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要点解读心得体会

2024-06-04

十八大要点解读心得体会(通用6篇)

篇1:十八大要点解读心得体会

十八大要点解读心得体会

十八大要点解读心得体会;

备受瞩目的十八大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和任务而胜利闭幕。各界党代表也纷纷离开北京,而陆续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11月16日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内容中,会议强调了“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容中,会议提出四个“落实到”: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来;关于“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内容中,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着力抓好落实”。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会议堪称是一次高举旗帜、明确方向、部署战略、描绘蓝图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改革创新、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

党的十八大会议亮点多多:“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全民收入翻一番,实现全民小康社会。”“实现天蓝、地绿、生态文明的美好中国,创建共同富裕的社会。”“坚定改革开放、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走换旗易帜的道路。”“******员要有信仰和爱人民的宗旨意识;加强政治民主建设;把反**的斗争提到‘亡党亡国’的高度来认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xx同志就马不停蹄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研究部署。

特别是11月15日,xx同志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语言平实,务实亲民,寓意深远。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得最多的是“责任”和“人民”。

常言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这个“细”,这个“执行”,就是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和服务群众的唯一途径。“落实”,重在一个“实”字,就是动真格、办实事、抓具体、负责任。离开落实,再多、再好的部署,也都只是行在文中、写在纸上、挂在嘴边的美丽“风景”,再好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篇2:十八大要点解读心得体会

一、目标解读.............................................2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目标................2

(二)奋斗目标具有四重鲜明特点........................2

(三)新目标的提出有依据有底气........................3

(四)将带给世界多重积极影响..........................3

二、对策建言.............................................4

(一)要改革开放深化期中推动五大建设..................4

(二)关键是落实“四个着力”..........................5

(三)必须增强“经济硬实力”..........................6

(四)要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7

(五)城镇化是重要途径................................7 广东发展研究数据库 编 2012年11月14日关于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解读

[解读十八大系列材料之四]

一、目标解读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目标

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从“建设”到“建成”,虽只是一字之变,但内容有了新的历史性变化。近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这些表明,中

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上这五方面缺一不可。十八大报告把“生态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首提“美丽中国”,而且对这项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了部署。唯有如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是有品质的,中华民族才能永续发展。

(二)奋斗目标具有四重鲜明特点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十八大报告对目标提出的新要求,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要求”是十八大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并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二是更具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八大报告针对“三不”问题,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三是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期间我国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比如,要抓住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

制症结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要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从制度安排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四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要求。

(三)新目标的提出有依据有底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平代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正经历着一个由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0美元,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在这样的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拓展发展的空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更加注重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加注重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要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将带给世界多重积极影响

十八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可称之为“中国目标,中国道路”。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召开3次全国代表大会,连续设计跟踪进行战略部署。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是首次,在世界大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国家去设定20年的目标,并始终如一地遵循。从全世界角度来看,中国如果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话,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还有世界意义。

十八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中

共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不仅涉及了经济指标,而且对民主、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这一蓝图旨在增强中国的整体实力,中国在资金、技术、市场、人力方面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会增强,在构建和促进和谐世界方面也会成为一支更为重要的力量。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高级副总裁恩加达·查德:这次大会向世界传递了利好消息。长远来看,中共领导人改善民生的措施将会扩大中产阶级的规模,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因此大幅攀升,为国际贸易带来更多机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还将令更多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由此而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刺激全球商品市场,特别是原材料市场的需求。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威廉·拉特利夫:中共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稳步推进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解放思想、遏制公权、权力透明、扩大人民与社会团体对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的参与都是值得海外关注的方面。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必须确保未来改革的可持续性,如果改革太快就会打乱中国发展的步伐,但是也不能太慢。

二、对策建言

(一)要改革开放深化期中推动五大建设

复旦大学国家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任远教授:十八大为国家未来十年发展发展确定了基本的行动纲领,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应包括五大建设,需要通过加强五大建设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任务。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五大建设的整体发展。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不仅要求GDP 水平继续提高,同时要求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中产阶级化,要求推进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要求推进社会民主和依法治国,要求公民道德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以及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都要求各项发展任务的整体进步。这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五大建设中“短板效应”的方面尤其应该加以重视。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五大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各项建设任务的整体推进,更应重视五大建设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五大建设之间如果形成相互制约、相互扭曲的状况,则会背离科学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五大建设的改革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对影响国家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改革探索,要求五大建设在探索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机制塑造和发展利益分配等突出问题上进行勇敢的改革攻关。未来十年发展中,国家建设各个层面的工作都需要通过转型升级重塑发展动力,而转型升级的实

现依赖于改革发展。尤其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运行体制和文化体制等,并推动国家建设的有效治理格局不断完善。需要通过合理的机制来创造财富和实现财富的合理分配,包括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实现良好的利益协调和利益分配。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突破限制发展的利益格局,并确保发展的收益实现社会共享。因此,未来十年是在改革开放深化期中推动五大建设,也只有加强推进五大建设,才能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并推动国家稳定发展和健康发展,迈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国家。

(二)关键是落实“四个着力”

国家行政学院副巡视员胡敏:未来的五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关键在落实好“四个着力” : 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要坚持“两个毫不动 摇”,继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 影响力;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勇于打破垄断,真 正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市场格局。同时,要最 大限度调动全社会参与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让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 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动力。通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 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来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产业格局。同时,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深度融合、同步发展,并以现代 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既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 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又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结构,立足以质取胜、实施内外

联动,求得互利共赢,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三)必须增强“经济硬实力” 十八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只有 GDP,可能不一定 幸福;但如果没有 GDP,一定不会幸福。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 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 6 战略思想。下一步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 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 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 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要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义平教授: 胡锦涛总书记讲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不仅是这两个翻一番,而是全面建成。这个全面建成,不 仅仅包括城市,而且包括城乡,不仅包括东部,还包括中部、西部,不仅应当是物质层面的,还应该包括精神层面的。经济发展本身不是 物质财富的增长,应当是一种文明的增长。如果没有文明的增长,物 质财富的增长最终会受到限制,我们要做强、我们要创新,实际上某 种程度上,工业文明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是文明的增长,我 们要把产品做到精细化,精细化是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核心。我们 有的时候甚至不可能太商业化,太商业化急于做到多少强,急于炒作、浮躁,反倒影响了经济实实在在的发展,反倒影响了工业、农业、第 三产业经济增长质量,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文化软实力、精 神层面也要提升,这个时候中国人就真正强大起来了,从物质到精神。

(五)城镇化是重要途径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往往与该国或 地区的城镇化率成正比。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 般达到 80%。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指标,就是将“城乡居民人 均收入”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考量标准,到 2020 年,要实现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 长迟福林测算,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占 23%,在城镇化等因素 的带动下,每年将提高 2 个百分点,到 2020 年达到 40%左右,从而 7

篇3:多方视角解读十八大报告

【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解读:“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 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 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代表认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 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摘自人民网)

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 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解读:“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十年, 中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十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 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当前,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摘自人民网)

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解读:“坚持四化同步, 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上升,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显著。”四川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代表说。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11年, 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 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 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 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 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既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 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涉及大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 ”焦伟侠代表说。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效率, 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但有的地方把信息化理解偏了, 以为信息化就是买设备。”新疆克拉玛依市市长陈新发代表说,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最重要的是管理, 其次是标准, 第三是数据, 第四是软件, 相对而言, 硬件恰恰是最简单的。”

在未来二三十年里, 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 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 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陈新发代表说, “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一项开创性工程, 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摘自人民网)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解读: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代表们认为, 双指标同步提出, 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内蒙古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代表说:“报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明确的倍增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一步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 让人倍感温暖。”

(摘自人民网)

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解读: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三个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 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 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浙江省政协代秘书长孙文友代表说, 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理应成为大家的责任和共识。

篇4: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提法的背后

在党的十七大上就被写入党章的“科学发展观” 在11月14日十八大闭幕式上被大会一致同意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上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写入党章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每五年召开一次的党代会所形成的报告,因包含了极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和举措而备受关注,这份数易其稿、字斟句酌的文件中所出现的新词汇、新语句乃至谋篇布局的细微变化皆折射出重要政治信息,并指导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党内的研究者通常称其为“新提法”。“美丽中国”、“五位一体”、“党代表提案制”、“海洋强国”等新提法被写进本次报告,显然预示着中国的发展道路抉择。

“五位一体”布局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开启了多个第一,例如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单独列章节,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等等。

除此之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系列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表述也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的报告,都重点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中首提建设生态文明,而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鲜明变化即是,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且用了足足一个段落来说明制度建设之重要性,这足以说明十八大报告对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

会后,众多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解读这部分内容时纷纷认为,要从源头上、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就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十七大报告中阐述生态文明仅从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两个方面来展开。而十八大报告则更进一步,从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生态补偿制度、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税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到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全部包括在内,显然这些都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而准备完善或出台的新政。

“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杨伟民说。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倪德刚向《小康》记者介绍道,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繼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

“美丽中国”,这个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这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新目标,让大家兴奋不已。《小康》记者注意到,该种“想象”同样反映在资本市场,人们津津乐道于新概念的时候,涉及绿化、生态、低碳的概念股票纷纷涨停。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认为,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不仅如此,其实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个‘五位一体’。”施芝鸿同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党代表提案制”稳步推进党内民主

继十七大提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后,十八大首次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小康》记者注意到,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之前,我国其实已经选择了一些省、市、县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并普遍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

“党代会代表提案制”需追溯到4年前。

2008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规定,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党代表大会代表可以联名向大会提出属于同级党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提案。提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提出提案的代表可以要求撤回提案。

此后,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党代会提案制度。如浙江省规定,10人以上党代表联名或代表团可以在党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向大会提出属于同级党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提案。党代表提出提案前,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论证;党代表联名提出提案,提案发起人应向参加联名的其他党代表分别提供提案文本,经集体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签名提出;代表团提出提案,应由代表团会议充分讨论,经代表团过半数应到代表通过,并由代表团团长签署。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27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党代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实施办法;20个省(区、市)、174个市(州)、780个县(市、区)成立了党代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

随着公众对于意见的渠道逐渐拓展,特别是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地表达诉求,世界各大政党都面临着与党员民众如何有效互动的问题,尤其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无疑是脱离群众。

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十七大作出党的各级党代会实行任期制的决定,同时试行常任制,十八大报告又郑重写入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可以发现,作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党的民主化进程正尝试稳步的推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从任期制的完善来看,主要就是要明确党员代表任职期间的责任、职责、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要把当党代表简单地作为一种荣誉,应该真正承担起党代表的责任,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任,为人民的利益负责任,只有有了这样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党员代表发挥责任的大小以及影响力要有具体的途径和手段,而提案制正是为党员代表提供这样一种最好的方式。

汪玉凯向《小康》记者介绍,人民群众的诉求、党员的诉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提案的形式反映给相关党的决策机构,为党和国家制定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建献言策,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决策中的失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只有通过从任期制到提案制这样一种路径,才能使党内的民主政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

当问到关于党代表的提案和各级“两会”的议案、提案是否会发生重合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向记者解释,两者渠道不同,有各自的侧重点,不会完全重叠,党的提案反映党内的事务、党员的要求,也涉及大政方针、党员监督等,内容比较广泛。因为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决策时肯定会带来各方面群众反映的意见,讨论后制定出方案,重大的需提交人大,经完善后变为国家意志由政府执行。

海洋强国彰显需“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相较于十七大,作为指导思想报告的这一次对于海洋的重视显然提升了很多。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近几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强劲,但总体来看,我国海洋经济仍然相对弱小,与海洋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还不到10%来看,这其中显然还有较大的经济提升空间。

不仅如此,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方向既然已经确定,路径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提纲挈领,当前亟待提上日程的就是国家级海洋战略的出台。

作为主管我国海洋开发利用和研究的国家海洋局显然对于“海洋强国”有着更为紧迫的使命感。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家海洋局就提出了新的目标,称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海洋新兴产业较“十一五”期末翻一番,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从前些年在央视热播的《大国崛起》一片就可以发现,纵观历史,任何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其海洋化的进程。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近些年,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威胁与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从外交战略角度就“海洋强国”发表了自己的理解,在全球海洋权益争夺加剧的今天,中国绝对不会欺负别国,但也绝不允许别国侵犯和挑衅我国的海洋权益。中国不是麻烦的制造者,但也不畏惧别国来给中国找麻烦。中国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为此走向海洋大国、海洋强国,和中华民族要和平崛起一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根本不必在意别人说三道四。“一个国家的发展既依托于陆地,也依托于海洋,包括资源、发展空间、发展通道,既是陆地的,也是海洋的,这是一个国家对自己发展空间的全新认识。这种全新的认识必然要有相应的战略来加以实际的部署调整。”金一南认为,这些个别的说法或者有些国家的说法,我们大可不必在意。因为别人早就这么做了,我们只不过是做得晚了。而我们现在提出来的还仅仅是一种观念的问题,还没有具体落实到实际的步骤中去,说中国威胁论确实言之太早。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或会顶层推进

十八大报告在论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称,要“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小康》查阅近几届党代会报告发现,“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为首次写入。过去30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每当改革处在关键时期,改革统筹协调就更加重要。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大利益关系调整的新阶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重要目标,迫切要求转型改革的全面突破。

“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尽快打破利益掣肘,把改革协调机制做实,我们的建议是成立新‘体改委’”。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撰文提议,应重新设立一个类似当年“体改委”一样的、高层次、实体性的改革协调机构,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整体配套推进各方面的改革。

“中国下一步改革不仅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还会进一步强化‘顶层推动’。”长期关注、研究改革问题的专家迟福林,在十八大报告的“21个字”中读出了重要信息,“这句话让我对改革前景充满希望。”他强调,中国改革已至“深水区”,没有高层推动,难以攻坚克难。通过近些年改革所经历的阻力可以发现,难点即在于通过打破政府自身利益倾向,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关系。

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部门改革的模式、行业改革的模式、地方改革的模式,很难突破相应的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和地方利益,使全局性的改革攻坚面临重重阻力。有些改革提出来了,但是难以推动。比如,曾有多位学者就认为十年来,电力、能源领域的改革动静不大。

同时还有些改革在推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扭曲。大部门制改革实质是行政决策范围内的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分离,但在一些地方的实践,成为简单的合并和增加领导职务,甚至有些机构越改人员越“超编”,进一步增加地方财政的压力。

匡贤明继续列举,有些改革方案长期无法出台。比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以及财税改革的争议相当大,导致大规模、实質性的结构性减税效果不彰。

十八大报告中也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落实的关键,在于防止权力与市场结合,防止行政垄断,防止特权经济,以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匡贤明建议,要做到这些,成立一个能超脱于各方利益的改革协调机构,显得尤为迫切。

(链接)

积极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全记录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十八大先后制定、修正过18次党章。

一大 1921年 上海——嘉兴(南湖)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二大 1922年 上海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

三大 1923年 广州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和二大通过的党章相比较,基本是原来的结构的内容,只是个别条文的改动。

四大 1925年 上海

章程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

规定从四大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改称为“总书记”。

五大 1927年 武汉

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规定,中央委员会除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一人为总书记外,还要选举“中央正式委员若干人组织中央政治局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较以前,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党章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三项根本原则。

七大 1945年 延安

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

更加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扩大党内民主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作了详细的规定。

八大 1956年 北京

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对党的组织机构也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如中央委员会除选举中央政治局以外,还选举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

九大 1969年 北京

肯定了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取消了党章中关于发扬党内民主的条文。

取消了五大以来设立的党的监察委员会。

十大 1973年 北京

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只作了个别的修改和补充。

继续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并且强调“这样的革命,今后還要进行多次”。

十一大 1977年 北京

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

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二大 1982年 北京

首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

党中央只设总书记,不再设主席和副主席,“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十三大 1987年 北京

系统地阐明了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首次规定完善选举制度,实施差额选举。

十四大 1992年 北京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入党章。

十四大起,不再设立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顾问委员会。鉴于此,党章删去有关条文。

十五大 1997年 北京

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 2002年 北京

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指导思想。

十七大 2007年 北京

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十八大 2012年 北京

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篇5:十八大心得要点

加上毛泽东思想第十二章的重点

十八大时间:2012年11月8号—11月14号

15号新一届领导人上午11点 最大的不同:由建设改成建成小康社会

和五位一体 1·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的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的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或是怎样贯彻科学发展观?

4个更加自觉

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3 以毛泽东的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个一百年 3个自信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9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即2020比2010年翻一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发展)

深化改革是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2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指导方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绿地、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面临的4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4大危险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毛泽东

第十

章的重

一纲四目、叶九条、邓六条、江八条、胡四条及《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

1963年周恩来将我党的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指:台湾统一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九条对台方针,后被称为“叶九条”。其要点包括:建议举行国共两党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建议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统一后,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担任全国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邓小平在1982年1月11日的一次谈话中说:“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也是党的领导人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进一步阐述了用“一国两制”办法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提出了六点主张,后被称为“邓六条”。其主要内容是: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不能没有限度,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要实现统一,可以通过两党平等谈判进行,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更不能让外国插手。这使“一国两制”构想更加明确、具体、系统。

1995年1月30日,江总书记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江总书记在这一讲话中,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后来被称为“江八条”。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这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5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重要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被称为“胡四条”。

《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动武三条件):(对台湾动武的三条件)1,“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2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3,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达到这三条件)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篇6:十八大要点解读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时代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精神旗帜。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基本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实践中。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事业,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开创新局面,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为继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领域体制改革之后我国进行的又一重大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展开、纵深化拓展,给文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动力,使我国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并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文化建设作出的战略思考和科学谋划,体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一、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近年来,我们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初步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以更好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的转变,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要更加注重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推动副省级以下城市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切实营造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

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国有文化资产是我国文化资产的主体,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课题。要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部门与文化职能部门的关系,推动主管主办制度与出资人制度有机衔接,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文化企业正确经营方向。要加强国有文化无形资产和数字产权的管理,防止国有文化资产流失。要探索制定有关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使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健全文化法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政策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要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加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特别是要通过加大投入,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

二、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微观运行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国有文化单位服务主体活力、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新要求,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制度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创新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职能。要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深化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制度改革,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努力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要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社会化。

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文化企业是文化发展的市场主体,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拓展出版、发行、影视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进一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要在真正转企的基础上深入改制,推动已转企的文化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要大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文化市场主体,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彻底转换机制,壮大自身实力,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推动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是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与资源整合、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鼓励有实力的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设文化企业集团,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要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三、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凸显。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与市场接轨,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初具规模,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改革按部门、按行政区划、按行政级次分配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传统体制,打破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格局,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大力繁荣文化市场。

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生产所必需的要素交易市场,是繁荣文化市场的基础。要加强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市场建设,培育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品市场,打造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的综合市场平台。要有序发展文化产权、版权、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发展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各类文化资产交易市场,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要推进文化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有效对接。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是繁荣文化市场的重要途径。要打破地域界限和行业界限,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现代文化流通企业和若干个国家级文化产品物流基地。要推动建立覆盖全国的文化票务连锁服务网络,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和电影院线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出版发行企业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文化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等先进物流技术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充分发挥文化行业组织和文化市场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是繁荣文化市场的重要条件。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加强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健全行业规范,完善行业管理,推动各类文化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要积极发展版权代理、文化经纪、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各类文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引导其规范运作,为文化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文化影响力不仅取决于文化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创新,积极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文化传播水平显著提高。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新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和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努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加强重要媒体建设。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等主流媒体,是我国新闻传播主力军和舆论主阵地。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要探索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机制,健全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网络报刊、网络电视、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建设,使新兴媒体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新空间。拓展文化传播渠道。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增强了文化创造力和传播力。必须发挥各类信息网络的文化传播作用,积极拓展文化传播渠道。要利用有线、无线、卫星等传输资源,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要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要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有效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国际传播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支持重点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全球传输覆盖网络,尽快建设成为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并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逐步实现由以国内发展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发展转变。要深入研究国外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加强传播内容建设和创新,实现有针对性的分众传播,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使我国主流媒体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五、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是拓展我国文化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新要求,必须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完善文化开放格局。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关键是完善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要完善支持文化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构建有利于外向型文化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外向型的产业基础。要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必须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积极探索以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文化品牌,搭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贸易平台,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与国际知名文化企业、文化机构开展合作,利用境外销售网络、传输渠道和贸易平台,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进入海外主流社会。

上一篇:药房盘点总结报告下一篇:倍的认识磨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