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故宫作文

2024-06-27

写故宫作文(精选16篇)

篇1:写故宫作文

众所周知,古时候所谓的天子的居所是如何的,而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个华贵的地方故宫。

来到大门口,导游就开始介绍。故宫又名紫禁城城,这里一共有八千多个房间,听到这个数字,很多同学都震惊了一下。故宫的大门前的桥就有了规矩,中间的桥只有皇上、皇后、状元才能走,皇后还是只有在大婚时才能走一次,这座桥两侧的两座桥则是皇亲国戚走的,而最外侧的两座桥是三品以上的高官走的。而我们走的是皇亲国戚走的那座桥。一共有五座桥,这也说明了皇上乃九五之尊。当然这只是这诺大紫禁城中小小的一部分,这里所有的建筑都十分精致,尽管经过了历史的迁演,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这里往日的辉煌,但可惜不能够亲眼见证这紫禁城的鼎盛时期。

从进入大门的那一刻起,我与朋友便牵着对方的手,打着一把伞,共同在这一片阴影下行走。一路都是走着的,人很多,导致原本就炎热的天气变得更加沉闷,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虽然我们真的很累、很热,但看见对方,就仿佛有了力量,就这样,我们互相鼓励、帮忙,互相扶持,边谈笑,边观赏、倾听,了解属于这里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个宫殿都是如此壮丽雄伟,每个都有它自己的用处,最吸引我的,是那房顶上的小狮子,它们个个形态不同,不过相同的是,它们每一个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木工把小狮子的神态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使它们看起来充满了灵气。看到属于后宫的殿宇时,不禁感慨万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的皇上一辈子拥有多少女子?她们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这寂寥的后宫,纵使这建筑华丽无比,纵使她们的身份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可是,有谁能知道她们在这深宫大院里勾心斗角还得不到一丝垂怜的寂寞,又有谁知道佳人们在梦中落下的泪有几颗?帝王将自己的权利用到极致,也最是冷酷无情。

我们不断地向前行着,终是走出了这绮丽的殿堂,告别了这里。

【【精华】写故宫作文锦集9篇】

篇2:写故宫作文

漫步在这座宏伟的宫墙里,脑海里数度显现的当然是书本上和屏幕上的那些熟知人物和场景。“钟粹宫、景阳宫、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储秀宫、翊坤宫、长*、咸福宫、永寿宫当然还有养心殿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虽早已成了脑海里的专有名词,但真正的当那些宫宇尽在眼前,看到那一件件刻满历史印迹的珍贵文物,听着那一桩桩发生于此地的事情,想着那些一个个鲜活过的人物,又不得不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只是他们大多都为被列入开放的范围之内,想慈宁宫,漱芳斋等。当然还有屡屡在清宫戏里听到的浣衣局,太医院,辛者库,等等。实在是有些遗憾呢。当然还有令人意外的地方,像堂堂大清国的军机处,居然只是位于太和广场左上角的一小排低矮的房屋,真的是感觉和名字甚是不搭啊。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想当年有多少君王的重大决定都是通过这里被传达到全国各地的呢。

总的说来,这一次的故宫重游还是收获很大的。很多在以前理解不了也体会不到的感觉现在是满满的挤进了胸膛,对它也是更加重了些崇拜和喜爱之情。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好好的保护这座饱经风霜的”历史见证者“吧。

篇3:材料作文“故宫纪录片”导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6年2月,一部关于文物的纪录片火遍朋友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仅有3集,却获得了上百万点击率,豆瓣评分高达9.5。当厚重大气的博物馆文化与恣意随性的流行文化碰撞,激发出了全新的火花。片中满满都是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平易近人又充满文化韵味,使得这部纪录片成为网络“爆款”。

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参考立意角度:

1.打破常规,改变思维,让旧事物焕发出新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借助网络,通过各种创意文化作品,可以让深埋在历史中的博物馆拓展出大量新空间,让人在潜移默化中领略传统文化精华。

2.适度创新,坚守根本,让创新与坚守携手前行。

3.坚守传统,学会传承,让功利化远离。

例文

唯有“新”,方能“兴”

贺冯源

2016年2月,一部关于故宫的纪录片火遍网络。而从纪录片的制作来看,融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为一体,体现了一种创新意识。

由此可见,纪录片成为网络“爆款”的新闻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部纪录片除了片中展现了难得一见的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价值连城的国宝外,更为吸引人的就是文物背后那群“修文物的人”,记录了他们的手艺与生活。钟表专家王津、陶瓷专家王五胜、字画专家张旭光……他们让观众收获了一份份感动。相较于13年前总计12集的纪錄片《故宫》,这部3集的纪录片连名字都显得有些萌,这种创意着实令人称赞。

创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四川攀枝花出现了高萌交通标语:开车加特技,汽车就会Duang。从这些萌萌的标语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交通环境,政府部门能突破常规,偶尔“卖萌”,在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离的同时也无形之中让群众更容易接受官方的这些提醒和提示,让人印象深刻,这其中的大胆创意着实让人称奇。从四川交警大胆的尝试中,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于创新的重視。我们,亟需具备创新精神。

当代中国,缺少的不只是“青春版故宫纪录片”“高萌的标语”这样的创新,更加缺乏去推广这类创新的人。从目前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中国人保守的思想观念难以使创新型产品在市场中生存,中国也由此沦为了世界工厂,并被扣上了“山寨大国”的帽子。一味模仿他国的技术和产品终究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不想固步自封,中国还得具备自主创新精神。

新版故宫纪录片,尊重创新,重视创新。走在创新之路上的中国,更需具备这种精神。

评点

作者从新闻材料为写作切入点,旁征博引,横向拓展,抒写不同人对“创新”的体验与思考,最终又归结到新闻材料,显然是切合题意的。小作者写创新的感悟,并不限于材料本身,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热点事件来映衬与关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编辑:于智博)

篇4:写故宫作文

故宫,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曾经只在课本上读到过。如今我亲身来到了这里。站在大门外,头顶上的阳光正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晨曦中的紫禁城神秘而诱惑,它庄严地立在这朗朗乾坤下,以一种傲视群雄的王者风范,无声地向人们宣告它的威严。

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琉璃照壁。那高大的城墙,厚重的城门,庄严的圣殿,其雄伟庄严,恢宏厚重的气势震撼了我,噤若寒蝉是最好的解释。据介绍,故宫有宫殿九千多间,全部为木质结构,以青白石为底座,屋脊、琉璃瓦上到处是龙的图案,并饰以金碧辉煌的色彩。所有的宫殿,都沿着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贯穿紫禁城内,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中轴线上。

沿着中轴线,故宫被平分成两部分,就像数学里几何图形的对称轴一样,左右相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威严肃静,大有雄视天下之气,极具大丈夫之气概。凭栏而望,一切尽收眼底。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晶莹柔和。烟云起浮金黄的瓦脊,清风拂过微翘的房檐,印证着紫禁城亘古不变的悠悠岁月。不变的是白玉般精美的雕塑,是金水桥下的潺潺流水,是廊间精彩的壁画,是硕大豪迈的斗拱。原来这历尽沧桑的宫殿里,还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它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且经过时光的考验,愈加充满了无法遮掩的光辉。

夕阳西下,最后的一抹余晖斜射在故宫金色的琉璃瓦上,虽已暗淡,却丝毫掩盖不了那里溢出的王者气度。归巢的倦鸟擦过黄昏,与那道温柔绚烂的云霞一道,构成了故宫苍凉的华丽。高大的城墙,威严的殿堂,厚重的城门……五百多年的历史,古老的故宫见证了一个国度的沧桑变幻,让人扼腕叹息,让人浮想联翩。

篇5:写故宫作文

车行在国道叁号上时,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在故宫裡有许多外籍游客,要注意自己行为,不可以高谈阔论,需谨言慎行;我和姊姊异口同声回答:知道了。哇!终于见到长颈鹿那高耸标誌,木栅到了,爸爸把车停妥,搭上捷运、而后转乘公车,一路直奔我们此行目地---故宫博物院。

朝思暮想期待已久故宫终于在眼前啦!登上好长一段石阶路,爬我气喘如牛,爱照相爸爸更不会忘了在这留下我们成长痕迹。买了票我和姊姊立刻一马当先衝了进去,早把妈妈叮咛当成耳边风了。首先我们先到翠玉白菜跟前,塬以为名闻遐迩翠玉白菜会像妈妈在市场买回来这么大,结果只有爸爸手掌大小而已,真是令我吃惊,翠玉白菜上头雕刻着螽斯代表多子多孙意思;过来又看那块肉形石真像妈妈饭桌上拿手好菜东坡肉,令人垂涎欲滴;接下来,看到了青铜器,古代商朝是青铜器发达时刻,铁器、瓷器妈妈一一讲解每一朝代特色,件件精品真令人讚嘆鬼斧神工。

紧接着又到了另一间展示场,那是爸爸专长书法及国画,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幅水墨画,画裡有川流小溪、纯朴农家、一座小桥,真像我家优美景緻;爸爸又介绍了王羲之行草、张旭狂草,那笔墨作色用法、技巧,是我和姊姊学习好对象。

篇6:写故宫作文

从明清两朝中,这座庞大有又雄伟的建筑经历过无数次翻修,每一次却都在原本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奇观和元素,倒是不影响前景中那分古韵与那抹历史的淡痕。这样的皇宫,凝聚了千万中华古代先人的智慧结晶,才让它能够延续至今而依然璀璨不朽。

而打造最为庄严宏伟的建筑,便是在紫禁城核心的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从金水桥的潺潺流水开始,再到太和门,一切精心打造出来的前景建筑都是为了后边大殿的序幕布局。这些都是三大殿画卷的伏笔,愈发令人好奇这三大殿的模样。

篇7:从故宫到故宫

沈阳故宫

边陲小城到帝王都城

我是在冬日下午四点多进宫的,这时的对外参观时间已经结束了,因为主人的热情享受了一下VIP贵宾待遇,得以在清场后安静地信步在这古老的宫殿内。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政殿的盘龙柱和十王亭。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此建筑布局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所仅见。

总的来说:清沈阳故宫的主体部分——清朝入主中原前的皇宫建筑,与明清北京故宫相比较有以下三个特色。第一是宫殿建筑造型方面,清沈阳故宫各主要宫殿的设计中体现了以17世纪初满族和东北地区常见的建筑样式,以满、蒙古族汗王狩猎出征时扎设的帐幄为造型基础。第二是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清沈阳故宫各主要宫殿采用象征帝王的龙为主要纹饰进行彩绘和雕刻,但诸如大政殿正面的双龙盘柱、崇政殿内外檐柱上方的龙形抱头梁、大清门、崇政殿的龙纹墀头等,都是独特生动的设计。内外檐木装修又借鉴藏传佛教建筑特色的兽面、蜂窝、莲瓣、如意等装饰式样,既富于少数民族特色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各主要宫殿所用琉璃瓦件除黄色外又有蓝、绿、红白等多种色彩的动植物形象,而且殿顶全部采用黄色琉璃瓦加绿色剪边的形式,活泼热烈、富于生活气息。第三是在建筑布局方面独树一帜的“帐殿式”布局。中路“大内宫阙”虽然是按照“前朝后寝”、主体建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排列形式,但清宁宫等帝后寝宫建于近4米高的高台之上,承袭了女真族(满族的前身)在山区居住时期贵族首领住宅建于最高处的习俗,而处理国政的崇政殿则于平地盖造,相对低矮。这种“宫高殿低”的现象,与明清北京故宫“三大殿”建于高台基之上,而宫区建于平地的“殿高宫低”,成为两种不同风格的空间对比形式。

这个昔日的皇宫虽然没有北京故宫的宏伟壮观,但却很生动,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北京故宫

故宫,只有一个

初次看北京故宫被他的宏伟所震撼。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兴,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台湾故宫

同根同源共载中华文明

看过台北故宫博物院后,两个明显的感觉:首先这里不是皇宫,是个现代建筑;第二是宝贝太多了,是个华夏子孙必须要看的地方。

详细点说,台北的故宫和北京的故宫不是一个概念,北京的故宫是一个真正的皇宫,而台北的故宫其实是一个博物馆,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1962年仿照北京故宫样式建成,建筑设计很讲究风水,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风格清丽典雅。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党当局命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分3批运走2972箱。最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文物60多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轮流展出。

“玉灿珠光”展厅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玉器。翠玉白菜栩栩如生,鲜活欲滴,是工匠运用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精雕细琢而成的,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白色的雕成菜帮。白菜上面还攀爬着两只小虫。这种虫子叫做螽斯虫,繁殖力很强。东坡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这块“肉”“肥”“瘦”分明、肌理逼真,就连“肉皮”上的“毛孔”都好像真的一样。和旁边那棵翠玉白菜放在一起,我们戏称为“大白菜炖肉”!

其实,博物院展出的文物只是其馆藏的很小一部分。博物院三楼后面的长廊天桥,直通后山山腹的山洞,众多文物就藏在山洞的宝库里。既然深藏瑰宝重器,宝库里自然关卡重重,戒备森严。想要深入宝庫,必须凭借特殊卡片、钥匙和密码通过好几道不同的大门。新式数字化监视器,更在程序里设定了好几道隐形防护线。每道门背后的电子吸力锁,更非得要544公斤的力度,才能推开。里面5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立着189个樟木柜,每个柜子皆设门牌号码,总共有一万多件宝物,每一件都包着无酸蓝布套,有的还躺在檀木盒子、桐木盒子里。书画怕光,因此这里长久笼罩在黑暗里。又因为书画怕湿,全都得戴上口罩,避免呵出的口沫湿气损及古物……

台北“故宫”在台湾民众心中地位非常之特殊。台北“故宫”迁到台湾的时候,台湾受日本统治已经50年了,1945年刚光复的时候,台湾人都没有姓,都是姓日本姓。“故宫”的这些文物和专家去了之后,用这些东西慢慢让台湾人知道,我们是中国人。这些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像物证一样,不仅传播中国文化也在讲述着历史,扫荡了日本的皇民化教育。一个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个台北“故宫博物院”。整整60年以来,由于两岸之间的隔阂,交流很少。大陆13亿人对它的历史知之甚少,亲眼目睹之后才觉得如此的震撼!

篇8:写故宫作文

买完票了以后,我们站在午门下面,感觉到了当时午门给其他人的压抑感。在门前,我们租了两个讲解器。到了太和殿门前,我看了看四周,这里一棵树都没有,就仔仔细细的听着讲解,哦——我恍然大悟,原来,皇权是无比的尊贵和至高无上,如果种树,就显示不出宫殿的高大、皇权的威严了,你说这皇帝是不是太苛刻了点了?

见识到了三大殿的尊贵后,我们去了陶瓷馆,这里面有上至新石器时代,下到清朝的陶、瓷都有,那可真是花样繁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宋代和元代的瓷器都是很清雅的,而清代却不一样,它的颜色比较多,颜色的对比很鲜明,我觉得,它有一点乱。那是为什么呢,哈哈,我想是满人刚入关,不知道画什么好,就画一些他们自己认为漂亮的东西吧。

根据盈盈姐姐的介绍,我了解了画和刻的方法,分别是——釉上彩和釉下彩。釉上彩是先上釉,(上了釉可以使陶瓷发亮。)再画花纹,而釉下彩刚刚好相反,它是先画花纹,在上釉,其实,我觉得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呵呵。我们参观的作品还不少,其中有令我赞叹不已的,也有十分花哨的。我觉得那种上了白釉的很好看,我最喜欢发亮的、反光的白瓷器,也说不出为什么喜欢,就只是觉得漂亮。

篇9:写故宫作文400字

故宫,苍老的紫禁城,当时称霸一方的皇宫。朱红的墙壁,金粉的高柱,撑起了蟠龙座椅,撑起了九州春秋,撑起了君王不可一世的威严。 而如今,竟是这样一番景象,朱红的墙漆剥落了,金色大门上的颜色淡退了,只有吵闹喧嚣的人群挤在唯一开放的太和殿窗口,企图碰一碰帝王以前的威严,碰一碰前辈们创造的辉煌成就,多少占些龙气。

宛如海涛般汹涌的人潮,浇灭了我对辉煌故宫的幻想。我抬起头望着屋檐上的小兽,它仿佛在告诉我故宫昔日的辉煌。看着这一切,我不知该如何是好,总觉得自己的身体里似乎少了些什么,经久不衰的传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又消散在了空气之间,曾经的高歌曼舞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了,被拥挤的人群踏在了双脚下。一边想着,才发现自己踏进了故宫博物馆的门槛,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里走去。历代的纸卷经过六百年的沉淀,也被展出了,千百年的墨沉了,凝了,直到成为残破泛黄的纸张,一个个充满了力道的字在纸页上跃动,诉说着故宫悠久的历史文化。

故宫的奢华壮观尽映眼帘,真是殿宇丽雄气势宏,奇异建筑罕相争啊。

篇10:写北京故宫的作文

我们先买好门票,租了两个讲解器,然后手牵手,蹦蹦跳跳地走进午门,开始我们的故宫旅程。

一进故宫,讲解器就开始嘀咕了,像模像样地说了一堆话。我按讲解器里的指示去做,只觉眼前一亮。我看到了精美至极的汉白玉拱桥通向雄伟壮观的太和门,还有两只故宫中最大的青铜狮矗立在汉白玉拱桥旁,太宏伟了!

走过太和门,我看到了巨大的太和殿。这时,讲解器又开始拉开嗓门讲话了。它说太和殿是明清两代举行国家重大庆典的场所。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重大庆典活动都在此举行。

走过了两个让我大开眼界的地方,我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虽然和太和殿一样精美,但相对来说要小一点。走近一看,殿里挂着“允执厥中”的匾,表明天道精微,人道艰难,只有精审纯一,执而用中,才能治理好国家。

后来,我们一路走过了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讲解器也在一路讲解,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最后,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御花园。一进去,我就看到里面古木参天,好多都是一级、二级的古树,它们郁郁葱葱的,非常壮观。而且介绍上说,大多数都是三百年以上的树木。御花园里有一种连理枝,是两棵树的某些部分连在一起了。往里继续走,我又看到了虎皮树。它根部外露,树干像老虎皮一样,在褐色的树干上有许多红色的小点点缀着树干。虎皮树后面的宫殿是钦安殿,它是皇帝诗兴大发,写诗的地方。

篇11:写故宫作文

而有一群人,正在另辟蹊径,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叫好又叫座”的收藏门类——古美术文献。它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和难以估量的高回报为特点,很快赢得了肯定。

一套“破”书拍了53万

1996年,全中国具有文物拍卖资质的公司仅有6家,而2011年,这个数字已达到了几百家。不断挖掘新的艺术品门类,寻找新的市场热点是拍卖公司的生存秘笈。与资本和市场的无缝对接使得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古美术文献的商业价值。

2010年,永乐秋拍推出“明清瓷器及古美术文献”共组专场,将古美术文献作为独立的收藏门类首次推向中国拍卖市场。这次拍卖,共37个标的,成交率达100%,平均以估价5倍以上成交,数额从几千到数十万不等。激烈的竞争和藏家的一致好评证实了古美术文献的市场地位。

2011年春拍,永乐再度推出“重要明清瓷器、工艺精品及古美术文献善本”共组专场,42个标的仅一件流拍。其中,“台北故宫”和“中央博物馆”联合出版的“原函精装《故宫藏瓷》三十三册”以估价10倍的53.76万元成交。

永乐两次尝试性的专场拍卖成功地打开了古美术文献拍卖市场。2011年9月,匡时夏拍首推“文澜风华——古美术文献专场”,132件标的涵盖了瓷器、书画、杂项等更多门类。此次拍卖并非常规的春秋两季大拍,也没有太多的宣传,却达到了100%的成交率。

拍品数目在增多,成交价逐步上涨,古美术文献具备了一个成熟收藏品种的特质,于是2011年秋拍,永乐拍卖、匡时拍卖、中汉拍卖单独设立了“重要古美术文献善本”专场。中汉拍卖老板卞亦文,甚至在微博上几次为此 “招商”。华辰拍卖在“竹韵轩藏中国书画”中也增加了古美术文献的标的。在2011年这个稍显冷淡的秋拍季,几个专场单品成交额并没有太大幅度的上涨,但都达到了平均90%以上的成交率,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门类六七成的成交结果。如今,古美术文献有了更多的书籍门类、更细的学术划分,无疑成为市场上最新的亮点。

一件实用而稀缺的艺术品

什么是古美术文献,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华辰书画部负责人王维倾向于把它分为古美术(绘画艺术)和古代工艺美术。匡时瓷器部负责人孔超则在2011年秋拍专场做了区分:分为拍卖图录、日文文献、西文文献等几个方面。

永乐拍卖作为最早把古美术文献一词带入国内公众视野的公司,目前对古美术文献的概念定位已被普遍接受。永乐瓷器部经理戴岱介绍,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提出,古美术一词指的是古代工艺美术,所侧重的是竹木牙角、瓷器玉器、铜器家具等,有别于古代书画等古代艺术范畴。而古美术文献资料,一般是指涉及古代美术品研究与市场的文献,它具有两大特性——学术资料性与艺术代表性。

永乐最早推出专场,是应客户所需。2008年开始,这些古美术文献零散地分布在各个古籍善本类的拍卖场次中。负责此类古籍书画部门的负责人往往关注的是版本、版别、发行量等。而许多古董珍玩等器物类藏家更关注的是内容:里面载录了什么样的东西,是否有自己藏品的记录或相似藏品的参阅,在早年市场上卖什么样的价位等等。这种关注更为专业,在零散的市场中逐一甄选,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加之此类文献资料印量本来就少,所以搜寻难度可想而知。推出古美术文献专场,恰好迎合了藏家所需,也符合永乐拍卖对自身品牌的定位。

普品变奢侈品的“身份证”

20世纪,伴随着海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对中国古美术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进而形成海外东西方研究和流传中国古美术品的繁荣与兴盛,其表现即为古美术文献资料的出版与发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强入侵,清廷覆灭,大量古代艺术精品流失海外。因此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由海外藏家学者发起。他们在研究展示的同时,将其所藏及研究成果进行出版发行。我们通过这些展示图录及研究图册,一方面可了解世界研究中国古美术的发展历程,也可从中一览现存海外的中华瑰宝,同时还可证实在市场上流传的珍品的来源出处,同类器物的参考对比。

现今,造假、高仿制品蔚然成风。由于大部分人并不懂得真伪辨别,对于如此大金额的投资收藏行为便有了与生俱来的谨慎和担心,更增加了对于藏品的来源出处的好感。他们认为只要有了早年的记录和出处,铁定假不了,哪怕是假的也可至少追溯到民国。另外,假使被证实为“出身名门”(为著名的收藏家、古董商、皇室、古堡、窃夺中国战争参与者等收藏过),其价值会更为不菲。这在现今的拍卖场上屡见不鲜,最明显的是上世纪80年代,英国铁路基金会的藏品在香港拍卖,其成交价格普遍高于同时期的同类器物。再比如今年的春秋两季拍场上所见到的诸如赛克勒、玫茵堂、戴润斋等名家名机构藏品的专场拍卖,它们共同谱写着“两高”的记录——高成交价和高成交率,这就是当下人们对于艺术品投资收藏心理的镜子。

有人说,“都说收藏,实在不是我们在收藏这些艺术品,而是这些文物在藏我们”。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极为短暂,所谓收藏的年头更短,相对于这些文物艺术品,我们更是过客。先不言我国古代艺术品在历朝历代帝王相府中的更替收藏经历,就单说近一百年来的沧桑变化,转卖易手者更是频繁。拿什么来证明“被收藏”过,在它们身上曾耗费过多少智力、精力和财力?就是这些已经泛黄的古美术文献资料的价值。

例如,著名的英国希腊裔收藏家George Eumorfopoulos(1863-1939),首任东方陶瓷学会会长,曾赞助霍布逊等多名学者的研究工作,是当时收藏界最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收藏规模和影响力与大维德爵士齐名,以至于只要涉及中国艺术品的展览或出版物,必有他的藏品。1925年以后,他陆续将自己的收藏品出版成册(包括《中国、朝鲜和波斯的陶瓷图录》等共11册,俗称“尤氏十一册”)。1936年,恰遇金融危机,迫于公司财务压力,出版印量极少,并将当时估值50万英镑的收藏以10万英镑的低价转让给大英博物馆及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另外将800多件中国瓷器捐给了故乡希腊BENAKI 博物馆。在他去世后的1940年及1944年,于伦敦苏富比进行了拍卖,从此他的藏品分散各地,流传至今。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英国伦敦苏富比的George Eumorfopoulos专场拍卖,是欧洲拍卖史上的一个传奇。当时二战已经爆发,拍卖的第二天即3月29日,就是法国敦克尔克大撤退的首日。即使是战争,也没能阻碍来自法国和日本的藏家争相竞购,最终以约5万英镑的价格完成了4天515件拍品的拍卖。

这些当时各地的展览图录、“尤氏十一册”、1940年和1944年的拍卖图录等出版物就成了Eumorfopoulos的收藏及传奇人生的最有力的见证,也为那些尚流散在全球各地的藏品找到了那段短暂而又传奇的历史归宿。

图录文献对于海外收藏家来说,一直是他们搜寻藏品的范畴,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切刚刚开始。尤其是现在,海外回流文物越来越多,常常碰到因各种原因致使器物记录标签遗失的情况,参考这些出版物加以佐证的话,会使器物本身的传承脉络更加清晰,其中价值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又如日本的山中商会,美国政府冻结没收了其收藏品,并作为专场拍卖。同样一件器物,在苏富比拍卖时并未标注来源,成交价格不高,但是在最近香港查到是山中商会的藏品后,拍了两千多万。很多业者从文献中找到了市场中没有记录的记录,这种发现对于器物本身的价值有着很大的提升。

书中的“奢侈品”

除了受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等外界因素影响,古美术文献自身的精美和珍贵也对其收藏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文献因出版距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本身都是限量版,于是便兼有历史文物性,也可以说是善本。

首先是古美术文献承载了时代最先进的印刷技术。19世纪,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珂罗版是将摄影技术应用于书籍印刷专业的先锋,使图书质量得以全面大幅度地提升。此外,这类图书的制作和装帧大都十分精美,每一本书自己都可以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西方早期的图书有的采用人工手绘上色,插图犹如油画般精美。

其次,在当时,照相制版费用大、难度高,以这些书的制作成本来考量,也是书中的“奢侈品”。戴岱说,“当时这类图书也只有有钱的大公司、企业家和贵族才会出版,如JP摩根集团、洛克费勒公司、华纳公司、英国的玛丽皇后、瑞典的王子古斯塔夫等等。珂罗版的印刷数量非常有限,也决定了其稀有性。印刷数量在200-500册之间,如果超过1000册,印刷的版就会变形报废。本身印量有限、数目可查,而且会有一部分自然损耗,还有相当一部分收藏于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之中,因此在市场流通的就更为稀少,价值向上攀升无疑成为一种必然。”

3年翻了3倍

有山艺术的文玮经营古代瓷器生意,也是古美术文献善本收藏圈的玩家。他不到三十岁,但在这个圈子里已然是个元老级的人物,会在各个拍卖专场购买古美术文献,也通过自己的工作室把书卖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文玮2007年开始收藏古美术文献,当时国内这方面的市场尚处于空白。“很偶然,想自己既然玩瓷器,就要找一些经典的资料来看。”那时市场没有专门做这门生意的,他最早的两本书是通过朋友从香港的荷里活道一家古董店里买来的。“因为没有价格标准,所以很便宜。”那是两本80年代重要收藏家的专场图录,里面的器物研究非常到位,前言的文章页很有启发性。也是2007年,开始有人通过这种渠道找书,当时有留学生在海外的古董店、古董市场里购买,再放到ebay和Amazon上来卖,但规模很小。

在文玮看来,古美术文献私下交易市场形成于2009年,“当年,中国艺术品的价格迅速成长起来,相关的研究著录必然水涨船高,尤其是那年开始有类似艺术品投资基金这样的专业机构走入市场,他们有着非常雄厚的资金和很专业的研究队伍,就有了更多的需求。”以一本80年代香港佳士得的拍卖图录为例,2009年平均价格在四五百元一本,现在则要1500元。这两年的书价格贵了,海外的东方文物书籍基本上都回流到国内,在国内有一定饱有量,不过,“海外网站上的售价比国内要高很多,我也要去拍卖公司买了”。

1780年约翰丹姆斯在一封信中说,“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所以我的孩子才有自由学习数学和哲学,他们学习数学和地理、航海、自然、农业、商业,他们的孩子才有权利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和瓷器。”真正的贵族,从不是一蹴而就。

商业发展是有进程的,维持财富要靠文化。在文玮看来,拍卖公司做古美术文献的专长对他们帮助很大,因为拍卖公司积累是很短暂的,他们也在学习、扩展在拍卖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做好了,对整个艺术品行业的推动不可估量。“我们有一个观察,当一个人花一万元买书的话,他会花十万元买瓷器,当他花十万元买书的话,他会有花一百万买瓷器、买高级艺术品的眼界和胆量。” 做古玩生意,对他而言更像是一场博弈,“很多拍卖公司没有发觉到它的出处和来源,我们通过古美术文献提前发现了,就能以较低的价格购入”。

文玮2011年在一次小拍上买到了一只不起眼的小碗,在自己珍藏的书中找到了来源、著录、递藏过程。今年一场拍卖中把它释放出来,收获相当于买时的两倍。“老图录非常有用,可以找回它应有的价值,况且东西即使是真的,价格也有波动。艺术品定价没有规律,但是依据他在市场曾经的表现和学术价值是可以科学定价的。”

目前文玮的客户与拍卖公司的差不多,主要是散户和专业的艺术品经营机构,他的朋友还有一些是专门从事古文献买卖的,在这个从无到有的市场里,他们的收益很可观。

更为有趣的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交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买书、看书、经营这些古美术文献的,大都是年轻人。这当然也因为古美术文献资金门槛低,但文玮也把它理解成艺术品市场新生代崛起的一个标志:“胡惠春等老一辈收藏家和古代文人的收藏传统相近,翟建民、钱伟鹏等四五十岁的收藏家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成长而崛起,也是市场的中流砥柱。我们这一代人从文化发掘开始,更会花大把时间查资料、学习。”行里有一句古话,“宁给十块钱不指一条路”,这些年轻人,有了极致、科学的方法去学习,也许,真的会发掘到不一样的市场。

借力文化赚钱,靠谱

2011年秋拍,整个市场处于调整期,有人喊冷,也有人再一次抛出了泡沫论。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些流传有序、著录完整、有可靠来源的经典艺术品,价格依旧持续走高。文化依据,是他们坚挺的内核。

孔超感叹,中国很多收藏家与国外最大的不同,是国外的收藏家喜欢东方文化,会阅读大量的文献,做功课。中国藏家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收藏之路,此时,他们买经典文献是把重要的一课补回来。

文玮分享了朋友与他的通信:“在台湾了解到,台湾新成立的‘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托人全世界购买西文艺术历史方面的经典书籍,而国内大学,只知道建高楼。”不禁让人感慨。

篇12:写故宫的作文150个字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阿姨带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故宫是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到处金碧辉煌的,好壮观啊!故宫里的东西好多,好美啊!有手镯、项链,还有翡翠,都是很珍贵的。

皇帝的宝座金灿灿的,妈妈说这叫龙椅。我真想上去坐坐啊,可是却不行。因为太热,妈妈就给我们买了雪糕,冰冰凉凉的,好爽啊!我们边吃边游览,玩得很开心!

篇13:写故宫的500字作文

你知道吗?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有52米宽的护城河和10米高的城墙环绕着,四个角各有一个角楼,在古代为重兵严格把守。

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这时故宫的入口,在过去,午门是专供皇帝走的门,这个地方也是行刑的地方。进了午门,壮观的故宫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传说,故宫有9999。5间房子,这里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有讲究的,就拿门口的石桥来说吧,有五座石桥,中间的栏杆上刻有龙,是专供皇帝走的,而两边的上面刻有荷花,则是大臣们走的。

另外,故宫屋顶上的瓦都是黄颜色的,为什么呢?在中国,屋顶的颜色有三个等级,最高的为蓝色,象征蓝天,只有在天坛才可以看到;第二等是黄色,象征皇帝;第三等是绿色,象征大臣,是大臣家允许用的颜色。而普通人家的屋顶只允许用灰色瓦,如果使用其他颜色,就是犯罪,会被杀死的。怎么样?是不是也感觉到了皇朝的威严?

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们参观了各个庄严的宫殿和秀美的景点以及以前我们未知的皇朝知识,现在走出的这座高大城门叫神武门,是故宫的后门,至此宫内的游览结束了,但故宫的建筑并未结束,我们趁着游兴登上43米的景山山顶——万春婷。俯视故宫。看看这金碧辉煌的世界奇观。西北面有湖光塔影的北海公园;西面是碧波层层的中南海;东面有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现在站在北面的景山上,这里是故宫的屏障;南面是天安门广场,这代表着什么特殊意义呢?它是新中国的象征,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此冉冉升起。

篇14:写故宫的游记300字作文

当我第一步踏进故宫时,我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因为当我第一眼看到百年之前的故都时,我的内心一颤,仿佛感受到他那份孤独、痛苦。

但当我慢慢走在故宫里面的时候,我又被他的那份磅礴的气势,宏大的气场震慑到。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前朝以太和与中和还有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其中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以紫禁城的中轴线建立成。

在故宫,我看到了百年之前的那份庄严,肃穆,踩在饱经风霜的地砖上,抚摸经历蚕桑巨变的城墙,我的心仿佛回到从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我的心情 ,随着我在故宫里走的越深就越沉,故宫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故宫为何引得人民喜爱,令人神往,最为重要的是它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这令他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也是我心中一个至高无上的象征。

篇15:写故宫作文

故宫博物院文物的避寇南迁种种情形,一直为世人所关注。此前虽有相关文章发表,但多从南迁整体及影响来谈,同时囿于篇幅,很难准确、全面地记述南迁始末。专著方面,有杭立武先生的《中华文物播迁记》和那志良先生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等。但前者侧重于文物迁台过程;后者则主要是那先生作为亲历者,记述在南迁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及感受。《故宫文物避寇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作者欧阳道达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辈人物,曾参与驱逐溥仪出宫及“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存留文物。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避寇,应马衡院长之邀,欧阳先生赴沪任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主任,保管南迁文物。随后参与了文物西迁及抗战胜利后文物回迁南京的整个过程的负责工作,在故宫文物保护上有着不可抹灭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表彰护持故宫文物有功人员,特别颁发了两枚“胜利勋章”,其中一枚就颁给了欧阳道达先生。

《故宫文物避寇记》于1950年8月写就,通篇为工整的毛笔小楷,内附表格五十余张。但马衡院长阅后,批示:“此稿为文物播迁史料,似无印行必要,可存卷备查。”这一“存卷”即达60年,使其在重扃密锁中湮没无闻,此为该稿首次付梓。

本书分为“绪言”、“记南迁”、“记西迁”、“记东归”、“记收复京库”五个部分,详述了故宫文物十余年避寇迁徙始末。书中既有大事件的粗线条勾勒,又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描绘。全书以史实为本,不饰修辞,凡涉评论,皆以尊重、负责之态度,而非主观臆断。欧阳先生自谦道:“倘以研究文物避寇始末之初步史料视之,庶乎近焉。”然其数据之完整,语言之精简,条理之清晰,叙述之客观,令人赞叹,读完必能对故宫文物颠沛流离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本书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冷静的述说”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在连绵战火中,故宫博物院的前辈们视文物国宝为生命,不辞劳苦、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书名:故宫文物避寇记

作者:欧阳道达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篇16:游北京故宫小学作文怎么写

在8月26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天安门广场,我老远就看到一座高大宏伟的红色建筑,上面最显眼的就是正中间挂着的毛主席画像,画像两边是宋体的黄色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时,毛主席就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的。城楼下面是三个巨型的门洞,踏过门洞前方的汉白玉石阶,我们从正门走进了故宫。

此时我感觉最宏伟的建筑是太和殿。太和殿真大呀!金碧辉煌,气势非凡。据资料显示,北京故宫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俗称金銮殿。它的功能也不小,它不是用来上朝的,而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或重大会议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故宫的文物展览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文物,让我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最精美的是官窑制作的长颈瓶,色彩艳丽,体态优美,高贵典雅。最有趣的是佛像,好多佛像不止一个头,浑身上下长满了手和脚,不可思议。最吃惊地是官员们的奏折,都是用毛笔写的,字都很漂亮,难道他们也像我一样坚持练字吗?

在午后,我们走出神武门,离开了故宫。故宫里的一景一物仍在我眼前闪现,我感慨万千:感叹皇家的威严,感叹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感叹祖国几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是多么的.宝贵。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专家点评:

上一篇:团队建设活动宣传稿下一篇:高中自我介绍范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