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笔记

2024-06-26

高考英语笔记(通用6篇)

篇1:高考英语笔记

一.文章的套路结构:(本笔记局限于说明文章,议论文章。)

1. 结论说明型

A.文章开始出现一个结论,后为对他的解释

B.TS(topical sentence即主题句)即为为结论出现支出;注意特别容易的情况是每一段之主题句是该段首句。

C.什么是“判断句”?---通常很重要,判断结论说明型靠判断句,直指主题

a.系表结构:be. remain

b.含有作者的态度和评价,注意可能有自由褒贬词

2.新老观点型

A.判断标志:

文章开始不久就出现了老观点,例如:

it was traditionally assumed?

it was once / usually believed?

Many ××believed that?

Many ××have argued?

It was frequently assumed that?

It wa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at?

过去.传统.大家一致公认的观点,都是老观点。

B.TS:陈述新观点的句子。

C.新观点特征:

对同一focus给出不同的解释。

读到老观点的时候,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新观点可能是什么样子,从而往下有目的地寻找。

3.现象解释型

A.判断标志:首段给出一个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往往很古怪,下文对其做出解释。

B.可能有多种解释,TS:作者给了正评价的解释。

C.需要注意的是:

a.可能先给出几个错误的(作者持负评价),最后一个才是正确的(正平价)。

b.可能所有解释作者全都不喜欢。

4.问题解决.回答型

A.判断标志:

a.手段出现了设问句。

b.首段出现了以下词语:problem difficulty task puzzle 等

B.TS:作者给出正评价的解决方案。

5.其他类的文章

前班部分是以上四种结构之一,后半部分讲了一些与前面无关的内容。

TS在前面,从前面不从后面

二.做题的几条原则

1.先读文章后做题也可以先看题在看文章,建议仔细看全文,才能把握主题不至于上当

2.不能凭印象,或自己的知识背景做题。这点我很有感触,作题不能想当然

2. 做细节题:必须找原文语言重现,正确选项为原文的精确改写。(难大题目用选项中的关键词语,扫描全文,此外在读原文时有意识的记一下

三.平常复习的建议

1.复杂句式――重点训练。推荐王若平的大学难句和考研难句,随便哪本都可以。价格好象是20大元。难句重点训练省略,倒装,复杂从句,等

2. 生词.词组:注意熟词僻义

3. 注意对找主题句绝对敏感;

4.重点把握:A文章结构;B作者态度。

具体作题思维:

下面是我的习惯。希望网友斧正

1. 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第一段的1-2句要重读,可能出主题,或是1-2句本身是作者要批驳的标把

其后几段

1)例子,注意考 in order to 题型,答案或前或后,例子的目的要比例子本身重要。如果细节题要注意选乡有变化,出题老师不会送分给你

2)“:” “--” 同义重复 “;” 相当于顺接连词

3)顺接连词:moreover ,furthermore等。

a. 前后作者态度一致,可以用于旁证作者态度;

b. 前面如果有不认识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句还可以作挣扎;

c. 如果全段都没有结构连词,则缺省为顺接关系,段首为主句。

4)让步语气:

让步之后必有转折,转折部分一定要读懂强转折很可能出题;

如果转折句没有读懂,则回过头去看让步部分,取他的相反即可这样还是可以读懂句子。

5)观点.说法:

具体内容可以快速略去,关键要把握代表人物.作者态度。作者态度很重要,很可能出题

2.选项处理

1)直选法:精确定位是关键。

2)正确选项必须是原文的精确改写:

a.主动词:与原文同义或者近义;

b.直接宾语;

c.范畴:包括各种状语(时间.地点等).作用范围.人物群体等等。

3.排除法:

1)最重要的是文字对应法;

2)先应该纵向扫描选项,如果在讲同一对象,则先回原文定位,再做选择。

四.重点语言现象

1. 主题句

2. 每段的主体词、关键词(两三个)

3. 强对比(肯定、绝对要出题1)unlike, in contrast to, be distinguish from

2)时间:once, now, new, nowadays, current ideas, until, recently, past,

in 1950’s?

3)最高级,唯一性

最高级:most, uttermost, foremost, least, always, never, first, last, all, every, any, each, none, -est

唯一性:only, sole, unique, exclusively, mere

关联对比词:a. Unlike(相反)b. Contrast c. On the other hand d. On the contrary

4. 强转折

虽然:However/While

但是:But, Yet, Whereas

In fact-Actually2. 强因果

Because/Since/For/冒号/分号

表所以:Thus/Hence/Therefore/Lead to/Result in/Result from/Lie in

表结论:Conclude/Conclusion/Conclusive

表后果:Consequent/Consequence

5. 强调词、强调性语言

1) 最高级

顺序最高级:First

频率最高级:Always/Never

程度最高级:Foremost/Uttermost/Utmost

2) 唯一性

Only/Sole(ly)/Unique(ly)/Exclusive(ly)/Alone(后置)

3) 比较级

More than/Less than/As…as…/Similar to/The same as

慎重对待题肢中的最高级、比较级

6. 专有名词

人名、物种(动植物)、化学物质、地名

Nevertheless-Nonetheless

Rather-Instead

Despite-In spite of

注意:

极端转折(最后半句是想说的)

多重转折三中标点符号

引号(引用某人原话;表强调;表负评价)--易出题

括号、破折号--表插入、补充、解释

6. 判断句(定性结论、提纲挈领)(可能是主题体)

1) 系动词、情态动词

Be/Remain/Seem/Can/Cannot/May/Might

2) 自由褒贬词

例:His (brazen/penetrating) view (successfully/curiously) changed our attitude

第二部分 题目类型

一.主题题型

(一)问main idea, primary purpose,title,etc

1.正确选项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①有focus; ②无细节; ③态度与原文一致

--能找到TS则直接改写,找不到依据这三个特征使用排除法

2.先看选项的主体动词,迅速排除干扰项

①presentation型的文章

present, describe, explain, illustrate, point out?(此只是技巧有时靠不住)

②argumentation型的文章

evaluate, criticize, refute, challenge, counter, correct

--出现了则优先选(此只是技巧有时靠不住)

(二)问focus: 应直接定位TS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后面出现大段无关论述时:主题“从前不从后”;

从面TS已对某事物给了正态度,末尾再作转折,说一些毛病,缺点,这是倒让步,而不是文章的重点,不用考虑!

二.作者态度题型

态度题的做法:

判断依据:

1判断句(系动词、情态动词、自由褒贬词)前面两个好理解,自由褒贬词一说是新东方老师的称呼,这也是他教的方法。通过找它对判断作者态度很有作用,但前提是你对全文的结构逻辑把握的比较好,单纯通过自由褒贬词的判断还是不很保险,但这是一个思路,考研英语的语言难度不是太大,还是好判断的

2某些某些名人说话引号中的形容词或副词表评价(注意我上次改正的帖子,我也贴在这里

所谓名人态度题分两种,

1是问某人态度,可能出某人的ATTITUDE NOT INCLUDE。。。? 2是主题的态度,借名人来造势

这就出现了

1作者的意见和名人的一致,要注意全文的起承转合,比较明显的词FOR EXAMPLE SUCH。。AS 。。SUCH AS。等等很多,自己平常作题时有意识记一下,只要知道下面的话是用来支持观点的,所以我说,例子的的目的要重要于例子本身,这种题容易丢分。

2作者的意见和名人的不一致,有时名人的话只是给文章好开个头,批的就是他。这就是观点对立式主题文章的类型,在文中的明显的词有:IS TEMPTED TO SAY,IT IS PRESUMELY BELIEVEED THAT 。。。等等,平常作题时有意识记一下,注意观点对立式这里就一定出现了意思的强转折,例如HOWER,BUT ,WHILE,ON THE CONTRARY 等等。而且在阐述作者本身观点时可能会有自由褒贬词,一定要小心呀

3一些实义动词表评价,尤其在讲原理,或研究的文章中:(我举了一些实际远不止这么多,建议自己总结一下

a. 负:fail to/overestimate/underestimate/exaggerate/

misinterpret/misrepresent/ignore/neglect/overlook

b. 正:find/discover/show/demonstrate/prove/confirm/determine

4) 让步:前半句是假话;后半句是真正要说的,转折:一般大负小正原则上以大为准兼顾小的,如果选乡中只有大的以大为准。

a. It is true/correct; Of course

b. No doubt; Undoubtedly

c. 助动词do/may/seem/appear

5) 从大不从小原则:从全文来讲,看前面、开头或主题讲的是什么评价。

2. 做题注意事项:

1) 避免极端选项,太激进的选乡,请注意极端选项排除法只是个辅助的方法,适用范围较窄。

2) 混和评价的正确选项的表达方式:

a. …but/and…

如:critical but admiring(大正小负)

correct but limited correct and incomplete

b. 由修饰词所限定的评价词:

partially (correct); qualified (approval)(打了折扣的,有限制的);

guarded (criticism) (慎重的);tentative (acceptance)(暂时的,尝试性的)

reluctant (criticism)(不情愿的);enthusiasm tempered by minor reservation

还有INFER 题我真的对他没什么把握,他对应试者的素质要求很高。

三.该拿分的定位题

--需要重点练习迅速定位.精确改写的技巧!!细节题目有时考的很偏应尽量拿分再次提醒不要用背景知识答题。

1.in order to题型(example的作用?)

①原文先总结,后example,则应该往前定位

标志: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

②原文先example,后总结归纳,则应该往后定位

标志:thus, hence, conclusion

③如果没有任何标志,则前后为顺接关系,一般为先结论后举例,往前定位

2强对比取非题

①简单强对化

unlike, in contrast to, compared with

②时间强对比---时间可能有变化,比如原文1970S,选项为30 DECADES AGO,等等

3.态度题

4.主题问TITLE题

5,决大多数细节题,关键看你的敏感度和瞬间记忆,作完主题题再查找也可以。

本人做阅读两遍操作

下面说说我的思维过程(很多是新东方教的再结合网友经验):

1第一段详细读,集中最高注意力的读,每一句都读(因为判断套路60%看第一段能做出个预测).

2 每段首句好好读,尽可能多的把握其用意,尤其是和文章结构的关系,在这样结构的文章中充当什么角色 如果这一段写的是观点,则一定要读,不仅要读,还要思考,思考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思考它的启承转合。重点要读读新观点 如果这一段是个研究,试验,则明白它的研究对象, 看到启程转合,凝神静看。放慢速度. 如果这一段写的是观点,则一定要读,不仅要读,还要思考,思考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思考它的启承转合!其中重点读新观点,旧观点略! 如果这一段讲的是个具体的内容,进程,事件,原理...则基本不要读,知道他讲什么就够了!读转折词,这是为了看看是否有意外的观点!没有,则可以做题了! 遇到however ,in fact ,is driven to, purpose of, instead of, not...but..., unlike, contrast. 等等等有指导意义的词组,要慢读,并且使劲记住主体词!

例如涉及到谁,反对了什么。全文中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不读.想一下是针对谁举的例 子就可以,记住,例子的目的远远比内容要重要. 末句之重要!因为文章该结束了,作者一般在这 个时候必须给读者一个交待,所以通常讲出一些比较有指导意义的话! 对于文章末句要予以高度关注,尤其是末断的让步!一般不能撼动前面作者一直持续的态度,只是作者为了严谨客观起见的阐述.

3。同时划记号

如:

主题结构类(主题.organization.各段作用.各段结构.态度.写作;)

in order to题,imply题,所以遇到in order to一定要笔记;

大写名词,斜体字,一定要记

强对比(rather than. unlike.)

列举,3个以上的列举

连词(not..but..; not only..but also.. ;no longer ..but

缺陷,尤其是unless怎样怎样,就更好,一定要笔记

最后还有细节题。这种题型相对有一些难度,但是如果对段落的把握比较好,就好定。这要求在读文的时候有意识记住,对瞬间记忆要求高

4读完后不急作题,花10秒理一下思路和结构,先做主题题 INORDER TO 提等和全文有关的题目

5。细节题目,第二遍查找式阅读因为对主题把握的好,又记录了一些细节,所以相对速度还凑活

后记:

方法不是绝对,怎么方便怎么来,这也是我主持这次讨论的原因,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做个检讨,总结。我的这些意见只提供参考,总之,作题,分析是为了提高分数,方法不是绝对,怎么方便怎么来,但我建议大家还是学会预测。顶级高手确实一遍就过,

篇2:高考英语笔记

1.看似合理,实则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惯用手法:利用生活常识编造选项,把文中事实细节当主旨

应对方法:从文中找依据,找答案,“合理项”不一定就是正确选项

2.偷梁换柱,张冠李戴.

惯用手法:对原句细微处做改动,截取原文词语或结构进行改造,因果倒置,

把A的观点说成B的观点.

应对方法:过于相似的选项不一定正确,“原词越多,对的可能性越小”.

3.用常规含义代替偏用词义.

惯用手法:用常规词义麻痹考生.

应对方法:掌握熟词生义,并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4.过度引申.

惯用手法:备选项虽是由文章推出,但是却超出文章范围

应对方法:切勿过度发挥,一切以原文为本.

二.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答技巧

(一)主旨题

1.文章主旨给出的四种形式:文首,文中,文尾,没有明确主旨,需总结.

2.主旨题的解题技巧

*不管它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都作为最后一道题去做,因为做完其他题以后会对主旨的理解有帮助

*着重理解首末段,首末句

*主旨在文章中间的情况(非文首文尾),遇到文章前后段意思转折,提高警惕

3.主旨题的注意事项:

*段落中出现转折时,该句很可能是主题句

*作者有意识的反复重复的观点通常是主旨

*首段出现疑问句时,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

*提出文章主旨时常伴有的文字提示:therefore,thus,but,however,in short等等

4.选项特点:

正确选项特点:不出现细节信息;不含过分肯定或绝对意义的词

干扰项特点:细节信息明显;过于笼统

(二)作者观点和态度题

1.作者态度题的解题技巧

*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要么支持,要么反对,带中立色彩的词最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漠不关心类词语一定不对,既然写文章就不会不关心

*不要把自己的态度揉入其中,也要区分开作者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别人的态度

*当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要学会根据作者使用词语的褒贬性去判断作者的态度

*作者观点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

[注]新趋势:

*不仅局限于作者的态度,而发展到问文中某人对某事物的态度

*选项可能不再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词语,而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词

*一般带有绝对化或过于强烈的表示必错,如:strong,complete,entire,enthusiastic等

*持有保留态度的比较客观,常常是正确选项,如:reserved,qualified,tempered,guarded,consent等

(三)词义/句义题

1.对词义考察的两种方式:超纲词义含义推断;熟词生义或是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2.词义题的解题技巧:

*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猜测,两个原则

<1>不管这个词多超纲,根据上下文都能得出其意思

<2>不管这个词多熟悉,都要通过上下文得出其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正确选项不是熟词的常规含义

3.猜测词义的方法:

*构词法:根据词根,词缀判断词义

*词性加搭配:先判断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再看它与哪些词语可以搭配,最后根据自己的常识推测

*找同义词,同义解释,反义词,反义解释:在上下文中找出生词的其他表示方法,由此推断其含义

*找同位词:上下文中有可能有类似生词出现的句子的平行结构,找出其中和生词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去推测

4.句义题的解题技巧

*正确选项不含有意义过于绝对化的词语,而是使用不肯定语气或意义解释深刻

*含原文词或短语越多,就越不可能是正确选项

(四)推理引申题

1.推理引申题的选项特点与答题技巧

干扰项的特点

*只是原文的简单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把直接表达当作间接推理

*看似从原文推断出来的结论,然而实际上与原文不符,如因果倒置,手段变目的等

*根据考生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是却不是基于文章,一切以文章为准

*推理过头,引申过渡

正确选项的特点

*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没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大多含义深刻,不是常识选项

[注意]

*注意那些似乎话中有话的的间接表达句,它们往往采用说半句,打比喻,反着说的方式,让考生有推理的余地

*注意含义深刻或结构复杂的句子.考生对作者表达的意思能不能一下子看透,也是命题点所在

(五)事实细节题

1.事实细节题的选项特点

正确选项特点

*一般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与阅读材料一模一样,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表达相同的意思

题干+正确选项的信息值等于或者约等于原文中某句的信息值

体现中心思想,一篇试题的细节与主旨直接关联

干扰选项的特点

*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是原文信息,但是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

*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

*与原句的内容极为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变动

2.事实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主旨与细节是相辅相成的,确定了主题,才能深刻理解材料的作用.同样,对具体细节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就能更好的判明主题

*文章的事实细节内容不会孤立的出现,它与前后的内容密切相关,考生要善于利用因果,类比,时间,空间的关系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看细节内容要“跳出来”看,即要对文章的组织结构有很清楚的认识,然后判断这个细节为什么主题服务

篇3:带笔记本电脑进入中高考考场刍议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 引起了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变化, 这一估计应该并不过分。从发达国家到后发国家乃至我国,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世纪末乃至新世纪的开始十余年, 现代信息技术走过了从量到质的普及, 从辅助教学到拓展教学、整合学科等进步和改变过程。目前至少我们可以说, 无论是学生的学, 或者是教师的教, 亦或是校长的管, 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改善和改进了教育方式方法, 几乎成为中小学微观教育教学领域改革中最重要的支撑和影响要素之一。反过来, 也可以这样说, 如果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或掌握程度很差, 就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教育均衡程度和教学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水平。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的工具, 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 甚至重要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思想和意志, 它改造了教育教学的所有重要的影响因素, 使得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成为可能, 学生利用数字科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依照个人的情况主动建构知识, 充分发挥了学习无国界和学习无时限的优势, 创造新形态的学习革命, 也宣告新学习时代的来临, 并已成为未来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今天几乎不可能离开现代信息技术来谈中小学教育教学。

一、信息技术未列入中高考综合考察的原因

现代信息技术如此重要, 它不仅仅是教育的工具, 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但是, 在我国目前信息技术依然被置于学校的边缘, 只是用于专门课程中, 我们却没有真正重视它和运用它。对于这项现代人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知识和能力, 我们学了, 也考了, 但是如何运用它来学习、来处理信息、来形成判断, 却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试问, 对于曾经和正在改造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信息技术, 对于标志着现代人基本能力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为什么不能应用到中高考, 为什么不列入中高考中实际的综合的考察呢 (1) ?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

一是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不高。这是我国的现实, 穷国办大教育, 难免资金短缺, 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设备配置长期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致使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力度和内容受到制约, 同时, 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培养没有了寄托。

二是教育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一些学校的教师和校长无端排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 认为信息技术会冲击和干扰正常教学, 滋生学生的网络依赖, 有的甚至还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会让学生变坏;很多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程度不高, 仅仅停留在打字或简单的幻灯片制作上;很多学校将电脑配备作为摆设, 根本不让学生进微机教室上课, 微机室只为迎接参观和检查所用;有的学校微机上不了网, 阻碍了网络技术和知识的普及。

三是带笔记本电脑进入中高考考场 (以下简称为“带本应考”) 的操作困难。如果允许带本入场, 技术上就必须保证公平, 笔记本要相对统一, 本上所带软件以及网络速度要一致;考试的信息技术水平要相对一致, 国家要重新审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考题的设计难度增大, 需要绕开计算机和互联网设计试题;考试安全问题更加复杂,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弊问题会相对严重, 需要设计预防措施和修改原有的一些考试安全和监督方面的规定。

二、“带本应考”的可行性分析

困难能否克服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首先, 新世纪以来, 国家即下大力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培训和配备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作为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在中小学普遍开设。2003年, 国家又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 , 为广大农村中小学分批配齐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教学软件。地方政府和学校也都想方设法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以及硬件配备、软件开发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增加投资和给予政策支持。到目前为止, 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并不再构成启动“带本应考”的实际障碍。

其次,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不存在争议, 其不受重视甚至受到忽视的重要原因恰恰是没有“带本应考”的政策设计。按照我们目前的教育评价政策, 升学考试仍然是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和社会声誉的重要甚至是主要因素, 因此某种知识或能力被列入考试内容, 自然就会成为导向, 而不再需要自觉和说教。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 教育承载社会流动的近乎最重要的渠道的现实压力下, 除了改变竞争的规则本身以外, 其他手段要么是隔靴搔痒, 要么是缘木求鱼, 至少改变规则是最经济的手段。

再次, “带本应考”可行性的解决恰恰解决了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中的最难部分。硬件和技术问题之前已经有所阐述, 终究不应当过于放大, 解决起来基本上属于主动性强弱的问题, 或者说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无问题, 我们不能由于过分的路径依赖而不思进取和改革, 眼睁睁的看着内耗的扩大和蔓延。至于命题的难度, 恰恰是中高考命题改革的契机, 也是以中高考引导教学改革的最佳途径, 是对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转向的强烈的和根本性的支持。

三、“带本应考”将会带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性改革

假如实现了“带本应考”, 不言而喻, 就会带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性改革。首先, 对传统学校教育构成挑战, 主知教育会受到强烈冲击, 死记硬背的大量死知识会遭到摈弃, 学生不会担心大量繁难无聊的计算。其次,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我们距离现代化更近了一步, 信息社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才会凸显出来。再次, 数字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具体思考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再认识, 能力的考察将成为考试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德育优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能力考察则始终是个难点, 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表明, 知识的记和背仍占相当的比重。应该说针对死知识的考题设计也相对容易些, 而对能力的考察则需要更多的教育和教学的储备和对学科知识方法技能思想的考量。再次,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会得到充分体现, 将考试的一张试卷, 发展到多个学科的整合试卷, 学生自己决定要考什么, 什么时间考。主知教育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发展的人文性产生了低视, 千人一面, 司空见惯。知识不是纯粹工具, 还是人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手段。“带本应考”将弱化知识的唯一性, 增强知识的人文性, 使得教育在功能回归上迈出一大步。

假设毕竟是假设, 距离现实还有很长的路。但是这种新思路是必要的, 我们的教育必须应用于社会的许多方面, 如果假设成为目标, 就会导致一次教育的革命, 会对现实产生真实的影响, 未来的科学发展水平、国家安全保障和人才培养的高低、成败, 取决于今天我们对这次数字革命认识的程度。因为, 毕竟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在困境中滞留的时间太长了, 正向的尝试很有必要, 哪怕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摘要: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全新的数字化信息时代, 并给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不高、应用不够、“带本应考”操作困难等, 导致信息技术未被列入中高考综合考察范围。“带本应考”有可行性, 如能实现, 必将带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性改革, 促进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回归。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本应考”,改革

注释

1一些地方把信息技术列入中高考单独考试, 占一定分数, 这与本文所言将信息技术用于中高考并不相同。

篇4:高考英语笔记

顾海良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优秀。18岁那年,他怀着一腔热血从上海到安徽和县农村插队落户。靠着聪明和勤奋,他很快当上了生产队会计、生产队长。接着,他又当上了民办教师、县中等师范代课老师、小学校长。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安徽大学经济系,后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顾海良的教坛履历十分完整也富有传奇色彩,小学生、中学生、中师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他都教过,且还做过教育系统的行政官员。接受采访时,他对记者说,丰富的人生经历是自己一辈子享之不尽的财富。

记者:您是上海人,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学校到安徽农村当“知青”的?

顾海良:不错,我是上海人。我在1964年考入上海中学,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1967年初中没有按期毕业,在学校多留了1年半。1969年1月,我在上海中学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赴安徽省和县毛巷公社插队当“知青”去了。

记者:上海中学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中学之一。您在这所学校里感受到最深的是什么?

顾海良:记得拿到初中录取通知书后,学校就要求我們填写一份个人自我评价、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的详细问卷。这些信息成了我们进校后分班级、分宿舍的重要根据。现在想来,我们当年班里同学性格、兴趣相得益彰,有着极大的互补性,就出于这一重要的问卷信息。最令我们惊异的是,入学后刚见到我们年级的教导主任方启敖老师,他居然能把我们的名字几近无误地一一叫出,于细微处体现了对新生的尊重和关爱。能够想像,老师们在我们进校前花费了多大的工夫来了解学生。入学后,学校的一代名师,如唐秀颖、顾巧英老师等都给我们初一的学生作启蒙教育,谈的不是升学之道,而多是为学首先要为人、为事之道。经师易遄,人师难遭。这些,对我日后成为教师,锤炼自己教师的责任,一直起着震撼心灵的激励作用。

记者:看得出,您对这所中学有着别样的情怀。

顾海良:我们这些校友都认为,上海中学是一代代学子永远的精神家园!

记者:当年上海中学在教学方面是不是有些特别的革新?

顾海良:学校当时经常请名师大家和各行各业的精英给师生们举办讲座。记得当年我听过一次华罗庚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关于“优选法”的创立与运用问题。40多年过去了,那场讲座的具体情景、华罗庚教授讲的具体内容尽管记不很清楚了,我们那些初中生也确实难以听懂他所讲的全部内容。但是他所给我留下的是一种优良的学术精神、深邃的学术眼光、深刻的学术思考和大师的学术风范。40多年来一直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至今对我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都有深刻的影响。

记者:您后来当了知青,在您看来知青岁月给您最大的历练是什么?后来是否回到过那个地方看看当地的老乡?

顾海良:知青岁月里的苦乐年华,磨砺了人的意志、品质。农村的物质条件是艰苦的,精神生活更是贫乏,所以只有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后来我遇到困难,想起那个时候,所有困难对我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后来,我回去过,不过不是当年插队的那个地方。有机会,一定回去看望当年的老乡。

记者:我注意到,您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可是您当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怎么能有资格报考?

顾海良:虽然我在上海中学念初中没有毕业就下乡了,务农两年后被选到当地小学当老师。寂莫无聊、日子难以打发的时候,我便四处找书看,并开始自学高中课程。1973年,我也参加过一次“高考”,成绩考得不错,但仍然没有机会上大学,因为那时的逻辑是“你考得好,证明你劳动不好,主要精力都用去学习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当年我既不是“老三届”高中生,年龄又超过了25岁,于是我拿着数十万字的《资本论》读书笔记去报名,证明我已达到了高中水平,这才获得了考试资格。

记者:高考成绩如何?

顾海良:记得当时有一道填空题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为紧张一时想不起来,于是一边默唱一边书写。我还记得当年的作文题是《一件印象深刻的小事》,我便模仿鲁迅的风格,写贫下中农如何帮助自己的事儿。那年高考,我的数学考了满分,题目很简单,难度大一点的是复数。考完之后,监考老师笑眯眯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肯定能上。

记者: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顾海良: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确实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二战胜利后,美国政府作出一个重要决定:给那些经过枪林弹雨的军人提供上大学进修的机会。在和平的阳光下,那些把肩章统统撤掉的上校和下等兵不分彼此地同坐在一间教室里读书学习,这一情景让人不由生出无比感慨和激动。恢复高考后的景象与这比较相似。当时,我们同一个班的同学,年龄相差最大的近20岁。10年动乱结束了,大家不分长幼坐在一起如饥似渴地学习,要把宝贵的光阴夺回来,那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记者:为什么报考的是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

顾海良:有《资本论》的底子,喜欢思考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数学基础也不错,就报了经济系。大学毕业后,我就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师从著名的《资本论》研究学者田光教授,继续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田光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学术品质,给我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也成为我经济学研究所追求的境界、风格和品质。我这一辈子很幸运,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书时,又得到宋涛、卫兴华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他们在为人、为事、为学方面给我帮助不少。

记者:您长期在教育系统工作,直接经历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件件大事,比如恢复高考制度、建立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这一套完整的学位体系、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等等。您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

顾海良:我认为,恢复高考30多年来,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现已基本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总体发展是健康的,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当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错位现象,但是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现实的发展阶段来作跨越式的国际比较,也不应该把精英教育的标准作为衡量大众化教育的标准。我们应当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而不是简单移植或照搬外国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经验。

记者:从您的履历看,您的经历非常丰富,当过农村会计、生产队长、乡村老师、所长、教授、司长、党委书记、校长等等,您认为哪一个阶段对您后面的路影响比较大?

顾海良:我在农村教过复式班,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孩子们在一个班上课,我要把他们安排得井井有条、各学所需而又互不干扰。这种经历为我今后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我学会因人施教,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后来我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书,像我这样教过小学生、中学牛、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授,全中国恐怕都不多见,我知道吕叔湘先生好像有过这样的经历。

篇5:高考英语阅读笔记

一. 阅读的整体解题思路:三步走

1. 第一步:通读全文,抓住中心。(不推荐采用先看题目后读文章的做法)

在此过程中,注意把握三个阅读原则:

⑴原则一:1∶1原则(通读时间与做题时间对等)

⑵原则二:首段原则(不要怕重复和回读)首段的作用:①中心段 ②抛砖引玉

⑶原则三:首末句原则,即除首段和末段,其余各段的首末句一定要读懂,其他各句正常阅读

2. 第二步: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3. 第三步:重叠选项,得出答案。具体来讲,可以设原文意思为A,选项意思为B

若A=B,则B为正确答案;

若A、B不相关,则B不为正确答案,即原文没有提到的,一定不是答案;

若B为A的反面,即B与A矛盾,则B不为正确答案;

若A的内容包含B,则B为正确答案;

若B的内容包含A,则B不为正确答案,属于扩大范围的错误;

若A、B有交集不重叠,则B不为正确答案。

必须记住:选一个选项应有选的理由,不选一个选项也应有不选的理由。

二. 宏观阅读技巧:

1. 一种文章模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在文章开始提出两个核心概念,随后分段论述。这种文章关键是两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 一种文章模式:出现独句段,即一个句子单独成段。特别是当其出现在文章最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它一般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3. 一种文章模式:层层递进。文章整体或几个段落论述的问题有从抽象到具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且各段开始都出现递进词。这种文章的中心或几段的核心观点必然出现在层层递进各段的最后一段。

4. 一种文章模式:问题答案型(question-answer)。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个问题,在随后各段提供该问题的答案。这种文章的中心就是该问题最直接最主要的答案。

5. 时文的特点:⑴耸人听闻,吸引眼球 ⑵貌似客观 ⑶抛砖引玉

一般来说,时文的中心会出现在首段的最后一句话或第二段的首句。

三. 微观阅读技巧:

1. 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的作用:

⑴ 句号:用来分割句子。

⑵ 逗号:两个逗号之间或一个逗号之后,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可以先不看。

⑶ 冒号:冒号前后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后面进一步具体说明前面的内容。

⑷ 分号: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包括结构上并列和语义上并列两种。

⑸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或一个破折号之后,是补充说明成分,可以先不看。

⑹ 引号:一种是引用别人观点,其作用要么是作为支持的观点,要么作为批判的对象;另一

种是说反话,表示反语。

⑺ 括号:括号内的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解释词义的作用。

2. 长难句解析方法:先抓主干,找出复杂句最核心的成分,再层层扩展。

3. 类比关系:

⑴ 可以把类比看作特殊的例证

⑵ 识别一下,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4. 常见的长难句种的基本语法结构:

⑴ 形式主语或宾语

⑵ 强调结构

⑶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⑷ 同位语从句

⑸ 倒装结构

⑹ 虚拟语气

⑺ 省略

5. 虚拟语气:表达一种反事实假设。

例如:If you were/had come here yesterday, you would have seen that famous professor.

作者用虚拟语气一般表示建议、态度和观点。

四. 九大题型解题思路详解:

1. 细节事实题:

⑴ 标志:

①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

②针对文章中的一句或几句发问

③题干和选项之间是因果关系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返回原文

①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返回原文

②根据出题顺序返回原文(60%的准度)

③根据题干中的重点词或其同义词返回原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70%的准度)

④找原文中的难句定位,一般来说,难句都是出题点。

⑶ 迷惑人的手段:

①单词替换

②颠倒因果

③扩大范围

④常识判断

2. 例证题:

⑴ 标志:case example illustration demonstration exemplify demonstrate illustrate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例子支持的论点,而不在于能否看懂例子

⑶ 做题的步骤:

①首先返回原文定位该例子

②然后80%向上、20%向下搜索该例子支持的论点

③在四个选项中寻找与找到的论点表达最一致、意思最接近的一个才是正确答案

3. 词汇题:

⑴ 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某处的单词或词组,要求辨别其意思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该单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单词的上下文

⑶ 如果该单词认识,并不超出大纲,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其正确答案是根据上下文推测的一个更加深刻的含义

⑷ 做题的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从上下文进行推理:

①代入替换法

②在上下文中寻找同词性的词或词组

4. 句子理解题:

⑴ 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的一句话,要求理解其意思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返回原文对出题的句子进行语法解析,要精确理解其涵义

⑶ 做此类题目时重要的并不是上下文,而是句子本身

⑷ 正确答案与原句之间是一种同义关系,其中没有任何推理过程

5. 指代题:

⑴ 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某处的指代词,要求辨别其指代关系。

常考的指代词有:it that one

⑵ 做题的步骤:

①首先返回原文定位该指代词,并且90%向上、10%向下搜索其指代的词、词组或句子

②然后在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所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个作为答案

6. 推理题:

⑴ 标志:关键词:infer imply

⑵ 整体思路:

①绝大多数推理题是原文意思的同义表达,正确答案与原文之间没有任何推理关系

②做题时可以寻找四个选项中三错一对的关系

⑶ 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都是成立的推理步骤,那么与原文意思最接近、所用推理最少的选项即是正确答案

7. 作者态度题:

⑴ 标志:关键词:attitude believe deem consider regard

⑵ 作者态度只分为三大类:

①支持、赞同、乐观

②客观、中立

③反对、批评、怀疑、悲观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作者态度

⑶ 有些选项是固定不能作为正确答案的:indifferent subjective biased puzzling

⑷ 识别作者态度有以下方法:

①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名次、动词、形容词、副词

②根据作者举的例子判断

8. 判断题:

⑴ 标志:

①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not ture/correct/mentioned?

②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ure /correct/mentioned except?

⑵ 整体思路:

①首先应判断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

所谓“对”是指符合原文

所谓“错”是指和原文有矛盾,或原文未提及

②每一个选项都应力争返回原文,不能通过印象进行判断

⑶ 特别关注:

①转折处

②最高级

③感情色彩的词(褒贬含义)

9. 主旨题:

⑴ 标志:best title main idea main problem conclusion

⑵ 整体思路:利用宏观阅读技巧做主旨题

⑶ 特别要小心首段、末段陷阱

⑷ 做题的方法:快速作文法:依据选项、快速作文、与原文核对

五. 复习策略和方法:

1. 精读真题:要求做到

标准一:真题中没有任何一个单词是生词

标准二:真题中没有任何一个长句是难句

标准三:真题中每个选项都知道其在原文中的相应出处

复习方法:⑴ 朗读和背诵

⑵ 制作三套卡片: ①单词:正面单词,背面音标及意思

②长难句:正面原句,背面翻译

③精彩表达的积累,用于写作

2. 快速重复背单词:强调背诵的“快”和“重复”

⑴ 要降低一次背诵的期望值,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好办法

⑵ 背单词不要利用黄金时间和整块时间

3. 定量定范围泛读

⑴ 推荐书目:《大纲》《考试分析》《英语阅读理解高分宝典》《英语考前冲刺》

⑵ 推荐刊物:①《China Daily》主要看的版面:business world economy culture opinion

②《21st Century》

③《英语世界》《英语》《经济学家(economist)》《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⑶ 推荐小说:可以看看海明威的作品

⑷ 推荐语法书:①《中学生英语语法》

②《Cambridge English Grammar》

⑸ 推荐字典:①《牛津高级学习者词典》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②《韦氏大学版词典》

4. 做少量模拟题

⑴ 验证自己在真题中形成的解题思路

⑵ 扩大阅读范围

篇6:高考英语笔记

Nowadays, unsafe foods can be found, now and then, in the market, which has aroused a lot of public attention.It is reported that these foodstuff ranges from substandard milk powder, tainted/dyed steamed buns to pork with lean meat powder.Fake commodities are harmful in many ways.To begin with, it is a waste of resource, especially in our country.Second, it has bad effect on the reputation of the real manufacturers and brings about moral Crisis.Above all, all that matters is food.people’s health and lives are severely threatened if someone buys some unsafe foodstuff.Measures should be take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On the one hand , strict laws should be passed to punish the producers and the sellers.On the other hand, consumers should be told to distinguish the genuine goods from the false ones.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all aspects of food.I firmly believe this problem will be solved in the near future.Global Shortage of Fresh Water 全球淡水短缺

It is widely thought and accepted that the world’s supply of fresh water will never be run out of(used up)because it comes from such a variety of sources as rain ,river, well.Such an opinion leads to a shocking waste of water.However(As a matter of fact), the earth is short of fresh water.There are many causes for the shortage of it.First, the word’s population is growing rapidly.Second, The demand for water is rising.What’s more, our surroundings has suffered serious pollution.All of the reasons mentioned result in the urgent need of fresh water, especially in some big cities.Theref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To begin with, strict laws should be passed to control any waste of water.Second, the sense of saving water should be educated among people.Above all, scientists must work even harder to purify the sea water and polluted water.Drunken Driving 醉酒驾车

上一篇:人格心理学史下一篇:我的同学作文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