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员编制规划与设计

2024-05-03

浅谈人员编制规划与设计(精选6篇)

篇1:浅谈人员编制规划与设计

浅谈人员编制规划与设计

一、引言

在公司的人力资源决策中,增加员工数量是应当尤其慎重的。人数一旦增加,薪酬福利、办公条件、各项费用(例如各项社保金)等等相应的成本增加都将是理所当然的;与此同时,人员管理上的很多问题也是源自人员数量的增长。正因为此,管理上成熟的企业在人员数量控制方面都有着相当严格的措施。

例如,作为首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资商业银行,渤海银行每年都会制定严格的人员编制,经理人如果需要超出编制招聘人员,就需要通过董事会的批准。显然,要等到董事会召开再来讨论这样的问题(何况还不一定批准),自然很难赶上业务开展的需要,这就逼着经理人去想别的办法,而将人员数量控制在编制以内。而依靠纯制造发展到不可思议规模的富士康公司,则在战略高度制定了处理人员数量问题的基本原则,即“(每年)价格下降30%,业务量增长30%,人员规模基本不变”。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规划其合理的人员数量呢?事实上,这本身是一个涉及到公司经营和管理很多方面的问题。

二、人员编制的相关概念

1、人员编制又称“定岗定编”,是确定岗位和确定岗位编制的合称,前者是设计组织中得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而后者是设计从事某个岗位的人数。

2、岗位设计的驱动因素

技术:技术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岗位的一个新的推动力。

竞争:竞争全球化对市场中得各个组织及其岗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组织及其岗位的变化。

成本压力:成本与效益的压力会推动公司营运更有效率,并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

3、什么是定编

定编在这里包括定员。所谓定编定员,就是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确定的岗位进行各类人员的数量及素质配备。

定编定员是一种科学的用人标准,它要求根据企业当时的业务方向和规模,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本着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规定各类人员必须配备的数量。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各工作岗位配备什么素质的人员,以及配备多少人员。

4、定编的方法

劳动效率定编法:根据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等因素来计算岗位人数的方法。

业务数据分析法:根据企业的历史业务数据(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人力成本等等)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岗位人数。

本行业比例法:在本行业中,由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要求,某一类人员于另一类人员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并且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三、框架

公司的人员编制,首先应该从战略和经营的角度,规划一个合理的总量目标,这个总量水平能够支持其经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由远及近、着重于必要性的问题。提出这个总量目标之后,需要分析可能影响这个目标实现的各项因素,以确定从现实角度来看,可能达到的总体人员编制水平。这是由近及远、着重于可能性的问题。通过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可以确定一个合理的人员总量编制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流程分析、职能分析等工具,确定合理的职位设臵,以及每一个具体职位的编制。

针对上述逻辑,“德路科职位编制规划与设计框架”给出了一个可操作的工具。根据该框架,第一步是中长期规划与生产率分析,包括发展环境分析、中长期目标规划和生产率分析;第二步是职位编制驱动因素分析,包括流程状况、设备配臵、人员素质的分析;第三步是具体职位的编制设计,考虑的因素包括职位输入、工作职责、职位输出以及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1.中长期规划与生产率分析

确定员工总数的目标,需要从公司外部发展环境分析出发,研究行业趋势、竞争态势以及领先公司、标杆公司的经营状况。例如,规划某卷烟厂的员工编制,需要把握全国烟草行业大整合的趋势,以及行业内领先公司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如行业领先的云南红河实物生产率已经达到800大箱/人。在把握大的发展环境之后,再来确认本公司的中长期目标规划,主要是业务发展的目标,最常用的包括营业收入、利润等方面目标。在发展环境分析、中长期目标规划的基础上,需要引入生产率分析工具,以在业务目标与人数目标之间建立关联,最终确定人数目标。生产率的具体指标,可以根据行业或企业特征进行最适合的选择。如上述的某卷烟厂,其选择的生产率指标就是烟草行业的通用指标——实物生产率(即“大箱/人”)。一般情况下,人均营业收入是反映规模增长情况的良好指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为保证规模增长的质量,还可以与人均利润指标联合使用,如某全球领先的电子调谐器部件制造商采用“人均营业收入增长20%,人均利润不下降”这样的规划原则。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对人均利润指标进行一定的修正。例如,某医药上市公司因为投资和资本层面的原因,产生高额的财务费用支出,导致人均利润难以准确反映其经营质量和真实的生产率,这时,就可以采用人均EBIT(息税前利润)指标,以剔除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支出)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业务目标、生产率目标分析,可以得出公司员工总数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联合运用不同的生产率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往往得出不同的人员编制总数目标。在几个不同的总数目标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可以因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异,一般选择从严的原则,即把几个总数目标中的最小值作为规划的目标。

2.职位编制驱动因素分析

以上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提出人员编制总数的目标,至于这个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需要分析影响职位编制的因素,本文称之为“职位编制的驱动因素”。职位编制的驱动因素一般包括公司的流程状况、设备配臵以及人员素质等。其中,流程状况决定了有多少工作、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员工来完成;在此基础上,设备配臵决定了工作自动化的程度,决定了上述工作中有多少需要员工来直接实施;而公司员工的能力素质水平,决定了相同的工作所需要配备的人员数量。

。在流程方面,该公司所采用的制丝、卷包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是业内比较成熟的,而仓储、搬运、安保、食堂等环节则不同程度的实现了外包。这决定了该公司在现行的流程状态下编制缩减的空间比较有限。设备方面,该公司已经引入高速卷接机,准备将煤锅炉改为油气两用锅炉,而现代物流设施的运用则还比较少。因而该公司事实上已经在编制缩减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有通过设备更新进一步推进的空间。人员素质方面,管理层来源的单一影响了其知识和能力的结构,导致在中层需要通过一定的团队配备来进行弥补,而高水平维修人员的短缺,导致维修队伍比较庞大。在该案例中,通过流程、设备、人员三个方面因素的分析,对中长期规划和生产率分析提出的编制目标进行了修正。

如同上述案例所采用的分析逻辑,职位编制驱动因素的分析,目的在于评估编制总数目标的可行性,对中长期规划和生产率分析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理想化的目标,进行验证和修正。经过该环节之后的人员编制目标到底如何来实现,则需要深入到具体的职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3.具体职位的编制设计

在人员编制上要达到上文提出的目标,往往首先需要通过公司的流程优化、职能优化来达到职位优化的目的。只有在职位本身优化的基础上,再来确定各个职位所需要的人员编制,才能实现有效的编制设计。一般而言,一个公司要将人员编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四种方式。其中,取消职位、调整职位直接来自于流程、职能的优化,而外包则是很多公司针对非核心职位所采用方式。在上述四种方式中,针对特定职位的直接编制缩减,需要分析相应的职位到底应该设臵几个编制,这可能有不同的情况。一般而言,多数相对简单的职位只需要做简化的处理,而某些涉及到很多因素的复杂职位,则可以通过规范的方法论进行分析。

“德路科职位编制设计分析框架”,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了设定一个职位的编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首先要考虑的是该职位的主干,即输入、职责和输出,其中输入是职位的上游传递过来的实物、信息或者授权,其履行职责的过程就是针对这些输入进行价值创造,而输出可能是增加了价值的实物或者信息。主干上的这三个因素决定了该职位所需编制的基本面貌。在此基础上,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会影响编制。工作要求方面,工作量和质量标准对编制的影响显而易见,而特殊工种人员配备的强制标准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编制,如卷烟厂动力车间的空压控制室操作工,虽然就工作量和质量标准来说每班安排1人即可,但该工种有强制标准,必须每班配备2人。工作条件方面,像工作衔接、配合这样的机制环境决定工作开展的便利性,设备配臵和业务支持的水准则影响任职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聚焦于工作本身。

四、应用

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按国际通行的边界就是营业收入达到1亿美元之后,进入了规模化经营和管理的阶段。就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进行有效的编制管理。由以上分析框架可知,规划和设计一个公司的人员编制,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首先是获得与公司员工数量有关的历史数据,以便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总结员工数量评价指标与员工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以前员工工作的饱满程度或劳动生产率。其次是将来公司业务发展情况的预测数据,根据工作规划、业务发展纲要等方面资料,对业务发展数据作出预测。此外,还需要作出员工工作模式与劳动生产率的假设,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工作模式不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对员工劳动生产率发展作出假设。在这些基本条件支持下,一家规模经营的公司可以借鉴上述框架进行人员编制的规划和设计。

篇2:浅谈人员编制规划与设计

安徽省六安市金土地农业科普示范园 陈全勇副研究员

前言: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是目前方兴未艾的一种旅游模式。休闲农庄既是珍禽花木、绿色蔬果的集中种养基地,又是游客接近自然、观光休闲的最佳去处。它能够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和乡村人文优势。建设一批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品位景点,发展休闲农庄是提高农民收入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载体。随着我国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现代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他们都渴望拥有多样化的旅游,尤其是希望能够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放松一下自己疲劳的身心。

根据资料显示,当前世界旅游业与石油、汽车工业一道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三大产业,也是世界上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奈恩比曾经预言,旅游业的产值将占全球GNP的10%,消费者的支出有11%都花在旅游上,旅游业很可能成为21世纪的“产业金矿”。很多学者都一致认为:旅游业将成为今后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近二十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第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第二是生态旅游的对 象不应受到损害。针对目前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目前各国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破坏环境等问题,已经将旅游业从生态旅游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在韩国,分布于丘陵沟谷和河川平地之间的传统而安静的乡村群落和规划有序的梯田稻田、人工草地和果园给城市游客都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优美景观也大大的推动了该国的乡村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旅游在西方社会也引起重视并获得迅猛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到学术界关注,1995年1月我国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分会,国家将1999年定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年。

休闲农庄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一种新尝试,也是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周边的休闲农业旅游已见初步成效。如四川等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的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特色,再以农业观光为基调,不仅符合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型和特色旅游转变以及开展绿色旅游、绿色消费运动的国际趋势,而且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也十分适合我国当前人口众多的国情

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在我国兴起与发展的时间已有20年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庄数量急剧增加。但我们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众多休闲农庄尚缺乏系统化的规划理论予 以科学指导。这也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休闲农庄的建设水平,更束缚了我国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我国休闲农庄的规划原则、理论、规划内容等等,我想这将对我国农庄的规划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休闲农庄的规划原则

1、休闲农庄的规划理论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我们从学科角度看,也是一门与生态、农业、旅游、城市规划、甚至餐饮和乡村文化等相交叉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休闲农庄的设计,首先要求有突出的、特色的主题。以鲜明的现代农业特色来展现和规划区域的风貌,并使之与周边旅游风景资源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利用原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

我们设计休闲农庄的主题就是要表达规划设计中的中心思想,这也是我们休闲农庄企业文化的核心。主题的确定,我们就要突出休闲农庄特色,营造具有吸引人气的氛围。整个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要时刻呼应主题,体现主题,突出主题特色农业文化的内涵。我国台湾在休闲农业方面拥有30余年的发展经验,现在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主题鲜明、个性突出的休闲农庄,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种养殖体验。他们能够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每次前来都充满新奇感。再如韩 国的一些农村乡间小道上,二边的绿色果园,花卉等每天都吸引了大批城市市民前来此观光休闲。

我国休闲农庄的发展规划,我想应该在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上如:农产品、农耕文化、区域自然风貌为前提,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再以现代化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展现给游客以生态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充分的结合起来,还要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使之形成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现代高效农业、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2、休闲农庄的生态理论

我们谈到休闲农庄,就不能够不提现代生态学这门学科。生态学(Ecology),它是最先研究生物界的内容,包括了所有的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几个层次。我们再规划休闲生态农庄时候必须要保护景观区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环境是生产力,这是现今新兴的一种共识理念。环境是观光园发展的前提,也是物质基础。我国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较为严重,重要因为大量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我们急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改变 现有的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二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的再污染,生产更多的绿色食品。现在在我国已经有一部分农庄经营者们开始在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放养家禽、不再以配合饲料饲养生猪和鱼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受传统观念、技术、资金的限制,还有很多农庄在整体规划设计中,没有能够充分的把握好可持续发展理念,此为卖点的少之又少。

我们要知道,发展休闲农业的本质上就是发展生态农业,遏制常规旅游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业收入的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实生态农业技术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深厚基础,但是目前仍存在低技术、低效益、低规模、低循环的不足。我们应当运用现代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先进的生态工程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来作为指导,引导我国休闲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乡村文化展示

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应与当地乡土文化充分结合。休闲农庄的开发,要注重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有很多人士认为乡村文化是低俗的,我不这样认为,我想乡村文化只要存在就应该有它存在的价值,虽然没有高雅,但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快乐,所以我一直认为乡村文化就是我国特色的快乐文化!“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在休闲农庄的规划中,文化内涵在农庄中的份量,与农庄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休闲农庄的主题必须 要与地域文化密切相连。台湾的许多休闲农庄主都具有很强的传承和展示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充分挖掘和整理乡土文化,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参与表演,能做到让特定的乡土文化贯穿于整个庄园中。再如我国东北的很多休闲农庄将二人转容入到农庄中参与表演,既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无限风光,又能够尽情享受民族快乐文化的魅力。

4、因地制宜

休闲农庄的动人之处在于其自然之美、乡土气息、农业文化与娱乐休闲等元素的充分结合。我们要求按照“准确定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综合开发” 的原则,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相统一。宜果则果,宜渔则渔,宜牧则牧,产业对接,注重结合,不要盲目照搬别人的项目,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我们要在内容设置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在农庄建设规划设计中,不应大兴土木,切忌将整个场地样推土机推成一块平地来规划设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各种资源,如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种,使其这些资源来发挥其天然的优势,我们只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还能够减少基础性投资。

5、兼顾季节因素

休闲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季节因素对休闲农庄的旅游产品种类、建设规模、客流容量等有很大影响。如在我国每到双休日和一些特定的假日都游客人满为患,平时游客相对又很少。还有在我国北 方的一些地区,因一年中寒冷月份居多,导致农业观光的旺季时间较短。而在我国南方气候及其生态环境就相对比北方要好多的,如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农业景观所呈现的自上而下由农耕或园艺型经济林用材林到山地草场的递次变化,特别是江南山地立体农业特征极为突出,山地资源丰富多彩,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故我们在休闲农庄的规划中,应本着兼顾季节因素的原则,北方可以可以利用大棚温室等农业设施发展农庄种植业,也可以特种养殖为主体,来避开这些不利因素。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季节性等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休闲生态农庄的观光项目,尽力做到一年四季都能够为游客展现一幅忙闲有序、农业景观四季变化分别有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乡村场景。

二、农庄的生态规划

我们了解了生态理论与休闲农庄建设的理论以后,那我们怎么样更合理的规划农庄呢。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社会对工业化所引起的生态危机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以《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等著作为代表,国际上掀起了基于生态基础上的人类理想栖息环境研究的热潮,生态学与规划学的融合日趋加快。

如今,现代生态学已不再是生物科学分支下的小学科,其性质已超越生物科学,甚至也超越自然科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科学体系,并逐渐浸入其它领域。从科学的发展动态看,21世纪已成为了生态学的世纪,生态学已成为解决一切与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一般科学方 法。生态学给各学科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它的生态学化以及各学科与生态学的结合。我国相当一部分农庄主是在房地产行业和流通行业中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因看好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转而投资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旅游者的需求、休闲农业的特征和趋势等他们都缺乏深刻认识。在当前的各农庄规划中,各农庄主往往或根据经验融合自己对休闲农业的体会而自行设计,或直接照搬照抄先进地区的代表作,粗制滥造,大动土木,建筑外观雷同,内部布局失当,功能单一而接近,大多数只是简单的提供吃,住,玩之类的简单服务,很少有精品,造成旅游者没有新鲜感,所以回头率低。为了走出这一怪圈,我们在休闲农庄的规划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利用农庄的天然植物群落

在休闲农庄内,天然植被和人工创造植被往往担负着生产、娱乐、观赏、生态等诸多功能,因此不同结构层次的植物群落共同存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规划农庄时就需要对当地现有的一些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认真研究,最好的方法我们建议是尽量保存现有的植物群并加以合理利用。

农庄所在地域现有的天然植物群,都是其更能够适合该地域生长的植物类型。这对我们规划休闲农庄而言,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我们在建设休闲农庄时,必须要以具有地域性的植物群来作为我们农庄的背景。即使我们人工创造植物群也要兼顾地域性,长期性和效益性。休闲农庄的天然物群落须有一定数量的植物品质组成,而不同的植物品种组成,特别是一些在当地有优势的特色品种,它们决定了我们农庄外貌,也就决定了休闲农庄植物的观赏特征。

天然植物群落应该适应当地区域的气候条件,一般都会形成不同的垂直结构,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有的复杂、有的简单。而我们人工种植的农作物或者绿化树种等就要简单得多。另外,休闲农庄区内的主要植物,是我们的一种永续利用资源,我们如何“永续”,还要创造出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顶极植物群落。按照植物群落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对区域内的生物资源,特别是植被资源做出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开发,以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2、人工创造农庄植被群落

前面说了,我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护好农庄地域现有的植被,在现有的植被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更加合理优化。我一直不赞成在休闲农庄区内开始就完全破坏原来的植被而全部进行人工创造植被。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农庄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一些农庄主都犯了这样严重错误!当然,如果在北方一些地区本来没有原植被,那我们就必要进行人工创造植被。人工创造植被时,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地域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本区域生长的有一定特色的品种,在选择品种同时,我们要把品种选择视作农庄的一种永续的利用资源,并能够产生长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科学规划理论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顶级高效益植物品种。如短期内可以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特色果 树,苗木花卉,还有中长期的绿化类树种,如广玉兰,香樟,桂花,玫瑰树等。这对于休闲农庄的建设管理,农庄形成的特色和前期,中后期农庄的收入来源,经济效益,意义都十分重大。

3、农庄的景观与生态

在20世纪,美国著名城市学者路易思·芒福德就说:“城市与乡村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和乡村哪个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众所周知,现代城市人口越来越稠密,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将来的城市必须要与田园结合,从这种结合中才能够产生人类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由此,我们的休闲农庄的规划也应该与现代城市的规划进行有机的衔接起来。

我们在规划休闲农庄时,可以运用现代城市景观生态学有关方面的理论,把休闲农业的旅游理解为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休闲观光结合起来的经营方式。我们要改变传统农业中以单一生产为主的经营方式,我们的休闲农庄不仅能生产有机绿色食品、工业原料等,而且还可以作为生态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形成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山水秀丽的田园风光景观等。但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均可表现为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即景观的空间配置结构。然而,目前一些休闲农庄的规划和设计,实际上多具有区域实用性和偶然性,很难形成全新的景观空间配置结构。所以,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要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规范的方法和途径对各类农业景观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农业景观的建设、改善和塑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够增强我们农业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生态、休闲和参与功能,是提高休闲农庄的开发价值和综合效益必须手段。

我们可以根据农庄的现有的特色甚至复杂地貌,在一些周边区域适当利用小斑块与小廊道的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对庄园进行更加科学规划与管理,廊道可以弯曲,宽窄可以根据地貌适当调整,一定要与内部主交通道路相结合起来,廊道可以二边栽植葡萄,藤本月季等形成一条绿色走廊。小斑块可以分为玫瑰种植园,珍稀植物种植园,瓜果种植园,荷花种植园,香草种植园等等。我们根据当地气候等条件只要合理的规划做好了,这样就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农庄的生态功能和使用效益功能。农庄区域内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的景观是密切相关的,而参与了人为活动的休闲农庄,生态系统则往往是比较脆弱的。所有的地被植物,乔木,常绿化植物必须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起到保水,护土等生态作用,我们只要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农庄规划,才能够有利于增强以后农庄生态系统的更加稳定性。

4、农庄的环境规划

景观规划就是一种合理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活动,能保证人、植物、动物、及其生存所依赖的资源都有适宜的生态环境或存在的位置,这就是指所有农庄开发利用的项目都与自然存在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农庄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生态规划理论和生态规划知识。当前,我国的许多农庄主,一般都是采用铲除固有的原生草坪,然后再铺上进口草皮来覆盖地面裸土的绿化方式,虽然用草皮覆盖裸土能够减少扬尘源,愉悦视觉,但由于草皮草种单一,这种方式早已经被国际上的生态农庄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让当地的野花野草生长起来,形成景观独特的土生原生态草坪。在这样的自然原生态草地中的草类植物种类是多样的,能为当地的昆虫、鸟类等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因此有很好的保护当地生态的功能。

其实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园林美的民族,也是最早开始用培植花草、栽种树木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居住环境增加美感、欢愉和舒适度的民族。古人数千年的园林实践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搞中国特色绿化的经验和知识。在与其他国家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类西式园艺方式在不断的流入中国。哪些我们可以借鉴,哪些我们必须避免,如何判断和决定取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参照中国古典园林能营造的环境效果来发现别国的园艺方式是否适宜中国。比如,中国园林能带来的典型环境效果有:挡风、消暑、降尘、保水、养土、吸噪、乡土物种特色明显等,而进口的美国冷季型草坪却在以上方面毫无任何环境正效应。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一直没有草坪部分。种植草坪起源于英国北部苏格兰地区,他们当时需要大量草坪用地来建设高尔夫球赛,在那里海风大、气温低、小雨不断,树木生长困难,且草地遍野。而我国的一些高尔夫球场是需要花费高昂费用来维护,在苏格兰却是可以在半天然状态存在的,因为中国的气候条件差异太大了,这就是为什么流行于欧美国家的草坪园艺很长时间未能进入中国园林 的原因之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一部份农庄一味求洋、不根据中国传统园林理论,“造就”了大批雷同、生硬、突兀、浅薄的建筑,既不符合我国的实情,又与当地的文脉完全脱节,游客很难产生美感。对此我们应深刻反省。

三、休闲农庄的规划内容

什么是休闲农庄,目前在我国很多人们思想里,可能大多数只是简单的认为休闲农庄就是好看好玩,各有一点点特色的这么一种印象。但是,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学和经济学上来讲,我认为在我国的休闲农庄创办和经营远远不只这么简单。最近十多年来,我参与过国内数十家休闲农庄的规划,我都进行了后续的跟踪调查。我发现,我国的现代休闲农庄市场定位很多很广。一个休闲农庄前期的市场定位将会直接影响到该农庄以后的发展成败。经过我多年的总结,我认为在我国目前创办的农庄主可以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如观光休闲型,观光生态型,观光生产经营效益型三种。

观光休闲型:在我国目前比较流行,建的也比较多,这一类型大多数都是从事工业和房地产行业的老板,他们经过资金积累后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该行业的。他们的优点是都有很强的资金实力,但缺点是往往都不懂农业,不懂生态学。他们相信风水,一般都是选择一块好的风水宝地,然后照搬别人的东西,在休闲农庄内大多数只进行餐饮、棋牌、卡拉OK、聊天、住宿等项目,只以休闲为主,让游客缺乏体验。观光生态型:由于需要良好的地域风景资源,占地面积大,投资大,靠门票收益收回投资慢,其它收入来源有的不明确或者十分有限,所以在我国目前建设这个类型的农庄相对较少。

生产经营效益型农庄: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农业产品生产和经营,同时也可以不断进行创新,让前来游客不同季节始终充满新奇感觉,固定游客率和好评指数都会大幅增加。这个类型的农庄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前景十分广阔,我想这个类型的农庄也是我国将来农庄的重点发展方向。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观光生产经营效益型的休闲农庄的建设吧。

1、分区规划

典型的观光生产经营效益型的休闲生态农庄规划,一定要分区布局,我认为主要包括五个必须的部分:生产区、农业科技展示区、产品销售区、景观区和休闲区。我建议农庄经营者,农庄规划建设最重要的是做到你的特色,这个特色不是哪一点,我认为农庄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能够提供不同的特色服务,让一个游客一年中来农庄几次,每次都有新的感觉和新的体验,也就是要求我们的农庄主必须培养忠实的长期的目标消费游客,这样才可以做大做强。

农庄的建设可以根据资金等情况,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一定要采取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分,量身定制不同的游客可以接受的消费价格,以获得更多的游客消费群体。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游客和游客还会再来。

2、生产区

生产区通常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有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土地上,大概占农庄总规划面积的50%左右,生产区内主要的生产项目为: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园艺等种植,畜牧业,林业经营,渔业养殖等。生产区要突出项目和品种的特色,以生产珍稀,独特,高质量的农业产品,让游客观赏以后很快就能够产生购买欲望。必要时还可以营造具有吸引力的氛围,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少年儿童的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生产区主要还让游客认识农业生产的整个全过程,尽可能的能够让游客在农庄内参与农事活动,让他们从中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生产的乐趣。

3、农业科技展示区

休闲农庄是地域性较强的主题项目,必须要有丰富的创意才能把它激活,才能够有效的整合生态资源。所以我们在农庄规划的时候,要求每一个创意都必须含有战略因子。农业科技展示区和生产区一样,也应该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并且有排水和灌溉设施的地段,大概占农庄总面积的10%左右。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适当新建一些温室、沼气、太阳能等现代化的生态农业设施,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珍稀植物和动物新品种。农庄的农业科技展示区主要功能就是开展生态农业的科技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的示范、农业最新品种的示范等项目。通过把这些好的品种和好的技术都浓缩到这里,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来增强游客对现代农业科技和传统农业知识的 认识,加深他们对农业的了解,我们还可配备导游解说员和一些必要的宣传资料。

4、产品销售区

产品销售区位置要在交通便利、位置明显之处,一般要坐落在主干道两侧,如有条件,最好能够临近园区外道路,这样既可以争取农庄内游客消费又可以兼顾农庄外过客的采购需要。产品销售区大概占总面积的5%左右。我国现在的许多农庄都将发展重点定位于农家餐饮,这样品位不高,特色也不浓,发展定位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其实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休闲农庄并不仅有生态观光区和餐饮这样卖点,事实上我们的农庄已经将生态区、休闲娱乐区、综合服务区已经连成了一条链,人们可以在一次游玩中尽情领略不同特色的生态风光。我们可以根据做大做强农庄旅游产业化。我们可以有组织地形成规划设计,建立一个能够立足市场需求的生产基地。我们以特色产品入手,开发立体农业,做到特色服务,唯庄所有、唯庄所售。如生产有机特色食品、并适当开展营销,推动产业队伍形成。我们还可以把包括当地民间工艺品、特色民俗纪念品、园区旅游纪念品等。通过产品销售区的建立,可以提高农庄的经济效益,也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更可以通过特色旅游纪念品的销售,达到宣传农庄、提高农庄名度的目的。

5、景观区 景观区通常位于地形丰富多变,原有景观资质良好的地段。大概占总面积的30%左右,景观区内可以设置观赏型农田、特色观赏瓜果,特色观赏苗木、特色花卉、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景观区可以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是游人放松身心、体会农业魅力的理想场所。当然这个不是我们每个的农庄都能够创造的条件,我们要根据农庄建设所在地的现有条件来灵活运用几项。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区

休闲区要建在位于环境好的地段,一般是修建度假饭店和休闲娱乐功能与一体建筑群。占地约为农庄的10%左右,休闲区内可设置的项目有:如小木屋、传统民居,阳光餐厅等,另外如乡村风情,表演活动场所,渔家垂钓等等。休闲区的开发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乡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的特色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文化乐趣。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农庄经营者,他们从景观的创意、设计、布局、命名等都不错,可以看出其独具匠心。可是呈现在我们游客眼前的景观往往是十分粗糙,造型失真,有的投入使用不久就一片陈旧破败的景象。当然这是施工方的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乡村人情的社会里,工程往往由当地建筑队承包,而当地工程队由于专业素养、施工经验、见识等的天然欠缺,总与设计方的设想相差甚远。农庄休闲区的建筑群是代表农庄形象,体现农庄档次的核心板块。也是农庄经营效益最好的项目,所以,我们在投资建设休闲建筑群时,一定要认真规划设计,承包给实力强大,信誉好的大公司来承建。

四、休闲农庄的交通道路规划

农庄的交通道路规划包括对外交通、入农庄交通、内部交通、停车场地和交通附属用地等等方面。

主要道路:连接对外和农庄主要景点的主要路面,路面宽度一般为5-8m,道路纵坡一般建议小于10%。

次要道路:深入各个景区点支路面,路面宽度为2-4m,地形起伏可较主路大些,坡度大时也可做平台、踏步处理。

游憩道路:为个景区内的游玩、散步小路。布置自由、形式可以弯曲多样化。

五:观光生产经营型休闲农庄生产规划

生态林区:重点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绿化树种,包括珍稀物种园及其保护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区等。

观赏(采摘)林区:一般位于主游览线、主景点附近。要求处于主游览视线内的植物形态、色彩和高品质的品种都要有特殊视觉,可满足观赏采摘要求。

生产区:为观光园的核心部分,主要养殖一些特色品种,如野猪,豪猪,山鸡,孔雀等等。也可以种植一些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如有机瓜 果菜,绿化高档树种,四季桂花,食用玫瑰树等等。再让这些种植与养殖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链。生产区以生产为主,一些容易发生疾病的小区域应该禁止游客入内。

1、景观绿化规划

休闲农庄用地一般都选择在开阔的场地,如农田、草坡或具有地形起伏多变、景观特征良好的农业用地上,垂直尺度景观变化与水平景观伸展具有空间意象上的连绵特征。在植物的搭配上,要与园林建筑如廊架、屋顶等充分配合。景点空间外轮廓、道路、农田、水岸线等线性景观适宜运用自然曲线线性,与丰富的地形变换、植物景观天际线等天然要素相融合,展现自然的独特魅力。

对于农庄中大面积的开阔景观,如大片稻田、缀花草坪等,如过于平淡,缺乏空间变化及层次,可采用园林设计手法中的障景、漏景、隔景的手法以使空间感更加突出,提升景观的可观性。设计中要对原有地形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观赏者对景观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对现状的不良景观进行适当改造与优化,做到精益求精。休闲农庄内农田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农田的布置要和园区其他要素相互融合、衔接流畅,各景观要素的组合要自然和谐、相辅相成。可借鉴“大地构景”手法打造大型景观。

2、风景林

风景林是以美学观赏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景观,风景林的规划要以观赏树木为主。尽量做到林相整齐、优美,色彩变幻多样,这样可引 发人们的观光兴致。还要经过人工艺术开发形成人们乐于游憩的空间环境。利用植物高低错落,互相组合,形成观赏效果极佳的绿海景象。

3、各景区植物景观

以乔木为主,花灌木与草花相结合为辅。根据各园的主题立意和文化氛围,布置色彩丰富、季相变化多样的树种,形成高矮不

一、前后有序的自然效果。如小型果彩色树种,玫瑰,盆栽荷花睡莲等等。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

4、休闲农庄植物景观

以大片的农业作物组成绚烂多姿的田园风光,成片的观赏花卉和观赏药材、可观花观果的亚乔木沿路或集中栽种,高大的乔木适当点缀,形成田园牧歌般的自然佳境。

5、道路两旁的风景林带

道路是联系各景区、景点的通道,是游人的必经之路。主要道路两侧栽植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少量花草灌木,随路的自然曲线结合路旁的地形,不等距地自然式种植,使其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支路由乔木与灌木结合的树丛自然植于路边,形成“林中穿路”,还可形成“花径”,以花的娇美姿态和艳丽色彩吸引游人,特别是盛花时节,游人从浓郁的花丛中穿越会获得美的享受与熏陶。路口与道路的转角处,巧设对景、障景、透景,形成不同的空间,给游人以生动变幻的视觉感受,丰富了游路景观。

台湾的休闲农庄十分重视打造自然生态游道,如垂榕步道、榄红步道、樟林小径、百香果绿色隧道等。在特定的游道两旁有意识的突出的大规模种植单一植物,既构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又便于步道的命名,也便于游客对庄园内道路的识别和记忆。要做到这一点绝对不难,难得的是经营者时刻不忘形成特色、重视游客感受的这份心思。我们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玫瑰树大道、杜鹃步道、香樟大道、桂花小道、玉兰大道、樱花谷等等。

6、景点及接待设施周围的植被规划

景点周围的植被要突出景点的内涵,人文景点的周围植物配置要同人文景物相宜,自然景点周围植被好的要保护原貌。

接待设施旁的植物配置要与建筑谐调统一,对不同类型、形式、色彩及功能的建筑要选择与之相宜的树木及采取相应的配置方式,以衬托建筑、谐调和丰富建筑构图,赋予建筑以表现时空的季候感、强化建筑性格的认知感,及烘托建筑环境的氛围感。

在接待设施附近的开阔地带和场地配置一定的草地和草坪,可供观赏、休憩、野餐。甚至在紧急时可做停机坪。

六、农庄的环境保护规划 旅游业的发展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而旅游资源并不是可再生资源,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持正常的生态平衡,达到良性循环。保护风景资源不被破坏,使旅游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保护好了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旅游景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和随意改变。建设农庄的时必须遵循保护为主、适当合理开发的原则,实行依法治理,切实保护好农庄的生态旅游资源。

1、生态环境保护

休闲农庄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水质、卫生、噪音等方面。为了保持农庄的空气质量,对于农庄区域内的接待服务设施和其他人居地区的取暖供热、饮食制作,最好应用沼气和太阳能,也可以使用木柴、稻草、天然气或者低硫煤来做燃料,如果使用煤做燃料我们要求配置高效消烟除尘设备,严格控制烟尘的排放。交通工具要尽量采用电动车、人力畜力车或排污率低的车辆,严格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如有水岸边际原有建筑搬迁、拆除、砍伐植被、我们必须尽可能的恢复其自然景观。

对农庄规划区内所有裸露地面,宜种植草坪和花草树木,进行全面绿化、美化,做到黄土不露天,无尘土飞扬。在重要景区建立复合型绿化噪音屏障,有效减少噪音污染,创造宁静、温馨的气氛。农庄内不得使用高音喇叭广播,进入车辆严禁高音鸣响,全面减少噪声。庄 园内的宾馆、疗养院、饭店等生活污水、垃圾等,必须有净化消毒设施。区内农田不能使用污水灌溉、不能施用农药及化肥。对交通不便的景点产生的旅游垃圾,最好就地沼气处理,也可以采用设置焚烧炉就地处理的方法,焚烧炉采用气化焚烧炉,气化焚烧炉可低温气化垃圾。在景区每300-500m设立水冲式公厕,生活污水、公厕排污要分别处理后排放,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封闭化和无害化,在主要景区、景点建立污水排放系统。对固体废弃物,如塑料、玻璃、易拉罐等废弃物要有效控制,实行统一处理。在农庄区外应该选择设置封闭挤压式生活垃圾站一座,在景点、游憩点和旅游线路每隔一定的距离内,设置废物回收箱。

2、景观资源保护

景观资源保护也包括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农庄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我们都必须严格进行保护。旅游区内的各项建设都应与景观协调,在游客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大型工程设施,同时根据景观审美原则,合理地改善植物品种结构,使得森林景观更加丰富。对景区的重要景物、古树名木,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具体保护措施。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按照规划确定游览接待容量,有计划地组织游览活动,不得无限制地超量接纳游览者。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览者的安全和景物的完好。

3、生物资源保护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两大部分,农庄区内的一切生物资源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的保护要坚持保护、培养、合理利用相结合的思想,从而实现生物资源可永续利用的目的。

保护森林动植物资源,不仅保持了景观资源,而且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应监视、监测旅游区内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尽量为野生动物创造生息繁衍的好环境,如挂鸟巢、安放水槽、食槽,帮助益鸟益兽度过恶劣的气候环境,使其长居于风景区内。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不要破坏或影响自然植被和物种的生长、繁衍环境,特别要保护好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

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必须要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工作。自觉遵纪守法,并能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旅游区内禁止开荒,杜绝火灾,确保旅游区的生态平衡,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实施管理与保护,开展观鸟旅游活动,增建服务设施,其收入用于保护建设。给游人提供一定的场地使之与动物交流,达到陶冶性情、培养爱心的目的。

4、植物病虫害防治

在对植物资源保护的同时,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要建立预测预报制度,查清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地点、规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与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量防止环境受到污染,对改进的各种观赏树种及绿化树种必须严格地检验,防止外来病源入侵。

七、休闲农业管理规划

1、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筹措

根据本地情况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把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品开发列入农庄的基本建设计划中,多渠道筹措休闲农业建设所需投资,要充分利用国家助资、财政补助、银行贷款,建立投资基金、利用外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及多种融资渠道解决,建立科学合理的筹措资金办法,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提高休闲农业投资效益。

2、休闲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将休闲农业人才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的休闲农业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建立一支从休闲农业开发、管理至旅游服务的业务水平较高、素质良好、职业道德规范的人才队伍;加强与省内外成功的休闲农业旅游基地及教育部门的联系,代培高层次的人才;建立休闲农业营销、策划、管理人才培训制度,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检查、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正常的人才流动机制。

1、休闲农业组织管理体制

(1)管理体制 应在休闲农业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资格。其工作职能是负责休闲农业旅游区的全面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

(2)机构设置

合理的机构设置是使休闲农业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证,分设以下各部门:综合管理部、开发建设部、技术部、旅游经营部、财务部、安全保卫部等。

2、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休闲农业发展的系列规划,使休闲农业开发的管理进一步科学化。经营中要争取相关部门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资金支持,将休闲农业开发作为重点项目扶持。

八、观光生态农业模式所具备的各种特征

2003年农业部科技司今年向全国征集到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正式将此十大模式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 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冶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如果你即将创办自己的农庄,那就看看下面的休闲生态农庄主要具备的一些特征,然后计算一下,你已经具备和能够办到那几点:

1、观光:

一是地理风貌观光:如:观赏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多村点缀的风光,观赏春花、夏绿、秋黄、冬褐四季分明的山色,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二是物候观光: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冬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是古迹文化观光:如: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四是现代生态农业:如:珍稀动植物新品种,现代农业种植与养殖新技术,还有其它特色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2、休闲:

住:宿冬暖夏凉的高档宾馆、土石窑洞、小木屋、农家小院;吃:坐土炕、吃农家饭;玩:垂钓、游泳、日光浴,骑乘、狩猎、棋牌、山地健身等;娱:在演艺广场与民间演艺人员共同参民歌民俗剧的演出。

3、采摘: 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

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

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农庄的特色产品的同时,还应该有农家土菜,让游客真切感受乡村的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

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7、农耕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农艺展示、大秧歌演示及婚事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做到天天有展示、夜夜有演示、时时有婚事,随到随体验。

体验式家庭生态农庄设计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环保、体验、盈利

本方案适宜我国南方山场面积比较大的地区,我们要求拥有土地5亩左右,山场面积20亩以上,水面积5亩以上,山场和水面积越大越好。

1、环保。农庄的建筑材料是环保的,能源是绿色的(沼气、太阳能等),它的垃圾和粪便等也是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生产沼气、养殖蚯蚓)的,从而让人们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直观地理解循环经济和环保的过程。这个循环过程可以这样表示: 清洁能源———太阳能、电能、风能等 种养殖产品——————生活消费和出售

(包括游客亲自采摘瓜果蔬菜、购买土鸡和土鸡蛋)(利用生活和养殖生产的废弃物)

生产沼气、养殖蚯蚓——————种植蔬菜瓜果和土鸡

2、体验。在田园风光和农家小院的娱乐的氛围中在地里大棚里亲手采摘各种瓜果蔬菜,在桂花树和玫瑰树下自己拣土鸡蛋,并他们带回去作为家用或馈赠亲友的送礼。这样的经历,将会给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新奇和愉悦的感受。

3、盈利。建造一个生态农庄,在出售种养殖产品运营中产生利润。

二、盈利模式:

1、基础产品:养殖、种植产品收入

2、附加项目:旅游(食宿和当地地方土特产品出售)收入。游客参与的家庭作坊制作(自酿米酒类、垂钓)。

3、参观门票收入

三、谋篇布局(以下建筑布局、风格,必须在幽雅、闲适的景观设计框架之中)

1、餐厅(可以设在种植区内);

2、宿营区(木屋或帐篷);

3、种植、养殖区;突出大面积四季桂花,桂花树下养殖桂花土鸡,产的是桂花土鸡蛋。

4、野餐区;

5、作坊(礼品酒类、果疏加工、特色烧烤)区;

6、办公和宿舍区

四、基础项目内容 指种植、养殖项目。性质和要求:基础性好、对下游项目有良好的牵引性。每个单项本身就应该产生利润。

1、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废弃部分如根茎叶等可以养殖,养殖粪便可以生产沼气)、观赏性植物(如食用花卉、观赏蔬菜等);

2、家禽(提供散养土鸡,出售鸡蛋,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3、规模、建筑设施及预算:循环饲养1000只左右土鸡,年出栏12000只商品桂花土鸡,蛋鸡1000只,年销售土鸡蛋18万个,我们需要养殖保温大棚一栋、六位一体温室大棚(种植附加值高的蔬菜瓜果)一栋;沼气设备一套;动植物种苗购买和生产流动资金。预计10万元左右。

五、附加项目内容

1、假日休闲:客房、餐厅(餐厅可设在植物温室内,冬季可用)。前期先建餐厅,客房可在收到效益后滚动完成;

2、体验旅游:农事体验、作坊加工体验;

3、野外生存训练:食物采集、野炊、防寒防暑训练、露营(适合在山区或模拟山区环境中进行);

4、规模、建筑设施及预算。a、建造生态住宅一套(包括居室、厨房、卫生间和一个庭院,150平方米),约需10万元;b、作坊加工区:制作米酒、农家烤肉及袋装食品等,场地50平方米约需5万元。

六、盈利预期

1、投入25万元,当年既可以开始赢利。

年销售土鸡12000只,每只赢利20元,可以获得利润22万元。

年销售土鸡蛋18万只,每只赢利1元,可以获得利润18万元。发展餐饮,水产品销售,垂钓,瓜果蔬菜的销售完全可以维持农庄的所有开支。多年后,种植的四季桂花和玫瑰树都已经长成了大树,有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篇3:浅谈深圳市电力规划编制与落实

该规划在编制模式上有所创新, 负荷预测、变电站选址和高压线走廊规划较为务实, 以求切实解决供电设施用地问题。以下将结合《电力详规》情况进行介绍。

1 深圳电网现状概况

相比成都等内地城市, 深圳用电负荷巨大, 但电力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成都市2009年电力负荷约520万kW, 但建成变电站已达200余座, 而2008年深圳最大电力负荷已达1100万kW, 现有变电站仅160余座。

深圳市变电站的建设现状为大容量、数量少, 而内地城市则是小容量、数量多。深圳的建设模式不利于未来电网建设的扩容, 尤其是变电站用地落实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 更显被动。

2 编制模式

以往电力规划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供电部门编制的行业规划, 一类是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发展需求编制的城市电力规划。这两类规划有各自的特点, 但也有各自的短处。供电部门编制的电力规划一般偏重于技术管理方面, 而较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更谈不上在城市规划中落实设施用地。反之规划部门编制的电力规划则偏重于城市用地控制, 忽视了供电部门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可行性。

为更好地协调专业部门和规划部门的电力规划, 更务实地做好电力规划, 深圳规划部门联合深圳供电部门一起编制了《电力详规》。一方面由供电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从科学用地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考虑, 力图做到电力设施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和谐发展, 充分满足深圳未来电力发展对用地的需求, 切实做到将规划落到实处。从而使本规划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为今后电力系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用地保障, 也为规划部门的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3 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有两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从用电量预测入手, 然后将电量转化为对市内各分区的负荷进行预测;另一种是通过对城市各分区负荷密度预测总的用电负荷。深圳流动人口量较大, 采用人口相关的预测方法不一定准确。深圳市2005年颁布了《基本生态线管理办法》, 限定了深圳可建设用地面积, 因此, 采用土地负荷密度的预测方法较为准确。《电力详规》负荷预测以法定图则分区为单位的负荷密度预测法为主, 各种数学法为辅进行负荷预测, 得出深圳市全市2020年负荷为2378万kW, 平均负荷密度2.5万kW/km2。为更好地指导法定图则片区的电力规划, 《电力详规》根据负荷预测结果, 按10等级负荷密度分级, 绘制了各功能片区负荷密度分布, 如图1所示, 并结合变电站的布局划定了各变电站的供电范围。

4 变电站用地落实

4.1 变电站选址

变电站选址是《电力详规》的工作重点, 规划确定深圳2020年变电站数量达320座。规划对未建变电站进行了详细的选址分析, 查询了相关的用地权属, 对变电站选址地块的建设情况, 地形情况进行分析和实地勘察, 协调周边规划, 并从供电技术角度考虑变电站实施的可行性, 保证规划变电站用地实施的可行性。对于暂时无法落实用地的变电站, 规划提出设置要求, 在这部分片区进行规划或改造时落实用地。

4.2 变电站建设模式要求

由于深圳土地资源紧张, 负荷密度较高, 所以规划对变电站的建设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新建变电站全部采用GIS布置型式, 用地紧张地区采用半地下或地下变电站, 通过与供电设计单位探讨, 压缩变电站的用地面积。如:现状的500kV变电站用地面积约需8~10hm2, 而规划梅林北500kV变电站则压缩至5hm2左右用地, 大大节约了城市用地。

4.3 变电站用地落实

变电站的审批程序较为烦琐, 需进行选址、用地预审、环评、水保等审批手续, 审批时间较长, 在审批过程中往往规划条件已经发生变化, 以致变电站无法按规划实施。因此, 在《电力详规》编制完成后, 为加快变电站的落实, 简化用地申请办理手续, 规划主管部门特别为变电站选址工作开设绿色通道, 根据规划选址批量审批变电站用地, 以保证变电站用地快速的、真正的落实和控制。

5 高压架空线走廊规划

高压架空线走廊占用大量城市用地, 对城市景观和土地利用开发影响较大, 但架空线路相比电缆线路有传输容量大, 检修方便, 投资成本低等优点, 其作为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存在。规划时应协调电力系统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减少电力架空线走廊对城市的影响。

现状资料是规划的基础, 由于架空线走廊对用地开发影响较大, 因此规划时应尽可能精确化现状架空线路。《电力详规》进行了大量的架空线路整理工作, 在供电部门竣工图和施工图基础上, 以地形图和GPS定位补充高压线位, 使现状走廊精确化。

规划高压线走廊时应注重其可实施性, 尤其是在建设区域内, 否则规划高压线走廊的调整必将对周边的用地产生影响。

《电力详规》结合电网系统规划要求, 与供电设计单位配合, 研究规划走廊的可实施性, 切实地做好规划高压架空线走廊的预留, 并根据城市建设要求, 提出近、远期走廊拆除改造方案, 预留架空线改造下地的通道, 要求新建的架空线路必须采用大容量、多回路共塔、集约用地、外形美观的塔架, 中心区和线路架设瓶颈地段, 应采用电缆线路和新型传输管线GIL (气体绝缘传输管母线) 。

6 结论与建议

1) 规划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编制规划, 使规划更具操作可行性, 有利于规划实施。

2) 电力设施及厌恶性市政设施用地落实越来越困难, 近期应以建设为主, 先行控制用地, 远期以扩容改造为主。

3) 电力设施在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尽快进行用地预控, 供电部门应配合规划国土部门提前作好用地预控工作, 保证规划设施用地的落实。

4) 高压架空线走廊对用地规划影响较大, 规划时应精确化现状高压架空线路, 对规划线路路由的可实施性进行初步判定分析, 避免高压走廊调整影响土地开发。同时, 应采用新型传输线路技术, 节省用地, 并预留架空线路未来改造下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戴慎志.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深圳市规划局.深圳市电力管网专项规划[Z].2006.

篇4:浅谈人员编制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公园绿地;技术规范;园林设计;园林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经常与园林规划设计人员交流沟通,发现规划设计人员中无论是毕业于对口的园林专业,还是相关的园艺、环艺专业;无论是驰骋沙场二十多年的“老将”,还是刚刚涉足职场的“新兵”,有不少人对园林技术规范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和熟练使用了。笔者曾多次请问几所高等学府的教授“为何不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规范的常识”,得到的答复竟然惊人的相似:“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此见解令人失语。业内人士常把本专业的技术规范通俗比喻为“游戏规则”,不懂“规则”,何以“游戏”!因此,本文尝试对《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规范》[1](图1,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实施情况作概括性的剖析,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让业内人士对园林技术规范的编制和实施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

1《规范》编制目的及基本程序

1.1编制目的

城市公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面积规模较大的公园,在公园内容确定、功能区(景区)划分、园林空间组织、地形地貌处理、园林建筑布局、游览路线策划等问题的综合处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变数,需要多方案比选后,寻找最佳的组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因此,将多方案比选寻找最佳组合的阶段定为规划阶段是合理的;政府部门为了公众利益,依靠专家的智慧,对此阶段实施有效控制。而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3]都没有设定城市公园的规划阶段,更无具体的规范。这给广州市城市公园规划的编制、评审、审核、审批等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据国标、行标的基本内容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台一部既符合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又得到政府部门、建设业主、规划设计单位、园林专家一致认同,并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编制、评审、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都适用的地方性技术规范。解决广州市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编制、评审、审核、审批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管理水平,正是编制《规范》的目的所在。

1.2 编制基本程序

《规范》编制分为申请立项、文本征求意见、《规范》预审报批、《规范》审批发布等四个主要阶段。

1.2.1申请立项阶段 为了使《规范》编制能顺利立项,笔者于2005年开始作前期调研,在草拟《公园规划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主要内容修改后纳入《规范》附录)的基础上,先后对《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收集了国内外公园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总结归纳广州市15年公园规划设计管理的经验,于2008年草拟出《规范》初稿。再由规范起草牵头单位(广州市公园协会)提出《规范》编制立项申请,经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同意后报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批准后纳入2008年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制定计划。

根据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规范》编写小组与申请立项同时成立。鉴于《规范》属于技术操作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因此,要求编写小组成员绝大部分来自园林规划设计一线并工作十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或长期从事公园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同志,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规范》编写主笔要求更高,应是熟悉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并具有丰富实践经历以及专业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专家。《规范》编写小组正是按照上述要求组建的(图2)。

1.2.2 《规范》征求意见阶段 《规范》初稿(申请立项时已由编写主笔草拟完成)按规范模板修改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后,除了发给编写小组成员征求意见外,还由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发函向市建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地震办、市绿委办、各区(县级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及市、区主要公园等26个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编写小组对征询部门(单位)提出的74条意见进行认真研究,采纳了50%以上的意见,对没有采纳的意见都在《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中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1.2.3 《规范》预审报批阶段 由编写主笔根据反馈的正确意见对《规范》征求意见稿作认真修改后,经编写小组全体成员会议逐条审查、修改、完善,形成《规范》送审稿,并邀请专家进行预审,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规范》报批稿。

1.2.4 《规范》审批发布阶段 《规范》报批稿报送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后,由该局组织专家审定批准后发布。

从上述严谨的《规范》编制流程中,可知《规范》集中了相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设计单位专家智慧的结晶。

2《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1 主要内容

《规范》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地方标准《城市公园分类》等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建设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广州市建设“和谐社会、宜居城市”的需要进行编制。

《规范》的主体部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总则、基本要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地形与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等12章285条的内容,详细具体地规范了城市公园规划阶段与设计阶段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nlc202309032040

《规范》的附录A,规范了城市公园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工程方案设计和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等4个阶段的文件编制。

2.2 特点

2.2.1 在结构上把规划与设计分开规范 《规范》在内容结构上将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分开规范,并以附录的形式提出对城市公园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四个阶段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这种结构形式是以往相关技术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和《公园设计规范》)所没有的,使《规范》更符合省、市园林绿化法规的有关规定,既增强了《规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提高了《规范》的协调性和适用性。

2.2.2 在内容上注重安全、生态、环保理念 《规范》在内容组织上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和“充实内容,量化要求”的原则,即把“保护原生态”“生物多样性”“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应急避难”等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规范条文中,并根据广州市现有公园完善建设的经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实完善规范内容,增加量化规范要求。这样既加强了《规范》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提高了《规范》的完整性和操作性。

2.2.3 在具体条款上注重可操作性 《规范》的内容比较全面、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规范》中有些内容是相关技术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和《公园设计规范》)尚未具体规范的。例如:

1)为了满足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城市环境空气湿度的需要,要求公园规划占一定用地比例的水体,并要求大面积宽阔的水体规划孤岛(图3),为鸟类和爬行类动物提供栖息地(《规范》6.3.5和6.3.5.1条)。

2)为了保证公园水体达到景观水的标准,提出公园水体的水源补给应使用经净化处理的地表水(雨水)、中水和地下水,要求公园水体应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图4)、养鱼等生物措施和利用高差使水体流动的物理措施,促进水体自净,确保水质达到景观水的标准(《规范》6.3.5.3、6.3.5.4条)。

3)为了实施植物多样性和使用乡土植物,促进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按公园的面积规范了植物种类数量,也规范了公园乡土植物数量占植物总数量的比例,还规范了公园多层混交配置的种植面积占公园绿化种植面积的比例(《规范》6.3.7.2~6.3.7.4条)。

4)为了使公园保持接近自然的水文循环,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维持城市地下水位的稳定,规范公园内不行机动车的园路和铺装场地(图5)必须作透水透气性设计(见规范8.1.6条)。

5)为了保证公园游客的安全,要求设有管理处(室)的公园设置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公园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广场和游人集中活动的大型铺装场地以及经常举办展览活动的区域应设置独立性的防雷设施(图6)覆盖(《规范》6.3.12.5和6.3.13条)。

6)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公园应急避难的功能,要求居住区公园、综合公园和有条件的专类公园应根据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公园总体布局预留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图7)和相应设施(《规范》6.3.14~6.3.14.6条)。

7)为了适当社会发展和满足不同层面市民的需要,要求公园根据规模和游人量在主要出入口配套规划停车场并设自行车停放处;要求公园根据不同年龄的服务对象的活动及公园景观组织和管理的需要,结合公园现状条件合理确定各功能区的规模、布局和内容(《规范》6.3.9.11和6.3.3~6.3.3.4条)。

8)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公园男厕所小便器中设一个低位小便器,厕所洗手处设一个低位洗手盆;要求公园园椅和坐凳的构造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规范》10.3.2、10.3.4和10.11.1~10.11.3条)。

9)为了贯彻“节能环保”的原则,要求公园独立式厕所设计除了应充分考虑厕所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及园内其它建筑风格相协调和建筑平面布局及配套设施设计应符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4]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的有关规定外,建筑立面设计应满足自然通风、采光(图8)的要求(《规范》10.3.1、10.3.5条)。

3《规范》的主要作用

《规范》在第一章中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内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及其文件编制、审查和审批[1]。

3.1编制指引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编制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技术规范作为指引(图9);避免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编制的盲目性,提高规划设计编制的水平。

3.2评审标准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业主和评审组织机构、评审专家在审查、评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文本、图纸时,具有一部适用的技术规范作为评审参考;有利于提高审查、评审工作的准确性。

3.3审批依据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城市公园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核、审批规划案件时,具有一部适用的技术规范作为审批依据;有利于提高审核、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4协调准则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有关的政府部门、建设业主、规划设计单位、园林专家在业务、技术沟通协调时,具有一个统一的准则(图10);有利于缩短规划设计编制、评审、审核、审批等环节的运行周期,提高行政效率。

4 《规范》实施情况及建议

《规范》作为指导广州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自2009年发布至今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违反规范的公园建设时有发生[6]。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规范》的宣传和导向指引不足;二是规划设计评审、审批对《规范》的实施不力。笔者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4.1 加强《规范》的宣传和导向指引

4.1.1 加强《规范》宣传力度 按理政府部门为了提高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不但要组织编制相关的技术规范,还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宣传推进技术规范的实施。因此,建议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采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安排专项资金印制《规范》文本,发送到广州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规划设计单位、公园协会和市、区各公园等。以此提高《规范》实施部门和单位对《规范》的认知度,也为其使用查阅创造有利条件。

nlc202309032040

4.1.2加强《规范》实施导向指引 按理政府部门要推进技术规范的有效实施,应该做好导向指引工作。因此,建议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组织编制《城市公园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并委托行业协会依据技术标准,开展城市公园环境质量等级评价活动[6]。以“行业评价”替代“部门评比”[7],以评价标准和评价活动为导向指引,推动《规范》的有效实施。

4.2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评审审批部门实施《规范》

4.2.1 依法理顺城市公园规划审批部门 按理政府部门的审批行为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建议广州市政府根据《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8]第十三条“城市公园、风景林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铁路沿线两侧、江河两岸、水库周围等城市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定,理顺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部门[9],为城市公园建设业主和规划设计单位创造良好的报批条件。

4.2.2 根据《规范》要求实施审批、评审工作 按理政府部门的技术审批要求应该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因此,建议广州市城市公园规划审批部门按《规范》要求实施审批工作。并要求组织城市公园设计方案评审的单位(协会)按《规范》要求实施评审工作。

5 结语

最近十年,广州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了《园林种植土》[10]、《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11]、《花坛布置技术规范》[12]、《屋顶绿化技术规范》[13]、《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范》[14]、《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1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16]、《城市公园分类》[17]、《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规范》[1]、《园林铺装工程(园路)施工验收规范》[18]等园林绿化系列技术规范,为实施园林绿化技术规范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本文“解剖麻雀”,现出《规范》实施的问题,相信其它园林绿化技术规范的实施过程也会存在同样的情况。笔者认为:要解决技术规范的实施问题,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J 440100/T23—2009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规范[S].

[2]国家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S].

[3]国家建设部.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S].

[4]国家建设部.CJJ 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S].

[5]国家建设部.国家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6]李永雄.城市公园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构筑的探析.[J]中国园林,2013(4)63-66

[7]林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J]建设科技,2010(7)60-63

[8]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Z],2012(修正)

[9]李永雄,温墨缘.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阶段划分与技术管理[J].中国园林,2010(9):82-84

[10]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06—2006园林种植土[S].

[11]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05—2006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S].

[12]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0—2007花坛布置技术规范[S].

[13]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1—2007屋顶绿化技术规范[S].

[14]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112--2007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范[S].

[15]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3—2007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S].

[16]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4—200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S].

[17]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2007城市公园分类[S].

[18]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86—2010园林铺装工程(园路)施工验收规范[S].

篇5:设计人员职业规划

1、开单额的8%,带发票的6%,纯设计费的20%提成,特殊情况另仪。

2、成长规划,连续六个月业绩达到5万元业绩的,可组建设计小组,任组长,除正常提成外,另加小组业绩2%提成。小级成员3——10名;

篇6:建筑人员思考规划设计论文

商业广场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圈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作为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甘肃兰州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稳步前行。笔者试图通过下面的实例及多年来从事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的一些领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1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园路南段两侧,北接雁滩路,南临南河路,地块南北方向长约1000m,东西最宽处达800m,最窄处约为100m,地块(包含代征道路)总占地面积约为46万m2,地块涵盖了南北走向的雁园路,东西走向的雁南路以及两条城市次要规划道路。项目位置距离市中心西关十字6.0km,距离王府井商圈最近距离2km,距离大润发商圈最近距离1km,距离万达广场商圈1.9km;而雁园路南段的筒子楼,不成规模的铺子、摊位、批发遍布其中,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与发展。地块优越的地理位置呼唤着一个对城市更具影响力的规划设计。

2项目定位

依据业主委托及相关控规的要求,项目定位为城市综合商务区。所谓城市综合商务区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不同的功能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区域。那么针对本项目我们应如何入手规划设计呢!

3案例分析

3.1国内案例分析

目前国内存在四种综合商务区的组合模式,模式一:以酒店,写字楼,商场,公寓等各种功能均衡发展的模式,如北京的万达广场;模式二:以摩天大楼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如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模式三:以酒店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如上海商城;模式四:以商业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如上海的大宁商业广场。

3.2兰州案例分析

东方红广场:以休闲广场为主结合购物、文体等均衡发展的模式。主要特点:较大尺度广场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休闲活动场所,成为兰州人闲来向往的城市空间;广场周边商业,办公,旅店,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动后者生机昂然。张掖路步行街:以步行街为核心纽带的发展模式。主要特点:空间成带状;和东方红广场相比缺少开旷感及和大自然融合的城市空间,也是兰州人常去的活动场所。

4本项目分析

(1)城市设计:分析城市设计圈出城市空间节点,找出核心地段作为与城市空间对话、与大自然对话的休闲广场用地,和城市空间景观节点呼应。(2)功能分区:采用相对私密、安静区域作为居住用地,相对开放的地段设计公共建筑,动静分区明确,人、车、物交通分流合理。(3)绿化景观:利用自然景观,打造空间景观。(4)设计理念: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贯穿项目的设计始末。

5设计构思及设想

5.1设计构思

建议以多种商务组合模式并存,以广场和商业大道为核心进行辐射的发展模式,由南至北开发出相辅相成的六大组团。

5.2规划设想

5.2.1风情街。建议打造一处市民共享的城市风情。这里水声潺潺,泥土芬芳,小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现着光芒。5.2.2天庆摩尔。左邻城市风情一条街,天庆摩尔国际购物广场将在兰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购物环境。在这里我们将裸眼3D投影运用于建筑立面;在面临南河的主要立面上设计LED变幻光源,最大限度发挥空间尺度美感;利用缤纷变色楼体,呈现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与色彩张力。5.2.3广场。由文化广场牵手现代艺术中心,50层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及博览中心,形成具有强烈归属感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广场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5.2.4天庆商务。在此板块,我们设计了9栋高层,延续soho的城市肌理,一气呵成。与文化广场,城市博览中心,现代艺术中心以及大型国际化购物中心(天庆摩尔)进行面对面的设计,多种气氛相互影响,极力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无论白天和夜晚,都能把人留下来。5.2.5。天庆在此区域,我们设计了底部4层裙房的.9栋高层,在这里,我们将打破兰州现有的小办公现状,以灵活自由的设计手法,设计不同角度的风景;以局部通高,局部平台,局部花园的多种设计手段打造出自由的商住空间。这里将是多层次混合式的自由空间,是一处小投资的,创业者的天堂。5.2.6。天庆住宅本次设计将住宅设计在城市相对私密区域,与现有的安居小区和天庆太阳岛连成一片,包含拆迁还建在内的居住组团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70万m2,在立面上延续天庆风格,在精挑细选住宅套型之余,打造一个童话般的居住小区。

6结语

上一篇:员工职位申请表下一篇:三级教育试卷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