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边城游作文

2024-05-30

端午边城游作文(精选3篇)

篇1:端午边城游作文

端午佳节到榆林 边城休闲更精彩

北方边城中国榆林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

秉承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榆林文化实力的责任,西北边塞之城·陕西榆林第二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定于2012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三)上午在榆林隆重开幕。

榆林,史称上郡,是一个山魂边韵、风光秀丽的地方,从秦设上郡以来,已经有2226年的建县史。

榆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使榆林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榆林古城“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曾被明武宗美誉为“小北京”。榆林民风淳朴性情豪放,是民间艺术之乡,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激越的信天游、千姿百态的绥德石狮、细腻秀美的三边剪纸,以其浓郁的黄土风情和丰厚浑朴的生活底蕴,风靡海内外。

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在经济转型时期,大力实施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城市战略目标。依托能源产业的雄厚经济基础,把握生态重塑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选择以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城市经济模式,努力把榆林建成西部经济强市、建成具有时代先进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

依托榆林是中国信天游之乡、是华夏黄土农耕文明的摇篮、艺术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积极培育和开发文化演艺和文化旅游产业,提升边城文化品位和建设水平。积极打造五大旅游品牌,即:万里长城第一台、边塞石刻第一峡、中国沙漠第一淡水湖、陕北道教第一山、南北朝废都第一城、金鸡沙生态旅游区等六大旅游品牌。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称端阳节、龙节和女节。在中国北方,端午节也是一个祈福避疫的重要节日,榆林地区人民每年五月初一开始要插柳、包粽子,举行庙会和各种民间文艺表演。

今年6月14日,即农历五月初三,榆林将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今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将突出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的主基调,突出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性。活动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体现群众性民俗文化特色。

本届文化节为期10天,6月14日开幕,6月23日闭幕。活动分为五个基本单 元。

一是隆重热烈的开幕式。将利用榆林边魂神韵的自然优势,在榆林世纪广场举行大型文艺表演,节目以集中展示端午文化为主题,形式上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届时将邀请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学者、专家出席。同时,启动第 届榆林民歌演唱会。

二是举办规模宏大的民俗文化展示活动。榆林地区传统戏剧、曲艺展演,包括著名的秦腔、陕北说书等十多种曲艺。榆林地区地方特产和名品名吃展销活动。民间工艺制作成果展览和民俗文化展览展示活动。届时将全面展示榆林地区近年来民间工艺品,挖掘创新成果和传统民间生产生活用品,并举行传统民间婚礼表演活动。

三 举办第二届榆林米脂黄小米文化节。同时,小米文化节期间还要组织陕西书画名家主题笔会,以展现诗画榆林。

四 开展边城旅游推介和招商活动。榆林不仅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而且拥有黄河、长城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优势独具特色,集中力量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演艺等主导产业,精心打造中国西北边塞城市重镇形象。

五 举办“边魂神韵”大型摄影展览。推出省内摄影家“聚焦边城”的美丽瞬间,用图片形式进行边城写真,展览分三大单元分别为“魅力边城”、“文化榆林”和“民俗新韵”三个部分。

六 榆林市端午节形象大使选拔赛作为本届文化节的闭幕晚会。

篇2:端午边城游作文

关键词:端午;审美意境;审美意象;创作审美心理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由三个端午节事件贯穿始终,“端午”成为这篇小说发展的一条主要时间线索。其文与“端午事件”有关的篇幅占到全文的三分之二左右,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沈从文为何钟爱于选择“端午”来构建全篇?由此,本人试图解剖作者的“端午情结”。

一、宏观视角下析“端午”审美意境的创造

倾向于民俗化的文艺作品在创造审美意境时经常依托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民俗环境,从而彰显浓郁的地方情调,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端午节”是《边城》作者精心营造的审美意境。小说前两回主要在营造气氛,为全文铺垫基调。小说第三回开始正式写到端午节,端午气息由此一直蔓延到小说的第十七回。

文中故事发生在湘西边陲茶峒一个苗汉杂居的地方。书中提到,端午是这个地方一年中最热闹、最有意义的日子之一,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将参与进来,这为故事主人公的相遇做好了准备。端午节不是苗族或汉族所独有的节日,而是属于整个民族的节日,苗汉两族的大融合更加丰富了这里的节日元素。端午节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与轴线自然而贴近生活,故事的发展水到渠成。

文中主人公翠翠和傩送在第一个端午节里互相倾心,“爱情”萌动。端午时节里最适合“走马路”,满山碧翠,情歌飘荡。作者这样的安排营造出了梦幻与唯美的氛围。“在苗族区域,爱情及婚姻仍延续着原始的自由形态。男女间的结识与相爱,多以对歌方式进行,任何未婚男子都有权向自己钟情的未婚女子,表达爱慕之情。”翠翠的父母通过对歌相爱而私定终生,翠翠的血液里流淌着这浪漫的情愫,她自然会钟情于走马路的二老,而非走车路的大老。

《边城》中的端午节不但为故事的发生及发展提供了浪漫的时空环境,而且是人物进入故事情节的关键之所在。作品中故事情节的深入展开,人物命运的起伏变化,整个悲剧情调的高扬,都与端午这一民俗事象的描摹融为有机的整体。

二、微观视角下析“端午”审美意象的安排

审美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审美象征物,作家往往会精心选择一些与意境创造相关的风物,以此来传递和表现他们的主观情思,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沈从文将端午节作为整个故事发展的大情境,其全文的构思和意象的选择都与此相匹配。我们从文中可以找到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符号,如:龙舟、鸭子、虎耳草、蒿艾、粽子等等,它们都具有着特殊的意韵,并对剧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龙舟

龙舟是湘西边地独特文化的载体,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期间当地居民十分关注的盛大活动。在湘西地段,龙舟竞渡的最终胜利者不但享有英雄的美誉,而且往往能俘获少女们的芳心。文中写到傩送和天保都精通水性,皆是当地泅水划船的好选手,但文中只对傩送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表现进行了正面描写,而天保几次都因办货而错过。龙舟竞渡是傩送的强项,这样的安排可以突出男主人公的身心和性格特征,这是其他民俗节日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鸭子

民歌中,动物属于民间情爱意象的一类,《边城》中的鸭子同样具有这种意义。沈从文在文中写到,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二老捉到鸭子后,别人就说:“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本领。”此处便透露出追赶鸭子的游戏包蕴着男女追逐欢会的模式和意念。在文中,傩送与翠翠的初次相遇发生在第一个端午节里傩送捉鸭子的场景。翠翠在岸边等爷爷,发现“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的‘踹水’游近岸边的。”此处的鸭子让两人有了交集。第二个端午节,天保捉鸭子回家,正好遇到守渡船的爷爷,船总顺顺要天保将鸭子送给翠翠,翠翠在回家的路上说了一句:“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话外音是不是“真正稀罕的没有得到”呢?端午节捉鸭子这一风俗是湘西地区独有的,鸭子是人们对情爱的向往,在苗汉大聚居的湘西,人民追求着质朴的情感。

(三)虎耳草

虎耳草在端午时节里长得尤其硕大。当地俗称“走马路”的求婚方式就是示爱者站在高崖上为心爱的人唱三年六个月的歌,唱到对方心动为止。美妙的歌声是傩送传达给翠翠的情意,翠翠接受到傩送传递的.爱的信息以后直接梦到虎耳草,虎耳草成为翠翠对傩送爱的回应的象征物。虎耳草在文中出现五次,有四次都出现在翠翠的梦里,只有一次出现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节日外出的翠翠,一大清早便出去掘竹鞭笋了,当翠翠回来时,“把竹篮子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这一次因翠翠去采虎耳草而错过了与傩送相见的机会,这一次的错过直接导致了两人的分离。文中虎耳草意象以其丰富的内涵引导着情节深入新的层面,成为情节发展不可替代的因子。

三、作者端午情结的创作审美心理

沈从文在湘西水乡世界里长大,他“谙熟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那块土地,谙熟那绵延千里的沅水流域及这一带人民的爱恶哀乐的鲜明生活样式和吊脚楼淳朴的乡俗民风,因此形成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民风民俗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其环境下生长的每个个体,往往会“成为某种精神的、心理的积淀和思维定势,有意无意支配着他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方式。”

例如,“水”的孕育使得沈从文在乡土题材的作品中经常营造出一个水的世界。《边城》故事开篇就迫不及待地写到缓缓流淌的溪水,有渡船,有龙舟,有水鸭,还有淅淅沥沥的雨水等。傩送的出场是从水里冒出来,傩送和翠翠有了第一次交集;天保、翠翠父母的死都与水有关;边城整个故事发生在多雨水的端午时节。文中三次写到端午,除了第一次翠翠和傩送相见的端午,后两次端午都有雨水伴随。俗信端午节下雨预示着不吉;反之则吉。神秘化和宿命观在沈老的文学作品中多有表现。此处,端午雨的安排为天保不祥的结局与整个故事以悲剧结尾埋下伏笔。

篇3:品粽赏舟端午游

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祭屈原

秭归是屈原的家乡,秭归人每年在端午节都要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最重要的民俗是赛龙舟、办诗会、公祭屈原。赛龙舟前先要举行游江招魂,将粽子、瓜果点心等各种贡品摆放在屈原灵牌前,主祭官要吟诵祭文,孩童们齐声朗诵屈原的作品《橘颂》,人们叩首焚香,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划龙舟时场面特别壮观,各种敲锣声、打鼓声、口令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响彻整个江畔。

小链接: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岳阳:屈原投江的地方

岳阳的汨罗江是当年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端午都会上演吃粽子、插艾蒿、喝雄黄酒、龙舟巡游、赛龙夺锦等内容。此外,空中动力伞、水上摩托艇表演以及岳阳地方民俗戏曲表演也会非常精彩。体验完民俗,还可以去一览岳阳楼、洞庭湖、君山岛等其他景点的风采。

浙江杭州:观看龙舟赛

中国唯一的一座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是西溪湿地,它坐落于杭州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那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迷人,每年都要举办非常热闹的“龙舟盛会”。龙舟虽然不大,但却可以装下十多个划桨的壮汉、鼓手和舵手,常见到有人掉进水里去,引得观看的人哈哈大笑,气氛热闹而快乐。看完了龙舟赛,现场还将举行包粽子比赛,并举行西溪武术、拳船、越剧等表演活动。有兴趣的同学们还可以到龙舟展示馆内跟着老艺人学习雕刻龙头。

贵州镇远:民族特色的祭龙仪式

镇远古城是舞阳河畔上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每年的端午节是镇远古城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清晨,人们在青龙洞山门举行祭龙仪式,在芦笙、唢呐的伴奏下,龙舞、蚌壳舞、苗族踩鼓舞、踩莲船、芦笙舞一一登场上演,让人领略到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然后红龙、青龙、紫金龙、黄龙、白龙、菜花龙等分别代表古城不同地段的龙舟队将龙头护送下山门,拖入水中准备比赛。龙舟齐发,竞相飞渡,场面异常壮观大气。一边看龙舟赛一边赏民族舞,真是其乐无穷。

温馨小提示

端午出游对同学们来说虽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高兴之余请别忘了要提醒爸爸妈妈注意以下几点:

一、旅行地点的选择要考虑全家人的身体状况,以休闲、快乐为目的;

二、要注意防暑,备好遮阳伞和一些急救药品;

三、旅行过程中饮食也要注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变质的食物;

四、别在热闹的旅游景点买东西,尽可能摸清当地人常去的购物场所,这样钱包就会安全很多;

上一篇:关于快递客服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下一篇:幼小衔接日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