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024-05-10

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通用9篇)

篇1: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历史的年轮刚为20世纪最后的一个十年划上句号的今天,回头考察一下这段历史,人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差异巨大、彼此矛盾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存在,都在这十年的现实舞台上拥有着自己的空间。它们纠缠杂糅在一起,形成一道奇异的共生景观。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孕育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一、85新潮美术运动的影响

85新潮美术运动的起点是对文革期间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的反拨,是一次向美术艺术本体回归的潮流。但是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它迅速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被卷入了一场民族精神解放与文化革新运动,并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80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年的文革美术话语权力压抑,获得解放的美术界表现出对美术艺术本体形式和情感因素的强烈渴望。伤痕美术、惟美画风、乡土自然主义一时间成为潮流。伤痕美术以写实再现文革现实为手段,突出它留给整个民族几代人的心理创伤;伤痕美术以有限的语言方式开启了新时期美术的情感表现闸门,将美术引领到关注人性深层感受的方向上来;乡土自然主义的题材从文革记忆转向更宽泛的小人物生活和风土人情,愤懑、感伤的情绪让位于平静的人性慨叹和风景陶醉。与此同时,惟美画风在追求形式美、反对主题先行的旗帜下开始了对美术形式因素的张扬回归。其间伴随着抽象、形式美艺术本体的理论探讨,为新时期的美术形式和语言研究确立了地位。

85新潮美术运动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群体和宣言的众多,写着不同道德理想和艺术主张的旗帜在彼时的美术界触目皆是。伴随着文化热潮中西方哲学文化艺术理论的大量引进,清算传统文化、呼唤现代人文精神成了美术界压倒一切的声音,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突现思想和观念成为创作的第一要义。其中以北方艺术群体、红色.旅、池社及吴山专、谷文达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画家主要用西方近现代的理性、人文、个性至上观念反抗传统文化中的群体依从、避世退守等消极文化心理;以西南艺术研究群体、江苏新野性派等为代表的生命之流画家则接受了西方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哲学,对传统文化中的实用道德理性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留下了一批在今天看来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作品。但是运动中产生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85后,有以获取新闻效应为目的的哗众取宠者混迹其中,使整个运动的后期呈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混乱局面。

尽管如此,85新潮美术运动对后来的中国美术仍然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85新潮美术运动确立了当代美术做为文化批判与重建之一员的角色地位,其自身实践是对这种角色意识的极端张扬。做为85文化运动的一部分,85新潮美术运动具有浓重的文化关怀倾向是必然的。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证明特别是在文化蜕变时代,艺术不可能是自足的文化存在,担当理想与道义是它无法回避的使命和责任。

2.85新潮美术运动中对西方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段的大量引进和搬演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85’造就了一大批艺术从业者,更年轻的艺术家会不自觉地以此作为借鉴而谋求突破与发展。85新潮美术为90年代美术准备了国际化的目光和起点。

3.85新潮美术运动过分观念化、工具化的倾向及这种倾向使其最终失去存在合理性的结局给90年代美术极大的警醒:观念运动必须遵守艺术自身的游戏规则。如果彻底撇开美术的艺术限度与要求,结果将不是观念的突现,而是观念与形式一同坍塌。

二、物质生存方式的渐变及其影响

进入90年代,在文化界陷入徘徊转入沉潜状态的同时,另一场意义的变革不事声张地在这块土地上悄然展开,这就是物质生存方式的逐渐改变。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和逐渐成熟使物质力量显示出人们始料不及的威力,金钱的作用开始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90年代社会物质生存方式的改变渗透到精神领域,使社会文化面目也逐渐蜕变,最为直接显著的,是日常生活中道德观念的松动和价值取向的漂移。

90年代这种新的物质与精神现实,从两个方面对这个时代的美术风貌发生着影响:

1.它改变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平民化,是90年代社会文化现实对美术的首要要求。这一要求影响了90年代美术的题材选择、语言方式及精神指向的尺度把握等诸多方面。

2.它是美术媒材变化的现实文化根据。物质现实的积累给了艺术创作接受者以多方面的准备,使大量新鲜媒材进入美术界语言视域。其中雕塑的快速发展、装置艺术在90年代中后期的渐成主流、视像艺术的被广泛接受,都与时代现实中物质生存方式的变化直接相关。

三、文化生存环境的宽松化及其影响

进入90年代,随着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快速成长,许多新的精神因素悄然出现,逐渐侵蚀、改变着传统权威话语的内涵和面目。同时物质力量的迅速扩张挤压侵占了精神在人们生活中原有的位置和空间,社会观念体系变得灵活和松动,这在无形中消解了许多悬而难决的意识对抗与道德冲突,也使一些经多次文化论战仍无法决断的争端失效而成为假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展开,在大量西方的经济技术与科技力量涌入国门的同时,各种异质的价值学说和思想观念也侵入原本单纯的传统文化肌体,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深远影响。在90年代的社会进展中,曾经为几代文化斗士追求的宽松的文化生存环境正在得以形成,这从多方面影响着90年代的美术面目:

1.使90年代美术开始摆脱工具主义命运,其能够逐渐疏离功利主义的焦虑而以从容健康的创作心态回归本体,使美术的自治成为可能。

2.为多元化美术格局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文化环境的宽容,带来了美术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宽松,这使不同面目、不同性质的美术方式都能获得存在、试验与发展的可能与空间。

3.在逐渐宽松的文化生存环境中,90年代艺术家能够以更健康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本土艺术精神和西方艺术观念的继承、吸收、借鉴、取用甚至拿来都逐渐正常。

4.为90年代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使命。当代美术作为时代精神的关注者,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当代文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是时代的期待。事实上,90年代美术实践亦证明,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使当代艺术家以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再创造和重组,以艺术创作主体的个人角色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以艺术语言的不同话语和艺术家个体的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差异性,进入了一个单个的人的时代&&并以此同处网络中的其他社会个体和群体产生辐射影响。

四、文化交流渠道的畅通及其影响

随着经济开放政策的实施,90年代的中国终于摆脱了独立于世界一隅的形象,开始全面融入越来越一体化的地球。经济交流的频繁疏浚了通向世界的渠道,也为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畅通的交通渠道给90年代美术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1.它为90年代艺术家全面及时地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条件。在对西方美术观念、技法的借鉴中,全面深入地研究是有选择地取用的必要前提。从90年代的美术实践中我们也看到,85新潮美术运动中那种西方美术表现技法与内在理念的生硬搬用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这得益于文化交流渠道的畅通给艺术家带来的宽阔视界。

2.美术外部生存运作机制的引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艺术市场观念的树立和初步实践。美术活动中利益因素的出现首先是物质生存方式改变的结果:市场经济的无处不在,物欲力量的逐渐强大为艺术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时代背景。而具体操作方式与运作模式的建立则主要得益于对外交流中域外美术市场的介入。在逐渐推进的市场实践中,利益化与非利益化的创作和作品都渐渐接近了自己适合的位置。专为市场销售而进行的艺术生产与执着语言表达和精神诉求的作品都健康地生存下来,也许这正是未来美术存在的健康格局和最佳方式。

经过对90年代社会文化现实的梳理,我们发现,是转变了的中国社会文化状况为当代美术提供了新的现实发展可能,使它终于摆脱在理论对抗与文化冲突中无处落脚的尴尬境地,走上了在他治与自治的双重规范下稳步发展的道路。

篇2: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从中国国内来看,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文化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浪潮中,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也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文化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态势。全球化己成为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和内在因素。如何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将以往“传统与现代”的看问题方式置换为“全球性与现代性”的视角,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全球化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必要基础。另一方面,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猛烈冲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文化发展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求同存异,主动融合,全面创新。中国文化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质,又要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共享的财富和资源。

【关键字】 综合国力 双刃剑 流行文化 经济全球化 精神力量

内在因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问题

1.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问题

近年来,在关于全球化问题上学术界较为流行的观点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政抬和文化是多元化。全球化仅仅被限于纯粹的经济领域,而多元化则被限定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全球化和多元化只是作为外在的对立两极而存在,按照这一思路,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将在逻辑上被分为两种模式:在经济上要融入全球化;在政治和文化上要坚持多元化、拒斥全球化。而实际情况是不仅经济领域有多元化,而且政治和文化领域也有全球化。一体化与多元化之所以构成全球化的基本矛盾,就在于全球化的基本主体是民族和国家。[1]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一方面,跨国界和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成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普遍形式,各个民族和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所关注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价值取向和追求的利益等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各种摩擦和冲突也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展开。简言

之,日趋紧密的全球化联系使各个民族和国家原有的“静态差异”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转化”为摩擦和冲突,从而利益的分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自我认同”也就成为全球人的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当然,“一体化和多元化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体化’标识的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2] [3]

2.东西方文明的关系问题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问题上,国内不少学者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文明关系的理论,以寻求思想资源。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文明关系,用“三个从属于”作了最直接、准确的阐述。“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三个从属于’,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历史条件下文明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至今依然存在,而且有着继续强化的趋势。今天全球化条件下各个国家、各种文明之间不平等发展的格局和秩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4]

3.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就文化而言,文

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世界性的文化共性,只能存在于文化的民族个性之中。正如我们只能找到一个红的、青的或是大的、小的苹果,而不可能找到一个“普遍的”、“一般的”苹果一样,就是说这里仍有一个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是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世界上的人类文化都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不同的形态。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中又贯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也就是文化的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它们反映着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着差异、对立,但这种差异、对立并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离的。[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面临的发展机遇

1.有利于吸收先进的思想观念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使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必将会促进各种文化的繁荣,赋予各种文化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人们开阔视野,打破人们禁锢的思维模式,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灵活.我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互补,在相互交流中补益和发展自己.由于日益广泛的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各民族、国家的文化纷纷进入中国,加速了文化融合,赋予了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机遇.这就使得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对于打破人们原有的思维模式,理性地思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探求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

行提供文化上的支撑,对增强人们的现代化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现代文明水平和工作效率都具有积极的影响。[6]

2.有利干我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在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纷至沓来、不断渗透的情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应对无策,竞争乏力,甚至影响削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主流文化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也无庸讳言,由于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长期“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以及长期相对静止、封闭、孤立的环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上属于封闭性的文化,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为主调,严厉排斥其他文化价值的输入;强调思想文化之间的对立斗争,排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导致主流文化理论储备不足、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唯上唯权的意识、本本主义的观念,不仅严重禁锢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愈识形态也因为思想僵化和缺少新的思想材料而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缺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魄力,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和表达显得苍白无力和枯燥乏味,而且容易导致人们的逆反心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是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渗透的过程,打破了改革开放前很长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相对静止、封闭和孤立的状态,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文化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对话、交流并论争的舞台,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侄桔中解放出来,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在参与全球性的多元对话中丰富和提高自己,并在和外来文化的比较中发现自身价值,加强其对外辐射。[7]

3.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的灵魂,它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8]

当前,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和突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推。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面对西方国家的 强势经济和科技,“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五千多年历史的累积,是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磨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精华和坚定志向。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仁民爱物、忧乐天下、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参考文献

篇3: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多元文化发展概述

所谓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即日渐复杂的人类社会和越加发达的信息流通背景下, 文化的更新转型与日俱增, 不同文化的发展皆面临着巨大挑战与机遇, 而新文化也层见迭出。从具体的文化艺术上来看, 其表现出民族性、多样性和联系性三个特征。民族性也就是具体的个性表现, 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首先就要坚持民族性;多样性主要指随着新文化产生, 原本的一元文化也随之变为多元文化;联系性则是不同文化间更加密切的融合, 以及相互的影响与作用。油画属于艺术门类的范畴, 必然会受到影响, 体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油画教学

(一) 正确树立多元油画观

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 中国油画教学更注重规范化、程式化的油画创作, 但随着油画文化不断发展, 就必须淡化这一点, 而重视表达创作理念, 为此, 就需要正确树立多元油画观。从本质上来说, 创作油画是一种情感抒发, 即在受到情感触动的刹那自然地拿起画笔, 通过相应创作技巧表达自身的情感。其实, 从美术史上可以看到, 每次突破性的发展, 皆是由于创作理念的改变。比如, 开创印象派的塞尚、莫奈崇尚大自然, 也善于展现大自然, 他们认为最能体现自己追求的就是自然界的光影变化;毕加索看到列强侵略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却无法用传统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 于是创立了立体主义……由此可见, 中国油画教学要突破传统程式, 就必须树立多元文化发展理念, 这也是创新油画的关键所在。

(二)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

多元文化发展对创新提出了超高要求, 传统的单思维、单学科教学模式已无法培养满足时代发展所需的油画人才。为此, 教师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随着油画艺术的发展, 当前已逐渐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一套创作技法, 这需要每位学习者深入扎实的学习, 但也要基于此进行创新。油画艺术能够传承至今, 便在于油画学习者对其的不断创新, 以打破事物间逻辑关系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为例:夏加尔《散步》, 画中夏加尔和妻子一个在陆地行走, 一个在半空中飞翔, 这既体现出发散思维, 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这时, 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类似的创作, 虽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真正的创新体验, 但却能够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 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创新以想象、联想为源泉, 而在创作油画时, 就是由一点想象一整片的过程。例如:改创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 将高举旗帜那名少女的服装颜色和肤色改变一下, 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或是调换《雅典学院》中各个人物间的位置, 也能呈现出新的艺术效果。通过大胆尝试与想象, 能够实现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为其更深入的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 合理评价学生的创新。当学生尝试性进行创新后, 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外, 还要让其自圆其说。如何创新或是结果如何并非关键, 重要的是树立和阐释理念。其实, 表达和阐释创新, 就是树立艺术观的过程。但需要注意一点, 教师要针对性地纠正学生过于偏激的观点。如果高校油画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即可使其终身受益。

(三) 注重民族艺术学习

实质上, 油画多元发展就是其创作种类更丰富的体现, 也是人们审美范围空前扩大的表现。但在这个过程中却面临着新的挑战, 即油画创作竞争如此激烈, 中国油画创作个性特征该如何突出?由于越是民族性的文化, 就越是世界的, 要坚持和表达民族性, 是尤为关键的因素, 因此要更加重视对我国本土文化艺术传统资源的开发。包括唐诗宋词、老庄孔孟哲学以及各种绘画正品、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 无疑不是富饶的精神食粮, 加之中华民族的高尚民徳民风, 皆可作为创作源泉, 为油画拓展更广阔的领域。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进步, 人们已经进入多元文化发展时代, 任何艺术门类都将随之发生变化, 必须以一种开放姿态, 积极主动地予以接纳, 并主动对自身进行调整, 才能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特别是高校油画教学, 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方法及目标等, 方可真正培养出能够迎合时代发展的高质量油画人才。

摘要:随着人类迎来21世纪, 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 美术文化也紧随时代潮流, 涉及到美术教育、批评、创作技法和理念等诸多内容。油画作为组成美术文化的重要部分, 其教学是唯一培养油画人才的途径。基于此, 本文将详细探讨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油画教学。

关键词:多元化,美术文化,油画教学

参考文献

[1]舒丛.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油画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3.16.

[2]陈粤丹.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油画教学的新思考[J].大众文艺, 2012.15.

篇4: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1.唐山在京津冀美术类微文化中的优势

1.1区域发展大环境的优势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我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稳步落实,充分发挥其支撑和引导作用,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实现项目的有效推进,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艺术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

1.2人才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京津冀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体制,也是一种竞争体制,实际是经济竞争背后的人才竞争。因此,经济结构与人才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京津冀三省市行业分布广泛,在客观上存在着同构竞争,目前唐山人才资源拥有总量大、产量高、劳动力低廉等特点,人才的潜能尚未充分挖掘,人才资本的价值和人才效益也可以更好更充分的发挥与实现。

2.唐山在京津冀美术类微文化的潜能分析

2.1京津冀探索区域内文化协同大发展

众所周知,唐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山美术类微文化产业资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艺术脱颖而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承载着燕赵大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多年,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将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大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2.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美术类微文化

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资源丰富,传承不败的唐山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是传统民间美术类微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山的美术类微文化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特色,在众多的民间美术类微文化中,主要包括唐山陶瓷、唐山皮影、乐亭泥雕、乐亭塑纸等等,其中皮影和陶瓷尤为耀眼夺目。这些宝贵的美术类微文化资源饱含着唐山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民土精神和艺术文化完美的结合,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承和保护。

3.吸引京津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创新建议性对策

3.1京津冀美术文化加速融合

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资源丰富,传统的皮影、剪纸雕刻、泥塑、木版年画、陶艺、根雕木雕等等,是文化艺术与乡土精神的完美结合,无论是从文化性还是艺术性上看,都值得珍视、传承和保护。

京津冀美术文化的相容性是产业合作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突出优势。搭建京津冀三地美术创作、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与一体的青年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京津冀三地美术类艺术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及相互融合。

3.2唐山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寻新发展

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寻求新的发展是河北美术类微文化的当务之急。唐山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实施“人才战略”,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加以特殊“保护”。其次,转变思路,实施“特色文化战略”,以文化交流,工艺展览,多割多元生产模式。再者,坚持以继承为原则,加大高校相关课程学习,教育培养接班人让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得以传承下去。再次系统化科学研究微文化艺术使其学科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不得不说是一条寻求新发展的策略,将唐山美术类微文化创设为产业品牌去推广运行,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形成品牌和特色,构成唐山新的文化地标。

3.3吸收京津美术艺术之精髓与唐山艺术文化交织将其推出河北推向世界

努力加强京津冀三地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京津冀优势,在唐山建立美术馆展览交流机构,组织具有京津冀特色的展览项目巡展,引进京津特色和时代展览项目,将唐山与北京天津河北艺术文化交织在一起,从而创作一批具有唐山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展示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积极举办美术艺术巡展方式,将集聚三地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推向社会,吸引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将唐山美术艺术推出河北,推向世界。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研课题:河北省吸引津京冀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创新要素研究,课题编号:HB15YS018]

篇5: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

1.1 双康时代下休闲旅游需求提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国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

日已有114天,这意味着中国公民出游机会的增加。与此同

时,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进入“双康”旅游时代的概念,即“小康”+“健康”,在小康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旅游问

题,健康已成为现代人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1]。休闲与

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身

体机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层面上,还包括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思想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多方面的健康指标,人们

能够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心闲体静”、“心宽体健”的目的。

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具体就表现在旅游者期望通过参与旅游

活动得到身心的愉悦,对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也提

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休闲旅游的一种

重要形式能够满足旅游者利用短期假日得到愉悦身心,休闲

娱乐以及康体健身等多种功能需求,也正是广大旅游者的休

闲需求刺激了中国乡村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和谐社会中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国家领导人又做出了关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

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

乡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

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者认识到发展乡村

旅游的重大意义,国家旅游局将2007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

“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

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在2006中国乡村休闲旅

游高峰论坛上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

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纽带,能够凸显好山好水好资源,有利于营造农村旅游大环境,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

发展。

1.3 新农村建设为旅游业提供发展机遇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区

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桎梏,此次党中央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

工作以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与此同时,国家

旅游局适时提出了2006年的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使

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发

展乡村旅游是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表

现,是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抓住机遇,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农民增收、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

新体验、树立新风尚、创新解决湖北三农相关问题的有效途

径。一时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成为城镇居民节

假日主要的休闲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

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从乡村旅游经济中得到切实的好处,旅游者的休闲旅游活动也得到了丰富。结语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将一个典型区域的各种乡村旅

游发展现象进行全面的规律性的总结,以期对国内其他区域

乡村旅游发展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

处,首先对于乡村旅游模式的总结仅停留在国内研究文献,其

次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区域上的局限性,对于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具有普适性,第三对各种模式的提出

还没有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如各种模式的管理机制、经营策

略、盈利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关于中国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的研究并没有因为本文的结束而终止,它是一个在时间轴线上不断发展的研究议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升,中国乡村环境的改变,以及各个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中的特殊性,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3.[3] 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81-283.[4] 江林茜,张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

篇6: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大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

根据李庆善先生的研究认为,“企业文化”一词,从1984年陆续见诸于我国报刊杂志,其中多数文章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进行极其简单的介绍。到1988年,企业文化热潮已经成为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若干热潮之一。掀起这股热潮的除了企业界之外,还有从事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各界人员。据不完全统计,88年至91年三年时间,国内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文章达250余篇;翻译和编著的有关企业文化著作达20余种:省市以上单位举办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研讨会15个;举办企业文化为主题的讲习班和讲座40余期。而且,中央和有些省市相继成立了企业文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有些课题,已经形成初步成果,被决策机关所采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992年至1999年是企业文化在我国重新受到重视并且日益深入发展的时期,历史的发展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这一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呈现出从直接引进国外理论向在学习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方向发展,向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同我国企业文化建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理论研究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

2、企业文化实践活动方兴未艾,一些优秀企业几乎是在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的第一时间即敏锐地加以关注,并迅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在企业界发挥了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今天被视为我国企业界骄傲的旗帜企业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无不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实践典范,“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实践甚至被收入哈佛研究院的案例库。今天,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优秀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下日益广范、深入、全面、主动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实践活动中来,企业文化实践正在不断普及和深化,并带动了许多事业单位的文化实践。

3、企业文化组织广泛建立。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专业性的企业文化组织,各个行业和部分企业也建立了企业文化组织。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部门企业的专业性企业文化组织的建立,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经过不懈努力这,今天北大、清华、人大等为数为少的各类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以各地企业文化组织为主体所开展的企业文化专业培训体系日益展开;以海尔、联想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的内部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会各个层次、各种类别的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正在大规模的展开。

5、涌现出了一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理论界、企业界和全国各级各类的企业文化社团组织中,涌现出大批百折不挠、意志坚定的企业文化推动者,他们为我国企业文化传播、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新浪潮2004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大庆召开了首次“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这次企业文化工作专题会议紧密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总结交流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现场参观学习了中石油在大庆的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研究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讨论修改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目的是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中央企业。2004年12月13日,国资委又在京西宾馆召开会议,结合落实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企业文化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随着理论上认识的进一步成熟,伴随着实践的一步步完善,终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5年3月26日,国资委下发了62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指导意见》7000多字,分四大部分、十八条,分别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组织实施的思路、规划、步骤与文化载体及队伍建设,基本要求,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等内容。该文件从开始起草到正式颁布耗时近一年。经过深入的调研,形成初步意见后广泛征求了企业、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大大小小10多次修改才定稿。《指导意见》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定义,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往对企业文化存在的种种狭隘而偏面的认识,将企业文化的地位真正上升到人本管理理论的高度,并视之为企业的灵魂。定义中提到的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分别揭示出先进企业文化具有的凝聚、激励与创新的功能,全面对应了企业人本管理三大重要方面。

伴随着2005年国资委62号文件的出台,企业文化理论界、咨询界和实业界掀起一轮新的企业文化热潮。同年北京交通大学好首开全日制企业文化硕士班,开高校之先河;企业文化师被正式确认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师的培训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国内相关刊物和文章更是百花齐放,百花斗艳,百度下企业文化相关网页达32200000(2007-3-10);国内在型企业特别国有企业先后出台企业或集团企业文化发展指导性意见,如中石化、中石油、北兵器集团等分别出台相应的文件,全国各地国资、民营企业自主或聘请专业机构纷纷打造自己独具特色企业文化;国内咨询界无论是京派的学院、社团,还南派的广州、深圳,东到沪宁,西到川渝,纷纷投身于火热的企业文化大潮!

篇7: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与发展

【摘要】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带有强烈本民族色彩的美术形

态,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的重

要课题。本文从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

方式,论述了其发展的现状,并指明了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民间美术传统传承方式发展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1]。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2]。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

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4]。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5]。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6]。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7]。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二)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着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8]。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9]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三)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10]。

三,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

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但实际上,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混淆了媒体的视听,使我国的普通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四,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2]张少侠:《亚洲工艺美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3]王冠英:《中国古代民间工艺》,商务印书馆,1997年

[4]方湘侠:《民间美术》,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

[5]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第6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6]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第 59-60页,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 年。

[7]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云南甲马卷》,第420、421 页,中华书局,2007年。

[8]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

[9]书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齐鲁书社,1981年。

篇8: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1.唐山在京津冀美术类微文化中的优势

1.1区域发展大环境的优势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同时, 随着我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稳步落实, 充分发挥其支撑和引导作用,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 实现项目的有效推进, 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艺术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

1.2人才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京津冀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体制, 也是一种竞争体制, 实际是经济竞争背后的人才竞争。因此, 经济结构与人才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京津冀三省市行业分布广泛, 在客观上存在着同构竞争, 目前唐山人才资源拥有总量大、产量高、劳动力低廉等特点, 人才的潜能尚未充分挖掘, 人才资本的价值和人才效益也可以更好更充分的发挥与实现。

2.唐山在京津冀美术类微文化的潜能分析

2.1京津冀探索区域内文化协同大发展

众所周知, 唐山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唐山美术类微文化产业资源丰富, 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 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艺术脱颖而出,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承载着燕赵大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 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多年, 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优化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 将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大发展, 向更高层次迈进。

2.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美术类微文化

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美术类微文化, 艺术资源丰富, 传承不败的唐山民间文化艺术瑰宝, 是传统民间美术类微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山的美术类微文化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特色, 在众多的民间美术类微文化中, 主要包括唐山陶瓷、唐山皮影、乐亭泥雕、乐亭塑纸等等, 其中皮影和陶瓷尤为耀眼夺目。这些宝贵的美术类微文化资源饱含着唐山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是民土精神和艺术文化完美的结合, 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承和保护。

3.吸引京津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创新建议性对策

3.1京津冀美术文化加速融合

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资源丰富, 传统的皮影、剪纸雕刻、泥塑、木版年画、陶艺、根雕木雕等等, 是文化艺术与乡土精神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从文化性还是艺术性上看, 都值得珍视、传承和保护。

京津冀美术文化的相容性是产业合作发展的基础条件, 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突出优势。搭建京津冀三地美术创作、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与一体的青年文化交流平台, 促进京津冀三地美术类艺术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及相互融合。

3.2唐山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寻新发展

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 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寻求新的发展是河北美术类微文化的当务之急。唐山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首先, 实施“人才战略”, 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 一定要加以特殊“保护”。其次, 转变思路, 实施“特色文化战略”, 以文化交流, 工艺展览, 多割多元生产模式。再者, 坚持以继承为原则, 加大高校相关课程学习, 教育培养接班人让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得以传承下去。再次系统化科学研究微文化艺术使其学科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不得不说是一条寻求新发展的策略, 将唐山美术类微文化创设为产业品牌去推广运行, 积极利用这些资源, 形成品牌和特色, 构成唐山新的文化地标。

3.3吸收京津美术艺术之精髓与唐山艺术文化交织将其推出河北推向世界

篇9: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背景;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背景和条件,对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而沿着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不断發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背景和条件作一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一、全球化势头迅猛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因为文化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是对政治、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向,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文化对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的。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执政者的治国水平以及民众参政能力的大小和强弱。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势头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较量就成为国际竞争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否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文化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并使自身不断得以发展壮大,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对策,走出一条正确的、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又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文化发展道路,使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能够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不断促进自身的繁荣发展;又能够保持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胡锦涛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只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从而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我国文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极大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同时也使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变得日渐频繁。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和互相激荡,既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国际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和交流交往。这种情况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广泛学习和借鉴各国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其次,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交往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向我国大肆进行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极力推销其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同化、消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实现其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以达到其“不战而胜”的目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所说的:“在21世纪,对国际安全最严重的威胁不是经济的或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因此,面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态势及其给我国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走出一条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明确我国文化的历史方位,保证当代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大力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并推动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扩大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我国现阶段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文化建设面临新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明显提高。但在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我国文化发展水平在总体上还不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文化产业还不够发达,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等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文化走出去还比较薄弱等等。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引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使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我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阐述,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首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从而明确了新世纪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走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而在文化发展的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与道路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是与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保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科学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美)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刘德斌译,《史学集刊》2002年第1期。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61页。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下一篇: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