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2024-04-17

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精选11篇)

篇1: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一股热泪忽然涌向心头,妈妈,我感受到了,爱„„感受到生了根,发了芽的爱,生根发芽的幸福。

步入初中生活,带给我的是压力与烦闷,整天都在书页的哗哗声中度过,女儿的内心已经被冰封了,是您这股暖流将我融解。

我的数学成绩偏偏在这个时候挂起了“红灯笼”,因此,数学作业变成了一个大难题。是您帮我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我曾经想过放弃,放弃这门“无用”的学科,可为了您,我不忍心。

晚上,在灯下照耀着两个紧锁眉头的人,您坐在我的对面,陪我做习题,投案的很低,刘海从耳后滑到眼前,似乎可以看到几丝白发,我说妈妈长白头发了,她却硬说没有。不时向上推动眼镜,眼角的皱纹也争着这个机会偷溜出来,似乎那一丝白发一条皱纹都是因我而生。

11点的钟声敲响了,可我们仍然还在继续„„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开学的第一个家长会,我给妈妈写信,我的文笔不好,但信的内容至少不可能怀疑,因为那是女儿发自内心的话语。令我开心的是,妈妈竟奇迹般给我回信了。

妈妈的信中,那句句语言通俗易懂,唯有一句话,融入我心。在信末,写着比以上字体稍大的一句话“爸爸妈妈永远都对你充满信心,我的女儿,要„„”每次我想起时,眼泪就会从眼眶里溜出来,每当那时,我都会抬头去望望天空,看看眼泪会不会回到眼眶里。那句话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里,这篇妈妈给我的回信,就写在我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上。每当我伤心欲绝的时候,每当我受到伤害的时候,每当我失败失落的时候,每当我„„我都会翻开本子,看看那些妈妈写给我的话,那些字,激励着我前进,让我前进的目标更加明确。

该来的,终究会来,我要学着勇敢去面对,一次次考试,让我恐惧万分、胆战心惊,要学会击败他,不能让他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击退他,生活才能更加完美。就这样,我懂得了,要坚强。

妈——我知道,您曾为我的不懂事的顶撞而滑下眼泪,从现在开始,再也不会了,女儿长大了,女儿想了好多好多,女儿渐渐懂得了好多好多„„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让母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生根发芽,直到等待那美好的一天,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幸福的缠绕所有人„„因为有母爱而幸福。

武安市武安镇第二中学初一:赵旭初

篇2: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嘀---嘀----”我和老爸在球场玩得正欢,老爸的手机突然响了。“喂?好,明白!”老爸挂断电话,我问:“谁呀?干什么?” “你老妈,让你回家写作文。”老爸说。

“对呀,我还有篇作文没写呢!”说完我就要往家跑。老爸突然叫住了我:“你一个人能过马路吗?”他话音没落,我紧忙说:“能!能!能!你打你的球吧。”可是,老爸最终还是没听我的话,追了过来。

“好吧,你把我送过马路就行。”我无奈地回答。过马路时,老爸先是把我牵在右边,自己迎着左面驶来的车辆,到双黄线时,老爸又把我牵在左边,嘴里还不停地嘱咐我过马路要左右看,不能马虎大意等等。虽然我平时很受不了老爸的碎碎念,但此时我的心里却有种莫名的温暖感,就好像有一颗种子埋在我的心田。

过完马路,我头也不回地朝家走去,哼着小调,悠闲自在,把老爸完全抛在脑后,连声再见都没说。等我绕过铁栅栏,向马路左边看时,才发现,原来老爸一直在原地望着我,我以为他早奔回球场了呢。午后的阳光照着我和老爸,树叶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和老爸在阳光中对视了一会儿。我想叫住他,可嘴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只能跟他摆摆手。不知为什么,爸爸的举动,使得最近没心没肺的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温暖的冲击,就好像一场温柔的春雨洒入了我的心田,让早已深埋在我心底的那颗种子在这一瞬间发了芽。

这株嫩芽,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四散开来,飞遍心中每一个地方;这株嫩芽,就像可爱的小草,春风一吹,就绿了整片原野;这株嫩芽,就像金色的阳光,洒遍了每一个角落;这株嫩芽,就像一道彩虹,连接着我和爸爸的心„„

篇3: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兴趣点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小鸟失去了翅膀。”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标准》还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小学六年的阅读量最少要达到145 万字。如何让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要, 从而发展为长期乃至终身阅读的需要和习惯?笔者在此介绍一下多年的实践和研究。

一、播种———如何在阅读的土壤里播下兴趣的种子

1.深入调查, 发现兴趣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去。正如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上, 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如果能让学生把“书”当成“面包”“奶酪”, 那阅读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 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引领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 就必须找到孩子的阅读兴趣点才行。阅读启蒙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每个语文老师 (尤其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 , 必须对每个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进行一个详细的调查。如问题答卷、课余聊天、询问家长及之前老师……调查要做到深入、细致、不露声色。通过深入了解, 找到每个孩子对课外书籍的兴趣点在哪儿, 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比如, 笔者通过问卷, 发现了低年级男生最感兴趣的课外书排在前三位的是:笑话, 谜语 (也包括“脑筋急转弯”) , 冒险故事。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点不同, 性别、年龄、不同兴趣点也不同, 教师只有深入了解,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去激发。

2.投下“诱饵”, 逐个击破。发现了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点, 就如同知道了哪条鱼喜欢吃什么食物, 再准备好对应的鱼饵, 把握好合适的时机, 适时投下, 就不怕小鱼们不上钩。如何投饵呢?方法多多, 下面笔者介绍几个循序渐进操作的方法:

(1) 礼物赠送, 奖品鼓励。教师一开始不必着急于马上推开轰轰烈烈的阅读动员会, 而是结合学生每天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 参与活动的情况, 然后用“礼物大放送”、“奖品多多”的方法将事先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的第一本书送到他们手中。比如笔者曾这样做———“据了解, 暑假里, ××同学表现特别好, 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做事情有条不紊, 被评为‘暑期之星’, 奖品是……”

(2) 故事引趣, 吊起胃口。教师可以开辟诸多和阅读有关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利用每天的晨会课、午间故事15 分钟、课前2 分钟、班会课等等, 安排不同形式、不同时长的阅读交流活动。笔者在课前推出了“听老师讲故事”活动, 通常会选取之前奖励、发放礼物的那些书中的小故事或一段, 抛砖引玉讲给学生听, 然后讲到关键处故意不讲, 让班里已经读的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再和大家讲一部分, 然后给学生留下阅读期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也去读那本书, 之后还可以来谈谈读后感受……

(3) 榜样激励, 勾起期待。有了前面的铺垫, 就可以发挥榜样激励法的魅力了。结合之前被赠送、奖励到的孩子的阅读情况, 评选出读书读得特别好的孩子, 让他上台交流被赠送 (奖励) 到第一本书的感受, 可以谈读这本书的感受, 也可以谈是否喜爱这本书及喜欢的原因等, 在交流的基础上再奖励一本书。

老师完成了先期的“播种”工作, 班级课外阅读活动就可以启动了。

二、施肥———如何让兴趣的种子在阅读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找到兴趣点, 激发原始驱动力只是阅读工程的第一步;之后的阅读道路上, 如何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并且最终发展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和行为习惯, 则还要进行精心“施肥”。

1.循序激趣———讲究施肥的过程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 安排好知识结构的合理序列, 深浅程度应适合于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如教师在介绍读物时, 对低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 并尽量提供直观感性材料, 如声像材料;对中年级学生, 应多介绍科普知识、历史故事、人物介绍;对高年级学生, 则介绍民间故事、短篇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

2.内外延伸———讲究施肥的技巧性。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得巧妙“勾引”, 不露痕迹地实现迁移, 即通过对课内阅读的指导, 引领学生将阅读兴趣点逐渐迁移到课外阅读上来。比如说, 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 笔者用了很长时间向学生介绍三国的形成、对恃、衰败过程, 介绍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再加上个别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的惊叹和鼓励, 大大激起了班内其他学生急于了解三国故事的欲望。就这样, 笔者没有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教室内就掀起了读《三国》热。以此类推, 教师在执教文本时如果经常能挖掘与文本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源, 并不时渗透进去, 采用“钓鱼”的方式勾起学生课外阅读相应书籍、文章的欲望, 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环境熏陶———讲究施肥的广度和深度。环境熏陶, 就是按照校园的环境规划, 精心设计每个空间, 使整个校园、整个教室既有优美的环境, 又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氛, 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感受中得到启示、移情、冶性, 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比如, 组建“班级图书馆”, 将学生的图书资源共享。学生手里都有一些课外图书, 但是据调查, 由于学生兴趣点不同, 每个学生手里的课外书往往局限于某一领域, 甚至有的成为摆设。如果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 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 形成“图书漂流”, 学生兴致会很高, 都会自然而然地关心起这些书。还可把走廊及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 经常出读书专刊, 譬如“历史上的今天”、“历史名人与变法”、“我心中的一本书”;书写名人语录, 如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刘向的“书犹药也, 久读可以治愚”等。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引导他们逐步把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的阅读实践。

4.活动调动———讲究施肥的方法。“读书应该要像吃饭一样, 成为人的必要需求才好。”为引导学生为某一需要而进行阅读, 可以有意组织一些活动, 引导学生围绕某一具体需要而广泛阅读。比如, 每单周可以要求学生自查资料写一篇演讲稿, 并进行评比, 从中再挑选出一些较优秀的, 让学生在每周一班会上作演讲, 鼓励班内其他同学为其作点评。

对学生的评价能否及时跟上, 是决定一项活动能否长久坚持的关键。可以让学生每读完一本书, 都到老师那儿去“领赏”做好登记, 并根据字数奖励小红花贴到“争章台”上, 定期公布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当然, 学生读完一本书, 教师都要考考他, 看是不是读有所得, 不光看数量, 还要看质量。对读书好的学生, 还要带他到学校图书馆去借更好的书, 作为更多的奖励。

篇4:姨妈让爱生根发芽

这么多年,姨妈对亲戚的好大家都记得。每次去她家做客,她总会搜尽家中东西作礼物,即便在困难时期也会想法让大人孩子吃上一顿饱饭。

“姨妈家很富有。”那时我便有了这样一种印象。一次我和母亲去做客,临走时, 姨妈塞了一大包吃的、用的,小表哥一直翻着白眼儿看我,当见到把他最爱玩的弹弓子、口琴也塞进去时,再也忍不住了,死死拽住姨妈的手不让拉锁链。在姨妈的催促中我们上了路,小表哥撕心裂肺的哭声却一直回响在我耳边。那一次,我知道了姨妈家并不比我们家富裕多少,她比我们多的是爱。

1993年我哥出了车祸昏迷不醒,家里不想声张这事,姨妈却还是拐弯抹角地打听到,拉着姨夫偷偷来了长春。一直在小山村生活的她没想到长春那么大,医院那么多,脚掌磨起了泡也没找到哥哥。为了省钱,两位花甲之年的老人在街头露宿一夜,最终在瑟瑟寒风中失望地返回家中。哥清醒后知道这事,躺在病床上哭得像个孩子。

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亲戚们去她家探亲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去后,什么时候返家都得由她定。“ 等家里的鸡再多下几个蛋, 你们好带回去。”“等院落里的葡萄再紫些,正好带在路上吃。”“几个孩子小时候不是最喜欢吃甜杆儿吗?再过几天会更甜。”

我们已经不爱吃那些东西,但姨妈就像个指挥家,在院落里指挥表哥上房下地窖,直到我们已经拿不动那些东西。但我回复这番心意的却是抱怨,抱怨因为这些大包小裹,被列车员嘲讽“把火车当成自家的货车”,还被罚了超重款。

等到能领悟这种爱在如今社会是多么稀缺时,姨妈却走不动了。她还患了严重的耳鸣症,听力几乎为零。她很少起床,多数时候总痛苦地闭着眼。一次我出差顺路去看她,她看见我,紧紧抓住我的手仔细打量,满心欢喜把所有认为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穷尽力气为我做了一顿饭。我以为被病痛折磨的姨妈真的老了,再也折腾不出那大包小包的礼物,但出发的那个早上,姨妈并不在炕上,东厢房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咳嗽声。地上不知什么时候又放满了一大堆要带走的东西,就连冰箱里的冻肉也不放过。

这一次, 相伴一辈子的姨夫走了,我让母亲带了些钱捎给姨妈,笃定这笔数目不菲的钱能让她的日子宽裕些,并暗下决心以后还会定期寄钱给她。始料不及的是,去车站接返家的母亲,看见一大堆包裹几乎把矮小的她包住。

一大捆糜子杆扎的笤帚,好几件衣服,一只活着的大公鸡——为了让这鸡口感好,姨妈一直把它栓在木桩上养的。此外母亲还带回了我托她捎去的钱:“你姨说你年轻,花钱地方多,她老了,没有花钱的地儿了!”

我以为亲戚这东西,过了三代就会越来越淡。历史的车轮会把长久不来往的亲戚们越送越远。我曾经拒绝给表姑夫我的手机号码,不出席多年不来往的亲戚的婚礼、葬礼。我一直以为置身于他们中间和陌生人没什么分别。姨妈让我明白,亲戚之间连接的那一份血缘,就像异变的抗体深深隐藏在我们的身体里。不好好养護,可能就会在阴天下雨的日子,每个骨缝都像有蚂蚁在咬,一直疼到心里。

篇5:让诚信生根发芽作文800字

现在很多银行都推行信用卡,我们可以刷信用卡提前消费,这就说明我们的信用是值钱的。如果我们的信用被拉黑,在如今这个社会是寸步难行!

上学期结束,在课间我回教室拿参考书时看到李林荫一直在追着李金哲,嚷着要金哲还钱给她,我当时也没有在意,觉得孩子之间的问题,他们自己应该有解决的办法,我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一直不断发酵,最终演变成了一件打架斗殴事件!

考试当天,中午吃过饭,我在办公室休息,突然接到校长电话,让我立马去校长办公室,说我们班内同学打架,我一听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觉得我们班非常团结,同学之间也很友爱,出现这种情况有点难以置信!

敲门进去,我看到孙诺哭哭啼啼,孙诺是语文课代表,为人谦逊踏实,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小女生,班级评选最优秀的班干部时,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们都把票投给了孙诺,以此可以看出,孙诺在班里是非常欢迎的,所以到底是谁打了她?让她这样委屈?

询问后才知道是因为李金哲一直不还李林荫的钱,并且李林荫一叫他,他就跑,所以孙诺和翟子涵这两个女生就帮李林荫来堵金哲,在追赶推拉之间,堵到了门口,为了防止李金哲跑出去,在关门的时候夹到了王权的手,所以王权当时在一怒之下打了孙诺,孙诺觉得特别委屈,而王权因为疼痛当时也失去了绅士风度,本来非常融洽的同学关系,临近暑假了却闹得非常不愉快!

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算是金哲,如果金哲按照当时借钱时的规定按时将钱还给李林荫,可能班级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孩子对诚信的认知不够,没有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我觉得是我平时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所以才会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件,而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奔着“成材”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必须“成人”,会做人!

篇6: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周末和朋友出去散步,在公园的休息亭里听到一位爷爷正在教育自己的孙子:你班上的同学打了你,你不要怕,一定打了还他,出手时要快要狠,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和朋友听后都不觉的诧异万分,有这样教孩子的吗?无独有偶,一个有孩子的朋友也讲了他教育孩子的经过,他惩罚犯错的儿子面壁思过,儿子站在那儿左右摇晃满不在乎。于是他气不过又罚儿子跪着,想用更严厉的方式提醒儿子认识到自己所犯的过错。不料儿子跪在那儿一脸的灿烂。父亲问他为何?儿子笑答:跪着比站着舒服多了。父亲闻听哑然,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其实这两个鲜活的例子说明,必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灌注是非荣辱观。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什么是荣辱、美丑、是非、善恶,他们的心灵才不会扭曲,思想才会健康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获得最初教育的重要环境。父母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的中,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注重培养孩子做人的起码道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格的树立。孩子小小的心灵没有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最易接受事物。就像一棵在雨露中成长的幼小树苗,你让它歪着长,它就会歪着长;你让它正着长,它就正着长。树人育木是一个道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以父母一定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让是非荣辱的观念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从小就有做人的基本水准和良好道德。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寄托给长辈或者亲戚,孩子教育缺失更应当引起父母的重视。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我们要把这两样东西毫不吝啬地给予孩子,让他们从小树立崇高的道德和理想,让他们的内心灿若星空,明明朗朗地行走人生。

篇7:“让梦想在心中发芽”演讲稿

梦想有虚有实,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在父母双亲投注无限希望的目光注视下。我,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我的梦很简单---考上重点中学,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坚信通过自己努力,这将不仅仅是一个梦,这个梦会在我的手中慢慢成为现实。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梦,这也同样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梦,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小学生的梦。千千万万个小学生的梦将汇集成一个伟大的中国梦,这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梦。当千千万万的父母过上好日子,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理由不实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的,丰满是给有准备的人,骨感是给不思进取的人。当你在课堂呼呼大睡,作业东拼西凑,上课迟到早退,你拿什么去丰满你的理想。梦想不是说说而已,我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但这个大大梦想要从现在小小的努力开始,自习早到10分钟,每天多记几个单词,课堂上多坚持几分钟。同样,梦想贵在坚持,你一定不能放弃!你既然已经迈出了前进的脚步,就不能在中途放弃!你只要付出比别人双倍的努力,就可能成功,甚至超越别人。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有梦想就有未来,为了自己的梦,为了我们的中国梦,让梦想激励我们前行,让我们为梦想而努力。

篇8: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一、顺应多数学生的观点, 激活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数学“分一分”的第一节课时, 我先创设了一个小猴分桃的情境,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操作和讨论。汇报时清一色的都是几种平均的分法。再一次的操作之后, 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出现了争论。原来是小红同学把6个桃子分成了第一堆4个, 第二堆2个, 而小组的其他同学都认为这样分不行。

我让这个同学演示了她的分法后, 全班同学还是一致认为:这样分不行!

师:为什么这样分不行呢?

学生们急得小脸通红, 争着抢着说:老师, 这样分有多有少, 不平等!

小红:不平等也是一种分法吗!

生1:这样分猴子会吵架的, 不平等就不行。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希望分东西的时候要平等, 那么怎样分才平等呢?

学生重复了开始认同的三种分法。

师:你们认同的三种分法, 和小红同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这三种分法, 分出来的每一份都一样多, 都相等。

师:那我们就把分得每份都一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大家能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吗?

生3:分东西时分得的每一份都一样多的就叫平均分。

师:对, 那么刚才小红同学分的一堆2个, 一堆4个, 是不是平均分呢?

生 (齐) :不是。

师:对, 不是平均分。可是这也是一种分法。像这样不平均的分法, 还有哪些?

生4:也可以把桃子分成一堆1个, 一堆5个

生5:也可以把桃子分成一堆1个, 一堆2个, 一堆3个, 共三堆。

……

在教学设计时, 我根据教材意图, 预设出现的几种情况中就有不是平均分的分法, 准备在学生出现这几种分法后,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发现所有的分法中有的每一份都同样多, 有的每一份不一样多, 得出“平均分”的概念。但是也许是受“分桃子给猴子”的影响, 或者受自己分东西时的经验影响, 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平等, “不平等的分法”是不行的, 不能这样分。面对这种情况, 我选择了顺应学生的观点, 揭示“平均分”就是他们所认可的“平等的分法”。这样“平均分”的概念自然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相联结, 学生轻松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不行的那一类分法的特点, 让他们理解不平均分也是一种分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获得的不光是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也激活并发展了他们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放大少数学生的思路, 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在苏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试一试”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主画出线段图, 演示时有个学生画得很特别, 他先画了三段, 然后又擦去了一段。在剩下的两段上面打了个?号。

一些学生认为他画错了, 我让他再把线段图慢慢地画一遍, 同时一边画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指着图说:裤子的价钱是这么长 (说着他画出了一截线段) , 上衣有这样的三段 (他添上两段变成三段) , 那么上衣就比裤子多出来了两段 (他擦去原来表示裤子的一段) , 这剩下的两段就是所求的问题。

我问:他说得有道理吗?

学生讨论后认为有道理, 但是, 不全面, 如果不解释的话, 别人看不懂。

我引导他们思考:怎样画才能在图上既看到裤子的价格, 又看到上衣的价钱, 同时也能看到上衣比裤子多的价格呢?

在交流之后, 这位学生自己修改并画出了完整的线段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正规的作线段图, 学生原有的经验是浅层次和零散的, 再者个人的思维方式及习惯的构图方式都不尽相同, 所以画图时很多学生画的不太规范, 上述案例中的这位同学最特别。针对这种情况, 我没有过多的手把手的“告诉”, 而是让他展现自己真实的作图过程, 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让学生自觉地去进行问题和线段图的相互比照, 所有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都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思考, 从不那么正规的线段图开始, 想到了修正原有线段图, 最终构造出与题意相吻合的线段图。这个过程中, 学生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辨析中去粗取精、不断丰富和提升。

篇9:让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在上课时,假如你发现学生走神,做些与教学无关的事,甚至影响别的同学,导致课堂出现骚乱等情况,你会怎么做呢?俞正强说,以前他的做法就是把不好好听课的学生模式化地训一顿!

这样训多了,别说学生意见大,就是俞正强自己都觉得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后来,俞正强尝试过跟学生做约定,希望能通过“一人违规,全部受牵连”的“连坐法”来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没想到,俞正强刚为这个“妙方”沾沾自喜没多久,就有学生抗议了,有一个学生甚至在交上来的作业本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能让他(注:影响别人的同学)忘记吵,算你厉害!

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前,俞正强对教学的认识是“讲课是老师的事,听课是学生的事”。可在与学生沟通后,俞正强却发现,很多学生认为之所以自己听课不认真,是因为老师讲的课不够吸引人。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如何从控制学生听课转变为吸引学生听课呢?喜欢思考的俞正强开始了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俞正强得出了一个认识:要避免学生上课“搞怪”,一要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课,很简单,就是老师要多听听学生的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对此,俞正强给记者举了这么一个案例: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9+6”这一内容时,按照新课程理念,执教老师在方法的多样化上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效果。但在“方法择优”这一教学环节上,问题出现了:

方法一:9+6 方法二:9+6

=10+6-1 =9+1+5

=16-1 =10+5

=15 =15

执教老师希望将“方法二”作为本课时择优的指向方法,于是就问学生: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学生回答是“方法一”。执教老师不甘心,又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在强烈地表示了自己的倾向性后,再次问学生喜欢哪种方法,没想到学生的回答还是“方法一”。这让执教老师很是困惑。

俞正强说,这是因为执教老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其实,学生对方法的选择有他们的道理:“9+6=10+6-1=15”,基于的是学生生活中不断经历的“有借有还”的经验;“9+6=9+1+5=15”,是基于生活中“有拆有补”的经验。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有借有还”的生活经验十分丰富,而“有拆有补”的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学生本质上会更喜欢“9+6=10+6-1=15”这种方法,尽管它不是教师所认为的最佳方法。

从以上事例就可以发现,学生生活中关于“借橡皮还橡皮,借钱还钱”等生活小事,已经为数学学习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就是经验,经验中所蕴含的数学模型支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所以,如果要让学生喜欢“9+6=9+1+5=15”这种方法,教师应该做的不是讲道理,而是让学生们多玩一些拼积木、剪纸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弥补学生生活中极少经历“拆补”事件的缺陷,从而形成关于“拆补”的经验。

俞正强认为,数学这门课程,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小学数学阶段,这种关联性,往往表现为生长的特质(就如同种子,它的特质就是生长)。这种生长,有时候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所以,要实现教学生动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例如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这一课之前,俞正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到很多学生想不明白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有什么不同:比如为什么竞赛中的比分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数学中的比的前项、后项特别是后项不能为零呢?为什么比分中的前后项互相调换二者的位置就可以说得通,而数学中的比却不能调换位置呢?对此,俞正强觉得如果不给学生上一节“准备”课,不给学生疏通生活中的一些疑惑,想让学生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很牵强,甚至可能会对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很反感。

上“准备”课时,俞正强这样导入:“你在生活当中有没有看到几比几的现象啊?”这时,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但俞正强没有提问那些举手的学生,而是“逮住”不举手的学生问:“你在生活中真没见过几比几的吗?”学生摇头。俞正强又问:“那么,你有听说过吧?”学生还是摇头:“从没听说过。”俞正强又追问:“你确定没有见到过也从未听说过?”学生就说不记得了。这时,俞正强就笑着说:“生活中的比非常多,你只是一时不记得而已,现在我们请其他同学先来回答,唤醒你的记忆好不好?”

当其他学生站起来回答“我见过足球赛中有2∶0的现象”时,俞正强注意观察刚才没举手的那个学生的反应,一看到该生举起了手,就示意他站起来回答,当该生说出他见到过篮球赛上出现1∶0的比时,俞正强一句幽默的“很棒!你这1∶0的比分好惊险呀”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有了这样一种友善、和谐、幽默的氛围,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被激活,话匣子打开了,学生从谈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的比分,到考试分数、盐水比例、美元兑人民币的比率,甚至到做饭时放米与水的比例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生活经验,俞正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请你从以上的比中找出它们的差别或者是相同的地方。在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比有汇率、比例和比分。这时,俞正强又提问:“比例与比分有什么区别?比例与汇率又有什么区别?”因为是基于生活经验的认识,学生很轻松就能总结出:比分是两个并列的整体,而比例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比分是衡量竞赛双方分数用的,比例是讲份数的……俞正强及时抓住学生这一认识,追问:“分数和份数有何不同?”经俞正强这么一问,学生进而把注意力关注到比分和比例这一知识点上来,再通过俞正强的提示:假设盐水的比例为1∶2,那么,一克、一杯、一瓶、一桶、一吨盐,其相应配的水的比例就是两克、两杯、两瓶、两桶、两吨……

如果不是亲自听了俞正强的这节“准备”课,记者真不敢相信六年级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如此丰富,懂的东西会如此之多!也许这是因为俞正强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把学生肚子里有的经验慢慢“捞”出来,而不是往学生肚子里“塞东西”的缘故吧。

关注学困生

尽管学生已经开始喜欢听自己的课了,但在教学中俞正强发现,总有个别学生成绩跟不上。于是,俞正强就想:同样是听一个老师讲课,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这些困难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了这样的思考,俞正强就非常注意关注学困生。

有一年,他新接教了一个四年级班,发现有一位学生这样解一道题目:××牌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亩?这位学生的解答是:52×150×12=……俞正强就找她问话:

“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列式?”

“老师,我错了。”

“好的,告诉我,你认为正确的该怎么列式?”

“除。”

“怎么除?”

“大的除以小的。”

“为什么是除呢?”

“老师,我又错了。”

“你说,对的该怎样呢?”

“应该把他们加起来。”

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俞正强知道这位学生是在瞎猜,只要老师重复问一句,她就习惯性地说自己错了,接着拿另一种计算方法来搪塞。显然,她没有学会分析,她知道加减乘除肯定有一种是适合这道题目的,这种情况也是在许多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中常见的。见此情形,俞正强对她说:“我们换一道题目,比如你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俞正强认为这道题目她应该会做,其结构与前面的题目一样,都是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引导她迁移一下就可以了。没想到这位学生却说:“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那你吃什么?”俞正强希望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导入正题。学生说:“我经常吃粽子。”俞正强窃喜:“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没想到学生答到一边去了:“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下两个粽子。”俞正强一愣,但还是耐心引导:“那你能吃几个粽子?”学生很认真地说:“吃半个就可以了。”俞正强笑了:“好,那你每天吃半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学生马上回答:“两个半。”见学生答得既快又准确,俞正强很是欣慰,追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就说:“很简单啊,两天一个,5天就两个半啊!”

通过交流,俞正强知道这名学生对学过的小数乘法能够脱口而出,问题出在认知方式有误,在思维上需要训练。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是从生活经验开始的,养成了生活型的思维习惯,而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培养数学的思维习惯,部分学生却仍然保留着生活型思维,所以学起数学来就会产生困难。就拿“每天吃两个粽子”这一案例来说,有的学生首先会想:这可能吗?而有的学生首先会想:这是每份数。前者是一种极生活化的思考,关注材料的合理性;后者是一种数学思考,将材料抽象为一个“量”,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案例中这名学生的问题就在于数学思考的方式尚未建立起来,需要一个特别的辅导。找到了该生的症结所在,俞正强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辅导。后来,在学习分数应用题的时候,该生学得十分顺利。

事后,俞正强总结,学习困难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大多数学生完成小学数学的学习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如果学生学习发生了困难,一定是某个地方的准备出了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对话去找寻问题的节点,只要节点解决了,困难也就解决了。

教师不是教书匠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很多小孩子小时候爱问问题,长大后却不爱提问了。这是为什么呢?”俞正强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他弄不明白“高兴”和“快乐”有什么区别,于是,就拿着这个问题去问老师。

第一位老师是这样回答他的:“你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呀,就回去查字典,把他们的意思弄懂,然后对每个词的意思抄上5遍,这样你就明白了。”小朋友抄写5遍之后,还是不明白,于是又带着问题去问第二位老师。

第二位老师说:“小朋友,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老师现在解答给你听。高兴就是愉快、兴奋,是一个人带着愉快的心情做某事;快乐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快乐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快乐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快乐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第二位老师的解释似乎很浅显又好像很深奥,让小朋友觉得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又跑去问第三个老师。

第三位老师是这样引导他的:“小朋友,在家里你最喜欢谁呀?”“我最喜欢外婆。”“你为什么最喜欢外婆呀?”“因为小时候是外婆把我带大的,直到我读书后才离开外婆。”“那离开外婆后你想不想外婆啊?”“想!”“如果你想念了很久的外婆忽然有一天来到你家,你打开门后一眼就见到了慈祥的外婆笑眯眯的脸,你的感觉会怎么样?”“我会很高兴!”……

俞正强告诉记者,三位教师的回答,体现出的是三种不同的教师角色。第一位老师属于工匠型的,他只懂得“告诉”学生,还美其名曰已经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殊不知,他的做法给学生带来了体力上的负担,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去承受这种负担而放弃再向老师提问;第二位老师是学者型的,他给学生的印象是“很有文化,很有思想深度”,却让人无法领会,给学生徒增了心理负担;第三位老师才是真正的教师,因为他与学生进行的是心与心的交流。由于学生与老师交流时没有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负担,在今后遇到问题时肯定乐于向第三位老师提问。

俞正强告诉记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重视教师的专业研究是多么重要。”他认为,教师只有往专业化方向发展,才能够体会到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快乐。应记者要求,俞正强给正在成长的青年数学教师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关于数学教学专业方面的建议。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间占有的结果,时间有“量”和“序”两个属性。从量上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专业思考;从序上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青年教师在教学初期需要花力气去培养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教学习惯。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去钻研教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材,积累属于自己关于教材组织的经验。对教材解读比较熟练后,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研究上来,体会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材料的不同感知。如此螺旋前进,数学课堂教学在“术”的层面上就会获得不断进步。如果青年教师想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找自己身边比较喜欢的老师做师傅,这个自己喜欢的老师不一定是名师,只要他在学生中有口碑,在老师中受欢迎即可。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还应该时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要想快速成长,不可能只拜一个师傅,应根据自己不同的成长阶段拜不同的师傅。俞正强认为,青年教师拜了师傅后,教学习惯就有人提点,一些困惑就会有一个亦师亦友的师傅讨论和提醒,自己的专业进程会得到促进。

第二,关于教师的个人修养方面的建议。现在,不少教师教学质量不佳,教学生活质量不高,师生关系紧张,教学倦怠感加重,究其原因,多是因为不修师德所造成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行善”,没有好的师德做支撑,教育工作会进行得十分困难。较高的师德修养,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善自己的教学生活的质量。

“一位青年教师如果一直不断地从这两个方面去努力,相信有一天,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教学已深受学生喜爱了。”这句话体现了俞正强对广大青年教师的殷切希望。

(俞正强,男,研究生学历,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现任教于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专著有北师大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低头找幸福》等。)

篇10:让幸福在心里生根发芽

——诺贝尔

很少有一部电影, 能让我把片尾曲听完, 《美丽心灵》做到了。这部电影, 的确是一部让人心灵感到震撼的电影。

《美丽心灵》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 (西尔维雅·娜萨儿所撰写) 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内容描述了著名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1948年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至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间的人生历程。影片整体分为三部分, 一是讲述纳什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就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 这一时期对数学的痴迷与研究构成了纳什的全部生活;二是纳什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 在麻省理工学院“惠勒实验室”工作期间的工作与爱情及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发的故事;三是在妻子与朋友的帮助下, 纳什用理智战胜病魔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一部真正好的电影, 除了华丽的视觉效果、精巧的剪辑、优美的音乐外, 还要通过剧情打动人心。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感动我, 首先要讲的就是配乐, 导演罗恩·霍华德运用最喜爱的弦乐音色配合着交响乐队来表现剧情, 明朗舒缓的大三和弦表现剧中温情而又宽阔的场面, 表现悬疑紧张的情景则运用了减和弦衬托。此外, 剧中多次出现的人生哼唱的背景音乐也让人印象深刻, 特别是在纳什沉浸在数学世界里的时候, 这时的人声伴唱也成为了剧中表现“数学主题”的专属配乐。

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这部电影的剧情, 特别要讲的是艾丽西亚对纳什的不离不弃。这四个字说着容易, 做起来难。用“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来形容艾丽西亚, 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面对精神分裂的妄想者, 在时刻有生命威胁的境遇下, 还能对对方始终如一, 是需要何等的勇气?看着纳什患病后在家里, 面对妻和子有心保护但无力而为的痛苦眼神;看着艾丽西亚对丈夫的失望和对命运不公的宣泄之后, 还能那么用心地照顾丈夫, 我已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患有妄想症的人, 他们生活在幻想和现实的夹缝中, 无法分辨真假虚实, 说到底他们是病人, 是需要别人帮助和照顾的人。不管你曾经多么有天分, 取得的成就有多大, 只要病魔一旦侵入, 从人的眼睛里透出来的那种无助、惊悚的眼神中, 你就会发现, 人真的是太弱小了, 简直是不堪一击。

中国有句谚语, “好死不如赖活着”。有时候活着比死去更难, 死, 何其简单?但是活下去, 却需要极大的勇气, 因为活着的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像纳什这样的人, 如果说有一丝丝求生的欲望或者是生存下来的念想, 必定是有某种力量在给予他支持与依靠。罗森医生说, “没有人可以通过意志力来克服这种病症”, 但纳什却做到了。请问, 是什么给予他如此巨大的的力量, 足以抗拒严重的病情?我想答案是爱!艾丽西亚的扮演者詹妮弗·康纳利和纳什的扮演者罗素·克劳用精湛的演技把这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当艾丽西亚放弃罗森医生劝她为了安全, 离开纳什回母亲家的意见, 转身进入卧室问纳什:“你想知道什么是‘真’吗?”, 并且把手放在对方的脸颊上轻轻地抚摸, 继而放在对方胸口位置上, 用心来感受对方真实存在的时候, 我想任何人都会在此刻感受到爱的力量。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足以支撑着纳什跟疯狂的病魔对抗。“抽象的数字和真实的人性”之间的矛盾, 表露无遗。电影的最后, 纳什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奖发言会上的一段话, 使得电影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数字, 不管是方程式还是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是在如此追求了一生后, 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决定原由?’我的探索, 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 最后到了妄想症, 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在事业上我有了重大突破, 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 只有在这种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 才能找出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儿全是你的功劳, 你是我成功的因素, 也是唯一的因素。”配合着温柔舒缓的片尾曲, 这段话仍在我心中回荡着。

现在的人们, 在生存的压迫下, 在现实的打击下, 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情?我们怎么看待这样的感情?以何种方式来评价?生活的压力已经让人无暇自顾, 我们有什么追求?为了什么而活?单纯为了活着而活吗?这值得我们终生思考!

参考文献

[1].司棋.美丽心灵的注释[J].电影评介, 2002 (03) .

[2].张艳.叙事与音乐的互映——电影《美丽心灵》配乐分析[J].当代电影, 2012 (05) .

[3].古丽丹, 申荷永.对电影《美丽心灵》男主角纳什的心理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 2002 (12) .

[4].钟玲.母性的光辉——评200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J].电影评介, 2008 (03) .

[5].杨朝朝.重温《美丽心灵》经济学家纳什的传奇人生[J].现代商业, 2010 (08) .

[6].刘世生, 庞玉厚.认知叙事学初探——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文本世界为例[J].外语学刊, 2011 (03) .

篇11:让环保意识生根发芽

幼芽看似柔弱,但为了接触到阳光,它们努力生长,甚至可以钻透厚厚的砖墙。—珍·古道尔

珍·古道尔 国际“根与芽”组织创始人,年近80岁。《时代》周刊称其为20世纪“世界最杰出野生动物学家”,她曾获联合国颁发的马丁·路德·金反暴力奖。此前该奖项仅有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两位人士获得过。2004年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荣封为皇家女爵士,2002年被任命为联合国和平使者。她致力研究和保护黑猩猩超过50年,被英国媒体冠以“奔走的特雷莎修女”之称。左图上为她跟黑猩猩在一起,下为她写给参与到“上海根与芽”项目中的孩子们的致辞。

上海根与芽 由美国人陶瑞琳创立的“上海根与芽”环保机构,秉承联合国和平信使珍·古道尔1991年创立“根与芽”项目的初衷—号召全球的年轻人一同关注环境问题。发展至今,该组织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对学校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非营利机构。图为 “上海根与芽”创办人陶瑞琳女士。

1960年,一个叫珍·古道尔的26岁女孩决定离开英国的家,前往非洲研究黑猩猩。结果,在那里一呆就是十多年。当时,所有的人都说这个女孩子疯了。长年的观察,珍·古道尔发现黑猩猩有使用工具、自食草药等行为,这些经验不仅成就了她的学术地位,同时也成就了她影响世界的公益事业。1991年,珍·古道尔创立“根与芽”项目,主要针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如今“根与芽”项目已经遍及世界九十个国家。1994年,第一个“根与芽”小组在中国成立,到1998年珍·古道尔开始她每年的访华之旅,到如今“根与芽”在中国的二十多个省都有项目,已发展了三百多个小组。

珍·古道尔可以说是公益界最早的偶像,她敢于叛逆世俗去遵循自己信仰并实践终生的执着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却又难以实现的理想。在这个理想和榜样倍缺的公益领域,她就是一个深深扎于土地之下的公益信仰之根。

美国师奶上海善行

美国人陶瑞琳女士于1999年创建了环境教育及人道主义机构“上海根与芽”组织。“上海根与芽”是中国境内为数不多的涉外非营利机构之一,与另两家同样获得这难得的营业执照的著名公益机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办事处不同,它是一个由私人筹建的组织,并没有依附于任何财团。

陶瑞琳在中国已生活了二十多年,最早跟随丈夫从美国去台湾工作。那时候,她还是一名半导体领域的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到上海后便完全投入到公益事业。“初来乍到,正好有一个时间段可以思考:如果再次工作的话,是回到企业做事,还是另开一条道路投身于公益事业?在美国,非营利组织非常多,不像在中国刚起步时,人们听着总觉得很奇怪或者是闻所未闻的事情。那时候,威尔士亲王从可持续发展论坛组织方找到我担任主席,做一些促进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工作。我想,何乐而不为呢?”陶瑞琳说,正是这个原因,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了有着传奇经历的联合国和平信使、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英国女爵士珍·古道尔。

1998年,在欧美家喻户晓的环保工作者珍·古道尔女士来到上海参加一次国际教育交流会,在陶瑞琳这些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圈子里,这是个足够引起轰动的大事。珍·古道尔是个很有才能的演讲者,陶瑞琳听了她的讲演会后非常激动,那时候珍·古道尔创建名为“根与芽”的环保教育构才七年,但其使命和职能已经非常清晰—在青少年当中做环境教育。“我觉得进入环保这行从这个角度切入比较容易,我也觉得住在上海要为当地做一些贡献,那时候上海也没有什么环境教育项目和非营利机构,学校里的孩子也没办法接触到这方面信息。我想‘根与芽’也许可以填补这方面的需求,至少在环境教育上是可以做的。”她说。

陶瑞琳回忆,刚开始她支撑起“上海根与芽”,只有5000元人民币的经费,这还是靠着珍·古道尔的新书热卖所筹集的款项,办公场所也只是在陶瑞琳家里,她主要的工作是与各所学校联络。1999年,珍·古道尔再次来到上海,陶瑞琳为此策划了一场筹款晚宴,当晚获得20万人民币善款。这才得以开展项目。

今天,“上海根与芽”已经拥有17名正式员工,办公场所设立在临近外滩的一栋写字楼中。所开展的业务也从以前纯粹的外国人居住区和国际学校,扩展至更多由中国员工组成的外资企业和中国学校。甚至有很多中国学生的家长在挑选学校时,将是否有“根与芽小组”,视为该校的综合素质标准之一。执行总监钟朕玺女士眼见着公司十多年来的日益壮大。

寓教于乐

陶瑞琳在美国所秉承的“每月5%-10%的个人时间和收入用于支持慈善事业”的理念,也渐渐通过“上海根与芽”的志愿者散播并渗透到社会各处。她也以学校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遍布长三角各级各类学校,超过280个。在陶瑞琳和钟朕玺的带领下,“上海根与芽”以参与式和寓教于乐的形式首创了一系列公益项目,除了最重要的植树项目之外,公司还运作其他五个项目,包括“绿色环境评估”、“有机农场”、“绿色青年行动”、“吾童树计划”,以及“乐苗计划”。

香港人陈立明是“上海根与芽”非常出名的义工之一。2010年开始,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信息官陈立明带着家人和各部门员工,来到内蒙古植树计划的所在地,亲自种树,并和当地人交流。“公司员工有一个福利,每年有三天假期用来做义工。表现较好的员工,公司会出资扶持他们的义工行为作为奖励。”陈立明说。当年,渣打银行出资种下6000棵树。“第一次刚好抵消我们公司2009年全年的纸张消耗,大家合作很愉快,员工们也有了许多亲身体验。至今我已经去过五次了,通常四月和七月是最合适种树的。2011年我们出资种下2万棵。2012年是6.5万棵,并且帮助这个项目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一百万棵树计划’。2013年,我们会共同开始第二个‘一百万棵树计划’。”陈立明为此骄傲。

陈立明是基于自己热衷公益的习惯而带动整个公司走上了环保之路,而绿色环境评估项目则是一个专门面对企业的环保平台。通过这个项目,“上海根与芽”会与一些企业进行整体环保形象监督工作。“联合利华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是:效果很好,有力度。他们老板发现碳排放最大的是差旅,于是制定政策,能通过电话会议的就不必再出差,能火车直达的绝不用飞机,这样省钱又环保,一年下来节省了一百多万。我们是变相的监察机构,第三方看比较客观。而渣打银行因为有一个内部的环保委员会,他们制定政策光是省电这一项一年就节省下来五百多万。”钟朕玺说。

nlc202309020400

青少年一直是“根与芽”工作的重点。目前,“上海根与芽”设有传授青少年环保教育的课程的“绿色青年行动”项目,以及和60所学校合作开展的“有机农场”项目这些直接地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接的项目,比如“吾童树计划”,这是一项支教计划。这一计划已资助安徽的一所山村学校长达八年时间,“上海根与芽”去那里支教的优势依然还是体现在环境教育特色,不能因为饭都吃不饱就没有环保意识去破坏环境。同时还有帮助民工子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的“乐苗计划”,至今受众群体达到3500个孩子,覆盖5个民工学校。

乐见成果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等政客、名流先后视察了“上海根与芽”的一些小组或与机构的员工一同参加活动。钟朕玺认为这还是因为珍·古道尔的影响力实在太大。而陶瑞琳则认为大家面对环境问题时都是普通人,她并没有仰视这些名人。她说:“我荣幸但不会紧张。”

很多公司在捐献善款的时候,会对善款的去向进行规划和监控,陶瑞琳和钟朕玺发现,支持“百万植树计划”的款项最多。“这个项目比较直接,25元钱一棵树,简单易行,看得见摸得着,从个人到机构团体公司都可以参与进来。公司可以结合碳中和项目做活动。我们也为这些公司出谋划策,根据商业性质来设计项目。例如我们与星巴克合作,会员消费满了多少积分,就可以换购一棵树。”而其他几个项目尽管有充足资金可以运作,但模式固定,个人参与方式比较有限,“例如个人支教,需要花很多时间,参与门槛较高。而如果把一棵树的价值—25元,捐到有机农场项目上,感觉上几乎是没有任何具象的东西。”

不过,陶瑞琳和钟朕玺也发现,相比起国外企业,国内企业还很少了解投入环保事业会给企业带来的价值。2012年10月下旬,珍·古道尔莅临上海访问,许多外资品牌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宣传企业与环保的联系。而国内公司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我们肯定会去努力跟他们说,她是个很有名的人。我们告诉他们她什么时候来中国,这些企业是否希望借着她做媒体宣传活动?只要不违反珍·古道尔自己的原则,对赞助商有利,我们都是欢迎的。尽管给不到直接的金钱回报,但性价比很高,起码这些外资公司都这样认为。”钟朕玺说。

[对话珍·古道尔]

从未想过要凭一己之力拯救地球

记者:“根与芽”从你在东非成立第一个组织,到今天发展成为了在九十余个国家注册的一千多个团体。你是如何做到的?

珍·古道尔:在我的骨子里,有一股从不放弃的习惯。我选择了这条路,确定目标后就会勇往直前,确定了目标我就一定要达到它,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我是个挺执着的人。

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对生活和物质的要求很少。我也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我更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回到森林,希望能腾出时间把我的心得记下来写成书。现在,我仍然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回到非洲,能和我猩猩伙伴一同生活,这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从来没有想过会从事其他的工作,对于我来说能够花时间和动物相处,能够给到我最大的快乐。我一直觉得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非洲和猩猩在一起的时候。

记者:当初为何要去非洲这个地方研究动物?

珍·古道尔:小时候我最好的朋友就是邻居家的一条狗,那时我读了一本叫做《人猿泰山》的书,里边讲述了很多泰山和动物一起生活的故事,我就非常向往像泰山那样的生活,非常希望到丛林当中里。但在1960年代以前,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想法,因为在当时非洲大陆还被认为是黑暗大陆,所以当我说我要去非洲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那个时候其实英国的经济也不好,我们家又非常贫寒,连自行车都买不起。我当时只是个女孩,二十几岁,没什么学历,还去非洲这么遥远,当时的英国政府觉得非常危险,要求有一个监护人陪同一起去,所以妈妈就挺身而出了。

记者:“根与芽”组织的创立初衷是什么?

珍·古道尔:很多人问我,是否想要通过这个活动来拯救地球?我从未想过要凭一己之力拯救地球。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可是,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我想,这就够了。

之所以建立“根与芽”,主要是因为我在野生环境中对黑猩猩研究了几十年,可是我非常痛心地发现我所研究的黑猩猩的种群在迅速减少,因为在非洲生活贫苦,很多人不得不以捕杀动物或砍伐森林为生,导致了黑猩猩的种群急剧下降,我觉得我最爱的动物要灭绝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一件事情。所以我意识到我真的想要研究和保护这些动物,不应该只住在丛林里面,我需要走出丛林,与人接触,我需要把环境教育带到更多的社区,让他们意识如果他们把环境破坏了,那么整个经济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就想到了“根与芽”这样一个环境教育项目,未来也将是年轻人的世界,我希望可以通过年轻人把保护环境的信息带到每个家庭,希望年轻人可以用他们的朝气、用他们的活力调动起身边更多的成年人,可以让他们一起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上一篇:三下乡义务支教心得下一篇:高二第二学期文科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