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

2024-06-28

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精选8篇)

篇1: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

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

摘 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商业银行改革财务管理的对策:不断加强财务会计管的职责;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会计业务要及时进行分离处理的方式;及时丰富财务会计信息。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商业银行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中,也带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变化,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国际地位,所以我国在-分批实行新会计准,有效地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促进了银行的管理发展、经营模式、风险控制等机制的转变,促进我国银行机制的完善。

一、商业银行采用的财务模式的特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用的财务管理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有:(1)在进行银行财务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程序,相关工作人员只能够依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程序,这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2)银行核算不具有统一性,相关的会计人员通过核算所出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3)在实际的工作中,银行会计人员核算目的是能够有效提高银行的效益,所以,银行都会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相关资源的配置,并且银行各个活动对于这些资源具有一定的依赖性;(4)银行的会计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会计工作进行评价机制不完善;(5)银行会计管理制度具有独立性,不受银行会计制度的限制,只需要单纯的考虑银行的效益。

二、现行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弊端

1、银行在管理中所采用的方式不够合理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还不成熟,就目前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采用全面成本的管理模式、全面进行预算的模式、实行责任制的会计模式以及采用量本利的分析方式等模式。通过相关分析,我国商业商业采用全面预算模式以及责任制的会计模式更加符合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在商业以银行发展中,采用全面预算模式能够针对银行经营进行指导,促进银行制定良好的发展路线,同时还能够促进银行管理模式的完善。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实行责任制的会计管理模式,使得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另外,也不能促进银行相关发展计划的落实,以及不能促进银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严重阻碍了银行管理模式的转变。

2、银行没有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

从我国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中对于会计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特别是在银行进行综合化的柜台业务以后,银行会计管理制度的风险逐渐增加,例如:顾客在进行现金支付时,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记录以及出纳等工作,就算商业银行都有监控设备进行监督,相关部门也会及时对柜台业务进行管理,但是就目前来看,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配合,这样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危险,就有可能出现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失窃现象,对银行带来损失。

3、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过低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实现了综合性的柜台服务,所以,银行的柜台服务数量逐渐增加,并且对于柜台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据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所使用的是综合性的操作软件,随着业务的日益增长,相关的软件也在不断的优化升级中。另一方面,银行的工作分工也越来越明确,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工作不出现错误。在目前工作中,虽然银行具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还具备了很强的专业素养,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都比较熟悉,但是在实际中缺乏和市场的沟通,不能够及时的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4、相关的责任制度不够完善

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一直以来都没有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导致了工作中不能及时进行责任的落实,在商业银行运行中,应该及时制定完善的责任机制,并且要严格遵循权责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各个银行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做到这些,造成银行工作混乱,相关人员对于问题存在逃避心理,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强化财务会计管理的对策

1、不断加强财务会计管的职责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对于会计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加强会计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计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加强会计的基本职能,同时,还要加强对于财务部门的监督,在不断的完善中进行监管、控制等工作作为核心,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还能够实现银行各个部门责任的落实。

2、优化财务管理制度

在银行工作中,及时的规避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不断优化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才能够有效的防止风险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所采取的措施有:(1)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银行先进管理模式的运行,促进银行会计管理模式的转变,有效的减少经营风险的存在。(2)在进行工作时,财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银行业务进行监督,也可以进行随机检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能够有效的促进银行管理制度的落实。(3)银行的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加强对于员工的思想培训,不断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自律性以及工作的规范性;另外,还要加强银行工作人员对于责任的规避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保证工作效率。

3、对于财务会计业务要及时进行分离处理的方式

在银行不断发展中,实现会计管理集中化管理,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各个营业点的运行模式的转变是未来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要想实现这样的模式银行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工作;(1)在银行工作中,应该按照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分离,对于柜台前后的工作要明确分工,然后再分离进行各个网点的核算,最后把这些信息统一交给后台进行分析处理,以保证银行能够做出良好的经营方针。(2)在此过程中,银行还应该积极的完善后台处理功能,同时,在后台的工作人员还要具备强大的专业素养,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都要熟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3)积极的建立良好的工作流程,保证核算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应该做好制度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核算的有效性。

4、及时丰富财务会计信息

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会计管理中,要及时的保证市场银行内部以及市场之间的信息的流通性,这样才能促进银行核算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不但要结合市场财务会计信息,还应该根据银行的实际需求进行转变,同时还要加强各个方面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的进行财务报表的完善,这样能够促进财务保证的合理性,同时,通过整理分析,促进商业银行发展决策的制定。

四、总结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务必要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学习新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另外,还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机制,保证商业银行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宁波.新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分析[J].财经界,(23)172-174.

[2] 赵万先.新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分析[J].现代营销,(05)40.

[3] 姚姗.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会计的影响[J].商,.17.144.

[4] 李瑞挺.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经营状况的影响[J].新经济,2014.29.52-53.

篇2: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一、中小企业概况及其特点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户,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3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95.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规模小;二是数量繁多;三是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多变;四是总体上所有制结构单一,大多为民营企业;五是对利润增长的追求较其他企业更为迫切;六是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七是职工的跳槽和下岗比较频繁。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概述

一是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有些中小企业家根本不具备财务管理知识,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忽视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各种财务决策主要依靠个人主观意愿,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二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内部控制薄弱,致使资产管理效率低下,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

三是财务机构不健全。不少中小企业不设会计机构,全部委托会计事务所处理会计业务,或者任用自己的亲属担当。有的企业虽设置财务机构,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形同虚设。

四是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中小企业多是私营企业,财务人员绝大部分是家族成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并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能力,甚至严重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而真正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士可能因为无血缘、乡缘关系而难以在企业长留。

五是融资困难,发展资金严重短缺。从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空间极为有限,利用债券和股票筹资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对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上市融资条件苛刻,中小企业很难满足,只能望“市”兴叹。从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但是,实务中各大商业银行往往竞相争取大企业为客户,而忽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份额非常少。于是,不少中小企业只好转向民间资本,高利借贷泛滥,在加重中小企业经营成本的同时,也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正是由于融资困难,很多中小企业即使有好的项目也很难实施,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六是投资盲目,缺乏科学性。中小企业的投资多是以老板的意愿为主,缺乏科学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盲目跟风,投机心理较重,特别是过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很容易导致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比例失调、资金周转速度缓慢,从而加大企业财务风险。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摊子铺的太大,管不过来,最终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改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不分,财务管理主要限于营运资金管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中小企业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树立诸如以人为本、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法治管理等科学管理思想,重视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管理观念。

(二)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指引着整个财务工作的开展,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实务中,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是,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决策短期化行为,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把追求利润最大化建立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即应当把可持续发展的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同时,努力提高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中小企业应建立反应灵敏、高效、快速、独立的新型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相关的财务计划与预算、决策与控制、分析与考核等一系列工作。要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财会人员不断学习和创新,提升专业能力。摒弃家族化和亲缘化,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蓄积能量。

(四)加强财务控制,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1.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例如:(1)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对于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形成相互牵制机制。(2)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规定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3)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规范会计业务操作。(4)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单独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也可以指定部门或人员执行,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2.加强现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首先,确立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其次,科学地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既要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努力降低现金持有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现金的日常管理,建立高效的收账系统,确保资金的回收;同时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3.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存货管理,合理确定经济采购批量,加强存货的保本期和保利期控制,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时评定客户的信用状况,制定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和管理,减少坏账、呆账和死账;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4.加强成本控制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和控制,努力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加强风险控制一般而言,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要做好事前的财务计划与预算,事中的财务决策与控制,事后的财务分析与考核,努力降低企业风险。

(五)明确投资方向,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中小企业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规范投资程序。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做法,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管理。鉴于中小企业的产出规模,中小企业投资应以对内为主,主要包括:新产品的试制、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人力资源的投资等,忌盲目跟风,盲目投资。当积累的资本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中小企业可以搞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

(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1.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包括: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落实机构,建立和完善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等各项措施。

2.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机构应转变经营观念,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对中小企业融资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在贷款总量中为中小企业留出一定额度,并作为考核指标;改进银行内部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条件成熟时推行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等措施。

3.中小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自身融资环境。包括: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满足银行贷款条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高信用程度与经营素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开辟适应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融资方式,如利用融资租赁和尝试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等。

4.中小企业之间成立企业基金会,建立多渠道多部门的融资体系。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6)。

[2]付振萍。浅探中小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篇3:浅谈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改进

一、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央银行会计标准是指央行适用的会计准则、原则和制度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金融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会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对人民银行的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与国际上许多央行正在执行的会计标准相比, 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有待改进。

(一) 会计核算基础落后

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收付实现制与人民银行实行由政府主导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密切相关, 能够实现财务收支与年度预算安排的有效配比。以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告, 简单方便, 易于操作。但收付实现制只能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在当前央行资产种类多样化, 市场交易频繁的情况下, 收付实现制已无法满足准确、完整、真实地反映央行资产状况的要求。

(二) 会计计量属性单一

我国央行的会计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法。外汇储备、黄金、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价值受国内外市场的综合影响, 波动较大, 却按历史成本计价, 致使央行资产负债表账面反映的储备资产价值和有价证券价值偏离了市场价值。

(三) 谨慎性原则未充分运用

我国央行只在年末时从实现利润中按一定比例计提总准备金作为资本之用, 并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现阶段, 央行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还需加强。例如, 央行没有根据再贷款的可收回程度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在表外核算, 在表内以固定资产原值进行反映;对外汇储备、黄金、有价证券等市价变化较大的资产, 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或有事项, 如央行潜在负债等也没有披露要求。

(四)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我国央行的年度会计报告没有对外披露, 只向内部相关部门及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提供。人民银行每年接受审计署、财政部的审计监督, 这种审计是一种非独立的政府审计。审计署、财政部对人民银行的审计监督重点都集中在预算执行情况和对财经纪律的遵守上, 并未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开展审计。

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建议

(一) 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央行会计标准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发达国家央行会计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央行会计标准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基础, 准确衡量和计算各期间的成本和收益;二是将配比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增加到央行会计核算原则中;三是采用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四是建立健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二) 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已被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广泛采用。但引入权责发生制涉及的面较广, 对央行的会计工作影响较大, 若处理不当, 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 在引入权责发生制时应采取逐步推行的方式, 选择一些合适的会计科目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 其他科目仍执行收付实现制, 确保会计和预算系统正常运行。

(三)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逐步实现向社会按月、按季、按年度公布央行会计信息, 并扩大披露报表的种类。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对再贷款计提风险准备;对黄金、外汇储备计提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在表内以固定资产净值反映。引入外部的独立审计机构对央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开展审计, 提高央行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四) 加强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调查研究

认真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在不同国家中央银行的运用, 借鉴发达国家会计标准改革的成功经验, 深入探索我国央行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范围和差距, 结合我国经济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实际情况, 明确我国央行会计标准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

(五) 加强学习, 建设高层次会计队伍

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和教育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人民银行改进会计标准储备专门人才。开展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业务的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价值判断能力。引导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 利用新知识、新理论来解决新的会计问题。

摘要:中央银行透明度和会计标准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会计标准,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覃道爱, 金武, 张翠珍, 谭亚勇.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改革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11) .

[2]尹月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完善思考[J].财会通讯 (综合) , 2010, (2) .

篇4: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

关键词 财务管理 财务控制 会计信息失真

一、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必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财务管理原则,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因为:第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也逐渐增多,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财务管理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运行中的财务危机的发生概率。第二,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进入到我国市场,我国企业在发展中不仅要面对来自本国国内同行的竞争压力,还要与跨国公司之间展开竞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企业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实力,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第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的运行中,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企业领导者能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找出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那么就会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给企业带来各种危机,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信息失真

企业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往往企业的领导在进行企业发展决策的过程中都会以企业的会计信息为基础。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问题,导致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不能对企业的资产总额做到心中有数,也就不能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是企业会计人员工作出现失误,还有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

2、没有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现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中,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很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实力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来说,要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或者是集团中的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在财务报表的合成以及财务状况分析中都有一定的难度。财务管理系统不健全还会导致企业各有关部门不能及时了解企业财务信息,不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不能保证企业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存在的问题。

3、企业领导者法制观念较差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目前很多企业的领导者法制意识较弱,在财务管理中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不顾各种法律法规,采用违法的手段降低自己的成本,例如,隐瞒收入、偷税漏税以及序列支出等等,虽然在短期内能达到自己的利润的增长,但是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不仅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而且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4、企业财务控制薄弱

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一套完善的企业财务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从当前很多企业的实际运行中来看,财务控制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企业资金管理不善。一些企业认为企业的现金越多企业的发展就越有保障,所以将企业中的大部分资金放在手中,不参与任何的投资和周转,导致资金闲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另一些企业在资金使用中没有编制相关的资金使用计划,导致生产运行中资金短缺,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另外一方面,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格。在固定在产采购中没有保留原始凭证,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折旧计提,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虚增,账实不符。

三、有效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1、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因为企业的财务工作就是在各种信息真实的基础进行企业中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就要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首先,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工作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按照相关工作标准进行,不弄虚作假。其次,要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最后,要加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

在企业中所有部门的工作都与企业的资金有一定的联系,而企业中的所有资金则与企业财务管理有关,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然与其他部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所有部门在工作中使用资金都需要在财务部门的指导中进行。所以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中心,企业其他部门为基础,财务部门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局的指导,而各部门在工作中要合理使用资金,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原来的财务管理观念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企业的发展,所以要改变财务管理观念,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在企业中展开宣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来。企业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能遵纪守法,不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随意的干涉。

4、不断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

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在企业的运行中要编制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在确保企业资金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础上,企业要拥有一定的现金持有量,不仅提高企业的收入,而且保证了企业的正常周转。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保管过程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在使用中要进行及时的折旧计提,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该及时体现在企业的财务账目中,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准确性。

5、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企业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的时候,要对他们的财务知识进行严格的考核,选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从源头上控制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加强对他们的后续培训,针对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欠缺的各种知识进行培训,使他除了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之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最后,针对工作中各种财务知识的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企业还要采取措施鼓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职称考试,获取相关工作证书。只有在企业中建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才能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目前,随着企业的运行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财务控制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适应当前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而为合理利用企业财务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海燕 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2]王彩云.浅析勘察设计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当代经济.2010(24).

[3]陈宁宁.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商业经济.2010(23).

[4]李静.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10(27).

篇5: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

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当下,我国整体经济形势正伴随着互联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相应进步的全新时代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对于目标任务要求以及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流程等方面产生了变化。其中对于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来说,具体的发展模式相应有所转变,显现出卓越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特点。由此,必须充分展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整体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水平,增强同行业市场内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顺应当前互联网信息化时代金融发展特点,实现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创新。

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局限性

(一)财务管理意识相对匮乏。

通过宏观分析我国当前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本身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其中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的管理层级对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意识较为匮乏,依旧选择使用传统陈旧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观念,从而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开展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偏差。商业银行的管理层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特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影响商业银行在同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提升商业银行整体的经济效益。其中特别是对于财务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来说,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支出,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等,致使财务管理工作以表象的消极趋势发展,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二)财务管理系统整体落后。

科学技术水平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推进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但是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处于发展初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发展需要,阻碍了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由于现代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是确保财务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就是说,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整体表现出的数字信息化程度相对较差,未能形成统一的金融活动编码。其中最为独特的金融信贷业务活动审批过程,较为繁琐复杂,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开展的系统平台建设缺乏先进性,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运行以及发挥风险控制作用产生消极影响。

(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制约。

对于整体金融机构的宏观发展管理形式来看,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必须从核心参与人员层面上有效的贴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特点。对于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全新金融活动参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关人员自身的认知转变存在限制,专业性人才的数量相对较少,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满足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需求。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人员未能根据商业银行实际的经营活动开展状况,正确认识会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缺乏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影响商业银行内部的正常运转状况。也就是说,参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本身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专业能力较为薄弱,难以胜任当前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特征下的会计管理工作。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建议

(一)加强财务管理理念的渗透效果。

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传统陈旧的财务管理观念,注重全方位、细化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核心组成部分,为更好的推进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深入渗透高效全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增强商业银行获取持续的发展效益,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向心凝聚力,更好的推进商业银行获取稳定的发展动力支持。对于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要充分认识到实行高标准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满足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工作需要,更好的推进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全球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商业银行的相关管理层级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引入现代化的领导决策方式,重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增强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综合业务水平。

(二)提升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平台基础建设。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表现形式的金融机构来说,必须依据自身先进的发展适应性,持续不断的优化对新兴金融活动开展的接纳性。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于海量的财务数据信息以及绩效报告内容都需要高质量的处理整合,因此,需要借助科学、合理,准确性系数高的财务管理系统平台。在相关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系统上进行改造升级,特别注意商业银行内主要核心的信贷业务,展现出真实独立性的特点,从而实现分散数据信息的高度整合,有效的简化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过程,增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水平。与此同时,为更好的推进财务管理工作拓展应用宽度范围,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决策依据,必须制定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尽可能的减少由于人为等客观因素产生的财务财务管理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商业银行业务数据信息的综合质量和管理效率。

篇6:试论商业银行现行财务分析的改进

杨绍洁

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类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其财务分析的实质在于利用财务会计、财务预算和综合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对银行工作的实绩或经营状况进行总结与评价。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实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且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财务分析效能进一步发挥的桎梏。本文试图通过对商业银行现行财务分析缺陷与弊端的剖析,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及值得注意的某些问题。

一、商业银行现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表现

(一)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局限性。第一,现行财务报表只能提供过去的、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货币化信息,而与报表使用者对未来的、可预见性的、相关程度更高的全面信息的需求相距甚远;第二,缺乏对有银行业特色的财务报表体系的深入研究,而简单套用了一般企业财务报表体系的形式,以至难以充分反映商业银行特殊业务的具体情况;第三,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能因受到银行内部各种动机的支配而被人为地降低乃至破坏。

(二)商业银行进行比率分析的局限性。第一,比率值要与某一标准比较方有意义,但这样的绝对标准受到样本数量、计算方法及异常情况的影响,几乎不存在;第二,某些比率反映的是银行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却无法揭示会计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这有时会引起误解,比如资产流动性比率高,仅表示银行资产在会计报表目的流动性较强,并不能就得出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强,流动风险小的结论;第三,不同的比率有时会发出互相矛盾的信息,给正确评价银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难度。比如某银行的利差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其资产利润率却低于同业平均水平,此时便难以判断银行盈利能力的强弱,而需结合其他信息综合考虑;第四,比率分析在进行银行同业的横向比较时,会受到不同银行采用不同会计方法的干扰和影响,而同一银行进行纵向比较的可比性又会因银行在不同期间所选择的会计方法的变更而相应减弱。

(三)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人员素质的局限性。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理论水平、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总之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颇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人员距离上述条件尚有较大差距,这就导致财务分析过程中出现众多的行为性缺陷。

(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涉猎表外业务,如代理业务、信托与咨询业务、贷款承诺及衍生金融商品交易等。在现行的会计帐务处理程序下,表外业务末被纳入资产负债表中,仅以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注明,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庞大指标体系中也普遍缺乏对银行表外业务的考核分析指标。由于表外业务具有自由度大、连续性弱、透明度差、风险性高的特点,商业银行现行财务分析不对其进行多方面的风险分析,将很难适应表外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防范潜藏着的巨大风险的需要。

(五)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1.流动性指标体系中,存贷款比例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为银行的各项贷款之和与各项存款之和,存贷比率越高预示着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这表明相对于稳定的资金来源而言,银行占用在贷款上的资金越多,流动性当然越差。相反,该比率越低,则表示银行还有额外的流动性,因为银行还能用稳定的存款来源发放新贷款。过高或过低的存贷比率对银行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适中的存贷比率才表示银行对资金来源与运用间的安排适当,较好地兼顾了流动性与盈利性。这项指标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忽视了存款、贷款各自内部结构的差异,只是简单地将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相比,这就有“一刀切”之嫌。

此外,资产流动性比率为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这一比率越高,表示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问题在于银行的某些流动性资产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内(通常指一个月)变现,比如应在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未能如期收回,就使得银行的流动性被虚增。这显然将降低利用谅比率衡量银行流动性强弱的可靠程度,甚至会使信息使用者对银行流动性的真实状况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解。

2.盈利性指标体系中,资本利润率是由银行当年的净收益与资本总额相比得到的,其中资本总额等于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之和再扣除某些项目。但目前我国对银行资本的定义及范围的界定还不够明确、细致;另外对资本各组成项目的内容、涵盖面的规定与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比较,也有较大差异。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在实践中运用该比率分析银行盈利能力大小的效能。

3.安全性指标体系中,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以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能力的最关键性指标,也是央行实施金融监管的焦点所在。该比率能否如实反映银行运营情况,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有赖于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的健全,避免利用帐面处理的技巧瞒天过海,如附属资本的范围可能被不合理地扩大,特定资产的归类对计算出来作为分母的风险资产总价值又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若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末理顺,银行不具备独立于企业的地位,反而有这样那样的密切联系,就可能会便外在表现出来的资本充足率比真实比率来得更高,如坏帐冲销问题末及时得以解决,坏帐损失又未及时用自有资本补偿,就会导致有“水分”的资本充足率的形成。这一指标的缺陷包括它可能迫使银行以资本为经营目标,追求高回报并向非信贷业务转移,而资产的多样化会进一步加大计算和报告资本水平的难度。此外,以信用风险为主的该比率缺乏弹性,不能代替充分信息的市场判断,不能避免道德危害、银行危机和

系统性风险,还会抑制银行投资。

贷款质量指标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分别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这样一系列比率,计算了解这些比率能保持对各类非正常贷款的动态监控,从而灵活采取各异的贷款管理方式。对非正常贷款的准确划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引进国际上通行的五级贷款新分类法。但实践显示该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推广应用的时机远未成熟,“一逾二呆”的旧分类法仍有很大的“市场”,这使得对贷款质量的分析失去了科学的基础,新方法的优势更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二、商业银行现行财务分析的对策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现行财务分析的对策。

1.借鉴吸收国际上在财务报表体系改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致力于能充分容纳银行特殊业务信息的、具有银行业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体系的建立。尽快解决诸如有无必要编制银行现金流量表及在明确有必要编制的前提下,应设计什么样的特殊格式、项目,使之能真正有利于揭示出银行现金流量方面的有用信息等等重大问题。

2.要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通过三大途径来实现:其一,加大央行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等监管措施的力度;其二,条件较好的银行还可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其三,利用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来约束商业银行的会计行为,就必须加快会计准则中有关银行特殊业务准则及财务报表准则的出台。

3.建立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力求做到每月一次简要分析,每季度一次详细分析,每半年、一次全面分析,出现重大问题时再作专题分析。各分行的财务分析应在基层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行又基于分行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全行分析,如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制度。只要将之贯彻落实,就一定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可见,财务分析制度的执行者——人的作用不容忽视,所以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着手加强对银行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注重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相关理论水平。

4.在现有银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加入评价表外业务的风险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系列指标。比如,用“表外业务金额/银行资本总额”再与一定标准比较,就可以衡量表外业务的风险程度;又如我们可设计指标来反映表外业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影响;再如,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表外业务也应予以考虑,即应制定出表外业务风险资产额的计算方法,使之成为银行加权风险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要始终对银行表外业务蕴涵的高风险保持高度警惕,通过跟踪监测,防患于末然,以利于银行的长远安全与持续运作。

5.正确处理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强制监管与商业银行利用财务分析进行自律性监管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最终目的相同,都是为确保银行的三性,只是出发角度、采用手段有所不同。因此二者应尽量做到数据共享,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而不应彼此对立、割裂。

6.针对前文提及的银行现行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具体可改进克服如下:其一,既然资产流动性指标存在潜在的误导性特点,我们应注意在分析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时,结合其他比率,如速动比率、不稳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比等,综合考察和判断;其二,对资本利润率指标要注意明确、细致地界定作为分母的资本总额各组成部分的范围、内容,以增强指标计算的可操作性;其三,着力解决与资本充足率有关的准确计算,压缩人为“水分”,缩小与国际间不必要差距的众多问题;其四,将衡量贷款质量的系列比率改为正常贷款余额、关注贷款余额、次级贷款余额、可疑贷款余额、损失贷款余额,分别与各项贷款余额相比这样一系列比率,以便与所采用的新贷款分类法相配套。这些比率功能能否到位,关键还要靠新贷款分类法的切实落实,因此如何使该分类法更易操作,更易被接受,是眼下函待攻克的难关"。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比率分析时指标计算的有用性和经济性,避免陷入指标越多越无用的怪圈,而应根据分析的特定目的来选择必须计算的比率,不是动辆算出所有的比率。必须计算的比率一般应符合两大条件:一是特定分析必不可少的,如银行流动性分析中少不了对存贷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核心存款比率等重要比率的分析,而资本充足率比率、贷款质量衡量比率对银行的安全性分析同样不可缺少。二是指标间尽可能不重复,如计算了财务杠杆率,就无须再计算股权收益率。否则,不仅使分析程度繁琐,且指标越多,反而可能冲淡对主要指标的注意程度,以至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篇7:浅谈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改进措施

赵兵平阴县公路管理局

摘 要《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发布以来,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财政体制不断改革特别是燃油税费改革以后,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活动和财务行为,满足公路养护的会计核算需要,本文从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的现状出发,就当前公路养护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合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就公路养护的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就完善会计制度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公路养护 会计制度 改进 措施

公路建设资金是国家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增长、扩内需、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仅济南市公路局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多元。作为管理公路建设资金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是1987年基于当时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环境下建立的,属于会计中分行业、分部门的“地方方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间虽然经过几次修改,行业特点突出的公路养护单位与市关系越来越密切,会计环境与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的是在实施燃油税改革以后,原有的会计制度局限性日益明显。如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下很多会计事项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直接的反映,也不符合国家宏观决策对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建立适应公路养护单位特殊财务管理业务和特殊会计核算业务的会计制度,对于公路养护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至关重要,必须根据当前财政管理体制和公路养护体制的特点,对会计制度加以改进。

一、《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制度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特别是在2009实施燃油税费改革以后,公路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建设经费拨款渠道发生改变。原来养路费由各市征稽所征收,各市公路局归集上缴省公路局,省公路局缴入省财政国库;现在燃油税由税务部门归集到中央财政,公路部门人员经费是由中央财政层层转移支付,建设经费由省级财政根据公路修建计划统筹使用。因此,各级公路单位财务部门不需再对养路费收入计划执行情况表进行核算及账务处理,这与财政部门的要求不相一致。由于财政部门布置的预算报表与《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在计算口径、方法、要求等不相一致,造成决算数据不能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公路系统的收支情况。因此,为适应当前公路建设资金纳入财政管理体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整、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公路系统的财务状况,修改会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会计制度不能满足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实行新会计准则和燃油税费改革以后,公路养护部门根据现行制度编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已经无法满足税务、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等国家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现行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有资金平衡表、收入计划执行情况表、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公路小修保养成本表、工程成本表、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表、专用基金表等报表,这些数量巨大,编制复杂报表只在公路系统内部有使用价值,而对于其他部门和单位缺乏通用性和可比性差,造成双方在财务信息的交互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养护单位申请银行贷款、办理税务登记、编制国有资产清查年度报表,都必须按照对方的要求填制通用格式的会计报表,这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所采用的会计制度不同,很容易发生偏差,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最终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最终效果。

(三)、会计核算的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现有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下,养路收支由省级统一核算超支结余的管理办法,养路资金结余按省、市下达的公路修建计划进行核销,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养护建设和管理的需要。现行制度下的公路建设经费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实行统收统支,所属公路养护单位按照省级公路管理部门核定的养路支出计划使用养路拨款,所发生的养路支出,通过办理年度财务决算,全额结转到省级公路管理部门,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统一计算当年的结余或超支。实际工作中,养路费支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地市级以下公路部门所实现的资金结余或超支缺乏合适的科目进行归集和核算往往,隐藏在往来结算资金中,这样一来,会计报表既不能反映出公路部门的实际财务成果,也无法为财务分析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此外,公路养护单位在工程核算方面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现行制度中公路养护工程支出在年度终了时全额转销,这样既不利于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跨年度在建工程成本,也不利于对跨年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和加强财务管理,并且给跨年度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合理

随着公路养护部门的机械化养护水平不断提升,拥有的固定资产数目日益庞大,而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待改进。首先、固定资产购置不规范。由于执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时,固定资产的购置或由上级审批,或使用单位或部门直接购买,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特别是在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其次、核算范围过大导致固定资产数据统计不准确。我们单位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按800元以上,而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且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不变。但是,例如公路养护部门购置割草机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条件,使用一段时间坏了,修理费用比新购置的还大,不如购置新的,这样造成了公路行业购置的简易设备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从而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数据统计的不准确性和管理的难度加大。最后、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我局购置的固定资产大多用于公路养管,能够据实提取折旧、大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状况,但固定资产增、减资手续繁琐,审批部门过多,造成账实不符、账账不符、账表不符。

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改进思路和改进措施

(一)、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应涵盖各项经济活动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范围比较广,涉及公路养护及设施设备维护、公路通行费收入、服务区经营、公路超限载治理等多项内容。因各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不同,有的经济活动在一些地区存在,另一些地区却不一定存在,所以,制定核算办法时,不能将视野局限于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应尽可能地考虑各种情况,这样才能让出台的办法在实践中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修改既要与财政改革要求接轨,又要兼顾行业管理要求,突出行业特色。

财政改革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趋势是更严、更细。强调与财政改革相衔接,不仅有利于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提高自身的财务工作水平,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容易适应改革后趋于规范的财政管理要求,保证公路养护事业的平稳、顺利发展。另一方面,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在某些睛况下不能一味死套财政部门所要求的核算方式或方法,如:公路养护某项养护工程,若采取自己组织施工的管理模式,就应当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具体核算各项成本费用;若采用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的管理模式,核算具体的成本费用项目就比较灵活。因此,制定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时必须坚持行业的特殊需要。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养护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标准和核算办法

1、建立严格规范的固定资产购置标准和审批程序

公路养护方面的固定资产购置,要加快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一是要继续加大《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以增强依法采购的法制意识;二是要结合各单位业务特点,组织制定《公路养护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为推行集中采购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要制定固定资产标准,明确规定什么样的资产为固定资产,需要政府审批、采购,这类资产如何管理使用等等。

2、适当提高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

提高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建议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标准提升至2000元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有关部门要加快办事效率、减少审批程序,保证新增、减少的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更便于会计的核算和日常管理,从而能真实反映单位拥有固定资产的实力。

3、做好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和管理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失去了意义。同时,事业单位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没有反映其资产净值,也就虚增了资产总量;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开展业务活动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虚减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固定资产是否要计提折旧没有明确说明,只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毁损等作了一般性的阐述,而会计制度通用科目中没有折旧科目。可见,同企业会计核算类似,对无形资产的损耗要在受益期内逐渐摊销,由此,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资本化,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分期确认和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建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样才能在成本中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及现有的生产能力,同时保留在账面上的一些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能够得以及时处理,从而使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当事业单位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或者建造工程类固定资产时,可以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先在“在建工程”中归集相应的成本和支出,待安装完毕或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四)、根据公路养护单位实际需求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等月度会计报表

年终决算时,公路养护单位要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要求编制会计决算报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要根据其单位性质编报养路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通行费部分)、公路小修保养成本表、公路大中修工程成本表等有关报表。要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一致的基础上,满足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可采用会计电算化方法解决。首先,在通用会计科目的设置下按费用要素尽量明细化,并在最下—级科目上,按公路养护报表项目或类别设置核算标志。其次,在通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中,增加公路养护报表模块,在通用账务处理模块和公路养护报表模块之间,建立数据传递接口,二者共用—个会计凭证数据库。当确定要生成公路养护会计报表时,系统自动将凭证毁据传输到公路养护会计报表模块中,根据凭证上不同的核算标志进行处理,并分配到不同的报表项目生成有关报表,做到会计报表的一表多用,实现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五)、建立公路养路周转金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公路畅通,对公路的经常养护是公路、管理单位的首要任务。仅济南市公路局每月在公路建设、公路养护支出每月大约要在1亿元以上,而且税费改革以后,燃油税属中央税、由税务部门层层上解到中央财政,再由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层层下拔,大大增加了资金在库、在途时间。以山东省为例,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使用计划是需通过省人大委员会的审批,因而该计划不能在年初就到位,影响养路资金的正常使用,建议建立养路费周转金制度,由财政部门核拨,列作公路养护单位流动资金。

参考文献:

[1]朱逊华.浅谈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现状与改革[J].交通财会,2003(01)[3]周国光.公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J].交通财会.2007(01)[4]黄位文.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J].交通财会,2007(10)[5]刘丽.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03)

作者简介:

篇8:浅谈改进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经济活动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 在我国, 中小企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力量, 而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现状怎样、又需要哪些改进呢?

1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中小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小、经营模式灵活、成本低、息率高等特点, 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的基础力量。但同时, 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存在如下情形。

1.1 财务管理理念淡薄

由于很多中小企业都是私营企业, 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 在这些企业中, 企业管理严重家族化, 有些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能力差、管理思想落后、缺乏财务管理观念、对财务管理缺乏专业理论和方法, 导致职责不分、越权行事, 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从而使财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1.2 缺乏财务管理制度

不少中小企业起步之初规模很小、企业管理和制度很不完善,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和制度并没有同步建设和完善, 甚至出现管理制度的空白, 导致内部控制薄弱, 使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出现资产流失、浪费现象。

1.3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受重视

中小企业规模小、人员配备不足, 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没有优秀的专业财务人员, 使得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业务水平较差, 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财务监督力度也难有力度。

1.4 多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的创业起步资金往往是由股东、合伙人、亲友等筹集而来, 不仅需要一定的积累期, 而且资金数额比较有限, 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 内源性融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通过上市股票及发行债券等外源性融资可以满足大规模融资的需求, 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条件和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普遍较低等客观条件大大增加了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尚不够发达、上市门槛较高, 只有少数满足条件的中小企业能从资本市场融资。

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财务控制薄弱、资金监控不严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缺乏专业财务人员, 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制度的运用上多数不够规范, 导致财务控制薄弱、资金监控不严。主要表现为:对现金管理不严:有些企业过多预留现金, 不投入生产进行周转, 造成资金闲置;相反, 有些企业对资金使用计划不周, 过量购置不动产, 造成流动资金不足, 无法应付生产经营急需的资金, 使财务陷入困境;应收账款控制不力, 造成资金周转缓慢: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赊销策略, 且缺乏有力的账款催收措施, 形成大量呆账, 造成企业资金损失;存货控制不严:这也是在中小企业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有些企业存货量过多, 造成资金呆滞、周转不灵;有些企业存货不足, 在出现缺少原材料的情况时难以应对, 造成企业效益的损失;重钱不重物: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 非常重视现金的管理, 收支和保管都比较周密、妥善, 出现差错也会及时核查, 但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则相对松懈, 财务管理职责不明, 出问题时也不能及时追查, 资产损失浪费比较严重。

2.2 融资困难导致资金不足、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差

资金不足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融资困难也是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有:企业规模小、缺乏经营管理理念、经营风险高、负债率高、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等因素导致其信贷风险过高、抵押担保难, 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阻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混乱、信用等级低下等难以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 使得中小企业难以直接向资本市场融资;缺少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管理的机构、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等因素也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中介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中介机构和抵押担保机构的建设尚不完善、不健全, 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2.3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陈旧

不少中小企业, 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 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 管理者往往缺乏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企业缺少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企业管理依然是传统、陈旧的模式, 又很少建立内部审计部门 (即便有, 也难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 所以, 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4 投资缺乏科学分析论证

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影响, 往往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努力尽快回收投资, 不考虑拓展企业规模, 以致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 中小企业投资受自身经济实力、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对信息资源的掌握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投资上也存在不小的盲目性, 在缺少科学地分析、论证的情况下, 投资方向往往难以把握。

3 改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措施

要改进我国中小的财务管理现状、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从中小企业内外两方面入手, 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

3.1 中小企业内部的改进措施

3.1.1 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加强财务控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要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脉, 企业的生产、运营、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有限, 要合理地分配资金, 尽量控制产品资金的占用量, 使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有效配合, 形成合理地资金结构。在资金的运用方面, 要保持一定的付现能力, 以保障企业日常资金的灵活周转, 预防市场波动和融资困难的制约。

3.1.2 革新管理理念, 转变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 应当通过培训、学习等各种途径,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革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 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积极努力的吸纳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优秀人才, 重视对企业现有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促进企业发展。

3.1.3 加强会计工作和财务监督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严格执行财政部规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使得财会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使之分工科学、责任明确。同时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制度, 对企业财产物资规范管理, 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样品管理等方面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 查疏堵漏, 保障企业物资安全。

3.1.4 面向市场, 科学地分析论证, 正确进行投资决策

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 运用现代管理方法, 面向市场, 做好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分析, 帮助企业正确进行投资决策, 保障企业的投资效益。例如:在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时, 可以多增加一些投资项目;在企业现金流量不足时, 要合理控制投资规模, 投资一些低风险的短期项目, 以保障资金的良性循环。

3.2 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改进措施

3.2.1 加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的建设, 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经营能力不强等客观因素, 致使其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例如: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库等, 这些机构一般由政府设立, 并在不同程度上依靠政府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2.2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 我国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 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对操作规范、业绩突出的担保机构进行重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应实行一定期限的营业税免征制度;担保机构业务开展涉及反担保抵 (质) 押登记问题时, 登记机关要提供方便、降低评估、登记费用, 避免对担保物的重复评估、登记。

3.2.3 为中小企业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

首先, 要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股权融资的特点与效果, 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广阔的股权融资市场。其次, 组织中小企业之间成立企业基金会, 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例如各地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互助基金、担保基金、特定用途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式的基金会, 资金来源包括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筹集、政府财政拨款等, 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促进企业发展。第三, 政府应制定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总体规划, 对于像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合法诚信经营这一类的优秀中小企业, 应重点予以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会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J].会计之友, 2009 (23) .

上一篇: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下一篇:光缆线路维护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