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2024-05-29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精选14篇)

篇1: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1)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2)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4)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5)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6)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7) 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8)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9)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10)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1) 五权宪法。——孙中山

12)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3)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4)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5)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6)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7)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8)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9)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20)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篇2: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2)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3)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4)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5)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6)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7)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8)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9)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0)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1)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2)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3)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4)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5)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6) 五权宪法。——孙中山

17)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8)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9)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篇3: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作为古代世界法系之一种,律令法系自有其发展历史及显著特征。如现将唐视为律令法系发展巅峰的话,则秦汉无疑是其起源、发展之阶段。[2]《说文》正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记录了一些法律相关词语,佐证了我国法律萌芽发展,折射出我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本文从《说文》法律词语出发,探析其反映法律文化。现将字义所指事物对《说文》中法律用字进行确认、分类,将法律用字分为司法词语、刑法词语两类。

1 司法词语反映的法律制度

司法是实施法律的一种形式,对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界定司法词语是司法程序中的用词。

表逮捕意义“执”、“捕”、“拏”。执,《说文》:“捕罪人也。从丮从幸,幸亦声。”捕,《说文》:“取也。从手,甫声。”拏,《说文》:“持也。从手,如声。”

表犯罪意“辜”、“辥”、“盗”、“宄”。辜,《说文》:“辠也。从辛古声。”辥,《说文》:“辠也。从辛声。”盗,《说文》:“私利物也。从欲皿者。”宄,《说文》:“奸也。外爲盜,内爲宄。从宀九声。读若軌。”

表官吏、机关意义“官、“吏”、“寺”、“廷”、“士”、“报”。官,《说文》:“吏,事君也。”吏,《说文》:“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守,《说文》:“守官也。”寺,《说文》:“廷也,有发度者也。从寸之声。”廷,《说文》:“朝中也。”士,《说文》:“事也。”报,《说文》:“当罪人也。从幸从。”

表诉讼审判意义“干”、“辠”、“剫”、“讦”“谪”、“廌”、“诉”、“辩”。干,《说文》:“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辠,《说文》:“犯法也。从辛从自,辠罪人蹙鼻苦辛之忧。秦以辠似皇字,改为罪。”剫,《说文》:“判也。从刀度声。”讦,《说文》:“面相厈罪,相告讦也。从言干声。”谪,《说文》:“罚也。从言啻声。”令,《说文》:“发号也。从亼、卪。”廌,《说文》:“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決讼,令触不直。象形,从豸省。凡之属皆从廌。”诉,《说文》:“告也。”狱,《说文》:“确也。”辩,《说文》:“治也,从言在辡之间。”辞,《说文》:“讼也。”

汉朝属于法律萌芽时期,法律相关词汇相对简单,从上述关于司法的词语可知,我国法律活动已开展,表执法机构、执法人员词汇已经能够很好的证实。从立案、逮捕、审讯等一些列程序就可以看出,汉代的司法程序已经日渐成熟发展。但是,在诉讼审判的环节之中,我们也发现用“廌”来断案的现象,廌是一种神兽,根据神兽对犯罪者的态度来断案,或许今人看来是滑稽的,但是传说中说解廌是一种能判疑难案件的神兽名。《汉书·司马相如列传上》:“弄解廌”。颜师古注引张楫曰:“解廌,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可得而弄也。”其实,汉朝仍处于相对动荡时期,为了完成统一,介于以往经验,将作为规则制度的法律施信于民才算成功。巧妙运用神兽断案帮助自己统治,更是适应了人民敬畏神灵的心理,用神化来显示其至皇室高无上性,类似于“君权神授”的思想,实际也是君权法度高度统一成果。

2 刑法词语反映的法律文化

表刑具意义的“睪”、“拲”、“桎”、“绁”、“钳”、“釱”、“锒”、“铛”、“鞭”、“校”、“辛”、“幸”、“俙”、“讯”、“当”、“服”、“拘”。

表肉刑意义的“跀”、“宫”、“斀”、“聅”、、“盩”、“黥”、“刖”、“剢”、“聝”、“刵”、“朕”、“彘”、“椓”、“脯”。

表死刑:“辟”、“殊”“殺”、“戮”、“殛”、“伐”、“绞”、“缢”、“磔”、轅”、“斩”、“冎”、“燔”、“醢”、“陷”、“焚”、“鸩”、“杖”、。

汉代法律给印象至深者莫过于重“刑”,汉代的“刑法”观念,简言之,刑即法,法即刑,刑是法的内涵、代称。汉代对于法和刑的观念还是比较混沌,其实仔细观之便可发现古代学者一直是刑法不分,刑法二字常作为同义词搭配在一起出现。同时,刑、法、律三者互训。《尔雅》:“律,法也。”《说文》:“法,刑也。”法与刑搭配在一起,使得律也沾染上了刑罚的意味。深究此现象的原因,可见先祖一直崇尚“重刑”给人们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大多是因为刑罚的残酷性,使得民众认同法就是上刑,上刑就是犯了法。

汉代继承了以往刑法的残酷性,墨、、膑、宫、辟这五刑还继续存在,前四种都是肉刑,这种肉刑不仅给犯罪者身体造成了强烈的创伤,更是一种由心底而燃生的耻辱。这些不可恢复的永久性的伤害,肉体的疼痛并不是重点,伴随着区别于外人的“印记”才是给罪人带来的强烈的心灵创伤的原因。人的身体“授之于父母“,自古至今孝道一直被推崇,人的身体部位受到了伤害都是对孝道大不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丧失生育的能力更会受到道义的谴责。以上四种不算是重刑,却给别人一生打上了犯人烙印,成为一种耻辱存在。

摘要: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其中记载了汉朝之前各类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的相关词汇,也反映出了相应的历史文化现象。现从《说文解字》中司法词语、刑法词语出发,窥探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法律,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宇鸿.《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4:古代法律里的出轨

“在世界各地,自古到今,性与法律诉讼一直相伴左右,没有什么性出轨行为小得不值得这个法庭或那个法庭干预。”美国记者埃里克在《性审判史:一部人类文明史》一书中写道。

公元前2100年早期苏美尔人的《乌尔纳姆法典》,这部人类最古老的成文律法第七条:“如果某个男人的妻子与别的男人私通,这女人要被处死,男人要被释放。”没有什么比妻子不忠更让古代男性立法者愤怒,女人出轨会饱受折磨,最后处死,无人质疑如此审判的合理性。

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妻子犯下通奸罪时,河流就派上了大用场。根据著名的古巴比伦“河流神判法”,女性被扔进河里,以洗清对她的怀疑。如果她幸存下来,法官会宣布她无罪;如果她沉入河底,那就是罪有应得。

《汉谟拉比法典》第一二九条:“倘自由民之妻与其他男人同寝而被捕,则应捆缚此二人而投之于河。倘妻之主人保存其妻之生命,则国王亦将保存其奴隶之生命。”由此可见在古巴比伦法律不能在判处一个人死刑的时候,而对另一个人仁慈。正如法制史学者沙宣所说:“汉穆拉比法典在对待通奸罪时,坚持通奸二人同样处罚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其他古代法律一般都假设女性能抵制男性的诱惑。”

古埃及法律毫不犹豫地惩罚出轨的妻子,而惩罚通常由丈夫实施。一则档案记录了一名埃及男子,获悉妻子试图勾引自己的弟弟,于是将她剁碎喂了狗。另一个案件讲述了男子温保纳,发现老婆与人通奸,他用一头鳄鱼抓住奸夫,将其拖入水底,出轨的妻子则被活活烧死。这两个案例或许比较极端,更常见的情形是,偷情的老婆被割掉鼻子,奸夫被鞭打一千下。

古犹太人严格禁止通奸,将其与危及希伯来人的严重罪行相提并论。如果说中东其他地区的法律,让戴绿帽子的丈夫自行懲罚妻子和情夫,犹太人则认为妻子背叛丈夫无异于背叛整个社会,要受到公众的干预和社会的惩罚。出轨的男女公开绞死,已订婚的男女胆敢偷吃禁果,要被脱光衣服,公众场合被人用石头砸死。

通奸很难取证,犹太法律中为人熟知的考验方法——喝苦水法登场。满腹狐疑的丈夫把妻子带到牧师面前,后者递给她一杯苦水(圣水、教堂泥土混合物)。“如果别的男子没有与你同床,你没有出轨和不忠,那么希望这杯水所带来的诅咒不会伤害到你。”如果她已被认定不忠,牧师会这样说:“这杯水会让你大腿瘦弱,小腿肿胀,上帝会让你的同胞诅咒你、谴责你。”《圣经》告诉世人,如果她是无辜的,她会怀孕;如果她有罪,那就会失去子宫。仅仅因为丈夫的嫉妒,犹太法律允许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妻子喝下苦水。

通奸从来不曾远离希腊丈夫的脑海。公元前620年,雅典最早立法者德拉古制定法律,如果丈夫在家捉奸在床,他有权处死奸夫。当时雅典广场上,不时看到奸夫遭到鞭笞,异物(萝卜、鱼)塞入肛门,热沥青褪去阴毛。喜剧诗人嘲笑道:“如何能在记起德拉古苛法的时候,还能动起来与已婚女人交好?”

基督教义主张一夫一妻,教会法规定通奸罪。受此影响,中世纪欧洲各国,无不将通奸定为重罪,严加惩处。天主教会甚至以通奸罪,将法国国王腓力一世革出教门。

现如今,“没有人会因为通奸坐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穆雷认为,美国一些州至今把通奸定罪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通奸是耻辱和严重违背社会道德价值的,把这类犯罪的定义保留在法典里,主要是作为社会道德舆论的导向而已,并无实际执行的可能和必要。

篇5:有关法律的古代名言

2)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3)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4)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5)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6)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7)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8)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9)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10)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1)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2)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3)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4)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5)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6)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7)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8)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9)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篇6:古代法律名言

2)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3) 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4)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5)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6)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7)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8)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9)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0) 五权宪法。——孙中山

11)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2)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3)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4)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15)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6)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7)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8)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9)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篇7:我国古代法律名言警句

2)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苏轼《策别第八》

3)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

4)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5)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6)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

7) 视时而立仪。 《管子,国难》

8)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9)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10)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11)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商君书、算地》

12)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商君书、壹言》

13)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14) 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韩非子、奸劫弑臣》

15)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6)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7)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

18)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9)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篇8:法律的重要性的名言

2)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3) 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4) 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5) 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6) 法律务必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正因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透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7)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8) 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9) 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10) 法者,因此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1)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2)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我身上。——阿奎那

13) 没有哪个社会能够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14) 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15)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6) 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17) 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8)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透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19)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篇9:法律的重要性的名言

2) 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3)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4)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5)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6) 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7) 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8) 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9)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性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10) 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1) 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12)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3)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4)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5)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6)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17) 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8)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19) 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20)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 有关法律的古代名言

★ 古代法律小故事

★ 法律的名言

★ 励志古代名言

★ 古代名言诗句

★ 古代经典诗句名言

★ 古代经典爱情名言

★ 经典古代名言警句

★ 有关目标重要性的名言

篇10:关于坚持的古代名言

2. 不放弃!决不放弃!永不放弃!——邱吉尔

3. 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4.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佚名

5.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6. 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7.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9. 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10.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11. 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12.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13. 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16.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17.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

18. 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乔叟

19.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篇11:关于自然的古代名言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6)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8)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10)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2)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3)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5)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6)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7)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8)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9)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篇12:古代关于法治的名言

2) 治大国而数变法,篇民苦之。

3) 治国无法篇乱,守法而弗变篇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4) 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5)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6)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7)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8)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9)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0) 爱多者篇法不立,威寡者篇下侵上。

11)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12)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13)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14)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15)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6) 不以私害法,篇治。

17) 当公法篇不阿亲戚。

18)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9)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篇13: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

2)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战国诗人

4)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战国哲学家

5)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汉朝经学家

6)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汉朝诗论家

7)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晋朝隐士

8)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9)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10) 养真(陶渊明)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1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2)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3)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

14) 诚篇明(礼记)一言九鼎。——清·李绿园

15)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唐·陈子昂

16) 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

17)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8)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9) 明篇诚(论语)忠信所以进德也。——《易经》

篇14:关于爱情的古代名言

二、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三、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四、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五、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六、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七、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八、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九、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上一篇:男性健康日活动下一篇:党员领导干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