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陶瓷

2024-06-08

河北陶瓷(精选五篇)

河北陶瓷 篇1

我国陶瓷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 是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河北作为北方陶瓷生产大省, 境内既有古老的邢窑、定窑、磁州窑等遗址, 还有当今有名的陶瓷生产基地——唐山、邯郸和高邑。陶瓷制品是河北省传统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 其中的日用陶瓷更是成为省轻工业特色产业的振兴重点之一。国内外一般消费者选购陶瓷产品的条件是美感 (25%) 、造型技术 (24%) 、价格 (21%) 、品牌 (16%) 、设计师 (14%) , 由此可见, 提高陶瓷产品的设计水平是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但是面对国际陶瓷市场需求的高档化、艺术化、多元化、个性化, 市场销售配套化以及市场竞争白热化, 河北陶瓷业所存在的质量不高、价格低廉、差异性较低、高能耗的问题, 越发凸显了陶瓷设计的薄弱。

一、河北陶瓷产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陶瓷业经历了从传统作坊到从国外引进、从吸收借鉴到本土化的发展阶段, 目前呈现出“三大板块、六大品种、众星捧月”的陶瓷生产格局。三大板块指河北北部唐山、南部邯郸和中部高邑三大大型陶瓷生产基地, 其中的唐山瓷区有着很强的开发和生产制造能力, 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体, 以建筑卫生陶瓷和工业用陶瓷为两翼, 以骨质瓷为出口旗帜的产品格局, 是河北最大的陶瓷产区和亚洲最大的卫生洁具制造基地, 唐山因而被誉为北方瓷都。邯郸市彭城陶瓷产区, 产品种类以日用出口高档细瓷产品为主, 近年来深入挖掘磁州窑陶瓷文化, 节能减排, 加快技术升级;高邑建筑陶瓷发展较快, 现有七十多家企业;河北其他的地区还有众多发展特色。河北陶瓷种类有出口日用瓷器、艺术陶瓷、卫生洁具、建筑陶瓷、民用陶瓷、工业陶瓷等六大品种, 其中的日用陶瓷与卫生陶瓷企业均以出口为主, 具有浓厚的外向型特点。[1]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 河北陶瓷业存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品牌意识不强, 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等问题, 是影响河北陶瓷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在国际金融危机下, 河北陶瓷销售大幅下滑, 甚至出现了停窑调节的现象。

二、陶瓷设计在河北陶瓷业应用的现状

1. 重生产轻设计

进入21世纪, 虽然河北陶瓷总产量保持了一定增长, 但整体新产品开发滞后, 重视生产过程甚于设计, 缺乏专门设计人员, 产品卖价低。如唐山陶瓷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上的投资比例大体为1:8:1, 而陶瓷强国意大利相应比例为4:2:4。重生产轻设计导致多年来陶瓷产品无论在功能效用, 还是新材质、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以及造型与装饰的形式美的探索方面, 都远远不够。

2. 品牌陶瓷缺乏

品牌是企业的知名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的高额利润之源。美国著名品牌专家Larry Light预言:“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 即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 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强势的品牌。”[2]河北陶瓷产业长期以来只有产地的概念而无品牌的概念, 没有形成产业品牌效应, 缺乏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或品牌, 这极大地制约了河北陶瓷产业的效益和持续发展。近年来, 一些大型陶瓷企业逐渐意识到创新设计和品牌的重要性。如唐山惠达集团加大技改投入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在“2007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中, 惠达陶瓷名列前20位, 成为唯一一家入围的中国陶瓷企业。但是一些大型的陶瓷企业仍然品牌意识不足, 不重视广告宣传, 品牌管理松散。[3]

3. 内销日用陶瓷设计粗放

河北一些大型陶瓷企业的设备现在几乎与国外不存在差距, 不少外销瓷的设计品质非常精细, 但国产内销日用瓷普遍不注重细节, 光滑度差, 斑点多, 纹样不清晰。相比之下, 国外日用瓷多数走精细之路, 西餐具、茶具烧制得十分精美。这种差别使中国瓷失去了国际市场, 也正在失去国内市场。长期内、外销瓷的强制性区分, 以及重美术瓷轻日用瓷的观念更使得国内陶瓷市场培养度很差。

4. 包装设计滞缓

近年来河北陶瓷产品发展迅猛, 种类繁多, 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包装设计却发展滞缓, 雷同感偏多, 定位混乱。长期以来, 河北陶瓷产品包装的重心一直放在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上, 包装从草捆、绳扎和木箱发展为瓦楞纸盒。河北陶瓷企业需要以产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品牌定位为前提进行陶瓷产品包装设计定位, 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效应。

三、河北陶瓷设计状况分析

河北陶瓷产业中设计应用相对滞后, 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 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经营战术、经营战略和经营理念三个层次而言, 主要原因在于设计人员素质低、设计程序不完善、品牌建设不够、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活力。

1. 设计人员文化素质低

整体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是影响陶瓷产品最终质量的直接原因。从设计人员自身而言, 众多陶瓷艺术大师级人物主要集中在唐山, 如四代从事陶瓷业的秦氏家族, 瓷苑一代宗师杨荫斋, 瓷绘高师宣道平, 科技精英程范吾等。而河北其他地方的一些陶瓷设计人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低, 其技艺大多是通过拜师学来, 难以体会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精髓;来自国内美术院校培养的陶瓷器设计人才, 少有机会直接感受国外的艺术设计和最新理念, 这对他们日后设计与国际市场对路的产品无疑是一种缺陷。

2. 企业设计程序不完善

诺尔曼·贝尔·盖茨奠定现代工业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以来, 确定产品的功能、了解设备状况和生产方法、控制经费、分析材料、研究市场竞争等, 作为设计的前奏, 在国际设计界早被视为必备之举。而河北的设计师基本上是全能的, 从市场调研到设计图、模型制作, 直至成型, 独立完成。这容易导致设计的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确定, 对厂家而言不如生产来样加工的产品更实际。此外, 河北陶瓷营销观念落后、营销渠道单一和营销手段落后也影响了设计的准确定位。

3. 品牌认识模糊

树立企业品牌是拓展市场的关键, 中外陶瓷企业在企业文化层次上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对品牌的理解上。河北陶瓷企业多数是家族式经营的中小企业, 适合对手工操作依赖程度高的美术陶瓷生产;而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 以来样加工为主, 不注重设计和品牌建设, 无法从长远的角度维护企业形象和产品。这与在河北陶瓷业中存在的重经验、轻科学, 重眼前、轻长远观念密切联系。

四、河北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

河北陶瓷设计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以原创设计为追求, 以民族文化为支点,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快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从而加速河北陶瓷业的健康发展。

1. 发展产业循环经济

河北在享有陶瓷发展带来的声名和经济收益的同时, 亦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多年的发展使唐山等城市从一个陶瓷原料资源丰裕的城市逐渐转变成一个相关资源匾乏的地区, 如今唐山陶瓷生产的原料基本上都来自国内其它地区, 旧有的原料成本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此外, 陶瓷带来的污染也使环境清洁状况每况愈下。事实表明, 发展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 是河北陶瓷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 广大陶瓷企业还应积极申请15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获取陶瓷出口的“绿色护照”, 并以此为目标和动力, 督促企业“节能减排”, 朝着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2. 启动企业创新活力

河北陶瓷业在保障企业正常发展的同时, 需要注意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 下大力气进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开发;需要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部门等形成了政、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合作关系。河北陶瓷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在刚开始对待产品设计方面往往是不舍得投入或者不敢投入。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设计产权保护, 采用可行性较强的设计推广形式, 如设计研讨会、专题竞赛、以及设计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等来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为了促进工业设计向经济成效转化, 高校与陶瓷企业应该共同来建构设计人才资源。即把院校教育理解为阶段性的教育, 是以知识建构和技能训练为主;企业承担的是再教育过程, 是经验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的过程。[4]如此, 可以更好地培养博文化、精专业、高素质的创新型陶瓷设计人才。

3.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政府要以企业为主体, 加大对企业的鼓励和扶持力度, 依托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做好自主品牌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挖掘重点品牌企业在品牌创建中的经验, 并做好相关经验的推介和宣传工作;组织好相关陶瓷企业参加国际品牌展会, 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 还要通过加强有关品牌和知识产权的知识宣传, 提高企业创立品牌的意识和水平, 防范企业的“搭便车”行为, 以免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优势品牌形象。

4. 增强科技文化内涵

在科技兴陶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以唐山陶瓷为代表的河北陶瓷业非常重视技术改造与创新发展。如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功地研究出了无铅骨质瓷, 但是陶瓷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文化的融入。河北陶瓷历史漫长, 如唐山陶瓷始自明朝永乐年间,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这凝结为河北无可比拟的陶瓷文化。因此在陶瓷设计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突出产品的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 使陶瓷产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加隽永, 增强其对国内外消费者的吸引, 为扩大内销与出口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长胜, 李润平.唐山陶瓷[M].北京:中国陶瓷出版社, 2000

[2]王咏梅.品牌战略与企业成长一理论研究.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1.

[3]徐鹏俊, 赵淑忠.唐山卫生陶瓷出口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陶瓷, 2007, 6

河北陶瓷 篇2

时间:2015年4月10日—13日 地点 :沧州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茶业协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礼品产业协会

支持单位: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河北省茶文化协会 沧州市茶叶市场

承办单位:济南三隆汇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茶点西西网、一道茶网、中国茶网、茶多网、中国茶文化网、环球茶叶网、国家茶叶网、茶叶网、中华茗茶网、、茶叶人才网、中国茶业产业网、万茶招商网,中国茶业信息网、天下品牌茶业网、中国普洱商务网、福建茶叶门户网、中国茶品牌网、宜兴民间紫砂网、中国茶道网、丽江茶网、中国茶厂网、茶叶新资源、茶联网、爱茶网、茶艺世家、百茶网、茶桌网、海峡名茶网、28茶叶网、神州茶网、陕南绿茶网、茶为媒招商网、中国茶叶消息网、茶宝网、有茶网、53茶都、茶华夏网、中国茶叶网、中国会展行业网、喝杯茶、百味茶园

【市场前景】

沧州一座人口聚集的消费性城市,连续多年财政收入据河北省第三位,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居河北省第一位,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国民经济基础雄厚,工业的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炼油、化肥、化工、铸造、电子、电力、纺织、机械、造纸、食品、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沧州正在逐步成为河北乃至环渤海地区最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同时它也已经以崭新的面貌步入河北省经济先进市行列,经济实力与唐山、石家庄组成河北省的“第一梯队”。沧州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50多种工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全市实有外资企业249家,实际利用外资66173万美元(2006年)。至2011年底设立了沧州、任丘、黄骅、黄骅港、吴桥等7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国家级临港化工园区。

【展会主题】: 开拓市场、促进交易、培育品牌 【展会宗旨】:打造文化交易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日程安排】:

2015年4月9日(8:00—17:30)全体展商布展 2015年4月10日-13日(8:00—17:30)展览时间 2015年4月13日(15:30以后)全体展商撤展时间

【主体活动】:

1、国内外茗茶展示交易

2、主产区茗茶推介会

3、茶叶洽谈采购对接会

4、万人免费品茗活动

5、现场制茶制壶

【参展范围】:

1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青茶)、黑茶(普洱茶); 2再生茶类:花(草)茶、紧压茶、萃取茶、浓缩茶、保健茶、茶饮料; 3茶具产品:陶瓷、紫砂、茶盘、煮茶器、冲茶具、玻璃器皿、根雕艺术等; 4茶叶包装:茶叶盒设计、制作印刷、金属制罐、袋泡茶包装机等; 5泡 茶 水:矿泉水、纯净水、瓶装水、直饮水及净水设备等; 6茶叶品牌连锁加盟企业、茶工艺品、茶家具及茶科技衍生品

【宣传推广计划】

         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声画结合,形象生动、迅速传递展会信息 户外广告:形象直观的塑造品牌形象

报纸宣传:选择本地发行量大的报纸,展前一周启动 公交 :全面覆盖城市各区域,扩大展会传播范围

网络:知名网站推广、快速传递展会信息,提高展会宣传率 专业市场:直接覆盖全省范围内的专业人群

DM直邮/短信:新兴媒体,直接有效的传递展会信息

电话营销/E-mail:针对高端懂茶爱茶专业人群,一对一的宣传 杂志:综合利用行业内及跨行业杂志,覆盖目标展商及高端客户

【参展、参会须知】

1、完整填写参展申请表,加盖公章后邮寄或传真至大会组委会,参展申请被接受后组委会将通过传真或邮寄方式确认您的申请。

河北陶瓷 篇3

摘要:河北作为我国重要的陶瓷主产区和出口基地,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区位资源优势;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制约,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瓶颈。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针对河北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不足,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就通过创建“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群化水平,培育产品的差异化和多元化特色等方面展开论述,对落实以产品质量提升引领产业转型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陶瓷产业 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 转型升级 路径

一、引言

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陶瓷主产区和出口基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极负盛誉的“磁州窑”、“定窑”发祥地[1],开创了中国骨质瓷和卫生陶瓷工业的新纪元[2]。陶瓷乃河北传统特色支柱产业,历来在促进出口创汇、吸纳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外向度颇高,全省出口陶瓷占比约为70%以上,目前,全省共有外贸陶瓷企业72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出口日用陶瓷企业51家、出口卫生陶瓷企业21家;年均出口陶瓷逾4亿美元,产品遍布全球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近几年,受生产成本攀升、恶性竞争困扰、国外壁垒骤增等因素影响,河北陶瓷产业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针对其出口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发展瓶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3]、《河北省质量发展规划(2012—2020年)》[4]及河北检验检疫局的《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试行)》[5]等文件精神,为引导产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大做强河北陶瓷,本课题组在全面了解河北出口陶瓷企业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对全省50家出口日用陶瓷企业和20家出口卫生陶瓷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立足于河北陶企内外部发展环境,对成立“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适时提出有关示范区运作方式及目标考核的建议措施,力争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二、河北出口陶企内外部发展瓶颈分析

(一)出口陶企生产经营困境

一是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出口陶企一般采取长期合同定价模式,近年人民币的“爬行式”升值导致企业货币结算成本上升、汇兑损失不可避免[6]。

二是原材料价格涨幅过高。近年来,受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陶瓷生产所需的各类原辅材料价格普遍上涨[7],导致陶企生产成本增加15%—20%。

三是劳动力资源缺口过大。由于劳动条件相对恶劣,使得陶瓷行业“用工荒”频发,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出现结构性供给短缺[8],产业发展进一步受限。

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过低。河北陶企彼此之间缺乏联合气氛和合作机制,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程度较低,众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9],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五是低价格恶性竞争过激。河北出口陶瓷多以来样加工为主,产品同质化、品牌缺失现象严重;高产能、低产值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企业之间恶性竞争频繁[10]。

六是市场结构单一。多年来,河北陶瓷出口对欧美市场的依存度过高,集中度过高的出口市场模式易受制于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影响陷入被动局面[11]。

七是技术性国外壁垒过多。近几年,国际陶瓷市场需求持续萎缩[12]、技术性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猖獗,有关陶瓷产品质量标准等技术规范逐年趋严,河北陶瓷出口举步维艰。

(二)河北外贸发展环境问题

一是区域性外贸发展环境过差。首先,受各地燃料资源供给能力制约,每年冬季工业用天然气供应紧张、燃气压力不稳等状况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产品质量波动和生产成本上升使陶企备受困扰[13]。其次,集装箱操作费、轮船运输费、物流配送费等林林总总的环节性费用的逐年攀升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

二是产业政策性支持力度过小。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积累和技术支撑,但退税率的下调、人民币的升值已使中小企业无法喘息,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过于严苛的信用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仅依靠自身积累或社会融资企业难以实现自营出口,且国家节能减排措施亦造成企业环境成本和经营成本上浮。

三是金融性外汇工具发展过慢。河北省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滞后、避险工具不足等问题不利于陶企根据国际汇率走势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或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转嫁风险。人民币升值的不确定性使得陶企对其预期升值幅度及升值时间无从把握,导致不同企业报价偏差较大,同行之间经常“兵戎相见”,进口商趁机压价。

三、成立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产品质量整体提升

通过培育标杆示范和行业龙头企业,引领整个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以唐山和邯郸两大特色产业聚集区为核心,设立相应的出口陶瓷示范区将带动整个区域相关产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引领产业集群实现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二)构建错位发展的产业战略格局,推动区域经济优化升级

以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和示范企业为标杆,按照“扶优扶强、错位发展、示范引领”的基本思路,严格示范区准入门槛和考核评定标准,实现对产业的集聚监管,提高我省出口陶瓷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三)建立健康有序的良性竞争秩序,促进产业持续强劲发展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制约作用,适时公布低价竞争监督抽查结果和预警信息,曝光质量违法典型案件,通过创新机制引导企业自律经营达到抱团发展,依托差异化目标定位推行专业化分工,提升河北陶瓷的规模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以此实现产业集聚和品牌强化。

(四)发挥服务平台的整体资源优势,满足产业科技创新需求

在既定的目标宗旨引领下,与示范区建设密切相关的科技、质检、金融、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将得以有效架构,专门提供有关科研攻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检测等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必将强势推动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有助于增强河北陶瓷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

(五)依托多方联手的产业监管体系,构筑产品质量监管合力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推进下,商务、工商、质监、科技、检验检疫、行业协会等诸多部门积极参与将加速质量社会共治机制的构建,提高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同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推动多元共治,形成监管合力。

(六)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配合,践行质量管理全员负责

伴随着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推进,地方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各部门主动参与、分工明确,同时吸引众多生产企业积极加入,将有利于营造浓厚的质量共治氛围,形成社会各界重视质量、共抓质量,企业承担质量责任、努力提升质量的良好工作格局和社会氛围。

(七)实践特色产业的集中统一监管,探索产业经济优化模式

示范区建设是地方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模式改革的试验田,在此过程中监管链条由产品到企业再到区域,其实质即将监管重点逐渐由商品转移到企业乃至产业的高度,这一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必将为深化河北省其他产业发展模式改革提供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

四、示范区运作方式及目标考核

(一)示范区建设组织保障体系

示范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为主、全民参与”的发展思路,实行开放式运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应注重依靠地方政府,联合其他部门,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成立示范区推进建设领导小组,由地方政府领导任组长,设立由检验检疫、商务、工信、科技、外经贸、工商、质监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示范区建设推进办公室,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开展工作;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成为联系政府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纽带;领导小组下设示范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应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固定的办公地点。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并有相关会议记录。示范区办公室建立检查、纠正与预防措施,对示范区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有效实施;对检查出的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地方政府或由地方政府与检验检疫部门联合出台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或建设方案,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合作机制与内容、职责分工等,并共同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检验检疫机构在信息、人才、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定期与不定期对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知识、技术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二)示范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通过建立区内企业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对其进行“示范企业”认定,并公开挂牌,接受监督;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依据企业类别对其实施差别化管理;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自检自控体系。指导示范区内企业建立涵盖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产品检测、出口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确保按照输入国标准组织生产、检验,且质量安全符合要求。督导示范区内企业建立以出口产品批次管理为主线的质量可追溯制度。对因质量安全问题被国外通报、召回产品,企业能够迅速有效地追溯到每个生产加工环节。各部门定期开展示范区内联合执法活动,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提升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示范区企业对关键原辅材料/零部件实施进货台帐管理,加强一致性核查,确保源头质量安全。

(三)示范区质量提升和品牌推进体系

鼓励引导陶瓷企业以品牌、技术、资本为纽带整合陶瓷资源,打造行业龙头,扶持中小微陶瓷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推进陶瓷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构建产品设计、研发、会展、营销、装备和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链,努力走出一条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新路子。坚持与国内其他陶瓷产业区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引导企业践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力争将以唐山为中心的北部示范区内陶瓷产业发展定位于高档日用瓷生产基地、卫浴家装配套生产基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高技术陶特种瓷基地;而以邯郸为中心的南部示范区将重点布局釉中彩、强化瓷、新骨瓷、日用炻器、厨用砂锅等产业,结合我省不同地域陶瓷生产的资源优势,科学谋划河北陶瓷产业格局;培育行业龙头,发挥品牌效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陶瓷产业集群建设。同时,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开展陶瓷产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陶瓷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技术贸易、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提高陶瓷领域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切实加强“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推广、使用工作,积极申报“邯郸磁州窑艺术瓷”和“邢台白瓷”等地理标志产品,全面提升我省名牌优质产品及驰名商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示范区配套服务产业体系

一是加大外贸政策优惠力度,支持企业尝试跨境发展;地方政府应完善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积极为出口陶企争取国家出口退税政策优惠和各类发展资金。出台相关出口奖励措施,对年度出口增量、自主品牌出口、更新换代产品、转型升级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加大对企业在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和购买专利、技术方面的补贴比率。对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境外参展、海外市场调研、国外法律咨询等所需费用给予适度补助;对其到境外参股或并购境外营销网络、售后服务体系或研发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二是加强出口信贷保险支持,有关政府机构应建立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加大对出口陶企信贷需求的扶持力度;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结算、融资等跨境人民币服务,帮助其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提高承保、限额审批和理赔效率,并及时对企业实施有关外汇知识培训。三是完善外贸发展环境建设,保障燃料、电力等能源供给;完善相关仓储、分配、分拨等物流服务功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健全教育、就业等劳动力供给链条,缓解用工短缺。

(五)示范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地方政府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性扶持,支持以当地检验检疫和质量监督两大质检机构的陶瓷检测实验室为主体,以地方陶瓷研究所等其他检测机构为补充,创建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唐山陶瓷产品升级和质量提升提供检测科技支撑;同时帮助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进口国标准。在此基础上,帮助示范区内企业建立出口陶瓷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风险研判,研究建立适合河北省陶瓷产业发展实际的质量信息指标体系,在全省经济运行分析中体现质量方面的动态指标数据;以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化解质量安全风险,将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支持建设以检验检疫机构为主体的示范区出口陶瓷质量追溯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企业提供国内外技术法规、通报、召回等最新动态,提高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能力。充分发挥检验检疫局和质量监督局的科技资源及人才优势,引导示范区内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增强其推广实施先进适用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六)示范区质量诚信管理体系

示范区各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法律知识、道德知识和诚信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示范区管理办公室须与出口企业逐一签署质量诚信承诺书,加强质量舆论监督,提高企业诚信自律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陶瓷流通领域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开展陶瓷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依法及时保护创新成果;发挥维权援助中心作用,搭建保护支撑平台。北部示范区要严格执行“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性和安全性;依法查处地理标志违法行为,防止假冒伪劣地理标志产品混入市场。贯彻落实《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大力推进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推广使用企业信用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出口陶瓷质量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制定河北出口陶瓷产品自我声明规范,更新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实施质量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

(七)示范区建设成效及考核指标

力求形成“社会的质量意识提升了,企业的质控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了,订单的成交数量增加了,国外的通报频率降低了”的“四升一降”指标来评价区域化管理工作成效。示范区内企业出口陶瓷的质量安全水平应不断提高,国外召回、退运比例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或没有引起恶劣影响的通报、退运情况发生。示范区建设应助力营造有利于外贸发展的环境,引导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示范区内出口企业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省级以上名牌的数量应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应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示范区,力争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各项建设工作应得到区内出口企业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总之,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行政、生产资源,分地域成立“河北出口陶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目的在于形成质量管理的良好工作格局和社会氛围;其经验模式将在更广领域和更大范围内为出口主导型产业以产品质量提升实现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五、结语

河北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唐宋的邢窑白瓷、定窑御品,抑或近代的唐山卫生陶瓷和骨质瓷,皆曾为辉煌灿烂的华夏陶瓷文明增添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瀚海潮头帆已满,砥砺前行正当时”,在当前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中,“河北出口陶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模式若能依托产品质量提升引领产业升级发展,重振冀瓷卓越品质,树立良好区域品牌,则势必重新书写河北陶瓷发展史的恢宏新篇!

参考文献:

[1]王雨连.提升河北省日用陶瓷品出口竞争力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2(1):51—53

[2]徐鹏俊,赵淑忠.唐山卫生陶瓷出口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陶瓷,2007(6):57—59

[3]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 [Z].

[4]河北省质量发展规划(2012—2020年)[Z].

[5]河北检验检疫局的《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试行)[Z].

[6]温素霞.唐山陶瓷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国际商贸,2012(1):211—217

[7]吴卫华,王黔平.唐山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陶瓷,2007(12):31—34

[8]张文娟,王晓梅.当代磁州窑陶瓷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陶瓷学报,2013(3):372—374

[9]俞康泰.唐山陶瓷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制造到创新[J].陶瓷,2008(2):63—65

[10]赵越清.唐山陶瓷产品结构优化与陶瓷企业结构布局调整初探[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4):34—37

[11]纪泽民,吴晓山.唐山陶瓷产业振兴:现状路径与政策选择[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9(12):45—48

[12]汪芳莉.论消费主义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J].陶瓷学报,2014(4):436—438

[13]刘志国.邯郸彭城瓷区生产现状与发展展望[J]. 中国建材网,2009(5):27—29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工业化进程中河北省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项目编号:15457651D)和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创新驱动与河北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01532)的阶段性成果〕

河北陶瓷 篇4

一、河北陶瓷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河北陶瓷在拥有悠久历史的同时, 发展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瓷器产业内同质化竞争的不断加强, 企业间拥有的技术产品性能越来越接近, 地域特色的愈加模糊, 导致河北瓷器产业一线品牌较少。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瓷器创意设计匮乏和现代感不足。过分迷恋传统, 无法跳出古人制瓷造型窠臼, 这就极大的限制了瓷器制作的创造性。无法迎合大众对品质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 要推动河北陶瓷产业结构升级, 只有通过陶瓷产业提供的平台把现代文化创意的要素融入瓷器制品, 透过陶瓷产品的表象来品位文化创意, 提高产品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实现文化创意的经济化, 进而增强河北瓷器产业的竞争力度和发展前景。

二、河北陶瓷的创意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 陶瓷产业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一个方面, 其发展也取决于创意设计。所谓创意设计就是创造新意, 寻求独特新颖的设计。富有创意设计的陶瓷必定能提升品牌, 独树一帜。

1、河北陶瓷创意构思应转变观念提升品格。

纵观国内外瓷器的发展, 发现我们的瓷器在创意构思方面方向不明确, 既没有西方瓷器的奢华精美, 又缺少日本瓷器的质朴淡泊, 根本原因就是瓷器在创意构思上缺乏观念的定位和品格的提升。其实我们的瓷器制造水平并不低, 就拿文革期间为主席烧制的“梅花欢喜满天雪”这套瓷器来说, 制作极其精美, 与任何外国瓷器相比都毫不逊色, 而且在瓷器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但在瓷器发展方向层次的定位上缺少细致的考虑, 我们不仅要提高中国古瓷的工艺和价值, 同时还应转变观念的定势, 不断提升中国现代日用瓷的精细和风格, 提高人们对瓷器文化的深刻理解。从产业化的角度考虑, 日用瓷的市场,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河北陶瓷造型设计要体现时代气息。

瓷器作为一种特殊文化, 外观形式的典雅、质朴往往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设计者的艺术观念、审美趣味, 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向。中国制瓷在各朝各代都有过高于同时代的原创瓷, 今天也不例外。要体现瓷器造型的时代性, 现代感, 必须要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应运不同的创意设计手法。设计中通过运用造型的夸大、缩小、悖意、意象等夸张手法, 达到瓷器形、色、质的完美交融, 从而折射出蕴藏瓷器背后的意境。夸张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使得瓷器的创作更具有现代气息。耐人寻味。

3、河北陶瓷创意设计应依托品牌效应。

依托创意设计, 强化品牌效应是河北陶瓷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上保持持久力必须依靠创新设计, 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陶瓷文化产业品牌是产品文化含量与经济价值的结合体, 品牌的无形资产有着巨大的增值效应, 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经济效益。创新是陶瓷文化的主流和精髓, 对于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 创新体现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设计上, 前者赋予陶瓷产品更高的使用价值, 而后者则无疑使陶瓷的品牌效益得以巩固, 陶瓷设计能否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品味, 色彩、造型、装饰、功能能否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是其品牌创立与营销的必要条件。

4、河北陶瓷创意设计与陶瓷装饰完美结合。

随着人们对家居装饰环境的认识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陶艺装饰以其在工艺生产创作中独特的艺术语言, 丰富的造型和装饰效果, 已在河北陶瓷的发展中暂露头角, 将设计师完美的创意融入到陶瓷饰品的设计中是河北陶瓷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材料的特殊性, 为陶瓷设计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 泥土的可塑性, 使各种创意设计成为可能, 肌理是物质表面的形态, 是一种质感, 肌理美感通过各种错综交错, 高低不平的纹理结构创造出粗糙、细腻、柔软、坚硬的视觉感觉, 形成了极具魅力的装饰效果。在陶瓷装饰艺术中, 装饰绘画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色彩装饰给人以最直观的色彩体验;通过将当代中国画与油画技法与釉上陶瓷绘画的完美结合达到陶瓷装饰的异质同构。从材质、工艺、艺术表现、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使得陶瓷装饰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价值。经过创造性设计的陶瓷装饰必定为河北陶瓷产业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 河北陶瓷正处于转型和重构期, 这也为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河北陶瓷应立足于传统陶瓷文化基础之上, 依托现代生产技术优势, 大胆创新, 合理设计, 提升品牌知名度, 为河北陶瓷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雨前等《.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2]、刘晴.《论日本陶瓷艺术中传统文化的体现》[J]中国陶瓷, 201 (03)

河北陶瓷 篇5

谈及我国唐代陶瓷的发展格局,学术界常以“南青北白”概括之,即指浙江越窑青瓷与河北邢窑白瓷分庭抗礼的状况。北方白釉瓷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青釉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南青北白相互争艳的两大体系,而且在制瓷技术上取得了许多突破,更为后世广受欢迎的釉上、釉中、釉下彩瓷和颜色釉瓷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工艺基础,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目前亦有学者认为,北方白瓷亦从青瓷发展而来[1,2]。从考古发掘结果来看,内丘邢窑器物大致可分为五期:第一期为北朝时期,以青瓷为主,白瓷较少;第二期为隋朝,白瓷增多;第三期亦即初唐时期,除少量青黄瓷外,白瓷已成主要产品[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北方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早期邢窑瓷器的发展脉络,即早期邢窑青瓷与其他窑口之间的工艺传承关系尚不明了。

2009年,在河北省临漳县曹村发现了北朝窑址,曹村窑址遗物主要有泥质灰陶、釉陶、瓷器以及窑渣、窑具等。器物以釉色来分,有酱釉、青釉、黄釉、青黄釉和白釉等。其中青黄釉器与邢窑早期器物在釉色、造型等方面皆非常相近(见图1)。此外,两窑口地缘接近、时代重合,这暗示两窑口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4,5,6]对相关曹村窑和邢窑早期青黄釉陶瓷器物做了对比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曹村窑与邢窑早期陶瓷器物在原料配方、烧制工艺等方面的信息,初步探讨了邢窑与临漳曹村窑的渊源关系。

1 样品与实验

曹村窑青黄釉标本采集于北齐故都邺城东垣漳河东北岸的河堤内侧窑址(编号为LZ1~LZ10),邢窑早期青黄釉陶瓷器物标本采集于河北内丘西关窑址(编号为XY1~XY5)。典型样品釉面光亮、开细纹片,无气泡(见图2)。

采用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Eagle-Ⅲ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分析仪测试了相关样品的胎釉成分。实验中采用铑靶和硅锂探测器,束斑直径为300μm,采谱时间600s,定量分析采用校正曲线法,实验结果见表1~表4所示。

2 分析讨论

2.1 胎体组成配方分析

从表1和表3可以看出,邢窑与临漳曹村窑青黄釉陶瓷样品胎体组成较为接近,Al2O3含量基本在23~29%之间,Si O2含量在69%以下,具有典型北方器物“高铝低硅”的特征。但总体来说,样品胎体中Al2O3含量要低于其在唐代邢窑白瓷胎体中的含量[7]。此外,两地陶瓷样品胎体中Fe2O3、Ti O2等杂质含量偏高(二者之和基本大于2%),因而胎体呈现灰白色。综合各元素特征来看,所分析的邢窑与临漳曹村窑陶瓷样品胎体可能使用了纯度较低的高岭土。

由于古陶瓷中化学组成较为复杂,若以每一种元素对应一元坐标轴,任何一个陶瓷胎或釉的元素组成则对应于多维空间中的一个点,难以用直观的图形来描述或比较其组成的异同和变化。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所分析样品胎体组成的整体规律,利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多维元素组成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提取了两个主因子,并用这两个主因子作散点图,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临漳曹村窑的样品在散点图中分布较为集中,而邢窑的四个样品之间的距离较大,这说明曹村窑的制胎原料配方相对比较稳定,但邢窑在创烧初期,或曾尝试使用了不同的原料配方制作胎体。此外,由图3还可以看出,编号为XY2和XY4的邢窑陶瓷样品,与曹村窑的样品点距离较小,基本与曹村窑的样品点混在一起,难以区分开来,显示出它们具有较为相近的胎体原料配方。这暗示邢窑在创烧初期,在胎体原料配方的选择方面与曹村窑相近。

2.2 釉料组成配方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临漳曹村窑样品釉中Pb O2含量大多在40%以上,成为了最主要的助熔剂。这说明临漳曹村窑的这批陶瓷器物实质上应为铅釉陶。而对于邢窑,一般认为该窑址从隋代开始即已生产以Ca O为主要助熔剂的白瓷,近来亦有学者认为早期邢窑可能生产铅釉陶器,表2的测试数据证实了这一观点。从表2可以看出,样品XY1、XY2和XY3釉的成分接近,Ca O含量较高,在14%左右,未检测出Pb O2。同时,这三个样品釉中Fe2O3等呈色杂质含量较低,其青黄色的外观应主要反映了胎体颜色。而样品XY4、XY5釉中Pb O2分别含量高达46.54%、38.33%,Na2O、Mg O、K2O、Ca O等助熔剂含量基本在1%以下,应属典型的铅釉。从釉的元素组成上来看,样品XY4、XY5与临漳曹村窑的样品非常相似,可见它们除了有相近的胎体原料配方之外,釉料配方也十分接近。这除了与两窑址地缘相近,地质条件相似有关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两窑址在陶瓷制作工艺方面可能存在交流传承关系。

3 结论

(1)邢窑与临漳曹村窑陶瓷样品胎体组成较为接近,具有典型北方器物“高铝低硅”的特征,但杂质含量稍高,可能使用了纯度较低的高岭土制胎。

(2)临漳曹村窑发现的这批青黄釉器,实质上是以Pb O2为主要助熔剂的铅釉陶。而所分析的邢窑早期陶瓷器中,即有与临漳曹村窑青黄釉陶胎、釉组成都非常接近的釉陶器,也有以Ca O为主要助熔剂的青黄釉瓷。

(3)器物胎釉组成的相似性暗示邢窑与曹村窑在陶瓷制作工艺方面可能存在交流传承关系。但邢窑胎料组成的分散性以及釉料配方的多样性说明邢窑尝试创新的精神,这也或许是邢窑能够在唐代成为北方瓷窑的代表,与南方越窑分庭抗礼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要:2009年在河北省临漳县曹村发现北朝窑址,其中青黄釉器与邢窑早期器物在釉色、造型等方面皆非常相近。为进一步探讨邢窑与临漳曹村窑的渊源关系,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对相关曹村窑和邢窑早期陶瓷器物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邢窑与曹村窑器物在胎、釉组成配方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暗示两窑址在陶瓷制作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经验交流。

关键词:曹村窑,邢窑,EDXRF,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李知宴.谈范粹墓出土的瓷器[J].考古,1972(5):53-55

[2]河北省刑窑研究组.邢窑工艺技术研究[J].河北陶瓷,1987(2):6~26

[3]内丘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J].文物,1987(9):1-10

[4]吴隽,张茂林等.中国陶瓷釉的多元化起源与初步发展探析[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11,41(2):223-228

[5]吴军明,罗婷,李其江等.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化学组成特征[J].中国陶瓷,2009,45(9):73-76

[6]张茂林,郭富,金普军等.四川汉源麻家山遗址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J].中国陶瓷,2011(5):85-9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河北陶瓷】相关文章:

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07-03

陶瓷壁画04-18

陶瓷首饰05-07

陶瓷壁画05-22

潮州陶瓷06-09

牙科陶瓷06-16

陶瓷废料06-20

陶瓷产品05-26

陶瓷材料05-26

陶瓷论文题目05-04

上一篇:微观教学质量下一篇:递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