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

2024-06-01

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共8篇)

篇1: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

普通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汇报五篇

每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写一份工作总结,这样更有益于自己以后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普通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汇报五篇,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工作总结1

20_年即将过去,在学校及上级领导的勉励支持下,在自我不断加压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届初三班主任及语文教学任务,并且自己在德、勤、绩、能诸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与成绩。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在思想品德方面

我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影响,时时刻刻关心祖国命运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工作的一切事业。积极服从与尊重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自觉遵守各项法规与规章制度,与同事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一心为教育的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努力。

二、在业务学习方面

把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索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艺术,不甘于“只做一名教书匠”,争做一名“科研型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自己追求教育的境界。为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而又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既教书,又育人。”不仅如此,我始终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旨,始终把养成学生健康而有高尚的情操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

三、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

本年度我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以及九年级语文集备组长的工作。我深知毕业班工作对学生前程、对学校声誉之重,虽然自己是一名老班主任了,但从无掉以轻心,对班主任工作特别努力与细心,以“责任教育”为核心,以“班级责任制”为手段来细化班级管理,务必使班级事务管理做到既科学又民主,使9.5班不仅是自己的,更是学生的,营造属于自己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内涵,形成“班荣我荣,班衰我耻”的凝聚力与风气。身为语文集备组长,始终引领九年级6位语文教师站在语文教学的度,学习并运用先进的教法、学法,不但让自己会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方法和意志,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为此,平时教学中一切从细节入手,备课、集备、听课、观摩;理论与方法交流;命题、讲评、反馈,计划、总结;整体定位、个别辅导、跟踪反馈;整体调研、调查问卷、面对面谈话等等,无一不是平时从量入手,以至于对教学的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操的影响。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四、在工作成绩方面

1、班主任工作方面:9.5班上下两个学期班级量化管理成绩在全校38个班中位于前列,一次被推评为_优秀班集体,两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我被评为崂山区十佳班主任;学生李贝贝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学生干部,区级优秀学生3人次;班级被评为崂山区书香班集体,2人被评为读书好少年;校运会总成绩全校第一;苏彬彬打破2项区级、校级记录。

2、语文教学方面:获得崂山区优秀课比赛二等奖;指导的2名学生作文在崂山区首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语文集备组中何敬业老师出过崂山区公开课;语文组被评为街道优秀教研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有崇高的追求以及乐此不疲的勤劳作为,面前的困难再多,也会在快乐中收获。

个人工作总结2

时光荏苒,20_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临近尾声。一年来,在局、所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我成功从一名大学生转型为称职的国家公职人员,并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前提。一年来,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通过参加学习活动和坚持自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各项工作。同时,重点学习了财务工作相关规定,自觉按照国家政策和程序办事。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财务知识学习,保障了财务知识不断更新,工作水平有效提高。

二、严格履职,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年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安排,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合理合法的处理了相关财会业务。

一是认真做好财务报账工作。工作中,我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按照财务报账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进行财务报账。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通过认真的审核和监督,保证了会计凭证手续齐备、规范合法,确保了我所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同时,定期向领导汇报财会业务执行情况,积极协调财务室与其他科室关系,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是有效加强日常财务收支管理。在校期间,本人系统全面的学习了财务知识,工作中做到了学以致用。一年来,我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准确无误的填报月度、季度、年终各类统计报表,并按时报送。较好的完成了往来银行间业务、税务申报与缴纳及其他各类日常费用的缴纳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工作开展多,经验总结少,导致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现象时有发生。我将虚心学习周围同事先进的工作经验,勤于思考、加强总结、提高效率,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多,深入学习研究财务相关管理办法及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奋努力,力争更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个人工作总结3

20_年,我坚持和提升“依法审计、服务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审计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扎实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化审计转型升级,全力服务_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现对今年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项目计划管理

建立健全以“审计成果为导向”的审计立项机制,认真开展审前调研工作,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科学合理制定年度项目计划。加强项目计划进展情况的跟踪检查,及时掌握计划进度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计划任务,并留有余地保障上级审计机关和领导交办任务。

二、提升审计项目质量

严格执行审计项目审理、质量检查、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控审计质量风险,确保审计项目质量。认真听取合理采纳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审计报告中出现的事实不清、定性不准、处理不当等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确保每个审计项目程序合规、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评价客观,提升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加强绩效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

审计干部要打破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旧思路,在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出绩效审计意识,将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学习借鉴上级审计机关和其他区域绩效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经验和成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探索一条符合经济发展特色的绩效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道路。

四、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和整改工作

狠抓审计项目的整改和成果运用工作:要完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推行联合督查整改制度,特别是对重大审计项目和重点单位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促整改工作,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同时,积极争取将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各部门和单位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的,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严格追责问责。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成果分析、转化、运用机制,归纳总结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挖掘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制度上、机制上、规律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有效性的意见和建议。

个人工作总结4

上岗一年,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和同事的帮助,业务能力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明显,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在学校的英明领导之下,德、能、勤、绩全面进步。

德:教师职业是光辉的职业,我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骄傲自豪。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我时时处处都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到“十要十不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勤奋钻研,兢兢业业。

能:业务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上岗以来,我继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专业知识,最近还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就语文教学来说,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分板块教学,案例教学。优化教学目标,大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既做到备教材、教法,也要备学生。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课堂教学是主战场,应充分利用。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以教学为平台开展对话,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通过迁移法、质疑法、归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彻底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地位,让学生活动起来。把握课堂节奏,集知识性、生动性,趣味性于一体,从而导达教学目标。

辅导可以算是第二战场。课后应该及时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观察生活,把握生活,生活是的学校。

勤:参加工作以来,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服从学校的领导与管理,积极的建言献策。按时作息,无矿到,无迟到,早退现象。备、教、辅、改各个环节都没有差错,规范教学行为,依法执教,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在这一年中无教学事故发生。

绩:教学效果明显。20_年秋季荣获学校优秀教案;在20_年春优质课比赛中被学校评为二等奖;两学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优分率、及格率及均分都位居前列,学生素质切实提高。

总之,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业务能力大大提高、效果明显,贯彻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我有信心有能力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因此特向各级领导申请定级,望酌情批复为谢!

个人工作总结5

一年以来,在局的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很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状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用心向党组织靠拢,培养党性,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用心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二、业务上不断积累,提高素质。

随着新形势对财政干部业务潜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十分注重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用心参加市财政局和本局内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在工作之余,还挤出时间自学业务知识,认真学习了关于财政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这些政策规定。平时,我还注重对电脑有关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钻研,利用较为扎实的电脑知识使自已在日常工作中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在工作中,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用心主动,勤勤恳恳,有强烈的工作职责心和工作热情,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自己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已工作了三年,经过三年的锻炼基本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四、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热忱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守局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对人真诚,平时能与同事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说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学习不够,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工作较累的时候有过松弛思想;三是开创性的工作开展的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大局观念,苦干实干,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用心配合领导同事们,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篇2: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

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含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联系方式,以及自我评价、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荣誉与成就、求职愿望、对这份工作的简要理解等等。

一份看似普通的【个人简历】在不同人的手中,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正如不同求职者拥有的不同能力一般,唯有以正确的角度与目光对待个人简历,求职者才有可能通过自身那不同的书写方式而将简历打造成为可对招聘企业产生极强吸引力的存在。

想要最大程度突出简历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我们必须要在对其书写时,以别样的方式对其刻绘,虽说只是一些细节区域的改变,但如此也恰恰可以帮助求职者增加较高的`求职几率。

1、打破常规桎梏

常规的简历最大的彰显区域便是一些自身能力上的语句表达,似乎只有这样才可确保简历中提及的内容能够满足招聘方的需求,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针对简历而言,我们若想使其改变,那么除了一些必要做出的举措之外,简历的内容还需发生一定的变化。内容的上的变化一般是指陈述语句的使用以及搭配,如一些看似比较高调或者幽默的陈述,往往能够使简历展现出并不平凡的一面来。

2、简历的特殊意义

篇3: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

普通高中教育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有限的非排他性, 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 所以普通高中教育可称为准公共产品。一方面普通高中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寻求就业机会时更具优势, 同时也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 可以带来巨大的非经济收益, 满足受教育者较高层次的需求, 如提高社会地位、更受他人尊重等。针对普通高中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要获得更高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就要合理地进行高中学校投资, 形成高效的投资模式。经济学家James Heckman曾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 知识是经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研究和发展系统’是整个体系的心脏”。普通高中教育要发展, 就必须有适量的、充足的教育投资予以支持。

一、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理论

(一) 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相关概念

1.普通高中:接受常规文化课学习的高中, 与职业中学相对, 是系统地教授科学文化知识, 而非某项职业技能的高级中学。

2.教育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一种活动都需要投入适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资源, 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教育事业同样如此。 在笔者看来, 教育投资简单讲就是为培养社会各类潜在人力资源, 及提高现有劳动者生产技能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顾名思义, 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投资就是用于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事业, 培育后备劳动者而投入的人、财、物的总和。

(二) 教育投资的分类

1.从空间层面上可将教育投资分为宏观教育投资和微观教育投资。 宏观教育投资是指国家、社会等宏观的、总体的、公共层面的教育投资;微观教育投资则是从微观个体而言, 具体如家庭或个人对教育的投资。

2.依据投资形态又可将其分为有形投资和无形投资。有形投资包括各种用于发展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可以通过直观的计算和统计得出数目;无形投资是指接受教育的成年学生因上学而不能进行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投资, 其不具备实物形态, 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相仿。

3.根据投资来源可分为政府的教育投资、企业投资、个人家庭投资和学校投资。政府的教育投资是指由政府进行决策并提供资金的投资; 企业投资是由于企业出于某种有利于本企业的行为动机而对教育进行的投资;个人家庭投资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接受教育所投入的投资;学校投资是学校为促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而做出的投资。

(三) 普通高中学校投资的意义

我国著名思想家管仲说:“一树一获者, 谷也;一树十获者, 树也; 一树百获者, 人也。”可见, 古人就早已揭示了教育投资可以长期带来经济效益的事实。而普通高中教育衔接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故普通高中教育投资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

1.教育投资影响经济效益。教育投资是极具生产性的投资, 它的消耗会带来个人及社会的利益增加。教育本身就为社会创造着价值, 其次, 教育使受教育者本身的自身价值也得以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明确指出教育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此外, 教育还传授了劳动者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等, 间接地影响着经济的良好运行。

2.教育投资提升人们的知识与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投资并非单纯的消耗, 它与其他物质方面的投资无异。但人们对教育投资曾出现过不少片面看法, 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将教育投资看成是一种无用的纯消费行为, 认为能够认字、算账就行, 学多了也是在浪费时间;更有甚者, 受眼前利益影响, 误认为“读书无用”。改革开放后, 打开国门看世界才发现我国劳动力水平存在问题, 不少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开始探索国外的教育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 试图发挥教育原有的作用, 提升受教育的知识, 传授其生产技能。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带动下, 人们也日益重视教育, 并尝到了教育带来的硕果。

3.教育投资适应经济新常态。若想取得利益, 必先进行投资。在经济新常态下,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 研究教育投资与收益问题, 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乃至社会整体发展,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收益理论

(一) 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收益概念

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收益, 是普通高中学校通过传授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收益, 其中有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是指劳动获得的产出与实际投入的对比关系;非经济收益指不能单纯地用物质成果或货币来衡量, 多体现为道德品质、举止修养等。

(二) 高中教育投资收益分类

高中教育投资的收益, 按其能否直接以货币衡量可分为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依据收益对象可分为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综合分析, 本文将高中教育投资的收益分为社会经济、社会非经济、个人经济和个人非经济等四种收益类型。

教育投资概念的提出和教育投资主体的确定, 都是建立在教育准公共物品性质基础上的, 也就决定了教育投入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因为它同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经济效益, 但教育的社会效益并非只是个人收益的简单加总, 通常在社会和个人收益之间存在本质差别。

三、高中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一) 环境收益

普通高中教育投资吸引生源、优化教学的同时, 也会带动学校周边经济发展, 使该地域环境周边获得经济收益;受教育者的言行与品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生活在其周边的人群, 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 相对而言, 经受高中教育的人更能适应环境, 并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可以有效降低社会失业率以及社会犯罪率等, 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 生产收益

普通高中教育投资会使劳动者对其他人的生产率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生产劳动过程是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合作过程, 高素质劳动者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会带动与他协作的同伴的生产效率, 进而带动其他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会为企业和市场谋求更多的利益, 当然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更愿意雇佣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 因此, 形成了教育带动生产产生收益的良性循环。

(三) 社会收益

普通高中教育投资可以提升全社会成员的读写与思辨能力, 该能力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能力, 为获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有用的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教育投资有助于鼓励学生接受高水平教育, 成为新世纪所需的人才, 为自己和国家创造价值, 进而进一步降低社会犯罪率和福利依赖率。

(四) 外部收益

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投资可以促进教育机构及教育学家对高中教育投资现象及理论进行研究, 其研究成果也会对高中学校教育投资产生能动作用, 这对学校教育投资和全社会教育进步也会产生较大的外部收益。

人们通常在做决策时忽略外部收益的存在, 但这些重要的外部收益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教育投资的外部收益是社会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由于外部收益很难量化为一个具体的物质成果或货币值, 因此, 他们往往只作为参考因素。

四、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

普通高中教育投资可以使个人获得生存和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使其为自己寻求工作、获取经济利益打下基础;同时高中教育投资也会换来受教育者的较高的道德情操与素质, 使教育者拥有健康的身心、高质量的闲暇生活等, 当然接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与以及家庭消费选择问题等也会有独特的见解与长远的判断力。

教育投资的个人经济收益可概括为:个人高水平的收入、个人较为合理的支出、个人职业选择规划与晋升等;教育投资的个人非经济收益可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个人较健康的身体、个人较高的精神生活、个人的法制意识以及个人的各种能力等, 这些方面虽不能用货币度量, 但教育投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不容小觑。

普通高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适量充足的投资将对教育产生推动作用, 并带来多种形式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若想达到教育投资与收益的帕累托最优, 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降低高中教育投资的成本;二是提高高中教育投资的效益。在衡量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时, 对于经济收益通过量化度量, 只需近似计算收益值即可;对于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文化上的非经济收益, 目前很难测算, 但仍不可忽略其非经济方面的价值。

当前, 教育投资的价值取向是谋求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的统一, 如果二者匹配不当, 将会导致多重社会问题。因此, 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应以合理、适量、充分的教育投资为原则, 力求产生更高的、相互统一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

参考文献

[1]杨会良.当代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M].人民出版社, 2006.

[2]申继亮.关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6) .

[3]彭波.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 .

[4]郭耀邦.发展浙江省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J].教育研究, 2000 (5) .

篇4: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

【关键词】课程改革;英语课程目标 ; 思想源泉 ;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86-02

1.导论

1.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200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全人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文化视野;第三,建构主义的课程学习观;第四,后现代的课程观。“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这几句话反映出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有差异性要求等。

1.2普通初级中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标准与实际教学的差距的思考

通过分析普通初级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实施的实际状况,发现普通初级中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标准是经过加工之后的二次课程标准。因此与实际教学按照国家课程改革标准实施的课程目标有所区别。这也是该研究的缘起之一。

2.基本概念的界定

2.1课程

我国最早对课程一词赋予“功课及进程”含义的是朱熹,在他的著作《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了“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古代的拉丁语“currere”一词意为“跑道”,后被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派生为课程一词(curriculum)。

2.2 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在课程编制中较流行的是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或称为“行为目标”。一些学者提出了其他形式的课程目标,其中“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影响较大。

2.3哲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课程与其他理论基础中,哲学的影响是最为长久和深刻的。这主要是由哲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首先,每个人总是带有自己特定的哲学观思考和研究课程问题。无论其自觉程度和正确程度如何,这些哲学观必然会投射到课程的各种主张中。其次,课程的许多问题都必须上升到哲学的层次才能得到终极和最根源性的回答。

(1)实用主义哲学与课程

19世纪末在美国形成的实用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皮尔士(C.S.Peirce )、詹姆斯(W.James)和杜威(J.Dewey)等。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认为哲学应该只是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和真理论。以往的哲学家之所以犯“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由于他们把求知的主体与被认知的对象分割开了,把主体与对象、经验与自然分割开了,并把它们当做两个独立存在的领域。在杜威看来,如果把经验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不会有这样的二元分立了。所以,哲学所需研究的,仅仅是有机体与环境、主体与对象的相互作用,即经验。实用主义以经验为中心的哲学观,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观。

在一些实用主义者看来,任何知识都包含有行动的因素,没有行动就不会有知识。这种以行动为核心的知识观,反应在课程上,就是注重所谓的活动课程,即把学生的实际经验与课程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自己的行动。

实用主义对学校课程的影响,在杜威的论述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在杜威看来,儿童的世界具有儿童自己生活的特征,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因而主张抛弃“把教材当作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的观点,而是把课程与儿童的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做中学”。杜威在他的芝加哥实验学校里,把全部课程与学生主动的作業——如纺织、烹饪等结合起来,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校成为儿童生长的地方,而不是学习课本的地方。

(2)逻辑实证主义与课程

这一学派的成员基本都持这样一个观点:“逻辑是哲学的本质”,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进行逻辑分析。这里讲的逻辑是数理逻辑。早期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罗素(B.Russell)对学校课程曾作过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提出,十四岁以前学生的课程应是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东西,重点放在各科的基础知识上。课程包括数学、文学、地理、历史、绘画、唱歌、跳舞等。十五岁以后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古典文学;数学和科学;现代人文学科(包括现代语言和文学)。此外,有些学科具有极大的应用性,人人都必须学习,如解剖学、生理学等。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学校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哪些学科之上,还注意到了课程安排要遵循由简至繁、从直观到抽象的逻辑顺序。

(3)要素主义和结构主义与课程

从要素主义者的教育言论和课程主张可以看出其哲学主要源于观念论与实在论。观念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变幻多端的、无根可寻的, 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永恒的、唯一的客观存在。认识的过程就是通过理性而获得真正的、永恒的知识与真理的过程。而实在论提出了与观念论截然不同的观点, 认为知识、实在是独立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 认识的过程就是发现真理的过程。尽管观念论哲学和实在论哲学存在一些差异, 但它们都密切关注着实在、知识和价值三个主要的信仰领域。力求把他自己、他的知识和他的行为结合到整个宇宙之中,这揭示了要素主义课程范式的哲学本质。结构主义课程论以结构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结构主义哲学是20世纪50 年代出现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潮,以施瓦布、费尼克斯、布鲁纳等为代表。它继承和发展了理性主义传统,重视理性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或反映能力,认为结构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经验。结构是由不同的成分组成,这些不同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就是结构。通过结构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方法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主张人们从事物的结构上去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结构主义者认为课程应当围绕学科结构来组织。如费尼克斯认为,学术知识是课程内容的唯一来源,非学术知识如人的愿望、爱好与兴趣等是不能作为课程内容的。布鲁纳也指出,课程不仅反映知识本性本身,也反映认识者本性本身,而且也反映认识者本性和掌握知识过程的本性。他把自然科学方法引入课程论的研究,极力强调掌握学科结构的重要性,提出了学科结构、知识结构的课程论。endprint

3.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基本理念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全国广泛实施。本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 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中的语音、语法、词汇、功能和话题提出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要求;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也提出了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基本理念为:(一)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课程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二)整体设计目标, 体现灵活开放。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三)突出学生主体, 注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四)采用活动途径, 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五)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程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等丰富的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4.总结

如何培养和发展人,要求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必须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寻求答案,我们的答案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以人文精神为归宿的课程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的存在价值对课程价值的要求。总之,人的存在价值作为价值体系中的一种元价值,它是其他一切价值形式的基础和依据。

參考文献

[1]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9.83—105

[2]谭辉旭.关于课程哲学基础的思考[J]. 教育研究. 2006 (3)

[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4]梁冲珍.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之比较[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7

篇5:最普通的个人简历

期望从事职业:仓库管理员 | 行政/人事 | /文员 | 服务员 | 收银员 |平面设计

期望月薪:2500元

课外实践

XX.9— 担任06040542学习委员

XX.6— XX.7 担任化工与环境学院竞赛部部长,组织策划了我院规模最大的“金创明杯”科普知识竞赛、“奇思妙想”废品改造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数学建模、育才科技立项等各项活动,其中科普知识竞赛获得校优秀组织奖(全校只有我院获得)。

XX.7—XX.9 暑期兼职,在深圳盐田港保开国际物流中心担任理货员助理 XX.8—XX.9 暑期兼职,在深圳宝利经典有限公司务工

XX.7—XX.9 暑期兼职,在深圳盐田港保开国际物流中心担任理货员助理 XX.7—XX.9 “山西晚报.国美天龙杯”双胞胎节志愿者,获得优秀志愿者 XX.9.3—9.5 中北移动校园分代理,带领团队3天卖出262张移动卡,创校园代理之最

教育背景

XX.9—XX.7 化工与环境学院 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业

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一般;掌握auto cad制图软件,熟练掌握office各种应用办公软件,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编辑工作。

获奖经历

XX年 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校优秀团员”、“综合二等奖学金”、“学业一等奖金” 、“人文素质奖金”、在综合测评中细想模块在我班排名第一

XX年 “学业一等奖金”、“思想道德模块奖金”“创新实践奖金” 全国“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校“优秀作品奖”

XX年 获“校优秀团员标兵”、“院优秀团员标兵”、“院优秀团员” 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校“优秀作品奖”

“山西晚报.国美天龙杯”双胞胎节“优秀志愿者”

自我评价

热情诚实,良好的心态,乐观敬业,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工作一丝不苟;具有很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强,吃苦耐劳,有

较强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亲和力,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技巧,善于与人沟通。.生活就橡是摆的摊,摆的摊只是生活的开始-而不是最终的木的

我愿接受社会的`洗礼,愿您为我划上人生拼搏的起跑线。您的选择是我的期望,给我一次机会我将还您一份惊喜。 期待您的回复。

本人性格开朗,接受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强,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团队精神,能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能有效地与同事配合并融入集体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篇6: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

本文从个人简历写作的各个细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讲诉普通的`个人简历和写作优秀的个人简历的差别,从校徽、标题、个人信息到工作经验和教育背景等,涵盖了几乎个人简历写作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希望能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一些参考,争取把简历写的更优秀.

校徽和校名

普通版:大部分有

优秀版:无

标题

普通版:“简历”和“resume”

优秀版:自己的名字

相片

普通版:大部分有

优秀版:无

个人信息

普通版:全面。有的像人口普查表,有的则像征婚启事

优秀版:简单。三行搞定最主要的信息,包括联系地址,电话、email等。

求职目标

普通版:大部分无

优秀版:一般都有

教育背景

普通版:加上很多课程名和奖励情况

优秀版:加少量相关课程名称,奖励单独一项进行介绍

工作经验

普通版:较多,是一堆事情的堆积,而没有轻重之分,也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优秀版:有主次之分,最多不会超过3-4项。每份工作都能详细描述

获奖情况

普通版:一部分有、一部分没有。以罗列较多,没有归纳、没有分析

优秀版:基本都有。除了描述以外还有对该奖项的归纳、分析和交待。

个人特长

普通版:罗列较多,没有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自己不太会的也列上了

篇7:先进个人一个普通的筑路人

2010年6月24日,工地连续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河水暴涨,乡村的路被水完全浸泡,双眼望去水茫茫一片,下午水乐村的几个孩子放学回家,看到几百米全是水快吓哭了,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只留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看到这种情况,他什么话也没说,卷起裤腿把孩子一个个背过去。

2011年1月,工地连续下了几天的雪,雪异常的厚。道路受阻、行人车辆无法通行。又是他没有犹豫,在冰雪天气里冒着风雪和寒冷,开着装载机清除路面的积雪,人们还在睡梦中,他却奋战在第一线。天亮了,看到路上的雪清除了,孩子大人又开开心心的走在路上,他欣慰地笑了,笑的那么开心那么幸福。他就是这么普通、就是这么默默无闻,事很小却显现出他的善良、纯朴,他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就是这么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他的职责、他的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用这种普通的方式来表达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来表达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的爱。

篇8:普通人的个人思想汇报

城市化, 是当下中国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中国城镇化加快, 城市面积不断扩张。

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 涌现了一系列各种问题。最基本的是四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不协调, 差用地比例不协调, 工业用地比例偏高, 资源相对紧缺。

电影《24城记》,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将镜头对准了成都这个西部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 一个名叫420的国营老企业, 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 搬迁到新的工业圆区, 而原有的土地则用于修建商业楼盘“24城”, 来满足成都城市化面积的扩张。

从420到24城, 从成发集团到住宅小区变化中, 影片截取了工厂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工厂职工代表, 以一问一答采访录的方式, 反映了在工厂搬迁的过程中,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裹挟下, 普通个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改变。《24城记》, 可以当作一部影片, 亦可以是一个采访录。

而采访录的形式, 是我所未预料到的。就像贾章柯接受采访时说, “它是一部豁出去的电影。”一问一答穿插影片。记者是谁?贾章柯。被访者:几个主演, 成发集团各个年龄阶段职工的缩影。

几个主要人物, 各说其事, 讲述主题指向同一个事件:他们赖以生存多年的工厂被迫拆迁, 让位于一幢名为24城商业住宅。生活的根基被连根拔起, 留给他们的是什么?影片围绕这个命题展开。

50年代的大丽:集体记忆的艰苦奋斗

大丽 (吕丽萍) , 1958年从沈阳来到成都, 成为工厂的第一代女工, 作为第一代移民, 他们满揣着建设共和国的热情来到这里, 却也同时带着背井离乡的遗憾。

作为建设者, 这些工人们也对自己的“荣耀”格外看重, 因此, 他们用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开拓革命的精神来经营工厂, 很多年没有再回过家。工厂一切, 都是他们打下的。艰苦奋斗是他们恪守的本分。而工厂的撤离, 对于他们来说, 则是集体记忆的离去。

60年代的下岗女工:乐观不气馁

工厂搬迁, 国企改制, 不少员工下岗了。《二十四城记》中, 当离开了属于自己的工厂, 下岗女工回忆起往事的时候, 笑中带泪。

除了工厂一定的安置费用, 下岗女工后来做一些缝纫的活, 来继续生活。这个, 也折射了改革期间中国国营企业下岗职工的共性。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 我都要勇往直前。”成为她们的座右铭。女工形容这段经历的时候, 不断的重复“人有活干, 才老得慢!”

国企改制下, 中年人在经历人生挫折的时候, 仍然抱着朴素的信念, 最自然的生活工作。

转型下的中国, 这些话语, 是她们留给后代永不气馁的拼搏精神。它折射了由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 中国人理解乐观的精神状态。

70年代的赵刚:新一代职工子弟的多元选择

70年代出生的赵刚, 是第一代工人子女。他放弃了父母工厂里一辈一成不变的生活, 产生了叛逆的念头, 要走出父母的生活, 没有选择继续在工厂工作, 而是去外地上学。4年后, 赵刚学有所成, 成为了一名新闻主播。对于一辈子在工厂工作的父母来说, 这个工作是陌生的。

70年代这一拨人, 成长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大潮时代下。他们接受着更为丰富的知识, 有着更多的选择。寻找不一样的工作或者生活, 成了青年们的生活常态。

80年代的娜娜:从任性回归到感恩理性

80年代新生代娜娜, 是第二代工人子弟。他的父亲原来是工厂的领导。自小娜任性的洒脱, 年少轻狂。与50年代, 60年代的那一代人的青年时代相比较, 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面对父亲退休, 母亲下岗后, 娜娜体会到母亲再就业的辛苦, 明白了母亲对这样的工作也抱着感恩的心, 却没有任何抱怨, 觉悟之后愧疚痛哭……

她有了这样的契机, 重新审视父母艰苦奋斗生活, 然后心甘情愿回到父母的生活里, 并要为父母买一幢房子。

80年代的人, 经历过对父辈的“不屑”然后前进。更进一步, 她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了许多的精神财富, 比如吃苦耐劳, 比如越挫越勇。这些精神都是当代青年人应该学习和拥有的。

《24城记》, 从影像表现来看, 有着纪录片的痕迹。它继承了贾樟柯惯用的长镜头叙事手法, 出新意地方在于, 配用一问一答的采访式, 尽最大可能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由成都, 影射了中国类似的大部分城市, 在这一城市化进程中, 人们的生存和心理状态。我们看到, 伴随着激情、进取、满足等城市化飞速发展一路凯歌, 城市化背后的真相是无数普通人的命运, 随城市化做出改变:例如疼痛、例如接受和最终的理解。

影片给了御用演员赵涛一个特殊的优待, 让她来结束这段访谈。当摄影机透过赵涛的视线, 缓缓推向远方————那是城市森林丛中的成都。万夏的一行诗出现在荧幕上: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对于我来说, 它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也是一个通道, 连接了对于这个时代的理解。24城, 不只在成都, 它提醒转型中国社会里我们容易忽视的众多符号。

背景:中国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 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 “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 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 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

第二, 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 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

2、1985-1991年, 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 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 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 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 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

进入90年代以后, 我国城市化, 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

摘要:电影《24城记》, 将镜头对准了城市化进程下成都这个西部城市。“420”由一个国营老企业, 转变成一个商业楼盘, 属下的职工也随着做出了各自人生命运的改变。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裹挟下的个人, 如何来回答时代?贾樟柯, 用这部电影尝试着寻找答案。

上一篇:申请关于非法使用童工造成工伤处理报告下一篇: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