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2024-06-29

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共6篇)

篇1: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毕业了,必须要提交毕业论文,合格方可毕业。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挺高的,需要有理论部分,实际应用部分。毕业生们最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下面YJBYS给大家提供电子商务毕业论文范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企业招标 策略

【论文摘要】在当今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的企业招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人们对其进行不断改革与研究。因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采购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招标成本、减少招标流程,还可以提升企业反应迅速与知名度。本文主要是对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企业招标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所谓企业的电子招标,是指通过借助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的安全、可靠、便捷的招标信息的公布、投标结果的通知、标书的下载与发放以及项目合同签订等的整个过程。在电子商务时代下,通过建立与完善企业的招标系统,不仅能够使企业的招标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将极大地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最终建立公开、公平、高效的招标体系,提供可靠保障。

一、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采购的特点

(1)竞争性。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不仅是一种引发竞争的采购程序,更是一种彻底改变传统招标模式的一种具体方式。同时,企业招标之中的竞争性充分体现了现代竞争的诚信、平等、正当、高效、合法等基本原则。此外,招标也是一种有约束的、规范的竞争,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并确保其招标流程透明、便捷地进行,这样将会更加容易地吸引和扩大投标人的竞争,从而使招标方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所需的物资或服务,更充分地获得市场利益,有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2)公开性。公开性是企业招标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因特网有公开性的特点、这就决定其必须使招标事项在互联网上公开,让每个网络用户都能查得到。同时,这样还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招标对象范围,使得全世界都可以看到采购方的招标公告,谁都可以前来投标,进而更有利于企业招标的可选择性。所以,企业可以公开开标,公开发布投标邀请、公开投标信息、供应商资格审查标准、投标要求、公布中标结果等,此过程中也能确保采购法律的公开性。(3)公平性。由于互联网无处不在,加上电子招标信息是公开的,因而每个人都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查看相关企业招标信息。从而使得所有感兴趣的承包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加入到投标行列当中,并且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框架下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歧视现象,确保电子竞标的公平进行。所以,不仅能够保证了招标程序的完整性,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供应商前来竞争投标。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招标的现状分析

(1)电子采购安全问题突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是通过网络上的虚拟数据进行交易,也就是这些交易数据都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加上当今日益猖狂的网络黑客,不同程度地导致许多企业因为安全问题而不敢采用电子招标方式,或者根本就没打算用电子招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电子招标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一是企业采购信息的安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一部分——企业的招标信息,是企业比较隐私、不愿透漏给竞争对手的资料,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在电子采购的过程中,对采购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二是支付平台的安全。在电子招标过程中,支付是其最后也是最主要的环节,该流程是不允许出现问题的。然而,招标的支付需要通过电子银行支付,企业间的采购往往资金数额巨大,互联网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汇兑系统的任何安全隐患都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2)传统的招标观念有待改变。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已经不是传统的招标模式,是当今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改变以往“重技术、轻商务”的落后观念。调查显示,企业传统的电子招标的实现主要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如果不能实现则将责任归咎于技术环境的落后,因为企业没有准确地把握电子采购概念的本质,传统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企业电子招标的效率。(3)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活动必须是依法进行,并且有法可依,否则将会是一片混乱的现象。因此,只有完善的法律环境才能催生出高水平的电子采购,然而,由于我国电子招标发展比较晚,各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其运作模式大多是照搬国外的经验,尚未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子招标法律法规,这就严重制约了电子采购的发展,并且使得电子招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其中,电子招标所需要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交易的法律以及保护电子采购双方权益的法律。只有电子采购的法律环境得到改善,才能够推动电子采购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的策略

(1)优化招标流程。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电子招标要求其作业流程必须明快、简洁、高效,杜绝冗余的作业环节,更不允许招标过程中的繁琐步骤,以便更好地提高招标作业的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招标作业流程进程分析和再设计,并结合企业招标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以使招标作业流程电子化或自动化,保证电子招标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企业不仅深入对自身的采购流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及时采取对应策略,同时,还要邀请第三方咨询服务商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参与企业招标作业流程的分析与再设计,进而提高电子招标的可行性。(2)做好战略设计。一般情况下,电子招标的战略目标往往是统一采购、集中采购的过程,并且要求其能够实现采购信息共享、优化、整合供投标商群体等。由于电子招标对支出和潜在成本的节约非常大,尤其适合那些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所以在实施电子招标之前,必须努力研究招标策略,需要审慎地做好战略设计,战略设计涉及采购目标的确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同时,不仅要求日常采购主管和人员参与招标的项目流程,还要有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和参与,使得整个企业招标环节都列入企业的日常规程。同时要考虑在应用中的风险和变动管理的需要,这是实施电子招标的基础性工作,提高企业招标的效率。(3)构建电子招标平台。电子招标平台是实现电子招标的载体,也是提高电子招标服务的基础,这一平台至少要由下列三个系统组成:一是企业竞价采购平台。企业竞价招标平台是一个投标商与招标商之间互不见面的网上竞价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得投标可以远程地参与采购竞价,并引发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帮助采购商最大限度地发现卖主,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协同招投标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协同的、集成的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各种类型的用户都能在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协同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三是电子目录采购系统。该系统是将企业招标的产品目录管理、办公自动化、投标商管理等融合为一体,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招标的便捷、高效进行,并能详细地为投标商提供有关企业招标的要求与标准。(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保证电子招标成功运作的关键,也是电子招标的准则。科学的绩效衡量指标有助于企业发现电子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防止错误再次出现,进而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此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企业招标活动的可行性,确保该体系能够真正地提高企业的招标质量,为企业营造一个恰当的电子招标氛围,从根本上消除电子招标的阻力,为企业电子招标的有效进行提高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平爱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采购模式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3)

[2]陈家珍.规范采购程序创新采购模式实现源头防腐[J].企业科技与发展.(22)

[3]宋家山.烟草行业卷烟材料资质认证采购模式研究[J].经济师.(4)

[4]侯志刚.浅议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采购模式的创新[J].纺织导报.2007(11)

[5]刘宏伟,汝宜红,蔡云蛟.我国煤炭开采企业采购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10)

[6]赵绪旺.开滦集团坑木采购模式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3)

篇2: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1. 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营销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生产和发展规模较小,因此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较低。营销管理能够为企业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并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一方面,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其现有的营销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市场占有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实施有效的营销管理策略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在完善的营销管理策略下,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对市场变化的分析和研究,改变其传统的生产和发展模式,有效提升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而在市场中获得较高的声誉,也有助于提升其市场占有率。

1.2 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营销管理作为中小企业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当前,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实施有效的营销管理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营销管理策略,对其传统的营销理念、营销手段、营销管理措施等进行重新的审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完善的营销管理措施作为辅助,以此提升其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营销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市场分析、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找出中小企业生产和发展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改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其整体竞争实力。

1.3 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效率

营销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效率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效率才能全面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瞬息万变,所以中小企业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营销管理效率。而有效的营销管理能够使得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上实现对全过程的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对营销管理人员的控制,提升对市场变化和发展的分析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效率。同时,以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导向,加快实施有效的营销管理措施还能够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把握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定位,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发展的有效性,进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更为健康和有效的发展。

1.4 有助于中小企业建立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的发展成就,必须要制定和实施大量的发展策略。而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营销管理战略与中小企业其余的各项发展战略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其管理水平和能力对其他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营销管理策略贯穿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始终,对其各方面的发展均具有较强的影响,实施有效的营销管理策略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对其他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化,中小企业的各项发展战略之间的紧密度不断提升,综合运用各项发展战略成为中小企业取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在完善的营销管理策略下,会倒逼中小企业重新审视其他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完善其各项发展战略,进而充分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实力。

2.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应用电子商务的意识

随着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产生并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当前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营销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首要问题就是缺乏应用电子商务的意识。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其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充分体会到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乃至其整个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营销管理中不注重应用电子商务的相关理念和方法,依旧采用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虽然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实施了一定的营销管理策略,但是其并没有充分吸收和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未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对这些营销管理及电子商务发展经验进行整合,使其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2 缺乏完善的营销管理措施

在电子商务模式,对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营销管理,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作为保障。当前,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措施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加快,其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影响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其实施显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和发展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其很难对现有的营销管理策略进行严格的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不仅没能够完全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这使得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显得困难重重。

2.3 各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

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贯穿其发展的各个环节,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工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又一个问题是其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性。一方面,现有的营销管理策略并没有对各项营销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其仅注重产品的销售环节,对其他环节存在一定的疏忽,这就为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当前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中,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其难以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营销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

2.4 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保障

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重在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前其还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保障。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人员和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现阶段的整体素质较低,其对电子商务及营销管理的认识不足,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工作难以持续进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电子商务及营销管理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强大的人才库支撑其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使其在电子商务背景下难以在营销管理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3.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想在营销管理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要强化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一方面,要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关于电子商务和营销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发展对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充分引入电子商务的相关理念。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及强化营销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情况,对这些经验和理念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充分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同时,要积极寻求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使其为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及营销管理提供宝贵的意见和指导。

3.2 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营销管理措施

有效的营销管理策略是当前提升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营销管理能力的关键举措。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该树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对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时刻注意其对营销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原有的营销管理措施进行重新审视,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充分服务于电子商务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鼓励中小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营销管理措施,并制定出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其营销管理措施的制定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措施具有长久的稳定性。

3.3 加强营销管理各环节的衔接度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当前,中小企业在实施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提升其对营销管理的理念,树立整体性思维和细节管理意识,全面加强对营销管理各环节的控制。一方面,不仅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注重管理,还应该综合考虑到中小企业原材料采购、对外宣传、渠道管理、售后营销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此提升其营销管理各环节的衔接度。另一方面,要鼓励中小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各项营销管理细节方面的工作,在各个环节中设定一定的管理目标,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其能够始终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3.4 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

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对现有的营销管理人员和电子商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和指导,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强化其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营销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其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等从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人才,使其能够为中小企业现有的人员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能够为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建言献策,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能力。

总结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但是必须要全面认识到中小企业当前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各项问题来看,要想全面提升其营销管理能力,必须要从强化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营销管理措施、加强营销管理各环节的衔接度、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能力,以此全面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其对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必须要以电子商务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营销管理水平。但是,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本文主要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坚.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方式现状分析[J].中国商贸,2011(02)

[2]窦可波.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分析[J].价值工程,2012(06)

[3]李园.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

[4]龙慧琳.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方式现状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4(12)

篇3: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传统农业企业经营模式;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019-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已经迈入电子商务时代的大门。电子商务是市场经济的巨大变革,大大缩短了商品流通的过程、时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同时也活跃了商品市场,近年来,电子商务正凭借其信息化、快速化、便捷化的特点渗透到传统企业经营领域中,被越来越多企业认可并广泛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引发了企业作业模式、组织结构和政企关系等方面的变革,并直接导致投资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经济活动观念的改变。

那么,电子商务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呢?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将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目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正逐渐完备,农业产业化基础也在逐步加强,农业电子商务模式需要怎样的创新呢?

1 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农业转型的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是指在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下,买卖双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业活动,实现消费者互联网购物、交易、支付和享受服务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子商务模式有B2B、B2C、C2C和O2O 四种。吴玉刚(2001)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了传统的基本分类,即B2B、B2C与B2G模式[1];万彼宁(2002)结合中农网对B2B模式进行了剖析[2];彭璧玉(2001)在我国早期农业电子商务实践基础上总结出四种电子商务模式:以批发市场横向联合为基础的M2M (市场间)模式、基于涉农企业合作的战略联盟模式、针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及人才等薄弱环节而建立的中介模式、以综合交易平台(商务网站)为中心的会员模式[3];王成等(2006)在B2B和B2C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供销中介,形成了新的B2B2C模式[4];曹陳(2007)认为比较适合在农业领域开展的电子商务模式有B2B、B2C和G2C三种模式[5]。

胡天石(2005),通过分析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不同案例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模式的分类方法、比较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各种模式的不同特点,概括出目前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模式有七种:目录模式、信息中介模式、虚拟社区模式、网上商店模式、电于釆购模式、价值链整合模式和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6]。

杨硕(2010)探讨了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将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农户、合作社)和下游客户(超市、便民超市)虚拟集成,将产销中间环节的大部分职能外包给第三方,由第三方提供在线的客户管理、采购管理及协同管理等功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运作模式[7];刘嵩(2009)对我国茶企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B2B和B2C模式的特点,提出以“应用价值一投资价值一组织进化价值”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价值链是顺利实现不同客户(会员)分类管理的有效手段[8]。

2 传统农业企业电子商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线上线下价格不统一

由于电子商务前期市场规范不足,导致电商市场经常出现价格战的情况。因此,传统企业在向电子商务转型过程中,线上价格往往要比线下价格要低,导致市场销售发生混乱,最终导致转型失败。

2.2 人才紧缺

以宁夏地区电商人才为例,总需求25万,但14年统计电商人才只有15万人。就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人才缺口巨大,同时,素质十分高的电商人才比较缺乏,远远满足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

2.3 缺乏科学的客户管理系统(CRM)

传统农业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客户管理系统,不能够对客户进行科学分类,精准性不强,满足不了客户资源的深度利用需求,不能实现对客户的科学管理,这些企业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

2.4 在电商新平台上的尝试较少 经验不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020、C2C等一系列先进概念的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已经完全成为企业必争之地,传统企业正在利用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平台焕发新的生机。传统农业企业虽然也有尝试进驻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但在020和C2C等众多新概念上,没有太多的尝试,对行业规则不太熟悉,经验不足。

2.5 在网络营销的市场数据调研和分析方面存在缺陷

网络营销整体市场数据调研和分析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农业企业在向电子商务转型的过程中,对市场调研不够深入,分析不足,无法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因此,传统企业应及时调整自身网络营销方式,建立其他的数据收集平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分析团队。

2.6 物流环节缺陷

在开展电子商务销售产品配送时,传统农业企业大多采取外包政策,将自己的物流环节完全外包给了专业物流公司。但这样的模式会导致顾客在收货时由于物流公司的失误而将负面情绪带入到产品满意度中(连带效应),对产品的购买产生严重不满,进而影响企业品牌化经营的模式。

2.7 营销方式缺乏新颖性

传统农业企业在电子商务转型中,营销多采用广告宣传、事件营销、搜索竞价排名的营销方式,其他的一些新颖的方式未曾进行尝试,在营销方式上没有让消费者在接触信息的瞬间产生购买的冲动。

3 传统企业电商化经营模式整体建议

3.1 保持线上线下价格一致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的传统农业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应该在电商化经营中做到线上线下一个价,防止市场发生串货现象、假冒产品现象,塑造企业品牌,打造企业良好形象,保证企业长久经营,顺利实现农业企业电子商务转型。

3.2 “一体化+实践化+品牌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采用“一体化+实践化+品牌化”模式,将相关人才就电子商务的各个部分为培训内容,让员工充分接触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开展外地培训或优秀员工持久带领方式,实现员工一次性,一体化的完成电子商务工作的学习,帮助员工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减少培训成本,增加工作灵活性。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带入相关的实践环节,让员工亲身体会,增加感悟。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项目创新培训、开发创新力的培训),实现创新群众化。此外,在培训过程中时刻带入“品牌化”运营的话题,树立“品牌化运营”模式思维。电子商务“品牌化运营”模式图,如图1所示。

3.3 CRM系统引进、互动式沟通模式、改进FAQ设计

鉴于传统农业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缺陷,建议引进CRM客户管理系统,对电子商务的消费者信息进行科学分类管理,便于后期售后工作开展,对企业形成购买回头客有重要的意义。在售后服务的过程中,与客户采用互动沟通模式,与客户深入交流沟通,了解客户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消费枸杞的行为特征,了解消费者选择企业产品的原因,随后采取相应的措施留住老顾客。改进FAQ设计,与企业的知识库对接,对电商客户提出的常用问题进行在线回答,提供检索系统,帮助顾客在数量巨大的源信息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大大方便了顾客电商购物。

3.4 改善物流系统运作模式

以现有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开展售后服务沟通,与物流外包企业签订商业协定,实现实时包裹跟踪、制定物流配送人员素质标准、力求赔付流程正规化等措施,实现包裹的准时送达、赔付正规化、客户体验良好。建立物流系统消费评价平台,让消费者来对物流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与物流公司进行协商改进。最终实现物流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融合、联动。

3.5 积极融入新思维,实现电子商务营销方式的立体创新

3.5.1 “多维度”网络营销模式(内容、参与感、情感、娱乐感)

在开展电商营销时采用“多维度”的模式,将营销内容、消费者参与感、情感共鸣、生活娱乐感全部考虑到位。营销的整体内容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关注度,引起消费者继续深入了解的欲望;营销的形式要让消费者想要参与其中(形式新颖);内容、形式和售后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烙下情感印记,这样的顾客一般会对产品进行再次购买;在形式上还要注意消费者的生活娱乐感,符合目标消费者的特征,带动消费者积极参与。

3.5.2 电商营销生活化

开发更多有差异性的产品,针对各自特点策划网络营销活动,通过网络媒体将电商营销带到消费者生活习惯和行为中。充分挖掘目标消费群的消费力,对品牌进行日常模块强化、形成消费者的第一购买意识,充分接近消费者生活把控消费者行为,有效进行信息调研和收集。

3.5.3 “引导、教育消费者”模式与营销“行业标准”模式同时开展

在开展电商营销的过程中尝试通过“引导、教育消费者”科学使用企业产品的方式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最终经过长期的引导和教育实现消费潜力的开发。

还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的方式来宣传自身产品和强化品牌认知。消费者对于行业标准领导制定者的品牌会保持很大的信赖程度。因此,农业企业可借政府的扶持和自身已有品牌价值的力量,作为标准制定者的身份出现在更多目标消费者的视野中,为消费者带来直观的品牌价值感受,引导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3.6 数据化精准运营模式

与“数据罗盘”“数据魔方”形成战略合作,从中获取网络营销中产品经营和消费者特征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确定营销方向、内容、媒体计划、时间等详细内容,制定策划方案,开展实施方案并进行评估改进,实施中产生销售数据和消费者行为特征数据,开展二次数据分析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玉刚.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1.

[2] 万彼宁,孙新宇.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探讨[J].计算机与农业,2002,(2).

[3] 彭壁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分析[J].南方农村,2001,(6).

[4] 王成,罗斌.信息化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模式分析与探讨[J].科技 和产业,2006,(1).

[5] 曹睐.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4).

[6] 胡天石.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北京:农业信息研究所,2005.

[7] 杨硕.构建鲜活农产品全程电子商务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0,(11).

篇4: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Tollemache是First Advantage企业 (NSDQ:FADV) 的亚太区执行副总裁。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入职前背景调查服务提供商, FADV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在企业招聘员工时, 按照企业要求对员工进行背景调查, 以帮助企业降低招聘风险和成本。FADV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中国的应聘者中, 有10%左右的职位申请人的实际情况会与其简历存在“出入”。在这10%的人当中, 99%都是在就职经历或者教育经历方面做手脚。因此, 企业就有必要转变录用观念和方式, 对所招聘的员工提供的各项证明、材料进行调查核实。

古人说:“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不疑”也是建立在对这个人的全面了解之上的, 因此, 企业在用人上应该对所用之人进行全面的了解, 这样才能达到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二、全面看待背景调查的成本问题

对招聘的员工进行背景调查会增加企业的招聘成本, 但是从长远来看, 一个好的背景调查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声誉风险、人事风险, 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一些欺诈行为。虽然背景调查会耗费企业的人力、物力, 但实际上却能够使企业降低招聘成本。有案例表明, 因为对被招聘者的学历没有仔细核查, 使得某企业的一个科研项目迟迟没有进展, 其损失远大于招聘时开展背景调查的费用。

三、中小企业更应重视背景调查

中小型企业由于人数少, 周转资金也比较少, 如果在招聘方面失策, 就可能对整个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 中小企业不能因为规模小就忽视对招聘员工的背景调查, 反而, 应该更加重视对员工的背景调查, 以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

四、采用适当的方法降低调查费用

1. 健全人事档案、犯罪记录、社会信用数据库。

健全我国的个人档案、犯罪记录、社会信用数据库是当务之急,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能极大地为企业的数据检索提供便利, 节约时间, 节约人力、财力, 这是一种降低背景调查费用的很有效的方法, 但这个体系的建立需要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及档案体系的建立、完善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2. 建立科学合理的背景调查流程体系。

在进行背景调查之前, 要制定出背景调查的流程, 然后, 按照流程依次进行。科学、合理的员工背景调查流程图, 可以为调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减少工作量, 节约成本。根据背景调查的目的、作用, 可以制定相关的背景调查流程图 (图略) 。

3. 制定简明、实用的背景调查表。

背景调查表是对所调查的数据的记录, 也是进行考察的依据之一, 它是背景调查所取得的结果, 包含重要的参考数据。因此, 背景调查表的设计尤为重要。

(1) 背景调查表设计的基本原则。背景调查表的设计应当以简明、实用为原则, 简明可以控制背景调查的工作量, 降低背景调查成本, 缩短进行背景调查的时间, 这样可以避免优秀的人才被其他企业抢走, 给企业造成人才损失。实用指调查的项目必须与工作职位需求高度相关, 调查的内容简单、明了, 符合职位要求, 避免出现“调查非所用, 用者未查”的现象。在制定背景调查表之前应该首先根据企业的需要, 确定所需招聘的职位、招聘人数, 并对该职位进行详细的职位分析, 确定职位的责任程度, 分析职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经验、学历要求、诚信度要求、年龄限制等;再次要确定调查内容的侧重点, 并且, 依据不同的岗位而有所不同, 突出重点, 不必面面俱到。比如招聘财务人员就要重点考察其资信度和忠诚度 (表1) 。进行职位分析后, 就需要根据要求设计背景调查表。

(2) 背景调查表应包括的内容。合理简明的调查表, 有助于节约调查时间, 提高调查效率, 增强调查结果的可评估性。 (1) 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婚姻状况、联系电话、教育背景。 (2) 职位要求信息。职位要求信息包括:技术、诚信等级、以前的工作表现、薪水情况、人际关系状况等。 (3) 社会信息。社会信息主要包括:前上级的评价、前同事的评价、离职原因、朋友、邻居的评价、资产负债情况、银行信用等级、有无犯罪记录、奖励情况、有无不良记录等。 (4) 调查方式。适合企业使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有:电话调查、网络查询和面对面的人工调查拜访。调查方式的运用比较灵活, 这需要调查人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由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资产负债情况、银行信用等级反面的调查比较困难, 因此, 这方面的调查建议由专门的调查企业进行, 因为这些企业与银行或者政府部门有联系或协议, 调查渠道比较宽泛, 进行调查比较容易。 (5) 调查人及完成时间。背景调查表的最后要署明调查人以及调查时间。进行背景调查要确定适当的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不宜过长。背景调查是在面试、测试之后、录用通知发出之前进行的, 这段时间大概为两个星期左右, 所以, 背景调查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并且预留1~2天的复查时间, 进行可信度评估, 这样调查的结果才能有效地为是否录用提供依据。

五、提高法律意识, 增强法律观念

企业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 了解有关个人隐私权的不同内涵, 由于在《宪法》之下不同地区的各种法规仍会存在各种差别, 因此,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就需要熟悉本地区的相关法律, 在确定调查内容以及实施调查的过程中, 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以及相关程序。

六、在进行背景调查前, 与被调查者签订协议及授权声明书, 规避法律风险, 树立企业形象

1. 设计背景调查协议书及授权声明书。

调查表后应该附背景调查协议书及被调查人的诚信承诺书。在协议书中应包括被调查的内容, 及进行调查的目的, 这样做是为了取得被调查人的支持和理解, 以及获得授权, 避免因调查个人隐私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授权声明一般格式如下:我在此声明, 以上我提供的所有求职申请信息是真实的、完整的。以上求职申请表中所填的内容如有任何伪造、隐瞒, 将失去申请资格, 即使将来被录用, 也将因此导致无条件解雇。雇主可针对以上信息进行诚信调查, 特此授权。

2. 背景调查通知。

进行背景调查要事先通知应聘者, 并与应聘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样可以减少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提高调查效率和调查的有效性。 (1) 事先通知应聘者。在进行调查前, 一定要事先通知应聘者, 并与其达成书面协议, 请被应聘者签订授权声明书, 合法取得有关背景调查内容的调查了解权, 规避法律风险。一般情况下, 背景调查要求的提出是在招聘阶段, 很少会有应聘者会为了顾及个人隐私而拒绝企业提出的调查要求。 (2) 与被调查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做背景调查之前不仅要通知应聘者, 与被该应聘者签订协议, 还应该把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向被调查者做解释说明, 取得被调查者的理解与支持。这样不仅体现企业对应聘者的尊重, 也会促使调查能够得以顺利地进行。即使最终没有录用该应聘者, 也会给应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用人形象。

七、树立合作观念, 积极配合其他企业的背景调查

企业在进行背景调查的过程中会遇到被调查企业不予配合的情况, 有当面被拒绝的情况, 也有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 这无疑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因此, 无论是被询问的企业还是进行调查的企业在成为被调查的企业的时候, 都要积极地给与相应的配合, 因为, 被询问的企业也有可能成为进行调查的企业。如果企业能够这样做, 不仅可以建立友好的关系, 也为以后可能进行的各种合作奠定了基础。进行合作的企业越多, 就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有助于降低背景调查的难度和成本, 进而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另外, 进行背景调查的企业应承诺对被询问的企业提供的信息保密, 这样易于取得被询问企业的信任与支持, 这就要求进行调查的企业对调查取得的信息资料加强管理, 进行保密处理。

八、慎用调查结果

通过背景调查可以获得应聘者各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既有客观信息, 又有主观信息, 如应聘者的性格、求职动机、他人的评价等, 所以在决定是否录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尤其当调查的结果与应聘者提供的信息相悖时, 切不可仅凭调查结果做出决定, 而是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若是聘请商业企业进行的调查, 则要追查其调查方法、途径是否得当, 最好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二次调查。利用商业企业的调查结果, 企业仍然需要慎重, 应就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与商业企业签订协议, 避免不利于企业的结果出现, 也可以在出现问题时, 为企业获得赔偿保留法律依据。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加强监督, 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要进行跟踪监督, 确保调查按时完成, 以及调查过程的规范性, 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背景调查结果的错误和失真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如果可以和其他测评手段结合, 就会大大提高甄选的准确度, 因此, 背景调查的结果最好和人事测评技术以及评价中心相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周长伟.员工招聘中的背景调查[J].中国人才, 2004 (9)

[2].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袁守启.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999 (11)

[4].王成.官员文凭乱相调查[J].廉政瞭望, 2007 (8)

[5].谭玲丽, 王弘.对我国“有效招聘”研究文献的综合评述[J].当代经理人, 2006 (21)

[6].多米尼克.库伯, 伊凡.罗伯逊.组织人员选聘心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7].姚艳红, 袁凌.人力资源管理[M].长沙:湖南大学, 2003

[8].任铁柱.浅谈人事风险及其监控和防范[J].企业管理, 2007 (9)

[9].姜雷.背景调查:给你更可信任的员工[N].财经时报, 2007.6.4

篇5: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关键词】电网企业;公开招标;集约化釆购;电子商务平台

一、物力集约化背景下电网企业电子招投标应用不足之处

1.数据安全性不高

在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系统不完善的阶段里,招标方必须要利用电子化投标实现对传统的纸质招投标方式的发展。对于很多投标商来说,和电子化招投标方式相比,他们更喜欢用较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使用过去的纸质投标方式,其中主要是因为投标商在一定程度上不确定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对于投标商来说,他们对于这一系统的顾虑比较多:第一,投标商担心在进行开标以前把相关资料放在公开的电子化系统里会出现泄密危机,一旦被其他的投标商通过不恰当手段窃取,企业的竞标结果就会受到影响;第二,投标商顾虑的还有在自己的投标信息上传到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标系统以后,在开标之前是否信息数据会失效,进一步阻碍企业竞标成败。

2.国内信息化水平不高

由于国内的信息化科技水平不高,所以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在国内的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多,而国内的网络技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认为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电子技术。不过,尽管中国的招投标系统中引入了电子化模式,但仍然需要不断提高国内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国内信息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电子招投标改进策略分析

1.提升技术水平

要想实现从过去的传统招投标方式到电子化的方式的转变,就要加强质量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数据的管理。在初期阶段就加大对于开发技术的审查力度,一方面要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信息系统的操控性,实现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系统的长远发展。对于目前的信息系统来说,其发展方向是可视性高,操作简单,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搜索功能。尽管这些功能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想使操控更加简单,就要涉及合理的菜单,要想提高其可视性,就要加强对需求的研究,利用强大的视觉设计提高可视性。对于便捷搜索来说,它是指分析数据库的各个阶段,然后分析搜索关键字的范围,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策划和调研;另一方面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对于招投标电子化发展来说,它的任何一个需求和漏洞都是实现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发展的动力。

2.异地灾备存储方案

要想切实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的技术;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异地灾备存储。对于灾备存储来说,它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系统服务器出现故障所发生的数据丢失问题,而异地灾备存储更可以避免发生因不可抗力导致的系统某地全部数据中心毁损的问题。

3.深化归档管理

在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取代了过去的纸质招投标采购的过程里,相应的传统电子档案也就取代了纸质档案。因为物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物力全寿命周期管理正逐步渗入各行各业物力管理工作中。对于电子招投标系统来说,它对于数量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其权限也不同,在项目的任何阶段完成以后数据是很难进行更改的。怎样通过最安全的形式、最高的效率归档系统的数据是现在的电子招投标系统里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来看,要按照国家的《电子文档归档与管理规范》进行安全归档,通过提高电子档案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来提高归档效率。

对于现代的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系统来说,一方面要归档电子文件;另一方面还要归档电子数据。而怎样把一些通过数字认证的、而且具有法律效力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归档?要通过把电子化招投标的多个数据进行完善和归档,进一步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实现招投标电子化进程的档案,在最短的时间里取代过去的纸质招投标方式。

三、总结

在物力集约化的趋势下,实现电子化招标对于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在应用过程里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实现我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投标发展的途径,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华勋.电力行业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J].《中国电子商务》.2012(01).

[2]卓洪树,王培龙,费兰花,郑俊艳.电网物资供应商动态分段管理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研宄[J]《中国科技成果》.2013(06).

篇6:浅析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问题研究

融资难、贷款难,一直以来是中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所在。多年来,尽管各方各面从未停止努力,希望多角度、全方位使用各种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成效却并不能令人满意。2008年,在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6 000万家中小企业对GDP贡献率达到60%、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机会、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和财税收入,却普遍出现资金链严重吃紧的现象,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倒闭。

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各有关方面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试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8年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密切关注小企业信贷,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风险和信贷情况分门别类摸清情况,革新机制,努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小企业渡过难关,尽可能以不低于年度信贷平均增速,单独安排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2009年3月5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至2008年末,工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余额为18 575亿元,在全行的公司客户贷款中所占比重达55.67%。2009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又有所加大,今年的前50天内,工行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又新增1 131户,融资额增加88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占企业客户融资增量的66.01%。2009年3月10日,中国银行宣布:2009年前两个月,中行新增中小企业授信1 004.45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7.56%,其中,新增小企业授信257.1亿元,比去年底增长33.37%。

面对这些可喜的数据,我们却不禁要问:相关各方对于中小企业的关注与厚爱真的已经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际问题吗?是什么驱动力产生了这些鼓舞人心的数据?

从银行信贷角度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抵押品不足、信息透明度差、现金流较不稳定等授信方面的缺陷,所以即使在平时,银行一般也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前述缺陷依旧,更糟糕的是,原来银行相对更为“青睐”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受到危机冲击是首当其冲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却表现出统计数据上的“井喷”现象,这不能不引起关注与思考!事实上,央行和银监会自2009年3月开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情况调查,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包括中小企业贷款投向。

在对部分银行分支行行长的调研过程中,许多行长认为金融危机环境中,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普遍加大,因此他们领导的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授信和放贷更加审慎。然而为了应付各级派下的中小企业贷款增量的指标,他们只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处理,将原本不是贷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计算”成新增中小企业贷款!

那么,应该如何理性看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索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之道?西方近十余年来兴起的“法与金融”领域的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发现,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法与金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1. 法与金融领域的经典研究及其政策含义。

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简称:LLSV, 1997)研究了法律制度及其实施与企业外部融资之间的关系,由此开创了“法与金融”这一研究领域。LLSV (1997、1998)通过分析49个国家的法律及其实施(enforcement)在外源性融资保护上的差异,发现:普通法系(common law)对银行比对企业经理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法系民法(French civil law)对银行的保护水平平均来看最差;德系民法(Germany civil law)则对银行可以提供较为强有力的保护。

Levine (1999)在LLSV (1997、1998)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探索了法律及其实施、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管理。Levine (1999)对1960—1989年间27个国家的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法律制度下企业家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不同,法律对债权人保护越好,合同的执行越严格有效,信息披露越全面准确,金融中介的融资功能越强,从而GDP增长速度越快;法律和监管环境作为金融中介发展的外生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

Beck、Demirguc-Kunt和Levine(简称:BDL, 2003)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分析了LLSV发现的法律体系影响外源性融资的深层机制(channels)。并提出法源影响外源性融资的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政治机制,另一个是适应性机制。BDL认为普通法系能够更好保护个人财产,因而能促进外源性融资的更快发展,这是政治机制。而适应性机制则是由于普通法系主要基础是法庭案例,所以能更好地针对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作出调整,故可以更好地保护外源性融资。

根据这些经典理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正解”在于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国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和法律实施。在具体法制建设中,中国以德系法律体系为基础,更多的吸纳普通法中的判例,构建“成文+判例”的融资相关法制体系,着重保护个人财产,持续提高经济法制体系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

2. 新世纪法与金融领域的研究进展。

法制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最终完成。过去二十多年中新兴经济体在法制体系相当不完善的条件下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成绩,这似乎是对经典法与金融理论的挑战。因此一些学者对经典法与金融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针对新兴经济体的相关理论。

许成钢和Pistor (2004)提出“不完备法律”这一分析框架,认为法律天生就是不完备的,这意味着不可能制定出能准确无误地说明所有潜在损害行为的法律。许成钢和Pistor (2005)提出因为法律不完备,法庭执法并不总能有效地阻吓违法。通过重新分配剩余立法权和执法权而非试图徒劳无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可以提高执法的有效性。而在新兴市场(如中国),当法律高度不完备且违法行为会导致重大损害时,将执法权分配给监管者而非法庭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Allen、Qian和Qian (2005)在研究了中国的法制体系、金融体系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私营部门融资的“特殊保护机制”之所以能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良好的运行,即基于关系或基于声誉的借贷可以支撑私营部门的快速发展。

三、法与金融视角下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

结合法与金融理论成功的研究经验,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本文提出“长期重法制、监管促指标”的政策建议,具体如下:

1. 加强信贷相关法制体系在产权保护和适应性方面的建设。

法与金融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从长期来看,一国法律制度体系的特征将对该国中小企业获得外源性融资的平均水平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在于法制体系的建设。在相关体系具体建设中,关键在于如下两个方面:完善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并加强相关法律在实施环节的执法力度;通过适度引进普通法中判例援引的作用,改善中国法制体系对于经济环境迅速变化的适应性。

2. 设立中小企业局,促进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迅速规范发展。

在法制体系尚不充分健全条件下,监管当局有力的监管活动,能够弥补法制体系的缺陷,甚至发挥更好的推动发展作用。美国中小企业局(SBA)的前身“重建金融公司”组建于1932年,成立的背景与中国目前环境有很大相近之处。危机和法制体系还不健全的背景下建立的SBA被公认为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目前也应尽快设立相似的政府监督和管理部门,以促进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市场迅速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Allen, F., J.Qian and M.Qian (2005) ,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77:57-116.

[2]Beck, T., A.Demirguc-Kent and R.Levine (2003) , Law and finance:why does legal origin matte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 nomics31:653-675.

[3]La Porta, R., F.Lopez-de-Silanes, A.Shleifer and R.Vishny (1997) , 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e52:1131-1150.

[4]La Porta, R., F.Lopez-de-Silanes, A.Shleifer and R.Vishny (1998) ,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6:1113-1155.

[5]Levine, R. (1999) ,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8:8-35.

[6]Xu, C.and K.Pistor (2004) , Incomplete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s35:931-1013.

[7]Xu, C.and K.Pistor (2005) , Governing stock market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lessons from China,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7:184-210.

上一篇:《气球飞上天》教学反思下一篇:东岳中学2013-2014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