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

2024-06-25

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精选6篇)

篇1: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

**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

四年级

语文

导学案

主备人

黄妙虹

复备人

审批人

谭肖珍

编号

学生姓名

小组

1、观潮

课时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实施导学案,发挥每个成员的学习作用。

学习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重、难点

预测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学习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前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4自然段。

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

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1、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钱塘江潮以其汹涌的浪潮和陡立的水墙闻名于世,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观潮。今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吧。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2、对子相互交流、检测独学内容。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

3、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1、各学习对子暴露对学不能解决的疑问,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尝试解决,小组长梳理总结。

2、组内交流对学成果,展示区板书小组群学成果及群学后仍旧不懂的问题。

3、教师引导组间互学,解决各组的疑难问题。

4、教师到各组巡视,调查学情,将本课的重点、易错点、疑难点梳理出来,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组长到“任务报到站”自主领取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五、组内展示,组间互学(小展示)

小组内进行展示,互动交流,教师巡视,点拨,了解情况,及时收集学习信息。

六、主动展示,张扬个性(大展示)

1、通过朗读,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看到的景物美丽,人们的心情焦急)

3、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5、写潮去时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

6、组间进行补充、建议或质疑对抗、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拨。

7、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点拨。

4、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七、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的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按原文填空。

B、造句。

犹如:

C、这段话从()和()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八、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课后

反思

篇2: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

一、学习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词,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

品味斑羚形象、飞渡细节、环境描写。

三、学习难点:

尝试解读故事对人类的启示。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使用自己的话加以叙述。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斑羚竟能在生死存亡之际做出这样的.壮举?你能结合课文谈谈吗?(用句式“我认为这是一群的斑羚,因为。”)

2、镰刀头羊作为这群动物的首领、这场飞渡的组织者,请你谈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头羊?(“我认为这是一只的镰刀头羊,因为”)

3、斑羚及镰刀头羊的形象让我们感动,作者描写这些感人的动物形象的目的什么呢?

4、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同学们,这群斑羚的故事令人感动,还取决于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就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些具有强大震撼力的文字吧!看看我们能从文中学到哪些写作方法吧!

篇3: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学法引导】

理解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历史地图的运用, 让学生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具】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基础学习

1.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核心是德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核心是英国。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4.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 (史称“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 (新式武器坦克的最先使用)

5.结果: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 同盟国失败。

6.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7.特点:历时长、范围广、参与国多、破坏性大。

8.影响: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三、合作交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 班内展示。

四、析疑解难

谁说得更有道理?甲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乙说:“不一定。在战争中, 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 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 觊觎全球, 争霸世界,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次, 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维护民族独立,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 但并不能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五、达标检测

(一) 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是在 (C)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初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B) 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3.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A)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4.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C)

A.莱克星顿和莱克星顿枪声B.萨拉热窝和萨拉热窝事件C.巴尔干半岛和萨拉热窝事件

D.巴尔干半岛和奥匈帝国向萨尔维亚宣战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C) A.俄国“二月革命”爆发

B.奥匈帝国瓦解C.德国宣布投降

D、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

(二) 阅读探究

材料一、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 在战后应该审判的就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 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 应该表扬。

1.“这把枪”代指什么事件?“一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2.材料二中关于战争中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对, 因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掠夺战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远离战争。

六、课外学习

篇4: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

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几种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学习重点

归纳、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学习过程

一、下列各段分别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1.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2.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摘自《故乡》)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摘自《氓》)

4.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摘自《儒林外史》)

5.阿Q被未庄的闲汉打败了,这当然是他不甘心忍受的,但又无法反抗,只好这样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儿子打老子……”(摘自《阿Q正传》)

二、归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阅读练兵

1.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摘自《音乐之声》)

①选文通过哪些描写刻画了这个父亲的什么形象?

②从对六个孩子的动作、神态描写中,概括出他们的形象特征。

2.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面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摘自《二十年后》)

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篇5: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

教学环节 年级: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背影

备课人:备课时间:月日学科组长签字:

第2教时

1.创设情境

2.出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3.自主学习

4.小组合作、展示汇报

5.精讲质疑、巩固训练

6.师生探究

7.课堂小结

8.训练检测

9.反思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找出四次写背影的文段,感受父对子爱。

2、找出四次写流泪的文段,感受子对父的爱。

3、找出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感受平淡之中见真情的语言特点。

二、重点:找出四次写背影的文段,感受父对子爱。

三、难点: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

四、自主学习内容

1、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通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2、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本文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法指导

1、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全文的脉络。

2、学生朗读,围绕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进行圈点批注,同桌交流

3、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五、探究交流

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谁不爱自己的父亲,用那火热的赤子之心。在这篇文章中父亲是那样爱儿子,儿子又是那样的关爱父亲,这是一种交互的爱。请你从字里行间寻找爱,说一说哪些词语真切地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爱。

1、阅览全文,用横线直接画出。

2、重点关注两个“自然”。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在发之于外。)

六、训练检测: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了。

5.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A.吊缩拉来B.攀勾搀疏

C.攀缩搀来D.吊勾扶搀

6.作者着力刻画了父亲怎样一个“背影”?

7.全文以“背影”为主线,组织了全篇结构。“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语段中出现的“背影”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开头点题,引起下文,略写。(第一次)()

(2)对“背影”的动态进行补充,深化主题,略写。(第二次)()

(3)集中刻画,把情节推向高潮,详写。(第三次)()

(4)照应开头,引人回味,增加感情的深度。(第四次)()

8.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9.结合文段谈一谈,当面临与父亲的一次较长久的离别时,你是否会流下眼泪。

篇6:第2课时导学案教案

课题:广角例2及做一做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13-11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2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学习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增强合理解决生活钟的问题的意识.一、课前预习

a)在家里你都做过些什么家务.b)如果你的妈妈安排你烧水和扫地,你会怎样安排这两件事呢?

二、自主学习1、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沏茶前要考虑什么,准备什么呢?

3、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4、要让客人最快的喝上茶,应该怎样安排这些工序才合理呢?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三、交流解惑

1、要烧水先要

,.2洗水壶→()→()→()→()→()

3我们设计的过程主要

大步. 第一大步

第二大步

第三大步

第四大步

所以我们花的时间(算式)

(分钟)4用图式来表示:

5通过前面沏茶这一件事,我们觉得要合理安排一件事,应该考虑那些问题?1、2、3、6做一件事之前想好哪种方法安排合理,可以

.练习:1、114页做一做2题 我的安排是(用图式表示):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一共是(算式)

2、妈妈下班要回家做饭,淘米要3分钟,煮饭要30分钟,洗菜要8分钟,切菜要10分钟,如果煮饭和炒菜用不同的锅和炉子,妈妈将饭煮好至少要多少时间?

3老师要打电话天通知6个同学重要的事情,如果每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下面老师的方法是最快的吗?你能设计一个更好的方法吗? 老师→A,老师→B,老师→C,老师→D,老师→E,老师→F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上一篇:欧姆定律教案+学案+习题下一篇:小学语文五年级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