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

2024-06-20

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共6篇)

篇1: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

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杭州“上城模

式”研究

童志锋

2012-9-29 16:47:39 来源:《社会福利》,2012年第6期

[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创新社会工作管理的必由之路。杭州市上城区是国内最早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试点地区之一,通过创新社会工作的组织架构、制度与机制,推动了社会工作体制变革。上城区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经验实质是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是在特定文化与制度下发展出来的具有本土性、地方性社会工作模式。

[关键词]社会管理 社会工作本土化 杭州 上城模式

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如何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这就需要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快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创新社会工作管理的必然选择

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曾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有过经典论述,“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用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方法的学术活动和学学术取向”[1](P333)。同样,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指外来社会工作的合理的理念、制度和方法与本土社会的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合于本土文化社会工作模式的过程。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当代特征

1978年之后,在社会工作教育制度化过程中,外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等才逐渐被引入我国。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我国也发展出来一套本土性社会工作。所谓本土性社会工作是指“对某种助人模式(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2]。在目前阶段,我们讨论社会工作本土化,重点在于如何把专业社会工作与职业化社会工作应用于中国实践。社会工作本土化要把握下面几个原则,“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郑杭生语)。

1.社会工作本土化要“立足现实,提炼现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都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走自己的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要立足于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独特的社会工作模式。对于1949年以来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的经验,王思斌教授曾用“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进行概括,所谓行政性,主要是指由政府负责和推行福利性、服务性、公益性的活动并提供诸如生活必需品、就业机会等资源,强调的是政府负责社会服务。所谓非专业化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指以往的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种专业的职业,二是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者的人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社会工作的专门训练。实际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背景。[3]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要立足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是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即“行政性非专业化社会工作”。如果抛开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与实践,而简单的移植外来社会工作模式,是不切实际的。

立足现实,更是要立足目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要从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实务中提炼适合于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由于中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差异较大,因此,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其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与模式也必然会有所差异,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是在尊重各地文化制度差异的前提下,提炼适合于本土的、地方性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2.社会工作本土化要“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社会工作的思想极为丰富。孔子讲“仁者爱人”(《颜渊》),孟子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孟子希望在社会上形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良好风气。现代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与孔孟的思想一脉相承。对待传统的社会工作思想,一方面,我们要进行开发,吸取其精华;另一方面,我们要有所超越,为其赋予现代的含义。郑杭生教授称之为“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即可也通过重构(对传统进行某种改造)和新构(对传统进行重新构建)来实现“传统的被发明”[4]。通过“传统的被发明”,实现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为传统思想赋予现代解释。开发传统,超越传统,有利于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推进社会工作管理创新。

3.社会工作本土化要“借鉴国外,跳出国外”。西方社会工作在专业化与职业化方面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的。比如西方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的指导其实践的专业价值观,主要包括公平正义、自我决定、知情同意、真诚、自我实现等。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的操作方式各有不同,但又紧密联系,是西方社会工作者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运用这些理念与方法,创新社会工作模式。但对西方社会工作模式,也不能照搬照抄,毕竟西方社会工作模式是基于西方现实的背景下的提炼,中国的文化制度背景与西方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学习借鉴的时候切忌囫囵吞枣,盲目运用,而要认真领会其基本精神与方法,把合理的成分导入到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另一方面,必须跳出国外,去开发适合本土的地方性的,适合自身传统与背景的社会工作模式,去推进社会工作体制创新。

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来看,专业化与职业化是无法回避的路径。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工作较为薄弱的方面。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同样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更要在这两个方面大力探索。但是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不是西方社会工作的中国版,而是立足于中国现实、传统,吸收西方社会工作合理成分的选择。

(二)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创新社会工作管理体制

社会管理体制变革,贵在激发社会活力,实现从单一政府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协同管理的转变。政府亟需转变职能,培育社会并将公共事务交由社会自行管理。社会工作作为组织开展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和实现手段,对促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5]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创新要通过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形成一支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创新要遵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立足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建设为依托,探索推进政府与社区协同管理的社会工作模式。

二、社会工作管理的杭州“上城经验”

早在1949年10月23日,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社区就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社区居委会,成为新中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生、发源地。60年来,上城区发扬“追求卓越、品质至上”的上城精神,在社区工作方面不断创新、屡引潮流,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扮演着社区建设先行者的角色。尤其是2007年上城区成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之后,上城社会工作年年都有新创新,成为杭州、浙江社会工作的标杆。上城区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源于上城区社会工作组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

(一)创新组织架构,推进社会工作体制变革

构建一个高效的领导机制,是推进社会工作体制变革的基础。上城区通过创新区级社会工作领导体制、创新社区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工作发展。

1.成立区社会工作领导机构,推进社会工作整体发展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首要在于组织保障。在推进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诸多城市在进行探索与创新。如2007年12月2日,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以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为主要职责的政府机构。2008年10月16日,嘉兴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成立。上城区的做法不同于北京和同省的嘉兴市,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在区级层面上成立了协调性社会工作领导机构。2007年9月,区委、区政府发文成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区民政局、区人事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及街道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事务。同时,在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增设社会工作科,配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各个层面的会议,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2.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创新社区社会工作管理体制

社区社会工作是目前县(市、区)社会工作的核心,上城区通过探索在社区中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承接公共服务与社会工作职能,创新了社区社会工作管理体制。2008年11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对创建社区管理新体制作出了部署。《意见》要求“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承当社区公共服务职能,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社区管理新体制。”其中,对交叉任职作了这样的规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站长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站长由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兼任,书记、主任‘一肩挑’的社区,副站长由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兼任。”有学者指出,“社区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顺社区工作站与政府部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的关系。[6]”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全面承担了社区社会服务,成为社区社会工作的组织载体。

3.成立社区工作者协会,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行业管理体制

上城区通过成立区社区工作者协会,促进社工的自我管理。区社区工作者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全都由社区工作者担任,定期开展各项活动。2010年8月17日,上城区选举产生了社区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并修改完善了协会章程、制度。目前社区工作者协会成立了“信息报道组”、“文体活动组”、“综合服务组”等工作小组,在推进专业化社会工作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社会工作体制创新

“社会工作制度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过程中形成,并保障指引其运行发展的一系列规范规则的统称。”[7](P44)社会工作制度包括了教育制度、评价制度和使用制度等。

1.探索社会工作教育制度,夯实社会工作发展基础

社会工作教育制度是对社会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它一般包括对大专院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对目前实际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上城区根据民政部《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精神,结合区社会工作人才“135”培养计划,开展社会工作者教育和再教育工作。上城区确立每年3月份为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月,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接合的方式,运用专家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外出考察(包括赴香港、澳门、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学习等)等形式,不断提升社会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素质提升工程。按照“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为契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分区、街道、社区三个层面实施社会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加强在社区项目化管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心理咨询技巧和接待礼仪等方面开展培训。二是开展社会工作者实务技巧提升工程。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在解决基层社会矛盾、促进社区自治、提升居民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如2008年6月,选送了5名同志参加了杭州市社会工作实务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美国、香港等地开展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参加人员均取得了由香港中文大学签发的培训合格证书。

2.探索社会工作评价制度,确保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

“社会工作评价制度是指通过对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评价来认定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及其层级层次的规范总和”。[7](P45)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职业已经得到国家的认可。2008年6月,首次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举行。

上城区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通过考试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称资格证书,并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8年,上城区有136名同志参加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131名同志参加了社会工作师考试。截至目前,上城区共有社会工作师169名,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122名,社会工作师47名。[8]在社会工作岗位人员招考中,上城区优先录用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

上城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岗位设置、基本职责、录用程序、考勤值班、突发事件处置、教育培训等内容,做到事事有据可依,实现规范操作,该《规范》经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并发布,成为杭州市的地方标准。[9]

3.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使用制度,推进社会工作体制创新

社会工作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领域、机构、岗位以及薪酬待遇等。

(1)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制度。基于《推进上城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上委[2008]39号),上城区根据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需定量、不新增行政、事业编制的原则,明确把设置了四类社会工作岗位:一是公务员系统岗位,具体指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岗位;二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包括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收养服务机构等机构开展社会服务的岗位;三是与社会保障或社会服务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社会组织的相关岗位,包括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等人群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岗位;四是社区居委会工作岗位,在社区范围内,从事动员社区资源、服务居民群众、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区发展与和谐工作的岗位。

(2)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制度。如何把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范畴,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社会机构和组织之间相对统一的社工行业薪酬体系,充分体现社工的专业人才价值。上城区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的指导性方案,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案,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社工职业成长阶梯,做到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激发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上城区积极贯彻《关于提高杭州市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意见》(杭财预〔2008〕1057号 杭民发〔2008〕242号)文件精神,落实了由职务年限工资、奖金福利、补(津)贴、住房公积金缴费及社会保险缴费等五部分构成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薪酬制度,此举有利于稳定社区工作者人员队伍。如在职称津贴补助方面,上城区明确规定对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并从事社区社会工作的,每月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职称津贴。

(3)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机构的培育、扶持制度。2009年,民政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民办社工机构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近几年来,上城区涌现了诸多较有影响的社会工作机构,如“望江社会工作服务社”、“帮一把为民服务社”、“湖滨晴雨”工作室、“陈峰工作室”等。

(三)转变机制,推动社会工作体制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机制。只有通过机制构建,才能进一步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经过长期实践,上城区逐渐形成了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和校社互动合作机制等三大机制。

1.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在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中,一方面,政府要负责规则的制定,承担社会立法功能,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财政保障。上城区为确保社会工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不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社会工作各项工作“有钱办事”。

(1)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上城区明确将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0年全区用于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经费达180万元,其中用于扶持奖励社区社会组织100万元,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47万。同时,积极保障社区社会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平均每人每年已达5.8万元。[8]

在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和再教育工作中,上城区通过政府“终身教育券”工程,给予社会工作者经费支持。一是按照每人每年200元和年增5%的标准落实人才队伍教育经费,2011年的培训经费已达15万元。确定每年3月为社会工作者培训月,通过集中培训、轮岗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再教育培训。二是专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明确规定在取得学历证书后,学费按照区、街道、个人2:2:1分担。近两年共为9名社会工作者报销学费20966元。2009年,联合杭州师范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专升本学历教育班,目前已有69名社会工作者成为学员。三是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规定报考者有5天的复习假期,对考试通过者给予800元——1200元的奖励,并100%报销培训费用。2010年,联合浙江工商大学开设考前强化培训班,共有176人报名参加,培训费用由区、街道、个人按比例承担。[8]

(2)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浙江省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输送和社会福利服务提供领域的合作互动机制,创新委托服务和购买服务的‘经费给付’制度。”截至2010年,上城区共有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543家,涉及居家养老、家庭护理、家电维修、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纠纷调解、青少年教育、妇女儿童维权和治丧殡葬等众多领域。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会组织工作管理人才,2010年,上城区用于扶持奖励社区社会组织方面的财政经费达到了100万元。

2.激励保障机制

调动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性,需要不断加强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上城区在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晋升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上城区实行了“两个一批”发展战略,即“提升一批,引进一批”。“引进一批”是指面向社会通过公开招聘、公开考试、公开录用的方式,引进一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人才。2009年,上城区录用的8名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专业大学毕业生走上了社会工作岗位,2010年以来,上城区加大了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的选拨力度,在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公告中,对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或持有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报考人员采取笔试成绩加5分的优惠政策,这一举措吸引了大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人报考。

二是创新人才晋升机制。首先,建立了优秀社会工作者上挂锻炼制度,每年选调6位同志到区民政局各个科室上挂锻炼。此举为社会工作人才晋升创造力条件。其次,上城区对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突破年龄和任职时间的限制,作为社区主任或副主任的候选人,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提拔。同时,建立副处级领导职位和区属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聘机制,公开选拔社会工作者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或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目前,上城区已有6位曾在基层社区工作的同志走上了副处级领导岗位,3位同志进入区属事业单位工作。[9]

3.校社互动合作机制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柳拯指出,“通过与高校建立联动机制,充分依托社会工作专业高校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带动指导本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是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10](P141)。在信息时代,大学是推动社会变革、技术革新的轴心之一。如何巧借大学的智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工作,是当前政府需要认真思考对待的问题。上城区对此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与浙江高校社工系联系极为紧密,并探索出了校社互动合作的创新机制,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上城区本着“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原则,已经与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社会工作系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一是建立社会工作督导队伍。上城区以高校专家学者为依托,在加强一线社会工作者实务技巧指导的同时,逐步培养了一支富有上城特色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督导队伍,确保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二是与高校共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三是选送优秀社会工作者前往高校深造。上城区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选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进入高校研习,积极培养社会工作高端人才。

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合作,加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加强高校学生与社会工作者交流互动交流,促使双方在实践中共同进步。

三、讨论与结论

目前,我国涌现了一些具有地域和文化特征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政府与社会组织结合模式,又称“上海模式”。其特点是针对社会工作不同领域,分别利用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二是社会运作模式,又称“深圳模式”。特点是在党委、政府搭建社会工作制度平台基础上,充分运用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三是政府运作模式,又称“万载模式”。特点是在缺乏外力与经济欠发达情况下,通过党委政府领导,职能部门运作,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资源开展社会工作服务。[10](P184-185)如果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划分,“上城模式”也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但又与以上海为代表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结合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上海模式”是区、街道通过培育社会组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社会工作,在机构(福利服务机构)通过调整机构、开放岗位、配备人员或提升转化等方式实施社会工作的模式,也就是说“市上抓条、区上抓块、社区与机构抓实务”。上城区社会工作是在基于自身的文化与制度背景下,探索出的独特的社会工作模式。社会工作职能主要由社区公共服务站承担,其他社会组织辅助。社区公共服务站是与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分立的三大机构之一,其人员与社区居委会、社区党委也有一定的交叉。所以,它既不完全是政府运作,也不完全是社会运作,同时也不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别在不同领域运作,而是一种政府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社会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第一,政府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社会工作模式是一种嵌入式社会工作。基于中国语境,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社会工作模式,一是本土社会工作,或者称之为传统社会工作,二是专业社会工作,或者称之为现代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是“中国学者对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并广泛发挥作用的社会服务实践及制度的命名”,它也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存在的一套系统化的,由政府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实施的,帮助其成员解决现实困难和做法的制度化做法。”[11]专业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为基础,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供的社会服务”[11]。政府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社会工作是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结合,是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比如,在社区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第二,同时兼具传统社区工作者本土方法优势和现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政府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社会工作模式不需要另起炉灶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而是紧紧抓住社区做文章,重点着眼于把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转化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因此,社区工作者既熟悉本土社会工作方法,也能够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开展工作,兼具两者的优势。

第三,政府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社会工作是立足于当前的制度与文化背景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但与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福利制度有直接联系,也与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有关。”[11]因此,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框架、文化传统等来讨论社会工作,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政府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社会工作是契合现有社区体制下的一种选择。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既能够获得政府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时又能够发挥社区及其自组织的积极性。由于长期工作于某一社区,社会工作者对本社区的情况非常熟悉,也有利于社会工作活动的开展。对于上城区这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的老城区,只有社会工作者较深的扎入社区、理解社区,才能较好的开展社会工作。由于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大规模的社会工作试点探索不到5年的时间,包括“上城模式”在内的诸多探索仍处于初步的阶段,还远没有定型。“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工作发展路径各异,形成的社会工作模式多样。”[10](P23)各地的社会工作者只有在不断地相互学习中,才能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

作者:童志锋,浙江财经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3]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2).[4]郑杭生.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的使命[J].社会学研究,2011(4).[5]文军.社会工作:和谐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革力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陈雷.关于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构想和实践——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社会工作·学术,2010(5).[7]将昆生、戚学森.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明确目标谋发展拉高标杆促成效上城区努力创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善城区.2011-4-29.[9]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目标明确 保障到位 措施有力 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全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发言材料.2011-7-12.[10]柳拯.规律与模式:从制度视角构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1]王思斌、阮曾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2009(5),128-140.

篇2: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

各位领导,各们同仁,大家好:

对于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我自认为,在学生管理方面,我做的不够好,今天也只是谈谈体会和一点想法。

从1999年学校毕业留校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16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得到的最深感悟就是做学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你得用心,真诚赢得真情,真情换来真心,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学生,你得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的好,是为他考虑,学会换位思考。

俗话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而要想育人心,必须要做到用心去育人,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除了要做到你教会学生懂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要让你的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教育是用心的。“爱”“情”“慧”是为魅力辅导员的“真核”。师爱是老师魅力的源泉,师情是老师魅力的动力,师慧是老师魅力的灵魂。那么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我用两个字来概括:方和圆。

一、方圆之间体现用心育人

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启发者,道德上的示范者,心理上的调剂者,学务中的指导者,交往中的信任者,辅导员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基层的实施者,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既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让学生接受学校的管理,此时就应该讲一点儿“方”与“圆”的艺术。

所谓“方”,即指辅导员工作的准则、原则就是学院的相关制度和学院的大局,也是我们为学生确立的底线,做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是管,然后才是理,管就是方,理就是圆。方就是在工作中要做到务实、严格、预防。就是要盯、吓、压、罚。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的工作大部分集中中学生出勤(上课、晚寝室),纪律(课堂、晚寝),卫生(教室、寝室),学生干部考核和活动组织上,在这些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务实,要让学生知道作为他们的辅导员,我的底线是什么,旷课、晚归、夜不归寝这些就是我们的底线,发现一个及时处理一个,并且要公开处理,对其它同学起到教育警醒作用。一般说来,从严治班,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上要有严格的要求,有着坚定的政治思想,二是学生行为要有严明的纪律,有文明纪律公约,三是对违纪要有严肃的态度,四是处理班级事务要有严谨的步骤,要把握重点,比如班级记事本、德育考核。

一般说来,在一学期的过程管理中,应该“管两头、放中间,关注重点”,两头就是班级主要班干和经常违纪学生;关注重点就是关注:耍单的(内向、心理压力较大)、溜边的(不参与任何班级或分院的集体活动),打蔫的(生病、失恋或自卑的),想妈的、想家的(自理能力差、遇到挫折的),想发的(兼职、一夜暴富、被骗的),想爱的(寂寞、空虚、见网友),这里的关注并不是你要天天盯着这些人,可以通过班级干部、学生聊天、学生的QQ空间、朋友圈说说等等,不经意间就做到了关注。

所谓“圆”,即指辅导员工作的策略、情感。圆就是在工作中要结合务虚、放手、疏导,就是要导、谈、引、奖。务虚指管理中的理论指导、信仰教育、活动的品位;放手指的是班级干部的培养,疏导的是学生和恋爱观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在圆上注意个体学生的工作。

如果辅导员在工作中过于求“方”,一味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虽然公正无私,威严正统,但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道理,其结果可能造成学生对辅导员敬而远之。如果辅导员在工作中过于求“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愿望,甚至与学生姐弟相称,虽然能赢得学生的好感,皆大欢喜,但有损于学

校原则的坚持和制度的执行,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辅导员也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所以,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处理“方”与“圆”的关系,力争做到“方”中求“圆”,“圆”中求“方”,有“方”有“圆”,“方”“圆”统一。当然,这需要辅导员有较丰富的教育实践和较娴熟的教育技巧。

二、学生的空间管理

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同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空间,随着互联网、Wifi的发展,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我们是纯的数字时代的移民,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QQ、微信,但是现在的学生都是95后的,都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懂事的时候就知道了QQ,学生管理工作的空间,不仅仅在教室和课堂,在虚拟空间、信息空间、人际空间、生活空间、学习空间等其它方面也存在着管理

1、社团空间的管理。

社团成为学生在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校的社团很多,但是还是缺少系统的管理和指导,我们应该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等角度,加强对社团的管理。要指定专业教师指导业务,相应的辅导员指导思想,给予一定的报酬。

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为了社团练一个节目,可以旷课,可以违纪,谈话的时候,他自己并不后悔,因为他感觉社团给了他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我们应该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去约束学生的学习。

2、QQ群、微信群聊天空间的管理。

自媒体时代,QQ、微信在学生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5%以上,利用QQ、微信交流已经成为学生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因为QQ微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是一种对等的交流,有的学生你找他谈话的时候,什么也不说,但是你通过QQ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说很多,有些学生现在更习惯于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沟通,如何通过QQ、微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所以我们要多关注一些特殊学生的QQ动态、微信朋友圈,通过这些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学生现在都有各种群,我想我们也是QQ里至少得有三五个的群,通过群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和教育的手段,我们在进行班级管理、学生谈话的时候,适当的可以采取QQ或微信交流,有时候一个微笑的表情,胜过一次教育和谈话。

三、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典型示范教育

典型示范教育,是指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用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来引导学生,弘扬正能量、使舆论引导具体化,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让学生做到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干有典范。有效运用好典型引导,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不仅可以弘扬先进,而且可以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具体化。

典型引导是无意识教育的主要形式。所谓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和要求,为受教育者安排设定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使其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无意识教育包括典型示范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大众传媒引导等形式,正因为典型引导是在不知不觉中感化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作用,受教育者不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且教育效果比较显著。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300左右分的学生,到我们学校来的时候大部分可以说是伤痕累累,不仅仅说的是学习也包括心理、感情,他们高中时期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少得到别人的认可,进入我们学校,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先想办法认可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如何认可他们,最重要的是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空间。

象在做的学业预警,是告诉学生你哪要不行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同

时加以辅助以赏识教育,告诉学生你还有哪能行。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如果我们的走廊、校园到处都贴的是每个学生的的闪光的时刻的照片,我想我们的思想教育是不是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四、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创新

所谓的创新,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的前提是你的有思维,也就是得想事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是搞发明创造,所以,如何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得有想法,而想法从哪里来,还是多学习,多看别人的东西,在看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实际。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一个每日十问,公务员、成功人士每日十问,我就想,我们能不能也来个十问?咋问?是以一个班会的形式还是以群发布的形式,早上上班,发现楼梯两侧空着,学生天天上下课,能不能在墙上贴上字,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从而时刻让学生自问,发挥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于是就形成了走廊文化。

有一次和宣传部的陈长木老师在一起吃饭,他照了一张照片,在朝霞照耀下的一颗狗尾草,照片很给人一种震憾,一桌子人研究起名子,最后确定为“荣与耀”,我就想,能不能建立一个这样的一个板面,把教师和学生参加国家、省、学院比赛获奖的各类图片,进行展示,让大家形成以荣为旗帜,以耀为导向,以荣为目标,以耀为力量的典型示范引领教育。于是就有了特色墙。

我们在组织活动和日常管理中,很多时候都是别人搞了什么活动,学团干部也是上届的学团干部开展了哪些活动,但是往往你会发现,照搬别人的方案和活

动只会让你组织的活动越来越流于形式,因为你不是第一个创新的人,你学的往往只是形式,所以说我个人认为,创新没那么难,只要你有想法,学会借鉴和思考,结合各种实际情况,每个人都可以创新。

篇3: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

乌尔姆设计思想的形成对本土化设计语境的启发

1946年,乌尔姆设计学院由英格·肖尔和奥托·埃舍尔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是继包豪斯之后又一个具有国际范围影响的设计及教育机构。它继承了包豪斯设计的核心理念,作为德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革新者,面对战后百废待兴的社会状况与思想革命的强烈需求,提出了将科技与设计紧密结合,旨在寻求一种理性的教育,探寻具体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此形成新的设计思想与教育理念。乌尔姆设计学院以其新颖的设计教育形式与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各国当代设计的发展与设计教育的建立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承包豪斯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是乌尔姆提出的核心理念。

乌尔姆之所以提出以上一系列的设计教育思想,出发点无外乎建立属于适应德国当时国情的设计理念,以更好的姿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严重的环境破坏、人才流失及物质的贫乏,导致社会生活陷入一片混乱。德意志民族曾经创造的设计奇迹也不复存在,包豪斯的大师们也分别流亡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而在此时,现代设计在欧美其他国家迅速发展,德意志的设计神话似乎已被迅速扩张的美式设计价值所代替。因此,这时德国本土尤其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迫切需要重建一种培养青年人文化理想和社会道德,并提倡民主自由的教育体制来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重建的目的。

乌尔姆设计学院在继承包豪斯时期基本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在功能主义及社会优先原则等方面的关注,对教育体系进行了较大革新。学院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基本社会学、符号学和政治参与的新设计科学来弘扬包豪斯人道主义精神,从根本上探索现代工业社会中美学和设计的社会意义。[1]在乌尔姆的发展历程中,教育者试图寻找一种区别于包豪斯而又不同于美国消费主义的设计哲学,探索功能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奥托·埃舍在《包豪斯与乌尔姆》一文中写到:“美学范畴,如比例、量体、排列、滲透或对比,并实验性地予以掌握是有意义的。但它们并不是目的本身,也根本不是一个上级的、支配性的与心灵的学科,而是作为一种设计的文法、语构。一项设计的结果必须符合任务,其判断准则是使用与制造。”[2]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包豪斯时期还并不稳固的关于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设计理念,已经在乌尔姆时期以非常确定的姿态出现,奉行以理性的科学技术为设计方法成为乌尔姆设计道路上的主旨。

战后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育核心理念总结有三点: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这无疑是符合当时德国国情的。在某种程度上分析,功能主义注重设计产品的实用价值,理性主义符合德国民族的文化习惯与思维惯性,使设计更加严谨。科学主义则符合国际社会的时代背景,有了先进科技的设计,更容易“领跑”设计的实用功能。本土语言的建立也就是再这样的语境下形成的。围绕着设计的基本价值理论体系,使设计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相一致,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设计的价值体系就在此应运而生。

无疑地,设计的价值体系在历史、文化的选择过程中形成,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历史文化包括现实文化都能通过自身的逻辑过程产生自己的设计价值体系。[3]这一体系的存在方式还不能够在人的意识中映射出具体的形象,必须通过文化形式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艺术的物质性与精神性以文化的综合体态和内涵显现出来,并不断地进行深化。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设计文化的本土化特征。

系统化设计对本土设计语境建立的重要性

系统设计的理论思想是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创的一个重要设计科学体系,它所推崇的设计方法论及哲学理论是德国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以系统思维为基础,目的在于为复杂纷繁的世界建立秩序,把客观事物置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并通过系统设计使标准化生产与多样化的选择结合起来,满足不同需要。[1]在系统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设计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更加需要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连续性,设计产品由各个可以任意组合的单体形态组成,因此在设计风格上系统设计更加倾向于简洁、几何化的视觉效果。

系统化设计在乌尔姆设计学院时期是它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赫斯特·里特尔在乌尔姆任教期间倡导设计应该借助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与决策,他认为设计分为可教与不可教两个部分,不可教的部分即是美学方面,它需要通过举例、说明等方法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进行感知层面的探讨与追寻。而可教的部分即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个部分主要是知识与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分析优化等方式,而知识包括符号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里特尔的理论观念促使乌尔姆的教学关注到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设计。系统设计理论的另一位奠基人是汉斯·古格洛特,在设计中他一直试图建立着某种联系,因为任何系统的前提都是可分解为能够再次组合的不同部分,产生标准化、系统化、组合化的生产和使用。系统设计通过把纷乱的现象予以秩序化和规范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设计模式,取得广种均施、简练、单纯化的逻辑效果。[1]这种系统设计理念为今后的“模件化”概念在各个设计领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系统设计理念推广到产品、建筑、平面及室内装修等领域,成为现代设计中的重要理论及方法。系统设计也被称之为“减少风格”,它几乎没有装饰感,形成了一种极少主义的视觉艺术效果,但是这种极少主义并不是在视觉风格上的单纯探索,而是由系统设计理念支持下所自然而然产生出的设计风格,最终它成为了德国设计哲学的代表。

从上述分析来看,系统化设计更好地实践了功能主义、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核心观念,由此形成了德国设计哲学的核心价值观,至今影响着世界的设计风格。这一点很好地例证了本土设计语言的国际化范式。笔者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普遍性口号完全具有逻辑价值上的合理性。德国本土化设计文化建立之初,由包豪斯至乌尔姆,完全是在时代与德国文化的综合背景下产生的,与德国地域传统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有意识剖离和盲目抛弃,都不可能产生后来的设计风格。任何摒弃自身文化的思考都会为本土设计的发端和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以虔诚的态度对待任何设计工作,并怀以开放的姿态和虔诚之心。

此外,我们还必须分析本土化设计语境产生的社会力量,社会民众的认知程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支持为本土设计价值的体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就当代中国设计而言,形成本土设计的途径之一就是由“中国制造”转换成“中国创造”。乌尔姆的系统化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立足时代与民族文化,鼓励支持创造价值,西学东渐,有意识地继承与扬弃,是中国设计转型的必经之路。

乌尔姆设计教育思想的本土化思维分析

1950年瑞士制造联盟主席马克斯·比尔成为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校长。马克斯·比尔拥护“具体艺术”并强调设计中的良好造型观念,倡导学院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艺术与设计,而淡化对于政治的过多热衷。1953年开始,乌尔姆设计学院总共开设信息系、视觉设计系、建筑和城市规划系以及产品设计系四个专业方向。比尔从世界各地聘请著名艺术家与设计师担任教师,例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就在乌尔姆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有过较长的执教经历,而学院招收的国外学生也高达44%的比例,这在当时的德国高校教育中是一个先例。这种真正意义上以设计为学科的国际机构对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情况也使在乌尔姆时期酝酿出来的设计理念能够广泛而顺利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设计教育无疑是本土设计语境形成的关键因素,乌尔姆的开放教育态度造就了德国本土设计的巨大影响力,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开放的教育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教育模式。乌尔姆的院系架构既符合了当时的德国国情,又具有时代性的前瞻意识,同时渗透着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本土化意识的教育观念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用最低的时间成本营造最具国际化的研究视野,跨文化性的兼容并包。

结论

乌尔姆设计学院是继包豪斯之后又一著名从事设计及设计教育的机构,它继承了包豪斯时期设计理念的精华,而乌尔姆时期的社会背景又促使它不断开拓在设计理念及教育模式上的探索。系统设计思想为大工业生产时代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更切合实际的指导方向,设计师的身份重新得到了明确的定义。学院教学为之后世界各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从乌尔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本土化设计探索的典型案例,虽然因社会因素致使乌尔姆的最终关闭,但是它在本土化语境的探索上的成功有目共睹。笔者认为,乌尔姆对本土设计语境建立的经验总结有三点:第一,符合设计学科的基本发展规律,即设计是对人与物之间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本土化必须继承传统经验,立足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时代紧密结合,有意识地继承与扬弃,这种继承与扬弃必须以客观且完全的设计价值论为基础,寻找属于设计文化基本规律的设计思维方法与核心观念;第二,寻找符合国际化语境的文化表达模式,以全球化背景为依托,将设计与当今科技有效地结合,尊重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人文情怀,将理性与感性通过视觉进行表达,建立合理的本土设计价值的评价体系;第三,用真正开阔的设计教育体制完善设计新生力量的培养,重视理论的引导性作用,兼容并包,不拘一格,形成符合国际要求和时代标准的本土化设计教育理念。以时代发展与社会经济背景为契机,建立本土化设计的社会语境。

参考文献

[1]姚民义:《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概述——从20世纪至21世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2]赫伯特、林丁格:《包豪斯的继承与批判》,胡佑宗、游晓贞译,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

[3]李立新:《设计价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徐昊:《乌尔姆设计学院思想研究》,博士毕业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10。

篇4:挖掘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

所谓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社会工作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尽管专业化水平不高,还是留下多部有价值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被中断,使得社会工作元气大伤,直到1988年社会工作专业才在北京大学重新开设,中间竟然有30多年的断层期。以至于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工作是改革开放后从海外引进的一门新专业,而不知道我国已经有过很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为了开阔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视野,并吸收借鉴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才有了《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选题策划。选择出版这样一套丛书,借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揭示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

社会工作在中国浮沉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一种面对现实,并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本的实践。但是,极为注重实务的社会工作也有其历史性,也应该关注历史。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有较为复杂的发展历史。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该项法律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并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社会工作作为区别于慈善事业的专业开始起步。19世纪末期,英美等国的慈善组织会社与社区睦邻运动促成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但是直到1917年美国人玛丽·芮奇蒙德《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才被视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最终形成。

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也有其发展史,发展史的源头便是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Burgess)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之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1940年社会部改隶国民政府行政院以后,社会工作到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其主要标志不仅是社会服务机构的大量出现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繁盛,更是数十种社会工作图书的相继出版。然而,随着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社会工作在中国进入了断裂期。

1988年北京大学重新设立社会工作专业,这期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地区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断层期。因此,发掘和整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就成为揭示中国社会工作历史品格的一条有效途径。社会工作史包括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和社会工作研究史等多个方面,而选择能够涵盖社会工作史诸方面的书目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探访专家学者,明确图书选题

虽然从历史起源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西方人士启动的专业社会工作受到了中国参与者的影响并使其发生着某种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改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调研的时候通过阅读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出版物,并与当今的类似图书进行仔细对比后,才理解为什么在当时社会学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努力是成功的。

可是,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著作,为什么会长期被遮蔽在国内学人的视线以外,甚至淡出了社会学界的记忆呢?带着疑问,笔者拜访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他将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社会工作进入中国虽然不算太晚,但是发展缓慢,研究成果并不丰富。从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到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再到20世纪40年代,我国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并不顺畅。1940年社会部改隶行政院以后,社会工作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方面的著作才多了起来。第二,民国时期本不充分的社会工作成果被看做错误的东西而遭禁止,社会工作的许多书籍流散失落,即使是本专业的学者们也难以觅得。这严重限制了社会工作著作的专业阅读,更不用说大面积流传。第三,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时直接从欧美引入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跨越中国社会工作30多年的断层期,形成新的理论和知识形态。于是,中国原来的社会工作知识好像已经“完全过时”,故少有问津。第四,漠视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实践。既然社会工作已经有了西方的现代版,而西方的社会工作又被奉为正宗,因此很多研究者忽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工作著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既然已认识到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选择其中的整理出版,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王思斌教授对笔者的提议给予大力支持,并主动挑起征求业内专家意见、确定首选书目的重任。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征集到的业内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论证,确定入选图书的标准。具体标准为:第一,影响比较大的原创性著作,不包括编译类图书,作者须为中国的知名学者;第二,书中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实用技巧,对当下的社会工作研究、教学和实务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第三,书中引用的原始资料能够为认识和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提供很大帮助。之后经过反复沟通,最后选定的书目包括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朱亦松的《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两种合一)。这几种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基本上涵盖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各方面发展史,也是真正能够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高水平的作品。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专家杨雅彬在《近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政府社会部的成立,对人才的需求才引起社会学界的注意,各校增加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科目,这方面的著作也日渐增多……其中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吴榆珍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概要》是中国第一部个案工作之书。内容比较充实的是张鸿钧主编的《社会行政概论》,但署名为孙本文等著。而内容最翔实的,是言心哲教授精心撰写的《现代社会事业》一书。”杨雅彬的评价是很客观的,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奠定了国内社会工作基础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当下国内流行的多种社会工作教材相比,该书无论是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内容阐述方面都毫不逊色,只是篇幅显得短小;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确实是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系统、最翔实的一部著作,而且堪称是集大成式的一部著作。至于杨雅彬没有提到的那两本书,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的视角,换句话说,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考察边疆问题,李安宅是独一无二的;被历史风尘掩埋起来的朱亦松,其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分析与概括可谓深刻而独到,他所设计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也很有启发意义。

《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我们收录的这几本著作,都很注重总结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这就对今天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充分重视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化为今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揭示中国社会工作历史品格的深层含义。

克服实操困难,全新修订面世

既然认定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我们就要通过这几本民国时期的著作来体现,亟待进入整理重印的实际操作程序。这些老一辈社会学家辞世的时间都不长,他们的著作权仍在保护期内,因而必须找到他们的后人,取得授权许可后方能进行整理、校订。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老一辈社会学家的传记资料非常稀缺,如蒋旨昂、朱亦松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可供查询。他们的后代也都远离了社会学事业,寻找并取得他们的授权是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好在有许多热心于此项事业的老前辈鼎力支持,使得寻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找到了相关人士,并获得他们的一致支持与鼓励。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而这恰恰又是社会工作者需要极力修为的。

确定整理和校订原则,是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我们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原貌,但也要对原书进行整理和点评,具体事项为:一是对书中专业术语(与现今用法和含义不一致的)作注释;二是对书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及相关词语作注释,方便读者阅读;三是对书中不恰当的政治表述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

最后一个困难,是为每一本书写一篇导读。导读的内容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作者生平简介,二是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三是现在阅读该书有哪些启发意义。从字面上看,导读并不难写,可是找到能够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图书所收录著作写导读的人并不容易,因为社会工作教育界真正读过这些书的人太少。庆幸的是,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这些困难都被克服,《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图书得以浮出水面。

参考文献

[1]王思斌.走进应该留意的历史[J].中国社会工作.2012.7(上).

[2]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54.

篇5:初三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

李海娟

当上班主任之后,才体会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琐碎与艰辛。我认识到,一个班主任,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整个班级可能会如一盘散沙,各项工作都很难进行。

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班级管理者呢? 一个优秀班主任显然不是天生的才智过人,需要经常动脑筋、想办法,用研究的心态对待工作,善于总结已有经验,反思工作中的教训,时常改进,这样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以至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我也学过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魏书生是用“民主与科学”来管理班级的;李镇西是用充满智慧的“爱”来感化学生的;万玮是靠灵活运用兵法来征服学生的。当然,名师的成就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我想,每天进步一小步,每年进步一大步,在实践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坚持时间长了,即使不能成名成家,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我不是一个有震慑力的老师,如果不采用有效的办法,很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因此,我采取的办法是“依法治班”,学生可以不怕老师,但是必须害怕班里的制度。于是,我要求班委会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几经修订,形成了班级量化考核制度。这个制度包括纪律、学习、卫生三大项。

具体做法如下:每人每周基础分为30分,每项10分。如果完成情况良好,可以得满分,如果有欠缺,需扣去相应的分值。

具体措施如下: 纪律方面:

1、迟到1次扣1分;

2、旷课1次扣2分,并写出书面说明;

3、私自换位置1次扣2分;

4、说话一次被老师批评扣1分,被班长或值日班长记名扣0.5分;

5、打架1次扣5分,并写出书面说明;

6、遵守纪律受表扬1次奖2分;

7、能见义勇为或制止恶性事件发生的奖3—5分。学习方面:

1、作业迟交1次扣0.5分,不交扣1分;

2、作业完成质量好,受到老师表扬一次奖2分;

3、综合考试前5名者,每人奖10分,6—10名的,每人奖5分,其他同学每进步一个次可加1分。

卫生方面:

1、值日生迟到1次扣1分,不参加劳动1次扣2分;

2、值日生完成情况差,受到批评的,每人扣1分;

3、值日完成情况好,受到表扬的,每人加1分。

以上各项累计加分,每周计算一次,每周一班会上公布班内量化考核表里的成绩。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往往只展现了他性格的一部分,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隐藏一部分真实的想法。怎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呢?我的第二点做法就是做好和家长的联系工作。

我主要是通过开家长会和电话访问两种方式来增进和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了解到的往往是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动向。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学习态度很踏实,成绩却有下降趋势,许多老师都很困惑。我通过了解到这个孩子认为考重点中学无望,在家不愿学习。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及时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他逐渐成绩有了起色。

以前我往往是只报忧不报喜,一打电话就反映学生的不良情况,现在,我有时给家长打电话反映后进生的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也告知家长,家长接到电话往往异常欣喜。

篇6: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

几年来我们**区社会福利院在市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市民政局局长提出的民政工作要“想新的、凭真的、干实的”九字方针,按区民政局对养老工作提出的“办院要上等级、管理要上水平、服务要上质量、设施要上档次、创收要上效益”的要求,把院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岗位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实行院务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规范化。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想抓好规范化管理首先认识要高,规章制度要全,院内管理要严,岗位责任制落得要实,从根本上要彻底摆脱敬老院原有的“老人三个饱一个倒”的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社会老人、五保老人、城市孤寡老人的需要,要把以人为本贯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覆盖管理工作每个细节,院内的设施、居住环境完全适应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保证老人的正常生活。只有不断地加大管理力度才能使养老工作达到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居住宾馆化、庭院花园化、设备现代化、康复疗养一体化。

一、领导重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XX年我们区民政局把改建福利院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落实“三个代表”体现民政工作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立足高标准,着眼社会化,体现人性化的原则,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抓基础设施建设,抓长远规划,把改扩建福利院纳入了区委、区政府为人民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区委、区政府等五大领导班子亲临福利院进行视察,市、区民政局长、主管科长,龙山乡主管乡长,经常深入福利院,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没有资金,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我们院里争取资金,创造条件,新建高标准养员楼2100平方米,工程投资220 5,900元,设备投资29万元,新建的养员楼分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室内装修达到了标准化,家具现代化,地板,地热。每个养员室实现了三通:即通闭路,通电话,通呼叫铃。每个楼层实现了四有:有活动健身室,图书室,医务室,理疗按摩室。同时全院实现了自动给水,安装了电饮水机,保证24小时供应开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用水难,用开水更难的问题。

扩大了食堂、浴室及锅炉房的面积,新建的太阳能浴室将给老人,特别是瘫痪老人提供极大的方便,随时洗浴方便卫生、快捷。

食堂全部实现了电气化,购置了蒸饭车、合面机、豆浆机、肉馅机、切菜机、烙饼机,冰箱、冰柜、消毒柜,灶台、食品操作台按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全部实现了白刚化,达到了最现代、最卫生、最清洁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主副食操作分开,生熟分开的原则,同时配备了主副食物品库,达到食品存放整齐,干净,卫生,分门别类。

对老人的就餐环境进行了重点的装修,更换了餐桌、餐椅、餐具,餐厅宽敞明亮,冬暖夏凉,满足了老人就餐要求,给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

二、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工作安排和要求上我们紧紧围绕在养老服务,例如:人员安排上向生活护理岗位倾斜,减少办公室专职人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护理的质量,膳食服务上我们为老人提供需要口味适合的饭菜,作到品种多样,花样翻新,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饮食要求,总之养老工作每一项管理行为都应是以老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讲求工作效率,明确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实现以老人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安排,责任界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技能,院里的工作管理是否到位,规范还体现在养员家属的满意率,家属和养员的满意率是最直接的评价。因此,管理工作既要讲实效,更应重视养员及家属对各项服务工作的综合评价,我们院定期组织听取家属意见,并填写征求意见表。

社会福利院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营造一个舒适、祥和的以及各种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老人的身心的健康,创建组织文化是营造良好环境的有效方法,我们院就是通过创建组织文化使全体服务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创造一种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就是职工的价值观,组织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我们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价值观就是要把老人当父母,不是亲人胜亲人,心甘情愿地为老人付出,老人至上,服务第一,我们全院一直遵循的道德规范就是热爱养老事业,忠于职守,尊老爱幼,扶弱助残,优质服务,作为院长还应该廉洁自律,带头改革,办事高效,心系老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我们院管理组织文化的核心,只要这种价值观为工作人员认同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同心力和凝聚力,使服务人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乐于参与院里的大小事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院里的工作目标做出贡献,服务人员才能真正由让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同时才能让老人的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让他们切身感到生活上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护,精神上得到

尊重与宽恕,只有这样,以老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切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三个特点:

1、服务性。福利院的服务工作是以在院老人生活需要为中心,向老人主要提供三大项服务内容。一是衣、食、住、用方面的生活服务;二是精神娱乐方面的文化服务;三是医疗康复方面的保健服务。这三大服务内容决定了我们院的服务工作是固定的,服务行为应是规范的,检查督促是经常的,这样才能保证提高老人的服务是高质量的。

由于老人生活需要衣、食、住、用的生活服务,需要精神娱乐方面的文化服务以及医疗康复的保健服务,提供上述服务则需要我们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生活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在管理中应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真正到位,才能满足老人生活需要的目的。

2、福利性。福利院的工作还具有鲜明的社会福利性质。具体体现在必须承担政府安排的孤寡老人,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为了保障这些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管理中一定要认真执行老年人保障法。

3、公益性。福利院的公益性表现为:其养老工作是面向全社会每一位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每一位老人在有社会养老需求时都有权享受社会养老服务。为此我们面向社会扩大收养范围和自费收养,把符合入院、自愿入院的老人给予积极妥善的安排。

三、强化院务管理,提高办院水平

管理和服务是我们福利院工作永恒的主题,为了适应新时期福利院的工作特点,使福利院的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管理。就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福利院的收养人员是孤寡老人,他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带有较深的旧社会的痕迹,封建迷信、狭隘自私、愚昧保守等等不可能根除。另一方面,这些人长期以来过着孤独的生活,都形成了较孤僻的性格,都有一身特性,不适应集体生活方式。由于这些原因,福利院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很大,任务很重。这就要求福利院领导班子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经常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对工作人员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敬老爱老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人的心坎上。思想管理是做好福利院工作的基础。

做任何工作都有个方法问题,方法不得当,工作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工作方法中有一条普遍的规律,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作对象确定工作方法,只有因人制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福利院的主体是“五保”老人,他们是福利院的主要对象。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特殊经历、心理、需求等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福利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认清了孤寡老人的这一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福利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区社会福利院设立一名相谈员专门负责做各种思想工作,沟通心理,随时掌握每位老人的心理变化。

1、政治思想工作。不要泛泛地讲大道理,更不要只是给予他们念那些理论文章,要用他们所习惯的方言土语,通过聊天谈心,讲生动事例的方法,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2、对于不同的老人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老人喜欢表扬,对他们多鼓励,在他高兴的时候,指出他的缺点,使之接受。也有个别人欺软怕硬,就要抓住他不可否认的错误,给予严厉的批评。

3、要善于与孤寡老人交朋友。对待老人要实心实意,要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特别是他们有病时要精心护理,使他们真正感到工作人员是亲人,是可以信赖的;当有的老人病故时,要妥善地安排和处理后事,使其他老人感到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当你真心实意地为老人服务时,老人也就把真心交给你了。建立起了这样的感情,你怎样批评他,他也不会生气;有什么工作、有什么话,不用你说,他就会主动去干;其他老人有什么意见,他也会主动向你反映。所以,与老人交知心朋友是最好的工作方法。

4、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工作人员的批评、表扬、奖励、处罚,对老人的奖励和批评,都要“一碗水端平”,不得有倾向性。否则,就会在老人中失去威信,引起消极反应。

5、正确对待老人提出的意见。孤寡老人是福利院的主人,工作人员是为他们服务的,这个基本立场不要忘记。老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代表了大家的意见,正确的就要采纳;对有些要求,虽然是合理的,但由于院内条件不具备,暂时无法办到,要向他们解释清楚,求得谅解;对有些不正确的意见,也要耐心的讲情道理,错在什么地方,使他们心服口服。这样做,使他们能够增强主人翁感,促使他们协助院长做好工作。除了政治思想工作外,我们还要为老人组织活动室、健身房、康复理疗室、图书室,利用多种环境,采取多种形式让老人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和集体生活的优势。每天组织老人听新闻看电视,读书看报,每周召开一次老人管委会组织的生活会。积极参加院内的各项文体比赛、娱乐活动。定期组织老人旅游观光。配备麻将、各种棋类、球类,琴棋书画把老人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但要老人乐起来,还要让老人身体棒起来,要专职人员组织老人每天做老年保健操、扭秧歌,配备了按摩师、足疗师。开展中医按摩康复保健,达到理疗目的的同时又能及时解除老人各种慢性病带来的痛苦,让老人活得轻松愉快。

(二)组织管理。福利院的一切工作都要靠一定的组织形式去落实,要健全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生活组、卫生组、财务组、生产组。吸收工作人员和有能力的养员参加,分工负责,群策群力,搞好院务管理。我们院党支部的全体同志坚持正常的党内生活。同时,还可以开展卫生评比、文明房间评比、“五好”老人评比。把大家都组织到各类组织之中,既要组织的约束,又有大家的监督,就能使福利院的各形任务得以落实,使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在组织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依靠集体,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文明办院的方针,成立有老人参加的院老人管委会。实行民主管理是提高福利院管理水平的需要,老人参加管理可以避免和减少我们的工作失误,同时也是避免官僚主义,杜绝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

(三)制度管理。加强制度管理:(1)是要健全各项制度。从福利院的实际出发,制定一整套制度:如财务管理、生活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考评制度等。(2)是要严格执行。从工作人员到每个养员,都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同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院领导班子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对违反制度的人要予以处罚;每个养员都有权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涉及工作人员的制度,更要认真监督。

(四)目标管理。就是确定一定时期内可达到的预期工作成果,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组织、激励和控制等工作的系统管理方法。它与聘用、合同制、承包制等紧密相关。为了提高办院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院务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要达到的指标,然后把它们分解落实到人头;对工作人员,生产人员要按完成指标情况确定报酬;对养员则按完成指标的优劣予以奖励。制定指标,不能过低或过高。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要通过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来提高社会效益;既要考虑到工作人的利益,更要考虑养员的利益,把养员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出合理的先进指标,职责明确,管理目标就能够实现。早目标管理中我们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目标,把每年争创文明院、省级院作为重点完成目标。把岗位练兵素质报告、评优选差、整顿队伍、优化组合、精减机构、实行工资与效益、服务与质量挂钩,引入竞争机制。院长与民政局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院长与每位职工签订聘任合同,把安全、服务、卫生指标分解到人头,实行百分考核制。考核办法是每月按完成各项指标多少,得分或减分拿到工资的30%和奖金捆在一起计算,有效地实现目标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形成爱岗敬业、积极奉献、人人达标。

四、搞好建章立制,人人有章可循。

建章立制不仅是促进管理与办院的可靠保证,也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结合本院实际,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重新制定了关于党务、院务、服务三大系列的43种制度、21种职责、245条细则、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为了严格规章,严肃纪律充分发挥他的监督作用,增加透明度和警示感。所有制度和职责要全部上墙,实行制度公开,做到任务落实,标准明确,奖罚分明,标准服务,系列化管理。针对全院的管理,我们应有职工道德规范、职工守则、党务工作学习培训三会一课、民主生活,廉洁自律制度。领导班子有五要四不准公约。院务管理有办公室管理,具体对全院财务、设施、物品、安全、锅炉、车辆、人事、考核、印鉴、伙食、请销假等等进行管理。还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老人安全防范制度,医疗保健制度,文体活动制度,值班制度。对养员区、康复区、特护区有护理职责和服务标准。同时要有三长查房制度。(即院长、服务班长、管委会会长)

每周一次业务副院长医护人员查房,听取老人对医护方面的意见并及时研究,就地解决;每周一次院长书记后勤查房,听取老人对服装、生活用品以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查看老人房间的水电气及各种设备状况,以及老人思想状况,发现设备问题当场维修,发现思想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每周一次伙食班长、院管委会听取老人对伙食和就餐管理方面的意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随查随办,避免问题成堆。这种进老人门、察老人情、解老人难、暖老人心的做法要常年坚持,这是促进福利院管理工作的关键。

在服务管理上按照福利院工作的主要程序,要实行服务工作,周行日、日行事制度。每天的服务工作由量化到公式化、程序化、规范化;每天全体员工要衣帽整齐、统一着装,把自己管理管区的卫生及养员卫生打扫干净,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达到手触不到灰;老人不准有眼屎、有异味、长胡须、长指甲;不论到哪个房间全院统一标准的床上用品不乱、不杂、不多、不脏。服务员对老人要做到三种意识:一是以老人为父母,以自己为儿女的服务意识。二是一心为老人,一切为老人的责任意识。三是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老人一时难的敬业意识。做到四勤,五轻,六心。(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动作轻、搓澡轻)(服务热心、解释耐心、观察细心、护理精心、听意见虚心、对病号残疾人不粗心)在抓优质服务上,我们院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培训,举办业务培训班。护理人员每周一次培训课,每位工作人员即当老师又当学生,轮流讲课。有理论,有实际操作,为了检验成果,定期举办岗位技能考试。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我们院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一是分级服务。根据老人的健康情况及年龄大小分级护理,尽可能满足每位老人的需求;二是个性化服务。院里为每位老人建立详细个人档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特殊化服务。为每位老人过生日,通过各种形式,庆贺老人生日;四是多样化服务。组织老人到娱乐室、活动室、图书室、康复室参加各种活动,老人各取所需,自得其乐。此外,还定期开展心连心活动,邀请文艺团体、社区、同志联欢,组织老人游览城市的建设,观看家乡的变化,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开阔视野;五是社会化服务。主动与社会各界对老人提供便利服务,每年重阳节和春节,开展以献爱心为主题的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的支持和捐赠。

在伙食管理上采取对食品、粮、果、肉、蛋、禽采购专人负责、定点采购。保证质量劣质食品不买、腐烂食物不吃。伙食管理实行标准化、营养化、食疗化、食谱化。每周食谱要随季节的变化安排,营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的比例多少,荤素搭配和调节,让老人吃出健康,吃出长寿。通过长期注重饮食,改变老人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纠正生活中在饮食上的很多误区,以达到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按食品卫生的规定,食堂必配备消毒柜、保洁柜、冷藏柜,餐具、厨具每周消毒一次;菜板菜刀生熟分开,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定期培训,带证上岗(厨师证、健康证)。老人对伙食满意率要达到95%以上。对特殊老人,病号及少数民族要给予特殊照顾和区别对待。

在制度管理上,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中除规范好职能部门工作外,还要坚持常抓不懈。执行严格公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有敢抓敢管、敢碰硬的领导;有老人参与民主管理;有一个模范执行遵守制度的骨干队伍,才能有效地发挥其长期作用。对于违纪的职工、老人,根据问题的轻重,分别给予大会检查、通报批评、罚款、职工下岗、老人辞退、留用察看、开除、送交法律部门,在执行制度中对待老人不护短,对职工不迁就。

由于做到真抓敢管、措施到位、制度落实,奖罚分明,一个团结和谐,遵纪守法,平安稳定充满欢乐的大家庭已成为现实。

上一篇:科室月工作总结下一篇:本草纲目读后感1000字