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大讲堂之磷

2024-06-28

营养大讲堂之磷(精选6篇)

篇1:营养大讲堂之磷

营养大讲堂之磷

磷(phosphorus),它在希腊文的原意是“发光物”.1669年,德国的一位叫布兰特的`医生在用强热干馏尿的过程中,偶然注意到瓶内有一种特殊的白色半透明晶体在黑暗中隐隐发光,这就是人类首次发现的单质磷--白磷.白磷的活性很高,需储存在水中,暴露在空气中的白磷会缓慢氧化,并伴随磷光现象.

作 者:白绍蓓 作者单位:刊 名:食品与健康英文刊名:FOOD AND HEALTH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篇2:营养大讲堂之磷

营养大讲堂之叶酸

叶酸是含有蝶酰谷氨酸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因最初从菠菜叶中被分离出来而得名.它也是维生素B大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同样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作 者:王璇 作者单位:刊 名:食品与健康英文刊名:FOOD AND HEALTH年,卷(期):“”(9)分类号:关键词:

篇3:营养大讲堂之磷

磷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成人体内磷的含量约为650克,约占体重的1%左右,仅次于钙。在生命过程中,磷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除了担负着构成骨骼牙齿,参与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的多种功能外,在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的细胞中都可以找到磷的身影,它以磷酸形式参与生命活动,可以说是生命的起源元素之一。

磷有什么作用?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磷和钙一样,都是形成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需构成物质。人体内的磷约有85%~90%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干骨骼和牙齿中。磷与钙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好兄弟,它们的代谢在许多方面是互帮互助、同伴而行的,在人体骨骼的形成过程中,每2克钙就需要1克磷,无机磷酸盐与钙结合,才能构成坚硬的骨骼和牙齿。可以说,磷和钙共同承担着构成机体支架和负重的任务,其中一种元素的缺乏,就会影响另一种的吸收与利用。

参与能量代谢人体内的磷还以有机磷酸酯的形式参与能量代谢。三磷酸腺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TP,就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磷酸肌酸等可以作为能量载体,在细胞内能量转换代谢中,以及作为能源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人体内所有能量的产生、储存都需要适量的磷。

构成生命物质成分磷是DNA、RNA及各种核苷酸的基本组成成分,而核苷酸是生命中传递遗传信息和调控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另外,磷脂还是构成所有细胞膜所必需的成分,并参与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体内的磷酸盐可与氢离子结合为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并从尿中排出,从而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缺乏和摄入过量磷时会有什么危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几乎所有食物均含有磷,合理的膳食中磷含量往往超过人体的需要,所以营养性磷缺乏较少见。磷缺乏的病人只是见于在某些特殊情况,如长期食用大量抗酸药的病人,或禁食者、使用静脉营养过度而未补充磷的病人等。缺乏磷会出现肌无力、骨痛、骨软化和佝偻病等症状。当然,合理的膳食不会导致磷过量,但若摄入过量的磷酸盐,可引起低钙血症,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手足抽搐和惊厥。

哪些食物中含有磷

磷在食物中分布广泛,无论是动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在其细胞中均含有丰富的磷,动物的乳汁中也含有磷。磷是与蛋白质并存的。当膳食中能量与蛋白质供给充足时不会引起磷的缺乏。瘦肉、禽、鱼、蛋、奶、动物内脏含磷量均很高,坚果、海带、紫菜、油料种子、豆类等也都是磷的良好来源,但谷类食物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不经加工处理,不易被人体吸收。

篇4:营养大讲堂之 钙

钙除了具有形成骨骼和牙齿的作用外,还是生命的启动剂和代谢的调节剂,它对于维持体内许多生理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如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调整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正常心跳的维持,神经活动的传导(兴奋和抑制),肌肉的收缩,细胞的分裂,酶类的激活,血液的凝固,内分泌活动和人的思维活动,细胞膜的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功能的维护,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基因的稳定等。因此,机体钙代谢的平衡和钙在细胞内、外液中浓度的稳定性对维持全身脏器和组织正常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体钙的需要量

补钙是一生的事,但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钙的需要量有不同的要求。35岁前补钙主要是补骨量,争取在40岁之前达到一生的峰值骨量。因为35岁~40岁以后钙就开始悄悄流失,骨量逐年缓慢下降。40岁以后补钙,重点在于补流失。男性在中年以后每年骨流失率为2%左右,到了老年,什么时候发生骨质疏松,疏松程度如何,就要看自己的骨量剩多少,骨质有多好。另外,一生中有四期应该加大“补钙”力度,即重补四期:妊娠和婴幼儿发育期,青少年生长期,成人峰值骨量形成期,更年期。因为这四期是骨形成和骨流失的重要期。

参照以上标准,如果每天的钙摄入量达不到标准,就需要补钙了。补钙量应因人而异,一般补充到每日适宜摄入量的1/3~1/2即可。

缺钙对身体的影响

人体缺钙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失眠、手足麻木、牙齿松动、老化等明显症状。

儿童缺钙表现为多汗、夜惊、烦躁、厌食偏食、方颅、鸡胸、软骨病、站立迟、龋齿、多动症、精力不集中、抵抗力下降、出牙迟等,儿童缺钙最严重的后果是患佝偻病。

青少年缺钙容易出现抽筋、腰腿酸痛、全身乏力、容易脱发、生长痛、注意力不集中、大脑思维缓慢等。

女性(孕妇)缺钙轻则引起失眠、多梦、腰酸背痛、小腿抽筋等症状,重则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成年人缺钙会发生易骨折的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老年人缺钙会出现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神经痛等。

缺钙的主要原因

生理原因。生理上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一般在30~40岁后,骨形成减慢,骨吸收加快,结果骨质流失加剧,再加上对钙质的吸收相对减弱,结果必然导致钙在人体中代谢的负平衡,久而久之,骨质变得疏松。据统计,上海60岁以上的女性有40%已患上骨质疏松症,因为女性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因此对缺钙问题女性要比男性更为关注。

膳食结构不合理。人体本身不能制造钙,其来源主要依赖于食物,中国人的传统膳食主要是谷物和蔬菜,钙含量不高,加上蔬菜中植酸盐、草酸盐含量要比钙高出十多倍,这些物质与钙形成不溶性钙盐,未能吸收便排出体外,如果是老年人或是有胃病的人,钙就更难吸收。对于那些日日高蛋白,“谷类加肉食”高脂肪饮食习惯者,钙排出的就更多更快了。他们虽然看起来白白胖胖,实际因严重缺钙,天天感到腰酸背痛,夜间腿抽筋的人更是大有人在。这种情况要是危及到青少年,情况将更加严重。合理的膳食结构,充分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运动对人体的钙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钙的吸收能力强,随着年龄增长,钙的吸收率就会下降。婴幼儿钙吸收率可高达50%~60%,儿童青少年30%~40%,成年人20%~30%,中年人10%~20%,60岁以上低于10%。所以,从幼年开始摄入足够的钙,对老年时的骨骼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保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比例,使钙能够沉积在骨骼中。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同时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也可合成维生素D。在补钙的同时,必须要有维生素D参与,钙才能被吸收利用。

人体在缺钙时钙的吸收率好,不缺钙时,钙的吸收率低,摄入的多余的钙就从汗、尿中排出体外。

高脂肪膳食或对脂肪吸收不良时,会使钙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而影响吸收。

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以及紧张、抑郁、愤懑等情绪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食用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茭白、竹笋、菠菜、苋菜,可使钙成为难溶解的草酸钙而不易吸收。如果在下锅前,先在热水锅中焯一下,可除去蔬菜中的大部分草酸。

合理的补钙方法

选择合适的钙制剂

如果从饮食中摄入的钙不能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量时,应当选择合适的钙制剂进行补钙。理想的钙制剂应具有:钙含量和吸收率高;可促进钙沉积;钙溶解度好,属于离子补钙;无毒副作用;钙源安全;对体内微量元素铁、锌的吸收无影响等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上补钙产品有近200种,但钙源只有十余种,常见的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羟基磷酸钙以及各种氨基酸钙等。

葡萄糖酸钙含钙量低(9%),必须大量服用才能达到补钙的要求。

碳酸钙含钙量最高,达40%左右,但溶解、吸收、利用需要充足的胃酸。胃酸分泌少的人,服用后胃肠会出现不良的反应,生物利用率不高。

乳酸钙长期服用可使体内乳酸含量增高,使人有疲劳感,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老年人或酸性体质者不宜长期使用。

磷酸钙含有相当数量的磷,但不宜用于患有慢性肾衰病人。

柠檬酸钙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一种新型钙剂,含钙量为21%,溶解性高,不需要胃酸,适用于胃酸缺乏者。

补钙做到三同、三低、一适量

三同:即钙要与胶原同补,与铁镁同补,与运动同补。

三低:即服钙时注意保持低草酸、低脂肪、低盐饮食。

一适量:蛋白质摄入要适量。

白天服用钙制剂最好在两餐之间,采取每日3~4次用法,每日睡前补钙的吸收最好,可显著减缓后半夜的骨流失,还可以发挥钙剂的镇静作用,改善睡眠质量。另外,补钙期间要多到户外晒太阳,增加内源性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值得提醒的是,无论是为改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补钙,还是为治疗疾病补钙,都不能过量补钙。长期大量补钙会导致心脏、血管和肾组织钙沉积、肾结石、其他矿物质吸收障碍、消化不良等。

篇5:营养大讲堂之叶酸

叶酸有哪些生理作用?

叶酸是人体内一些酶类物质的辅助结构,这些酶主要用于催化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因此,叶酸的作用十分广泛。

※是细胞增殖过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在细胞分裂和成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并在细胞合成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生物化学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蛋白质和核酸合成过程中的必需因子。

※参与血红蛋白结构中卟啉基的形成,参与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分裂和成熟,因此是骨髓造血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

※是糖和氨基酸代谢时的必要物质,参与甘氨酸和丝氨酸的相互转化,使苯丙氨酸形成酪氨酸,使组氨酸形成谷氨酸,使半胱氨酸形成蛋氨酸等。

※参与大脑中长链脂肪酸的代谢,参与肌酸和肾上腺素的合成等。

在临床上,叶酸可用于促进正常红细胞的生成,进而预防贫血;调整胚胎及胎儿神经细胞发育,预防某些先天缺陷,如脊柱裂、无脑儿;维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器官及白细胞的正常发育;促进乳汁的分泌;增进皮肤健康;防治肠内寄生虫和食物中毒;与泛酸及对氨基苯甲酸一起服用时,可防止白发;在身体衰弱(健康状态不良)时,可增进食欲;防止口腔黏膜溃疡;具有镇痛作用等等。

缺乏叶酸的危害是什么?

由于叶酸是细胞分裂、增殖和成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所以当其缺乏时,血液、腺体及肝脏等增殖快的组织受影响更为显著。

叶酸缺乏时,红细胞成熟与分裂会发生障碍,而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并伴有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如果孕妇在妊娠早期缺乏叶酸,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尤其是胚胎期神经管发育畸形,如脊柱裂等。研究表明,膳食中叶酸摄入不足将使人体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从而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还易诱发结肠癌和乳腺癌。另外,叶酸缺乏还会表现出精神症状,如情绪低落等。

有研究表明,对于准备做父亲的男性来说,叶酸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如果男性体内叶酸水平过低,会导致精液浓度降低、精子活力减弱。此外,叶酸在人体内能与其它物质合成叶酸盐,如果男性体内缺乏叶酸盐,还会增大婴儿出现染色体缺陷的几率,增加婴儿长大后患癌症的危险性。

哪些食物中富含叶酸?

从名称上我们就可得知,叶酸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如莴苣、芦笋、菠菜等。另外,南瓜、土豆、豆类、香蕉、辣椒、坚果类、全麦、柑橘、杏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叶酸。在动物性食品中,动物内脏、蛋类、鱼类、牛奶、乳制品、肉类中也广泛存在叶酸。

叶酸对光非常敏感,在室温中长时间无遮护保存很容易被破坏,必须用褐色的玻璃瓶罐等器皿储存包装。另外,食品加工(特别是煮沸)、高温等对叶酸也会有所破坏。所以,应注意食物的烹饪方法,不要长时间高温炒、煮,更要避免油炸。烟酒、咖啡、精神压力等因素也会减弱叶酸的功能。

常见食物叶酸含量(每100克含)

哪些人需要补充叶酸?

专家建议,怀孕期间的妇女应注意在膳食中适当补充叶酸,尤其是怀孕早期(三个月以内),以防止婴儿出现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缺陷。但通常女性妊娠初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怀孕,往往错过补充叶酸的最佳时机,所以,在准备怀孕的时候就应补充叶酸。另外,为了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计划做父亲的男子,也应该多吃些绿叶蔬菜、水果和粗粮,以补充叶酸。

还有研究发现,老年性听力衰退或失聪可能与缺乏叶酸有关,补充叶酸可以缓解老年人对低频声音的听力衰退程度。在荷兰,一项对728名50至70岁的中老人进行的为期3年的临床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人体内可利用的叶酸越少,听力衰退速度就越快。在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本身叶酸含量较低者在补充叶酸后,听力恢复的程度尤为明显。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需要多摄入一些叶酸,如经常饮酒的人;喜食鱼肉等蛋白质食物的人;工作压力大,机体缺乏抗氧化维生素(维生素C、E等)的人;正在使用苯妥英钠(抗癫痫药)或是服用雌激素、磺胺类药物、苯巴比妥(安眠药与镇定剂)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的人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当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在2 000毫克以上时,必须增加叶酸的摄入量。

如果不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叶酸、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叶酸和维生素类制剂。

篇6:营养大讲堂之钠

钠有什么作用?

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无时无刻不参与各种细胞的功能活动。

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在维持体内的水钠平衡、渗透压及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内含水量的相对稳定取决于钠的含量,钠多则水量增加,钠少则水量减少。摄入过多的食盐,易发生水肿;过少则易引起脱水。

肾脏是过滤、净化人体血液的器官。肾脏可将被过滤的钠离子重新回收到血液,同时清除氢离子。从而保持体液的酸碱度相对恒定。肾对钠的主动重吸收,引起氯的被动重吸收,有利于胃酸的形成,帮助消化。

细胞外液中一定量的钠离子是神经、肌肉等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基础。血钠浓度降低,则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降低,甚至不能发生兴奋,以至于神经肌肉传导冲动迟钝,表现出肌无力、心血管功能衰弱、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其他器官功能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

缺钠和高钠有什么危害?

无论体内钠缺乏或钠过多都会引起相关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人体不易发生缺钠。但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缺钠。如因腹泻、呕吐等造成胃肠道消化液的丢失;因禁食、少食,膳食中钠限制过严而造成摄入量减少;高热病人、高温作业、大运动量而致大量出汗,可能会发生缺钠为主的失水。此外,肾功能异常、糖尿病酸中毒、利尿剂的应用和大面积烧伤等,均可造成失钠过多,出现缺钠、脱水以及代谢紊乱。钠缺乏早期可出现倦怠、淡漠、无神、起立时易昏倒,但症状不明显。严重缺乏时可发生恶心、呕吐、眩晕、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肌肉痉挛、虚脱、昏迷等,甚至会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大量的实验、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钠代谢和高血压密切相关,钠摄取过多,患高血压的危险性相应增大。食盐摄入量高的人群,如日本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而食盐摄入量低的人群,如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则几乎不发生高血压。这是因为钠参与调节细胞外液容量,细胞外液钠浓度的持续变化对血压有很大影响,如果膳食中钠过多,钾过少,钠钾比值偏高。血压就会升高。出现血压升高的年龄愈轻,寿命愈短。所以,限制钠的摄入可以改善高血压,服用利尿剂增加钠的排泄也可降低增高的血压。

钠虽然可以影响血压,但不是所有摄钠过多的人都会患高血压,也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通过改变钠的摄入量而改善血压水平。研究发现,饮食中盐的致病作用是有条件的,对体内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使之对摄盐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压的作用,而只有这种对盐敏感的患者才可能通过低盐膳食改善高血压。

对女性朋友们来说,食盐过多还容易加剧水肿、黑眼圈、头痛和经前期不适等问题。

哪些食物中含有钠?

钠的食物来源很广泛,主要为食盐、酱油、味精、鸡精等调味品及腌制品、酱制品、发酵豆制品、海产品等。多数人会认为水果含钠盐很少,其实一些水果也含大量钠盐,樱桃、红果、草莓含钠量较高,橘子、苹果、香蕉较低。

减盐进行时

正常人钠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2.2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就目前我国盐消费现状来看,居民食盐量平均为每日12克,有些人甚至高达20克,已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摄入量。为了健康,开始“减盐”吧!

盐的摄入量由味觉、风俗和习惯决定,盐是“百味之王”,莱没了成味,难免失色不少。不过,想减盐,还是有很多窍门的。

选择“低钠盐”。选用低钠盐。不但可以减少钠的摄入,还可以帮助膳食中的钠、钾和镁元素达到更好的平衡,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烹调时晚放盐,少放糖,加点醋。

少喝汤多喝粥。

控制食用酱油、鸡精、味精、面酱、豆瓣酱、黄酱、日本酱、各种香辣酱,豆豉、海鲜汁、虾皮。

少吃火腿、香肠等熟肉制品及腌制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营养大讲堂之磷】相关文章:

大讲堂04-11

大讲堂建设04-26

大讲堂总结04-27

道德大讲堂06-04

法律大讲堂06-22

道德大讲堂励志05-24

党员大讲堂策划05-25

大讲堂建设范文05-19

大讲堂开展范文05-19

交易大讲堂范文05-20

上一篇:精选-可爱的草塘教学案例-文档下一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本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