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5-01

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7篇)

篇1: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产业发展计财处

为进一步了解我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潍坊市农机部门在该市范围内开展了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企业、农民等相关环节,掌握了当前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及经验,反映出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提出了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主要技术需求、工作思考和政策建议等,现总结如下。

一、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潍坊市是一个拥有86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潍坊寿光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设施农业起步早,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阶段。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生产中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种植品种、养殖品种逐渐增多,品种质量有所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从调查来看,到2009年底,该市种植和养殖业的设施大棚数量已达137.9万个,总面积达202.48万亩,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79.1万人,通过设施生产的农、林、牧、渔业产值达215.28亿元,占该市全部农林牧渔业产值的36.2%。从亩均产值来看通过设施农业生产的平均亩产值达10632元,是普通粮食作物亩均产值的6倍。从分作物效益调查来看:该市蔬菜设施生产的亩均产值可达1.7万元左右、食用菌的设施生产亩均产值可达4.9万元左右、林果业的设施生产亩产值可达1.7万元左右、而设施花卉的亩均产值可达100万元。由此可见,设施农业非常适合潍坊市土地少、劳动力多的现状,是潍坊市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下一步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二是设施农业涉及门类广,数量多。从调查看:潍坊市主要有设施园艺、设施林木(苗木、经济林)、设施养殖、设施菌类等门类。从分类看,该市种植和蔬菜类的各类温室达131.3万个,其中:连栋大棚1591个,日光温室65.83万个,塑料大棚65.31万个,总设施面积达193万亩。生产的蔬菜、林果、花卉等产值达到152.63亿元,占该市农、林业总产值的44.8%。从设施养殖来看:该市养殖类大棚总数量达6.64万个,其中:连栋大棚1753个,日光温室1.29万个,塑料大棚4.92万个,总设施面积达9.45万亩,2009年产值达62.61亿元,占该市牧业和渔业年产值的26%。从数据可以看到,潍坊市设施农业的规模大、品种全、数量多,并且设施农业发展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是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经营形式呈现多样。近几年,该市农机部门采取多种办法,大力示范推广大棚种植、灌溉、植保、微耕、频谱照射等新机具、新技术,从设施和机械的造型、购置、安装调试、操作、演示、故障维修等方面做好各项服务,取得了很大成效。从调查看,微耕机、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大棚卷帘机、滴灌微灌设备、施肥枪、臭氧消毒杀菌机、空间电场技术、频谱照射仪等设施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该市设施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已达91.7万台套,40多个品种。为潍坊市提高设施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全省设施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起到了较为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从经营形式来看,该市设施农业经营方式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集中规模经营的范围不大。政府投资、农产品基地公司建设的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总量较少。据统计,该市2009年从事集约化育苗的设施企业达52家,面积仅有4255亩,仅占该市设施面积的0.2%左右。

四是依托地缘和市场优势,辐射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潍坊市设施农产品主要是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目前,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56亿元。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带动下,该市的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起来。昌乐和青州形成了以瓜果批发和花卉批发为主的设施农业产品市场;临朐和安丘形成了以大棚果为主的设施农业产品市场。这些市场依靠强大的设施农业作支撑,产品货源充足,质量优良、供应稳定,在国内和国际上树立了品牌,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9年该市农产品出口额达9.8亿美元,其中通过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品占60%以上。

同时,我们还发现潍坊市设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

一是缺乏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设施农业是农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加快其发展牵扯到各个方面的规划,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支持系统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尽管各级财政都增加了对高效设施农业的投入,但相对于高档无立柱温室的高资金投入,只能是杯水车薪。从调查看,该市连栋温室仅有3344个,只占总面积的0.24%。如该市200万亩大棚全部建成为标准的自控型温室,总投入在1600亿元左右。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仅靠农民的积累和自筹显然是不够的。

三是市场瓶颈制约。从调查看:目前,该市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由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了解渠道不畅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四是技术因素制约。农口部门中现有的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该市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约600人左右,专业研究设施农业的技术人才更少。人才缺乏,影响了设施农业技术的普及。潍坊市各级农机部门近几年也注重了加强对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但由于该市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快、面积大、技术新,农机技术培训机构在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建设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需求。据统计,受过系统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10%。

针对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需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宽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配套,推动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前景

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工厂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生态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是安排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选择。设施农业在国外发展速度很快,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农业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综合环境调控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设施农业大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约3750余万亩,约占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的85%,年产值达到2000多亿元。08年,农业部发出《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08〕3号文件),就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以及政策措施等。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首先是潍坊市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以冬暖式蔬菜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还是设施农业的初级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潍坊市的畜禽养殖也很发达,是全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出口基地,棚舍养殖规模很大。三是潍坊市北邻渤海,有利用设施环境进行海水养殖研究的天然条件。近年来,潍坊市农机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从发展来看,潍坊市设施农业已发展到依靠基础研究、进行工业化开发的启动阶段。尽快开发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装备和工艺,并对这些方面的科研成果组织工业化生产,不仅能培育设施农业原材料的新兴产业,而且能加快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一步,该市在设施农业发展上应向设施结构标准化、温室建设大型化、作业管理机械化、环境监测自动化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即根据潍坊市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

等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条件、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一种或者多种标准化温室,构件由工厂进行专业化配套生产,变固定式温室为半固定式温室。温室结构逐渐向大型化、无立柱式转变,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控制水平、便于机械化作业;温室内的耕整地、育苗、嫁接、移栽、节水灌溉和施肥、植保及卷帘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在温室环境中,应用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自动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土肥等数据,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自动实现调节,达到最适合作物和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三、加快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为了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今后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建议把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独立产业来抓,加强行业指导和理顺各方面关系,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建议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协调设施农业发展。二是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重点,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重点是健全由农机部门牵头,农业、畜牧、水产等相关行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设施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切实保证设施农业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二)注重统筹,科学规划。一是注重基础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注重特色农产品产业的统筹布局,注重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生态化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使设施农业发展有条不紊地推进。二是注重统筹好设施农业与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利用设施农业庞大的辐射效应,做好辐射的文章。以设施农业为龙头,将与此相连的技术开发、设备建造、用品生产、后勤服务等相关产业,统筹进行谋划,并制定详细的产业扶持政策。实现通过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群聚发展的效应。

(三)培育组织,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投入大,技术发展快,农户单一生产风险大,也形不成规模效应。建议一是加快各类农业、农机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依靠地域、产品、加工等优势,做好农业、农机行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地培育工作,做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工作。通过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和抵御市场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如设施农业新材料技术研究推广、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和试验空间电场运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臭氧水防治土壤病虫害技术推广等等。三是出台“设施农业装备保险财政补助”政策。出台财政补助保险政策鼓励农户将设施装备统一纳入政策保险的范围,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强化基础,提高素质。高标准暖棚、节水灌溉、引电入棚、安全保卫、道路畅通、市场配套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条件。可通过加强基础条件的规划和配备,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通过配齐设施农业相关的温控、耕作、植保、节灌等装备,增加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设施农业的产出率,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从基础研究入手,加快设施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立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和培训计划。围绕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机部门培训资源优势,积极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技术人员,为设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撑。

(五)提高标准,提升服务。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当前重点一是从设施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入手,建立健全设施建设、种植规格、栽培方式、管理模式、机械作业、环境保护、产品加工等各类设施农业标准体系,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标准支持。二是建立各类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提高服务水平。在基地建设上,及时调整和引进适宜设施农业发展的耕作、植保、灌溉、温控等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示范,提高示范带动力。同时加强与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将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服务等内容纳入其中,提高服务水平,带动设施农业整体发展。

(主要完成人:张捷贾宝文高飞)

篇2: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农机办《关于对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鲁农机科函字〔2007〕9号)要求,我们组织专人深入设施农业示范区、项目点、装备生产企业和农户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寿光市已成为全国的设施农业示范区,另外青州市的花卉、昌邑市的苗木、临朐的大棚樱桃、奶牛养殖等都各具特色。

目前我市设施园艺共建棚87.6804万个,PC板连栋温室达540多个,塑料大棚30.38个,日光温室31.995万个,各种拱棚25.2万个。并配套了各种形式的电动卷帘机达30800多台,田园管理机达10000多台,温室机械土地耕翻达70%以上,节水滴灌设备达12000多套,二氧化碳发生器达6000多套,小型电动喷粉器和新型烟雾机达5000 多台。另外,部分新机具、新技术也正在试验推广应用,如:臭氧消毒杀菌机、补光灯、热风机、声频仪等,经过试验对部分成熟的新技术、新机具正在推广,臭氧消毒杀菌机20000多台,补光灯100000多只,我市园艺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机化程度的提高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市是畜牧业大市,目前,大生畜存养量200多万头,生猪存养量600多万头,羊存养量110多万只,家禽存养量18340多万只。近几年,为发展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全市各级政府大力推广设施养殖技术,建立了一大批规模养殖厂,提高了养殖水平,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厂9800多个,其中密

闭式 100 个,有窗式19700 个,开敞式11000个,其它式1500个,从业人员161089人。

二、主要类型

我市的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为主,设施养殖相对较少。

(一)设施园艺方面以种植蔬菜为主,少量温室种植花卉、果树、苗木等。日光温室的设施蔬菜生产是通过人为有效的调控蔬菜生长环境(温度、湿度、气体、光、水份、肥料等物理和化学的蔬菜),达到蔬菜生长的最佳理想状态,满足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要求,并能有力地改善生产条件,实现人们所需的目的(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控制蔬菜成熟期等)等优点。其缺点是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在我市的蔬菜生产中,主要包括大田蔬菜生产(如白菜、大葱、萝卜等)和设施蔬菜生产,设施蔬菜生产可分为塑料拱棚、一般塑膜温室、冬暖式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四种模式的蔬菜生产。

①塑料大拱棚:根据地块大小和种植菜果品种的不同大小也不同,一般宽12-18米,长60-200米不等。因为塑料大拱棚的蓄热保温性能较差,所以一般在初春和初冬季节种植对温度要求不高的果菜,如:芹菜、小油菜、菠菜、空心菜、菜花、洋香瓜、西瓜等。

②一般塑膜温室:这种温室的大小一般在400-500平方米(宽约7-9米,长约50-70米),后墙厚度一般0.5-0.8米,室内高度一般不超过3米;因为它能在塑膜上加盖草帘,所以它的保温性要比大拱棚好的多,适宜种植初春和初冬季节喜温作物的栽培。

③冬暖式日光温室:这种温室比一般塑膜温室大,大部分在600-1200平方米(宽约10-12米、长约70-120米),后坡墙厚度大,底部3.5米左右,顶部1米左右,这种温室蓄热保温性能好,深冬季节的覆盖物一般是一层5-8厘米草帘,草帘上面还有一层塑料膜,适宜深冬季节种植各种喜温作物,如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的栽培。

④连栋温室:一般在3000-5000平方米,各种调控设施(暖气、风机、喷灌设施、补光等)比较全,这种温室投资较大,一般都用作种苗培育,花卉栽培等高效农业种植。

在设施应用方面,根据各方面的条件不同,应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在我市的设施蔬菜生产中,所应用的设施主要包括:田园管理机、电动卷帘机、节水滴灌设备、小型电动喷粉器、臭氧消毒杀菌机、二氧化碳发生器、植物补光灯、遮阳网、防虫网等,上述设施一般应用在冬暖式日光温室的蔬菜生产上。另外还有加温设施、温度、湿度等气体传感器、电脑控制室等设施基本应用在大型连栋温室的花卉和育苗、果树生产上。

经营形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量采用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购销合同的方式(这种购销合同多限制在某一种蔬菜的一个收获期)。

(二)设施养殖主要以养鸭、养鸡、养猪为主。设施养殖的主要设施以大拱棚居多。我市现有养殖用大拱棚 3.29万个,其中:养鸭的约占1-3(有 10900多个),每年可出栏鸭2300多万只左右,出栏鸡 8600万多只左右,从业人员160189人。

三、投入构成和经营状况

(一)投入构成。无论是园艺设施还是养殖设施除连栋温室外都是农民个体投入。而建造连栋温室的投入主要分三种型式:一是有限公司集体投入(兼示范园作用的有部分政府投资);二是农民合伙集资投入;三是农民个体投入。

(二)经营情况。设施农业的经营情况绝大部分是好的,设施情况不同,种植或养殖的品种也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自然也不一样。设施园艺业每年年产值可达987048万元。设施养殖业年产值可达477181万元。

四、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起步较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农民不认识到认识也是经历了曲折过程,为尽快发展设施农业,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树典型,搞好示范推广。树立良好的典型,让广大菜农看的见、摸的着,有非常直观的认识,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2、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举办各种形式的设施农业培训班,使广大农民掌握有关的技术知识。

3、每年全市将设施农业的发展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再细化到各村,年底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把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列入各级政府年终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奖惩政策,根据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

4、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一是市级领导积极到外地宣传我市的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努力扩大我市的设施农业在全国的影响,热情欢迎全国各地的客商来我市经商做客。二是对我市的各级市场进行强化管理,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行为,为广大农民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市的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含量低,虽然在种子、肥料方面是较为先进的,但是生产、管理等各环节仍然主要依靠手工作业,机械化

篇3: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15.85万个。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范围,已由早期的单一从事种植、养殖业生产,逐步向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并向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统一储存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正在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组织模式,出现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涉农服务更为专业,利益链接更为紧密,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受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尚不完备、农业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发展理念亟待提升。一是农民认知程度不够。二是部分乡镇干部观念因循守旧。三是一些基层政府急躁冒进。

(二)融资瓶颈亟待突破。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前期资金持续注入。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有限,由于信贷融资困难,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普遍感到束手无策。信贷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农业比较效益亟待提高。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由于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着农民参与者少、规模小、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模式单一、收入少、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许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仅开展了农业生产的耕、种、植保、收获、养殖、防疫等农产品生产及服务,还很少有能力扩展到收购、仓储、加工、运销等农产品增值环节。规模生产经营主体,除了进行农业生产需要支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费用,耕、种、浇、管、收费用,雇佣劳动力支付工资外,还要支付土地租金,致使其利益空间狭小,增值收益空间不大,使他们处于保本微利经营状态,严重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二是流转土地“非粮”比例日益加重。由于种粮经济效益低,部分土地流入方基于经济利益诱惑,驱使他们在流转到手的耕地上从事“非粮”活动,有的基层改变耕地的用途,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完全背离了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的宗旨。

(四)内部管理有待加强。目前,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机制不完善。许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没有在主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组织者、经营者对本组织的运行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考虑,导致其发展、运行不够规范,制约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二是管理不规范;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虽然我省的土地流转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成员数量少,业务范围窄,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由于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达不到规模化、组织化的要求,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建议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培养一批经营规模大、运作机制新、产业基础牢、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营管理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强化服务引导,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一是加大投入。要充分整合各部门涉及到农业、林业、交通、国土、能源等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土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按照“谁享受、谁负担”和自愿的原则,引导民间投资主体自主投入;二是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符合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要求。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认定标准、注册登记等,推动其成为独立的、稳定的承贷主体;三是建立县、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步伐,支持流转整合土地、山林、设施等资源。

(二)破解融资瓶颈,加大金融对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方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制定支持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尽快形成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二是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探索开发直接融资工具,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切实破解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鼓励农户联保贷款。采取由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进行小额信用贷款。

(三)加大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创新保险支持方式。鼓励保险机构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二是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加大农业保险理赔力度。在商业保险不愿介入的领域,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形成以政策性保险为导向、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保险扶持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和理赔标准,通过各类保险制度稳定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政策。三是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完善相关权益机制,逐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篇4: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人: 银达镇人大主席乔兴亮

近年来,银达镇按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全镇农户发展设施农业,至今年年底,全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了8363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累计达到1833亩,拱棚面积累计达到了6530亩,设施农业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全面摸清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掌握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分析设施农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所产生的效益,推动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本人带领包村干部对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农户、个别座谈、召开群众会议讨论、村“两委”班子分析论证等相关环节,掌握了当前西坝村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及经验,反映出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提出了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主要技术需求、工作思考和政策建议等,现总结如下。

一、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西坝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总农户348户,总人口1273人,劳动力790人,农田灌溉主要用讨赖河水系,没有农用机井,农民收入大部分来自种植业,其次是养殖业和二三产业的收入。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15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618元,较上年增加817元,增长12%,村级集体收入3.2万元。

今年以来,西坝村把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按照设施配套,节本高效,统一标准,集中连片”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高效制种、标准化设施养殖、非耕地大棚蔬菜建设“三大重点,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011年,全村温室拱棚面积达到202亩,制种面积达到 470亩。全村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03970头只,其中牛饲养210头,猪饲养810头,羊饲养6000只,鸡饲养45000只,规模养殖户42户。今年西坝村按照党委政府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精神,通过政策引导,分层次召开干部群众会议,组织外乡观摩学习和科技讲座等措施,根据群众意愿在村委会南荒滩落实非耕地拱棚小区一个,通过入户宣传发动、效益分析、技术培训等措施,今年落实拱棚40座。该拱棚小区的建设争取政府投资6万元,全部用于购买钢架,村委会垫付1.8万元用于平山修路,平整场地,农户已投资6万多元,用于基础打建和打井等费用,搭建种植后投入将达20多万元。目前已做好了前期搭建工作,春节前将扣棚种植。目前,高效设施农业在西坝不仅初步形成规模,也成为该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和新亮点。

二、设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1、集体经济薄弱,发展设施农业后劲不足

近几年,尽管市区镇各级都加大了对高效设施农业的投入,但设施农业需高资金投入,而西坝农民收入相对低,仅靠农民的自筹和上级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力支持。由于西坝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发展设施农业进行投入,所以发展设施农业显得后劲不足。

2、干旱缺水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上,西坝村没有农用机井,主要使用讨赖河水进行农田灌溉,夏灌冬停,而设施农业种植主要在冬季生产,这为发展设施农业带来客观条件上的难度。

3、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有销售信息不灵,卖难的问题存在,制约了设施农业发展

目前,西坝村农民种植的蔬菜主要在酒泉城区销售,而西坝村距酒泉城近20公里,该村没有蔬菜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无论是蔬菜生产还是销售上都存在信息不畅通与卖难的问题。

4、自然灾害对设施农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几年来,由于冬季低温冻害、春季大风等灾害性气候屡屡发生,全镇每年因灾害性气候为全镇设施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十多万元,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影响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

5、农户经营理念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该村设施农业面积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农户经营理念落后,因设施农业种植上积累的经验少,该村设施农业种植能手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虽然上级农技部门近几年也注重了加强对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的需求。

针对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积极拓宽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

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配套,推动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落实。继续把设施农业发展列入镇村两级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跟踪管理和督促落实,做到责任到人。

2、立足现有基础,推动产业进程。按照产品调优,产业调大,效益调高的要求,凭借现有已形成的产业基础,瞄准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推动设施农业做强做大,健康发展。

3、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提高调控的协调性,有效性。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建立蔬菜运销组织,努力培育和完善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农户提供较好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为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种植销售成本,增加农户经济效益。

4、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科技服务。要宣传好设施农业在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优点和好处,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加强科教兴农。

5、加强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无公害蔬菜。在蔬菜生产上,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因此,加强树立品牌意识是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提升经济效益有效手段。农户在蔬菜生产上,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严格按照农药管理使用规则进行蔬菜生产,确保产品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6、加强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成效,建设和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是关键,根据西坝村水利设施现状, 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新建斗渠2.5公里。

8、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降低劳动强度,并在降低生产成本上狠下功夫。要抓住政府各项惠民政策及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帮助种植户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类难点问题。同时,利用现有的自然经济条件新发展一定数量的枸杞等,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西坝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型产业。

篇5: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如何科学把握和稳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市各地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当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一、基本情况

潍坊市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流转形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机制的不断完善,大量的土地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社会化、专业化分工,使一部分农民由第一产业,转移到加工、销售、运输等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民变职工、变民工、变市民的步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潍坊市土地流转面积达4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74%;参与流转农户超过15万户,占承包土地农户的8.8%。

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对农业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集约利用,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农业经营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青州市庙子镇南术店村有110户,380口人,耕地320亩。该村率先成立了青州市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把村民手中零星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入股的土地每亩为一股,共计320股,村民可以从合作社中每年每股领取800元保底金,并且年底根据受益情况进行二次分红。二是推进了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坊子区九龙街办穆四村杜龙勤把自家的5亩地转租给了安丘市的一家种植公司,自己就近到这家种植公司干农活,成了农业工人。三是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杜龙勤打工的安丘市祥利食品有限公司一次承租了村里的210亩地种植大姜,成了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公司还投资几十万元铺设地下管道,新上了喷灌等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根据客户要求,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四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效益。诸城市辛兴镇东饮马泉村黄烟种植大户臧传玉以每亩430元的价格经营邻村柳家屯流转的188亩土地种植黄烟,扣除租金、雇工费和向地里的投入外,纯收入10多万元。五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流转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身到务工经商中去。贾悦镇农民杨淑全一家种了31亩地,说起来老杨感慨万千:“年轻人都办企业或到城里务工去了,咱种了一辈子地愿

意种。如今种地实现了机械化,不仅效益提高,也省劲多了,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六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既可以获得流转收入,还可以腾出手来获得务工收入,有的通过土地入股还能获得一定的分红收入。诸城市已培植发展农机资产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420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8家,走出了一条依托农机作业合作社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二、几点体会

随着各地进入流转的承包农户增多,流转形式多样,规模经营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流转利益关系也比较复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确保流转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样几对关系: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才有可能充分行使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利,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的后顾之忧。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规模经营的一个途径,但绝不是唯一途径。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下,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特别是发展专业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更为现实。发展规模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讲规模经营就只讲土地集中经营,更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规模经营的速度和规模,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民是流转主体,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什么方式流转,都应尊重农民的意愿,由农民自己作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流转。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的监管者。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导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包办,放活而不放任。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三者的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国家粮食安全利益、承包者权益、经营者收益,在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

此外,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我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刚开始起步,土地流转机制尚需健全,转出土地的农民就业和保

障还需充分满足,转入土地的农户在技术装备上尚需加大投入或有较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做支撑。

三、几点建议

从调研情况分析,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配套措施。

切实把握政策,加强正面引导。一是加大政策法律宣传力度。既防止出现一刀切和急躁冒进的行为,又注意引导农民消除惧怕流转的顾虑。二是严格保护耕地,防止“非粮化”倾向。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执法检查,通过完善流转政策规范经营行为,通过政策引导,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三是大力宣传推介正面典型。先进典型是最好的教材,要积极开展试点,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稳定完善制度,规范流转管理。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央已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按照这一要求,抓紧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让流转的主体与客体都吃下“定心丸”,为稳定流转奠定基础。二是依法加强登记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提高合同签约率。建立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对变更土地承包关系的流转地,及时由经营管理部门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手续。三是抓紧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加强管理。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经营主体。鉴于目前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需要在政策导向上加大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机大户、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要积极扶持,培育壮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耕地向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流转”的新机制。实践证明,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着土地规模经营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实现耕地向他们集中,有利于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有效载体。要在总结诸城等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在坚持依法有偿的原则下,认真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程管理,积极推进耕地向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流转。

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土地合理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农户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采取规范有序地流转,使小片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实行规

篇6: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项目农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设施农业经过近几年的强力推进,目前在数量、产量、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突破。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按照“继续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定位和建立“绿色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功能定位,重点开展以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为重点的现代农牧业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呼包鄂经济圈”食品加工业的优质原料基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和休闲度假的绿色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大、产品层次高、知名品牌多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推进“塞外粮仓”到“西部厨房”的现代农牧业转型。

截至____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7万亩,塑料大棚3.4万亩。全市100亩左右的设施农业园区已发展到63个,200~400亩的有33个,500亩左右的有9个,1000亩左右的有15个。全市参与设施农业建设的企业共32家,企业建设设施农业面积共1.56万亩,其中温室1.46万亩。

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面积627.8万亩,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其中农业部认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16万亩。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5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116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8家,获得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47个。“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等特色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河套牌雪花粉、河套白酒、维信羊绒制品、金川牌保健啤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制约设施农业发展。一是设施农业的投入非常大,目前我市建一亩砖钢结构温室投入14万元左右,建一亩土钢结构温室投入9万元左右,对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来讲,还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建设资金;二是设施农业贷款门槛较高,贷款期限短,额度小,加上不能抵押,农民联户担保能力弱,信贷风险大,因而银信部门放贷积极性不高;三是设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短缺,许多成熟生产技术不能推广应用,影响了设施农业效益的提高。

(二)农民对设施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生产需要一年四季劳作,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有嫌麻烦的思想。部分农民对设施农业缺乏正确认识,参与意识不强,顾虑较多,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差距较大,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力量薄弱。我市设施发展迅速,生产基地点多面广,技术指导服务任务繁重,缺乏设施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带头人,现有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设施农牧业发展需求。

(四)市场体系不健全。各旗县尚未形成大型农产品物流园,无市场带动能力,组织化程度较低,蔬菜销售相对困难,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因而未能形成完善的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按照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30万亩以上,设施农产品总量达到60亿斤,总产值达到50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吸纳农村劳动力20万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集中,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到“十二五”末,全市土地流转累计达到500万亩。就目前的发展状况实现上述目标还有一定难度,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三、建议

一是政策扶持——抓投入。针对发展设施农牧业资金匮乏的实际,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企业投资、社会融资和农民筹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对设施农牧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积极协调银信部门想方设法解决贷款资金,特别是对于建设规模大的农户,酌情放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额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发展设施农业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宣传补贴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宣传及舆论环境。依托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到我市投资设施农业建设,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二是拓宽渠道——抓市场。抓生产,必须抓流通,没有市场流通,设施农牧业难以做大做强。应坚持两手抓,生产与流通要同步进行,各乡镇要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出击抓销售。一是率先培育销售经纪人队伍,培养营销大户,拓展外销市场。二是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统一管理、经营,提高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三是抓好批发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的农产品交易流通平台,保证农产品货畅其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使设施农业建设、生产、流通融为一体,以拉动全市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品牌经营——抓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坚持品牌战略,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加快新品种的引进,重点培植一批农产品品牌和商标,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做好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蔬菜生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引导有实力的合作社和企业建温室、建保鲜库,培养和发动一批经纪人积极参与生产、收储、保鲜、调运和销售,提高设施农业组织化水平。

四是依靠科技——抓服务。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人员配备,充实设施农业技术力量,尽快培养一批能进棚实践指导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要整合全市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实行跟踪负责,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筹措专项经费,聘请外地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指导,增强技术支持。三是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四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设施农牧业是一项资金、技术、劳力密集型产业,而农民又是设施农牧业的主体,必须抓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五是集中力量建设先进的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篇7:关于潍坊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1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2016年是《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的启动之年,按照全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好我省的资源优势,提高马铃薯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年初以来,省农委组织人员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马铃薯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2016年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14个省列入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推进试点省。据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提供数据:201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9000万亩,总产量1840万吨(折原粮)。按照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10点次试验示范县测产估算数据,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36.3万亩,鲜薯总产量602万吨(折原粮120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2.7%和5.9%。如果按照统计部门数据,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0.2万亩,总产量278.5万吨(折原粮55.7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1.1%和3.1%。我省马铃薯单产水平较高,位居全国第三位左右,鲜重亩均产量2200~2300公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均2800公斤以上。

全国马铃薯种薯品种390多个,包括鲜薯食用型、淀粉加工型、油炸食品、全粉加工型和特色型等品种类型。我省具有繁种能力的企事业单位13家,其中骨干力量3家。审定的马铃薯种薯品种21个,绝大多数是鲜薯食用和淀粉品种,主要有鲜食延薯4号,尤金、富金、夏波蒂、大西洋等引进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也有少量种植。没有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型品种。目前我国也只有少数马铃薯品种能用于加工全粉。

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政策, 2010~2013年吉林省有两家单位纳入国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补贴试点单位,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补贴金额540万元。2011~2015年我省积极抓好农业部马铃薯良种扩繁试点项目实施工作,每年争取补贴资金50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万亩。全省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敦化富农种业、延边原种场、吉农高新、雁鸣湖种业、吉林吉科生物等。随着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出现,种薯生产正从主产区分散农户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东部山区的延边、白山、通化等地气候冷凉,适合种薯繁育,是天然的优良种薯繁育基地。重点大县包括:磐石(2.8万亩)、敦化(2.5万亩)、舒兰(2.1万亩)、安图(1.9万亩)、柳河(1.7万亩)、汪清(0.85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敦化市沙河沿镇、和龙市南坪镇、汪清县汪清镇及百草沟镇、柳河县孤家子镇及姜家店乡、长白县马鹿沟镇等。

我省的中西部具有适于马铃薯商品薯生产的砂壤土和气候条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薯块腐烂率和虫食率低,是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大县包括:长岭(15万亩)、公主岭(10.5万亩)、农安(8.5万亩)、扶余(7.7万亩)、德惠(5.6万亩)、九台(4.9万亩)、洮北(4.6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纪家镇、公主岭市怀德镇、梨树县万发镇、长岭县三青山镇、扶余市肖家镇、洮南市万宝镇等,种植品种为春薯3、4、5号,延薯4、6号。

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原有的育种目标已经不适应主粮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鲜食为主要目标,适合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适应马铃薯主粮化的新要求,亟需对原有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培育市场需要的专用型、特色型品种,马铃薯育种需要从头开始。二是种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品种供不应求,中晚熟品种供过于求。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集中上市,主产区常常出现“卖难”,种植户效益不高。三是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小。全省脱毒马铃薯种薯普及率接近30%,而且三分之二用省外品种。全省脱毒种薯年生产量2万吨左右,推广面积只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很大一部分农户仍沿用自留种薯的习惯,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使用种薯能增产60%以上)和质量。山东省脱毒种薯普及率近100%。四是种薯市场监管难度大。马铃薯行业标准和法规不健全。即使有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法定质量监督和控制部门来执行相应的标准,监管缺失。由于马铃薯商品薯与脱毒种薯外形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对脱毒种薯真假难辨,一些商贩将商品薯或劣质种薯代替脱毒种薯来销售,导致马铃薯种薯市场非常混乱。五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近年来我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距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及内蒙等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种植者缺乏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生产上缺乏农机农艺融合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栽培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六是商品薯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的状态。虽然种植马铃薯平均收益较高,但因缺少规划,发展以中小散户居多,生产与市场不接轨,年际间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七是加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全省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320家左右,主要加工产品为粉条(丝、皮)。一般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17%~18%、约5~6斤薯出1斤粉,而普通马铃薯淀粉含量为12%~15%、约7~8斤薯出1斤粉。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一些加工企业只能从市场上收购非加工品种、鲜食淘汰品种,这些品种淀粉率低、质量差,经常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怪现象,企业加工利润微薄。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邻近省份相比,我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明显:一是技术优势。科研育种能力强。全省有脱毒种薯繁育科研院校和企业13家,先后培育出具有不同熟期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21个,其中延薯4号和春薯3、4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技术体系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马铃薯技术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工作,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自然环境优势。吉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东部山区夏季低温冷凉,不易发生病虫害,山高水清,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十分有利于种薯生产。广袤的松辽大平原,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早春温度回升快,六、七月份雨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气候、土壤特点非常适合商品薯的生长。与黑龙江相比,我省无霜期长,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品质较好。与内蒙古相比,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操作。与辽宁相比,气候适宜。气温超过25℃马铃薯不再生长。黑龙江水灾严重,内蒙古较为干旱,辽宁温度偏高,都需要较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需要多次喷洒农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有一些工作基础。虽然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却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先决条件。我省原有马铃薯贮藏能力110万吨,实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新建标准化储藏窖527座,增加贮藏能力1.91万吨。同时,马铃薯种植品种较为成熟稳定,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与其他主粮相比,马铃薯具有全价营养、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等特点。为什么马铃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省又具备马铃薯生长的天然优势,而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相邻省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2.1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从马铃薯加工产品上看,主要产品为精淀粉、低聚糖、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粉和各类粉条。油炸食品薯片和薯条以及全粉加工等尚属空白。我省只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三青山银河粉业有限公司”。原来全省建了4个较大的淀粉厂,因受原料薯来源时间、贮藏能力、环保等限制已陆续停产。马铃薯没有大型加工企业的原因:一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重视工业及服务业项目招商,忽视甚至就没有意识发展马铃薯产业。二是产业发展和工商资本不对接。懂产业的没有融资能力,拥有资本的不懂产业。三是没有专用型品种。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加工原料种植很少,我省至今也没有适合油炸食品薯片、薯条和全粉的品种,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加工企业。四是加工原料薯保障能力差。由于我省土地流转困难,价格又高,企业出于成本压力,大多采取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方式购买马铃薯,但是,因企业无法制约农户,当市场行情好时,企业收不到,当市场走低时,企业又不得不高价回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系约束乏力,订单不稳,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及效益。五是贮藏能力不足。马铃薯收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由于企业本身没有贮藏能力,开工时间也集中在这三个月,其他季节不得不停产,加工企业常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2.2 缺少产业链条的相互配套

马铃薯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包括种薯病毒脱除、组织培养、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田间繁殖、质量检测和控制、商品薯生产、储藏、加工等环节。目前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规划、管理、协调和系统的质量监控,各环节间缺乏纵向联系和衔接,现有投资大多在组织培养和原原种生产环节,对田间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等环节的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是导致微型薯产能较大,而真正用于商品薯生产的种薯生产能力不足,整个体系不配套,限制了最终效应的发挥。马铃薯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

2.3 缺少政府的引导扶持

虽然确立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但在政策扶持上与其他主粮还有很大差距。没有原种生产扶持和良种推广补贴,没有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农机具没有纳入补贴范围,生产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少、额度低。

2.4 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马铃薯产业发展没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缺乏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二是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制尚未开始建立。三是马铃薯产业管理机构不明确。四是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马铃薯产业涉及多个部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马铃薯产业不熟悉,监管得多,疏导得少,主动服务就更谈不上。五是底数不清。全省马铃薯产业实际情况不完全清楚,统计数据不全面,播种面积、产量等常规指标也不在统计科目之列。多套统计数据之间差距较大。六是环保要求高,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

3 下步发展对策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16〕1号)对东北地区马铃薯的发展定位是:“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晚疫病防控,提高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建设贮藏设施。”

根据农业部的区域规划、市场需求和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确立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种薯走出去、品种引进来、加工储藏跟上来。具体讲就是,加强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鼓励加工专用型、早熟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在东部山区重点县(市)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在满足省内种薯供应的前提下,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供应优质种薯。在中西部平原区重点县(市、区)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满足食品消费和加工企业原料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50%,加工专用型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加工龙头企业至少发展到5家。

按照上述思路,下一步重点任务是:

(一)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推动马铃薯主粮化,良种研发要先行。要进一步支持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以品种选育、茎尖剥离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种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扩繁基地相配套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充分利用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任务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支持,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全面推广脱毒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情况,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延边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适宜制作薯条、薯片、淀粉等不同用途的主食加工及精深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1个新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出适合我省种植,性状比较稳定、品质比较优良的专用型品种。

(二)加强良种和商品薯基地建设。引导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一是规模化种植。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要途径,统一种植品种。二是标准化生产。建立马铃薯投入、田间管理、加工及销售等标准体系,实施行规管理。三是产业化经营。只有产品档次提升、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形成有市场、有竞争的自主品牌。继续巩固东部山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成果,扩大种薯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商品薯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在中西部平原地区,按照轮作和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以300公顷为基数实行规模经营,建设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三)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包括鲜食品种、早熟品种和加工品种。二是研发、推广新型种植技术,重点是推广宽垄、覆膜、喷灌和汁水还田等新技术。三是推广农技农艺相结合新技术,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设高标准马铃薯种薯综合配套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工程。四是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后的废液、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再加工,生产多种化工原料、高蛋白饲料、高效液体肥料等。尤其是加工淀粉后的分离液成分富含氮、磷、钾及各种有机物,极适合农田灌溉、改良土壤、增强地力,是一种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措施。这项新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可解决土地板结、腐植酸降低等问题,已经被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内蒙古、甘肃、宁夏乃至黑龙江等地部分企业也采取了这样的工艺。五是定期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一是鼓励原有停产的企业重新开业。我省原有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线和加工设备比较齐全,比如:吉林省天丰集团(梨树县)具备年生产8万吨高功能淀粉、2万吨功能性低聚糖、1万吨膳食纤维、500吨蛋白活性肽等生产能力;吉林省三高淀粉公司(原长春金源集团)具备年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全粉)的加工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搞好银企对接、企业与农户对接等。充分利用好我省新组建的农业发展基金、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等,积极做好项目推荐工作,尽快推进这些企业恢复生产。下一步重点支持吉林省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马铃薯15万吨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经省发改委备案,整套加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提供,今年重点完成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蛋白粉生产线和果胶生产线建设;积极支持长春学龙淀粉公司进行精制淀粉、变性淀粉、手拍粉、方便粉丝等生产项目扩建和设备工艺改造升级;支持长白永旭保健食品公司(光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000吨以各类粉条为重点的薯产品加工扩建项目;进一步支持长岭县三青山镇马铃薯加工园区完善设施,吸引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增强带户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和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我省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大力宣传马铃薯产业的效益优势,吸引工商资本投资那厂。

(五)积极推进多元化产品开发。抓住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机遇,以主食化为切入点,丰富马铃薯的产品应用范围,促进马铃薯加工多样化,由原字号农产品向加工食品转变。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内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马铃薯面粉等主食产品配方研究,加快马铃薯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油炸薯条、薯片及膨化食品等主食产品多元开发,同时推进薯泥、薯饼、速冻薯条等休闲食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集中财力建设大型马铃薯贮藏。由于马铃薯含水量高、不耐储藏,上市时间又较集中,亟须加快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延长供应周期,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贮藏后能增值1~3倍。从2012年开始,我省利用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共建成马铃薯及果蔬贮藏窖(库)4217座,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17.8万吨。但这些贮藏窖(库)规模偏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今后马铃薯窖藏建设项目补助应主要针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和种薯生产企业,向标准化基地倾斜。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建设5~10个大型或超大型贮藏窖(库)建设,实现马铃薯均衡上市、价格稳定、促进增收的目标。

4 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尽管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当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具规模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破解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难题还必须依靠政府。一是明确主管机关,适应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战略。增设管理部门,确定马铃薯为主粮的产业定位,二是各级科研单位增设马铃薯研究部门,各级农业推广部门增加马铃薯推广工作职能,各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增加龙头企业指数,科技厅增设马铃薯研究项目,统计部门重设科目统计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4.2 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农机补贴、高产创建、农民合作社等项目扶持政策向马铃薯重点大县倾斜,省内出台支持马铃薯发展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品种研发引育、基地建设、主粮化开发、贮藏窖建设、龙头企业。二是在省级龙头企业评定时把马铃薯加工企业视同特色企业对待,降低门槛,重点扶持。三是把马铃薯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上一篇: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观后感下一篇:中学生零用钱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