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2024-07-03

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共9篇)

篇1: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广东陶瓷品牌发展现状

陶瓷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陶瓷行业,在其他国家看来早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代表性产品,想到陶瓷就会想到中国。回看陶瓷行业历史,广东凭借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奠定了中部陶瓷基地的雄厚实力。作为陶瓷行业龙头之一的广东,陶瓷行业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多样化的发展也成为了广东陶瓷行业的一道风景线。仿木纹、仿皮革、仿天然石材、仿竹、仿金属等新型的图案持续不断涌进市场。

陶瓷行业发展经久不衰,当中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陶瓷行业是广东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陶瓷行业一直发展下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与低效益“三高一低”的代名词给陶瓷行业赋予污染的“黑帽子”骂名。想要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更大的发展,广东的陶瓷企业都纷纷向绿色环保方面做起文章。除了绿色环保,广东陶瓷品牌需要得到消费者的信赖、支持才可以发展下来。

广东陶瓷企业犹如恒河沙数,下面就让我们来细数广东陶瓷品牌排名(排名不分先后): 东鹏瓷砖(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金舵陶瓷(中国抛光砖鼻祖、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蒙娜丽莎瓷砖(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十佳地砖品牌)马可波罗磁砖(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建筑陶瓷知名品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大唐合盛瓷砖(亚洲品牌500强、消费者信赖陶瓷品牌、微晶石十大品牌、瓷砖十大品牌、仿古砖十大品牌)

欧神诺陶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格仕陶陶瓷(十大特色仿古砖品牌、消费者最满意品牌、仿古砖十大品牌、中国瓷砖十大品牌、十大特色仿古砖品牌)

新中源陶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亚洲品牌500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博德陶瓷(国家免检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用户满意产品、广东省出口名牌)

鹰牌陶瓷(广东省用户满意产品、陶瓷十大品牌、中国绿色建筑陶瓷推荐证书、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

广东陶瓷行业发展形势严峻,培养更多广东特有的陶瓷品牌,打造一个绿色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广东陶瓷产业集聚群。微晶石、仿古砖、瓷片、抛釉砖等不同领域的百花齐放才能让陶瓷行业发放更多的光彩。

篇2: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并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广东陶瓷产品出口量略有下降,出口总额平稳增长,结构优化使产品出口单价总体提升。

据广州海关统计数据,1-12月,我省陶瓷产品出口总量为1380.8万吨,同比下降2.9%;出口额61.8亿美元,同比增长9.8%。其中,陶瓷砖出口1250.0量万吨,出口额35.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0.8%和增长6.2%;卫生陶瓷出口量26.8万吨,出口额4.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7.4%和增长41.0%;日用陶瓷出口64.2万吨,出口额14.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2%和增长0.8%;美术陶瓷出口14.9万吨,出口额5.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5.6%和增长30.1%;陶瓷容器出口4.8万吨,出口额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9%和增长0.9%。

其中,各季度陶瓷产品出口量和出口总额呈递增趋势,出口市场呈现回升迹象。

图 广东省陶瓷产品2013年各季度出口量与出口额

出口单价方面,2013年我省陶瓷产品的出口单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提升,出口平均单价较上年同期上升13.1%。其中陶瓷砖出口单价同比上涨7.0%,卫生陶瓷出口单价同比上涨70.7%,日用陶瓷出口单价同比上涨12.3%,美术陶瓷同比上涨74.7%,陶瓷容器出口单价同比上涨7.2%。剔除人民币升值因素,仍体现出产品结构优化使得出口产品附加值得到了提升。

2012年11月以来我国陶瓷餐具先后遭遇欧盟、墨西哥和巴西等多国反倾销,2013年前三季,我省陶瓷餐具对欧盟、墨西哥和巴西出口分别下降22.2%、33.1%和28.9%,反倾销措施对我省陶瓷餐具出口影响明显。

目前我省陶瓷出口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总体来看,近期世界经济呈复苏态势,外部需求有所改善,今年出口有望延续企稳增长势头;另一方面,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反倾销等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今年的出口预期增长审慎乐观。

篇3:浅析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神奇的材质﹑制作工艺到审美形态等方面来看,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对国外陶瓷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自宋元以来, 中国陶瓷艺术发展迅猛。宋朝陶瓷业非常普及,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地方风格浓郁。元朝时瓷都景德镇崛起, 并以青花瓷、釉里红瓷和卵白釉枢府瓷驰名天下, 到明清时期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景象, 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兴盛起来: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珐琅彩、粉彩等等, 明清彩瓷集陶瓷艺术之大成, 极富艺术魅力。明清时期的制瓷业, 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顶峰。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文化交流的频繁, 中国陶瓷艺术凭借自身的强盛, 不断向外辐射, 以至当时一些外国人一谈起中国就联想到陶瓷, 这是中国陶瓷历史辉煌的一面。

而如今中国现代陶瓷艺术面对的是蔚巍壮观的西方陶瓷景观, 西方一套小小的咖啡具甚至与国内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等价。西方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陶瓷品牌, 如西班牙品牌“雅致”, 在北京有十几个销售点, 在全球拥有众多会员, 雅致的会员会定期收到会刊, 他们在会刊上选择他们喜爱的瓷器收藏, 有些瓷器甚至不流入市场, 而国内的高端陶瓷艺术尚未起步。瓷器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 但是现在欧洲瓷器却成为了世界顶级产品的主流。在当代美术经意和不经意之间,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随着滚滚而来的各种美术样式匆匆上路, 前进的过程伴随着尴尬。

一、陶瓷艺术发展的尴尬

1. 缺乏自身价值观认可

在世界陶瓷艺术的格局中, 我国的陶瓷设计很大程度上缺乏创新, 尽管近年来中国陶瓷做出了很大努力, 但效果依然不明显。中国陶瓷艺术产品或作品中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仿欧美风格;另一种是仿古风格。这种缺乏创新的作品反应了中国现代陶瓷自身价值的缺失。

中国现代陶艺家的创作存在两大毛病:第一就是对个人主义的盲目夸大, 显示出对严肃高尚审美的无知或者厌倦。对个体日常精神的崇拜, 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个体对随机生活方式和心理感觉的放任, 形式语言被无辜重复滥用, 使得艺术创造缺少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切入自我生存感受。这是中国“现代性”对个人主义的承认与发展成果所带来的弊端;第二就是依然对技术的盲目追求, 虽然现代陶瓷审美同样表现出对材料的依赖, 但是, 一味地在材料上废寝忘食地演绎与实验, 仅呈现出材料景观, 仍然隐藏不了作品精神的苍白。陶瓷材料本身与艺术没有直接的关系, 与艺术理想更是相差甚远。虽然对陶瓷材料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道路, 但是要建构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丰碑, 不能总停留在泥与火的材料实验上。

2. 游离于体制之外

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全国大型美展的通知中明确地写着:“石膏、陶瓷、红砖、软、硬泡沫材料的作品谢绝参展”。因为材料的易碎而“废”之, 现代陶瓷艺术在政府行为的美术展览中, 连点缀的地位都很难拥有, 这是政策体制的尴尬。另一方面, 中国高校中关于陶瓷艺术的专业还完全没有发展起来。从全国来看, 大部分高校没有陶瓷专业, 陶瓷艺术人才匮乏, 学术资料非常少。而在设有陶瓷专业的大学, 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转行做了别的工作, 其中两个重要原因为:一是陶瓷专业就业面非常窄;二是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难以胜任本专业工作。这是中国现代陶瓷艺术面临的教育体制尴尬。

虽然置身于体制之外, 但是, 令人欣慰的是民间陶瓷艺术的生命力依然鲜活。都市街头巷尾的“陶吧”, 把人们从解读传统官窑经典之作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使制作和欣赏陶瓷成为轻松愉快的生命体验。这种由现代陶艺带动的陶艺平民化, 为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 徘徊在西方“话语权”之下

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全球的文化大同, 更不是全球的文化太平。在西方文化后殖民的现实中, 中国现代陶瓷的发展, 在本土艺术失语的今天, 继续摆出开放与吸收姿态的同时, 难以避免被西方价值体系殖民。

如今世界知名陶瓷品牌多是欧美国家的天下, 西方世界诸多重大陶瓷展览和重要刊物等, 都成为认证和传播其价值观的有效手段。世界知名的陶瓷展会集中在博罗尼亚、瓦伦西亚以及迪拜等地, 千年瓷都景德镇却没有一个享誉全球的陶瓷品牌。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只有产地概念, 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景德镇这个名字是最响亮的品牌、最可观的无形资产, 景德镇这个地区是具有极强说服力的千年历史陶瓷发源地。但正是这个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把企业所经销的商品的品牌给淹没了。不仅外地人不熟悉景德镇的陶瓷品牌, 就连本地人也不知道景德镇有什么陶瓷品牌。

“话语权”的拥有, 日益成为确立自身价值存在极为有效的手段。因为知名品牌的缺失,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在世界范围中的话语力量极其弱小, 严重影响了陶瓷艺术的发展壮大。价值观的建设和话语权的拥有, 是中国现代陶瓷艺术飞翔的两大翅膀, 仅从两点来看, 中国陶瓷艺术依然任重道远。

二、中国陶瓷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浪潮把人们带入了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陶瓷艺术, 它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重视;那么陶瓷艺术应从何发展, 走向何方?怎样才能使中国陶瓷与世界发达国家陶艺水平同步?

1. 在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中发展

创造基于对现实生存的依赖, 现实生存的欲求是创造的动力。以自身的文化特征参与当代全球文化的建构, 实现对自身形态的认证,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应该引领出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生存经验, 明确指向当代和未来。

陶瓷是火的艺术, 过去一种工艺代代单传, 不外泄, 如今各种烧制艺术可以借鉴交流, 各个国家、民族之间艺术形态彼此渗透, 使其陶瓷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此外, 大量绘画、雕刻、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应用于陶瓷艺术。陶瓷壁画 (壁饰) 、陶瓷雕塑, 它们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 它吸收了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的造型手段和技法, 同时又发挥陶瓷工艺特点和形式美感。这种超出“绘画”界限的形式越来越体现出生命力, 在装饰环境领域被广泛运用, 为陶瓷艺术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 现在世界陶瓷艺术的方向就是继承以往留下的好的东西, 但是不能一味的墨守陈规,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陶瓷艺术只有吸收、融合多种艺术形式, 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 在民族化和全球化的夹缝中创新

如何在中式和西式的夹缝中求生存, 拓展一条中西结合且能够融合民族性与当代性的道路, 这是目前国内陶瓷艺术设计界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 陶瓷艺术设计从精英艺术变为了大众艺术, 人性化、多样化的设计理念重新得到重视, 顺应了时代设计的潮流, 设计风格由机械化、高度统一演变成多元化。从现在的陶瓷艺术品设计上, 可以看到这种回归趋势:手绘艺术复苏, 民族题材再度挖掘。但这种挖掘不是单一模仿, 而是再创新。

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 也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范例。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才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 其现代设计始于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日本用了很短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 到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作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唯一的亚洲国家, 日本工业革命比西方各国迟到了100年以上, 其民族传统、设计风格、文化根源与西方格格不入, 但却发展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具备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其重要的原因是日本设计坚持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 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日本的传统设计中可以看到中国和韩国的影子, 从日本的现代中可以看到美国、德国、意大利的影响。根据日本经验, 将传统设计元素打碎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 并进行改革创新, 在这方面我国的陶艺家和陶瓷设计工作者已经做出了尝试, 并有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传统陶瓷设计的基础之上, 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传统不是某个时期的传统, 而是时代长河中沉积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它承载着民族性与现代性。因此无论怎样强调现代性或国际性, 都不能违背传统设计文化。

3. 走与环境协调的发展之路

随着陶瓷艺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家居市场, 它日益成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进行陶艺设计时应注意同整体环境气氛的和谐关系, 注意与建筑主体共同为人们创造一个抒发情怀的空间。

以陶瓷壁饰为例, 陶瓷壁饰总是依附在特定的建筑上, 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和整体建筑环境相协调。陶瓷壁饰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 创作时应考虑环境的方方面面, 才能使设计的作品烘托出一定的艺术气氛。

另外, 在世界的许多国家, 陶瓷艺术已经介入“城市雕塑”, 取代了金属、水泥等材料, 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在城市的主要道路, 广场制作标志性的陶艺雕塑, 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艺不象金属材料那样冷冰, 毫无人情味, 虽然陶艺有易破坏的不足之处, 但是随着人们爱护公物意识和各方面修养的提高, 陶艺“城市雕塑”将会焕发新的生机。

现代人崇尚自然, 提倡保护自然, 回归自然, 当代陶艺如何以环保型的形象出现?陶艺中园林的红陶花钵可以说是一个体现陶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很好例子:红陶花钵其质粗矿, 颜色显眼, 出产材料易取, 生产工艺简单, 成本低, 成型易, 烧成温度低, 这种红陶花钵降低了成本, 又可自然降解, 节省了降解费用。它体现了自然从“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规律, 得到崇尚自然的园艺师和国家的喜爱。为了让中国的陶瓷艺术走得更远, 在设计中也应该更多地考虑陶艺与环境的关系, 这样, 中国现代陶艺才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快速地跟上世界同行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万方.绿色环保陶瓷在未来人居环境中的应用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2]王胤卿.传统陶瓷鉴藏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孙晶.语言的“镜像”[D].南京艺术学院, 2004.

[4]戴圆圆.提升日用陶瓷产品附加值的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篇4:浅析当代中国陶瓷灯具设计的发展

中国古代陶瓷灯具制作精美,无论是工艺、造型、装饰,都让人叹为观止。而到了近代,由于电光源代替了传统的火光源,陶瓷灯具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直到最近几年,陶瓷灯具叉重新回到了消费者的视野当中,但并没有成为消费者购买灯具的首选。如何让陶瓷灯具融入当今的时代,再次被消费者所喜爱,成为灯具市场的主力军,需要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比较和研究,挖掘中国陶瓷灯具滞后的原因,找出国外现代陶瓷灯具与国内陶瓷灯具的差距,找到中国现代陶瓷灯具设计发展的方向,设计出更符合当代人需求的陶瓷灯具。

关键词:

陶瓷灯具 设计 公共空间 当代性 发展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68-02

目前国内对陶瓷灯具设计的研究重视程度仍然相当不足,在陶瓷艺术设计中,陶瓷灯具设计也是近些年才得到大家的关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推动和促进中国陶瓷灯具的发展,为未来中国陶瓷灯具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个性、自我,关注精神和情感的需求,陶瓷灯具设计将面临如何将以前的单一功能转化为生活化、个性化、装饰化,情趣化的多样化设计。

国内的灯具设计,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抄袭欧美设计,或者改造国外设计,做到真正自助设计的很少。很多设计企业生硬死板地把中国传统灯具的元素挪用到现代灯具的设计上,未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审美观念的转变,所以很难被消费者所接收。一陶瓷灯具的当代性

现代灯具必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与现代建筑和室内空间紧密联系。电的发明为人类迎来了电光源的时代,从而造就了现代灯具的产生。现代灯具可以分为家具灯具,商业灯具,工业灯具,道路灯具,景观灯具以及特种照明使用的灯具。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促使着现代灯具在材料,造型和装饰上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近代人体工程学、光学、电学、声学、机械以及新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和相互交融,使得灯具设计走向了多元化。现代灯具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与建筑和室内空间设计相统一,灯具已经成为建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精神的追求与享受日益渐增,作为在公共空间中给人们带来更轻松舒适的环境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陶瓷灯具这个本身就极具特点的实用及装饰用品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

现代陶瓷灯具在公共空间中所起到的实用作用已经显而易见,它的照明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灯具已经不仅仅作为照明工具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陶瓷灯具所选用材料的为泥土烧制而成的陶瓷,这一极具文化传统内涵的媒介,必然为它在公共空间中起到了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传承性的作用也相应地为陶瓷灯具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在这一点上,陶瓷灯具可作为一种艺术品装饰空间,满足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营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环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阐释了现代艺术的新内涵。

二 陶瓷灯具的材质与装饰

陶瓷材质的特点

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陶瓷灯具具有更多的使用功能,不论是陶瓷灯具的造价成本还是制作工艺,相比于其他的材质都有着较为出色的优势,本着陶瓷材料的性能来讲,不论是光学性能,导热性,导电性,抗腐蚀性,耐高温性,在公共空间中的使用都有着极大的优势。例如它的耐高温眭,即使是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使其发出异味或者成为易燃品出现,而它的导电性致使绝大多数的陶瓷可以作为绝缘材料使用,这也就成为了陶瓷灯具的另一优势。

所以不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环保角度,我都认为陶瓷可以作为一种极具优势的材料出现在灯具的制作中。而且其在公共空间中的使用也相得益彰体现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成果,展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陶瓷灯具不仅满足了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实用需求,更多作为装饰用品用于美化空间,其价值的存在更多地体现在装饰性,陶瓷灯具在发展演变中已经衍生出了观赏与装饰的功能。

陶瓷灯具的装饰性

它的装饰性首先就是从它的材质上体现的,陶瓷的成型材质为黏土,制作过程中具有超强的可塑性,可以创造出干奇百怪的肌理和形态,而且加工简易,具有表现大维度的潜力,再加上变化莫测的釉色和窑变魅力,必能使空间增加更多活跃的艺术感染力,而且陶瓷作为泥和火碰撞所形成的产物,它表现出来的古朴,安然,宁静的氛围能够给当下紧张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种其他材质所带不来的亲和力。

其次它的装饰性体现在造型之美,中国古代的灯具受到科技和材料的制约,但灯具的造型依旧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还有意识地进行造型的设计,从陶瓷灯具的发展情况来看,古代陶瓷灯具的设计不仅仅注重它的造型,还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古代灯具的造型设计多采用对称平衡稳定的结构,实用性和时代性尤为突出,更是将实用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由此可见,繁衍至今的陶瓷灯具已经很好地将它的造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现代陶瓷灯具中,陶瓷的仿生造型设计在现代陶瓷灯具设计中经常出现,陶瓷鹿角吊灯,就是陶瓷的仿生设计的产物,利用陶瓷超强的可塑性,使鹿角吊灯在公共空间中看起来非常栩栩如生,这款吊灯既让人感受到了鹿角的真实美感,给人—种亲近自然的舒适感,这种造型艺术的装饰作用很明显就可以让人们产生幻想,艺术感油然而生,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三 陶瓷灯具与公共空间

陶瓷灯具能够在公共空间中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对环境气氛有烘托渲染的作用。现代公共空间结构单一,形式简单,随着精神文化的逐渐发展,这种简单单一的公共空间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陶瓷灯具的加入则可以使空间环境做到气氛美化,增强环境的主观性。也能使得建筑更富有人情味和亲切感。陶瓷材料展现出来的质朴和纯真,源于大自然泥土的芬芳和心灵的浸养,赋予了建筑古朴高雅、平易近人之美,这是符合当代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表现力,是对冷漠钢筋混泥土建筑的反抗,是一种向自然环境的回归。

nlc202309031936

就目前而言,陶艺走向空间最常见的载体就是壁画,壁画就像一张白纸,如何在这二维的墙壁上创造出三维或平面性的装饰,成为了考验艺术家能力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有的艺术家采取绘画性的陶艺壁画,也有的借助于浮雕的效果,还有的是将装置与雕塑融入到壁画中来。当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手法还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艺术文化的发展导致了陶瓷灯具在今后的发展逐渐呈现观念化的趋势,陶瓷灯具与光的结合,陶瓷灯具与音乐的结合,陶瓷灯具与建筑的结合等,陶瓷灯具本身的装饰性愈来愈强,陶瓷设计者们越来越多地将观念艺术引入到陶瓷灯具的设计中。

西方国家陶艺已经大量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作为整体规划和设计的一部分。如,挪威的陶艺家奥勒,科斯勒鲁德设计的“法律之门”,这个庞大的陶瓷拱门墙,瓷砖是墙面的皮肤,不占据任何的建筑空间,通过墙面抽象的艺术符号,来表达纯哲学的情感。如荷兰阿姆斯特丹丹泽保险公司的大楼,就是通过瓷砖,瓷板和石头等材料来进行装饰。日本在陶瓷进入公共空间方面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热情和作品。日本视陶瓷为其重要的传统之一,并且陶瓷所特有的性质与其宗教和茶道的理念相似,被大量应用于公共空间和建筑中,据初步统计,全国大约有五万多幅,构成了城市公共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出,就有两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为陶瓷在建筑中做出了先例和贡献,他们分别是西班牙的高迪和米罗,两位大师把陶艺在建筑中的作用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高迪在新艺术运动中有机形态的建筑风格,成为了建筑史上永远的经典,但其建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爱用陶瓷装饰其建筑表面,或者用陶瓷砖瓦或者陶瓷碎片拼接成各式图案,并将石块、木材、玻璃等材料混合运用,具有极具风格的个人表现力。巴特罗公寓和居里公园是陶瓷作为建筑装饰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建筑作品。巴特罗屋顶布满了龙鳞状瓷片,色彩即统一又具有变化,临街的里面墙上,贴满了淡蓝色和淡紫色、粉绿色、浅黄色的碎瓷片,给建筑添加了几分童话色彩,仿佛这种建筑只能在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中才能见到一般,有着夏日微风般的清凉之美。居里公园在将各色碎瓷片贴在了公园内的座椅和雕塑上,使整个公园充满了装饰意味,瓷片仿佛就是公园的一件衣服,既耀眼又舒适,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动人。

米罗是继高迪之后,把陶艺带入公共空间的另外一位艺术家,他受到高迪陶瓷装饰风格的影响,通过陶瓷很好地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建筑结合在了一起。米罗著名的设计是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所作的两幅陶瓷壁画《太阳墙》与《月亮墙》,两幅壁画的风格来自米罗的绘画风格,将星星、月亮、太阳和各种动物进行了抽象化处理,利用瓷板的釉料和笔触的变化,穿插在画面中流畅的线条,使各个色块充满了动感的生命,表达着阳光与月光的流动,米罗故意使用了不平整和规则的瓷片,使得壁画墙面的反光度降低,不会让作品在阳光下产生刺目的效果,能很好地将画面的审美传递给走过壁画前的人们,自这壁画完工以来,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艺术家惊人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加上土与火的神秘魅力,呈现了这个永恒的艺术生命。

这是上个世纪陶瓷走向空间,走向建筑最成功的范例,将本来没有关联的陶瓷与建筑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并产生了非常神奇的化学反应,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改造也迫在眉睫,陶艺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当代的建筑和陶艺都经过了各自的革新和发展,但在艺术上追求丰富的形式内涵和情感是没有改变的。

我国著名艺术家朱乐耕教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朱乐耕教授不仅关心生活陶艺,更加注重环境陶艺,为陶瓷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让陶瓷走出居家器皿的范畴,成为建筑和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让现代陶艺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其出发点依旧是人。只不过不再是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是人、陶瓷、建筑之间三者的关系。

2001年-2002年朱乐耕教授为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设计了一所让人叹为观止的陶艺宫殿,这次陶艺的展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音乐厅的内墙设计和外墙的大型壁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陶瓷材料作为音乐厅的内壁,这不仅仅是艺术装饰的范畴了,还必须要考虑音响的反射功能,声音的扩散系数,要求艺术家与音响专家、建筑师共同协调商讨,这也是艺术将来发展的趋势,跨界的合作和交流,陶艺家将面对更多曾经未了解的领域,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如艺术家与建筑师的交流合作,陶艺家与工程师之间的沟通等。朱乐耕教授在与各方专家不断商讨之后,设计了480座陶瓷箱式扩散装置,由于功能的需求,要求每个块面之间不能有缝隙,要紧密贴合,以免吸引,作品的表面为了增加声音的扩散必须往外突出一个微型弧面,这个烧造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朱老师通过大量的研究,从原料配方到模具和成型方法的创新,以及改变烧窑温度的曲线,再到釉料的精心研制,最终克服了技术难关,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当人们走进这陶瓷的宫殿,就能被凹凸起伏的陶瓷墙面所吸引,古朴沉稳的陶瓷方块,具有一种神秘的韵律和节奏,既统—又富有变化,仿佛走进了陶瓷的梦幻宫殿,当人们在其中听完音乐会之后,更能体会艺术和功能的结合,内壁的声音效果超过了其他的建筑材料,音质丰满浑厚,高音清澈动人,中音婉转悠扬,低音深沉浑厚,给欣赏音乐的人们以听觉上的享受,睁开眼后更是一种是觉得享受,整体空间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精神愉悦,心旷神怡,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美好的梦境吗。

小结

总之,陶艺空间的艺术表现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成功的作品能将二者和谐统一起来,当代陶瓷灯具想要进入广阔的公共空间,不仅要发挥其功能性,更要注重艺术家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功能与个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要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空间获得一种精神的内涵。

在历史上中国陶瓷名扬四海,陶瓷灯具更是中国陶瓷灯具设计中的一颗夜明珠,从新石器时候到现在,陶瓷灯具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精神、科技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我们华夏文明创造了辉煌的一页。但到了当代,我们应该正视陶瓷灯具发展的现状,相对于欧美,我们还是处于落后,萌芽阶段,但也要看到,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更加迫切,这正是陶瓷灯具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将有更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

我们相信中国陶瓷灯具不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孤儿,我们也能看到它旺盛的生命力,它将伴随着当代陶艺的发展,随着陶瓷艺术与建筑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一定能在建筑中找到自己新的一片天空。

篇5: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作“2015年广东陶瓷行业运行情况和广东陶瓷协会工作报告”。2015年, 全省陶瓷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168.4亿元, 建筑陶瓷产量25.2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1.4%;卫生陶瓷产量4091.9万件, 同比下降22.2%;日用 (艺术) 陶瓷产量48.4亿件, 有所下降。2016年1~3月, 全省建筑陶瓷产量5.9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1.9%;卫生陶瓷产量1217.6万件, 同比下降19.1%。出口方面, 据广州海关统计数据, 2015年全省陶瓷产品出口总量为1434.5万吨, 同比增长2.1%, 比前年增速有所回升;累计出口额87.4亿美元出口总额87.4亿美元 (占全国的38.4%) , 增长13.0%, 比前年增速下降12.2个百分点。报告分析了2015年全省陶瓷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总结了广东陶瓷协会在2015年的工作。

陈环指出, 自2014年以来受房地产低迷影响, 由于市场的变化, 又要适应新的节能、环保要求, 广东陶瓷行业进入转型、调整期, 面临较大的困难。尽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 但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众多企业不断加强创新产品研发, 积极布局智能制造, 整合企业运营系统和模式, 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 陈环会长提出, 2016年协会的主要工作是: (1)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行业规范自律。 (2) 做好政府服务工作, 营造行业发展良好氛围。 (3) 做好行业发展工作,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工作,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做好行业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工作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开拓国际市场, 开辟陶瓷工业持续发展新空间。 (4) 大力推动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创意设计。

上午年会以“绿色”为主题举办了行业发展形势论坛, 特邀北京市国建联信认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韩光辉作《绿色陶瓷评价标识形势和评价体系解读》报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饶平根教授作《传统陶瓷产业升级特种陶瓷路有多远》报告。主讲嘉宾分享的绿色陶瓷认证及陶瓷转型升级等热点话题, 探讨了陶瓷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 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深深共鸣和思考, 赢得了阵阵掌声!

会议按章程规定审议通过了协会财务报告、监事报告, 并无记名投票增选了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乾、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志林为副会长, 佛山市陶都工艺美术馆总经理杨瑞鸿为常务理事, 陈沛津陶艺工作室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陈沛津为理事。

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 激发我省陶瓷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推动我省陶瓷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协会对在行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潮州市枫溪陶瓷艺术家协会陈楚南等36位积极分子予以表彰。

大会还对2015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建材 (建筑陶瓷类) 物理检验工竞赛优胜选手及企业颁发了荣誉证书, 其中, 鹰牌陶瓷刘畅等5名选手获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经广东省职业技能认定指导中心认定, 鹰牌陶瓷刘畅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华夏建陶研发中心霍铭发晋升技师职业资格, 唯美陶瓷周智鹏等3名选手为高级工职业资格。唯美陶瓷等12家企业获优胜团体奖项;国家轻工业装饰材料陶瓷质量监督检测广州站罗钧钟等7名选手获竞赛组委会授予“广东省建材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年会向被认定为广东省工艺美术 (艺术陶瓷类) 珍品的作品创作者颁发了认定证书。广东陶瓷协会承接了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 (艺术陶瓷类) 评审认定的转移工作, 此次申报“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 (艺术陶瓷类) ”认定的作品共204件, 经过评审并报省经信委同意, 《王者风容》等35件作品被认定为广东省工艺美术 (艺术陶瓷类) 珍品。

“第三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的颁证仪式是本年度大会的重头戏。经各地相关陶瓷行业组织的推荐、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领导小组批准, 授予致力于陶瓷艺术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刘锦生等57名同志“第三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此外, “瓷海国际杯”陶瓷企业男子篮球超级联赛 (CCBA) 在本次行业年会上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今年是CCBA升级为全省陶瓷行业省级大赛的首届赛事, 对丰富职工文化体育生活, 增强企业向心力, 促进陶瓷产业链企业交流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契机和舞台。

篇6: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关键词:中国陶瓷城;陶瓷业;战略地位;研究

2002年中国陶瓷城的开业为广东陶瓷业的发展打造了新平台,不仅让广东陶瓷企业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对陶瓷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广东的陶瓷企业开启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改变了长期以来广东专业市场档次偏低,良莠不齐与经营分散的状况,成为广东整合提升整个陶瓷行业的核心工程。

一、中国陶瓷城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陶瓷城的基本情况

中国陶瓷城是股份公司管理与经营的商业性机构,坐落于“南国陶都”——广东省佛山市,占地100亩、建筑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主场馆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功能定位为面向国际的高档陶瓷展销中心和出口基地。2004年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牌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中国陶瓷城依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佛山石湾得天独厚的历史传承带来的产业优势,发展为集产业博览、产品销售、行情信息、生产配套、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商业中心。同时凭借着卓越的商业管理模式,中国陶瓷城在连续五届的陶交会中,协助每一届企业实现十多亿的贸易额,有关贸易意向额达50-80亿。

(二)中国陶瓷城发展的特点

1、平台性。经过5年的努力,陶瓷城以全方位传播功能,使厂商获得品牌推广效应,并为海外买家与广东乃至中国的中高端品牌搭建了一个互相认知进而合作的商贸平台。通过中国陶瓷城的集中展示、公众论坛的交流,中国陶瓷城成为了企业与市场的桥梁,国内外的客商借此更清晰的了解佛山陶瓷产业的情况,认识陶瓷企业,认知陶瓷品牌与产品。随着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中国作为陶瓷的第一生产大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也成为了陶瓷业界一个热门话题。而中国陶瓷城通过一年两届的国际陶瓷交易会,把来自全球的买家、经销商、分销商、生产厂家汇集起来,为他们提供场地、信息、服务,为陶瓷企业创收或进入国际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陶瓷城网站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中国陶瓷城在推动陶瓷业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不仅是参与者、管理者,而更重要的是做协调组织者。

2、汇集性。得益于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大工业为支撑,中国陶瓷城为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成熟商贸环境。城内进驻企业168家,聚集各国精品,产品种类齐全。进驻的商家几乎囊括了国内外陶瓷行业中的具有高知名度的主流品牌和具有较强实力的陶瓷生产厂家,其中除了鹰牌、东鹏、钻石、欧雅、嘉俊、欧神诺、金舵、冠星王、新中源、圣德堡等国内影响越来越大的品牌外,还包括了许多国际著名的名牌,如美标、TOTO、科勒、博德、汉斯格雅、伊奈等。中国陶瓷城是业界公认的中国陶瓷精品、新品及名优产品的展示中心,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的最佳平台。另一方面,借着中国陶交会的东风,一些新生的品牌从进入陶瓷城开始,就受到国际化环境的熏陶,品牌形象、产品营销都直接与世界接轨。中国陶瓷城给新生品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品牌增值的机会。在扶持企业发展,协助产品品牌推广的同时,坚持以中高端消费及规模采购为目标市场。整体的经营规划,为陶瓷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品牌平台。

3、窗口性。中国陶瓷城凭借着卓越的商业管理模式,以展带贸,将陶瓷产品的形象展示和贸易流通实现聚合和互动效应,把“展”办成级别最高的“展”,把“贸”做成最具实力的“贸”,以大市场为导向,以大工业为支撑,凭借得天独厚的营销环境、高瞻远瞩的营商定位、切合市场的营运战略、超前完善的功能核心和先进的管理理念,颠覆了佛山陶瓷企业传统上以地摊式经营为主的店面模式。中国陶瓷城以其特有的经营定位和经营理念成就了中国陶瓷城作为陶瓷行业出口平台的核心地位之一。同时,中国陶瓷城作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最高端的商业信息流通平台,历来都走在行业的尖端。近五年来,陆续主办和实施了一系列高规格、跨国际的商贸交流活动。其中“陶交会”是中国陶瓷城积极打造的一个品牌,至今“陶交会”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以出口为导向的专业盛会,也是世界认识了解中国陶瓷产业的窗口。

二、中国陶瓷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2006年建材主要产品产量》显示,2006年我国瓷砖总产量为50.24亿平方米,其中产量居全国前三位的山东、广东、福建分别各占26%、25%、24%。该数据充分反映了山东陶瓷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其发展速度与广东不相伯仲。而目前广东陶瓷发展模式的空间已经逐渐缩小,造成了产业与城市发展有些不相融洽的局面,整个产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这势必影响到中国陶瓷城的功能发挥。

(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整合程度低

整体上看,中国陶瓷城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仍然偏少,缺乏品牌化的规模展会,面向国际和全国市场的辐射力有待提高,同时中国陶瓷城市场整合程度低。目前,陶瓷市场主要集中在石湾南庄一带,摊群式市场痕迹较重,市场分散、规模偏小、这些陶瓷市场基本以出租摊位,存货运转为主,但规模偏小,档次水平偏低,物流加工配送、集约化流通等业态形式涉及较少,各零散信息得不到有效集中整合,与陶瓷城集约化整合趋势不相匹配。

(二)功能布局不够优化

中国陶瓷城场馆建设小,不科学,硬件设施不够,配套服务不够优化,无法满足现代会展的要求,难以承办一些大型、特大型会展。现有服务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城内总体规划要求尚有差距,中国陶瓷城丰富城内产品结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陶瓷城的发展,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有待创新,竞争动力和发展活力受到一定限制。

(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不够

随着陶瓷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向交易、信息、物流、加工、配送、商务、展示等多方位发展,中国陶瓷城存在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售前的服务,没有从产品开发生产就考虑如何为用户服务,没有考虑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这一条龙的服务怎样对用户有利,没有考虑消费者关心的一系列服务系统的问题,物流等配套体系也有待完善。中国陶瓷城应当针对城内厂商和采购商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制度,完善服务体系,推行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和绿色通道服务的建设。

(四)缺乏陶瓷企业的文化氛围

广东陶瓷凝聚了中华发达的物质文明与文化艺术的结晶,演绎着中华每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风格,每种文化特色都可以创造出一种系列的产品,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然而,许多陶瓷企业不注重挖掘中国的陶瓷文化,产品缺乏文化特色,更缺乏表现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整体装饰设计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若中国陶瓷城开发蕴含其中的陶瓷品牌文化资源,就能使自有品牌增值,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的号召力,有利于广东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中国陶瓷城产业战略地位的对策建议

中国陶瓷城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定位,以更强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增强经济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冷静沉着地应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针对性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一)进一步加强“总部经济”,提升市场凝聚力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中国陶瓷城要以总部楼群形成集办公科研、仓储物流、产品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总部聚集基地,为企业携手发展、联合共赢搭建的平台,培育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总部企业。按照“留住一批、唤回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在促使广东规模品牌企业“生根、升级”的同时,努力吸引大企业实体把营销总部、投资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迁入中国陶瓷城;积极争取国际知名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到中国陶瓷城设立分支机构,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做大区域经济总量,打造一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名牌企业总部商务区。通过陶瓷城总部这种“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佛山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提高广东陶瓷竞争力。

(二)进一步加强“会展经济”,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陶瓷城必须紧紧把握陶瓷行业的市场脉搏,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陶瓷行业的动态,针对城内厂商的需求,大力开展“会展经济”。中国陶瓷城需要运用多年所积累的关于开展会展经济的经验和市场资源,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样才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会展业也是广东地方经济的“助推器”,从多方面带动和促进广东的整体经济发展。根据市场的发展,中国陶瓷城应以扩大经营规模,以走出中国、走向国际为目标,在各地设置分馆,使中国陶瓷通过中国陶瓷城的载体走向世界。

(三)进一步完善物流营销链,发挥综合竞争力

加快中国陶瓷城现代物流业建设,是进一步发挥陶瓷城综合优势,建设“南国瓷都”的战略选择,对于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物流通过合理化布局集中组织,形成产业,实现物流的规模效应,减轻和分担陶瓷商户的供应压力,实现零库存生产,让广大陶瓷商户享受标准化的物流服务。陶瓷产业的发展和陶瓷物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陶瓷产业的发展带动和支撑物流业的快速成长,物流业的兴起又为陶瓷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二者是相互融合,互为一体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为客户、商家、厂家提供市场供求动态,发布商品价格信息、预测产品发展趋势等,增强市场服务功能。

(四)进一步完善配套体系,完善产业服务功能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陶瓷产业的竞争不只是研、产、销的竞争,还要为客户提供便捷、及时、完善的售后服务,把服务贯穿于调查咨询、产品开发、售前推荐、售中导购、售后使用服务等一系列完善的服务体系,才能提高竞争力。

(五)营造陶瓷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可持续发展

广东陶瓷文化的主题观念,与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观念是相吻合的,一旦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与广东的陶瓷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相结合,必然激发广东陶瓷企业的巨大活力和文化的勃勃生机,使中国陶瓷城的市场经济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所以,中国陶瓷城应利用自身优势树立广东陶瓷文化,要从产品质量、科技开发、广告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对佛山陶瓷文化的推广,提升佛山陶瓷的形象,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争取政府支持,提升中国陶瓷城的区域经济战略地位

中国陶瓷城是一个涉及面广、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针对性地在政府引导和扶持等诸方面采取系列政策支持,选准产业整合提升的切入点,全面推进产业整合提升工作。会展经济是拉动广东产业发展的动力,中国陶瓷城应在各级政府统一的发展目标指引下,大力推进会展业发展,将广东会展真正打造成国际级会展。中国陶瓷城和华夏陶瓷城的会展资源应尽快整合,实现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依托广东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无可比拟的产业基础,区域优势以及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凭借中国陶瓷城现代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中国陶瓷城必将成为国内外陶瓷品牌的聚首,开创出一个崭新的陶瓷时代。

篇7: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诗人、史学家郭沫若曾说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然而,曾经辉煌的景德镇瓷业,在这个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达的时代,已经逐渐落后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景德镇的陶瓷企业难以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发展举步维艰。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急剧下降,尤其与沿海新兴的潮州陶瓷产业相比,经济差距极为明显。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陲潮汕平原的韩江两岸,生产陶瓷有1300年历史,产品以“清新、素雅、细腻、玲珑”的风格而独树一帜。潮州人一有庞大的陶瓷生产规模,二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之一,出口量和销售额都名列全国陶瓷产区的前茅。瓷制品包括日用瓷、艺术陈设瓷、建筑及工业陶瓷,形成较为完善的陶瓷产业体系。在市场份额上。无论国际和国内,景德镇陶瓷产品所占比例都不具备优势。

据《潮州历史》一书记述:潮州陶瓷工业的发达,显示出经济的繁荣,其产品不逊于景德镇产品。2004年4月12日“两会”将“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潮州,加剧了人们对景德镇与潮州瓷器的比较。有些人看到潮州瓷器的产量及其经济产值后,认为景德镇瓷器不如潮州瓷。但我个人认为两地瓷器各有特色,潮州瓷器面对市场,实行批量化生产,轻于质而重于量,其产品在精工细作方面远不如景德镇瓷,景德镇瓷业虽在工业化的大生产中落后了,但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作程序,将陶瓷产业精力集中在工艺的改造上,在瓷器生产上是重于质重于形。当然所有产瓷区都希望把瓷器做好,达到质与形与量的统一。之所以有差别,受到一定历史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 历史原因

在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中,其产品更多的是以贡品的形式出现。宋代时景德镇的湖田窑被要求为皇上生产贡品,在元代则设立有专门的窑炉,为皇上生产御用瓷,明洪武时期设御窑厂。在生产过程中,不仅集中了大批的优秀工匠,而且在烧造中不惜工本,烧制出的瓷器质优形美,在全国独领风骚。景德镇其它窑厂在御窑厂的带领下,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甚至出现了“官民竞市”的繁荣景象。清代前期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还是造型,装饰技法,或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制瓷技术几乎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景德镇陶录》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国朝”篇评述臧窑和年窑时说:“陶至今日,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而御窑监造,尤为超越前古。”现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继承了传统的技法,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的精华,使陶瓷制作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巅峰。

而潮州瓷从一开始便是面对着广大的国内外市场。在历史上潮州是瓷器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地,是广东“陶瓷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潮州在宋代时,便有大量陶瓷销往东南亚,明清时期,潮州的陶瓷基地南移至枫溪,生产规模日益壮大,陶瓷制品远销非洲、美洲各地。清乾隆《景德镇陶录》记有:“洋器,专售外洋者,有滑洋器、泥洋器之分。商多粤东人,贩去与鬼子互市,洋瓷通过九江关、粤海关而出口,式样奇妙,岁无定样”。潮州人不仅出售本地生产的瓷器,也在景德镇与福建等制瓷区订制,或者从景德镇进购坯胎,按洋人的订单要求进行加工。较早的对外联系与广泛的工艺交流,商品的大量出口和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其在制作成本上,更多地考虑市场盈利,在工艺方面的水平与景德镇的瓷器相比是有差别的。

2 客观因素

2.1 原料

景德镇盛产优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高岭土呈白色,其矿物组成除高岭石外,还含有多量的石英和云母。耐火度高达1735℃。高岭土的出现使得景德镇陶工发明了“二元配方”制瓷。这改变了瓷器的性能,原来的“一元配方”只能烧制1150℃左右,为软质瓷,制品变形率较高,胎色也不够白净。由于高岭土耐火度高,使之在瓷胎中起到了骨料的作用。故景德镇瓷器胎质坚致细密。瓷泥加入高岭土不仅提高了氧化铝的含量和耐火度,而且减少了制瓷的成本、变形率,属高硬质瓷。

潮州使用“飞天燕”和“白土”两种瓷土制瓷,其中以“飞天燕”瓷土矿蕴藏量最多,它属于风化残余型矿床,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矿物成分由石英、粘土矿物和长石组成。唐宋时期具代表性的窑址笔架山宋窑,瓷器的胎色可分白色、灰白色、灰色、灰黄色和红黄色等5种。现代潮州瓷在原料加工工艺上采用的新技术与装备,减少了原料的杂质,瓷土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粘性与可塑性不如景德镇瓷土。故潮州瓷胎骨较软,易变形。

2.2 烧成

陶瓷烧制气氛分为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还原气氛在古代被称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御火艺术,“色自粉青泯火气”,其工艺主要是消除瓷釉的野火燥气,令其似缎似玉,宝气横生。景德镇瓷器用高温还原气氛烧成,这和景德镇的制瓷原料有关系,景德镇的制瓷原料含有一定量的Fe2O3,在烧制过程中温度达到1100~1300℃的时候,窑里面充满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当燃料燃烧时,碳元素和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产生热量。当缺氧时,则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能十分活跃,在高温缺氧的窑炉内,它们便与瓷釉中的氧结合,从而影响和改变瓷釉的呈色。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 O),变成青色,使胎体泛青,故景德镇的陶瓷“白里泛青”,胎质细致坚硬,瓷体吸水率不大于0.5%。

潮州瓷器原材料耐火度不够,烧成温度在800℃至1200℃左右,通常使用氧化焰烧成,瓷色白里泛黄,属中温软质瓷,瓷体吸水率一般大于0.5%。

当然这点通常是从两地大环境而言的。同时瓷器的成型工艺,装饰手法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导致了两地瓷器在质量上,数量上,文化体系上的不同。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潮州瓷器只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以物美价廉的陶瓷产品获得市场主动权,其陶瓷产业与文化联系并不密切,相对于景德镇产品轻于质重于量。收藏价值不如景德镇瓷。景德镇保留了千年的制瓷传统,有着浓厚的制瓷文化,产品重于质,相信景德镇陶瓷业的振兴是一条必然之路。就如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先生所言:“景德镇这些年注重提倡手工化生产的发展,这是非常符合当今世界潮流发展模式的,也是我们国家这些年不断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一个实现途径。手工的、个体的艺术陶瓷生产不仅环保、低碳、能耗少、无污染,而且体现的是人性,人的修养和人的个性。它不同于工业化生产,不片面追求产品数量。手工产品不能靠复制,不能靠数量。”潮州有着悠久的瓷器外贸史,陶瓷市场经济活跃,应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模式,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两地瓷器各有所长,又各有其方向,应互相学习与补充。因地制瓷,各发所长,各擅胜场,共同书写我国瓷业的辉煌历史。

摘要:景德镇与潮州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两大制瓷产地。这里从潮州与景德镇两地瓷器的发展历史及客观环境因素出发,浅析景德镇陶瓷与潮州陶瓷发展模式的异同。景德镇瓷注重工艺,潮州瓷注重产值,因地制瓷,各擅胜场。

关键词:景德镇,潮州,陶瓷

参考文献

[1]周思中.中国古代官窑的发展及御窑的性质特点探析[J].中国陶瓷,2011年12月

[2]西北轻工业学院等编陶瓷工艺学[M].轻工业版社,1985年9月

[3]陈文平.中国古陶瓷[M].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2003年1月

[4]郑宁.景德镇堪称中国陶瓷第一城[J].中国陶瓷,2010年10月

篇8:淄博陶瓷步入品牌时代

就在1个月前,“2005中国名牌产品”评选揭晓,淄博的华光陶瓷、硅苑“中华龙”和银凤陶瓷3个产品榜上有名。淄博陶瓷的品牌推进初结硕果。

淄博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后李文化”时期的陶釜、“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代的茶叶末釉、宋代的雨点釉,一个个时代的杰作代表了淄博陶瓷业发展的脉络。经过长期的发展,淄博陶瓷产业现已拥有日用陶瓷、美术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高技术陶瓷、陶瓷机械及高级耐火材料等产品门类,几乎涵盖了所有陶瓷领域,年销售额过百亿元。

单就陶瓷单项而言,淄博陶瓷没有绝对的优势,日用陶瓷在技术水平上有很大优势,但是规模较小;建筑陶瓷的规模可观,却缺少品牌、技术优势;高技术陶瓷正在快速发展,但时间较短。然而这些因素同时也使淄博具备了其他陶瓷产区所没有的在多个陶瓷领域都保持前列的综合性优势。

一个缺憾是,淄博陶瓷的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生产力。与景德镇、佛山等陶瓷产地相比,“淄博陶瓷”这个地域品牌不够响亮,尤其是叫得响的品牌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国内,提起淄博陶瓷,多数人认为是低档陶瓷,而南方景德镇、佛山的陶瓷才是品牌的代表,淄博陶瓷的发展因此受限不少。

目前,淄博有陶瓷生产企业和相关行业计600多家,除了皇冠、华光、硅苑、银凤等少数的知名品牌外,大多数陶瓷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靠低档次、大众货以及为外地企业做“贴牌”产品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仅有1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开发、品牌推广部门。专家预计,今后3年内,国家将强制执行建陶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标准,淄博陶瓷将有30%至40%的企业自然减损,建陶工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之整个淄博建陶产区整体竞争力不够突出,如遇市场波动,必将遭遇强烈冲击。

一个现实是,淄博陶瓷企业的生产设备多是一流的,而陶瓷的工艺和档次却远低于南方的陶瓷生产企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不注意品牌的建树,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致使淄博陶瓷在价格、品牌方面迟滞不前,南方的企业则趁机以低价买进淄博陶瓷产品,进行精美的包装,贴上自己的品牌,结果身价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淄博陶瓷过去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居多,销售方式也多是一些比较原始,无论从展示水平还是销售策略上都显得落后。淄博陶瓷需要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

于是淄博开始了陶瓷在技术含量和品牌培育上的开拓。淄博市首先出台名牌奖励政策,整合全市陶瓷生产资源,对优势陶瓷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一种争创名牌的意识和行动加速了淄博陶瓷名牌的孕育和诞生。经过细致考察,总投资30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中国陶瓷科技城在本次陶博会前夕开馆。科技城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集展会交易、厂商办公、仓储物流、五星酒店、高档住宅等综合功能,为淄博陶瓷搭建了一个贸易、交流、技术合作的平台。

2002年11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淄博市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为淄博陶瓷争取了一个宝贵的契机,陶瓷新材料产业成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突破口。淄博市先后与中科院、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著名科研机构、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他们的成果孵化器,100多项成果被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强大的科研力量、快速的转化能力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淄博新材料产业的大发展。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新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人工晶体等产业形成,高技术陶瓷迅速在淄博兴起。

高技术陶瓷由于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及良好的光、热、声、瓷、化学等方面的性能,为任何金属材料所不能代替,是一种新的节能环保材料。经过几年的发展,淄博市高技术陶瓷已经初显成果。以“中国龙”入选“2005’中国名牌产品”的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向多领域的高精尖产品扩展,目前公司的机械、造纸、化工、电子等工业用古化铝及氧化锆、碳化硅耐磨材料,以及特种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东硅苑被认定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技术支撑企业。

与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公司一起撑起淄博高科技陶瓷产业的重点企业已有近10家。淄博工陶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旭硝子公司合作生产电熔耐火材料,使企业跃居全国重点陶瓷企业首位。2004年淄博市高技术陶瓷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亿元,在特种陶瓷、工业陶瓷、高档耐火材料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篇9:浅析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发展空间

一、陶瓷的历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 不仅仅有着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同时在多种领域对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比如中国陶瓷, 其诞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陶瓷艺术是工艺技术、审美观、人文思想的统一,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的发展史也是一个不断改进适应、满足大众实用和审美需要的过程。陶瓷 (china) 在英语中代指中国, 反映了古代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也是对中国陶瓷的肯定和赞许。欧洲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 大概1000多年前, 欧洲人才有了自己制造的陶瓷产品。

在汉语中“陶瓷”这个词, 人们大概可以将其理解为“陶”和“瓷”两个概念, 且两者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当然“陶”要比“瓷”的出现早得多, 而瓷工艺要比陶复杂得多。陶瓷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渗透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哲学的内容,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和风格特征, 其中就有“南青北白”之说, 也就意味着南北方陶瓷的风格、特点是有区别的。

对出土陶瓷年代的排序, 不仅仅根据其时代特征, 同时考古学家还根据文物的系统排比和硅酸盐科学测试, 总结出了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年代和分布特点:

“青瓷出商周, 东汉初成熟, 东汉晚出黑;魏晋南北朝, 白青同发展;青瓷始浙江, 白瓷现北朝;白青隋唐最繁荣, 九州遍地窑;名窑名瓷出宋元, 明清景德镇是精华, 文人气质最上佳, 此世景象世界享。”

这一段话基本概括了中国陶瓷的历史及影响。陶瓷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有了区域、种类、文化、阶层的区分, 而且基本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这也使得我们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就要不断思考探索陶瓷的未来发展方向, 确立符合我们现代生活, 现代陶瓷的设计理念。

二、对现代陶瓷产品设计理念的思考

当代陶瓷设计应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 以现代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 围绕功用、审美、市场、人本等多个方面考虑, 形成适合现代人多元文化需求的新方向。

陶瓷的功用。陶瓷之所以诞生, 本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现实需要, 这是陶瓷本身的属性, 也是先天的。今天我们应在继承中华民族陶瓷的功用理念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设计中的功用原则, 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传统的陶瓷审美理念, 一方面受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影响, 体现他们的审美要求和习惯;另一方面是民间的日用陶瓷, 纹饰和器型在发展中基本没什么变化。目前国际上陶瓷造型更具数理性, 国内更强调自然韵味, 富于感情的自然美, 注重“天人合一”理念的融入, 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就根据市场需求而言, 将现代理性与感性统一才是现代设计理念的根本。我们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陶瓷产品设计中, 使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贯通, 找准符合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定位。

陶瓷的人本理念。人本理念是现代设计理念的核心, 在陶瓷诞生之时, 就体现着最朴素的人本意识。而目前陶瓷产业中, 多数企业要么是对传统造型进行照搬照抄, 要么就片面追求造型, 没有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的产品设计规范。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中, 我们强调设计的生动性、有机结构性和人情味, 因为陶瓷产品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用品。国际品牌TOTO以“舒适到家”为理念设计的产品, 就给了人最舒适的感觉。我们不妨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陶瓷的市场理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市场竞争还不激烈, 企业的危机意识不强, 对设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设计师对市场理念冷漠。今天, 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市场理念要求设计师将市场看成变量, 设计要紧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产品的最终目标来决定的, 即出售给消费者。那么,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之前应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 进而拓展、开发新的陶瓷产品, 适销对路才能有充分的销售前景。对目前的陶瓷业来说, 在这个以创意设计和产品的文化为主导的时代, 必须以创新设计为突破口,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及产品竞争力, 产品才能有生命力。

三、陶瓷产品优势设计的特点

(一) 产品优势设计的特点

产品优势设计有四大特点, 分别是面向市场的设计, 具有战略的设计, 系统实现的设计, 紧跟动态的设计。四者各有其责, 各有其能, 相互联系, 相互统一, 互为整体。

面向市场的设计, 要求设计人员要了解市场的多变的因素、动态的因素、挑剔的因素、残酷的因素, 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在现在市场与未来市场中的动态变化, 进而考虑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具有战略性的设计, 即设计者在对市场充分调查, 对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技术优势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预测, 以判明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具有战略性的设计。

系统实现的设计, 即将优势设计贯穿产品设计的始终, 在这一个系统实现的过程中, 设计技术起着主导作用。

紧跟动态的设计, 即产品的优势设计是在产品的市场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培植的一个过程。

(二) 优势技术在陶瓷产品中的运用

陶瓷产品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技术, 即具有形式美的造型、舒适的功能, 是材料与工艺的完美结合以及具备装饰艺术、环保安全等几方面特征。这几方面特征在技术层面圆满的解决, 可能造就体现天人和谐、自然之美、人境结合的完美的陶瓷产品。运用好优势设计术可使其更具竞争力。

造型的形式美。自古陶瓷在发展之中, 人们就对陶瓷产品形式美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造型的审美意识不断传承与创新。这也就要求设计师对造型技术要熟练掌握, 并在陶瓷产品的造型设计中体现出特有的美学特征与价值取向。只有将造型与人性合一, 造型与功用统一, 造型与自然结合, 让造型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市场上对消费者的魅力才更大。

功能技术。功能是产品设计中的本质内容、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基本点。而在日常生活中陶瓷产品若丢失了本身的功能, 那么也就丢失了陶瓷产品服务日常生活的本质意义, 同时也会给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极大的麻烦。设计师要不断地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 提升产品的功能技术指标, 以满足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需求。造型技术的完善是以功能满足为基本点的, 同时要结合人的习惯及人体工程学, 处理好产品与人的使用特性和关联因素, 更有效地利用设计优势技术, 使产品的使用更舒适, 更能满足人的需要。

材料与工艺的结合。现代科技的进步, 使新材料不断出现, 加上现代工艺将材料的新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鉴于此, 陶瓷设计也要赋予充分发挥陶瓷产品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这样, 对材料和工艺的结合、运用就成为优势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装饰技术是陶瓷产品达到造型与形式美的最佳方法。无论封建时期的古代图腾纹样装饰还是现代陶瓷的多元化手法, 都是陶瓷文化特有的设计语言。造型与装饰的艺术效果, 增强了产品的和谐美。要实现陶瓷的优势设计, 就要有高层次的装饰技能, 使产品蕴含更高的价值。

环保元素。随着“绿色设计”的兴起, 提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是人们的共同心愿。陶瓷产品也需要科学性和环保性, 以此满足社会的需求, 提高产品竞争的优势。

四、陶瓷产品设计研究的意义

人类的文化最早是写在石头上的, 人类的设计最早也是从石头上开始的。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造之一, 它的烧制“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的方式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 亦是人类造物和设计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从打制石器开始, 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 为了生存、生活而制造所需要的工具和其他用品。这里所谓的“造物”, 即指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一定的材料, 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 它是人类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

造物与自然物的本质区别是其“人工性”, 即人的文化性。造物是文化的产物, 造物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 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的。

作为陶瓷文化的发源地, 现在中国的陶瓷产量依然居世界第一, 但中国陶瓷产品的设计却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现代设计理念在我国陶瓷产品的设计中还很缺乏。陶瓷产品作为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一部分, 理应在设计中贯穿现代设计理念。现代设计理念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应体现在文化与审美理念、人本理念、功用理念和市场理念等几个方面。

陶瓷产品设计是一种艺术的造物, 与一般的造物如生产钢材、砖瓦等不同的是以设计的方式进行产品的谋划与生产, 使其产品既具有实用的功能, 又具有美的形态和价值。

在产品设计中, 造型本身又表现为产品的内容, 并作为产品的规定性而存在。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的童年趣事作文下一篇:区人民法院纪检组长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