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真题训练

2024-05-16

小升初数学真题训练(精选7篇)

篇1:小升初数学真题训练

一、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3×1/7= 3/8÷3= 2×4/7÷2×4/7= 3/4÷3/8=

3.14×= 10%×10%= 3-0.75-0.25= 5×(1-99%)=

2.解方程。(9分)

x-25%x=15 19.6-70%x = 5.6 9/16:x = 3/16

3.化简比(6分)

51︰34= 1/8吨︰750千克= 5.6︰4.2=

4.求比值(6分)

32︰48 2︰0.25 4︰1/

3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把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2.比值是0.72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3.20千克比()轻20%.()米比5米长。

4.甲乙两数的比是7:3,乙数除以甲数商是(),甲数占两数和的()%.5.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5,周长的比是(),面积比是()。

6.酒泉某天的气温是-8~3℃,则这天的温差是()。

7.小明站在路灯下,他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

8.2/5= 4÷()=()︰25=()%

9.在伊利乳饮料包装上,并排有两行数字,这两行数字中,20120101表示(),20120630 表示()。

10.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8.2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11.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12.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那么这个图形至少有()个小立方体搭成。

13.有8支足球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每两支球队进行一场比赛,共比()场。

14.妈妈存入银行60000元,定期2年,年利率是2.25%,一年后妈妈从银行共取回()元。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数量是直径的一半。()

2.一种儿童太阳帽,打八五折销售,现价比原价降低了85%。()

3.一件商品提价20%,要恢复原价,应降低20%。()

4.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少20%。()

5.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度数比是1︰1,则这是个等腰三角形。()

四、选择。(填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大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小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一种商品按原价先提价10%后,再降价10%,现在售价()

A、不变 B、增加了 C、减少了

3.人远离窗子时,看到窗外的范围().A、变大 B、变小 C、不变

4.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比乙多()

A、50% B、100% C、200%

5.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10%,盐与水的比是()

A、1:9 B、1:11 C、1:10

五、图形题(7分)

1.观察左面的物体,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3分)

正面 上面 左面

2.①画出阴影三角形绕左边顶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②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阴影三角形的对称图形。(4分)

六、解决问题(32分)

1.一种复读机,原价360元,商场打八折销售,打折后可以便宜多少钱?(5分)

2.A、B、C代表《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他们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C→B”表示C是B的师兄。回答下面的问题:(2+3分)

①A和C的关系是什么?A和B的关系是什么?

②你知道A、B、C分别代表谁吗?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5分)

4.修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60%,共修了1190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5分)

5.体育老师对我班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连续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老师记录的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1 0 3-2-3 1 0

⑴请同学动手算算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3分)

⑵他们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3分)

6.画一个边长3cm的正方形,并且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①求出所画圆的周长;②如果剪去圆,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2+4分)

参考答案:

一、(29分)

1.每题1分,共8分

2/21,1/8,16/49,2,78.5,0.01,2,0.0

52.(每题3分,共9分)=20 = 20 =

33.(每题2分,共6分)3︰2或;3/2 1︰6或;1/6 4︰3或4/3。

4.(每题2分,共6分)2/3;8;12。

二、(每空1分,共22分)

1.10.28;2.18︰25或18/25;3.25千克,20/3米;4.3/7,70;

5.3︰5,9︰25;6.11℃;7.长;8.10,10,40;9.生产日期,有效截止日期;

10.4.5;11.∏︰1,∏,圆周率;12.5;13.28;14.62700;

三、(每题1分,共5分)

1.× 2.× 3.× 4.× 5.√

四、(每题1分,共5分)

1.C 2.C 3.B 4.B 5.A

五、1.(画一个面1分,共3分)图略

2.旋转2分,轴对称2分,共4分。答:略

六、解决问题(共32分)

1.360×(1-80%)= 72(元)或360-360×80% = 72(元)答:略

2.①C是A的师兄,A是B的师兄。②C为孙悟空,A为猪八戒,B为沙和尚。

3.方法一:32÷2=16(cm)16×5/8=10(cm)16×3/8=6(cm)

方法二:32×5/8÷2=10(cm)32×3/8÷2=6(cm)答:略

4.方法一: 解:设水渠全长米 25%+ 60%=1190 =1400

方法二: 1190÷(25%+ 60%)=1400 答:略

5.①5÷8= 62.5% 答:略 ②56(个)算式可多样,答:略

6.① 3.14×3=9.42(cm)答:略

② 3×3-3.14×(3÷2)2

= 9 – 7.065

=1.935(平方厘米)答:略

篇2:小升初数学真题训练

原计划18个人植树,按计划工作了2小时后,有3个人被抽走了,于是剩下的人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种1棵树,还是按期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人每小时植______棵树.2(首师附中考题)

一项工程,甲做10天乙20天完成,甲15天乙12也能完成。现乙先做4天,问甲还要多少天完成?(人大附中考题)

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完成。如果先由甲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这部书稿时,甲、乙二人共用了多少小时?(西城四中考题)

如果用甲、乙、丙三那根水管同时在一个空水池里灌水,1小时可以灌满;如果用甲、乙两管,1小时20分钟可以灌满;如果用乙、丙两根水管,1小时15分钟可以灌满,那么,用乙管单独灌水的话,灌满这一池的水需要 ______小时。

预测

有A,B两堆同样多的煤,如果只装运一堆煤,那么甲车需要20时,乙车需要24时,丙车需要30时。现在甲车装运A堆煤,乙车装运B堆煤,丙车开始先装运A堆煤,中途转向装运B堆煤,三车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装完这两堆煤。丙车装运A堆煤用了多少时间? 预测

小升初数学重点中学真题训练-工程问题篇││小学-旗下的小学(),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单独完成一件工程,甲需要24天,乙需要32天。若甲先做若干天以后乙接着做,则共用26天时间,问:甲独做了几天?

预测

某水池有甲、乙、丙3个放水管,每小时甲能放水100升,乙能放水125升。现在先使用甲放水,2小时后,又开始使用乙管,一段时间后再开丙管,让甲、乙、丙3管同时放水,直到把水放完。计算甲、乙、丙管的放水量,发现它

们恰好相等。那么水池中原有多少水?

工程问题答案(三帆中学考题)

【解】: 3人被抽走后,剩下15人都多植树1棵,这样每小时都总共多植树15棵树,因为还是按期完成任务,所以这15棵树肯定是3人原来要种的,所以原来每人要植树15÷3=5棵。(首师附中考题)

【解】:甲10天+乙20天=1;甲15天+乙12天=1,所以工作量:甲10天+乙20天=甲15天+乙12天,等式两端消去相等的工作量得:乙8天=甲5天,即乙工作8天的工作量让甲去做只要5天就能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全让甲做要15+12× =22.5天。现在乙了4天就相当于甲做了4× =2.5天,所以甲还要做20天。(人大附中考题)

小升初数学重点中学真题训练-工程问题篇││小学-旗下的小学(),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解】: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合作工效=,甲乙交替工作相当于甲乙一起合作1小时,这样1÷ = =8…,所以合作了8小时,这样还剩下 就是甲做的,所以甲还要做 ÷ =3,所以两人总共作了8+8+ 小时。(西城四中考题)

【解】:方法一:(编者推荐用法)甲、乙、丙60分钟可以灌满,甲、乙两管80分钟可以灌满,乙、丙两根水管75分钟可以灌满;这样我们先找出60、80、75的最小公倍数,即1200,所以我们假设水池总共有1200份,这样甲、乙、丙每分钟灌1200÷60=20份,甲、乙每分钟灌1200÷80=15份,乙、丙每分钟灌1200÷75=16份,所以乙每分钟灌15+16-20=11份,这样乙单独灌水要1200÷11= 分钟。

方法二:设工作效率求解,省略。(北大附中考题)

【解】:假设每个工人每小时做一份,这样总工程量=15×4×18=1080份,增加3人每天增加

1小时,那么需要的时间=1080÷(15+3)÷(4+1)=12天,所以提前6天完成。

小升初数学重点中学真题训练-工程问题篇││小学-旗下的小学(),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北大附中辅导班试题之:工程问题

(一)小升初数学重点中学真题训练-工程问题篇││小学-旗下的小学(),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北大附中辅导班试题之:工程问题

篇3:小升初数学真题训练

1.挖掘教材联系,构建知识的链接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要比小学更复杂、抽象,在小学数学内容大多是一些自然数的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的计算与应用,而初中数学中引入了负数概念,在数的运算时要时刻注意绝对值和运算符号,并且出现了代数式的计算,在图形方面还出现了数与点的结合,这些知识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很难短时间内容完成转变。但是中小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作为七年级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小学教材结构和内容,注意深入挖掘其中内在的知识性联系,避免出现因教学内容跨度大而学生跟不上的现象,从而实现了知识的顺利过渡与有效迁移。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小学阶段的整数、分数或者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可以为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虽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比小学的运算复杂得多,但是中小学数学在思想方法、解题思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小学学习的“算术数”的运算技能对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同样适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了一定的运算技能,在本节课学习中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绝对值以及符号确定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能顺利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师通过挖掘出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充分了解熟悉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使中小学数学知识形成网络,实现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

2.转变教学方法,适应教师的教学

中小学数学在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运用讲解示范式、探究式、谈话式等教学方法,讲得比较慢、细和少,课堂容量较小,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课内基本上消化所学知识。但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难易性和严密性不断增加,教师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重点给学生讲解一些概念、规律性知识,并不是对每个知识讲解得面面俱到,大量的练习任务需要在课外进行,需要学生对许多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学方式的转变往往导致许多学生难以适应,这就需要七年级数学教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操之过急,在授课时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实物教学法,结合具体实例或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减法》这节内容时,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讲授有理数的减法规则,首先利用多媒体投放本地区今天的天气预报:晴、最高气温5度、最低气温-3度,问学生今天的温差是多少?学生立刻能够列出算式:5-(-3),但不会计算得数,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数轴为学生直观呈现出今天的温差,学生根据数轴很快算出今天的温差为5+3度,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5-(-3)和5+3两个算式发生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和讨论,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减号变成了加号、-3变成它的相反数3,由此学生可以总结出有理数的减法规则。教师结合具体实例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不断提升起始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好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尤其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转型时期,要明确教材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努力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完成思维上的转变。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相比更加复杂与抽象,逻辑推理方面的内容增加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纲自觉预习,全面地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明确学习的疑难问题,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听课,在课后要让学生进行复习,及时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绝对值》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预习提纲:(1)了解绝对值的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2)了解绝对的性质,正确理解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有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并记录下不理解和模糊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听课,这样比较具有针对性,学习效果高。其次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勤于思考,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听课,在听课时要注意细节问题,针对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听,在听课过程中要勤于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学生只有认真思考,才会更好地学习数学,真正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尽快融入到初中数学学习中,变原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之,小升初数学教学的衔接是当前数学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从而为小升初数学教学构建一座“桥梁”。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材、教法及学法等方面与小学存在巨大差异,如果教师在小升初过程中出现脱节,必然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数学成绩不断下降,失去学习兴趣。七年级作为初中数学的起始阶段,数学教师要努力在中小学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能够实现完美过渡,从而赢在数学学习的起跑线上。

关键词:小升初,数学教学,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李德向.小升初过程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试题与研究,2015(12)

篇4:小升初:七年级数学如何过渡

[关键词] 小升初;七年级数学;教学过渡

经过六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数学思维,获得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完成了数学学习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由于小升初的免试政策,使得进入七年级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问题解决能力较弱,背起定理等朗朗上口,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像蔫了的花儿,无精打采,手足无措. 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较于小学阶段,有着质的飞跃,无论是内容的难度还是广度,都有着跨越性的发展,可以说,这一级“台阶”的坡度可谓是陡然上升. 因此,从小学过渡到七年级的这一阶段尤为关键,教师需从学生的心理引导、知识迁移、方法转变等多维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衔接,让学生平滑地从小学走进初中,迎来数学学习的新挑战. 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正是对准“小升初”这一特殊阶段,就七年级数学如何过渡这个课题,分享了自己的几点见解,希望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如鱼得水地畅游于初中数学的新海域.

心理引导,尊重学生的成长变化

从小学进入初中,不少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上了初中之后成绩比小学差了一大截,也有学生反映初中的知识点难掌握,他们不感兴趣甚至不愿学习. 我们长期在岗位实践中发现,初一基本成为学生之间成绩的分水岭,特别是数学学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听课成效也有明显的差距,如果任由这样的现象发展下去,会让很多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信心进而“破罐子破摔”. 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成长中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情绪动向,及时做好引导指正. 学科老师应多与班主任、家长交流合作,遵循《七年级数学新课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独立克服困难的过程,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是做好小升初过渡的重要阶段,在正式开始理论课程之前,我们通常会开设一门导入课,与学生共同探讨生活中的数学,安排丰富多彩的环节,内容设置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息息相关. 尽管这一堂课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数学概念,没有提出明确的数学问题,但它的作用非常关键,不仅能够指引学生前行,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常进入七年级新学期,我们都会利用它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引导,让他们体会到随着知识的积累,数学带给我们生活更多的便利,也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不可思议的创造. 譬如,车票、身份证、商品条形码……这些常见事物上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意义,今后我们会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因此,在这节导入课中,笔者帮助学生进行分组,寻找自己的小组搭档,并开设了“数学新航线”的探究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地图”,以生活为“新大陆”,再次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找生活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在这节课中,笔者将重点放在寻找问题、探寻问题、提出问题上,而不是我们日常所聚焦的解决问题. 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小组成员还细心地翻阅了教材的目录,尝试从书中找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叩响了初中数学的大门,提前了解了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而且在他们的脑海里打了好几个问号. 相信带着这样的求知欲望,他们能够很快融入新生活、新学习.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笔者会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忙疏导,并定期开展班会与数学活动以优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

正面迁移,新旧知识相辅相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包括习得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表现在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和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当原有知识对新知识产生积极作用时,我们称它为正迁移. 在小升初的过渡阶段,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促进学生发挥知识的正面迁移,用习得的知识或良好的学习方法促进新知识的摄取.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走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小学知识直观性和常识性强,学习方法也比较单一,担心学生升入初一后,将这样的定式延续下去,会影响新知识的接受度. 因此,他们忽略了正迁移的作用. 然而,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在新课中摸不着头脑,更容易因为畏难情绪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反之,趋利避害,正确运用正迁移作用,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彼此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学生更易接受,也更有求知的渴望.

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一课关于“比0小的数”的教学中,我们恰当利用了小学知识的正迁移,让学生在懂得比0大的数之后认识与之完全相反的“负数”. 在导入新课之前,笔者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全国12月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此时显示出广州17℃、福州15℃、北京0℃、乌鲁木齐-3℃、哈尔滨-13℃……对于经常接触电视与网络的学生而言,对于气温的表示方法他们并不陌生.

师:同学们,这些气温大家平时经常听天气预报员播报,那么每一个温度应该怎么读呢?

生:北京是零摄氏度,乌鲁木齐比零摄氏度还要少三摄氏度.

师:比0还大的数,我们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比如1,100,那么比0小的数有哪些呢?

随后,多媒体开始播放天气预报的语音片段,当天气预报员播报到“乌鲁木齐零下三摄氏度”时,马上就有学生举一反三,说出哈尔滨的温度为零下十三摄氏度.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小学所学的正数归类为“比0大的数”,而后在天气预报的真实情境下又得到“比0 小的数”是负数的概念,两者相辅相成,学生的记忆点很深刻. 可见,在小升初的衔接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学习的迁移作用,充分发挥迁移的“正能量”,让学生们自主发现知识,以“所学”的力量认识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方法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入初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迁移非常关键,而作为教师,更要从思想上做出转变,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让学生做记忆容器、做模仿者,要促进学习方法的更新,做思维的主人,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以小见大,告别小学时的一味“听话”,自己做学习的主宰者.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七年级正式进入几何模块学习的第一单元,第一节是阅读与思考几何图形. 在小学阶段及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立体图形,因此在这堂课的导入阶段,笔者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让他们列举出日常中的立体图形并标注出他们认为的图形名称,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数量竞争. 我们还设立了裁判组,负责判定与计分,全程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寻找答案、自己观察生活. 当学生将他们列举的立体图形集中展示后,我们又一同探讨这些图形的名称与彼此的共同点,还在小组讨论中总结这些图形的特点. 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者,不干预学生的思考与合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互换,能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进入课堂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识记,特别是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有着鲜明的思想性,随着年级的不断上升,其逻辑性与抽象性也越来越明显. 而在小升初这一关键阶段,正确的引导将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作为衔接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更加细心,仔细观察学生在思维模式上的点滴变化,挖掘他们数学学习中的内在潜能;更加耐心,循循善诱地启发并引导,静待他们的思维开花,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加富有创造力,以充满新意的教学智慧,当好学生的“摆渡人”,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小升初”这个新的数学挑战,踏上新的数学旅程.

篇5:小升初数学真题训练

2:星期天早晨,哥哥和弟弟都要到奶奶家去,弟弟先走5分,哥哥出发后25分追上了弟弟,如果哥哥每分多走5米,那么出发后20分就可以追上弟弟,弟弟每分走多少米?

3:ABCD四人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AC从甲地去乙地,BD从乙地去甲地,已知AD两人出发后20分钟相遇,5分钟后A与B相遇,同时C,D也相遇,则再过分钟后B,C相遇。

4:甲、乙两车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从A站开出,10点整,甲距A的距离是乙距A距离的3倍,10点10分甲距A的距离是乙距A距离的2倍,问甲车是何时从A站开出的?

5:甲乙两人在环形自行车赛场上训练,已知甲乙两人骑一圈的时间分别是23秒和27秒,如果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背向而行,那么他们再次相遇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是同向行,那么甲超过乙需要多长时间?

6:一艘轮船顺流航行80千米,逆流航行48千米共用9小时;顺流航行64,逆流航行96共用时12小时,求轮船的速度。

7:甲乙两人沿一个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匀速前进,甲行走一圈需4分钟,乙行走一圈需7分钟,他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走完10圈后,改为反向行走,出发后,每一次甲追上乙或和乙迎面相遇时,二人都击掌示意。问:当二人第十五次击掌时,甲共走了多长时间?乙走了多少路程?

8:甲、乙两地间平路,由甲地去往乙地,上山路千米数是下山路千米数的,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了10小时,已知这辆车行上山路的速度比平路慢20%,行下山路的速度比平路快20%,照这样计算,汽车从乙地回到甲地要行多长时间?

9: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而行,恰好有一辆火车经过,整个火车经过甲身边用了18秒,2分钟后,又用15秒经过了乙,问:1:火车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几倍?2:火车经过乙身边后,甲乙两人还需多长时间才能相遇?

篇6: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1.10

原式= [ 240- (0.125×76+ 0.125×24)×8] ÷14

= [ 240- 0.125×(76+ 24)×8] ÷14

= [ 240- 100]÷14

= 10

2.20

由于千位相加不向前进位,所以千位数字“我”只能是1或2.

若“我”是2,则千位上的“数”是9,个位上的“学”是4,并且个位相加向十位进1;从十位数字看,“爱”是7,并且十位相加向百位进1;再看百位,7+ 5= 12,加上进位1得13,百位上的“学”得3与“学”是4矛盾,所以“我”不是2.

若“我”是1,则个位上的“学”是3,并且个位相加向十位进1;由于百位结果是3,必然百位相加向千位进1,因此千位上的“数”是9,这样十位上的“爱”是7,所以1+ 3+ 9+ 7= 20.

3. 如图,连结AC,因为E、F分别是BC、DC的中点,所以BE= EC,DF= FC.由于在△ADF与△AFC中,它们的底DF= FC,高均为AD,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同理,△ABE与△AEC的面积也相等,所以

4.89

由于这个数除以9余8,除以6余5,根据余数与除数差1的关系知,这个数加上1必能被9与6整除,再由已知这个数加上1就能被5整除知,这个数必是9、6、5的公倍数少1,9,6,5的最小公倍数是90,符合条件的最小自然数是89.

5. 361

一本书从第1页至第9页,共用9个数码;第10页至第99页,共用2×90=180个数码;还剩数码975- 9- 180= 786个,786÷3= 262,即从第100页到第361页,共用数码786个,所以这本书共有361页.

6.(1) 666;(2) 1800;(3) C组, 334

B组数的排列规律:依次用3乘以1、2、3、4…的积减去1,有

3×1- 1= 2,3×2- 1= 5,3×3- 1= 8,3×4-1=11,…

1997 ÷3= 665… 2,即B组中有666个自然数.

A组数的排列规律:第2、4、6、8、10…个数分别是6的1、2、3、4、5…倍,所以第600个数是6的300倍,即为1800.

C组数的排列规律:第1、3、5、7、9…个数分别是3的1、3、5、7、9…倍,第2、4、6、8、10…个数分别是前一个数加1得到的.

1000÷3=333…1,所以1000是C组里的第334个数.

8.(1)49;(2)x=42

9.51

过程略。

10.140

由于1560=3×5×8×13,根据“n个整数之积一定,则这n个整数越接近,其和越小”,所以它的棱长之和最少是:

(10+12+13)×4=140

二、解答题:

1.14岁

由于小明妈妈与小明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于是可以知道小明去年的年龄是:

26÷(3-1)=13(岁)

所以小明今年是14岁.

另解:设小明今年x岁,小明妈妈今年是(x+26)岁,列方程得

x+26-1=3(x-1)

解方程得 2x=26-1+3

x=14(岁)

2.1小时

3.21元

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是:

(14×4+10×3+8×5)÷(4+3+5)

=126÷12

=10.5(元)

买2千克混合糖果的价钱是:

10.5×2=21(元)

4.20分

甲、乙两人沿铁路线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从甲身边开过用了6秒,从乙身边开过用了5秒,说明火车与甲是同向而行,与乙是相向而行,于是

甲行6秒的路程+火车车长=火车行6秒的路程

火车车长-乙行5秒的路程=火车行5秒的路程

篇7:广东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37 × 3= 89 ÷ 4= 34 + 4 = (23 )?=

67 × 56 = 310 ÷ 56 = 137 ÷26 = 35 - 12 =

2、解方程:(8分)

4X + 12= 40 2.5X÷3 = 6 X + 35 X = 87 5X - 411 = 711

3、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4分)

3.6 :9 45 :23

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65 × 67 - 67 ÷5 4- 915 ÷95 - 23

23 - 56 ×310 + 32 74 ÷(23 + 12 )× 45

二、细心考虑,认真填空。(共27分。)

1、小明今年a岁,爷爷今年的年龄比小明的6倍还多5岁,爷爷今年( )岁。如果爷爷今年71岁,小明今年( )岁。

2、右面是一个( )体的展开图,

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文具盒的体积大约是180( ), 一个纯净水瓶的容积大约是18( )。

4、35 升 =( )毫升 78.3立方分米=( )立方米

5、在 里填上“>” “<” “=”。

37 × 118119 37 23 ÷4173 23 3.5 35% 16 16.7%

6、( )÷8 = 12 :( )=0.75 = 3( ) = ( ) <填百分数>

7、一个长方体木块长a厘米,宽b厘米,高c厘米。(a>b>c),把它切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最少增加( )平方厘米,最多增加

( )平方厘米。

8、右图表示一把三角尺,∠2和∠3的度数比为( ):( ),

∠2和∠1的度数比为( ):( )。

9、如右图,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8格,图中涂色部分占总面积的( )%,如果要用红色涂出总面积的37.5%,那么涂红色的有( )格。

10、○+○+○+□+□= 55 ○=□+□+□ ,

○=( ),□=( )。

11、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个1、2个2、3个3。把这个正方体任意往上抛,落下后,数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 )( ) ,奇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

12、六(3)班今天到校50人,2人请病假。六(3)班今天的缺勤率为( )%,出勤率为( )%。

三、慎重选择,择优录取。(共5分)

1、下面的图形中,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2、女生莉莉所在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现在要选择1位女生和2位男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莉莉被选中参加竞赛的可能性是( )

A、124 B、350 C、150

3、一盒标有“净含量为650毫升”的长方体盒装酸奶,量得外包装长8厘米,宽5厘米,高15厘米,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净含量”的标注是( )。

A、真实的 B、虚假的 C、无法确定

4、配置一种礼品糖,所需奶糖和巧克力的质量比为5:3。现要配置这种礼品糖,奶糖和巧克力各有60千克,那么当奶糖全部用完时,巧克力会( )。

A、有剩余 B、不够 C、无法判断

5、“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同学们,你得出的这个古代名题的结果是( )。

A、鸡23只兔12只 B、鸡12只兔23只 C、鸡14只兔21只

四、仔细推敲,判断对错。(共5分)

1、一个苹果重320 千克 ,也就是重15%千克。 ( )

2、一个长方体相邻的2个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3、A÷ =B× =C + (ABC均不为0),则 A

4、两条彩带都是长a米,第一条用去 米,第二条用去 。第二条用去的长。( )

5、a是不为0 的数,那么a和 1a 互为倒数。 ( )

五、手脑并用,操作思考 。(每题1分,共5分)

1、在下图(每一格的边长为1cm)中画一个长方形,使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长和宽的比为2:1。(先计算,再画。3分)

2、某商场用转盘进行抽奖活动。要求一等奖的中奖率为18 ,

二等奖的中奖率是50%。请在右边转盘的一等奖区域涂上绿色,二等奖区域涂上蓝色。(2分)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每题5分)

1、张老师为学校购买了8个篮球和1个足球,共花去520元。已知足球的单价是80元,篮球的单价是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下面是马明家12月份的家庭支出情况统计表。(把统计表填完整)

(1) 他家12月份的休闲费支出比水电费支出多15 ,他家12月份的休闲费支出是多少元?

(2)他家12月份的伙食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3、同学们为四川灾区人民捐款。六一班共捐款2400元 ,六二班的捐款是六一班捐款的56 ,是六三班捐款的45 ,六三班共捐款多少元?

4、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3:2 。如果国旗的宽为80厘米,那么它的长是多少厘米?

5、 学校有象棋和跳棋共27副,正好可供98名同学同时进行活动。象棋每2人下一副,跳棋每6人下一副。学校有象棋和跳棋各几副?

上一篇:销售部业务员费用报销管理办法下一篇:生物学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