点在前台受理、后台服务上下功夫,再造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二)要从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组织整体效能出发,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保障力度

一是科学设置岗位,完善薪酬结构。一方面,要在明确工作职责、梳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做到既要满足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需要,又能体现所在街镇的区域特点;同时,要完善薪酬结构,向管理人员、骨干力量适当倾斜,既能发挥有效激励作用,又能避免“同工不同酬”现象发生。

二是加大必要的硬件设施投入和经费投入。首先,要确保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办公场地,这有利于为广大社区党员群众办事,扩大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自身的社会影响面。同时,要从保证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活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专项经费投入,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促使社区党建工作出实效、有亮点、敢创新。

(三)要从适应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出发,进一步优化完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

一是及时掌握社会舆情,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为社情民意的研判基地。在做好服务基层的过程中,要紧紧依托已有的工作制度,如杨浦区“一线工作法”制度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制度,并与之有效结合,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为党委、政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善于倾听百姓心声,及时汇总分析各种社会舆情,有效掌握社会动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满足不同受众需要,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为配送服务基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要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在拓宽服务领域上想办法,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分层分类制定帮扶措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配送服务基地。

三是发挥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势,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员的教育培训基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要充分整合区域内高校、党校以及各种社会培训机构资源,做好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从而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四是依托区域性大党建格局,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成协同整合基地。社区党员服务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和活动载体,协同社区内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及群团组织,有效整合组织、社会、人才等各类资源,形成以党员志愿者为核心,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局面。

本文为课题 “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周奕韵

D267

B

篇5: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制度建设

目录

1、党员服务中心组织机构

2、党员服务中心“一队四组”成员花名册

3、党员服务中心党员花名册

4、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花名册

5、党员服务中心服务时间及服务热线

6、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理念及服务宗旨

3、党员服务中心服务项目

4、党员服务中心工作指南

5、党员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6、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7、工作计划总结

二、信息库建设类

1、党组织信息登记表

2、党员信息登记表

3、申请入党人信息登记表

4、流动党员信息登记表

三、党员发展类

1、接纳入党申请登记表

2、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

3、建党对象登记表

4、预备党员登记表

四、党员教育管理类

1、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登记表

2、党费收缴登记表

五、组织关系接转类

1、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登记表

2、接纳流动党员情况登记表

3、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登记表

六、帮扶困难党员类

1、困难党员登记表

2、党员就业意向和推荐就业登记表

3、受理党员求助服务登记表

七、志愿者服务类

1、党员志愿者工作人员登记表

2、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登记表

八、受理反映类

1、接待来访来电及处理结果登记表

篇6:党员中心户

近日,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党员黎科军被村党支部确定为“党员中心户”。这让黎科军一下子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以前,总感觉党叫干啥就干啥就够了,现在不行了,不仅自己要更加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党员群众学政策、跑项目,帮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如何真正激发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永和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叫响“党员中心户”,积极探索一条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好“党员中心户”成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该镇落实遴选机制,严把“入口关”。首先将思想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有较高威信的党员确定为“党员中心户”人选,创立并做好登记造册、挂牌、培养创建户等工作。然后,经个人报名、党员群众推荐、村(居)党组织最终审核确定出“党员中心户”。该镇加强对50个“党员中心户”的教育培训。对他们进行党的农村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等的“菜单式”培训,提升“党员中心户”整体素质。同时明确“党员中心户”职责,“党员中心户”以活动场所作为服务点,联系3-6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20户群众,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带领和帮助党员群众规划项目,发展产业,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及时收集村情民意,调解邻里纠纷等。

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作用,将“党员中心户”打造成“四大中心”。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有活动场所、联络党员方便、活动时间灵活的特点,以“党员中心户+学习基地”,打造党员学习培训的“教育中心”;“亮身份、担任务、树形象”,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党员中心户+党员先锋岗”,打造党员先锋模范的“示范中心”;构建以“党员中心户”为龙头,帮扶党员为主体,帮扶群众为单元的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服务网络,打造老百姓身边的“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民情座谈会制度,听取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并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以“党员中心户+民情座谈会”,打造密切干群关系的“联系中心”。

篇7:党员中心户典型材料.

农民变教师 农家成课堂

王安户是王镇秀水村委洪水自然村党员中心户,是阳县优秀党员乡土人才。近年来,王镇党委以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实施“四个2”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为载体,围绕选才、育才、管才、用才这一主线,将王在安列为农村党员乡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并规范中心户建设,使王在安户成为王灵镇党校教育的农家课堂。一是在镇党校培训的基础上,将其选送至县、市党校进行培训,不断增强王在安的思想觉悟,提高其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二是指导中心户规范化建设。为充分发挥王在安中心示范户的作用,王镇党委争取上级支持,帮助王安扩建了点星鱼基地,全程指导王在安户从制度、师资、培训等方面规范化建设,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建立电教片库、师资库等,使王在安户成为了农家课堂。

在镇党校的具体指导下,王安结合自身以及本镇、村实际,把办好农家课堂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好落实。其乐做党员群众的“联络员”、“教导员”,发挥自己的组织、宣传、发动群众的能力,积极组织党员群众上培训课,收看电教片,扎实开展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2005年至今,王在安户先后举办了9期培训班,培训党员群众600多人次,内容有点星鱼、牛蛙、塘角鱼养殖等,除亲自授课或播放电教外,还邀请了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到家上课,扩大了中心户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党员群众的思想素质和致富能力,充分发挥了党员中心户的作用。在王安的带动下,王镇共有186户农户发展了庭院经济养殖点星鱼、牛蛙等,王在安并先后扶持困难群众40多人,扶持资金达10多万元,成为党员中心户的典型。省委书记、组织部长等领导、安徽省农民考察团等团体先后到王在安家中指导工作。王安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阳县十佳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省劳动模范、南京市共产党员标兵。2004年12月和2006年1月分别作为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到南京市各县区作巡回报告。

篇8: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

1 社区环节的困境

1.1 供方困境

1.1.1 社区硬件条件

资料显示[2]:我国2014年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达到34 238个,相比2013年只增加了273个,年增长率(0.8%)远小于三级医院(9.3%);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60.1万张,医院496.1万张(75.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6万张(3.0%)。设备设施的配备方面,2013年我国医疗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数为4 172 173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144 236台(3.5%)[3]。

1.1.2 诊疗负荷

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16.1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为14.4人次,乡镇卫生院为9.5人次,而医院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7.5人次[2],社区医师诊疗负荷是医院医师诊疗负荷的2倍左右。而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形成的初期,变化最明显的将是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的显著提高,因此社区医师门诊工作负荷将会继续加剧。

1.1.3 社区卫生人员

我国城乡每万名居民需要配备2~3名全科医师,因此我国13亿多人口则至少需要26万名全科医师[4]。数据显示[3],2013年我国全科医师总数为145 511人,我国每万人全科医师数仅为1.07人,缺口数量很大。在我国培养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至少需要8年时间,意味着全科医师短缺的现象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改善[5]。就人员质量而言,社区医师的学历和职称都偏低。2013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以大学本科以下为主(76.7%),其中大专占41.6%,中专占31.1%;2010年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为29.4%,2013年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为27.5%[3]。人员质量呈下降趋势,可能存在人才流失或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

1.1.4 社区床位利用

2014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0%,社区病床使用率仅55.6%(2013年为57.0%),相当于社区每10张床位就有4.5张闲置[2]。

1.2 政策困境

1.2.1 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要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且实行零差率销售,医保报销比例增加,有利于吸引患者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但基本药物种类有限、不能满足基层用药需求,财政补偿不到位等都影响了社区医疗机构的功能发挥,不利于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6]。

1.2.2医疗保险制度

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定价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费用、起付线及报销比例的差距,发挥医疗保险经济杠杆作用是国际上流行的约束双向转诊行为、促进社区首诊的方式[7]。而我国在引导患者分流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作用。医保报销比例对患者选择就医机构有较大影响,而现行的医保报销比例在各级医疗机构间区别甚微,不足以改变患者的就医行为[8]。大医院和社区的报销比例差距过大又会有损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该如何确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诊疗费用和报销差距在我国仍存在争议。

1.2.3 全国性政策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城乡、地区差距,尤其是缺乏高水平的基层全科医师,很难像英国、德国那样出台全国性的政策去强制推行社区医师或家庭医师首诊制。正因为缺乏顶层设计的指导框架,各地在试点分级诊疗的过程中思路不清晰,政策制度缺乏前瞻性、连续性以及系统性[9]。

1.2.4 人才政策

社区医疗机构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包括人事制度、养老、医疗、绩效、待遇以及职称等一系列问题的政策解决办法依然在摸索中,导致了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新的人才引入困难、现有人才部分流失等现象。

1.3 联动困境

1.3.1 转诊

一是我国转诊标准模糊。科学统一的转诊标准是社区和医院之间上下联动的关键,如英国明确制定了各类疾病的转诊指南,为全科医师转诊治疗患者提供依据[8]。当前我国仅制定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少数疾病的转诊标准,更全面的转诊标准仍在探索过程中。二是双向转诊认可度不高。除了患者持怀疑态度外,很多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并不认可或知晓双向转诊制度,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医师也表现出互相不信任[10]。同时,由于经济竞争,存在大医院不愿意放、社区医院不轻易转[11]等现象。

1.3.2 医疗联合体

医疗联合体也称“医联体”,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医联体运行模式,究竟采用何种运行方式仍存在争议。由于我国医疗机构在管理上是条块结合的,医联体运行的外在阻力较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效果不明显,同时还存在配套政策支撑不具协同性、群众对于医联体缺乏理解和认同、区域卫生信息化不完善等问题[12]。其次,医联体的开展会使部分社区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模糊,在实质上成为了大医院的门诊部,没有很好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1.3.3 远程医疗

当前国内开展的远程会诊主要以“一对多”的形式,表现为一家三级医院接口多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是一家三级医院牵头,社区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可选择性差。远程医疗对社区基层的硬件条件要求较高,部分社区医疗机构未能配备相应设施,影响了远程医疗的普及和功效。同时,远程医疗开展过程中的监管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

1.3.4 医疗信息系统

分级诊疗制度要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共同解决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问题,信息流通顺畅是基础。而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建而不用”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内部基本上都实现信息化管理,但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医疗服务信息无法共享,导致重复医疗,造成资源浪费[1]。

1.4 需方困境

1.4.1 社区首诊意愿低

戴金祥等[13]对武汉市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调查显示,“很愿意”和“比较愿意”在社区首诊的占50.5%,“一般”、“不大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占49.5%。相关研究显示,在对重庆市部分社区居民的调查中发现71.43%的居民因对社区认同度低而未选择社区首诊[14],究其根本是对社区就医环境及社区医师诊疗能力的不信任。

1.4.2 居民健康素养低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9.48%,其中城市居民为13.80%,比农村居民略高,但仍处于低水平。由于健康素养较低,居民患病常无法自行判断病情大小和轻重缓急,同时又担心到社区治疗会被误诊或延误治疗,转而直接去大中型医院就诊。

1.4.3 认知不足

群众对于分级诊疗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认识不够,没有确立“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观念与意识,社区居民往往不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渠道[15]。提示有关部门对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1.5 配套措施困境

1.5.1 医师多点执业

我国2009年首次提出医师多点执业,至今多点执业仍处于观望和试探状态,未形成普遍的执业形态,多点执业的医师面临工作量大、精力不够、医疗纠纷责任难以界定及绩效分配方式不明等问题,同时多点执业可能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带来公立医院管理上的麻烦[16]。开展医师多点执业是为了盘活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是医疗资源迅速下沉到社区的重要措施。北京市试点医师多点执业的结果显示,办理多点执业的医师中,注册的第二执业地点40%为民营医院,仅仅20%为基层医疗机构[17],表明现行的多点执业政策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动力不足。

1.5.2 医疗风险控制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开展,社区门诊和住院病人数量将会增多,医疗风险也随之增加。而医联体、远程医疗及医师多点执业等新形式的出现,也会加大医疗风险的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创新医疗风险控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医疗责任险的作用。

1.5.3 责任医师签约服务

开展责任医师签约服务是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重要举措,可以提高社区首诊率,同时能更好发挥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18]。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居民对签约服务认同度不高,自由就医习惯难以改变,以及与上级医院预约诊疗、双向转诊通道不够畅通等问题[19]。

2 对策

2.1 加强医师多点执业和责任医师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医师多点执业、远程医疗和医疗责任险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工具,将医师多点执业、远程医疗与医疗责任险相结合有序推进,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造保障,可缓解社区全科医师不能快速配备的困境;责任医师与居民签约可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把更多患者留在社区,是建立社区首诊制度的有效途径;医师多点执业和责任医师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必须配备相应的人事和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大医院退休、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到社区执业,达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效果。

2.2 放大远程医疗的功效

将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化平台整合,建立跨区域的医疗信息共享机制,助力分级诊疗。同时扩大远程医疗两端医疗机构的数量,引入跨区域或者跨省的竞争机制,使社区医疗机构有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选择。另外,远程医疗的行医过程可认为是医师多点执业的另一种形式,应纳入医师多点执业管理约束机制的范畴,进行有效监管。

2.3 创新社区用药新机制

在适当增加社区药品目录的同时,将药品种类与医师多点执业机制以及远程医疗相结合,允许多点执业的医师使用其原注册医疗机构的药品目录,允许社区患者经远程医疗系统诊断后使用诊断机构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这样可增加社区药品使用的种类,提高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总之,解决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困境的关键要解决人才问题,而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水平全科医师的培养周期较长,为适应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必须转换思路和方式,将多项政策措施打包有序推开,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上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下一篇:宝鸡红河谷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